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浅谈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有效性

《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发展应该是多领域的发展,包括知识、情感、人生观。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认知因素,更要关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兴趣、学习方式、情感体验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使知识通过情感、能力这个媒介更好地为学生所接纳和内化为自身的知识。因此,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方式、情感、方法是非常必要的。在这个“必要”的过程中,课堂学习氛围的营造创设、对于问题的思考与讨论,就显得非常重要。那么,怎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相关问题,以加深理解,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有效性呢?下面笔者就这个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点体会。

一、激发兴趣,引发动力,积极参与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初中政治课教学中应千方百计调动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使学生有兴趣去读、去学。这样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1. 氛围营造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可以说,人们在心理上往往趋向于轻松愉快而躲避紧张压力。只有在和谐融洽、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中,学生才会有安全感和愉悦感,才敢于真实地表现自己,充分地展示自己的个性,自由地深入思考问题,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因此,老师要改变思想观念,转换角色,从神圣不可侵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一切为了学生的促进者、指导者、组织者、援助者,放下架子,要学会热爱、尊重学生,学会蹲下来欣赏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以营造一种宽松的、愉快的教育氛围,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热情。

2. 图片展示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开头是让课堂活跃起来的前奏,它影响着一堂课的成败。因此在每堂课教学之前,要针对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善于利用情景教学法,创设各种教学情景,渲染气氛,引起学生情感共鸣,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引发学生兴趣,激发求知欲,使学生想听下去,急于听下去,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之进入最佳求知欲的亢奋状态。比如说,可以进行图片展示,如“理解他人”一课主要是要教育学

生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和行为方式,懂得尊重他人,能将心比心,体谅他人。在课堂教学伊始,展示图片“少女还是老妇”“酒杯还是人像”让学生观察。这种图片的展示,形象直观,不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让学生明白,同样的画,从不同的角度看,有不同的结果。世界上的人也都有自己的个性、爱好,看问题也有各种各样的差异,所以要相互理解。

二、创设问题,引导思考,提高能力

问题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问题有助于锻炼学生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精神和创造能力;有助于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从某种角度来说,教学过程就是师生双方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开启学生心智的大门,使之从有疑到无疑再产生新疑。与教学的这一过程相一致,问题意识的培养也在于发展学生的智力,丰富学生的知识。那么,在教学中应如何渗透、实现对问题意识的培养呢?教学中,我注意做示范,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矛盾,理论与现实的矛盾。同时也要求学生遵循其方法,自己找出矛盾,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例如,八年级上册“自尊自信”要达到的能力目标主要是要让学生明白自尊心与羞耻心的关系,懂得做人必须有羞耻心,能够识别什么是卑下无耻的行为,学会节制自己,拒绝卑下,维护自尊。自尊对于健康人格形成的意义:自尊心是人进步的动力。自尊能够推动青少年蓬勃向上、力争上游、不甘落后。自尊也会阻止人去做损害自尊的卑下的事情。自尊对于健康人格形成的意义需要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即自尊使人有所为,有所不为。在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样的人格是健康人格,什么样的人格是不健康的,健康人格为什么必须通过有所为、有所不为才能形成。这样示范引导,久而久之,就能使学生从中学到提出问题的一点方法。总之,让学生有“问题”,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政治课,也要“思维”。没有思维,就不能很好地理解教材内容,从而导致生吞活剥、囫囵吞枣抑或死记硬背、“消化不良”。

三、引导讨论,促进理解,加深感悟

讨论是思维碰撞出火花的基石,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有效手段之一。合理的讨论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合作研讨意识,在学习中更能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特别是在初中政治课的学习中,引导学生讨论,可以促进学生思考,促进体验,加深学生明辨是非曲直,获得道德认知,形成道德素质。

比如,八年级上册“将心比心,与人为善”一课要让学生认识与人为善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懂得“将心比心”的道理,主动体谅他人、理解他人、关爱他人,帮助他人,做到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生活、学习中能够换位思考,与人为善。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教师课前布置四组同学分别表演一个情境,然后再组织其他各组的同学一起来讨论。如情境一:A和B是同桌,一次数学测试的试卷发下来了,A考了62分,他急忙问B考了多少,B没有告诉他。课间时间,A偷偷看了B的试卷,原来他只考了59分。A于是很骄傲地对B说:“哈哈,原来你考了个不及格啊!”这时,C对A说:“我考了95分,你和他差不多啊,才及格有什么好骄傲的啊!”假如你是A,你会怎样想?怎样做?……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学习,智慧的火花相互碰撞,思维层面、思维的方式得以相互补充,从深层次上体现了教学的互动。学生就从实质意义上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反映出的是民主的、和谐的、宽松的、开放的、张扬的教学氛围,课堂教学会变得更加有活力和生机。

总之,在政治课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教材特点,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相关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教材内容,提高思想品德的教学效果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钱宗杏文章来源:八桥初级中学点击数:852 第 9 期文章录入:gyyq

一、实施思品课的有效教学要关注教学设计,突出“实效性”

1.教学期望要合理。教学期望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基本构想。首先,思品课的教学期望要紧紧围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德育主题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适应。其次,教学期望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再次,教学期望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因此,教学设计时,教师需要把握住教学的基点和训练的梯度。

2.教学内容要精选。教材是选择教学内容的主要依据,但教材不等同于教学内容。因此,教师应从思品课学科价值观的高度出发,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从教材中精选出教学内容,并做出适当的信息处理,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实施有效的教学。

3.教学结构要优化。优化教学结构,应综合考虑这样几个因素:一是学科特点和学科教学理念;二是教材特点和学生特点;三是体现课时特点和课时目标。其中学生是最活跃和核心的因素。优化教学结构,着重要符合学生孵学习动机、学习顺序和学习方法,体现教学设计和策略。

4.预设生成要兼顾。课堂教学是课前预设与课堂生成的统一,两者的联结点在于学生。学生装是课堂舞台的主角,只有让学生活动起来,课堂才具有生命活力。教学设计应该是一种弹性设计,它兼顾到预设的计划性和生成的可变性。如果说教案是教师的课前设计,那么课堂就是教师的现场设计。具备这二度设计,课堂才是科学的、艺术的。

二、实施思品课的有效教学要关注学生活动,突出“生活性”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在抓好常规知识教学的同时,应关注教材中各单元的活动与探究,一定要因地制宜地组织开展好活动教学。同时我们还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实际,利用身边素材、生态资源适时开展探究与活动。在这里,我们要对新课标下思品课的活动探究有个正确和全面的认识。就我的教学体验来说,有这几方面的体会:

1.开展探究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充分挖掘生活素材,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阐述某种体验、提出某些问题,并带着疑问走进课堂。这样,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和热情就会被调动起来,从而避免了过去那种教师在讲台上兴高采烈,学生在座位上昏昏欲睡的尴尬现象。

2.思品课的探究活动是学生独自探索的过程,而不是教师“一言堂”、“填鸭式”灌输的过程,学生装不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而是建立在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这要求我们不仅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自己动脑、动心、动情、动手,而且平等地进行交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让政治课成为学生生活的课堂、实践的平台。如在教学实际中,我在七年级曾开展过“体验盲人生活,关爱残疾人生活,树立坚强意志”为主题的体验活动,在八年级开展过“道德和法律”的辩论会,要求全班学生全部参加,都动起来,在准备阶段走进学生,帮助出谋划策,提建议出主意,客观上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思品课的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可以通过新闻调查、模拟法庭、辩论会、等活动,开展情境教学。在活动中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准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人的意识、情绪和思维是受他所处的环境影响的,作为课堂教学主体的学生也不例外。我们教师可以运用恰如其分的语言、实物、画面、音乐等渲染课堂气氛,创设出与教学要求相吻合的学习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去参与、去感悟、去理解、去体验,从而进一步增强趣味性,提高实效性。

课堂,既是学生学习的主渠道,也是学生生活的方式之一。课堂教学应贯彻生活化原则.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让我们的学生在思想品德课的学习中进行探究式学习和活动,以体验生活的方式,最终达到指导学生生活的目的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

2010-12-22 21:48:05

一、有效教学问题的提出

经过广泛调查了解,在当前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有:

1.教学导入缺少情境创设。教学导入简单直接,形式单调缺少情境变化,甚至没有导入环节,难以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导入环节缺少新旧知识之间的衔接过渡,制约了学生系统掌握运用知识的能力的养成。

2.教师满堂灌,学生缺乏活动空间。教师的讲解充斥课堂,很少关注学生的感受和需求,忽视了学生思考、表达、书写等过程,多采用强化训练和重复操练来提高学科成绩,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3.教学流程简单、随意,设置问题过于简单。低效互动多,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追求表面上的课堂活跃,搞形式互动,忽视教学活动的效果和教学目标的落实。

4.作业设计不够科学,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整齐划一的作业多,供学生选择的难度不同的分类作业少。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因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实现新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上述现象表明,新课程改革还只是停留在部分教师的口头上,有效教学的理念和策略还没有真正运用到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笔者认为,探究思想品德教学的有效性有利于改变教师的陈旧观念,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真正落实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改革的总体要求。

二、有效教学的基本特点

“有效教学”一般应该具备以下特点:

1.有效果。教学活动结果要与预期的教学总目标相一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果的惟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果,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2.有效率。指教学时间利用的高效率,在单位时间内教学造成最佳的教学效果。一般来说,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所用的课时越少,课堂教学效率越高;在一定的课时内,学习的内容越多,学生的收益越大,课堂教学效率越高。教师能不能高效利用时间是区分有效教学和无效教学的一个重要指标。

3.有效益。实施有效教学并不是不要教学质量,并不是不要升学率,而是要使教学质量更高,教学行为更加规范,教学时间更加经济,教学结果更加显著。

作为思想品德教师,应该在了解当前初中思品课堂教学现状和有效教学的基本特点的基础上,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观点,运用有效教学的教学基本理念和教学策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养成良好的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三、有效教学基本理念

针对当前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有效教学的特点和自身教学实践经验,我认为应该树立科学合理的有效教学理念,主要内容如下:

1.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把学习当成一种需求,这是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的关键,也是课堂教学能否真正有效高效的基石。

2.让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学习的方向,思想品德学习目标通常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三大类。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目标,既可以在正式上课前由教师明确提出,也可以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总结。

3.注重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培养

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有些学生缺乏认真、耐心、细致、持之以恒等品质,教师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学习品质的培养,从而增强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让学生在阅读、思考、表达、听说、练习、辩论等过程中提炼信息、掌握方法,学会运用和创造,不断发展自己,培养自信心和成就感。

四、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

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有效性也是一种教学策略。根据课堂教学过程可分为教学准备策略、教学实施策略等。

(一)实施有效的教学准备策略应该注意的问题

1.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导入环节

教师要运用多种方式方法研究导入的技巧,为一堂课创造良好的开端。故事、案例、格言、设问、小品等都可以尝试作为课堂的开始,再根据实际效果选择最佳的方式方法。

讲到九年级《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我制作了一个展示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民族团结为主题的幻灯片,涉及到衣着打扮、语言文字、参政议政等方面,学生普遍对于少数民族的衣着打扮很感兴趣,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有几位学生结合旅游见闻自愿介绍了维吾尔族、藏族、苗族、土家族的生活习惯、风俗等,课堂笑声绵绵,大家积极交流自己的感受,整堂课老师学生都感到轻松愉快。

2.合理确定教学目标

教师在目标确定上要更新旧观念,重视学生的能力形成、情感培养、态度转变和价值观教育,注重教学形式与学习内容的统一。思想品德课程本身是一门德育课程,更要注重坚持德智统一的教育教学方针。

学习《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章节时,在了解“一国两制”的前提下,学生应该先通过自学解决如下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平统一有什么重要意义?香港澳门高度自治等不等同于完全自治?海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是什么?通过对课本P43页香港澳门区徽含义的解析,让学生明确认识到香港澳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国两制”符合中华民族的整

体利益。本节课堂教学的重点应该是台湾和平统一问题,核心是我国政府遵循“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坚决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候,最后应该归结到:作为一个中国公民,维护祖国统一我们应该怎么样去做?

3.合理加工教学内容,突出重点,培养学生能力

教师要对教材作出合理、适度的加工与改造。理清教材中各个内容的编排体系,梳理知识点之间内在的联系。

例如,在《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学准备过程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主要成就等内容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学完成。在学生了解我国基本国情、主要矛盾、根本任务的基础上,我将学生分为四个小组,讨论三者之间的联系,每个小组派学生代表发言交流。在课堂上让每个同学都积极参与讨论,锻炼思维,加深对教材的整体把握。

4.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

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首先考虑教什么、怎样教。而对学生缺乏必要的理解与关注。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起点,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调查了解是思想品德教师教学准备策略的重要环节。观察、谈心、问卷等方法都可以尝试,选择比较好的适合自己的调查方法坚持下去,对促进教师教学的有效性是有明显作用的。

(二)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应该注意的问题

1.灵活运用教材,调控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有许多环节组成,各环节互相关联,有着一定的先后次序,环节可以预设,但课堂教学如果一味地按照固定环节进行,不考虑动态的变化,那么必定僵化。灵活应用教材,合理取舍流程中需要用到的知识,调控课堂教学向着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方向纵深推进,是也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讲《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时候,传统方式教学流程的两个重要环节是先讲为什么要对外开放?然后讲怎么样对外开放?这两个问题能够直接在课本上找到答案,因此平淡的讲授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影响教学效果。

为了增强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我安排的教学流程如下:

谈谈中国成功举办奥运会感受→列举全面对外开放的典型事例→讨论对外开放应该注意的问题→通过辩论明确对外开放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展望我国未来美好前景,贯彻对外开放基本国策。

在这个教学流程中,我着力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思考辩论能力和想象能力。

该流程的主要要点如下:

首先,以中国成功举办第28届奥运会的典型事例引出我国在文化体育方面对外开放取得了重大的成就,让学生谈谈切身感受,加强爱国主义情感体验,同时初步感受对外开放的必要性。其次,从文化体育方面的对外开放拓展学生视野,由点及面,指出对外开放不仅仅限于文化体育方面,让学生列举我国在经济、政

治、教育等方面对外开放的典型事例,感受我国的对外开放是政治、经济、文化等全面的开放。接下来,讨论全面对外开放是不是要全面引进外国的东西?通过讨论得出合理结论,让学生明确我国对外开放既要积极敞开国门又要维护自身安全,既要借鉴一切先进的东西又要抵制一切腐朽的东西。辩论阶段,结合我国加入WTO以及2008年中国经济社会状况和美国金融危机现状,分正反两方辩论:对外开放对于我国来说到底是机遇还是挑战?最后一个环节是,联系九年级学生的思想认识实际,让学生展望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景,以及如何通过自身努力用实际行动贯彻我国对

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展望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景方式不限,图画、短文、诗歌、对联、顺口溜等都可以让学生大胆尝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性。

事实证明,采用这样的流程教学,学生愿意主动广泛地参与,互相交流,取长补短,既增加了趣味性,又提高了学习效果。

2.灵活选择教学方法,问题设置讲求实效,不搞形式

教学方法包括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教法与学法都可以预设,但不一定要恪守。随着课堂教学流程推进,要灵活选择教学方法。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事先预设的教法,只能作为备案走进课堂。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只有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知识水平和个性的差异、教师自身的素质与能力以及学校现有的客观条件等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才能保证教学取得最佳的效果。

思品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总结学习方法,让学生在探究中去思考、去发现、去解决问题。教师要结合学生喜欢采用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优化课堂知识结构和互动形式,提高课堂学习效益。

教师设置问题的时候不要为了设问而设问,应该注意几点:必须是需要设问时候才设问;设置问题不能够太简单,要有不同难度的问题供不同水平的学生选择;设置问题语言应该简洁,不能够有歧义;设置的问题有利于激发思维想象和创造;设置的问题要健康,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学习实际和社会热点等。

3.合理设计课堂练习,灵活调整运用

课堂练习是巩固与运用知识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理解所学内容、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途径。初中思想品德课本上的练习数量较少,难度偏低,科学合理的设计课堂练习就成为教师必须完成的教学任务之一。

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掌握新知识的情况与练习时间的长短,增减练习的数量和题型。准备一些备用练习题,来调控课堂练习的量,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难度的练习,尽可能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对于不同班级的学生,课堂练习的要求也不尽相同。

根据课堂教学状况灵活调控练习的要求,有的题目可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师生尽量探讨不同的解题思路方法并加以推广。

在设计多样化练习的同时,应依据课堂教学过程实际情况,适时调控,交换练习形式。如有时可以将判断题改为改错题,并指出错误地方加以改正。有的独立练习,可改为竞赛性练习,增加趣味性等。练习题目的难度可以成阶梯分布,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要。

课堂练习题目的设计也可以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教师可以规定学生设计的题型题量和基本要求,让学生尝试填空题、单项选择题、简答题、连线题、论述题的编写设计技巧,体会不同题目的特色,以及答题的不同要求。教师将可以部分学生设计得比较好的题目组合成测试试卷等,让这些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思品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虚心学习新课程改革理论,领悟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的主旨,结合教材、学生和学校的实际探索前进。教师不墨守成规,不迷信权威,树立终身学习观念,承认教学过程中的缺点和不足,并逐步改正完善,这是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安健兴(通识甘肃平凉静宁二期通识一班)

?评论数/浏览数:2 / 912

?发表日期:2010-04-27 08:14:46

当前课堂教学中有效性的缺失严重抑制了课堂教学功能的整体实现。追求“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发展已成为课改的热点问题。文章分析了新课改下实现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有效性的基本措施。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摘要]当前课堂教学中有效性的缺失严重抑制了课堂教学功能的整体实现。追求“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发展已成为课改的热点问题。文章分析了新课改下实现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有效性的基本措施。

[关键词]思想品德; 新课改; 有效性

在全面实施新课改后,中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状况已悄然发生了变化:学生在课堂上变得敢于举手,敢于质疑;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教学资源多元化也给教师的课堂教学带来了诸多的便捷,取得了不少令人欣慰的成绩。但是欣喜的背后,不难发现,确实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由于在某些程度上受“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深刻影响,很多思想品德课堂始终笼罩在传统讲授式、灌输式的阴影下,可谓是“穿着新鞋子,走着老路子”,课堂教学缺少生气, 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甚至产生逆反心理, 影响了思想品德课的教。总的说来,在课堂上,师生做了很多的“无效劳动。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可以说,没有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即使有理想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其结果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因此,当前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必须关注课堂,追求“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教育的质量。

“有效教学”是20世纪80年代形成的一种教育理念。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大量的成功教学案例已经证明,课堂有效性是教学的“命脉”,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那么,如何提高一向被学生认为枯燥乏味的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有效性呢?怎样才能使初中政治

课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提高初中思想政治课的实效呢?有效教学是一种理念,它可能涉及到方方面面,结合本人的一些实践体会,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下面一些措施来达到思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了解学生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注点

新课程提出“以学论教”的观点。在新的课程理念下,学生不是教师表演的道具和观众,而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该以新课标为指导,发挥主导作用,通过科学的引导最终形成一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互动等多向互动的、和谐的课堂教学。

第一、调动积极性,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我要学”是基于学生对学习的一种内在需要,“要我学”同是基于外在诱因和强制。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一方面表现为学习兴趣,学生一旦具有某种兴趣,就成为主动性得以发挥的动力源泉,学生就会主动、深入地去探究和思考。另一方面表现为学习责任,在学习中,要培养学生主人翁的责任感,主动承担起学习的责任。如:我在上“初中思想品德”法律部分知识时,一改过去以讲为主的做法,让学生明白“公民的生活离不开法律”,“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依法治国是我国的治国方略”,“学习法律知识,养成守法习惯”四个问题,结合事例分小组展开讨论,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他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这样,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让学生意识到学习的责任,下决心学好法律常识,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第二、培养独立性,由“我不能学”转变为“我能学”

传统教学低估、漠视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课堂变成“讲堂”,教师变成了“讲师”,学生则成“看客”、“听客”。这样学生独立性不

断消失,依赖性越来越强,其实每个学生都具有相当强的潜在的独立学习能力。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积极鼓励学生独立学习,从而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由“我不能学”转变为“我能学”。如:我在上初思想品德《自我负责》时,打破常规一框题定讲的模式,按“自学-讨论、质疑-演讲”的教学模式,教师引导学生独立学习。共用三课时,第一课时:学生自学,提出问题,教师把学生提的问题收集归类。第二课时:组织学生讨论,提出疑难问题,适当地点拨归纳。第三课时:教师让学生以“如何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中学生”为题撰写小论文,由学生组织演讲,教师做听众,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师生间的互动、互联、互促,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独立性,使学生明白,我能学并觉得很好。

第三、发现独特性,由“一刀切”转变为“因材施教”

传统教学中忽视学生的差异,“一刀切”现象十分普遍,这种“齐步走”式的教学,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手脚,禁锢了学生的头脑,压制了学生个性.在新课程改革中,思想品德课要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

从而发现学生学习的独创性,使不同资质的学生都有自己的努力方向,体

验到成功的喜悦.这样,学生才能对学习产生兴趣,才能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注重目标的全面性,提高教学目标达成的有效性

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认为,“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教学目标,它是教师专业活动的灵魂,也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新课程教学目标提出了“三维”课程目标.我们应根据思想品德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有机整合来确立教学目标。

第一、知识目标的确立与落实

新课程背景下教学与应试教育对知识的要求丝毫没有降低。就我们思想品德学科来说,有很多概念、观点学生也要掌握如:了解我与他人、我与社会、我与自然的规范;知道基本的法律知识,了解基本的法律知识,了解法律的基本作用和意义;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基本路线、基本国策和世界概况。为此,确立落实知识目标,首先,一定要确立每一框题的知识目标。实践证明知识目标任务越明确、具体,学生对知识目标的掌握效果就越好。其次,发挥教师在知识目标落实中主导地位和作用。

1、深入挖掘教材,理清知识体系,确定知识的重、难点。

2、将知识目标融入生活,注重基本观点与生活的结合。

3、采用灵活的教学策略,对知识目标的达成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利用学生的各种感官实现知识目标。

2)、精心设计课堂教学,采用多种形式和手段。如:强化自主探究,实现知识内化。课堂师生双边互动和生生多边活动,适度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等。

3)、紧扣知识目标即学即练。

第二、能力目标的确立与落实

能力目标是建立在知识目标基础上。学生的能力是多方面的,为此,教师应根据课程目标的要求,从实际出发,确立基本的相关的能力目标。同时确立适合学生实际的能力目标。落实能力目标一定要把理论和和实践相结合。教师要引导学生列出“知识清单”;确定收集知识和信息的渠道、途径和方法,指导学生对知识和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最后利用这些知识和信息解决问题。如粤教版初中《思想品德》中许多富有启发性的探究问题和情境,让学生主动探究,归纳总结,发言交流,并适时点拨引导学生,提高参与和合作能力、自我学习能力。

第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确立与落实

首先,教师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制定基本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并根据学科特点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例如:《生命宝贵》中我先让学生谈自己最喜欢的生命是什么及为什么,在此基础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对大自然生命的喜爱,紧接着追问,假设你们所喜爱的生命突然离你们而去了,你感觉如何。通过种种的设问,让学生珍爱生命,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

其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通过运用英雄人物、模范人物、先进人物的榜样作用来引导学生正确地领悟情感;通过创设情境来加强情感培养。使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朝我们预期的方向发展。如:在学习《与人为善》时结合汶川地震,引用了许多先进人物事迹和灾后全国上下对灾区的无私支持和帮助,争献爱心感人事迹,让学生在情感上得以升华。

三、重视政治教师的人格示范作用

古人云:亲其师,则信其道。如果每个政治教师在枯燥无味的政治课前能够很好地提升了自己的能力,我想也会对思想品德课堂有效性提供很好的帮助。思想品德课的威力是靠品德和真理的力量。真理和品德的力量是巨大的,课堂有效性是必需的,然而只有通过思想品德教师的人格示范才能得到充分发挥由此可见,政治教师的人格示范作用十分重要。

第一、政治教师要具有优良的政治品格

在人格因素中,政治品格居于第一位。有人说:“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例如,教师讲社会责任时,自己却不求上进,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讲诚实守信,自己却极其虚伪;讲遵纪守法,自己却常常上课迟到早退,这样学生就会怀疑教育和教学的真理性,怀疑教师的人格和修养,这样的课堂也是在“演戏”。可见,教师必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学生才会有法可效。

第二、政治教师要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

黄宗羲曾说过:“闻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非师矣。”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信息、新观念迅速传播。政治教师必须善于不断认识,提高素质;必须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等。只有这样,讲起课来才能深入浅出,旁征博引,得心应手;才能使学生产生敬重感,自觉自愿地接受教育和指导;也才能达到思想品德教学的有效性。

第三、政治教师要具有无限的爱生之心

“感人者,莫过于情”。我国教育家曾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如果政治课教学中忽略了这种情感的关爱,就等于抽掉了政治课教学的灵魂,政治教师只有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去打动学生,感染学生,学生教会在情感上与教师产生共鸣,才会“亲其师,信其道”。

总之,在提倡和谐社会的今天,如果我们的课堂能让教师和学生都愉悦其中,学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教师舒畅地完成教学,这样的和谐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该是追求和谐课堂的一个方面。课堂教学有效性直接影响到新课程的推广,是教学的生命,.我们要认真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并加以解决,为新课程的顺利进行添砖加瓦。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麻秀芬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麻秀芬 发表时间:2012-10-24T15:50:25.343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2年10月总第68期供稿作者:麻秀芬 [导读] 在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人们经常思考一个重要的问题,即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麻秀芬内蒙古乌海市第二中学016000 在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人们经常思考一个重要的问题,即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论什么样的课程,不论进行怎样的改革,有效性应该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看到的是,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必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陷入空泛教学境地,过于追求形式的新颖,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发展需要,学生的价值观培养浮浅,难以适应发展的需要,华而不实成了目前课改存在的顽疾。 一、忽视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教学显得浮躁 任何学科都是知识和技能的综合体。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在已有知识上的发展和提升,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也是如此。该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将情感因素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和高度来理解,赋予其在课程目标中重要的价值取向。这些知识不仅是学生未来学习发展的需要,更是提高他们技能的重要途径。我们以情感态度和审美价值观为例进行解说。课程标准要求教学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实现并非轻视“双基”,在处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和落实“双基”目标的关系上,不能顾此失彼,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会感到迷茫和困惑,自然无所收获。 笔者认为要解决上述问题,应做到以下几点。 1.优化教学资源。教学时应改变课程内容难、涩、偏等现状,让学生觉得思想品德无时无处不在。 2.注重生活实践。教师要引导学生练习和分析生活中的典型事例,在事例和生活中,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品德价值要求。 3.注重知识的呈现过程。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觉得思想品德知识是他们学习不可缺少的知识内容。 4.鼓励学生尝试和探索。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二、过于追求形式和新颖,忽视了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 新课程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是内容和形式的结合体,也是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很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为了能够体现“新理念、新思维”的教学模式,大胆使用合作探究等教学模式,让人们觉得确实耳目一新。不过一旦过多了,难免陷入形式主义的泥淖。 我们发现有的课从表面上看学生是动起来了,小组合作学习也发展了,课堂上看起来热热闹闹,但实际对学生的思维没有多大触动,教学效果自然就收效甚微。 笔者认为,教学的模式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1.注意教学目标和时效性,围绕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发展需要而设计,做到“有的放矢”;2.注意思维的拓展性,有思才有得,没有激发学生思考的互动,是无效的活动;3.注意教学思维模式发展的创新性,让学生能够有所收获和发展创新。 三、价值观培养浮浅,难以适应发展需要 我们知道新课程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审美价值观,让学生在“明辨知理”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受到教育和感化,让他们的精神受到震撼、心灵得到洗礼。新课程下的教学过程堪称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这种过程也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主要方法,一旦偏离了这样的方向,肯定难以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 笔者认为,当前教学中的价值观培养肤浅,难以适应发展需要。一方面,容易让学生觉得思想品德可有可无,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不能从中得到真正所需要的知识。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离不开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生活体验;社会规范也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活动才能真正内化。正确的价值观只有在平等的、开放的和安全的气氛下才能逐渐让学生在知识和生活的体味中生成自己的思想观念、行为原则和品德。 笔者认为,走出价值观培养肤浅的误区,以下几方面不可忽视: 1.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不仅要教学生知识,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情感,更为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走好人生之路。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并不等于不加引导地让学生“乱说”,教师要适当地加以纠正和评价。 2.鼓励学生积极辩论。让他们在辩论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和提升,让他们懂得“实践是评价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真正内涵。 3.鼓励课堂互动。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鼓励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思维模式来进行有效的互动生成,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理念。 4.发挥生活教科书的作用。利用现实社会中的高尚任务和事例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感受社会的真、善、美,从而提高自身的品行修养。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是新课程教学所需要的,更是学生适应未来发展所需要的。 综上所述,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要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有效激励和引导学生掌握基本行为准则,弘扬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学生品德养成途径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学生品德养 成途径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初中思想品德课得到了人们的普遍重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对现阶段的青少年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加强德育工人的实效性,是当代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目标。人的思想品德是在后天教育中逐步形成的,受社会舆论的影响,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共同作用下逐步形成。所以,对初中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需要应用一定的方式方法,帮助其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培养健康向上的道德情感与不屈不挠的道德意志,而形成一定的道德行为。所以,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一定要依据思想品德教育规律,进行有针对性教育。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学生品德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时期,思想认识还不稳定,存在较强的叛逆心理,受外在因素影响较强,容易做出一些过激行为,所以对初中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初中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学校要利用恰当的教育方法,切实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实效性,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一、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特点 1.教育的长远性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不同,考察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质量不能只依据学生的考试成绩,一张试卷只能反映学生认识思想品德理论的程度,并不能真实反映学生对思想品德的正确认识与学生的行为,思想品德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长期的,因此说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有着长远性的特点。 2.参与主体的多元性 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标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同时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在初中学生的思想品德课上,教师不但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学生家长和社会知识也会影响学生的思想认识,同时学生接触的社会人群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与思想品德课结合在一起共同对学生的思想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初中阶段学生的思想品德教学要求学校、家庭、社会形成教育合力,共同进行。 二、方法分析 1.培养正确观念,有效提高学生思想认识 利用对初中学生讲解道德知识,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帮助其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形成正确的道德行为,可以正确辨别是非。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笔者依据学生的

谈谈中学思想政治课中教学情境的创设

谈谈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怎样创设情境 松柏中心学校:邓江陵 所谓教学情境,是指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教学活动。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能使思想政治课充满生气和灵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它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因此,在新课标下的思想政治教学中,要适时地创设科学的教学情境,提升整体教学素质,下面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谈谈政治课教学中情境的创设。 一、中学思想政治课创设情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其本质在于促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呈现积极化的状态。在课堂上,学生感到有需要才愿意认真学、主动学。教师就应该要把学生带入教学的情境中,实行情境教学。具体地讲,就是教师依循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结合学生的认知需要,层层设疑,环环扣紧学生的心弦,时时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使教学内容、学生、教师融为一体,让学生在这种教学情境中不断激发起新的学习冲动,从而以热烈而高涨的情绪投入学习,最大限度地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率。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没有象故事那样曲折离奇的情节,也不像影视剧那样具有生动的直观性和形象性,有的只是较多抽象的、理性的概括。尽管也具有一定的逻辑美和理性美,但对缺乏抽象思维能力的中学生来说,要一下子理解是有困难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就是用可感知的东西诉诸学生的感官,引起想象,进而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实现由“生动的直观

到抽象思维”的飞跃,然后再用理性认识去分析社会现象,指导社会生活,可见,在中学思想政治课中创设情境很有必要。 二、中学思想政治课创设情境的方法 教学情境创设的方法多种多样,它因人因时而异,同时也要依靠教师的经验和教学规律来择定。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种:问题法。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提供一定的刺激模式,激起学生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欲望,拨动学生的心弦,点燃学生好奇之火。教学中的学生的思维一旦处于积极状态,他们就会感到发现问题的快乐,解决问题的喜悦。此时,渴望不断学习、不断探索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就会格外强烈,通过恰当的问题情境的创设,以及师生双方的交流,学生产生了学习动力,发展了认知能力,特别是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师生关系也进一步融洽了。主题讨论法。这是创设教学情境最常用的方法。可以是教师事先确定一个主题,组织学生有的放矢地开展定向式讨论;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围绕有争议的中心论题进行自由式讨论,以获得多样、独特、合乎条件的答案;也可以根据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将学生分为正反两方,对有争议的问题进行针锋相对的论辩式讨论;还可以围绕一个中心,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以社会调查的结果作为论据进行调研式交流讨论。在讨论中,学生唱主角,积极探究,使其思维处于最佳状态。在教学中,我曾经组织学生针对“我们如何与父母,老师相处”的问题展开自由式辩论。学生热情高涨,在课前作了认真的准备。课堂上,他们你一句我一句,争得面红耳赤,足足用了三十分钟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设计及0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设计及案例 教材简析 本框题“钢铁是这样炼成的”是全国统编教材《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本框题的内容着重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共涉及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我的意志品质”。在初中阶段,无论是调节情绪,把握学习节奏,还是拒绝身边的诱惑、自尊自立等,都要求学生具有坚强的意志,没有坚强的意志品质,其他的心理品质的培养和提高,生活习惯的养成与保持就失去了基础和动力。第二个问题是“磨砺意志,学会坚强”。教材从学生成长经历中的意志现象入手,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意志品质,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使学生逐渐认识到有无坚强意志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教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引导学生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认识和发展自己意志品质的特点,使学生对自己所具有的意志品质形成一个感性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再通过大量的事实和材料讲应如何磨砺意志,学会坚强。 学情分析 初中生的心理发展很不成熟,表现在意志方面也是如此。他们缺乏耐力,行动盲目,易受暗示,犹豫不决,组织纪律性差,自我控制能力差等特点都是他们意志薄弱的表现。这些表现会使他们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养成受到极大的干扰,妨碍正常的学习生活,影响同学之间的团结,甚至会违反校规校纪或国家的法律。因此,对初中生加强意志品质的培养和锻炼是健全其心理、完善其人格的重要方面。 教学目标 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磨砺意志,学会坚强”的学习,理解一个人能否踏进成功的大门,关键要看他是否具有坚强的意志,从而努力磨砺自己的意志。 2. 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概括分析的能力;通过制定明确的培养意志力的目标,增强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3. 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了解“我的意志品质”的现状,懂得坚强的意志是能够通过实践锻炼养成的。 教学资源 教学工具:制作的多媒体课景音乐。 教学建议 选用适当的事例是搞好本课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备课的首要任务。事例的选择标准要以贴近学生的生活为主,与学生的日常学习、工作密切相关的事例,容易为学生所接受。收集事例不只是教师的事,还可以动员学生围绕着教材去收集,选择。要采用各种教学方式,丰富课堂内容,多进行适当的课外活动。 对于课后的教学效果训练的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适当开展对学生的意志品质的测验和调查。 教学设计理念 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即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搞好四个调整,即调整教学目标,调整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调整课堂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调整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 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 “磨砺意志,学会坚强”是教学重点。要磨砺自己的意志,就要提供磨砺坚强意志的具体方法,以指导学生的行动。如果不把知识化为行动,再多的理论也毫无意义。 2. 教学难点: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 思想品德活动课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备课要体现预设与生成的统一备课要体现课程资源整合的理念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思想品德课要“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的、丰富多样的活动,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动准确思想观点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展开思想品德的活动课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思想品德活动课有利于教师教学的方式的转变 在思想品德活动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第二、思想品德活动课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思想品德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思想品德活动课从课的内容到组织形式,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活动课中体现出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和自我发展的主体,重视学生的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的需要。那么,怎样实行中学思想品德活动课的教学设计呢?本文仅从活动课的备课和教学结构设计两个方面实行论述。 一、思想品德活动课的备课设计 备课既是教学设计的前提又是教学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备好课,教学设计就能够顺利实行,就有针对性性,就能完成教学目标。思想品德活动课备课有哪些基本的要求呢? 1、备课要体现预设与生成的统一 在备课时,教师要把握预设与生成的内在联系。所谓预设,就是根据教育目标和学的兴趣、学习需要以及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教学活动。所谓“生成”是指师生依据学生的兴趣、经验和需要,在环境交互作用中实行有效的动态性调整,以引导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实行新知识的探究活动。在生成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和物质环境,注重、支持、

浅谈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语言

浅谈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语言 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手段。正如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的语言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效率”。思想品德课“旨在促进初中学生的道德品质、健康心理、法律意识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足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摘自《初中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传统的思想品德课给人的印象是:枯燥、单调、没意思、不好学。这里既有教材知识体系的因素,也是人们对思想品德课的偏见。对于十二三岁的初中生而言,如若照本宣科,空洞说教,学生必然感到枯燥乏味,课堂必然如死水一潭,教学效果也必然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了。提高教师的语言素养,掌握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那么如何使用恰当的课题教学语言来激发课堂教学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语言要亲切。师生关系要和谐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融洽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师生心理相容能提高教学效果。“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学生喜欢老师,也会喜欢他上的课。在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中,由于其内容理论性强,概念抽象缺乏

趣味性。极少数调皮捣蛋,生性好动的学生往往坐不住,这势必影响教师的心情。如果采用粗暴的态度,对其用挖苦讽刺恶毒的语言“你就是笨猪一个,少娘老子教的,你们这种人今后就是社会的渣滓、败类??????”结果不仅不能制止他们,反而让他们更加变本加厉,对抗老师,顶撞老师就成了他们的家常便饭。教师的责备批评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效果。但如果老师“硬话软说”说得亲切些,把说教话说成激励话,将不满话说成提醒话,将警告话说成劝慰话,学生反而会觉得愧疚,增加了教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进而也就提高了教师的威信。 教育教学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活动,教师主要通过语言来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有效的教学语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积极性,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无效的教学语言则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引起学生的不满和反感。教育学生靠的不是坚如磐石的武力,而是亲和似水的智慧。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和谐师生关系,请从亲切的“和风细雨”似的语言开始吧! 二、语言要幽默,调动课堂气氛 幽默是一种语言艺术,是教师的信心、智慧与才华的集中体现。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能使枯燥的说教变成生动的演绎,古板的灌输变成灵活的推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变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aa11029018.html,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变化 作者:黄毅 来源:《当代教育》2010年第01期 目前,我国正经历一场史无前例的课程改革,这次课程改革不仅在教育观念、教材编排、教学评价等方面都做了重大调整,而且也猛烈地冲击着当前的课堂教学及教学方式,给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思想品德课在新的历史形势下也发生了诸多变化,只有抓住思 想政治课的这些变化特点,在教学中不断更新观念,才能顺应时代发展与要求。因此,如何理解、把握思想品德课的变化特点,成为每一位思想品德课教师所面临的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在教 学中,我可以清楚地感受到新教材发生的变化,就谈谈新教材的这些变化吧。 (1)教材名称的变化。新教材的名称由原来的《思想政治》改为《思想品德》,这说明新教材在知识框架上更注重学生品德的培养,将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国情等内容有机整合,通过生活模块的方式,以学生的日常生活为背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2)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变化。从内容上看,有两点变化:①新教材力改老教材概念多、理论深的弊端,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感悟和体会;②新教材淡化了学科倾向,成为多种学科知识综合的载体,这也成为新教材打破旧教材的一个突破口。 从教学目标上看,新教材有总目标,有七个分类目标。但这些目标不是具体规定在某一课,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教材,结合学生特点,灵活选择。新课标来源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 教师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自由选择每一课的落脚点,这就使教材的弹性很大,教师有了充分发挥的空间。 (3)教师在教学中地位的变化。现代教学模式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传承知识的载体,更是引领学生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创造者。因此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说教者,其地位和学生是平等的,双方应在友好、亲切、平等的交流中,共同探讨知识,这样更容易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学生是富有创造力、想象力的,只有在地位平等的交流中才能显现出来。例如,我上七年级《思想品德》第三课“珍爱生命”第二框“人的生命的独特性”,在处理“每个人是独一无二的”这个知识点时,没有采用开门见山直接提出的方法,而是启发学生思考:“世界上有没有两个完全一样 的人?”结果同学们有的说有,有的说没有,各执己见顿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一位同学说:“双胞胎不可能是一模一样的,但通过克隆技术可以有一模一样的人。”话刚说完,另一位同学已大声地反驳到:“不对,人的外表可以克隆,但人的思想、人的个性是无法克隆的,我认为世界上没有一模一样的人。”话音刚落,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是我所没有料想到的,备课时,我完全忽略 了克隆这一现象,而我的学生想的比我更宽更广,这也让我清楚地认识到学生接受新鲜事物快,思维活跃,老师未必就强过学生。因此,老师要彻底改变高高在上的旧式教育观念,要放下架子,和学生共同探讨,共同学习。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在课堂中的有效教学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在课堂中的有效教学 发表时间:2019-04-08T11:55:38.98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9年6月1期作者:李怡珂 [导读] 中学生思想品德课是中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由于其思想性,时代性强,而且又是理论性很强的科目,普遍存在着老师难教,学生厌学,教学课堂混乱,教学质量不高的现象。新课程改革以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成了教师追求的主要目标之一,为了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有效性,尝试用新课改理论联系教学实践。探讨如何提高思想品德教学有效性,如:明确教学目标,做好情境导入,合作探究,课堂小结,随常训练,方能促进学生不断发展。 李怡珂广西柳州市鱼峰区雒容中学 545616 【摘要】中学生思想品德课是中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由于其思想性,时代性强,而且又是理论性很强的科目,普遍存在着老师难教,学生厌学,教学课堂混乱,教学质量不高的现象。新课程改革以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成了教师追求的主要目标之一,为了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有效性,尝试用新课改理论联系教学实践。探讨如何提高思想品德教学有效性,如:明确教学目标,做好情境导入,合作探究,课堂小结,随常训练,方能促进学生不断发展。 【关键词】有效性;情境导入;合作探究;课堂小结;随堂训练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6-001-01 中学生思想品德课是中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由于其思想性,时代性强,而且又是理论性很强的科目,普遍存在着老师难教,学生厌学,教学课堂混乱,教学质量不高的现象。新课程改革以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成了教师追求的主要目标之一,为了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有效性,尝试用新课改理论联系教学实践。探讨如何提高思想品德教学有效性,如:明确教学目标,做好情境导入,合作探究,课堂小结,随堂训练,方能促进学生不断发展。 文章要写好开头,乐章要奏好序曲,好戏要演好序幕,电影要拍好开场,以致先声夺人,激发读者或听众的兴趣和注意力。那么,一堂成功的思想品德课如何一开始就将学生吸引住?我认为课堂导入是至关重要的。 一、明确教学目标,做好情境导入设计 在进行准备时,作为教师要明确课堂教学目标,并能够围绕课堂教学目标进行有效备课。同时教学需要充分了解学生情况,能够结合学生实际进行课堂设计,这是备课环节的重、难点内容,需要教师做大量的工作。比如,在《世界因生命而精彩》的课堂导入中,我是这样设计的:教师出示两张照片,一张以蓝天、白云为背景,鸟儿在天空自由飞翔,人们在碧绿的草地上尽情欢畅。另一张照片是干枯的田地,枯萎的树木,灰色的天空,高大的烟囱……通过照片对比,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感想,并设想一下,如果没有蓝天白云,地球上没有了生命,世界会是什么样子?这种导入,能够产生强烈的视觉冲突,能够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是很成功的。情境的创设要遵循不同年级、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而设计。教师可以通过讲讲故事、视频导入、图片展示等等的形式创设情境,有时刚要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用思想品德课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古人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合作是现代社会中人们应具备的基本生存能力,我们应在课堂学习中引入有效的合作学习机制,给孩子们选择好合作学习的内容,创造合作学习的机会,让他们在合作学习中学习合作。这样,孩子们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才能得以培养和提高。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学习方法之一。它有利于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使各小组成员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有便于开展组际之间的竞争,提高教学质量。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但不是唯一方式。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教学环境、条件等情况,选择有意义的内容,利用恰当的时机,开展适当次数的合作学习。因此,科学地设计小组合作学习方法,才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合理组建合作学习小组 合理分组。许多教师认为,让多个学生组成一组共同完成任务,这就是合作学习。其实,组成小组只是形式,而实质在于小组是怎样构成的,合理分组才能达到有效合作学习的目的。小组合作学习多是采取异质分组的分组原则。每个合作小组的内部成员在性别、性格、学习成绩等方面要具有差异,这样才能保证在学习中,各个同学各尽所能、互相帮助,并且得到不同的锻炼。而各组之间,为了体现组间竞争的公平性,每个组的总体实力应该尽量保持一致。成功的合作小组分组并非“强强联合”,而应该是“互补”的,从而实现各小组成员在合作的过程中优势互补、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二)学习交流展示,教师点拔。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倾听、质疑、评价、整合”这些基本的合作技能。小组交流时要善于倾听他人发言,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努力掌握别人发言的要点,对别人的发言作好评价。同时还要善于陈述自已的想法,敢于修正他人的观点,勇于接受他人的意见并修正自己的想法,各种不同意见难以统一时,学会保留自已的见解,以便在大组进行探讨。 三、注重复习和练习反馈 要注重复习以及练习的过程,是学生巩固知识的关键因素。复习是教学工作的常规环节。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是以老师,以知识为主体,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通过大量的重复的练习强化记忆。往往整个复习过程学生疲惫不堪,结果收效甚微。更使所学知识与社会实际严重脱离,不能学以自用。素质教育提倡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老师的帮助下解决问题,注重知识与学生生活,社会实践的联系。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平时要把巩固基础知识作为第一要义,狠抓基础,注重知识联系,构建知识体系。通过知识体系的结构,可使学生从总体上把握全文的内容要点。避免了学生只孤立地掌握些支离破碎的知识现象。 总之,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服务之外,应设法教会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思维方式,掌握学习方法,同时与学生分享自己的体会和情感,与学生一起去探索真理,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向导。真正做到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要使一堂的思想品德课更有效,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

浅谈初中思想政治教学方法

浅谈初中思想政治教学方法 〔摘要〕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密联系实际,生动具体地对学生进行基本道德规范教育,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与品德修养、法律意识、社会发展常识和基本国情教育;逐步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文明礼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初步使学生在基本的思想观点与道德观念上具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培养学生树立崇高理想和培养社会责任感。 〔关键词〕初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方法 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是中学德育的重要渠道之一,它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效促进学校各方面工作的开展。旧的教学模式一味地注重知识讲解,让学生机械地背诵一些理论知识,忽略了其主观能动性,教学效果难以得到保证。新课程实施以来,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改革也有了新气象:学生以主动参与、积极探究、乐于合作为主要学习方式,在观察、思考、活动中学会学习,明白做人的道理,在科学的评价中认识自我、认识世界。 一、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是教学的前提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的老师”,要想学生喜欢思想政治,首先,作为教师得想办法让学生喜欢你。上课有激情,亲和力强,善于鼓励学生,欣赏学生优点,知识面广,责任心强,且对学生严中有爱的教师都比较讨学生喜爱。博得了学生的喜爱,老师就应该充分利用这个有利因素,趁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喜欢思想政治学科。其次,在教学中,要做到先易后难,善于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如七年级的入学教育,可以从学生进校后的第一印象和最初感受谈起,然后引导学生去进一步观察、了解整个学校,帮助学生怎么样去适应新的环境等等。让学生感觉到思想政治是一门既好学又好玩的学科。逐渐培养学生对思想政治的兴趣。这样为以后的学习就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二、引导学生善于从实践中探究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初中思想政治教材绝大多数都来源于学生生活,所以很多的知识都可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去体会、感悟。由学生自己探究的知识既容易理解又记得牢。如:九年级第四课《伸出你的手》一课的教学,笔者就先带着学生到当地宣恩县荧屏特殊学校去实践,组织学生与残疾人交流、帮助残疾人做事等活动,让他们体会到了关爱他人收获的是幸福,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到关爱他人还得讲究艺术。这样一来,学生就不会对“关爱别人,幸福自己”“关爱是金”“关爱他人是一门艺术”等知识感到疑惑了。 三、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实践能力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本身实践性很强,时代气息浓。但政治概念和原理,具有抽象性、概括性的特点,学生直接理解有一定的困难。只有理论结合实际,让理论回到它赖以升华的事实中去,学生才能通过对具体、形象、生动的感性材料的分析,正确的理解和准确的把握理论所概括的内容。因此,恰当的联系实际,增强教学内容的实践性,是提高政治课教学效果的重要方法。其主要途径有:在课堂教学中,将课内外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运用政治知识观察社会,分析时事;在课堂教学外,带领学生迈出校门、走上社会。如鼓励学生坚持收看“新闻联播”,浏览报刊杂志,从关心国内外大事以及发生在身边的大小事情入手,将自己听到的、看到的、观察分析到的社会现象和教材上学到的知识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讨论,真正“学以致用”;组织国内外重大事件的时事报告会,专题讨论会;平时组织学生参加时事兴趣小组,引导学生运用政治知识分析时事,理解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就地取材,组织学生到附近的企业、机关参观,进行社会调查,请企业家、人大代表、道德模范讲课等,学生亲身体验生活,了解社会,可以感觉到政治学科的实用价值,既深化了课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反思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反思 新疆新源六中施洪龙 思想品德课是老师在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特别是在初中阶段,上思想品德课的老师要教育、启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此,就要求老师必须具备较高而灵活的教育教学技巧。思想品德课的改革与素质教育的实施,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创新,学校德育工作的加强等等,都与老师的才能与素养的提高分不开的。思想品德课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全面提高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思想品德课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品德课的兴趣、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以达到教学目的,教学反思尤为重要。反思过去有许多的感慨,酸甜苦辣皆俱全,为此浅谈教学反思点滴体会。 “打铁先要自身硬”,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提高老师的自身素质。老师的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身的专业知识要扎实,更新,业务能力要提高;二是老师的言行修养、道德觉悟要提高。这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教学中做好教学反思的先决条件。要提高老师素质,真正落实好教学反思,必须扎扎实实地做到如下几点。 1、坚持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还要丰富其他学科知识。随着深化改革的发展,思品理论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作为思品老师不能满足于学历达标和原有的知识,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使自己的认识适应发展的需要。老师也只有掌握丰富的知

识,才能做到融会贯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才能使教学生动风趣、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育调动学生求知的欲望。但是,面对知识爆炸时代,老师所掌握的知识往往难以跟上形势的发展。老师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不断汲取新知识,丰富其他学科知识,合上时代的节拍。不断进行教学反思,总结和汲取自己的教学经验。努力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少走弯路,让学生乐意接受。曾听学生说过:“老师,我本来对思品课没兴趣,我喜欢你上的课,我才对思品课产生兴趣”。我经常看书、浏览时事,不管是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还是杂志、电视新闻、心理访谈等。常与学生及社会上不同层次的人交往,在教学中加以运用。丰富课堂教学,加之我本人的注重生活积累,常以我自身的经历说给学生听,才有如此效果。 2.勇于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老师有渊博、深厚的学科知识,还需勇于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这就要求老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结合实际、因材施教、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不断探索和掌握思品学科教学的好方法,有效地推行素质教育。我每上一节课后,都对自己本节课教与学进行深刻反思,时时提醒自己本节课学生反映情况怎样?自己的教学是否准确、规范、科学,上课时学生的一句话我都很在意。记得那天,我上课时学生悄悄地说了一句:“老师,不能再这样了”----原来我上课时,备课的内容在上课有时不能按时完成,偶尔会拖堂,我听了这句话后,把这句话写在备课本上时时提醒自己。的确不能再这样了,这是教学要求,反思自己的教学存在不足。“吾日三省吾身”我尽管做不到,但我常反省自己还是能做

浅谈中学体育中思想品德教育

浅谈中学体育中思想品德教育 1、中学体育老师的因素分析 中学体育老师素质特征分析:本文较素质分为:思想素质方面、道德素质方面、知识结构方面、能力结构方面四个方面。调查中发现,五所中学的体育老师素质平均都比较高,中等水平的比例略大于高的比例。处在低以及较低水平的老师较少。思想品德教育时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调查:调查发现,大部分体育老师在组织教学方面大多甚至全部采用过班级教学、班组教学的形式,原因是这两种形式在现代教学中比较普及;其次采用分组教学和开放教学的比例也较大,这是教学组织形式中教学质量较高的组织形式,同时也顺应了新课改的要求;个别教学在郑州市中学教学中采用的较少。 中学体育教学内容中的思想品德教育资源来源状况分析:所调查的这几所教师全部通过教材来上课的比例高达100%。辅助的其他教育资源中占比例较大的是音像制品,比例约为10-25%,如健美操,广播体操等,需要通过音乐的配合达到教学的良好教育目的;像报刊杂志、电影电视、信息网络、其他教育资源在教学中运用的则较少。 2、中学体育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学生因素分析

中学生性别特征:调查发现男女比例整体上基本持平没有显著性的男女比例失调。中学生对体育思想品德的态度:调查发现大部分中学生是比较喜欢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的,占比174%,很喜欢的学生也占133%的比例,这部分大多是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但有些学生对思想品德教育就比较漠然,持观望态度,占有74%的份额;不喜欢思想品德教育的就比较少占比19%,这些学生大部分是学习不是很突出的学生。 中学生对体育老师素质评价分析:学生对体育老师素质的评价和体育老师对自己的评价的统计结果不尽完全相同。教师素质处在中等和较高水平的占多数,高水平的比例次之;对老师评价低和较低者的比例还是很少的,说明学生对老师的评价还是比较客观的。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中学体育教师的学历处于中上等水平,教师研究生及博士队伍较少;中学一级二级较多,但高级教师较少。 (2)体育课实施过程中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的种类较少,缺乏灵活性。课程资源仅局限于教材,其他资源的采用率较低。 (3)中学生的成绩大多处于中等稍偏上水平,另外处理学习、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的能力较弱。

浅谈在初中思想政治课中的情感教学 梁清玉

浅谈在初中思想政治课中的情感教学梁清玉 情绪、情感,是人对人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愿望和观点而产生的体验,是人对客观 事物的一种特殊的反应方式。表现为:或高兴、欢乐,或忧愁、悲伤,或赞叹、喜爱,或惊恐、厌恶。 初中生由于年龄小、知识根底浅、活泼好奇,偏爱形象思维,乐于接受教师的富于情趣的教 育方式。为此,我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倾注情感的感化、熏陶,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我的做法是: 一、注重科学性,坚持以理服人,在“透”宇下功夫 与其它学科相比,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有两难:其一,观念、观点较为抽象、枯燥,与初中生 的年龄和心理有一定差距。其二,社会上的某些重金钱、实惠的诱惑,重经济轻政治的倾向 的影响,导致学生轻视思想政治课。有些政治课教师也心灰意冷,抱着“你们不愿学,我也懒得教”的思想,照本宣科,支差应付,这就造成了恶性循环。我坚信:事在人为,唯其难教,方能见真功夫。夸美纽斯说过:“孩子们对学的欲望是由教师激发起来的”。虽然中学是常识课,但在教学中不停留在教条条、背条条上,而是着重从教材的逻辑结构上,从知识问的内 在联系上.从不同年级学生的层次水平上考虑,尽可能把道理的来龙去脉讲透。鼓励学生多 问为什么,同时注意引导学生运用唯物辨证法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样,增加了知识的可 信度,使学生不仅口服,而且心服,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从 感情把政治课真正当成一门科学而严肃认真对待。在这种情况下,教与学的对立就容易得到 统一。 二、增加趣味性,尽量做到以情动人,在“活”字上下功夫教学中,自己要充分投入始终如一 的高度热情,以此感染学生,调动学生情绪,使学生思维和智力活动处于兴奋状态。同时, 除了课本上的实例外,补充一些同学感兴趣的例子,深入浅出的讲清道理,使学生感觉学习 既不枯燥,也不神秘。课堂“活”起来,师生之间的感情就容易沟通,情感共鸣就能产生,学 生对老师的信任感就能增强,自己就更能发挥在情感教育中的导向作用,从而促进教学的进行。 三、寓教于乐,在“乐”字上下功夫 配合教学,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从而促进教学,这也是一 个非常有效的手段。我除了组织同学认真参加学校的每项活动外,还先后组织了社会调查、 义务劳动、野炊活动,同时,还组织了辨论会、演讲会、故事会、诗歌创作朗诵会、歌曲欣 赏会、哲学小漫画创作展评、班歌自创作评比等活动,还成立了”求索”课外活动小组。专门 学习讨论学生中感兴趣的话题。同学们在活动中不仅增长了知识、才干,而且感受到无比乐趣。通过一系列活动,激发了同学们的参与意识。提高了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推动了教学 工作。 四、理论联系实际,在“用”字上下功夫 学生都不会反对政治课知识的正确性。他们之所以缺乏学习动力是以为学来没有用。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强调结合实际,引导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我不仅在课堂教学中 举例时应注意结合国内外形势及各种热门话题去分析,还组织学生分小组轮流定期向全班同 学汇报国际国内大事并且做时事述评。促使学生主动去关心祖国前进步伐和世界风云变幻, 感受爱国不是一句空话,祖国跳动的脉搏与个人命运的息息相关。这不仅是增强学生的政治 敏感性,而且他们还真正体会到只有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看问题才能更深、更透、更远, 体会到掌握理论知识的重要性。我们在对改革开放的评价问题、党的领导在新时期的作用和 体现问题、中东问题、中日中美关系等一系列问题上,通过学习、讨论,基本达到共识。同时,还注意联系学生实际。有很多同学都反映在学习了辩证法以后,在如何对待困难与挫折、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导入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导入 发表时间:2011-11-11T15:23:05.097Z 来源:《少智报(文综)》2011年第40期供稿作者:任立伟[导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巧妙的导入犹如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湖北省郧西县城镇寺沟中学任立伟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成功的思想品德与恰当的导入是分不开的。如果有一个巧妙的导入,一上课就能抓住学生的心,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自然而然引导进入我们的教学中,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会收到事半公倍的效果。但一堂课怎样开头,并没有什么固定的模式。由于教育对象不同,内容不同,开头也不会相同。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的导入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本文就中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的导入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热点时政导入 热点时政导入新课法,就是把教学内容相关的理论与当前爱关注程度较高的热点问题联系起来,大胆而巧妙地引入课堂,通过学生的讨论,以启迪学生的心灵,激发他们探求新知识的主动性。对热点问题的引入和讨论,教师要做到导之有意、导之有法、导之有度;既放得开,又收得回,待到讨论遇到困难,学生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时,教师就及时导入新课,从而使学生感到“柳暗花明又一村”。 例如在讲《让民族精神之树长青》一课时,先让学生观看四川抗震救灾的视频和对抗震救灾中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评论文章,然后提问:1、在抗震救灾中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哪些精神?2、在新的时代,你认为应该如何弘扬民族精神?热点问题一提出,即引起学生的浓厚的兴趣,并展开热烈讨论,在学生争论不休时,老师适时点拨并引入新课,同时指导学生学习教材,在学习的基础上解决问题。 二、歌曲、小品导入 音乐歌曲运用到教学中能创造出一种欢乐的气氛,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因音乐而飞扬,为后面的课堂教学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因此,在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我们以采用一些比较独特的导入方法。例如演唱歌曲,让学生自导自演一些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小品等。这种方法新疑活泼,容易使学生产生共呜,引起学生的思考,活跃气氛,积极主动学习。 如:我在讲讲七年级《我是大海中的一朵浪花》,可采用课本中“我的日记”材料,由学生自己表演。虽然这个材料是书中有的,但如果单纯由学生自己阅读的话,很大部分学生可能是“看过就算”,并不会引起共呜,也不会在脑海中留下印象。但如果由学生自己来表演的话,由于形式新颖,会吸引同学们的普遍兴趣与注意力,从而在脑海中留下深刻记忆,而在看完表演后,进而吸引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三、多媒体视频导入 视频具有形象性,生动、直观、真实,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的特点,所以采用与教材内容紧密相连的录像资料导入新课,可以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直观,易于学生理解,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热情,视频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优势,创设集视听一体直观,逼真情景导入新课。如在讲七年级《美德之花》一课的教学中,从网上下载一些春节习俗(春节联欢会、团圆、拜年)的文字,图画,歌曲等,把这些情景展示给学生,由于利用多媒体创设的这些情境图文并茂,直观生动,贴近现实生活,学生的兴趣明显被调动起来了,注意力集中了,很快进入了新课的学习。 四、寓言故事导入 也是根据课程需要,运用历史典故,名人轶事,成语寓言等方面的素材导入新课。这种方法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容易给学生以启迪,同时又能起到开阔视野、拓宽知识的作用,从而使教师讲课更生动、形象;学生学习更轻松有趣,易于接受与记忆。 如讲七年级《别迷失自我》这一课,让学生根据教材漫画和文字资料讲述或教师讲述一个“大傻差”的故事,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故事讲完后,提问:“大傻差”是不是很可笑?为什么?这则故事反映了“大傻差”的什么问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别迷失自我。 五、漫画导入 漫画具有诙谐、幽默、生动、形象的特点。巧妙的利用漫画,可以使抽象变具象,枯燥变有趣,深奥变浅显,便于学生的理解,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漫画来导入新课,例如讲《明辨是非,弃恶扬善》这一课时我用漫画《广告》来导入,让学生在欣赏漫画开心的同时明白: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要明辩是非,做正直的人,从而导入新课。用漫画导入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所谓导之有法,导无定法。在教学过程中,再好的导入方法,如果反复使用,不但起不到启法思维,激发兴趣的作用,反而使学生感到厌烦。我们还可以温故而知心,用前面所学的内容导入新课;引用名人名言,格语导入新课;情景再现导入新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巧妙的导入犹如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要想使学生上好思想品德课,就必须搞好课堂导入设计,但是一节课的导入没有固定的模式,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学生的实际的不同而灵活采用不同的导入方式,要注意因材施教,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