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苏轼生平及其人生态度

苏轼生平及其人生态度

文学天才苏轼命运多桀,45岁那年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一住4年。其间苏轼多次游览赤壁矶,并以此为题材,写下了《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后赤壁赋》。
苏轼的一词二赋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千古绝唱,也是他人生态度变化的真实写照。
《念奴娇·赤壁怀古》。作者初来赤壁,极目江山胜迹,当年“多少豪杰”汇集于此的盛况映入眼帘。然而,“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由此起兴,引起对昔日英雄周瑜的追忆。词中以咏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壮丽景色,衬托出当年火烧赤壁的英雄人物,从而表现出作者对才智出类拨萃、少年功成名就、“雄姿英发”的周瑜的歆羡和激赏。词的下片,苏轼又着力渲染了周瑜的才高智富,于“谈笑间”便“强虏灰飞烟灭”的辉煌战绩,以此反衬出自己贬职谪居,47岁不得功名,无所建树的沮丧心境;继而怀古伤今,忧叹“人生如梦”,以感慨伤怜自身作结。这首词兼有激奋和感伤两重色彩,是苏轼在经历理想与现实的尖锐冲突之后内心世界矛盾的反映,但基调还是豪放积极的。可以看出,苏轼虽愧于前人业绩,还是激起了奋发向上的感情。
而在《前赤壁赋》里,苏轼笔意所向则重在解决内心矛盾。“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苏轼由清风明月入笔,描绘了一幅“纵一苇之所如,凌万倾之茫然”“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的极乐景象,有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继而又从超然之乐跌入了现实生活的空虚、苦闷之中。作者巧借“客”人之口,道出了自己“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那种“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复杂心境。原来的感奋一跌千丈,早不知其所在。继之而来的是对“水与月”等自然现象富有哲理的分析:“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作者显然企图通过这番解释,使自己从痛苦的精神折磨中挣扎出来,从“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的“人间之梦”中找到寄托和出路。换句话,功成名就与无所作为都是命里注定的,于是,“而又何羡乎”?苏轼作“变”与“不变”的分析,目的在于论证他“天地之间,物各有主”的宿命论观点。
“是岁十月之望”,也就是3个月后,苏轼重游赤壁写下了《后赤壁赋》以抒前赋未尽之意。此次登临赤壁,苏轼超尘脱俗、虚无缥缈的思想则在文中更加鲜明、突出。前面一词一赋,始终兼有怀古伤今,感奋激发之情,而在后赋里,作者对当年赤壁之战的宏图奇景只字未提,既没了感奋色彩,也不为周郎

的年轻有为而激动,煞似看破红尘。“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赋中句句冬景,字字悠闲,写到最后,竟然有“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之“孤鹤”掠舟而飞;又有道士化鹤,梦中显形之幻觉。写得神乎其神,迷离恍惚,真如羽化登仙之境了。
苏轼初游赤壁,便触景生情,陷入到内心的矛盾之中,但在当时的环境中,又不可能得到解决。正在“山穷水尽疑无路”时,苏轼“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他攀山游水,吟赏烟霞,放舟中流,听其所止,终于寻觅到“柳暗花明又一村”。至此,苏轼内心的矛盾算是得到了解决,遗世独立,自得其乐。
这些游览赤壁的辞赋,寄托着苏轼深厚的思想感情,蕴含着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我们从中不难看出他的思想变化历程,但我们不能简单地由此认为他陷入了虚无主义、享乐主义和厌世主义。苏轼的思想是复杂的,他在逆境中满腔热情地躬耕“东坡”显然不仅是为了糊口,而是为了食力无愧,得到精神上的安慰。在艰苦的人生中,他执着地探求个体生命的价值,对世间的沉浮荣辱持冷静、旷达、超脱的态度,并最终落实为对美好生活、对独立人格的价值脚踏实地、坚持不懈的追求。正因为如此,苏轼在逆境中的作品,依然笔势滔滔,词彩飞扬,成为他身处逆境不向厄运低头的重要见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