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武术运动常见运动损伤及其原因

武术运动常见运动损伤及其原因

第六章 武术运动常见运动损伤及其原因
第一节 运动损伤的原因
武术运动损伤是指在武术健身活动和教学训练中发生的各种损伤。在这一过程中运动损伤是难免的,但是,有许多损伤是可以避免的,我们的目的就是要将损伤减少到最低限度。为保证学生的正常学习,了解武术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部位、预防方法以及处置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根据有关研究显示,由于武术运动的特点,容易引起各种损伤的武术动作可概括为10类:以跳跃包括翻腾动作是造成损伤的主要原因,几乎占50%。其次是压腿、踢腿、劈叉、坐盘、摆腿、腰功、下蹲、舞花、对练及其它。因此,武术运动的常见损伤部位是下肢和腰骶部,上肢少见。依损伤发生率的多少排列顺序为臀、大腿、膝、腰骶、踝、小腿、脚。
由于没有及时有效的对可能造成武术运动损伤加以预防,容易造成损伤,而又由于武术动作难度的不同,造成损伤的部位和损伤的性质也不同。常见损伤发生率较高的为肌肉拉伤(包括坐骨结节损伤)、关节韧带扭伤和劳损性损伤。劳损性损伤中常见的是髌骨劳损和腰肌劳损。
第二节 武术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置
一、普及运动损伤的知识
运动损伤不仅直接影响教学训练效果和成绩的提高,而且直接影响少年儿童的健康发育。因此,要杜绝和尽量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训练中,教师首先要在思想上有足够的重视和高度的责任心。为达此目的,做为教师首先要有敬业爱生的精神,要以高度的责任感投入到教学和训练中去。其次要掌握必要的运动损伤知识,并能在运动损伤发生后能够及时分析损伤的原因、损伤部位、性质并加以正确处理。
二、充分作好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的内容和运动量要根据教学训练的内容、学生个体情况以及气候条件而定。准备活动要有针对性,做完一般性准备活动后,应做与课的主要内容相关的专门性练习。对运动负荷较大和易损伤的部位,要特别强调作好准备活动。认真对待压腿、踢腿及劈叉两类动作,尤其在搬压腿时,要根据学生不同的素质情况,互相配合,逐步加力,用力不要过急、过猛。这对预防肌肉拉伤,特别是预防大腿后侧肌群(包括坐骨结节)拉伤至关重要。
三、安排训练科学合理,注意避免身体局部负担过重
由于损伤不仅直接影响到训练效果和成绩的提高,而且直接影响少年儿童的健康发育,因此,要尽量预防伤病的发生。要根据不同年龄、性别的特点以及季节的变化合理安排教学训练内容和运动量,运用正确合理的教学和训练方法。柔韧性、力量性以及耐久力练习、上肢和下肢的练习都要

注意张弛有度,交替进行,以避免局部负担过重。
四、注意培养正确的各种翻腾跳跃动作的姿势
在武术教学和训练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各种翻腾、跳跃动作的技术,并采用行之有效的辅助练习内容和方法来增强有关肌群的力量,另外特别注意选择平坦不滑的场地,这是预防关节、韧带扭伤的重要环节。
五、合理安排运动量
1.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训练计划。作为教师首先应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训练计划,认真备课。充分了解教学对象的各方面基本情况,充分了解教学训练的内容和性质。哪些技术动作不易掌握,哪些技术动作容易出现损伤,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并加以预防。
2.要进行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在上课前严格检查武术器械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分开练习时,应在指定地点练习,以免手持器械触及他人造成损伤。
3.要合理安排运动量和练习方法。避免“单打一”的训练方法,防止局部负担过重而损伤。注意培养正确的各种翻腾跳跃动作的姿势。增强有关肌群的力量,以预防关节韧带扭伤。另外,心理状态不良,因运动量过大造成疲劳等都会引发损伤,教师发现问题要及时调整,以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还要根据不同年龄和性别特点安排训练。
4.要建立和健全医务监督和自我监督制度。在教学和训练中,要建立必要的医务监督,经常观察,定期检查。要教育学生在勤学苦练的同时注意安全,及时报告身体反应,以便早期发现、调整训练。有了伤病要主动报告,及时治疗。这样,不仅重大损伤可以预防,一般损伤也会很快治愈。
5.加强场地设备的卫生要求。武术教学和训练应在标准的地毯或在松软的土地上进行,如果条件所限,也应避免在不平坦或太滑的场地上进行训练,或注意在水泥地上加强跳跃动作落地时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尽量减少损伤事故的发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