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国的电影行业调查报告

中国的电影行业调查报告

中国的电影行业调查报告
中国的电影行业调查报告

中国的电影行业调查报告

一、行业简介

1、定义:电影产业链是指在市场经济时代和产业格局下,以电影产品为核心,以其形成到最终消费所指涉的具有上下游关系的各个功能主体的集合。

2、大电影产业链包含的主体与收入构成如下:

主体构成:内容提供商(制片商、外包内容供应商)、发行商、组织渠道商(院线/影院);

收入构成:票房收入、广告收入、衍生品开发收入、转播收入、网络版权收入等。

3、电影产业分为三个环节:制片、发行和放映:

制片:有投资意愿的制片商投入资金、设备及人力等必要资源,然后剧组根据剧本进行分镜头拍摄,再经过一系列后期制作合成标准拷贝与复制要发行的拷贝,影片成品完成。此过程统称为“制片”。制片都作为电影版权拥有者以票房分账和出售各种版权获得收益。

发行:发行商从制片商购买发行权后,在指定的范围和期限内,将已完成影片拷贝的使用权向电影放映单位输出(出租),以实现对制片方生成的电影产品进行有偿的传播。具体来说,发行商主要负责影片的营销推广策略制定、实以及及与院线洽谈拷

贝投放。发行都以票房分账形式获得收益。很多时候,电影的制片和发行由同一家公司操作。

放映:指获得拷贝使用权的放映商利用专业业设备,在影院等放映场所把影片拷贝转换为屏幕效果的过程,放映商以票房分成、食品饮料以及电影衍生品销售获得收益。

4、中国电影的票房分账

实际票房与“分账票房”

①实际票房:影院售票收入总和(包含院线、发行方售出的团体票)。实际票房=观影人次_电影票价。

②分账票房:中国电影产业链的利益分配以影院票房收入为主。利润在产业核心环节(制片方、发行方、放映方)的分配以票房分成的形式进行。

二、行业市场结构分析

市场需求:调查显示,观众对影片的喜好程度为:灾难片科幻片战争片言情片\侦探片武侠片恐怖片歌舞片

市场需求的变化:

在我国电影市场上,华人引以为荣的武侠片已经不再稳居榜首,退居科幻、灾难、战争片之下,甚至低过言情片与侦探片。伴随电脑游戏成长起来的青少年群落,更乐意接受好莱坞大制作的灾难、科幻、战争影片。

究其原因是18至26岁年龄段的青年人属于电影观众结构中的最大群落,其次成分居高群落为27至39岁年龄段的观

众。如果说后者内心深处依然残留对武侠的钟情的话,那么前者是在电子游戏、科幻故事熏陶下成长起来的电影消费群落,西方消费文化对这一消费群落影响颇深。

中国的电影客户分类:可以从文化的角度细分为主流文化消费者、精英文化消费者和大众文化消费者三个主要群体。

主流文化消费者群体:是由具有主流文化特征的消费者组成的群体。

有官方性强、客观性强、集体性强、社会性强、商品性较弱的基本特征。精英文化消费者群体:是由当代中国具有精英文化特征的消费者组成的群体。

有官方性较强、客观性弱、集体性弱、社会性弱、商品性弱的基本特征。大众文化消费者群体:是由当代中国具有大众文化特征的消费者组成的群体。在中国的当代消费者群体中,大众文化消费者群体是主导的强势群体,是消费市场中的主流和核心力量。有官方性弱、客观性较强、集体性较强、社会性较强、商品性强的基本特征。

1、行业竞争者(以20xx年为例)

①影片制作:中国电影制片业继续维持了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并出现了一批新的投资主体。

②影片发行:发行市场格局和制片领域格局一样,分为以中影、华夏、上海东方、中影数字为代表的国有公司和以保利博

纳、华谊兄弟、北京新画面、光线影业为代表的民营公司两大阵营。

③院线发展与影院建设:院线规模与影院建设继续快速发展。全年有 14 条院线票房过亿,较20xx增加10多条。

2、行业集中度

在电影制片业中,虽然从影片的生产数量角度进行测量的行业集中度比较低,但是从更能有效反映市场占有状况的影片票房角度来看,制片业集中度却比较高,属于中寡占型和中集中度的结构特征; 在电影发行行业中,无论是进口影片的国内发行市场还是国产片的国内发行市场,都呈现出高集中度的市场特征,

基本可以描述为高寡占型市场结构,而在院线层面则呈现出

“ 金字塔”型的结构,因为院线改革并没有完全打破地域藩篱,行业全国性的整合也才刚启动,所以院线的地区集中度非常高,而在全国和全行业内却没有产生寡头垄断势力,全国没有一条院线有足够多的银幕数和影院数来支持一部影片的全国发行; 在中国电影放映行业中,影院势力相距悬殊,票房地区集中明显,部分地区更多的人去观看更少

的影片,在影片票房上甚至要超过美国的集中度水平。因此,综合制片、发行和

放映三环节,基本可以判断中国电影产业整体上是一个中寡占型的产业结构特征。

三、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1、竞争分析:目前,中国电影产业的竞争者主要集中在三类企业中,如具有国资背景的企业、民营企业、外资合营企业三类。

2、供应链分析:

中国电影产业的价值链主要包括内容提供商(如制片商、外包内容提供商)、电影发行商、传播渠道商等主要部分。

(一)内容提供商:产业链基础环节

主要是指制片商,负责电影的融资、拍摄、后期制作等环节,主要包括制片公司、后期制作公司。

(二)电影发行商:决定电影营收的关键一环

电影发行商负责影片的营销推广策略的制定、实施及与院线合作。电影发行商从制作公司购买或代理电影发行权,然后以票房买断、按照既定比例获得营收分成等模式,将电影在合作院线推广向受众。

(三)传播渠道:电影院线是主要的传播渠道,此外,还有电视、新媒体如手机、MP4、iPad等。

3产业格局的发展

20xx 年,电影产业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驱动下,以建立具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建构合理有序的市场秩序、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率、推动产业升级为目标,通过转制、改制、合作、上市等方式,进行了相对频繁的垂直纵向和平面横向的产业重组,尽管还

远远没有完成企业的最终整合和扩张,但行业分化越来越明显,核心企业的雏形已经浮出水面。

四、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1、行业发展的环境

从外部环境来看,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

(一)电影产业作为中国文化产业的关键一环,成为中国战略产业之一

以来,党和国家针对文化创意产业出台了大量的相关政策,尤其是20xx 年《文化创意产业振兴规划》的发布,从政策保障、政府投入、税收优惠、金融支持、人才培养等方面对电影行业进行扶持,并将电影产业提升到了中国战略产业的高度加以重视与扶持。

(二)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上升,城镇居民在教育文化娱乐方面的投入占比增加,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性快速增长,居民对文化娱乐产品的消费欲望和消费能力均得到了快速的提升。

(三)银行、VC、PE等机构介入制作和发行环节,资本市场的推动作用显现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进一步放开,尤其是允许社会、个人、外资资本进入电影制作与发行放映领域,使得资本市场对电影行业的关注度进一步提升。从内部环境来看,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八点:

(一)中国电影产业全面市场化、专业化、集中化、规模化发展趋势渐现 2001年以来,中国电影行业答复调整了“行业准入”和“产业准入”政策,降低了行业门槛,吸引了大量社会资源进入电影业,带来了国产影片数量的迅速增加和影院建设的快速发展。继20xx年后, 20xx年中国电影产业继续进行行业整合、调整和重组,逐渐走向专业化、集中化、规模化,“交叉补助”及“成本分担”成为降低经营风险的主要途径,此外,整合营销和渠道整合成为形成电影行业规模经济的主要方式。

(二)民营影视机构在中国影视产业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华谊兄弟深圳创业板上市再次将民营影视机构推向产业醒目位置华谊兄弟、保利博纳都是中国较为领先的民营影视机构,以华谊兄弟为例,旗下的华谊兄弟电影已经实现了从编剧、导演、制作到市场推广、院线发行等完整的生产体系。

(三)国有和民营电影企业市场角逐,企业之间的差异化竞争态势明显

长久以来,中国对电影、电视剧行业均实行严格的行业准入和监管政策,一方面给新进入广播电影电视行业的国内企业和外资企业设立了较高的政策壁垒,保护了行业现有公司的竞争力;另一方面,未来随着中国电影产业政策的进一步放宽,中国国有与民营电影企业的市场竞争将日趋加剧。

中国电影行业分析报告

中国电影行业分析报告 中国电影行业分析报告 一、中国电影产业环境分析 20xx年全国电影票房达217.69 亿元,同比增长27.51%,中国电影票房进入200 亿量级的发展阶段;电影投融资空前活跃,电影产业进入黄金发展期,从制作到宣传发行再到影院终端,资本驱动的力量不断显现。 上市企业通过资本并购实现资源整合,日渐成为影视资本市场的趋势;而上市公司新片上映前夕,股价出现波动,也是2013 年电影相关资本市场的突出现象。股价与档期内上映影片的市场预期及实际表现形成直接关联,一方面凸显了电影作为特殊的产品,其风险性与市场敏感度更高,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相关影视上市公司仍需要积极与市场互动,促使股民对这些文化创意股票形成全面深入的了解,以改变“一片成败定股价”的尴尬境地。

随着中国电影创作和生产的专业化、职业化程度不断提升,产业内已经出现的一些积极的、结构性的变化,将会促使电影创作和消费格局发生相应变化,促成电影产业整体升级换代。 二、中国电影制片机构市场份额 2013 年,从总票房产出看,中影仍然占据头把交椅,地位从短期内无法撼动。中影2013 年度共有35 部影片上映,产出票房26.78 亿元,参与制作影片中有7 部过亿。光线凭借《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厨戏痞》等“以小博大”的中小成本影片,表现突出,全年共上映影片8 部,共实现票房17.95 亿。华谊兄弟今年共有7 部影片上映,产出票房14.83 亿,风头不如往年强劲。《私人订制》饱受争议,未达到10 亿预期,《大明猩》、《忠烈杨家将》票房惨败。威秀亚洲、文化中国作为《西游·降魔篇》的制作方,单部影片获得12.46 亿元,进入制片机构TOP10。总体上看,2013 年市场份额TOP10 的制片机构名单与2012 年相比有较大的变化,尤其是民营企业市场份额的波动尤为明显,一定程度上说明,中国电影制片企业的发展还不成熟和稳定,与市场发展稳定的好莱坞六大制片公司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三、中国电影投融资分析

中国电影行业分析报告

中国电影行业分析报告 一、中国电影产业环境分析 2013年全国电影票房达亿元,同比增长%,中国电影票房进入200 亿量级的发展阶段;电影投融资空前活跃,电影产业进入黄金发展期,从制作到宣传发行再到影院终端,资本驱动的力量不断显现。 上市企业通过资本并购实现资源整合,日渐成为影视资本市场的趋势;而上市公司新片上映前夕,股价出现波动,也是2013 年电影相关资本市场的突出现象。股价与档期内上映影片的市场预期及实际表现形成直接关联,一方面凸显了电影作为特殊的产品,其风险性与市场敏感度更高,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相关影视上市公司仍需要积极与市场互动,促使股民对这些文化创意股票形成全面深入的了解,以改变“一片成败定股价”的尴尬境地。 随着中国电影创作和生产的专业化、职业化程度不断提升,产业内已经出现的一些积极的、结构性的变化,将会促使电影创作和消费格局发生相应变化,促成电影产业整体升级换代。 二、中国电影制片机构市场份额 2013 年,从总票房产出看,中影仍然占据头把交椅,地位从短期内无法撼动。中影2013 年度共有35 部影片上映,产出票房亿元,参与制作影片中有7 部过亿。光线凭借《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厨戏痞》等“以小博大”的中小成本影片,表现突出,全年共上映影片8 部,共实现票房亿。华谊兄弟今年共有7 部影片上映,产出票房亿,风头不如往年强劲。《私人订制》饱受争议,未达到10 亿预期,《大明猩》、《忠烈杨家将》票房惨败。威秀亚洲、文化中国作为《西游·降魔篇》的制作方,单部影片获得亿元,进入制片机构TOP10。总体上看,2013 年市场份额TOP10 的制片机构名单与2012 年相比有较大的变化,尤其是民营企业市场份额的波动尤为明显,一定程度上说明,中国电影制片企业的发展还不成熟和稳定,与市场发展稳定的好莱坞六大制片公司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三、中国电影投融资分析 随着电影产业的蓬勃发展,以及国家对文化产业扶植政策的密集出台,国内外资本开始以组建影视基金的形式,对我国电影、电视剧产业进行投资。从已成立影视基金的LP 群体组成看来,具有影视背景的专业制作公司以及大型文化产业集团是国内影视基金的主要出资人。在提供资金的同时,具有影视专业知识的LP 也可以为影视公司、项目提供更多指导,改善经营,规避项目风险。

中国电影市场现状及问题分析

中国电影市场现状及问题分析摘要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有着蓬勃发展的态势,具体表现在高增长、衍生品以及营销等方面,但是繁荣的背后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值得我们重视。本文主要通过分析中国电影的市场的现状以及出现的问题来进行一些思考。 关键词电影市场现状问题 从1905年拍摄的《定军山》算起,中国电影迄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最初,在尝试、探索时期,中国电影是从市场开始的,这也符合世界电影发展的普遍规律。但是由于现代中国的特殊国情,加上“礼乐”的、“文以载道”的传统,电影的政治、宣传和教育功能,时常被扩大和突出,而它首先应该有的娱乐功能却时常被降低,甚至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被全面否定。直到改革开放后期,电影体制改革深化,电影的产业性质得到确认,也逐渐移步于市场和主流意识领域,有序的中国电影市场态势才开始形成,中国电影也总体性的向常态社会回归。 电影市场是指从事影片版权交易活动以及提供电影放映活动的领域和场所。按照营销环节划分,分为电影发行市场和电影放映市场。 中国电影市场发展概况 20世纪80年代,电影在我国文化服务市场中一度占据着“龙头”地位。1981年全国电影观众人次达到275亿,创造了中国电影史上的最高纪录,;1991年全国电影票房收入达到24亿元、发行收入达到11亿元,均创咋了中国电影市场史上的最高纪录。到了90年代,随着娱乐、电视、网络和旅游市场的崛起和繁荣,电影市场曾受到巨大冲击并且逐渐陷入萎缩的境地。近年来,在我国的电影业管理者、经营者的共同努力下,电影凭借着“大、光、声”的技术效果和艺术感染力获得了新的生机,改善城市影院设施环境也开始激活我国的电影市场。 近几年,中国电影市场蓬勃发展,主要表现在: 一、呈现高速增长态势 (1)我国电影制作机构不断增扩,电影制作权逐渐放开,近年来,电影产业实现了年均35%以上的高速增长。 (2)电影产量不断增加,票房收入总数不断增长

中国电影市场分析报告

中国电影市场分析报告 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电影市场经历了从无到有、低速缓慢发展再到近10年爆炸式发展的过程。2014年全球票房达到375亿美元,美国占27%的市场份额,中国占13%,比2012年提升5%,排在第三位的日本比中国电影市场低8%,中国已成为毫无争议的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而从增量来看,2014年全球电影票房增长16亿美元,中国贡献增量的75%,由此可见中国对全球电影票房增量市场起到了主引擎的作用,确实不容小觑,也难怪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均将目光瞄向中国,纷纷在中国内地设立办事处,谋求在中国长远发展,许多大片均在影片中加入“中国元素”,以期吸引更多的中国观众。 一、中国电影市场环境分析 (一)宏观环境分析 1.政治环境:早在2010年,国务院就出台了《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了一系列有利于电影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扶持政策,5年来政府在扶持电影创作、鼓励民间资本进入、财税及融资政策、土地使用、院线建设、提升国产电影国际影响力方面实施了许多有力有效的政策和措施,为电影业高速发展提供了宏观政策保障。2014年又出台了《关于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加快实施《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电影行业作为重点、主流文化产业,首当其冲将受益匪浅。 2.经济环境:2014年以来,我国经济受“三期叠加”影响,经济下行压力大,特别是资金密集型行业如房地产、产能过剩行业如钢铁,均遭遇重大挫折,市场需求疲软,经营效益大幅下滑。2014年我国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 3.6亿元,GOP增速7.3%,创24年来新低;2015年前三季度GDP增速6.9%。然而,电影市场却未受整体经济下行影响,逆势上涨,屡创票房新高。据统计,2014年我国故事影片产量618部,同比减少20部;全国电影总票房296.39亿元,同比增长36.15%,其中国产片票房161.55亿元,占总票房的5 4.51%。2015年前三季度全国电影票房收入就达到330.09亿元,同比增长50.39%,其中国产影片票房收入197.55亿元,同比增长7 5.24%。国产影片市场份额占比59.85%,比去年同期提高了8.5个百分点。2015年“十﹒一”黄金周更是创纪录地达到了18.5亿元的总票房,相较于2014年国庆档的10.71亿元,增长率达70%。电影作为文化产业的支柱产业,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投资回报高,在整体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势必将吸引更多资本进入,继续推动整个产业持续做大做强,并辐射和带动旅游、动漫、游戏、广告、玩具等周边产业持续发展。同时随着中国经济长期的持续增长,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们收入的不断提高,中国电影市场还将在很

中国影视市场调查报告

中国影视市场调查报告 篇一:中国影视市场调查研究 中国影视市场调查研究 随着世界一体化的进程的加速,电影,这件没有国籍的娱乐产品正以势不可挡的劲头涌入家家户户,渗透入各国的文化。其中首屈一指的成功案例当属美国洛杉矶的好莱坞,它的迅速发展俨然已经成为美国经济中必不可少的增长因素。而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带头人,作为拥让任何国家都羡慕的文明史的中国,面对这么一件崭新却比不陌生的东西,该何去何从?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我国的电影发展的并不比其他的国家晚,而且早期的中国电影也是深得人们的喜爱,毕竟当时的生活条件限制,能够娱乐的事物少之又少,而电影就是许多人主要的娱乐项目。按理说中国的电影事业发展至今也应该比较成熟,可是现实却恰恰相反,中国电影的发展之路还有一段很长很长的路途。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设备的限制,人才的外流,好莱坞的涌入,保守的生活观等等,可是追根究底还是人均收入在作怪,虽然看一场电影的消费水平不高,可是面对中国居民普遍的保守性思想,用宏观经济学知识来解释就是中国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太低,似乎人们总是觉得自己的钱赚的还不够,而没有足够的钱就好像失去了生活的保障,所以就别提去花钱娱乐了。随着人均GDP的增长,中国电影的票房收入也在增长,这看上

去本是必然的联系从中我们却看出了一条显而易见却又常被人忽略的道理:一个国家如果无法为国民提供足够的“安全保障”,这个国家是很难在全方面发展起来的 一、行业市场结构分析 调查显示,观众对影片的喜好程度为灾难片、科幻片、战争片、言情片、侦探片、武侠片、恐怖片、歌舞片。然而随着社会生活影响以及时间推移。市场需求也默默地发生变化。在我国电影市场上,华人引以为荣的武侠片已经不再稳居榜首,退居科幻、灾难、战争电影。究其原因是18至28年龄段的青年人属于电影观众结构中的最大群落,其次成分居高群落为29至39年龄段的观众。如果是后者内心深处依然残留对武侠的钟情的话,那么前者就是在电子游戏、科幻故事熏陶下成长起来的电影消费群落,西方消费文化对这一消费群落影响颇深。我国电影的客户分类从文化角度细分为主流文化消费者、精英文化消费者和大众文化消费者这主要的三个群体。主流文化消费者群体是指具有主流文化特征的消费者组成的群体。具有官方性强、客观性强、集体性强、商品性较弱的基本特征。精英文化消费群体是由现代中国具有精英文化特征的消费者组成的群体。有官方性较强、客观性较弱、集体性弱、社会性弱 1、行业集中度 在电影制片业中虽然从影片的生产数量角度进行测量

电影市场分析报告

电影市场分析报告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中国电影市场分析报告 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电影市场经历了从无到有、低速缓慢发展再到近10年爆炸式发展的过程。2014年全球票房达到375亿美元,美国占27%的市场份额,中国占13%,比2012年提升5%,排在第三位的日本比中国电影市场低8%,中国已成为毫无争议的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而从增量来看,2014年全球电影票房增长16亿美元,中国贡献增量的75%,由此可见中国对全球电影票房增量市场起到了主引擎的作用,确实不容小觑,也难怪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均将目光瞄向中国,纷纷在中国内地设立办事处,谋求在中国长远发展,许多大片均在影片中加入“中国元素”,以期吸引更多的中国观众。 一、中国电影市场环境分析 (一)宏观环境分析 1.政治环境:早在2010年,国务院就出台了《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了一系列有利于电影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扶持政策,5年来政府在扶持电影创作、鼓励民间资本进入、财税及融资政策、土地使用、院线建设、提升国产电影国际影响力方面实施了许多有力有效的政策和措施,为电影业高速发展提供了宏观政策保障。2014年又出台了《关于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加快实施《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电影行业作为重点、主流文化产业,首当其冲将受益匪浅。 2.经济环境:2014年以来,我国经济受“三期叠加”影响,经济下行压力大,特别是资金密集型行业如房地产、产能过剩行业如钢铁,均遭遇重大挫折,市场需求疲软,经营效益大幅下滑。2014年我国实现国内生产总值亿元,GOP增速%,创24年来新低;2015年前三季度GDP增速%。然而,电影市场却未受整体经济下行影响,逆势上涨,屡创票房新高。据统计,2014年我国故事影片产量618部,同比减少20部;全国电影总票房亿元,同比增长%,其中国产片票房亿元,占总票房的%。2015年前三季度全国电影票房收入就达到亿元,同比增长%,其中国产影片票房收入亿元,同比增长%。国产影片市场份额占比%,比去年同期提高了个百分点。2015年“十﹒一”黄金周更是创纪录地达到了亿元的总票房,相较于2014年国庆档的亿元,增长率达70%。电影作为文化产业的支柱产业,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投资回报高,在整体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势必将吸引更多资本进入,继续推动整个产业持续做大做强,并辐射和带动旅游、动漫、游戏、广告、玩具等周边产业持续发展。同时随着中国经济长期的持续增长,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们收入的不断提高,中国电影市

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现状及研究分析

【摘要】从中国电影产业发展至今,它已经逐步成为中国的文化产业龙头。它的快速发展,使之在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对于推广我国文化价值体系及其软实力起到积极作用,还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近年来中国电影的进步,不断地刷新票房记录,增长我国经济。本文将通过收集近年来的相关电影产业数据对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及分析,得出结论:中国电影产业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政策扶持,即便自身仍会存在问题,但依旧会高速增长持续发展。 【关键词】中国电影产业发展数据产业收益 绪论 中国电影产业从上世纪80年代发展至今,迈出了一步又一步的体制改革步伐,度过了无数的改革阶段,在不断地探索和开发过程中,我国的电影制作、发行、推广方式产生了巨大的改变和发展,并且展现了独具一格的中国电影产业。中国电影产业的快速崛起,不仅赢得了多方的高度关注,还大力推动了中国经济的飞速运转,带来的影响不可小觑。然而就在2018年里,中国电影的总票房再次打破了记录,达到了609.76亿,同比增长了9.06%,其中国产电影的总票房占据票房份额的62.15%,到达了378.97亿元,同比增长了25.89%,相比去年提高了8.31个百分点。并且2018年里票房过亿的电影就多达82部,其中国产电影就占据了一半的数量,有44部。一次次的新纪录表明了中国电影产业的经济市场主体地位更加稳固。 第一章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现状 第一节市场规模发展快 我国的电影产业从2003年改革至今,中国电影的市场规模便一直保持着每年30%左右的增长。在2005年,中国电影在度过百年华诞之后,国内的电影产业迎来了发展的“膨胀期”。电影产业在国内经济高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电影产业化改革和市场需求的拉动下,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巨大潜力。 一、电影票房持续增长 从21世纪初年起中国的电影产业的发展态势就呈现持续上涨的趋势,我国的电影市场的票房也开始逐年增长,在2010年,中国电影的票房首次突破百亿大关,然而这样的趋势并没有停止,每年的票房都在持续增长,到了2014年开始,中国票房凭借每年百亿的增长速度,在2018年的时候达到了609.8亿的惊人数目,相比于2017年的票房同比增长9.06%(见表1.1)。从一步一步的突破亿,十亿,百亿,达到现在的609.76亿,中国的电影票房不断地在刷新,使之电影产业走上经济市场的主导地位。

关于电影行业的分析报告

关于电影行业的分析报告 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电影市场经历了从无到有、低速缓慢发展再到近10年爆炸式发展的过程。201x年全球票房达到375亿美元,美国占27%的市场份额,中国占13%,比XX年提升5%,排在第三位的日本比中国电影市场低8%,中国已成为毫无争议的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而从增量来看,201x年全球电影票房增长16亿美元,中国贡献增量的75%,由此可见中国对全球电影票房增量市场起到了主引擎的作用,确实不容小觑,也难怪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均将目光瞄向中国,纷纷在中国内地设立办事处,谋求在中国长远发展,许多大片均在影片中加入“中国元素”,以期吸引更多的中国观众。 1. 政治环境:早在201x年,国务院就出台了《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了一系列有利于电影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扶持政策,5年来政府在扶持电影创作、鼓励民间资本进入、财税及融资政策、土地使用、院线建设、提升国产电影国际影响力方面实施了许多有力有效的政策和措施,为电影业高速发展提供了宏观政策保障。201x年又出台了《关于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加快实施《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电影行业作为重点、主流文化产业,首当其冲将受益匪浅。

2. 经济环境:201x年以来,我国经济受“三期叠加”影响,经济下行压力大,特别是资金密集型行业如房地产、产能过剩行业如钢铁,均遭遇重大挫折,市场需求疲软,经营效益大幅下滑。201x年我国实现国内生产总值亿元,GOP 增速%,创24年来新低;201x年前三季度GDP增速%。然而,电影市场却未受整体经济下行影响,逆势上涨,屡创票房新高。据统计,201x年我国故事影片产量618部,同比减少20部;全国电影总票房亿元,同比增长%,其中国产片票房亿元,占总票房的%。201x年前三季度全国电影票房收入就达到亿元,同比增长%,其中国产影片票房收入亿元,同比增长%。国产影片市场份额占比%,比去年同期提高了个百分点。201x年“十﹒一”黄金周更是创纪录地达到了亿元的总票房,相较于201x年国庆档的亿元,增长率达70%。电影作为文化产业的支柱产业,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投资回报高,在整体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势必将吸引更多资本进入,继续推动整个产业持续做大做强,并辐射和带动旅游、动漫、游戏、广告、玩具等周边产业持续发展。同时随着中国经济长期的持续增长,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们收入的不断提高,中国电影市场还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持续快速发展。 3. 人文环境:电影作为一种文化产品,是人们的文化、娱乐及精神需求,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随着中国人

中国电影市场分析

中国电影市场分析 组长:陈保新组员:陈敏毓陈晓青丁翠兰高银利高园郭鑫胡晓琪胡艳胡志伟刘丹阳 内容概要:中国电影市场在近年来发展极为迅速,票房收入连年攀升。电影市场发展的形势貌似只一片大好,但是仔细看看去不难发现有太多太多的问题。 关键词:电影市场、票房、发展趋势、特点。。。。 1、中国电影市场的构成 2、中国电影市场的现状及问题 3、中国电影市场与国外电影市场的对比 4、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趋势 5、如何促进中国电影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借助于改革开放的历史潮流,中国电影从90年代中期以来生产力有所提高,市场稳步扩展,国产影片的产品竞争力逐渐增强,电影业似乎正面临一个步出困境、再度振兴的契机。同时,国产电影的数量和质量与电影市场要求仍然不相适应,电影市场现状与电影市场潜力之间还存在明显差距,进口影片与国产影片、市场“大片”与普通国产影片的市场份额、票房份额的严重失衡,大城市市场与中小城市和农村电影市场的巨大消费对比,特别是发行业、放映业与制片业利益冲突的激化,则说明中国电影业的发展正处在一个重要而关键的发展和调整时期,甚至可以说是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一、我国电影市场的构成 在国内电影市场发行放映的的影片类型,按来源、制作成本和票房收入基本可分为: A、进口分账大片:每年的进口数量在20部以内,由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和华 夏电影发行公司统一在国内发行,中方根据国内的票房按比例分账; B、进口买断影片:每年的进口数量在30部以内,由国内国营或民营发行公 司买断国内发行权; C、国产(含合拍及港片)商业大片:投资金额在一亿元以上; D、国产(含合拍及港片)中高成本电影:投资金额在2000万到一亿之间; E、国产(含合拍及港片)中低成本电影:投资金额在500万到2000万之间; F、国产小成本电影:投资金额在500下的国产影片。

中国电影行业分析报告

中国电影行业分析报告一、中国电影产业环境分析 2013年全国电影票房达亿元,同比增长%,中国电影票房进入200 亿量级的发展阶段;电影投融资空前活跃,电影产业进入黄金发展期,从制作到宣传发行再到影院终端,资本驱动的力量不断显现。 上市企业通过资本并购实现资源整合,日渐成为影视资本市场的趋势;而上市公司新片上映前夕,股价出现波动,也是2013 年电影相关资本市场的突出现象。股价与档期内上映影片的市场预期及实际表现形成直接关联,一方面凸显了电影作为特殊的产品,其风险性与市场敏感度更高,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相关影视上市公司仍需要积极与市场互动,促使股民对这些文化创意股票形成全面深入的了解,以改变“一片成败定股价”的尴尬境地。 随着中国电影创作和生产的专业化、职业化程度不断提升,产业内已经出现的一些积极的、结构性的变化,将会促使电影创作和消费格局发生相应变化,促成电影产业整体升级换代。 二、中国电影制片机构市场份额 2013 年,从总票房产出看,中影仍然占据头把交椅,地位从短期内无法撼动。中影2013 年度共有35 部影片上映,产出票房亿元,参与制作影片中有7 部过亿。光线凭借《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厨戏痞》等“以小博大”的中小成本影片,表现突出,全年共上映影片8 部,共实现票房亿。华谊兄弟今年共有7 部影片上映,产出票房亿,风头不如往年强劲。《私人订制》饱受争议,未达到10 亿预期,《大明猩》、《忠烈杨家将》票房惨败。威秀亚洲、文化中国作为《西游·降魔篇》的制作方,单部影片获得亿元,进入制片机构TOP10。总体上看,2013 年市场份额TOP10 的制片机构名单与2012 年相比有较大的变化,尤其是民营企业市场份额的波动尤为明显,一定程度上说明,中国电影制片企业的发展还不成熟和稳定,与市场发展稳定的好莱坞六大制片公司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三、中国电影投融资分析 随着电影产业的蓬勃发展,以及国家对文化产业扶植政策的密集出台,国内外资本开始以组建影视基金的形式,对我国电影、电视剧产业进行投资。从已成立影视基金的LP 群体组成看来,具有影视背景的专业制作公司以及大型文化产业集团是国内影视基金的主要出资人。在提供资金的同时,具有影视专业知识的LP 也可以为影视公司、项目提供更多指导,改善经营,规避项目风险。截至2013 年8 月初,国内VC/PE 设立的私募股权基金中,在设立初期定位于影

中国大陆电影现状及前景调查报告

中国大陆电影现状及前景调查报告 每每提及一个地区的电影的现状与前景,我们都不得不从两个方面来探讨:市场与创作主体。基于这样一个开展调查的逻辑,我所要实现的目的是通过调查问卷(问卷内容附于文尾)总结时下人们对中国大陆地区电影行业的看法,深入分析在这样的大众回馈背后所存在的现实问题。 一、市场方面:毫无疑问,电影产业的存活依赖于强大的资金支持,而资金来源绝大多数依赖于市场的供给。针对此次的问卷调查不难发现我国大陆地区的电影市场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1、市场广阔,潜力巨大。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文化产业也越来越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人们对文化娱乐方面的消费投入比重日益上升,这就使得大陆地区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优势得以开发,在强大的人口基数为依托的前提下,电影市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除此之外,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看电影已经从过去的奢侈消费逐步演变成了一种大众消费行为,我们完全有信心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电影必然会从一种大众消费行为成长为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这便是我国大陆地区强大的市场潜力之所在。不难发现,近几年港台地区的电影人都注意到了大陆地区的电影市场,并纷纷确立了自身在大陆市场的发展方向并有所斩获。2008年贺岁档,在电影《投名状》与《集结号》各分账两亿的情况下,电影《长江七号》与《大灌篮》与贺岁档的末尾又各进账一亿,连《大灌篮》的导演朱延平自己都连连感叹:“大陆市场太可怕”。

2、市场混乱,分工不明。在这里不得不提到美国好莱坞与欧洲艺术院线的概念,在好莱坞,电影产业已经完全进入了一个高度工业化的时代,这种工业化不单单是体现在它的制作技术上,正为突出的是反应在他的商业运作环节上,从前期的筹备到编、导、演、摄、录、美人员的到位,再到后期的发行推广都分工明确条理清晰,每一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极大地提高了效率节省了时间,同时达到了人员的最大化利用;在欧洲,绝大多数的国家和地区都采用的是正常院线和艺术院线并行的路线,这样的分工既保证了票房收益同时使得难有票房保障的作者电影得以生存。反观我国,大陆地区的电影市场总是处在一锅粥的状态,从业人员缺乏专业性,许多整体运作没有一个完整可行的方案,在一部电影从无到有的各个阶段都存在着资源浪费,同时在目前影院建设情况下往往会滋生垄断与抵制的恶果从而大大的打击了一些个性化创作的导演们的积极性。 3、观众审美需求各异,传统观念与市场体制的矛盾。纵观电影史我们可以知道,在卢米艾尔、格里菲斯、梅里埃等大家的不懈努力下电影早已成为了一门艺术。在我国人们的一直保留着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观念,然而在电影发展的长河中人们已经总结出了一套适应市场的电影模式,换句话说这种模式能够创造出高的票房收益但却与我们这一传统观念大相径庭。很多的电影工作者秉承这一原则一直在艺术的洪流中挣扎探索,然而这种个人化的创作绝大多数很难创造高的收益最终面临难以自处的饥荒,相反那些努力迎合市场的作品一直保持着较高的票房业绩但却承受着前仆后继的骂声。艺术的尴尬与

中国电影市场营销分析论文

. 目录 摘要---------------------------------------------------------------2 第一章绪论---------------------------------------------------------2 1.1研究背景------------------------------------------------------2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3 1.2.1研究目的----------------------------------------------------3 1.2.2研究意义----------------------------------------------------3 第二章市场营销经营观念---------------------------------------------4 2.1中国电影市场的现状--------------------------------------------4 2.2市场经营观念的特点--------------------------------------------4 2.3国产电影营销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5 2.3.1对营销环节的重要性重视不够----------------------------------5 2.3.2专业化程度低 -----------------------------------------------6 2.3.3影片营销类型单一、缺乏可持续性------------------------------6 2.3.4收入来源单一------------------------------------------------6第三章顾客价值----------------------------------------------------6 3.1顾客价值------------------------------------------------------6 3.2顾客价值具体体现----------------------------------------------7 3.3提升顾客价值--------------------------------------------------8 第四章电影市场发展的外部环境因素----------------------------------8 4.1社会文化环境--------------------------------------------------8 4.2经济环境------------------------------------------------------9 4.3人口变化趋势--------------------------------------------------9 第五章中国电影营销策略的建议--------------------------------------10 5.1改善影响观念-------------------------------------------------10 5.2变革营销方式-------------------------------------------------10 5.3培养优秀人才-------------------------------------------------11 结论---------------------------------------------------------------12 参考文献-----------------------------------------------------------13

影视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2016年影视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 目录 一行业简介 1定义

2大电影产业链包含的主体与收入构成3电影产业三个环节:制片、发行和放映4中国电影的票房分账 二行业生命周期分析 1市场增长率、需求增长率 2产品的技术水品发展 3总结 三行业市场结构分析 1供需关系 2行业竞争者 3市场集中度 四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1行业中现有企业的竞争格局 2供应链分析 3产业格局的发展 五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1行业的发展环境 2中国电影行业的发展趋势 3中国电影行业的投资机会 4其他可能存在的风险 5典型企业的分析

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影视行业的监管体制正在由单一计划经济的监管体制逐步转向市场经济的监管体制。作为文化娱乐市场重要组成部分的影视剧市场连续多年保持持续增长,各类社会资本逐渐进入影视制作行业,除原有的国有资本主导的影视剧制作市场外,民营资本、外资也相继进入影视制作行业,一方面促进了影视行业的良性发展,一方面加剧了影视行业的市场竞争。2009年随着广电总局逐渐加大对外资影视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开放力度,并陆续出台《电影企业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中外合资、合作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企业管理暂行规定》等政策,资本市场尤其是国外资本对中国电影产业的关注极大程度的缓解了中国电影产业资金匮乏的问题,为充满巨大活力的中国电影市场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 一、行业简介 1、定义:电影产业链是指在市场经济时代和产业格局下,以电影产品为核心,以其形成到最终消费所指涉的具有上下游关系的各个功能主体的集合。 传统意义上的电影产业链是指包括电影创作(制片)、发行、放映(简称“制-发-放“)的一体化流程。 而广义的电影产业链即“大电影产业链”,则在原有产业链前后端进行延伸,前端加入电影投融资,后端加入电影衍生产品(如音像制品、广告、游戏)和拓展其他放映渠道(如在有线电视、MP4、网络等媒介播放)。广义的电影产业链突破了影院的空间,使电影经济超越了传统的票房经济并在明星经济、广告业、唱片业、游戏业等相关行业里辐射出持续的经济能量。 2、大电影产业链包含的主体与收入构成如下:

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题目: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产业迅猛发展,已逐步走上市场化和产业化的良性发展道路,电影产业收益逐年大幅提高。然而与美国等电影产业已趋向成熟的西方国家相比较,规模偏小和资金短缺已成为抑制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瓶颈。怎样通过扩大融资渠道来实现中国电影的规模经济效应,成为推动电影产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将从SCP分析框架下,结合中国电影产业的现状和困境,研究以融资拓展、集团化经营等产业行为作为提高中国电影产业绩效对策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关键词: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对策 一、我国电影产业发展现状 自1993年开始,在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大背景下,电影业也开始进行市场化探索,中国电影直到2003年真正走上产业化发展道路。2005年,借助于2002年以来电影发展的趋势,加上中国电影百年华诞、抗战胜利60周年、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这些年度契机,中国电影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近几年(2005-2013),中国电影票房收入屡创新高,并且连续第8年超越进口大片;电影投资和融资市场空前活跃;国产影片放映份额和市场份额继续扩大;国产电影参加国际影展的数量和获奖数都超过历史水平;国产影片的海外交易情况令人欣喜;大电影产业收入持续增加;影院数量和银幕数量快速增长;数字电影取得突破性进展;电影逐渐成为日常生活和大众文化的中心话题。 我国人口众多,电影潜在观众堪称世界之最,这一庞大的电影市场被外国人称为有待开发的钻石矿。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有消费能力的中国人口已经达到2.5亿~3.5亿,其中大部分是城市居民,在未来的十年,这一数字有可能会翻一番。在美国每人每年平均观看5部电影占世界人口25%的中国,每人只要多看一部,电影

影视市场调查报告

影视市场调查报告 篇一:20XX年电影市场分析报告(经典版)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 20XX年8月 目录 一、综述:14年中国电影票房直逼300亿市场风格更加多元4 1、全球视角:全球市场格局稳定亚太地区需求强劲4 2、中国市场:票房距离300亿一步之遥90后已成为观影主力人群6 3、趋势:内容充分供给的拉动力不可忽视影片的“中产阶级”日渐成型11 二、影片:类型片发展推动电影多元化国产影片依旧依赖营销14 1、影片风格的多元化进程仍在继续14 2、营销在国产片中扮演重要角色类型片影响力日渐提升16 3、新导演成为主角并非常态导演和风格均可穿越时代18 三、发行:发行领域成为各巨头切入点aPP成为另类发行平台21 1、综述:电影营销费用保持稳健增长互联网巨头已纷纷切入宣发领域22 2、发行格局:传统龙头仍保持强势新进入者跃跃欲试22 (1)发行格局:14年光线、博纳和乐视位居前三23 (2)互联网巨头集中于20XX年纷纷进入市场23

(3)在线购票应用成为重要的宣传和分发渠道23 (4)电影营销公司也是宣发的有机部分后续还需依赖产业链的延展 24 四、播映:院线格局仍较为分散关注“后电影”市场24 1、万达领跑院线市场但格局依旧分散24 2、影院非票房收入还需继续拓展24 3、互联网和电视端均有望成为大屏的有效补充25 五、趋势:电影已成为产业链整体竞争国际化和大iP将成为亮点25 1、行业龙头着手布局完整产业链已有集团竞争趋势25 2、更多公司开始国际化布局26 3、电影仍主要是iP的变现渠道关注15年几部重磅影片26 六、策略:布局未来的产业巨头同时关注特色型影业公司26 随着万达院线的成功上市,乐视影业计划注入上市公司,奥飞影业、游族影业等相继设立,已经有充分的材料和数据让我们完整地、无偏地观察整个行业: 1)14年能够明显看到,电影市场的龙头在比以前任何一年都更加积极地布局产业链上下游,展望未来电影市场的竞争将从发行延展到整个产业链,成为生态和集团之争。市场的进入门槛将进一步提高(:影视市场调查报告),同时国际化和大iP成为整体布局里的亮点。 2)制片领域,Top10影片的票房占比继续下降,类型片支撑起电影市场的“中产阶级“拉动内容消费。国产片依旧严重依赖营销,而引进片的口碑与票房之间有更好的线性关系。

(行业分析)中国电影产业的行业分析报告最全版

(行业分析)中国电影产业的行业分析报告

中国电影产业的行业分析报告姓名学号:周坤龙N09160 所在院系:文学院 学科专业:戏剧影视文学 目录 壹行业简介 1定义 2大电影产业链包含的主体和收入构成 3电影产业三个环节:制片、发行和放映 4中国电影的票房分账 二行业生命周期分析 1市场增长率、需求增长率 2产品的技术水品发展 3总结 三行业市场结构分析 1供需关系 2行业竞争者 3市场集中度 四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1行业中现有企业的竞争格局 2供应链分析

3产业格局的发展 五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1行业的发展环境 2中国电影行业的发展趋势 3中国电影行业的投资机会 4其他可能存在的风险 5典型企业的分析 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影视行业的监管体制正在由单壹计划经济的监管体制逐步转向市场经济的监管体制。作为文化娱乐市场重要组成部分的影视剧市场连续多年保持持续增长,各类社会资本逐渐进入影视制作行业,除原有的国有资本主导的影视剧制作市场外,民营资本、外资也相继进入影视制作行业,壹方面促进了影视行业的良性发展,壹方面加剧了影视行业的市场竞争。2009年随着广电总局逐渐加大对外资影视X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开放力度,且陆续出台《电影企业运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中外合资、合作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运营企业管理暂行规定》等政策,资本市场尤其是国外资本对中国电影产业的关注极大程度的缓解了中国电影产业资金匮乏的问题,为充满巨大活力的中国电影市场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 一、行业简介 1、定义:电影产业链是指在市场经济时代和产业格局下,以电影产品为核心,以其形成到最终消费所指涉的具有上下游关系的各个功能主体的集合。 传统意义上的电影产业链是指包括电影创作(制片)、发行、放映(简称“制

中国电影市场细分

匆匆那年 制作: 介绍: 《匆匆那年》是北京小马奔腾影业2014年出品的校园爱情片,改编自九夜茴同名小说。该影片由张一白执导,彭于晏、倪妮、郑凯、魏晨、张子萱、陈赫等人主演。该影片讲述了阳光少年陈寻、痴心女孩方茴、温情暖男乔燃、纯情备胎赵烨、豪放女神林嘉茉这群死党跨越十五年的青春、记忆与友情的故事。该影片定档为2014年12月5日上映。(3、做成一张表) 早在2011年,张一白便买下了《匆匆那年》的电影版权,一直没有拍摄。直到2013年,张一白被两个85后编剧的新一稿剧本看得热泪盈眶,才下定决心正式启动。 后期特效制作: 《匆匆那年》中这种模拟真实氛围场景的后期处理,与传统意义上的大片特效有着很大区别。对此,聚光绘影公司视效项目总监周艳春谈到,其实在特效制作上,这两种影片的原理上是差不多的,但是表现手法不同。《匆匆那年》主要表现的是高中、大学时代的爱情故事,里面特效对于年代氛围的还原比重很大,其中最重要的是要用不着痕迹的特效,达到氛围情绪的表达。谈到类似影片中篮球比赛这种实景合成的画面的制作难度和要点,视效总监金旭表示,这种背景合成的制作难度和完全通过电脑制作的特效难度不同。电脑制作特效时,后期人员会跟导演对接,给出每一步的制作细节要求,根据制作进度把效果做好。而背景合成的特效,往往是导演把想要的视觉感受和效果告诉后期团队,团队会根据电影画面的节奏进行合成,其原则是保证合成的真实感。这些是通过准确理解导演的要求以及制作人的职业素质和经验去实现的。所以为了达到更好的合成效果,在前期拍摄时后期团队也会介入,现场给出灯光和构图建议并进行数据记录,为后期三维模型建立和合成做参考。 每一部电影的特效都是独一无二的,而类似《匆匆那年》这种偏文艺风格的影片,要求不留痕迹的特效,这对于后期人员的制作思路是一种转变,这种特效不那么直观,但是渲染了一种氛围,这可以算是其制作难度了。为了达到效果要求,经历二十多版的修改是很正常的。充满真实感的特技对技术要求很高,要从流程上完善,对接客户、拆分镜头、团队磨合力、导演意图的领会都要做好。同时,让工作不同的十三个部门去完成一个画面,需要很高的信息准确度。 周艳春说,后期团队会进行视觉化动态预演的制作,这种动态预演在国外应用已经很成熟了,聚光绘影现在也在主推这个技术。通过动态预演,可以给导演完整的影片动态呈现。后期人员根据分镜把比较难的场次进行三维摄像机走位模拟,完成场景还原,这让导演很容易进行相机走位判断,这很类似动态的特效故事板。在国外的特效大片中,视觉化动态预演制作流程会在影片创作早期就介入,并会进行详细的设定。针对于不同的项目,这个环节介入的时间和方式会有所不同:如果是特效量很大的影片,后期团队会提前和导演沟通,把现场的环境模拟和拍摄效果预演出来,给导演直观的感受,告知导演CG制作、实拍分别是哪些场景。而文艺类影片,特效团队在中间靠后的时间段给出视觉效果动态呈现。公司会给出制作流程时间,告诉导演什么时间来看效果,如果导演需要看到哪几个比较重要场次的效果时,公司会进行具体时间周期调整。 针对如何核定一部电影中哪里需要特效这个问题,金旭表示拿到剧本时,公司会进行文字拆分及特效影像曲线分析图制作,根据剧本分析出哪里需要特效,把特效高潮进行一个分析。《匆匆那年》有大概200多个特效,特效数量算是正常的水平,现在很多爱情电影的特效数量达到两三百是很正常的。周艳春表示:为了保障特效制作的质量和效率,聚光绘影采用了国际化制作流程,并且结合国内情况,自己投资开发了流程软件,使得信息和完成度得以便捷沟通,同时也让客户及时看到制作信息并进行反馈。后期团队与导演沟通了八次。导演会

中国电影产业的行业分析报告

中国电影产业的行业分析报告 姓名学号:周坤龙 N09160 所在院系:文学院 学科专业:戏剧影视文学 目录 一行业简介 1定义 2大电影产业链包含的主体与收入构成 3电影产业三个环节:制片、发行和放映 4中国电影的票房分账 二行业生命周期分析 1市场增长率、需求增长率 2产品的技术水品发展 3总结 三行业市场结构分析 1供需关系 2行业竞争者 3市场集中度 四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1行业中现有企业的竞争格局 2供应链分析 3产业格局的发展 五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1行业的发展环境 2中国电影行业的发展趋势 3中国电影行业的投资机会 4其他可能存在的风险 5典型企业的分析 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影视行业的监管体制正在由单一计划经济的监管体制逐步转向市场经济的监管体制。作为文化娱乐市场重要组成部分的影视剧市场连续多年保持持续增长,各类社会资本逐渐进入影视制作行业,除原有的国有资本主导的影视剧制作市场外,民营资本、外资也相继进入影视制作行业,一方面促进了影视行业的良性发展,一方面加剧了影视行业的市场竞争。2009年随着广电总局逐渐加大对外资影视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开放力度,并陆续出台《电影企业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中外合资、合作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

企业管理暂行规定》等政策,资本市场尤其是国外资本对中国电影产业的关注极大程度的缓解了中国电影产业资金匮乏的问题,为充满巨大活力的中国电影市场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 一、行业简介 1、定义:电影产业链是指在市场经济时代和产业格局下,以电影产品为核心,以其形成到最终消费所指涉的具有上下游关系的各个功能主体的集合。 传统意义上的电影产业链是指包括电影创作(制片)、发行、放映(简称“制-发-放“)的一体化流程。 而广义的电影产业链即“大电影产业链”,则在原有产业链前后端进行延伸,前端加入电影投融资,后端加入电影衍生产品(如音像制品、广告、游戏)和拓展其他放映渠道(如在有线电视、MP4、网络等媒介播放)。广义的电影产业链突破了影院的空间,使电影经济超越了传统的票房经济并在明星经济、广告业、唱片业、游戏业等相关行业里辐射出持续的经济能量。 2、大电影产业链包含的主体与收入构成如下: 主体构成:内容提供商(制片商、外包内容供应商)、发行商、组织渠道商(院线/影院); 收入构成:票房收入、广告收入、衍生品开发收入、转播收入、网络版权收入等。 3、电影产业分为三个环节:制片、发行和放映: 制片:有投资意愿的制片商投入资金、设备及人力等必要资源,然后剧组根据剧本进行分镜头拍摄,再经过一系列后期制作合成标准拷贝与复制要发行的拷贝,影片成品完成。此过程统称为“制片”。制片都作为电影版权拥有者以票房分账和出售各种版权获得收益。 发行:发行商从制片商购买发行权后,在指定的范围和期限内,将已完成影片拷贝的使用权向电影放映单位输出(出租),以实现对制片方生成的电影产品进行有偿的传播。具体来说,发行商主要负责影片的营销推广策略制定、实以及及与院线洽谈拷贝投放。发行都以票房分账形式获得收益。很多时候,电影的制片和发行由同一家公司操作。 放映:指获得拷贝使用权的放映商利用专业业设备,在影院等放映场所把影片拷贝转换为屏幕效果的过程,放映商以票房分成、食品饮料以及电影衍生品销售获得收益。 4、中国电影的票房分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