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国高等教育精品课程资源共建共享的现状、问题、对策与相关分析

中国高等教育精品课程资源共建共享的现状、问题、对策与相关分析

中国高等教育精品课程资源共建共享的现状、问题、对

策与相关分析

中国高等教育精品课程资源共建共享的现状、问题、对策与相关分析

一、引言

高等教育是国家培养人才和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渠道,而精品课程是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精品课程资源共建共享成为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然而,目前中国高等教育精品课程资源共建共享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从现状、问题、对策和相关分析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二、现状分析

1. 生源分布不均:中国高等教育资源存在东部优势的问题,这导致了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滞后,且学校间的发展差距较大。

2. 精品课程资源建设不平衡:在全国各高校中,精品课

程资源的建设力度和质量有所不同,一些高校精品课程资源共享意识薄弱,只关注自身发展,缺乏资源支持和共建共享的积极性。

3. 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精品课程资源的建设需要大量的

教师投入和创作,但当前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尚不完善,有些教师对共享自己的精品课程资源持怀疑态度。

4. 科研与教学压力不均衡:在当前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科研成果往往被高校评价重于教学,这使得教师更倾向于将时间和精力放在科研上,而忽视了精品课程资源的共建。

三、问题分析

1. 缺乏有效机制推动共建共享:现有的课程共建共享机

制在推进过程中存在管理不到位、效益分配不均等问题。

2. 缺乏资源共享意识和平台:部分高校和教师意识到精

品课程资源共享的重要性,但缺乏有效的共享平台,导致资源流动性不足。

3. 跨校合作意愿不强:当前中国高等教育精品课程资源

共享大多停留在跨学院、跨系的层面,跨校合作意愿不强,这限制了全国各高校共享优质资源的可能性。

四、对策与相关分析

1. 完善共建共享机制:国家应构建统一的高等教育精品

课程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明确资源划分、共享规则和效益分配方式,并完善相关管理制度,确保各方利益均衡。

2. 加强师资培养和支持: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支持,提高

教师的共建共享意识和能力,同时加大对教师创作精品课程资源的支持力度,确保他们的劳动得到相应的认可和回报。

3. 建立共享平台和资源库:国家应建立高等教育精品课

程资源共享平台,为各高校和教师提供共享的便利,确保资源共享的顺畅进行。同时,建立精品课程资源库,收录全国各高校的精品课程资源,对外开放,以便各高校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借鉴和共享。

4. 加强政策引导和激励措施:国家应出台相关政策,对

积极参与精品课程资源共建共享的高校和教师给予政策支持和激励措施,如加分、奖励等,以提高共建共享的积极性。

五、相关分析

大力推进高等教育精品课程资源共建共享,对于促进高等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和提升教育公平意义重大。通过共建共享,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益,还可以促进各高校之

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此外,共建共享也有助于进一步推动教育改革和创新,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

然而,在推进共建共享过程中,需要各方积极参与,共同推动。政府应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提供必要的资源和资金支持;高校要加大力度,提高共建共享的意识和能力;教师应主动参与共建共享,创作更多优质的精品课程资源。

综上所述,中国高等教育精品课程资源共建共享的现状存在一些问题,但通过完善共建共享机制、加强师资培养和支持、建立共享平台和资源库、加强政策引导和激励措施等对策推动,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促进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和公平水平

六、问题分析

在推进高等教育精品课程资源共建共享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资源共建存在一定的难度。不同高校之间存在着不同的教学理念、文化传统和学科特色,因此在资源共建过程中,如何协调各方的观点、兼顾不同高校的特色,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其次,资源共享的机制尚不完善。目前,高校间的资源共享主要依赖于双边合作协议或合作项目,缺乏一个统一的平台和机制,使得资源共享的效率和规模受到限制。

第三,教师参与度不高。一些教师对于资源共建共享的意识和能力有一定的欠缺,缺乏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这可能是由于教师个体的意识和能力水平差异,也可能是由于工作压力和时间安排等方面的原因。

第四,缺乏政策支持和激励措施。目前,国家还没有出台明确的政策,对于积极参与资源共建共享的高校和教师给予支持和激励,这也影响了资源共建共享的积极性和推动力度。

七、对策建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促进高等教育精品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首先,建立完善的共建共享机制。国家可以建立一个统一的共享平台和资源库,高校可以将自己的优质课程资源上传到平台上,其他高校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和借鉴。建立一个开放、透明且便捷的资源共享机制,可以提高资源共享的效率和规模。

其次,加强师资培养和支持。高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支持,提高教师的共建共享意识和能力。可以组织培训班、研讨会等活动,分享共建共享的经验和方法,提高教师的参与度和质量。

第三,加强合作交流和评价机制。高校之间可以加强合作交流,促进经验的分享和借鉴。同时,也需要建立起一套科学的评价机制,对于共建共享的成果进行评价和认可,鼓励教师创作更多优质的精品课程资源。

第四,加强政策引导和激励措施。国家应出台相关政策,对积极参与精品课程资源共建共享的高校和教师给予政策支持和激励措施,如加分、奖励等,以提高共建共享的积极性。

八、相关分析

大力推进高等教育精品课程资源共建共享,对于促进高等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和提升教育公平意义重大。通过共建共享,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益,还可以促进各高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此外,共建共享也有

助于进一步推动教育改革和创新,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

然而,在推进共建共享过程中,需要各方积极参与,共同推动。政府应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提供必要的资源和资金支持;高校要加大力度,提高共建共享的意识和能力;教师应主动参与共建共享,创作更多优质的精品课程资源。

综上所述,中国高等教育精品课程资源共建共享的现状存在一些问题,但通过完善共建共享机制、加强师资培养和支持、建立共享平台和资源库、加强政策引导和激励措施等对策推动,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促进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和公平水平

综上所述,中国高等教育精品课程资源共建共享在当前存在一些问题,如资源不平衡、共建共享意识不足、共享平台建设不够完善等。然而,通过完善共建共享机制、加强师资培养和支持、建立共享平台和资源库、加强政策引导和激励措施等对策推动,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促进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和公平水平。

首先,需要完善共建共享的机制和规范。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共建共享机制,明确资源共享的具体内容、责任和权益,规范共享过程中的合作关系和利益分配,确保资源共享的公平和有效。同时,需要建立起统一的资源共享平台和资源库,方便教师和高校之间的资源交流与共享,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其次,需要加强对教师的培养和支持。教师是精品课程资源共建共享的关键力量,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直接影响到共享资源的质量和效果。因此,需要通过加强教师培训和专业发展,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同时,还需要

提供必要的资源和资金支持,鼓励教师创作更多优质的精品课程资源,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积极性。

此外,政府应加强政策引导和激励措施。国家应出台相关政策,对积极参与精品课程资源共建共享的高校和教师给予政策支持和激励措施,如加分、奖励等,以提高共建共享的积极性。政府还可以通过提供必要的资源和资金支持,推动共建共享的顺利进行。

最后,需要加强高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共建共享,可以促进高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因此,高校应加大力度,提高共建共享的意识和能力,积极参与共建共享的活动,与其他高校共同创造和分享优质的教育资源。同时,可以建立起高校间的合作机制和平台,促进资源的交流和共享。

总之,中国高等教育精品课程资源共建共享在当前面临一些问题,但通过完善共建共享机制、加强师资培养和支持、建立共享平台和资源库、加强政策引导和激励措施等对策推动,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促进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和公平水平。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中国高等教育精品课程资源共建共享将取得更大的成就,为提高教育水平和培养优秀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高校网络精品课程的建设和推广策略

高校网络精品课程的建设和推广策略 一、前言 2021年,我国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1号),指出“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这一举措把精品课程建设作为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首次推动了高等学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共建共享,引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为保证精品课程的有效开发和扩大共享,2021年11月,“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首批上线,这是精品课程经过8年打造之后首次以视频课程形式在网络上向公众亮相,目的在于提升在校大学生和社会大众科学文化素质水平为重点,而后有266门课程陆续上线共享,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赢得了各界的普遍好评。但由于技术水平以及课程形式受限,课程推广力度与效果并不能达到预期。2021年,教育部又制定了《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以及《2021年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评审指标体系》等政策意见,其目的是通过鼓励与指导精品课程进一步优化课程结构、嵌入信息技术、整合优质资源,切实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全面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2021年6月26日,首批120门中国大学资源共享课正式通过爱课程网,向社会大众免费开放,这是继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之后,中国开放教育成果的又一次大规模亮相。目前已有近5000门精品课程改造升级并在爱课程网上线,网站按课程内容分:“中国大学MOOC”、“中国职教MOOC”、“中国大学先修课”、“教师教育”四个课程板块;按课程形式分:“在线开放课程”、“精品视频公开课”“精品资源共享课”三种;另按建设主体分由130所高等学校独立课程网站汇总而成“学校

中国高等教育现状分析

中国高等教育现状分析 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仍存 在一些问题和挑战。本文将对中国高等教育的现状进行全面分析,探 讨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 一、高等教育的规模迅速扩大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 择接受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大学和学院的数量也在 迅速增加。这为更多的人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提升了整个国 家的人力资本素质。 二、质量与资源分配的不平衡 尽管高等教育的规模迅速扩大,但质量和资源的分配并不平衡。一 些顶尖大学和学院享有更多的教学资源和研究条件,拥有一流的师资 力量和先进的教育设施,而一些地处偏远地区或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 校则面临着资源匮乏和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 三、教学内容与就业需求的脱节 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职业技能和实践经验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目前许多高校的教学内容仍过于理论化,与实际应用需求相脱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培养,导致毕业生在就 业市场上竞争力不足。 四、科研水平与科技创新的不足

随着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高等教育机构应承担更多的科学研 究和技术创新任务。然而,现实情况是,许多高校的科研水平相对较低,科技创新成果不够丰富。这既与科研经费投入不足有关,也与科 研评价机制不够科学和灵活相关。 五、人文教育与职业素养的平衡问题 高等教育不仅需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应注重培养其人 文素养和职业素养。然而,目前一些高校的教育偏重于传授专业知识,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在校期间缺乏社会实践和人文科学 素养的培养,容易造成单一能力的外向型人才。 解决方案: 一、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质量 政府应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资力度,优化资源配置,保障每所高校 的基本教育条件。加强高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提升整体教育水平。 二、加强实践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 高校应更加注重实践教育,开设更多与实际需求紧密结合的专业课程。建立与企业合作的实习基地,提供学生实践锻炼的机会。同时,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激发其创新能力和创造力。 三、改革科研评价体系,推动科技创新

地方高校精品课网络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

地方高校精品课网络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 摘要:精品课程建设工程对于加快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提升高校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但目前地方高校精品课程的有效利用率低,主要原因在于校园网硬件投入不足,网络课程低水平重复建设,教学资源匮乏等等。 关键词:精品课程网络教学现状教学资源 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课程。2003年在全国掀起了精品课程建设热潮,到目前为止,已有国家级精品课两千多门,及大批的省级、院级精品课。但是这些精品课能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呢? 为深入了解高校精品课网络资源应用现状,笔者对吉林省部分普通高校精品课教学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98份。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能认识到网络对教学的作用,只有0.6%的学生认为用处不大,这说明学生已经认识到网络带给他们学习观念的改变,但是目前精品课网络资源的利用率偏低:经常访问精品课程网站的学生只占3.3%,偶尔访问的学生占81.5%,从不访问的占15.2%。平均一周内在网上学习课程的时间不足一学时的比例为58.9%,基本不去的占22.8%。只有18.3%的学生在网上学习超过二学时,这个数据远远低于重点高校的82.5%。经过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硬件、软件、资源建设等几方面: 1、精品课网络教学的现状分析 1.1资金投入比例不协调 高校校园网的建设是精品课程网络教学的硬件基础。据调查吉林省地方高等院校的校园网建设时间集中在2002年-2005年,起步较国家重点院校晚,投入建设资金相对较低,大都累计投入300万-1000万元,资金的使用主要包括基础建设费、硬件设备费、网络运行费。相比之下,软件系统的建设投入不足。另一方面,后续建设及维护管理资金缺乏,导致建设周期长,设备利用率低,网络教学环境差。调查中有43.6%的学生认为设备过于陈旧,不适用网上学习。 1.2网络课程质量不高 调查数据显示,网络课程内容不全面,没有及时更新,精品课视频教程不完整,课程模块设置简单,也是学生不愿意网上学习主要的原因。目前吉林省高校国家级精品课程只有68门,且集中在重点院校,教学内容不完全适合地方高校学生学习,而普通高校开发精品课程时不重视质量,有些课程只是用于评奖,实用性差。另外,由于教师缺乏对网络教育的研究,缺少相应的网络技术培训,简单地沿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只是“教材搬家,黑板搬家”而已,课程内容缺乏

[精品课程,现状,网络]网络精品课程建设现状研究与分析

网络精品课程建设现状研究与分析 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是运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手段进行教学与管理的课程体系,是以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的培养质量为目标。以精品课程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农民培育中的应用,共享优质教学资源,进一步促进专家、教授上讲台,全面提高农民培育质量,造就数以亿计的新型职业农民,提升我国农民培育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能力。 一、研究背景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视频教学逐渐成为多媒体教学中的重要形式,它有着传统课堂教学不可比拟的优势,能把真实的课堂带到用户面前,让其感受知识的魅力。网络视频课程以其多样性、直观性的特性,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注意,成为开放课程运动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在线教育通过互联网进行的网上教育方式,针对不同人群、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提供的一个综合的教育平台。在线教育通过收集大量数据,可以全面跟踪和掌握学生特点、学习行为、学习过程,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更准确地评价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这将有利于选拔人才和开展因材施教,大大提升人才的培养质量和成才率。同时,由于在线教育成本很低,能够使优质教育资源远远超越大学校园,传遍全国的每个角落,使每个人都有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和途径,这将为根本解决我国优质资源不足这一突出问题提供新的突破口,推动我国教育从大众化迈向普及化,实现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才强国的跨越。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随着时间的推移、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精品课程在教学设计、内容呈现、人性化、提高学习效率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有必要对国内网络精品课程建设情况进行研究和分析,了解国内精品课程建设的主流形式和发展趋势,探索适合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精品课程建设的模式。 (一)研究内容 本研究重点梳理了国家精品课程网、高校精品课程网、国家开放大学公开课、中国慕课网站、国内知名公开课程网,以及部分高校的精品课程的组织形式、内容建设等内容。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首先以梳理国家精品课程网、中国大学慕课网等十余家网站,对网站中开放精品课程进行分析研究;其次是采用实地考察的形式对部分在京高校的精品课程制作流程、管理模式进行了解。 三、研究结果

中国高等教育精品课程资源共建共享的现状、问题、对策与相关分析

中国高等教育精品课程资源共建共享的现状、问题、对 策与相关分析 中国高等教育精品课程资源共建共享的现状、问题、对策与相关分析 一、引言 高等教育是国家培养人才和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渠道,而精品课程是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精品课程资源共建共享成为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然而,目前中国高等教育精品课程资源共建共享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从现状、问题、对策和相关分析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二、现状分析 1. 生源分布不均:中国高等教育资源存在东部优势的问题,这导致了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滞后,且学校间的发展差距较大。 2. 精品课程资源建设不平衡:在全国各高校中,精品课 程资源的建设力度和质量有所不同,一些高校精品课程资源共享意识薄弱,只关注自身发展,缺乏资源支持和共建共享的积极性。 3. 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精品课程资源的建设需要大量的 教师投入和创作,但当前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尚不完善,有些教师对共享自己的精品课程资源持怀疑态度。 4. 科研与教学压力不均衡:在当前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科研成果往往被高校评价重于教学,这使得教师更倾向于将时间和精力放在科研上,而忽视了精品课程资源的共建。 三、问题分析

1. 缺乏有效机制推动共建共享:现有的课程共建共享机 制在推进过程中存在管理不到位、效益分配不均等问题。 2. 缺乏资源共享意识和平台:部分高校和教师意识到精 品课程资源共享的重要性,但缺乏有效的共享平台,导致资源流动性不足。 3. 跨校合作意愿不强:当前中国高等教育精品课程资源 共享大多停留在跨学院、跨系的层面,跨校合作意愿不强,这限制了全国各高校共享优质资源的可能性。 四、对策与相关分析 1. 完善共建共享机制:国家应构建统一的高等教育精品 课程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明确资源划分、共享规则和效益分配方式,并完善相关管理制度,确保各方利益均衡。 2. 加强师资培养和支持: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支持,提高 教师的共建共享意识和能力,同时加大对教师创作精品课程资源的支持力度,确保他们的劳动得到相应的认可和回报。 3. 建立共享平台和资源库:国家应建立高等教育精品课 程资源共享平台,为各高校和教师提供共享的便利,确保资源共享的顺畅进行。同时,建立精品课程资源库,收录全国各高校的精品课程资源,对外开放,以便各高校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借鉴和共享。 4. 加强政策引导和激励措施:国家应出台相关政策,对 积极参与精品课程资源共建共享的高校和教师给予政策支持和激励措施,如加分、奖励等,以提高共建共享的积极性。 五、相关分析 大力推进高等教育精品课程资源共建共享,对于促进高等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和提升教育公平意义重大。通过共建共享,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益,还可以促进各高校之

精品课程的使用情况现状分析。,,,

廊坊师范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题目:精品课程的使用情况现状分析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二级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系别:物理系 专业:教育技术专业 年级:2009级 学号:*********** 完成日期:2013年1月12日

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2) 二、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中精品课程的现状分析 (5) 1.研究对象 (5) 2.数据统计与分析 (5) 2.数据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视频资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多媒体课件素材 (12) 2.3测验,作业,试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在线留言 (13) 2.5课程更新频率............................ 错误!未定义书签。三精品课程的使用情况分析.. (13) 1.现状 (13) 2.原因分析 (13) 四建议 (14) 6.1 实施监督。 (14) 6.2 实施激励政策 (15) 6.3 改善网络环境 (15) 6.4宣传精品课程方面 (15) 6.5 丰富精品课程资源方面 (15) 6.6 加强精品课程的交互性方面 (16) 6.7网络支持方面 (16)

廊坊师范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精品课程的使用情况现状分析 论文题目: 论文摘要:本研究采用网站调研法和数据分析法,针对国家精品课程网站中2003—2010年的本科国家级精品课程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发现,目前本科国家级精品课程的 使用情况并不尽如人意。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当前国家级精品课程建 设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相应策略来改善精品课程的建设。 关键词:教学视频;多媒体素材;表达形式设计;知识内容;更新速度

高校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的意义和策略探索

高校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的意义和策略探索 摘要:高校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共享是高校教学水平不断提升的重要基础。随着高校校园的数字化、网络化建设不断深入,对高校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和使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本文研究如何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平台,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以提高高校教育教学水平。 关键词:教学资源;资源共享;课程资源;策略 一、高校教学资源的现状 1、教学资源形式单一、更新缓慢。随着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深入,目前很多高校都建设了自己的教学资源库,基本可以实现校园内师生共享的教学资源库系统。但很多高校教学资源库内容单一,建立完成后内容更新缓慢,有些课程的教学资源是在刚刚建立时添加的,之后对资源的管理和更新很少。 2、重复开发,缺少整合。教学资源的开发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人力,有些重点课程的教学资源开发要花上一年或更长的时间才能完善,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更要花费更多的人力和财力。然而,在资源开发过程中,有些课程资源出现重复开发,有的教学资源开发没有结合实际应用情况,师生对课程资源的利用率局限于查看课件,缺少对各学科、各系总教学资源的合理整合。 3、缺少必要的搜索机制。合理开发课程教学资源对我们的教育教学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创建好的教学资源缺少必要的搜索机制,有些课程的教学资源内容很多,形式也很多,这就要建立必要的搜索机制,才能方便师生的学习和使用。 二、高校教学资源共享的可行性 1、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给教学资源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随着信息化社会的来临,以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和多媒体信息技术为标志的教育技术革命向传统的教育教学手段、形式和内容提出了自教育事业诞生以来最具有冲击力的挑战,也给教学资源的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交互性和开放性,与网络技术相结合,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成为可能。同时,作为教师熟练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造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教学资源,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精品课程建设论文:高校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精品课程建设论文:高校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摘要: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着重申报、轻建设,重形式、轻内容,重指标、轻特色的问题,需要从管理、队伍建设、网络平台建设等方面去积极努力加以克服,以实现精品课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精品课程建设;问题;建议 作为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精品课程建设,是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国家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 手段,并由此而带动和促进了全国高校各级各类精品课程及其他课程建设,对高校的教学改革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并形成了系统性、开放性和可持续性的特点。从2003年启动精品课程建设以来,我国已基本形成了一个涵盖理、工、农、医、管理等11个一级学科,包括本科、高职高专、网络教育等多层次的、由上万门课程所组成的“校级一省级一国家级”三级精品课程共享体系。但是,在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也出现种种问题,直接制约着精品课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将对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进行归纳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高校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1 重申报、轻建设

从精品课程建设的初衷来看,精品课程建设应该是以学科专业特色为基础,以优秀的教师团队、丰富的教学实践、新颖的教学内容、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为内容,将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探索而形成的课程成果进行系统总结的结果。但从现实来看,不少学校更多关注的是精品课程的荣誉性。因而在精品课程的申报过程中,各个高校都非常重视,根据评审指标的要求和程序,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精心组织材料,动员一切力量积极进行申报。一旦申报成功,对其后续的建设投入方面则显得明显薄弱,存在着精品课程建设的短期性、封闭性、片面性、重复性等问题。无论是在后续资金、人力的支持上,还是在师资队伍、课程内容的建设上,以及课程使用和推广的组织管理上,都体现为缺乏一个兼具系统性、规划性与可操作性的有效方案。还有部分学校的精品课程资源一份多用,教师忙于材料的不断重整与加工,去申请其他的项目,而难以精心思考和投入精品课程建设之中,从而使得精品课程的建设形同虚设,更谈不上共享和推广了。此外,许多的精品课程建设往往只发挥了评审作用,其他的教师和相关专业的学生往往并没有参与其中,从而造成了精品课程建设只有外在形式,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示范作用和指导价值。 2 重形式、轻内容 作为一流课程的代表,精品课程建设更多要关注的是内

中国高等融合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中国高等融合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也在不断更新与改革。高等融合教育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旨在打破传统学科的界限,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然而,当前中国高等融合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首先,中国高等融合教育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不够深入:目前,许多高校虽然推行了高等融合教育,但实际上只是将不同学科的课程简单地组合在一起,缺少真正的融合。这种表面的融合难以体现高等融合教育的价值。 2.师资队伍缺乏融合教育的专业人才:在高等融合教育中,需要具备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但目前我国高校的师资队伍中,缺乏专业的融合教育人才。 3.缺乏多元化的评价体系:目前,高等教育评价体系主要以学术论文、专利申请和科研项目等为主,缺乏对高等融合教育的评价体系。这使得推行高等融合教育的高校难以得到应有的支持和认可。 针对上述问题,应采取以下对策: 1.建立高等融合教育的课程体系:必须建立一套全面的高等融合教育的课程体系,并加强对课程的调整和改进。要求高校注重“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鼓励教师跨学科研究和教学,培养和招聘具有融合教育专业背景和能力的教师。高校应设立融合教育研究机构,促进教师间的合作与交流。

3.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要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包括学生的核心素养、社会实践、竞赛成果和创新创业等方面,以全面衡量高等融合教育的实施情况。 总之,高等融合教育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在实践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好实践与理论的结合,推动高等融合教育的深入发展,并在实践中积累经验。

高校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校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目前高校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包括领导重视不够、资金投入不足、网络资源不完善、缺少评价管理体系和使用推广不足等。加强高校精品课程建设应采取提高领导的重视程度、加大经费投入、加强网络资源建设、健全 评价体系和动态监测机制、加大推广力度等对策。 关键词:精品课程建设;问题;对策 一、高校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 领导重视不够 建设精品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共享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促进大学生开展自主性学习和研究型学习。精品课程的数量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所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因此,一些高校领导非常关注学校里已经成功申请的国家级以及省级精品课的数量,将精品课程当成一种荣誉,当成对外宣传的资本,但很少关注精品课程的建设问题,更不关心已建成的精品课程的示范引领作用的发挥情况。可见,一些高校的领导对精品课程的认识还很不够,存在对精 品课程的作用和意义理解片面的问题。 2 资金投入不足 由于领导的重视不够,精品课程建设往往存在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以四川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课建设经费标准为例,2010年四川职业技术学校规定精品课 程建设经费标准为:院级精品课程建设费用每门 2 000元,校级每门10 000元,省级每门45 000元(其中含省教育厅20 000元),这是各院校普遍的资金投入标准,但一门课投入三四万元是远远不够的。暂且不说团队建设、教材建设、网站建设等所需支付的费用,单看教学录像的资金需求:录像成本一次 3 500元,后期制作每节课300元,平均每门课需要60课时的教学录像,可见这部分费用是很可观的。由于资金投入不足,一些教学录像制作粗糙,录像课时不足,直接影响了精品课程的示范效果。

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推广研究

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推广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现阶段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情况,归纳了目前资源共 享课程建设应用与推广中存在的问题,以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为例提出了精品资 源共享课程在建设和推广中的一些建设,总结了该研究的创新点和预期达到的成果,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推广研究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液压与气压传动;建设;推广 精品资源共享课是以高校教师和大学生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学习者的 基础课和专业课等各类网络共享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旨在推动高等学校优质课 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着力促进教育教学观念转变、教学内容更新和教学方法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 1.国内外研究现状 21世纪以来,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日新月异,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 的日益普及,开放教育资源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而出。 200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推出其开放课件计划,将该校课程发布到网上,供全球学习者免费学习使用,成为开放教育资源的象征性标志。时至今日,已经 把其所开设的2260门课程的教学材料和课件公布于网上,供全世界的求知者和 教育者们免费无偿地享用,截止2015年底全球已经有175亿人注册学习。2011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将人工智能课程放到互联网上,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有190多个国家约16万名学习者点击学习。2013年9月,由英国远程教育机构一 一英国公开大学建立,英国首个提供免费、开放和在线的网站。目前拥有40个 合作伙伴,包括37个英国本土和海外大学伙伴,及大英图书馆、英国文化协会 和大英博物馆3个文化组织伙伴。 和国际上开放教育资源共享的发展相似,国内近些年也有长足的发展。2003年,教育部启动精品课程建设项目,计划5年时间建设150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并带动和促进省级和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工作。2007年,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列入" 质量工程",提出再建3000门课程新目标,兼顾专业类、网络教育等课程建设。2011年,为了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和普及共享,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建 设服务学习型化会,教育部决定开展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工作并发布《关于国 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1]8号),其中国家精品开放课 程包含精品资源共享课和精品视频公开课。高教司出台了关于2012年国家级网 络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和申报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在"十二五"期间,在 原网络教育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成果基础上,教育部支持建设400门国家级网络教 育精品资源共享课。 2.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国家对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力度非常大,但是通过调查发现精品课程 资源的利用情况并不是很好,这显然与精品课程建设开发的初衷不符,总结发现 精品课程建设主要存在下面的问题: (1)重申请,轻建设:一旦申报成功就不再注重教学内容的更新,忽视精 品课程建设的设计,很少从课程内容考虑其网络表现形式。 (2)推广宣传不够:各高校把相当大的精力投在精品课程的参评上,而忽 略了精品课程的推广和利用,从而使得精品课程的实际作用的没有得到相应的发

我国教育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也面临着新的发展阶段。一方面,在体制改革方面取得了累累硕果,人们对先进文化的需求得到了更好的满足,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教育体制问题层出不穷,严重束缚了人才自由全面的发展。教育体制问题亟待解决。 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现状 1、高等教育规模扩大 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同志恢复高考制度的带动作用下,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日趋繁荣,到现在,更是得到了规模化得发展。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的发展有目共睹。其中包含了本科院校、高职高专类院校。高等学校的本专科招生规模也日渐扩大,在校生人数增多,尤其是近几年来,研究生群体的队伍日益壮大,毛入学率也呈直线上升趋势。有资料显示,至今为止,我国高等教育总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一。 2、高等学校质量受到重视 在中共中央提高高等学校教育质量的号召下,我国各大高校深入进行了教育体制改革,日益改变以前教育落后的旧模式,与时俱进,把培养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人才作为目标。滨海学院在这方面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两年,学校深入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并且成立相关研究小组,要求教师上课时以创新为机制,充分带动学生的积极性,挖掘他们的潜能,把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学校在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成效显著,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和能力都得

以提升。由此可见,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日益得到重视。 3、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长期以来,高等学校的经费仅仅依靠政府的财政拨款。自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提出“财、税、费、产、社、基”的六字方针后,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体制改革进展非常顺利,特别是高等教育收费改革与建立对家庭贫困大学生“奖、贷、助、补、免”为主体的助学保障体系同步进行,使改革平稳推进。就我个人而言,在国家政策的惠利下,申办了生源地助学贷款,这使得我们这些家庭经济条件一般的学生也能顺利解决学费问题,进入高校接受高等教育。在学校综合成绩优异的同学,更是能受到政府下发的奖学金奖励。这一切都得益于政府在高等学校经费投入的体制改革。 4、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不断推进 随着办学体制改革的推进,现已形成了公办、民办高等学校共同发的格局。新中国建立后不久,由于当时认识水平和历史条件的限制,实际上取消了私立高等学校,形成了仅由政府举办高等学校的单一局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走上了改革开放之路。1982年中华社会大学等学校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恢复。20多年来,民办高等教育突破了在夹缝中求生存的状况,取得了很大的发展。这方面,滨海学院20年来的发展壮大又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的意义及其措施分析

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的意义及其措施分析 自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以来,基本形成“校—省(市、区)—国家”三级精品课程体系,实现了优质教学资源的部分共享。为了进一步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育部高教司颁布《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正式启动了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即在原有精品课程的基础上,以共享为导向、以提高教学质量目标,促进各地学校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其中最为重要的是通过资源共享,使人人都能享受到一流的教学资源。 1 资源共享的必要性 1.1 优质人才的匮乏 教育的目标是人人都能获得发展和提高,最佳的教育方式是因材施教,而目前高校中,师生比较高,尤其是从事基础课教学的老师人数偏少,导致大班课比较常见,百人左右的大班屡见不鲜,学生个体的差异没法被顾及;教师中教学水平高、受学生欢迎的教师更少;可提供的教学资源有限,尤其是优质教学资源更少,人们对优质教学资源总是趋之若鹜,解决他们之间的矛盾最有效的方法是资源共享。尤其是像塔里木大学这样地处南疆的高校,由于南疆经济发展落后,没有大型城市作为依托,引进人才就比较困难,只有通过共享使我校获得优质的教学资源。 1.2 仪器设备资源缺乏有效利用 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高校的重点,为此每个高校都要从学校的教育经费中拿出相当一部分钱来购买仪器药品,但管理不善导致大量仪器设备利用率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是人们的思想观念没有转变过来,追求“小而全”。如果学校能够将此类资源有效整合,将会提高仪器利用率,满足教学需求。 1.3 课程教学资源缺乏有效共享 长期致力于课堂教学的教师,都有自己好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资源,但遗憾的是,在高校目前的评价体系中没有有效的反映教学的重要性,故在学校层面没有经常性的开展教学交流工作会议,而国家举行的教学交流会由于种种原因参加机会较少;

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现状及其对策

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现状及其对策 一、背景介绍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高校教育资源得以数字化、网络化传播,如何进行教育资源共享,则成为高校面临的一个问题。教育资源共享 的本质是提高教师教学效率,帮助学生更好地获取知识、提高学习效果。然而,教育资源共享在国内高校尤其是一些中小型高校中仍存在 不少问题。 二、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现状 1. 不同高校间资源难以共享 目前国内高校之间教育资源共享存在一定局限性,教育资源难以互通。主要原因是不同高校的资源标准、存储格式和技术要求不同,难 以实现互操作性。 2. 校内教育资源共享动力不足 高校内部教育资源共享也尚未形成规模,呈现出零星、散乱的特点。由于缺乏有效的驱动力和机制,教育资源开发和共享缺乏动力,并且 各学科领域现有的资源整合度不高,仅采用分散式资源采集和分散式 建设,导致学科资源短缺的现象。

3. 教育平台的质量存在差异 教育资源共享的平台质量也存在较大差异,一些高校开发的学习平 台容易出现卡顿,传输速度缓慢等差异化现象。同时,平台界面设计、信息交流功能等也会影响学生学习体验和教师教学效果。 4. 教师共享意识不强 教师共享意识不强也是教育资源共享的主要问题之一。教师们稍有 不慎,就会造成版权难题,涉嫌违规使用,教师和高校也面临风险和 压力。加之教师繁忙的工作任务,忙于教学和科研,非教育资源的共 享活动也很难被平稳开展。 三、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对策 1. 建立资源共享平台,推进互通标准化 通过建立标准化的资源文献、数据共享平台,破除各高校之间不同 平台、不同标准的障碍,并有效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传播。充分利 用互联网资源共享平台,使不同高校能够便捷共享数字化教育资源, 提高资源应用和共享水平。 2. 提高教育共享意识,推进资源利用效率提升 对于教师共享意识不足的问题,可通过开展教育共享宣传活动、组 织资源共享论坛等方式来提高教师们的共享、利用资源的积极性。针 对学科领域资源短缺的问题,推进资源共享、学科领域内部的协同开发,形成一定规模的资源集群,结合各种共享工具,建立互相信任的 资源开放共享机制,增进教育资源技术的普及应用。

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现状及对策-精选教育文档

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现状及对策 1 高校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意义 1.1 丰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数字化教学资源包括多媒体素材、多媒体课件及网络课程、电子百科全书、电子期刊/书籍、各类站等,其主要形式有文字、图片、动画、声音、视频等。这些教学资源通过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汇集起来,形成一个丰富的知识资源库。这个知识资源库范围更大,包含的内容也更多,可以供学习者进行多元化的选择,随时随地方便使用。 1.2 改革教学方法,紧跟社会发展趋势 构建数字化教学资源,对于有效的利用已有的学科研究成果非常有好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产生,对于改革传统的授课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非常有帮助,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程度,使其具有更主动的学习欲望。除此之外,学生可以有更广阔的想法,改变传统教学中以教师单向传播为主的教学方法,有了自主思考的空间与余地,充分调动积极性、自主性,对教师的看法及意见提出挑战,形成以辩而学的方式,既有利于学生的自身发展,同时也是对教师不断进修与学习的鞭策。这也就应了我国古代的“教学相长”的道理,是一种良性的学习模式。 1.3 教学信息化 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是基于具有资源管理功能、用户管理

功能、系统管理功能及其他辅助功能于一体的平台基础之上的,这几个大的功能里分别包涵了如资源检索、资源下载、更新、用户身份认证、使用导航等很多方面的功能,这些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传统的教师讲台授课,学生听讲做笔记的学习方法,从教学内容的选择到教学模式的更改,都顺应了社会的发展潮流,即以学生为主导,以学生学习爱好及学习需求为重点,有选择有主次的进行学习。 2 农业大学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现状 2.1 为农业类高校所重视,成为建设重点 数字信息化教学资源作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的信息 教学模式,可以支持农业院校在科研、教学和生产方面快速发展,南京农业大学很早就认识到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重要性,成立以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为主导的校园信息化建设,依托自身力量制作的电视教材和多媒体教材多次获得国家、部、省级奖项,在优化教学过程,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教育技术现代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山东农业大学于2003年开始启动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建成了以校园网络系统、数字化校园信息平台、双向多媒体教学系统、身份认证系统等一系列在内的数字化校园。农业类大学对于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都反应迅速并且发展较快。即使是西北边陲的新疆农业大学,也在2006年对校园的基础网络建设、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等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在建设数字化校园方面迈进了一大步。

高职院校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现状与对策分析

高职院校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现状与对策分析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明确提出“到2015年,基本建成以网络资源为核心的教育资源与公共服务体系,为学习者可享有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提供方便快捷服务”。本文首先分析高职院校优质教学资源的内涵和意义,接下来对高职院校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最后提出高职院校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对策。 标签: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共享 一、高职院校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的内涵及意义 1.高职院校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的内涵 高职院校优质教育资源包括教师、硬件设施和软件教学资源,比如优秀教师、试验设备、教学课件等。 优质教学资源则主要是指软件教学资源。 高职院校实施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则是指优质教学课件、教学大纲、课后辅导等资源的相互利用和分享,它使各高职院校之间在课程资源开发时能降低开发成本,实现优势互补。 2.高职院校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的意义 (1)促进校际教学资源均衡、协调发展。高职院校的发展层次不同,有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卓越职业院校、普通公办院校、民办院校,不同层次的高职院校拥有的优质教学资源差别较大;另外,高职院校所处的地区经济发展状况不一,使得校际之间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进度也不同。优质教学资源共享,能够使办学层次稍低和偏远地区的院校享受到优质教学资源,实现校际之间的互通,从而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均衡协调发展。 (2)有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办学质量。高职院校通过优质资源的有效共享,能够极大地缓解优质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避免办学资源重复配置,减少教学资源浪费,并且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高职院校现有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资源的作用,提高优质教学资源利用率。高职院校利用已经建设好的优质教学资源进行课堂教学,不仅能够减小教师的教学工作量,且能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对教学方法的探索中,从而提高高职院校的整体教学质量。 二、高职院校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现状 1.高职院校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取得的成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