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关于帕累托最优

关于帕累托最优

帕累托最优(Pareto Optimality),也称为帕累托效率,是博弈论中的重要概念,并且在经济学, 工程学和社会科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帕累托最优是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状态,在不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情况下,而不可能再使某些人的处境变好。帕累托改进是指一种变化,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使得至少一个人变得更好。一方面,帕累托最优是指没有进行帕累托改进的馀地的状态;另一方面,帕累托改进是达到帕累托最优的路径和方法。帕累托最优是公平与效率的“理想王国”。

帕累托最优是以提出这个概念的意大利经济学家维弗雷多?帕雷托的名字命名的, 维弗雷多?帕雷托在他关于经济效率和收入分配的研究中使用了这个概念。

如果一个经济制度不是帕累托最优,则存在一些人可以在不使其他人的境况变坏的情况下使自己的境况变好的情形。普遍认为这样低效的产出的情况是需要避免的,因此帕累托最优是评价一个经济制度和政治方针的非常重要的标准。

一般来说,达到帕累托最优时,会同时满足以下3个条件: 交换最优:即使再交易,个人也不能从中得到更大的利益。此时对任意两个消费者,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是相同的,且两个消费者的效用同时得到最大化。

生产最优:这个经济体必须在自己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上。此时对任意两个生产不同产品的生产者,需要投入的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是相同的,且两个消费者的产量同时得到最大化。

产品混合最优:经济体产出产品的组合必须反映消费者的偏好。此时任意两种商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必须与任何生产者在这两种商品之间的边际产品转换率相同。

经济学应用帕累托最优的概念,隐含着三个极重要的前提。

第一,它假定社会中每个成员的权利是相同的,如果损害某人而让别人得益就不是帕累托最优。它的深刻含义是市场经济是一个人人平等的经济。在被帝王贵族统治下的经济,统治者的权利高于被统治者,因而那里不可能实现市场经济。

第二个前提是在市场经济中帕累托的最优解取决于每个人的初始资源,包括个人的天份,家庭和受教育的环境,从上一辈得到的遗产等。所以市场经济承认各人所达到的富裕程度的差异,这种差异是因为各人参与到市场中来时的起始点不同。

第三个前提是假定各人的幸福仅仅取决于他所享受的物质条件。这一前提使得市场经济中的每个人都能享受到越来越丰富的物质条件。但他们是否一定更幸福则未必,如果各人的幸福感还与其它因素有关。举例说,一个

人的幸福感如果建立在财富的比较而不
是财富的享受,那么想办法把别人弄穷自己就会感到幸福。这种损人不利己的行为必然破坏了帕累托最优。摆阔或炫耀虽然不等于把别人弄穷,但其心理基础则是将幸福建立在财富的比较,而不是财富的享受上。妒忌原是人类劣根性,如果对这种恶劣心态不自觉地提防,甚至加以煽动挑逗,社会就不会有安宁,人民也不会有幸福感。基于这种心理的政策更是可怕的,社会中最富的一个人是使全国人民感到痛苦的根源,如果剥夺他的财产使其变为全国平均水平,就会使全国中的一半人感到幸福;如果剥夺他的全部财产扫地出门,则可以使所有怀有妒嫉心的人全都感到幸福。可是事情并没有结束,解决了最富的人,原来次富的人变成了最富的人,还要依法泡制。一直到所有的人都变为赤贫,才算全部解决问题。可悲的是这种政策的结果是从根本上消灭了一切个人致富的机会。它并没有使任何一个人略为感到更幸福一丁点,而是全部落入了原先最不希望出现的悲惨景况。

市场制度的规则是以帕累托最优为目标来设计的。而且二三百年来市场制度的实绩也证明了这种规则确实可以实现相当接近于帕累托最优的状态,即社会的物质财富极大地丰富,人民物质生活享受有极大的提高。近几百年的世界历史也从反面证明了任何偏离帕累托目标的追求(例如为了实现某种天国理想,突出人与人物质的平等)都导致了社会的悲剧。如果我们同意帕累托最优的目标是可取的,我们就应该警惕偏离这个目标的价值判断,其中之一就是将幸福感置于财富的比较而不是财富的享受。全社会应自觉地抵制摆阔和炫耀,摒弃任何形式的妒嫉。小平同志提出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正是帕累托最优的政策化。它已经产生出空前巨大的威力。

当今我们见到的市场中种种不如人意的现象,有很大一部分正是违背了帕累托最优的原则。这个原则是每个人有权追求物质享受但不得侵犯别人同样的权利。每个人的享受是多目标规划中一个独立的目标,这些目标都有相同的地位,人与人是平等的。遗憾的是我们经常见到的是侵犯别人的权利和利益。例如违约失信,假冒伪劣,借钱不还,非紧急公务出行用警车开道,更不用说一些人用毁坏良心的办法去赚钱,用毁坏健康的办法去花钱。顺着帕累托最优的方向,理应可以建立一个尊重人,成人之美,和谐幸福的社会。在这样一个社会中一切交易为人们提供生活方便和发挥才干的机会。人们感谢和他做交易的对手,而且这种感谢并非仅仅来自一方



市场制度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帕累托最优的天才构想指出了市场制
度的组织原则。这种原则有利于一切人,至少每个人都有同样的机会去追求物质享受,它不鄙视任何一个个别的人。但是市场制度也决不是人类社会的最终阶段,人们还会寻求更高层次上的享受,即精神方面的享受,包括满足人们的求知欲、创造欲、对友爱和健康的追求。物质享受通过交换取得,精神享受则不能通过交换得到,而是要通过自身的修养得到。当然,任何一个社会不可能脱离物质条件,因此市场制度不可能完全被摒弃,但必定会加以重大的补充。那将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我们还无法对它加以描述。但这个发展的方向,更多地追求精神享受,看来是不大会错。
一样的
帕累托最优(Pareto Optimality),也称为帕累托效率、帕累托改善,是博弈论中的重要概念,并且在经济学, 工程学和社会科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帕累托最优是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理想状态,假定固有的一群人和可分配的资源,从一种分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变化中,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使得至少一个人变得更好,这就是帕累托改进或帕累托最优化。帕累托最优的状态就是不可能在有更过的帕累托改进的余地;换句话说,帕累托改进是达到帕累托最优的路径和方法。帕累托最优是公平与效率的“理想王国”。

帕累托改进是指一种变化,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使得至少一个人变得更好。一方面,帕累托最优是指没有进行帕累托改进的余地的状态;另一方面,帕累托改进是达到帕累托最优的路径和方法。

一般来说,达到帕累托最优时,会同时满足以下3个条件:

交换最优:即使再交易,个人也不能从中得到更大的利益。此时对任意两个消费者,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是相同的,且两个消费者的效用同时得到最大化。
生产最优:这个经济体必须在自己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上。此时对任意两个生产不同产品的生产者,需要投入的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是相同的,且两个消费者的产量同时得到最大化。
产品混合最优:经济体产出产品的组合必须反映消费者的偏好。此时任意两种商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必须与任何生产者在这两种商品之间的边际产品转换率相同。
帕累托最优是以提出这个概念的意大利经济学家维弗雷多·帕雷托的名字命名的, 维弗雷多·帕雷托在他关于经济效率和收入分配的研究中使用了这个概念。

如果一个经济体不是帕累托最优,则存在一些人可以在不使其他人的境况

变坏的情况下使自己的境况变好的情形。普遍认为这样低效的产出的情况是需要避免的,因此帕累托最优是评价一个经济体
和政治方针的非常重要的标准。

另外,著名的帕累托法则(或80/20法则),则是由约瑟夫·朱兰(Joseph M. Juran)根据维弗雷多·帕雷托本人当年对意大利20%的人口拥有80%的财产的观察而得推论出来的。
一、帕累托最优

经济学中,衡量优劣时,人们常用到的一个概念是“Pareto efficiency”,翻译过来是帕累托效率,或者帕累托最优。它是指这样一种状态:不存在另外一种可选择的状态,使得至少有一个人的处境变得更好而没有任何人的处境变差。通俗地讲,一个人处于帕累托最优是指他已经处于这样一种状态:除非损人,否则就不能利己。

例如,一辆车可以乘坐40人,如果只有39人,那么还达不到“Pareto efficiency”,因为在增加一个人上车(这个人的处境变好),别人也没有什么损失。但是,如果已经满员了,那么,再增加一个人上来,别人的处境就会变差,比如不安全。所以,满员时就是帕累托最优状态了。

注意的是:我们可以判断一种状态是不是帕累托最优,但我们却不能将两种帕累托最优进行比较。换言之,如果两个都是最优,那么,哪一个更优?经济学没有办法判定。也就是说,如果要判定哪一个更优,需要加入经济学之外的东西——价值观。

二、帕累托改善

当尚未处于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时候,就存在“帕累托改进”的余地了。例如前面的车尚未满员,再增加一个人上车,就是一种帕累托改善。

如果一种状态不是帕累托最优,或者说没有达到帕累托效率,就说应该进行帕累托改进,应该进行帕累托改进而实际却没有改进,就说是无效率的,于是建议政府进行干预。这是福利经济学的观点。

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的帕累托改进。你早上出去买早餐就是一个帕累托改进:你填饱了肚子,早餐店老板也赚了钱,一个人的处境变好的同时并没有损害任何其他人的利益,这就是一个帕累托改进。

做一件事,如果是一个帕累托改进,由于没有人受到损害,所以阻力自然就很小。但如果不是一个帕累托改进,则阻力通常就比较大一些,因为,受到损害的人必然反对。改革开放初期,改革大多是帕累托改进,例如,分田到户,搞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获得好处,别人也没有什么损失,所以阻力不大。但现在国有企业改革、政府机构改革等等,损害到一些人的利益,所以阻力重重,进展缓慢。

三、卡尔多-希克斯标准

帕累托改进是一个很严格的标

准,它不允许任何人的利益受到损害。但是,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不满足这个条件的变革。希望改造社会的福利经济学家们于是发明了另一个条件宽松一些的标准:卡
尔多-希克斯改进。

如果一种变革使受益者所得足以补偿受损失者的损失,这种变革就是卡尔多-希克斯改进。现在的很多改革都是卡尔多-希克斯改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