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关于学习动机的研究综述精要

关于学习动机的研究综述精要

关于学习动机的研究综述精要
关于学习动机的研究综述精要

关于学习动机的研究综述

13小教1 43 孙泽贤

人做出这样那样的行为都有一定的原因,心理学家们一般用动机这一术语对人们的行为原因进行描述。在教育领域越来越重视如何教学生学会学习的今天,诸如学习动机、学习兴趣等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日益引起教育界的普遍关注。学习动机是指激励并维持学生朝向某一目的的学习行为的动力倾向。学习动机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需要、个人价值观、态度、志向水平、外来鼓励、学习后果(如学位、待遇及社会地位等)以及客观现实环境的要求(如考试、竞赛和升学)等诸多因素紧密相连。学习动机作为一种社会性动机,是社会和教育的客观要求在学生头脑中的主观反映。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和教育的要求也会发展变化,而且社会环境是复杂的,这就决定了学习动机不仅是动态的、变化的,还是受个体对环境认知及差异左右的,因而也是复杂的、以多种形式存在的,应该弄清,学生是为什么和怎么样被驱动来进行学习的。

一、学习动机研究的分类

(一)国外学习动机研究

一类是理论分析研究。国外有关学习动机的研究,首推Houle在《心灵的探究》中所提出的三个因素类型论,即学习活动可分成三种动机类型。一是目标取向:以学习作为完成明确目标的方法;二是活动取向:参与学习是基于学习环境的意义,与学习活动目的和内容无关;三是学习取向:为求知而求知。Houle的动机三分类型论推出后,受到广泛的注意与讨论。为证实Houle类型论的正确性,Sheffield、Burgess及Boshie先后发展三种量表进行研究,并分别为后来的研究所采用。

BernardWeiner在《来自归因的个人内部和个人之间的动机理论》中进一步阐述了两种相关的动机理论:一是个人内部的理论,包括自我定向意图(特别是成功的期望)和自我定向情感因素(骄傲、内疚和害羞);另一是人与人之间的理论,包括他人有关责任心的信念和他人定向生气和同情的情感因素。这两个理论各自是由两个不同的比喻,作为科学家的人和作为法官的人所指导的。在这篇文章中,BernardWeiner还考察了一些实验证据。这些证据支持以上理论中的概念以及概念所结合的现象。

Linnenbrink&Printrich在对自我效能、归因、内部动机和成就目标几种主要的社会取向动机理论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指出,当前动机研究的社会认知取向包含三个重要的假设:第一,动机是一种动态的、多成分的心理现象;第二,动机

不是个体的一种稳定特质,它具有很大的情景性、背景性和领域特殊性;第三,认知在动机的社会认知取向中具有核心作用。同时还指出现有社会认知取向学习动机研究的不足和今后努力方向。例如,今后研究者应更多探讨环境变量对个体各种学习动机形成可能产生的作用;研究方法应多样化;应加强干预性研究;未来的社会认知模式应将情感因素考虑进来。

另一类是实证分析研究。Zimanerman在《自我效能:学习的必要动机》中论述了自我效能信念对学生学业情景的改变,对自律学习过程的相互作用和学生学业成绩思想的传播都是很重要的。NonaTolleson把动机认知论应用于课堂,认为教师能应用动机理论来分析其与学生的相互影响,来发展与学生相互作用的模式。这种模式可以强化学生在与成绩有关的任务中增加努力的愿望。

(二)国内学习动机研究

1.学习动机的概念

关于动机的定义,国内学者通常持以下三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1)内在观点:“动机是推动人们行为的内在力量”(宋书文)。(2)外在观点:“动机是为实现一个特定的目的而行动的原因”(孙煜明)。(3)中介过程观点:“动机是一种由需要所推动,达到一定目标的行动动力,学习动机是动机的原理在学习的这一领域中的具体运用,是发动、维持个体的学习活动,并使之朝向一定目标的动力机制”(姚梅林)。

2.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

毛晋平总结的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如下:(1)学习动机复杂多元,且极不稳定,学习目标迷惑不明;(2)学习动机、目标多指向近景性、直接性方面;(3)学习动机、内容多功利性和实惠性;(4)学习的成就动机强度呈中等水平。

鲁克成、李健荣、夏应春提出大学生学习动机具有如下特点:学习动机的产生受社会环境、教育过程和个体身心发展水平的影响。随着身心发展的日臻完善、生活阅历的增加、知识的丰富,他们的学习动机也呈现出多样性。

3.学习动机的分类

陶国富、王祥兴根据动机产生的条件,将学习动机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内部动机主要来自内部动力的驱使,如为获得自尊、友谊、爱而努力学习。外部动机主要是受来自外部动力的吸引,如受奖学金、文凭、考研究生、出国等目标的吸引而学习;根据意识水平和动机指向的时间,可以分为近景性动机和远景性动机;根据动机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作用的大小,可以分为主导性动机和辅助性动机。

二、影响学习动机的主要因素

杜艳芳通过对大学生学习动机现状的调查与分析的研究发现,大学生学习动

机6项内容由高到低依次为:物质追求(包括“出人头地,得到较高的社会地位”、“学本事好挣钱”、“为能胜任未来的工作”、“成家后想有一个富裕的家庭”4个项目)、求知进取(包括“充实和丰富自己的精神”、“提高自己的素质”、“成才,发挥自己的潜能和价值”、“对学习内容或者学习本身有兴趣”、“追求真知,透彻地认识世界”、“将来事业上的成功”6个项目)小群体取向(包括“不辜负一个我十分爱戴的人”、“报答养育我的恩人”、“替几位要好的朋友争口气”3个项目)、个人成就(包括“不辜负一个我十分爱戴的人”、“报答养育我的恩人”、“替几位要好的朋友争口气”3个项目)、社会取向(包括“维护学校荣誉,为学校争光”、“班级集体和所在系的荣誉”、“为了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服务他人和社会”、“对得起老师的辛勤培养”、“人类的进步和繁荣”6个项目)和害怕失败(包括“校纪的约束”、“怕毕不了业,拿不到文凭”、“同学之间的竞争”、“怕成绩不好受到亲友的责难”4个项目)。社会取向、学习动机性别差异显著,小群体取向差异极其显著;学习动机上存在年级差异;求知进取、社会取向和害怕失败在专业上差异极其显著。

池丽萍和辛自强以270名大学生为被试,对Amabile等人编制的学习动机量表进行修订以确定其对中国被试的适用性,此外还探讨了大学生学习动机与一般自我效能感与专门的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学习动机量表可以明确区分成用于测量内生和外生动机的两个分量表,前者包括挑战性和热衷性两个维度,后者包括依赖他人评价、选择简单任务、关注人际竞争和追求回报等四个维度。两个分量表的多种信效度指标都十分理想,表明可用于对中国被试的有关研究。(2)男生的内生动机总分显著高于女生,而在外生动机总分上性别差异不显著。具体来看,男女生在挑战性和依赖他人评价两个维度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男生的挑战性高于女生,而女生比男生更依赖他人评价。研究还发现,效能感高的被试对自己的能力和学习活动的结果都充满自信,因而学习动机表现出较强的内生性,他们敢于迎接挑战并兴趣盎然、乐此不疲,而不必受制于外部因素(如他人评价、回报)。

胡雁波通过对影响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分析,归纳出学习动机的内在影响因素有需要、认知冲突、目标意识,外在影响因素有诱因、强化、环境。

杜淑敏和马卫花通过探讨成人学习动机影响因素,发现影响成人学习的内在因素有:1.年龄,大量的调查研究表明:年轻的成年人动机取向偏于实用,追求学历和文凭,为未来的工作建立基础;而中年人的兴趣则在于职业晋升和维持家庭;年纪较大者则以满足自己的求知兴趣,利用闲暇为社会服务等取向为主。一般来说,随着年龄的增加,成年人的社会服务、认知兴趣以及满足外界期望等动机取向会增加,而获取文凭职业晋升等动机取向会随之减少。2. 个体的受教育程度。个

体先前所受的教育程度不同,再参加成人继续教育的动机也不同。研究表明:所受教育程度越高者,越倾向于认知兴趣、社会服务和社会接触的动机取向,倾向于逃避、刺激和求知欲望的取向。而受教育程度较低者,则较倾向于职业进展、外界期望和教育补救。3.个体的能力观。一般来说,典型的能力观有两种:一种认为个体的能力随着不断的学习而发展变化;另一种认为个体的能力是一种稳定不变的物质,是不可控的。不同的能力观决定了成人的动机取向的不同。认为能力是可以提高和改善的个体,倾向于那些能提高其能力的取向如:探索人生、自我锻炼等。而认为能力是固定不变的个体,则倾向那种能保护对其能力的积极评判或避免消极评判的取向。4.职业水准。职业阶层越高者,其学习动机越倾向于他们所谓的非工具性目标,如求知兴趣、社会服务等;而职业阶层较低者,则倾向于工具性目标或基于外界压力,如职业进展、外界期望等。5.婚姻状况。研究婚姻状况与成人学习动机关系时,一般把成人分为未婚者和已婚者两大类。大量的研究者认为,未婚者的动机较倾向于职业进展、逃避或刺激及社交关系;而已婚者的外界期望动机较强。原因可能是未婚者往往较为年轻,年轻人的学习动机倾向于职业进展;而其生活较为寂寞、孤独,故逃避日常固定生活方式及追求友谊的动机较强;而已婚者常会受到配偶的鼓励与支持而参与教育活动,故其外界期望取向较强。

6.性别。关于性别与成人学习动机的研究大致表现为:男性的学习动机倾向于工作进展、外界期望及社会服务;女性则倾向于“逃避与刺激”、求知兴趣及社会关系。这反映了男性注重职业或工作发展的要求;也反映了成年女性社交接触的不足与日常生活方式的固定及刻板,因而希望借继续教育活动以扩展社交关系和寻求生活的变化与刺激。

7.个人的经济收入。研究的结论不尽一致,但大多数的研究表明,收入较低者的动机取向于外界期望、教育补救、逃避或刺激;而收入较高者的动机倾向于社会服务。

8.个体的自重感。自重感是个体对自己所作的或所持的评价。个体的自我评价会影响个体对某种活动的选择与参与。一般研究发现,高自重感对自我持积极的态度,故往往自动的参与教育活动,其学习动机取向亦自然以认知兴趣、社会服务和个人发展等为主要倾向;低自重感者,因其对自我缺乏自信,持消极、退缩态度,故往往被动地参与教育活动,学习动机指向也就多为逃避或刺激、外界期望和职业进展等。影响成人学习动机的外部因素有:1.学习任务的难度水平。研究表明,过难或过易的学习任务都无助于学习动机的产生。过难的学习任务使成人不易完成,会使人产生失败感,影响成人学习的信心,使其学习动机倾向于逃避等消极动因。过易的学习任务缺乏挑战性,会导致成人的学习失去动力。只有中等难度的任务是一个良好的问题情境。2.个体周围环境和社会经济文化条件。有人认为这两者之间并不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但笔者认为个体周围环境的差异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个体社会经济地位的差异和文化的差异,这

会在学习动机上表现出来。3.教师的期望。研究表明,教师的期望也会对成人的学习动机产生影响。当然应正确区分这种期望是现实的、积极的期望,还是那些过分理想、并有可能损坏师生关系的期望。一般认为,教师的积极期望会使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动力,表现出较高的学习动机。但我们并不否认有时教师的过分期望会对学习产生负面影响。通过上述对成人学习动机影响因素的分析,使我们了解了成人学习动机的规律,更有助于帮助我们采取正确的措施激励成人的学习。

三、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力。动机以需要为基础,当一个人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并将学习需要转化为自身的需要时,同时又具备了满足这种需要的客观条件的情况下,需要就会变成活跃的状态,促进大脑中枢放出一定的能量,引发内驱力,成为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

杜淑敏、马卫花认为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需要:1.激发学生求知欲。2.培养学生专业兴趣。3.调整学生学习动机的水平。4.完善学校管理体制。5.改进教学方法。

卜荣华针对大学生当前学习动机中存在的问题,合理调动大学生的适度学习动机,以期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需要采取以下几项对策:1.激发大学生求知欲2.培养大学生专业兴趣3.调整大学生学习动机水平4.完善学校管理体制,实行优胜劣汰5.改革现行课程体系,增强社会适应性6.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大学生学习兴趣。

盛瑶环、曾祥福、李启华认为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应:1.加强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教育2.进行目的性教育,明确学习动机3.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独立进取的个性4.培养对学习的兴趣5.掌握恰当的学习方法6.优化教师自身的人格品质。

陈怡在研究中得出的结论是:1.促进学生养成学习的内部动机 2.设置合理的任务目标3.帮助学生追求学习目标4.指导学生形成积极、有效的自我效能感5.引导学生正确归因。

参考文献

陈琦、刘如德.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4

卜荣华.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现状的调查研究.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

杜艳芳. 大学生学习动机现状的调查与分析.高教高职研究. 2008年10月

动机调查研究开题报告

论文(设计)题目:广州市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学习动机的调查研究系别: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年级: 2008级 专业(班):体育教育专业(2班) 学号: 20082701027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2年 2 月 29 日

一、选题依据和意义 1 选题依据 在体育社会化的社会里,体育社会化程度越高,体育对社会的影响就越大,反过来社会对体育的期望值就越大,对从事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要求也就越高。①所以,人才的培养必须适应新世纪的发展。而我国高等体育教育专业要适应新世纪人才市场的需要,就必须打破以往单一的培养模式,以社会需求学科体系,学生发展为基本培养框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②从查阅书籍得出学习的积极性受学习动机的影响,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动力,是发动、维持学生活动的一种心里状态。动机对人的行为是有巨大的作用的。所以研究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学习动机对我国体育社会化有重大的意义,经过上网收集,我国对于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学习动机研究比较少,研究得比较泛,广州市对于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学习动机还没,所以我选择这个研究题目对了解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学习动机有重要的意义。 2、选题意义 2.1理论意义: 通过调查研究广州市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学习动机,并探讨学习动机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可以构建学习动机的因素及价值框架。分析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探讨和研究其价值,不仅对广州市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动力,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对提广州是体育教育专业的管理层提供实际的参考借鉴的意义。 2.2实践意义: 通过对广州市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学习动机的确立及价值推广,明确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从而有可能使学生明确在不同的年级阶段学习受不同的因素影响,从而明辨那种因素对自己来说是最重要的,激发自己的学习,提高自己的素质;还有使教育管理层,明确学生在各个阶段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利用这影响因素对学生进行激发,如何把师范生应有的技能以更好的方式灌输到教学过程中,提高教学的质量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二、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①[1]周华.我国21世纪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社会化透视[J].中国软科学,2003(4):156-158 ② [2]王美,戴俭慧.高等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的研究综述[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003,19(4):1-5

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

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外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人们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亲近大自然的需要,近几年来我国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我国地域 辽阔,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我们大力发展旅游业,促进经济的发展。就国内目前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对国内乡村旅游发展趋势做以预判,同时期望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推动国内乡村旅游积极稳步的发展。我国广大农村拥有较好的生态环境和特色农业,大力开发乡村旅游市场,意义重大。 关键词:乡村旅游现状分析发展对策 一、乡村旅游背景及意义 所谓乡村旅游,是以农村地区为特色,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以旅游资源为依托,以旅游活动为内容,以促进农村发展为目的的社会活动。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者的心理逐渐成熟趋向多元化,旅游过程更注重对相互文化的体验,农村和郊区相对于城市来说,天地光阔,自然风光秀美,空气清新,加之和城市相异的文化,对于生活在紧张、拥挤、繁杂、宣嚣、多污染的城市中的居民有巨大的吸引力。当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就产生了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是现代旅游业中的一项新事物,然而它却以极快的速度在各国发展起来。我国地域广阔,自然景观差异很大,农业资源丰富,乡村民风民俗丰富多彩,有着发展乡村旅游的优越条件。乡村旅游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新的休闲产品,而且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资源,维护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开发乡村旅游资源是我国旅游事业不断发展及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主要有如下几点现实意义: 1、有利于加强城乡文化交流,改变农业生产落后的观念 通过城市居民的参与活动,把先进的科技知识带到乡村,有利于科技推广;

旅游文献综述

南通大学 信 息 技 术 检 索 作 业 论文题目:现代旅游体验要素文献综述 姓名:顾鹏斐 专业:非织造材料与工程 班级: 132班 学号: 1315052037 指导老师:钱智勇 日期: 2015年5月4日

现代旅游体验要素 顾鹏斐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体验旅游日益兴起,旅游体验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通过文献综述提出了旅游体验的内涵,并总结了旅游体验的类型以及模型等。 关键词旅游体验;内涵;内容;模型 正文综观旅游业的发展历史和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消费方式,可以归纳为三个递进的旅游发展阶段(李怀兰,2004年)。第一阶段,观光旅游。这是旅游的初级阶段,是社会经济欠发达时期的必然选择,以自然风景区开发为主,旅游消费能力弱,服务意识不足,缺乏可持续发展前景。第二阶段,休闲旅游。这是旅游消费发展的中级阶段,是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第三阶段,体验旅游。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的最高旅游状态,是知识经济时代旅游消费的必然需求。它强调游客对文化的、生活的、历史的体验,强调参与性与融入性,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 20世纪60年代,鲍斯汀将旅游体验定义为一种流行的消费行为,一种经过人工设计的大众旅游体验;70年代,美国未来学者阿尔文· 托夫勒在其著作《未来的冲击》一书中,首次提出体验经济时代即将到来;1978年艾特森指出旅游体验的获得是由活动与环境组成,不同的活动及环境组合会产生不同的体验。90年代派恩和吉尔摩在《体验经济》一书中,正式提出旅游体验一词,指出企业为了迎合消费者,并为其创造难以忘怀的体验经历,将注重消费者的主观需求,并愿意为基于体验活动的消费者需求变化买单,以使消费者产生一次难忘的记忆。 一、旅游体验的内涵 关于旅游体验的含义,国外学者有不同的见解。Boorstin(1964)认为它是一种时尚消费行为,一种人为的、预先构想的大众旅游体验,是做作的、刻板的。MacCannell(1973)则把旅游体验看成是对现代生活所遭遇的困难的积极响应,他认为旅游者是在寻求“真实”的体验以战胜困难。而Cohen(1979)认为,旅

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的文献综述

德国人才差异化管理对中国的借鉴思考的文献综述人力资源管理就是最大限度地满足组织人力资源的需求;最大限度地开发与管理组织内外的人力资源;维护与激励组织内人力资源。简而言之,最优的人力资源可以用最少的人办最大的事,其中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潜力和长处,人力资本不断升值的过程。而人才差异化管理就是根据个体不同的知识经验水平,工作能力和个性特点,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和方法进行管理和开发,进而为顺利实施组织的发展目标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的一种管理方法。人力资源管理是对人的管理,自然要研究人性,即人的本性。那么,如何认识人的本性,就成了管理中的重大问题;对人性的研究,不同的学者,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持不同的价值观和研究方法,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可以得出不同的结果。本文结合所写内容并参考有关书目明确了德国人才差异化管理对中国的意义。 (一)国外关于人才差异化的相关理论研究 目前在我国,相关的人才差异化研究与德国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所以本文重点介绍有关国外的激励理论研究,像我们所熟知的马斯诺的“需要层次理论”,阿尔德弗的ERG 理论,麦克莱兰的“成就需要理论”,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罗伯特豪斯的“综合激励模式理论”和亚当斯密的“公平理论”等等,对于不同的人才,有着不同的管理方式。 1.1、马斯诺“需要层次”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诺是在前人莫瑞的研究下,进一步发展了其研究,并在1954年出版的《动机与人格》一书中对该理论进行了阐释,马斯诺把人的需要划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他认为,只有当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下一个较高层次的需要才能成为其主导需要,该理论从人的需要为出发点来探究人的激励和人的行为,有力的说明了人不但有经济上的物质上的需求,更有来自社会和精神上等方面的需求,给予管理者如何激励员工以启示。

国内外十年乡村旅游研究综述

国内外十年乡村旅游研究综述 为了更好地把握乡村旅游的研究脉络,以旅游学刊和Tourism Management 这两个国内外权威期刊对近十年的乡村旅游研究文献进行搜索,并通过分析整理得到乡村旅游的四个主要研究方面:开发与发展模式研究、品牌形象与市场研究、利益相关者与社区参与研究、乡村旅游产业融合研究。针对这四个方面分别进行综述,并做简单的评论,最后对乡村旅游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标签: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利益相关者 1引言 国内对于乡村旅游的概念也是众说纷纭。何景明(2003)比较了国内外学者对乡村旅游概念的界定和理解,认为“乡村性(urarilty)”应该是界定乡村旅游的最重要的标志。刘德谦(2006)对于乡村旅游、农业旅游、与民俗旅游的概念进行辨析,并对乡村旅游的概念作了如下界定:“乡村旅游就是以乡村地域及农事相关的风土、风物、风俗、风景组合而成的乡村风情为吸引物,吸引旅游者前往休息、观光、体验及学习等的旅游活动”。国内对乡村旅游概念的界定有相似之处但又有一定的差异。 鉴于乡村旅游概念的不确定,本文对乡村旅游的概念不做定论,而是采用国际上公认的乡村旅游的广义概念即:将农业旅游、休闲农业等视为乡村旅游的一种类型,以期在相对广阔的视野中对乡村旅游进行梳理。 2资料来源 近几年来,乡村旅游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关于乡村旅游研究的论文也是汗牛充栋。笔者对旅游学刊和Tourism Management这两个国内外旅游类权威期刊分别以“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农村旅游”与“Rural Tourism”、“Agri-tourism”、“Farm Tourism”等关键词进行搜索,分别找到108篇和30篇(2003-2013)乡村旅游相关文章。根据知网文献分析中心分析结果以及笔者整理得出近几年乡村旅游研究的四大内容,即:开发与发展模式研究、品牌形象与市场研究、利益相关者与社区参与研究、乡村旅游产业融合研究。 3乡村旅游研究内容 3.1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对于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研究,国际上乡村旅游的开发模式主要有三种:政府推动型、市场驱动型、混合成长型。而我国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 邹统钎(2005)比较了成都农家乐与北京民俗村的发展历程、发展模式与政

民俗旅游研究综述

2 0 0 7年1 2月第2 2卷第4期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国内民俗旅游研究综述苘茂兰,王峥 摘要:近年来民俗旅游成为各地旅游发展中的一个亮点,甚至成为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伴随着民俗旅游的发展,国内学者对此也给予了关注。1 9 9 8年以来各种学术性杂志上发表了许多有关民俗旅游研究动态的文章,对其进行梳理和归纳,可以发现,民俗旅游研究在某些方面还有需要加强的地方。 关键词:民俗旅游;开发模式;可持续发展 当前,国际旅游趋势在向文化旅游发展,以弘扬民族民间文化、展现民族地域风采的民俗旅游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国的民俗旅游发轫于2 0世纪8 0年代初期,民俗旅游以其浓郁的文化气息、可观的经济效益近年来在各地迅速兴起,甚至民俗旅游成为各地参与旅游市场竞争的有效手段。迄今,中国民俗旅游的发展趋势呈现以下六大特点:规模从小到大;内容从单一向多样化、复合型发展;地域上从少数民族聚居区向内地和全国范围扩展;形式上从单纯观光向体验、参与发展;游客以境外为主到国内外游客并重;层次上从初级水平向专业化水平发展。民俗旅游的发展及其开发中出现的新问题已经引起学界的高度重视,加强对民俗旅游及其开发的研究已成为当今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遍观近年来的旅游论著,在相关文献和研究成果中对民俗旅游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试图对 1 9 9 8年以来在各种学术性杂志上发表的有关民俗旅游研究的文献进行梳理、把握和评价,希望能够对今后国内民俗旅游发展的研究有所启示。 一、民俗旅游基本问题界定 1 .民俗及民俗旅游 发展民俗旅游首先需要搞清民俗是什么。如果用“泛民俗”来代替民俗,那么其所导致的对传承的背离是与民俗精神背道而驰的。对于民俗及其内容的理解,学界至今见仁见智。巴兆祥认为,民俗是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沉淀下来的集体性文化,表现在富有情趣的社会生产和生活领域的一种程式化的行为模式和生活惯例。[ 1 ] 钟敬文认为:“民俗”是人民大众参与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既包括农村民俗,也包括城镇和都市民俗;既包括古代民俗,也包括新产生的民俗事项;既包括口语传承的民间文学,也包括以物质形式和行为、心理等形式传承的物质、精神及社会组织等民俗。[ 2 ] 对于朝礼和宗教是否属于民俗,一种观点认为,将祭孔仪典、天子朝拜仪礼归人民俗项目有欠妥当,将历史遗迹、佛道寺观统人民俗旅游有失偏颇。但是,更多的学者认为,还是应将朝礼和宗教归入到民俗旅游资源之列,因为朝礼和宗教经过漫长岁月的沉淀,事实上已成了当地居民的文化传统,生活息息相关。但无论如何,民俗与旅游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古代开始,观风察俗,考察民间文化,就是推动旅游的一种动力。[ 3 ] “民俗旅游”概念最早是由西敬亭、叶涛于1 9 9 0年提出的,“顾名思义,民俗旅游是民俗与旅游的结缘,是以民俗事项为主体内容的旅游活动”[ 4 ] 。时至今日,对于民俗旅游的概念还是百家争鸣,几乎在所有以民俗旅游为主题的文献中都有对民俗旅游的解释。尽管学者对民俗旅游的内涵认定不一致,但对于民俗旅游的本质认定还是达成了共识: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是一种具有民族或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具体来说,其要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游者出游观赏的主要对象是民俗,即旅游客体是民俗风情。二是旅游地向旅游者提供的核心产品是民俗产品。只有当旅游者享用和消费的产品是旅游地供给的以民俗风情为核心的系列产品,这样的旅游活动才能归人民俗旅游之列。三是民俗产品必须由纯正地道的民俗开发而成。开发民俗必须保持原味,切忌歪曲。四是民俗旅游产品的主要载体是旅游地的民众。民俗旅游产品的开发必须有民众的广泛参与,民众的态度、素质直接关系到民俗旅游产品的质量高低和旅游地的声誉。 2 .民俗旅游的内容 根据民俗旅游涉及的民俗范畴差异,民俗旅游可分为物态民俗游、动态民俗游、心态民

浅谈国内乡村旅游【文献综述】

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旅游管理 浅谈国内乡村旅游 一、国外的研究现状 Richard Sharpley在2002年6月的《Tourism Management》中发表了《Rural tourism and the challenge of tourism diversification》一文。通过对诸多权威旅游研究的周刊,例如《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旅行研究》中刊登的相关文献的归纳总结,作者指出了国外乡村旅游研究的内容,根据其提供的资料,我认为可以集中表现在以下6个方面:一、乡村旅游供给。作为乡村旅游的供给方,乡村旅游的开发者、经营者、目的地居民和地方社区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原始的驱动力;二、对乡村旅游者旅游动机及其特点进行剖析作为基础,再根据不同标准进行市场细分,旅游市场将更为合理、精确;三、居民对乡村旅游的理解和态度。旅游地居民是乡村旅游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态度和感知会给乡村旅游企业带来直接的影响;四、乡村旅游的经济影响、社会影响以及环境影响,但总体看来,集中于前两者;五、乡村旅游营销。目前,国外研究焦点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营销主体与营销策略、乡村旅游形象和品牌等方面;六、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在国外,人们认为乡村是独特的,因此对其格外关注与保护。实现可持续地开发,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是保持乡村性的需要。 Suzanne Wilson在《Factors for Success in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一文中介绍了国外乡村旅游发展的背景,认为发达国家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离不开一个世纪以来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作者将乡村旅游的理论研究从概念内涵、经济、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等方面展开分析总结,认为国外关于乡村旅游,从概念到乡村发展原因,发展方向、模式等都已有了一套相对完整全面的研究体系。除了传统的分析推理等研究方法,访谈法、图表法、综合法等也成为重要的运用手段。国外研究人士注重细节研究,将实际应用情况与理论相结合,将乡村旅游的实践创新推到一个新的层面。 二、国内的研究现状 何景文在2004年第19卷第一期《旅游学刊》中发表的《国内乡村旅游研究:蓬勃发展而有待深入》一文中,提到了近年来中国乡村旅游发展取得的可喜成绩,也对其旅

文献综述

前言 大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的频率加快、范围加大和程度加深。有数据表明:“在我国20世纪 80年代中期,23%~25%的大学生存在心理障碍,90年代上升到25 %,近年来已达到30%,存在心理障碍的人数还在不断增多”。[1]使得我们不得不更加关心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任长顺在《不同运动项目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影响的调查研究》中提出“大学时期是大学生良好心理习惯的形成和心理逐渐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近年来随着现代人对健康认识的转变,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大学时期同时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大的时期。他们既要应付生理变化带来的心理问题,还要应付社会环境变化产生的心理矛盾,常常处于错综复杂的心理矛盾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多种多样的心理卫生问题”[2]。曾四清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中提到“心理疾病最重要的治疗手段是行为疗法”[3],而刘卫平、李平等认为体育教学恰恰在这方而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以思维活动为主要活动方式的文化课,由于学生的心理思想和外部行为不宜表现,所以在课堂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多以理性的说教为主,学生的主体参与水平仅处于较低的被动 认同活动阶段,故难以实施有针对性、及时性的教育来改善增进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相比之下,体育实践课由于它具有群体性、竞争性、艰苦性、娱乐性、释放性、外显性等特点,故可以看成它是个社会活动的缩影,或者说是社会活动模拟游戏化,人们沉浸在体育实践课活动中,会感受到丰富多变的刺激,也会体验到几乎和社会活动完全相同的精神磨难与心理冲突。所以,它更易于有效地把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与心理健康行为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在寓心理健康教育于课堂身体活动的过程中主动加强主体的参与性,并充分地体验、领悟、内化,然后附诸实践直接接受实践的检验”。[4]正因为体育教育在这方面表现出来的优势,使得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关注体育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影响。本课题主要是从平时的课堂教学出发,研究体育运动本身会对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各种不同教学手段对学生的心理产生的不同影响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价,使体育教师在课堂体育教学过程中渗透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更具操作性和可行性,从而促进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 [主题] 大学阶段是人们接受系统的学校教育的最后时期,也是人们进入社会前的最后阶段。大多数学生离开了家长而独自生活和学习,其中有来自日常生活的苦恼、有与同学交往过程中发生的关系矛盾、有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以及即将毕业进入社会而产 生的就业压力,因此,高丹娜在《如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提出本阶段“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大的时期”[5];同时还要应付生理变化带来的心理问题,从而常常处于错综复杂的心理矛盾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多种多样的心理卫生问题。

关于动机的文献综述

关于动机的文献综述 教育科学学院应心091班梅琴 0906032017 摘要:人类行为的动机一直都受到心理学家们的关注。本文概述了动机的相关 定义,回顾了随着心理学的研究发展而出现的各种动机理论,探讨了一些动机理论的主要容,并对动机的研究前景作出了探讨。 关键字:动机;动机理论;综述 一.引言 人从事任何活动,总是由于他有从事这一活动的愿望。愿望总是指向于一定的对象,指向引起这种愿望并满足这种愿望的事物。当愿望所指向的对象激起人的活动时,反映这种对象的形象或观念就构成活动的动机。动机是人的活动的推动者。它体现着所需要的客观事物对人的活动的激励作用,把人的活动引向一定的、满足他需要的具体目标。动机可以由当前的具体事物所引起。如感到寒冷的人,有取暖的需要;附近的木柴、引火物等,能引起他产生烤火的动机。可是引起动机的,远不限于当前的事物,也可以是事物的表象和概念,甚至是人的信念和道德理想等等。例如对真理和正义的坚信和热爱,个人的责任感或事业心,在一定条件下都能成为推动人去从事活动的动机。 动机是一个非常广泛,十分复杂的心理现象。人类的任何行为都离不开动机。在非智力因素中,动机起着重要的作用。同一动机可以引起多种不同的行为,而同一行为可出自不同的动机。一种行为可能为多种动机所推动,合理的动机可能引起有不合理的甚至错误的行为;错误的动机有时被外表积极的行为所掩盖。 二.动机的概念: 动机问题的复杂性以及研究者的多元探讨,反映了人们对动机的不同认识。对动机的定义不下数十种。动机一词源于拉丁文Movere,意即推动的意思。后来的研究者大多依据这一本意对动机作出解释。有人认为,动机是“推动和维持人的活动的心理动因”【1】。这一定义强调动机的作用和实质,但并未指出动机产生的原因。也有人指出,动机是“一种由需要所推动的,达到一定目标的行为动力”【2】。这个定义强调需要和动机的实质性联系,但轻视目标、诱因在动机产生过程中的作用。学者春兴教授认为,“动机,是指引个体活动,维持已引起

学生成就动机的培养研究

学生美术课成就动机的培养初探 浙江省义乌市五爱小学张怀清 [摘要]成就动机的培养,既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又提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本研究就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指出了“成就动机”的涵义和理论基础。在理论分析和实验的基础上,对“成就动机”的培养途径进行了探索、总结。 [关键词]成就动机;培养;激励;营造;期望效应。 一、问题的提出 麦克里兰德通过研究发现:成就动机水平高的人希望获得成功,当他失败之后,会加倍努力,直至成功。就小学生而言,成就动机强的学生较之一般学生具有更饱满的学习热情、更坚强的学习毅力及更高水平的学习自觉性。实践证明:成就动机越强,成就需要的层次越高,对学生学习和成才的推动作用就越大。 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往往对学习好的学生寄予厚望,使得优等生成就动机长盛不衰,而忽视了最需要转变的中等生和后进生,因此造成很大一部分学生对学习丧失信心,把学习当成苦差事。他们经常在责怪声中学习,很少有人为他们创造多方面的成功机会,让他们在心理上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喜悦。另一方面,受当前评分制度的影响,及对学生的划一要求,使有的学生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获得成功,而使另一部分学生即使作出最大的努力也不能达到要求,这样这两部分人在心理上都感受不到成功的喜悦。 鉴于上述原因,我们对学生进行了“成就动机”的培养与研究。 二、“成就动机”的涵义及其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成就动机”的涵义 “动机”就是发动和维持某种行为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各种因素的一个中介变量。对于学生来说,最重要的动机是成就动机。成就动机指个人追求成就的内在动力,其含义有三个方面:1、指个人追求进步以期达到希望目标的内在动力;2、指从事某种工作时,个人自我投入精益求精的心理倾向;3、指个人在不顺利的情境中,冲破障碍克服困

自我决定动机研究综述

自我决定动机研究综述 摘要:自我决定论是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种认知动机理论, 代表着当下动机理论研究的趋向。文章综述了自我决定理论体系的发展过程及具体内容,归纳了典型领域研究成果,分析了未来研究的走向,并对该理论的发展进行了讨论与评价。关键词:自我决定动机;测量;应用领域 动机问题是心理学研究的核心论题之一,它涉及人类行为的基本源泉、动力和原因,最能反映人类行为的目的性、能动性特征, 而自我决定论是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种认知动机理论, 代表着当下动机理论研究的趋向。准确理解自我决定动机理论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动机的理解,并为动机问题研究的前景指明道路。一、自我决定动机 动机的自我决定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Deci 和Ryan提出的,它关注的焦点是人类的行为在多大程度上是自愿的和自我决定的。自我决定理论是人本主义的一个动机理论,它假设人是积极的有机体,人天生就具有追求心理成长和发展的倾向,努力去应对持续的挑战,并把外部经验与自我感进行整合。根据个体自我决定的程度不同,自我决定理论把人的动机分为:缺乏动机、控制动机和内在动机。动机的自我决定理论包括四个小型理论:有机整合理论主要阐述外部动机发展为内部动机的过程经历了哪些不同类型的动机;基本需要理论主要归纳了人类先天存在的三种基本心理需要,以及它们与心理健康和幸福的关系;认知评价理论主要解社会情境中的各种因素对于内部动机的影响;因果定向理论主要描述人们的先天倾向中的个体差异,以及这些差异怎样影响个体对于环境的选择和适应。上述四个小型理论在近几年的研究中并未得到同等程度的发展,多数的研究主要围绕前三个小型的理论展开,重点探讨了不同类型的动机对行为的影响,考查了社会环境中的不同因素对基本心理需要满足的影响,研究了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又是怎样影响到自主动机的。 二、自我决定动机的测量 随着人们对自我决定理论的关注,相关研究逐渐增多,研究者相继编制了一些量表,用于研究不同人群的自我决定动机。目前国内使用的量表主要是对国外量表的修订。唐本钰、张承芬对 sheldon 等人编制的自我决定量表(SDS)进行了翻译并用我国大学生样本进行验证,发现同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该量表有两个分问卷组成,共有十个题目,每个分问卷五个,既可以分开使用也可以合起来

国内乡村旅游研究综述

国内乡村旅游研究综述 乡村旅游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欧洲,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及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加上市场经济营造的激烈竞争的氛围,导致城市居民向往宁静的田园生活和美好的乡间环境,乡村旅游应运而生。20世纪80年代,西班牙开始发展现代意义上的乡村旅游。随后,乡村旅游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农村地区迅速发展,并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走上了规范化发展的轨道。 中国的乡村旅游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良好,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自我发展和20世纪90年代的倡导发展,乡村旅游已经成为了21世纪旅游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迄今为止,学者们对它进行了研究,并创造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相关研究还有待深入。现将近年来国内关于乡村旅游研究的文章综述如下。 一、乡村旅游的概念与兴起研究 (一)乡村旅游的概念研究 关于乡村旅游的概念,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学者,都作了很多种界定。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被社会各界普遍认可的说法。不同的专家学者所关心的领域和重点不同,因而对于什么是乡村旅游,其观点和看法各有侧重。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 Bramwell&LaneB (1994)认为乡村旅游不仅是基与农业的旅游活动,而是一个多层面的旅游活动,它除了包括基于农业的假日旅游外,还包括特殊兴趣的自然旅游、生态旅游,在假日步行、登山和骑马等活动,探险、运动和健康旅游,打猎和钓鱼,教育型的旅游,文化与传统旅游以及一些区域的民俗旅游活动。[1]何景明,李立华(2002)给出了狭义的乡村旅游的概念:在乡村地区,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吸引物的旅游活动。[2] 杜江 (1999)认为:乡村旅游是以乡野农村的风光和活动为吸引物,以都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满足旅游者娱乐求知和回归自然等方面需求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3] 王兵 (1999)认为:乡村旅游是以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活动及传统的民俗为资源,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度假为一体的旅游活动。[4] 肖佑兴 (2001)认为:乡村旅游是以乡村空间环境为依托,以乡村独特的生产形态、民俗风情、生活形式、乡村风光、乡村居所和乡村文化等为对象,利用城乡差异来规划设计和组合产品,即观光、游览、娱乐、休闲、度假和购物为一体的旅游形式。[5] 通过对现有一些乡村旅游概念的比较和分析,乡村性应该是界定乡村旅游的最重要因素。因此,狭义的乡村旅游是指在乡村地区,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如果对这个乡村旅游概念中“乡村性”这个特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就可能导致乡村旅游概念的模糊。 (二)乡村旅游发展动因研究 任何旅游活动产生的动力都来自于需求市场和旅游动机两个方面,乡村旅游的兴起也同样如此。

亲子旅游者旅游动机与消费行为关系研究

基于旅游动机的景区娱乐消费行为研究 --------以凤凰古城为例 学号:200807220001 姓名:王晶圆 1.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市场需求是旅游地衰退与复苏的真正驱动力,旅游地的持续健康发展有赖于保持和扩大其市场份额,其关键在于旅游地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能否满足旅游者的需求。旅游者在动机和行为方面的同质性使他们对呈现的产品和促销手段做出相似的反应。旅游者在景区的娱乐消费行为源于旅游动机的驱动,因此,要提高旅游地的空间竞争力,必须要对旅游市场进行细分研究以了解和分析旅游者不同群体的旅游动机、娱乐需求和消费行为模式,为选择和开拓旅游地的目标市场,改进景区娱乐产品的适合性和适度性,为提高旅游地的市场营销和服务水平提供依据。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本文以凤凰古城为例,从旅游动机视角出发,对旅游动机与景区娱乐消费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以期探寻旅游消费者行为特征,促进旅游目的地市场细分,推动旅游地娱乐产业的发展。 本文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首先从理论意义上来看,旅游动机是影响旅游者消费行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许多版本的《消费者行为学》中都提及了动机会影响消费者的偏好进而影响消费者的娱乐消费行为,但是对“旅游动机”是如何影响景区娱乐消费行为的问题并没有进行深入研究。因此本文从消费者行为理论、旅游动机理论出发探讨旅游者消费动机差异而引起旅游者景区消费行为的不同,有助于加深对旅游者动机与旅游消费行为匹配的新认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与丰富了旅游市场的研究。此外,本文通过实证研究与对比分析,不仅验证了理论假设,并进一步为旅游消费者行为理论提供了实证研究的依据。 与此同时,本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娱乐消费行为属于消费行为之一,目标旅游消费者行为的研究是旅游目的地与旅游企业制定市场营销策略的起点,可以减少决策的盲目性与随意性,增强营销决策的针对性与服务有效性。通过本文研究,可以对消费者市场进行进一步细分,明确消费者娱乐消费需求、动机和消费行为特征,从而使得旅游地和旅游企业可以通过针对不同消费者采取不同的产品和服务营销策略。 2.相关研究回顾与文献综述 2.1旅游动机研究文献综述 2.1.1国外及港、台地区旅游动机研究回顾 国外旅游动机研究无论在理论、概念研究方面还是在实证研究方其中被旅游研究领域较多引用的是驱力理论、期待价值理论和唤醒理论。尤其因为旅游动机研究具有广泛的应用性,国外旅游动机研究总体是注重经验性实证研究,这种研究往往是在结合已有的旅游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基础上进行的多方位的细分化的研究。笔者拟从理论和实证这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理论上对于旅游动机概念的研究有美国的格兰汉姆M.S丹尼(Craham M.S Dann)(1981)在旅游动机的多种解释、定义的基础上,归纳、提炼出了对旅游动机概念的描述性定义。戴尔(Dale Fodness)(1994)讨论了旅游动机的测量、了解、

大学生学习动机文献综述

兰州城市学院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信息检索与应用》课程期末考试方案 兰州城市学院课程期末考试论文 学院名称:传媒学院 专业名称:教育技术学 学生姓名:周泰霖 任课教师:徐丹

大学生学习动机文献综述 一、学习动机简述 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并维持学习活动、并致使其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表现为学习的志向、愿望或兴趣等, 对学习起推动作用。学习动机的主要构成成分有外来动机(学习活动是为了外部报酬、奖励或荣誉) 、内在动机(学习活动是为了学会所学的内容本身)、认识兴趣(求知欲)及成就动机。外来学习动机通过激发内部动机来发挥作用, 因此, 学习动机的培养关键在于内部动机的形成。 学习动机在大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习动机强的大学生不但能够坚持不懈地克服各种困难, 把自己注意力长时间集中到学习对象上, 而且能够在学习活动中找到学习的乐趣,最终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就其总体主流来说是正确的、积极的、高效的, 大学生一般都有很强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 很好地完成学业。但也有一部分大学生由于学习动机不明确或学习动机不正确, 出现盲目厌学混日子,毕业应聘无所长的现象。高等院校应根据社会的需要及大学生的心理特征, 遵循学习的基本规律, 积极思考和寻求科学合理的教育对策, 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及学习管理, 明确每一阶段的学习任务, 培养他们正确的学习动机。 二、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 大学生的学习活动动机除具备动力性、方向性、隐蔽性、复杂性等动机的一般特征外,还有大学这一人生特殊学习阶段自身的特点。 (一)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多元性。 大学生的学习动机的多元性主要表现为四类: (1)报答性和附属性学习动机。 (2)自我实现和自我提高的学习动机。 (3)谋求职业和保障生活的学习动机。 (4)事业成就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带有一定的综合性和不稳定性,在同一个大学生身上也会有多种不同的学习动机同时存在,并由一种或多种学习动机起主导作用,而对于起主导作用的学习动机,又会随时问及条件的变化而改变。 (二)大学生学习动机的问接性。 根据肖钱瑛对华南四所大学的调查表明,大学生的直接性学习动机,如分数、赞赏奖励、避免惩罚等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逐渐减弱。而间接性学习动机,如求知欲,探索、成就、创造、贡献等,将会随年级的升高而逐渐加强,并且,间接性学习动机是大学生的主要学习动机。 (三)大学生学习动机的职业性。 大学的学习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且职业定向相对明确,而刚进校的大~新生对于本专业的相关情况并不十分了解,随着年纪的升高和对自己专业的日益了解和喜爱,职业化的学习动机也随之强化。 (四)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功利性。 调查表明,学生最感兴趣的课程是应用性学科(包括外语),其次是实验、实践课,最后

自我决定理论与工作动机【终稿】

组织行为学学报26, 331-362 (2005) 收稿日期 2005年1月8日 自我决定理论与工作动机 Marylene Gagne 加拿大魁北克省蒙特利尔市肯考迪亚大学约翰莫尔森商学院管理系 Edward L. Deci 美国纽约罗彻斯特大学临床和社科心理学系 摘要:阐释外在动机因素对内在动机的影响的认知评价理论在组织行为学文献中受到了初步的关注。然而,将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简单地一分为二的划分方法,使得该理论难以直接应用到工作环境中。我们要依据自主程度的不同来区分外在动机,因而有了自我决定理论。自我决定理论在教育、医疗保健和体育等领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描述了一种工作动机理论——自我决定理论,并阐释了它与其他组织行为学理论之间的联系。 引言 在Vroom(1964)的期望价值动机理论的基础之上,Porter和Lawler(1968年)提出了一个有关内在和外在工作动机的模型。内在动机意味着,人们因为发现一件事情很有趣而去做这件事情,并且人们从这件事情本身获得一种自发的满足感。相反地,外在动机则需要一种手段,例如物质奖励或者口头表扬,这使活动和结果可以分离,因此在此种情况下满足感来自于这件事情导致的外在结果而不是事情本身。 Porter和Lawler(1968年)提倡对工作环境进行建设,使得有效表现可以同时得到内在和外在的报酬,这样的结果转而也可以产生一种完全的工作满足感。这可以通过拓展工作的趣味性来达到,从而使工作本身的内在报酬更高,也可以通过依工作绩效而定的加薪、提拔等外在报酬手段达到。该模型中暗含了这样一种假设——内在和外在报酬是可叠加的,都能够增加工作满足感。 Porter和Lawler的模型,Vroom的理论,以及其他的期望价值理论都只是一种公式化的构成,其中许多确定和精炼的因素来自于详细设计的调查研究(见Michelle,1974年)。然而,调查中的一个关于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的可加性的分支仍存在问题和争议的。明确地说,早期的可加性假说研究发现,有形的外在报酬会降低内在动机,而口头赞扬却能强化内在动机(Deci,1971年)。这就暗示了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可以同时积极地或者消极的互相作用,而不是互相叠加。基于几个早期的实验,认知评价理论(认知评价理论;Deci,1975年;Deci和Ryan,1980年)旨在解释外在动机因子对内在动机的影响。 认知评价理论

关于激励理论的文献综述(终审稿)

关于激励理论的文献综 述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关于激励理论的文献综述 激励问题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已成为决定企业成败的重要因素,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在这一方面的研究遥遥领先,我国才刚刚起步。尽快形成结合中国企业实际的我们自己的激励理论和已此为基础的激励机制,是中国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当务之急。 一、前言 随着中国加入WTO,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市场经济也越来越成熟,而中国由于开放时间较晚,管理理论和经验落后,相对发达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弱势。激励问题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已成为决定企业成败的重要因素,中国企业如何从激励理论研究上找到突破口,尽快达到发达国家的实力是我们应当仔细思考的问题。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国际学术界长期以来对激励理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着名的理论包括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他将人的需要分成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是由低级向高级的一个层级系统。马斯洛的发现因符合一般的观察结果,因而在企业界与学术界都颇为知名,得到广泛的认可,在实际工作中也得到广泛的应用,有许多管理者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的不同划分提出了不同的激励措施,在实践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马斯洛的观点不免带有机械论的偏颇:他认为需要层系只有单一的逐级上行的机制。同时在研究对象的选择上因为缺乏科学的研究方法作支撑,信度不高。 耶鲁大学的阿德弗教授针对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缺乏实证研究的不足,把马斯洛的需要层次修改为ERG理论,他认为有三种核心的需要:生存、相互关系和成长,生存需要涉及到满足人基本的物质生存的需要,包括马斯洛称为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的这两项;第二种需要就是相互关系,即维持重要的人际关系的需要,这类需要和马斯洛的社交需要和自尊需要的外在部分相对应,这是人在社会中立足的重要需要。第三种需要是成长需要,即个人发展的内部需要,包括马斯洛尊重需要的内在部分和自我实现需要的一些特征。阿德弗继承了马斯洛的层系与逐级上行的概念,但却做了两点重要的修正:一是将马斯洛的满足则上行的运动规律,补充以一条新的挫折下行机制,即当最高层的成长需要得不到满足受到挫折时,下层的情谊需要会在新的水平上重新显现而成为主宰,同样规律也存在于情谊需要及其下层的生存需要之间。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不同,ERG理论证实了人的多种需要不是阶梯式的关系,它可以同时存在,如果高层次的需要不能得到满足,那么满足低层次需要的愿望会更强烈。大量的研究表明,ERG理论更符合实际,是关于需要层次的一种更为有效的观点。 麦克里兰的"成就需要理论",把与工作有关的需要分为成就、情谊与权力三类,前两者相当于马斯洛的自我实现与社交需要,后者则指想要影响与控制别人的需要。麦克利兰研究指出,成就需要与工作绩效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并且提出了系列的激发员工成就需要的方法。同时,他还指出,情谊和权力需要与管理者的成功有密切的关系。 赫兹柏格的"双因素理论"指出,一部分因素和工作环境或条件相关成为保健因素,这类因素的满足只能消除员工的不满,不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而另一部分因素和工作内容紧紧连在一起称为激励因素,这类因素的满足才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

城市旅游形象研究的文献综述

城市旅游形象研究的文献综述 前言 城市旅游形象是指城市的内外部公众(城市居民、城市旅游从业者、现实旅游者、潜在旅游者)对城市外在景观特征和内在、历史、文化底蕴体验所形成的总体的、抽象的、概括的认识与评价,是对城市旅游地的历史印象、现实感知和未来信念的一种理性综合。城市旅游形象是城市的历史和现实发展实践与多方面功能所形成的、所表现出来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是城市综合素质的反映。[1]塑造城市旅游形象,不仅能增加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提高旅游经济效益,而且能促进一个城市的社会文明和进步。旅游城市的旅游形象是该城市总体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城市的总体形象。而我国当前的对城市旅游形象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理论研究明显滞后于实践,无法起到应有的指导作用,进一步探讨很有必要。 一、城市旅游形象的概念 保继刚等认为,城市旅游形象是指旅游者在游览城市过程中,通过对城市环境形体的观赏游览和对民俗民风、市民素质、服务态度等的体验所产生的城市的总体印象。[5] 袁霄梅认为,所谓城市旅游形象是指城市游览者在旅游城市的过程中通过对城市环境形体(硬件) 的观赏和市民素质、民风民俗、服务态度等(软件) 的体验所产生的城市的总体印象。[6] 卢晓认为,城市旅游形象是指社会公众和旅游者对城市旅游的整体印象和评价,包括人们对该城市旅游产品、旅游设施、旅游服务功能等的总体、抽象、概括的认识和评价,是城市的历史印象、现实感知和未来信念的一种理性综合。 [7]熊礼明认为,城市旅游形象是指旅游者在游览城市的过程中通过对城市环境形体(硬件)的观赏和市民素质、民俗民风、服务态度等(软件)的体验所产生的总体印象。它是城市旅游吸引物、城市景观风貌、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在旅游产品生产中对旅游者综合作用的结果,是城市综合要素在旅游者心目中的反映。总的说来,每个城市对旅游者都有一个趋于一致的感知形象。在某种程度上,这种形象几乎固化在旅游者的心目中。[8] 从以上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国内学界在对城市旅游形象的内在机理与模式研

浅谈学生成就动机的培养

浅谈学生成就动机的培养 摘要:成就动机对学生的学习具有激活特性和使动机能,可促使学习者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因此我将就本人提出学生成就动机培养的几条看法。 关键词:学生成就动机培养 在人生的道路上,谁都希望自己在学业上或事业上能够充当一位强者,但是真正能够称得上的却寥寥无几。我们纵观古今中外许多伟人的成才之路就会发现,虽然他们有着不同的天赋、机遇和客观条件等,但都具备一个基本点就是坚定信念和渴望成功的进取精神。换句话说,他们均具有较强的成就动机。因为在这种愿望的指引下,他们会树立人生的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即使遇到挫折失败了,他们也不会轻易放弃,而是不断地总结经验和教训去实现他们的人生目标。 一、成就动机及其作用 动机是推动人们进行某种活动的内驱力,成就动机是动机的一个重要形式。个体能否取得一定的成就,关键取决于他是否有较强的成就动机。在目前的知识经济时代,动机作为在非智力因素中处于核心地位的一个重要心理成分,在中学生的成长、成才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首先,成就动机对学生的学习具有激活特性和使动机能,可促使学习者尽快进入学习状态。学生学习自觉性、主动性的程度,正是由这一机能决定的。其次,成就动机具有积极定向和导向机能,可使学生将全部精力集中在学习等必要的活动上而疏离其它无关事物,并能有效抵制各种无关刺激的干扰。最后,成就动机具有内隐性特点,它不能决定学生采用何种智力活动方法构建他的知识体系,而只是通过集中注意、准备力量、降低知觉阈值、提高敏感性来促进学习。 二、学生成就动机的培养与激励 1、在丰富的学习活动中培养成就动机 学生在学习各门课程中,教师要持续不断地、有意识地运用各种方法鼓励学生学习知识。激励学生解决问题的内趋力,从而产生探求知识的内在需要,逐步树立和提高成就动机。比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