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论中国自然式山水园与英国风景园的异同

论中国自然式山水园与英国风景园的异同

论中国自然式山水园与英国风景园的异同
论中国自然式山水园与英国风景园的异同

摘要

本文通过抓取几个关键专题对中国自然式山水园与英国风景园的异同加以分析,了解两国园林的各自精髓所在,吸取借鉴意义,借以指导具体的园林设计实践。

关键词:中国的自然式山水园;英国风景园;异同

Abstract

This article analyzes what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natural mountain and water garden and English natural scenery garden in some important subjects, and learning each the essences to guiding the landscape design practices.

Key Words:Chinese natural mountain and water garden;English natural scenery garden;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 II 绪论.. (1)

1中国自然式山水园发展的历史过程 (1)

1.1第一个阶段 (1)

1.2第二个阶段 (1)

1.3第三个阶段 (2)

1.4第四个阶段 (2)

1.5第五个阶段 (2)

2英国风景园发展的历史过程 (2)

3历史发展过程小结 (4)

4中国自然式山水园与英国风景园的异同 (4)

4.1园主和造园者的异同 (4)

4.2造园要素的异同 (5)

4.2.1理水 (5)

4.2.2叠山 (5)

4.2.3建筑 (6)

4.2.4植物 (7)

4.3对自然地态度的异同 (5)

4.4对情感、志趣的表达的异同 (5)

4.5功能利用和空间形态的异同 (5)

第五章异形成的原因分析 (8)

5.1气候环境..................................................................................................................... .8

5.2 第经济、政治制度差异............................................................................................ .9

5.3哲学观念的不同......................................................................................................... .9结语. (10)

参考文献 (11)

绪论

21世纪提倡生态城市,在城市区域不断扩大,耕地和森林减少的情况下,园林对生态建设至关重要。当代园林建设同样需注意生态性原则,更多强调以“自然手法”设计园林,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而在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中最为强调自然的有中国的自然式山水园为代表的东方园林体系和欧洲园林体系中的英国风景园。通过对中国自然式山水园与英国风景园异同的梳理,可以从两者间提炼出更多宝贵的共有价值观念,也可以明晰两者之间的差异缘由,寻求适合各自发展应坚持和可借鉴的营养,来指导具体园林设计实践。

本文将首先通过对二者各自的发展过程予以介绍,从中抓取几个关键专题如造园者和园主的身份、造园要素、对自然的态度、情感表达、人文艺术的交叉影响、功能利用和空间形态等对比两者之间异同的,最后研究形成原因以及借鉴意义。

1中国自然式山水园发展的历史过程

“中国古典园林产生较早,可考的记载始于西周,到清末延续了3000多年。中国古典园林是以自然式山水园林为特征的东方园林体系的发展源流。其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

1.1 第一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商周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自然式山水园林的“萌芽阶段”,代表为囿,一般为帝王的宫殿园林和皇家的猎场,据古籍记载最早的园林叫做“灵台”,及供帝王游玩的场所,里面为自然地山水植物,有意识的放养奇珍异兽。这一时期的园林的形成基本借助对自然风光的直接利用,无太多的人为整理。

1.2第二个阶段

秦汉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自然式山水园林的“雏形阶段”,形成了中国传统园林最基本的园林式样“一池三山”,代表是皇家的宫、苑,自此园林基本上与建筑(宫殿、居住、寺观)相结合,互为整体。这一时期的园林虽摆脱了“纯自然”的利用,但人工的整理和创造仍以模仿自然为主,代表作品有秦始皇的阿房宫、汉高祖刘邦的未央宫、汉武帝的建章宫。

1.3第三个阶段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巨大震荡,这一时期的园林成为中国自然式山水园林的“转折阶段”,山水园林体系得到强化,在模仿自然的有所提炼,注重“源于自然,但又高于自然”的探索。受山水、田园文学和绘画的发展,园林产生了中国自然式山水园的另一个特征“意境”美。江南园林在这一时期得到发展,并发展成为中国古典园林重要的一支。

1.4第四个阶段

隋唐和宋元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自然式山水园的“全盛阶段”,造园数量和质量都开创了前朝之未有,中国古典园林中造园要素和形式基本定型。这一时期文人墨客广泛的参与园林创作,注重园林“诗情画意的表达”,被称作“文人园”,如唐代大诗人王维创作了“辋川别业”。这一时期人们除了热衷造园,同时出现了专门的园林研究,如李格非,其代表作品为《洛阳名园记》。由于这一时期国力强盛,伴随着文化交流活动,中国的造园思想和手法向外传播如日本和朝鲜,并随着东亚各国园林从模仿到名族化的过程中最终形成了世界园林体系中的东方园林体系。1.5第五个阶段

明清时期,中国自然式山水园达到了炉火纯青的“成熟阶段”,各种造园手法、技艺均已至最高水平,留存至今的古典园林不管是皇家园林还是江南的私家园林基本上都是这一时期的作品,代表如北京的故宫、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无锡的寄畅园、扬州的何园个园、苏州的拙政园、网狮园。这一时期的园林,随着西方文化的传播,在园林中也有所渗入,如颐和园中远瀛观的西式建筑、水法的应用;同时期中国山水园林也被介绍到西方,并形成了一股“中国园林热”

2英国风景园发展的历史过程

英国园林属于欧洲体系,不同于意大利的台地园和法国的勒诺特式的规则式、几何式的园林风格,通过对自有景观的提炼,结合中国山水园林“自然手法”的启示、借鉴,英国形成了以自然风格的基调的风景园,自成一格即“英国学派园林”。其产形成于18世纪初到19世纪,发展阶段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

2.1 第一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为“庄园园林化”时期,从18世纪初至18世纪中叶,造园艺术转向自然美并体现在以庄园或庄园形式为载体,因地制宜的寻找场地和环境的“灵魂”,抛弃围墙,引入园外自然风光,结合庄园畜牧生产创造的新的景观形式,不同于之前模仿意大利和法国的规则式园林,“庄园园林”改变了规则园林单调雷同的处理手法,由于园林的自然化原则,也节约了规则式园林高额的维护成本,此外结合庄园生成的做法,把单纯的观赏园林,变得成了兼具经济功能的“生产园”。这一时期还产生了英国园林特有的景观构筑物“哈哈墙”,其创造性的取消了生硬的围墙,通过隐形的高差处理处理处兼具灌溉和防洪的干沟,同时在景观上有加强了视线的渗透和空间的流动。这一时期的造园代表人物有,坎特、勃朗、蒲柏。

2.2 第三个阶段

第二个阶段为“画意式园林”时期,从18世纪中叶至18世纪末,随着欧洲浪漫主义在艺术领域的风行,英国造园家从充满野趣并带有中世纪怀旧风格的“罗莎式”绘画中找到灵感,创作充满画意的园林。“画意式园林”的代表人物是钱伯斯,他的园林有几个特点:

①缅怀中世纪的田园风光,具体手法为在园中修建具有哥特的小建筑和中世纪风格废

墟、残迹;

②采用茅草屋、村舍、山洞、瀑布等乡野景观元素,使得景观画面更具自然野趣;

③大胆的采用异域风情的景观元素,如其个人的代表作品丘园中就引入了中国塔、碑

亭等元素。

2.3 第三个阶段

第三个阶段为“园艺派”时期,从18世纪末期到19世纪,由于前两个阶段的铺垫,英国自然风景园已在欧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一时期造园成为专门的社会分工和职业,景观设计师的社会地位得以提高。由于园艺处理更具专业性,这一时期的园林被称为“园艺派”时期。伴随着英国资产阶级和工业革命的率先完成,海外的殖民贸易在增益英国国力的同时,也为园林引入更多创作素材(如各地掠夺名花异草),拥有更多的金钱用于园林的创作,受商业利益控制,具有更多的商业性和折衷性。19世纪英国的风景园渐成主流并直接影响20世纪世纪世界园林艺术发展。

3历史发展过程小结

从上述两个小节可以看出,中国自然式山水园孕育时间长,在长时间内形成了“超稳定”设计风格,即以“天人合一”思想为基础,外师自然山水,中得“意境”之美为的模式,影响东方园林体系,并在21世纪的今天仍然继续其生命力,其影响也愈来愈得到西方人的认可和借鉴。而英国的风景园形成时间较短,但影响就像其首先完成的“工业革命”一般,同样巨大,直接影响了20世纪的世界园林艺术的发展。二者在今天的造园实践中仍然为人们所汲取、借鉴。在回顾两者的发展历程中,甚至在18世纪末期已有了一些戏剧性的融合,如英国流行起的“中国园林热”和颐和园中西式元素的利用。

4中国自然式山水园与英国风景园的异同

4.1园主和造园者的异同

在中国园林的主人一般均为皇族、权臣和寺庙,园林作为特权阶级身份的一部分,园主兴园除满足自己游玩性致、表达自己志趣情操外,还要遵从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所以一般皇家园林较之权臣和寺庙园林都更显得雄伟和奢华。造园者除工匠外,无专业的造园设计师,设计师的职位一般由诗人、画家等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人担任,如著名的扬州园林何园,就是以画家石涛的画本为原型设计的。由于园林和建筑技艺,在传统观念中被视为雕虫小技,叠山、理水的技法往往做为工匠技艺用于行业甚至是家族的传承,所以鲜有为人重视的园林专出现,关于园林的文字研究往往仅出现在史书、传记当中。现有留存常被人们研究的造园著作有明末李渔《一家言》、清朝计成的《园冶》。

在英国园林的主人同样为皇族、大臣、教会,1688年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的到来新兴的资产阶级力量得到壮大,但是由于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封建统治力量和其作为私有财产一部分的园林得以最大限度的保留,但是也出现了园林国有化的、公有化的趋势,英国最大的皇家公园海德公园于18世纪末期便成为世界公园的“先驱”。英国18世纪造园出现了职业化的倾向,设计师的社会地位得到认可和提高,这一时期造园家除了有了丰富的园林实践,同时注意造园理论的总结、研究,如申斯通的《造园偶感》、乔治.梅森的《庭院设计论》,同时造园名家中也有绘画名家如坎特,早年留学意大利学习绘画和建筑,是一名多才多艺的景观设计师。

4.2造园要素的异同

园林造景要素有山、水、建筑、植物四大要素,造园要素是园林艺术最具体的、最直观表现。中英两国园林在具体的造园要素的异同有:

4.2.1理水

中英两国园林在水体上相同的认识有,模仿自然水体婉转、曲折的造型;采用小岛或礁石分割水面;运用高差关系营造水体的动态美,或静如处子,或湍急如瀑。

两种园林在理水层面的不同点主要有:

①对水体的认识上,中国古典园林中虽然受到空间的限制水面一般较小,但通过对空

间的分割处理、文字的描述引导,通过对比力求以小见大,模仿江河甚至是湖海。

而英国园林就是直接对溪涧、河道的处理,呈现自然之美。

②驳岸的处理,中国古典园林的驳岸常以条石和湖石围合而成。英国园林则以自然式

驳岸为主,疏林、草坪直接延伸至水体。

③水体变化上,中国园林湖面大小,水体高差关系、空间节奏变化丰富,在中国古典

园林中水体包括泉、瀑、潭、溪、涧、池、矶和汀石等,而英国园林水体不多,往往以平静、疏朗、安详的水面出现,即便采用瀑布也不会打破这种平稳的“画面感”。

④水域分隔上,由于山水体系的模式,中国园林的水体往往离不开池山,在有的园林

中山石的面积甚至超过了水面,除了对山水特有的情节外,山石其实是对水体空间的分割,通过分割,创造出灵活、变化的空间,借用山水画中“三远”理论,增加景深、增加联想的空间。英国园林由于空间辽阔,又取消园林的围墙,使得园区与周边的景色融合,其空间更为辽阔,所以英国园林的水体少有这种空间划分。

4.2.2叠山

在中国园林叠山是第一要素,园中山石常与水交融组成美妙境界,所谓“山贵有脉,水贵有源,脉源贯通,全园生动” “水以石为面”,“水得山而媚”。叠山作为山川的意象,在园林中的作用在于,与池水营造,山水意境;划分、组织空间;最为景观小品,点缀空间。

中国园林中出现的山体元素有:峰、峦、顶、岭、谷、壑、岗、壁、岩、岫、洞、坞、麓、台、磴道和栈道。对山石的选择上也有特有的美学标准,即:瘦、透、漏、空。常采用的景石有有斧劈石、雪化石、千层石(青色的黄色的)、龟纹石,五彩石、英德石、芦管石、海母石、石笋石、灵璧石、鹅软石(有黑的白的黄的),太湖石,等三十余种。

而与中国园林中“主景”地位和对山石的热衷不同,英国园林中鲜有利用,叠山仅仅作为地形整理的手法,其形态主要为舒缓的的草坡。

4.2.3建筑

建筑在园林中有重要的角色,首先建筑是园林整体功能的载体,建筑满足了园主基本生活、工作、审美的功能需求,如办公、起居、娱乐、研习教义等,正是这些功能要求催生了园林的产生;其次建筑在园林中体量较大,使得造园者不得不在造园构思中考虑建筑与景观的协调、融合,所以在中国自然山水园和英国风景园常常出现介于景观(室外)和建筑(半室外)之间过渡性的构筑物,如亭、廊等。二者之间的区别有:

①建筑风格、形式:中国园林建筑是东亚建筑风格的源流,遵循风水理论,讲究等级

观念。建筑材料主要为木头、青砖(瓦)、琉璃烧制品,以木结构为支撑,创造性的发明了榫卯和斗拱结构,皇家宫殿讲究威严、震撼,建筑效果金碧辉煌;私家宅院清新脱俗,粉墙黛瓦间,与环境融为一体。英国园林建筑受欧式建筑风格的影响,主要材料为石材,采用拱券结构,庄重典雅,建筑保存时间较长,所以希腊罗马建筑风格、哥特风格、巴洛克和洛可可建筑风格、浪漫主义、折中主义都在园林中有所体现。

②建筑色彩:中国园林建筑中常用的颜色以青灰、白色为主,红色、景色为辅,整体

色彩明快,却又不夺园林之色,中国古典园林中常以白色山墙底衬有色植物,身在其中有如观画。英国园林建筑以石材、红砖原色为主,塑造了建筑所追求的自然、厚重的风格。

③建筑密度、体量:中国园林建筑小巧精致,体量一般以1-2层的低层的为主,尺度

宜人,通过院落的套落组织形成建筑群,建筑密度相对较大。而英国园林建筑,常以庄园形式出现,建筑为3-4层甚至更高的古堡出现,建筑单体尺度宏大,是整个庄园的中心,但由于庄园体量较大,结合开阔疏林、草坪,较低的建筑密度,使得建筑亦能与自然取得和谐的关系。

④建筑的灵活性和建筑元素:受制于结构和材料的限制,中国园林建筑明显拥有更多

的表现余地,光建筑种类就可分为厅、堂、楼、阁、轩、榭、舫、亭、廊等,欧洲建筑崇尚理性,注重柱式和收分的表达。两国园林在后期都明显的形式化倾向,热衷于雕塑、图样的繁复装饰。

两国的园林建筑分属两个完全不同的体系,差异较大,在18世纪末期的文化交流过程中,都互为吸引,满足了兴园者猎奇、攀比的心态,所以各自的建筑元素得以戏剧性的出现在异国园林中,如丘园中的中国塔。

4.2.4植物

在植物种植上,中英园林均已自然为原则,讲究不规则的种植方式。但由于地理气候、审美情趣的不同,两国园林的植物配置上也有较大的不同:

①植物主景选择:中国自然山水园中,植物配置变化丰富,结合“步以景移”的设计

策略,每一种植物都可能成为园林的主景,中国园林中常有以一种植物命名院落的情况如“牡丹苑”“竹园”等。而英国风景园,主要以疏林草坪反应田园牧歌的野趣景象,此外花径是英国风景园中植物配置精细之处,搭配层次、色彩组合尽显精致的自然美。

②植物的人文寄托:中国古典园林深受历史文化的影响,讲究诗情画意,植物往往体

现着人文的寄托,“枯藤老树昏鸦”一句诗三个意象,在中国人的审美情趣中极具画面感,中国自然山水的植物设计深受影响,如古代文人推崇的“四君子”,通过梅、兰、竹、菊的特点比喻君子高洁的品格,大诗人苏东坡甚至曾言到“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这样人格化的设计也是中国山水园所特有的。

4.3对自然地态度的异同

从以上具体的造园要素的比较,二者都推崇因地制宜的体现自然美,强调“源于自然,高于自然地”设计原则。但不难发现二者在对自然地理解和态度上是差异化的。

中国自然山水园,对自然加以抽象和概括,有了较多的人工处理,但强调“虽有人作,宛自天开”如在植物上对盆景的应用,婉转、精致很好的契合了微缩山水的尺度。而英国风景园则强调对自然风光的直接模拟,对景观要素仅作简单的处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所以英国风景园在维护上十分粗犷,仅作少量的形态修剪。

4.4对情感、志趣的表达的异同

园林艺术的创作反应了园主和造园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志趣的表达。所以园主和造园者在共同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潮流的影响下有着共有的情绪表达,但又因个体主观能动的而丰富多彩。以上文论述的历史过程的可以较为清楚的反应这一点,中国江南私家园林兴起之风的背景便是因为战火动乱贫发避难江南或一些士大夫阶层因为政治失势而萌生“归隐田园”的情况下建造的,所以江南园林的情感表达的主题往往是“寄抑郁之情于山水之间”。而英国风景园受18世纪欧洲浪漫主义的影响,崇尚自然,故一改规则式园林的人工、几何的园林风貌;此外园林中常点缀废墟、残垣用以表达一种对中世纪的怀旧的情愫,景观画面荒凉、忧郁。

4.4人文艺术的交叉影响的异同

园林是一门综合的人文艺术,与其他艺术形式之间往往交叉影响。两国的园林就都受到绘画的直接影响,甚至在园林实践中产生过直接按画施工的案例。具体说来中国的山水画中“三远”——平远、高远、深远的构图原则、山水画论“谢赫六法”——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都直接作为中国自然山水园处理的原则。而英国的风景园则受到“罗莎式绘画”影响形成了其“画意式园林”时期。

而中国的园林不仅讲究“画意”还注重“诗情”,园林中常常在关键节点处出现楹联、题诗,通过文字的描述引导游园者对园林格调、情感的理解,同时增加园林表现的空间深度。

4.5功能利用和空间形态的异同

园林除了景观欣赏、美化宅院、表达志趣、攀比权贵等主观作用外,和改善气候和公共环境的公共功能外。中国山水园受到儒家“重义轻利”思想的影响,拒绝“功利主义”倾向,愈发成为文人自省和精神自我满足的精神空间。而英国园林则不同,英国的风景园直接诱发于庄园经济,农业生产的蔬菜园和牧场跟花卉一样为人们所审美。

由于上述审美空间的差异,英国园林的在空间上有比中国山水园更为辽阔的表现空间,另外中国自然式山水园往往深处城市之间,发展空间往往受周边建筑的限制,在有限的空间内创造无限的景观效果,往往通过造园要素的围合、转折组织空间,另外受到传统的文化的影响,园林往往围合在院落当中,作为私密的空间不“显山露水”。而英国的风景园则一般位于农郊,周边建筑无太多影响,且通过对围墙边界的隐没,打破景观空间的界限,使得空间与周边环境浑然天成,并使得园林空间产生了开放、亲近有好的空间形态,使得园林景观更为宽广,服务的对象更为广泛。

5差异形成的原因分析

5.1气候环境

中国自然式山水园与英国风景园最表相的差异,如植物配置、生长风貌和屋顶坡度以及开窗大小等建筑特征的差异,主要受到两国不同的物侯条件影响。中国地域辽阔横跨亚热带、温带、亚寒带,气候差异大,中国自然式山水园代表一般以北方的皇家园林和江南的私家园林都受季风影响,四季差异大。而英国国土面积相对较小,英国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暖夏凉,年温差小,全年有雨,空气湿度大,日照不充足,该气候不

利于粮食作物及油料作物的生长,但利于多汁牧草生长,所以产生了英国这样季相变化不大,田园牧歌的自然景致。

5.2经济、政治制度差异

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差异是两国园林差异最根本的影响,在中国封建社会绵延近两千年,中国曾一度因政治经济制度的领先,屹立于世界之巅,稳定的社会制度和外部环境,使得文化艺术得以在一个封闭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深化、固化,中国的自然山水园边就是这样的过程中孕育、成长、成熟起来的。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封建统治势力以对劳动人民的盘剥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艺术,满足统治阶层生活雅趣、骄奢淫逸。中国古典园林受封建等级观念和文件文化的影响深远,如园内建筑采用的颜色、开间进深上的限制。中国自然山水园林也受到中国含蓄、内敛的文化影响,常体现出“内向型”的园林空间。英国自然兴起于18世纪初,在此之前英国于1688年通过“光荣革命”的方式完成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新贵族和市民阶层的力量得以壮大,社会呈现出民主之风,社会等级观念逐渐弱化,园林则体现出开放的特质。

5.3哲学观念的不同

中英两国哲学观念的不同,且深刻的两国园林的园林艺术上得以体现。中国哲学,以儒、释、道三家为宗,儒家思想成为协调人与人的关系的准则,强调“仁爱”后发展成为“仁、义、礼、智、信”的五常,作为古人处理人际关系的道德准则;佛教则在于调节人与自身的关系,强调因果轮回,主张修行、忍耐;道家思想以老庄哲学为基础,强调人与自然地关系,即“天人合一”“无为”。正是在这样的思想文化熏陶下,使得中国人在思维方式强调综合、辩证,具体表为强调人与自然、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注重人的内在修养,力求人和自然、人和人之间的和谐共处,而中国园林体现出“中庸”“禅意”“出世”等特质。

英国哲学宗源为古希腊和罗马的西方哲学体系,强调理性,思维方式是偏重分析。17世纪后期英国盛行经验哲学,认为理论应建立于对于事物的观察,而不是直觉或迷信,以英国的哲学家培根、洛克为代表。经验主义为18世纪造园艺术的革命奠定了哲学和美学基础。在一定意义上说,经验主义更加帮助人们对自然认识,从而热爱并提取风景要素。

结语

通过上述中国自然山水园与英国的风景公园在各方面的异同分析和原因的分析,可以在今后的园林实践中吸收各自的优势和精华,增加自然式风景园表达方法和素材,如在部分高品质住宅别墅区的建筑设计和景观营造上选用英伦风格,形成产品差异化,并利用人们对异域文化的好奇,增加市场竞争力;在细节上采用花径设计提高景观设计的精细化;高尔夫球场中的景观设计和配套酒店、会所可以结合球场草坪,打造出英式风景园的“田园牧歌”的意境;又如在英国风景园对“庄园”的农业景观的开发利用,因地制宜景观维护成本低,在新农村建的景观建设中可以有所借鉴,但同时也需注意植物习性对气候的要求和我国农村农业结构现状不能一味的模仿抄袭。由于时间和个人能力所限,观点难免疏漏,请老师指正。

参考文献

[1] 袁留斌.中国古典园林与英国自然风景园式园林的比较.安徽:安徽农业科学.2006.

[2] 郭昊羽.中英自然风格园林艺术比较研究.广东: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

[3] 王箐. 英国风景园形成探究.北京:中国园林.2001.

[4] 王蔚,王胜霞,陈春红.中国传统园林与英国自然风景园——不同哲学背景下的自然美.北京:中

国园林.2006.

[5] 牛荡平. 中国古典园林实用功能浅析. 北京:中国园艺文摘.2012.

[6] 陈春红. 王蔚.中国传统园林与英国自然风景园中建筑的差异与环境意境.北京:园林历

史.2006.

中国古典诗词的分类)

中国古典诗词的分类 一、古代诗歌体裁(形式)包括诗、词、曲。 (一)诗的体裁(形式)可分为古体诗、近体诗。 1、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歌行体(包括“歌”、“歌行”、“引”、“曲”、“吟”等)。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四言诗)→楚辞(杂言体)→汉乐府→汉文人五言诗(古诗十九首)→建安诗歌(四言、五言、七言)→魏晋南北朝民歌→两晋南北朝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2、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或格律诗,是中国唐代形成的讲究平仄、对仗和叶韵的格律诗体。相对于古体诗而名。在近体诗篇中句数、字数、平仄、押韵都有严格的限制。 近体诗(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绝句:五言绝句(五言四句)、七言绝句(七言四句) 律诗:五言律诗(五言八句)、七言律诗(七言八句)、排律(十句以上) (绝句的格律是半首律诗。排律则是律诗的延长) (二)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词的一段叫一阙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阙、上阙、上片,第二段叫后阙、下阙、下片。

(三)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须同一宫调。它无宾白科介,只供清唱。 二、诗歌的题材可分为: 1、山水田园诗:其风格清新自然。 2、写景抒情诗: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将要抒发的情感寄寓在所描写的景物之中),寓情于景。 3、咏物言志诗:诗人对所咏之物的外形、特点、神韵、品格进行描摹,以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表达诗人的精神、品质或理想。托物言志。 4、即事感怀诗,因一事由而引发诗人的感慨,如怀亲、思乡、念友等。 5、怀古咏史诗,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沧桑变化的感慨。 6、边塞征战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或抒发们乐观豪迈或相思离愁的情感,风格悲壮宏浑,笔势豪放。 7、友情送别诗 8、婚恋爱情诗 9、抒情诗(直抒胸臆) 10、长篇叙事抒情诗

英国的名胜古迹

英国的名胜古迹 四川省安岳中学邓伊 内容提要 一、1、让同学们了解英国有哪些著名的名胜古迹? 2、让我们知道应该哪名胜古迹的地理位置,了解为何值得了解! 二、1、培养学生收集、查阅和整理资料,根据主题进行调查研究和发表见解的能力。 2、学会基本的研究方法和论文写作技巧。 3、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发展合作精神。 4、适应时代需求,培养学生社会调查研究的能力。 正文 英国(The United Kingdom)是由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组成的联合王国,一统于一个中央政府和国家元首。该国社会安定、生活稳定,犯罪率低并极少有暴力行为发生。英国的气候温和,无严寒酷暑,四季如春。这里交通便捷、公路和铁路系统既安全又高效,电讯业也属世界上最发达者之列。大城市并未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迅猛崛起,这就使许多历史建筑和遗迹得以保存,并确保了大量的公园和绿地未被占用。作为欧洲最大和最具国际特色的城市,伦敦是英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是不折不扣的国际大都市,也是众多国际组织和企业的总部所在地。 伦敦塔桥英国是一个具有多元文化和开放思想的社会。英国的艺术、音乐、文化和饮食一直受到来自世界各地不同国家的人民和民族习惯的影响,并与许多国家有着悠久而密切的联系。直到现在,它仍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英语国家保持着牢固的关系。英国是欧盟成员国,25年来,在维护和发展欧盟与中国的关系方面,它是始终不渝和热心的支持者。英国是欧盟国家在中国最大的投资者。 英国位于欧洲,是由大不列颠岛(包括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以及爱尔兰岛东北部的北爱尔兰和一些小岛(海外领地)组成。英国本土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面的不列颠群岛,被北海、英吉利海峡、凯尔特海、爱尔兰海和大西洋包围。24.36万平方公里(包括内陆水域),英格兰地区13. 04万平方公里,苏格兰7. 88万平方公里,威尔士2. 08万平方公里,北爱尔兰1. 36万平方公里。位于欧洲西部的岛国。由大不列颠岛(包括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爱尔兰岛东北部和一些小岛组成。隔北海、多佛尔海峡、英吉利海峡与欧洲大陆相望。它的陆界与爱尔兰共和国接壤。海岸线总长11450公里。全境分为四部分:英格兰东南部平原、中西部山区、苏格兰山区、北爱尔兰高原和山区。 一、问题提出: 英国名胜古迹有哪些? 二、研究过程:

英国风景园林与中国风景园林的区别

英国风景园林与中国风景园林的区别 二者均以大自然为创作的本源,但两者的造园理念和创作手法有着较为明显的区别。总的来说,英国园林要钟情于纯自然之美,而以理性、客观的写实,侧重于再现大自然风景的具体实感,其创作手法式原原本本地把大自然的构景要素经过艺术地组合、相应于用地的大小而呈现在人们眼前,审美情感蕴含于被再现的景观总体之中。 英国风景式园林不同于中国的居家式园林与欧洲大陆的勒·诺特式园林,探究其自身的历史因素,以及风景园形成的历史、经济、社会、思想因素,可以发现,英式园林的形成有其必然与偶然的原因。同时正是由于这种园林的形成,填补了世界园林史上重要的一笔。 造园理念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造园指导思想来源于以培根和洛克为代表的“经验论”,认为美是一种感性经验。总的来说,它更加排斥人为之物,强调保持自然的形态,肯特甚至认为“自然讨厌直线”。园林空间也更加整体与大气。但由于它过于追求“天然般景色”,往往源于自然却未必高于自然。又由于过于排斥人工痕迹,因之细部也较粗糙,园林空间略显空洞与单调。钱伯斯(W。chambers)就曾批评它“与普通的旷野几无区别,完全粗俗地抄袭自然”。 由以上分析可知,古典园林无论中西,无论是强调师法自然,还是高于自然,其实质都是强调对“自然”的艺术处理。不同之处,仅在于艺术处理的内容、手法和侧重点。可以说,各时期园林在风格上的差异,首先源于不同的自然观,即园林美学中的自然观。现代园林在扬弃古典园林自然观的同时,又有自己新的拓展。这种拓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由“仿生”自然,向生态自然的拓展。早在1969年,美国宾州大学园林学教授麦克·哈格(Ian McHarg)在其经典名著《设计结合自然》(Design With Nature)中,就提出了综合性的生态规划思想。在现代景观设计中,诸如为保护表土层,不在容易造成土壤侵蚀的陡坡地段建设;保护有生态意义的低湿地与水系;按当地群落进行种植设计;多用乡土树种等基本生态观点与知识,已被设计师理解、掌握和运用。在生态与环境思想的引导下,园林中的一些工程技术措施,例如,为减小迳流峰值的场地雨水滞蓄手段;为两栖生物考虑的自然多样化驳岸工程措施;污水的自然或生物净化技术;为地下水回灌的“生态铺地”等,均带有明显的生态成分 英国风景式园林的布景,则类似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步移景异”,引导游人从诗意中穿过。一连串画意构图,以不同距离、不同高度、不同角度展开,整体意境宁静而舒远,一派天然牧场般的田园风光。 同属不规整的自然式园林,中式是一种写意自然,更富想像力,但不免流于矫揉造作。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则是一种本色自然,更舒展开阔与真切生动,完全没有中国明清私家园林的那种闭锁与沉闷。这也是近代以来,中国私园遭到批评最多的地方。中国古典园林的本意在纳自然万象于咫尺之中。为此,对自然景物必须要有相当程度的抽象,才能体现出自然的韵味。但中国私园中却大量使用巨石大树,致使抽象写意的原旨大大削弱。园林空间之所以局促、迫塞,其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对自然景物的抽象远不如日本那样彻底。至于其他的原因后文将述及。现代园林在全面吸收与继承古典园林成就的基础上,更加开放与自由,艺术手法亦有极大创新。总的来说,偏重于整体构图,但极少轴线对称;有时也分区设景,但各景之间流动性更强,界线也更模糊;形态上偏于规整,亦不排斥自然的形态。从整体上说,大景重整体有气势,小景有变化简洁。

山水诗词鉴赏

第七讲山水诗词鉴赏 【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主要讲述中国古典山水诗词发展的脉络,分析其中的名篇佳作,归纳出文化意蕴。 【教学重点、难点】山水诗词中的文化意蕴。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山水诗词的形成与发展 孔子说:“知(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 山水诗,诗歌的一种。以山水名胜为主题,表现山水自然美的抒情诗。对景物观察细致、形象清新逼真、语言富丽精工是其主要特点。 先秦时代,《诗经》、《楚辞》出现大量描写山水景物的诗句,但没有把山水风光作为独立的审美对象加以描写,而是作为劳动生活的背景或比兴的媒介。建安时期,出现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曹操的《观沧海》,描绘了山、海、秋色壮美景象。山水诗和田园诗的兴起和发展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不少文人啸咏山林,隐逸之风遂兴,东晋陶渊明归隐田园,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歌咏田园风光与农家生活,在诗歌中开辟了一块艺术新天地,宣告了田园诗的诞生。随着魏晋玄学的兴起,文人们受老庄思想的影响,由崇尚清谈走向爱好山水,希企通过观赏自然来领略玄理,从而使描写自然为主的山水诗逐渐代替了玄言诗。谢灵运由于政治上的失意,优游于山水之间,成为第一个大量写作山水诗的诗人,从此确立了山水诗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此后,经过南朝诗人谢朓等人的努力,山水诗得到进一步发展,以其清新、秀丽的风格与边塞、宫怨等其他题材的诗歌相区别。 至盛唐,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一大批诗人继承陶渊明田园诗、谢灵运山水诗的传统并融会了两家的特点,从而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并达到文学史上的颠峰状态。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山水诗撷英 曹操的《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赏析】全诗语言质朴,想象丰富,气势磅礴,苍凉悲壮,为历代读者所激赏。沈德潜在《古诗源》中评论此诗“有吞吐宇宙气象”。 谢灵运,中国山水诗创作以大谢为形成期的标志。如《登池上楼》。 第二位诗人是谢朓,世称“谢宣城”。《之宣城郡出新蒲向板桥》:“江路西南永,

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

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 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产生的历史背景 18世纪英国自然风景园的出现,改变了欧洲由规则式园林统治的长达千年的历史,这是西方园林艺术领域内的一场极为深刻的革命。 1.文学艺术的影响 2.自然地理与气候的影响 3.产业经济的影响 4.对中国园林与文化的赞美与憧憬的影响 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产生的历史背景 1.文学艺术的影响 当时的诗人、画家、美学家中兴起了尊重自然的信念,他们将规则式花园看作是对自然的歪曲,而将风景园看作是一种自然感情的流露。这为风景园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基础。 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产生的历史背景 2.自然地理与气候的影响 (1)欧洲兴起法国勒诺特尔造园热时,英国受影响极少,原因有二:1是英国人固有的保守性,2是在英国丘陵起伏的地形上,要想建造勒诺特尔式宏伟壮丽的效果,必须大动土方改造地形,从而耗资巨大。 (2)英国多雨潮湿的气候条件下,植物生长十分有利,而树木的整形修剪要花费更多的劳力。 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产生的历史背景 3.产业经济的影响 (1)14世纪中叶,黑死病流线,1/3人口减少→农业结构改变→畜牧业发展→毛纺业发展→畜牧业发展→改变了英国的乡村景观和风貌。(2)16世纪,产业革命的发展→燃料、建筑材料匮乏→禁止砍伐森林法令颁发→12种树必须加以保护,包括栎树→保护了英国树林景观。(3)18世纪,牧草与农作物的轮作制→乡村风景面貌改变。 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产生的历史背景

4.对中国园林与文化的赞美与憧憬的影响 虽然当时英国人有不少热衷于追求中国园林的风格,却只能取其一些局部而已。 中国园林与英国自然风景园的不同:中国园林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对自然的高度概括,体现出诗情画意。英国风景园为模仿自然,再现自然。反对者认为风景园与郊野风光无异。 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产生的历史背景 英国自然风景式造园思想首先是在政治家、思想家和文人圈中产生,他们为风景式园林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并且借助于他们的社会影响,使得自然风景式园林一旦形成,便广为传播,影响深远。 ?英国哲学家培根认为:凡是高度的美在比例上都显得有点古怪。 ?17世纪上半叶,培根预言自然式园林终将出现。他还亲自造园以实现其理想,可惜未保留下来。?培根在著作《训示》中呼吁人们抛弃对称、树木整形和一潭死水的设计手法,强调园中要有一处富有野趣的荒原,使人们得以寻觅纯粹的荒野,一些乡土植物和灌木,接近自然花园的概念。?培根被后人誉为自然风景式园林的预言家。 ?清教徒诗人密尔顿1641年开始构思、1663年陆续出版完成的宗教叙事诗《失乐园》,被看作是最后一部伟大的史诗。他批判君主专制政体,将伊甸园描绘成一片自然风光。 ?弥尔顿有关自然和花园的认识对后世的艾迪生等人产生深刻影响,被后人看作是自然风景式造园的先驱。 影响18世纪风景园形成的人物与作品(1) ?威廉·坦普儿(William Temple,1628-1699)英格兰政治家与外交家,于1685年出版了《论伊壁鳩鲁的花园》一书,其中有关于中国园林的介绍。 ?沙夫茨伯里伯爵三世(Anthony Ashley Cooper ShaftesburyIII,1671-1713),政治家,哲学家,受柏拉图主义影响较深。 ?约瑟夫·爱迪生(Joseph Addison,1672-1719)是一位散文家、诗人、剧作家和政治家。他于1712年发表《论庭园的快乐》,认为大自然的雄伟壮观是园林所难以达到的,并由此引申为园林愈接近自然则愈美,他认为造园应以自然为目标。 这正是风景式园林在英国兴起的理论基础。 影响18世纪风景园形成的人物与作品(2) ?亚历山大·蒲柏(Alexander Pope,1688-1744),是18世纪前期著名的讽刺诗人,1713年他写了一篇《论植物雕刻》的随笔,其中盛赞风景式园林,对于植物雕刻表示了深恶痛绝,被称为?°英国风景式造园运动的最早斗士?±。

山水文化及其内涵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景要素 中国古典园林一般是指自殷商到清朝末年这段历史区间内所发生的园林营造活动及其代表作品。其中以江南私家园林和北方皇家园林为代表的中国山水园林,达到了极其高超的艺术成就,在世界园林发展史上独树一帜。 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景要素主要包括山、水、建筑、花草树木以及匾额楹联五种。通过造园艺术家对这些要素的巧妙安排,园林具有了居住、宴饮、吟诗作画、欣赏游玩等多种功能,也实现了中国古人追求生活艺术化的审美心理。 (一)山——园林的骨骼 山是园林中的骨骼,古人称石头是天地之骨,它是一种表现力很强的造景素材,造园必须有石有山。叠石所用石料有湖石、黄石、房山石、青石、英德石、黄蜡石等。石料不同,能产生不同的造型风格与艺术效果。湖石由石灰岩溶蚀而成,最著名的是太湖石。鉴赏湖石的标准是瘦、透、漏、皱、丑。瘦指山石体态苗条,有迎风玉立之势;透指石的纹理纵横,有自然之势;漏指石上大孔小孔,涡洞相套,上下贯穿,有玲珑之态;皱指石的表面沟痕密布,有真山之气;丑者,怪也,奇也,“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与湖石相比,黄石则美在厚重、笨拙。黄石假山比较雄厚、质朴,最著名的是上海豫园的黄石假山。乔钟吴在《西园记》一文中以赞叹的笔调写道:“层崖峭壁,森森若万芴状,其金碧秀润之气,常扑人眉宇,遥望之若壶中九华,天造地设,几不知其为人力也。” 古人叠石堆山有着独特的审美标准。在叠石堆山时要模拟大自然真山真水的特征,进行艺术地提炼、概括,使之典型化。因此,园林里人工营造的“假山”表现的是艺术的“真”。中国著名园林苏州环秀山庄的湖石假山,具有真山的风韵。它由清代叠石专家戈裕良设计建造,这座假山逼真地模拟了自然山水,将峡谷、岩洞、曲磴、飞梁、危峰、峭壁等巧妙组合在一起。山势的起伏、岩石的脉理浑如天成。完全体现了太湖石“瘦、皱、漏、透”的审美特征。山峰有主有从,层次分明,细部还叠有无数的窝洞皱纹,非常自然。假山虽不足半亩,却辟有60余米的山径,盘旋起伏,山重水复,移步换景,变化无穷。陈从周对其评价极高,曰:“造园者不见此山,如同做诗者不见李杜”。 园林中的山石是对自然山石的艺术摹写,它不仅师法于自然,而且凝结着造园家的艺术创造,因而除神形兼备外,还具有传情的作用。中国园林常借叠石而抒发情趣,这主要是受绘画的启迪。宋代郭熙在《林泉高致》中对山的描绘:“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很能说明寄情于物的移情作用。在扬州园林,有用石象征春夏秋冬的做法,这充分证明了叠石的某种象征或传情作用。如春石,以粉墙漏窗为背景,一峰突兀于疏竹丛中,犹如雨后春笋,象征春回大地,有万物竞春之意趣。夏石,是以峰岩耸立,盘根深厚,碧波穿流其间,苍翠蓊郁气氛极浓,生机勃勃。秋石,倚立于亭之一侧,呈暗褐色,寓意万物萧索,叶枯翠残。计成在《园冶》中所说的“片山有致,寸石生情”就是这个意思。 (二)水——园林的血液 作为自然审美的对象,水体往往比山峦更能给人以亲切感。水以它的形态、动态、声音和光影为园林增添了很多魅力。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水的处理有动态和静态之分。古典园林中的动水,主要是指溪流及泉水、瀑布等,既呈现出水的动态之美,又以水声加强了园林的生气。如济南的趵突泉,古人赞曰:“喷为大小珠,散作空蒙雨”。有的园林利用水源与水面的高差,“引来飞瀑自银河”,形成瀑布景。通过强化水“喷、涌、注、流、滴”等一系列动态特征,塑造出生动的园林环境。水平如镜的水面,涵映出周围的湖光山色,呈现出扑朔迷离之美。所谓“清池涵月,洗出千家烟雨”,正是古人对古典园林静水的赞美。杭州有一私家园林,取名为“鉴止水园”,也是源于对园中静水的描述。 水的不同姿态能产生不同的美学效果。潺潺流水显得活泼、清新、明净;一汪池水仿佛温柔的少女,给人以宁静柔和的轻抚;飞来之水具有洒脱、不拘一格的特质;而隐匿在林间的水显得那般神秘、幽静,好似天外之泉。有了水,园林才有了生命力和灵气,呈现出多姿多彩、变化莫测的审美情境。中国古典

万能布朗及英国自然风景园

万能布朗及英国自然风景园 摘要: 英国自然风景园林的出现打破了千百年欧洲规则式园林的理想传统,并且很快风靡18世纪的欧洲。英国从规则式园林发展到自然风景园并达到成熟,涌现了一批杰出的园林师,他们有不同的造园思想并努力把自己的思想进行实践。其中布朗的设计代表了自然风景园的成熟与巅峰。 关键词:英国自然风景园布朗肯特造园 自古希腊古罗马,千百年来欧洲的园林一直是规则式的,尤其是文艺复兴之后绽放的两朵园林奇葩——意大利台地园和法国古典主义园林——更是把这种理性演绎到极致。在欧洲人对规则式园林习以为常的时候,英国自然风景园出现了,它打破传统,创造了一种新的尊重自然的园林,并为近现代园林指引了方向。 这场园林革命,源于文学、艺术领域的审美观变化所引起的对自然的态度转变,造园师们由原来的“扭曲”自然的规则式转变为了尊重自然的英国风景园。走出勒诺特园林的阴影,创造英国自己的园林,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产生了众多伟大的园林师,布朗(Lancelot Brown)是其中最富盛名的一位。 如勒诺特之于法国古典园林,布朗代表着成熟的巅峰,将英国自然风景园推向高潮。 1.布朗的平生。 布朗1715年出生于一个园林世家,他的一生都就此和园林结缘。他选择成为蔬菜园艺家,后到伦敦学习建筑,随后又转为风景园林师。家庭的熏陶,对蔬菜园艺和建筑的学习,使布朗成为第一个职业造园师。 早年布朗追随肯特(William Kent)在斯陀园从事设计工作直到1749年肯特去世。肯特是第一个真正摆脱规则式园林的园林师,作为一个先锋式的人物,肯特的思想影响着整个时代的造园艺术以及之后的英国自然风景造园师。当时,年少的布朗追随他做些较为低微的工作。1741年,年轻的布朗被任命为斯陀园的总园林师, 1747年他在霍克韦尔田园的北面设计了希腊峡谷(Grecian Valley),修剪整齐的草坪和稍有起伏的林带表明布朗造园风格已趋于成熟。经历了几代园林师建筑师的努力,斯陀园最终在布朗手中画上句号。 斯陀园的建筑使布朗的名字为人所知,各地的人们开始邀请他设计自己的田园。 掌管斯陀园期间,布朗还担任了格拉夫顿第三代公爵(the Duke of Grafton)的总园林师,设计出了令所有人双眼发亮的水池,他开始出名。公爵欣赏,再加上斯陀园主人的推荐,布朗不久成为汉普顿宫廷造园师。 在这个舞台上,他开始大显身手。 1750年以后布朗指挥改造Chatsworth Park周围的沼泽地,1760年,布朗开始改建查兹沃斯风景园(Chatsworth Derbyshire),建造了西面的公园和房子南面富丽堂皇的萨利斯伯里草坪(Salisbury Lawns),同时他将河流截留形成水面,建帕拉迪奥式桥梁,将河流融入风景构图中。1963,布朗改造克鲁姆(Croom)府邸花园,在不理想的平坦立地条件下创造出一个美丽的自然风景园林。他将一条小河堵住,形成湖泊,湖中留岛,岛上种树。 布朗对每一个要改造的园林都抱有极大的信心,“It has great capabilities”是布朗的口头禅,因此他得名“万能布朗”。 1764年,布朗承接了为马尔勒波鲁公爵改造布伦海姆宫苑(Blenheim Palace)的任务。在宫苑改造中,布朗尽情展示自己的才华,将自己的造园特点毫无保留地呈现,布伦海姆宫

浅谈中西方山水风景画的差异

浅谈中西方山水风景画的差异 衡南县教师进修学校贺雯 【摘要】中西方艺术家不同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孕育了当今世界两大绘画体系,即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绘画和以欧洲为代表的西洋绘画。源远流长的中国山水画与西方的风景画可谓泾渭分明,它们的最大不同在于中国绘画表现出一种写意性,注重的是一种高雅的美,而西方绘画则强调写实性,注重的是一种豪华的美。在此,我从不同的角度对中西方的山水风景画作一个较全面的分析和比较,使我们对于中西方艺术独特的审美观念和艺术风格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 【关键词】中国山水画;西方风景画;比较 中国山水画和西方的风景画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表现对象、创作理念和造型手法等诸多方面,归根到底,就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一、表现对象 西方的风景画在表现对象上可谓包罗万象,自然风景、人文景观、人物、动物无不包括在风景画的取材之中,但西方艺术家在选取对象时,表现与人有关的风景环境略多于纯粹的自然风光,他们注重从现实生活中选取真实的题材,强调对客观世界的真实再现。而中国的山水画画家的描绘对象虽然也涉及自然风景的方方面面,但它多是以表现“纯”自然风景中的山水为主,表现人文景观和生存环境的“界画”次之。在自然风景中,又以“大山大河”为主要题材,描绘其它题材类型的作品次之,这就形成了中国山水画在表现对象方面与西方风景画相比,中国山水倾向于抒发对大自然的天籁之美的欣赏,而西方风景画似更关注大自然与人的具体生存关系。 二、创作理念 中国山水画的创作原则是创造情景交融的意境之美,为此,要求山水画家要“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将对大自然的观赏、认识和感受,与自己对社会生活

的体验认识相融合,酝酿为胸中意象,抒发为画面情景。所以,中国山水画更强调作者主观情感的移入和在绘制形象的笔法中的彰显。如元代倪瓒《六君子图》,它描绘的是江南秋色,画面中的山坡上有松、柏、樟、楠、槐、榆六种树木,它们疏密掩映,姿势挺拔。全图气象萧疏,近乎荒凉,笔法简洁疏放。此画用以枯见润的简练笔墨,营造了湖光山色荒寒空寂的意境,作者借简洁清淡的画面既反映了元代文人失落的心态,又淋漓尽致的体现了画家崇尚平淡天真的审美理想。西方风景画的创作原则是通过创造如真如幻、空间深远的美景,使观者在一种如临其境的审美过程中,获得对某种精神内容或情感理想的体验。他们强调对景写生,从现实中感觉大自然,依靠丰富的色彩、细微的光感表达一种真实存在的自然风光,以此表达自身对大自然的理解。为此,西方风景画以符合视觉真实的写实手法为创作的基本手段,视具有特定时空真实感的风景美为象征精神意义的基础。如英国画家康斯太勃尔的《干草车》,它是一幅英国农村风景画,画面的前景是一条小溪,一辆拉着干草的大车正涉水行进,车的前方是为阳光所照的草丛和茅屋,它是画面的中景;远景则是笼罩在阳光下的一条茂密的树林带和广阔的田野,明亮的蓝天飘着银白色的云朵。一切显得是那么真实宁静、和谐优美而又充满生气,就连大车涉水而过惊动了小狗的狂吠声,我们也似乎可以听到,画面中对空气和绿树上光泽的表现则尤其令人感到钦佩不已。所以,西方风景画相对更重视对自然景观的形象再现。 三、表现方法 在表现方法方面,中国山水画对对象的描绘不过分拘泥于细节,多从物象的结构组织出发,形成了能够反映物象特点的程式化手法。在构图处理上,讲究“散点透视”,讲究“以小观大”,以游动视点巧妙地组织高远、平远、深远、阔远的关系,可以根据作者需要,移动立足点来进行观察,凡在立足点上能看到的东西都可以组织到画面中来,因而多有长卷式作品。同时,在笔墨技巧中形成了规范化的各种皴法和点苔法。如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董源的《潇湘图》。西方风景画对描绘对象既强调整体把握,又讲究细节真实,特别注意对象的具体时空特点的把握和表现。在构图和空间处理上,采用焦点透视法,追求再现特定视点、时间、空间中的光感、色彩感的真实性。表现手法早期以细腻平滑为主,色调统一,色彩和谐,18世纪中后期以来逐渐向重视笔触、肌理、色彩的鲜明个性化发展,并日益加强了主观的表现性。应当看到,西方现代艺术中的主观表现性,与中国古典艺术中的主观表现性是有着本质的区别。即,中国古典艺术中的表现性,是基本偏于主观的表现性,而西方现代艺术的表现性,则是一种鲜明的强调个性、强调反叛精神,甚至追求完全摆脱客观现实(如抽象表现主义)的主

英国旅游景点概述

英国旅游景点概述 一、简要阐述英国伦敦的旅游景点. 1唐宁街10号 建于1680年,18世纪以来一直是英国历届首相官邸和办公处。唐宁街为17世纪后半叶由唐宁(Downing)爵士开发建筑的私人住宅街道,后来保留了四所住宅。1733年,英国国王将10号辟为首相府邸,11号现为财政大臣官邸,12号是财政大臣的办公室。 唐宁街10号楼内最有名的房间是内阁室,从室内可远眺皇家禁卫军的换岗仪式和圣?詹姆斯公园(St.James’sPark)。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邱吉尔(Churchill)将地下室的一间房间用做餐厅。二楼有早餐厅、国宴厅、书房及第二会客厅,其中最大的为国宴厅。客厅内挂有名贵油画,大部分借自博物馆和画廊。唐宁街10号一直室英国政府做出重大决定、制定政策和举行改变世界的会议的中心。 2大本钟 大本钟介绍 中国人给大本钟起了一个可爱的外号叫做“大笨钟”。大本钟(Big Ben)代表了英国古典文化,是伦敦的标志,也是英国人的骄傲。大本钟即威斯敏斯特宫钟塔,英国国会会议厅附属的钟楼 (Clock Tower) 的大报时钟的昵称。 大本钟基本信息 位于威斯敏斯特桥的南面桥头,与英国议会大厦相连,英国议会大厦的北角。作为伦敦市的标志以及英国的象征,大本钟巨大而华丽。大本钟从1859年就为伦敦城报时,根据格林尼治时间每隔一小时敲响一次,至今将近一个半世纪,尽管这期间大本钟曾两度裂开而重铸。现在大本钟的钟声仍然清晰、动听。自从1859年投入使用后,英国政府每隔五年就要对大本钟实施维护,包括清洗钟体、替换大本钟的报时轮系和运转轮系等。

外形特点 钟楼高95米,钟直径9英尺,钟重14 吨,时针和分针长度分别为2.75米和4.27米,钟摆重305公斤,每15分钟响一次。大本钟巨大而华丽,四个钟面的面积有两平方米左右,每个钟面各由312块乳白色玻璃镶嵌而成。大本钟自1859年被安装在钟楼上。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的同时朝向四个方向的时钟。每个钟面的底座上刻着拉丁文的题词,“上帝啊,请保佑我们的女王维多利亚一世的安全。” 历史意义 大笨钟曾经激发起英国人无比崇高的爱国热情和一往无前的英勇气概,是伦敦人民的骄傲。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伦敦遭受了1224次空袭,而大笨钟始终播送着它那安定人心的钟声。特别令人肃然起敬的是每年的休战纪念日(11月的第一个星期天)上午11:00鸣响的钟声,那是在哀悼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阵 亡的英国军人,此时,整个城市交通停止,人们脱帽肃立,仰望那雄伟的大笨钟。每当议会召开会议的时候,大钟上方的灯就会点亮。一到夜晚,大钟在灯光的照耀下,静静地浮在夜空中,从对岸观望更觉壮观。门票: 免费 开放时间: 每周一、周二、周四14:30-22:00,周三10:00-14:30,周五9:30-15: 3杜莎夫人蜡像馆 杜莎夫人蜡像馆旅游简介 杜莎夫人蜡像馆(Madame Tussaud’s)是位于英国伦敦的一间蜡像馆,其在阿姆斯特丹、纽约、香港和拉斯维加斯都有分馆,在中国的上海分馆也于2006年开幕。蜡像馆是由蜡制雕塑家杜莎夫人建立的,有众多世界名人的蜡像,其中恐怖屋最为出名。整个馆由3层楼及地下室组成,分4个展览层。

英国风景园林专业排名TOP5院校

风景园林是综合利用科学和艺术手段营造人类美好的室外生活境域的一个行业和一门学科。英国在风景园林专业领域相对比较成熟,因此,是个不错的选择。那么,英国风景园林专业有哪些院校可以选择呢?下面是关于英国风景园林专业排名TOP5院校的介绍,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英国风景园林专业排名TOP5院校: TOP1谢菲尔德大学 谢菲尔德大学,简称“谢大”,世界百强名校,英国老牌名校。位于英国中部南约克郡的谢菲尔德市,在英国一直享有美誉,其建校历史可追溯至1828年。作为英国百年名校之一,谢菲尔德大学以其卓越的教学质量与科研水平而享誉英国乃至全球。作为英国著名的六所红砖大学之一,谢菲尔德大学是英国众多百年名校中最具有国际声望的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之一。 相关专业: Landscape Studies –MA 景观学硕士 Urban Design –MA 规划设计 Landscape Architecture–MA 景观建筑学 2.纽卡斯尔大学 纽卡斯尔大学,简称纽大,是位于英国英格兰东北部的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英国著名公立大学。纽卡斯尔大学提供高素质本科及硕士学位课程。大学下设8个学院:农业与生物科学学院、艺术学院、教育学院、工程学院、法学院、环境与社会学院、医学院和理学院。共开设了200多种本科学位课程和130种授课研究生课程,所有的院系都开设有硕士或博士研究课程。 相关专业: Urban Design MA 城市设计硕士 Architecture andPlanning Studies MA 3.卡迪夫大学 卡迪夫大学,简称卡大,是一所位于英国威尔士首府卡迪夫的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英国著名的公立综合大学。卡迪夫大学于1883年成立,1884年取得皇家许可状,是威尔士唯一的英国常春藤联盟罗素大学集团成员,也是中英大学工程教育与研究联盟,英国大学联盟,英联邦大学协会,欧洲大学工会的成员,拥有2名诺贝尔奖获得者。 相关专业: MSc in EnvironmentalDesigns of Buildings

(提纲)中国古代诗人的山水情结

中国古代诗人得山水情结 摘要:诗歌就是我国文化得重要组成部分,山水诗就是其中发展较为充分得一种, 古代诗 人寄情山水,对山水怀有特殊得情结,吟咏山水得诗作也就是层出不穷,历代文人屋客 留下得宝贵诗作传颂至今。本文由山水诗得定义及特点等内涵入手, 结合实例分析了我国古代诗人对山水不同得情节,然后论述了山水诗得不同变现形式,最后从历史、社会、 文化及诗人自身得生活经历四个方而分析了古代诗人纵情山水得原因。 关键词:诗人;山水情结;影响因素引吉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神奇得大自然,风光秀丽,景色优美,置身其中,令人心旷神怡,也为人类得艺术文化创作提供了宝贵得素材。古代诗人游历山水时, 往往被大自然激发超创作得灵感,感情丰富得诗人对山水似乎怀有一种特殊得情结,她们不光赞美神奇得自然山水风光,更重要得就是透过山水进行思考,或抒发人生哲理,或叙述对生活得感悟,或舒寓复杂得感情。由于古代诗人得自身经历不同,再加上特定得历史时期,社会情况各异与主流文化导向得影响,不同得诗人对相同得物象也会有不同得感悟,她们以其丰富得感情经历创作出了许多具有山水情节得诗作,在浩淼得诗作中@下了浓屋重彩得一笔。 一.山水诗得内涵(一)山水诗得定义 山水诗就是谢灵运开创得,主要以描写山水风景为创作目得得诗歌题材,兴是于南北朝时期。其中得山水可以就是纯自然得山水,也可以就是经过人工修饰得山水。诗中描绘自然山水,使山水诗成为一个审美意象,而且注重借景抒情,借山水传达诗人真正得情愫。鉴赏山水诗作既要能够绘山水之景,更要品山水之情。 我国山水诗得代表人物主要有谢灵运、陶渊明、李白、孟浩然、王维等,她们风格迥异,但都有很高得成就。 (二)山水诗得特点 有先,山水诗中得山与水都就是客观存在得。自然界得山与水就是山水诗得主体,就是诗人主要得描写对象。它可以经过人工得装饰但就是必须真实得存在, 这样才能够保证描写得准确性与真实性,不会脱离现实得基础,从而使得整有诗具有活得灵魂。 其次,主从关系明确。虽然山水诗都会寄托诗人得情感在其中,但就是这并不说明山水诗中山水得描写就是为了情感表达而服务得,相反得就是作者得情感就是在山水得基础上自然流露出来得。山水诗中完美得将山水独立于了情感表达之外,保证了山水不就是情感得陪衬、渲染品。 再次,寓情于景。虽然山水诗中很少甚至不会出现直接得情感表达,但就是我们依旧可以从诗中感受到作者当时得思想感情,这就就是寓情于景手法得运用。 这就要求诗人在山水系物得选择上要既要符合读者得审美观念,同吋还要注意景物之间得合理组合、与谐统一。 最后,综合性。山水诗不仅仅应该包括“山'',也应该包括“水”。以山与水为主要描写对象,在不影响其主要地位得基础上可以适当得加一些人物、花草等其它景象。 二、中国古代诗人不同得山水情节(-)赏录言志、寓情于景

《山水地质学与中国绘画》期末考试答案 满分试卷

满分试卷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 地质山水画野外考察后进行室内创作,创作的第一步是()。(1.0分)1.0分 A、 取神 B、 运笔 C、 色彩 ? ?D、 立意 ? 我的答案:D 2 明代绘画的主要流派不包括()。(1.0分) 1.0分 ?A、 院体派

?B、 浙派、吴派 ? ?C、 华亭派 ? ?D、 婉约派 ? 我的答案:D 3 绘画艺术创作必须具备的条件是()。(1.0分)1.0分 ?A、 爱美和审美意识的形成 ? ?B、 必须对生活和自然物观察提炼,具备造型能力 ? ?C、 必须要有艺术载体和创作工具才能进行绘画艺术的创作

?D、 以上都是 ? 我的答案:D 4 搜妙创真由()提出。(1.0分)1.0分 ?A、 齐白石 ? ?B、 荆浩 ? ?C、 唐伯虎 ? ?D、 徐悲鸿 ? 我的答案:B

5 中国山水地质分区青藏区的二级分区是()。(1.0分)1.0分 ?A、 横断山脉分区 ? ?B、 喜马拉雅分区 ? ?C、 藏北高原分区、青海高原分区 ? ?D、 以上都有 ? 我的答案:D 6 北方草原牧猎文化岩画主要分布地不包括()。(1.0分)1.0分 ?A、 宁夏

?B、 内蒙 ? ?C、 甘肃 ? ?D、 四川 ? 我的答案:D 7 线条的分类不包括()。(1.0分)1.0分 ?A、 直线 ? ?B、 曲线 ? ?C、 折线

?D、 断线 ? 我的答案:D 8 地壳运动的类型不包括()。(1.0分)1.0分 ?A、 造山运动 ? ?B、 平行运动 ? ?C、 造陆运动 ? ?D、 振荡运动 ? 我的答案:B

英文介绍英国的著名景点

1:The River Thames is the second longest river in the United Kingdom and the longest river entirely in England, rising at Thames Head in Gloucestershire[ 格洛斯特郡(英格兰)], and flowing into the North Sea at the Thames Estuary(河口). It has a special significance in flowing through London, the capital of the United Kingdom, although London only touches a short part of its course. The river is tidal in London with a rise and fall of 7 metres (23 ft) and becomes non-tidal at Teddington [特丁顿(英国国立物理研究所所在地)]Lock. The catchment area covers a large part of South Eastern and Western England and the river is fed by over 20 tributaries. The river contains over 80 islands, and having both seawater and freshwater stretches supports a variety of wildlife. the river has supported human activity from its source to its mouth for thousands of years providing habitation, water power, food and drink. It has also acted as a major highway both for international trade through the Port of London, and internally along its length and connecting to the British canal system. The river’s strategic position has seen it at the centre of many events and fashions in British history, earning it a description by John Burns as ―Liquid History‖. It has been a physical and political boundary over the centuries and generated a range of river crossings. In more recent time the river has become a major leisure area supporting tourism and pleasure outings as well as the sports of rowing, sailing, skiffing, kayaking, and punting. The river has had a special appeal to

中国园林与英国园林的区别

论文摘要:摘要:中国园林和西方园林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主要是基于风景园林的历史根源不同,下面就中国风景园林和英国风景园林做一对比,来分析他们之间存在的区别。以大自然为创作的本源,但两者的造园理念和创作手法有着较为明显的区别。总的来说,英国园林要钟情于纯自然之美,而以理性、客观的写实,侧重于再现大自然风景的具体实感,其创作手法式原原本本地把大自然的构景要素经过艺术地组合、相应于用地的大小而呈现在人们眼前,审美情感蕴含于被再现的景观总体之中。关键词:风景园林区别历史根源造园理念 关键词:风景园林区别历史根源造园理念 摘要:中国园林和西方园林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主要是基于风景园林的历史根源不同,下面就中国风景园林和英国风景园林做一对比,来分析他们之间存在的区别。 以大自然为创作的本源,但两者的造园理念和创作手法有着较为明显的区别。总的来说,英国园林要钟情于纯自然之美,而以理性、客观的写实,侧重于再现大自然风景的具体实感,其创作手法式原原本本地把大自然的构景要素经过艺术地组合、相应于用地的大小而呈现在人们眼前,审美情感蕴含于被再现的景观总体之中。 关键词:风景园林区别历史根源造园理念 英国风景式园林不同于中国的居家式园林与欧洲大陆的勒·诺特式园林,探究其自身的历史因素,以及风景园形成的历史、经济、社会、思想因素,可以发现,英式园林的形成有其必然与偶然的原因。同时正是由于这种园林的形成,填补了世界园林史上重要的一笔。 造园理念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造园指导思想来源于以培根和洛克为代表的“经验论”,认为美是一种感性经验。总的来说,它更加排斥人为之物,强调保持自然的形态,肯特甚至认为“自然讨厌直线”。园林空间也更加整体与大气。但由于它过于追求“天然般景色”,往往源于自然却未必高于自然。又由于过于排斥人工痕迹,因之细部也较粗糙,园林空间略显空洞与单调。钱伯斯(W。chambers)就曾批评它“与普通的旷野几无区别,完全粗俗地抄袭自然”。 由以上分析可知,古典园林无论中西,无论是强调师法自然,还是高于自然,其实质都是强调对“自然”的艺术处理。不同之处,仅在于艺术处理的内容、手法和侧重点。可以说,各时期园林在风格上的差异,首先源于不同的自然观,即园林美学中的自然观。现代园林在扬弃古典园林自然观的同时,又有自己新的拓展。这种拓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由“仿生”自然,向生态自然的拓展。早在1969年,美国宾州大学园林学

山水田园诗鉴赏

诗词鉴赏专项复习(山水田园诗、写景抒情诗)山水诗源于南朝(宋)谢灵运,田园诗源于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中国山水田园诗渊源流长,诗人们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 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山水田园诗思想情感 表达对仕途官场的厌倦,对归隐山林的向往和对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的热爱,是山水田园诗中最常见的情感。为了表现这些情感,诗人总会选择一些富有代表性的、融入了自己爱憎情感的景物,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一)热爱自然,钟情山水 这类诗歌中,诗人往往用饱蘸热情的笔表达自己对宁静、平和、归隐生活的向往,抒发闲适自得的心情。同时,这类诗也歌颂劳动生活,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的深情厚意,歌颂农人勤劳、热情、淳朴及乡村生活的幽静平和等。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过故人庄》(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渭川田家》(王维)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问题:这类诗歌中,诗人常会选取哪些富有特点的景物(意象)?你认为这些景物与诗人的热爱田园之情能做到和谐统一、情景交融吗?请结合诗歌举例予以分析。 1.表现对闲适恬淡的山水田园生活的热爱的诗歌中常描绘的景物有: 炊烟、桑麻、桑榆、桃李、麦苗、豆苗、菊花、鸡、犬、禽雀 2.这类景物的共性特点及情与景的关系: 这些景物都与田园生活密切相关,这些景物组合在一起,清新优美、宁静和谐、富有生活气息。(与官场的污浊和紧张压抑形成对比,与诗人身处其中的悠闲自在和轻松愉悦的心情是和谐统一的) (二)厌恶官场,向往隐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