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朝鲜半岛对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影响

朝鲜半岛对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影响

朝鲜半岛对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影响
朝鲜半岛对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影响

朝鲜半岛对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影响

李兰芬学号:2010010568

摘要:朝鲜半岛是欧亚大陆与太平洋之间的“边缘地带”,是亚洲大陆与日本列岛间的“桥梁”,它扼守东北亚海上交通要冲,对东北亚经济产生重要的影响:(1)朝鲜半岛对中国的经济影响是朝鲜半岛与中国关系缓和有助于促进中国的经济影响。(2)朝鲜半岛物流通道将促进东北亚各国的经济增长。(3)朝鲜半岛的局势影响东北亚经济态势。(4)朝鲜半岛的统一对东北亚经济有促进作用。关键词:朝鲜半岛;东北亚地区;经济影响

1 东北亚地区介绍

1.1东北亚地区概况

东北亚地区包括俄罗斯远东地区、我国东北地区、朝鲜半岛南北两国、日本和蒙古等国家,该地区不仅是一个存在多种民族与文化、多种政治制度、多种经济发展类型的复杂地区,而且是国际关系问题的热点地区之一。该地区集中了中、美、俄、日等世界四大国之间的政治、经济、防卫、安全等方面错综复杂的利害关系,尤其是经济问题。

1.2 东北亚地区经济概况

东北亚地区具有丰富的生产要素:俄罗斯远东蕴藏着丰富的资源、中国富有大批优秀劳动力,日本和韩国拥有先进的技术和大量资金,因此,东北亚国际经济合作有很大的潜力可挖。

日本是该地区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也是东北亚经济区域经济合作的最早倡议者之一。韩国为实现其经济的“第二次飞跃”,也希望扩大与区域内的各国和地区的经济合作与交流。中国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对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始终保持

积极务实态度,1988年决定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秦皇岛等为环渤海经济圈,加强与这一区域的合作。

2 朝鲜半岛介绍

朝鲜半岛地处东北亚的核心部位,是欧亚大陆与太平洋之间的“边缘地带”,是亚洲大陆与日本列岛间的“桥梁”,它扼守东北亚海上交通要冲,朝鲜海峡素有“东北亚门户”之称。地缘政治上,朝鲜半岛对中、美、俄、日四大国在东北亚的战略利益和安全至关重要。朝鲜半岛与中国隔江相望,其稳定问题关系到中国东北、渤海沿海地区的安全;美国把朝鲜半岛视作遏制欧亚大陆力量的“岛屿锁链”的重要环节及其亚太战略的重要支点;日本把朝鲜半岛看成保障其本土安全的战略要地;俄罗斯将朝鲜半岛看作向太平洋发展势力的重要跳板。在半个多世纪中,朝鲜半岛危机不断,朝鲜半岛一直是大国关注和争夺的对象,是多国关系、意识形态及边界冲突的多发地带。

半个世纪以来,朝鲜半岛一直是国际关系的热点地区之一,亚太地区大国安全关系格局的形成和变化都与朝鲜问题密切相关。当朝鲜半岛局势朝着缓和与和解方向发展时,有利于缓和东北亚地区的紧张局势,促进东北亚地区政治、经济的发展和繁荣。而当朝鲜半岛局势紧张时,将引起东北亚地区局势的紧张,并对相关国家的东北亚政策与该地区安全格局产生巨大冲击,其影响是深远的。

3朝鲜半岛对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影响

朝鲜半岛是中、俄、日等大国安全利益的交汇点。朝鲜半岛南北双方之间关系的缓和、和解与走向统一趋势,减少军备竞赛,有助于协调相关国家间关系和满足其安全利益,这对东北亚地区的稳定和经济合作将产生积极影响,因而得到了四大国的普遍欢迎。当然,它们出于自己的利益和安全考虑,各自抱有不同的想法也属正常。

3.1朝鲜半岛对中国的经济影响,

中国正在进行经济建设,其外交政策的基本点之一,当然是要为经济建设争取一个和平环境,尤其是在周边地区。’中国与朝鲜半岛隔江相望,朝鲜半岛是否稳定直接关系到1000多公里中朝边境地区的安宁;朝鲜半岛的缓和、和解关系可以使中国避免卷入一场难以置身其外的大规模军事冲突,避免付出高昂的代价;朝鲜半岛南北关系走向正常化,还可使中国摆脱来自朝鲜半岛的棘手的外交难题等。

3.2朝鲜半岛对物流的影响

朝鲜半岛位于东北亚的交通枢纽地带,将俄罗斯远东地区、中国东北地区、

朝鲜半岛,通过日本海与日本相连,是东北亚的重要物流通道,另外,蒙古也可以借助吉林省通过中国珲春和朝鲜港口出海。中、俄、日、韩、蒙经朝鲜港口运送货物,可大大缩短时间和节省成本。到目前为止,中国东北和蒙古到日本及韩国的货物,大多数是先运到大连港,再入渤海,经过黄海和对马海峡,进入到日本海运输到日本各个港口。

如果借用朝鲜港口,将会大大缩短中国东北和蒙古货物运送到日本和韩国的距离,节省成本,增加运输量。中国东北地区以往通过火车将货物运到丹东港或大连港,再海运到日本,总共需要三四天时间,如果从朝鲜罗津港运送到日本的新泻港口则只有500多海里,10几个小时就可以到达。而蒙古也可以通过中国东北,借助朝鲜半岛运输通道,将货物运往韩国和日本。

同样,日韩两国也可以借助朝鲜半岛的物流通道,将货物输送到中、俄、蒙等国。总之,一旦朝鲜半岛在东北亚的物流运输通道建立,将极大的改善的东北亚各国的物流条件,促进各国的经济增长。因为朝鲜半岛对东北亚物流的重要影响,所以被联合国计划开发署成为东亚的“鹿特丹”。但朝鲜半岛物流通道的形成,依赖于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虽然近年来,朝鲜半岛局势趋于稳定,但2010年3月的天安舰事件,又将朝鲜半岛的局势带入紧张与对抗,朝鲜半岛未来的局势仍不明朗。

3.3朝鲜半岛局势对东北亚经济的影响

由于东北亚国际经济合作包括朝鲜、韩国两个国家,而且,以这两个国家为前沿的朝鲜半岛安全局势是整个东北亚地区安全与否的“晴雨表”,因此,讨论影响东北亚国际经济合作的国际政治因素,首先考虑的就应是朝鲜半岛局势对该地区经济合作的影响。而且,更为复杂的是,作为冷战遗留的热点之一,朝鲜半岛的紧张态势并不完全是这两个国家的事,还牵涉到大国利益,特别是美国在该地区具有重要的军事政治影响。朝鲜半岛的安全是东北亚地区安全的关键,在没有安全保障的情形下,无论东北亚地区内各方还是地区外各国都不会对该地区的经济合作抱有信心,都不会把自己的投资和贸易重点冒险放在这里,在这个意义上讲,朝鲜半岛安全局势是影响东北亚国际经济合作的核心因素。

冷战结束以来,以朝、韩首脑会晤为标志,朝鲜半岛安全局势的戏剧性变化给我们从正反两方面来理解这一点提供了最真实的材料。一方面,朝鲜半岛安全的紧张态势是东北亚国际经济合作政治环境恶化的关键。作为被冷战强行切割的同一民族两个相邻的国家,朝鲜与韩国长期以来尖锐对立,形成严重的政治、军事对峙。1998年,朝、韩武装部队总人数分别为116万和69万,双方还分别拥有745万和304万预备役人员,朝鲜半岛成为世界上军事力量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更为严重的是,双方的对峙还因为美国的武力参与而加剧,美国驻韩军队达到3.7万人,设有120多个军事基地,韩美定期军事演习就是以朝鲜作为假想敌,美国的军事压力在朝鲜半岛引起了军备竞赛,东北亚国际经济合作的安全环境被破坏。另一方面,朝鲜半岛政治形势的缓和,将使得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的环境有所好转。

3.4朝鲜半岛统一后对东北亚经济影响

半岛具有巨大的经济潜力,韩国已发展到可观程度,朝鲜有朝一日也紧追不舍甚至后来居上,半岛南北的经济力量倘若合而为一,其势不可低估。据韩国产业研究院基于韩国统计厅的资料和联合国年鉴所做的推测,2010年南方人口将达到4790万,北方将达2850万,合计7820万,与2010年德国人口相近。到2010年时国民生产总值达到9900亿美元(以1990年不变价格为标准),2021年将过2万亿美元。这一统计可能偏高。但不论如何,统一后的半岛经济实力将比现在分裂的朝韩要强大得多。南北可以相互配合、通力合作,发挥各自的优势,其发展潜力是不言而喻的。对韩国在东亚的经济地位,韩国总统金大中在一次讲演中指出,韩国在东亚过去是一个弱小同家,但现在我们已经决不是弱小国家了。从人口看,就大韩民国本身的人口讲在世界上也占第十七、八位。南北人口要合起来,就可以是占第12位的大国了。所以说“韩国绝对不是一个小国。”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半岛北部也正在为建设强盛大国而努力。朝鲜政府已经将经济建设摆在朝鲜国家战略的核心地位上。1998年8月,朝鲜首次提出了“主体的社会主义强盛大国”的发展战略。此后在1999年和2000年新年共同社论中连续提到了建设强盛大国的战略目标。金正日明确指出,21世纪战略就是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建设强有力的国家经济,从而使朝鲜跻身世界经济强国行列。“如果说20世纪90年代末期是朝鲜国家战略的第一阶段,其主要目标是继续捍卫和巩固主体的社会主义社会政治经济制度,那么现在则是以建设强盛大国为新的战略目标的第二个阶段。在这个阶段,战略重点是全力发展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科学技术,用先进的现代科学技术改造所有经济部门。”目前,朝鲜正在为国家发展战略的第二阶段目标进行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我们有理由相信:经过若干年之后半岛北方也必将会迎来一个类似南部上个世纪60一80年代的大发展“奇迹”。到那时,半岛将会以更加强盛而耀眼于东方。

4未来朝鲜半岛与东北亚经济展望

韩国天安舰事件引起今年朝鲜半岛和整个东北亚政治和外交的巨大波动,引起朝鲜和韩国的新一轮对抗以及美日韩军演的升级,都对朝鲜半岛以及东北亚的稳定带来的很大的不稳定因素。近期朝鲜劳动党代表大会有确认了以金正银为朝鲜下一代接班人,朝鲜新的领导人能否带来朝鲜政治和经济的变革,都会对朝鲜半岛和东北亚经济政治局势带来巨大的影响。

当然,从经济角度来讲,我们希望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但现实往往是一个变数,朝鲜半岛未来的趋势仍然很难预测。

参考文献:

[1]郑信哲.朝鲜半岛局势变化对东北亚地区的多种影响[J].当代韩国,2001,(12):12-15.

[2]陈峰君. 21世纪朝鲜半岛对中国的战略意义[J].国际政治研究,2001,(4):5-11.

[3] 周忠强.影响东北亚经济合作的国际政治因素[J].南京师大学报,2001,(1):4-8.

[4] 金强一.图们江流域与朝鲜半岛问题[J].东北亚研究,2008,(1):61-64.

[5]张慧智.朝鲜半岛战略调整与东北亚大国关系互动[J].社会科学战线,2012,(2):156-161.

[6]廖为仁,夏仕.论朝鲜半岛问题对21世纪初期中国外交战略选择的影响[J].国际政治,2009.11:56-57.

当前东北亚地区形势的特点及趋势

当前东北亚地区形势的特点及趋势

当前东北亚地区形势的特点及趋势 李福兴 2012-8-13 15:13:57 来源:《国际展望》 (沪)1996年18期 述评 东北亚地区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朝鲜、蒙古和俄罗斯远东地区,在世界向多极化发展的进程中,东北亚地区正经历着战后以来的转折性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为地区形势的主流。但是,由于该地区各主要国家之间战略关系的调整,加之意识形态、民族统一、经贸摩擦、领土及海洋权益纠纷等因素,使该地区的各种矛盾仍处于一种错综复杂的状态。 (一) 1,缓和与稳定成为当前东北亚地区形势的主流 冷战结束后,东北亚各国都谋求建立和保持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安全环境。它们都把谋求稳定的周边安全环境放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的首位。美俄关系已由过去的军事对抗转变为协商与合作;中日经济合作领域不断扩大,已成为最大的贸易伙伴;中美虽在人权、贸易、台湾等问题上存在着对立和斗争,但两国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合作亦逐步加强;中俄关系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双方的合作领域不断扩大;美朝之间就困扰多年的核问题达成了框架协议,紧张关系有所缓和;朝韩经济交流和对话渠道也逐步建立起来。爆发大规模武装冲突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保持稳定,促进发展已成为该地区形势发展的主流。

2,美、中、日、俄对东北亚地区安全制约作用增强 冷战后,在东北亚地区取代原中、美、苏大三角关系的是中、美、日、俄四极关系,且四大国均在该地区有着重要的战略利益,任何一个大国又都不可能独自处理东北亚,特别是朝鲜半岛事务,这种四大国相对平衡、相互牵制、相互制约的格局有助于保持当前东北亚地区的安全与稳定。 (1)美国试图维持在东北亚地区的主导作用。从目前情况分析,美东北亚政策的主要内容是:政治上,对东北亚地区各国积极推行其“民主制度”和美国的价值观,保持美国对亚太政治事务的控制力;经济上,交替使用交流与制裁的手段来对付社会主义国家;军事上,重申对日韩两国的义务,把维系美日、美韩军事同盟作用维护东北亚地区安全与稳定的基石,并借此弥补自身力量的不足,遏制日、中、俄发展,以保护其在该地区的利益。 (2)日本企望在亚太地区发挥重大作用。从目前情况分析,日本东北亚政策的主要内容是:政治上,继续依靠美日安保体制,在强调与美分担国际义务的同时,也要求分享权利,倡导建立新的亚太安全机制,为建立以日本为主导的亚太经济圈创造条件;经济上,通过扩大对外经济合作,确立自己的大国形象;军事上,企图将日美安保体制扩大到整个亚太地区;在朝韩半岛问题上,日本从自身利益出发,不愿与统一而强大的朝鲜为邻,认为无论是以联邦制还是邦联制统一,都会对日本构成极大的威胁,而维持半岛现状符合日本的最大利益。日本的上述做法虽不完全悖逆于美国的利益,但在一定程度上对美国“主导”作用是一种挑战,形成了与美既有合作也有争夺和牵制的局面。

浅谈东北亚政治格局现状

浅谈东北亚政治格局现状 摘要:东北亚政治格局是特殊的历史地理背景下形成的,朝鲜半岛问题已成为当今影响东北亚政治格局的主要因素,同时牵动着东北亚政治结构的的变化走向。笔者从东北亚的政治格局的定义及现状入手,概括阐述其范围、含义及其现状,并探讨影响东北亚政治格局变化的主要原因。加强和加深朝鲜半岛问题的研究,有利于我们更深入的解构东北亚政治格局的发展变化。 关键词:政治格局;东北亚;朝鲜半岛 Abstract: This paper start from the definition and status quo of the political structure in Northeast Asia, summarized elaborated its scope and meaning of the status quo, and to explore the main reason for changes in the political landscape in Northeast Asia. Strengthen and deepen the study of the Korean Peninsula issue, we are more in-depth deconstruction of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of the political structure of Northeast Asia.Key words: political pattern; Northeast Asia; the Korean Peninsula 1、前言 东北亚是指亚洲的东北部国家,包括西北边的俄罗斯,蒙古,还有中国,其次是日本,韩国,朝鲜等国,东北亚地区具有多样性。由于冷战两极格局的影响,美国在这一地区对各种事务的插手,使得美国反而成为这地区格局的主角之一。 2、东北亚政治格局的现状 东北亚政治格局是东亚地区特殊的历史地理背景也是其现存政治格局形成的重要因素,总得来说东北亚政治格局具有三个方面的特征: 首先,朝鲜半岛南北双方的紧张局势不容乐观。众所周知,当今亚洲存在着朝核问题,东亚的朝核问题近年来的发展引人注目,问题由来已久,经历了许多年的危机和曲折,朝鲜核问题已经形成了一种僵硬的停滞阶段。朝鲜核问题是美国面对的重大国际安全问题,在美国的安全战略日程中具有重要地位。 其次,在合作中推进中日关系发展。日本和中国是东北亚地区最重要的两个大国,两国的关系将直接影响到亚洲和世界的稳定。中日关系有四根支柱,就是经济合作、历史问题、安全保障以及日本国内政治体系。 再次,就是在东北亚地区内,中国与俄国、朝鲜有不同程度的合作。“冷战”后的朝鲜半岛局势大体上仍然是中俄朝与美日韩的二元格局。具体到中俄之间则

东北亚民间经济文化合作机制的建构

东北亚民间经济文化合作机制的建构 1.东北亚民间经济文化合作的特点 1.1东北亚民间经济关系格局的特点 目前,东北亚地区已初步形成以“四化”为特点的民间经济格局,即参与国家多元化;资源、资本、技术、劳动力互补化;资源配置、生产到流通和消费的多样化;合作企业中小型规模化。由于东北亚国家在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均存在明显的梯度,短时间内政府合作形成“东北亚经济圈”并非易事,但民间经济往来却变竞争为合作,构筑“优势互补、平等互利”的良好经济合作态势。如日本拥有丰富的资金和技术,但资源贫乏、劳动力价格高;韩国在某些技术领域占有优势,但同样面临资源和劳动力短缺问题;中国资源和劳动力较为丰富,市场空间大,但资金技术方面对外依赖较大;朝鲜自然资源和劳动力丰富,但资金技术管理经验缺乏;蒙古和俄罗斯远东地区自然资源丰富,需要资金和技术,特别是在俄罗斯。经济上的合作为东北亚各国开展深层次民间合作及发展政府间进一步合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1.2东北亚民间文化关系格局的特点 经济联系是现实的、短期的、功利的,而文化联系却是软性的,产生的影响会持久、广泛。一般而言,国家之间的文化联系底蕴比经济利益更为深厚。在东北亚地区,除俄罗斯以外,其他国家均属于同一文化圈,其最大特点就是以儒学为主导,佛教为主要宗教。儒学的整体主义、温情主义、权威主义影响甚至决定了东北亚伦理文化的发展,形成了鲜明独特,不同于西方的东北亚价值理念。在这里,中国、

日本、韩国、朝鲜虽然不是同一民族,但在文化上同属于儒家一脉。蒙古因为历史的原因也受中原儒家文化和满族文化影响颇深。历史上,日本、韩国、朝鲜、蒙古均将本民族文化与儒家文化、佛教文化相融合,并将其本土化,从而形成了东北亚以儒家文化核心的多元性文化格局。进入新世纪,当代儒学开始复苏、转型,区域内儒家文化逐渐扩大与俄罗斯的文化交流,东西方民间文化开始和谐相处,东北亚区域民间文化共同体将形成,这种“与时俱进”的文化会推动东北亚未来的政治合作、经济发展。这种文化交流情形正如亨廷顿所说:“以意识形态和超级大国关系确定的结盟将让位于以文化和文明确定的结盟,重新划分的政治界线越来越与种族、宗教、文明等文化的界线趋于一致,文化共同体正在取代冷战阵营,文明间的断层线正在成为全球政治冲突的中心界线”。目前东北亚民间文化交流形式较频繁、多样,领域涉及教育、文艺、体育、宗教、民族等诸多方面。 2.东北亚民间经济文化合作的当前进展 当前民间交流合作进展顺利,稳中有升,各国民间企业、社团都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而努力,合作更加务实。中国地处本区域经济核心位置,在更深层次和更广泛的领域同各国开展民间合作,这是东北亚区域经济繁荣、共同发展的双赢选择。 2.1“政冷民热”凸显中日民间交流 中、日是东北亚的核心国家,其合作前景广泛,利益双赢,但合作却始终是一波三折。近年两国关系冷淡,两国政府合作难有作为的情况。其原因有三:第一、日本国内政治右倾化是造成中日关系冷谈

最新-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 精品

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 摘要本文从各个角度分析内蒙古自治区区域经济发展现状、格局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和建议,为内蒙古自治区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提供了有正面意义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对策近年来,在我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政策的引导下,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突飞猛进发展,形成了区域发展新格局。 十八大以后,在新的北部丝绸之路规划之下,我国与俄罗斯、蒙古国的经贸关系进一步深化,西部大开发进入新的阶段,在国家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大好形势下,内蒙古自治区区域经济也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 内蒙古自治区在区域经济发展上坚持适度收缩、相对集中的原则,首先实现呼包鄂地区发展,紧接着在国家振兴东北经济的规划下,发展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区,塑造东西互动、内外结合的区域发展新格局,增强了国内经济格局中的竞争力,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内蒙古自治区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地域差异内蒙古自治区各盟市之间的自然资源禀赋与区域经济发展基础各有不同优劣势,充分了解各地区之间的差异和发展前景有利于内蒙古区域经济的协调和区域要素的优化配置。 1各地区资源分布不均衡、产业结构存在差异内蒙古地处祖国北疆,是我国资源禀赋最好的地区之一,是我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以行政区划为基础,分为蒙东、蒙中和蒙西地区。 蒙东地区包括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锡林郭勒盟、赤峰市;蒙中地区包括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乌兰察布市;蒙西地区包括巴彦淖尔市、乌海市、阿拉善盟。 近几年,各地区之间的区域经济有了明显的差异,其中经济增长最快的是蒙中地区呼包鄂,相比之下蒙东地区相对慢一些。 由于各地区间自然资源禀赋不同,每个地区都形成了优势特色产业。 比如,蒙中地区的包头市以钢铁产业为主,鄂尔多斯是以煤炭和羊绒产业为特色产业,为本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蒙东地区中呼伦贝尔地区形成了乳制品产业群,通辽、赤峰地区牛羊肉产品加工产业具有了一定的规模。 内蒙古自治区大型企业主要集中在呼包鄂地区,有27家,而蒙东地区总共

作业:中美东北亚安全战略中的朝鲜因素

中美东北亚战略中的朝鲜半岛问题因素 【摘要】朝鲜半岛问题是东北亚区域存在问题的症结之所在。对于与美国处于战略博弈状态的中国来讲,朝鲜半岛问题的解决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要实现我国的东北亚区域发展战略,实现朝鲜半岛的稳定,就必须对在这一区域对中国的战略有着挑战性的美国的东北亚战略及其对朝鲜半岛问题的态度有着深刻的了解。本文试着从动态的角度来剖析这一问题。 关键字:朝鲜半岛中国美国东北亚战略金正日 东北亚地区包括中国、日本、朝鲜、韩国、蒙古5国以及俄罗斯远东地区。该地区是美、俄、中、日四个大国战略利益交汇和碰撞之处,大国关系错综复杂。冷战结束以来,造成东北亚地区安全稳定问题的主要因素是朝鲜半岛问题。朝鲜半岛局势的任何发展变化都将影响整个东北亚地区的战略格局。在现今东北亚的政治格局中,中美的因素最为突显。中国作为东北亚地区的大国,近年来发展迅速,国家综合实力不断上升。中国在本地区的战略基点是维护地区稳定以实现稳定发展,与邻国保持一种“既非对抗、又非结盟”的双边友好合作关系,加强本地区的经济、政治与外交以及安全合作。美国作为冷战后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其战略就是维护美国的全球霸主地位,最大程度维护美国的全球利益。东北亚地区是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支撑之一,是美国全球战略利益的重要一环。由于朝鲜半岛南北军事对立、朝鲜隔绝于世并面临全面制裁、核武扩散以及缺乏有效的正式沟通渠

道,朝鲜半岛历来就是东北亚的“火药桶”,近日朝鲜领导人金正日的去世又给东北亚局势增添了许多变数。 一、朝鲜半岛问题 所谓朝鲜半岛问题,其内涵涵盖了朝鲜半岛南北双方的和平与统一问题和围绕着朝核危机所形成的周边大国在地区安全事务上的战略博弈这两个方面。东北亚地区最突出的不稳定因素即是朝鲜半岛统一和安全问题。朝鲜半岛的问题其实是相互影响的两个方面,一是半岛南北双方始终未能从相互颠覆的潜在威胁中解脱出来;二是朝鲜半岛南北双方的安全关系始终牵动着中、美、日、俄四个大国的安全利益。由朝核问题以及由此引发的大国博弈,其性质和范围均已超出朝鲜半岛的范围,成为影响到东北亚乃至东亚区域安全与合作格局的重大事件。朝鲜半岛是典型的中间地带,因而成为陆权(中俄)和海权(美日)两大地缘政治力量相互作用的交接部位。它既是大陆国家东向防御的最后一道防线,又是海洋国家向陆地扩张所遇到的第一道障碍,所以两大势力都力图占有和控制这一地区,在这一地带,各方势力盘根错节,对朝鲜半岛走向起决定作用的不是半岛上的两个国家,而是它们各自背后大国势力的较量。朝鲜半岛的形势一直是东北亚地区和平与发展的焦点之一。 二、中国的东北亚战略 1.东北亚对中国的战略意义 中国的东三省与东北亚地区的俄罗斯以及“火药桶”朝鲜半岛有着漫长的边境线,和经济强国日本、韩国隔海相望。因此,对于中国

当前东北亚地区形势地特点及趋势

当前东北亚地区形势的特点及趋势 李福兴 2012-8-13 15:13:57 来源:《国际展望》(沪)1996年18期述评 东北亚地区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朝鲜、蒙古和俄罗斯远东地区,在世界向多极化发展的进程中,东北亚地区正经历着战后以来的转折性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为地区形势的主流。但是,由于该地区各主要国家之间战略关系的调整,加之意识形态、民族统一、经贸摩擦、领土及海洋权益纠纷等因素,使该地区的各种矛盾仍处于一种错综复杂的状态。 (一) 1,缓和与稳定成为当前东北亚地区形势的主流 冷战结束后,东北亚各国都谋求建立和保持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安全环境。它们都把谋求稳定的周边安全环境放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的首位。美俄关系已由过去的军事对抗转变为协商与合作;中日经济合作领域不断扩大,已成为最大的贸易伙伴;中美虽在人权、贸易、台湾等问题上存在着对立和斗争,但两国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合作亦逐步加强;中俄关系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双方的合作领域不断扩大;美朝之间就困扰多年的核问题达成了框架协议,紧张关系有所缓和;朝韩经济交流和对话渠道也逐步建立起来。爆发大规模武装冲突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保持稳定,促进发展已成为该地区形势发展的主流。 2,美、中、日、俄对东北亚地区安全制约作用增强

冷战后,在东北亚地区取代原中、美、苏大三角关系的是中、美、日、俄四极关系,且四大国均在该地区有着重要的战略利益,任何一个大国又都不可能独自处理东北亚,特别是朝鲜半岛事务,这种四大国相对平衡、相互牵制、相互制约的格局有助于保持当前东北亚地区的安全与稳定。 (1)美国试图维持在东北亚地区的主导作用。从目前情况分析,美东北亚政策的主要内容是:政治上,对东北亚地区各国积极推行其“民主制度”和美国的价值观,保持美国对亚太政治事务的控制力;经济上,交替使用交流与制裁的手段来对付社会主义国家;军事上,重申对日韩两国的义务,把维系美日、美韩军事同盟作用维护东北亚地区安全与稳定的基石,并借此弥补自身力量的不足,遏制日、中、俄发展,以保护其在该地区的利益。 (2)日本企望在亚太地区发挥重大作用。从目前情况分析,日本东北亚政策的主要内容是:政治上,继续依靠美日安保体制,在强调与美分担国际义务的同时,也要求分享权利,倡导建立新的亚太安全机制,为建立以日本为主导的亚太经济圈创造条件;经济上,通过扩大对外经济合作,确立自己的大国形象;军事上,企图将日美安保体制扩大到整个亚太地区;在朝韩半岛问题上,日本从自身利益出发,不愿与统一而强大的朝鲜为邻,认为无论是以联邦制还是邦联制统一,都会对日本构成极大的威胁,而维持半岛现状符合日本的最大利益。日本的上述做法虽不完全悖逆于美国的利益,但在一定程度上对美国“主导”作用是一种挑战,形成了与美既有合作也有争夺和牵制的局面。 (3)俄罗斯正试图“恢复传统势力范围”。北约的东扩趋势促使俄罗斯对外交政策进行了全面调整,提出了“恢复大国地位,维护传统势力范围”的战略

东北亚(长春)国际机械城会展中心安全、文明、绿色施工设置-2.0修订版

安全、文明、绿色施工现场布置图集 (内部资料、注意保密) 项目名称:东北亚(长春)国际机械城会展中心 编制日期:2017年8月20日

第1页共4页 目录 第一章办公区 (1) 1.1鸟瞰图......................................................................................11.2办公区全景..............................................................................21.3办公区外景..............................................................................31.4箱式房(1)............................................................................41.4箱式房(2)............................................................................51.5会议室......................................................................................61.6屏风..........................................................................................71.7健身区......................................................................................81.8绿化园地..................................................................................91.9花坛........................................................................................101.10分类垃圾箱..........................................................................111.11职工书屋、党员活动室(1)............................................121.11职工书屋、党员活动室(2)............................................131.12应急反应队伍集结点..........................................................141.13蝴蝶成长记..........................................................................151.14优秀员工..............................................................................161.15擦鞋机..................................................................................171.16太阳能、风能路灯..............................................................181.17夜间灯带..............................................................................19第二章生活区 (20) 2.1管理人员生活区 (20) 2.1.1职工之家...................................................................202.1.2党建宣传长廊...........................................................212.1.3喷泉、假山...............................................................222.1.4防腐木凉亭(1).....................................................232.1.4防腐木凉亭(2).....................................................242.1.5雨亭...........................................................................252.1.6食堂外景...................................................................262.1.7大宴客厅...................................................................272.1.8小宴客厅...................................................................282.1.9职工食堂及配电室...................................................292.1.10内部厅.....................................................................302.1.11洗碗池.....................................................................312.1.12碗柜.........................................................................322.1.13浴室洗漱池.............................................................332.1.14浴室淋浴器.............................................................342.1.15洗衣房.....................................................................352.1.16卫生间.....................................................................362.1.17夜光灯、喷淋.........................................................372.1.18夜间灯效.................................................................382.1.19活动室.....................................................................392.2劳务人员生活区(1)..........................................................402.2劳务人员生活区(2)..........................................................412.2劳务人员生活区(3)..........................................................422.2劳务人员生活区(4). (43)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及前景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及前景 方华 [内容提要]近几年,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不断发展,次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迅速,“图们江经济开发区”、“环黄渤海经济区”的建设加速推进,区域内各国间双边经贸合作也大幅提升。但是,由于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再加上美国因素牵制,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深度仍然有限。从长远看,随着东北亚地区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次区域经济合作日趋多元化,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将再上新台阶。 [关键词]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次区域经济开发区 [作者介绍]方华,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政治室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国际组织、区域一体化研究。 近年来,东北亚地区各国的经济开发区建设不断推进,各类双边经济合作日益加强,次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迅速,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持续发展。但是,东北亚区域合作也遇到诸多限制因素,如地区安全问题、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以及美国的牵制等。从长远看,东北亚只有充分挖掘潜力、下大力气化解各种制约因素,才能使区域经济合作再上新台阶,并在世界经济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现状 东北亚地区在地理上包括中国、朝鲜、韩国、日本、蒙古及俄罗斯远东地区。近年来,该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区域经济合作发展势头很旺。 一是东北亚各国的双边合作进一步加强。“伙伴关系”在区域内蔚然成风。俄中、俄日、俄韩、俄朝、俄蒙近年来分别建立了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建设性伙

伴关系、全面伙伴关系、有前途的伙伴关系以及友好互助伙伴关系;[1]中蒙、日蒙、韩蒙、中日、日韩也分别建立睦邻互信伙伴关系、综合伙伴关系、睦邻友好伙伴关系、战略互惠关系、成熟的伙伴关系;中韩、俄韩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日俄关系朝着“建设性伙伴关系”发展;朝韩关系在《南北关系发展与和平繁荣宣言》框架下发展。随着双边政治关系的推进,东北亚区域内双边经贸关系迅速发展。如,1999-2007年,蒙古从中国的进口占其GDP比重从15%上升到32%,从俄罗斯的进口占其GDP比重从28%上升到35%。[2]俄是蒙古的第二大贸易伙伴。2007年,俄远东地区与中、日、韩三国的贸易额占俄远东地区贸易总额的70% -80%,而中国在其中占比例又最大。中国已连续9年成为蒙古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和投资来源国,中蒙进出口总额至2007年达到20.3亿美元,占蒙古对外贸易总额的51.9%。[3]2008年8月,中国银联与蒙古可汗银行合作开通银联卡在蒙古的受理业务。[4]又如,中国、韩国分别是朝鲜第一、第二大贸易伙伴国,两国对朝贸易额占朝鲜贸易总额的70%以上。[5]中日贸易2007年突破2400亿美元; [6]中韩贸易达159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9.1%;[7]中俄贸易达481.85亿美元。 [8] 二是各国深化经济开放,加快建设经济开发区和经济特区。一方面,各国深化经济开放,为区域经济合作的长足发展提供了保障。俄罗斯继提出《1996-2005年远东和后贝加尔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联邦专项纲要》后,于2002年再次批准了《俄远东和后贝加尔:国际经济合作计划》,就2010年前的国际合作进行筹划。中国在2003年制定了东北振兴战略,2007年又出台《东北地区振兴计划》。日本于2002年发表《东亚的发展和日本的前进方向》的通商白皮书,在2005年的通商白皮书中又提出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想法。同一时期,韩国出台了《21世纪经济远景构想报告》,提出在东北亚发展“物流贸易中心”的构想。蒙古制定了优先发展东部地区的远景规划。朝鲜也提出优先推进粮食、电力、煤炭、金属和

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现状研究

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现状研究 俞广霄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系05级 摘 要: 除了台湾,我国领土在广义上可以分为四大板块,即西部12省(市,自治区),东北3省,中部6省和东部沿海10省。随着我国区域经济政策的不断演变,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还是相当滞后的。本文通过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自身资源优势和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从而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扬长避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提供一定的依据。 关键词:西部地区 人口 资源优势 问题 引 言 中国西部地区包括12个省市及自治区,即西南五省区市(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重庆)、西北五省区(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宁夏)和内蒙古、广西。[1]总面积约68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72%。同时,西部地区与蒙古、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阿富汗、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缅甸、老挝、越南等14个国家接壤,陆地边境线长达1.8万余公里,约占全国陆地边境线的91%;与东南亚许多国家隔海相望,有大陆海岸线1595公里,约占全国海岸线的1/10。 1. 西部地区人口 中国西部地区的人口总数约为3.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9%左右。该地区虽然地域相当辽阔,但是人口密度却相对稀疏。这是由于西部地区的地形条件和气候条件比较差,其中土地资源中平原,盆地面积不到10%,约有48%的土地资源是沙漠、戈壁、石山和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且年平均气温偏低,大部分省区市在10摄氏度以下,有近一半地区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使得西部地区的平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仅有50多人,远远低于全国每平方公里人数的平均水平,而这一规律与胡焕庸当年提出的黑河-腾冲人口分界理论相符。 除汉族以外,西部地区有44个少数民族,是中国少数民族分布最集中的地区。在西部地区的少数民族包括: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彝、壮、布依、满、侗、瑶、白、哈尼、哈萨克、傣、傈僳、佤、拉祜、水、东乡、纳西、景颇、柯尔克孜、土、达斡尔、羌、布朗、撒拉、仡佬 、锡伯族、裕固、保安、俄罗斯、塔塔尔、乌孜别克、普米、怒、阿昌、崩龙、

朝鲜核危机及其对东北亚安全的影响

朝鲜核危机及其对东北亚安全的影响 内容摘要 朝鲜半岛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一直是世界政治的焦点之一,两次朝鲜核危机的爆发,均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原因,客观分析朝鲜核危机产生的原因与特点,不仅有助于我们透彻的了解这个问题,更加有助于我们看清和分析朝鲜半岛的局势。 朝鲜半岛未来的发展趋势,也必将直接影响到东北亚新的安全格局的形成。 东北亚地区涉及美俄中日等大国的利益,这一地区任何政治力量对比上的变化,不仅会带来亚洲政治格局的改变,甚至会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本文通过比较分析,来阐明朝鲜核危机对东北亚各国的不同影响,同时通过分析各大国在东北亚地区的战略选择,来对目前的东北亚局势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美国为了维护其全球霸权,在进一步维护美日韩同盟的基础上,谨慎制订其朝鲜半岛政策,希望朝鲜半岛维持一个动态的平衡。 日本为了实现其“正常大国”的目标,在东北亚和朝鲜半岛的外交政策中积极追随美国的步伐。

俄罗斯正在努力恢复昔日的大国地位,因此特别重视自己在朝鲜半岛所扮演的角色,俄罗斯对朝鲜半岛的统一持积极的态度,但是不希望其落入某一个大国的手中。 中国的东北亚战略就是要积极参与朝鲜核危机的解决,既要反对美国的遏制政策,也要在一定程度上展开双方的合作。 朝鲜核危机所引发的政治、安全连锁反应将对东北亚这一地区产生影响,甚至会影响到世界的政治格局。 朝鲜核危机使得美国更加重视其东北亚战略并且开始注重与中国的合作。 而日本由于受朝鲜核危机的影响,不得不暂时放弃其“独立”的外交路线,继续追随美国的步伐,但是也为日本借机调整防卫体制和防卫政策提供了借口。 而对于俄罗斯来说,朝鲜核危机提供了一个恢复其在半岛影响力的一个很好的机会。 朝核问题的解决有助于中国解决台湾问题。 对于韩朝两国来说,朝核危机为统一之路设下了障碍。 朝鲜核危机的解决过程中,尽管各方均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是朝核危机和平解决的前景不容乐观,历史和现实的因素使得危机的解决过程困

简述东北亚地区安全问题和中国形势

简述东北亚地区安全问题和中国形势 摘要:东北亚地区一直以来就是大国利益交汇、角力之地,快速发展的中国,日渐有崛起之势,尝试冲击亚太地区现有秩序;“世界警察”美国,维持其全球霸权,一直将此作为战略前沿;二战战败国日本,仍保留强大的国家实力,并向往走向“正常国家”;朝鲜半岛,两国历史上的纠葛,现实上对国家安全的担忧。除此之外,俄罗斯、蒙古等国家,虽然此时的他们无力顾及此地,但是也对该地利益的重要一环。由此可见,这里聚集着众多的国家的地缘利益,大国之间以各种方式相互博弈,国家战略关系非常复杂,难以把握。特别是在奥巴马政府推出亚太再平衡战略,朝鲜开启核试验之后,这里成为了世界安全格局中极为脆弱一点。所以当今东北亚局势的势变,都可能导致亚洲甚至整个世界格局的重塑。 关键词:东北亚中国周边环境国家博弈 东北亚作为亚洲与太平洋相连的咽喉地区,长期以来一直都是各个国家极力争夺的战略高点。目前东北亚的地缘争端主要有如下特征:(1)广泛性。几乎所有的东北亚国家都无一幸免的卷入了这场地缘争端。(2)长期性,历史性。历史问题是国家间正常交往的沉重包袱,国民情绪对立的根源所在,同时也是各国发展军备的借口。如今的东北亚问题还是历史问题的长期堆积,其中包括:中朝韩与日本间的侵略关系,朝韩之间的国家分裂问题,朝鲜战争问题等,这些都导致该地区安全形势堪忧。(3)利益纠葛复杂。各个国家在此地区的博弈的目的、期待结果基本都不相同,并且因为利益纠纷,国家间存在的政治互信有限,导致很多问题不能达到共识。本文便首先从相关国家的战略利益说起,由此再谈谈如今的东北亚安全态势的种种表象和根源及其未来可能态势。

一各个国家在此的战略部署 在此部分主要就东北亚利益相关国家:朝鲜、美国、中国、韩国和日本等的战略利益说起。 1.朝鲜 朝鲜,是东北亚局势的最大一个变量。朝鲜自2006年开启核试验以来,一直抱着“一条路走到黑”的坚决态度研制核武器,这都是挑起目前东北亚局势的关键诱因,这也是首先谈朝鲜的原因。大家都知道,研制战略武器装备都是十分耗资的(研制和保养),并且它的存在更多的是一种战略威慑,并不能投入实用(基本不可能爆发核战争),所以可以说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那么朝鲜为什么不顾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并且在国民极度贫穷落后的情况下,仍要将十分有限的国家资产投向核武器研制呢? 在我看来,是由于朝鲜在当今世界的定位以及金家为维护其对朝鲜政权的掌控。首先,朝鲜从地缘不具备快速发展工业的能力;其次金氏家族完全掌控着国家,在这一基础上,金氏家族为维护他对朝鲜的绝对控制,不可能完全放开国家进行工业革命或者是资产改革。这些都是如今朝鲜极端贫穷、闭塞的原因。所以朝鲜作为一个不入流的国家,他面临着很多安全问题。第一,韩国对其的统一。韩国在美国的扶持下,国力超过朝鲜太多。第二,中国。毕竟自汉武帝灭掉卫氏朝鲜后,正式在朝鲜半岛北部地区置郡统治,即历史上著名的“汉四郡”。①从这一时期一直到清朝后期,中国一直都是朝鲜的宗主国。虽然目前,中国是朝鲜的最大支持者,但仅仅是因为他的位置恰好在中国之前,是中国的天然屏障。但是真到中国国力能够重建东北亚平衡时,朝鲜就可能被中国吞并或者任韩国吞并。这些安全问题都导致朝鲜必须武装自己,让自己能上谈判桌,或者说是自己能成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教案

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 本章规划 区域经济发展是指区域经济总量的增长和结构的演进。在区域性经济发展中,经济总量增长与结构演进相互关联和互动。经济总量的增长为结构调整、转换、升级提供了经济基础,结构演进则增强了资源配置能力,提高了资源利用的投入和产出的效率,实现经济总量的更快增长。 工业与农业是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工农业的增长和结构合理与否,对区域经济发展起着促进和延缓作用。工农业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还可带来人类的不同生产、生活方式,进而形成乡村或城市等不同的聚落形态。本章在学习《高中地理(必修)Ⅱ》“第二、三、四章”经济地理的基础上,结合典型区域,以案例的形式,提供基本的思维方法、原理,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通过区域的认识,还能促使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学习到有用的地理,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区域经济发展在不同的区域表现为不同的发展前景。区域经济发展包括区域农业发展和区域工业化,它们都是在充分考虑位置、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市场需求等共同因素下形成的较为稳定的经济体。本章内容可分为两大部分:区域农业发展和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地理条件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基础,以致影响到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布局和方向。 我国有许多农业生产基地,不同的地区,其生产情况、面临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不尽相同。东北地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自然地域完整,农业生态类型多样,生产部门齐全,是我国农业经济实力比较雄厚的区域,发展条件优越,以东北地区为例,不仅可以了解区域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还能从一个侧面反映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 我国工业基地既有面临困境的老工业基地——辽中南重工业基地,也有经久不衰的沪宁杭工业基地和京津唐工业基地,也有改革开放后以新兴工业和轻工业为主的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工业化程度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因而从发展的方向来看,各地从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更可以找寻发展的有利条件,具有更广泛的借鉴意义。工业化的实施,必然使非农业人口在一地聚集,导致了城市化的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缺乏科学指导而造成某些城市化问题,具有普遍性。因此,珠江三角洲地区是了解工业和城市发展的典型案例。 通过东北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案例教学,可了解经济领域发展的内在规律,达到知识迁移的效果。 本章教学时间共7课时,第一节3课时,第二节2课时,问题研究2课时。 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从容说课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三农”问题是目前国家重点关注的领域。不同地区,人们以惯有的生产方式经营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随着社会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农业实现区域总量的增长和结构的演进是必然的趋势。因此,如何才能使各地充分挖掘现有资源潜力,获得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全面发展,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区域农业发展模式是摆在人类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学习有用的地理等新理念的体现。 区域农业发展是受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市场需求等因素共同影响下形成的稳定的农业模式和结构,地理条件是影响区域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教材以东北地区的区域农业地域为例,分析农业生产的地理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了解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教材在处理影响东北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时,分析了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对东北地区影响较大的因素进行阐述,并不面面俱到,做到综合性与主导性因素统一,充分体

当前东北亚地区形势的特点及趋势

当前东北亚地区形势的特点及趋势 福兴 2012-8-13 15:13:57 来源:《国际展望》(沪)1996年18期述评 东北亚地区包括中国、日本、国、朝鲜、蒙古和俄罗斯远东地区,在世界向多极化发展的进程中,东北亚地区正经历着战后以来的转折性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为地区形势的主流。但是,由于该地区各主要国家之间战略关系的调整,加之意识形态、民族统一、经贸摩擦、领土及海洋权益纠纷等因素,使该地区的各种矛盾仍处于一种错综复杂的状态。 (一) 1,缓和与稳定成为当前东北亚地区形势的主流 冷战结束后,东北亚各国都谋求建立和保持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安全环境。它们都把谋求稳定的周边安全环境放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的首位。美俄关系已由过去的军事对抗转变为协商与合作;中日经济合作领域不断扩大,已成为最大的贸易伙伴;中美虽在人权、贸易、等问题上存在着对立和斗争,但两国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合作亦逐步加强;中俄关系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双方的合作领域不断扩大;美朝之间就困扰多年的核问题达成了框架协议,紧关系有所缓和;朝经济交流和对话渠道也逐步建立起来。爆发大规模武装冲突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保持稳定,促进发展已成为该地区形势发展的主流。

2,美、中、日、俄对东北亚地区安全制约作用增强 冷战后,在东北亚地区取代原中、美、大三角关系的是中、美、日、俄四极关系,且四大国均在该地区有着重要的战略利益,任何一个大国又都不可能独自处理东北亚,特别是朝鲜半岛事务,这种四大国相对平衡、相互牵制、相互制约的格局有助于保持当前东北亚地区的安全与稳定。 (1)美国试图维持在东北亚地区的主导作用。从目前情况分析,美东北亚政策的主要容是:政治上,对东北亚地区各国积极推行其“制度”和美国的价值观,保持美国对亚太政治事务的控制力;经济上,交替使用交流与制裁的手段来对付社会主义国家;军事上,重申对日两国的义务,把维系美日、美军事同盟作用维护东北亚地区安全与稳定的基石,并借此弥补自身力量的不足,遏制日、中、俄发展,以保护其在该地区的利益。 (2)日本企望在亚太地区发挥重大作用。从目前情况分析,日本东北亚政策的主要容是:政治上,继续依靠美日安保体制,在强调与美分担国际义务的同时,也要求分享权利,倡导建立新的亚太安全机制,为建立以日本为主导的亚太经济圈创造条件;经济上,通过扩大对外经济合作,确立自己的大国形象;军事上,企图将日美安保体制扩大到整个亚太地区;在朝半岛问题上,日本从自身利益出发,不愿与统一而强大的朝鲜为邻,认为无论是以联邦制还是邦联制统一,都会对日本构成极大的威胁,而维持半岛现状符合日本的最大利益。日本的上述

日本的区域合作政策及对东北亚区域合作的影响

日本的区域合作政策及对东北亚区域合作的影响 世界主要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发展历程表明,地区大国是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键力量。本文将在分析日本二战以来区域合作政策的基础上,研究其对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影响。 一、日本的区域经济合作政策 (一)日本的传统区域经济合作政策 二战结束后到1998年之前,日本对区域经济合作一直坚持非集团化的区域经济合作政策[1]。80年代以后,特别是1985年广场会议之后,为应对日元大幅度升值造成的经济困难和与美欧经济摩擦,日本才真正开始关注区域经济合作。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期,日本的区域合作政策取向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 第一,态度保守,积极推动多边贸易体制,意图建立由其主导的东亚经济体系。日本把东亚地区作为农产品和原材料的来源地,直接投资主要集中于采矿部门,贸易额极小。80年代末主要是通过政府援助促进东亚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并为日本企业在该地区的直接投资创造有利条件。 第二,在推进制度性合作机制方面,日本止步不前。尽管日本已经认识到了加强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意义,但其政府却从没有主动提出推进该地区制度性区域合作的倡议或措施,甚至其他国家提出相关主张日本也没有给予积极支持。例如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先对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倡导的排除美国的“东亚经济核心论坛”积极支持,后又因美国的压力而公开表示反对。 (二)1998年后的FTA战略 1998年后日本越发重视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1999年通产省发表的《通商白皮书》明确提出,在缔结自由贸易协定方面日本有必要采取更加灵活、更具建设性的措施.[2]2002年日本外务省发布了FTA战略。2002年1月13日,日本与新加坡正式签署了“日本——新加坡新时代经济伙伴关系协定”,首开战后日本双边贸易协定先河.[3]目前,日本已与包括东盟、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莱、菲律宾、越南、智利、墨西哥、瑞士、秘鲁、印度共13个国家或地区签署FPA。正在谈的还有海洋合作委员会和澳大利亚。2009年日本民主党上台,鸠山由纪夫提出“东亚共同体”,脱美入亚,更加重视与中、韩的合作。2012年3月22日,中日韩签订了投资协定。这表明日本的区域合作战略主要是两点:一是把东亚作为建立FTA的优先选择;二是对东亚国家区别对待。 二、日本的区域经济合作政策对东北亚区域合作的影响 日本是东北亚地区的重要经济大国,其GDP总额在东北亚六国中所占比重超过60%,对外贸易额约占东北亚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35.0%。2005年与中、俄、韩三国贸易额达到2716亿美元,其中出口额1317亿美元,进口额1398亿美元,分别占日本对外贸易总额的24.3%、出口总额的22.0%,进口总额的27.0%。[4]日本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对东北亚区域合作的影响不可忽视。 第一,日本极力避免整体推进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取向,直接制约着东北亚地区形成有效的制度化合作机制。日本参与区域合作更倾向于选择双边经济合作机制。该种机制灵活多样、能快速取得实效,但易加深区域内部分割、阻碍区域合作的整体性推进。如果日本不改变目前战略,东北亚区域合作就难以克服制度性障碍,涵盖整个东北亚地区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就很难最终确立。 第二,日本在区域经济合作方面制衡和制约中国的做法,影响了中日两国在推进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合作。近年来日本不仅对中国倡导的东亚和东北亚区域合作反应冷淡,而且在中国参与的主要区域合作项目上恶性竞争。如中国提出的“安大线”石油管道因日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