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第1节:【学前教育史】第一章第二章 (上传课件)

第1节:【学前教育史】第一章第二章 (上传课件)

学前教育史XUEQIANJIAOYUSHI

第一部分 古代儿童教育的实施第二部分 古代学前教育思想第三部分 清末的学前教育第四部分 民国时期的学前教育

第五部分 著名教育家的学前教育思想与实践第六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学前教育第七部分 古代东方国家及希腊、古罗马学前教育第八部分 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学前教育第九部分 近现代西方各国学前教育实践第十部分 近现代欧美学前教育思想

课程框架介绍

学前教育史

中国学前教育史

外国学前教育史

知识点:

1. 古代的慈幼礼俗与社会公育

2.古代的胎教

3.古代家庭的学前教育

4.古代的蒙养教育

第一章 古代儿童教育的实施

慈幼:爱护幼小者。

起源:

中国最古老的学校名为“庠”,主要是一种养老慈幼的场所。庠的首要功能是集体保育。演变:

原始氏族社会中,儿童就得到了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抚养和爱护。实行“罐葬”。

私有制社会慈幼观念表现为政治举措。

春秋战国时期,管仲在齐国推行“九惠之教”的首要两条,也是“老老”和“慈幼”。

春秋末年鼓励妇女生育,保护幼儿。

——古代的慈幼礼俗与社会公育

(单选)

慈幼机构与法令措施:

中国古代专门的慈幼机构,以东汉邓太后创办的邸舍为最早。

慈幼机构的制度化与普及,是从北宋开始的。宋代的慈幼机构主要有两种,一是慈幼局,二是举子仓或予惠仓。

清代最早的慈幼机构是康熙元年(1662年)始建于广渠门内的京师育婴堂。 由唐鉴在贵州创办的及幼堂,则是具有教养合一功能的慈幼教育机构。慈幼礼俗:

(1)“试儿”:“试儿”或称“试晬”“试周”和“抓周”,始见于魏晋南北朝。(2)“吐情自纪”:中国古代儿童的命名仪式。

“吐情”:通过命名寄托老一代人对于后生晚辈的情感、要求、期望;

“自纪”:是将上述情感、要求、期望包含在“名”中,成为晚辈后生终身的座右铭,并使其体察名中的含义,以此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思想言行,时常反省自我。

——古代的慈幼礼俗与社会公育

(单选,名词解释)

第一部分 古代儿童教育的实施 ——古代的慈幼礼俗与社会公育

第一章 第二节 古代的胎教

胎教的作用:(1)胎教被看做是能否培养出合格圣明的君主的必要条件;(2)胎教被认为是培养理想后代的重要前提;(3)胎教被认为是儿童健康发育的必要条件。

胎教的内容:(1)注意精神因素的影响: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实施胎教的必要条件。(2)注意饮食卫生的影响:饥饱适中,“不食邪味”,“节嗜欲”。

(3)注意环境的影响:“居处简静”,“行坐端严”,“避寒暑”,“劳逸以节”。

(简答)

(单选或简答)

——古代的慈幼礼俗与社会公育

古代家庭学前教育的目的(1)培养幼儿成才,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至少要具备基本的生存能力;(2)培养和完善其道德品格,符合儒家所要求的忠孝仁义的基本道德标准;(3)有助于维系家庭和社会的道德礼仪秩序。

(简答)

(单选)《礼记·内则》根据幼儿入学前不同年龄阶段发育的特

点,提出了对幼儿进行分年

教育的系统规划。

——古代的慈幼礼俗与社会公育

古代家庭学前教育的内容:

(简答)

(1)道德教育:伦理纲常;立志教育;俭朴、正直、廉洁教育;爱国主义教育(2)礼仪、生活能力、文化教育

家庭学前教育的原则:(请简述古代家庭学前教育的原则是什么?)Array

1.以身示教的原则

2.因材施教的原则

3.重视环境陶冶的作用

4.爱与教相结合的原则

5.重视趣味性的原则

6.“知子”与“均爱”的原则

——古代的慈幼礼俗与社会公育

蒙养教育是中国古代儿童教育的重要形式,是连接小学与学龄前教育的一种启蒙教育的形式。

蒙养教育的任务:

(1)培养和完善其道德品质,为今后的一生打下

良好的基础;

(2)保养性真;

(3)打好文字基础,掌握有关政治、经济、历史、

文学、道德、生活礼仪的基本知识和生产生存

的基本技能,为今后的人生做好必要的准备。

——古代的慈幼礼俗与社会公育

蒙养教育的方法:

(简答或单选)

王筠: Array(1)形象对比,将文字与实物结合起来;

(2)由简到繁,由易到难;

(3)言入于耳。

崔学古(代表作《幼训》):

(1)对于六七岁的儿童,以“好言劝谕”为主;

(2)对于八九岁的儿童,可以适当采用一些责罚措施;

(3)主张“用善言警悟”,使儿童“自成”;

(4)为人师表;

(5)批评责罚要留有余地,讲究分寸。

(6)分任和鼓舞。

——古代的慈幼礼俗与社会公育

蒙养教育的内容:(1)道德伦理和礼仪规范方面的启蒙教育。(2)初步的识字教育。(3)鼓励儿童读书进取、培养意志的启蒙教育。(4)启发儿童智慧的故事传说。(5)介绍有关历史、地理、博物等的浅近知识。(6)结合歌舞进行陶冶性情的启蒙教育。(7)有关性理大义之类的启蒙教育。(简答或单选)蒙养教育的教材: 专门针对儿童启蒙教育的需要编纂的蒙学教材,最早出现在西晋,是西晋史学家束皙所撰的《发蒙记》。 东晋的顾恺之写了《启蒙记》三卷。 “马氏撰”字样的《开蒙要训》。 周兴嗣撰的《千字文》。 颜之推的《训俗文字略》。

《千字文》与后来在宋代问世的《三字经》(王应麟)《百家姓》合称

“三百千”,是中国古代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经典蒙学读物。

(单选)

——古代的慈幼礼俗与社会公育

(单选或简答)

儿童游戏启蒙活动

三个原则:

1.崇尚礼乐的原则

2.崇尚俭朴的原则

游戏种类:

1.智力游戏

2.生活游戏

3.戏弄游戏

1.我国最早的慈幼机构是( )A 邸舍

B 慈幼局

C 育婴堂

D 及幼堂

1.我国最早的慈幼机构是( )A 邸舍

B 慈幼局

C 育婴堂

D 及幼堂

2.“观其发意所取,以验贫廉愚智”所体现的慈幼礼俗是( )A 试儿

B 吐请

C 自纪

D 洗儿会

2.“观其发意所取,以验贫廉愚智”所体现的慈幼礼俗是( )A 试儿

B 吐请

C 自纪

D 洗儿会

3.古代家庭学前教育的原则不包括( )A 以身示教的原则

B 平等尊重的原则

C “知子”与“均爱”的原则

D 因材施教的原则

3.古代家庭学前教育的原则不包括( )A 以身示教的原则

B 平等尊重的原则

C “知子”与“均爱”的原则

D 因材施教的原则

知识点:

1. 王充的儿童教育思想

2.颜之推的儿童教育思想

3.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

4.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

第二章 古代的学前教育思想

王充的儿童教育思想:

(简答)

(1)论身心统一Array人和万物都是由物质性的元气构成的。人的成长不仅是指身体的发育,也包括心灵的成长,身心共同成长,才是完整的,要实现身心的完整发展,就必须接受教育。人心智上的差异与身体之间的关系。儿童教育要注重身心两个方面,不可偏废。

(2)论小儿稟性

小儿生而有善恶之分,但却不认为这种先天的善恶是一成不

变的。儿童之禀性是可变的。社会环境的潜移默化对儿童有影响。

一个人在幼儿时期所受到的熏陶和教育,将对其长大后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

学前教育学第一章检测试题

学前教育学第一章测试题 一、填空 1、学前教育学阐述的是0—6岁学前教育的基本问题。 2、学前教育可分为两个阶段的教育,即0—3岁的学前早期教育和3—6岁的幼儿教育。 3、学前教育有两种实施形式,一种在家庭中实施,一种由社会组织实施。 4、家庭是儿童出生后的第一个生活环境,所以学前教育在教育具有领先性的特征。 5、由社会实施学前教育思想起源于欧洲。 6、19世纪后期学前教育学作为独立学科在欧洲出现。 7、柏拉图在《理想国》《法律篇》中阐诉了他的教育观。 8、《大教学论》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著名代表作。 9、《母育学校》《世界图解》是夸美纽斯献给父母与儿童的良好教材。 10、《爱弥儿》是法国教育家卢梭的教育名著。 11、《新社会观》或《论人类性格的形成》是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的代表作。 12、福禄贝尔的代表作《人的教育》。 13、福禄贝尔是教育史上第一个承认游戏的教育价值,有系统的把游戏列入教育历程中的教育家。 14、恩物是福禄贝尔为儿童设计的一系列活动玩具材料。 15、学前教育发展自1837年福禄贝尔在德国马里兰根宝创办世界上第一个幼儿园为起点。 16、杜威认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 17、蒙特梭利基本教育思想发现儿童,自由的原则。 18、在蒙特梭利有准备的环境中,内容主要包括动作教育,感官教育和语言教育。 19、精神分析理论有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的。 20、美国心理学家格赛尔提出了成熟理论。 21、格赛尔做的双生子爬阶梯试验说明成熟是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因子。 22、社会学习理论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图拉提出,他认为儿童心理发展既依赖于内部条件也同强化榜样学习所起的作用有关。 23、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是近几十年对学前教育影响最大的观点。 二、简答 1、简述福禄贝尔的教育方法 答:(1)在游戏中获得发展(2)恩物引起儿童的活动 2、杜威对教育本质的看法是什么? 答:(1)教育即生长(2)教育即生活(3)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 3、心理分析理论对现代学前教育的影响是什么? 答:(1)强调早期经验和教育的重要性 (2)幼儿教育应以培养健全人格为目的 (3)道德教育应该顺从儿童的本性,避免教条灌输 (4)给儿童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培养儿童的创造力 4、成熟理论对现代学前教育的贡献? 答:(1)量表提出的年龄常模为幼儿教师和家长提供了教育依据 (2)教育要循序渐进,同时要掌握“最佳时期”促进儿童的发展 (3)教育应考虑儿童的个别差异 三、论述 试论蒙特梭利的教育方法 答:(1)发现儿童(2)自由的原则

第六章幼儿园教学活动_学前教育学

第六章幼儿园教学活动 ◆教学目标: 1、识记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含义;了解幼儿园教学的特点。 2、理解掌握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构成因素,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原则、教学手 段和方法。 3、学会运用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的理论及教学原则、教学手段、方法和指导策略等理论,设计和组织幼儿园教学活动。 4、学会正确分析和评价幼儿园教学活动。 ◆教学重点: 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原则和方法;幼儿园教学的组织与指导策略。 ◆教学难点:学会设计幼儿园教学活动方案,学会分析评价幼儿园教学活动;◆教学准备:教学案例、有关理论材料、教学录相带等。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操作练习法等 ◆教学课时:8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理解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含义、性质和特点。 【案例导入】 可爱的小兔(小班) 来园活动时,颜琳小朋友拎着一个小笼子,还没进教室门,小朋友们兴奋地叫了起来:“快看,一只小白兔”。原来,颜琳小朋友因为喜欢小白兔,爸爸特地从松江买了一只。这几天我们小班在开展“可爱的动物”的主题,请家长配合主题活动,收集相关资料。颜琳的爸爸想得真周到也这么配合我们的班级工作,看到孩子们的专注,于是我想要么今天的教学就调整一下吧,让他们来观察和认识小白兔。学习活动时,孩子们十分投入,也非常感兴趣。黄浩小朋友说:“老师,小白兔喜欢吃青菜和萝卜的,我们给它吃点吧。”于是,请阿姨从食堂里拿了点,让他们喂,没想到孩子们抢着要喂。过了一会儿,朱泽平小朋友又说:“上次,我在电视上看见小兔还吃青草呢。”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有的说红眼睛真可爱,有的说长耳朵真灵巧,说得津津有味……。 以上案例是由幼儿的兴趣和经验引发的幼儿园教学活动,形象揭示了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涵义,是由教师的“教”和幼儿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教”

学前教育史资料

第一章古代儿童教育的实施 1-1. [识记]如何理解中国最古老的学校? 1-2. [识记]简述慈幼观念的演变?[201504单选201510单选] 1-3. [识记]简述慈幼机构与法令措施? 1-4. [简单应用]简述古代的慈幼礼俗? 1-5. [领会]简述胎教作用? 1-6. [综合应用]简述胎教的内容? 1-7. [识记]简述家庭学前教育的目的和作用? 1-8. [领会]简述《礼记?内则》中有关学龄前儿童分年教育的规划内容? 1-9. [综合应用]简述家庭教育的内容? 1-10. [领会]简述家庭教育的原则? 1-11. [领会]简述蒙养教育的任务与方法? 1-12. [综合应用]简述王筠的生平及其关于儿童识字教学的观点? 1-13. [综合应用]简述崔学古的生平及其有关儿童教育的主张?[201504单选] 1-14. [领会]简述蒙学教育的内容以及具有蒙学性质的读物?[201510单选201510名词解释] 1-15. [识记]我国古代的游戏遵循哪些原则? 1-16. [识记]我国古代的游戏种类有哪些?[201510单选] 1-17. [识记]古代的学前教育在形式和内容方面具有哪些显著的特点? 第二章古代学前教育思想 2-1. [识记]认识几位主要的中国古代学前教育思想家?[201504名词解释] 2-2. [领会]简述王充“论身心统一”的儿童教育思想? 2-3. [识记]简述王充“论小儿禀性”的儿童教育思想? 2-4. [识记]简述王充“论优生”、“论在活动中学习”的儿童教育思想?[201510简答] 2-5. [简单应用]简述颜之推的儿童教育思想? 2-6. [简单应用]简述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 2-7. [领会]简述王守仁“明人伦”的儿童教育目的论的意义以及“循序渐进”的儿童教育主

最新版学前教育史第七章 古代东方国家及古希腊汇编

第七章古代东方国家及古希腊、古罗马学前教育 第一节远古时期的学前教育 时期。 一、前氏族社会发展时期的学前教育 为了抵御险恶的自然环境和求生存,常常按年龄差异和体质强弱分成两个人群:一群是捕猎、潘摘果实的壮年男女;另一群是看管小动物、收藏猎获物和修建隐蔽场所的老人、儿童。老人们则肩负有照顾和教养儿童的责任,手把手地向他们他们传授有关制造和使用工具的方法、生产劳动的技能、日常生活的经验和行为规范等。这也可以说是远古时期最早呈现出来的一种幼儿教育形式。 二、母系氏族社会时期的学前教育 母系氏族社会又称母权氏族社会。这一时期的婚姻制度,成为普那路亚。母亲们是家庭中掌权者。母亲们负责照管和教育孩子, 三、父系氏族社会时期的学前教育 父系氏族社会又称父权氏族社会。由原来妇女在家庭中的统治地位变成了男子在家庭生活中居于高位而进入父权氏族社会。大家庭中的全体成员和全部财产都受家长支配,家长又男子担任,儿童的教育则由父亲为主的大家庭来承担。 四、军事民主制社会时期的学前教育 是一种由原始社会向奴隶制度社会转化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的幼儿教育除了培养劳动生产技能、社会生活习俗和道德规范外,也把学习军事方面的东西作为重要的内容。 第一,远古时期的幼儿教育是在家庭中进行的,儿童是公有和公育的,教育的目的是为稳定一个家族的生存和繁衍。第二,远古时期的幼儿教育形式和内容是同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紧密结合的。带有明显的原始性、简单性、家族性。第三,远古时期的幼儿教育还没有专门的幼教机构和专职的教师,老人和成年女性是当然的教育者,驻地、洞穴、家庭及其围场是自然的教育场所。 第四,受历史条件的制约,远古时期还存在一些不文明的现象,如弃婴、杀婴、陪葬、祭神等迫害儿童的落后习俗,这是应加以否定的。 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方法是示范与模仿,内容是劳动技能和生活习俗。 第二节古代东方国家的学前教育 一、 早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埃及古王国时期就建立有宫廷学校,专门用来教育皇族子弟。到公元前2200年左右的埃及中王国时期增设职官学校,专门用来培训政府官员的子弟。此外还开设有寺庙学校、文士学校,专门用来培养僧侣和文秘人员。而普通百姓子弟是无权问津的。 做游戏、锻炼身体和听故事等,男孩还要学习社交礼节、宗教歌曲以及读写。 二、 古代希伯来的学前教育按历史顺序分成两个时期:第一历史时期为公元前1300年至公元前586年,犹太亡于巴比伦时期;第二历史时期为公元前586年至公元70年,罗马帝国灭亡于希伯来时期。前者为家庭教育时期,后者为会堂教育时期 公元前1200年希伯来人尚处于远古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阶段,家庭教育占有很高地位。父亲即是家长,又是祭司,也是教师,一切言行举止都要听命于他。父辈对子女的教育主要是进行宗教神学的灌输,养成对耶和华(上帝)无比信仰和敬畏,由此来保持其宗教传统和维系其民族信念。 希伯来人的幼儿教育常以诵读经典和跟随大人参加各种宗教节日活动来进行。 古希伯来人的学前教育完全是为民族的救亡和传统的继承服务的。 三、 奴隶制王国——摩揭陀,在这一时期相继出现和形成的种姓制度、宗教信仰。 古代印度的学前教育就是以维系种姓压迫和培养宗教意识而实施的。 种姓制度是印度特有的一种阶级压迫制度,它把从事当时不同社会分工的人群,划分成4个等级,也就是构成4种种姓。第一等级是“婆罗门”, 即掌握宗教事务的僧侣贵族;第二等级是“刹帝利”, 执掌行政与军事大权的世袭贵族;第三等级称为“吠舍”,即名义上具有人生自由的, 从事各种生产活动的农夫、手工业者和贫民等, 他们必须向第一、第二等级交物、纳税;第四等级称作“首陀罗”, 即被征服者或奴隶, 他们处于社会的最低层。前两个等级与后两个等级由于种姓差别而尊卑极为悬殊, 他们之间不得通婚、不得共食, 世袭相传, 不得更改。

学前教育学第七章历年试题

学前教育学第七章历年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教育实践中为每名儿童提供适合其年龄特点的、适合其个别差异性的教育方案,这是学前教育的()(12、07) A.保教结合原则B.综合性原则C.发展适宜性原则D.启蒙性原则 2.以儿童身心的均衡发展为最高目的去设计教育活动,这是学前教育的()(12) A.保教结合原则B.独立性原则C.综合性原则D.启蒙性原则 3.发展适宜性的含义:一是个体适宜性,一是( )(11、10、08) A.目标适宜性 B.方法适宜性 C.年龄适宜性 D.课程适宜性 4.在教育实践中对儿童进行最基本的、入门式的教育,为其以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初步的基础,这是学前教育的( )(11、10、08、06) A.保教结合原则 B.独立性原则 C.综合性原则 D.启蒙性原则 5.幼儿教育的启蒙性含义是()(11、06) A.幼儿教育内容的粗浅性 B.幼儿教育内容的发展性 C.幼儿教育内容的系统性 D.幼儿教育内容的诱导性 6.发展适宜性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年龄适宜性,二是()(11) A.个体适宜性 B.整体适宜性 C.智力发展适宜性 D.品德发展适宜性 7.角色游戏中幼儿从独自游戏发展为平行游戏,主要反映了幼儿()(10) A.认识发展水平 B.社会性发展水平 C.情感发展水平 D.身体发展水平 8.在教育实践中培养儿童学会依靠自己的经验和能力进行活动,这是( )(10、08) A.保教结合原则 B.独立性原则 C.综合性原则 D.启蒙性原则 9.我国学前教育中特有的一条教育原则是()(07) A.独立自主性原则 B.保教结合原则 C.发展适宜性原则 D.综合性原则 10.实现保教合一的前提是()(06、04) A.良好的工作伙伴关系与师生关系B.教师的保育意识C.保育员的工作态度D.幼儿的自理能力 11.现代学前教育中,教育者主要以广、博、浅为准则,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这体现了()(06)A.综合性原则 B.发展性原则C.启蒙性原则 D.活动性原则 12.提出发展适宜性的教育理念的组织是()(06) A.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B.美国幼儿教育协会C.香港幼儿教育协会 D.日本幼儿教育协会 13.学前阶段美的启蒙重在发展()(06) A.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B.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C.表现美的能力和技巧 D.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 14.学前教育的( )原则,是美国幼儿教育协会于1986年针对当时普遍出现的幼儿教育“小学化”等倾向而提出来的教育理念与实践。(05) A.发展适宜性 B.启蒙性 C.综合性 D.独立自主性 15.发展适宜性课程应该为儿童提供适宜其所有发展领域不同需要的课程,而儿童的发展是动一发而牵全身的。所以其课程应具有()(05) A.连续性 B.发展性 C.综合性 D.差别性 16.“对幼儿照料与教育,就像纬线和经线一样紧密地交织在一起。”这句话体现了()(05、04)A.个别教育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C.保教结合原则 D.集体教育原则 17.在学前教育中充分尊重儿童的主体性、独立性,让儿童凭借自己的经验和能力主动进行各种活动,杜绝包办代替,这是学前教育的()原则。(04) A.发展适宜性 B.启蒙性 C.综合性 D.独立自主性 18.学前教育启蒙性的完整含义是( )(04) A.传授知识的浅显性 B.品德教育的启蒙性 C.学前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的启蒙性 D.个性发展的启蒙性

《中外学前教育史》章—第周教案

铜川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科学系 教案首页

教学过程: 第三章封建社会的学前教育思想 第一节贾谊论早期教育 贾谊(前200~前168年),汉族,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人。西汉初年着名的政论家、文学家。18岁即有才名,年轻时由河南郡守吴公推荐,20余岁被文帝召为博士。不到一年被破格提为太中大夫。但是在23岁时,因遭群臣忌恨,被贬为长沙王的太傅。后被召回长安,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坠马而死后,贾谊深自歉疚,直至33岁忧伤而死。其着作主要有散文和辞赋两类。散文如《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等都很有名;辞赋以《吊屈原赋》、《鵩鸟赋》最着名。 当时在贾谊面前还有一个不可逾越的障碍,这就是文帝的宠臣佞悻邓通,邓通本是一个没有任何本事的人,完全是由于一个极荒唐的原因而得宠于文帝。原来文帝这人挺迷信,有一次他做梦要上天,上不去,有一个“黄头郎”从后面推了他一把,就飘飘然地上天了。文帝一觉醒来,非常高兴,就到渐台这个地方,暗中寻找这个推他上天的“黄头郎”。碰巧见到一个正在使船的头戴黄帽的年轻人,穿着容貌很象梦中推他上天的人,文帝就把他叫来,问他叫什么名字,回答说叫邓通。文帝很高兴,就叫他随侍左右,经常同他一起玩耍,封他为上大夫,还赐给他巨额的金钱。当时贾谊恰好和邓通一起随侍文帝,地位也相当。但贾谊讨厌这个没有才能而受文帝宠爱的佞臣,常常在文帝面前讥讽他。邓通也在文帝面前说贾谊的坏话,使得文帝逐渐疏远贾谊。 文帝二年,贾谊提出了一个着名的《论积贮疏》,指出当时社会上出现的“背本趋末”(也就是弃农经商)以及“淫侈之风,日日以长”的现象对统治者不利,主张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发展农业生产,加强粮食贮备,预防饥荒,以达到安百姓治天下,即巩固汉王朝统治的目的。汉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下令鼓励农业生产,这对恢复经济、建立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起了积极作用,在当时符合社会的发展。但是重农抑商作为封建统治者长期的既定政策,限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越往后它的消极作用就越明显。 贾谊(公元前200—前168),西汉初期政论家、文学家,洛阳人。年少才高;善议政;太傅八年,对太子教育的理论进行了研究;着述较多,辑为《贾谊集》,包括《新书》十卷。关于太子教育的理论,主要见之于《新书》的《傅职》《保傅》《劝学》《胎教》诸篇中。 一、早谕教 1.太子教育意义重大,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存亡。“天下之命,县于太子。”“太子正而天下定矣。” 2.“太子之善,在于早谕教与选左右。”对太子的教育在其未出生前就要进行。“立而不跛bo,坐而不差,笑而不喧,独处不倨,虽怒不骂。” 3.“自为赤子,而教固已行矣。”赤子指刚刚生下来的婴儿,意指太子一出生,就要给予正统的教育。 4.及早施教的重要性在于:其一,在于小时候形成的品行习惯根深蒂固,就仿佛人的天性一般,不易改变。其二,在于婴幼儿尚未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心地单纯,既容易形成良好的品德,也容易沾染不良的习气。“心未滥而谕教,则化易成也。” 二、选左右 1.慎择师友是对太子进行早期教育的根本保证。“三公”、“三少”须慎重选择,“天下之端士、孝悌博闻有道术者”,方能充任。 “人性非甚相远也。”周成王圣明,秦二世暴戾便是典型的例证。 2.特别关注太子的道德教育。“善不可谓小而无益,不善不可谓小而无伤。”人的善行不能因其小而认为无多大价值,同样,人的恶行也不能因其小而觉得无关紧要。 三、重儒术

学前教育史第一章练习题教学内容

学前教育史第一章练 习题

《中外学前教育史》第一章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最早实施胎教的是______ 。 2、古代宫廷教育中,子师、慈母、保母合称"______ "。 3、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的目的是______ 和______ 。 4、古代家庭教育中,孝悌、______ 和______ 观念的形成,成为基本的道德教育内容。 5、古代家庭中的文化知识教育,主要包括识字、______ 和______ 、作诗、______ 和______ 等。 6、古代家庭教育的原则包括及早施教、______ 和______ 、正面教育。 7、古代幼儿家庭教育秉持______ 的教育目的和______ 的教育观念,极为关注幼小子女的教育。 8、大致而言,以待人接物为核心的______ 教育,以识字、习字和基本经书学习为中心的______教育,以及______ 的养成,成为古代幼儿教育的主要内容。 二、选择题 1、古代宫廷教育中,太师、太保、太傅统称() A.三少; B.三公; C.三母; D.三太 2、我国古代学前教育的基本形式是:() A.家庭教育 B.宫廷教育 C.学校教育 D.社会教育

3、我国封建社会教育是以伦理道德为基本内容的,这种伦理道德的根本是:() A.勤俭 B.诚实 C.守信 D.孝悌 4、我国古代胎教积累的优秀经验不包括:() A.注重环境对胎儿的影响 B.注重母体的精神因素对胎儿的影响 C.重视母亲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 D.孕妇也要负荷沉重的劳动 5、下列负责太子的文化知识及统治经验的传授的是:() A.太保 B.太傅 C.太公 D.少师 三、判断题 1、美国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并实施胎教的国家。() 2、西周时期的胎教主要实施于平民家庭之中。() 3、古代家长不重视及早教幼儿识字、习字。() 4、若要小儿安,常带三分给予寒。() 5、古教育孩子,体罚一直被认为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和方法之一。() 6、古代社会既没有社会化学前教育机构的设置,有没有学前教育的存在() 7、宫廷幼儿教育成为古代唯一的一种有组织的幼儿教育制度。() 8、古代成人认为“玩物丧志”,对幼儿的游戏活动持反对态度。() 四、简答题

第七章-幼儿园教学活动(学前教育学-朱宗顺)

第七章幼儿园教学活动 教学目标: 1.理解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概念和特点。 2.认识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构成要素、原则和方法。 3.掌握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设计、组织与指导策略。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构成要素、原则和方法、设计、组织与指导策略。教学难点: 掌握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设计、组织与指导策略。教学方法: 讨论法、举例子、讲授法、实际操作法。教学内容及课时分配:幼儿园教学活动概述(1课时)第二节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指导(2课时)教学过程 教学资源: 1.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与指导2(吴慧源) 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与指导3(吴慧源) 3.幼儿园教学活动考点视频 4.幼儿园课程

第一节幼儿园教学活动概述 一、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含义、特点和意义 活动有什么样的涵义实例: 某幼儿园大班在一个星期一的早上,有幼儿说道自己周末上超市购物的经历,马上引起其他孩子的共鸣,大家争相回忆起自己上超市购物的经历。“超市有文具卖吗”有个幼儿若有所思的问。“有啊!”另一个孩子马上回答。“那超市里还有什么东西呢”于是,从孩子的兴趣和实际水平出发,结合大班教育目标的需要,教师设计组织了以“超市”为主题的教学活动。在接下来的几天中,教师和孩子们一起到超市参观。每个孩子尝试用一元钱购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孩子么不能和教师一起津津有味地分享自己采购的食物、谈论自己在超市购物过程中的发现……当谈到各自购买事物时,有个孩子说:“我买的酸奶最好喝。因为这是我妈妈单位做出来的。”(这个孩子的妈妈是某酸奶公司的)这一下,孩子们的新问题又来了:“我买的东西是从哪儿来到”面对幼儿的新问题,教师调整自己的方案,开始新的教育设计。 知识要点:(一)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界定 幼儿园教育活动: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

学前教育史习题

学前教育史习题

学前教育史习题 第一章古代学前教育的实施 单选题: (每题2分) 1. 古代宫廷教育中,太师、太保、太傅,统称()。A三少B三公C三母D三太 2. 中国古代儿童诗歌中,历史知识性的蒙书是唐人李瀚写的()。A蒙求B三字经C急救篇D千字文 3. 中国古代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童蒙读物是宋末王应麟所撰写的()。A百家姓B千字文C幼学琼林D三字经 4. 在古代宫廷,挑选符合条件的女子承担保育和教导太子、王子的职责的制度是()。A三公B三母C三少D三太 5. 古代儿童进行生活常规教育的核心是()。A礼教B幼仪C环境教育D能力培养 填空题: (每空1分) 1. “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实行公养_________。 2. 中国古代幼儿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培养志向、教以______,并教育幼儿勤俭耐劳、诚实无欺、行善积德、礼貌谦让等。 3. 古代宫廷教育中,子师、慈母、保母合称“__________”。 4. 古代最为流行的三部儿童教材是《三字经》、《百家姓》和《_______》,简称三、百、千。 5. (本题2分)中国古代儿童诗歌主要有三类,即识字类、_________类和知识掌故类。 大题:(本题10分) 名词解释 1 .中国儿童早期的知识教育。 简答题 2 .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原则。 3 .中国古代儿童家庭教育的方法。 4 .中国古代儿童初步的道德教育。 论述题(本题15分) 5 .宫廷儿童教育的意义是什么?

6 . 请简要概述古代幼儿诗歌的类型和特点有哪些? 第二章古代学前教育思想 单选题: (每题2分) 1. 中国最早的学前教育制度实行“蒙养家教合一”;用以训练儿童的执教者母亲或保姆的,主要是()。 A 幼稚园保育知识B幼稚园教养知识C封建纲常名教D近代幼儿教育知识 2. 南宋理学家()重视《须知》、《学则》等教育形式的作用,认为这种方法有利于儿童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 A 颜之推B王守仁C朱熹D贾谊 3. 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集中反映在他编著的《小学》和()中。 A颜氏家训B童蒙须知C三字经D急救篇 4. 提出“自然教育论”的中国古代思想家和教育家是()。 A王守仁B颜之推C顾炎武D朱熹5. 5.()的内容指广习经史百家等书本知识外,还要熟习士大夫职司、交往和生活所必需的各种杂艺,即师赋、文章、书法、算术、绘画、卜筮、医方、琴瑟、投壶、游戏等各种技艺。 A学艺B小学C童蒙须知D学则 6. ()是中国封建社会最早完整的家庭教育著作,也是最早最完整的家庭教育教科书。它流传广泛,影响深远。 A三字经B颜氏家训C同盟须知D学则 填空题: 1.西汉政论家、文学家_______断言“太子之善,在于早喻教与选左右”,强调要行胎教,要施学前教育。 2. 《颜氏家训》的作者是__________。 3. 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集中反映在他编著的《小学》和《_______》中。 4. 陆振孙《书录解题》上称_________为“古今家训,以此为祖”。 5. 中国封建社会最早最完整的家庭教育著作和最早最完整的家庭教育教科书是《_____》。 大题:

2014年版学前教育史第三章 清末的学前教育

第三章清末的学前教育 第一节清末学前教育制度的建立 一、发展学前教育的社会动因:从政治、经济、思想动因分析 1、政治方面①:学前教育体制改革 ②:近代以来帝国主义在政治、经济,军事、宗教以及教育等方面对中国的侵略加剧,通过不平等条约剥夺中国了中国的许多主权,使中国陷入生存危机中《天津条约》签订后外国教会在华的不断扩大,使中国的儒学和传统教育受到冲击,严重的削弱了后者的权威性和翁定性. ③:清朝统治者被迫进行旨在“富国强兵”、谋取生路的变法运动中国先后经历了洋务运动、百日维新和清末“新政”教育改革始终是被关注的中心课题之一。洋务运动开办洋务学堂和留学教育,百日维新费八股改科举,新政中废除科举、创建学部、颁行《癸卯学制》 ④女子教育遭到排斥和忽视,起步时间滞后,第一部全国性的近代学前教育法令《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颁布于1904年1月。第一部近代女子教育法令《奏定女子小学章程》和奏定女子师范学堂章程》1907年颁布。 2、经济方面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促使教育体制向社会化转变,而学前教育的社会化是整个国家社会化的一部分 ②:资本主义的发展促使原有的一家庭为单位的自给自足的生产模式走上衰弱,被工业化和社会化的经济模式取代 ③:人才缺少,不能满足工商业发展的需要,学前教育突破以零散的蒙塾和家庭为单位的旧模式向社会化转变 3、清末学前教育的改革,变法的思想下推动的 ①:外国势力入侵,加剧了中国社会的内部矛盾 ②:改革的不顺利 康有为的思想体系: 1、混合了儒家的今文经学、《礼记》“大同思想”以及佛教和西方基督教教的的学说,这些思想在他的《大同书》中得到集中体现。 2、《大同书》的构思 ①描绘了一个人人相亲相爱的美好世界、在这个被称为“大同之世”的美好世界里,儿童完全由社会共育 ②未出生之前享受胎教 ③出生开始送到公立育婴院,有社会抚养 ④3岁后转到慈幼院或继续在育婴院接受良好的保育、以后依次接受小学中学大学的教育 ⑤20岁学成毕业后为社会服务 3、《大同书》关于学前教育的主张 ①、保育员的选择。 ②、育婴院的内外环境 ③育婴院的保育方式。以保育为主,逐步掌握各种谋生技能 4、《大同书》有关未来社会教育模式构想的核心 ①教育的社会化、儿童从未出生之前的胎教到大学毕业,所有的教养活动,都通过社会教养机构来实施 ②、公养公教,从胎教到大学的一切费用由社会承担,儿童在大学毕业之后、通过社会服务来偿还。 5,、评价 《大同书》关于儿童保育的规划,也较为全面的反应了康有为学前教育改革的思想,并对当时中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梁启超的学前教育思想: 1、新民学说核心要旨:国家强弱的根本在于民,而每一个民的强弱在于其早期所受到的教育 2、反对洋务派的“中体西用”主张更全面的吸取外国的先进文化,建立系统的近代化国家教育制度,提出建立中国学前教育体制的构想 3、主张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规划不同阶段学校教育的任务 4、列出来教育次第表,根据身体、知、情、意、自观力等五方面发展年龄特点,将人的年龄阶段划分为幼儿期(5岁

学前教育史第一章学习资料

学前教育史第一章资料 第一编中国古代的学前教育(远古社会至鸦片战争前) 第一章古代慈幼观念及实施 第一节慈幼观念的产生及原始氏族社会的儿童公育制度 一、慈幼观念的产生 二、慈幼与最古老的儿童教育机构——“庠”的产生 先秦时期文献记载,最早出现的学校明叫“成均”和“庠”。“成均”被称为五帝的大学;“庠又叫“米廪”。它是中国学校的萌芽,及时氏族部落储藏剩余猎物和生活物品的场所,优势集体赡养失去劳动力老人和尚无劳动力的年幼儿童的场所。“庠”的出现,便是中国最早慈幼观的体现。 三、儿童公养公育的实施 “庠”产生于原始氏族社会末期,当时仍是“天下为公”。是“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的,对儿童实施公养公育便成为院士社会儿童教育的基本形式。 第二节慈幼观念的发展、政令与机构 一、慈幼观念的发展、慈幼政令措施 二、慈幼观念的发展与家庭教育 古代慈幼观念的发展,总观沿两个方向:一是强国、治国;二是家庭教育。 公元前21世纪前后,中国今日私有制阶段。原始的“天下为公”儿童公养公育,变成“各亲其亲”“各子其子”,儿童变为家庭所有,为

家庭养育。韩非从母爱和家庭教育的角度阐述慈幼问题,他指出母亲都是爱孩子并把慈爱给予孩子,“爱子者,慈于子”“慈母之于弱子也,务致其福,则事除其祸”,父母都盼望幼儿能“得福免祸”。他认为母亲以慈爱之心,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孩子便可以培养孩子的优良品质,达到教育的效果。 三、慈幼与禁溺女婴 四、慈幼机构的建立与法令措施 我国古代慈幼机构的制度化与普及,是从北宋开始的。宋代的慈幼机构主要有两种:一是慈幼局;二是举子仓或予惠仓。慈幼局遍设于北宋京畿郡府,其主要职能是收养失去父母或贫家无力供养的弃儿。举子仓由教育家朱熹始创。慈幼机构的大规模恢复,始于清代。清代最早的慈幼机构,是在康熙元年始建于北京广渠门内的京师育婴堂。 著名学者唐鉴在贵州创办的及幼堂,是具有教养合一功能的慈幼教育机构。 第三节慈幼礼俗与婴儿养护 一、慈幼礼俗 (一)生子 (二)试儿 (三)命名 二、婴幼儿身体的养护 (一)穿勿过暖 (二)食勿过饱

学前教育史教案

第一章中国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学前教育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儿童教育的特点,明确原始社会的学前教育主要是儿童公育,奴隶社会的学前教育主要是天子宫廷内的学前教育,掌握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实施胎教的国家。 教学内容:原始社会儿童社会公育的实施及儿童公育机构的产生;奴隶社会的宫廷学前教育;奴隶社会胎教的实施。 教学提示:重点是奴隶社会的宫廷学前教育;难点是奴隶社会胎教的实施。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节中国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 一、原始社会儿童社会公育的实施 1、社会公育是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基本形式 在原始社会,由于社会资料公有,没有阶级、没有家庭,所有的成员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组成在一定集团内,在平等互助的基础上进行着集体的生产与生活活动。因此,对儿童的教育也是由整个原始人群或氏族部落共同承担。对儿童实施公育成为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基本形式。 2、社会公育内容: 在原始社会,对儿童实施的社会公育,其教育内容均与儿童今后将要参加的集团内共同的生产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 1)生活和劳动教育。原始社会对儿童实施公育,其教育内容均与儿童今后将要参加的集团内共同的生产与生活密切相关。现代民族学也证明了这一点,如对我国少数民族鄂温克族人(解放前仍处于父系氏族社会)和基诺族人(解放前尚处于原始社会农村公社阶段)的调查报告。 (2)思想教育。思想教育主要包括道德教育和宗教教育。 (3)审美意识教育。《尚书·舜典》“帝曰:夔kui!命汝典乐,教稺子,曰: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稺,亦作稚,幼儿。稺子,泛指小儿。 (4)军事体育教育:部落战争需要军事体育技术与强健的体能。 二、原始社会后期儿童公育机构的产生 原始社会后期,大约在五帝时期(公元前2700年),我国原始社会进入了部落联盟和军事民主制阶段,这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五帝时期。历史即将跨入阶级社会的门槛,这是便产生了名为“庠”(xiang)的教育机构。据史籍记载,“庠”是虞舜时代的学校名称,如《三礼义宗》中说:“虞氏之学名庠。”但从严格意义上讲,“庠”还只能说是学校的雏型,是原始社会养老和实施儿童公育的机构或场所。 “庠”这种机构的形成是经过一定过程的。 “庠”的原意就是养羊的地方。 《礼记·明堂位》“米廪lin,有虞氏之庠也。”这里的“庠”由家畜饲养场所变成了粮食仓库。孟子:“庠者养也。”《说文解字》:“庠,礼官养老。”《礼记·王制》:“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 三、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特点

学前教育史答案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学前教育史》课程作业 姓名:学号: 年级:学习中心:————————————————————————————— 第一章绪论 1.学前教育史是一门怎样的学科?答:《学前教育史》是学前专业的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基础课程。是研究中外幼儿教育发展历史,包括幼儿教育的启蒙、初步发展、成熟等阶段,挖掘中外历史上幼儿教育的思想等宝贵财富,揭示幼儿教育发展中最普遍、最基本的最规律的科学。 2.学前教育史的主要学习方法是什么?可结合你自己的学习经验谈一谈。 答:学前教育史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空的研究对象是中外历史发展各个阶段的幼儿教育实践活动惧及教育思想及其演变发展的规律,教育是一门理论课,内容涵盖广阔,首先要进行广泛的阅读。这是远程教育的基本的学习方法,要去看看古今中外的各个教育家的重要的教育论著。如:柏拉图、蒙台梭利、杜威、陈鹤琴、张雪门等等教育名家。其次,要理论联合实际。要把从教育史学中学到的理论联系到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从中建构起基本桥梁,用这些理论服务于我们的工作,帮助我们解决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规律以及方法。如:蒙氏教学法,在这百年多时间里依然流行。我们依然可以从中获得好的方法。 第二章古代学前教育 (一)名词解释 1..颜氏家训答: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教育家,文学家颜之推所著,《颜氏家训》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而完整的家庭教书,用以,“整齐门内,捉撕子孙”。是我国保存下来的最早,影响最大的一般家教著作,全书分7卷20篇,内容涉及了胎教、教子、迁普、道德情操、勉学、练习技艺等家庭教育问题,也涉及了其他更广泛的教育问题。2.邸舍答:中国第一个具有教育性质的慈幼机构出现在东汉。据《后汉书·邓皇后纪》记载,东汉安帝元初六年,和帝之妻邓太后在宫廷开设邸舍,将宫室子女5岁以上者40余人、邓太后近亲子弟30余人集中起来,教学经书,并亲家督试。对其中年龄较小的孩子,为他们设置专门的师保,早晚经常去看望,给予爱抚与教导,恩爱有加。 3.孺子室答“中国最早的专门的慈幼机构出现在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当时西周王宫内和各诸侯国的宫廷内都设有婴幼儿养育机构——孺子室,是专为周王的太子、王子及各诸侯的儿子们设立的。孺子室的保育人员分为教孩子为善的子师、了解孩子个性爱好恶而加以引导的慈母、管理孩子饮食起居的保姆和奶妈,分工明确,职责清楚,有一定的组织形式。4.外象内感答:是唐代名医孙思邈提出来的胎教理论。他指出三月胎儿虽已成胎,但其禀质并未固定下来,很容易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变化。这一理论强调外界环境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是颇有道理的,为我国古代教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思考题

学前教育史复习重点

第一章古代儿童教育的实施 1.试儿:古代较为通行的慈幼礼仪。试儿又称试周,抓周,比较通行的做法是:在小儿一岁生日时,为其制作新衣,盥洗装饰以后,在男孩面前摆上弓矢笔纸 等器物,在女孩面前摆上刀剪针线之类等物品,再加上实物和珍宝玩具,让小 儿自己抓取。 32 2.吐情自纪:中国古代十分重视儿女的命名仪式,并通过命名仪式以“吐情自纪”。所谓“吐情”,是要通过命名寄托老一代人对于后生晚辈的情感、要求、期望;所谓“自纪”是将上述情感、要求、期望包含在“名”中,成为晚辈后生终身的座右铭,并使其体察名中的含义,以此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思想言行,时常反省自我。 32 3. 胎教:是指为生育出聪明健康的后代而采取的早期教育措施。在孕妇怀孕期间除重视身体的保健外还要重视精神、情操以及外界环境条件对孕妇的影响。 各种外界条件通过对母亲耳、眼、口、鼻等感觉器官产生刺激,影响母亲思维 和情绪,对胎儿发生间接的作用,使胎儿良好发育。 33 4.简述我国古代胎教的内容、方法及作用 (1)胎教的内容 ①注意精神因素的影响 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实施胎教的必要条件。 为了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要求孕妇必慎所感 ②注意饮食卫生的影响 内容可分为“饱饥适中”“不食邪味”“节嗜欲” ③注意环境的影响 要求有四方面:“居处简静”“行坐端言”“避寒暑”“劳逸以节” (2)方法:“监督法”、“小劳法”、“瘦身法” 5.简述古代胎教的作用 ①胎教被看做是能否培养出合格的圣明君主的必要条件 ②胎教被认为是培养理想后代的重要前提 ③胎教被认为是儿童健康发育的必要条件 6.简述古代家庭学前教育的目的 (1)培养幼儿成才,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至少要具备基本的生存能力; (2)培养和完善其道德品格,符合儒家所要求的的忠孝仁义的基本道德标准;(3)有助于维系家庭和社会的道德礼仪秩序。 (4)此外,也包括光宗耀祖的一些期望。 7.简述《礼记·内则》中有关儿童分年教育规划的主要内容

学前教育史在线答案

学前教育史在线答案

————————————————————————————————作者:————————————————————————————————日期:

您的本次作业分数为:100分单选题 1.【第二章】在西方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按儿童年龄划分受教育阶段的 教育家是()。 ? A 苏格拉底 ? B 亚里士多德 ? C 夸美纽斯 ? D 卢梭 正确答案:B 单选题 2.【第二章】中国封建社会最早最完整的家庭教育著作是()。 ? A 《童蒙须知》 ? B 《颜氏家训》 ? C 《小学》 ? D 《传习录》 正确答案:B 单选题 3.【第二章】幼儿教育以信奉佛祖,吃苦修行、遵循教规、消极厌世为 特征。这里指的是()。 ? A 古印度佛教的幼儿教育

? B 古埃及的幼儿教育 ? C 古印度婆罗门教的幼儿教育 ? D 古巴比伦的幼儿教育 正确答案:A 单选题 4.【第二章】中国古代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童蒙读物是宋末王应麟所 撰的()。 ? A 《百家姓》 ? B 《千字文》 ? C 《幼学琼林》 ? D 《三字经》 正确答案:D 单选题 5.【第三章】外国教会在我国最早设立的幼儿教育机构是()。 ? A 幼稚园 ? B 小孩察物学堂 ? C 蒙养园 ? D 蒙养院 正确答案:B

单选题 6.【第三章】癸卯学制规定蒙养院课程有游戏、歌谣、谈话和()。 ? A 常识 ? B 图画 ? C 手技 ? D 行仪 正确答案:C 单选题 7.【第三章】我国壬戌学制规定学前教育机构的名称为()。 ? A 幼稚园 ? B 蒙养院 ? C 蒙养园 ? D 幼儿园 正确答案:A 单选题 8.【第三章】1837年在勃兰根堡创办学前教育机构的是()。 ? A 奥伯林 ? B 欧文 ? C 福禄倍尔

学前教育史第一章练习题

《中外学前教育史》第一章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最早实施胎教的是______ 。 2、古代宫廷教育中,子师、慈母、保母合称"______ "。 3、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的目的是______ 和______ 。 4、古代家庭教育中,孝悌、______ 和______ 观念的形成,成为基本的道德教育内容。 5、古代家庭中的文化知识教育,主要包括识字、______ 和______ 、作诗、______ 和______ 等。 6、古代家庭教育的原则包括及早施教、______ 和______ 、正面教育。 7、古代幼儿家庭教育秉持______ 的教育目的和______ 的教育观念,极为关注幼小子女的教育。 8、大致而言,以待人接物为核心的______ 教育,以识字、习字和基本经书学习为中心的______教育,以及______ 的养成,成为古代幼儿教育的主要内容。 二、选择题 1、古代宫廷教育中,太师、太保、太傅统称() A.三少;B.三公; C.三母;D.三太 2、我国古代学前教育的基本形式是:() A.家庭教育B.宫廷教育 C.学校教育D.社会教育 3、我国封建社会教育是以伦理道德为基本内容的,这种伦理道德的根本是:()A.勤俭B.诚实 C.守信D.孝悌 4、我国古代胎教积累的优秀经验不包括:() A.注重环境对胎儿的影响 B.注重母体的精神因素对胎儿的影响 C.重视母亲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

D.孕妇也要负荷沉重的劳动 5、下列负责太子的文化知识及统治经验的传授的是:() A.太保B.太傅 C.太公D.少师 三、判断题 1、美国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并实施胎教的国家。() 2、西周时期的胎教主要实施于平民家庭之中。() 3、古代家长不重视及早教幼儿识字、习字。() 4、若要小儿安,常带三分给予寒。() 5、古教育孩子,体罚一直被认为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和方法之一。() 6、古代社会既没有社会化学前教育机构的设置,有没有学前教育的存在() 7、宫廷幼儿教育成为古代唯一的一种有组织的幼儿教育制度。() 8、古代成人认为“玩物丧志”,对幼儿的游戏活动持反对态度。() 四、简答题 1、古代家庭中长辈所承担的角色包括哪些? 2、古代家庭教育的内容包括那几个部分? 3、古代为何重视保傅制度的建立?

《中外学前教育史》3章—第2 周教案知识讲解

《中外学前教育史》3章—第2周教案

铜川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科学系 教案首页 周次:第 2 周日期:2018年3月12日

授课教师(签字): 教学过程: 第三章封建社会的学前教育思想 第一节贾谊论早期教育 贾谊(前200~前168年),汉族,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人。西汉初年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18岁即有才名,年轻时由河南郡守吴公推荐,20余岁被文帝召为博士。不到一年被破格提为太中大夫。但是在23岁时,因遭群臣忌恨,被贬为长沙王的太傅。后被召回长安,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坠马而死后,贾谊深自歉疚,直至33岁忧伤而死。其著作主要有散文和辞赋两类。散文如《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等都很有名;辞赋以《吊屈原赋》、《鵩鸟赋》最著名。 当时在贾谊面前还有一个不可逾越的障碍,这就是文帝的宠臣佞悻邓通,邓通本是一个没有任何本事的人,完全是由于一个极荒唐的原因而得宠于文帝。原来文帝这人挺迷信,有一次他做梦要上天,上不去,有一个“黄头郎”从后面推了他一把,就飘飘然地上天了。文帝一觉醒来,非常高兴,就到渐台这个地方,暗中寻找这个推他上天的“黄头郎”。碰巧见到一个正在使船的头戴黄帽的年轻人,穿着容貌很象梦中推他上天的人,文帝就把他叫来,问他叫什么

名字,回答说叫邓通。文帝很高兴,就叫他随侍左右,经常同他一起玩耍,封他为上大夫,还赐给他巨额的金钱。当时贾谊恰好和邓通一起随侍文帝,地位也相当。但贾谊讨厌这个没有才能而受文帝宠爱的佞臣,常常在文帝面前讥讽他。邓通也在文帝面前说贾谊的坏话,使得文帝逐渐疏远贾谊。 文帝二年,贾谊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积贮疏》,指出当时社会上出现的“背本趋末”(也就是弃农经商)以及“淫侈之风,日日以长”的现象对统治者不利,主张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发展农业生产,加强粮食贮备,预防饥荒,以达到安百姓治天下,即巩固汉王朝统治的目的。汉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下令鼓励农业生产,这对恢复经济、建立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起了积极作用,在当时符合社会的发展。但是重农抑商作为封建统治者长期的既定政策,限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越往后它的消极作用就越明显。 贾谊(公元前200—前168),西汉初期政论家、文学家,洛阳人。年少才高;善议政;太傅八年,对太子教育的理论进行了研究;著述较多,辑为《贾谊集》,包括《新书》十卷。关于太子教育的理论,主要见之于《新书》的《傅职》《保傅》《劝学》《胎教》诸篇中。 一、早谕教 1. 太子教育意义重大,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存亡。“天下之命,县于太子。”“太子正而天下定矣。” 2. “太子之善,在于早谕教与选左右。”对太子的教育在其未出生前就要进行。“立而不跛bo,坐而不差,笑而不喧,独处不倨,虽怒不骂。” 3. “自为赤子,而教固已行矣。”赤子指刚刚生下来的婴儿,意指太子一出生,就要给予正统的教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