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合作学习与课堂

合作学习与课堂

合作学习与课堂
合作学习与课堂

合作学习与课堂

伍新春管琳

(北京师范大学)

一、主要内容与基本观点

当今社会是一个竞争异常激烈的社会,也是一种高度重视合作的社会。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的课堂上,对合作学习的兴趣悄然兴起,并对合作学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宣传和实践。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的学者也开始关注合作学习的研究。在21世纪初期启动的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合作学习更是和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等作为重要的学习方式,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被大力推行和广泛使用。

为了让我国的合作学习研究建立在国际合作学习已有成果的基础之上,为了让合作学习方式在我国的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和正确利用,《合作学习与课堂教学》一书基于作者多年的理论思考和系列实证研究结果,立足于未来人才发展的战略以及当前人才培养的需求,站在理论建构和实践应用两个角度,以课堂作为典型教学情境的代表,从理论与研究基础、主要方法与技术、课堂实践与应用、发展趋势与展望等四个方面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合作学习的理论、方法与实践问题。

(一)理论与研究基础

我们首先对合作在人类发展进步及当代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进行了系统梳理,提出了对合作学习“五要素”的科学认识——异质分组是合作学习的基本前提,积极互赖和个人责任是合作学习的关键要素,社会技能是合作学习的基本保障,小组反思是合作学习的促进条件。

虽然合作学习发端于实践,但其发展、壮大并不仅仅是靠实践和实证研究。合作学习之所以在世界范围内受到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的重视和欢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在心理学和教育学领域里得到了很多精辟理论的支持。通过对合作学习的行为主义观、信息加工观、人本主义观、建构主义观和社会心理观的分析,我们发现合作学习对学生及其学习动机、学习本质和学习过程的理解与许多心理学理论是不谋而合的。对学生个体而言,合作学习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的动机,通过创设科学、合理的学习环境与学习活动,优化学生的认知过程,促进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的发展;对学生群体而言,合作学习可以促进个体的相互接纳和小组的团结,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既要经得起理论的审视,更要经得起严格的实验室实验、课堂实践与时间的检验。近四十年来,研究者对合作学习的实证研究从来没有中断过。经过一批批研究者的努力,诸多问题不断得到回答,比如“合作学习有效吗”、“合作学习有哪些效果”、“合作学习与竞争、个体化学习的效果有什么不同”、“合作学习适用于什么条件”;有一些问题的答案日益明晰,比如“什么样的合作学习更有效”、“合作学习是怎么起作用的”……但正如其他任何一个范围广博而又意义非凡的领域一样,合作学习还有太多问题等待解答,研究合作学习的方法也还有待进一步改进。但无论如何,研究者的孜孜不倦和深入研究正不断使合作学习日臻完善,使其既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又有坚实的研究基础。

(二)主要方法与技术

我们提出:如果运用得当,各种合作学习的方法都能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促进作用。其中,有些合作学习方法的适用范围较广,可用于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年级和不同特点的学校;还有一些方法和策略是专门为某些年级的某些学科设计的。有些合作学习方法的学习观、教

师观及其相应的实施策略与传统教学差别不大,非常重视接受学习,即教师的讲授在学生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这一类方法主要包括学生小组成就区分法、小组游戏竞赛法、拼图法、小组辅助教学和合作统整读写法等各种学生团队学习法;另一类合作学习方法所反映出的学生观、学习观、教师观等则与传统教学的理念有较大差异,比如共同学习法、小组探究法等,这些方法更多体现出建构主义的思想,注重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当然,也有的学者试图依据不同的内容和目的综合运用各种不同的合作学习方法,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种方法就是结构法,它是一种整合的合作学习方法。此外,同伴辅导也是我们熟悉的一种同伴互动学习的方式。它是对经典合作学习方法的补充,也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发展,近年来正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

(三)课堂实践与应用

我们提出:合作学习是一种受建构主义的学习观、知识观、价值观等影响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教学策略,教师必须具有与该教学策略相应的教育理念,扮演相应的角色,才能自如、有效地运用它,并最终使教学工作事半功倍。同时,教师还必须在课前对课堂教学要达到什么目标、采用什么教学形式,什么时候使用合作学习、使用什么形式的合作学习,合作课堂如何组织与评估等等进行筹划和安排。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老师也往往是根据教学目标的设置,在分析学生准备状态的基础上考虑使用何种教学组织形式的。此时,合作学习和竞争学习、个体化学习都是教师可选用的组织形式。当老师认为合作学习更有利于目标达成时,才会进一步涉及到选用哪种合作学习方法、安排学生在小组中完成什么任务、小组的规模和互赖方式的设计等问题。

不过,当教师刚接受了合作学习的培训时,他们可能需要大量机会来练习如何进行合作学习的课堂组织,以促进对合作学习理念的理解和对合作学习方法的掌握。这时,老师们选择合作学习并对其进行设计和实施,主要不是出于教学目标的需要,而是出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当然,这并不表示教师可以忽视学生的学习目标,老师依然要明确教学目标,并根据教学目标和合作学习的特性,调整教学内容、设计合适的合作学习任务和方法。

为了达成合作学习的教学目标,学生掌握恰当的社会技能是有效开展合作学习的前提。我们认为,社会技能应该像学业能力那样被周密地设计,纳入课堂教学的目标系统之中,成为学校教育目标的重要部分。为了保证合作学习的有效进行,我们首先必须通过观察和倾听,明确合作学习所需要的任务工作技能以及小组组织、小组活动、思想交流、建设性冲突解决等小组工作技能。然后,我们必须帮助学生认识社会技能的必要性,清楚具体地说明这种技能并进行示范,组织学生练习和鼓励学生掌握这种技能,让学生反思社会技能的使用情况,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继续使用所学的社会技能。

在学生具备了进行合作学习的意识和技能后,我们需要进一步关注如何在真实的课堂情境中处理小组内复杂的人际互动,以便顺利而高效地完成合作学习任务。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目标互赖、资源互赖、奖励互赖、任务互赖、外部对手互赖等方法来促进积极互赖,通过任务和角色分配、让学生独自接受考核和测验等方法来保证个人责任,从而有效地组织合作学习的开展。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课堂教学策略和学习方式,需要借助评价来不断改进,推动教学效果的优化。相比传统教学,合作学习需要更灵活、更多样化的评价,因为合作学习不只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教学目标,还非常重视对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和社会技能的培养,希望学生通过学习获得积极的学习态度、健康的心理。相应地,其评价也应对知识和技能(包括认知技能和社会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个方面进行考察,从而在整体上提升合作学习的教学成效。

(四)发展趋势与展望

我们明确指出:我们的社会不是只存在合作这一种工作方式,也不像有的人说的那样

“只有靠竞争才能在当代社会里立足”,我们的社会也不是一个人与人互不关联、完全个体化的社会。合作、竞争与个体化都是人类社会众多工作方式中的一种,它们中的每一种都对整个社会有重要的意义,它们共同服务于现代社会的发展、服务于当代教育的发展。

同时,合作学习虽日益受到老师、学校以及家长的重视,但要使合作学习能够在所有课堂上经常、成功地使用,使合作学习成为日常教学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教育工作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要实现这个理想,首先需要在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校管理者和家长之间以及学校与社区之间建立亲密的合作伙伴关系,为合作学习的前景共同努力。

总之,《合作学习与课堂教学》是我们总结自己多年的学习、研究和实践所得,遵循理论与实践、学术与普及并重的原则,经过5年的构思、写作和修改,并最终出版的一本既具有较高的学术内涵和理论水平、又能为课程改革实践所用的学术著作。

二、学术价值与社会影响

(一)主要创新和学术价值

首先,本书具有理论意义上的创新和学术价值。从国际视角来看,学习理论经历百年演变,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以人本主义、建构主义为代表的理论引领着合作学习的发展,但就我国的学习理论发展而言,虽然目前已有学者对人本理论和建构理论进行研究,但内容较多集中于心理学本身,而对理论的教育应用探讨不够,尤其对于学习理论与学习方式的关系梳理更少,与国际教育前沿还存在一定差距。本书以合作为切入点,关注了“合作学习”这一学习方式的代表,为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思路。本书按照心理学理论的发展历程论证了合作学习深厚的理论基础,同时总结了合作学习的前因与后果,即合作学习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以及合作学习对于学生的认知与非认知学习效果的影响,反映了本领域研究的最新走向、学术观点和前沿性的研究成果。本书结构合理,脉络清楚,内容丰富,论证严谨,有对基本理论的阐述,有对普遍原理的探讨,也有对传统权威的批判,能够为其他研究者和教育实践者了解合作学习、探索合作学习以及运用合作学习提供了基础性的资料。

其次,本书具有方法学意义上的创新和学术价值。从研究方法上看,本书内容将理论建构与实证研究相结合,整合了多种经典心理学研究方法,呈现了通过文献法、观察法、录像法、问卷法、实验法等多种质性和量化研究方法所得的研究结果,从多种角度保证了本书内容的可信度和有效性。从教学方法上看,“合作学习”在字面意义上看似通俗易懂,但是在开展过程中具有较多个人化特色,目前合作学习的研究与实践领域缺乏对具体方法的介绍,因此导致了合作学习的开展不能深入,缺乏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而且本书通过分类梳理涵盖了合作学习主要的方法与技术,包含每种方法的理论依据、基本特点、适用条件、实施步骤,并将各种方法进行比较,明确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以凸显其共同性与独特性,从而让合作学习具有了较好的可操作性和实践性,在方法学意义上有着较大的突破与创新。

最后,本书具有实践意义上的创新和价值。本书选取课堂情境为典型学习情境的代表,通过学习前的准备与教学设计、学习中的引导与组织、学习后的评价与反思三阶段介绍了合作学习在课堂中的实践与应用,以及为了促进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对教师多方面专业发展的培训。本书通过深入浅出、言简意赅、易懂好用的语言,从理论和实际操作角度剖析了较多一线教学案例,既能弥补一线教师相对薄弱的理论基础,又能为教师开展教学实践提供有效的建议和具体的操作程序,能够培养教师的行动研究能力,从而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

(二)学术影响和社会效益

从学术影响的角度上看,本书能够体现当今教学改革和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最新走向,尤其是在教学策略上进行了深入探讨,书中以宏观的教育心理学研究理念为指导,精心选题和组织材料,对与合作学习这一新型学习方式有关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和提炼,反映出本领域前沿性的研究成果,具有较大的学术价值,并在2011年荣获第四届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作者也曾应邀到东北师大、华中师大、南京师大、湖南师大、福建师大、山

西师大、安徽师大等高校就合作学习等相关主题与师生进行交流和探讨,具有一定的学术影响。

从社会效益的角度来看,本书兼顾学科理论价值与当前教育改革的需要,能为教育研究人员、教育管理者以及一线教师服务,特别是能为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为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学能力服务。除此以外,我国在建立学习型社会的过程中,也日渐强调合作创新的重要性,“合作学习”这一理念在各行各业中日益显现,员工合作学习理念与能力的培养也越来越重要。因此,本书对于除教育系统以外的其他行业员工培训也能起到借鉴作用。为此,作者曾应邀给“国培计划”等全国各地的各类中小学校长培训项目、骨干教师培训项目等就合作学习的有效实施等进行专题演讲近100场,产生广泛的社会效应。

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

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 一、创设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教师为学生设计了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为学生的合作学习指明了学习的目标和方向,使学生面对问题产生求知和探究的欲望。开始时,学生面对这些任务有些茫然,但它不是令人绝望的深渊,它只是挑战一个人的智慧,只是一时的“山穷水尽疑无路”,经过教师的引导,经过学生自己的认真阅读思考,经过生生、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不久就能“柳暗花明又一村”,问题迎刃而解。教师用大屏幕展示了设计的问题后,先组织学生自学探究。这是落实“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有效举措。这时,教师让学生针对问题展开自主学习自主探索:阅读教材,分析教材中提供的材料,进行提炼、思考、综合、拟草答案。这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空间,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感悟获取知识,不仅让学生获得知识,而且得到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主创新的体验,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以培养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和增强独立自主探究意识。 二、细心组织,形成合作学习小组。 合作学习是一种人际交往,是一种信息互动的过程。这种互动包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而且互动互助。一方的动带动另一方的动,而在互动中,互动双方有知识、思想、情感上的交流。在课堂上,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合作通过组织学生学习小组来实现。学生学习小组充当社会组织单位。学生在学习小组中通`过个人研究进行学习,同时也通过同伴间的相互作用和交流展开学习。我在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注意做好细心的组织工作,依需要而定,把一个班级划分为3、5个或更多的小组,同时运作,发挥作用。在对班级进行分组时,我注意了下列三点:

小组合作学习与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研究

小组合作学习与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研究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育从传统逐渐转向多元,教育方式随之发生质变。特别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想与行为都较为活跃、交流意识较强,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往往存在较大的弊端,也会过早限制学生的思维能力。而小学综合实践课堂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有利于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索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标签:小学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优点 (一)合作学习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搭建舞台,给他们表演的机会。合作学习就给了每一个学生畅所欲言的舞台,学生你一言,我一语,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有利于学生之间互相提醒、指点、鼓励,使思路豁然开朗。 (二)合作学习能培养集体意识 合作学习中的操作过程既能体现集体的智慧,又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养成与人合作的习惯。合作学习至少两人,一般四至六人为宜,他们要完成教师分配的任务,就必须分工明确,团结一致,从而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 (三)合作学习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合作学习中,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思维,而这些不同的思维火花聚在一起时,就会碰撞出新的思维火花。 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策略 (一)创设教学情境,营造小组合作氛围 教师为了更好地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就必须要加强对教学情境创设的关注度,良好的教学情境不仅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同时还能有效地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确保小组合作學习的顺利进行。由此可见,在实际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是必不可少的。 (二)培养合作意识,确保小组合作到位 许多科学实验证明,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都会受到观念和意识的支配,甚至可以说,行为就是由人的观念意识所支配的,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要想更好地应用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实现良性的互动合作,就必须

小学语文课堂如何有效开展小组合作

小学语文课堂如何有效开展小组合作 学习 新课程提倡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是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学习方法之一。它是以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为目的,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交流合作,从而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形式。 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实施,意义是深远的。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建立学生学习自信心;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良好的师生关系;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因材施教,注重学生个体发展;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总之一句话,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但纵观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反思的地方。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现状。 1、重形式,缺乏实质性合作。有些老师过分追求时尚技法,把“小组合作学习”当作教学时髦的一种幌子,作为一张美丽的标签贴在课堂上,使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成为制造主体学习热烈气氛的工具。我们经常可以看见低年级学生在小组内朗读时,几个学生围在一起,自己管自己读,小组间的交流很少,基本上停留在独立学习的层次上,没有真正的讨论和合作,没有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其学习结果不能完全代表本小组的水平。 2、注重“议论的热闹”轻视“深层次的思考”。有些教师出示问题之后,马上要求学生讨论、合作,并没有腾出一点时间让学生个体进行思考,致使部分学生不动脑筋思考,讨论不深刻,甚至作为旁观者聆听而已,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3、以“议论”代替“自我理解性的朗读”。有些教师误以为,小组合作学习就是讨论,以“议”代“读”,把它的外延缩小了,没有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互相促

合作学习在课堂上的应用

合作学习在数学课堂上的应用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小组合作学习越来越受到学生的喜爱。 一、合作学习,激发兴趣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而愉悦和谐的学习氛围,能使学生如沐春风,如饮甘泉,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小组合作学习,能让他们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自己去探讨、去表现,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解决问题,当通过讨论和争议使得问题得到解决后,他们的好胜心理得到满足,这样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也会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例如在教学长度单位“千米”时,为了让学生感受1千米到底有多长距离,上课前一天我们可以让学生和他们的爸爸妈妈开着摩托车亲自去感受一下学校到哪里是1千米,上课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说说自己熟悉的线路和两旁的建筑物。这样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愉悦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唤醒了学生已有的生活沉积,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理解掌握了这节课的知识难点。 二、合作学习,促进互动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必须要对合作学习进行精心设计,并事先让学生知道小组合作学习所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去搜集资料,提前思考,使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前就能对问题有一定的独立思考,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也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互动。 如教学比例尺后,小组完成任务:由一个同学描述从家到学校每段路的大约距离、方向、拐弯及建筑物和标志,其他同学按他说的画出示意图;然后小组讨论修改,最后形成一个大家都接受认可的示意图。在这个过程里,每一个学生都是“功臣”,既学到了知识,又体会到与人合作的乐趣,使学生体会到课堂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允许错误,没有嘲笑和指责。 三、合作学习,提高学生交际能力。 现在的孩子都是长辈们的掌上明珠,大多数学生的个性都非常强,以我为主的思想较为普遍。在小组合作交流学习时,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会听取别人的意见。通过讨论、交流得出一致认可的结论,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

浅谈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浅谈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在学生的学习探索过程中,通过交流、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适时有效地给予引导和协助。”这里所提出的“合作学习”是一种具有时代精神的崭新的教学思想。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实践证明:单独的行为参与不利于学生高层次思维水平的发展,只有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思维交流,才能促动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如果不善于和他人合作,将不同的知识加以交流、综合、提升和应用,就不能适合时代的发展要求。如今,社会的各个领域都越来越注重充分的合作精神、合作意识和合作技巧。合作是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水平,它越来越成为当代人的一种重要素质,受到大家的青睐。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水平,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已成为人们注重的焦点。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把“小组合作学习”引到我们的数学课堂,并实行了多角度的探索、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合理组建学习小组 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水平、心理素质等对学生实行综合评定,然后把全班学生搭配成若干异质学习小组,一般4~6人为一组。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遵照自愿的原则,由学习小组民主推荐一名组织水平强、学习基础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组内学生的探究和互助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二、确立“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 小组合作学习要通过学生间的互相交流,来实现优势互补,从而促动知识的建构,充分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建立起探索性的个性化的主体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水平。 小组合作学习要使学生在融洽开放的学习氛围里,实行积极主动的交流合作,从而减轻思想压力,增强自信心,增加动手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集体观点和合作精神,使不同的学生都得到相对应的发展。 三、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 小组合作学习的整个过程大致可分为:明确学习任务──合作探究──交流学习──反馈结果。 1.明确学习任务。 在合作学习之前,教师要向学生明确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告诉学生评价的标准是什么,合作学习的重要性,适时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明白怎样完成学习任务。

如何提升小学生课堂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b08709622.html, 如何提升小学生课堂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作者:费平川 来源:《速读·中旬》2019年第11期 ◆摘; 要:合作学习是一种效率较高的学习方式,在同一目标确定下,学生能够明确责任分工,实现互相帮助,一同完成学习目标。因此,教师需要重点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合作学习,结合学习内容,增加学习讨论环节,以此提升小学课堂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生;合作学习;有效性;提升策略 目前,在教育改革大力发展下,小学课堂教学也不断创新出各种心理教学理论和方式。其中,合作学习方式受到教师和学生的喜爱,并在小学阶段各学科的教学中都有广泛应用,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然而,将其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问题,大多数学生在参与合作的过程中敷衍了事,兴趣低下,失去了合作学习开展的意义,教学效率无法提升。因此,需要加强研究如何提升小学生课堂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一、设置科学合理的合作学习小组 要想在小学课堂中有效开展合作学习,就必须以学习小组为基础,设置科学合理的合作学习小组。教师在进行分组时,需要根据从人数安排和成员构成入手。首先是人数安排,合作学习小组成员不能太多,一般是4人或者5人。假如人数过多,每一个人的发言机会就相对较少,特别是一些不敢勇于发表意见的学生,更不会将自己的真实感想表达出来。假如人数过少,小组讨论就无法有效开展,容易出现谁都不发言的情况,而且两三人的讨论也没有一定的深度,对学习氛围造成影响。其次是成员构成,要充分考虑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兴趣爱好等,将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组合在一起,起到互相帮助、互相补充、互相竞争的作用。同时教师也可以制定分组或者由学生自由结组,但是必须要保证小组设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照顾到每一位学生的想法,激发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进而促进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 二、严格挑选合作学习内容 学习内容时小学生课堂开展合作学习的基础。因此,教师应该严格挑选合作学习内容,避免课堂讨论出现无主题、无目的的讨论,在选择学习内容时需要根据以下几点内容。 (一)选择具有操作性和实践性的学习内容

“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案例

“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行为与管理 [问题缘起] 合作学习是上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80年代中期在西方国家得到广泛应用的一种教学理论。90年代合作学习理论传入我国,2001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此后,伴随着新课程改革,合作学习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并被经常应用于课堂教学过程中。但是,根据实际教学组织情况看,大家对合作学习的内涵与操作策略都还存在着理解上的偏差,导致课堂上出现了诸多不良现象,举例分析如下:全班学生分为四大组,给出文字材料,要求每组讨论“经典力学”对物理发展的贡献和局限性? 包了所有的学习任务,其他同学则比较消极,他总是代表本组汇报成果,总能够为本组赢得满分。对此,其他小组成员非常不满,说:“为什么总是他回答?” 8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的课桌拼合在一起,每小组激烈辩论的声浪此起彼伏,教师微笑着闲庭信步,静观学生的表演。 以上三种现象都是形似而神非的“假合作”,实际上反映了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常见误区,概括起来主要为以下几类问题: 一是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不当。“现象二”中的班级有48人,座位是传统的“秧田式”排列,每个小组12人,从前往后分坐6排,如此分组,前后同学相距甚远,根本无法进行交流讨论,所以讨论只是冠以“合作”的名义,实际上还是自主式思考。 二是合作学习中的地位不平等。由于个体的学习习惯、兴趣爱好、表现欲望等心理品质方面存在着差异,导致学习能力与效率会出现分异现象,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就会产生个体不平衡的问题。如“现象三”中的甲男孩就成为同伴中的“小权威”,而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则被忽视,甚至成为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这也是一种教育不公平现象,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三是教师对合作学习过程的管理粗放。小组合作学习不是脱离教师的自由学习,同学间不是吵闹一团的盲动,而是在教师指导下的有序互动。“现象四”是合作学习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它忽视了教师的指导与管理作用,可能使得学习内容偏离课堂目标,并且容易造成自由散漫的课堂风气,反而有悖于合作学习的人文追求。 凡此种种,说明小组合作学习还只是内存于许多教师头脑中的一个新名词,还未能真正从理念转化为有效的实践行为。问题催生研究,由此我们决定成立课例研究小组,对合作学习理论进行系统的学习,并结合“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一课着力探讨开展合作学习的具体策略。 [课前研讨] 高建久老师承担了此课例的教学任务,课前我们首先广泛阅读了有关小组合作学习的文献资料,在充分理解其内涵的基础上,确定了本课开展合作学习的基本思路。1.合作学习教学论的基本内涵

课堂教学中给学生预留足够空间

物理课堂中“学”与“思”的平衡 摘要: 教学现状分析: 跟随现代生活的节奏,“提高效率”演变为现在课堂的一种发展趋势,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一般教师对学生的动手、动脑空间的压缩。教师会发现学生的短期接受效果还可以,但深度与灵活性受到约束,知识点的掌握仅局限于表层的部分,即使针对应试的要求,难点的突破显得更加不易,学生往往做了错,反复地错。教师常说现在的学生“越来越笨”了。但深度反思我们的教学过程是存在问题的,它违反了人认知的规律,片面地强调了“学”,而淡化了更重要的“思”。认识不是靠强记形成的,因此在必要的“学”的基础之上,课堂必须给学生预留足够的动手空间与动脑空间,让学生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能力则显得更为重要。 理论依据 实验验证 具体措施设想: 一、科学设置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需要科学设置,精心设计,有思考的价值,难度要适中,所提问题要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教师要找到学生发展的最近区,让学生跳一跳,够得到。问题太难学生思维达不到,出现问而无答,效果差,而问题太容易,无挑战性,学生易产生疲劳,同时思维达不到训练。也就是说,问题提出后,不是让学生脱口而出,而是必须经过思考才能回答。同时,教师在提出问题后,要在教学中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时间,让学生的思维活动起来,去思考、去揣摩。有价值的问题让小组之间充分的思考与讨论。 二、合理运用延时评价 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关注课堂动态生成,给学生留足用于充分思考的时间。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是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主要内容,思路往往比结论更重要。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需要一个过程。 课堂上问题提出后,教师要给学生留下足够的独立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去研究、思考,在适当的时间回答提问,合理延迟评价,以期达到调动全体学生思维积极性的目的。合理延迟评价,就是让更多的学生拥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使之可以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就问开展讨论,这时教师再评价,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疏导,这样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求异思维的培养。 三、有效开展合作学习 合作最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师生之间沟通情感和交流信息,有利于思维的撞击和智慧火花迸发。 学生在学习时通过小组讨论、辩论、合作解决问题等各种形式的学习交往活动,可以学会理清自己的思路,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聆听和理解别人的看法,促使他们不断反思自己的观点,从而活跃思维、拓宽思路,激发创造的热情。但在合作学习的教学中,对学生的要求较高,有效性受到质疑,学生在小组活动中,一部分学生依赖别人独立思考能力下降,这是组织合作学习中要关注的问题,要弄清什么条件下合作才是有效的,怎样保证学生独立的思考时间,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四、切实开展实验活动 实验是物理的根本,切实有效地开展实验活动,不仅能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更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不能流于形式,实验的安排与操作,要符合学生探究事物本质的规律。对实验的过程应注重引导与评价,淡化实验结果的强行记忆,减少对实验步骤的规律性总结,让实验真正成为学生动脑与动手的结合载体。长期的实践会发现,遇到新的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2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 桃村中学肖芳 一,科学的引导方法 1、教学组织中的引导。采取合作学习时,需要教师精心组织,避免学生在互相争执及拖延中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所以在组织合作学习时教师必须重视引导,努力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①在合作学习时,让学生有秩序地分别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避免个别学生独占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同时也避免了争着说、同时说的无效学习行为。②由于班中分成了若干个学习小组,教师无法一一顾及,这就需要学习小组中有一个核心人物来组织学习小组的学习行为。③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学习伙伴之间不可避免会存有意见冲突,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小组成员间往往会争执不休,从而造成了学习的偏向。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充分发表自己意见的基础上学会分析,学会判断,学会归纳整理。④在合作学习时,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倾听其他学生的发言,避免交流时过多的内容雷同,从而提高学习的实效。 2、学习程序上的引导。应该说,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循环反复的过程。学生在教师提出问题,或自我发现问题后,通过自读自悟的方法先尝试自我解决,再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交流学习情况,展示学习思路,并进行群体的判断、综合,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最后反思与深化发现深一层次的,或者是新的问题,从而推动小组学习的进一步深入。

3、学习方法上的引导。教师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善用方法加强对学生学习的指导,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①合作学习前创设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教师要运用直观、形象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手段来再现教材提供的情境,如一些实物、图片、声音、录像,或者使用一些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②在合作学习中学生遇到学习障碍时,教师要适当点拨。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参与学生的合作学习过程,并运用各种点拨方式使学生能进一步的深入学习。A:启动式的点拨。在有些情况下,学生在取得了一定的学习成果之后,认为已经达成了目标,从而造成了学习过程的终止。此时,教师要在了解学生学习进程之后,给予及时的肯定与表扬,并起动学生的下一步学习。B:提示式的点拨。当学生对完成学习内容有一定的困难时,教师要及时发现,并给予一定的提示,让学生找到继续学习的途径。C:点睛式的点拨。在学生合作学习到了关键时刻,教师往往可以“突破”式的点拨,使得学习目标一步达成。 二,采用多元化的奖励和激励机制 教师的评价对激励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合作学习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的评价一定要有鼓励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全面性。一是重视个人评价与小组集体评价相结合。通过评价促进小组成员之间互学、互帮、互补、互促;二是重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教师除对小组学习结果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外,更要注重对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的评价,要更多地去关注学生的倾听、交流、协作情况,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及时给予充分肯定和生动有趣的奖励。为了充分调动组员的积极性,

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公平学校朱悦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一小组为单位,通过互助交流与倾听,综合概括,从而获得知识的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还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又培养了团队意识。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可充分发挥优生对差生的帮扶作用,可减轻教师的负担,但一年级学生刚入学,让他们进行合作学习还存在一些问题,有的合作意识不够强,有的是学习意识不够强,别人在学他在玩。经过近阶段的小组合作学习,我有以下的心得感悟: 首先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的时候,要提出目的明确的合作问题,并且,问题要具有合作学习的必要,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能力。鉴于一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在课堂教学的时候,主要采用了四人一组合作的办法。指导学生进行合理有效的分工,确定一名小组长,从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引导学生的合作方法。其次,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采取合理有效的激励措施,在实际学习中,小组成员全部完成任务的,每个成员都奖励一面小红旗,使学生增强团队意识,体会团体荣誉感。没有全部完成任务的,则不奖励。慢慢的学生越来越体会到小组每个成员都学会的重要性,小组互助学习渐渐有成效。 但这样的合作还刚刚开始不久,特别是一年级小学生还刚入学不久,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低年级的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差,还没有

形成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教师要及时提醒和指导每个组的学生进行相互讨论和交流。小组合作学习确实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但是好学生参与的机会更多、往往扮演了一种帮助的角色,困难学生成了听众,往往得不到独立思考的机会而直接从好学生中获得信息,致使困难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获益比在班级教学中的获益还少。在小组活动中经常会出现不友好、不倾听、不分享的现象,这会影响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现在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其中一部分学生的性格自私、独立,所以造成了这种现象。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需老师在实践中继续探索。

小学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

小学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 实施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知识经济已初显端倪,这就决定了教育在提高国民素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教育改革已成为世界教育的潮流和必然。纵观全球教育改革的走向,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把人的全面发展,培养青少年学生创造性思维作为突破性课题,加大研究力度,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学会创新,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和我国经济的转轨以及社会的转型,我国教育也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变化,培养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已成为各级各类学校的育人目标。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新的教育发展的主题,即以提高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为重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江泽民同志也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是我国教育思想观念的一次重大转变,更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又一次飞跃。对此,人们已有高度的共识。然而要彻底全面实现这一转变和飞跃,还有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这一切都对学校教育,课堂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和完善,我们不难感觉到越来越多的新的教学方式方法在课堂中出现。我们的教育不幸的遭遇了一种模式化的教学,那就是每节课你都能看见的固定教学设计“小组合作”。我们必须明确这么一点:合作学习==小组学习。合作学习是一种学习的方式,其组织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小组学习只是合作学习的一种具体组织形式,师生互动、同桌交流、全班讨论等等都是合作学习。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合作学习的众多形式中,小组学习是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作为一名战斗在教育最前线的语文教师,在听课学习的时候我不难发现每节课都有“小组合作”这种形式,不分年段的在进行着,可是实际上的收益并不理想,孩子们对于小组的合作是一个条件反射,只要老师一叫合作学习,他们就统一的把小脑袋转

浅谈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

高效的课堂教学功夫在课外 ——浅谈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 摘要: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要着眼与课外复杂的教育工作:抓实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切实做好学生培训,做好班级学习小组建设,做好学生课堂外自学时刻安排,以活动为载体激发学生的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爱好,发挥师生的情感作用,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课堂教学;效率;重抓;课外;教育 自2001年秋季开始的新课程改革以来,给基础教育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在推广过程中得到了宽敞教师的极积参与,全国各地不断改革和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或方法。同时,涌现出象杜郎口中学、昌乐二中等新的课堂教学典范,我们在借鉴他们的成果的同时要能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创新、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我以为高效的课堂教学功夫在课外。 一、抓实学生思想品德教育 教育的目的,是唤醒人沉睡的善意与创意,从而使学生成人、成才、成功。思想品德教育是成人教育,是知识教育的基础,抓好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课堂教学才有实效,才能培养出富有人性、正义感和健康的社会公民。必须抓实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课堂教学服务。

1、抓好“奉献和宽容”教育 学生都有一种不患贫而患不均的本性,因此我们安排他做情况时喜爱事事求平均,实际上生活中哪有绝对的公平?一个社会一个国家要想独立和进展,必定需要一些人作出自我牺牲,必定有一些走在社会进展前面的道德先行者。一个集体要想和平和谐的进展,必定有一些人要多付出一些,要多牺牲一些。要善于从学校、班级、小组当中找到一些乐于奉献、心胸宽敞的实例来引导和教育其他学生,要善于从周围的人和事当中去体验和感悟。假如人人都具备了乐于奉献,甘于吃亏、宽容的品质,我们的社会将会变得多么美好。 2、抓好“律己、宽人”教育 中学生总喜爱拿不人的错误为自己开脱,用不人的失误来原谅自己的错误!“严于他人,宽以待己”成为他们不知不觉的处世适应。我们人不管何时何地都要不断的提升自己,进展自己,完善自己,一个想成功,想有所作为的人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严于律己,宽于待人”才是正确的处世态度。生活中,我们应该主动的关心同学,尽可能少地苦恼不人;我们能够借钞票给不人,但尽量不要向不人借钞票;当我们做了对不起不人的事时,我们一定要讲一声“对不起”,而当不人做了对不起我的事时,我们应该讲一声“没关系”。如此我们才能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受人崇敬的人,一个成功的人。 3、抓好“生活、生命、生存”教育

浅谈小组合作在课堂教学中的意义

浅谈小组合作在课堂教学中的意义 安家乡初级中学王辉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由于它在改善课堂气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等方面产生了很好的效果。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中,为了继续贯彻“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理念,下面就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如何组织学生课堂讨论,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谈谈我的体会和认识。 一、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意义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它可以在全班形成开放的、快乐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之间相互激励、相互促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大家共同进步。因此,我认为,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新的课程标准的需要! 二、组织课堂讨论、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 我们大家都知道,小组合作学习只是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多种学习方式中的一种,它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我在实际中经常会这样做: 1、合理组建学习合作小组。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要求教师必须有较强的控制课堂气氛的能力。然后以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语文知识融入到学生们的生活中去,使学生乐于接受。 2、挖掘教材,明确学习任务。为了让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开展得有序、有效,学生就一定要有明确的学习任务。也就是教师要向学生说明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完成任务的方法,评价的标准等等。在教材中的知识点挖掘出来,组织探讨活动,以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增加学生探索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 3、合作、探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任务后,教师就应该立即引导学生开始合作、探究,这是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互相交流,共同形成小组的学习成果。 4、交流、评价

小学语文课堂如何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小学语文课堂如何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又曰:“三人行必有我师。”其实这也是古代对合作学习的提倡。当前的新课程提倡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是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学习方法之一。它是以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为目的,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交流合作,从而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形式,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实施,意义是深远的,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彻底改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面貌,有利于因材施,注重学生个体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有利于确立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主意识,有利于引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便于启动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思维。二十一世纪的人才,如果没有强烈的合作意识和娴熟的合作技巧,在社会上将难以取得重大成功。小组合作学习给学生创造更多的交往机会,学生经过互助合作,把学生从单一、不平等的师生交往和狭小的学生间交往中解放出来,给学生更多的平等的学习锻炼机会,对培养新一代人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但是,如果小组合作学习把握得不好,仅流于形式,这种合作将会收获甚微。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利用一切条件,确保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一、独立思考是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前提爱因斯坦说过:“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为和独立思考的个人。”独立思考是学习的法宝,新课程也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

独立性和自主性,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独立思考是一个自主的过程,是合作学习的前提,如果在学生对问题还没有形成独立见解之前就急于讨论,由于学生的思维没有完全打开,就容易被别人的观点同化,造成人云亦云的现象。没有独立思考,没有形成自己的思想与认识,那么在合作学习中只能是观众和听众。个人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机会,很大程度是来自于不同看法之间的相互碰撞,但不同的看法来自于个体的独立思考。任何小组合作学习,教师都必须强调独立思考。教师必须给一定的个体学习时间,而且还应要求学生当自己的思考有了一定的结果时,要整理自己的思维,从心理上做好与人交流的准备。又如在小组合作交流后,进行全班的交流汇报与评议等,也能更好的提高合作学习的效果. ,因此,采用小组合作学习之前给学生个体留有充分的读书时间,以便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先想一想,然后再进行小组学习这样更有效.。二、有效组合,是小组学习有效性的关键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小组中完成的互助性学习,小组成员的有效组合,是合作学习是否有效的关键。这就涉及到组成员的分工,首先是组成员要有角色分工。在小组构建中,要对优、中、差学生进行合理搭配。推荐并培训好组长,以安排任务,监督进程。小组成员分好工,如四人小组中设召集人、记录人、汇报人、计时员(兼噪音控制员)等,分工明确,人人有责。当然,每次合作时的角色,也应该是轮换的,而非固定不变,以期望学生在不同的角色扮演中发展不同的能力。其次,是任务分工。有些活动或操作性强的容,可根据实际需要给组成员安排不同的任务。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和课堂学习任

高效课堂合作学习小组

大屋陈学校高效课堂合作学习小组建设规范 陇县西大街小学马书明 第一部分合作学习小组建设操作流程 一、学习小组的划分 1、创设6 人合作小组。 小组建设要本着“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组内异质就是在构成上要求小组成员的性别、学业成绩、智力水平、个性特征、家庭背景等方面有着合理的差异,使每个小组成为全班的缩影或截面,这样构建的合作学习小组就为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础,而组间同质又为在全班各小组间展开公开竞争创造了条件。 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基本保证合作学习小组“组内异质,组间同质” 呢? 分组原则:采用的是“组内异质” ,每个小组分“高、中、低”三个层次, 即AA、BB、CC,每个小组又分三个竞争组。组内成员间,同质要结成两两对 子,对子之间既是竞争者,也是相互监督者。比如上课开小差的问题,就由对子来解决。为了鼓励对子间的竞争,小组长有时候要采用一点“手段” ,比如要求对子间“下战书”挑战。具体操作办法如下: 首先由学生选举产生品学兼优、组织能力强、在同学中威信较高的学生担任 每组的组长。 然后按学业成绩和能力水平,从高到低分别选择编排每组的副组长(1 人)与组员(4 人),并从组长到组员依次编号,分别编号为A1 、A2;B1、B2;C1、C2。

最后由班主任与各科教师统一协调,根据每组成员的性别、性格、成绩、智力等方面的比例结构进行组间平行微调,使同号的组员实力相当,组别之间的各科水平和综合水平基本平衡。 班级学生一切考核必须以小组为单位,包括清洁卫生安排等。 2、赋予每个人职权。 小组长是老师的小助手和代言人,是一组之魂。选一名成绩好、责任心强、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担任小组长,负责全组的组织、分工、协调、合作等工作至关重要。 小组长应具备以下条件:①有很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激励能力;②有很强的口头表达能力;③有一定的分辨能力;④要有很强的责任心与集体荣誉感;⑤ 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⑥要有服务同学的意识;⑦学习成绩应该优秀。 教师不仅要善于发现具备这些能力的学生,而且应该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这是培养学生领导才能的一个起点。小组长不一定是组内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生,却一定是各方面能力最强的学生。教师要定期集中培训小组长,培训时除了了解反馈信息外,还要倾听他们的意见和想法,让他们畅所欲言,相互交流,相互启发,以利于使他们领导的小组既有一定的共性,又有鲜明的个性。 副组长协助组长管理具体事务,是行政后勤组长。 另外,每个小组还要设立6 个学科组长,学科组长每人根据自己的意愿或老师的挑选担任,这样可以增强小组成员参与小组、管理小组的意识,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使小组的每个成员都感觉到我很重要,为小组建设贡献力量。 3、起一个响亮的名字。让每组成员集思广益、共同磋商,为小组取一个积极向上、富有新意的、响亮的名字,这有利于凝聚人心,形成小组目标和团队精神。事实证明,只

开放的课堂灵动的空间

开放的课堂灵动的空间 体育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体育。体育课是作为向学生传授体育的基础知识,让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技术,形成一定的运动技能,发展体育的综合能力,提高身体健康水平的一种基本形式。在“以人为本”的新课程教学理念下,其教学的形式与方法不再单一、呆板,营造宽松、自主、而又有个性的课堂教学环境是体育教师在新课程教学中应努力的方向,而创设自主、合作、创新的学习方式又是一条有效的新教学途径,是新课程改革以学生个体发展出发,转换师生角色,重视学生发展的新课堂教学理念。因此改革体育课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是体育教学面临的一项首要任务。本人就体育课的教学形式有如下几点感受。 一、开放的热身运动 体育课的准备部分其作用是为了学生在从事某一体育项目时避免心理、生理上的准备不足,而对学生造成身心方面的损伤,不同的体育项目对身心方面的要求也不同。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重点放在了关节、韧带、肌肉粘滞性等方面,其表面出来的教学形式不外乎慢跑、徒手操、游戏等,而这种形式的教学大多数是在教师的指挥下,按照一定的口令要求进行。这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与行动,对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而开放式的准备

活动,是把主动权让给学生,还学生一个自由发挥、充满想象、富于追求新意的空间。如在“听数抱团”的小游戏中,教师不仅要使学生听到数字马上和同学抱成团,还要让学生想到听到的数字怎样才能和邻边同学快速合理准确地抱团。这样既给了学生一个表现自我的机会,又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同时还向学生提出了游戏的更高要求,促使学生为之继续努力,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 开放式的准备部分还为学生在心理方面留有一定的空间。教师可以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积极思维试图回答问题,并引导学生在实际练习中检查,让学生正确理解理论与实践两者的相互关系,体会成功的快乐,培养学生三思而行的良好习惯。在准备活动中让学生动手折纸飞机,在相互比谁的飞机飞得更高更远的情况下,来领会飞机飞得更高、更远需要掌握的技巧。 二、激情的活动过程 体育课中采用开放式的教学就是承认学生存在差异、区别对待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在最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求得更好的发展,使人人都有“成就感”,有利于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及时把学练过程中的问题加以总结,反馈教学信息,教师也可以及时来修正教学目标,形成良性循环。在《跨越式跳高》中、把橡皮筋的高度分成五个层次,让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高度,当学生

《合作学习与课堂教学》读书心得

《合作学习与课堂教学》读书心得 《合作学习与课堂教学》读书心得转眼间已经工作四年了,班主任也带好一届了,自认为很认真工作,但总觉的跟不上教学的变化,静下来想一想,自己平时只顾忙于一些琐碎的工作,却发现自己好久没有读书,也使得自己的理论知识很贫乏,跟不上教学理念的脚步。 因为之前就有做过有关合作学习的尝试,趁着学校安排我做一次有关合作学习的分享,于是我选读了《合作学习与课堂教学》这本书。 看完之后自己还真是有些启发。 合作学习是我们这几年经常提到的教学模式,但由于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上难以掌控,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合作徒具其形学生合作不充分教师的指导作用不强等等。 如何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真正领会合作学习的思想内涵,切实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这本书就告诉我们该怎样做,每一个环节注意什么等。 现在想想那时只是知道它的形,很少了解它的内在,现系统看完这本书才知道当时出现的一些问题,还是可以解决的。 我在教学实践中也作了一些尝试,采用到一些书中提到的策略保证合作学习的实效性,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谈谈感受。 一异质分组,明确分工分组是学生合作学习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从以往的理论和经验上讲,异质的成员一般会对同一个事物持不同的观点,不同观点的汇聚有利于需要发散思维的任务的完成,有利

于成员看到问题的不同方面和对事物形成更全面的认识。 无论学生成绩的好坏,都可以把他们看作一座宝藏,都可以为其他人的学习提供多样化的观点,起到促进性的作用。 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我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人,起好组名,组长一名即主持人,我把他称为号,其次是组员,分别是-号。 号负责组织工作;号负责协调记录工作。 号负责声音时间控制;号观察员。 这样做既可以保证小组学习有序有效进行,又能为全班交流提供便利。 过一段时间角色要进行轮换,学生既要认真完成自己现任工作,又要轮换角色,使自己适应不同的工作,使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发展。 教师可以就同一个问题请不同小组的同一号学生发言。 这样做利于不同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促进共同发展。 二确定内容,提出要求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合作学习,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精心安排设计合作学习的内容。 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讨论的积极性和提高学习内容的有效性。 教学中我大都会在关键处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适合展开讨论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采用(小组辅助教学法)合作模式,我要安排好合作的任务合作的时间小组组织决策互赖方式和个人责任等的设计。 然后组织小组交流,再进行汇报交流。

小学语文课堂如何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小学语文课堂如何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新课程提倡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是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学习方法之一。它是以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为目的,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交流合作,从而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形式。 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实施,意义是深远的。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建立学生学习自信心;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良好的师生关系;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因材施教,注重学生个体发展;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总之一句话,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但纵观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反思的地方。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现状。 1、重形式,缺乏实质性合作。有些老师过分追求时尚技法,把“小组合作学习”当作教学时髦的一种幌子,作为一张美丽的标签贴在课堂上,使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成为制造主体学习热烈气氛的工具。我们经常可以看见低年级学生在小组内朗读时,几个学生围在一起,自己管自己读,小组间的交流很少,基本上停留在独立学习的层次上,没有真正的讨论和合作,没有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其学习结果不能完全代表本小组的水平。 2、注重“议论的热闹”轻视“深层次的思考”。有些教师出示问题之后,马上要求学生讨论、合作,并没有腾出一点时间让学生个体进行思考,致使部分学生不动脑筋思考,讨论不深刻,甚至作为旁观者聆听而已,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3、以“议论”代替“自我理解性的朗读”。有些教师误以为,小组合作学习就是讨论,以“议”代“读”,把它的外延缩小了,没有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互相促进的积极作用。 4、放任自流。主要是指有些教师认为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之间的合作,应放手让学生自由地、开放地学习,而忽略了教师的引导。殊不知,如果学生的学习失去了教师的引导,就很容易偏离学习重点和难点,成为一群无的放矢的

浅论课堂合作学习

浅论课堂合作学习 提要:合作学习追求的是教学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交往、民主平等、积极参与,共同提高。它不仅是一种学习形式,更是一种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 关键词:课堂教学;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由于它在改善课堂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良好非智力品质的发展等方面实效显著,很快就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通关注,并成为一种主流教学理论的策略,美国著名教育评论家埃里斯和福茨指出:“如果让我们举出一项真正符合改革这个术语的教育改革的话,那就是合作学习”。美国教育学者沃迈特认为:“合作学习是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 “课堂教学”又叫“班级授课制”是指将学生按年龄和程度编成班级,使每一班级有固定的学生和课程,由教师按照固定的教学时间表对全班学生进行上课。学生水平统一、学习时间统一、学习内容统一是课堂教学最为显著的特征。课堂教学在带来其教学效率高,教师主导作用易于发挥等显著优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难以避免的缺陷,如教学要求统一、教学进度过分刻板、教学时间固定不变等,这一切都极大地妨碍着个别对待,因材施教。从一定意义上说,合作学习是为了改善课堂教学的缺陷和不足而产生的,但其最终目的并不是为了取代课堂教学,课堂合作学习是指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借助异质小组的基本形式,通过小组同伴的沟通与交流,以小组目标达成为标准,以小组总体成绩为评价、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更确切地说,在课堂教学的合作情境中,每个人追求的是不仅会给自己带来好处,同时也会使小组其他成员有所受益的结果。因此教师首先必须真正理解、掌握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然后在教学实践中加以灵活运用,这样才能逐步走向形神合一,真正有效的合作学习。 一、异质分组,加强互动 传统课堂教学强调,师生之间的双边互动,合作学习则强调教学各动态因素之间的多向合作性互动,特别是把生生之间的互动合作当作教学活动成功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从而把生生互动提高到前所未有的地位,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实现生生互动的一种重要方式就是把学生分成一个个合作学习的“异质”小组。这里的异质分组是指在伟统的课堂教学中,将学生按能力、性别、个性特点,家庭、社会背景等不同的2——8名学生混合编组,在小组成员间形成最大限度的差异。这样小组内的学生之间在能力个性、性别等方面是不同且互补的,便于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充分发挥小组的作用。 二、人人尽责,积极互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