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偏瘫的步态分析

偏瘫的步态分析

偏瘫的步态分析
偏瘫的步态分析

偏瘫的步态分析

来源:刘传雪的日志

偏瘫是指由于脑血管意外、脑外伤、脑肿瘤术后引起的运动中枢受损导致对侧躯体运动障碍。许多患者有明显缺陷和畸形,表现为异常的步态、行走速度缓慢、费力、稳定性差等。通过康复治疗,患者的步态可以得到改善。

1步态分析

步态分析由5个部分组成,包括观察形成行走动作的特定变量和反映步态动力学所产生的效果两部分。观察形成行走动作的特定变量有:动作分析(motion analysis)—确定每个关节动作的大小和时值;动态肌电图(dynamic electromyography)—确定肌肉活动在步态周期中的发生时间和相对强度;测力板试验(force plate)—确定下肢承重所经受的负荷变化。跨步分析(stride analysis)和能量消耗测量(energy cost measurement)。后两者用于反映步态动力学所产生的效果。每个患者步态异常的程度不同,分析的方法也不同,一般作观察式步态分析(observational gait analysis)应检选出主要的步态异常,然后确定进一步检查的项目。

观察式步态分析时,一方面将所观察的一侧下肢在步态周期中按功能分为不同的期,通常为8个期,即开始触地期(initial contact, IC)、承重反应期(loading response, LR)、站立中间期(midstance, mst)、站立终末期(terminal stance, Tst)、摆动前期(preswing, Psw)、开始摆动期(initial swing, Isw)、中间摆动期(Midswing, Msw)和终末摆动期(terminal swin g,Tsw),前5个期为站立期的连续5个不同的阶段,后3个期为摆动期的连续3个不同阶段;另一方面将偏瘫患者与行走有关的身体部分,包括躯干、骨盆、髋、膝、踝、足趾一一作仔细观察,步态各期出现的异常动作,即病理性步态的外在表现,是直立行走的肌肉在上运动神经元受到损害后,出现下运动神经元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活动失去控制,导致肌张力增加,肌协调收缩功能障碍,并可由动态肌电图证实。偏瘫步态具体表现如下:●开始触地期:缺乏足跟着地,而是前足、或整个足底、或足底外侧缘着地,这是由于足背屈不足,伸膝不完全或足内翻所致。

●承重反应期:踝关节过度跖屈,呈马蹄足,可能是由于跟腱挛缩,或由于持久而过度的小腿三头肌活动,使前足首先着地,正常足跟着地的摇滚动作丧失,使步态不平滑。正常胫骨在足跟处摇滚向前运动比大腿向前运动快,引起膝屈曲,而偏瘫病人吸收缓冲体重冲力的膝屈曲消失。前足着地反而给胫骨产生向后的推力,妨碍身体向前推进和利用下肢的动量向前,使能量消耗增加。足内翻多由于胫前肌在摆动期过度活跃,或小腿三头肌提前活动引起。足外侧缘着地使负重面不稳定。当髋内收肌过度活动、共济失调、本体感觉受损时,可引起患足在健足前方着地,易致内翻损伤或不稳跌倒。

●中间站立期:由于挛缩、过度屈肌活动和强力的伸展模式,正常踝关节从15°跖屈位至大约10°背屈位的转移动作消失,患者不能将体重从足跟转移到前足,并出现两种代偿方式。如果膝活动度良好,就会出现膝过伸;如果患者有充分的伸髋控制能力,或有手杖支撑时,就会出现躯干前倾。两种情况均使骨盆后缩处于足跟的后上方,影响了身体向前的动量和步长。

●终末站立期:由于挛缩、痉挛屈曲足趾的疼痛,体重转移至前足会引起支撑不稳,故可表现为整个站立期没有足跟离地。

●摆动前期:患者因站立稳定不够,常失去摆动前期。此时患者膝持久伸直而不能作摆动准备。正常步态摆动前期的被动膝屈曲消失。

●开始摆动期:因屈膝不足,靠患肢向外侧绕圈来代偿,有时靠站立健肢的跳跃,或身体向健侧倾斜来代偿。代偿不足便出现足趾拖曳向前。

●中间摆动期:因踝背屈肌力不足,不能使足离地,足趾继续拖曳向前。另外由于屈肌的强力协同收缩,或伸趾肌活动不足,会有摆动时足内翻。

●终末摆动期:通常偏瘫病人以踝跖屈、膝半屈的姿势着地。这不仅缩短了步长,而且使开始承重时患足肌肉处于高度活动的姿势下,增加能量消耗。

正常步态时骨盆在三个平面内均有轻微运动。中间摆动期和终末摆动期,摆动腿一侧的骨盆向前旋转,有助于增加步长。开始触地前,该侧骨盆又有稍许下降;承重反应期时向后倾斜,终末站立期时向前倾斜。这些动作均为被动的,并受髋部肌肉活动所控制,与躯干动作一样是极细微的。偏瘫患者这些细微变化消失,出现像机器人一样僵硬的外表,原因是髋部肌群明确的随时间变化的离心性收缩丧失。

偏瘫患者安全行走的明显障碍是足趾拖曳(dragging toe)、足内翻(varus foot)、伸直无力而膝屈曲(collapsing knee)、膝僵硬(stiff knee)等。产生的原因有痉挛、肌肉控制不足或不适当、挛缩、感觉丧失等。目前治疗偏瘫异常步态的方法2目前治疗偏瘫异常步态的方法

2.1物理治疗

是偏瘫患者在有经验的物理治疗师的指导下主动的再学习和再训练的过程。行走有4

个先决条件:①静态和动态的直立平衡;②能够交替地将体重转移至支持腿;③必要的下肢稳定性,至少能部分承重;④能够连续地使每个下肢向前移动。物理治疗的重点是针对提高控制的质量和运动的质量,采取促进正常姿势反应和正常运动模式的技术,增加对躯干、骨盆和受累下肢运动的感知,并将此融入训练整体之中,促进早期控制患者的近端,而不是远端。具体方法有坐位和站立平衡训练,牵伸运动防止挛缩、增强反射动作的模式,增加感觉刺激、监护下的步行训练等。

轻度偏瘫(hemiparesis)特点为伴有或不伴有明显感觉损害,但永久随意运动控制能恢复;偏瘫(hemiplegia)特点为丧失随意运动控制,但仍永久保存有粗大屈曲模式(flexion pat tern)和伸展模式(extension pattern);严重偏瘫(massive hemiplegia)特点为随意动作和模式动作都丧失。Perry认为有两个行走运动控制中心,即皮质运动中枢和脑干原始的自主控制中枢。原始中枢常不受中风破坏所影响,形成对将来站立、跨步、行走有利的粗大屈曲模式和伸展模式的可能的神经学基础。脑血管意外的范围和严重程度差别很大,有可能将没有受损的皮质残存运动功能和脑干原始行走控制中枢结合起来,利用神经系统的可塑性,通过再学习、脑部功能的重组,提供充分的位置和身体形象的感觉刺激、激活潜在的传导通道,

有可能最大限度地达到一种实用的行走方式。大部分偏瘫病人表现为患肢有模式动作,又有一定的随意动作。屈曲模式由屈髋、屈膝、踝背屈组成;伸展模式由伸髋、髋外展、伸膝和踝跖屈组成。只有在直立位置时,才能较好地激活粗大的模式动作。因此一开始纠正足下垂内翻畸形,以利站立,对将来恢复行走功能是非常重要的。Reiter用低剂量肉毒杆菌毒素(b otulinum toxin)注射胫后肌,再加踝绑带技术,与使用高剂量肉毒杆菌毒素注射,对纠正严重痉挛出现的马蹄内翻足同样有效,可改善步态。一般踝绷带技术即可纠正足下垂内翻畸形。

由治疗师扶持患者作行走前的站立活动,早期步态训练,用治疗师的手、语言,患者面对镜子的视觉反馈信息,增加感觉刺激,对重建站立行走功能十分重要,而且应该是强化密集性的训练(intensive training)。

Batavia用扩音听觉反馈器(augmented auditory feedback device)使患者在坐位、站立位和行走时的对称性和体重分布获得改善。Thaut也用节奏听觉刺激(rhythmic auditory stimulation)辅助训练患者取得良好效果,患者步速增加、跨步长度增加、腓肠肌肌电图(E MG)振幅变异性减小,跨步对称性改善。

Shepherd用悬吊背心(suspend harness)减少患者承重的百分比,使患者消除跌倒的害怕心理,有利于重建平衡对称步态的功能。Svendsen也认为部分负重步态训练方案(partial weight bearing gait therapy protocol)能使患者逐步过渡到全负重训练,能促进肌肉有序活动和收缩的建立。

Uhlenbrock制成一种能控制并推动交替方式移动足板的新式步态训练器来刺激偏瘫患者行走步态期相感觉,用录像和动态EMG分析,发现能产生一个类似对称的步态动作并促进站立期承重。

Bogataj用多导联电刺激(multichannel electrical stimulation)帮助严重受损的偏瘫患者恢复步态,发现步态明显改善,达到部分或完全的独立步态,患者的姿势和耐力也有改善。他对一名不能行走的偏瘫患者治疗6周,随访30个月,患者仍然能够独立行走,认为成功原因是使用多导联电刺激辅助的步态训练,避免了病理性步态模式的建立,另外患者有重建行走功能的高度积极性。Oostra对一名脑外伤后偏瘫患者在其他治疗都失败后,采用电刺激,尽管从损伤到开始电刺激治疗相隔较长时间,但仍很快恢复了独立行走功能。

Sharp对患者使用6周膝屈伸的等动(isokinetic)力量训练,发现患者的力量和步速均提高了,并没有伴随肌张力的增加,而且有明显的心理效果。

Moreland和Bradley均发现用肌电图生物反馈的方法来作步态训练,收效甚微。

Montgomery认为患者用双上肢扶持带轮子的可调节高度的床旁餐桌进行步态训练,能鼓励患者保持直立姿势,并练习持续平稳向前行走,比使用一般的平行杠效果好。

很多患者最终需要手杖辅助平衡,但过早使用易致患者不将体重转移至患侧,忽略站立稳定性的建立和尽可能的对称性行走。

目前治疗偏瘫异常步态的方法2目前治疗偏瘫异常步态的方法

2.1物理治疗

是偏瘫患者在有经验的物理治疗师的指导下主动的再学习和再训练的过程。行走有4

个先决条件:①静态和动态的直立平衡;②能够交替地将体重转移至支持腿;③必要的下肢稳定性,至少能部分承重;④能够连续地使每个下肢向前移动。物理治疗的重点是针对提高控制的质量和运动的质量,采取促进正常姿势反应和正常运动模式的技术,增加对躯干、骨盆和受累下肢运动的感知,并将此融入训练整体之中,促进早期控制患者的近端,而不是远端。具体方法有坐位和站立平衡训练,牵伸运动防止挛缩、增强反射动作的模式,增加感觉刺激、监护下的步行训练等。

轻度偏瘫(hemiparesis)特点为伴有或不伴有明显感觉损害,但永久随意运动控制能恢复;偏瘫(hemiplegia)特点为丧失随意运动控制,但仍永久保存有粗大屈曲模式(flexion pat tern)和伸展模式(extension pattern);严重偏瘫(massive hemiplegia)特点为随意动作和模式动作都丧失。Perry认为有两个行走运动控制中心,即皮质运动中枢和脑干原始的自主控制中枢。原始中枢常不受中风破坏所影响,形成对将来站立、跨步、行走有利的粗大屈曲模式和伸展模式的可能的神经学基础。脑血管意外的范围和严重程度差别很大,有可能将没有受损的皮质残存运动功能和脑干原始行走控制中枢结合起来,利用神经系统的可塑性,通过再学习、脑部功能的重组,提供充分的位置和身体形象的感觉刺激、激活潜在的传导通道,有可能最大限度地达到一种实用的行走方式。大部分偏瘫病人表现为患肢有模式动作,又有一定的随意动作。屈曲模式由屈髋、屈膝、踝背屈组成;伸展模式由伸髋、髋外展、伸膝和踝跖屈组成。只有在直立位置时,才能较好地激活粗大的模式动作。因此一开始纠正足下垂内翻畸形,以利站立,对将来恢复行走功能是非常重要的。Reiter用低剂量肉毒杆菌毒素(b otulinum toxin)注射胫后肌,再加踝绑带技术,与使用高剂量肉毒杆菌毒素注射,对纠正严重痉挛出现的马蹄内翻足同样有效,可改善步态。一般踝绷带技术即可纠正足下垂内翻畸形。

由治疗师扶持患者作行走前的站立活动,早期步态训练,用治疗师的手、语言,患者面对镜子的视觉反馈信息,增加感觉刺激,对重建站立行走功能十分重要,而且应该是强化密集性的训练(intensive training)。

Batavia用扩音听觉反馈器(augmented auditory feedback device)使患者在坐位、站立位和行走时的对称性和体重分布获得改善。Thaut也用节奏听觉刺激(rhythmic auditory stimulation)辅助训练患者取得良好效果,患者步速增加、跨步长度增加、腓肠肌肌电图(E MG)振幅变异性减小,跨步对称性改善。

Shepherd用悬吊背心(suspend harness)减少患者承重的百分比,使患者消除跌倒的害怕心理,有利于重建平衡对称步态的功能。Svendsen也认为部分负重步态训练方案(partial weight bearing gait therapy protocol)能使患者逐步过渡到全负重训练,能促进肌肉有序活动和收缩的建立。

Uhlenbrock制成一种能控制并推动交替方式移动足板的新式步态训练器来刺激偏瘫患者行走步态期相感觉,用录像和动态EMG分析,发现能产生一个类似对称的步态动作并促进站立期承重。

Bogataj用多导联电刺激(multichannel electrical stimulation)帮助严重受损的偏瘫患者恢复步态,发现步态明显改善,达到部分或完全的独立步态,患者的姿势和耐力也有改善。

他对一名不能行走的偏瘫患者治疗6周,随访30个月,患者仍然能够独立行走,认为成功原因是使用多导联电刺激辅助的步态训练,避免了病理性步态模式的建立,另外患者有重建行走功能的高度积极性。Oostra对一名脑外伤后偏瘫患者在其他治疗都失败后,采用电刺激,尽管从损伤到开始电刺激治疗相隔较长时间,但仍很快恢复了独立行走功能。

Sharp对患者使用6周膝屈伸的等动(isokinetic)力量训练,发现患者的力量和步速均提高了,并没有伴随肌张力的增加,而且有明显的心理效果。

Moreland和Bradley均发现用肌电图生物反馈的方法来作步态训练,收效甚微。

Montgomery认为患者用双上肢扶持带轮子的可调节高度的床旁餐桌进行步态训练,能鼓励患者保持直立姿势,并练习持续平稳向前行走,比使用一般的平行杠效果好。

很多患者最终需要手杖辅助平衡,但过早使用易致患者不将体重转移至患侧,忽略站立稳定性的建立和尽可能的对称性行走。

总之,偏瘫步态的恢复离不开专业治疗师的指导。

目前治疗偏瘫异常步态的方法2目前治疗偏瘫异常步态的方法

2.1物理治疗

是偏瘫患者在有经验的物理治疗师的指导下主动的再学习和再训练的过程。行走有4

个先决条件:①静态和动态的直立平衡;②能够交替地将体重转移至支持腿;③必要的下肢稳定性,至少能部分承重;④能够连续地使每个下肢向前移动。物理治疗的重点是针对提高控制的质量和运动的质量,采取促进正常姿势反应和正常运动模式的技术,增加对躯干、骨盆和受累下肢运动的感知,并将此融入训练整体之中,促进早期控制患者的近端,而不是远端。具体方法有坐位和站立平衡训练,牵伸运动防止挛缩、增强反射动作的模式,增加感觉刺激、监护下的步行训练等。

轻度偏瘫(hemiparesis)特点为伴有或不伴有明显感觉损害,但永久随意运动控制能恢复;偏瘫(hemiplegia)特点为丧失随意运动控制,但仍永久保存有粗大屈曲模式(flexion pat tern)和伸展模式(extension pattern);严重偏瘫(massive hemiplegia)特点为随意动作和模式动作都丧失。Perry认为有两个行走运动控制中心,即皮质运动中枢和脑干原始的自主控制中枢。原始中枢常不受中风破坏所影响,形成对将来站立、跨步、行走有利的粗大屈曲模式和伸展模式的可能的神经学基础。脑血管意外的范围和严重程度差别很大,有可能将没有受损的皮质残存运动功能和脑干原始行走控制中枢结合起来,利用神经系统的可塑性,通过再学习、脑部功能的重组,提供充分的位置和身体形象的感觉刺激、激活潜在的传导通道,有可能最大限度地达到一种实用的行走方式。大部分偏瘫病人表现为患肢有模式动作,又有一定的随意动作。屈曲模式由屈髋、屈膝、踝背屈组成;伸展模式由伸髋、髋外展、伸膝和踝跖屈组成。只有在直立位置时,才能较好地激活粗大的模式动作。因此一开始纠正足下垂内翻畸形,以利站立,对将来恢复行走功能是非常重要的。Reiter用低剂量肉毒杆菌毒素(b otulinum toxin)注射胫后肌,再加踝绑带技术,与使用高剂量肉毒杆菌毒素注射,对纠正严重痉挛出现的马蹄内翻足同样有效,可改善步态。一般踝绷带技术即可纠正足下垂内翻畸形。

由治疗师扶持患者作行走前的站立活动,早期步态训练,用治疗师的手、语言,患者面

对镜子的视觉反馈信息,增加感觉刺激,对重建站立行走功能十分重要,而且应该是强化密集性的训练(intensive training)。

Batavia用扩音听觉反馈器(augmented auditory feedback device)使患者在坐位、站立位和行走时的对称性和体重分布获得改善。Thaut也用节奏听觉刺激(rhythmic auditory stimulation)辅助训练患者取得良好效果,患者步速增加、跨步长度增加、腓肠肌肌电图(E MG)振幅变异性减小,跨步对称性改善。

Shepherd用悬吊背心(suspend harness)减少患者承重的百分比,使患者消除跌倒的害怕心理,有利于重建平衡对称步态的功能。Svendsen也认为部分负重步态训练方案(partial weight bearing gait therapy protocol)能使患者逐步过渡到全负重训练,能促进肌肉有序活动和收缩的建立。

Uhlenbrock制成一种能控制并推动交替方式移动足板的新式步态训练器来刺激偏瘫患者行走步态期相感觉,用录像和动态EMG分析,发现能产生一个类似对称的步态动作并促进站立期承重。

Bogataj用多导联电刺激(multichannel electrical stimulation)帮助严重受损的偏瘫患者恢复步态,发现步态明显改善,达到部分或完全的独立步态,患者的姿势和耐力也有改善。他对一名不能行走的偏瘫患者治疗6周,随访30个月,患者仍然能够独立行走,认为成功原因是使用多导联电刺激辅助的步态训练,避免了病理性步态模式的建立,另外患者有重建行走功能的高度积极性。Oostra对一名脑外伤后偏瘫患者在其他治疗都失败后,采用电刺激,尽管从损伤到开始电刺激治疗相隔较长时间,但仍很快恢复了独立行走功能。

Sharp对患者使用6周膝屈伸的等动(isokinetic)力量训练,发现患者的力量和步速均提高了,并没有伴随肌张力的增加,而且有明显的心理效果。

Moreland和Bradley均发现用肌电图生物反馈的方法来作步态训练,收效甚微。

Montgomery认为患者用双上肢扶持带轮子的可调节高度的床旁餐桌进行步态训练,能鼓励患者保持直立姿势,并练习持续平稳向前行走,比使用一般的平行杠效果好。

很多患者最终需要手杖辅助平衡,但过早使用易致患者不将体重转移至患侧,忽略站立稳定性的建立和尽可能的对称性行走。

总之,偏瘫步态的恢复离不开专业治疗师的指导。

。2.2踝足矫形器

使用的指征:①改善踝背屈不足,使中间摆动期足趾离地;②改善踝背屈不足,使开始触地期足跟着地;③消除站立期距下关节向内、向外的不稳定性;④消除站立期胫骨不稳定性;⑤改善由于运动觉损害而不能控制足的位置问题;⑥提供肌腱转移术后、跟腱延长术后的保护。

对踝背屈不足,但没有中度或重度跖屈肌活动引起的足下垂,轻质塑料AFO是适宜的。

硬质塑料AFO和带双金属杆的AFO能纠正距下关节内外的不稳定性。有中度或重度过度跖屈肌活动的患者需用带双金属杆和可调节的踝关节AFO。用塑料AFO时,患足的鞋需要加大一码。带双直立金属杆AFO的鞋一般由皮革制成,有马蹬与钢板相连置于鞋底中,钢板直达跖骨头,在两侧金属杆下部有关节可供治疗师调节。调节该关节使矫形器具有踝关节背屈和跖屈两个方向的自由活动,或者限制一个或两个方向上的活动,将踝关节锁在某个位置上,或给踝背屈提供一个弹性辅助力。为矫正严重内翻,可在鞋开始着地处加外侧楔形垫。趾长屈肌痉挛的患者,鞋前端可增加高度以避免足趾背部皮肤摩擦,并使用抬高跖骨头的鞋垫。

Montgomery认为AFO基本能满足偏瘫患者的需要。只有需要控制偏瘫患者严重膝过伸时,才考虑装配“膝踝足矫形器”(knee-ankle-foot orthosis, KAFO),仅作为获得站立稳定的早期措施,不能作为长期使用的矫形器,因为膝关节锁在伸直位,增加了患者行走的残疾程度。但认为Morinaka制作的KAFO有实用价值。

也有用long knee cage(knee orthosis)作为矫正膝屈曲挛缩或为了刺激伸展模式动作的临时辅助支撑物。

要使任何矫形器贴身合适,力线正确、个体测量定做和治疗师调节都是不可忽略的步骤,这样才能发挥矫形器的最佳效果。

2.3手术

Brunnstrom结合偏瘫患者临床表现和运动模式的恢复过程,提出了针对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评级。一般恢复过程为:①急性期锥体束休克,呈弛缓性瘫痪;②出现协同运动(synergy);③随意运动出现并易引起协同运动和痉挛加重;④协同运动和痉挛明显减弱,选择性单独的随意运动增加;⑤独立随意运动占主导地位,痉挛明显减弱;⑥大致正常的协调的随意运动恢复,协同运动和痉挛消失。这是一个从低级的粗大的异常运动模式向高级的选择性协调的正常运动模式转换过程。由于高级中枢发生的不可逆的损害,严重者不能恢复大致正常的随意运动而停留于不同程度的协同运动状态。此时手术可以解决屈肌协同运动(flexor synergy)和伸肌协同运动(extensor synergy)中痉挛肌肉妨碍步行功能恢复引起的力学不平衡状态。

在屈肌协同运动时,有时胫前肌严重过度活跃,使足内翻不能被带直立金属杆的AFO 矫正,那么可以将胫前肌肌腱劈开,将外侧半肌腱移植于前足外侧,获得肌力平衡。

髋内收肌参与屈肌协同运动,但过度内收,则会使足着地时易致损伤和失衡跌倒,或根本不能摆动患肢,此时可先作闭孔神经阻滞,如果行走改善,则闭孔神经切断术有益。如果闭孔神经阻滞无效,不作神经切断术,改作股薄肌或联同内收长肌一起作肌腱切断术,保留内收大肌、内收短肌和耻骨肌以助屈髋。

在伸肌协同运动时,有时马蹄足不能由矫形器矫正,则需要手术。如果屈膝可改善马蹄足,说明马蹄足原因为腓肠肌挛缩,可对之作手术松解。如果马蹄足在屈膝下仍然存在,那是由于比目鱼肌过度活动或挛缩所致,可以作跟腱延长术。如果马蹄足伴有踝阵挛,可作手

术分离出进入比目鱼肌的运动神经,直接苯酚浸润。如果患者还有本体感觉丧失的话,跟腱延长程度只能到限制踝关节的中立位时跟腱呈拉紧状态,目的是为了稳定站立期的膝关节不至过度屈曲。

趾长屈肌和趾短屈肌过度活跃,引起足趾屈曲,也可以用手术纠正。趾长屈肌与胫后肌、比目鱼肌一起均是足内翻的因素,矫正足内翻时,手术选择也要考虑趾长屈肌的作用。在动态肌电图诊断帮助下,更能提高手术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偏瘫患者的行走困难一直是医学领域难以攻克的堡垒,现在经过康复医学的长期努力,治疗效果已经获得明显进步,大多数患者获得比较实用自然的行走功能,改善了生活质量,增加了重返社会的信心。脑卒中所致的偏瘫患者,步态周期的的特点如下:

1、在支撑相:偏瘫患者的支撑相时间较正常人的延长,且患侧和健侧的时间均延长,患侧为0.9~2.3s,健侧为1.1~2.7s,明显大于正常人的0.61~0.73s。而且健侧增大的程度比患侧的大。

2、双腿支撑相:偏瘫患者双腿支撑相与正常人的相比,绝对时间都延长,所占百分比都增大,原因是双腿支撑相时间延长可增加步态稳定性。

3、单腿支撑相:偏瘫患者患侧和健侧的单腿支撑阶段的绝对时间与正常人相比都延长,且健侧比患侧增加的多,但所占整个步态周期的百分比与正常相比是减小的,患侧比健侧减小得多,原因是患侧负重能力下降,而靠健侧来代偿。

4、摆动相:偏瘫患者的健侧与患侧的摆动相明显不同,患侧摆动相的时间比健侧时间长,百分比比健侧大,Brandstater报道,患侧摆动相的时间平均为0.53~1.03s,健侧为0.32~0.56s,且患侧摆动相的时间比正常人的时间长,百分比也比正常人的大,健侧摆动相的时间比正常人的时间短,所占百分比比正常人小。

偏瘫患者评定量表

天津蓟县海琦医院中医康复科 偏瘫评定表 评 定 内 容 与 标 准

一、基本情况 (一)姓名、性别。。。。 (二)表格部分 1.肌力评定 分级评级标准 5 抗最大阻力达关节最大活动度 5- 抗较大阻力达关节最大活动度 4+ 抗比中等度稍大阻力达关节最大活动度 4 抗中等度阻力达关节最大活动度 4- 抗比中等度稍小阻力达关节最大活动度 3+ 抗重力达关节最大活动度,抗较小阻力时达关节部分活动度 3 抗重力达关节最大活动度 3- 抗重力达关节最大活动度的50%以上 2+ 减重达关节最大活动度,抗重力达关节最大活动度的50%以下 2 减重达关节最大活动度 2- 减重达关节最大活动度的50%以上 1+ 减重达关节最大活动度的50%以下 1 可触及肌肉收缩,但无关节活动 0 没有可以测到的肌肉收缩 2.痉挛评定(改良Ashworth法) 改良Ashworth评定法:是评定痉挛最常用的方法,该法简便易行,不需任何仪器。评定时,检查者徒手牵拉痉挛肌进行全关节活动范围内的被动运动,通过感觉到的阻力及其变化情况,把痉挛分成0~4共5个级别。 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 级别痉挛程度 0 无肌张力的增加 I 肌张力轻度增加: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在持续被动运动(ROM)之末时呈现最 小的阻力或出现突然卡住和释放 I+肌张力轻度增加:在ROM<50%范围内出现突然卡住,或呈现最小的阻力 II 肌张力较明显地增加:在>50%ROM范围,肌张力较明显地增加,但受累部分仍 能较易地被移动 III 肌张力严重增高:全ROM被动运动困难 IV 僵硬;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呈现僵硬状态而不能动 3.感觉功能评定 (1)浅感觉 ①轻触觉:让患者闭目,检查者用棉花或软毛笔对其体表的不同部位依次接触,询问患者有无感觉, 并且在两侧对称的部位进行比较。刺激的动作要轻,刺激不应过频。检查四肢时刺激的方向应与长轴平

脑卒中偏瘫步态的表现形式

脑卒中偏瘫步态得表现形式& 提高步行能力得任务专 项训练 独立行走得能力就是大多数日常活动得先决条件,在社区环境中行走得能力需要有一定步行速度,以满足穿过街道得时间。1、1~1、5 m/s得步行速度被认为可以在适合不同得生活环境。据报道,只有7%得康复出院患者符合社区步行得标准,能够以一定得速度连续行走500米,使她们能够安全穿越道路。很大得问题来源于脑卒中后得偏瘫步态。传统得中风恢复方法得重点就是神经促进或神经发育技术(NDT)抑制异常运动,刺激肌肉活动,如果有张力减退,通过徒手技术促进正常得运动模式。以Bobath倡导得框架为基础得实践仍然就是主要物理治疗方法。Bobath框架已经从原来得基础发展而来,然而,对核心Bobath元素进行应用得治疗师仍然强调正常得呼吸与正常运动模式来执行功能性任务得必要性。主要内容步行概述偏瘫步态分析常见偏瘫步态特点训练方法 欢迎转载,注明出处。合作请直接回复。—用心,做精致得康复微信— 成功行走得主要要求下肢支撑体重在预定得方向推进身体产生一个基本得运动节奏身体得动平衡控制灵活性,即适应不断变化得环境要求与目标得能力。 正常步态

就是通过骨盆、髋、膝、踝与足趾得一系列活动完成得,而躯干则就是保持在两足之间得支撑面上。正常得步态就是平稳、协调、有节律得,两腿交替进行。 脑卒中偏瘫患者步态常见股四头肌痉挛导致膝关节屈曲困难小腿三头肌痉挛导致足下垂胫后肌痉挛导致足内翻多数患者摆动时骨盆代偿性抬高髋关节外展外旋患侧下肢向外侧划弧迈步 偏瘫步态参与行走任何环节得失调都可能影响步态,而某些异常也有可能被代偿或掩盖。 行走条件会走能单腿负重站立平衡2级出现分离运动走好进行步态分析 偏瘫步态分析站立初期(足跟/足着地与负重) 踝关节背屈受限胫前肌群活动降低腓肠肌挛缩与僵硬膝关节屈曲不能(膝过伸)比目鱼肌挛缩股四头肌0°~15°控制受限 站立中期膝关节僵硬(膝过伸)比目鱼肌挛缩股四头肌肌力下降膝关节伸展不能腓肠肌挛缩与僵硬下肢伸肌群协同收缩受限髋关节伸展受限髂腰肌痉挛或挛缩骨盆向两侧过度平移髋外展肌群下降站立后期(摆动前期)膝关节屈曲与踝关节跖屈不能腓肠肌力弱腘绳肌力弱比目鱼肌力弱 摆动初期与中期膝关节屈曲受限股直肌僵硬腘绳肌活动降低髋关节屈曲受限髋屈曲肌群活动降低踝背屈受限可能膝

常见异常步态的分析与康复训练

常见中枢性运动控制障碍异常步态的分析与训练步行训练是患者和家属最关心的项目之一,患者也常因疾病的影响或急切期待提高步行能力,而忽视了基础训练,诱发并强化了反向负荷动作,形成了各种异常步态。中枢性控制障碍患者的康复治疗目标之一就是在现有功能障碍基础上帮助患者实现较高水平的功能独立,步行是功能独立的基本要素之一。治疗师在制定训练方案之前应实施步态分析,针对患者的步行姿态、步行效率、关节及肌肉活动、平衡协调控制等多方面因素进行检查,以确定异常步态的特征及原因,以帮助确定治疗方案及选择辅助具。 一、常用的步态分析方法 最常用的步态分析方法为临床观察法、录像观察、足印法和三维运动分析法。前三种经济实用,在临床上使用较为普遍;三维运动分析法是最为精确的步态分析方法,包括时间/空间参数测定、压力测定、表面肌电、气体代谢等方式,能够反映步态的运动学、动力学,相关肌肉活动及能量消耗的情况,需要运动捕捉系统、测力平台等器械,国际上已广泛使用。 二、步态参数 1步行周期是指一足着地到同侧足再次着地的过程,包括距离和时间参数。在正常步态中,步行周期开始于一侧足跟着地,结束于同侧足跟再次着地;在某些异常步态时,足跟不一定是足和地面首先接触的部位,那步态周期就可看成是一足某个部位接触地面到同侧足再次接触地面的过程。步行周期可分为支撑相和摆动相两个相。 (1)支撑相下肢接触地面和承受重力的时相,占步行周期的60%,包括: ①早期(early stance) 包括首次触地(initial contact)和承重反应(loading response),正常步速时占步行周期的10%~12%。其中双支撑相为支撑 足首次触地及承重反应期相当于对侧足的减重反应和足离地,由于此时 双足均在地面,又称之为双支撑相。双支撑相是步行周期中最稳定的时 期。②中期(mid stance) 即单支撑相,支撑足全部着地,对侧足处于摆 动相,是唯一单足支撑全部重力的时相,正常步速时大约为步行周期的 38%~40%。③末期(terminal stance)指下肢主动加速蹬离(push off)的 阶段,开始于足跟抬起,结束于足离地约为步行周期的10%~12%。(2)摆动相下肢在空中向前摆动的时相,占步行周期的40%,包括:①早期(initial swing) 主要的动作为足廓清地面和屈髋带动屈膝,加速肢体 前向摆动,占步行周期的13%~15%。②中期(mid swing) 足廓清仍然 是主要任务,占步行周期的10%。③末期(terminal swing) 主要任务 是下肢前向运动减速,准备足着地的姿势,占步行周期的15%。 2 步长(Step length) 也称步幅,指一足着地至对侧足着地的平均距离,可分为左侧步长和右侧步长,在异常步态中,两者可能差距很大。 3跨步长(stride length)由左侧步长和右侧步长组成,相当于一个步行周期的距离。

偏瘫步态的康复治疗研究(综述)

论文(设计) 题目:偏瘫步态的康复治疗研究(综述) 学校:新乡医学院 专业班级:康复治疗学01班 指导老师:周庆阳 时间:2016年4月21号 本人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本论文由2013级康复治疗学01班学生20131380121刘棒棒、20131380118郭波,在指导老师周庆阳老师的帮助下独立完成,拥有独立的自主知识产权,没有抄袭剽窃他人论文的知识成果,由此论文造成的知识产权纠纷一切由刘棒棒、郭波本人负责。 摘要目录 (1) 一、正文概述 (2) 二、正常步态的相关内容 (2) 1、正常步态概念及基本构成 (2) 2、参与正常步态的关节和肌肉 (2) 3、正常步态的所依赖的神经、肌肉基础 (2) 三、偏瘫步态评估 (3) 1、偏瘫步态的分类 (3) 2、步态分析方法 (3) 3、偏瘫步态模式的评定 (3)

四、偏瘫步态的康复 (4) 1、人为辅助 (4) 2、器具辅助 (4) 3、心里辅助 (4) 五、近年来关于偏瘫新的治疗方法 (5) 六、参考文献 (6) 七、致谢 (7) 偏瘫步态的康复治疗研究(综述) 摘要: 偏瘫步态又可理解为画圈步态,中枢神经受损可导致此疾病的发生。在临床工作中,对患有神经系统或骨骼肌系统疾病而可能影响行走能力的患者需要进行步态分析,以评定患者是否存在偏态步态,因为偏瘫步态康复在整个康复过程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所以,制定正确的康复评估和有效、适宜的训练是非常必要的。本论文主要介绍了正常步态、偏瘫步态的概念、分类以及偏瘫步态的康复以及近年来偏瘫步态康复的新的方法。 关键词: 正常步态偏瘫步态步态分析康复治疗 一、正文概要: 偏瘫步态又可称为画圈步态,中枢神经受损可导致此疾病的发生,在临床工作中,对患有神经系统或骨骼肌系统疾病而可能影响行走能力的患者需要进行步态分析,以评定患者是否存在偏瘫步态。因为偏

偏瘫的步态分析

偏瘫的步态分析 来源:刘传雪的日志 偏瘫是指由于脑血管意外、脑外伤、脑肿瘤术后引起的运动中枢受损导致对侧躯体运动障碍。许多患者有明显缺陷和畸形,表现为异常的步态、行走速度缓慢、费力、稳定性差等。通过康复治疗,患者的步态可以得到改善。 1步态分析 步态分析由5个部分组成,包括观察形成行走动作的特定变量和反映步态动力学所产生的效果两部分。观察形成行走动作的特定变量有:动作分析(motion analysis)—确定每个关节动作的大小和时值;动态肌电图(dynamic electromyography)—确定肌肉活动在步态周期中的发生时间和相对强度;测力板试验(force plate)—确定下肢承重所经受的负荷变化。跨步分析(stride analysis)和能量消耗测量(energy cost measurement)。后两者用于反映步态动力学所产生的效果。每个患者步态异常的程度不同,分析的方法也不同,一般作观察式步态分析(observational gait analysis)应检选出主要的步态异常,然后确定进一步检查的项目。 观察式步态分析时,一方面将所观察的一侧下肢在步态周期中按功能分为不同的期,通常为8个期,即开始触地期(initial contact, IC)、承重反应期(loading response, LR)、站立中间期(midstance, mst)、站立终末期(terminal stance, Tst)、摆动前期(preswing, Psw)、开始摆动期(initial swing, Isw)、中间摆动期(Midswing, Msw)和终末摆动期(terminal swin g,Tsw),前5个期为站立期的连续5个不同的阶段,后3个期为摆动期的连续3个不同阶段;另一方面将偏瘫患者与行走有关的身体部分,包括躯干、骨盆、髋、膝、踝、足趾一一作仔细观察,步态各期出现的异常动作,即病理性步态的外在表现,是直立行走的肌肉在上运动神经元受到损害后,出现下运动神经元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活动失去控制,导致肌张力增加,肌协调收缩功能障碍,并可由动态肌电图证实。偏瘫步态具体表现如下:●开始触地期:缺乏足跟着地,而是前足、或整个足底、或足底外侧缘着地,这是由于足背屈不足,伸膝不完全或足内翻所致。 承重反应期:踝关节过度跖屈,呈马蹄足,可能是由于跟腱挛缩,或由于持久而过度的小腿三头肌活动,使前足首先着地,正常足跟着地的摇滚动作丧失,使步态不平滑。正常胫骨在足跟处摇滚向前运动比大腿向前运动快,引起膝屈曲,而偏瘫病人吸收缓冲体重冲力的膝屈曲消失。前足着地反而给胫骨产生向后的推力,妨碍身体向前推进和利用下肢的动量向前,使能量消耗增加。足内翻多由于胫前肌在摆动期过度活跃,或小腿三头肌提前活动引起。足外侧缘着地使负重面不稳定。当髋内收肌过度活动、共济失调、本体感觉受损时,可引起患足在健足前方着地,易致内翻损伤或不稳跌倒。 ●中间站立期:由于挛缩、过度屈肌活动和强力的伸展模式,正常踝关节从15°跖屈位至大约10°背屈位的转移动作消失,患者不能将体重从足跟转移到前足,并出现两种代偿方式。如果膝活动度良好,就会出现膝过伸;如果患者有充分的伸髋控制能力,或有手杖支撑时,就会出现躯干前倾。两种情况均使骨盆后缩处于足跟的后上方,影响了身体向前的动量和步长。

步态分析

步态分析 项目七步态分析 第一节概述 一、步态分析的目的 1.确定异常步态的障碍学诊断。 2.确定异常步态的程度。 3.比较不同种类的辅助具(假肢、矫形器)对步态的影响。 二、适应症和禁忌症 (一)适应症 1.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脑外伤,脑血管意外,脑瘫,帕金森病。 2.骨关节疾病与外伤:截肢,髋关节或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炎,软组织损伤。 3.下肢肌力损伤:股神经损伤,腓总神经损伤,脊髓灰质炎。 4.其他如疼痛。 (二)禁忌症 1.严重的心肺疾患。 2.下肢骨折未愈合。 第二节正常步态 一、步行周期 步行周期指行走过程中一侧足跟着地至该侧足跟再次着地时所经过的时间。 分为: 1.站立相(stance phase 62%):又称支持相,为足底与地面接触的时期。 2.迈步相(swing phase 38%):又称摆动相,指支持腿离开地面想起摆动的阶段。二、正常步行周期的基本组成 (一)双支撑期和单支撑期 双支撑期(12%):一侧足跟着地至对侧足趾离地前双腿与地面接触的时期。 每一个步行周期中,有两个双支撑相,即负荷反应期和站立末期。 (二)步行周期分期 1.首次着地 指足跟或足底的其他部位第一次与地面接触的瞬间,此时骨盆旋前5度,髋关节屈曲30度,膝和踝关节中立位。 正常人首次着地方式为足跟着地,病理步态时表现各异:脑瘫患儿可出现脚掌着地,脚后跟疼痛患者可见足底外侧缘或内侧缘着地。 2.负荷反应期(承重期)――双支撑期 指足跟着地后至足底与地面全面接触的一段时间,即一侧足跟着地后至对侧足趾离地。此时,膝关节屈曲达到站立相的最大值。 3.站立中期 指从对侧下肢离地至躯干位于支撑腿正上方时。 4.站立末期 指从支撑腿足跟离地到对侧下肢足跟着地。 5.迈步前期――双支撑期 指从对侧下肢足跟着地到支撑腿足趾离地之前的一段时间。

偏瘫步态训练

超早期偏瘫病人步行训练 临床上,步态训练有如下几点要求: 1.患肢能够负重达到体重的2/3以上; 2.动态平衡3级以上; 3,患肢要具有主动屈\伸膝,屈\伸髋的功能 不赞成对偏瘫患者做减重训练,原因是负重可刺激下肢抗重力肌的收缩,提高患侧的本体感觉。减重训练对患侧负重和重心转移不利,如果负重不够,可先做负重练习。 对于步行训练是早是晚,各家现在还有很大争议,本人认为尽早训练,先让患者走起来,同时再纠正和训练屈髋,踝背屈等功能,当然这需要一定的技术和知识作为后盾。至于何时可以训练步行,主要看患侧负重能力,一般来说如果患侧单腿负重能持续3min以上(双杆内,患侧膝关节微屈,健侧可置于20cm台面上,健手可少量借助),就可以开始训练了。 减重训练(partial weight suppoort system, PWS)目前已经在康复医学中的广泛临床应用研究。 减重可以不同程度地减少上身体重对下肢的负荷,在理论上有利于支撑能力不足的患者早期进行各种步行训练: 1.有利于改善和加大下肢关节的活动范围,身体重心的分布趋于对称,从而提高患者步行的稳定性; 2.有利于患者的早期下床活动,虽然患者下肢肌力不到3级; 3.有利于提高了步行速度,因为减重平板训练后患侧髋关节的伸展活动范围增大,步幅相应加大; 4.有利于促进正常步态恢复,提高步行能力,避免和缓解下肢伸肌协同运动异常模式、足下垂、内翻等病理性步态; 5.有利于提高患者安全性(在减重装置的保护下),消除患者步行中的紧张和恐惧心理,更好地配合治疗师的治疗,同时帮助步态训练的治疗师由2人减少为1人。 传统康复治疗已采用减重的方式进行早期步行训练,例如利用水的浮力进行水中步行,利用各类拐杖或助行器减少下肢负重等。正是PWS针对无步行能力的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步行训练,临床上常常有佳效。 研究发现,PWS可以使患者步行对称性改善,髋关节摆动相的伸展能力提高、抗重力肌肉的兴奋促进,股二头肌活动增加,同时非受累侧胫前肌活动降低。如果将PWS与功能性电刺激结合,则可以进一步提高脑卒中患者的步态训练效果。Antigravity muscle,抗重力肌 抗重力肌和非抗重力肌,应是根据主要功能是否为维持姿势来划分的。一般情况下伸肌含大量慢肌纤维,是主要的抗重力肌。但有的动物,比如猴子,由于长期挂在树上,它们的肱二头肌成为维持姿势的抗重力肌,上肢的半屈状态是肌紧张增强的表现。人体直立行走后,上肢肱二头肌(屈肌)成为抗重力完成作业的关键肌肉,故应为抗重力肌;对于下肢而言,臀大肌(主要作用是使已屈曲的髋伸直,尚有使大腿外旋)、股四头肌(主要作用伸膝,不会说它也是屈肌吧?)、小腿三头肌也是抗重力肌,在重力环境中它们主要执行抗重力维持姿势的功能。 1、过早步行,加重上肢痉挛,应充分考虑上肢功能,尤其是手部功能后,在讨论这一问题。下肢功能恢复较上肢容易的多。

偏瘫病人康复评定内容与标准

偏瘫病人康复评定表 评 定 内 容 与 标 准 华西医院康复科 一、身体结构与功能 (一)填写部分

视觉:正常有视野缺损偏盲全盲 语言:正常 Broca失语 Wernick失语混合性失语构音障碍全哑 听觉:正常减退耳聋 患侧忽略:有无 病前的自理能力:完全自理大部分自理完全不能自理 病前的移动能力:可走动:无辅助使用拐杖、助行器等 不可走动:坐轮椅卧床 (二)表格部分 1.痉挛评定(改良Ashworth法) 改良Ashworth评定法:是评定痉挛最常用的方法,该法简便易行,不需任何仪器。 评定时,检查者徒手牵拉痉挛肌进行全关节活动范围内的被动运动,通过感觉到的阻力及其 变化情况,把痉挛分成0~4共5个级别。 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 级别痉挛程度 0 无肌张力的增加 I 肌张力轻度增加: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在持续被动运动(ROM)之末时呈现最小的阻力或 出现突然卡住和释放 I+肌张力轻度增加:在ROM<50%范围内出现突然卡住,或呈现最小的阻力 II 肌张力较明显地增加:在>50%ROM范围,肌张力较明显地增加,但受累部分仍能较易地被移动 III 肌张力严重增高:全ROM被动运动困难 IV 僵硬;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呈现僵硬状态而不能动 2.感觉功能评定 (1)浅感觉 ①轻触觉:让患者闭目,检查者用棉花或软毛笔对其体表的不同部位依次接触,询问 患者有无感觉,并且在两侧对称的部位进行比较。刺激的动作要轻,刺激不应过频。检查四肢时刺激的方向应与长轴平行,检查胸腹部的方向应与肋骨平行。检查顺序为面部、颈部、上肢、躯干、下肢。 ②痛觉:让患者闭目,检查者用大头针或尖锐的物品(叩诊锤的针尖)轻轻刺激皮肤, 询问患者有无疼痛感觉。先检查面部、上肢、下肢,然后进行上下和左右的比较,确定刺激的强弱。对痛觉减退的患者要从有障碍的部位向正常的部位检查,而对痛觉过敏的患者要从正常的部位向有障碍的部位检查,这样容易确定异常感觉范围的大小。 ③温度觉:包括冷觉与温觉。冷觉用装有5—10 c的冷水试管,温觉用40一45C的温

(推荐)步态分析

步态分析 第一节概述 一、步态分析的目的 1.确定异常步态的障碍学诊断。 2.确定异常步态的程度。 3.比较不同种类的辅助具(假肢、矫形器)对步态的影响。 二、适应症和禁忌症 (一)适应症 1.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脑外伤,脑血管意外,脑瘫,帕金森病。 2.骨关节疾病与外伤:截肢,髋关节或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炎,软组织损伤。 3.下肢肌力损伤:股神经损伤,腓总神经损伤,脊髓灰质炎。 4.其他如疼痛。 (二)禁忌症 1.严重的心肺疾患。 2.下肢骨折未愈合。 第二节正常步态 一、步行周期 步行周期指行走过程中一侧足跟着地至该侧足跟再次着地时所经过的时间。 分为: 1.站立相(stance phase 62%):又称支持相,为足底与地面接触的时期。 2.迈步相(swing phase 38%):又称摆动相,指支持腿离开地面想起摆动的阶段。 二、正常步行周期的基本组成 (一)双支撑期和单支撑期 双支撑期(12%):一侧足跟着地至对侧足趾离地前双腿与地面接触的时期。 每一个步行周期中,有两个双支撑相,即负荷反应期和站立末期。 (二)步行周期分期 1.首次着地 指足跟或足底的其他部位第一次与地面接触的瞬间,此时骨盆旋前5度,髋关节屈曲30度,膝和踝关节中立位。 正常人首次着地方式为足跟着地,病理步态时表现各异:脑瘫患儿可出现脚掌着地,脚后跟疼痛患者可见足底外侧缘或内侧缘着地。 2.负荷反应期(承重期)――双支撑期 指足跟着地后至足底与地面全面接触的一段时间,即一侧足跟着地后至对侧足趾离地。此时,膝关节屈曲达到站立相的最大值。 3.站立中期 指从对侧下肢离地至躯干位于支撑腿正上方时。 4.站立末期 指从支撑腿足跟离地到对侧下肢足跟着地。 5.迈步前期――双支撑期 指从对侧下肢足跟着地到支撑腿足趾离地之前的一段时间。 6.迈步初期 从支撑腿离地至该侧膝关节达到最大屈曲时。

步态分析实验报告..

步态分析方案设计 报告说明:我看了五篇关于步态分析的文献,并对其具体实验方法进行归纳。五篇文献的原文在文件夹中。最后为我的方案设计。 一、A practical gait analysis system using gyroscopes陀螺仪分析步态 本研究是为了调查使用单轴陀螺仪来研制简单便携步态分析系统的可行性。陀螺仪绑在小腿和大腿的皮肤表面,记录小腿和大腿角速度。这两部分的倾斜度和膝关节角度都来自角速度。使用从运动分析系统得到的信号来评估角速度和陀螺仪传来的信号,发现这些信号有不错的相关性。当转身时,腿部倾斜度和角度信号会发生漂移,有两种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1)自动复位系统,重新初始化每个步态周期的角度;(2)高通滤波。两种方法都能很好的纠正漂移。小腿部的单陀螺仪可以提供以下信息:腿部倾斜度、摆动频率、步数以及步幅和步速的估计。 具体方法: 受试者在步态实验室沿直线行走进行陀螺仪数据收集,陀螺仪用绳子固定在大腿和小腿部,感测轴沿中间-横向方向,以测量矢状平面中的角度。 两个人加入测试,一个是不完整的脊髓损伤,一个没有损伤。一运动分析系统使用各部分解剖学位置的回射标记物来评估腿部的偏移、腿部的角速度和膝角度。实验开始前5s,受试者直立站立以初始化倾斜角度和陀螺仪的偏置,随后,对象以一个自己喜欢的速度沿预定路径行走。进行了三组实验来分析陀螺仪的性能,并计算步幅、步态周期时间和每次行走期间的速度。第一个实验,数据来自两小腿上陀螺仪的信号,并与未损伤者进行比较。后两个实验是陀螺仪的数据与运动分析系统进行比较。第一个实验是比较小腿不同位置的陀螺仪信号,对于同一小腿上的两个点,先站立后倾斜,两个点的角速度、角度应该是相同的,陀螺仪一个放在胫骨关节处,一个放在胫骨靠近踝关节10cm处。第二个实验一个放置在大腿髌骨上方10cm处,一个在胫骨靠近踝关节10cm处,记录的是陀螺仪的角速度。第三个实验,陀螺仪放置于第二个相同,受试者直行4.5m然后转身180°。 二、Acoustic Gaits: Gait Analysis With Footstep Sounds 声步态 我们描述的是声步态——从人正常行走时的脚步声推导人的自然步态特征。我们引入了步态轮廓,这是从通过麦克风收集的脚步声时间信号得到的,可以说明某些时空步态参数,这些参数是通过对声步态轮廓的三个时间信号分析方法提取,三个时间信号分别是平方能量估计、希尔伯特变量和Teager–Kaiser能量。通过对这些参数估计的统计学分析,我们发现从步态轮廓获得的时空参数和步态特征可以连续可靠地评估目前用于标准化步态评估的临床和生物测定步态参数信息。我们的结论是Teager–Kaiser能量可以在不同时间、地点提供最稳定的步态参数估计。相对于目前实验室步态分析中使用的昂贵侵入式系统,如测力台、压力垫、可穿戴传感器,声步态使用便宜的麦克风和计算设备制成了准确非侵入式的步态分析系统,而且实验室的一些系统会改变正在测量的步态参数。

脑卒中偏瘫步态的表现形式(借鉴参照)

脑卒中偏瘫步态的表现形式& 提高步行能力的任务专 项训练 独立行走的能力是大多数日常活动的先决条件,在社区环境中行走的能力需要有一定步行速度,以满足穿过街道的时间。1.1~1.5 m/s的步行速度被认为可以在适合不同的生活环境。据报道,只有7%的康复出院患者符合社区步行的标准,能够以一定的速度连续行走500米,使他们能够安全穿越道路。很大的问题来源于脑卒中后的偏瘫步态。传统的中风恢复方法的重点是神经促进或神经发育技术(NDT)抑制异常运动,刺激肌肉活动,如果有张力减退,通过徒手技术促进正常的运动模式。以Bobath倡导的框架为基础的实践仍然是主要物理治疗方法。Bobath框架已经从原来的基础发展而来,然而,对核心Bobath元素进行应用的治疗师仍然强调正常的呼吸和正常运动模式来执行功能性任务的必要性。主要内容步行概述偏瘫步态分析常见偏瘫步态特点训练方法 欢迎转载,注明出处。合作请直接回复。—用心,做精致的康复微信— 成功行走的主要要求下肢支撑体重在预定的方向推进身体产生一个基本的运动节奏身体的动平衡控制灵活性,即适应

不断变化的环境要求和目标的能力。 正常步态 是通过骨盆、髋、膝、踝和足趾的一系列活动完成的,而躯干则是保持在两足之间的支撑面上。正常的步态是平稳、协调、有节律的,两腿交替进行。 脑卒中偏瘫患者步态常见股四头肌痉挛导致膝关节屈曲困难小腿三头肌痉挛导致足下垂胫后肌痉挛导致足内翻多数患者摆动时骨盆代偿性抬高髋关节外展外旋患侧下肢向外侧划弧迈步 偏瘫步态参与行走任何环节的失调都可能影响步态,而某些异常也有可能被代偿或掩盖。 行走条件会走能单腿负重站立平衡2级出现分离运动走好进行步态分析 偏瘫步态分析站立初期(足跟/足着地和负重) 踝关节背屈受限胫前肌群活动降低腓肠肌挛缩和僵硬膝关节屈曲不能(膝过伸)比目鱼肌挛缩股四头肌0°~15°控制受限 站立中期膝关节僵硬(膝过伸)比目鱼肌挛缩股四头肌肌力下降膝关节伸展不能腓肠肌挛缩和僵硬下肢伸肌群协同收缩受限髋关节伸展受限髂腰肌痉挛或挛缩骨盆向两侧过度平移髋外展肌群下降站立后期(摆动前期)膝关节屈曲和踝

临床步态分析-分析方法

临床步态分析-分析方法 (一)临床分析 临床分析是步态评估的基础。实验室的检查结果最终都必须与临床分析结合。 1、内容 (1)病史回顾包括既往手术、损伤、神经病变等病史。 (2)体格检查重点在腱反射和病理反射、肌力和肌张力、关节活动度、感觉(触觉/痛觉/本体感觉)、压痛、肿胀、皮肤状况(溃疡/颜色)等。 (3)步态观察注意全身姿势和步态,包括步行节律、稳定性、流畅性、对称性、重心偏移、手臂摆动、诸关节姿态与角度、患者神态与表情、辅助装置(矫形器、助行器)的作用等(表7-2)。在自然步态观察的基础上,可以要求患者加快步速,减少足接触面(踮足或足跟步行)或步宽(两足沿中线步行),以凸现异常;也可以通过增大接触面或给予支撑(足矫形垫或矫形器),以改善异常,从而协助评估。 (4)诊断性治疗诊断性神经阻滞(局部麻醉剂注射)有助于鉴别肢体畸形的原因和指导康复治疗。关节畸形可以分为动态畸形和静态畸形。动态畸形指肌肉痉挛或张力过高导致肌肉控制失平衡,使关节活动受限,诊断性治疗可明显改善功能。静态畸形指骨骼畸形以及关节或肌肉挛缩导致的关节活动受限,诊断性治疗无变化。 表7-2 步态临床观察要点 步态内容观察要点 步行周期时相是否合理左右是否对称行进是否稳定和流畅 步行节律节奏是否匀称速率是否合理 疼痛是否干扰步行部位、性质与程度与步行障碍的关系发作时间与步行障碍的关系 肩、臂塌陷或抬高前后退缩肩活动度降低 躯干前屈或侧屈扭转摆动过度或不足 骨盆前、后倾斜左、右抬高旋转或扭转 膝关节摆动相是否可屈曲支撑相是否可伸直关节是否稳定 踝关节是否可背屈和蹠屈是否下垂/内翻/外翻关节是否稳定 足是否为足着地跟是否为足趾离地是否稳定 足接触面足是否全部着地两足间距是否合理是否稳定 2、步态障碍的病因和病理基础步态障碍主要表现为活动障碍、安全性降低和疼痛。异常步态的代偿导致步行能耗增加。障碍的主要原因为神经肌肉因素和骨关节因素。 (1) 骨关节因素由于运动损伤、骨关节疾病、先天畸形、截肢、手术等造成的躯干、骨盆、髋、膝、踝、足静态畸形和两下肢长度不一致。疼痛和关节松弛等也对步态产生明显影响。 (2) 神经肌肉因素中枢神经损伤,包括中风、脑外伤、脊髓损伤和疾病、脑瘫、帕金森氏综合症等造成的痉挛步态、偏瘫步态、剪刀步态、共济失调步态、蹒跚步态等。原发性原因主要是肌肉张力失衡和肌肉痉挛;继发性因素包括关节和肌腱挛缩畸形、代偿性步态改变等。外周神经损伤,包括神经丛损伤、神经干损伤、外周神经病变等导致的特定肌肉无力性步态,例如臀大肌步态、臀中肌步态、股四头肌步态等。原发因素为肌肉失神经支配,肌肉无力或瘫痪;继发因素包括肌肉萎缩、关节和肌腱挛缩畸形、代偿性步态改变;儿童患者可伴有继发性骨骼发育异常,导致步态异常。 3、临床观察的局限性 (1)时间局限由于步行速度较快,临床肉眼很难同时观察到瞬间变化的情况,例如足在摆动相的旋转,足跟着地时的旋转倾斜、髋、膝、踝关节角度变化等。

常见异常步态

常见异常步态 2007-5-27 21:51 作者:任我游911 详情: 查看论坛本文已有9位网友阅读网友评论 0 条 (一)分类 1、支撑相障碍下肢支撑相的活动属于闭链运动,足、踝、膝、髋、骨盆、躯干、上肢、颈、头均参与步行姿势。闭链系统的任何改变都将引起整个运动链的改变,远端承重轴(踝关 节)对整体姿态的影响最大。 (1)支撑面异常足内翻、足外翻、单纯踝内翻和踝内翻伴足内翻、单纯踝外翻和踝外翻伴 足外翻、足趾屈曲、拇趾背伸。 (2)肢体不稳由于肌力障碍或关节畸形导致支撑相踝过分背屈、膝关节屈曲或过伸、膝内 翻或外翻、髋关节内收或屈曲,致使肢体不稳。 (3)躯干不稳一般为髋、膝、踝关节异常导致的代偿性改变。 2、摆动相障碍摆动相属于开链运动,各关节可以有相对孤立的姿势改变,但是往往引起 对侧支撑相下肢姿态发生代偿性改变;近端轴(髋关节)的影响最大。 (1)肢体廓清障碍垂足、膝僵硬、髋关节屈曲受限、髋关节内收受限。 (2)肢体行进障碍膝僵硬、髋关节屈曲受限或对侧髋关节后伸受限、髋关节内收。 (二)常见异常步态 异常步态可以孤立存在,也可以组合存在,构成复杂的临床现象。 1、足内翻是最常见的病理步态,多见于上运动神经元病变患者,常合并足下垂和足趾卷屈。步行时足触地部位主要是足前外侧缘,特别是第五蹠骨基底部,常有承重部位疼痛,导致踝关节不稳,进而影响全身平衡。支撑相早期和中期由于踝背屈障碍,导致胫骨前向移动受限,从而促使支撑相末期膝关节过伸,以代偿胫骨前移不足。由于膝关节过伸,足蹬离力降低,使关节做功显著下降。此外髋关节也可发生代偿性屈曲。患肢摆动相地面廓清能力降低。步态障碍患者纠正足内翻往往是改善步态的第一要素。与足内翻畸形相关的肌肉包括:胫前肌、胫后肌、趾长屈肌、腓肠肌、比目鱼肌、拇长伸肌和腓骨长肌。其中胫前肌、胫后肌、腓肠肌和比目鱼肌过分活跃较常见,拇长伸肌过度活动也有关联。 2、足外翻骨骼发育尚未成熟的儿童或年轻患者多见(例如脑瘫),表现为步行时足向外侧倾斜,支撑相足内侧触地,可有足趾屈曲畸形。可以导致舟骨部位胼胝生成和足内侧(第一蹠骨)疼痛,明显影响支撑相负重。步行时身体重心主要落在踝前内侧。踝背屈往往受限,同样影响胫骨前向移动,增加外翻。严重畸形者可导致两腿长度不等,跟距关节疼痛和踝关节不稳。早期支撑相可有膝关节过伸,足蹬离缺乏力量,摆动相踝关节蹠屈导致肢体廓清障碍 (膝关节和髋关节可产生代偿性屈曲)。动态肌电图可见:腓骨长肌、腓骨短肌、趾长屈肌、腓肠肌、比目鱼肌过度活跃或痉挛,胫前肌、胫后肌活动降低或肌力下降。 3、足下垂足下垂指摆动相踝关节背屈不足,常与足内翻或外翻同时存在,可导致廓清障碍。代偿机制包括:摆动相增加同侧屈髖、屈膝,下肢划圈行进,躯干向对侧倾斜。常见的病因是胫前肌无活动或活动时相异常。单纯的足下垂主要见于脊髓损伤、儿麻和外周神经损伤。 4、足趾卷曲支撑相足趾保持屈曲。常见于神经损伤、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障碍、长期制动和挛缩。常伴有足下垂和内翻。患者主诉穿鞋时足趾尖和蹠趾关节背面疼痛,伴有胼胝生成。患者常缩短患肢步长和支撑时间,导致足推进相力量减少。相关的肌肉包括:趾长屈肌、拇长伸肌和屈肌。踝关节背屈时使该畸形加重。动态肌电图常可见趾长屈肌、拇长屈肌活动时间明显延长,腓肠肌和比目鱼肌异常活跃,趾长伸肌活动减弱。 5、拇趾背伸多见于中枢神经损伤患者。患者步行时(支撑相和摆动相)拇趾均背屈,常伴有足下垂和足内翻。患者主诉支撑相拇趾和足底第一蹠趾关节处疼痛,在支撑相早期和中期负重困难,因此常缩短受累侧支撑相,使摆动相时间超过支撑相,从而影响支撑相末期或摆动前期的足蹬离力。动态肌电图可显示腓肠肌群过度活跃;摆动相拇长伸肌加强活动,以代偿足下

异常步态原因

异常步态的原因与表现 一、异常步态的原因 造成步态偏离正常模式的原因众多,可以是肌肉骨骼和周围神经系统疾患,也可以是中枢神经系统疾患。其中包括: 1.关节活动受限(包括挛缩)。 2.活动或承重时疼痛。 3.肌肉软弱或无力。 4.感觉障碍。 5.协调运动丧失。 6.截肢后。 二、常见的异常步态 (一)短腿步态 患肢缩短达2.5cm以上者,该腿着地时同侧骨盆下降,导致同侧肩倾斜下沉,对侧摆动腿、髋膝过度屈曲与踝背伸加大,出现斜肩步。如缩短超过4cm,则步态特点可改变为患肢用足尖着地以代偿。 (二)关节挛缩或强直步态 髋关节屈曲挛缩患者,站立时腰椎常过伸,骨盆前倾,行走时步幅缩短。 膝关节屈曲挛缩者,如挛缩小于30‘,仅在快速行走时才呈现异常步态;如超过30’,则慢速行走也不正常,其表现与下肢缩短相同。 膝关节伸直挛缩者,由于患侧腿变得过长,该腿摆动时须髋外展及同侧骨盆上提。 踝跖屈挛缩和马蹄足畸形者,行走时患腿足跟始终不能着地,且摆动时膝髋过度屈曲,以防足趾拖地,呈现跨槛步态。 (三)蹒跚步态或关节不稳步态 行走时左右摇摆如鸭步,见于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佝偻病、大骨节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四)疼痛步态 腰部疼痛时,躯干前屈,步幅变小,步行速度慢,躯干僵硬,可侧屈。 髋关节疼痛时,患者尽量缩短患肢的支撑相,延长对侧支撑相,躯干侧方移动度增大,患侧呈外展屈曲位,步幅缩短,故又称短促步。 膝关节疼痛时,膝关节屈曲,足趾着地。 (五)偏瘫步态 1.足下垂、内翻步态足下垂是由于小腿三头肌痉挛、踝关节跖屈所造成。先是足尖着地,然后全足底着地。内翻下垂足在足跟着地阶段是足尖和足的外侧先着地,进而全足底着地。它有稳定性差、推进力量弱、摆动期足尖拖地易跌倒等特点。 2.膝反张步态膝伸展弱,为防止出现折膝,膝关节保持在膝伸展位。当足下垂时骨盆后倾,躯干前屈,也引起膝伸展位。膝反张步态患者长距离行走会导致关节疼痛。 3.划圈步态足下垂时,为避免足部拖地,摆动时常使患肢经外侧划一个半圆弧向前摆动腿。4.剪刀步态髋关节内收肌群痉挛时摆动相下肢向前内侧迈出,下肢呈交叉状态步行。交叉严重时步行困难。 (六)肌无力步态 胫前肌无力时足下垂,摆动相用增加髋、膝屈曲度以防足拖地,形成跨槛步。 小腿三头肌无力时支撑后期患侧髋下垂,身体向前推进速度减慢。 股四头肌无力时,患肢支撑相不能主动维持稳定的伸膝,故身体前倾,让重力线在膝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