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环境监测实验技术课程设计 (2)

环境监测实验技术课程设计 (2)

环境监测实验技术课程设计

简介

环境监测实验技术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对于环境监测实验技

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实验内容包括环境监测仪器的使用、样品处理、数据分析和报告撰写等方面。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他们在环境监测领域的竞争力。

设计任务

本次课程设计的任务是设计并完成一项包括环境样品采集、处理、分析和报告

撰写等环节的实验,并在实验中使用环境监测仪器。具体任务如下:

1.确定实验主题和对象:选择一种特定的环境污染因子作为研究对象,

确定实验方案和流程。

2.环境样品采集:根据实验方案,采集相关环境样品,并记录样品信息

和采集时间等信息。

3.样品处理:根据实验方案,对采集的样品进行处理,如浓缩、提取等

操作。

4.数据分析:使用环境监测仪器对处理后的样品进行测试,记录实验结

果并进行数据分析。

5.报告撰写:根据实验结果,撰写一份完整的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

方法、结果、分析和讨论等部分。

实验步骤

第一步:确定实验主题和对象

首先需要确定实验主题和对象,即选择一种特定的环境污染因子作为研究对象,确定实验方案和流程。例如,可以选择某个城市的空气质量作为研究对象,设计实验方案来分析空气中的PM2.5浓度变化规律,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第二步:环境样品采集

根据实验方案,采集相关环境样品,并记录样品信息和采集时间等信息。在本

实验中,可以采集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空气样品,以便研究空气中PM2.5的变化规律。

第三步:样品处理

根据实验方案,对采集的样品进行处理,如浓缩、提取等操作。例如,在本实

验中可以通过滤纸法收集PM2.5颗粒物样品,并进行加热浓缩操作。

第四步:数据分析

使用环境监测仪器对处理后的样品进行测试,记录实验结果并进行数据分析。

例如,在本实验中需要使用激光粒度仪对空气样品中的PM2.5颗粒物进行测试,并记录各个地点不同时间的数据变化情况。

第五步:报告撰写

根据实验结果,撰写一份完整的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方法、结果、分析

和讨论等部分。其中,实验结果可以用表格、图表等形式展示,以便更直观地展示数据变化情况。根据实验结果,可以提出相应的结论和建议,以便对环境监测和污染治理提供参考意见。

总结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学生可以提高对环境监测实验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同时培养操作技能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在环境监测领域的竞争力。

环境监测实验

贵州大学 环境监测 实验指导 指导老师:吴永贵、朱健 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目录 实验一水中氨氮的测定(纳氏试剂比色法) (2) 实验二水中总磷的测定 (4) 实验三水样COD的测试 (7) 实验四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废水中的铜 (8) 实验五环境噪声监测 (10) 附件:实验报告的基本内容及要求 (11) 实验一水中氨氮的测定(纳氏试剂比色法) 实验学时:6学时 实验类型:验证实验 实验要求:必修 一、实验目的 了解水中氨氮的含义,掌握水中氨氮测定方法和原理。 二、实验原理 碘化汞和碘化钾的碱性溶液与氨反应生成淡黄棕色胶态化合物,其色度与氨氮含量成正比,通常可在波长410—425nm范围内测其吸光度,计算其含量。本法最低检出浓度为0.025mg/L(光度法),测定上限为2mg/L。 三、实验条件 一)、仪器 1.500mL全玻璃蒸馏器。 2.50mL具塞比色管。 3.分光光度计。 4.pH计。二)、试剂 配制试剂用水均应为无氨水。

1.无氨水:可用一般纯水通过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或加硫酸和高锰酸钾后,重蒸馏得到。 2.1mol/L氢氧化钠溶液。 3.吸收液:①硼酸溶液:称取20g硼酸溶于水中,稀释至1L。 ②0.01mol/L硫酸溶液。 4.纳氏试剂:称取16g氢氧化钠,溶于50mL水中,充分冷却至室温。 另称取7g碘化钾和碘化汞(HgI 2 )溶于水,然后将此溶液在搅拌下徐徐注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用水稀释至100mL,贮于聚乙烯瓶中,密塞保存。 5.酒石酸钾钠溶液:称取50g酒石酸钾钠(KNaC 4H 4 O 6 ·4H 2 O)溶于100mL水中,加 热煮沸以除去氨,放冷,定容至100mL。 6.铵标准贮备溶液:称取3.819g经100℃干燥过的氯化铵(NH 4 Cl)溶于水中,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标线。此溶液每毫升含1.00mg氨氮。 7.铵标准使用溶液:移取5.00mL铵标准贮备液于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此溶液每毫升含0.010mg氨氮。 四、实验步骤 1、水样预处理:无色澄清的水样可直接测定;色度、浑浊度较高和含干扰物质较多的水样,需经过蒸馏或混凝沉淀等预处理步骤。 2、标准曲线的绘制:吸取 0 、0.50、1.00、3.00、5.00、7.00和10.0mL 铵标准使用液于50mL比色管中,加水至标线,加1.0mL酒石酸钾钠溶液,混匀。加1.5mL纳氏试剂,混匀。放置10min后,在波长420nm处,用光程10mm比色皿,以水为参比,测定吸光度。由测得的吸光度,减去零浓度空白管的吸光度后,得到校正吸光度,绘制以氨氮含量(mg)对校正吸光度的标准曲线。 3、水样的测定:分取适量的水样(使氨氮含量不超过0.1mg),加入50mL 比色管中,稀释至标线,加1.0mL酒石酸钾钠溶液(经蒸馏预处理过的水样,水样及标准管中均不加此试剂),混匀,加1.5mL的纳氏试剂,混匀,放置10min。 4、空白试验:以无氨水代替水样,作全程序空白测定。 5、计算 由水样测得的吸光度减去空白实验的吸光度后,从标准曲线上查得氨氮含量(mg)。

环境监测实验

实验一、环境实验基本要求 实验是本课程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实验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和实是求是的工作作风和科学态度,锻炼在实践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聪明才智,激发努力开拓不断创新的精神。 为使实验达到预期目的,特提出如下要求: 一、学生要求: 1、实验课前,应预习实验内容,了解实验目的、原理、步骤以及所需仪器、器材、化学药品。 2、进入实验室,要服从安排,遵守纪律,令行禁止。不准喧哗打闹、随意更换座位、随意搬动或调换他人的仪器、器材;不准乱丢纸屑、废物,不做与实验无关的事。 3、实验前,认真听讲,进一步明确实验目的、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进一步了解仪器装置的构造、原理、化学药品的性能。不要提前摆弄仪器或做实验。 4、实验时,必须按照正确的方法和正确的操作步骤进行实验、认真观察、分析,作好记录。按时完成实验。 5、实验后应先切断电源然后拆线,把仪器、设备和导线整理好,保持实验室清洁。 6、实验完毕,要做好清洁工作,经教师认可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7、按要求写实验报告,报告字迹要整齐,数据计算、图表、曲线均应符合要求。

6、爱护公共财产,节约水电、器材和药品,如因不守纪律、违章操作,损坏仪器设备,浪费器材或药品,要照价赔偿。 7、切实注意安全,防止触电、中毒、着火、烧伤、割伤、碰伤等事故发生。一旦发生事故,应立即报告教师及时处理。 8、独立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二废水悬浮固体和浊度的测定 一、目的 悬浮固体系指剩留在滤料上并于103~105℃烘至恒重的固体。浊度是表现水中悬浮物对光线透过时所发生的阻碍程度。水中含有泥土、微细有机物、无机物、浮游动物和其他微生物等悬浮物和胶体物都可使水样呈现浊度。水的浊度大小不仅与水中的颗粒物含量有关,而且与其粒径大小、形状、颗粒表面对光散射特性有密切关系。本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水体中悬浮固体和浊度的测定方法。 二、悬浮固体的测定 (一)原理 测定的方法是将水样通过滤料后,烘干固体残留物及滤料,将所称重量减去滤料重量,即为悬浮固体(总不可滤残渣)。 (二)仪器 烘箱;分析天平;干燥器;滤膜(孔径为0.45um)及相应的滤器或中速定量滤纸;玻璃漏斗;称量瓶(内径为30~50mm)。 (三)测定步骤 (1)将滤膜放在称量瓶中,打开瓶盖,在103~105℃烘干2h,取出,于干燥器中冷却后盖好瓶盖称重,直至恒重(两次称量相差不超过0.0005g)。 (2)去除漂浮物后振荡水样,量取均匀适量水样(使悬浮物大于2.5mg),通过上面称至恒重的滤膜过滤;用蒸馏水洗残渣3~5次。如样品中含油脂,用l0mL石油醚分两次淋洗残渣。

环境监测实验

一、水样色度和浊度的测定 原理: 水中色度和浊度是衡量水质的重要指标,现将它们的定义和测定方法简述如下: 色度是水样颜色深浅的度量。某些可溶性的有机物、部分无机离子和有色悬浮微粒均可使水着色。水样的色度应以去除悬浮物后为准。色度通常采用铂钴比色法测定,即用氯铂酸钾和氯化钴配制标准色列,被测水样的颜色与之进行比较,并规定浓度为1mg/L的铂所产生的颜色为1度。 浊度是表示水中悬浮物对通过光线产生的阻碍程度。它与水样中存在颗粒物的含量、粒径大小、形状及颗粒表面对光散射特性等因素有关。水样中的泥沙、黏土、有机物、无机物、浮游生物和其他微生物等悬浮物与胶体物质都可使水体浊度增加。我国规定1L蒸馏水中含有1mg二氧化硅所产生的浊度为1度。 步骤: 1.色度的测定 (1)分别吸取色度为500度的标准溶液1.00 mL、2.00 mL、3.00 mL、4.00 mL、5.00 mL、6.00 mL、7.00 mL、8.00 mL、9.00 mL、10.00 mL、12.00 mL、14.00 mL置于100mL比色管中,用水稀释至标线。其色度分别为5度、10度、15度、20度、25度、30度、35度、40度、45度、50度、60度、70度。若封住管口,可长期保存。 2.浊度的测定 1)浊度为1~10mg/L的水样 (1)分别吸取浊度为100mg/L的标准溶液0mL、10.0mL、20.0mL、30.0mL、40.0mL、50.0mL、60.0mL、70.0mL、80.0mL、90.0mL、100.0mL置于250mL容量瓶中,加水至标线,混匀,即得浊度分别为0度、10度、20度、30度、40度、50度、60度、70度、80度、90度、100度的标准系列,转入250mL具塞无色玻璃瓶中。 (2)吸取250mL水样,置于250mL具塞无色玻璃瓶中,摇匀。将瓶底放在有黑线的白纸上作为判别标志,眼睛从瓶前向后看,记录与水样有同样浊度的标准溶液度数。如果水样浊度超过100度,需稀释后再测定。 二、水样酸度和碱度的测定 原理: 水中酸度和碱度是衡量水质的重要指标,现将它们的定义和测定方法简述如下: 酸度是指水中含有能与强碱发生中和作用的物质的总量,主要是来自水样中存在的强酸、弱酸和强酸弱碱盐等物质。酸度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水样测得。通常把甲基橙作为指示剂滴定的酸度(pH=4.3)称为甲基橙酸度或强酸酸度,用酚酞作为指示剂滴定的酸度(pH=8.3)称为酚酞酸度或总酸度。 碱度是指水中含有能与强酸发生中和作用的全部物质,主要来自水样中存在的碳酸盐、碳酸氢盐及氢氧化物等。碱度可用盐酸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其反应为 OH-+H+→H2O CO32-+ H+→HCO3- HCO3-+ H+→H2O+CO2↑ 用酚酞作为指示剂的滴定结果成为酚酞碱度,表示氢氧化物已经中和,CO32-全部转化为HCO3-,以甲基橙作为指示剂的滴定结果成为甲基橙碱度或总碱度。通过计算可以求出相应的碳酸盐、碳酸氢盐和氢氧根离子的含量,但对废水、污水等,由于组分复杂,这种计算没有实际意义。 酸度和碱度可常用mg/L作单位,通常以碳酸钙的mg/L表示。此时1mg/L的酸度或碱度相当于50mg/L的碳酸钙。 步骤:

环境监测技术课程设计

环境监测技术课程设计 一、前言 现代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对于保障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具有非常 重要的意义。环境监测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更加可靠、快捷、有效的数据信息,便于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环境质量,为环境保护和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本课程设计主要从环境监测技术入手,结合实际场景,探究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生可以了解环境监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应用领域和 发展趋势,掌握基本的环境监测技术手段及软件操作技巧,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环境监测中。 三、课程内容 1、环境监测技术基础 •环境监测概述 •环境监测法规与标准 •环境监测基本原理 •检测项目和方法 2、环境监测技术手段 •环境监测仪器仪表 •环境监测软件系统 •环境质量数据处理与分析

3、环境监测技术实际操作 •环境监测样品采集技能 •环境监测仪器使用技巧 •环境监测数据分析与评估 4、环境监测技术应用案例 •大气环境监测案例 •水质环境监测案例 •噪声环境监测案例 •固体废弃物环境监测案例 四、课程实践 在课程实践环节中,学生将通过现场考察和实际操作,掌握环境监测技术的基 本方法和技能。实践内容主要涵盖以下方面: 1.环境监测仪器的使用维护技能训练及案例分析; 2.环境监测数据处理软件操作技巧练习; 3.环境监测样品采集方法训练; 4.环境监测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 五、考核方式 本课程采用综合考核的方式,将学生的学习成果、实践表现、课程作业等方面 进行全面综合评价。具体考核方式如下: 1.课堂表现(20%):包括课堂出勤情况、提问回答、讨论参与等; 2.实验报告(30%):包括环境监测实验设计、数据分析、结果讨论等; 3.课程作业(30%):包括课堂练习、作业项目、案例分析等; 4.综合考核(20%):包括常规考试、论文或展示等。

环境监测课程设计校园空气质量监测方案(可编辑)

环境监测课程设计校园空气质量监测方案 环境监测课程设计 ………校园空气质量监测方案 目录 第1章检测背景 1 1.1此次课程设计的目的 1 1.2课程设计的现实意义 1 第2章污染物调查情况及基础资料的搜集 2 2.1污染源情况的调查2 2.2基础资料的搜集 2 2.2.1气象资料2 2.2.2地形及功能区划分 3 2.3设计方案的标准和规范 3 2.4设计思路 4 第3章采样点的设置 5 第4章检测项目及其方法原理和数据处理的确定 7 第5章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的确定 12 第6章样品的采集和保存14 6.1采样方法的选择14

6.1.1采样方法的选择14 6.1.2气体的采样14 6.2气体的保存17 第7章样品的预处理 18 第8章质量保证、评价方法和实施计划19 8.1质量保证19 8.2评价方法20 8.3实施计划24 第9章保护校园环境质量的方案和建议26 9.1 NO2的防治26 9.2 二氧化硫(SO2)的防治26 9.3 PM10的防治26 第10章小结27 参考文献28 第1章检测背景此次课程设计是对洛阳理工学院进行空气质量的监测,分析校园空气中各物质的含量,了解污染物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程度,对空气质量进行评述并提出对策和建议来保护校园及其周边的空气环境。 (1)课程实践,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 (2)熟悉环境监测从布点、采样、样品处理、分析测试、数据处理到分析评价等一系列整套工作程序。

(3)能够准确及时、全面的反应空气环境质量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污染源的控制、环境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4)收集环境监测背景数据、积累长期监测资料,为制定和修订此类环境标准、实施总量控制、目标管理提供依据 (5)实施准确可靠的污染的污染监测,为环境执法部门提供执法依据。 (6)在深入广泛开展环境监测的同时,结合环境状况的改变和监测理论及技术的发展,不断改革和更新监测方法和手段,为实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 (1)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加深了解我们对大气污染监测的基本理论。 (2)利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增强我们的运用能力。 增强布点、采样、处理、分析、评价等一系列步骤与方法,为以后毕业论文和毕业后尽快适应实际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第2章污染物调查情况及基础资料的搜集 2.1污染源情况的调查经过实地调查确定了几个重要的污染源,确定结果见2-1表表2-1 校园内大气污染源 污染源污染源排放的气体污染物排放的时间 二食堂与教职工家属区SO2、油烟、油类等有机物、CO等上午:5:30到7:30、9:00到11:30 下午:15:00 到17:30 学校路段来往车辆 NO2、TSP、CO 全天都有,集中上、下班高

《环境监测》课程教案

《环境监测》课程教案 一、《环境监测》课程说明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是环境工程本科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主干课,教学目的是为学生今后独立分析、设计、解决环境监测问题,进行环境保护工作和环境科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要求学生掌握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了解水、大气和土壤等环境要素的性质、成分、环境质量标准和各项常用环境质量指标的环境意义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学会对水、大气、土壤等进行污染调查、布点、采样,掌握各项指标的物理、化学检测基本原理。认识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初步具备从事本专业科学研究的能力。 (二)教材选编及依据 教材采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出版的,由奚旦立、孙裕生、刘秀英合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环境监测》(第三版),是目前全国环境类专业使用量最大的教材之一。 (三)教学方法提示 课程教学采用理论教学和实验、实习相结合,尤其重视实验和实习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应变能力。理论课教学方面,采用问题教学法、研讨式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法等启发式教学法组织教学;实践教学方面,采用启发式教学法、专题讨论教学法和开放式实验教学法。 二、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发展趋势,了解环境监测常用技术,要求在实际工作中能学以致用。了解环境监测新方法、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学时分配:4学时 重点难点:环境监测的分类、特点,环境标准的分级分类。 教学方法:CAI课件讲授为主 教学内容: 第一节环境监测的目的和分类 一、环境监测的目的 二、环境监测的分类 第二节环境监测特点和监测技术概述 一、环境监测特点 1、环境污染的特点 2、环境监测的特点 二、环境监测的技术 1、化学、物理技术 2、生物技术 3、监测技术的发展 三、环境优先污染物和优先监测 第三节环境标准 一、环境标准的作用 二、环境标准的分级和分类

环境监测课程设计报告

环境监测课程设计 题目运河水体中无机物的测定 专业环境工程 班级环工092 班 所在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 指导老师陈梅兰、王莉、邵波 小组成员陈丹丹、郑潇潇、邵丹阳、陈忠、刘长 完成时间:2011年12月

目录 1.课程设计方案 (5) 1.1运河水质监监测基础资料的收集 (5) 1.2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设置 (6) 1.3取点断面平面图7 2. 实验部分 (7) 2.1邻菲啰啉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铁含量 (7) 2.2丁二酮肟(二甲基乙二醛肟)分光光度法测镍 (11) 3.结果分析及讨论 (14) 3.1测定结果分析 (14) 3.2水体重金属污染的危害 (15)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拱宸桥至武林门河段) 水体中无机物的测定 (浙江树人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浙江杭州310015) 摘要:通过检测运河水体中金属阳离子(铁离子、镍离子)的含量,来评定从拱宸桥至朝晖桥这段运河的水质状况极其水质污染程度。在考察拱宸桥至朝晖桥河段之后,选取拱宸桥、大关桥、卖鱼桥、德胜桥和朝晖桥五个断面取水样进行测定。检测结果显示该河段水质为Ⅳ类和Ⅴ类水。运河水质不容乐观。 关键词:金属阳离子、分光光度法 Beijing-hangzhou the Grande Canale Hangzhou canal section(from the Gongcheng to the Wulin) water Inorganic matter testing (Biology and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College of Zhejing Shuren University,Hangzhou,310015 China) Abstract:Through determination metal cation (Iron、Nickel) contect to evaluation the the water pollution situation assessment form rom the Gongcheng to the Wulin canal section. After Investigate the canal section rom the Prize to the Wulin , we chose Gongcheng、Daguan、Maiyu、Desheng and Zhaohui five bridges to determination. Testing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water quality for IV and V type water. Canal water quality nots allow hopeful. Key words: metal cation,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环境监测实验技术课程设计 (2)

环境监测实验技术课程设计 简介 环境监测实验技术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对于环境监测实验技 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实验内容包括环境监测仪器的使用、样品处理、数据分析和报告撰写等方面。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他们在环境监测领域的竞争力。 设计任务 本次课程设计的任务是设计并完成一项包括环境样品采集、处理、分析和报告 撰写等环节的实验,并在实验中使用环境监测仪器。具体任务如下: 1.确定实验主题和对象:选择一种特定的环境污染因子作为研究对象, 确定实验方案和流程。 2.环境样品采集:根据实验方案,采集相关环境样品,并记录样品信息 和采集时间等信息。 3.样品处理:根据实验方案,对采集的样品进行处理,如浓缩、提取等 操作。 4.数据分析:使用环境监测仪器对处理后的样品进行测试,记录实验结 果并进行数据分析。 5.报告撰写:根据实验结果,撰写一份完整的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 方法、结果、分析和讨论等部分。

实验步骤 第一步:确定实验主题和对象 首先需要确定实验主题和对象,即选择一种特定的环境污染因子作为研究对象,确定实验方案和流程。例如,可以选择某个城市的空气质量作为研究对象,设计实验方案来分析空气中的PM2.5浓度变化规律,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第二步:环境样品采集 根据实验方案,采集相关环境样品,并记录样品信息和采集时间等信息。在本 实验中,可以采集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空气样品,以便研究空气中PM2.5的变化规律。 第三步:样品处理 根据实验方案,对采集的样品进行处理,如浓缩、提取等操作。例如,在本实 验中可以通过滤纸法收集PM2.5颗粒物样品,并进行加热浓缩操作。 第四步:数据分析 使用环境监测仪器对处理后的样品进行测试,记录实验结果并进行数据分析。 例如,在本实验中需要使用激光粒度仪对空气样品中的PM2.5颗粒物进行测试,并记录各个地点不同时间的数据变化情况。 第五步:报告撰写 根据实验结果,撰写一份完整的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方法、结果、分析 和讨论等部分。其中,实验结果可以用表格、图表等形式展示,以便更直观地展示数据变化情况。根据实验结果,可以提出相应的结论和建议,以便对环境监测和污染治理提供参考意见。

环境监测实验讲义

《环境监测》 课程实验教学指导书课程编号: 撰写人:罗卫玲、许银 审核人:葛飞 湘潭大学 化工学院 二00七年十二月二十日

前言 一、实验总体目标 《环境监测》课程是一门测定影响环境质量因素代表值,从而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的环境工程类基础课。在环境工程专业教学计划中,它是主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本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着重环境监测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的学习,并力求反映国内外在该领域的发展趋势。在培养实践技能方面着重水、气、土壤等方面基本监测能力的训练与培养,该课程开设6个教学实验。 二、适用专业年级 环境工程 三、先修课程 有机化学、分析化学、无机化学基础等。 四、实验项目及课时分配

五、实验环境 要求有通风橱及废气排除装置。 六、实验总体要求 本课程每个实验都要求学生动手进行实际操作。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环境监测实验技术,提高学生在环境监测技术方面的动手能力,为专业课程的学习及参加科研实践打下基础。 七、本课程实验的重点、难点及教学方法建议 本课程实验重点:环境监测基本操作。 本课程实验难点:水样的加热回流,气体样品的采集,土壤样品的消解,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教学方法建议:教师详细讲解实验原理和仪器、设备的用法。 实验一水中溶解氧的测定-碘量法 一、实验目的 掌握碘量法测定溶解氧的原理与方法。 二、实验原理

水样中加入硫酸锰和碱性碘化钾,水中溶解氧将低价锰氧化成高价锰,生成四价锰的氢氧化物棕色沉淀。加酸后,氢氧化物沉淀溶解,并与碘离子反应而释放出游离碘。以淀粉为指示剂,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释放出的碘,据滴定溶液消耗量计算溶解氧含量。 三、实验材料药品和仪器清单 硫酸锰,碱性碘化钾, 1+5硫酸溶液,1%(m/V )淀粉溶液,0.0250 mol/L (722O Cr 1/6K C )重铬酸钾标准溶液,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需标定)。 四、测定步骤 1. 溶解氧的固定:用250 mL 的溶解氧采集水样(留2 mL 左右不装满)用吸液管插入溶解氧瓶的液面下,加入1 mL 硫酸锰溶液,1 mL 碱性碘化钾溶液,盖好瓶塞,颠倒混合数次,静置。 2. 打开瓶塞,立即用吸管插入液面下加入1.0 mL 硫酸。盖好瓶塞,颠倒混合摇匀,至沉淀物全部溶解,放置暗处5 min 。 3. 吸取上述100 mL 溶液于250 mL 三角瓶中,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淡黄色,加入1 mL 淀粉溶液,继续滴定至蓝色刚好褪去,记录硫代硫酸钠的用量。计算溶解氧的浓度。 4.结果计算。水中溶解氧按照下式计算: 式中:M ——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V —— 滴定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体积,mL V 水样—— 水样体积,mL 五、复习思考题 1. 什么叫溶解氧?简述溶解氧测定的原理。 水样 )(V V M L mg O DO 10008/,2???=

中职《环境监测技术》课程标准

中职《环境监测技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目标 1.1 培养学生具备环境监测技术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能够熟练运用相关工具和仪器进行环境监测工作。 1.2 培养学生熟悉环境监测技术的相关法规和标准,具备一定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 1.3 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环境监测工作中能够有效沟通、合作并且具有创新意识。 二、课程内容 2.1 环境监测技术基础知识 2.1.1 环境监测技术的概念和意义 2.1.2 环境监测法规和标准 2.1.3 环境监测的原理和方法 2.2 环境监测仪器的使用

2.2.1 大气环境监测仪器的使用 2.2.2 水环境监测仪器的使用 2.2.3 土壤环境监测仪器的使用 2.3 环境监测实验技术 2.3.1 环境监测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 2.3.2 环境监测实验技术的基本方法 2.3.3 环境监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2.4 环境监测实践案例分析 2.4.1 工业污染物监测实践案例分析 2.4.2 大气污染监测实践案例分析 2.4.3 土壤污染监测实践案例分析 三、教学方式 3.1 理论课教学 通过专业教材的讲解和案例分析,使学生掌握环境监测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

3.2 实验课教学 组织学生进行环境监测仪器的使用和环境监测实验技术的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3.3 案例分析 引导学生了解实际的环境监测案例,通过现实案例的分析,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判断能力。 四、考核标准 4.1 日常考核 包括平时作业、实验成绩、参与讨论、课堂表现等。 4.2 期中考核 进行一次期中考试,考核学生对环境监测技术基础知识和实践操作的掌握程度。 4.3 期末考核

环境监测课程

环境监测课程 环境监测课程是一个综合性课程,主要包括环境污染物的来源、传输和转化规律、环境监测的目的、方法和技术、污染物排放标准和限值等内容。本文将从几个方面介绍环境监测课程的意义、内容和教学方法。 一、环境监测课程的意义 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通过对环境污染物的监测,可以及时了解环境质量状况并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开设环境监测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技术水平、培养卓越的环保人才和创新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环境监测课程的内容 1. 环境污染物的来源、传输和转化规律: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等方面。教学方法可以采取案例分析、实验室实践、海报展示等方式,让学生深刻理解污染物的来源和传输途径。 2. 环境监测的目的、方法和技术:包括环境监测的基本原则、方法论、在线监测、野外监测和室内监测等方面。教学方法可以采取讲授、实践和演示等方式,让学生掌握环境监测的基本技术和方法。 3. 污染物排放标准和限值:包括环境保护法规、环保税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排放标准、控制技术和治理措施等方面。教学方法可以

采取辩论、讨论和政策解读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当前环保法规和政策 的具体内容和重点。 三、环境监测课程的教学方法 1. 课堂讲授:通过多媒体展示、案例分析、PPT演示等方式,系 统讲授环境监测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等。 2. 实验室实践:通过实验室实践,让学生亲身参与污染物监测和 技术研发,深刻领会环境监测的实践运用和技术特点。 3. 野外调研:组织学生走进实际环境中进行野外调研,了解环境 污染源和污染物传输途径,拓展学生的视野和知识。 4. 课外拓展:组织学生参加扫街宣传、环保义工等活动,让学生 亲身感受环境保护的实际效果和社会价值。 总之,开设环境监测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技术水平、 培养卓越的环保人才和创新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学方法可以结合 课堂讲授、实验室实践、野外调研和课外拓展等多种方式,让学生真 正掌握环境监测的相关知识和技术,为环境保护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环境监测第二版课程设计

环境监测第二版课程设计 一、课程背景 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监测工作。环境监测是通 过对环境中各种物质的检测、分析和评价,对环境进行监测和预警的一项重要工作。环境监测可以帮助人们了解环境中各种污染物的分布、浓度和空气质量等状况,为环境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旨在通过培养学生对环境监测技术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能够运用现代 环境监测技术,开展环境监测工作,并具备分析、处理环境数据的能力。同时,本课程还注重培养学生科学、创新的思维方式和实践能力,使其具备以现代科技手段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环境监测基础知识 1.环境监测的概念、目的和实施原则 2.环境污染物的种类、来源、危害和影响因素 3.环境监测的分级和分类 第二章环境监测技术和方法 1.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的分类和原理 2.废气、废水、固体废物和土壤的采样和分析方法 3.环境监测数据处理方法和统计分析技术 第三章环境监测实验案例 1.环境污染源的监测与控制实验

2.大气污染物的监测与评价实验 3.水体污染物的监测与处理实验 4.噪声污染的监测与控制实验 第四章环境监测应用案例 1.环境监测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 2.环境监测在环保政策和法律法规中的作用 3.环境监测在环保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 本课程主要采用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其中实验教学和案例分析占据主要部分。同时,本课程还鼓励学生进行课外实践活动,如实地考察、调研和科普讲座等,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环保意识。 五、教学评估 本课程评估方式综合使用笔试、实验报告和课堂表现相结合的方法,其中实验报告和课堂表现所占比例较大。同时,本课程还注重评价学生对环保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鼓励学生以小组形式开展环保项目研究,以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六、参考文献 1.尹志平. 环境监测技术与方法[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 2.殷蜜.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习指导与实践[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3. 3.赵振晃. 环境监测数据处理[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环境监测实验第二版课程设计

环境监测实验第二版课程设计 实验目的 •掌握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和技术方法; •熟悉环境监测仪器的使用方法; •学习环境监测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 •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提高环境监测与治理能力。 实验原理 本实验是基于环境监测技术的教学实验,涉及到大气、水、土壤等不同类型的环境监测。实验基于物理、化学和生态学方法,包括常用的环境监测参数的测定。通过实验学生将了解环境监测相关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并且掌握环境监测数据处理的方法。 实验设备 •环境监测仪 •水质分析仪 •大气污染检测仪 •土壤检测仪 实验步骤 实验一:水质监测 1.根据实验要求取水样;

2.分别使用水样前处理仪器对水样进行预处理,加速水样的 反应; 3.将水样经过化学试剂的反应,测定监测参数的浓度值; 4.对测量结果进行记录和分析。 实验二:大气污染监测 1.将大气污染检测仪放置在指定位置; 2.打开设备录制数据; 3.设置监测参数,过程中需注意监测仪不应受到外界干扰; 4.在一定时间内(20-30分钟左右)记录监测数据; 5.对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实验三:土壤污染监测 1.根据实验要求取样一定数量的土壤; 2.采用土壤检测仪对土壤样品进行处理; 3.针对所选的污染物进行浓度测定,如重金属等; 4.对测得的监测参数进行记录和分析。 实验记录 在进行实验时,必须进行科学的记录,包括但不限于监测的时间、测量值、分析结果等。 记录表如下: 实验类型监测参数测量时间测量值实验结果

实验类型监测参数测量时间测量值实验结果 水质监测pH值8:00-9:00 7.2 环保标准 大气污染监测PM2.5 15:00-16:00 50 超过国家标准 土壤污染监测铅10:00-11:00 20 mg/kg 环保标准实验分析 通过实验和实验记录表的数据,可以获得以下结论: •对于水质监测:经预处理的水样进行化学处理后,其浓度值达到环保标准要求; •对于大气污染监测:受到城市交通等因素影响,PM2.5超过了国家标准; •对于土壤污染监测:待监测土壤中存在铅超过环保标准,对环境带来一定污染。 总结 通过本实验,学生将了解到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和技术方法并且熟悉了环境监测仪器的使用方法。同时,通过数据分析和处理,加深了对环境保护意识并提高环境监测与治理能力。对于环保相关行业的学生将有较大的帮助。

ZYL太原理工物联网大三课程设计实验报告(环境监测)

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物联网感知课程设计 设计名称:环境监测系统 专业班级:物联1403 学号:2014002091 学生姓名:赵羽龙 指导教师:呼克佑 2016年12月23日

太原理工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注: 1.课程设计完成后,学生提交的归档文件应按照:封面—任务书—说明书—图纸的顺序进行装订上交(大张图纸不必装订)。 2.可根据实际内容需要续表,但应保持原格式不变。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目录 一.功能分析 (1) 二.概要设计 (1) 1.系统组成 (1) 2.传感器选型 (1) 三.详细设计 (1) 1.硬件连接 (1) 2.程序设计 (1) 3.界面设计 (3) 四.系统说明 (3) 五.设计总结 (4) 六.附录 (4)

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报告 专业: 物联网工程 班级: 1403 姓名: 赵羽龙 学号: 2014002091 完成日期: 2016/12/23 题目:设计一个环境监测系统。 一.功能分析 环境监测系统主要包括对环境变量的采集和显示。 (1)选择合适的传感器来完成温度、湿度数据的采集。 (2)制作相应的显示界面,将采集的变量值实时显示。 (3)扩展功能:判断温度过高过低、湿度过高过低时,通过电机控制空调、加湿器的启停。 二.概要设计 1.系统组成 系统大体组成包括:传感器模块、数据传送模块和电机控制模块。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由于传感器模块没有外接电路,因此需要通过中间的协调器将数据转为串口形式发送到PC 机上。 图1 系统框图 2.传感器选型 选择SHT10单片数字温湿度传感器来监测环境。SHT10采用CMOSens 专利技术将温度湿度传感器、A/D 转换器及数字接口无缝结合,使传感器具有体积小、响应速度快、接口简单、性价比高等特点。 电路连接时,接口简单,两线连接,SHT10的两线串行接口(bidirectional 2-wire )在传感器信号读取和电源功耗方面都做了优化处理,其总线类似I2C 总线但并不兼容I2C 总线。 三.详细设计 1.硬件连接 SHT10共有4个引脚,除了电源和地,数据和时钟引脚分别连接单片机P06、P07。 图2 系统硬件框图 2.程序设计 (1)端口初始化程序 static void GPIOInit(void) { Zigbee 传输 协调器 温、湿度传感器 PC 显示 串口传输 电机

环境监测课程设计模板

环境监测课程设计模板 关于空气中飘尘含量的测定 环境监测课程设计 空 气 中 飘 尘 含 量 的 测 定 法 及 其 比 较 姓名 班级 专业

指导教师 关于空气中飘尘含量的测定 目录 目录....................................................................................................................... (2) 前言....................................................................................................................... .. (1) 第一章重量法测定空气中飘尘的含量 (2) 1.1 原理....................................................................................................................... (2) 1.2 测定步骤......................................................................................................................... . (3) 1.3 计算....................................................................................................................... (4) 1.4 说

环境监测实验指导

环境监测实验指导 生化需氧量(BOD5)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了解BOD测定的意义及稀释法测BOD的基本原理。 2、掌握本方法操作技能,如稀释水的制备、稀释倍数的选择、稀释水的校核和溶解氧的测定。 二、实验原理 生化需氧量是指在规定条件下,微生物分解水中存在有机物的生物化学过程中所消耗的溶解氧。生物分解有机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要把可分解的有机物全部分解掉常需要100天。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20加减1摄氏度培养5天分别测定培养前后的溶解氧,二者之差即为BOD5值,以氧的mg/L表示。 在实际测定时,只有某些天然水中溶解氧接近饱和,BOD5小于4mg/L,可以直接培养测定。对于大部分污水和严重污染的天然水要稀释后培养测定。稀释的目的是降低水样中有机物的浓度,使整个分解过程在足够溶解氧条件下进行。稀释程度应使培养水样中所消耗的溶解氧大于2mg/L,而剩余溶解氧在1mg/L以上。 为了保证培养的水样中有足够的溶解氧,稀释水要充至饱和或接近饱和。为此,将蒸馏水放置较长时间或人工暴气的办法使溶解氧达到饱和。稀释水中应加入一定量的无机营养物质(磷酸盐、钙、镁、铁、铵盐等),以保证微生物生长时的需要。 对于不含或少含微生物的工业废水,包括酸性废水、碱性废水、高温废水或经过氯化处理的废水,在测定BOD5时应进行接种,以引入能分解废水中有机物的微生物。当废水中存在着难于被一般生活污泥的微生物以正常速度降解的有机物或有剧毒物时,应将驯化后的微生物引入水样中进行接种。 本法适合用于测定BOD5大于或等于2mg/L,最大不超过1000mg/L的水样。当水样BOD5太大时,会因稀释带来一定的误差。 三、仪器 1、恒温培养箱 2、20升细口玻璃瓶 3、1000ml量筒 4、特色搅拌器:塑料棒底端焊接上塑料圆片 5、其他仪器和碘量法溶解氧相同。 四、试剂 1、测定溶解氧所需试剂 2、氯化钙溶液:称取27.5g氯化钙,溶于水中,稀释至1000ml。 3、硫酸镁溶液:称取22.5g硫酸镁溶于水中,稀释至1000ml。 4、三氯化铁溶液:称取0.25g三氯化铁溶于水中,稀释至1000ml。 5、磷酸盐缓冲溶液:称取8.5g磷酸二氢钾,21.75g磷酸氢二钾,33.4g磷酸氢二钠和1.7g 氯化铵溶于水中,稀释至1000ml。此溶液的PH值应为7.2。 6、稀释水:在20升的大玻璃瓶中装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含铜量小于0.01mg/L),控制水温在摄氏度左右。用泵均匀连续通入经活性炭过滤的空气2——8小时,使水中溶解氧接近饱和,然后用清洁的纱布二层盖在瓶口,置于20摄氏度培养箱中数小时,临用前每升水中加入氯化钙溶液、硫酸镁溶液、氯化铁溶液及磷酸盐缓冲溶液各1ml,混匀。稀释水的PH值应为7.2,其BOD5应小于0.2ml。 7、接种液:

环境监测实验

第三章实验项目 实验一废水的物理性质测定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悬浮固体和浊度的测定方法。 2.掌握铂钴比色法测定水和废水色度的方法。 3.掌握电导率的测定方法及电导仪的使用方法。 二、悬浮固体的测定 1.原理 悬浮固体是指剩留在旅旅料上并于103~105℃烘至恒重的固体。测定的方法是将水样通过虑料后,烘干固体残留物及虑料,将所称重量减去虑料重量,即为悬浮固体(不可过滤残渣)。 2.仪器 (1)烘箱。 (2)分析天平。 (3)干燥器。 (4)孔径为0.45μm虑膜及相应的滤器或中速定量滤纸。 (5)玻璃漏斗。 (6)内径为30~50mm称量瓶。 3.测定步骤 (1)将虑膜放在称量瓶中,打开瓶盖,在103~105℃烘箱内烘干0.5h,取出在干燥器内冷却后盖好瓶盖称重,直至恒重(两次称量相差不超过0.0002g)。 (2)量取适量混合均匀的水样(使悬浮物量在500~100mg),使其全部通过上面称至恒重的虑膜;用蒸馏水洗涤残渣3~5次。 (3)小心取下虑膜,放入原称量瓶内,在103~105℃烘箱中,打开瓶盖烘1h,移入干燥器中冷却后盖好称重。反复烘干、冷却、称重,直至两次称量差≤0.4mg为止。 4.计算 悬浮固体(mg/L)=()10001000 A B V -⨯⨯ 式中:A——悬浮固体+虑膜及称量瓶重,g;B——虑膜及称量瓶重,g; V——水样体积,mL。

5.注意事项 (1)树叶、木棒、水草等杂物应先从水样中除去。 (2)废水黏度高时,可加2~4倍蒸馏水稀释,振荡均匀,待沉淀物下降后再过滤。 (3)也可采用石棉坩埚进行过滤。 三、浊度的测定 1.原理 浊度是表现水中悬浮物对光线透过时所发生的阻碍程度。水中含有泥土、粉砂、微细有机物、无机物、浮游动物和其他微生物等悬浮物和胶体物都可以使水样呈现浊度。水的浊度大小不仅和水中存在颗粒物含量有关,而且和其粒径大小、形状、颗粒表面对光散射特征有密切关系。 室温下,硫酸肼与六次甲基四胺聚合形成白色高分子聚合物,以此作为浊度标准液,在一定条件下,与水样浊度相比较。 2.仪器 (1)50mL具塞比色管。 (2)分光光度计。 3.试剂——浊度标准液 (1)1g/100mL硫酸肼溶液:称取1.000g的硫酸肼[(N2H4)H2SO4]溶于水,定容至100mL。 (2) 10g/100mL六次甲基四胺溶液:称取10.00g六次甲基四胺[(CH2)6N4]溶于水,定容至100mL。 (3) 浊度标准贮备液:吸取5.00mL硫酸肼溶液和5.00mL六次甲基四胺溶液于100mL容量瓶中,混匀。于25±3℃下静置反应2h。冷却后用水稀释至标线,混匀。此溶液浊度为400度。可保存1个月。 4.测定步骤 (1)标准曲线的绘制:吸取浊度标准液0、0.5、2.5、5、10及12.5mL,至于50mL比色管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后,及得浊度为0、4、20、40、80、100度的标准系列。然后在680nm波长处,用30mm比色皿测定其吸光度,并绘制标准曲线。(浊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 (2)水样的测定:吸取50mL摇匀水样(无气泡,如果浊度超过100,可酌情少取,用水稀释至50mL),于50mL比色管中,按绘制标准曲线步骤测得吸光度,由标准曲线上查得水样浊度。

环境监测实验教案

环境监测实验教案 实验一:溶解氧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正确地采集水样,并能顺利地固定溶解氧; 2、掌握碘量法测定溶解氧的原理和步骤。 3.了解测定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DO)的意义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 水样中加入硫酸锰和碱性碘化钾,水中溶解氧将低价锰氧化成高价锰,一成四价锰的氢氧化物棕色沉淀。加酸后,氢氧化物沉淀溶解并与碘离子反应而释出游离碘。以淀粉作指示剂,用硫代硫酸钠定释出碘,可计算溶解氧的含量。 三.实验方法: 测定水中溶解氧常用碘量法及其修正法和膜电极法。清洁水可直接采用测定碘量法,大部分受污染的地面水和工业废水,必须采用修正碘量法或膜电极法测定。本次实验所取水样较清洁,因此选用碘量法。 四.实验所需仪器和试剂: 仪器 250—300ml溶解氧瓶。 试剂 (1)硫酸锰溶液:称取480g硫酸锰(MnSO4·4H2O或364gMnSO4·H2O)溶于水,用水稀释至1000ml。此溶液加至酸化过的碘化钾溶液中,遇淀粉不得产生蓝色。 (2)碱性碘化钾溶液:称取500g氢氧化钠溶解于300—400ml水中,另称取150g 碘化钾(或135gNal)溶于200ml水中,待氢氧化钠溶液冷却后,将两溶液合并,混匀,用水稀释至1000ml。如有沉淀,则放置过夜后,倾出上清液,贮于棕色瓶中。

用橡皮塞塞紧,避光保存。此溶液酸化后,遇淀粉应不呈蓝色 (3)1+5硫酸溶液。 (4)1%(m/v)淀粉溶液:称取1g可溶性淀粉,用水量水调成糊状,再用刚煮沸的水冲稀至100ml。冷却后,加入0.1g 水杨酸或0.4g氯化锌防腐。 (5)0.02500mol(1/6K2C r2O7)重铬酸钾标准溶液:称取于105—110℃烘干2h 并冷却的重铬酸钾1.2258g,溶于水,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 (6)硫代硫酸钠溶液:称取6.2g硫代硫酸钠(Na2S2O3·5H2O)溶于煮沸放冷的水中,加入0.2g碳酸钠,用水稀释至1000ml。贮于标色瓶中,使用前用0.02500mol/L 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标定,标定方法如下: (7)硫酸,p=1.84。 五.实验步骤: 1、溶解氧的固定 用吸管插入溶解氧瓶的液面下,加入1ml硫酸锰溶液、2ml碱性碘化钾溶液,盖好瓶塞,颠倒混合数次,静置。待棕色沉淀物降至瓶内一半时,再颠倒混合一次,待沉淀物下降到瓶底。一般在取样现场固定。 2、析出碘 轻轻打开瓶塞,立即用吸管插入液面下加入2.0ml浓硫酸。小心盖好瓶塞,颠倒混合摇匀,至沉淀物全部溶解为止,放置暗处5min。 3、滴定 吸取100.0ml上述溶液于250ml锥形瓶中,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淡黄色,加入1ml淀粉溶液,继续滴定至蓝色刚好褪去为止,记录硫代硫酸钠溶液用量。 mg/l)=MV×8×1000/100 4.计算:溶解氧(O 2, 六.实验注意事项: (1)如果水样中含有氧化性物质(如游离氯大于0.1mg/L时),应预先于水平中加入硫代硫酸钠去除。即用两个溶解氧瓶各取一瓶水样,在其中一瓶加入5ml 1+5硫酸和1g碘化钾,摇匀,此时游离出碘。以淀粉作指示剂,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至蓝色刚褪,记下用量(相当于去除游离氯的量)。于另一瓶水样中,加入同样量的硫代硫酸钠溶液,摇匀后,按操作步骤测定。 (2)如果水样呈强酸性或强碱性,可用氢氧化钠或硫酸溶液调至中性后测定。七.思考题: 1. 水样采集后为什么要在现场固定?如不现场固定会对测定结果有何影响? 2. 水样中藻类、悬浮物、氧化还原性物质怎样进行预处理? 淠河水样同学实验结果大约滴定体积在4--5.5ml,则DO在8-11mg/L,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