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二轮复习】专题十电解质溶液doc高中化学

【二轮复习】专题十电解质溶液doc高中化学

【二轮复习】专题十电解质溶液doc高中化学
【二轮复习】专题十电解质溶液doc高中化学

【二轮复习】专题十电解质溶液doc高中化学

课题名称:电解质溶液

考纲要求:⑴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⑵明白得离子反应的概念;明白得电解质的电离平稳概念。

⑶了解水的电离、溶液PH等概念;了解强酸、强碱中和滴定的原理。〔新增内容〕

⑷明白得盐类水解的原理。了解盐溶液的酸碱性。

学习重难点:离子反应原理及应用;电解质的电离平稳与盐类水解原理及应用。

学习方法:解答本章的题目关键是要正确的明白得有关概念,会利用化学平稳原理分析研究弱电解质的电离

情形,有关溶液PH的运算,应依照题目特点,注意应用数学工具解决该类咨询题。解答有关盐类水解的咨询题,应依照盐类水解规律,结合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咨询题来解决题目。

基础知识

典型例题

例1〔’04江苏〕用pH均为2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不中和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当氢氧化钠恰好被完全中和时,消耗盐酸和醋酸溶液的体积分不为V1和

V2,那么V1和V2的关系正确的选项是( )

A.V1> V2 B.V1< V2 C.V1= V2 D.V1≤V2

例2〔’04江苏〕草酸是二元弱酸,草酸氢钾溶液呈酸性。在0.1mol·L—1KHC2O4溶液中,以下关系正确的选项是〔〕

A.c〔K+〕+c〔H+〕=== c〔HC2O4—〕+ c〔OH—〕+ c〔C2O42—〕

B.c〔HC2O4—〕+ c〔C2O42—〕=== 0.1mol·L—1

C.c〔C2O42—〕> c〔H2C2O4〕

D.c〔K+〕=== c〔H2C2O4〕+ c〔HC2O4—〕+ c〔C2O42—〕

例3〔’04广东〕以下讲法正确的选项是〔〕

A.pH= 2 与pH=1 的硝酸中c〔H+〕之比为1:10

B.Na2CO3溶液中c〔Na+〕c〔CO32—〕之比为2:1

C.0.2mol·L—1与0.1mol·L—1醋酸中c〔H+〕之比为2:1

D.NO2溶于水时,被氧化的n〔NO2〕与被还原的n〔NO2〕之比为3:1

例4〔’04上海〕常温时,向pH=2的硫酸中加入等体积的以下溶液后,滴入甲基橙试液,显现红色,该溶液可能是〔〕

A.pH=12的Ba〔OH〕2 B.pH=12的氨水

C.0.005 mol·L—1NaOH D.0.05 mol·L—1 BaCl2

例5〔’04全国二〕将0.1mol·L—1醋酸溶液加水稀释,以下讲法正确的选项是〔〕

A.溶液中c〔H+〕和c〔OH—〕都减小B.溶液中c〔H+〕增大

C.醋酸电离平稳向左移动D.溶液的pH增大

例6〔’04全国三〕1体积pH=2.5的盐酸与10体积某一元强碱溶液恰好完全反应,那么该碱溶液的pH等于〔〕

A.9.0 B.9.5 C.10.5 D.11.0

例7〔’04全国四〕假设1体积硫酸恰好与10体积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那么二者物质的量浓度之比应为〔〕

A.10:1 B.5:1 C.1:1 D.1:10

基础训练

1.室温下,在PH=12的某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OH—〕为〔〕

A.1.0×10—7mol·L B.1.0×10—6mol·L

C.1.0×10—2mol·L D.1.0×10—12mol·L

2.能够用来判定醋酸属于弱电解质的实验事实是〔〕

A.醋酸属于共价化合物B.醋酸能以任意比与水混溶

C.醋酸钠溶液呈碱性D.常温下PH=3醋酸溶液稀释100倍后PH < 5

3.有一种酸溶液甲和一种碱溶液乙,假设将它们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大于7,那么以下讲法中错误的选项是〔〕

A.甲为弱酸,乙为强碱,且等体积混合后酸碱完全中和

B.甲为强酸,乙为弱碱,且反应前甲溶液的c〔H+〕和乙溶液的c〔OH—〕相等

C.甲为弱酸,乙为强碱,且反应前两溶液在室温下的PH之和为14

D.甲为一元强酸,乙为二元强碱,且甲、乙两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4.将PH=5的H2SO4的溶液稀释1000倍后,溶液中SO42—离子浓度与H+ 离子浓度的比值为〔〕

A.1:10 B.1:1 C.1:2 D.1:20

5.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常温下PH = 12的烧碱和PH = 2的某酸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溶液的PH≤7

B.PH相同的氨水和烧碱溶液稀释相同倍数时,氨水PH下降得少些

C.同浓度盐酸中和PH相同的氨水和烧碱溶液,所需盐酸体积相同

D.同浓度盐酸中和PH相同的两种弱碱,所需碱的体积相同

6.常温下,把盐酸和氨水等体积混合后,其溶液的PH恰好等于7,那么以下讲法正确的选项是

〔〕

A.盐酸中的c〔H+〕一定大于氨水中的c〔OH—〕

B.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小于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

C.反应后生成的盐溶液一定没有发生水解

D.盐酸中氯化氢的物质的量一定等于氨水的物质的量

7.相同温度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以下溶液中,PH最小的是〔〕

A.NH4Cl B.NH4HCO3 C.NH4HSO4 D.〔NH4〕2SO4

8.某二元酸〔化学式用H2A表示〕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是〔〕

H2A === H+ + HA—HA—H+ + A2—回答以下咨询题:

〔1〕Na2A溶液显〔填〝酸性、中性或碱性〞〕,理由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假设0.1mol·L—1 NaHA溶液的PH== 2,那么0.1mol·L—1H2A溶液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可能是0.11mol·L—1〔填〝>、=、<〞〕。理由是

〔3〕0.1mol·L—1 NaHA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9.某温度下的溶液中,c(H+)= 10x mol/L,c(OH一)=10y mol/L。

x与y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1)求该温度下,中性溶液的pH。

(2)求该温度下0.01mol·L—1NaOH溶液的pH。

能力提高

1.常温下某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 10—10mol·L—1,该溶液中的溶质不可能是

〔〕

A.NaHSO4 B.Al2〔SO4〕3 C.NaOH D.HCl

2.950C时,纯水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0—6mol·L—1。假设将0.01mol NaOH固体溶解在950C水中配成1L 溶液,那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的浓度〔单位为mol·L—1〕为〔〕

A.10—6 B.10—10 C.10—8 D.10—12

3.常温下,将PH =1的硫酸溶液平均分成两等份,一份加入适量的水,另一份加入与硫酸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氢氧化钠溶液,两者PH都升高了1,那么加入的水和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比为〔〕

A.5:1 B.6:1 C.10:1 D.11:1

4.某氢氧化钠溶液跟醋酸溶液混合后,溶液PH < 7。混合后溶液中离子物质的量浓度关

系正确的选项是〔〕

A.c〔CH3COO—〕> C〔Na+〕 > c〔H+〕> c〔OH—〕

B.C〔Na+〕> c〔CH3COO—〕> c〔H+〕> c〔OH—〕

C.c〔CH3COO—〕> cNa+〕> c〔OH—〕> c〔H+〕

D.C〔Na+〕+ c〔H+〕 > c〔CH3COO—〕+ c〔OH—〕

5.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以下溶液中,符合按PH 由小到大顺序排列的是( )

A.Na2CO3NaHCO3NaCl NH4Cl

B.Na2CO3NaHCO3NH4Cl NaCl

C.〔NH4〕2SO4NH4Cl NaNO3Na2S

D.NH4Cl 〔NH4〕2SO4 Na2S NaNO3

6.将标准状况下的2.24LCO2通入150mL1mol/LNaOH溶液中,以下讲法正确的选项是〔〕

A.c〔HCO3—〕略大于c〔CO32—〕B.c〔HCO3—〕等于c〔CO32—〕

C.c〔Na+〕等于c〔CO32—〕与C〔HCO3—〕之间

D.c〔HCO3—〕略小于c〔CO32—〕

7.以下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正确的选项是〔〕

A.10mL0.1mol·L—1 氨水与10mL0.1mol·L—1 盐酸混合后,

c〔Cl—〕> c〔NH4+〕> c〔OH—〕> c〔H+〕

B.10mL0.1mol·L—1 NH4Cl溶液与5mL0.2mol·L—1NaOH溶液混合,

c〔Na+〕= c〔Cl—〕> c〔OH—〕> c〔H+〕

C.10mL0.1mol·L—1 CH3COOH溶液与5mL0.2mol·L—1NaOH溶液混合,

c〔Na+〕= c〔CH3COO—〕> c〔OH—〕> c〔H+〕

D.10mL0.5mol·L—1 CH3COONa溶液与6mL1mol·L—1 盐酸混合后,

c〔Cl—〕> c〔Na+〕> c〔OH—〕> c〔H+〕

8.〔1〕在饱和氯化铁溶液中加入碳酸钙粉末,发觉碳酸钙逐步溶解,同时还产生的现象有①;②。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产生上述现象的缘故

〔2〕在饱和氯化铁溶液中加入一种单质,也会产生类似上述现象的反应,这种单质是。

A.磷B.硫C.镁D.铜

〔3〕向物质的量之和为0.1mol的FeCl3和AlCl3混合溶液中加入90mL4mol·L—1的NaOH溶液,使其充分反应。假设原溶液中Al3+ 物质的量与Al3+ 和Fe3+总物质的量之比为X。

①当X=0.4时,溶液中产生的沉淀是,其物质的量为。

②当沉淀只有Fe〔OH〕3时,X的取值范畴为。

参考答案

专题十

例1.A 例2.CD 例3.A 例4.CD 例5.D 例6.C 例7.B

基础训练

1.CD 2.CD 3.D 4.D 5.AB 6.AB 7.C

8.〔1〕碱性A2—+ H2O HA—+ OH—

〔2〕< ,H2A第一步电离出的H+ ,对HA—的电离起到抑制作用,使HA—更难电离

出H+

〔3〕c〔Na+〕> c〔HA—〕> c〔H+ 〕> c〔A2—〕> c〔OH—〕

9.〔1〕PH == 7.5 〔2〕PH == 13

能力提高

1.B 2.B 3.B 4.B 5.C 6.A 7.B

8.〔1〕①有无色无味气体生成;②溶液颜色变深,产生红褐色胶体〔久置有红褐色沉淀〕;Fe3+ + 3H2O Fe〔OH〕3 + 3H+ CaCO3 + 2H+ === Ca2+ + H2O + CO2↑

〔2〕C

〔3〕①Fe〔OH〕30.06mol ②0 < X ≤0.6

【二轮复习】专题十电解质溶液

专题十电解质溶液 课题名称:电解质溶液 考纲要求:⑴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⑵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理解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概念。 ⑶了解水的电离、溶液 PH 等概念;了解强酸、强碱中和滴定的原理。(新增内容) ⑷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 了解盐溶液的酸碱性。 学习重难点:离子反应原理及应用;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与盐类水解原理及应用。 学习方法:解答本章的题目关键是要正确的理解有关概念,会利用化学平衡原理分析研究弱电解质的电离情 况,有关溶液PH 的计算,应根据题目特点,注意应用数学工具解决该类问题。解答有关盐类水解的问题,应根 据盐类水解规律,结合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来解决题目。 基础知识 ■ <( H * ) = c( OH * ) = 1 x iO' 7tno)? L"1 纯水常温下数据 心雜c(H*)*c(O\r ) 1 x 10-14 三.pH 计篁 一 |鹿单洛液丽聲| ① 强戲廉液,例如;设浓度为c - tg/w i A - K ② 强戦溶液,例如汕(OH ).,设恠度为c 血心「%(屮心先一,pH"4和g 眦 声子类 电解质 代會曲 U M .申 强, ?全 天倚 中强歲.翳醛 两性Mut 创(踏电川 '心非5 电离过程f 电离平衡* 特征;定 I 变 沫同弱屯解质 囂响电离程度因絮*温度升高促进堪离 ,粮度小电离程度大 盐的 一融祈莎吾宦 皿空5)叭适于爾酸混合片 e (H *〉赵= v l + v 1 X 叶卄輕畑竺M (适于两强痂合) 计 算, 方 实总跻聶(蕭虺植孟蕭械施)离字耳水迪爾血的"或OW 结合生成难电离的井子 或离子破坏水的电离平衡 条件]有弱眾 朋I 溶于水 [弱水蔚”显强性、越弱水解程度越大 規律浓度越小,水解程度越大 [温度趣高■水解程度越大 可逆 一般微弱 ■单水解 氏坯 + 3^0 <—Fe (OH )5 +3H* ,双水解 2A 严 +3CO5- +3H :O —2AK0H}, I +30^1 特征 表示方袪

实验八电解质溶液微型实验

实验八电解质溶液(微型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可溶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 2.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或离解平衡及其移动。 3.了解难溶电解质的多相离子平衡及其移动。 4.学习固体与液体的分离、微型仪器的使用以及pH试纸的使用等基本操作。 5.加深对同离子效应、缓冲溶液等概念的理解,并学习缓冲溶液的配制及性质检验。 二、实验原理 根据测定溶液pH,可确定溶液的酸碱性。pH>7的溶液显碱性,pH<7的溶液显酸性,pH=7的溶液显中性。 往弱电解质的解离子平衡系统中加入含有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则解离子平衡向生成弱电解质的方向移动,使弱电解质的解离度降低。这个效应叫做同离子效应。根据同离子效应,解离理论认为由弱酸及其盐或弱碱及其盐所组成的混合溶液,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外来酸或外来碱起缓冲作用,即当加入少量酸或碱时,此混合溶液的PH基本上保持不变,这种溶液叫缓冲溶液。 在难溶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中,未溶解固体与溶解后形成的离子间存在着多相离子平衡。如果设法降低上述平衡中某一离子的浓度,使离子浓度的乘积小于其浓度积,则沉淀就溶解。反之,如果在难溶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含有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由于同离子效应,会使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降低。 如果溶液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离子都能与加入的某种试剂(沉淀剂)反应。生成难溶电解质,沉淀的先后次序取决于沉淀剂浓度的大小。所需沉淀剂离子浓度较小的先沉淀,较大的后沉淀。这种先后沉淀的现象叫做分步沉淀。只有对同一类型的难溶电解质,才可按它们的溶度积大小直接判断沉淀生成的先后次序;对于不同类型的难溶电解质,生成沉淀的先后次序需计算出它们所需沉淀剂离子浓度的大小来确定。利用此原理。可将某些混合离子分离提纯。 使一种难溶电解质转化为另一种更难溶电解质,即把一种沉淀转化为另一种沉淀的过程,叫做沉淀的转化。因此,可以把一种沉淀转化为更难溶(即溶解度

第八章电解质溶液.

第八章电解质溶液 1.在300K、100kPa压力下,用惰性电极电解水以制备氢气。设所用直流电的强度为S A,电流效率为100%。如欲获得1m'H,C剖,需通电多少时间?如欲获得1m'O,C剖,需通电多少时间?已知在该温度下水的饱和蒸气压为3565Pa。 2.用电解NaCl水溶液的方法制备NaOH,在通电一段时间后,得到了浓度为1.0mo!?dm-3的Na OH溶液0. 6dm3,在与之串联的铜库仑计中析出了30.4g Cu(s)。计算该电解池的电流效率。

3.用银电极来电解AgN O,水溶液,通电一定时间后,在阴极上有0.078g的Ag(s)析出。经分析知道阳极部含有水23.14g、Ag N Oa o.236g o已知原来所用溶液的浓度为每克水中溶有Ag N03 0.00739g,试分别计算A矿和N03的迁移数。 4.在298K时,用Ag I AgCl为电极,电解KC!的水溶液,通电前溶液中KC!的质量分数为四(KCl) =l.4941×10-3,通$..后在质量为120.99g的阴极部溶液中四(KCl)=l.9404×103,串联在电路中的银库仑计中有160.24mg的Ag沉积出来,求K+和Cl的迁移数。

5.在298K时,用Pb(s)作电极电解Pb(N0,)2溶液,该溶液的浓度为每1000g水中含有Pb(N03)2 1 6.64g,当与电解池串联的银库仑计中有0.1658g银沉积时就停止通电。已知阳极部溶液质量为62.50 g,经分析含有Pb(N0,)2l.151g,计算Pb2+的迁移数。 6.以银为电极电解氧化银饵(KCN+AgCN)溶液时,Ag(s)在阴极上析出。每通过1mol电子的电荷量,阴极部失去 1.40mol的Ag+和0.8mo!的CN一,得到0.6mol的K+,试求: (1)氧化银何配合物的化学表达式[Ag”CCN)m J?中n、m、z的值3 (2)氟化银饵配合物中正、负离子的迁移数。

电解质溶液图像专题 例题+练习

电解质溶液图像专题 电解质溶液的图像题,从知识载体的角度看:一可用于考查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二可考查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守恒问题;三可考查有关电解质溶液的各种计算;四可结合生产和生活实际考查分离和提纯等具体的化学应用问题。 常见的图像题类型: 1.pH(或pOH)—体积的变化曲线 2.微粒分布分数(或系数)—pH(或pOH)的变化曲线 3.浓度—浓度的变化曲线 4.对数的变化曲线 5.导电能力(或电导率) —体积(或浓度)变化曲线 【练1】分布分数图:可以表示溶液中各种组分随pH的变化而变化的曲线。 1.25℃,c(CH3COOH)+c(CH3COO-)=0.1mol·L-1的一组醋酸和醋酸钠混合 溶液,溶液中c(CH3COOH)、c(CH3COO-)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离 子浓度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pH=5.5溶液中:c(CH3COOH)>c(CH3COO-)>c(H+)>c(OH-) B.W点表示溶液中:c(Na+)+c(H+)=c(CH3COOH)+c(OH-) C.pH=3.5溶液中:c(Na+)+c(H+)-c(OH-)+c(CH3COOH)=0.1mol·L-1 D.向W点所表示的1.0L溶液中通入0.05molHCl气体(溶液体积变化可忽略): c(Na+)+c(H+)=c(CH3COOH)+c(OH-) +c(Cl-) 2.草酸(H2C2O4)是一种易溶于水的二元中强酸,在水中它的存在形态 有H2C2O4、HC2O4-、C2O42-,各形态的分布系数(浓度分数)α随溶液pH 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1)图中曲线1表示的分布系数变化;曲线3表示 的分布系数变化. 现有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的下列溶液:①Na2C2O4 ②NaHC2O4 ③H2C2O4 ④(NH4)2C2O4 ⑤NH4HC2O4 已知NaHC2O4溶液显酸性. (2)Na2C2O4溶液中,c(Na+)/c(C2O42-) 2 (填“>”、“=”、“<”),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常温下,向10mL 0.1mol/L H2C2O4溶液中滴加0.1mol/L NaOH溶液,随着NaOH溶液体积的增加,当溶液中c(Na+)=2c(C2O42-)+c(HC2O4-)时,溶液显性(填“酸”、“碱”或“中”),且V(NaOH) 10mL (填“>”、“=”或“<”). (4)下列关于五种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溶液②中,c(C2O42-)<c(H2C2O4)

电解质溶液分章习题

一、选择题 1. 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的概念,说法正确的是( C ) (A)1m3导体的电导 (B) 两个相距为1m的平行电极间导体的电导 (C) 面积各为1m2且相距1m的两平行电极间导体的电导 (D) 含1mol电解质溶液的电导 2. AgCl 在以下溶液中溶解度递增次序为:( B ) (a) 0.1mol·dm-3 NaNO3 (b) 0.1mol·dm-3 NaCl (c) H2O (d) 0.1mol·dm-3Ca(NO3)2 (e) 0.1mol·dm-3 NaBr (A) (a) < (b) < (c) < (d) < (e) (B) (b) < (c) < (a) < (d) < (e) (C) (c) < (a) < (b) < (e) < (d) (D)(c) < (b) < (a) < (e) < (d) 3. z B、r B及c B分别是混合电解质溶液中B 种离子的电荷数、迁移速率及浓度,对影响B 离子迁移数(t B) 的下述说法哪个对? (D ) (A) │z B│愈大,t B愈大(B) │z B│、r B愈大,t B愈大 (C) │z B│、r B、c B愈大,t B愈大(D) A、B、C 均未说完全 4.在298 K无限稀释的水溶液中,下列离子摩尔电导率最大的是:(D ) (A)La3+ (B)Mg2+ (C)NH4+ (D)H+ 5. 0.001 mol·kg-1 K3[Fe(CN) 6] 水溶液的离子强度为:(A ) (A)6.0×10-3 mol·kg-1(B)5.0×10-3 mol·kg-1 (C)4.5×10-3 mol·kg-1(D)3.0×10-3 mol·kg-1 6.离子独立运动定律适用于( C ) (A) 强电解质溶液(B) 弱电解质溶液 (C) 无限稀电解质溶液(D) 理想稀溶液 7. 电解质水溶液属离子导体。其离子来源于( B ) (A) 电流通过溶液, 引起电解质电离 (B) 偶极水分子的作用, 引起电解质离解 (C) 溶液中粒子的热运动, 引起电解质分子的分裂 (D) 电解质分子之间的静电作用引起分子电离 8. 在电导测量实验中, 应该采用的电源是( D ) (A) 直流电源 (B) 交流电源 (C) 直流电源或交流电源 (D) 测固体电导用直流电源, 测溶液电导用交流电源 9.电位滴定法是广泛使用的一种电分析方法。在下列方法中能够用来确定电位滴定终点的是( B ) (A) 测量溶液电阻的变化(B) 测量电极电位的突跃变化 (C) 选用合适的指示电极(D) 测定溶液pH值的突跃变化 10. 离子的迁移数是指正负两种离子在作电迁移运动时各自的导电份额或导电的百分数, 因此, 离子的运动速度直接影响离子的迁移数。它们的关系是( C ) (A) 无论什么离子,它们的运动速度愈大,? 迁移的电量就愈多,迁移数也愈大 (B) 同一种离子的运动速度是一定的, 故它在不同的电解质溶液中, 迁移数相同 (C) 在只含某种电解质的溶液中, 离子运动的速度愈大, 迁移数就愈大 (D) 在任何电解质溶液中, 离子运动的速度愈大, 迁移数就愈大 11 298K时,当H2SO4溶液的浓度从0.01mol/kg增加到0.1mol/kg时,其电导率k和摩尔电导率∧m将(D ) (A)k减少,∧m增加(B)k增加,∧m增加(C)k减少,∧m减少(D)k增加,∧m减少 12、用同一电导池分别测定浓度m1=0.01mol/kg和m2=0.1mol/kg的两种电解质溶液,其电阻分别为R1=1000Ω,R2=500Ω,则它们的摩尔电导率之比为(B ) (A)1:5 (B)5:1 (C)10:5 (D)5:10 13、在298的含下列离子的无限稀释的溶液中,离子摩尔电导率最大的是(C ) (A)Al3+(B)Mg2+(C)H+(D)K+ 14、CaCl2的摩尔电导率与其离子的摩尔电导率的关系是(C) (A)∧m∞(CaCl2)=λm∞(Ca2+)+λm∞(Cl-)(B)∧m∞(CaCl2)=1/2λm∞(Ca2+)+λm∞(Cl-) (C)∧m∞(CaCl2)=λm∞(Ca2+)+2λm∞(Cl-)(D)∧m∞(CaCl2)=2[λm∞(Ca2+)+λm∞(Cl-)] 15、298K时,∧m(LiI)、λm(H+)和∧m(LiCl)的值分别为1.17×10-2、3.50×10-2和1.15×10-2S?m2/mol,已知LiCl中的t+=0.34,则HI中的H+的迁移数为(设电解质全部电离)(A) (A)0.082 (B)0.18 (C)0.34 (D)0.66 16、298K时,有浓度均为0.001mol/kg的下列电解质溶液,其离子平均活度系数γ±最大的是( D ) (A)CuSO4(B)CaCl2(C)LaCl3(D)NaCl 17、1.0mol/kg的K4Fe(CN)6溶液的离子强度为(B ) (A)15mol/kg (B)10mol/kg (C)7mol/kg (D)4mol/kg 18、质量摩尔浓度为m的FeCl3容液(设其能完全电离),平均活度系数为γ±,则FeCl3的活度为( D )

专题10 强弱电解质 溶液的pH

专题十:强弱电解质 ★ ☆巧思巧解: 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比较: 电解质溶液

其中: ①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研究对象均为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即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 解质。 ②“水溶液或熔化状态”是电解质电离的外部条件,且两个条件具备其中一个即可。如 液态HCl不导电,而HCl的水溶液能导电(即其发生了电离),所以HCl是电解质;而作为非电解质则必须是两个条件下均不能电离。 ③“能导电”是因为电解质电离(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产生了自由移动的离子。电解质 溶液的导电能力强弱主要取决于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的浓度大小;离子浓度越大,导电能力越强,与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无关,与电解质的强弱无关。 2、电离平衡与水解平衡的比较

3、影响水电离的因素 水的电离是电离平衡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所以可以上承下延,从电离平衡的影响因素来思考和理解具体的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因素。 (1)温度:由于水的电离过程吸热,故升温使水的电离平衡右移,即加热能促进水的电离,c(H+)、c(OH―)同时增大,K w增大,pH值变小,但c(H+)与c(OH―)仍相等,故体系仍显中性。 (2)酸、碱性:在纯水中加入酸或碱,酸电离出的H+或碱电离出OH―均能使水的电离平衡左移,即酸、碱的加入抑制水的电离。 若此时温度不变,则K w不变,c(H+)、c(OH―)此增彼减。 即:加酸,c(H+)增大,c(OH―)减小,pH变小。 加碱,c(OH―)增大,c(H+)减小,pH变大。 (3)能水解的盐:在纯水中加入能水解的盐,由于水解的实质是盐电离出的弱酸根或弱碱阳离子结合水电离出的H+或OH―,所以水解必破坏水的电离平衡,使水的电离平衡右移。即盐类的水解促进水的电离。 (4)其它因素:向水中加入活泼金属,由于与水电离出的H+直接作用,因而同样能促进水的电离。 4、关于溶液pH值的计算

电解质溶液专题.

电解质溶液专题.

————————————————————————————————作者:————————————————————————————————日期:

电解质溶液专题 1.对于常温下pH为1的硝酸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向该溶液中加入pH为13的氢氧化钡溶液恰好完全中和 B.该溶液1 mL稀释至100 mL后,pH等于3 C.该溶液中硝酸电离出的c(H+)与水电离出的c(H+)之比值为10-12 D.该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是pH为3的硝酸中水电离出的c(H+)的100倍 2.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简单离子都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的是( ) A.W2-、X+ B.X+、Y3+ C.Y3+、Z2- D.X+、Z2- 3.能够使醋酸溶液的pH值和醋酸的电离度都减小的是() A. 加入少许水稀释 B. 滴加少量H2SO4溶液 C. 滴加少量NaCl溶液 D. 加入少许醋酸钠晶体 4. 常温下,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等浓度等体积的强酸与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7 B.将10mLpH=a的盐酸与100mLpH=b的Ba(OH)2溶液混合后恰好中和,则a+b=13 C.pH=10的Ba(OH)2溶液和pH=13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10.7(lg 2= 0.3) D.pH=2的盐酸与pH=12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显中性 5.准确移取20.00mL某待测HCl溶液于锥形瓶中,用0.1000mol·L-1NaOH溶液滴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装入NaOH溶液进行滴定B.随着NaOH溶液滴入,锥形瓶中溶液pH由小变大 C.用酚酞作指示剂,当锥形瓶中溶液由红色变无色时停止滴定 D.滴定达终点时,发现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悬滴,则测定结果偏小 6.H2S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H2S H++HS-

2019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10 电解质溶液与离子平衡(讲)(含解析).doc

2019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10 电解质溶液与离子平衡(讲)(含解 析) 考向一弱电解质的电离与水的离子积 (1)考纲要求 1.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强弱电解质的概念。 2.了解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3.了解水的电离,水的离子积常数。 4.了解溶液pH的定义。了解测定溶液pH的方法。能进行pH的简单计算。 (2)命题规律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是化学平衡的延伸和应用,也是高考中考点分布较多的内容之一。电离平衡重点考查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建立,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酸碱中和反应中有关弱电解质参与计算等等。抓好基础知识的复习,理解电离平衡的本质,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例1】【2016年高考上海卷】能证明乙酸是弱酸的实验事实是()A.CH3COOH溶液与Zn反应放出H2 B.0.1mol/L CH3COONa溶液的pH大于7 C.CH3COOH溶液与NaCO3反应生成CO2 D.0.1 mol/L CH3COOH溶液可使紫色石蕊变红 【答案】B 【考点定位】考查酸性强弱比较的实验方法。 【名师点睛】强酸与弱酸的区别在于溶解于水时是否完全电离,弱酸只能部分发生电离、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以CH3COOH为例,通常采用的方法是:①测定0.1mol/LCH3COOH溶液pH>1,说明CH3COOH没有完全电离;②将pH=1CH3COOH溶液稀释100倍后测定3>pH>1,说明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且随着稀释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③测定0.1mol/L CH3COONa溶液的pH>7,说明CH3COONa是强碱弱酸盐,弱酸阴离子CH3COO-水解使溶液呈碱性。

实验四---电解质溶液

实验四 电解质溶液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并验证同离子效应对弱电解质解离平衡的影响; 2.学习缓冲溶液的配制,并验证其缓冲作用; 3.掌握并验证浓度、温度对盐类水解平衡的影响; 4. 了解沉淀的生成和溶解条件以及沉淀的转化。 二、实验原理 弱电解质溶液中加入含有相同离子的另一强电解质时,使弱电解质的解离程度降低,这种效应称为同离子效应。 弱酸及其盐或弱碱及其盐的混合溶液,当将其稀释或在其中加入少量的酸或碱时,溶液的pH 值改变很少,这种溶液称作缓冲溶液。缓冲溶液的pH 值(以HAc 和NaAc 为例)可用下式计算: ) Ac ()HAc (lg p )()(lg p pH θa θa --=-=c c K c c K 盐酸 在难溶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中,未溶解的难溶容电解质和溶液中相应的离子之间建立了多相离子平衡。例如在PbI 2饱和溶液中,建立了如下平衡: PbI 2 (固) Pb 2+ + 2I - 其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θsp K = c (Pb 2+) · c (I -)2,称为溶度积。 根据溶度积规则可判断沉淀的生成和溶解,当将Pb(Ac)2和KI 两种溶液混合时 如果: c (Pb 2+)· c (I -)2 >θ sp K 溶液过饱和,有沉淀析出。 c (Pb 2+)· c (I -)2 =θsp K 饱和溶液。 c (Pb 2+)· c (I -)2<θsp K 溶液未饱和,无沉淀析出。 使一种难溶电解质转化为另一种难溶电解质,即把一种沉淀转化为另一种沉淀的过程称为沉淀的转化,对于同一种类型的沉淀,溶度积大的难溶电解质易转化为溶度积小的难溶电解质。对于不同类型的沉淀,能否进行转化,要具体计算溶解度。 三、仪器和药品 仪器:试管,试管架,试管夹,离心试管,小烧杯(100mL 或50mL ),量筒(10mL ),洗瓶,点滴板,玻璃棒,酒精灯(或水浴锅),离心机(公用)。

第10章电解质溶液

第十章电解质溶液 二、选择题 1.不是共轭酸碱对的一组物质是( ) a NH3, NH 2- b NaOH , Na+ c HS- , S2- d H2O , OH- 2.100ml 0.1mol/dm3HAc溶液中,加入少量NaAc固体,则溶液的pH值:_______ a. 变小 b. 变大 c. 不变 d. 不能判断 3.对于可逆反应,其正反应和逆反应的平衡常数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__ a. 相等 b. 两者之和等于1 c. 两者之积等于1 d. 两者正负号相反 4.在稀醋酸溶液中,加入等物质量的固体NaAc,在混合溶液中不变的量是:___ a. pH b. 电离度 c. OH-离子的浓度 d. 电离常数 答案:1.B;2.B;3.C;4.D 5.已知AgPO4的K sp?为8.7×10-17,其溶解度为( ) A. 1.1×10-4mol·L-1 B. 4.2×10-5 mol·L-1 C. 1.2×10-8 mol·L-1 D. 8.3×10-5 mol·L-1 6. 下列有关分步沉淀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溶度积小者一定先沉淀出来 B.沉淀时所需沉淀试剂浓度小者先沉淀出来 C.溶解度小的物质先沉淀出来 D.被沉淀离子浓度大的先沉淀 7. SrCO3在下列试剂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 ) A.0.10mol·L-1HAc B.0.10mol·L-1Sr(NO3)2 C.纯水 D. 0.10mol·L-1Na2CO3 8 欲使CaCO3在水溶液中溶解度增大,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 .A.1.0mol·L-1 Na2CO3 B.加入2.0mol·L-1 NaOH C. 0.10mol·L-1CaCl2 D.降低溶液的PH值 9 向饱和AgCl溶液中加水,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AgCl的溶解度增大 B AgCl的溶解度、K sp均不变 C AgCl的K sp增大 D AgCl溶解度增大 10 已知K(ZnS)=2×10-2。在某溶液中Zn2+的浓度为0.10 mol·L-1,通入H2S气体,达到饱和c(H2S)=0.10 mol·L-1, 则ZnS开始析出时,溶液的PH值为( ) A. 0.51 B. 0.15 C. 0.13 D. 0.45 11 将等体积的0.20 mol·L-1的MgCl2溶液与浓度为4.0 mol·L-1的氨水混合,混合后溶液中c(Mg2+)为混合前浓度的多少倍(已知K(Mg(OH)2=5.1×10-12)( ) A.1.54×10-3 B 9.7×10-4 C. 1.54×10-4 D. 6.86×10-4 12 为除去PbCrO4中的SO42-杂质,每次用100 mL去离子水洗涤,一次作三次洗涤后PbCrO4的损失分别是( ) A.1.7mg, 5.1mg B..017mg, 0.051mg C..17mg, 3.4mg D..17mg, 5.1mg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10 电解质溶液与离子平衡(讲)(含解析)

专题10 电解质溶液与离子平衡(讲) 考向一弱电解质的电离与水的离子积 (1)考纲要求 1.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强弱电解质的概念。 2.了解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3.了解水的电离,水的离子积常数。 4.了解溶液pH的定义。了解测定溶液pH的方法。能进行pH的简单计算。 (2)命题规律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是化学平衡的延伸和应用,也是高考中考点分布较多的内容之一。电离平衡重点考查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建立,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酸碱中和反应中有关弱电解质参与计算等等。抓好基础知识的复习,理解电离平衡的本质,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例1】【2016年高考上海卷】能证明乙酸是弱酸的实验事实是()A.CH3COOH溶液与Zn反应放出H2 B.0.1mol/L CH3COONa溶液的pH大于7 C.CH3COOH溶液与NaCO3反应生成CO2 D.0.1 mol/L CH3COOH溶液可使紫色石蕊变红 【答案】B 【考点定位】考查酸性强弱比较的实验方法。 【名师点睛】强酸与弱酸的区别在于溶解于水时是否完全电离,弱酸只能部分发生电离、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以CH3COOH为例,通常采用的方法是:①测定0.1mol/LCH3COOH溶液pH>1,说明CH3COOH没有完全电离;②将pH=1CH3COOH溶液稀释100倍后测定3>pH>1,说明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且随着稀释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③测定0.1mol/L CH3COONa溶液的pH>7,说明CH3COONa是强碱弱酸盐,弱酸阴离子CH3COO-水解使溶液呈碱性。 【例2】【2016年高考江苏卷】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不相符合 ....的是()

实验四 电解质溶液

实验四电解质溶液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强弱电解质电离的差别及同离子效应。 2.学习缓冲溶液的配制方法及其性质。 3.熟悉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及溶度积原理的应用。 4.学习离心机、酸度计、pH试纸的使用等基本操作。 二、实验原理 1.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同离子效应 对于弱酸或弱碱AB,在水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AB A++B-,各物质浓度关系满足K? = [A+]·[B-]/[ AB],K?为电离平衡常数。在此平衡体系中,若加入含有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即增加A+或B-离子的浓度,则平衡向生成AB分子的方向移动,使弱电解质的电离度降低,这种效应叫做同离子效应。 2.缓冲溶液 由弱酸及其盐(如HAc-NaAc)或弱碱及其盐(如NH3·H2O-NH4Cl)组成的混合溶液,能在一定程度上对抗外加的少量酸、碱或水的稀释作用,而本身的pH值变化不大,这种溶液叫做缓冲溶液。 3.盐类的水解反应 盐类的水解反应是由组成盐的离子和水电离出来的H+或OH-离子作用,生成弱酸或弱碱的过程。水解反应往往使溶液显酸性或碱性。如:弱酸强碱盐(碱性)、强酸弱碱盐(酸性)、弱酸弱碱盐(由生成弱酸弱碱的相对强弱而定)。通常加热能促进水解,浓度、酸度、稀释等也会影响水解。 4.沉淀平衡 (1)溶度积 在难溶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中,未溶解的固体及溶解的离子间存在着多相平衡,即沉淀平衡。K sp?表示在难溶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中,难溶电解质的离子浓度(以其化学计量数为幂指数)的乘积,叫做溶度积常数,简称溶度积。根据溶度积规则可以判断沉淀的生成和溶解。若以Q表示溶液中难溶电解质的离子浓度(以其系数为指数)的乘积,那么,溶液中Q>K sp?有沉淀析出或溶液过饱和;Q=K sp?溶液恰好饱和或达到沉淀平衡;Q

9教案一实验三电解质溶液

9教案一实验三电解质溶液 ●教学目的 1.学会pH试纸的使用方法。 2.加深对电解质有关知识的了解。 3.加深对盐类水解的原理及规律的明白得。 4.通过判定不同盐溶液酸、碱性强、弱的实验,培养分析咨询题的能力。 5.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1.pH试纸的使用方法 2.强、弱电解质性质的比较实验 3.水解规律及阻碍因素的实验验证 ●教学难点 强、弱电解质性质比较的实验设计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方法 采纳启发讨论,实验验证的方法。 ●教具预备 投影仪 试管、试管夹、滴管、玻璃棒、镊子、酒精灯、火柴、玻璃片、烧杯、量筒 0.1 mol·L-1的HCl溶液、1 mol·L-1的HCl溶液、0.1 mol·L-1的CH3COOH溶液、 1 mol·L-1的CH3COOH溶液、饱和Na2CO3溶液、1 mol·L-1 (NH4)2SO4溶液、NaCl溶液、1 mol·L-1 CH3COONa溶液、2%的氨水、锌粒、酚酞、pH试纸、水 ●教学过程 [提咨询]实验室制取氯气,用什么方法证明氯气已收集满集气瓶? [生]用潮湿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接近集气瓶口,变蓝色,讲明已收集满。 [师]检验NH3的性质时,用到过什么试纸? [生]红色石蕊试纸。 [师]检验SO2气体性质时,用到什么试纸? [生]品红试纸。 [讲述]淀粉KI试纸、石蕊试纸、品红试纸用来检验气体性质时,其共同特点确实是需要润湿,这些试纸也可用来检验溶液的性质,我们今天学习一种一样不用来检验气体,只用来检验溶液性质的试纸的使用方法。 [板书]实验三电解质溶液 一、pH试纸的使用 [师]在课堂上的演示实验中,我们曾经用pH试纸测定过溶液的pH,请同学们回忆一下pH试纸使用方法。 [生]将pH试纸撕成小块,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溶液滴在试纸上,变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师]什么缘故要把试纸撕成小块? [生]节约用试纸。 [师]什么缘故不能把试纸直截了当伸入溶液中检验其酸碱性? [生]防止试剂被污染。 [师]测不同溶液的pH,玻璃棒能不能混合使用? [生]不能。 [师]假如只有一支玻璃棒,如何使用? [生]每蘸取一种溶液后,洗净擦干后再蘸取另一种溶液。 [师]下面请同学们自己动手测量0.1 mol·L-1的CH3COOH、2%的氨水、NaCl三种溶液的pH。 [学生实验]用洁净的玻璃棒分不蘸取少量0.1 mol·L-1CH3COOH、2%的氨水和

专题复习-电解质溶液

[考纲要求] 1.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强弱电解质的概念。2.了解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3.了解水的电离,水的离子积常数。4.了解溶液pH的定义;了解测定溶液pH的方法,能进行pH的简单计算。5.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以及盐类水解的应用。6.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7.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利用。 考点一溶液的酸碱性及pH计算 1.一个基本不变 相同温度下,不论是纯水还是稀溶液,水的离子积常数不变。应用这一原则时需要注意两个条件:水溶液必须是稀溶液;温度必须相同。 2.两种测量方法 溶液的pH值可以用pH试纸测定(精确到整数,且只能在1~14的范围内),也可以用pH 计(精确到0.1)测定。 3.三个重要比较 水溶液可分为酸性溶液、中性溶液和碱性溶液,下表是常温下这三种溶液的比较: 4.pH

(1)pH =7的溶液不一定呈中性。只有在常温下pH =7的溶液才呈中性,当在100 ℃时,水的离子积常数为1×10-12 ,此时pH =6的溶液为中性溶液,pH>6时为碱性溶液,pH<6 时为酸性溶液。 (2)使用pH 试纸测溶液pH 时,若先用蒸馏水润湿,测量结果不一定偏小。若先用蒸馏水润湿,相当于将待测液稀释了,若待测液为碱性溶液,则所测结果偏小;若待测液为酸性溶液,则所测结果偏大;若待测液为中性溶液,则所测结果没有误差。 5. 溶液中的c (H + )和水电离出来的c (H + )的区别 (1)室温下水电离出的c (H + )=1×10- 7 mol·L - 1,若某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 (H + )<1× 10- 7 mol·L - 1,则可判断该溶液呈酸性或碱性;若某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 (H + )>1× 10- 7 mol·L - 1,则可判断出该溶液中存在能水解的盐,从而促进了水的电离。 (2)室温下,溶液中的c (H + )>1×10- 7 mol·L - 1,说明该溶液是酸性溶液或水解呈酸性的盐 溶液;溶液中的c (H + )<1×10- 7 mol·L - 1,说明该溶液是碱性溶液或水解呈碱性的盐溶液。 6. pH 和等于14的酸碱混合问题的判断与计算 pH 和等于14的意义:酸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等于碱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的浓度。 (1)已知酸、碱溶液的pH 之和为14,则等体积混合时: 强酸、强碱――→恰好中和 pH =7 强酸、弱碱――→碱过量pH>7 弱酸、强碱――→酸过量pH<7 (2)已知酸、碱溶液的pH 之和为14,若混合后溶液的pH 为7,则溶液呈中性。 强酸、强碱―→V 酸∶V 碱=1∶1 强酸、弱碱―→V 酸∶V 碱>1∶1 弱酸、强碱―→V 酸∶V 碱<1∶1 (3)强酸、强碱等体积混合后溶液酸、碱性的判断: 题组一 走出溶液稀释与混合的误区 1. 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常温下pH 为2的盐酸与等体积pH =12的氨水混合后所得溶液呈酸性 (×)

第八章 电解质溶液复习

第八章 电解质溶液复习 法拉第电解定律限用于: ( ) (A) 液态电解质 (B) 无机液态或固态电解质 (C) 所有液态或固态电解质 (D) 所有液态、固态导电物质 1. 用铜电极电解 CuCl 2的水溶液,在阳极上会发生: ( ) (A)析出氧气 (B) 析出氯气 (C) 析出铜 (D) 铜电极溶解 2.用同一电导池分别测定质量摩尔浓度为 m 1=0.10 mol ·kg -1的两种电解质溶液,其电阻R 1=1000Ω,R 2=500Ω,则它们的摩尔电导率Λm ,1 :Λm ,2为( )。 (a )1:5 (b )5:1 (c )10:5 (d )5:10 3.298K 时,在含下列离子的无限稀释的溶液中,离子摩尔电导率最大的是( )。 (a )Al 3+ (b )Mg 2+ (c )H + (d )K + 4.CaCl 2的电导率与其离子的摩尔电导率的关系是( )。 (a )22,,,m CaCl m Ca m Cl +-∞∞∞ Λ=Λ+Λ (b )22,,,12 m CaCl m Ca m Cl +-∞∞∞Λ=Λ+Λ (c )22,,,2m CaCl m Ca m Cl +- ∞∞∞ Λ=Λ+Λ (d )22,,,2()m CaCl m Ca m Cl +-∞ ∞∞Λ=Λ+Λ 5. 某一强电解质M v+ X v-,则其平均活度 a ± 与活度a B 之间的关系是: ( ) (A) a ± = a B (B) a ± = (a B )2 (C) a ± = a B ? (D) a ± = (a B )1/? 6.298K 时,有质量摩尔浓度均为10.001mol kg -?的下列电解质溶液,其离子平均活度因子γ±最大的是( )。 (a )CuSO 4 (b )CaCl 2 (c )LaCl 3 (d )NaCl 7.质量摩尔浓度为11.0mol kg -?的()[]46K Fe CN 溶液的离子强度为( )。 (a )115mol kg -? (b )110mol kg -? (c )17mol kg -? (d )14mol kg -? 8. 质量摩尔浓度为m 的FeCl 3溶液(设其能完全解离),平均活度因子为γ±,则FeCl 3的活度a 为( )。 (a )4()m m θγ± (b )444()m m θγ± (c )44()m m θγ± (d )4427()m m θγ± 9.298K 时,有相关浓度的NaOH(1)和NaCl(2)溶液,两种溶液中Na +的迁移数t 1和t 2的关系为( )。 (a )12t t = (b )12t t > (c )12t t < (d )无法比较

第三章 电解质溶液 练习题

第三章电解质溶液 一、是非题[1] 弱酸的标准解离常数愈大,其解离度一定也愈大。() [2] 如果将NaOH及NH3·H2O溶液均稀释一倍,则两溶液中c(OH- )均减小到原来的二分之一。.() [3] 因为难溶盐类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所以它们都是弱电解质。() [4]根据酸碱质子理论,对于反应HCN + H 2O H3O+ + CN-来说,H2O和CN-都是碱。() [5] 计算H2S饱和溶液的c(H+ )时,可只按K(H2S)计算。因此,当H2S溶液中加入Na2S 时,将不改变H2S溶液中的c (H+ )。() 二、选择题[1] pH = 2.00的溶液与pH = 5.00的溶液,c (H+ )之比为()。 (A) 10;(B) 1000;(C) 2;(D) 0.5。 [2] pH = 1.00的HCl溶液和pOH = 13.00的HCl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值为.()。 (A) 1.00;(B) 13.00;(C) 7.00;(D) 6.00。 [3] 通常,在HAc (aq)平衡组成计算中,常取K(HAc) = 1.75 ×10-5,是因为()。 (A) K与温度无关; (B) 实验都是在25℃条件下进行的; (C) 温度为25℃,溶液浓度为1.0 mol·L-1时,K(HAc) = 1.75 ×10-5; (D) K随温度变化不明显。 [4] 某一弱碱强酸盐MA,其标准水解常数K=1.0 ×10-9,则相应弱碱的标准解离常数K 为.()。 (A) 1.0 ×10-23;(B) 1.0 ×10-5;(C) 1.0 ×10-9;(D) 1.0 ×10-14。 [5] 已知:K(HCN) = 6.2 ×10-10,则NaCN的标准水解常数为()。 (A) 1.6 ×10-6;(B) 6.2 ×10-10;(C) 6.2 ×10-24;(D) 1.6 ×10-5。 [6] 下列各种盐在水溶液中水解但不生成沉淀的是()。 (A) SnCl2;(B) SbCl3;(C) Bi (NO3 )3;(D) NaNO2。 [7] 在HAc溶液中,加入适量NH4Ac来抑制HAc的解离,这种作用为.()。 (A) 缓冲作用;(B) 同离子效应;(C) 盐效应;(D) 稀释作用。 [8] 下列溶液中,pH值最大的是()。 (A) 0.1 mol·L-1 HAc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0.1 mol·L-1 HCl; (B) 0.1 mol·L-1 HAc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0.1 mol·L-1 NaOH; (C) 0.1 mol·L-1 HAc 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蒸馏水; (D) 0.1 mol·L-1 HAc 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0.1 mol·L-1 NaAc。 [9] 根据酸碱质子理论,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同一种物质既可作为酸又可作为碱的为两性物质; (B) 质子理论适用于水溶液和一切非水溶液; (C) 化合物中没有盐的概念; (D) 酸可以是中性分子和阴离子、阳离子。 [10] 醋酸在液氨和液态HF中分别是()。 (A) 弱酸和强碱;(B) 强酸和强碱; (C) 强酸和弱碱;(D) 弱酸和强酸 [11]Debey 和Huckel提出了离子相互作用的离子氛理论。离子氛的实质是()。 (A) 离子间的静电作用力;(B) 分子间力; (C) 离子极化力;(D) 弱的共价键。 [12] 向含有AgCl (s)的饱和AgCl溶液中加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高考化学_【考点精练】专题10:电解质溶液与离子平衡

专题十电解质溶液与离子平衡 1.【2016年高考海南卷】向含有MgCO3固体的溶液中滴加少许浓盐酸(忽略体积变化),下列数值变小的是() A.c(CO32?)B.c(Mg2+) C.c(H+) D.K sp(MgCO3) 【答案】A 2.【2016年高考江苏卷】H2C2O4为二元弱酸。20℃时,配制一组c(H2C2O4)+ c(HC2O4-)+c(C2O42-)=0.100 mol·L-1的H2C2O4和NaOH混合溶液,溶液中部分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随pH的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指定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A.pH=2.5的溶液中:c(H2C2O4)+c(C2O42-)>c(HC2O4-) B.c(Na+)=0.100 mol·L-1的溶液中:c(H+)+c(H2C2O4)=c(OH-)+c(C2O42-)C.c(HC2O4-)=c(C2O42-)的溶液中:c(Na+)>0.100 mol·L-1+c(HC2O4-)

D.pH=7的溶液中:c(Na+)>2c(C2O42-) 【答案】BD 3.【2016年高考天津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使用催化剂能够降低化学反应的反应热(△H) B.金属发生吸氧腐蚀时,被腐蚀的速率和氧气浓度无关 C.原电池中发生的反应达到平衡时,该电池仍有电流产生 D.在同浓度的盐酸中,ZnS可溶而CuS不溶,说明CuS的溶解度比ZnS的小【答案】D

4.【2016年高考新课标Ⅰ卷】298K时,在20.0mL 0.10mol1 L-?氨水中滴入0.10 mol1 L-?的盐酸,溶液的pH与所加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已知0.10 mol1 L-?氨水的电离度为1.3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滴定过程应该选择酚酞作为指示剂 B.M点对应的盐酸体积为20.0 mL C.M点处的溶液中c(NH4+)=c(Cl-)=c(H+)=c(OH-) D.N点处的溶液中pH<12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 把盐酸滴加到氨水中,开始时溶液显碱性,当滴定达到终点时,溶液由碱性变为酸性,根据人视觉有滞后性,观察溶液的颜色由浅到深比较敏锐,所以为减小滴定误差,在该滴定过程应该选择甲基橙作为指示剂更精确些,不应该选择酚酞作为指示剂,错误;B.如果二者恰好反应,则会生成氯化铵,氯化铵是强酸弱碱盐,NH4+水解使溶液显酸性,因此M点pH=7,则M点对应的盐酸体积小于20.0 mL,错误;C. 根据电荷守恒可得:c(NH4+)+ c(H+)=c(Cl-)+c(OH -)。由于M点处的溶液显中性,c(H+)=c(OH-),所以c(NH4+)=c(Cl-)。盐是强电解质,电离远远大于弱电解质水的电离程度,所以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是:c(NH4+)=c(Cl-)>c(H+)=c(OH-),错误;D.N点氨水溶液中已经电离的一水合氨浓度等于溶液中氢氧根离子的浓度,c(OH-)=0.1mol/L×1.32%=1.32×10-3mol/L, 根据水的离子积常数可知:N处的溶液中氢离子浓度= 14 3 10 1.3210 mol - - ? =7.6×10- 12mol/L,根据pH=-lgc(H+)可知此时溶液中pH<12,正确。 【考点定位】考查酸碱中和滴定、弱电解质的电离以及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等知识。【名师点睛】酸碱中和滴定是中学化学的重要实验,通常是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来滴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由于酸、碱溶液均无色,二者恰好反应时溶液也没有颜色变化,所以通常借助指示剂来判断,指示剂通常用甲基橙或酚酞,而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