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三网融合的现状与发展_袁超伟

三网融合的现状与发展_袁超伟

三网融合的现状与发展_袁超伟
三网融合的现状与发展_袁超伟

2010年12月第33卷第6期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Journa l of Be ijing U niversity of Posts and T e lecomm un i cations

D ec .2010V o.l 33N o .6

文章编号:1007-5321(2010)06-0001-08

三网融合的现状与发展

袁超伟1

, 张金波1

, 姚建波

2

(1.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北京100876;2.遵义职业技术学院,贵州遵义563000)

摘要:探讨了三网融合的内涵,介绍了三网融合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分析了其在广电与电信领域中各自的优缺点,给出了三网融合的关键技术、下一代网络体系架构及三网融合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三网融合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及发展策略.

关 键 词:三网融合;电信网;电视网;计算机网;互联网中图分类号:TN915.81 文献标志码:A

Present Status and D evel op m ent of Net w ork Convergence

YUAN Chao -w e i 1

, Z HANG Jin -bo 1

, YAO Jian -bo

2

(1.Schoo l of I n for m ati on and C o mm un i cati on E ngi neeri ng ,B eiji ng Un i vers i ty of Posts and Teleco mm un i cati on s ,B eiji ng 100876,Ch i na ;

2.Zuny iP rof essionalT echnology Coll ege ,ZunyiGu iz hou 563000,Ch i na)

Abst ract :N et w ork convergence has beco m e an i m portant process and co mponent of broadband strategy .

N et w ork convergence is ai m ed at pro m oting the i n for m ation processing capac ity and m ak i n g ch i n a to be a net w or k po w er .The connotati o n of net w ork conver gence is d iscussed ,the do m estic and internati o na l cur -rent status is i n troduced,the respecti v e advantages and d isadvantages o f Broadcast&Te lev isi o n are ana -l y zed ,the key techno logy o f net w o r k convergence ,arch itecture of next generation net w ork and proble m s of net w o r k convergence are presented,and the d irection ,goa l and strategy of net w ork conver gence deve-l opm ent are proposed.

K ey words :net w or k convergence ;te l e co mmunicati o n net w ork ;te lev ision net w ork ;co m puter net w ork ;Internet

收稿日期:2010-12-01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2009ZX03002-009-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0672132,60872149)作者简介:袁超伟(1961)),男,教授,博士生导师,E-m ai:l yuan c w2000@bupt https://www.sodocs.net/doc/b411968665.html, .

0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信息交流的要求已不仅限于单一的语音信息交流.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传输的速度加快,语音、数据、

图像的综合信息服务给人们提供了更加自然、生动、真切和有效的交流方式.在我国,2001年制定并通过的十五计划纲要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促进电信、电视、计算机三网融合

[1]

;2006年制定并通过

的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指出,应积极推进三网融合,加快发展宽带用户接入网,稳步推进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建设,建设集有线、地面、卫星传输于一体的数字电视网络,构建下一代互联网,加快商业化应用,制定和完善网络标准,促进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三网融合是一种重要的产业融合现象,随着信息化推进、网络快速普及电子信息技术不断进步,三网融合的技术和体制障碍不断弱化,世界各国纷纷将三网融合作为提升信息产业发展的新

的增长引擎,上升为重要的国家战略[2],其中有许多成功经验为全面推动我国的三网融合提供了重要启示.

很多发达国家早已开展网络融合的相关工作,对于电信业和广电业混业经营的现状,为了避免垄断和推动行业的整体发展,美国成立了联邦电信委员会,它是独立于广播电视、电信进行管理的监管机构,政府的态度经历了从开始反对到后来支持的变化[3];英国的史蒂夫#马斯特斯(电信公司全球联合通信业务的负责人)认为,电信网、互联网和广播电视网等网络的融合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在融合过程中有效地发挥管理和引导作用,2003年英国成立了通信业管理机构,监管了原有电信、电视、广播、无线电等多个行业,大大推进了融合产业的发展.英国电信公司作为英国最大的网络运营商,在提供互联网、电话等通信服务的基础上,开办了自己的网络电视频道,同时,著名的英国广播公司(BBC)也进军网络,推出在线电视,凭借内容优势吸引了大批网络用户.马斯特斯认为,网络融合可以分为3个阶段:统一产业标准阶段;基础设施的融合阶段;延伸拓展阶段.即各种通信服务和管理机构的融合,是网络融合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要求.法国的电信和广播电视彼此是对称开放的,融合发展是主旋律,在网络融合上直接走了快车道.随着法国各运营商加快投资光纤网络,估计到2014年,将有50%以上的家庭选择三网融合的服务[4];2001年日本推出了5电信业务利用放送法6,目的是在网络融合的过渡时期,使利用电信设备播放电视合法化, 2002年出台的5关于促进电信和广播电视融合技术开发的法律6,把网络融合技术定义为/把利用因特网的电信传输和通过数字信号播放的电视融合在一起,并成为融合基础的电信广电技术0. 2010年1月13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5],会议上明确了三网融合的时间表.

从全球范围看,无论是学术界、标准化组织,还是产业界都没有/三网融合0这一术语,只有/融合(convergence)0或/三合一(triple play)0 2个词[6],前者在国外网络融合相关文献中使用,但含义十分宽泛,牵涉的领域也很广阔,不仅仅指三网融合;后者是一种融合了话音、数据和视频业务的捆绑业务模式.总之,三网融合作为一个世界性的信息通信业间业务融合的趋势和必然,远不指一个纯粹的技术术语,也不存在严格的定义.在国内三网融合的定义是指电信网、计算机网和电视网三大网络通过技术改造,实现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下一代互联网的融合,能够提供包括语音、数据、图像等综合多媒体通信业务.融合主要是业务应用层面的融合,表现为技术标准趋于一致,网络层互联互通,物理层资源实现共享,业务应用层互相渗透和交叉,所有业务和技术基于统一的I P通信协议,最终走向统一行业监管政策和监管机构融合的国际大趋势.互联网本质上是一种寄生性网络,不对底层做任何规范,没有自己真正的主干网,主要依托在其他基础网上,并且,互联网与电信网融合已完全实现,互联网与广播电视网的融合也基本实现,所谓三网融合的关键是电信网与广播电视网的融合,即两网融合的问题,所谓三网融合并非仅限于网络的融合,涉及的范畴十分广阔,最终将使3个产业链的融合,即三业融合,这必将造就一个全新的信息产业[6].

1网络现状

如图1所示,网络融合的内涵是从分离的网络、分离的业务演进到统一融合的网络来提供各种业务.

网络融合不是全业务牌照发放的概念,目前阶段,三网融合的重点应放在对三网的改造上,使网络可以基于I P在各自数据应用平台上提供多种服务,承载多种业务,让已经具有基本能力的各种网络系统进行适当的业务交叉和渗透,充分发挥各类网络资源的潜力[7].从技术上看,尽管各种网络仍有自己的特点,但技术特征正逐渐趋向一致,如数字化、光纤化、分组交换化等,特别是逐渐向I P协议的汇聚已成为下一步发展的共同趋向[8].当各种网络平台达到可承载本质上相同的业务能力时,它们才真正成为可以相互替代的,打破了3个行业中历来按业务种类划分市场和行业的技术壁垒.技术的进步使传统的行业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并促进了行业技术、服务和市场走向融合[9].网络融合的动力是降低成本,增加利润,同时也是用户和业务发展的需求;网络融合涉及网络承载网、业务控制、终端、应用等领域;网络融合是业界长期追求的目标,是个长期的过程;三网融

2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第33卷

图1网络融合演进示意图

合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10],可为电信、广电和互联网运营商提供新的市场,减少提供业务的成本,满足用户业务多样化的需求,将刺激相关技术创新和市场规模的扩大.金融危机过后,多国将提高网络带宽和创新业务模式作为促进经济的手段之一,电信运营商传统业务饱和、增长空间有限,急需新业务[11].广电部门从2000年以来发展数字电视,进展缓慢,用户满意度不高,存在/事业单位,企业管理0和/条块分割0等体制问题[12].电信与广电两大部门之间的利益纠葛是影响三网融合业务发展的重要因素.广电部门的优势是信道资源丰富,具有节目播出权,并掌握内容;广电部门的劣势是单向网,条块分割,缺乏企业思维、运营能力和技术力量;电信部门的优势是双向网,全程全网,企业经营,技术力量强,资金实力雄厚;电信部门的劣势是接入带宽有限,无节目播出权.广电部门提出了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nex t gen-erati o n br oadcasting)的目标概念[13-14],提出成立国家有线电视公司,双向网改造,推出高清数字电视(H DTV,h i g h-defi n iti o n TV)、3D-H DTV[15-16]等新业务,封杀网络电视(I PTV)[17];电信部门正在增加接入带宽,预计到2012年,中国电信将提供50~ 100M bit的网络带宽接入,北京联通将全力推进光纤入户,目标是家庭宽带达到20M b it以上,企业宽带达到100M b i,t高端企业达到10Gbi.t

2三网融合所面临的问题

三网融合是一种行业、专业间的整合,融合不仅节约了资源,简化了业务的提供,也有利于业务创新,增加了业务的多样性,而且降低了消费成本,提高了消费者的便利性.虽然三网融合有诸多的优点,但是仍然存在许多问题[6].

211三网融合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三网融合并不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需要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逐步实施[18].应当在网络和业务层面,电信网与互联网的融合已完成,目前正在进行广电网与互联网的融合,最后再实现三网的大融合;在数据层面,语音与数据的融合已完成[19-20],数据与视像的转换已基本实现[17],最后再实现三者的大融合;在基础设施层面上,目前应在最大共享现有网络资源的基础上,再统一规划和建设下一代全新的宽带信息网.

在技术层面上,三网融合并非简单解决网络水平上的融合,包括核心网、城域网、接入网、设备终端的互联互通,而应重点处理好网络垂直层面上的融合,包括应用、业务、传送、控制等不同应用层面上的相互包容与相互渗透,主要工作细节集中在微融合上,例如移动与固定的融合、接口及标准的融合等,最终实现管理和控制上的融合[21].

从国外网络融合的情况来看,现有的任何一个网络在短期内不可能胜任其他两网的功能,这是因为网络都是根据具体的业务需求而设计的,很难满足其他应用的要求.随着三网融合的推进,将会遇到许多技术问题,简单归纳如下[22]:

1)传输的宽带化

骨干网传输的宽带化是三网融合的重要基础,但采用何种传输方式还没有统一观点.

3

第6期袁超伟等:三网融合的现状与发展

2)交换的高指标

高性能的宽带交换机是三网融合的关键,根据以往的实践经验,网络阻塞的瓶颈在于网络交换机.随着三网融合业务的开展和大数据流的出现以及广电业务的市场化,三高网络交换机(高交换速度、高网络吞吐量、高QoS)的性能将是三网融合的重要指标[23],也是网络融合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

3)/最后一公里0问题

用户的宽带接入问题,又称/最后一公里0问题,是三网融合的难点,问题的关键是用户如何通过统一的接入设备来实现已有的三网业务[24-26].

212三网融合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

1)产业政策需要调整

就目前而言,要真正实现三网融合,在国家的产业政策层面上就必要进行一定的调整,如国际互联网的出口问题[27].

2)行业监管责任需要明确

目前,广电网、电信网分属2个行业主管部门,广电部门作为意识形态部门,除了具有三网融合中的网络传输任务外,还承担着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信息安全的任务.为了避免三网融合中出现无休止的争论,需要一个组织来监管三网融合中在国家文化安全、信息安全、市场拓展、产业布局、行业规范等方面产生的一系列问题[28].

3)内容信息监管需要改进

三网融合中内容信息的监管是一大难题,按照我国国情,三网的信息管理不能等同对待,否则会阻碍发展.

4)业务融合面临挑战

由于设计目标不同,广电网和电信网的网络结构不同,所采用的技术和业务的重点也不相同,在业务融合的过程中会面临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所以,业务融合不仅仅是机遇,更是挑战.

5)行业标准需要统一

电信网、计算机网和广电网各自有不同的技术规范、网络结构和管理理念,故三网的技术标准缺乏兼容性、透明性、互联互通性,三网网间的费用结算也存在差异性,所以,国家有必要统一规划,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和网间结算标准来避免重复建设、无序竞争,克服互联互通的障碍.

国家虽然对三网融合已经拟定了时间表,试点工作正在启动,但仍然需要克服产业政策、行业监管、信息监管、业务融合、标准统一等许多方面的困难,真正实现三网融合仍然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29].

3三网融合的发展趋势

311三网融合的目标

三网融合的终极科学目标是创造全新的互联网,三网融合的长远目标不能局限于两大行业的相互准入[6].

广电部门的目标是用10年时间建成覆盖全国3亿家庭的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加速形成与电信网公平竞合的态势,突破/三网融合0中的/代差0瓶颈,同时增强广播电视舆论阵地的时代作用,营造网络文化有序创新环境,促进电子信息产业结构调整,带动现代服务业高速发展,为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实力做出重要的历史性贡献1同时,要加快有线数字电视网络的建设和整合,全面推进有线电视网络数字化和双向化升级改造,优化网络资源配置,提高网络业务承载能力和对综合业务的支撑能力,建立符合全业务运营要求的可管、可控、具备安全保障能力的技术管理系统和业务支撑系统;适应三网融合需要,按照网络规模化、产业化运营的要求,积极推进各地分散运营的有线电视网络整合,逐步实现全国有线电视网络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营、统一管理.

国务院已经明确提出了推进三网融合的阶段性目标,包括:2010)2012年,重点开展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试点,探索形成保障三网融合规范有序开展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2013)2015年,要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全面实现三网融合发展,普及应用融合业务,基本形成适度竞争的网络产业格局,基本建立适应三网融合的体制机制和职责清晰、协调顺畅、决策科学、管理高效的新型监管体系;2016) 2020年,完成全网建设,实现全网业务的开展与运营,建成分级结算和管理体系,完成监管网络的全面建设,建成为国家网络文化传播和社会信息服务的主要基础设施.应该说,这三步实施计划尽管时间较长,但是考虑到行业的现实和我国特殊的监管体制现状,这仍然是一个重要的突破性进展,既有了阶段性实施目标,而且明确涵盖了监管层面的融合目标,比前几年的现场试验有了实质性的进步.若这一目标能够按时实现,将是我国信息通信行业的重大历史性进步,对于行业发展和老百姓的生活以及社会的进步和文明会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预期达

4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第33卷

到的发展水平包括:具有100M b it~1Gbit的固定和无线综合宽带接入能力;天地一体化的综合广播能力;高速的I P核心承载网路由能力;1Tb it甚至更高的骨干传输能力;多种架构并存的服务平台和信息分发、存储能力;人机、物物和人际间多种通信方式并存的能力;强大的网络计算能力;分级完备的管理和安全防护能力.

312三网融合的发展方向

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早已启动了与国内三网融合相类似的工作,但较少采用/三网融合0这个名词,这也是由于国外在相关工作中有着较为宽松的产业环境和发达的商业机制,无需专门把三网原先的行业性质放在很高的位置来描述.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10年前就已经跨过了重要的政策门槛,目前已经在相关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无论是在通信服务、卫星直播电视业务方面,还是在新兴的2G/3G移动通信业务、宽带接入业务、有线数字电视业务和地面数字电视(DTT,d i g ital terrestrial telev isi o n)等方面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同时,这些工作还带动了周边各种产业的发展,例如,网络数字内容制作、消费电子产品销售等.目前,以欧美、日韩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已实现从三网融合初期阶段向成熟阶段的转变,其特征是三网融合工作的重点从增加媒体内容提供为主向为社会各方面提供信息基础设施为主的转变,如近期受到国际广泛关注的物联网等已经开始通过电信网、互联网和广电网向不同用户群同时提供服务.

从骨干/城域交换网来看,传统电信网使用的是电路交换机或基于电路的分组交换机;互联网使用的是路由器;传统有线电视广播网不需要骨干交换机,网络数字化双向改造升级后需要什么样的交换机,国际上并无定论,都还处在研究中.从接入网来看,网络在接入端上已经有双绞线、同轴电缆、五类线、光纤、电力线、无线等多种接入方式,不存在相互间的融合问题,也不可能有/大一统0的解决方案.原因包括4个方面:1)以I P为基本架构的承载网络将长期存在;2)网络带宽的需求无疑将会产生跳跃式的增加;3)网络融合技术发展势在必行;

4)业务将决定网络发展的方向.业务是驱动网络发展的核心动力,统计表明,如果网络中视频业务增加到5%,那么将消耗95%的网络带宽;如果新一代的数字广播电视网建成以后,传统的电话、上网、邮件业务在这里都将成为一种免费或者是包月的服务(很难成为新的业务增长点),电话再按照时间/距离计费的运营模式必将成为历史.所以,未来网络演变将以大规模的实时互动视频业务为主导,或抽象地说,是以长时间占用带宽的、实时性/交互性很强的宽带流媒体为基本业务的新兴服务的发展所驱动,逐步过渡到新一代网络目标.下一代网络的特征主要体现在6个方面.1)多业务特征.电视节目是目前所有业务传输对质量、时延等要求最高的业务,满足电视节目传输要求的网络,同样能够满足现有网络业务的要求.2)宽带化特征.视频节目对带宽的要求比话音、数据业务对网络带宽的要求高很多.3)分组化特征.节目是以/分组流0的形式传输,特别是经过压缩编码后的视频节目,信源编码、信道纠错编码等都需要进行分组处理,各种体制的区别在于分组格式不同.4)泛在性.5)安全性.

6)可管理性.

313三网融合的发展策略

三网融合的第1种观点是:可以建立在基于电信网的融合核心网(软交换或I M S[30])上,在相对宽松的规范下,独立发展电信网、广电网与互联网的业务,并通过特定的技术构建三网节点互联、互通、互操作平台,完成信令和路由信息的转换与集成.第2种融合方案更彻底,一些人建议将核心网合并到三者公共承载传输网(基于SDH和WDM/ DWDM[31-32])上,在此基础上构建3个不同业务网:电信业务网、互联业务网和广电业务网,并对其中交叉性业务力求统一标准和协议.该方案较符合I T U-T 对NGN[17]的设想,似乎更有前途.

广电部门的发展策略是在有线电视数字化和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C MMB,China m ob ile mu lti m edia broadcasti n g)[33]基础上,以自主创新的/高性能宽带信息网(3Tnet)0关键技术为支撑,构建适合我国国情/三网融合0的、有线与无线相结合的、全程全网的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NGB),以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标准为核心,可同时传输数字和模拟信号,具备双向交互、组播、推送播存和广播4种工作模式,可管、可控、可信、全程、全网的宽带交互式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三网融合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整体产业发展水平较低.虽然国内三网融合工作所需的各项技术通过引进和自研已经接近发达国家,但在新技术的知识产权和关键元器件制造能力方面基本上属于空白.我国网络规模庞大,但

5

第6期袁超伟等:三网融合的现状与发展

网络整体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方面落后于国外发达国家水平.更严峻的是,国内在三网融合新型产业链的构建、运营/经营模式、内容创新、法律法规等方面严重落后于国外发达国家,这也是国内三网融合工作要优先解决的问题.我国三网融合的工作要赶上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需要经历一个发展过程,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传统业务双向进入和网络整体水平提升的问题,这是决定我国三网融合工作能否正常开展的基础.目前,我国电信网是依照下一代网络(NGN,nex t generati o n net w or k)的发展路线;广播电视网是依据NGB的发展路线,NGB标准体系包含网络平面、业务平面、管控平面、用户终端、运营服务5个方面的系列标准;互联网依据下一代互联网(NGI,next generati o n I nter net)[34]的发展路线在逐步演进.

3个演进路线并不完全一致,3个物理网络还将长期共存、互相竞争、互相合作.但网络采用的关键技术将逐步趋同,尤其是在核心网络、传输网络和终端技术方面将接近一致.3个网络所开展的业务将不再受传统网络分工的制约,传统的业务会相互渗透、相互交叉,三大网络通过技术改造,都能够提供包括语音、数据、图像等综合多媒体的通信业务.在基础问题解决后就要着手推进产业链重组;近期这种产业重组将首先在文化产业(广播电视播出)和通信信息业之间实现,在信息产业内部(广电网络、电信网络)实现,各方通过参与构建一个符合/泛媒体0和/泛在网0初步需要的信息使用和传播环境来消除原先的行业壁垒.在此基础上,各方不断将网络和服务覆盖的范围向更多的行业延伸,同时不断吸纳其他行业内容环节和信息服务环节的参与,逐步形成一个新的产业体系.广电、电信和互联网三个传统行业各自紧密捆绑的产业链条将被打破和重组,新的产业链条将划分为内容、服务、传输、制造、营销5个大的产业环节.

4结束语

三网融合的基础是互联网.今天,电信和广电部门的主要业务都正在迅速转移到互联网上,面向广大消费者的数据业务运营在互联网上,使互联网成为电信行业的基础网络.网络电视台和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电信业带来了无限商机.国内外三网融合的实践经验表明,三网融合是一个不断探索、发展和演进的过程,虽然融合之路艰辛曲折,但目标清晰明确,人们期盼的三网融合终将实现.

参考文献:

[1]胡瑜熙,郑毅.三网融合发展现状探讨[J].电讯技

术,2008,48(5):12-16.

H u Y ux,i Zheng Y.i D iscussi on on the deve l op m en t of

t hree ne t w orks conve rgence[J].T e l eco mmun icati on En-

g i neeri ng,2008,48(5):12-16.

[2]温建伟,王厚芹.国际三网融合进程评价与启示[J].

电视技术,2010,34(6):113-115,119.

W en Jianwe,i W ang H ouqi n.Eva l uati on and enli ghten-

m ent o f i nternationa l tr-i net wo rks i ntegration[J].V i deo

Eng i nee ri ng,2010,34(6):113-115,119.

[3]G reenste i n S.L eg i s l ating entrepreneurshi p:an oxy m o-

ron?[J].M i c ro,2006,26(4):4,86.

[4]V i a lle P,Ep i nette O.A ntecedents and pa tterns o f ind-i

rect d i stri buti on of te l ecommunicati ons serv i ces:t he case

of france telecom[C]M Inte rnati onal Conference on Serv-

ices Syste m s and Serv ices M anagement(I CSSS M2005).

Ev ry France:IEEE P ress,2005:1314-1318.

[5]殷继国.论我国电信业不对称规制法律制度的完

善)))以第三次重组和三网融合为背景[J].北京邮

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4):34-39.

Y i n Jiguo.O n the i m prove m ent of asymm etry regu l a ti on

lega l syste m of teleco m i ndustry i n China)))w it h i n the

t h ird reconstructi on o f te l eco m i ndustry and convergence

o f three net w orks[J].Journa l of Beijing U niversity of

Posts and T eleco mm un ica tions:Soc ial Sc i ences Edition,

2010,12(4):34-39.

[6]韦乐平.三网融合的思考[J].电信科学,2010,26

(3):1-6.

W e iL epi ng.T h i nk i ng on t hree net w ork converg ence[J].

T e l eco mmunicati ons Science,2010,26(3):1-6.

[7]赵照.基于IP-软交换技术的数字广电运营平台[J].

电视技术,2005,29(1):7-10.

Zhao Zhao.D i g ita l bro adcasti ng and telev i sion ope rationa l

platf o r m based on IP-so ft-s w itch[J].V i deo Eng i nee ri ng,

2005,29(1):7-10.

[8]王小伟,刘世栋.软交换)))三网融合的关键技术

[J].电视技术,2003,27(12):44-46.

W ang X iaow e,i L i u Shidong.So ft s w itch-key techno log i es

for the conv ergence o f the three net wo rks[J].V ideo En-

g i neering,2003,27(12):44-46.

[9]李荣华,牛建湘,刘文剑.基于NGN的新兴电信运营

商的创新发展研究[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

学版,2008,20(1):25-31.

6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第33卷

L i R onghua,N i u Jianx i ang,L i u W en jian.O n busi ness

i nnovati on of NGN and latter com petito rs i n te l eco mmun-i

ca ti on m arket[J].Jou rna l of Chongqi ng U niversit y o f

Po sts and T e l eco mmun icati ons:Soc ial Sc i ence Ed iti on,

2008,20(1):25-31.

[10]王厚芹,车士义.推进我国三网融合势在必行[J].

电视技术,2010,34(6):109-112.

W ang H ouqin,Che Sh i y.i I mperati ve trend o f tr-i

ne t w orks integ ra ti on pro m oti on i n Chi na[J].V ideo En-

g i nee ri ng,2010,34(6):109-112.

[11]邓永红.三网融合是有线电视网络发展的必然趋势

[J].电视技术,2004,28(2):43-45.

D eng Y onghong.N et wo rk converg ence is an i nev itable

trend f o r the evo l ution o f cable TV net wo rk[J].V i deo

Eng ineer i ng,2004,28(2):43-45.

[12]梅叶华,顾俊华.基层广电网络运营商如何应对三

网融合[J].电视技术,2010,34(6):118-119.

M e iY ehua,G u J unhua.T he strategy to dea l w it h t he

ne t w ork convergence f o r bas i c level busi ness offers o f

broadcast and te lev isi on[J].V ideo Eng ineer i ng,2010,

34(6):118-119.

[13]刘晓雪,章文辉.浅谈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

[J].电视技术,2009,33(22):150-152.

L i u X iaoxue,Zhang W enhu.i Introduc tion o f t he nex t

gene ration broadcasti ng net wo rk(NGB)[J].V ideo En-

g i neering,2009,33(22):150-152.

[14]W oo K S,L ee K I,P aik J H,et a.l A DSFBC-O FDM

fo r a nex t generation broadcasti ng system w it h mu lti ple

an tennas[J].Broadcasti ng,2007,53(2):539-546. [15]H o ff m ann H,Itagak iT,W ood D,e t a.l A novelm ethod

fo r sub jecti ve picture qua lity assess ment and furt her

st udies of HDTV for m a ts[J].B roadcasti ng,2008,

54(1):1-13.

[16]W ood D.M odel behav iour f o r3D-HDTV[J].E l ectron-

i cs L ette rs,2010,46(15):1045-1047.

[17]L ee G M,L ee C S,RheeW S,e t a.l Functi ona l arch-i

tecture for NGN-based personalized IPTV Se rv ices[J].

B roadcasti ng,2009,55(2):329-342.

[18]唐伦,罗常青,庞涛,等.三网融合的技术研究与探

索[J].中国有线电视,2005(24):2382-2386.

T ang L un,Luo Changq i ng,Pang T ao,et a.l T echnical

research on three net wo rks convergence[J].China D ig-

ital C ab l e TV,2005(24):2382-2386.

[19]Sengupta S,Cha tter j ee M,G angu l y S.I mprov i ng qua l-i

ty o f V oIP stream s over W M i ax[J].Computers,2008,

57(2):145-156.[20]D eyun G ao,Ji anfe i C a,i Chuan H eng Foh,et a.l I m-

prov i ng W LAN V o IP capac ity through se rv ice differentia-

ti on[J].V ehicu l ar Techno l ogy,2008,57(1):465-474. [21]韦乐平.电信技术发展的趋势和挑战[J].重庆邮电

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2(5):545-550.

W e i L ep i ng.D eve l op trends and chall eng es o f te l eco m-

municati on techno log i es[J].Journa l of Chongqi ng U n-i

versity o f P osts and T e l eco mmun ica ti ons:N atura l Sc-i

ence Editi on,2010,22(5):545-550.

[22]李辉,张翠莲.三网融合浅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

科技,2010(27):152.

L iHu,i Zhang Cuili an.Study on net work convergence[J].

M anage m ent&T echno l ogy of S M E,2010(27):152. [23]徐晔,毕艳忠,方贵明.社区宽带综合业务网服务质量

保证的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6(7):220-222.

X u Y e,B iY anzhong,F ang G u i m ing.R esea rch on qua-l

ity of serv ice guarantee i n co mmun ity b roadband net work

system w ith i ntegrated serv ices[J].A ppli cation R e-

search of Com puters,2006(7):220-222.

[24]C i o ffi JM,Jagannat han S,M ohseniM,e t a.l CuPON:

t he copper a lt ernati ve to PON100G b/s DSL net works[J].

CommunicationsM agazi ne,2007,45(6):132-139. [25]何鹏,付兰英.适合三网融合的小区光纤接入解决

方案及仿真[J].光通信研究,2010(3):29-32.

H e P eng,Fu L any i ng.A fi ber-opti c access soluti on f o r

tr i ple-play-based co mmunities and its si m ulation[J].

Study on O ptica l Communicati ons,2010(3):29-32. [26]原荣.宽带接入网技术和发展趋势[J].光通信技

术,2001,25(3):167-171.

Y uan R ong.T he techno log i es and deve l op m ent trends of

broadband access net w ork[J].O pti ca l Co mmun ica ti on

T echnology,2001,25(3):167-171.

[27]苟莉莉.三网融合/元年0的I PTV政策评析[J].重

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7(3):21-

24.

[28]胡丹.浅析三网融合的法律规制[J].北京邮电大学

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2):29-32.

[29]杨昌庆./三网融合0面临五大问题[J].中国传媒科

技,2010(4):20.

[30]Ca m ar ill o G,K auppi nen T,Kupari nen M,et a.l T o-

w ards an i nnova tion or i ented IP mu lti m ed i a subsystem

[J].Comm un i cations M agazine,2007,45(3):130-

136.

[31]Y uhua Chen,W en ji ng T ang.R econfi gurab l e asymm etr ic

optica l burst s w itching for concurrent DW DM m ulti m ode

s w itchi ng:arch itecture and research directi ons[J].

7

第6期袁超伟等:三网融合的现状与发展

Communicati onsM agazi ne,2010,48(5):57-65. [32]Cho w C W.W ave length remodu lati on usi ng DP S K down-

and-upstrea m w ith h i gh ex ti ncti on rati o for10-G b/s

DWDM-passive op tica l net w orks[J].Photonics T ech-

no l ogy Le tters,2008,20(1):12-14.

[33]Zhang K a,i H uang X i n m i ng,W ang Zhong feng.A dua-l

ra te LDPC decode r fo r Ch i na mu lti m ed i a m obile broad-

casti ng sy stem s[J].Consume r E l ec tron i cs,2010,56

(2):399-407.

[34]X iaohua T ian,Y u Cheng,X uem in Shen.DOM:a sca-l

able mu lti cast pro t o co l for nex t-gene ration Internet[J].

N e t w ork,2010,24(4):45-51.

RFID标签天线设计技术的研究

研究单位:北京邮电大学电子工程学院

课题负责人:李秀萍

课题组成员:李秀萍高建军杜挺廖剑锟张宁徐晓宁尚家川

曹亮杨子江郑洋章理徐志枢谭娟娟杨燕

李寿林应荧莹等

结题时间:2010年7月

本课题为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先进制造技术领域射频识别(RFI D)技术与应用专题项目(课题编号:2006AA04A102).

课题组开发了RFI D标签天线库及基于该库的RFI D标签天线设计和优化平台,创新性地提出以提取RFI D标签天线关键尺寸与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式获得天线非线性模型.该模型提供了可选的14款天线尺寸变量和芯片参数,形成以天线尺寸和芯片参数为输入变量、标签读取距离为输出(天线性能参数)的设计和优化平台,方便用户根据实际芯片参数进行天线仿真或根据读取要求进行天线尺寸优化.该平台用秒量级的时间即可完成相关仿真和优化,与现有商业化电磁仿真软件相比,效率提高了数百倍.

主要成果包括5个方面.

1)提出能匹配多种芯片的RFI D标签天线设计技术,设计并完成了基于不同工艺的加工、测试及产业化应用的14款RFI D标签天线,给出了标签天线和读写器天线的测试解决方案.

2)开发的平台具有以下优点:1设计的常规RFI D标签天线的仿真时间由10分钟量级减少为秒量级;o软件提供的优化功能在结构尺寸无法满足与当前芯片阻抗匹配的情况下,有助于快速得到标签天线的优化结构尺寸并进行仿真;?可快速获得所需标签天线的结构尺寸,便于进行加工测试,极大地提高了测试和调试标签芯片阻抗的效率.

3)开发的平台在中芯国际(上海)集成电路有限公司得到了应用,用于解决芯片阻抗在大范围变化情况下,标签天线的快速设计问题.结果表明,该平台提供的RFI D标签天线结构适用于不同芯片,在芯片阻抗大范围改变的情况下,用户只需输入相应的阻抗值,即可在数秒内得到优化的天线结构尺寸.

4)RFI D标签天线库对相关企业的天线选型和加工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分别应用于武汉德瑞信息有限公司和武汉信息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5)基于课题研究成果延伸进行的近场标签和近场读写器天线设计分别得到了香港物流与供应链研发中心(LSC M)和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的持续资助,其中西门子公司资助研发的读写器天线设计已成功申请国际专利,多项设计结构已投入西门子公司的产业化生产.

8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第33卷

“三网融合”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精)

三网融合”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信息交流的要求已不仅限于单一的语音信息交流,近些年来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传输的速度加快,语音、数据、图像的综合信息服务给人们自然、生动、真切和有效的交流方式。下面,就我国"三网融合 "发展谈几点看法。 1、三网融合”的提出 互联网、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三网合一,1996年就已在国内提出。当时三个信 息网络都是沿着自己的某种方式在发展,力求满足社会的需求。一为邮电通信网, 它是信息基本通道,也是国家基础设施不可缺少的部分;二是计算机网,从中国网 (CHINANET到互联网(Internet ,已成为重要科研机关及部门交换信息的主渠道;最 后一个不被人们所重视但又非常需要的有线电视网(CACT 0 90年代后期多媒体迅速发展,所以人们就想到如果能将三网合一,将节约大量的投资,方便社会各阶层人士的需求,而且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三网怎么融合为一一直来有两种定义,一是物理层的融合,即将三张网合而为一; 二是业务层的融合,即在同一个网络上可以同时开展语音、数据和视频等多种不同的业务,其实就是"数字融合",国际上称之为"DigitalConvergenee"。第一种定义 实际上是部门的变革。网络统一的背后是管理权的整合,实施和运作难度很大。第二种定义从市场角度来看,一个三方竞争的状态有利于消费者和业务成长。 所以" 三网融合"并不是指目前用于传播语音、数据和视频信号的三个网--电信网、互联网和广播电视网--最终融合为物理上的一个网络,或者其中的某一个网络将取代 另一个网络。三网融合比之三网合一更符合事实。所以现在看到的文章多以三网融合来描述这三张网的未来。 2、三网融合发展情况 我国在10多年前就提出三网融合,之后连续被列入国家"九五"、"十五"、" 卜一五"计戈叽那在视频类业务上升为主要应用的今天,为什么三网融合还没有实

三网融合的意义及其发展前景

三网融合的意义及其发展前景 2010013232 肖永博 (清华大学软件学院软件01班北京100084) 摘要:仅仅通过一根缆线就可将电视网、计算机网、电信网融合在一起,根据客户具体需要选择网络和终端,完成通信、电视、上网等需求,让民众用电视遥控器打电话,实现在手机上看电视剧。“三网融合”带来的不仅仅是信息传递成本的降低,电视网、计算机网、电信网的融合更意味着优化的信息系统市场、便捷的客户使用方式。 关键词:三网融合,政策,商业难题 目录 1 引言 1.1 三网融合的概念及意义 2 三网融合的发展问题 2.1 实现三网融合的关键 2.1.1 业务融合空间 2.1.2 融合的实行和普及 2.1.3 受益企业 2.1.4 用户间的信息交互 2.2 国际现状 2.2.1 英国方面 2.2.2 美国方面 2.2.3 日本方面 2.2.4 法国方面

3 我国三网融合发展历程及前景分析 3.1 我国三网融合的发展历程 3.2 在我国“三网融合”面对的商业三大难题 3.3 三网融合带来的受益企业 3.4 既得利益在融合中的作用 4 结束语 4.1 两个方向的优缺点分析 4.2 下一步研究方向 5 参考文献 6 附录 1引言 三合是一种广义的、社会化的说法,在现阶段它是指在信息传递中,把广播传输中的“点”对“面”,通信传输中的“点”对“点”,计算机中的存储时移融合在一起,更好为人类服务,并不意味着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三大网络的物理合一,而主要是指高层业务应用的融合。其表现为技术上趋向一致,网络层上可以实现互联互通,形成无缝覆盖,业务层上互相渗透和交叉,应用层上趋向使用统一的IP 协议,在经营上互相竞争、互相合作,朝着向人类提供多样化、多媒体化、个性化服务的同一目标逐渐交汇在一起,行业管制和政策方面也逐渐趋向统一。 所谓“三网融合”,就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通信网的相互渗透、互相兼容、并逐步整合成为全世界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三网融合”是为了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形成适应性广、容易维护、费用低的高速宽带的多媒体基础平台。 “三网融合”后,民众可用电视遥控器打电话,在手机上看电视剧,随需选择网络和终端,只需要拉一条线、或无线接入即完成通信、电视、上网等。 图1

媒介融合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媒介融合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当前,传媒领域正在发生着一场重大的变革。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媒介技术的逐渐革新,尤其是现时网络化技术的推动,让媒介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化,媒介融合、发展与交互已经不可避免,我们已经迎来了媒介融合时代。 1什么是媒介融合 “媒体融合”(mediaconvergence),最先是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教授浦尔所提出的,原本的意义指的是各种类型的媒介表现出集多功能于一身的发展动向。它的概念包含着狭义与广义两层意义,狭义上指的是将各种类型的媒介形态“融合”起来,以实现“质变”,进而构建出一种全新的媒介形态,包括了:数字杂志、博客新闻等;而就广义而言,“媒介融合”其范围更为广泛,当中包含了所有的媒介及其相关要素的结合以及融合,其不但包含了媒介形态的融合,同时更包含了媒介作用、传播方式、所有权以及组织结构等不同要素之间的融合。 2媒介融合下的现状与问题 2.1虚假新闻泛滥新媒体的涌现,媒体形态的丰富,传播渠道的多样化等都有了不同水准的飞跃。但是,在其拥有积极意义之时,也存有着各种问题,有部分媒体总喜欢从“网友曝”当中“找新闻”,这也是导致假新闻产生的一个原因,一样是不容忽视的。比如2014年出现的朱自清《背影》因“违反交规”被逐出教材、香蕉得艾滋病濒临灭绝等假新闻,便是某些网络媒体相互转发而发酵起来的。像上述的假新闻,没有进行深入调查便已经被进行发布,容易导致严重的影响,更严重者还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定繁荣。 2.2新闻暴力事件时有发生媒介的融合,虽然能够在一定水准上给予了人与人之间更多的交流机会与空间,不过同样会存有着不足,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包括其侵害了一般人的私隐,直到最后不得不走司法

三网融合的现状与未来

三网融合的现状与未来

三网融合的现状与未来 【摘要】本文根据国外多个国家的三网融合经验以及国内三网融合现状,从技术与市场营销的多个层面来分析三网融合的发展趋势与未来。 【关键词】三网融合;现状;未来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信息交流的要求已不仅限于单一的语音信息交流,近些年来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传输的速度加快,语音、数据、图像的综合信息服务给人们自然、生动、真切和有效的交流方式。下面就我国“三网融合”发展谈几点看法。 1.三网融合发展情况 我国在10多年前就提出三网融合,之后连续被列入国家“九五”、“十五”、“十一五”计划。那在视频类业务上升为主要应用的今天,为什么三网融合还没有实现?就是运营网络存在资源的充分利用问题。广电拥有内容资源优势、内容管理优势,这事电信所不具备的;电信拥有交互网络优势,这又是广电目前做不到的。因此,电信、广电双方应凭借各自的优势进行资源互补,实现国家信息化大发展。 从三网融合的提出到现在,全球许多国家的政府、相关的管制部门都在做着不同的尝试,通过政策、制度以及管制框架上的变革来解决实现三网融合面临的诸多问题。一个明显的趋势就是一些国家把电信和广播在传输上的管制职责集中到一个管制实体中。目前有6个国家,美国、英国、日本、意大利、加拿大、澳大利亚。成为统一的监管机构。 国外的三网融合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三网融合的难点在于电信网和有线电视网的融合,这两个行业从最初严格的禁入,到现在19个国家已经实现了两个行业的双向进入。 (1)日本在1989年修订了广播法和电信法。提出了承载和内容管制分离。2003年出台新的管制政策,进一步开放准入。由总务省负责广播和电信相关管理和管制工作,但在现行法律下,通信的管制办法与广电的管制办法十分不同,两者划分不明确,总务省下面是两个局分别在管。目前NTT已经可以提供视频业务,日本的有线电视公司也提供宽带接入和电话业务,但用户数量有限。 (2)韩国的广播和电信管制机构是分离的,韩国广播委员会管理广播产业的相关事务,而信息通信部对电信产业实施管制。韩国广播委员会认为IPTV应该按照广播业务管制,担心IPTV冲击有线电视和被划分为网络增值业务后外资将进入;信息通信部认为IPTV应该作为网络增值业务来管理,如果IPTV业务延迟部署,将会影响到韩国运营商在国际电信市场的竞争力。韩国的宽带设施非常发达,宽带普及率和宽带都能够满足IPTV业务的需求。 (3)欧洲2003年统一监管框架的实施,推动了欧盟各国三网融合的发展。欧盟大多数国家均开放了有线电视和电信市场,允许彼此进入。这方面英国走得比较快,英国1992年修订了有线广播电视法,允许有线电视公司经营电话业务,同时允许电信运营商提供有限电视,但是先从区域运营开始,而且当时还不允许最大的运营商BT做电视业务。到2001年英国已经全面开放,所有的电信运营商都可以经营全国范围的广播业务。2003年英国推出了新的《通信法》,将原来的电信管理局――OFTEL、无线电通信管理局、独立电视委员会、无线电

“三网融合”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精)

“三网融合”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人们对信息交流的要求已不仅限于单一的语音信息交流, 近些年来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 网络传输的速度加快,语音、数据、图像的综合信息服务给人们自然、生动、真切和有效的交流方式。下面,就我国 " 三网融合" 发展谈几点看法。 1、“三网融合”的提出 互联网、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三网合一, 1996年就已在国提出。当时三个信息网络都是沿着自己的某种方式在发展, 力求满足社会的需求。一为邮电通信网, 它是信息基本通道,也是国家基础设施不可缺少的部分;二是计算机网,从中国网(CHINANET 到互联网 (Internet , 已成为重要科研机关及部门交换信息的主渠道;最后一个不被人们所重视但又非常需要的有线电视网 (CACT。 90年代后期多媒体迅速发展,所以人们就想到如果能将三网合一,将节约大量的投资,方便社会各阶层人士的需求,而且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三网怎么融合为一一直来有两种定义, 一是物理层的融合, 即将三网合而为一; 二是业务层的融合, 即在同一个网络上可以同时开展语音、数据和视频等多种不同的业务, 其实就是 " 数字融合 " ,国际上称之为 "DigitalConvergence" 。第一种定义实际上是部门的变革。网络统一的背后是管理权的整合, 实施和运作难度很大。第二种定义从市场角度来看, 一个三方竞争的状态有利于消费者和业务成长。所以 " 三网融合 " 并不是指目前用于传播语音、数据和视频信号的三个网 --电信网、互联网和广播电视网 --最终融合为物理上的一个网络, 或者其中的某一个网络将取代另一个网络。三网融合比之三网合一更符合事实。所以现在看到的文章多以三网融合来描述这三网的未来。 2、三网融合发展情况 我国在 10多年前就提出三网融合,之后连续被列入国家 " 九五 " 、 " 十五 " 、 " 十一五 " 计划。那在视频类业务上升为主要应用的今天, 为什么三网融合还没有实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现状与困境

研究·融合与发展 28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现状与困境 摘 要:本文从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现状出发,分析了现阶段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困境,最后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对策,旨在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与发展提供参考意见,并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发展优势结合在一起,实现两种媒体形式的融合发展与全面建设。 关键词:传统媒体;新媒体;融合现状;融合困境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34(2018)10-028-02DOI:10.19483/https://www.sodocs.net/doc/b411968665.html,ki.11-4653/n.2018.10.005 文/任晓玲 引言 传统媒体指的是部分较为传统的传播方式,如电视、广播、报纸等;新媒体指的是近年来新型的信息传播方式,主要以信息技术、电子技术、互联网为依托,并通过各种类型的终端设备传播信息,如手机、电脑、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在当前应用和未来发展方面均具有明显优势,因此,传统媒体需要与新媒体进行融合,以保持发展力。 1.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现状 1.1技术革命倒逼媒体融合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渐完善和互联网系统的快速发展,现阶段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高,这主要是因为网络普及逐渐提高了两种媒体传播方式发展和融合资源配置结构的完善程度,并且为两者之间的沟通与发展搭建了良好平台。在此基础上,有诸多国家新闻媒体也开始创建了网络媒体,通过网络途径来听取群众的意见,并了解群众对时政信息的需求,由此可见,网络发展全面推动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1]。 1.2全媒体时代已经到来 全媒时代指的是各种媒体传播方式进入到了系统资源整合的时代,进而形成了多种媒体传播方式共同发展和相互融合的局面,真正推动了媒体传播方式向信息化和多元化方向发展。目前,许多地方主流媒体已经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过程中建立了全媒体新闻中心,同时提高了传统媒体从业人员对新媒体的了解程度,以及新媒体从业人员对传统媒体的了解程度,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推进理念观念、体制机制、管理方式的创新,创新了传播业态,拓展了传播渠道,较好地释放了新闻生产力。可以说,目前的媒体发展正在向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全媒体播发的目标一步步迈进。 2.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困境 2.1体制机制、流程再造乏力滞后 传统媒体的管理制度较为刻板,具体表现是缺少对从业人员的合理配置、缺少对从业人员的规范化考核、薪酬分配方式存在漏洞等,进而降低了传统媒体人力资源分配合理程度,同时还降低了工作之间衔接的规范性和效率[2]。而新媒体制度则较为不规范,这主要是因为新媒体发展时间较短,缺少相关法律规章制度的约束和有效限制,进而导致新媒体运行市场不够规范且缺少可以遵循的规章制度。另外,存在于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管理制度中最大的问题是两者谁有权优先传播新闻和信息,以及优秀人才应当优先向哪方投放,从发展角度而言,新媒体发展和建设工作起步时间较短,需要更多优秀人员推动新媒体发展,并且新媒体建设前景更加广阔。总之,管理制度上的不完善和人才分配矛盾,将会影响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有效融合。 2.2人才支撑、智力支持亟待增强 媒体从业人员的专业程度直接关系到了其在工作中的应变能力和综合技能,其专业程度主要从工作态度、知识水平、综合技能水平三方面考虑。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过程中,两方的从业人员均显示出专业程度不足之处,传统媒体从业人员由于缺少对新媒体的了解,在开展新媒体建设相关工作时,可能出现操作方式应用不熟练和反应应对不充足等问题[3];新媒体从业人员则由于缺少对传统媒体的了解,在开展传统媒体建设相关工作时,可能出现不能妥善处理实际问题和各项操作不完善等问题。此外,传统媒体从业人员和新媒体从业人员均显示出来的专业程度不足之处是缺少对新媒体发展技术的核心掌握和研究,大部分计算机从业人员均能够掌握新媒体发展和运行的核心技术和方式,但传统媒体从业人员和新媒体从业人员缺少对新媒体的深度认知,进而导致其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中不能做出战略性决策,且对决策的执行力度不足。 2.3发展路径、内容生产,欠缺特质 目前,媒体融合的发展方向,从中央到各省市都已经有了明确的目标,县级要全覆盖建立融媒体中心、地

媒体融合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研究·融合与发展 34 媒体融合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摘 要:根据媒体融合发展现状,创新和改革以往的发展理念。针对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无法融合的问题,以及媒体融合制度不完善的现象,必须采取针对性的解决对策,正确认知媒体融合发展的创新模式,建立完善的媒体融合监管制度,吸取传统媒体的优点融入到新媒体中,从而推动媒体融合朝着正确方向发展。 关键词:媒体融合;创新;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34(2017)08-034-02DOI:10.19483/https://www.sodocs.net/doc/b411968665.html,ki.11-4653/n.2017.08.007 ■文/张 赤 前言 本文主要阐述媒体发展的问题与对策。针对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加以解决,实现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有效结合,逐步完善媒体融合的监管机制,符合最新出台的融合方案,运用创新的管理体制,将两种媒体的优点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实现媒体融合的跨越式发展。 1.媒体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1.1媒体融合技术受到局限 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信息传播技术水平得到了快速提升,由于当前仍然缺少专业的媒体融合技术研究人员,导致媒体融合过程中受到了技术的极大制约,影响了媒体融合发展效果,不利于媒体融合工作的顺利进行,阻碍了我国媒体融合进程。 基于对现阶段社会发展情况的分析,了解到当前智能手机实现了广泛普及,由于智能手机具有便捷性的特点,因此人们更喜欢使用智能手机进行阅读,通过对使用智能手机阅读的人群进行调查,可以发现在其阅读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无法记录阅读位置,导致其在获取新闻过程中常常会获取到重复性的新闻,降低人们的阅读兴趣;二是新闻获取速度慢,当打开一条新闻时,只能够看到文字性内容,无法获取到其中展示出的图片与视频,影响观看心情,因而降低新闻传播速度,对媒体融合产生不良影响。在深入分析上述两方面问题的基础上,可以发现造成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媒体融合技术受到了局限,相关媒体融合技术人员无法研究出先进的技术,也无法利用新技术记录人们阅读位置,无法通过合理的4G技术、图片、视频处理技术提高人们阅览速度,导致媒体融合效果受到不良影响,制约了我国媒体融合发展步伐。1.2对媒体融合发展的创新模式存在错误的观点 当前,对媒体融合发展存在错误的认知,没有根据媒体融合的特点制定发展方案,导致创新的发展模式失去意义。媒体融合过程不符合最新出台的指导意见,对媒体融合发展的创新没有运用正确的观点,一味地追求发展的速度,不注重创新模式在媒体融合中的应用,严重脱离实际的发展情况,长此以往下去限制媒体融合发展空间,使相关企业无法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一些错误的观点阻碍媒体融合的发展,新媒体没有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过于注重媒体融合制度的创新,忽视吸取传统媒体的优势,造成创新模式结构特点不符合媒体融合发展规律,将新媒体的概念与传统媒体的概念混淆,这些错误的观点难以推动媒体融合快速发展。没有深入落实创新发展的观念,渐渐失去创新的实际意义,难以实现预期的发展结果,这就意味着现阶段的创新模式存在不足,难以达到最佳的发展状态。一些企业和个人没有正确理解媒体融合发展的创新模式,所创新的媒体难以完成统一的发展观。长期发展下去无法满足创新要求,破坏媒体融合发展规划,产生很多的矛盾和不确定的因素,受内部环境和外界形式的影响,对媒体融合发展的创新模式存在很多错误的观点,很多经验主义冲击着媒体融合发展观念,进而形成的创新模式没有经过实践,很难推动媒体融合的可持续发展。 1.3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存在诸多矛盾 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存在诸多的矛盾,造成媒体融合发展存在不稳定因素,给媒体融合发展带来了阻碍,导致媒体融合发展的创新模式失去现实意义,一些难以调节的矛盾,一旦积累到一定程度,使传统媒体很难与新媒体相融合。没有根据传统媒体的特点,设计完整的融合方案,致使媒体的新业务和发展理念存在偏差,

探讨三网融合真正意义

CHINANEWTELECOMMUNICATIONS(TechnicalEdition)探讨三网融合真正意义 钟瑾 (烽火网络有限责任公司武汉430074) 钟瑾,男,通信专业硕士,现任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烽火网络公司渠道行业事业部总经理。从1999年开始至今,陆续从事通信产品和数据 网络产品的研发和产业推广工作。多次参与国家和省部级重点科技项目, 多次参与主持武汉市重大科技专项,在国家行业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在 通讯网络领域具有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目前担任建筑部智能专家委员 会专家、湖北省公安厅金盾工程专家、湖北省招投标中心专家、武汉市 数字社区重大科技专项项目组组长等多项社会职务。 摘要本文对三网融合的理解、发展现状和现实意义做了较为全面的探讨与叙述。在分析了三网融 合的两种理解的基础上,阐述了目前推动中国三网融合的五种推动力量,引申出三网融合的真正意义。 关键词三网融合三重服务业务融合 近年来,随着席卷全球的信息化浪潮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与日俱增,基于网络的新业务与新体验不断涌现,使得公众对多业务的综合需求日益强烈。传统的单一业务运营商的单一网络体系架构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任何人在任何地点都可以实现从固定到移动,从图像到语音、数据,从通信到视频的信息化生活体验已经成为强劲的用户需求。而数字技术的发展已经为电信、计算机和广播电视三网融合奠定了技术基础。语音、数据和图像等信息都可以采用统一的格式传输、交换和分配,消融了划分三个业务的基本技术隔膜。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三大网络最终都能支持各种功能和业务。不同的业务完全可以在同一张网完全呈现。在技术上,三网融合已是水到渠成。 不过对于三网融合,在业界一直有两种提法,实际上代表了对待网络融合的两种观点。过去我们在提三网融合的时候,一直是提三网合一,直到国家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对此提法为“三网融合”,目前在称呼上才逐步统一下来,但在理解上仍然存在不少误区。主要是将三网合一与三网融合混为一谈。本文希望就此问题抛砖引玉,阐述一下笔者的观点。主要解答三个主要问题:一、如何正确理解三网融合?二、目前中国三网融合的发展现状如何?三、三网融合真正意义何在? (技术版)2007.8 专家论坛SPECIALISTFORU M 5 中国新通信

(完整版)媒介融合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媒介融合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姓名:易敏慧班级:网络与新媒体1303 学号:13091039 最近五年,我国新闻传播界越来越频繁地使用一个新概念:“媒体融合”(或称“媒介融合”)。媒介融合概念的提出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其最简单的定义是将原先属于不同类型的媒介结合在一起。美国马塞诸塞州理工大学教授I·浦尔认为,媒介融合就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趋势。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Andrew Nachison 将“融合媒介”定义为“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他强调的“媒介融合”更多是指各个媒介之间的合作和联盟。 喻国明教授在《传媒经济学》中认为,媒介融合是指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所依赖的技术越来越趋同,以信息技术为中介,以卫星、电缆、计算机技术等为传输手段,数字技术改变了获得数据、现像和语言三种基本信息的时间、空间及成本,各种信息在同一个平台上得到了整合,不同形式的媒介彼此之间的互换性与互联性得到了加强,媒介一体化的趋势日趋明显。 近几年中,新传播科技与新资讯媒体以更加迅猛的速度发展并普及,以数字化为表征的新媒体对媒介环境乃至社会环境正在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其媒介融合的发展进程也被大大促进了,并涌现出了众多以媒介融合为基础的传媒集团,通过不同媒体之间的资源重整与优势互补,生产出融合型的信息产品,从而达到了单一媒体无法企及

的传播效果。应该看到的是,本世纪初,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呈现出媒介融合的新趋势,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对媒介融合也逐渐开始加强重视。综上所述,研究媒介融合现阶段的优劣势以及发展趋势是非常必要的。 一、媒介融合的优势 (一)强大的信息检索功能和更加便携的应用 媒介融合搜索功能中的搜索结果更加清晰和准确,这是由其多媒体特性决定的。搜索的结果将综合运用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方式呈现,并能进行评级分类。 媒介融合的便携功能主要体现在媒介终端上,媒介融合产生和发展的动力和最终目标是,任何人在任何地点与时刻都可获得任何目标信息,而这依赖于媒介终端向更轻巧便捷改进。 (二)传播结构优化,服务个性化需要 媒介融合的发展使受众从被动接收信息变为主动参与信息传播过程,传播的广泛度提升,受众和媒体之间的没有了清晰的界线,受众更加主动地参与评论、传播、反馈和分享。媒介融合使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习惯,以任意的方式获得想要的信息,不受时间、地域等因素限制,极大满足了受众的个性化需求。 (三)传播效果强化 受众的话语权在一定程度上因媒介融合提升,受众的积极参与使

论西方“媒体融合”的现状与启示

论西方“媒体融合”的现状与启示 摘要]在近些年的社会舆论中,媒体融合这个概念往往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特别是在未来主义和自由经济舆论的鼓吹下,媒体融合不仅代表让人眼花缭乱的新技术,仿佛还预示着天赋人权和民主自由的人类理想,因而成为了象征实现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人类平等的金钥匙。笔者认为北美关于媒体融合的研究把媒体融合现象作为起点,着重剖析现象背后更深层次的政经、机构、政策、发展、社会关系和权力结构的本质、动因以及影响。总的来说,在全球传播体系市场化、自由化和数字化的大背景下,媒体融合不仅是全球资本主义体系通过传播信息产业自我更新和自我重组的具体手段,同时也给发展策略、行业监管、资本积累、劳动关系、社会民主和大众文化带来了种种互相制衡的矛盾的影响,历史的延续性和革新性是媒体融合的双重特点。 [关键词]传播政治经济学;媒体融合;概述 洪宇,美国伊利洛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UIUC)传播学博士,现任Muhlenberg College 媒体传播学院助理教授。洪宇的研究方向包括:中国信息传播产业与政治经济研究,国际传播以及发展问题。电子邮件yuhonguiuc@https://www.sodocs.net/doc/b411968665.html, “媒体融合”,作为一个学术概念,它的内涵与外延非常的丰富,人们对媒体融合的界定往往受潜在的经济逻辑和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作为历史现象,媒体融合的发展也还未有终结。处在最活跃的经济和技术领域,媒体融合的走势受到宏观政治、意识形态、产业政策、市场、技术、核心价值和社会大众的多方影响。介于“媒体融合”是一个动态的学术热点,本文试图粗略地归纳出几种比较突出的研究途径和角度。特别是站在传播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本文旨在审视北美学者近几年内对“媒体融合”现象的预测、分析以及常用的理论分析框架。总体来说,北美学者对媒体融合的探讨大致分三大重点:第一个重点考量媒体融合这一历史现象的性质,并试图解释趋势背后的主要推动力和阻力;第二个重点通过实证研究方法,对媒体融合的具体状况加以分析。对于新媒体政策与新融合经济的解析是这个方向的重中之重;第三个重点涉及媒体融合所带来的,反映在大众政治、公共文化、社会关系上的种种深刻影响。可以说,一方面,通过对当今全球资本主义格局的分析,北美传播学,特别是传播政治经济学,对“媒体融合”概念中另人眼花缭乱的技术未来主义成分做了“去神秘化”的剖析;另一方面,由于认识到在市场化和自由化的全球影响下,媒体融合已超越言论,成为了实实在在的、承载国际政治经济角逐、影响国内社会权力结构的重要历史趋势,北美学者也因此给于媒体融合足够的重视,对这个历史进程在当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机构和权力分配中起到的有机作用做了全方位的研究。 一、什么是媒体融合? 媒体融合最早是由MIT政治学学者Ithiel de Sola Pool提出的。他在1983年的专著Technologies of Freedom中,把媒体融合描绘成一股未来趋势。这个概念泛指由数字技术

媒体融合发展是一项紧迫课题

媒体融合发展是一项紧迫课题 习近平这样提出要求1月25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举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学习。 特别课堂 25日上午,在习近平带领下,中共中央政治局同志来到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这次学习把“课堂”设在了媒体融合发展的第一线,采取调研、讲解、讨论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紧迫课题 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 重要判断 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新闻舆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 重磅要求 党报、党刊、党台、党网等主流媒体必须紧跟时代,大胆运用新技术、新机制、新模式,加快融合发展步伐,实现宣传效果的最大化和最优化。 党报党刊要加强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发展网站、微博、微信、电子阅报栏、手机报、网络电视等各类新媒体,积极发展各

种互动式、服务式、体验式新闻信息服务,实现新闻传播的全方位覆盖、全天候延伸、多领域拓展,推动党的声音直接进入各类用户终端,努力占领新的舆论场。 我们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使主流媒体具有强大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形成网上网下同心圆,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 实现路径 采编发流程再造和融媒体中心建设是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一环。要运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做大做强主流舆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要坚持一体化发展方向,通过流程优化、平台再造,实现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有效整合,实现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管理手段共融互通,催化融合质变,放大一体效能,打造一批具有强大影响力、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 要坚持移动优先策略,让主流媒体借助移动传播,牢牢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 要探索将人工智能运用在新闻采集、生产、分发、接收、反馈中,全面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要统筹处理好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中央媒体和地方媒体、主流媒体和商业平台、大众化媒体和专业性媒体的关系,形成资源集约、结构合理、差异发展、协同高效的全媒体传播体系。 要依法加强新兴媒体管理,使我们的网络空间更加清朗。

我国ip现状与发展趋势

我国网络电视与IPTV现状与发展趋势 摘要 理解未来电视的关键,是不再把电视当电视看。从比特的角度来思考电视才能给他带来最大收益。十年前,尼葛洛庞帝这样预测未来电视。时至今日,当互联网在日新月异地发展,电视与电脑之间的界限开始慢慢模糊了,有专家预测,电视将成为具有通讯、互联网、电视功能的综合数字化家庭终端,电信网、计算机网、广电网三网融合有了一些新迹象,流传在电视这种接收终端里的物质,变成了比特,这在一定程度上成了尼氏的预言的注解。今天,当广电系统在紧锣密鼓地做着数字电视时,电信运营商也开始推广起了IPTV,所以我国网络电视与IPTV 现状与发展趋势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IPTV网络电视;现状发展趋势 一、我国IPTV(网络电视)现状 IPTV作为电视新展现形态的数字新媒体,日益被用户所看重成为不可阻挡的大趋势。与全球IPTV快速发展大趋势一样,随着国内运营商IPTV 试商用的地区与规模逐渐扩大以及广大消费者对IPTV的认知程度不断提高,在用户规模总量偏小的基础上,我国IPTV保持了稳定快速增长态势,IPTV用户总数已经从2003年的1.8万、2004年的4.6万增长到2007年的120.8万。进入2008年以来,虽然处在电信业产业重组的诸项事宜一度迟迟未落定而造成不利影响的背景下,我国IPTV用户总数仍然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截至第三季度,用户总数已达220万。预计到2008年底,全国IPTV 用户数将突破300万,与上年同比增长将超过1.5倍。 IPTV等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的发展印证了电信业的媒体属性。就电视内容本身而言,与传统电视(有线、无线、卫星)相比,IPTV可能并无区别。但是由于网络互动性特征的存在,让IPTV可以更方便地提供诸如视频点播、互动游戏等交互式增值服务。电信重组改变了现有电信运营商的格局,中国电信将是IPTV发展的先行者,中国联通是IPTV业务的追随者,中国移动则将凭借其资金实力,将IPTV作为其发展固网业务的主要手段,而为产业发展带来更多的助力。 二、我国IPTV(网络电视)存在的发展问题及其政策原因 1.我国IPTV存在的主要发展问题 IPTV代表着三网融合的发展方向。但是,我国IPTV发展现状尚不尽如人意,尤其是总体规模明显偏小。庞大的宽带用户群是IPTV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如何在宽带用户中大力发展IPTV用户是电信企业等IPTV运营主体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IPTV是集互联网、电信、娱乐等为一体的新型业务,它不仅涉及PC终端还涉及电视机终端。因此,传统的单一电信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不适应IPTV业务发展的需要。从2003年至今,经过5年的运营,我国IPTV运营商仍然面临运营模式和生态链的问题,如内

媒体融合_现状_问题及策略_郭全中

媒体融合:现状、问题及策略■ 郭全中 2014年,媒体融合成为中国传媒业的最热 词。 近年来,在互联网媒体对传统媒体的猛烈 冲击下,传统媒体的入口价值大幅度下降,主 要表现为用户快速流失,广告主大量转移导致 广告收入大幅度下滑,骨干人才流失导致核心竞争力削弱,进而导致“阵地在、用户已不在;阵地在,广告主已不在;阵地在,骨干已不在”的窘境。 为了应对传统媒体入口价值快速丧失导致舆论引导能力下降的问题,国家提出了媒体融合战略。特别是《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过,使媒体融合从宣传部门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 一、现状:多种探索并行 当前,各地的传统媒体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了适合自身的媒体融合路径。 1.传统媒体的资源整合或重组 传统媒体通过资源整合或重组,以实现优势资源的整合和互补,从资源上更好地实现融合。比如,继2013年解放报业集团与文新报业集团合并为“上海报业集团”之后,2014年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传媒集团把旗下的百视通和东方明珠两家上市公司重组进行整合,由百视通收购东方明珠,重组后的新百视通公司成为传统媒体领域首个跨越千亿市值门槛的传媒公司。 还有些传统媒体通过整合其旗下的新媒体资源,成立新媒体集团。如湖北日报报业集团、安徽日报报业集团、河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分别成立湖北日报新媒体集团公司、安徽新媒体集团和河南大象融媒体集团。 传统媒体基于现有资源的整合或重组,无疑在短期内能够取得显著的成效,但是由于缺乏互联网平台,长期效果还有待努力。 2.推出各类新闻客户端和微信公众号 为了抢占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新意识形态主阵地,各级各地新闻机构纷纷推出新闻客户端和微信公众号,在新意识形态主阵地上快速卡位,新华社、人民日报社和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推出的新闻客户端是其中的典范。 2014年6月11日,“新华社发布”客户端正式上线。次日,全新的人民日报客户端正式上线。但是由于中央级媒体既没有地方媒体集团的本地化优势,又没有搜狐客户端等互联网媒体的平台化优势,虽然刚推出时声势浩大,但是实际效果一般。 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高级经济师,管理学博士。 本文是作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的转型战略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13AXW006)。 郭全中/

三网融合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研修调研报告题目:浅谈三网融合与电子信息技术产品的发展前景 学生姓名学号 学院专业

摘要:随着社会进入信息化及电子智能化时代,电子技术发展越来越迅速,应用越来越广泛,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也更加深远,促使三网融合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从价格、技术以及带宽的角度论述了FTTH是实现“三网合一”的最终解决方案,并指出EPON/GPON是实现FTTH的最佳技术,总结电子信息产品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三网融合,FTTH,EPON/GPON技术,发展前景 0 引言 自从上世纪六十年代晶体管发明以来,人类历史就进入了以电子信息技术发展应用为标志的历史时代。进入21世纪,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使得社会经济获得了空前的发展。随着社会进入信息化及电子智能化时代,电子信息技术发展越来越迅速,运用越来越广泛,也越来越贴近人们的生活。 现在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变得愈加广泛,小到一个个的电阻元件,大到复杂的集成电子电路。可以说,电子已经渗透到了我们每一个人的衣食住行每一方面。 1 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促使三网融合 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使数字音视频广播将完全取代模拟音视频传输,形成有线广播电视网络;使计算机互联网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使电信网络成为我们赖以交流的平台。 2 三网合一的概念 所谓三网融合,是指广播电视网、电信网与互联网的融合,其中互联网是核心如图1所示。相应地,三类不同的业务、市场和产业也将相互渗透和相互融合,以三大业务来分割三大市场和行业的界限逐步变得模糊,逐渐形成一个统一的网络系统,并以全数字化的网络设施来支持包括数据、话音和视频图像在内的所有

三网融合技术的优势及劣势分析

三网融合技术的优势及劣势分析 【摘要】三网融合技术是人类步入信息文明时代以来的又一次重大革新。三网融合技术不仅实现了当前的网络资源共享、避免了重复建设的发生,还形成了适应性广、费用低且容易维护的多媒体基础平台。三网融合技术不但体现了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还满足了人们更高的生活需求,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为繁忙的人们提供了便利的生活条件。本文结合当前的三网融合技术实质,试析三网融合技术的各种优势及劣势,并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完善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三网融合;技术;优势;劣势;分析 三网融合(Integration of three Networks)是将互联网(计算机)、电信网(通讯)及广播电视网(收听收视)这三大网络,通过科学技术的改造,使三者能够互通提供通信业务。三网融合并非意味着将电信网、计算机网及有线电视网,这三大网络物理性的融合在一起,而是将三者的高层业务应用融合互通应用。如:人们可以使用手机上网、观看电视节目;还可以使用电视遥控器来浏览资讯、订购商品、续交水电费及打电话等。 一、三网融合技术的优势分析 诚然,至今为止可能仍有大部分民众还未察觉到三网融合技术,些许民众或许知道此技术的存在,却对其存在的意义与带来的便利一知半解甚至全然不知晓。尽管如此,三网融合技术在人们生活背后默默的存在,并且极大程度上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质量这一事实无法被抹消。相关人士与众多有识之士均知,当今三网融合技术的应用已普及化,且一直发挥着其重要作用。深刻了解三网融合技术的优势,有助于人们乘风破浪,顺应时势的浪潮,取得非凡的业绩。 1.三网融合技术的自身优势 三网融合技术的广泛应用,已普及至便利家居、快捷购物、老人护理、个人健康、公共安全、工业监测、环境保护、智能消防、智能交通甚至政府工作等众多领域。三网融合技术的普及性、广泛性及适用性深刻的体现出其自身存在的重要意义与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显示出其自身优势。 三网融合后,综合整合了互联网、电信网与广播电视网的资讯与各项功能,不但同步了世界各国各地各行各业的最新动态,避免了三网各自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发生,而且整体上大幅度节约了各大公司的成本支出。 2.三网融合技术为政界带来的优势 三网融合技术将各界资讯综合整合并发布,节省了政府对于社会各界繁琐纷杂的事件案件调查的时间,同时也为政府部门对于民意的勘察、社会情势的了解与分析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另外,三网融合技术也提供了广大的信息平台,有助

三网融合浅谈

三网融合浅谈 三网融合定义 “三网融合”中的三网是指以因特网(Internet)为代表的数字通信网、以电话网(包括移动通信网)为代表的传统电信网和以有线电视为代表的广播电视网。三网代表现代信息产业中三个不同行业,即电信业、计算机业和有线电视业的基础设施。 三网融合有多种含义:狭义讲,是电信网、有线电视网与计算机网的融合与趋同;广义讲,是电信、媒体与信息技术等三种业务的融合。从服务商角度看,是指不同网络平台倾向于承载实质相似的业务;从终端用户看,是指消费者用户装置(如电话、电视与个人电脑)的趋同。国际上所说的“三网融合”实际上是指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不断探索和发展的过程。 三网融合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它不仅是将现有网络资源有效整合、互联互通,而且会形成新的服务和运营机制,并有利于信息产业结构的优化,以及政策法规的相应变革。融合以后,不仅信息传播、内容和通信服务的方式会发生很大变化,企业应用、个人信息消费的具体形态也将会有质的变化。 “三网融合”的业务应用非常广泛,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老人护理、个人健康等多个领域。今后的手机可以看电视、上网,电视可以打电话、上网,电脑也可以打电话、看电视。三者之间相互交叉,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发展格局。 三网融合方案背后 4月初,工信部联合广电总局像国务院三网融合领导小组提交《三网融合试点工作方案(第一稿)》,但很快被打回重新制定方案,随后第二、第三稿也相继被毙,直到第六稿才被闪电定论。第六稿定论后,内容播控权仍然归广电总局,在应用上运行商间相互合作。 7月1日,经国务院三网融合工作协调小组审议批准,确定了第一批三网融合试点地区(城市)名单。这标志着三网融合试点工作正式启动。北京、上海、大连市、哈尔滨市、南京市、杭州市、厦门市、青岛市、武汉市、长株潭地区、深圳市、绵阳市成为首批12个试点城市。 试点城市,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可以归到广电总局一系,这些城市都具备广电的三网融合基础,北京拥有中央电视台、央视国际、北京广播电视台、歌华有线等一系列广电的强势媒体,其中央视国际将承担IPTV网上内容播控平台的建设运营工作。虽然比较联通和移动这样千亿级别的大鳄,他们还是很弱小,但是凭借其在佣有广大用户群体资源,并非一无是处。 虽然广电在内容播控权上占了上风。但是,电信凭借其多年的市场打拼,以及在通讯和互联网市场中的成熟运作。其无论是人才、技术和资金,都已经达到在全国任何一个城市进行三网融合的试点工作水平。哈尔滨、绵阳、长株潭地区的入选就是工信部实力的证明,当然其中也离不开地方政府的努力。 总体来说还是广电总局占了优势。大家都认为广电具备基础的地区基本上都入选了,而工信部只占不到一半。由此可见国家想把广电培育成为市场上的主体,能够参与到与电信的

三网融合行业发展现状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

(复制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后果自负!) 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在向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下一代互联网演进过程中,三大网络通过技术改造使其技术功能趋于一致、业务范围趋于相同、网络互联互通、资源共享,能为用户提供语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种服务。 目前中国三网融合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高度,其所涉及的广电业、电信业和互联网产业都是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而且我国在这三个产业领域均已有良好的应用基础,产业体量巨大。 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从2010年跨出落实阶段的第一步之后,我国三网融合产业加速发展。到2011年,中国三网融合产业规模为1671.38亿元,同比增长32.2%。2012年我国发布《三网融合第二阶段试点地区(城市)名单》,进一步扩大三网融合的试点范围,加速三网融合的发展。 从我国三网融合的空间分布现状与特征来看,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环渤海、珠三角等经济比较发达的沿海热点区域,以及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武汉、绵阳、大连等热点城市,塑造了沿海区域集聚,重点城市布局的三网融合产业空间格局。 我国三网融合比较突出的业务主要有VOIP(IP电话)、OTT、IPTV、手机电视、数字家庭、互联网电视等业务,其中IPTV发展最为迅速、最为成熟,是三网融合发展初期的切入口。 2013-2015年是我国三网融合全面推广的阶段,并且随着我国加大政策重视,我国三网融合产业规模的增大,其带来的投资机会和投资空间也将随之增加。 前瞻网:2013-2017年中国三网融合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共十四章。首先介绍了三网融合产业的相关概念、国外发展概况等,接着全面分析了中国三网融合产业发展环境、发展现状及细分市场。然后对中国三网融合产业做了利益格局分析、发展模式分析、重点应用业务分析、区域分析、技术分析、重点企业分析,最后分析了三网融合产业的投资及前景。 资料来源:前瞻网:2013-2017年中国三网融合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百度报告名称可看报告详细内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