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从唐诗中看唐代琵琶艺术的发展

从唐诗中看唐代琵琶艺术的发展

从唐诗中看唐代琵琶艺术的发展
从唐诗中看唐代琵琶艺术的发展

从唐诗中看唐代琵琶艺术的发展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文化艺术发展的黄金时代。在大唐帝国将

近三个世纪的统治中,音乐文化获得辉煌的成就,尤其以歌舞大曲为主体的宫廷燕乐的高度发展,即便在当时世界音乐的范围内也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据《通典?坐部伎》记载:“坐部伎即燕乐,以琵琶为主,故谓之琵琶曲。”可见,在各种歌舞形式与乐队中,琵琶均为主奏乐器。琵琶随着燕乐而兴盛起来。上至宫廷,下至民间,成为一种雅俗共赏的乐器,尤其在江陵一代更为盛行。于是,琵琶音乐在唐代迎来了自身发展历史上的第一个高峰,这就促成了琵琶及其演奏艺术的高度发展。

“文学源于社会,社会生活是文学的唯一源泉。”在唐代这样一个燕乐的鼎盛时代,文学作为社会生活的反应,必然要将音

乐作为其重要的创作素材。在文学体裁上,诗作为唐代文学的大宗,自然而然成为表现琵琶这一音乐艺术的最主要、最精彩的载体。

唐代的许多文人除了具备高超的文学素质外,一般都喜好音乐,或弹奏乐器,或咏歌唱和,他们中也不乏音乐上的圣手。诗人王维就是琵琶演奏的高手,由他作曲并演奏的《郁轮袍》更是成为流传千古的琵琶名曲。出于对琵琶的喜爱,文人必定会在他们的

诗中有所表现。因此,琵琶又自然的与唐诗产生了密切的联系。

传统的琵琶曲分为文曲和武曲两类。“文曲”一般旋律优美抒情,节奏轻缓,演奏上多注意左手的推拉吟揉技巧的运用。乐曲多

表现内心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代表乐曲如《春江花月夜》、《飞花点翠》。“武曲”则是乐曲情绪激烈,威武雄壮,节奏复杂多变,旷达而豪放,能造成一种跌宕起伏、颇有气魄的势态。无论是文曲还是武曲,都能表现一定的故事及情节。可以看出琵琶传统乐曲有着丰富的表现性和深刻的内涵这一特点,这又恰恰与唐代婉约和豪放的意境传达不谋而合。

歌、诗本为一体。早在春秋时的《诗经》就具有可奏、可歌的音乐性质。《楚辞》是在楚国当地民歌基础上形成的,汉代乐府也是当时的乐舞。《汉书?艺文志》就总称当时的乐府诗为“歌诗”。到了唐代,新民歌“曲子”就是一种用琵琶、笛子、鼓等乐器伴奏,配以五言、七言或长短句演唱出来的音乐形式。由于“曲子”歌词特殊的文学性,“曲子”也逐渐引起了一个个文学家的兴趣。自中唐以来,王维、白居易等诗人,都吸取了民间曲子的表现形式来填写过曲子的歌词,其中王维的《宋元二使安西》就被谱成著名的《阳关三叠》被千古传唱。还有一些优秀名篇,一人歌乐就被广为传唱,经久不衰,而要使这些诗歌以曲子的形式来演唱,就必定离不开琵琶这一主要伴奏乐器。

唐代诗歌音乐的盛行从现今发现的唐代琵琶谱中便清晰可见。琵琶艺术与唐诗是一种相互表现,相互影响的关系。唐诗用文字的形式将琵琶艺术加以记述、描绘,琵琶通过乐音的形式将

唐诗展现给人们,琵琶的演奏给唐诗提供了创作的素材,唐诗的语言又可通过琵琶美妙的演奏表现出来。

据庄永平编著的《琵琶手册》中统计,唐代诗作中与琵琶有关的较有名的作品有百首,其中又以唐代白居易的名篇《琵琶行》为

代表,极为生动而传神,对后世歌咏琵琶的诗有着极大的影响力,不仅成为千古传颂的诗作名篇,流传不衰,而且常被成千上万的后来者作为典故加以引用发挥。总的来说,无论数量上或质量上,唐诗都是文学表现琵琶艺术的一个历史最高峰。

另外一首将唐诗音乐化了的著名琵琶曲一一《春江花月夜》,这也是琵琶艺术表现唐诗作品的典范之作。张若虚的诗歌《春江花月夜》以“月”为线索,诗作中连同题目在内,一共出现了十六个“月”字,巧妙的融清新明丽的自然美景,依依不尽的离情别绪,呈现给我们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意境。从意蕴或结构上分析,琵琶曲《春江花月夜》都是以诗作《春江花月夜》为素材的。诗人加上音乐人的智慧,使得他们两者在气质上浑然一体,最终是使琵琶曲《春江花月夜》成为琵琶艺术表现文学作品的不可多得的佳作。

文学与艺术相互融合,紧密联系,在我国一千余年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大量的赋咏琵琶及其表演的诗词,不少名篇长期以来脍炙人口,流传至今,这些闪耀着光辉的诗篇词句,是我国文学的丰富遗产,也是民族音乐的宝贵财富。从这些诗词中。可以看出琵琶艺术在我国具有异常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十分丰润的音乐

滋养。

琵琶以唐诗为素材,以美妙、清新的方式呈现给人们,唐诗对琵琶艺术的表现,使读者如闻其声,诗和乐两者相得益彰,取得了更好的审美效果。唐代诗人和音乐相互影响,相互借鉴,用诗歌丰

富了琵琶艺术,又用琵琶艺术使唐诗得到了升华,透过琵琶及其演奏文字的描写,也折射出我国民族音乐发展的一定轨迹。

2018超星慕课《唐诗经典与中国文化传统》100分答案

2018超星慕课《唐诗经典与中国文化传统》100分答案

1、名士文化传统在弘扬个性价值的同时,已逐渐淡化了什么的社会意识B、儒家 2、北人通过什么对南朝文风进行批判A、政治意识 3、后人用下面哪个词概括李白诗歌的风格C、豪放飘逸 4、唐代文学辉煌的起点是以什么为标志的B、四杰的成名 5、青丝指的是A、黑色的头发 6、在行为方式上,李白更崇拜的是D、魏晋风度 7、唐代统治者所实行的哪个政策不是唐诗繁荣的重要原因A、酷吏政策 8、能够充分表达李白愤世嫉俗的心理的诗作是D、《答三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9、道家的人一般都爱带()。B、绿棒子 10、“人日”指的是古代正月前面七天的第几天 C、七 11、杜甫在思想上是一个B、正统的儒家

36、现今可考的最早的韵书是A、《切韵》 37、高适在()时仕途开始起步A、50.0 38、在诗歌的感情基础上,四杰的诗歌C、非常充实 39、在唐代,国家开科考试共设立了几科B、九 40、705年,谁带人发动了政变C、张柬之 41、进士科考试是由谁主持的D、尚书省礼部 42、义不食周粟指的是D、伯夷和叔齐 43、咏蝉三绝不包括C、杜牧的《咏蝉》 44、唐代人的诗歌里面涉及到的女人的身材是以()为美的。C、瘦 45、对四杰风格的定性是D、青年 46、王昌龄被后人誉为B、七绝圣手 47、占据唐代文学三分之一的是A、唐代小说 48、唐代人最高的精神理想是? B、得道成仙 49、武则天时,经谁的倡导和定型,律诗各体制都达到了完成的地步A、沈佺期、宋之问

50、传统的题材写山涧求道都表现出()的特点。D、清幽雅致 51、高适最有影响的《燕歌行》写的是战乱时候什么地方的事情C、东北边防 52、《滕王阁》是一首几言律诗A、七 53、初唐四杰之首是B、王勃 54、高宗上台后,主管文场的是A、上官仪 55、杨炯几岁的时候被推举为神童B、11.0 56、《唐韵》比较复杂,在什么时候人们把它简化了C、宋代 57、《长安古意》中的“五公”指的是那些人D、国家最高等级 58、“返景入深林”的“返景”指的是B、落日 59、陈子昂讲的寓意指的是D、儒家文化上所强调的社会批判意义 60、王维在《秋夜独坐》中提到,要想解决人老这个问题,只有进入到什么样的体悟里 C、哲学

唐诗经典与中国文化传统新颖满分问题详解

(一)唐诗的繁荣与唐代文化关系 1.1唐诗发展的背景 1 【单选题】唐朝时期,东亚人们共同的书面语言是()。 A、文言文 B、白话文 C、秦书 D、汉诗文 我的答案:D 得分:25.0分 2 【单选题】在唐代文学中,占据其三分之一的文学形式是() A、唐代小说 B、唐代小史 C、唐代碑帖 D、唐代诗歌 我的答案:A 得分:25.0分 3 【单选题】()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高峰。 A、隋朝 B、明朝 C、唐代 D、五代 我的答案:C 得分:25.0分 4 【判断题】《诗经》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源头。()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1.2文化、国力对唐诗的影响 1 【多选题】唐代统治者所实行的哪些政策是唐诗繁荣的重要原因?() A、酷吏政策 B、儒释道并存 C、广开言路 D、文化开放 我的答案:BCD 得分:33.3分 2 【判断题】627年是唐代的开国年。() 我的答案:×得分:33.3分 3 【判断题】唐代的文化比较保守。() 我的答案:×得分:33.4分 1.3宗教、政策对唐诗的影响 1 【单选题】唐朝诗歌从宫廷和贵族的垄断中解放出来,转移到()。 A、小作坊老板手中 B、农民手中 C、商人手中 D、庶族地主的知识分子手中 我的答案:D 得分:25.0分

2 【单选题】唐代的国家开科考试共设立了()科。 A、十 B、九 C、三 D、二 我的答案:B 得分:25.0分 3 【判断题】唐文化不是当时世界上最高水平的文化。()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4 【判断题】汉朝末年佛教来到中国。()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1.4唐诗发展的阶段 1 【单选题】从什么时候开始,古典诗歌进入了发展期。() A、诗经 B、离骚 C、建安 D、楚辞 我的答案:C 得分:25.0分 2 【单选题】唐诗被明代的高棅划分为()个时期。 A、四 B、一 C、二 D、三 我的答案:A 得分:25.0分 3 【判断题】唐诗分期中的盛唐和历史分期的一致。()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4 【判断题】唐朝努力以北朝的“质”来充实南朝的“文”。()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二)南北文化融合与初唐诗的发展 2.1南北文风的区别 1 【单选题】生活在安逸富裕的生活环境中的南方汉人,他们的文化以()为主。 A、贵族化 B、农庄化 C、民族化 D、平民化 我的答案:A 得分:25.0分 2 【多选题】五乱华的少数民族包括()。 A、匈奴 B、鲜卑 C、氐 D、姜 我的答案:ABC 得分:25.0分

唐诗与酒文化论文

唐代诗人的诗酒情节 马成龙 B12020113 电子科学与技术

唐代诗人的诗酒情节 摘要借酒抒情也成了我国唐代诗歌创作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古时的佳酿已无处可寻.而中国唐代诗人的“诗酒情结”,在醉境中忘怀世俗的荣辱得失,感悟生命的意义是历久弥浓,经久难衰。诗与洒的相映生辉,相映成趣,不仅形成追求与自然造化同一的人生境界,从而从心灵上超越人生,实现了绚烂的文明景观.而且这种传统的诗酒文化将绚烂千年,魅力自我的人生价值永存。 关键字杜甫李白杜牧团聚饯行犒飨独饮 引言唐朝自立国之初至安史之乱,国势强大,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交通发达。加之国家政策开明,朝廷百官宴游,唱诗互和,以为谈佐之乐。这些共同促成了唐诗空前绝后的繁盛之势。诗人多爱饮酒,诗歌的繁盛隐映着酒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可以说,许多脍炙人口的千古佳作是酒后兴起而作。诗人借酒表现自己丰富而复杂的情感世界,不经意间也展现了唐代的酒文化;酒文化又反过来促进诗歌的发展,正所谓诗酒相融成一家。 正文 白日放歌须纵酒 提到杜甫,不能不提的一个词语就是忧国忧民,“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样一个理应忧思满腹的诗人,却也“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杜甫半生穷愁潦倒,历尽坎坷,看尽世道,诗中惊叹:“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他到后来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连这点浊酒也喝不上,茅屋还被秋风所破,可他仍在那里“语不惊人死不休”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杜甫在旅途中闻听到官军收蓟北时写道:“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高兴得要发狂,为了表达这种心情,又是放歌又是纵酒,多么形象。“纵酒”中的“纵”字特别传神、贴切,符合此时的狂态。 杜甫还写了《饮中八仙歌》: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诗仙酒仙

琵琶的历史与发展

琵琶的历史与发展 Final revision on November 26, 2020

琵琶的历史与发展 作者:cpuer 关键字:琵琶命名史起源演奏技法情感表现发展提起琵琶,人们自然而然的会联想起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其长诗《琵琶行》中所描写的情景;《十面埋伏》《霸王卸甲》乐曲腕的弯曲的演奏,表现出万马奔腾、杀声震天的战斗场面;《夕阳箫鼓》的优美旋律使人置身于水波荡漾、江山如画的浔阳江上;《赶花会》轻快的音乐形象,使西南少数民族载歌载舞的情景呼之欲出……琵琶独特的演奏技巧,丰富的表现力无不令人拍案叫绝。 琵琶,是东亚传统弹拨乐器,已经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最早被称为“琵琶”的乐器大约在中国秦朝时期出现的。“琵琶”这个名称来自所谓“推手为枇,引手为杷”(最基本的弹拨技巧)所以名为“枇杷”(琵琶)。在唐朝以前,琵琶也是汉语里对所有鲁特琴族(又称琉特属)弹拨乐器的总称[1]。 历史上的所谓琵琶,并不仅指具有梨形共鸣箱的曲项琵琶,而是多种弹拨乐器,形状类似,大小有别,像现在的柳琴、月琴、阮等,都可说是琵琶类乐器。其名“琵”、“琶”是根据演奏这些乐器的右手技法而来的。琵和琶原是两种弹奏手法的名称,琵是右手向前弹,琶是右手向后弹。琵琶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主要弹拨乐器。经历代演奏者的改进,至今形制已经趋于统一,成为六相二十四品的四弦琵琶[1]。琵琶音域的广阔、音色的多变、演奏技巧的多样是民族器乐之首,表现力更是民乐中最为丰富乐器 [2]。 南北朝时,通过丝绸之路与西域进行文化交流,曲项琵琶由波斯经今新疆传入我国。它盛行于北朝,并在公元6世纪上半叶传到南方长江流域一带。 在隋唐九、十部乐中,曲项琵琶已成为主要乐器,对盛唐歌舞艺术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从敦煌壁画和云冈石刻中,仍能见到它在当时乐队中的地位。 到了唐代(公元7-9世纪)琵琶的发展出现了一个高峰。当时上至宫廷乐队, 下至民间演唱都少不了琵琶, 遂成为当时非常盛行的乐器, 而且在乐队处于领奏地位。这种盛况在我国古代诗词中有大量的记载。如唐代诗人白

唐诗经典与中国文化传统2019

本文内容详情如下: 唐诗发展的背景 1 唐朝时期,东亚人们共同的书面语言是(D)。?A、 文言文 ?B、 白话文 ?C、 秦书 ?D、 汉诗文 2 (C)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高峰。 ?A、 隋朝 ?B、 明朝 ?C、 唐代

?D、 五代 3 全唐诗中现今知名的作者有多少人?(B) ?A、 七十二 ?B、 二千三百多 ?C、 四万八千九百多 ?D、 五万多 4 在唐代文学中,占据其三分之一的文学形式是(A)?A、 唐代小说 ?B、 唐代小史 ?C、 唐代碑帖

?D、 唐代诗歌 5 《诗经》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源头。(正确) 文化、国力对唐诗的影响 1 (D)之辩在宋代特别讲究。 ?A、 法律 ?B、 思想 ?C、 文明 ?D、 华夷 2 唐代统治者所实行的哪些政策是唐诗繁荣的重要原因?(BCD)?A、酷吏政策 ?B、儒释道并存 ?C、广开言路 ?D、文化开放 3 唐代的文化比较保守。(错误) 4

627年是唐代的开国年。(错误) 宗教、政策对唐诗的影响 1 唐代的国家开科考试共设立了(B)科。 ?A、 十 ?B、 九 ?C、 三 ?D、 二 2 唐朝诗歌从宫廷和贵族的垄断中解放出来,转移到(D)。?A、 小作坊老板手中 ?B、 农民手中 ?C、 商人手中 ?D、

庶族地主的知识分子手中 3 佛教从(A)开始全面走向中国化。 ?A、 武则天时代 ?B、 唐玄宗时代 ?C、 唐明宗时代 ?D、 唐太宗时代 4 汉朝末年佛教来到中国。(正确) 5 唐文化不是当时世界上最高水平的文化。(正确)唐诗发展的阶段 1 从什么时候开始,古典诗歌进入了发展期。(C)?A、 诗经 ?B、 离骚

论唐朝诗酒文化

绪论 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黄金时期,它给后世留下的印象至深,除了国力强大、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天下太平外,更突出的亮点就是辉煌灿烂的文化。唐代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开放朝代,唐朝关于酒的政策也极为宽松。唐代文化的发展与唐代酒政的开放使得笔者有兴趣了解究竟是唐朝的文化催生了唐朝的酒,还是唐朝的酒滋润了唐朝的文化。

一、酒文化的含义 “文化”是指人类主体有意识地认识、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逐步实现生存需要和自身价值的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及成果,是人类化或思维化的意识表现。酒文化是酒物质的意识体现,是“人类发现酒、认识酒、制造酒、利用酒的过程以及酒物质与其他社会物质文化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内容、作用形式和运动结果”。酒文化主要由酿酒文化、饮酒文化、酒引文化三个系统部分组成,酒文化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随着酒、酒经济和其他社会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酒文化”起西周,孕秦汉,至唐朝时期,成浩瀚之势。

二、唐代酒的发展 (一)唐代宽松的酒政政策 有利于酒业生产和发展的政策,当之无愧可以列入酒文化的行列。在唐代统一、开放的背景下,统治者较为宽松的不禁酒的酒政策对酒业发展的推动是显而易见的。由于酿酒的原料是粮食谷物,加上历史上饮酒误国的教训,早在夏朝就开始有禁酒。直到隋朝,开始无禁酒,唐初延续这一政策,无禁酒,加上政治稳定,经济发展,酿酒业及相关行业都得到较大发展,大小酒肆,酒店遍布城乡。即使乾元元年(750年)以后,灾荒,缺粮的问题,几次局部地区禁酒,“建中三年,复禁酷”,不许民间私人酒店卖酒,但却“置肆酿酒,制收值三千”,“以佐军费”。所以在唐代,无论是否禁酒,人们都可以在一般城乡找到酒店。酒业的发展无疑带动了经济的发展。从一个朝代的酒政政策可以看出一个朝代社会生活的发展状况。历朝历代禁酒的主要目的不过就是减少粮食的消耗,备战备荒。唐初延续了隋朝的不禁酒政策,这说明唐初也延续了隋朝的富庶。 (二)唐代的酿酒技术 在唐代时期,饮酒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人们的生活离不开酒。这一时期,酿酒技术纯熟,酒类名目繁多。 唐代是中国酒文化的高度发达时期,酿酒技术比前代更加先进,酿造业“官私兼营”,酒政松弛,官府设置“良酿署”,是国家的酒类生产部门,既有生产酒的酒匠,也有专门的管理人员。

琵琶的历史与发展

琵琶的历史与发展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琵琶的历史与发展 作者:cpuer 关键字:琵琶命名史起源演奏技法情感表现发展提起琵琶,人们自然而然的会联想起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其长诗《琵琶行》中所描写的情景;《十面埋伏》《霸王卸甲》乐曲腕的弯曲的演奏,表现出万马奔腾、杀声震天的战斗场面;《夕阳箫鼓》的优美旋律使人置身于水波荡漾、江山如画的浔阳江上;《赶花会》轻快的音乐形象,使西南少数民族载歌载舞的情景呼之欲出……琵琶独特的演奏技巧,丰富的表现力无不令人拍案叫绝。 琵琶,是东亚传统弹拨乐器,已经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最早被称为“琵琶”的乐器大约在中国秦朝时期出现的。“琵琶”这个名称来自所谓“推手为枇,引手为杷”(最基本的弹拨技巧)所以名为“枇杷”(琵琶)。在唐朝以前,琵琶也是汉语里对所有鲁特琴族(又称琉特属)弹拨乐器的总称 [1]。 历史上的所谓琵琶,并不仅指具有梨形共鸣箱的曲项琵琶,而是多种弹拨乐器,形状类似,大小有别,像现在的柳琴、月琴、阮等,都可说是琵琶类乐器。其名“琵”、“琶”是根据演奏这些乐器的右手技法而来的。琵和琶原是两种弹奏手法的名称,琵是右手向前弹,琶是右手向后弹。琵琶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主要弹拨乐器。经历代演奏者的改进,至今形制已经趋于统一,成为六相二十四品的四弦琵琶[错误!未定义书签。]。琵琶音域的广阔、音色的多变、演奏技巧的多样是民族器乐之首,表现力更是民乐中最为丰富乐器 [2]。 南北朝时,通过丝绸之路与西域进行文化交流,曲项琵琶由波斯经今新疆传入我国。它盛行于北朝,并在公元6世纪上半叶传到南方长江流域一带。 在隋唐九、十部乐中,曲项琵琶已成为主要乐器,对盛唐歌舞艺术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从敦煌壁画和云冈石刻中,仍能见到它在当时乐队中的地位。 到了唐代(公元7-9世纪)琵琶的发展出现了一个高峰。当时上至宫廷乐队, 下至民间演唱都少不了琵琶, 遂成为当时非常盛行的乐器, 而且在乐队处于领奏地位。这种盛况在我国古代诗词中有大量的记载。如唐代诗人白居易在他的着名诗篇《琵琶行》中非常形象地对琵琶演奏及其音响效果这样的描述:“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到了唐代后期琵琶从演奏技法到制作构造上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演奏技法上最突出的改革是由横抱演奏变为竖抱演奏,由手指直接演奏取代了用拨子演

2018超星慕课《唐诗经典与中国文化传统》100分答案讲课稿

2018超星慕课《唐诗经典与中国文化传 统》100分答案

1、名士文化传统在弘扬个性价值的同时,已逐渐淡化了什么的社会意识B、儒家 2、北人通过什么对南朝文风进行批判A、政治意识 3、后人用下面哪个词概括李白诗歌的风格C、豪放飘逸 4、唐代文学辉煌的起点是以什么为标志的B、四杰的成名 5、青丝指的是 A、黑色的头发 6、在行为方式上,李白更崇拜的是 D、魏晋风度 7、唐代统治者所实行的哪个政策不是唐诗繁荣的重要原因 A、酷吏政策 8、能够充分表达李白愤世嫉俗的心理的诗作是 D、《答三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9、道家的人一般都爱带()。 B、绿棒子 10、“人日”指的是古代正月前面七天的第几天 C、七 11、杜甫在思想上是一个 B、正统的儒家 12、滕王阁是谁建的D、李元婴 13、高棅把诗人分成了几等 C、九 14、名士文化传统是相对于什么而言的一种独立意识 A、传统王权 15、“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出自王维的哪首诗 A、《山居秋暝》 16、传统的中原名士排名靠前的是?D、崔王李郑 17、一般的唐诗选本里,是以谁作为唐代的第一个诗人 B、王绩 18、下面那首诗不是岑参写的D、《燕歌行》 19、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高峰是在 C、唐代 20、执政指的是D、李权 21、玄宗采用什么制度管理军事 B、募兵制 22、唐代诗歌革新运动的倡导者是B、陈子昂 23、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统称为 B、近体诗 24、什么时候,佛教开始全面走向中国化 A、武则天时代 25、最早运用四声来写作诗歌的是在哪个时代 D、沈约 26、与李白等人相比,王维的诗歌里多了一定的 D、禅趣 27、《春江花月夜》表现的生命的意义在于? C、当下事实

从唐诗看唐代的酒文化

南京邮电大学 唐诗与酒文化论文 题目:从唐诗看唐代的酒文化 学院: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班级:B110206 学号:B09020616 姓名:王鑫

从唐诗看唐代的酒文化 在近三百年的岁月中, 唐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大都呈现出蓬勃向上、生机盎然的发展态势,国力强盛且文化环境宽松促进了唐代文化的全面发展。较为宽松的酒政策更使得酒文化日趋繁盛, 作为促进唐诗创作的一个重要因素, 酒文化在诗歌中也得以集中体现。 唐朝时期, 诗歌进入黄金时代, 诗人们大都嗜酒, 酒已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 也是他们创作诗歌时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 诗人与酒的关系也十分密切。纵观《全唐诗》及补录收录的近五万首诗作, 其中有“酒”字的有4466条记录, 咏酒及与酒有关的诗多达万首。可以说, 唐代的酒文化在唐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一、唐代酒品丰富、酒业兴盛 ( 一) 酒出品的渠道多样化 唐代的酒主要由官营酒坊、民营酒坊和家庭自酿三个渠道来供应。官营酒坊由朝廷和各级官府控制, 形成统属严密、产品专用的生产体系。官酒大致可分为御用酒和地方官酒两部分。御用酒是专供皇族或国事使用的酒。如刘宪《陪游上苑遇雪》中写道:“花光并在天文上, 寒气行消御酒中。”宋之问在《奉和圣制闰九月九日登庄严总持二寺阁》中写道:“帝歌云稍白, 御酒菊犹黄。”徐彦伯在《侍宴韦嗣立山庄应制》中写道:“御酒瑶觞落, 仙坛竹径深。”陈子昂在《登泽州城北楼宴》中写道:“且歌玄云曲, 御酒舞熏风。”岑参在《送郭仆射节制剑南》中写道:“玉馔天厨送, 金杯御酒倾。”在这些诗句中提到的酒即是宫廷中的御用酒。 而地方官酒是各州镇官营酒坊酿造的酒。如元稹诗中提到“院榷和泥碱, 官酤小曲醨”、“官醪半清浊, 夷撰杂腥膻”。白居易在《府酒五绝》中说:“自惭到府来周岁, 惠爱威棱一事无。唯是改张官酒法, 渐从浊水作醍醐。”从中也可以看出, 官营酒业尤其是地方官酒酿酒实力并不雄厚, 所生产的酒类产品较为低劣, 与御用酒有着较大的差别。

论琵琶发展的两次高峰

论琵琶发展的两次高峰 【摘要】隋唐是琵琶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时期。隋初,“燕乐”为七部,后炀帝改为九部至唐太宗时期又改为十部。其中,“龟兹乐”的主要乐器——曲项琵琶占主导地位。琵琶其绝妙的音色使上至贵胄下至市井皆为之倾倒。唐诗中众多描写琵琶的诗句可以看出当时琵琶艺术的高度繁荣。明清是琵琶发展的第二个高峰。在这一时期,琵琶的形制发生改变直至基本稳定,并且演奏方法得以改进。明清时期琵琶演奏家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并开始注重乐谱的编写与保存。 【关键词】琵琶;发展高峰 琵琶是我国传统的弹拨乐器。琵琶从形成到发展的历程,是我国汉族中原音乐文化与周边广大少数民族及西域国家音乐文化相融合的表现。 琵琶最早见于杜佑《通典》:“杜挚曰:‘秦苦长城之役,百姓弦鼗而鼓之’。”又“今清乐奏琵琶,俗谓之‘秦汉子’,圆体修颈而小,疑是弦鼗之遗制”①枇杷的名称,东汉刘熙《释名,释乐器》中记载,“枇杷本出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枇,引手却曰杷”。“枇杷”二字是为演奏手法。同时表明此乐器为木制。后魏晋时期改为琵琶。琵琶发展在历史上有两次高峰时期。 1隋唐 隋唐是琵琶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时期。隋初,“燕乐”为七部,后炀帝改为九部至唐太宗时期又该为十部。其中“龟兹乐”的主要乐器——曲项琵琶占主导地位。曲项琵琶,约公元350年南北朝时由印度传入我国西北少数民族。形制为梨形音箱,曲项,四弦,四柱。以横抱姿势用较长大的木拨弹奏。琵琶其绝妙的音色使上至贵胄下至市井皆为之倾倒。随着唐音乐的繁荣,琵琶演奏者的姿势发生了变化。随着人们欣赏品味的提升,演奏者对琵琶熟练程度的大幅提高,演奏姿势也由横抱改为竖抱,从而减轻了左手的限制使演奏上更为自由。唐代琵琶名家裴神符对琵琶进行了改造,琵琶的演奏技巧也逐渐完善成熟,使得琵琶成为当时一种文、武兼备的乐器。经过长期的演奏、积累,在燕乐歌舞音乐的基础上逐渐产生出一批具有艺术魅力的琵琶独奏曲。如《霓裳羽衣曲》是唐代最著名的清曲之一,在当时民间是一首很流行的琵琶独奏曲。而《六幺》也是以一首在歌舞大曲基础上改编的琵琶曲。 唐诗中众多描写琵琶的诗句可以看出当时琵琶艺术的高度繁荣。 唐诗中对琵琶描述最为经典的当数白居易的《琵琶行》。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同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流,铁骑空出刀枪鸣。 这一节生动描写了琵琶乐曲的快慢转变,使抽象的音乐有了视觉形象。琵琶的另一优点是便于携带、灵活小巧,既可在深宫市井中演奏,又可在塞外马上弹拨。王翰有诗:“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这两句诗生动描写了马上弹琵琶的场景。 隋唐时期,当朝统治者的提倡为琵琶的繁荣创造了机会,统治阶级政策的开放促进了文化艺术的交流及融合,隋唐时期为琵琶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

唐诗与中国文化精神

唐诗与中国文化精神 ——胡晓明教授在上海图书馆的演讲 很多年前,华东师大的施蛰存老先生招考研究生时出了一道题目:“什么是唐诗?”这是一个大有意味的问题。唐诗是一个美好的词语。汉语中有很多美好的词语。比如长江、长城、黄山、黄河等。唐诗也是汉语中最美好的词语之一。我们提起唐诗,就有一种齿颊生香的感觉。唐诗只是风花雪月么?只是文学遗产么?只是语言艺术么?当然是的,可是我们又总觉得不够。我们仅从风花雪月去看唐诗,或许表明,我们的人生可能太功利了。我们仅从语言艺术和文学遗产去看唐诗,我们又可能把唐诗看得太专业了。唐诗还可不可以指向一些更远更大的东西? 诗是什么呢?马一浮先生有四句话说得好:诗其实就是人的生命“如迷忽觉,如梦忽醒,如仆者之起,如病者之苏”。诗就是人心的苏醒,是离我们心灵本身最近的事情,是从平庸、浮华与困顿中,醒过来见到自己的真身。我们为什么说仅仅从风花雪月、语言艺术、文学遗产、汉唐气象等来读唐诗,总觉得不够呢,那就是隔了一层,没有醒过来跟自己的真身相见。

我只举一个小例子,我十五岁离开家去当工人的时候,心里只是想家呀,沛然莫之能御。有一天读一首小小的唐诗: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我忽然就觉得,那个大风大雪中,快要回到家中的夜归人,就是我自己的背影啊,心里一下子有说不出的温暖与感动。为什么唐诗会这样呢,我想这是因为唐诗表达了我们古今相通的人性,而且是用永远新鲜的感性的经验来表达。所以唐诗一方面是永恒的人性,另一方面又永远是感性的、新鲜的。而这个古今相通的人性,恰恰正是中国文化内心深处的梦。我想我们中国文化做梦做得最深最美的地方,就是古今相通的人性精神。永远的风花雪月,背后是永远的人性世界。 具体而言,唐诗中所表现的中国文化的人性精神,可以从哪几个方面来谈?尽气、尽才的精神.尽心、尽情的精神 人生要尽气尽才,永不舍弃 唐诗里头有一个主要的声音,是说人在这个世界里要善待自己,要不负此生,不虚此生。以诗仙李白为例,他一生集书生、侠客、神仙、道士、公子、顽童、流浪汉、酒徒、诗人于一身,如果说别人尽十分气、

《琵琶行》公开课课堂实录

《琵琶行》教学设计 《琵琶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感受悲剧美,感受人物命运的悲剧情感。 鉴赏音乐美,领会运用多种手法描绘音乐形象的写作特点。 品味意境美,了解环境描写渲染气氛传达情感的作用。 涵咏语言美,进一步提高诵读能力。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有个小青年才十六岁,虚绿虚绿的小青年,带着自己的诗稿到京城长安拜见大诗人顾况,顾况一看名帖上的名字,哈哈大笑,这个小青年真是不知天高地厚,不掂量掂量自己几斤几两,在长安城想要白白的居住,还认为很容易。长安的米价那么高,恐怕没有那么容易吧!当看到白居易的诗歌,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捻着小胡子,小伙子,了不起,水平真高,高,高,高,实在是高,水平这么高,想在长安白白居住应该很容易! 这个小伙子就是白居易。长恨歌和琵琶行就是他的代表作。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今天我们就学习他的代表作《琵琶行》) 初步感知: 《琵琶行》题目“行”是一种文体,这是歌行体诗歌,一般来时歌行体诗歌一般是一叙事诗,叙事的目的在于什么?抒情。抒情可以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所谓间接抒情就是借助于人事物景来抒情。 这首叙事诗中刻画了哪两个主要人物? 明确:一个沦落江边的歌女,一个被贬江州的官吏。 这两个人认识不认识,熟悉不熟悉?当然不。是什么让这两位萍水相逢、素不相识的联系到一起呢? 明确:琵琶声。 遭贬的诗人在听到琵琶女的弹奏后,产生了强烈的心理共鸣,这共鸣化作了一句千古传唱的诗句,这句是? 明确: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三重点赏析。 (一)同是天涯沦落人。 1、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同学们,沦落是什么意思呀?谁知道? 师:两个字都有三点水,漂泊流浪,遭遇坎坷,落魄失意。托尔斯泰说过,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我想说的是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 琵琶女的不幸,这种落魄失意体现在那些诗句当中?“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找个同学来读一读,应该用什么样感情来读?读出她的伤心的境遇和凄凉的情感,同时也要读出对她的同情之意。 具体描述一下琵琶女的情况:家庭遭遇变故。时光流逝,色衰爱弛、门前冷落、委身商人、孤独寂寞,独守空船。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少年时候怎么样的生活?艳盖群芳,艺压京城,

唐诗与中国文化精神(一)

唐诗与中国文化精神(一) 两个老先生和两个禅师 很多年前,华东师大的施蛰存老先生,招考研究生时出了一道题目:“什么是唐诗?”这是一个有意味的问题。唐诗是一个美好的词语。汉语中有很多美好的词语。比如长江、黄河,黄山、长城等。唐诗也是汉语中最美好的词语之一。我们提起唐诗,就有一种齿颊生香的感觉。唐诗只是风花雪月么?只是文学遗产么?只是语言艺术么?当然是的,可是我们又总觉得不够。我们仅从风花雪月去看唐诗,或许表明,我们的人生可能太功利了。我们仅从语言艺术和文学遗产去看唐诗,我们又可能把唐诗看得太专业了。唐诗还可不可以指向一些更远更大的东西? 我知道,唐代有兼容并包的文化精神(丝绸之路,以长安为中心,西至罗马,东至东京。各种宗教,和平共处),有世界主义的文化精神(国力极强盛,版图辽阔,经济发达。文化既大胆拿来,又送去主义,元气淋漓、色彩瑰丽),有继承创新的文化精神(秦汉帝国的文化格局、南北朝职官、府兵、刑律等),但是教科书上,似乎只有这些才是唐诗的文化精神。不是说这些不重要,然而谈到唐诗的文化精神,就只能是“遥想汉唐多少宏放”,我觉得这似乎是一个成见。今天我们都不从这些大地方讲起,诗歌毕竟是关于心灵的事情,我们从唐诗的心灵世界讲起。不是说这些不重要,而是心灵性才更是唐诗幽深处的文化精神。我常讲诗歌,也常常想起了杭州的西湖边上,花港观鱼的旁边,曾经

住着近代的老先生、仙风道骨的诗人马一浮先生。马先生说,诗是什么呢?马先生有四句话说得好:诗其实就是(人的生命)“如迷忽觉,如梦忽醒,如仆者之起,如病者之苏”。后来叶嘉莹教授说,这是关于诗的最精彩的一句定义了。诗就是人心的苏醒,是离我们心灵本身最近的事情。是从平庸、浮华与困顿中,醒过来见到自己的真身。我们为什么说仅仅从风花雪月、语言艺术、文学遗产、汉唐气象等来读唐诗,总觉得不够呢,那就是隔了一层,没有醒过来跟自己的真身相见。这似乎有点玄了。有没有真身,这本身就是一个值得进一步论证的事情。但是我这里姑且将它作一个比喻:人生有很多幻身、化身,是这当中那个比较有力量、自己也比较爱之惜之的那个自我,而且是直觉的美好。我又想起古代有两个禅师有一天讨论问题,第一个禅师说了一大套关于天地宇宙是什么的道理,轮到第二个禅师时,他忽然看到池子里边有一株荷花开了,就说了一句:“时人见此一枝花,如梦相似”。我读唐诗,似懂非懂、似问似答之间,正是“见此一枝花,如梦相似”。因为读诗是与新鲜的感性的经验的接触,多读诗,就是多与新鲜的感性的经验相接触、相释放,就像看花。也因为读诗读到会心,又恍然好像古人是我们的梦中人,我们是古人的前世今身。 我只举一个小例子,我十五岁离开家去当工人的时候,心里只是想家呀,沛然莫之能御。有一天读一首小小的唐诗: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我忽然就觉得,那个大风大雪中,快要回到家中的夜归人,就是我自

琵琶的历史

历史上的所谓琵琶,并不仅指具有梨形共鸣箱的曲项琵琶,而是多种弹拨乐器,形状类似,大小有别,象现在的柳琴,月琴,阮等,都可说是琵琶类乐器。其名“琵”“琶”是根据演奏这些乐器的右手技法而来的。 琵琶又称“批把”,最早见于史载的是汉代刘熙《释名·释乐器》:“批把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却曰把,象其鼓时,因以为名也。”意即枇把是骑在马上弹奏的乐器,向前弹出称做批,向后挑进称做把;根据它演奏的特点而命名为“批把”。在古代,敲、击、弹、奏都称为鼓。当时的游牧人骑在马上好弹琵琶,因此为“马上所鼓也”。大约在魏晋时期,正式称为“琵琶”。 琵琶由历史上的直项琵琶及曲项琵琶演变而来,据史料记载,直项琵琶在我国出现得较早,秦、汉时期的“秦汉子”,是直柄圆形共鸣箱的直项琵琶(共鸣箱两面蒙皮),它是由秦末的弦鼗发展而来的。“阮咸”或“阮”是直柄木制圆形共鸣箱,四弦十二柱,竖抱用手弹奏的琵琶。晋代阮咸善奏此乐器,故以其名相称,即今天的阮。 曲项琵琶南北朝时,通过丝绸之路与西域进行文化交流,曲项琵琶由波斯经今新疆传入我国。曲项琵琶为四弦、四相(无柱)梨形,横抱用拨子弹奏。它盛行于北朝,并在公元6世纪上半叶传到南方长江流域一带。 在隋唐九、十部乐中,曲项琵琶已成为主要乐器,对盛唐歌舞艺术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从敦煌壁画和云冈石刻中,仍能见到它在当时乐队中的地位。 从北齐到唐代,是琵琶发展史的第一个高峰,原籍曹国(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东北一带)的曹氏琵琶家族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如北齐至隋代的曹妙达,因善琵琶在北齐时即被封王,入隋后又被任为宫中乐官,于太乐教习琵琶技艺。 飞天在隋唐九、十部乐中,曲项琵琶已成为主要乐器,对盛唐歌舞艺术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从敦煌壁画和云冈石刻中,仍能见到它在当时乐队中的地位。 唐代是琵琶发展的高峰,涌出了大量的琵琶演奏者和乐曲,如唐代世居长安的曹保,其子曹善才,其孙曹纲,都是著名的琵琶演奏家,为世人所推崇,诗人对其高超技艺亦多有诗作赞颂,曹纲的演奏,右手刚劲有力,“拨若风雨”,另与之齐名的裴兴奴则左手按弦微妙,“善于拢捻”,故当时乐坛有“曹纲有右手,兴奴有左手”之誉。来自西域疏勒的“五弦”名手裴神符是唐太宗最看重为宫廷乐师之一,他首创了琵琶手指弹法;康昆仑号称琵琶第一手,段善本则是有名的佛殿乐师,后与康昆仑琵琶比赛后,进入宫廷成为皇家乐师。 琵琶唐社佑《通典》云:“坐部伎即燕乐,以琵琶为主,故谓之琵琶曲。”在唐代的文献记载和诗词中,有许多描述琵琶音乐的精采篇章,说明那时的琵琶演奏技巧已有高度发展,表现力十分丰富。 在乐器制作上,将上述三种琵琶巧妙地结合起来,它保留了曲项琵琶的发音特点,将曲项琵琶的四相和直项琵琶的十二柱结合成四相十柱。乐器演奏为竖抱,手弹,由于乐器的改革,演奏艺术也得到了飞跃的发展。表现技法逐渐丰富,成为既能独奏、又能伴奏和合奏的重要乐器,“琵琶”亦成为这种乐器的专有名称。唐代诗人白居易在长诗《琵琶行》中,对当时的琵琶演奏中的艺术效果和演奏技法作了有声有色的描绘。 明、清时期的琵琶艺人们师承相传,对琵琶乐曲,特别是大型套曲的创作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在演奏艺术上出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到了清代,琵琶已有四相10品、12品。 20世纪30年代,我国民族音乐家刘天华先生,曾对琵琶进行了大胆改革,首创六相13品琵琶,即可按传统音律演奏,又可按十二平均律演奏。上海大同乐会也曾制成了一种琴型呈葫芦状的琵琶,它是我国最早的一张六相18品琵琶。 建国后,琵琶的发展再次达到了新的高峰。在乐器改革上程禾嘉先生首先根据十二平均律排列相、品,使琵琶成为可以任意转调的平均律乐器。五十年代,邝宇忠同志首先试用金属弦代替丝弦,使琵琶发音能满足古、今、中、外各类乐曲演奏上的需要。与此同时,梁世

琵琶演奏者的自我介绍

琵琶演奏者的自我介绍 第一篇:琵琶演奏者的自我介绍 在人生这所学校中,挫折是一门必修课。 这门课增加了我们的勇气;增强了我们的意志;坚定了我们的信念,使我们更坚强、更勇敢、更乐观……我有这样的亲身体验。 我爱好民乐,喜欢琵琶。刚学它时,我遇到了许多大大小小的挫折。这些挫折几乎将我打倒,一度我准备放弃琵琶。当我心灰意冷时,一次成功的登台演出,使我得到了许多人的好评。 我笑了,这次成功使我懂得了挫折的美丽,明白了如果生活中没有挫折,生活就平淡得好似一杯白开水;如果生活中没有挫折,像一望无垠的沙漠,没有一点起伏,那么生活又有什么意义呢? 也许,你还在摇头,说这些并不能说服你,那么请看贝多芬。贝多芬双耳失聪,要知道,音乐家失去了听觉就像驾驶员失去了眼睛。但他却忍受着病痛的折磨,以一句“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决不让命运使我屈服”激励着自己,继续在音乐领域里奋斗,他创作出了不朽名曲《第九交响乐》。这不仅使他的生活有了美妙的旋律,也为全世界喜欢音乐的人们带去了精彩的生活与美的感受。 司马迁狱中写《史记》;吴承恩在科举中屡遭挫折,但他并没有放弃,写出了《西游记》;一生不得志,生活贫困的蒲松龄创作出了中国著名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鲁迅在黑暗势力的迫害下,仍能写出众所周知的《彷徨》、《呐喊》……还有全身瘫痪的奥斯特洛夫斯基和他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因患小儿 麻痹症而终身残疾的小提琴王子帕尔曼…… 当这一个个活生生的实例展现在你面前时,你还摇头吗?你还认为挫折仅仅是 阻挡你前进的障碍吗? 其实,生活似大海,挫折就似大海中的波澜,赋予大海以壮丽与神秘;生活如 蓝天,挫折如蓝天中的白云,星星点点,却布满天空;生活像一张白纸,挫折则像 一支支画笔,为生活这张白纸描绘出美丽的图画;生活是一个乐章,挫折则是这乐 章中一个个跳动的音符,奏响的优美乐章…… 假如你选择了蓝天,就不要渴望风和日丽;假如你选择了陆地,就不要渴望大 陆平坦;假如你选择了海洋,就不要渴望一帆风顺。让我们勇敢地面对挫折,生活 因为有了挫折而更加精彩! 第二篇:灵魂的演奏者-海上钢琴师影评 灵魂的演奏者 —《海上钢琴师》主人公分析 2014101116 09戏剧影视文学

唐诗经典与中国文化传统答案

1
唐代结束了西晋以来长达多少年的动乱, 使唐朝成为了世界上的 一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 ? ? ?
A、100 年 B、200 年 C、300 年 D、500 年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2
唐朝诗歌风格单一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3
唐诗数量目前大概多少
? ? ? ?
A、3 万 B、4 万 C、5 万 D、6 万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4
唐朝诗歌题材全面
-1-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5
《全唐诗》加上今人补辑部分总共有多少首唐诗?
? ? ? ?
A、2300 多 B、23000 多 C、48900 左右 D、50000 以上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1
唐诗繁荣和唐代统治者实行的儒释道并存, 广开言路等没有太多 关系。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2
政治清明与否与诗歌有很大关系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3
《看镜有感》是谁的作品
? ? ?
A、李白 B、杜甫 C、鲁迅
-2-

?
D、孙中山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4
唐代人和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主要是通过什么路径?
? ? ? ?
A、海运 B、大迁徙 C、侵略,扩张 D、丝绸之路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5
“耳听清渭洗”是说的关于谁的典故?
? ? ? ?
A、周文王 B、蚩尤 C、许由 D、晁错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1
琵琶,二胡等乐器是从西域传过来的,并不是中国传统乐器。 正确答案:√ 我的答案:√
2
-3-

从唐诗宋词看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

从唐诗宋词看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经过五千年的文明发展, 历代流传下来的。能够学习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的荣耀,中华文化综罗百代,博大精深,国学经典中蕴藏着中国五千年历史中的智慧和精髓。国学经典不仅是中国悠长传统文化的象征,也是每个中国人在社会上的立身处世之本,更是我们不成或缺的精神食粮。唐诗宋词作为国学经典之一,对了解、学习、研究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价值。 一、唐诗和宋词的关系 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唐诗、宋词具有极其辉煌的一页,没有这一页,整部中国文学史将为之黯然失色。诗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一种文学体裁,并贯穿于整个文学发展过程,到了唐代,诗才真正焕发出璀璨夺目的光彩,诗歌当之无愧地代表了整个唐代文学发展的主流,上至王侯将相、后宫嫔妃,下至名媛僧道、村夫樵子,写诗吟诗成了一种必需的生活方式,也诞生了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韩愈等独具风格、成就卓越的诗坛大家,留下了许多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名篇佳句,使唐诗能够在漫长的诗歌发展史中独领风骚。词的发展也只有到了宋代才别具一格,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形式令世人刮目相看,出现了苏轼、辛弃疾等词坛大家,也为后代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名章佳作。 《盛唐中唐诗对宋词影响研究》一文主要是研究唐诗对宋词的影响和宋词对唐诗的继承,通过对不同时期的最具影响诗词人的诗词分析研究,总结出唐诗宋词的影响与继承。宋词能取得如此显赫的成就,如果不是建立在唐诗如此卓越的成就和如此纯熟的技巧之上,是绝对不可想象的。唐诗对宋词发展的影响相当深远,我们只要对宋词的艺术加以分析,就会发现,宋词在意象、写景抒情手法的运用方面,在词的境界营造方面,甚至在语言的锤炼、典故等手法的运用方面,与唐诗都有着明显的继承关系。当然,说宋词继承了唐诗的遗产,也并不是说宋词就没有自己的创造。宋词继承唐诗创作艺术的同时也生产了一种新的东西,这新的东西之“新”,当然就是唐诗中所没有的。这就就是宋词具有长短交错、变化多端的句式,这种句式,打破了唐诗齐言的传统,为更自由、委婉、更有韵味的抒情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从唐诗中的酒名酒具看唐代社会酒风俗

从唐诗中的酒名酒具看唐代社会酒风俗 【摘要】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最光彩夺目的阶段,这一时期的社会习俗特色反映着当时封建盛世的繁荣,而作为唐代最有代表性的文化表现形式——唐诗,则成为了反映当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风俗等各个方面的情况的一面镜子,这里我就选取唐诗中的酒为一个侧面进行归纳与探讨,希望能够通过这个侧面的研究,帮助我们更全面的看待唐代的历史和社会,同时更深入的了解中的传统文化,更好地将它继承与发展。 【关键词】唐诗酒酒名酒具 【Abstract】The social customs of Tang Dynasty, the most dazzling brilliant stage in China's feudal society, reflected the prosperity of the feudal grand occasion at that time. While as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cultural form in Tang Dynasty, Tang poetry naturally became a mirror reflecting the society such as politics, economic, cultural and social customs.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selects liquor mentioned in the Tang Poetry as one side to sum up and approach the problem. Through this research, it is expected to help people to regard the history and society of Tang Dynasty more thoroughly, to understand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more deeply and to inherit and develop this culture in a better way. 【Key words】 Tang poetry; liquor; names of liquor; drinking utensils 我国素有“诗国”之称,中国人细腻的情感特征和汉字的瑰丽神奇成就了中国诗歌的长盛不衰,从《诗经》、《楚辞》开始,经过长期的酝酿和演变,到了唐代登上了繁荣的巅峰,它不但在形式上有着无穷的艺术魅力,吸引着当时和后世人们的反复吟诵,而且在内容上还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风俗等各个方面。唐诗中写酒的诗很多,据统计唐诗中有6000多首咏酒诗及与酒相关的诗,酒中或是酒后创作的诗数量就更多,这也成为我们研究唐代历史中酒文化的重要资料之一。 一、唐诗中名目繁多的酒名 唐代在前代的基础之上更进一步发展了酿酒业,各类美酒名目繁多,在当时的诗句中提到的酒名数不胜数。主要可分为传统名酒,异域名酒和唐代名酒三类。 1.传统名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