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爱因斯坦科学方法论思想研究

爱因斯坦科学方法论思想研究

爱因斯坦科学方法论思想研究
爱因斯坦科学方法论思想研究

第24卷 总第104期科学 经济 社会Vol.24,Sum No.104 2006年 第3期SCIENC E ECONOMY SOC IETY No.3,2006

科学与哲学

爱因斯坦科学方法论思想研究

张今杰,季士强

(湘潭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湖南湘潭 411105)

摘 要:爱因斯坦创建的相对论引领了20世纪初的物理学革命,他在科学研究中所遵循的方法论原则也成为现代科学的一大财富。坚定的信念是爱因斯坦进行科学研究的坚实基础,怀疑态度和批判精神是爱因斯坦科学方法的内在精神,而唯理论的哲学倾向和简单性的美学原则也是爱因斯坦取得伟大科学成就的重要因素。研究爱因斯坦的科学方法论思想对当代科学的发展与进步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信念;怀疑;唯理论;简单性

中图分类号:B0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 2815(2006)03 0075 04

A S tudy on Einstein s Methodology of Science

ZHA N G Jin jie,JI Shi qiang

(Col lege of Philosop hy and sociology,X iangtan Univ er sity,X iangtan,H unan411105,China)

Abstract:T he theory of relativ ity that Einstein established initiates the philosophy revolutio n in early20th;the principle of methodo logy that Einstein follo wed becomes great wealth of modern science.T he fir m belief is the solid base of his scientific research;suspicion and criticism are intrinsic spirits o f his methodology of science;the tendency of rationalism and the pr in ciple of aesthetics of simplicity are very significant factors for Einstein to acquire great achievement.Researching Einstein's thoug hts of methodology of science w ill be of value to the development of mo dern science.

Key words:br ief;suspicion;r ationalism;simplicity

爱因斯坦是牛顿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所创建的相对论引领了一场伟大的科学革命,使自然科学对时空观念、对引力和宇宙的认识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可以说,爱因斯坦对物理学的各个领域、对相关学科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爱因斯坦不仅是一个杰出的科学家,而且也是一个卓越的哲学家、思想家。他在科学研究中所探索和遵循的方法论原则,是他取得不朽功绩的重要因素之一。笔者认为,爱因斯坦的科学方法论思想是非常丰富的。在科学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研究爱因斯坦的科学方法论思想,对现代科学的发展仍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科学认识的基础 坚定的信念

科学发展史表明,是否有坚定的信念是一个科学家的研究工作能否成功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因为这种科学信念将会影响科学的研究方向和目标,同时也是科学家们克服重重困难、不断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在爱因斯坦看来,拥有坚定的信念是科学家们进行研究的基础。宗教信仰也是一种执著的信念,但爱因斯坦的科学信念与宗教信仰截然不同。他不止一次地指出,他的信念是一种类似于世界宗教感情的理性的信念,其中包括对外在世界存在的客观性、规律性、可知性的坚定信念。

首先,爱因斯坦认为: 相信有一个离开知觉主体而独立的外在世界,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 [1]他在自传中曾指出,自己在12岁时就抛弃了宗教天堂,坚信在我们之外有一个离开我们人类而独立存在的巨大世界。爱因斯坦的这种信仰,深深地受影响于斯宾诺莎。他承认: 斯宾诺莎的思想

收稿日期:2005 10 18

基金项目:湘潭大学科研项目(0509002)。

作者简介:张今杰(1972-)男,湖南宁乡人,哲学博士,湘潭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西方科学哲学。

对我始终是亲切的,我始终是这位哲学家及其教导的诚挚的赞美者。 [2]斯宾诺莎的泛神论思想深深地影响着爱因斯坦的科学生涯。他说: 我相信斯宾诺莎的那个在存在事物中的有秩序的和谐中显示出来的上帝,而不相信那个同人类的命运和行为有牵累的上帝。 [3]实质上来说,斯宾诺莎所说的 上帝 不是梵蒂冈的上帝,而是 自然 或 物质 的别称,是 绝对无限的存在,亦即具有无限 多 属性的实体 。[4]实际上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世界,它不以我们人类的意志为转移, 它在我们面前就像一个伟大而永恒的谜,然而至少部分地是我们的观察和思维所及的 。[5]也就是说,这个客观存在的像谜一样的世界是我们认识的对象。只有坚信这一点,科学认识的发展与进步才有可能。

其次,爱因斯坦相信,世界是和谐的、有规律的,而且这种规律是可以被认知的。他说: 相信世界在本质上是有秩序的和可认识的这一信念,是一切科学工作的基础。 [6]也就是说,任何科学家的研究工作,都是从世界的合理性和可知性这个信念出发的。这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预设,缺少了它,科学家的工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他自己这样来描述这种信念: 在一切比较高级的科学工作背后,必定有一种关于世界的合理性或者说可理解性的信念,这有点像宗教感情。 [7]这种宗教感情是异常重要的,因为 在这种(信赖)不在的地方,科学就退化为毫无生气的经验 。[8]正是在这种信念的引导下,爱因斯坦才能坚持进行长期艰苦卓绝的研究工作。爱因斯坦是一名宗教的异教徒,可他为什么还是要用 宇宙宗教感情 来称呼这种信仰呢?对此他的解释是 我没有找到一个比 宗教的 这个词更好的词汇来表达[我们]对实在(Realitt)的理性本质的信赖(ver trauen) 。[9]他认为,虽然他无法证明科学真理就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但他对此坚信不移,正因为如此,爱因斯坦才能够为这种蕴含了宇宙和谐的科学真理而不断奋斗。 渴望看到这种先定的和谐,是无穷的毅力和耐心的源泉。 [10]这种坚定的信念,是爱因斯坦摘取科学史上一颗颗璀璨明珠的必要保证。

爱因斯坦认为,宇宙的合理性与和谐性不是没有根据的,宇宙的秩序与和谐性的根本原因在于因果关系。对这一点他坚信不移,并因此而与量子力学的哥本哈根学派进行了长时间的论战。玻恩对此进行了评价: 爱因斯坦比他以前任何人都要清楚地看到物理定律的统计背景。而且在征服量子现象这个荒原的斗争中,他是先驱。可是后来,当他自己的工作已出现了统计原理和量子原理的综合,而这看来几乎为所有的物理学家认为是可以接受的时候,他却对它敬而远之,并且表示怀疑。 [11]爱因斯坦认为量子力学对世界的几率解释是不严肃的,哥本哈根学派的量子物理学所信仰的是掷骰子的上帝,他坚信世界中的完美和谐的秩序是客观存在的,也是可以被认识的。他说: 无论如何深信上帝不是在掷骰子。 [12]

爱因斯坦抛弃了宗教天堂,归依科学事业之后,与世俗宗教、人格化的上帝分道扬镳,以世界的合理性、宇宙的和谐、自然的秩序、事物的规律、现象的统一作为其科学研究的信念。正是由于这种强烈的科学信念,为爱因斯坦进行毕生的科学探索提供了无穷的力量源泉。

二、科学方法的基本精神 对权威的怀疑

在爱因斯坦抛弃宗教天堂的同时,他也拥有了一种怀疑所有权威的科学精神。在12岁时他就认定 圣经 里的故事绝大多数不可能是真实的,甚至他认为 圣经 是国家故意用谎言来欺骗年青人的东西。对 圣经 的不信任, 引起我对所有权威的怀疑,对任何社会环境里都会存在的信念完全抱一种怀疑态度,这种态度再也没有离开过我 。[13]他认为理论来自于经验,但来自于经验的理论是可疑的,感觉经验是既定的素材,但是要说明感觉经验的理论却是人造的。它是一个极其艰辛的适应过程的产物,是假设性的,暂时的,永远不会是最后定论的,因此它始终要遭到质问和怀疑。他不但对各个领域中的权威的研究成果表示怀疑,而且对自己的研究成果也表示怀疑,持批判态度。他曾引用一句格言来讥笑那些抱住权威不放的人: 谁企图在真理和认识的领域内要人们认为他是不可动摇的权威,那他就要在上帝们的哈哈大笑中垮台。 [14]这样一种怀疑和批判的精神指引着爱因斯坦的科学研究生涯。

在大学时代,爱因斯坦的这种怀疑和批判精神使得他不满于以强制和灌输为特征的教育制度,不肯遵循校方的培养方案,是一个令老师和家长都十分头痛的 坏学生 。他不追随老师的教学,但他主动地自学,主要精力用于研读大量物理学的经典著作,而对数学等不感兴趣的课程则不闻不问。他的这种鲜明的个性给他带来的极大的麻烦。在大学毕业以后,他梦想着能成为母校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的助教,但他这种直率和对权威的 不信任 、 不支持 ,在教授们看来是 不合时宜 的,因此教授们在助教岗位空缺时没有选他。为了生计,爱因斯坦不得不四处奔波,忙于一些临时工,或者做短时间的补习老师,生活十分孤寂凄苦。尽管如此,他的怀疑精神始终伴随着他。在瑞士联邦专利局工作时,这种怀疑精神得到了升华。专利局的局长哈勒对于专利申请的审阅工作有独到的见解,他对自己的职员有这样的要求: 你们着手审查时,你们要设想,发明者所说的全是假话。如果你们不这样想,顺着发明者的思路走去,你们就会受束缚。你们始终要有批判眼光,要警惕。 [15]哈勒的工作方法的内在精神与爱因斯坦的怀疑精神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因此,爱因斯坦十分尊敬和感激哈勒,多年以后仍视之为自己的老师和最好的朋友。

实际上,任何对权威的怀疑都意味着对传统的强大挑战,甚至可能会导致思想领域的革命。因此对怀疑者和批判者而言不可避免地要冒着极大的风险,极有可能会遭遇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爱因斯坦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也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他把科学研究比喻成钻木板,谫: 科学研究好像钻木板。有人喜欢钻薄的,而我喜欢钻厚的。 [16]正

是因为继承和发展了休谟和马赫的怀疑论,爱因斯坦的 怀疑态度 发展为一种 批判精神 ,使他对所有权威包括他自己的工作决不迷信,坚持革新,才使得他对长期统治人们思想的时空观、引力观产生怀疑和批判,探索和提出与传统大异其趣的相对论。可以说,怀疑精神、批判思想是爱因斯坦从事科学研究的最基本的科学精神。

三、有限的唯理论 唯理主义与经验主义的结合

爱因斯坦在自传中承认,他是有着较为浓厚的唯理论倾向的。他说: 从有点像马赫的那种怀疑的经验论出发,经过引力问题,我转变为一个信仰唯理论的人。 [17]他认为科学的理论体系的基础是科学概念,科学概念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与感觉经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科学概念和思想体系不能通过归纳从经验中抽象出来,而只能靠思想的自由发明来实现。

首先,他不赞成康德的先验论观点,认为概念不是先天的,而是有其客观来源。他说: 康德哲学中最重要的东西是他所说的构成科学的先验概念。 依据它,某些概念是预先存在于我的意识中的。 [18]他认为这样的观点是不可思议的。爱因斯坦始终坚持,任何理论、任何概念都不是空穴来风,都有其客观的经验来源。他论证说: 概念都来源于感觉经验,概念作为思维的认识工具,对经验有依存关系,概念只有在它们同感觉联系时,才能得到内容,哪怕这种联系是多么间接的。但是这种联系不能由逻辑的研究揭示出来;它只能由经验得出来。可是决定概念体系的认识价值的,也正是这种关系。 [19]完全脱离经验材料的概念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尽管现代科学理论的概念离经验愈来愈远,但仍无法脱离其与经验材料的联系。因此, 只有考虑到理论思维同感觉经验材料的全部总和的关系,才能达到理论思维的真理性 。[20]概念,归根结底还是来源于经验材料。

另一方面,概念的检验同样离不开感觉经验。他说: 这个概念的意义和依据都唯一的归源于那个使我们联想起它的感觉印象的总和 。[21]没有实践的检验,任何理论和概念都如同空中楼阁一样一击就倒,没有生命力。因此, 经验内容及其相互关系都必须在理论的结论中表示出来 。[22]也就是说,理论的检验在于演绎地推导出包含经验知识的结论,然后由观察和实验所得的感觉经验材料对之进行检验。这是理论获准成立的通行证。 理论所以能够成立,其根据在于它同大量的单个观察关联着,而理论的 真理性 也正在此。 [23]如果一个理论建立出来以后无法在实践中被检验,那么它的真理性是无法获得承认的。 证实一个理论的最困难的任务总是:必须把这个理论的推论发展到使它们成为在经验上可检验的地步。 [24]从这种意义上来说,爱因斯坦是一个经验主义者。

其次,爱因斯坦一再强调,虽然概念不是凭空来到人们的思维中的,而是与感觉材料有着千丝万缕的依存关系。然而这种依存关系又是十分复杂的。爱因斯坦认为,人们的感觉经验材料(他用 来表示)是认识的起点,在 的基础上科学家们建立起理论体系的基础A,从基础A出发可以推理出一系列的命题B、C、D、E 在此,从 A的过程中没有必然的逻辑联系,只能是由思维的自由创造来完成,而从A B、C、D、E 则严格遵循逻辑的必然性规律。他认为,牛顿影响下的整个近代科学的大多数科学和哲学家在方法论上的缺憾在于他们认为理论的基础概念A就是从经验材料 中归纳出来的,事实上,除了上帝之外,恐怕没有人能做到这一点。

既然在从 A的过程中没有必然的逻辑联系,那么理论体系的基础A到底是如何借助于思想的自由创造而形成呢?爱因斯坦强调说: 从知觉材料到达 实在 ,到达理智,只有一条途径,那就是有意识的或无意识的理智构造的途径 。[25]也就是说,在构建理论概念的时候,科学家本人的主观能动性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他认为,在我们的思维和我们的语言表述中所出现的各种概念,从逻辑上来看,都是思维的自由创造的结果,它们绝对不可能从感觉经验材料中归纳得到。换言之, 从经验材料到逻辑演绎之为基础的普遍原理,在这两者之间并没有一条逻辑的道路 。[26]在此,归纳方法无法完成这一使命。在概念的理智构造问题上,爱因斯坦多次提到了直觉和想象。他指出,在从 A的过程中, 只有通过那种以对经验共鸣的理解为依据的直觉 。[27]也就是思维的自由创造。他强烈反对牛顿的 不作假说 的原则,这主要是因为 科学理论不可能仅仅在经验的基础上成长起来。在建立科学理论时,我们免不了要自由地创造概念,而这些概念的适用性可以后验地用经验方法来检验 。[28]这也是与现代科学的特征相呼应的。现代科学的基本概念变得愈来愈抽象、离经验愈来愈远,不可能直接由经验归纳得出。因此, 我相信直觉和灵感 。[29]在爱因斯坦的科学生涯中,直觉和想象这两种因素对他的科学发现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其实,直觉是科学基本概念形成中的关键因素, 从特殊到一般的道路是直觉性的 。[30]这种直觉能力在创造性科学活动中随着经验和学识的增长而不断提高。爱因斯坦对此深有体会,他说: 由于我在数学领域里的直觉能力不够强,以至于不能把真正带有根本性的最重要的东西同其余那些多少是可有可无的广博知识可靠地区分开来。 [31]也正因为如此,他对数学几乎没有什么兴趣。在现代科学中,科学犹如浩瀚的海洋无边无际,个人的力量绝不可能涉猎每一个领域,因此强烈的直觉能力对于科学家的研究方向和目标的选取乃至最后科学研究成果的获取是至关重要的。可以说,直觉在整体上把握全局,调整理论结构,是科学创造中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另外,他也强调了想象力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说: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

因素。 [32]只要看看爱因斯坦在创建相对论的过程中所做的大量的看似很玄的思想实验,我们就能明白他为什么会如此强调想象力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与作用了。

总之,爱因斯坦认为,科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是在 经验引导 下思维进行 自由创造 的产物。它必须来源于经验,但又离不开思维的主观能动性。现代科学概念愈来愈抽象,愈来愈远离经验,这种思维创造的自由度也就愈来愈大。

马格瑙对爱因斯坦的这种有限的唯理论倾向作了很好的概括: 爱因斯坦的见解不能贴上任何一种哲学态度名称的标签,他包含着唯理论和极端经验论的特征。 [33]经验论与唯理论的结合是爱因斯坦有别于其他科学家的一个重要特征。

三、理论选择的 简单性 原则

在科学史上,每当一个重大问题出现时,总会有两个以上备选理论提出,而且它们都在一定程度上有其合理性,但最后的结果并不是每个理论都得以发展和被人们接受并流传下来。在众多的理论中,人们只选取一种理论作为问题的解答。这就涉及到理论的选择问题。探索基本定律的方法是完全不确定的,不同的物理学家完全有可能创造不同的概念、确定不同的函数关系,产生几套普遍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来整理人们感觉经验的秩序,形成很多同样可以站得住脚的物理学理论体系,理论选择也就不可避免了。在爱因斯坦那里,理论的选择涉及到理论外部的因素和理论内部的因素,因此理论选择有两个方面的原则。外部原则是指理论与经验材料和客观事实的对应性,这是一般科学家都认可的,但爱因斯坦在著作中更多的是对内部原则也即 简单性 原则进行了论述。

事实上,爱因斯坦并没有专门就这个问题进行过论述,但是我们可以从他分散于各处的说明进行总结。首先,他对简单性进行了诠释,在他看来,简单性 并不是指学生在精通这种体系时产生的困难最小,而是指这样一个理论的预设的前提应尽可能的简单 。[34]逻辑的简单性与理论和经验的对应性是一个科学理论应该同时具备的。他说: 虽然概念体系本身在逻辑上完全是任意的,可是它们受到这样一个目标的限制,就是要尽可能做到同感觉经验的总和有可靠的(直觉的)和完全的对应关系;其次,它们应当使逻辑上独立的元素(基本概念和公理),即不下定义的概念和推导不出的命题,要尽可能地少。 [35]在这里,爱因斯坦表述了评价和选择科学理论的外部标准和内部标准,其中内部标准或原则即 逻辑简单性 原则。这个标准也是与现代科学的特点相适应的。现代科学的基本概念随着与经验材料的距离不断拉远而具有不断增大的概括性,因而也就变得更加 经济 与 简单 ,更加 抽象 与 概括 。另一方面,简单性原则也有其客观性的基础,爱因斯坦认为: 自然规律的简单性也是一种客观事实,而且正确的概念体系必须使这种简单性的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保持平衡 。[36]因此,爱因斯坦对简单性原则坚信不移。他相信, 一种理论的前提的简单性越大,它所涉及的事物的种类越多,它的应用范围越广,它给人们的印象也就越深 。[37]

正因为简单性原则有这样非凡的功能,爱因斯坦把它提了一个很高的高度,前提的简单性在他的科学研究中成为一条极为重要的方法论原理和原则。他说: 逻辑简单的东西,当然不一定就是物理上真实的东西。但是,物理上真实的东西一定是逻辑上简单的东西,也就是说,它在基础上具有统一性 。[38]也就是说,逻辑上的简单性成为了一个理论的必要而不充分的条件,一个逻辑前提复杂的理论不会是真实的理论。正因为如此,逻辑前提的简单性几乎就成了一个理论成功的重要标志。甚至爱因斯坦把逻辑的简单性作为科学研究的一个追求目标, 科学的目的,一方面是尽可能完备地理解感觉经验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是通过最少个数的原始概念和原始关系的使用来达到这个目的 。[39]从狭义相对论的提出到广义相对论的出笼,前后经历整整九年时间,简单性原则始终都是爱因斯坦的指路明灯。他说: 科学进步在于达致逻辑统一性愈趋增大的科学理论,具有最大逻辑统一性的科学理论同时也就具有最大的逻辑简单性 。[40]前苏联的福克认为: 爱因斯坦的引力论在原则上的简单性和内在的完备性是无法怀疑的;也是这些性质使他的理论令人信服 。[41]在爱因斯坦看来,逻辑简单性是理论体系内在结构的一种本然要求。一切概念和一切相互关系,都应该归结为尽可能少的一些逻辑上独立的基本概念和公理。因此在爱因斯坦的心目中, 逻辑简单性的观点是 研究工作所不可缺少的一个有效工具 。[42]逻辑简单性原则引导着爱因斯坦在科学的道路上不断冲破重重迷雾而不断前进。

尽管爱因斯坦非常重视理论选择的内部原则 简单性原则,但他并不厚此薄彼,他认为内部完美的简单性原则应与外部对应的确认原则珠联璧合,相得益彰,这样才能为科学的进步作出贡献。正如美国科学家弗兰克所说的, 爱因斯坦有两大原则,一是经验的原则,从理论得到的结论必须为经验所证实,另一是半逻辑半美学的原则,基本定律应尽可能的少,而且在逻辑上必须相容不悖 。[43]这是对爱因斯坦关于理论选择方法的一个最贴切的总结。

爱因斯坦作为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在科学尤其是在物理学上作出的成就是举世瞩目的,他在科学研究中所遵循的一系列的科学方法也是独特而有重要启发意义的,为科学方法论的发展与进步写下的重要的篇章。

参考文献:

[1][3][5][6][7][8][9][10][12][13][17][18][19][20]

[21][22][23][25][27][28][29][31][32][34][35][36]

[37][38][39][40][42] 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M].第1

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83,243,2,284,

(下转第82页)

完全必要的,甚至是必不可少的。这样做时,可以使人们关于对象的知识得以深入。但是,当科学的知识积累起来,当人们的认识由一个个点发展到需要进一步弄清这些点之间的联系,需要把个别的知识综合起来,还原论纲领的局限性就明显起来。复杂性科学的兴起,是与克服这样的片面性相联系的。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复杂性范式的形成就代表了科学研究范式的一种转变,超越还原论也就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最早明确提出复杂性科学是 超越还原论 这一观点的是美国 科学 杂志1999年4月2日出版的复杂性专辑。[9]在这个专辑里,两位编者R ichar d G allagher和T im A ppen zeller在其以 超越还原论 为标题的导言中,对他们所指的 复杂系统 作了如下简单的描述:通过对一个系统的子系统的了解,不能对系统的性质作出完全的解释,这样的系统称为复杂系统。用通俗一点的说法,对于复杂系统,整体的性质不等于部分性质之和,即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这一说法虽然很简单,但在科学方法论方面却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与反思,也就是处理与解决复杂系统有关问题,几百年以来科技界所用的还原论方法有所不足,还需要补充新的方法。他们在文章中说,在西方科学中, 占支配地位的是还原论:物理化学中的问题可以根据原子物理学来理解,细胞生物学根据原生质如何起作用,生物体根据构成它们的细胞系统相互作用 。他们也很清楚, 还原论的不足之处正日益明显 , 所以用一系列整体论的讨论来补充主流的还原论也许会有所裨益 。[9]从此,复杂性科学是超越还原论的科学就成为一种流行的口号。

总之,复杂性的研究者们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感受到了还原论的局限,都从批判还原论入手来提出、展开自己的新主张,都把超越还原论当作自己的首要任务。正是复杂性科学研究者对还原论的猛烈批判,还原论在科学方法论中的统治地位才逐渐被松动,并为科学整体论的复归铺平了道路,为建构新的科学方法论提供了新机遇。

参考文献:

[1] 马克 戴维森.隐匿中的奇才 路德维希 冯 贝塔朗菲

传[M].陈蓉霞译.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9.

[2] 贝塔朗菲.生命问题[M].吴晓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3] 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M].秋同等译.北京:社科文献出版

社,1987.

[4] 贝塔朗菲.普通系统论的历史和现状[A].科学学译文集.北

京:科学出版社,1980.323.

[5] N.维纳.控制论[M].郝季仁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62.

[6] 伊.普利高津.从混沌到有序[M].曾庆宏等译.上海译文出

版社,1987.

[7] 赫尔曼 哈肯.协同学 大自然构成的奥秘[M].凌复华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8] 米歇尔 沃尔德罗普.复杂性:诞生于秩序与混沌边缘的科学

[M].北京:三联书店,1998.

[9]

Ap ril,2.

(曹陇华 编发)

(上接第78页)

244,525~526,525~526,163,221,2,380,168,237,523, 342,314,115,512,102,309,490,7,284,299,5~6,

214,357,380,344,344~355,480.

[2] Carl Seelig.Albert Eins tein:A Documentary Biography[M].

Tr.By M ervyn Savill.Lon don:s taples1956.154.

[4] 斯宾诺莎.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3.

[11] M ax Born.Einstein's Statistical Th eories.In P.A.S chip p

(ed.).Albert E instein:Ph ilosopher-Scientist[M].New

York:T udor.1949.163~164.

[14] 赫尔内克.原子时代的先驱者世界著名物理学家传记[M].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1.152~153.[15] 高之栋.自然科学史讲话[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6.604.

[16] 赫尔内克.爱因斯坦传[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79.7 [24] [26][30] 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M].第3卷,北京:商

务印书馆,1976.83,490,490.

[33] H ery M argenau.Ein stein s Conception of Reality[M].In P.

A.S chilpp(ed).Albert Eins tein:Philos opher-S cien tist.

New York:T udor.1949.247.

[41] [43] 纪念爱因斯坦文集[C].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79.308,314.

(劲 草 编发)

评爱因斯坦的科学观

评爱因斯坦的科学观 提要:本文就爱因斯坦的科学观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评论。作者指出,爱因斯坦把科学视为认识过程和认识结果的统一体,他既反对纯粹经验主义的科学观,又反对唯理主义的科学观,而且认为科学的伟大目的在于从尽可能少的公理和事实出发,通过逻辑演绎,概括尽可能多的经验事实。爱因斯坦关于科学的主观性和客观性问题、科学的逻辑的统—问题的思想也是耐人寻味的。两种科学理论(构造性理论和原理理论)的划分、原理理论的结构以及科学体系的层次性的观点,也是爱因斯坦科学观的富有启发性的观点。另外,爱因斯坦关于科学危机与革命的思想,关于科学的物质作用和精神作用对人类事务和历史进程的巨大影响的思想,也是比较深刻的。 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革新家,他不仅以其卓著的科学贡献改变了人类的物质生活,而且也以其天才的思想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爱因斯坦在从事科学研究的同时,也对科学本身进行了深刻的哲学反思,针对科学及其与之有关的问题发表了许多精辟的见解。本文仅就爱因斯坦的科学观作一简要的评论。 1)科学:它的目的和本性 什么是科学(这里主要是指自然科学)?长期以来,这一直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有人认为科学是人类认识活动的结果,是关于自然界的有条理的知识。有人则认为科学是人类认识活动的过程,科学是创造知识而不是知识本身,它意味着一个过程,而不是一堆静态的学说。也有人认为无需给科学下—个严格的定义,因为过于刻板的定义有使精

神实质被阉割的危险。 然而,在爱因斯坦看来,要人们对什么是科学得出一致的理解,实际上并不困难。他认为:“科学就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努力,力图用系统的思维,把这个世界中可感知的现象尽可能彻底地联系起来。说得大胆一点,它是这样一种企图:要通过构思过程,后验(posterior)地来重建存在。”他还认为:“科学并不就是一些定律的汇集,也不是许多各不相关的事实的目录。它是人类头脑用其自由发明出来的观念和概念所作的创造。”他甚至直截了当地把科学定义为“寻求我们感觉经验之间规律性关系的有条理的思想”([1],p.253)。显而易见,爱因斯坦关于科学的概念是指认识过程和认识结果的统一体,而没有偏执于一端。而且,他既反对把科学视为对事实材料进行归纳、整理的纯粹经验主义之科学观,也反对把数学知识视为一切知识的原型,从而要想使理性成为关于世界,至少是关于世界中基本事物的知识的源泉之唯理主义的科学观。他在对立的两极保持了必要的张力,这种看法显然是合理的。 爱因斯坦进而谈到科学的目的或企图。他说:“科学的目的,一方面是尽可能完备地理解全部感觉经验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是通过最少个数的原始概念和原始关系的使用来达到这个目的。(在世界图像中尽可能地寻求逻辑的统一,即逻辑元素最少。)”([2],p.344)(请读者注意:这里的“原始概念和原始关系”是指“基本概念和基本关系”)他还说过:“科学是这样一种企图,它要把我们杂乱无章的感觉经验同一种逻辑上贯彻一致的思想体系对应起来。在这种体系中,单个经验

社会科学方法论

浅论社会科学方法论及其现实意义 人类对社会的认识水平,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不断得到发展和提升。但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由于各种主客观的原因,是人们很难对社会历史作出全面、科学的概括和总结。社会科学是在近代以来逐步形成的,它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力求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对社会生活作出科学的说明与合理的评价。 一、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内涵及其原则 社会科学是指以人类在社会中的行为及由此行为产生的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它以探讨社会现象的本质与规律为主要任务,因而具有追求统一性、一致性、简单性、必然性等特征。社会科学包括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心理学、经济地理学、教育学等。而方法论是关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方法论同世界观是统一的;用世界观去指导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是方法论。因此,社会科学方法论就是人们从一定的社会科学学科角度出发,对社会现象或事物所做的系统分析或解释的科学的方法体系。要认真贯彻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解决我们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是实践性原则。社会科学研究社会现象及其规律, 必须要研究社会实践过程, 必须要研究社会实践的主客体, 必须要从社会实践中来提炼研究课题, 并且依据社会实践来检验研究课题的成果。社会科学研究者的认识必然要受其实践程度的局限。因此, 实践的原则应是社会科学方法论所遵循的第一原则,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遵循实践的原则。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要接受社会实践的检验, 社会实践是检验社会科学成果正确与否, 评价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价值如何的根本标准。 第二是系统性原则。系统原则是一切科学认识活动的基本方法论原则, 同时也就是社会科学研究所应遵循的方法论原则。坚持系统性原则, 必须要做到把研究对象看作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并且始终注意把握各要素在系统联系中所获得的整体性的新质态。研究对象的系统原则还要求我们在研究过程中, 把社会对象看成是一个有层次的、有组织的、有序的、具有有机结构的整体系统。坚持整体性原则,还必须做到坚持系统都是有序的, 是一个自组织结构, 具有高度的主动

爱因斯坦的一生

爱因斯坦与物理学 年级:08电光系 班级:光电信息工程 姓名:朱彬 学号:080402169 【摘要】:爱因斯坦曾说:“我没有什么别的才能,只不过喜欢刨根问底地追究问题罢“时间、空间是什么,别人在很小的时候就搞清楚了,我智力发展迟缓,长大了还没有搞清楚,于是一直揣摩这个问题,结果也就比别人钻研得更深一些。”正是本着这种执着钻研与不懈追求真理的精神,才有了爱因斯坦个人的成就,才有了今天物理学的辉煌。 【关键词】: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光电效应诺贝尔奖 一、伟大传奇的一生 爱因斯坦于1879年3月14日诞生在德国乌尔姆的一个殷实的家庭,很晚才学会说话,行动也很木讷不如同龄小孩子灵活,但是在母亲的教导下他会拉一段优美的小提琴。爱因斯坦初中时,全家迁往意大利,留他一个人在慕尼黑学习,他的学习状况并不是很好,也并不喜欢德国的学校教育制度,所以他于1895-1896年到瑞士阿劳中学学习。爱因斯坦一直对学校教育持批评态度,一生中除了在阿劳中学那一年的补习班外,对学校教育没有好印象。1896-1900年爱因斯坦在苏黎士工业大学教育系师资班学习物理学,在这个学习阶段,他仍旧不是很喜欢学校教育的呆板方式,成绩并不是很好,但是他热衷于每天下午做实验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大学毕业后,爱因斯坦在就业中遇到了很多波折,同时他与第一任妻子米列娃的婚姻也走到了尽头,最后在他的同学格罗斯曼帮助下,他于1902年进入到伯尔尼发明专利局工作。在伯尔尼发明专利局工作期间,是爱因斯坦学术研究的黄金时期,他发表了多篇论文,“狭义相对论”也是这个时期的成果。爱因斯坦的后半生也一直为他所热爱的物理事业不断奋斗努力着,1909年应格罗斯曼的邀请,他进入苏黎士大学工作,主要是教授相对论。1914年他到柏林大学教学,成为柏林大学教授,德国物理研究所所长、院士。1915年,他提出广义相对论。1933年,爱因斯坦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高级研究所做研究员直到1955年4月18日逝世。 二、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 关于光波的载体问题,物理学家们选择了亚里士多德的以太作为光波的载体。但是以太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如果接受了以太是运动的,那么以太运动的速度是多少?许多物理学家试图解释以太相对于绝对空间静止这个问题,但都没有给出准确的解释。1905年,爱因斯坦独自得出了洛仑兹变换,他认为,洛伦兹变换是任意两个惯性系之间的变换,不存在绝对空间,一切运动都是相对的,V是相对速度。爱因斯坦的创新之处就在于他坚持相对性原理,认识到光速是绝对的。另一位物理学家彭卡莱于1904 年正确表述了“相对性原理”,并提到用光信号对钟,但认为得到的是地方时间,不是真实时间,他推测真空中光速c是常数,且可能是极限速度。但是都没有达到爱因斯坦的理论的程度,只有爱因斯坦认识到:(1)

爱因斯坦的科学贡献

爱因斯坦对科学的贡献 量子论 1905年3月写的论文《关于光的产生和转化的一个推测性的观点》,把普朗克1900年提出的量子概念扩充到光在空间中的传播,提出光量子假说,认为:对于时间平均值(即统计的平均现象),光表现为波动;而对于瞬时值(即涨落现象),光则表现为粒子。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揭示了微观客体的波动性和粒子性的统一,即波粒二象性。以后的物理学发展表明:波粒二象性是整个微观世界的最基本的特征。这篇论文还把L. 玻耳兹曼提出的“一个体系的熵是它的状态的几率的函数”命名为“玻耳兹曼原理”。在论文的结尾,他用光量子概念轻而易举地解释了光电现象,推导出光电子的最大能量同入射光的频率之间的关系。这一关系10年后才由R.A.密立根予以实验证实。“由于他的光电效应定律的发现”,爱因斯坦获得了192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分子运动论 1905年4月、5月和12月他写了3篇关于液体中悬浮粒子运动的理论。这种运动系英国植物学家R.布朗于1827年首先发现,称为布朗运动。爱因斯坦当时的目的是要通过观测由分子运动的涨落现象所产生的悬浮粒子的无规运动,来测定分子的实际大小,以解决半个多世纪来科学界和哲学界争论不休的原子是否存在的问题。3年后,法国物理学家J.B.佩兰以精密的实验证实了爱因斯坦的理论预测。这使当时最坚决反对原子论的德国化学家、“唯能论”的创始者F.W.奥斯特瓦尔德于1908年主动宣布:“原子假说已成为一种基础巩固的科学理论。 创新纪元的狭义相对论 1905年6月爱因斯坦写了一篇开创物理学新纪元的长论文《论动体的电动力学》,完整地提出狭义相对性理论。这是他10年酝酿和探索的结果,它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19世纪末出现的古典物理学的危机,推动了整个物理学理论的革命。为了克服新实验事实同旧理论体系之间的矛盾,以洛伦兹为代表的老一辈物理学家采取修补漏洞的办法,提出名目众多的假设,结果使旧理论体系更是捉襟见肘。爱因斯坦则认为出路在于对整个理论基础进行根本性的变革。他从自然界的统一性的信念出发,考察了这样的问题:牛顿力学领域中普遍成立的相对性原理(力学定律对于任何惯性系是不变的),为什么在电动力学中却不成立?而根据M.法拉第的电磁感应实验,这种不统一性显然不是现象所固有的,问题一定在于古典物理理论基础。他吸取了经验论哲学家D.休谟对先验论的批判和E.马赫对I.牛顿的绝对空间与绝对时间概念的批判,从考察两个在空间上分隔开的事件的“同时性”问题入手,否定了没有经验根据的绝对同时性,进而否定了绝对时间、绝对空间,以及“以太”的存在,认为传统的空间和时间概念必须加以修改。他把伽利略发现的力学运动的相对性这一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实验事实,提升为一切物理理论都必须遵循的基本原理;同时又把所有“以太漂移”实验所显示的光在真空中总是以一确定速度□传播这一基本事实为提升为原理。要使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同时成立,不同惯性系的坐标之间的变换就不可能再是伽利略变换,而应该是另一种类似于洛伦兹于1904年发现的那种变换。事实上,爱因斯坦当时并不知道洛伦兹1904年的工作,而且两人最初所提出的变换形式只有在□/□的一次幂上才是一致的;现在所说的洛伦兹变换,实质上是指爱因斯坦的形式。对于洛伦兹变换,空间和时间长度不再是不变的,但包括麦克斯韦方程组在内的一切物理定律却是不变(即协变)的。原来对伽利略变换是协变的牛顿力学定律,必须加以改造才能满足洛伦兹变换下的协变性。这种改造实际上是一种推广,是把古典力学作为相

社会科学方法论

浅谈社会科学方法论 一、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现状和意义 从学科性质角度出发,社会科学是指以人类在社会中的行为及由此行为产生的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它以探讨社会现象的本质与规律为主要任务,因而具有追求统一性、一致性、简单性、必然性等特征。社会科学包括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心理学、经济地理学、教育学等。而方法论是关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方法论同世界观是统一的;用世界观去指导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是方法论。因此社会科学方法论就是人们从一定的社会科学学科角度出发,对社会现象或事物所做的系统分析或解释的科学的方法体系。 方法论在知识体系中的作用, 就好像自我意识对人、对于人格的作用、对于一个独立的行为主体一样。就特定的知识和学科来说, 如果没有成熟而系统的方法论作为预设和前提, 就表明这一学科和这一类知识对于自己的逻辑依据和研究程序、自己的视野和边界以及自身的社会功能和社会作为, 尚缺乏系统而清晰的认识。社会科学今天这种状况无疑会妨碍人们对于社会科学的身份及其社会功能作出合理的评价和认同, 不利于社会科学知识的普及、宣传和教育, 也不利于社会科学的组织和管理, 当然, 首先会影响社会科学的研究本身, 影响社会科学学术体制的建立和健全。因此, 重视关于社会科学的综合性研究, 尤其是方法论研究, 重视这方面的学科建设, 是我国学术和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任务。 如何认识和把握哲学社会科学的地位、作用及其发展规律,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方法论问题。这个问题, 远没有引起学术界足够的重视。至少可以说, 远不如自然科学史、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社会学或科学知识社会学那样引起广泛的重视。 二、社会科学方法论在中国的发展难题

社会科学方法论意义

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意义 社会科学方法论是相对于自然科学方法论而言的。所谓社会科学方法论,是指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这种方法论是建立在社会科学研究的各种方法之上的,它除了论述这些方法之外,还要进一步阐明这些方法的客观基础、本质根源、基本特征及其运用的原则。社会科学方法对于人文社会科学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但这些方法只是研究的指南,而不能代替具体的研究。 十九世纪中期,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比较完备的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方法。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又叫做历史决定论,或者生产决定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且,我们认为历史唯物主义就是人类认识和研究社会最科学、最完备的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也不同于一般的哲学方法论,他在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历史观的基础上形成,对现实社会科学研究具有直接指导意义。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础,为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提供了一般的方法论指导,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是历史唯物主义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具体化。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既是其世界观,又是其方法论。在此基础上,它具体化为从实践出发的方法。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一个创造性的开放体系,人类在社会认识和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一切合理的方法,马克思主义都应该积极地予以借鉴和吸收。 社会科学方法论具有以下特征:一是遵循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原则,具有自身特点;二是仅涉及社会科学领域,具有普遍意义的一般方法;三是社会科学方法论是逻辑与历史的统一、描述与规范的统一;四是社会科学方法论与自然科学方法逐渐趋同,但强调主体地位与作用。 贯彻在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中的基本原则包括如下几点: 第一,客观性原则。按照人类社会的本来面目来认识和理解人类历史,这是任何社会科学方法论的首要的前提。尽管我们永远不可能把握纯而又纯的社会客体,但是,客观性的要求却是绝对必须的。 第二,主体性原则。这一原则要求我们,一要注重从主体的维度去观察社会客体;二要注重把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结合起来;三要注重坚持群众史观,反对英雄史观。 第三,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实质上系统性原则。系统性原则要求我们从

爱因斯坦对于教育的看法

我以为,对于学校来说,最坏的事是,主要靠恐吓、暴力和人为的权威这些办法来进行工作。这种做法摧残学生的健康的感情、诚实和自信;它制造出来的是顺从的人。……要使学校不受到这种一切祸害中最坏的祸害的侵袭,那是比较简单的。教师使用的强制手段要尽可能地少,学生对教师的尊敬的唯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 l 在学校里和在生活中,工作的最重要动机是工作中的乐趣,是工作获得结果时的乐趣,以及对这个结果的社会价值的认识。启发并加强青年人的这些心理力量,我看应该是学校的最重要任务。只有这样的心理基础才能导致一种愉快的愿望,去追求人的最高财产——知识和艺术技能。 l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当青年人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照我的见解,在某种意义上,即使对技术学院来说,这也是正确的,尽管技术学院的学生将要从事的是一种完全确定的专门职业。发展独力思考和独立创新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知识放在首位。如果一个人掌握了他的学科的基础理论,并且学会了独立思考与工作,他必定会找到自己的道路,而且比起那主要以获取细节知识为其训练内容的人来,他一定会更为适应进步和变化。 l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社会伦理准则有所理解并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是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l如果青年人通过体操和走路训练了他的肌肉和体力的耐劳性,以后他就会适合任何体力劳动。思想的训练以及智力和手艺方面的锻炼也类似这样。因此,有个才子讲得不错,他对教育下这样的定义:“如果一个人忘掉了他在学校里所学到的每一样东西,那么留下来的就是教育。”就由于这个理由,对古典文史教育的拥护者同注重自然科学教育的人之间的抗争,我一点也不想偏袒哪一方。 l客观知识的学习并不是十分重要的。为学习这些,人们确实不需要上大学,他能从书本中学到。高等教育的价值不在于学到更多的实际知识,而在于思维训练,这是人们通过教科书所不可能学到的。 l绝不要把学习当成一种义务,而应该把它看作是一个令人羡慕的机会,它使你在精神领域中能为了你们自己个人的愉悦,以及有益于以后你将为其工作的社会,而体会认识到自由解脱的美好。 l过分强调竞争制度,以及依据直接用途而过早专门化,这就会扼杀包括专业知识在内的一切文化生活所依存的那种精神。 l教育应当使所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领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去负担。

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AlbertEinstein,1879~1955)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科学革命的旗手。1879年3月14日生于德国乌尔姆一个犹太人家庭。父亲和叔父开的电气小工厂和家庭的自由派思想,使他童年就受到科学和哲学的启蒙加上音乐熏陶。他从小脑中就充满许多奇思还想,例如4岁时就奇怪为什么罗盘针总是转向南方?它周围有什么东西推动它?小学时排犹浪潮、军国主义教育方式和宗教礼仪等使他厌恶权威,他说:“我这个教徒在12岁时突然终结了,通过阅读科普书籍,我很快领悟到圣经里的许多故事不是真的。我认为青年被政府用谎言故意地欺骗了”。12岁时他一口气读完《几何学原》本,并练习用自己的方法证明定理。他特别喜欢读《自然科学通俗丛书》中如《力与物质》等书。13岁时读了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使他的思考转向宇宙、哲学和自然现象中的逻辑。他的数学物理很出色,但其余学业成绩不佳。15岁时,即他中学毕业前一年本已准备“因神经系统状况不佳”休学,学校却以其自由主义思想令其退学。他在辗转意大利和瑞士的高校人学考试中曾因无中学文会和外语、生物课成绩不佳而落榜。1895年在阿。劳人大学预科班,过

了一年愉快的学习生活。他随时将思考记人身边的小本,例如“追光问题”:观察者随光前进时,会不会看见电磁波形成停止的驻波?1896年,他进人瑞士苏黎世工科大学师范系(实即数理系)。他喜欢在物理实验室观察实际现象。读科学原著和思考现代物理学中的重大问题。1900年毕业后失业两年才到瑞士专利局任三级鉴定员,这里的七年是他辉煌的科学创造时期。1902~1905年,他和两个青年朋友每晚阅读和讨论哲学与自然科学著作,戏称为“奥林比亚科学院”。1908年兼任伯尔尼大学编外讲师。1909年离开专利局任苏黎世大学理论物理学副教授。1911年任布拉格德国大学理论物理学教授。1912年任母校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教授。1914年任柏林大学教授和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所长。法西斯政权建立后。爱因斯坦受到迫害,被迫离开德国。1933年移居美国任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教授,直至1945年退休。在美期间,1940年取得美国国籍。 爱因斯坦是人类历史中最具创造性才智的人物之一。他一生中开创了物理学的四个领域: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宇宙学和统一场论。他是量子理论的主要创建者之一。

科学方法论(科学理论)

自然辩证法(科学技术哲学)第二篇科学方法论第四章 第五章科学理论及其合理性 科学理论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系统化的科学知识体系,它是由科学概念、科学原理以及对这些概念、原理的理论论证所组成的体系。 第一节科学理论的结构和基本特征 一.科学理论的结构 1.组成科学理论的基本要素 科学理论是由3个基本知识单元自成的:基本概念;联系这些基本概念的判断即基本原理或定律;由这些概念与原理推演出来的逻辑结论,即各种具体的规律和预见。 基本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单位,是反映自然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任何学科都有自己的专有的一些科学概念。例如,几何学中的点、线、面等;力学中的力、质点、速度、加速度、质量、功、能等;化学中的元素、原子、分子、化合、分解、价、健等。科学概念是构成科学理论的基石,一个新理论的建立,需要若干新的概念作为它的先导或逻辑出发点,藉以在逻辑上召开它的理论体系。否则,科学理论就会失去它独立存在的支撑点。 基本原理是科学对所研究对象的基本关系的反映,是科学理论赖以建立的基础。它在语言、结构上表现为判断的形式,一般用全称判断来表达。牛顿力学中的3个基本定律,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中的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等等都是如此。 科学推理是科学理论中的由基本原理演绎推导出现的结论。它执行着理论解释和预见的功能。例如,狭义相对论中引伸出现的钟慢、尺缩效应,质能关系式等。 在由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或定律、科学推断所构成的科学理论中,各元素不是按照任意的外在的次序排列的,而是有一个严密的、前后一贯的逻辑结构。 2.两类理论——构造性理论和原理性理论 爱因斯坦曾把物理学中的理论区分为两类:构造性理论和原理性理论。 构造性理论是“从比较简单的形式体系出发,并以此为材料,对比较复杂的现象构造出一幅图象”。1气体分子运动论就是如此。 原理性理论“使用的是分析方法,而不是综合的方法。形成它们的基础和出发点的元素,不是用假说构造出来的,而是在经验中发现到的,它们是自然过程的普遍特征,即原理。这些原理给出了各个过程或者它们的理论表述所必须满足的数学形式的判决”。2热力学和相对论就是如此。 爱因斯坦的这种区分虽然是针对物理学的,但对各门基础学科都有普遍意义。这两类理论的构造方法当然是不同的,但是在结构形式中却有共同性,即从若干基本概念(可以作描述性说明而无需定义)出发,通过揭示概念的关系而形成基本原理(可以来自假说也可以从经验中得到),再运用基本原理而推导出(或证明)各种定律,这些定律常常包括由基本概念经过定义而形成的派生概念。比较成熟的理论一般都具有这种结构。例如,经典力学、经典热力学、相对论、量子力学等都是如此。这显然是一种演绎结构。当然,在许多科学理论中,除了演绎结构之外,还可以看到归纳概括的成分,有些事实材料乃至经验定律并没有完全纳入演绎结构之中,而是作为理论的补充或例外。但是,随着理论的发展,这些归纳成分 1《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商务印书馆1976年,109页 2《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商务印书馆1976年,110页。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在实践中的运用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实践指导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历史观、价值观在方法论上的体现。它不仅仅体现在哲学层面也深深融入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用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观察、研究、处理社会历史问题及现实问题,会为研究者提供唯物辩证的正确判断。经过一段时间对于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的学习,我也在实际工作和学习中发现许多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具有极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主要包含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社会矛盾研究方法、社会过程研究方法、社会主体研究方法、社会认知与评价发放以及社会科学研究的世界视野。以上方法集中起来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实践基础、辩证思维、主题活动、世界眼光。以下分述这四方面的对于我实际工作和学习的实践指导意义。 一、“实践基础”的实践指导意义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实践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认识发生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也就是说“实践”是社会生活的基础和主体,正如我说学习的专业——企业管理,这也是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一门学科,它的研究主体也是对企业发展过程产生的问题,进行科学的研究,提炼出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的管理理论,升华成科学的企业管理方法。简而言之,也就是人们在长期的企业管理实践活动中,发现存在的问题,通过研究找出客观规律,形成一整套科学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再将这些经过实践得来的宝贵理论财富返回到实际企业管理工作中,去解决存在的问题,然后周而复始不断完善的一个过程。 在工作中,“实践”的重要性更加不言而喻。我目前从事的教学管理工作,除了许多常规工作可以从既有的教学管理政策和文件中,找到规范的工作流程以外,更要面对许多新的问题、新的情况。教学不是死板的“填鸭工程”,随着我国高教事业的不断向前发展,以及社会进步所需的知识体系和人才不断更新,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也要不断地更新改进,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为社会培育出适合社会的人才。这也对我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面对很多新的问题,解决很多新的问题。那么“实践”的指导意义就变得尤为重要,每解决一个新的问题,再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过程中,总结出有用的经验,规避出现的弊端,将之思考汇总,在原有的政策文件基础上,形成新的适合新的形势要求的工作方法,这便是“实践基础”在实际工作中防止和克服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等主观主义的产生,用唯物辩证观点指导工作的重要指导意义。 这以上看出,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概括和总结,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是科学科学研究必须遵循的首要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 二、“辩证思维”的实践指导意义 “蔑视辩证法是不能不收惩罚的”——恩格斯。社会是一个系统的存在,唯物主义世界观以物质生产实践为基础,研究社会的诸多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和社会系统的历史演变。但社会也是矛盾的,研究社会就必须研究矛盾,社会矛盾分析方法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再者,社会作为过程而存在,研究社会必须把它作为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来研究。 从企业管理专业学习角度来看,“辩证思维”是研究的基本思想要素。重视研究利益矛盾和阶级矛盾,是认识社会特别是阶级社会的中心线索。“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表现为利益”、阶级斗争“首先是为了经济利益而进行的”。每一个企业管理者,在进行每一项经营决策的时候,虽然经过了多方面的实践和多层次的研究,但是不能忽视的是每一项政策的执行,有有利的一面就必然存在不利的方面。如何去取舍或者平衡,便是摆在管理者面前的重要问题。

爱因斯坦曾说过

课改下的政治课贵在激发学生的兴趣 曹统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仅仅从责任感产生,而是从对客观事物的爱与热忱中产生的”。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学家、思想家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好之”、“乐之”才能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才能以学为乐,欲罢不能。前苏联教育学家斯卡特金认为:教育效果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见,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 那到底什么是兴趣?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经常参与该种活动的心理倾向。而学习兴趣就是学生在心理上对学习活动产生爱好、追求和向往的倾向,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的直接动力。通常学生做的好的事情都是他们感兴趣的事情,换句话说,如果想让学生认真的上好每一节政治课,只有让他们对思想政治课产生浓厚的兴趣,使他们自觉地、积极主动和富有创造性地去完成学习任务。 我时常会问自己,为什么学生会对思想政治课不感兴趣呢?原因当然有很多,政治课相对于其他课程来说,其教材内容还是较抽象乏味,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不能让学生及时体验到学习后的用处,不能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而且学生对政治课程学习的动机、目的不明确,使得学习兴趣不浓,造成教学效果低下的现象,也难以实现思想政治课的智育和德育双重功能,这是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学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思想政治课教学虽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是要使政治课真正受学生欢迎,政治教师除提高自身素质外,还必须进行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改革。 改革从何入手呢?生物学家达尔文成长的事例给了我们极大地启示。达尔文小时侯是“平庸的孩子”但他对大自然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以极大的兴趣去野外观察学习和采集标本……从而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正如他在自传中说:“就我记得我在学校时期的性格来说,其中对我后来发生重大影响的,就是我有强烈而多样的兴趣,沉溺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深入了解任何复杂的问题和事物。”因此,改变当前中学生对思想政治课厌学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到底如何来来激发兴趣呢?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活动中相容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师生心理相容能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常说“爱屋及乌”,对于教育来说,本身也隐藏着这样的问题。不论什么课程,如果学生喜欢这位老师,就相信老师讲授的道理,愿意学习老师讲授的知识,自然就对老师讲的课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学生如果不喜欢,甚至害怕这位老师要想他们对这位老师所授的课程感兴趣是很困难的。可见,要想提高教学效率,必须顾及到师生的关系。也就是说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老师的

爱因斯坦科学名言

爱因斯坦科学名言 导读:本文是关于爱因斯坦科学名言,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不要努力成为一个成功者,要努力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2、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不是出自雄心壮志或单纯的责任感;而是出自对人和对客观事物的热爱和专心。 3、凡在小事上对真理持轻率态度的人,在大事上也是不足信的。 4、别担心你的数学,我跟你保证,我在数学上的困难比你还多。 5、要是没有能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有创造个人,社会的向上发展就不可想象。 6、只有献身社会,才能找到那实际上是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 7、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 8、人所具备的智力仅够使自己清楚地认识到,在大自然面前自己的智力是何等的欠缺。如果这种谦卑精神能为世人所共有,那么人类活动的世界就会更加具有吸引力。 9、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动对增进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 10、科学家必须在庞杂的经验事实中抓住某些可用精密公式来表示的普遍特征,由此探求自然界的普遍原理。

11、对于一个为了发现一丁点儿真理而奋斗终生的人来说,如果他能亲眼看到别人真正理解并喜欢他的工作,那他就得到了最美好的报偿。 12、科学决不是也永远不会是一本写完了的书。每一项重大成就都会带来新的问题。任何一个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都会出现新的严重的困难。 13、公式对我来说比较重要,因为**是暂时的,公式是永恒的。 14、人只能有献身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是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 15、决不要把你们的学习看成是任务,而是一个令人羡慕的机会。为了你们自己的欢乐和今后工作所属社会的利益,去学习。 16、对一个人来说,所斯望的不是别的,而仅仅是他能全力以赴和献身于一种美好事业。 17、最重要的是不要停止问问题。好奇心的存在,自有其道理。 18、科学研究能破除迷信,因为它鼓励人们根据因果关系来思考和观察事物。 19、一个人的真正价值,首先决定于他在什么程度上和在什么意义上从自我解放出来。 20、真正的快乐是对生活的乐观,对工作的愉快,对事业的兴奋。 21、我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战用什么武器,第四次世界大战肯定用棍子和石头。

《社会科学方法论》读书报告

德国学者马克斯?韦伯对当代社会科学和社会思潮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此贡献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就是他的方法论学说。 马克斯?韦伯的《社会科学方法》一书主要选自《自然论文集》,本书由社会科学认识和社会政策认识中的“客观性”、文化科学逻辑领域内的批判性研究、社会科学和经济科学“价值无涉”的意义三篇长文组成,它们分别阐述了韦伯方法论思想中的一些重要的内容,是韦伯方法论著作的代表作。本文主要通过深入的阅读研究韦伯的社会科学和经济科学“价值无涉”的意义一文,进行浅析。 在《社会科学和经济科学“价值无涉”》一文中,韦伯提出人们在大学授课时是否应当宣明他们所赞成的某种伦理的或者建立在文明理想以及其他世界观基础上的实际的价值判断这一问题。针对此问题,有两种不同的回答:其一是以可以从纯逻辑演绎而得到的事实和经验事实为一方与以实践的、伦理的或世界观的价值判断为另一方的区分是正确的;其二是尽可能在课堂上不讲实际的价值问题。对于上面两种回答,韦伯发表了自己不同的见解,他认为大学教师在一切具体情况下,甚至在面临使他的授课内容变得毫无吸引力的危险时,都会毫不犹豫地向听众,首先向自己宣明,哪些陈述是纯粹从逻辑推理演化而来的或者对纯粹经验事实的说明,哪些陈述是实际的价值判断,并且把这一点看作自己天经地义的责任。在这种情况下上述的第一种回答才可以接受;而韦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赞同第二种回答,认为第二种回答只适于掩盖向听众发表的意见的实际影响,韦伯认为如果让教师放弃实际的价值判断,不能讲激情昂扬的话语,会使听众迷失于各种不同范围的彼此混淆之中。 在讲坛上一般是否应该进行实际的价值判断的问题本身就是一个政策的问题,因而它最终只能由个人根据自己的价值判断而对大学的任务所取的观点来决定。韦伯批评了种种不合时宜的德国教授们在大学课堂的言行,认为“如今的大学生在教室里应当向自己的教师学到的东西,首先是熟练地完成给定的任务的能力;其次,承认事实,即使是令人不堪的事实,然后把关于它们的规定和自己的价值态度区别开来;第三,使自己服从职责,因而首先抑制不必要地表示自己个人兴趣和其他感受的冲动。”提出在每一项职责任务中,承担任务者应当克制自己,排除那些不属于职责的东西,而最需要排除的是他自己的爱与恨。 韦伯认为经验科学只能告诉人们事实怎么样,它可能怎么样,但决不指导人们应当怎么样,因此关于实在的经验认识的科学必须拒绝承担价值判断的任务,从而保持科学认识的客观性和中立性。科学研究者在涉及社会事实时,应当克制对它公开发表个人见解,韦伯写道:“一个职业‘思想家’如果有什么职责的话,他所迫切要做的便是,面对时下盛行的理想,哪怕是倾人的理想,都要保持个人才智的清醒,倘有必要,就需‘逆潮流而动’。”韦伯深切地认识到研究者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和做学术报告时需要回避价值判断,不借科学研究来鼓吹自己的价值观;正是在这些因素之下,韦伯提出了“价值无涉”的概念。 韦伯写《社会科学和经济科学“价值无涉”的意义》这篇论文的意图在于,批判德国的教授们利用自己不受攻击的权威在学术讲坛宣扬自己的价值观点,混淆了价值判断和关于经验事实的科学知识之间的界限。在韦伯看来大学教授不能任意的发表其价值判断。即应该做到价值无涉(价值中立)。所谓价值无涉是指要求研究主体按主观愿望选择了所要研究的问题之后,应该客观地描述关于所要研究问题的全面资料和对这些资料进行科学分析所得出的结论,而不管这些资料和结论是否与研究主体、社会或者他人的价值观念相冲突、相对立。 价值无涉这一原则首先是由韦伯提出的社会科学的客观性原则,今天在社会科学领域内依然广为接受的标准。社会科学是否需要坚持“价值无涉”的原则,引起了学者的广泛争论。这两种立场在中国社会学界争论了十几年,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刊登在《社会科学研究》杂志上的郑杭生教授和李金教授之间的争辩。 李金教授对社会科学研究中坚持“价值无涉”的立场是持基本接受的态度。他在《为“价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附:心得体会)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概述 引言:要概述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就必须搞清楚社会科学的含义、范围及其界定等;就必须搞清楚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性质,内容及其意义等;就必须结合中国的实际,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应用于历史的具体的中国实际;就必须客观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研究方法评价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理论。本论文将针对以上四个方面分别论述。 一、关于社会科学的认识 科学是人类反映客观世界的本质及其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科学具有客观性、系统性、普遍性、实证性、开放性等特点。英美强调三分法: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大陆强调两分法:自然科学和精神科学,在中国社会科学的范畴指广义的人文科学。 (一)社会科学的性质及界定 社会科学是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类社会的种种现象的各学科总体或其中任一学科。如社会学研究人类社会(主要是当代),政治学研究政治、政策和有关的活动,经济学研究资源分配。广义的“社会科学”,是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统称。社会科学大体上包括︰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及社会心理学。在20世纪晚期,行为科学这一

术语越来越广泛地用于人们称之为社会科学的各个学科。那些喜欢采用这个术语的人之所以这样做,部分是因为可以把上述这些学科与一些也属于探讨人类行为的学科像体质人类学和语言学等更为密切地联系起来。[1] (二)社会科学的特点 社会科学的特点,我采用的是百科收录的观点,其他不同之处略有补正。 1、复杂性。社会科学所研究的社会事物(或社会历史现象)一般都是非常复杂的,它们受众多自然和社会变量的制约,而这些变量之间往往又是彼此相关的、非线性的关系。社会科学所研究的对象一般都具有自我组织、自我创造、自我发展的能力;社会事物的产生往往由偶然的事件或个别人物作为导火索,具有较强的随机性和模糊性. 2、依赖性。一般社会事物都是建立在众多自然事物的基础之上,或者与众多自然事物相联系,因此任何一门社会科学往往涉及众多自然科学领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然科学的全面发展状态。自然科学如果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社会科学就难以在精确性和客观性上取得重大突破。 3、主观性。对社会事物的认识和评价要受到众多主观因素(特别是感情因素)的制约,而这主要取决于观察者与观察对象之间利益关系(特别是经济利益关系),各种社会科学因而很容易带有强烈的民族性和阶级性。这种由利益关系所引起的“先入为主”的主观因素

论爱因斯坦的科学精神与方法

爱因斯坦的科学精神与思想方法 姓名:姜福义 学号:1402120837

爱因斯坦的科学精神与思想方法 爱因斯坦在青年时代所以能够在科学上做出划时代的贡献,是与他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分不开的。他一生都非常关注对科学发现中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讨论,他晚年在“自述”中写道:“像我这种类型的人,一生中主要的东西,正在于他想的是什么和他怎么想的,而不在于他所做的或者所经受的是什么。”这说明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对于他取得的科学成就的巨大作用。 爱因斯坦的科学思想与科学方法有以下特点。 第一,他坚持了自然科学的唯物主义传统。表现在他的认识论和自然观上,他相信在我们之外有一个独立于我们的客观世界。据他在在“自述”中回忆说,12岁时读了一部通俗的自然科学读物后,就相信“在我们之外有一个巨大的世界,它离开我们而独立存在,它在我们面前就像一个伟大而永恒的谜,然而至少部分地是我们的观察和思维所能及的。对这个世界的凝视和深思,就像是得到解放一样吸引着我们。。。。。。在向我们提供的一切可能范围里,从思想上掌握这个在个人以外的世界,总是作为一个最高目标而有意无意地浮现在我的心目中。”爱因斯坦在他整个的科学探索过程中,始终坚持着这一信念,这是他的科学探索方法的一个前提。 他在科学研究中坚持以实验事实为出发点,反对以先验的概念为出发点。他在“自述”中谈到,他在大学时代的大部分时光是在实验室渡过的,“迷恋于同经验直接接触。”他反对以先验的概念为出发点,提倡“唯有经验能够判定真理”。当迈克耳孙实验的零结果使物理学

家大为震惊、失望,纷纷起来修补经典理论基础这个旧船的漏洞的时候,爱因斯坦大声疾呼:“让我们仅仅把它当作一个既成的实验事实接受下来,并由此着手去做出他应得到的结论。”他在1921年谈到它的相对论时说:“这理论并不是起源于思辨;它的创建完全由于想要使物理理论尽可能适应于观察到的事实。” 爱伊斯坦不仅把实验事实作为认识的出发点,而且也把它作为定义基本物理量的方法。他指出牛顿的绝对时间概念之所以错误,就在于它不是以实验事实来定义,不能被观察到。他借助于量尺、时钟和假想的物理实验,得到了“同时”或“同步”以及时间的操作定义。爱因斯坦这一思想方法对后来量子力学的建立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第二,爱因斯坦的科学思想体现了物质世界统一性的思想。自19世纪能量守恒定律发现后,许多物理学家都相信物质世界的统一性。爱因斯坦则把探索和理解自然界的这种统一性作为他的最高目的,并贯穿于整个探索过程中。正是因为他对自然界的统一性具有强烈的深挚的信念,所以他在1905年发表的几篇文章,都具有同一风格,在文章的起始都提出了不对称性问题,即统一性遭到破坏的问题。狭义相对论的第一篇论文“论动体的电动力学”开头的第一句话就是:“大家知道,麦克斯韦方程应用到运动的物体上时,就要引起一些不对称,而这些不对称似乎不是现象所固有的。”这里说的“不对称”,是指牛顿力学中普遍成立的伽利略变换在电动力学中不成立。他认为这种不对称并不是自然界所固有的,问题出在这一变换所赖以建立的基础----牛顿的绝对时间、绝对空间的概念。经过时空观念上的初步

社会科学方法论思考题(含答案)

社会科学方法论 1.什么是科学? “科学”(science)一词源于拉丁文scio,本意是知识、学问。日本的福泽瑜吉把它译为“科学”。在中国,科学一词的意义对应于“格致之学”。1893年,康有为最早将“科学”一词引进中国。 所谓科学,是一种理论化、体系化的知识。狭义的科学指的是建立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以理性思维建构起来的实证知识,表现为范畴、定理和定律的体系。广义的科学泛指一切分科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人类的观察与技术都是科学的起源。 科学具有:可证伪性;假设与简化;内部逻辑一致;逻辑与经验的一致等特征。 2.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自然科学是以自然界为研究对象的的科学,也就是狭义的科学。即建立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以理性思维建构起来的实证知识,表现为范畴、定理和定律的体系。 社会科学是指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任务是研究并阐述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它属于广义上的科学,即一切分科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科学是总称,其载体是各门具体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代表性学科按照一定的次序排列,呈现出连续过渡的特征。社会科学介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兼具二者的特征。 斯蒂芬·科尔用六个变量将科学分成不同等级。相比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在理论的成熟性上,具有高度成熟的理论,其研究更受范式指导、具有更高水平的严密性;在定量化上,自然科学的思想更习惯于用数学来表达;在认知共识上,自然科学在理论、方法、问题的意义以及个人贡献意义上有更高水平的共识;在语言能力上,具有运用理论做出可证实的预言的能力;自然科学的旧理论的过时具有更高比例,作为目前工作的参考———表明知识进行有意义的积累;自然科学的“进步”或新知识增长的速度相比社会科学更快。 3.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社会科学是指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任务是研究并阐述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它属于广义上的科学,即一切分科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人文科学源出拉丁文humanitas,意为人性﹑教养。十五世纪欧洲始用此词。指有关人类利益的学问,以别于曾在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神学。后含义多次演变。现代用作“社会科学”的别称。《辞海》没有区分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日常用语中,对此也很少加以区分。 虽然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区分是相对的,但为了研究的方便,作这样的区别还是必要的。社会科学是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侧重于研究人和人之间的互动与合作,以及其背后的机制,包含的基础学科有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等;人文科学则侧重于研究人的价值、心理、心灵、情感、思维和精神活动,包含的基础学科有文学、语言学、心理学、伦理学、哲学、神学等等。 科学是总称,其载体是各门具体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代表性学科按照一定的次序排列,呈现出连续过渡的特征。社会科学介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兼具二者的特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