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量子信息物理原理

量子信息物理原理

量子信息物理原理
量子信息物理原理

量子信息物理原理

Principles of Quantum Information Physics

张永德著

科学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

定价:59.00

本书系统介绍了量子信息论的物理原理。全书内容包括量子测量问题、双态系统、量子纠缠与纠缠分析、Bell型空间非定域性及分析、退相干分析、纯化与相干性恢复、不可克隆定理与量Zeno效应、量子态超空间转移、量子门与简单量子网络、量子算法、量子误差纠正与保真度、量子信息论等,共计13章。重点在于阐述物理原理。每章后均附有相关文献和习题。为自学和教学方便,全部习题均给出了详细解答。

本书既可以作为教学用书,也可作为自学和科研参考用书,适用于物理学科及电子信息学科领域的相关教师、科研人员、研究生和本科生。

前言

第一章量子测量及相关问题

§1.1 量子测量及相关问题I——量子测量基础

1.1.1 量子力学的第三公设——测量公设

1.1.2 测量理论的三个阶段

1.1.3 坍缩阶段的四个特征

1.1.4 量子测量分类

§1.2 量子测量及相关问题II——量子光学一些器件及实验分析

1.2.1 量子测量效应I——半透片、符合测量、PBS、后选择

1.2.2 斜置偏振片的变换

1.2.3 斜置半波片的作用

1.2.4 BBO晶体与参量下转换——极化纠缠光子对的产生

§1.3 量子测量及相关问题III——广义测量与POVM

1.3.1 广义测量

1.3.2 局域测量——POVM

1.3.3 POVM举例

1.3.4 Neumark定理

§1.4 量子测量及相关问题IV——测量导致退相干的唯象模型研究

1.4.1 量子测量的纠缠退相干模型——von Neumann正交投影测量模型

1.4.2 von Neumann正交投影模型的典型例子——Stern-Gerlach装置对电子自旋的测量

§1.5 量子测量及相关问题V——量子非破坏测量简介

1.5.1 标准量子极限

1.5.2 量子非破坏测量的定义

1.5.3 QND所必须满足的充要条件

1.5.4 QND的局限性

§1.6 量子测量及相关问题小结

1.6.1 量子测量中时间坍缩和空间非定域性的问题

1.6.2 量子测量理论中存在的问题

练习题

第一章参考文献

第二章量子双态体系

§2.1 双态体系的定态描述

2.1.1 双态体系的纯态与混态

2.1.2 极化矢量、状态变换与2×2矩阵基

2.1.3 Bloch球描述

2.1.4 可观察量与测量

§2.2 双态体系的幺正演化

2.2.1 单一双态体系动力学

2.2.2 一般Jaynes-Cummings模型求解理论

§2.3 双态体系实验制备简介

2.3.1 NMR方案

2.3.2 腔QED

2.3.3 光学方法

2.3.4 离子阱

2.3.5 量子点

2.3.6 固体方法:硅基NMR、超导Josephson结

§2.4 双态体系混态作为系综解释的含糊性

2.4.1 系综解释的含糊性

2.4.2 例算

练习题

第二章参考文献

第三章量子纠缠、混态与量子系综

§3.1 两体系统量子态分类及纯态Schmidt分解

3.1.1 纯态与混态、可分离态与纠缠态

3.1.2 两体纯态的Schmidt分解

§3.2 两体系统的量子纠缠,定义与分析

3.2.1 两体系统量子纠缠与纠缠度

3.2.2 纠缠度的几种定义

3.2.3 量子纠缠的物理本质和若干误解

§3.3 混态及其描述

3.3.1 再谈混态概念

3.3.2 混态的起源——纠缠与测量

3.3.3 密度矩阵描述普遍性的数学根据——Gleason定理3.3.4 约化密度矩阵

§3.4 混态系综解释的含糊性

3.4.1 密度矩阵集合的凸性

3.4.2 三谈混态概念

§3.5 两体量子系统纠缠度计算

3.5.1 两体相对熵计算的定理1及应用

3.5.2 两体相对熵计算的定理2及应用

3.5.3 两体连续变量量子态纠缠度计算方法

练习题

第三章参考文献

第四章量子纠缠分析与判断

§4.1 量子纠缠结构一般分析

4.1.1 引言

4.1.2 量子纠缠与可分离性

4.1.3 多体纯态纠缠结构分析

§4.2 量子纠缠判断

4.2.1 两体态可分离性的部分转置正定判据——Peres判据4.2.2 Peres判据讨论

4.2.3 两体协方差关联张量Cij(A,B)及其判别法

4.2.4 两体量子态可分离性的W-Z充要判据

4.2.5 W-Z判据及Cjk(A,B)=0判据的应用

4.2.6 Peres判据与Free和Bound两类纠缠态

§4.3 存储器量子态纠缠分析

4.3.1 复合双态系统的纯态

4.3.2 纠缠指数

4.3.3 N-qubit系统量子态的纠缠分类定理

练习题

第四章参考文献

第五章量子纠缠与Bell型空间非定域性

§5.1 Bell-CHSH-GHZ-Hardy-Cabello路线综述

5.1.1 EPR佯谬引发的Bell不等式路线

5.1.2 CHSH不等式及其最大破坏

5.1.3 GHZ定理及其实验检验

5.1.4 Hardy定理

5.1.5 Cabello定理

5.1.6 连续变量系统的Bell不等式

§5.2 量子纠缠与Bell型空间非定域性关联分析

5.2.1 “定域实在论”与量子纠缠

5.2.2 QT的空间非定域性

§5.3 对Bell-CHSH-GHZ-Hardy-Cabello路线评论

5.3.1 Bell空间非定域性本质评论之一

5.3.2 Bell型理论的局限性评论之二

5.3.3 Bell型理论的发展评论之三

练习题

第五章参考文献

第六章开放系统演化与退相干

§6.1 混态演化之一——Kraus定理

6.1.1 密度矩阵的映射——超算符方法

6.1.2 超算符的性质,Kraus定理

§6.2 混态演化之二——主方程方法

6.2.1 密度矩阵的演化——主方程的导出

6.2.2 主方程的物理分析

§6.3 主方程的求解

6.3.1 主方程求解方法(I)——概述

6.3.2 主方程求解方法(II)——超算符Lie代数方法

6.3.3 例算(I):简单主方程的求解

6.3.4 例算(II):主方程的超算符求解

§6.4 量子退相干问题初步分析

6.4.1 退相干的物理起源

6.4.2 单qubit信息衰减模式分析——退相干基本模式

6.4.3 系统与环境耦合造成的退相干

6.4.4 测量造成退相干(I)——Kraus退相干模型

6.4.5 测量造成退相干(II)——近独立全同粒子测量退相干模型

6.4.6 一个例算

练习题

第六章参考文献

第七章混态纯化与相干性的恢复

§7.1 量子态纯化

7.1.1 采用局域POVM方法来纯化

7.1.2 采用局域CNOT操作来纯化

7.1.3 用线性光学器件对光子极化纠缠混态的纯化

§7.2 量子擦洗与相干性恢复技术

7.2.1 不确定性原理和波包交叠——单粒子态的量子擦洗——相干性恢复技术(I)7.2.2 正交投影——单粒子不同组分态的量子擦洗——相干性恢复技术(II)

7.2.3 GHJW定理——混态的纠缠纯化与广义量子擦洗——相干性恢复技术(III)7.2.4 Swapping——遥控相干性恢复技术(IV)

7.2.5 全同性原理应用——全同多粒子态的相干性恢复技术(V)

练习题

第七章参考文献

第八章量子态的非克隆定理与量子Zeno效应

§8.1 量子态的克隆问题

8.1.1 量子态非克隆定理

8.1.2 量子态不可克隆和生物大分子可以克隆的对比

8.1.3 概率克隆、近似克隆与最可信克隆

§8.2 量子态的不可删除定理

8.2.1 量子态的“不可删除定理”

8.2.2 纠缠不可克隆定理

§8.3 量子Zeno效应和有关问题

8.3.1 量子Zeno佯谬成了量子Zeno效应

8.3.2 量子Zeno效应存在性的理论论证

8.3.3 量子Zeno效应的本质

8.3.4 dp(t)/dt|t=0=0与负指数衰变规律并不矛盾

8.3.5 量子Zeno效应的某些应用

8.3.6 量子反Zeno效应又成了“佯谬”?

练习题

第八章参考文献

第九章量子态的超空间转移

§9.1 第一代量子态超空间转移——Quantum Teleportation

9.1.1 实验前状况

9.1.2 实验任务

9.1.3 原则性操作

9.1.4 具体操作

9.1.5 几点分析

§9.2 第二代量子Teleportation——量子Swapping

9.2.1 理论方案

9.2.2 实验进行

§9.3 Teleportation实验分析改进与自由飞行qubit

9.3.1 对首次实验的评论

9.3.2 Innsbruck小组的回复

9.3.3 后来Innsbruck小组的自由传播的teleported qubits

§9.4 第三代量子Teleportation——多目标共享量子Teleportation 9.4.1 理论方案

9.4.2 实验进行

§9.5 量子态超空间转移的普遍理论方案

9.5.1 超算符观点处理量子态Teleportation

9.5.2 S能级任意态Teleportation的理论方案

9.5.3 连续态Teleportation的理论方案

9.5.4 混态的Teleportation

§9.6 量子态超空间转移的奇异性质

练习题

第九章参考文献

第十章量子门与简单量子网络

§10.1 量子逻辑门的构成与运行

10.1.1 量子态的存储——量子位与量子存储器

10.1.2 量子态的操控

§10.2 量子门简单组合及量子网络分解

10.2.1 量子门的简单组合

10.2.2 量子网络的Deutsch分解定理

10.2.3 分解举例

§10.3 量子计算机及量子网络的DiVincenzo标准

10.3.1 关于量子计算机的五条DiVincenzo标准

10.3.2 关于量子计算机的量子网络功能附加的两条必要标准

练习题

第十章参考文献

第十一章量子算法

§11.1 概论——量子算法的基本特征

11.1.1 经典的计算复杂性理论

11.1.2 量子算法的基本特征

§11.2 Deutsch量子算法

11.2.1 Deutsch问题

11.2.2 Deutsch量子算法步骤

§11.3 量子分立傅里叶变换DFTq

11.3.1 分立傅里叶变换

11.3.2 算法的实施

§11.4 量子Shor算法

11.4.1 任务

11.4.2 Shor量子算法步骤简单概括

11.4.3 上面步骤中,最关键的是第一步,即求周期r

11.4.4 量子Shor算法的两点注记

§11.5 量子Grover算法——“量子摇晃”或量子搜寻算法11.5.1 Grover算法——遍历搜寻问题的量子算法

11.5.2 对Grover算法具体操作的说明

11.5.3 式(11.24)的证明

11.5.4 Grover算法的物理实现

练习题

第十一章参考文献

第十二章量子误差纠正与保真度计算

§12.1 量子误差与纠正

12.1.1 量子误差的来源和类型

12.1.2 简单的经典误差纠正码

12.1.3 简单的量子误差纠正码——自旋翻转型

12.1.4 简单的量子误差纠正码——相位翻转型

12.1.5 量子误差纠正码——一般情况

§12.2 Bures保真度的计算

12.2.1 Bures保真度定义

12.2.2 多模高斯混态Bures保真度的一般公式

12.2.3 计算公式(12.30)的简单证明

§12.3 Bures保真度计算举例

第十二章参考文献

第十三章量子信息论

§13.1 经典Shannon理论简介

13.1.1 Shannon熵和数据压缩

13.1.2 Shannon无噪声编码定理

13.1.3 互信息

13.1.4 H(X,Y),H(X|Y),I(X;Y)性质总结

13.1.5 Shannon噪声信道编码定理

§13.2 量子信息中的von Neumann熵

13.2.1 von Neumann熵定义

13.2.2 von Neumann熵的数学性质及讨论

13.2.3 高斯型多模混态的von Neumann熵计算

§13.3 量子无噪声编码定理与量子数据压缩

13.3.1 无噪声编码定理的量子模拟

13.3.2 量子数据压缩举例

13.3.3 Schumacher编码——Schumacher无噪声量子编码定理13.3.4 稠密编码(dense coding)概念

§13.4 混态量子信息压缩的初步讨论

13.4.1 混态编码与压缩问题

13.4.2 Holevo信息——Holevo限X

§13.5 可获取的最大信息

13.5.1 可获取信息定义与Holevo限

13.5.2 可识别性的改进——Peres-Wootters方法

13.5.3 单用户量子信道的经典信息容量

§13.6 量子信道的经典信息容量——多个发送者情况

13.6.1 简介与准备

13.6.2 复合测量

13.6.3 随机编码

13.6.4 逆定理证明

13.6.5 应用讨论

练习题

第十三章参考文献

附录A 量子变换理论简介

附录 B 与量子光场耦合的双态体系一般动力学——Raman散射腔QED和广义Jaynes-Cummings模型的普遍理论

附录C 一份《量子信息物理原理》参考试卷

习题解答

索引

量子力学发展简史

量子力学发展简史 摘要: 相对论是在普朗克为了克服经典理论解释黑体辐射规律的困难,引入能量子概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爱因斯坦提出光量子假说、运用能量子概念使量子理论得到进一步发展。玻尔、德布罗意、薛定谔、玻恩、狄拉克等人为解决量子理论遇到的困难,进行了开创性的工作,先后提出电子自旋概念,创立矩阵力学、波动力学,诠释波函数进行物理以及提出测不准原理和互补原理。终于在1925 年到1928年形成了完整的量子力学理论,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并肩形成现代物理学的两大理论支柱。 关键词:量子力学,量子理论,矩阵力学,波动力学,测不准原理 量子力学是研究微观粒子(如电子、原子、分子等)的运动规律的物理学分 支学科,它主要研究原子、分子、凝聚态物质,以及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的结构、性质的基础理论,它与相对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理论基础,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本支柱。经典力学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但对于高速运动的物体和微观条件下的物体,牛顿定律不再适用,相对论解决了高速运动问题;量子力学解决了微观亚原子条件下的问题。量子力学认为在亚原子条件下,粒子的运动速度和位置不可能同时得到精确的测量,微观粒子的动量、电荷、能量、粒子数等特性都是分立不连续的,量子力学定律不能描述粒子运动的轨道细节,只能给出相对机率,为此爱因斯坦和玻尔产生激烈争论,并直至去世时仍不承认量子力学理论的哥本哈根诠释。 量子力学是一个物理学的理论框架,是对经典物理学在微观领域的一次革命。 它有很多基本特征,如不确定性、量子涨落、波粒二象性等,在原子和亚原子的微观尺度上将变的极为显著。爱因斯坦、海森堡、玻尔、薛定谔、狄拉克等人对其理论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原子核和固体的性质以及其他微观现象,目前已基本上能从以量子力学为基础的现代理论中得到说明。现在量子力学不仅是物理学中的基础理论之一,而且在化学和许多近代技术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物理学的研究领域从宏观世界逐渐深入到微观世界;许多新的实验结果用经典理论已不能得到解释。大量的实验事实和量子论的发展,表明微观粒子不仅具有粒子性,同时还具有波动性(参见波粒二象性),微观粒子的运动不能用通常的宏观物体运动规律来描写。德布罗意、薛定谔、海森堡,玻尔和狄拉克等人逐步建立和发展了量子力学的基本理论。应用这理论去解决原子和分子范围内的问题时,得到与实验符合的结果。因此量子力学的建立大大促进了原子物理。固体物理和原子核物理等学科的发展,它还标志着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从宏观世界深入到了微观世界。量子力学是用波函数描写微观粒子的运动状态,以薛定谔方程确定波函数的变化规律,并用算符或矩阵方法对各物理量进行计算。因此量子力学在早期也称为波动力学或矩阵力学。量子力学的规律用于宏观物体或质量和能量相当大的粒子时,也能得出经典力学的结论。在解决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的某些问题时,量子力学必须与狭义相对论结合起来(相对论量子力学),并由此逐步建立了现代的量子场论。

量子信息论简介

量子信息论简介 一、什么是量子信息论? 近20年来,量子力学除了更深入地应用于物理学本身许多分支学科之外,还迅速广泛地应用到了化学、生物学、材料科学、信息科学等领域。量子理论这种广泛,深入应用的结果、极大地促进了这些学科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它们的面貌,形成了众多科学技术研究热点,产生了许多崭新的学科;与此同时,量子力学本身也得到了很大的丰富和发展。 热点之一就是已经诞生、正在形成和发展中的量子信息科学———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机,简称为量子信息论。它是将量子力学应用于现有电子信息科学技术而形成的交叉学科。量子信息论不但将以住的经典信息扩充为量子信息,而且直接利用微观体系的量子状态来表达量子信息。从而进入人为操控、存储和传输量子状态的崭阶段。 近10多年来,量子信息论从诞生到迅猛发展,显示出十分广阔的科学和技术应用前景。这种崭新的交叉结合已经并正在继续大量生長出许多科学技术研究热点,并逐渐形成一片新兴广阔的研究领域,不断取得引人瞩目的輝煌成就。 量子信息论的诞生和发展,在科学方面有着深远的意义。因为它反过来极大地丰富了量子理论本身的内容,并且有助于加深对量子理论的理解,突出暴露并可能加速解决量子理论本身存在的基础性问题。借助这一新兴交叉学科的实验技术,改造量子力学基础,加速变革现有时空观念,加深对定域因果律的认识也许是可能的。 量子信息论在技术方面也有着重大影响。因为它的发展前景是量子信息技朮(QIT)产业,它是更新换代目前庞大IT产业的婴儿,是推动IT产业更新换代的动力,指引IT技朮彻底变革的方向。在这方面大量、迅猛、有效的探索性研究正在逐步导致以下各色各样的新兴分支学科的诞生:量子比特和量子存储器的构造,人造可控量子微尺度结构,量子态的各类超空间传送,量子态的制备、存诸、调控与传送,量子编码及压缩、纠错与容错,量子中继站技朮,量子网络理论,量子计算机,量子算法等等。它们必将对国际民生和金融安全技朮以及国防技朮产生深刻的影响。 目前,一方面是寻求各色各样存取量子信息的载体———量子比特和量子信息处理器。相关的实验和理论研究正在蓬勃开展。实验中的量子信息载体,不仅包括自然的微观系统,更着重于形形色色的人造可控微尺度结构———也就是人造可控量子系统。在研制可控量子比特和量子存储器件时,必须考虑它们和传送环节的光场之间的可控耦合,以保证量子信息的有效写入和取出。这里最重要的是研究光场和人造原子系综的相互作用。 第二方面是关于量子信息的传送。量子通信是量子信息论领域中首先走向实用化的研究方向。目前量子通信主要以极化光子作为信息载体,釆用纠缠光子对作为传送的量子通道。量子通信可以分为光纤量子通信和自由空间量子通信两个方向。关于光纤量子通信方面,建立光纤量子通信局域网和延长光纤量子通信鉅离的时机已经到来。而利用纠缠光子实施自由空间量子通信,其最终目标是通过卫星实现全球化量子通信。量子通信要求长程、高品质、高強度的纠缠光源。这需要掌握包括纠缠纯化、纠缠交换与纠缠焊接的量子中继器技术。同时还需要展开各类量子编码(纠错码、避错码、防错码)研究,各类量子态超空间传送方式研究,进而逐步创立完善的量子网络理论。 第三方面是关于量子计算机。目前的经典计算机受到经典物理原理限制,己经接近其处理能力的极限。而由于量子态迭加原理和量子纠缠特性,量子计算机具有经典计算机无法比拟的、快速的、高保密的计算功能,所以,有必要研究量子计算机。制造量子计算机的核心任务是造出可控多位量子比特的量子信息处理器。这里的关键是寻求能够避免退相干、易于操控和规模化的多位量子比特。这正是制约量子计算机研制进度的主要困难。1994年,计算机专家Chair C.H.Bennett宣布,量子计算机的研制己进入工程阶段。根据近10年来各国量子计算机研制己报导的有关资料预计,量子计算机技术的长远发展,最终有赖于固体方案。关于量子计算机研制进度:乐观估计是到20l0年可以在硅片技朮基础上制造出10多位可控量子比特,从而造出简单的台式计算机; 较稳健的估计是可能在下一个l0年之內; 持悲观估计的人们有个比喻:现在不必做出发展量子计算机的“哈曼顿计划”,因为现在还没有发现“核裂变”。 二、国內外量子信息专业的发展状况 2006年9月1日~4日,来自世界21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名科技人员聚集在北京友谊宾馆,参加由中国科大量子信息国家重点实验室举办的亚洲量子信息科学会议。在这次会议中首次提出量子隐形传态思想、首次提出第一个量子密钥分配协议的IBM研究机构科学家Chair C.H.Bennett接受采访时说:“量子信息现在还是个婴儿!”但鉴于量子信息科学技术的巨大发展潜力,目前已受到各国政府、科技专家和公众的广泛关注。 1、国外量子信息的研究和进展: 国际上重要的西方国家(美、英、法、加拿大、以色列、日本、瑞典、奥地利、意大利、瑞士等),特别是美国和欧盟均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于量子通讯和量子计算的理论和实验研究,量子信息已成为学术界的热门课题,其发展十分迅猛,参与研究的国家、机构和人员日益增多,有关国际会议连接不断。以美国为例,加州理工大学、MIT和南加州大学联合成立了量子信息和计算研究所,其长远目标就是

量子力学史简介

近代物理学史论文题目:量子力学发展脉络及代表人物简介 姓名: 学号: 学院: 2016年12月27

量子力学发展脉络 量子力学是研究微观粒子运动的基本理论,它和相对论构成近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可以毫不犹豫的说没有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提出就没有人类的现代物质文明。而在原子尺度上的基本物理问题只有在量子力学的基础上才能有合理地解释。可以说没有哪一门现代物理分支能离开量子力学比如固体物理、原子核粒子物理、量子化学低温物理等。尽管量子力学在当前有着相当广阔的应用前景,甚至对当前科技的进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量子力学的建立过程及在其建立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人物除了业内人对于普通得人却鲜为人知。本文主要简单介绍下量子力学建立的两条路径及其之间的关系及后续的发展,与此同时还简单介绍了在量子力学建立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的人物及其贡献。 通过本文的简单介绍使普通人对量子力学有个简单认识同时缅怀哪些对量子力学建立其关键作用的科学家。 旧量子理论 量子力学是在旧量子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旧量子论包括普朗克量子假说、爱因斯坦光电效应光电子假说和波尔的原子理论。 在19世纪末,物理学家存在一种乐观情绪,他们认为当时建立的力学体系、统计物理、电动力学已经相当完善,而剩下的部分不过是提高重要物理学常数的观测精度。然而在物理的不断发展中有些科学家却发现其中存在的一些难以解释的问题,比如涉及电动力学的以太以及观测到的物体比热总小于能均分给出的值。对黑体辐射研究的过程中,维恩由热力学普遍规律及经验参数给出维恩公式,但随后的研究表明维恩公式只在短波波段和实验符合的很好,而在长波波段和实验有很大的出入。随后瑞利和金森根据经典电动力学给出瑞利金森公式,而该公式只在长波波段和实验符合的很好,而在短波波段会导致紫外光灾。普朗克在解决黑体辐射问题时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公式普朗克公式,普朗克公式和实验数据符合的很好并且数学形式也非常简单,在此基础上他深入探索这背后的物理本质。他发现如果做出以下假设就可以很好的从理论上推导出他和黑体辐射公式:对于一定频率f的电磁辐射,物体只能以hf为单位吸收

量子信息学

量子信息学 20世纪前半叶,自然学科诞生了最具影响力的两门学科,量子力学和信息学。前者成为目前研究微观粒子运动规律离不开的理论基础,使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发生了里程碑的突破,它解释和预言了大量奇妙的物理现象,如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隧道效应和纠缠现象等等。利用量子力学原理,不仅解释了原子结构、化学键、超导现象、基本粒子的产生和湮灭等重要物理问题,而且也促成了现代微电子技术、激光技术和核能利用技术等的出现。而后者已明显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20世纪末叶,它们交汇在一起,产生了一门新的交叉学科——量子信息学。 鉴于量子信息学研究与应用的巨大潜力,特别是关系到国家信息安全的重大问题,许多国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开展相关方面的研究工作,促进了这一学科在诞生后的10多年时间内飞速发展。目前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研究。下面简单介绍两个方面。 纠缠理论的研究:在量子信息学中,量子态是信息的载体,量子信息的许多技术是建立在量子态纠缠的基础之上

的。因此,量子纠缠是量子信息学中最重要的研究课题,在理论和实验上均有重要意义。但遗憾的是,对此问题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现在只有2×3量子系统纠缠的充要判断|,而对一般量子体系仅有充分性或必要性判据。对于不同纠缠态,其内部的关联程度也是不同的。如果量子态之间纠缠,那么就要掌握其纠缠的程度(即纠缠度)。纠缠度是系统各个部分之间纠缠程度的量度,理想的纠缠度应满足3个条件:①对任意量子态,纠缠度大于零;对正交直积态,纠缠度等于零;②在子系统的么正变换下纠缠度不变;③在局域操作和经典通信条件下纠缠度不能增加。对对多粒子多维纠缠态的纠缠性质研究是目前量子信息学最重要、最活跃的研究方向之一。 量子计算机设计和硬件研究:由于量子计算机具有很高的商业价值,所以研制量子计算机从一开始就是各个国家关注的一个研究重点。目前,关于量子计算机的可行性问题已经解决,IBM公司在实验室中已经研制出7位量子计算机原型系统。由于量子计算机的信息媒介是量子比特,因此对它的储存、处理、提取所使用的方法与设备和经典计算机相比是完全不同的。虽然利用核磁共振、离子阱等物理技术已实现了量子态的纠缠与储存,但总的来说量子器件实现技术还处于实验研究阶段。由于量子态储存过程中,量子系统不可

量子力学的发展史及其哲学思想

十九世纪末期,物理学理论在当时看来已发展到相当完善的阶段.那时,一般的物理现象都可以从相应的理论中得到说明:物体的机械运动比光速小的多时,准确地遵循牛顿力学的规律;电磁现象的规律被总结为麦克斯韦方程;光的现象有光的波动理论,最后也归结为麦克斯韦方程;热的现象理论有完整的热力学以及玻耳兹曼,吉不斯等人建立的统计物理学.在这种情况下,当时有许多人认为物理现象的基本规律已完全被揭露,剩下的工作只是把这些基本规律应用到各种具体问题上,进行一些计算而已。 这种把当时物理学的理论认作”最终理论”的看法显然是错误的,因为:在绝对的总的宇宙发展过程中,各个具体过程的发展都是相对的,因而在”绝对真理的长河中,人们对于在各个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具有相对的真理性.”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对科学试验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促使科学试验从一个发展阶段进入到另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就在物理学的经典理论取得上述重大成就的同时,人们发现了一些新的物理现象,例如黑体辐射,光电效应,原子的光谱线系以及固体在低温下的比热等,都是经典物理理论所无法解释的。这些现象揭露了经典物理学的局限性,突出了经典物理学与微观世界规律性的矛盾,从而为发现微观世界的规律打下基础。黑体辐射和光电效应等现象使人们发现了光的波粒二象性;玻尔为解释原子的光谱线系而提出了原子结构的量子论,由于这个理论只是在经典理论的基础上加进一些新的假设,因而未能反映微观世界的本质。因此更突出了认识微观粒子运动规律的迫切性。直到本世纪二十年代,人们在光的波粒二象性的启示下,开始认识到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才开辟了建立量子力学的途径。 量子力学诞生和发展的过程,是充满着矛盾和斗争的过程。一方面,新现象的发现暴露了微观过程内部的矛盾,推动人们突破经典物理理论的限制,提出新的思想,新的理论;另一方面,不少的人(其中也包括一些对突破经典物理学的限制有过贡献的人),他们的思想不能(或不完全能)随变化了的客观情况而前进,不愿承认经典物理理论的局限性,总是千方百计地企图把新发现的现象以及为说明这些现象而提出的新思想,新理论纳入经典物理理论的框架之内。虽然本书中不能详细叙述这个过程。尽管这些新现象在十九世纪末就陆续被发现,而量

量子力学今后发展的真正出路在哪里

量子力学今后发展的真正出路在哪里? 司今(jiewaimuyu@https://www.sodocs.net/doc/b4599963.html,) 量子力学是研究质点自旋运动的力学,它不能放弃“波粒二象性”认识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无法用经典粒子概念来解释光的“衍射、干涉”等具有波性的现象。 在经典粒子概念中,粒子就没有自旋和自旋磁场性,粒子通过的物质空间也没有磁场性。但现代物理学已证明,质子、中子、电子、光子等都具有自旋和自旋磁矩性,这说明它们已不同于经典粒子,它们具有自旋和磁场双重性;但量子力学在探讨光衍射现象时,倒是把光的这一本质性给忘记了,同时也忽略了由自旋粒子(如质子、中子、电子等)组成的窄缝空间也是一个磁场空间;试想,一个有自旋磁场的粒子通过一个有磁场的空间,这个粒子运动还会像经典粒子那样作直线运动吗? 如果我们认真地将粒子们的双重性与物质空间磁场性有机结合起来,我想,解决粒子“干涉、衍射”问题并不难,关键难得是我们将如何改造与舍弃我们现有的量子力学?如何补充与完善我们的经典物理学? 我们要始终牢记,微观世界的物体运动与宏观世界的物体运动存在本质区别,那就是在我们眼里和经典理论中,宏观物体运动是没有自旋与自旋场集于一身的物体;更要牢记,空间宏观物体的磁场对其他物体运动的影响要比微观世界小得多。 “波粒二象性”不是研究微观世界的真正出路,把握微观世界粒子的自旋与自旋磁场性及微观空间存在磁场性才是我们真正打开微观世界大门的一把金鈅匙。 我们必须抛弃“波粒二象性”思想,回归到创新的经典力学中来,这是量子力学今后发展必须付出的代价!但就目前来看,我们的物理学主流界能答应吗? 一个理论的正确与否关键在于可不可以通过实验验证,验证就要有一个清晰的模型图景;在宏观世界中,我们能够找到有“场与自旋”的物理模型就非“磁陀螺运动”莫属了,因此,我的“自旋场理论”就是从研究“磁陀螺在磁场中运动”开始的。 我认为,将来的量子力学必然是带有自旋磁场的质点运动与空间或物质自旋场有机结合的力学,这种结合是对牛顿质点力学与库伦“点荷”理论的回归;用研究、对待自旋磁陀螺的眼光来重新审视微观世界的那些“精灵们”,像牛顿力学体系那样,从“公理”出发,建立我们微观世界的真正物理理论体系,这样,我们的物理学才会真正走进微观世界的殿堂,才能真正走进量子大时代! 我期待着这一时刻的到来! 【附】:几种物理学体系的比较

量子物理基础--习题资料讲解

量子物理基础--习题

习题十五 15-1 将星球看做绝对黑体,利用维恩位移定律测量m λ便可求得T .这是测量星球表面温度的方法之一.设测得:太阳的m 55.0m μλ=,北极星的 m 35.0m μλ=,天狼星的m 29.0m μλ=,试求这些星球的表面温度. 解:将这些星球看成绝对黑体,则按维恩位移定律: K m 10897.2,3??==-b b T m λ 对太阳: K 103.51055.010897.236 311 ?=??== --m b T λ 对北极星:K 103.81035.010897.236 322 ?=??== --m b T λ 对天狼星:K 100.110 29.010897.246 333 ?=??== --m b T λ 15-2 用辐射高温计测得炉壁小孔的辐射出射度(总辐射本领)为22.8W ·cm -2,求炉内温度. 解:炉壁小孔视为绝对黑体,其辐出度 242 m W 108.22cm W 8.22)(--??=?=T M B 按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 =)(T M B 4T σ 41 8 44 )10 67.5108.22() (-??==σ T M T B K 1042.110)67 .58.22( 334 1?=?= 15-3 从铝中移出一个电子需要4.2 eV 的能量,今有波长为2000ο A 的光投射到铝表面.试问:(1)由此发射出来的光电子的最大动能是多少?(2)遏止电势差为多大?(3)铝的截止(红限)波长有多大? 解:(1)已知逸出功eV 2.4=A

据光电效应公式2 2 1m mv hv =A + 则光电子最大动能: A hc A h mv E m -=-== λ υ2max k 21 eV 0.2J 1023.310 6.12.41020001031063.61919 10 834=?=??-????=---- m 2 max k 2 1)2(mv E eU a = =Θ ∴遏止电势差 V 0.210 6.11023.319 19 =??=--a U (3)红限频率0υ,∴0 00,λυυc A h = =又 ∴截止波长 198 34010 60.12.41031063.6--?????==A hc λ m 0.296m 10 96.27 μ=?=- 15-4 在一定条件下,人眼视网膜能够对5个蓝绿光光子(m 105.0-7?=λ)产生光的感觉.此时视网膜上接收到光的能量为多少?如果每秒钟都能吸收5个这样的光子,则到 达眼睛的功率为多大? 解:5个兰绿光子的能量 J 1099.1100.51031063.65187 8 34---?=?????= ==λ υhc n nh E 功率 W 1099.118-?== t E 15-5 设太阳照射到地球上光的强度为8 J ·s -1 ·m -2 ,如果平均波长为5000ο A ,则每秒钟落到地面上1m 2的光子数量是多少?若人眼瞳孔直径为3mm ,每秒钟进入人眼的光子数是多少?

第四章从经典物理学到量子力学

第四章从经典物理学到量子力学 §4 - 1 从经典物理学到前期量子论 到19世纪末,经典物理学已经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力学分析力学,存在海王星的预言及其被证实 电磁学麦克氢原子光谱斯韦方程组,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 热力学+统计物理学 量子力学的研究对象:微观粒子。

量子理论的发展轨迹: 能量子:黑体辐射 光量子:光电效应 固体比热 氢原子光谱 一黑体辐射普朗克的能量子假说( 1 ) 热辐射的基本概念 热辐射:一切物体的分子热运动将导致物体向外不断地发射电磁波。这种辐射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发射的能量越大,发射的电磁波的波长越短。

平衡热辐射或平衡辐射:如果物体辐射出去的能量恰好等于在同一时间内所吸收的能量,则辐射过程达到了平衡。 单色辐射出射度(简称单色辐出度,用)(T M λ表示):在单位时间内从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所辐射出来的,单位波长范围内的电磁波能量,即 λλd )(d )(T M T M =, (4. 1) where d M ( T ):在单位时间内从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所辐射出来的,波长在λ 到

λ+d λ 范围内的电磁波能量。 辐射出射度(简称辐出度,在单位时间内从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辐射出来的各种波长电磁波能量的总和) ?? ∞==0d )()(d )(λλT M T M T M . (4. 2) 单色吸收比),(T λα和单色反射比),(T λρ:在温度为T 时,物体吸收和反射波长在λ 到λ + d λ 范围内的电磁波能量,与相应波长的入射电磁波能量之比,分别称为该物体的单

色吸收比),(T λα和单色反射比),(T λρ。对于不透明的物体,有 1),(),(=+T T λρλα. (4. 3) ( 2 ) 基尔霍夫定律和黑体 基尔霍夫辐射定律: 对每一个物体来说,单色辐出度与单色吸收比的比值),(/)(T T M λαλ,是一个与物体性质无关(而只与温度和辐射波长有关)的普适函数。即 ),(),()(),()(2211T I T T M T T M λλαλαλλ===Λ, (4. 4)

量子通信技术基于量子物理学的基本原理

关键词:量子通信安全性中国发展 摘要:用国际顶级量子专家王肇中教授的话说,量子通信就是单模光纤两端加上能代替常用光模块功能的、光量子态的发送和接收设备,实现基于物理加密的保密通信。 量子通信技术基于量子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克服了经典加密技术内在的安全隐患,是迄今为止唯一被严格证明是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为了拓展应用、与现有通信系统兼容以及大量减少成本,需对点对点的通信方式进行组网并充分利用经典通信设施。与此同时,量子克隆技术的出现也使得我们开始重新审视量子通信的安全性问题。量子通信是相对最安全的,但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有矛就有盾。一方面有“量子非克隆原理”,另一方面有实现近似量子克隆的“量子克隆机”。怎样可靠地评估安全性?怎样进行攻击?是值得研讨的问题。在不久的将来,量子通信与经典通信的融合发展将会带来通信世界的新纪元。 例如一个量子态可以同时表示0和1两个数字,7个这样的量子态就可以同时表示128个状态或128个数字:0~127。光量子通信的这样一次传输,就相当于经典通信方式的128次。可以想象如果传输带宽是64位或者更高,那么效率之差将是惊人的2,以及更高。 1. 欧洲联合了来自12个欧盟国家的41个伙伴小组成立了SECOQC量子通信网络[8][9]。并于2008年10月在维也纳现场演示了一个基于商业网络的安全量子通信系统。该系统集成了多种量子密码手段,包含6个节点。其组网方式为在每个节点使用多个不同类型量子密钥分发的收发系统并利用可信中继进行联网。 息量子通信验证网”在北京开通,在世界上首次将量子通信技术应用于金融信息安全传输。 2014年11月15日,团队研发的远程量子密钥分发系统的安全距离扩展至200公里,刷新世界纪录。 2. 应用与用途 潘建伟教授指出,量子通信技术的实际应用将分三步走:一是通过光纤实现城域量子通信网络;二是通过量子中继器实现城际量子通信网络;三是通过卫星中转实现可覆盖全球的广域量子通信网络。 对市场角度来说,互联网本质上是一个不安全的网络,而量子通信在理论上的绝对保密特征,已经得到物理定理的证明,很显然在军事、国防、金融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在大众商业市场,随着技术成熟,量子通信也将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3.量子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4.不足 但量子通信本身,仍然处在研究阶段,还远远没有达到大规模商用化的水平,实用的量子通信网络其保密的绝对性还有待商榷。 量子通信面临四项难点:可扩展、强抗毁、广覆盖、立体化 子密钥分发在未来推广应用方面面临两大挑战:融合性和安全性。量子通信从量子力学的

量子信息小论文

量子信息 量子信息是量子力学与信息科学的巧妙结合。而量子信息的内容主要包括量子计算机与量子通讯两个部分。下图[1]生动地展示了量子信息与量子力学、信息科学间的错综复杂又富有逻辑的关系。 图1 量子力学与信息科学间的联系 量子计算机(quantum computer)是一种使用量子逻辑进行通用计算的设备。不同于电子计算机(传统电脑),量子计算用来存储数据的对象是量子比特(quantum qubit),它使用量子算法来进行数据操作。实际上,现在的计算机技术已经接近量子极限,量子计算机是一个新的发展方向。量子计算机具有巨大的信息携载量,在量子机和经典机中n个比特都可以表示2"个数。但在某一时刻,经典计算机只能表示其中的一个,而量子计算机可以同时表示所有的数的线性叠加。量子物理资源只需要经典计算机的对数多,即若经典机的需要为N,量子机的需要为log&N;经典平行计算时,每个计算机都在作不同的计算,而量子计算机的一个相同操作完成了不同的计算任务。以上两点便是量子计算机最大的特点。 早在1969年,史蒂芬·威斯纳最早提出“基于量子力学的计算设备”。而关于“基于量子力学的信息处理”的最早文章则是由亚历山大·豪勒夫(1973)、帕帕拉维斯基(1975)、罗马·印戈登(1976)和尤里·马尼(1980)发表。史蒂芬·威斯纳的文章发表于1983年。1980年代一系列的研究使得量子计算机的理论变得丰富起来。1982年,理查德·费曼(Feynman)在一个著名的演讲中提出利用量子体系实现通用计算的想法[3]。紧接着1985年大卫·杜斯(Deutsch)提出了量子图灵机模型[4]。人们研究量子计算机最初很

量子物理基础--习题

量子物理基础--习题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习题十五 15-1 将星球看做绝对黑体,利用维恩位移定律测量m λ便可求得T .这是测量星球表面温度的方法之一.设测得:太阳的m 55.0m μλ=,北极星的 m 35.0m μλ=,天狼星的m 29.0m μλ=,试求这些星球的表面温度. 解:将这些星球看成绝对黑体,则按维恩位移定律: K m 10897.2,3??==-b b T m λ 对太阳: K 103.51055.010897.236 311 ?=??== --m b T λ 对北极星:K 103.81035.010897.236 322 ?=??== --m b T λ 对天狼星:K 100.110 29.010897.246 333 ?=??== --m b T λ 15-2 用辐射高温计测得炉壁小孔的辐射出射度(总辐射本领)为22.8W ·cm -2,求炉内温度. 解:炉壁小孔视为绝对黑体,其辐出度 242 m W 108.22cm W 8.22)(--??=?=T M B 按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 =)(T M B 4T σ 41 8 44 )1067.5108.22() (-??==σ T M T B K 1042.110)67 .58.22( 334 1?=?= 15-3 从铝中移出一个电子需要4.2 eV 的能量,今有波长为2000ο A 的光投射到铝表面.试问:(1)由此发射出来的光电子的最大动能是多少(2)遏止电势差为多大(3)铝的截止(红限)波长有多大 解:(1)已知逸出功eV 2.4=A 据光电效应公式2 2 1m mv hv =A + 则光电子最大动能:

量子通信的基本原理

量子通信的基本原理 量子通信系统的基本部件包括量子态发生器、量子通道和量子测量装置.按其所传输的信息是经典还是量子而分为两类.前者主要用于量子密钥的传输,后者则可用于量子隐形传态和量子纠缠的分发.所谓隐形传送指的是脱离实物的一种“完全”的信息传送.从物理学角度,可以这样来想象隐形传送的过程:先提取原物的所有信息,然后将这些信息传送到接收地点,接收者依据这些信息,选取与构成原物完全相同的基本单元,制造出原物完美的复制品.但是,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原 理不允许精确地提取原物的全部信息,这个复制品不可能是完美的.因此长期以来,隐形传送不过是一种幻想而已.\x0d1993年,6位来自不同国家的科学家,提出了利用经典与量子相结合的方法实现量子隐形传态的方案:将某个粒子的未知量子态传送到另一个地方,把另一个粒子制备到该量子态上,而原来的粒子仍留在原处.其基本思想是:将原物的信息分成经典信息和量子信息两部分,它们分别经由经典通道和量子通道传送给接收者.经典信息是发送者对原物进行某种测量而获得的,量子信息是发送者在测量中未提取的其余信息;接收者在获得这两种信息后,就可以制备出原物量子态的完全复制品.该过程中传送的仅仅是原物的量子态,而不是原物本身.发送者甚至可以对这个量子态一无所知,而接收者是将别的粒子处于原物的量子态上.在这个方案中,纠缠态的非定域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量子力学是非定域的理论,这一点已被违背贝尔不等式的实验结果所证实,因此,量子力学展现出许多反直观的效应.在量子力学中能够以这样的方式制备两个粒子态,

在它们之间的关联不能被经典地解释,这样的态称为纠缠态,量子纠缠指的是两个或多个量子系统之间的非定域非经典的关联.量子隐形传态不仅在物理学领域对人们认识与揭示自然界的神秘规律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可以用量子态作为信息载体,通过量子态的传送完成大容量信息的传输,实现原则上不可破译的量子保密通信. 1997年,在奥地利留学的中国青年学者潘建伟与荷兰学者波密斯特等人合作,首次实现了未知量子态的远程传输.这是国际上首次在实验上成功地将一个量子态从甲地的光子传送到乙地的光子上.实验中传输的只是表达量子信息的“状态”,作为信息载体的光子本身并不被传输.最近,潘建伟及其合作者在如何提纯高品质的量子纠缠态的研究中又取得了新突破.为了进行远距离的量子态隐形传输,往往需要事先让相距遥远的两地共同拥有最大量子纠缠态.但是,由于存在各种不可避免的环境噪声,量子纠缠态的品质会随着传送距离的增加而变得越来越差.因此,如何提纯高品质的量子纠缠态是目前量子通信研究中的重要课题.近年,国际上许多研究小组都在对这一课题进行研究,并提出了一系列量子纠缠态纯化的理论方案,但是没有一个是能用现有技术实现的.最近潘建伟等人发现了利用现有技术在实验上是可行的量子纠缠态纯化的理论方案,原则上解决了目前在远距离量子通信中的根本问题.这项研究成果受到国际科学界的高度评价,被称为“远距离量子通信研究的一个飞跃”.\x0d参考资料:《科技日报》\x0d量子通信系统的基本部件包括量子态发生器、量子通道和量子测量装置.按其所传输的信息是经典还是量子而分为两类.前者主要用于量子密钥

量子力学的发展及应用

量子力学论文题目: 量子力学发展历史及应用领域 学生姓名武术 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 学号_ 222009322072082 班级2009 级 2班 指导教师张济龙 成绩 _ 工程技术学院 2011年12 月

量子力学发展历史及应用领域 武术 西南大学工程技术学院,重庆 400716 摘要:量子力学发展至今已有一百年了,它发展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这一百年虽是艰难的,但是辉煌的。此后,人们发现量子力学与现代科技的联系日益紧密,它的发展潜力是不能低估的。本文从两个部分逐次论述了量子力学的发展及应用。第一部分是量子力学的发展,这部分阐述了早期量子论。第二部分是量子力学的应用,这部分阐明了量子力学在固体物理和信息科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早期量子论;量子力学的发展;量子力学的应用 量子力学诞生至今一百年。经过一百年的发展,它由原子层次的动力学理论,已经向物理学和其他学科以及高新技术延伸。而事实上,它已超出物理学范围;它不仅是现代物质科学的主心骨,又是现代科技文明建设的主要理论基础之一。 建立在量子概念的量子力学及其物理诠释,促使人类的思想观念产生根本性转变;虽然这新概念很抽象,但就目前文明的空前繁荣而言,量子力学所产生的影响是相当广泛的。而看看量子力学的前沿性进展新貌,则会感到心驰神往。 量子力学可谓是量子理论的第二次发展层次,第一次常称作早期量子论,第三次就是量子场论。本文除了论述这三个层次以外,又说了它在现代物理乃至现代物质科学中的地位,阐述了它应用的状况。 一.量子力学的发展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们认为经典物理发展很完美的时候,一系列经典理论无法解释的现象一个接一个的发现了。经典力学时期物理学所探讨的主要是用比较直接的实验研究就可以接触到的物理现象的定理和理论。牛顿定理和麦克斯韦电磁理论在宏观和慢速的世界中是很好的自然规律。而对于微观世界的

量子物理基础习题解

量子物理基础 17.1 夜间地面降温主要是由于地面的热辐 射。如果晴天夜里地面温度为-5° C ,按黑体辐射计算,每平方米地面失去热量的速率多大? 解:每平方米地面失去热量的速率即地面的辐射出射度 2 4 8 4 W /m 29226810 67.5=??==-T M σ 17.2 在地球表面,太阳光的强度是1.0?103W/m 2。地球轨道半径以1.5?108 km 计,太阳半径以7.0?108 m 计,并视太阳为黑体,试估算太阳表面的温度。 解: 4 22 44T R I R M S E σππ== K 103.510 67.5)107.6(100.1)105.1(3 4 8 2 8 32 11 4 2 2 ?=??????= = -σ S E R I R T 17.3宇宙大爆炸遗留在宇宙空间的均匀背景辐射相当于3K 黑体辐射.求: (1)此辐射的单色辐射强度在什么波长下有极大值? (2)地球表面接收此辐射的功率是多少? [解答](1)根据公式λm T = b ,可得辐射的极值波长为 λm = b/T = 2.897×10-3/3 = 9.66×10-4(m). (2)地球的半径约为R = 6.371×106m , 表面积为 S = 4πR 2. 根据公式:黑体表面在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辐射的能量为 M = σT 4 , 因此地球表面接收此辐射的功率是 P = MS = 5.67×10-8 ×34 ×4π(6.371×106)2 = 2.34×109(W). 17.4 铝的逸出功是eV 2.4,今有波长nm 200=λ的光照射铝表面,求: (1)光电子的最大动能; (2)截止电压; (3)铝的红限波长。 解:(1) A c h A h E k -=-=λ ν eV 0.22.410 6.110 20010 31063.619 9834 =-??????= --- (2)V 0.21/0.2/===e E U k c (3)A hc c = = 0νλ nm 296m 1096.210 6.12.410 310 63.67 19 8 34 =?=?????= --- 17.5 康普顿散射中入射X 射线的波长是λ = 0.70×10-10m ,散射的X 射线与入射的X 射线垂直.求: (1)反冲电子的动能E K ; (2)散射X 射线的波长; (3)反冲电子的运动方向与入射X 射线间的夹角θ. [解答](1)(2)根据康普顿散射公式得波长变化为 2 12 2 2sin 2 2.42610 sin 2 4 ? π λΛ-?==?? = 2.426×10-12 (m), 散射线的波长为 λ` = λ + Δλ = 0.72426×10-10(m). 反冲电子的动能为 ` k hc hc E λ λ= - 34 8 34 8 10 10 6.6310 310 6.6310 310 0.710 0.7242610 ----??????= - ?? = 9.52×10-17(J). (3)由于 /`tan /` hc hc λλθλ λ== , 0.70.96650.72426 = =, 所以夹角为θ = 44°1`.

量子力学的历史和发展

量子力学的历史和发展 量子论和相对论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它们是在二十世纪头30年发生的物理学革命的过程中产生和形成的,并且也是这场革命的主要标志和直接的成果,量子论的诞生成了物理学革命的第一声号角。经过许多物理学家不分民族和国籍的国际合作,在1927年它形成了一个严密的理论体系。它不仅是人类洞察自然所取得的富有革命精神和极有成效的科学成果,而且在人类思想史上也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如果说相对论作为时空的物理理论从根本上改变人们以往的时空观念,那么量子论则很大程度改变了人们的实践,使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又一次深化。它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重要修正,影响到人类对掌握自己命运的能力的看法。量子论的创立经历了从旧量子论到量子力学的近30年的历程。量子力学产生以前的量子论通常称旧量子论。它的主要内容是相继出现的普朗克量子假说、爱因斯坦的光量子论和玻尔的原子理论。 热辐射研究和普朗克能量子假说 十九世纪中叶,冶金工业的向前发展所要求的高温测量技术推动了热辐射的研究。已经成为欧洲工业强国的德国有许多物理学家致力于这一课题的研究。德国成为热辐射研究的发源地。所谓热辐射就是物体被加热时发出的电磁波。所有的热物体都会发出热辐射。凝聚态物质(固体和液体)发生的连续辐射很强地依赖它的温度。一个物体被加热从暗到发光,从发红光到黄光、蓝光直至白光。1859年,柏林大学教授基尔霍夫(1824—1887年)根据实验的启发,提出用黑体作为理想模型来研究热辐射。所谓黑体是指一种能够完全吸收投射在它上面的辐射而全无反射和透射的,看上去全黑的理想物体。1895年,维恩(1864—1928年)从理论分析得出,一个带有小孔的空腔的热辐射性能可以看作一个黑体。实验表明这样的黑体所发射的辐射的能量密度只与它的温度和频率有关,而与它的形状及其组成的物质无关。黑体在任何给定的温度发射出特征频率的光谱。这光谱包括一切频率,但和频率相联系的强度却不同。怎样从理论上解释黑体能谱曲线是当时热辐射理论研究的根本问题。1896年,维恩根据热力学的普遍原理和一些特殊的假设提出一个黑体辐射能量按频率分布的公式,后来人们称它为维恩辐射定律。普朗克就在这时加入了热辐射研究者的行动。普朗克(1858—1947年)出身于一个书香门第之家,曾祖父和祖父曾在哥廷根大学任神学教授,伯父和父亲分别是哥廷根大学和基尔大学的法学教授。他出生在基尔,青年时期在慕尼黑度过。17岁进慕尼黑大学攻读数学和物理学,后来转到柏林大学受教于基尔

量子物理基础习题

17-1 在加热黑体过程中,其单色辐出度的峰值波长是由μm 69.0变化到μm 50.0,求总辐出度改变为原来的多少倍? 解:由 4 )(T T M B σ=,b T m =λ 得 63.3)5 .069.0()()()(4 42112===m m B B T M T M λλ 17-2 解:(1)m 10898.210 10898.2107 3 --?=?==T b m λ (2)J 1086.610 898.210310 63.616 10834 ---?=????===λ νc h h E 17-3 解:(1)4 )(T T M B σ=,K 17001067.5001 .0/6.473) (4 8 4 =?== -σ T M T B (2)m 1070.11700 10898.263 --?=?= =T b m λ (3) 162)()()(441212===T T T M T M B B ,2612W/m 10578.7001 .06.47316)(16)(?=?==T M T M B B 17-4 钾的光电效应红限波长为μm 62.00=λ。求:(1)钾的逸出功;(2)在波长nm 330=λ的紫外光照射下,钾的截止电压。 解:(1)eV 2J 1021.310 62.010310 63.61968 34 0=?=????===---λνc h h A (2)A h mv eU a -== ν2 2 1 V 76.11060.11021.31033010310 63.619 199 834 =??-????= -= -=----e A c h e A h U a λ ν 17-5 铝的逸出功为eV 2.4。今用波长为nm 200的紫外光照射到铝表面上,发射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多少?截止电压为多大?铝的红限波长是多大? 解:(1)eV 2J 1023.3106.12.410 2001031063.62119 199 8342≈?=??-????=-=-=----A c h A h mv λν (2)221mv eU a = ,V 2eV 2==e U a (3)Hz 10014.110 63.6106.12.41534190?=???==--h A ν

量子力学的产生与发展

量子力学的产生与发展 量子力学是描述微观世界结构、运动与变化规律的物理科学。它是20世纪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重大飞跃,量子力学的发现引发了一系列划时代的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重要贡献。 量子的诞生 19世纪末正当人们为经典物理取得重大成就的时候,一系列经典理论无法解释的现象一个接一个地发现了。德国物理学家维恩通过热辐射能谱的测量发现的热辐射定理。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为了解释热辐射能谱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在热辐射的产生与吸收过程中能量是以hV为最小单位,一份一份交换的。普朗克利用内插法,将适用于短波的维恩公式和适用于长波的瑞利―金斯公式衔接起来.在1900年提出了一个新的公式。量子论就这样随着二十世纪开始由伟大的物理学家普朗克把它带到我们这个世界来。虽然在围绕原子论的争论过程中,玻尔兹曼(1844—1966年)在反驳唯能论时说过“怎么能说能量就不像原子那样分立存在呢?”这样的话,马赫(1838—1916年)曾经表明化学运动不连续性的观点,但真正把能量不连续的概念引入物理学的是普朗克。因为能量不连续的概念与古典物理学格格不入,物理学界对它最初的反映是冷淡的。物理学家们只承认普朗克公式是同实验一致的经验公式,不承认他的理论性的量子假说。普朗克本人也惴惴不安,因为他的量子假设是迫不得已的“孤注一掷的举动”。他本想在最后的结果中令h→0,但却发现根本办不到。他其后多年试图把量子假说纳入古典物理学框架之内,取消能量的不连续性,但从未成功。只有爱因斯坦最早认识到普朗克能量子概念在物理学中的革命意义。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经过认真思考,于1905年提出了光量子说。1916年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发表了光电效应实验结果,验证了爱因斯坦的光量子说。 量子的青年时代 杂乱的数字以及有趣的台阶想法 从光谱学中,我们知道任何元素都产生特定的唯一谱线。这些谱线呈现什么规律以及为什么会有这些规律,却是一个大难题。拿氢原子的谱线来说吧,这是最简单的原子谱线了。它就呈现为一组线段,每一条线都代表了一个特定的波长。比如在可见光区间内,氢原子的光谱线依次为:656,484,434,410,397,388,383,380……纳米。这些数据无疑不是杂乱无章的,1885年,瑞士的一位数学教师巴尔末(Johann Balmer)发现了其中的规律,并总结了一个公式来表示这些波长之间的关系,这就是著名的巴尔末公式。将它的原始形式稍微变换一下,用波长的倒数来表示,则显得更加简单明了:ν=R(1/2^2 - 1/n^2) 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玻尔疑惑于卢瑟福原子行星模型的不稳定,建了一所“诺贝尔奖幼儿园”的卢瑟福向他推荐了这个公式。在玻尔眼里,这无疑是一个晴天霹雳,它像一个火花,瞬间点燃了玻尔的灵感,所有的疑惑在那一刻变得顺理成章了,玻尔知道,隐藏在原子里的秘密,终于向他嫣然展开笑颜。一个大胆的想法在玻尔的脑中浮现出来:如同具有一定势能的人从某一层台阶上跳下来一样。台阶数“必须”是整数,就是我们的量子化条件。原子内部只能释放特定量的能量,说明电子只能在特定的“势能位置”之间转换。也就是说,电子只能按照某些“确定的”轨道运行,这些轨道,必须符合一定的势能条件,从而使得电子在这些轨道间跃迁时,只能释放出符合巴耳末公式的能量来。氢原子的光谱线代表了电子从一个特定的台阶跳跃到另外一个台阶所释放的能量。因为观测到的光谱线是量子化的,所以电子的“台阶”(或者轨道)必定也是量子化的,它不能连续而取任意值,而必须分成“底楼”,“一楼”,“二楼”等,在两层“楼”之间,是电子的禁区,它不可能出现在那里。正如一个人不能悬在两级台阶之间漂浮一样。如果现在电子在“三楼”,它的能量用W3表示,那么当这个电子突发奇想,决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