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湖南省示范性(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实施方案—13807

湖南省示范性(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实施方案—13807

湖南省示范性(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实施方案

项目名称湖南省示范性(骨干)高等职业院校项目单位(盖章) 衡阳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举办单位衡阳市人民政府

项目负责人陈春泉

项目联系人周斌

联系方式办公电话0734—8377041 手机号码139******** 电子邮箱hycgypgb@https://www.sodocs.net/doc/be6881548.html,

湖南省教育厅制

二○一二年五月

目录

序言 (1)

第一部分建设背景与基础

一、建设背景 (3)

二、建设基础 (4)

(一)办学定位 (4)

(二)专业建设 (5)

(三)教师队伍建设 (7)

(四)科研工作 (8)

(五)德育工作 (8)

(六)基础设施设备 (10)

(七)常规管理 (11)

(八)职业指导 (13)

(九)质量与特色 (14)

(十)管理部门重视和经费投入 (16)

第二部分建设思路与目标

一、主要问题 (17)

二、指导思想 (17)

三、基本思路 (17)

四、建设目标 (18)

第三部分重点建设内容

一、重点建设项目 (21)

(一)办学定位 (21)

(二)专业建设 (22)

(三)教师队伍建设 (26)

(四)科研工作 (29)

(五)德育工作 (31)

(六)基础设施设备 (34)

(七)常规管理 (35)

(八)职业指导 (39)

(九)质量与特色 (42)

(十)管理部门重视和经费投入 (45)

二、重点建设专业 (47)

项目一会计电算化专业建设方案 (47)

项目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建设方案 (54)

项目二电气自动化专业建设方案 (63)

第四部分主要保障措施

一、领导机构 (72)

二、保障机制 (72)

三、过程管理 (74)

四、经费保障 (74)

第五部分实施步骤

一、启动阶段 (75)

二、建设阶段 (75)

三、验收阶段 (76)

第六部分资金算预算

一、项目建设资金投入预算表 (77)

二、资金分年度使用安排汇总表 (78)

序言

我院是衡阳市人民政府主办的一所地方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于2004年由原衡阳市财政会计学校和原衡阳技术学院合并升格而成,办学底蕴深厚、特色鲜明。衡阳市财政会计学校创办于1980年,是教育部重点中专、全省创办最早的财会学校;衡阳技术学院创办于1958年,是劳动部重点技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两校都形成了鲜明的办学优势和特色。学院凭借两校优良的办学基础,进一步充实师资力量,优化办学条件,形成了财经和制造两个重点建设专业大类为主体共16个专业的专业布局,其中会计电算化、模具设计与制造、电气自动化既是我院的主干专业又是我院的特色专业。尤其是会计专业,在校学生4000余人,无论是规模还是质量,都处于全省高职院校前列,毕业生遍布省内外特别是湘南和珠三角地区,已经成为享有美誉的品牌专业。深圳注册会计师协会秘书长刘雪生说,广东的会计师事务所“没有湖南人不成所,没有衡阳财工院的学生不成所”。

我院占地800亩,建筑面积21万平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680万元,纸质图书44.6万册,电子藏书4679GB;有教职员工539人,其中教师405人;全日制高职在校学生6530人。

我院坚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纲,以“校企联盟”为办学模式,以精细化管理为手段,办学取得了显著业绩,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2005年建成了中央财政支持的综合实训基地,2010年和2011年,被分别确定为中国模具工业协会模具人才培训基地和湖南省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基地。“十一五”期间,获得了精品专业、精品课程、教学团队,专业带头人等9个省级职教重点建设项目。有国家及省级教学名师各1名,省级优秀教师3人,省级优秀双师型教师1人,省级中青年骨干教师4人。2007年在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等级,并先后荣获全省招生工作先进单位、就业工作先进单位、职业技能鉴定十佳单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高校思想政治研究先进单位、文明高校等78项荣誉称号。近3年,学生的年均报到率为82.3%、巩固率为99%、考证率为100%、年终就业率为95.8%,均居全省高职院校前列。我院学生在全国会计知识竞

赛中,获衡阳赛区团体第一名、囊括个人前四名,并荣获湖南赛区团体第三名,在全省高等院校中排名第一(第一、二名为两家上市公司)。在全省高职学生首次技能抽考中,会计专业合格率为93.33%,数控专业合格率为92.31%,分别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5和35个百分点,均获优秀等级,成为全省获得“双优”的三所院校之一。在2012年全省高职院校技能竞赛中,我院会计专业4名参赛选手2人荣获一等奖,2人荣获二等奖,并获得团体一等奖。

为了促进内涵建设,凸显办学特色,提高教育质量,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湖南省建设教育强省规划纲要》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精神,按照湖南省示范性(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基本要求,结合我院“十二五”发展规划,制定本方案。计划三年内投资1.2亿元,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纲,以校企联盟为办学模式,以财经制造类专业为主体,以优良的办学条件和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支撑,以精细化管理为手段,把我院建设成为在省内起示范作用、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的高职学院。

第一部分建设背景与基础

一、建设背景

(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学院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现代服务业和装备制造业为我省支柱产业。到2015年,现代服务业和装备制造业收入都将超过万亿元。全省服务业就业人员将突破2000万人,年均增长8%;服务业增加值将达到130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8%,其中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将达到5800亿元,占服务业比重达到45%。衡阳是“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国家级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已有12家世界500强企业和17家央企落户衡阳,制造业与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前景广阔,为我院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二)现代制造业与服务业旺盛的人才需求为学院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根据市“十二五”发展规划,已落户衡阳的12家世界500强和17家央企急需制造类和电子类技能型人才13万名。“十二五”期间,衡阳将新增中小企业1万户,需新增会计和财务管理人员1.5万名,新增生产一线技能型人才10.6万名。全市20多家银行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也需新增大量财经类人才。衡阳是“湖南汽车零配件生产示范基地”,汽车零部件制造和维修行业需新增专业技术人员 1.8万名。快速发展的制造业、电子业和服务业旺盛的人才需求,为学院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企业的积极参与为学院发展提供了切实保障

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我院的建设与发展,将我院的建设与发展列入了衡阳市经济社会与教育发展总体规划,将我院创建省级示范性(骨干)高职学院列入市委、市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召开了两次市长现场办公会,并形成了示范校创建会议纪要和政府承诺书。财政拨款由2006年的600万元增加到2011年的2000万元,年均增长超过40%;市政府从2010年开始,连续5年为

我院贷款贴息,共计1100万元;市政府支持我院整合办学资源,将西校区116亩土地由教学用地变为商住用地,出让所得的8500万元全部用于我院的示范校建设。在政府的主导下,由我院牵头成立了金融和汽车行业两个校企联盟,华融湘江银行、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等金融机构和富士康、华为、特变电工、湖南天雁、亚新科等知名企业相继在我院设立人才培养基地,建立了紧密型的校企合作关系,为我院人才培养和学生就业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二、建设基础

(一)办学定位

1.办学指导思想明确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财经和制造类人才培养为重点,立足衡阳,面向全省,实行学历教育与社会培训并举,走对接产业、校企联盟、工学结合之路,实现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

2.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准确

培养以财经制造类专业为主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不仅能胜任一个岗位而且具有适应一个岗位群基础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3.人才培养模式先进

形成了以就业为导向,以校企合作为途径,以全面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主干,依照生产或工作过程组织教学,“校企双主体、师生双身份、理实一体化”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了“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责任共担、成果共享”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依托优势专业与企业合作开办了9个生产性实训企业,与企业共同开展了58个应用技术推广项目研究,按照企业的要求,以订单的形式开办了“特变电工班”、“亚新科油泵油嘴调试班”、“衡阳天雁汽车配件定向班”、“商业银行班”、“京珠高速班”等,满足企业特殊要求,学生实现了零距离就业,订单培养学生达到在校生的31.8%。

(二)专业建设

1.构建了对接产业、面向市场、突出特色的专业建设机制

建立了人才需求调研制度、行业企业专家咨询论证制度和专业动态调整制度,根据区域产业发展趋势、人才需求变化和岗位核心技能升级的需要,适时调整专业设置和专业定位。3年来,我院新增专业5个,停办专业8个,形成了有财经和制造两个重点建设专业大类及会计电算化、模具设计与制造、电气自动化3个重点建设专业,共计16个专业的专业布局,并建成了省级精品专业2个,院级精品专业6个。

我院各专业都有行业企业专家参与的教学团队,同时,按专业大类成立了由教学专家和现场专家共同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制定了委员会章程和相关制度,校企紧密合作,共同确定专业的设置和调整,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和标准,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共同培养“双师型”教师,共同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共同进行教学质量评价,实现了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2.建设了一支骨干引领、教研并进、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

我院各专业都有具备本专业高级职称的专业带头人1名以上;会计电算化、模具设计与制造、电气自动化等主体专业都实行了“现场专家+教学专家”的“双带头人制”,共有省内同行认可的省级专业带头人5名。

我院各专业教学团队都聘有一定数量的现场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已建成省级教学团队2个,有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优秀教师3人、省级优秀双师型教师1人、省级中青年骨干教师4人。专兼教师密切合作,在搞好教学工作的同时,还共同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近3年,共获得国家级课题3项,省级课题87项。

3.形成了对接岗位、突出能力、双证融通的专业课程体系

根据现代企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规格的要求,学院与行业企业的专家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构建了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融通,以学生获得专业通识能力、专业核心能力和专业拓展能力为目标,以职业岗位的核心技能和最前沿技术为主线,以典型工作任务、

过程、项目为线索的模块式课程体系。现已建成省级精品课程2门、院级精品课程22门,其中会计信息实务和模具材料及表面处理等18门课程已挂网供兄弟院校共享。同时,联合行业企业共同开发校本教材66本。

4.采用了“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和现代教学手段

根据高职教育规律和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的特殊要求,按照“教学做合一”的原则,我院财经类专业主要采用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实务操作、探究式等教学方法;制造类专业主要采用现场教学、任务驱动、项目教学、生产性实训等教学方法。

我院依托数字化校园和职教新干线平台,开发了各专业的教学资源库。同时,充分利用兄弟院校的网上优质教学资源进行教学,全院师生在职教新干线开通了个人空间7000个,可以在网上完成答疑咨询、意见反馈、作业批改、考试考查、教学评价等教育教学任务。

5.形成了与职业岗位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

我院高度重视实践教学,与企业密切合作设计实践教学体系。各专业都建立了包括课堂实践、单项技能实训、专业综合实训、顶岗实习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形成了校企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共同开发实践教学课程、共同制定实践教学方案、共同组织实践教学、专兼教师共同完成实践教学任务的机制。各专业实践教学课时占总课时的比例,工科类专业达到52%,文科类专业达到35%。。学生顶岗实习都与所学专业对口,时间均不少于6个月,且实行校企共同管理,以学生作品为主、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为辅,校企共同评价学生。

6.具备了数量足够、功能齐全、校企文化融合的实习实训条件

我院按照校企文化融合、理实一体的理念,引入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建设了数量足够、功能齐全的实习实训基地,引入了海尔的“OEC”管理模式。建有中央财政支持的数控技术实训基地1个,建有校内实验实训室58个,能覆盖所开专业,且每个实验实训室都能满足一个班同时教学。“校企联盟”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企业9个,校外实习基地(含实习点)263个。实习实训设施设备先进,项目达标率和实验实训项目开出率均达100%、价值达标率83.4%、设备完好率92.5%。

(三)教师队伍建设

1.管理机制科学

我院制定了全员聘任、带头人选拔、骨干教师认定、新进教师准入、兼职教师管理、双师教师培养、中青年教师培养培训、向一线教师倾斜的绩效考核及分配等16项管理制度,形成了科学的教师管理和激励机制。

2.队伍结构合理

我院有一支与办学规模相适应、相对稳定、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405人,全部具有本科以上学历;45岁以下教师中研究生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122人,占44.09%;高级职称教师132人,占教师总数的32.59%;“双师型”教师247人,占专业课教师总数的80.98%;聘有兼职教师123人,占专业课教师总数的27.45%;实习指导教师和兼职教师全部具备高级职业资格或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建成省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专业带头人5人,全国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优秀教师3人,省级优秀双师型教师1人,省级中青年骨干教师4人。

3.培养成效显著

我院制定了教师培养培训中长期计划,每年投入专项经费200万元,占学费收入的6.80%。鼓励教师提升学历、学位和职称,对在职就读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学院承担的学费分别为50%和100%。近3年,安排了26名教师到国(境)外学习、6名青年骨干教师到重点高校做访问学者一年、87名教师参加了国家级或省级培训,按时按量完成了培训任务。通过聘请企业专家来校讲座和安排教师每两年到企业参加2个月以上实践,有效提高了教师的实践能力。

4.师德师风良好

我院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提出了“爱生、善教、严谨、创新”的师德师风要求,并对教师的职业道德、业务水平、工作业绩进行严格考评,将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职称晋升、评先评优挂钩,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每年开展评选优秀教师和师德标兵活动,学生对师德师风的满意率达98%以上,教师中没有发生过重大教学责任事故和造成社会不良影响的事件。

(四)科研工作

1.科研工作管理规范

我院科研工作有机构、有队伍、有制度、有经费、有成效。成立了由院长担任组长的科研工作领导小组,设置了科研处、高教研究所、产学研合作办公室;组建了一支专兼结合的科研创新队伍;制订了《“十二五”科研工作发展规划》和《科研奖励条例》等规章制度;科研专项经费占学费收入的5.16%。近3年立项课题190个,其中国家级课题3项,省级课题87项。应用技术研究课题124个,占总数的65.26%。

2.教研教改成效显著

我院设立了职教研究所,并配备了3名专职人员。采用成果收购和院级课题立项等方式支持教研教改。每年院内教研教改课题立项30个以上,安排专项经费50万元。3年来,共获得省级以上教学教改课题7项,立项院级教改课题98项;发表教育教学论文376篇,年人均0.31篇,其中国家级刊物47篇,年均国家级论文15.67篇;获省社科成果三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6项,获奖论文81篇;出版教材35本。

3.应用研究富有成果

我院制订了应用技术研究与推广规划,将科研任务分年度下达到各系部和相关教师。近3年,应用技术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引进衡阳鼎威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衡阳格利数控有限责任公司、湖南天翼会计师事务所等企业,合作建成“校中厂(所)” 9个,并与企业建立了联合研发机制,重点开展了环保堆焊焊条、农用小型水稻收割机、ZL-X型系列铲运机、伸缩臂叉(吊装机)、数控机床改造应用等项目研究,获得发明专利6项,并全部转化为产品,年产值5000多万元;获得纵横向应用技术研究项目143项、技术服务项目123项,到校经费728.11万元;教师年人均发表专业学术论文0.56篇,其中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刊物上发表53篇,年均17.6篇。

(五)德育工作

1.构建了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德育工作体系

我院认真贯彻落实中发〔2004〕16号文件和湘发〔2005〕8号文件精神,把德育工作摆在首要地位,构建了党委统一领导,以宣统处、学生处、团委、各系党总支为责任主体,以思想政治课教师和辅导员为德育骨干队伍,各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体系。按照200:1的比例配齐配强了辅导员队伍,制定了《关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学生思想品德评价办法》等30余项德育工作制度,按规定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建立了业余党校,近3年共发展学生党员680人,占学生总数的10.46%。按照每生每年45元的标准安排德育专项经费,确保各项德育活动有效开展。我院连续6年被评为湖南省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近3年,先后被评为湖南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与实践先进集体、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先进单位、湖南省学生公寓管理先进单位和湖南省五四红旗团委。

2.突出了核心价值观和职业道德的德育主旋律

我院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重点,通过思想政治课、各类讲座、读书活动、党校培训、社会实践、社团活动、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和途径开展理想、法纪、心理健康、职业道德和养成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修养水平。近3年,涌现了舍己救人、见义勇为、拾金不昧、爱心捐款、助贫扶困等大量先进典型,获得省市优秀党团员、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学生称号150余人次。学生操行合格率100%,没有发生过一起违法犯罪事件。

3.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1)精神文化建设扎实有效。我院确立了“一训四风”的校园文化精神,即“厚德、强技、弘毅、笃行”的校训,“爱国爱校、文明守纪、学以致用、求实创新”的校风,“爱生、善教、严谨、创新”的教风,“好学、求真、活泼、进取”的学风和“团结、实干、廉明、开拓”的工作作风,创作了体现学院个性特点的校歌和校徽,以此来提高全院师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一年一度的校园文化艺术节、技能节、体育节活动精彩纷呈;29个学生社团积极向上的活动丰富多彩,有3个学生社团荣获湖南省优秀大学生社团称号,“小宿舍构筑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大平台”校园文化特色建设项目,荣获“湖南省高

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三等奖”、“全国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优秀奖”。

(2)物质文化建设和谐高雅。我院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和休闲区布局合理、功能齐全。雕塑、壁画、宣传标牌、文化长廊、阅报栏等各类文化设施设置科学、与环境相宜。校园依山傍水,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环境宜人,形成了“环境育人”的良好氛围。

(3)制度文化建设科学规范。近几年,学院完善了师生日常行为规范管理等几十项制度。通过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制度,规范学生行为,培养诚信品质;实施“青年文明督导岗”、“雷锋岗”、“班干部轮换”、“值周班长”等自我管理制度和“先进班集体”、“先进团支部”、“文明宿舍”、“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毕业生”等奖励制度,形成了制度育人、立德树人、创先争优的气氛。

(六)基础设施设备

3年来,共投入1.5亿元,加强基础设施设备建设,构筑了生态化、园林化、数字化校园。

1.校园校舍达标

我院生均校园面积67.49m2、教室面积3.1m2、宿舍面积6.62m2、实训场地9.28 m2、教学仪器设备值5660元。每个专业都有进行项目教学的专业教室,实验实训工位能满足一个教学班同时实习实训需要。生均图书馆面积1.63m2、阅览室座位数0.22个,有独立的学生公寓,住校学生床位率达100%;有独立的学生食堂5个,座位数为住校生的35.5%。

2.校园网络先进

建有1000M主干和100M到桌面的校园宽带互联网,网络覆盖无盲点;有教学用计算机1684台,语音室座位420个,100%的教室配备了多媒体设备;有丰富的教学与学习资源供师生免费使用;实现了教学、学生和后勤管理信息化。

3.图书藏量丰富

生均纸质图书68.3册,其中专业图书占66.8%。年购纸质图书生均2册以上,有报刊532种,其中专业报刊达54%。电子图书容量达4679GB。

4.体育设施齐备

教学型体育馆2个,面积4185m2,生均0.64m2,建有400米跑道标准田径运动场2个,室外篮球场21个,乒乓球台50个,各类运动场地和设施完全能满足体育教学和课外活动的需要,各种体育器材达到《体育教学大纲》标准。

(七)常规管理

1.建立了符合职业教育特点和发展要求的管理体制

我院有一个团结务实的领导班子,有一支敬业实干的管理队伍,有一套符合发展要求的管理制度,实行目标管理,形成了党委领导、院长负责、分工协作、民主决策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党、团、工会组织健全,开展了党员联系班级、联系学生、联系学生宿舍、联系非党员教师的“四联系”活动,充分发挥了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教代会、教学工作会、学术委员会等制度健全,充分发挥它们在民主治校中的积极作用。

2.形成了面向市场的开放式的教学管理机制

我院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纲,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不断完善教学管理机制。一是在完善一系列的常规教学管理制度基础上,制订了《学分制管理办法》、《学生选课管理办法》等6项开放式教学管理制度;二是面向市场,按照行业技术标准和职业资格认证要求,适时调整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课程内容;三是通过专业教师到一线顶岗锻炼或社会实践,将行业企业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带进课堂;四是形成了院、系两级管理,企业、教师和学生多方参与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五是建立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作品为重点,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的学生学业水平考核评价制度。近3年,教学开支占学费收入比例平均为33.8%。教材征订、使用规范。

3.形成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与发展的管理机制

我院高度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制订了学生自主学习与发展的管理制度和激励措施,实行课内课外并重。提倡学生积极参加学生社团或兴趣小组,并配备了指导教师,学生社团工作经费纳入年初预算,指导教师的工作计入课时工作量。实验实训室课余周开放时间达12小时;建有16个学生创新工作室,20个兴趣小组活动室。图

书馆周开放时间90小时,室内体育场所和器材课余开放每周达24小时,双休日全天开放。

4.形成了符合高职学生成长规律的学生管理制度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制定了《衡阳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管理实施细则》等一系列配套制度,开展了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专项教育和考核活动,并收到了显著成效;聘请常年法律顾问2名,为学生提供法律服务,并依法依规处理有关问题;加强专职辅导员队伍建设,建立了专职辅导员培养培训、考核激励、职称职务晋升等制度;形成了“奖、助、免、贷、勤”五位一体的助学机制,近3年,助学资金占学费收入比例平均为11.37%,没有一个学生因贫辍学。

5.建立了完善的后勤保障体系

我院制定了资产、财务、宿舍、食堂、卫生、绿化、水电、基建、采购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并执行到位,后勤服务机构健全,保障有力。实行后勤服务质量公开承诺制度,大额物资采购和建设项目依法公开招标。严格执行住宿收费标准,学生公寓荣获湖南省“标准化学生公寓”称号。为了确保食品安全,油、米等大宗物资全部实行统一采购,食品采购来源进行登记,饭菜样品按规定时间留存,蔬菜浸泡2小时以上,每天至少都有值班的2名院领导和处室系部负责人到学生食堂就餐,从来没有发生一起食品安全事故,学生食堂荣获了湖南省“标准化学生食堂”称号。医务室有专职校医4名,卫生防疫工作到位,每周一次卫生大检查。强化了财务管理,加强了审计监督,无违反财经纪律和乱收费行为。

6.有完善的学生安全工作制度

书记、院长带头进行安全专题讲座,每学期开展应急演练。建立了日常管理、实习实训、社会实践、文体活动、饮食卫生、宿舍管理、道路交通等安全规章制度和13项应急预案,实行了“谁主管,谁负责”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未发生一例安全责任事故,年年被评为市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7.严格依法依规办学

我院自觉维护招生秩序,实行诚信招生,2011年,在全省高职高

专院校中,我院被评为14所招生工作先进院校之一;学籍和证书管理严格、规范,从不滥发文凭;专业设置依规呈报,手续完备;切实维护师生权益,无违规办学行为,被衡阳市评为“诚信经营单位”。

(八)职业指导

1.领导高度重视,机构队伍健全

我院将学生就业作为一把手工程、良心工程、民生工程来抓,成立了“就业工作委员会”、“职业指导中心”和“职业指导教研室”等专门机构,按照毕业生人数500:1的比例配备专职就业指导人员,并按学费收入的1%安排就业经费,为就业提供了机构、人员、经费的保障。

2.加强职业指导,开展创业教育

我院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作为必修课,贯穿人才培养始终。近3年来,邀请就业指导专家、企业人力资源经理、优秀毕业生等60多人次来校作专题报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创业观,提高就业能力。开展创业培训,创建4个“大学生创业基地”,提高学生创业能力。通过“就业服务月”活动,宣传就业政策法规,提高学生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3.构建服务网络,确保就业质量

由政府主导、我院牵头成立了2个“校企联盟”,并依托2个“校企联盟”,建立了422个大学生就业基地,形成了“立足衡阳、面向湖南、辐射长三角、珠三角”的就业网络。

同时,加强与人才市场、就业服务机构、大学生就业信息网的联系和合作,广泛收集和及时发布就业信息,拓展就业渠道,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优质服务;建立了毕业生就业信息跟踪、反馈制度,定期回访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为学生再就业提供服务。

我院毕业生年终就业率达95.8%,对口就业率达82.6%,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率达96.3%。我院连续6年被评为湖南省就业工作先进单位,2010年9月全省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专项督查评估被评为优秀单位,副院长戴前虎被评为全国就业工作先进个人。

(九)质量与特色

我院始终将教育教学质量视为学院的生命,一以贯之,下足功夫,狠抓内涵建设,打造品牌专业。我们的指导思想是,宁可校舍陈旧一点,办公条件简陋一点,也要把教学设备和图书资料添足,把教师队伍建设好,把教育教学改革抓上去,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1.有较强的社会服务和辐射能力

我院有中央财政支持的综合实训基地、中国模具工业协会模具人才培训基地、湖南省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衡阳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失业人员培训基地、财税干部培训基地、绿色发展与现代会计研究基地,财经与制造类专业实习实训中心、会计从业人员培训中心、会计专业和旅游专业师资培训中心、商务英语和文秘专业师资培训中心、先进制造技术研发与推广中心、旅游文化研究中心,以服务衡阳为主,并辐射湘南和全省。

积极开展各级各类社会培训,实训基地开放共享。三年来,年均培训学员7500人次,接受校外学生实习实训达2300人次,为区域内职业院校培训教师120人次。学院职业技能鉴定所具有16个工种的鉴定资格,18个行业职业资格证书的授权认证资格,对我院所有专业100%覆盖,年均鉴定10000人次,连续两次被评为“湖南省十佳职业资格鉴定所”。

我院参与了教育部高职高专会计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湖南省仅两所学校参加)、湖南省教育厅高职会计和焊接技术两个专业技能抽查标准及题库的建设;湖南省会计专业中职教师教学能力培训标准制订,参与开发职业资格标准或主持开发行业、企业岗位标准(技术标准)5个。

2.形成了鲜明的专业特色

我院专业特色鲜明,形成了财经和制造两大类专业为主体的专业布局,建成了会计电算化和模具设计与制造两个省级精品专业。重点专业毕业生中级职业资格证书获证率达100%,高级职业资格证书获证率达68.5%,毕业生年终就业率达96.7%,对口就业率达84.1%,上岗起薪点高于一般专业的20%以上。形成了一支专业名师队伍,有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专业带头人5人、省

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优秀教师3人,省级优秀双师型教师1人,省级中青年骨干教师4人。联合行业企业共同开发校本教材66本,出版教材35本。模块式会计系列校本教材等3项教学成果获省级教学成果奖、模具教学团队开发的环保堆焊焊条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会计电算化、模具设计与制造、电气自动化既是我院的主干专业又是我院的特色专业。尤其是会计专业,虽然是一个传统专业,但是我院的优势所在。该专业已有几十年的办学历史,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该专业现有在校学生4000余人,无论是规模还是质量,都处于全省高职院校前列,毕业生遍布省内外特别是湘南和珠三角地区,已经成为享有美誉的品牌专业。深圳注册会计师协会秘书长刘雪生说,广东的会计师事务所“没有湖南人不成所,没有衡阳财工院的学生不成所”。由于该专业得到了行业和社会的普遍认同,我院成为了教育部财经类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常务理事单位、教育部会计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主要成员学校、中国工业和信息产业教指委财经类会计专业主任委员单位、湖南省会计电算化专业(高职)技能抽查考试标准制订的主要成员、湖南省会计专业中职教师教学能力培训标准制订的主要成员、湖南省中高级会计人才培训基地、湖南省乡镇财政干部培训基地、湖南省中职会计专业师资培训基地、用友与金蝶等国内知名财务软件企业合作开发与认证基地。在2007年全国会计知识竞赛中,获衡阳赛区团体第一名、囊括个人前四名,并获湖南赛区团体第三名,在全省高等院校中排名第一(第一、二名为两家上市公司);在2010年湖南省高职院校专业技能抽考中,获优秀等级。历年来,有312位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在我省各地担任财政局长、税务局长、银行行长、财务总监,451人担任衡阳市210个乡镇财税所负责人,衡阳市8家会计师事务所法人代表均为我院毕业生。我院被誉为“会计人才的摇篮”。

3.学生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职业素养

学生文明、守纪、严谨、勤奋,无违法犯罪行为,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职业素养。在考试考核中,公共课、专业课和专业技能合格率均在90%以上。在全省高职学生技能抽考中,会计专业学生合格率为

93.33%,数控专业学生合格率为92.31%,分别高于全省15.13和35.31个百分点,均获优秀等级,是全省首次技能抽考获“双优”的三所高职院校之一。在2012年全省高职院校技能竞赛中,我院会计专业4名参赛选手2人荣获一等奖,2人荣获二等奖,并获得团体一等奖。学生职业资格考试获证率100%,工科类学生高级职业资格获证率95%。

4.学校有较高的社会声誉

近3年,新生报到率平均达到82.3%,在校生年巩固率达到99%,毕业生年终就业率达到95.8%,其中对口就业率达到82.6%,用人单位满意率达到93%,均居全省高职院校前列。毕业生遍布湖南和中南地区,学生就业单位、就业岗位和就业待遇有明显优势。每年举办2次教育教学改革观摩会,及时发布教育教学改革及科研成果。

5.办学规模达到核定要求

我院的规模达到了核定的要求,每年高职招生稳定在2000人左右,高职在校学生数稳定在6500人左右。同时,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开展财税干部与金融职员、会计从业人员、企业员工等职业技能培训,近3年年均达到7500人次。

6.国际交流活动取得成效

围绕产业发展要求和专业建设需要,通过“走出去、引进来”,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我院利用学院品牌和专业优势,与德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的3所大学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开展教师互培、学生交流等活动,并先后派遣了 26名专业教师赴德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7个国家学习,占专业教师8.5%。同时,将国际会计准则、汽车质量检测标准等融入我院的会计专业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教学内容,优化了专业课程体系。

(十)管理部门重视和经费投入

1.衡阳市人民政府已将我院建设与发展列入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的总体规划,并将创建省级示范高职院的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2011年3月18日,市长现场办公会专题研究示范校创建,解决了划拨土地、老校区部分土地变性、债务化解、贷款贴息、生均经费等八大问题。其中,通过老校区置换筹集建设经费1亿元,为我院示

范校建设和今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衡阳市人民政府按《湖南省公办职业院校生均经费标准指导意见》规定,按时足额拨付了生均经费,确保了教职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且工资标准不低于当地公务员标准。

3.我院示范校建设预算经费1.2亿元,其中市政府承诺投入8500万元(占建设总投入的70.83%),省级专项投入300万元,学院自筹2000万元,合作企业和社会捐赠设备等支持1200万元。硬件建设经费投入5830万元,占项目建设总经费的48.33%。

4.学校学杂费等办学收入全部由学校使用,没有冲抵财政拨款、截留或挪作他用。衡阳市有关部门也没有对学校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

第二部分建设思路与目标

一、主要问题

校企联盟的办学模式有待进一步优化。合作伙伴和合作项目需进一步拓展,合作机制包括责权利关系有待进一步理顺,合作的内容和形式需进一步丰富。

师资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要进一步加强培养培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特别是要壮大骨干教师队伍和提高“双师型”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此外,顶岗实习的管理水平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省教育厅《湖南省示范性(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基本要求》的精神,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纲,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优良的办学条件和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支撑,以精细化管理为手段,坚持校企联盟的办学模式,对接行业产业,走“内涵、开放、合作、特色”发展之路,全面提高综合办学实力和社会服务能力,把我院建设成为在省内起示范作用、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的高职院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