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毒品犯罪案件的调查报告论文

毒品犯罪案件的调查报告论文

毒品犯罪案件的调查报告论文
毒品犯罪案件的调查报告论文

关于甘肃省东乡县毒品犯罪案件的调查报告

【论文摘要】毒品犯罪已成为全球性的难题,世界各国都对其作了艰苦而持久的斗争,而毒品犯罪并未就此消亡,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本文结合东乡县近年来缉毒资料,结合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及毒品犯罪发展的规律,以犯罪学为基础,对该县毒品犯罪的现状、成因和特点进行了研究,深入分析了东乡县毒品犯罪高发的个体社会历史等原因,并对国家禁毒政策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防治该县毒品犯罪活动高发的几点对策。

【关键词】:毒品;毒品犯罪;原因;防治

About Gansu province Dongxiang County drug crime case investigation report Abstract:Drug crime has become a global problem, every country in the world to make a hard and enduring struggle, and drug-related crime did not die out, but there is a growing trend. In this paper, combining with Dongxiang County in recent years, drug information, combined with the recent years our country economy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rule of drug crime in criminology, based on the county, drug crime present situation, caus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udy,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Dongxiang County drug crime is a problem of individual social and historical reasons, and the national drug policy on the basis of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and proposed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the county drug crimes in a few countermeasure.

Keywords:Drug; Drug crime; Cau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2011年10月,我前往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人民法院为期两个月的实践学习,在实习期间,我深入到该县的人民法院、公安机关,特别是深入到当地群众当中,对该县毒品犯罪高发的原因进行专项调查。受国际毒潮的冲击和国内涉毒的影响,近年来,东乡县毒品案件数量始终居于高位,已经成为甘肃省境内毒品案件最为频发的市县之一。白色瘟疫的蔓延,不但直接影响本地区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而且诱发各种犯罪及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影响民族团结的因素之一。笔者在这里着重对该县毒品犯罪高发的现状及原因进行分析,以提高人们对毒品问题的充分认识,利用社会的力量,对毒品犯罪行为加以控制,以达到降低之目的。

一、东乡县毒品犯罪的现状与特点

(一)东乡县毒品犯罪现状

东乡县地处甘肃省中部,面积1510平方公里,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2008

年全县统计人口止25.68万人,县财政收入3.3亿元,财政支出在10亿元以上,大量的财政支出需上级转移支付。受特殊的地理位置及经济因素影响,暴力性犯罪、流窜犯罪较其他县市区突出,特别是毒品犯罪高发,对维护社会治安平稳任务十分繁重。近年来,东乡县毒情形势依然严峻,2009年,该县司法机关共查处涉毒案件61件61人,其中涉嫌贩卖毒品(冰毒)案件5件5人,涉嫌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的刑事案件4件4人,涉嫌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的治安案件52件52人(其中:治安拘留5人,罚款44人,警告3人。)2010年,该县司法机关共查处涉毒案件57件57人,其中涉嫌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的刑事案件5件5人,治安案件52件52人(其中:治安拘留7人,罚款45人。)2011年1-4月份,我县司法机关共查处涉毒案件21件21人,其中涉嫌贩卖毒品(冰毒)的刑事案件5件5人,涉嫌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的治安案件16件16人(其中:罚款6人。) 从统计结果来看,毒品犯罪参与人员多元化,据县公安局禁毒支队统计,贩毒者以中青年居多,26至35岁贩毒者占43.9%以上,其中以小学文化和初中文化比例较高,且大部分为无业人员;性别结构以男性为主,在1106名涉毒犯罪被告人中,男性有925名,占83.6%。但近几年女性毒品犯罪数量增长较快,已由2007年的13人上升至2010年的61人;职业结构上,农民占8%,个体劳动者占5.7%,工人占6%,无业人员占51.4%。值得注意和警惕的是,近两年来,公职人员、企业白领参与贩卖毒品的案件时有发生。今年截止目前(2010年12月21日至2011年12月6日),被外省市公安机关抓获的东乡县籍贩毒犯罪人数已达41人,与2010年同期31人相比增加10人,提高24%,被外省市抓获的外流贩毒人员涉及东乡县25乡镇,今年被抓获的外流吸毒人员达35人,与2010年同期14人相比增加19人,外流贩毒仍然是东乡县毒品违法犯罪的突出问题。(二)东乡县毒品犯罪形势特点

一是毒品案件总量大幅上升。

东乡县新型毒品以冰毒为代表,毒品违法犯罪呈现零星贩毒突出与大案要案增多并存的双向增长之势。一方面,将大宗毒品分成小包后再进行转手交易的零星贩毒案件突出,以贩养吸,坐地贩毒的案件占绝大多数。由于零星贩毒目标小且便于携带,不易引起注意和怀疑,迅速交易后容易逃避罪责,这种贩毒方式越来越猖獗。另一方面,随着制毒技术的不断提高和毒品消费市场需求的增大,犯罪分子在高额利益的驱动下,开始大胆实施大案、要案,并且涉案人员、毒品数量越来越多。2010年以前,该县公安局侦破的毒品案件,个案涉毒总量一般在800克以下,而2011年侦破贩卖毒品案,涉案毒品数量首次达到了1000多克。今年上半年,东乡县公安局的涉案毒品超过1000克的案件已经有3件,且一批数量巨大的案件还在继续侦破当中。

二是犯罪组织趋于家族化。

从本地和云南各地侦破的东乡籍人员实施的毒品犯罪案件和现有情报线分析,当前东乡县毒品犯罪呈现出贩毒家族化、人员职业化、毒品大宗化的趋势。犯罪分子以家族成员为主,既有夫妻搭档,也有兄弟配合,还有母子结伙,其内

部人员相对固定,分工明确,既有专门负责联系毒品货源和送货者,又有专门负责分送、收缴、回笼毒资的成员。几年来,该县每年都查获数十个毒品犯罪团伙,人数基本占当年查获毒品犯罪人数的60—70%,这些犯罪分子多以亲属、朋友等关系为纽带,纠合在一起,进行毒品犯罪活动。从驻滇联络办提供的涉及甘肃人贩毒线索可以看出:东乡贩毒人员大多数以家族血缘、亲缘为纽带形成贩毒团伙,成员间关系密切,其毒势力己渗透到云南境外,长期组织人员向内地贩毒,形成相对稳定的贩毒网。

三是毒品犯罪手段多样化。

当前毒品犯罪活动在作案手段、藏毒方式上有了很大变化,作案手段更加诡秘、藏毒方式更加多变已由以往的单打独斗发展成以紧密关系结伙、由携带毒资发展为通过金融系统转账、由单一的人体藏毒发展成多样的藏毒方式。在毒品犯罪过程中,毒品卫罪分子多采用将毒资通过转账、汇款或异地存取方式打入“上线”指定的账户,再组织“马仔”前往毒源地运输毒品或有“上线”负责将毒品运送至某处交给“马仔”等手段,而毒犯坐镇幕后遥控指挥。在藏毒方式上,除以往常见的人体藏毒和夹带方式以外,陆续发现了邮寄毒品、饮料混装、药材混装、蔬菜水果混装、棉被混装等多种形式,更加诡秘。

二、东乡县毒品犯罪多发成因分析

(一)历史地理原因

中国毒品犯罪危害严重的西北地区恰恰是历史上烟毒危害最烈的地区。从目前毒品违法犯罪严重泛滥的地区来看,大都是旧社会毒品盛行的地区。东乡县地处甘肃省中部西南面,位于甘肃省中部西南面,临夏回族自治州东面,东临洮河与定西地区毗邻,南与广河县接壤,其广河县三甲集镇曾被美国《时代》周刊称为中国最大的毒品集散地之一,已被国家禁毒委员会和公安部列为全国毒品问题重点整治地区。这一独特的地理环境,加以种种复杂的原因,毒品犯罪猖狂,己经形成了全国毒品犯罪的重灾区,成为其他多种犯罪的诱发源。特殊的地理位置及境成为毒品犯罪所具有不同于其他地方的优势。

该县地区的深层次问题——贫穷。经济利益驱动、牟取暴利是毒品违法犯罪活动猖獗的重要因素;该地区境内干旱少雨,气候干燥、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由于受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危害,粮食产量不高,人民群众一直被贫困所困扰,个别人把贩毒作为脱贫致富的一条出路,形成了贫困—贩毒—吸毒—再贫困—再贩毒的怪圈;毒品暴利的诱惑和自身贫困的反差造成铤而走险的畸形心态。毒品高额利润驱使犯罪分子置道德、良心、法律于不顾,不惜挺而走险拿生命作赌博注,这无疑是毒品泛滥难以禁绝的主要原因之一。客观上东乡贫困落后以及受国际国内毒潮的影响,毒品暴利驱使不少人以身试法,挺而险。以2009年1-7月份的毒品价格分析,贩毒人员从云南边境地区买1000克吗啡,只需4-6万元,而一旦带回临夏内地就能卖40-46万元,分销到西安、兰州,新疆等地,价格则上升到60-80万元左右。

“牺牲我一个,幸福几代人。”这句在东乡民间颇有流传。贩毒存在的巨大利

润,使一些人掉入金钱的深渊而难以自拔。有的贩毒分子外出贩卖毒品获得暴利,回来后又是盖房子,又是买车、添家电,刺激了一些贫困家庭人员追求发财、快速致富的心态,他们不甘落后,进行攀比,铤而走险,也加入到贩毒的行列,甚至出现了“杀了老子儿子干,杀了丈夫妻子干”的家族性贩毒现象。东乡的马某某因贩毒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其贩毒赚取的毒资由其子购买土地建起了洋楼,并在临夏市进行房地产开发。另外又许多毒贩在临夏市、兰州市买了商品房和门面。正是这种榜样的力量才使一批又一批人走上贩毒的道路。

(二)社会经济原因

当地失业率严重,据当地的劳动部门统计,该县的失业率高达76%,很多青壮年劳动力无所事事,县域经济以农业为主,二三产业发展落后,加上经济转型影响,一定数量的职工下岗和就业的困难,其中相当一部分下岗人员在较长时间内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而当这些下岗人员面临挫折、贫穷、受到某种诱惑时,在利润的驱使下,很容易走上了毒品犯罪道路。同时政府领导对禁毒工作重视程度上没有减,但认识上有所松懈、行动上有所缓。一是部分乡镇党委、政的禁毒力度明显降温。县毒品重点治办公室已名存实亡,办公室成员己几近停止办公,除大型节日展宣传活动外,县毒品重点整治办公室已不能发挥其应有的职能作用。二是部分乡镇党政领导,不能真正从讲政治的高度来认识当前的毒品形势,对毒品成瘾、难戒断的特点缺乏认识,使毒品犯罪渐成气候,另有怕暴露真情,影东乡县毒品犯罪实证分析声誉和政绩,不如实上报毒情。是包乡镇工作组已不复存在。禁毒的教育不及时,不广泛。未能及时而大张旗鼓地开展禁吸戒毒的宣传教育未众尤其是青少年了解吸毒贩毒的危害。

基础工作薄弱,外流人员管理不到位。由于东乡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地少人多,加之警力严重缺乏,禁毒工作不能适应当前社会的全面发展。一是东乡县外流人员的不明,底数不清,登记不全面,特别是对到云南等边境城市打工人员的动向及一些重贩毒对象的行踪,不能完全掌握。二是禁毒工作措施、制度不完善,基工作缺少活力。三是吸毒人员的登记列管工作、吸毒人员的登记建档、教和定期尿检等项工作不能认真完成。不能将吸毒人员全部纳入重点人的范围进行管理。四是不能充分依靠街道、乡镇基层政权、企事业单位组织进行全面的摸排,从而造成禁毒工作的被动局面。由于东乡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基础设施薄弱,致富门路少,很多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谋生,据统计东乡县每年外流人口约20万人,而劳务输流人员管理制度落后,不能准确掌握外流人员的去向和谋生手段,对外出缺乏应有的跟踪反馈制度,造成外流人员贩毒现象日趋严重。2009年,东乡县破获现行贩毒案38起,抓获的犯罪分子105人及外地公安机关的犯罪分子42人大多都是长期往返云南及其它省市搞毒品违法犯罪活动。

(三)民族自身原因

民族地区多数毒品犯罪分子受教育程度低, 文化素质比较低, 法制观念淡漠, 无知愚昧, 在对社会认识不足的前提下, 盲目加入到吸毒贩毒族行列。调查数据显示: 其中农民占80%。与发达地区高学历、高智商犯罪者多形成对比。少

数民族女性毒品犯罪的数量不断增加。甘肃省临夏州地区2008 年抓获的毒贩有30- 40% 为女性, 有青年妇女也有老年妇女。统计数据显示:20011年女性毒品犯罪嫌疑人占总数的18%, 而在其他普通犯罪中女性比例却只有9. 1% , 女性毒品犯罪的比例已高出其他普通犯罪近10 个百分点。

东乡县是以东乡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东乡族占全县人口83.97%。其民间自古就有男人出门经商的传统,对孩子的教育以经商为主,不重视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加上教育基础设施落后,很多青少年没读完义务教育就出门打工,对毒品的危害了解甚少,在利益的驱动下,很容易从事毒品交易,这样就不能从根本上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犯罪主体有了延续性。

三、防治毒品违法犯罪的几点对策

当今世界毒品问题之所以成为许多国家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我国毒品犯罪日趋严峻是由国际、国内、地缘以及历史、政治经济等诸多因素引发的,其严重性正如孙中山先生所说:“鸦片为中国之巨害,其杀吾国民,甚于干弋,瘟疫、饥谨之患;鸦片流毒于中国,垂及百年,推其为祸之烈,小足以破业殉身,大足以亡国灭种。”由此可见,遏制毒品犯罪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我们认为,有效遏制毒品犯罪,必须在始终保持打击犯罪高压态势的同时,综合运用法律、行政、政策、经济、教育、道德、民俗和宗教等多种手段,进行全面、持久的综合治理。

(一)加强禁毒预防教育力度

通过法制教育、文化教育、科技教育、心理教育,提高民众的综合素质,是预防毒品违法犯罪的治本之举。抑制毒品犯罪需要全民参与,因此要加强禁毒宣传,使人民群众认清毒品的危害性,提高国民禁毒意识。首先,把学校作为禁毒宣传的重点,发挥派驻各中小学校法制副校长的宣传员作用,加强正面教育,采取多样的生动的形式进行宣传,教育他们远离吸毒者,远离染毒高危场所,提高学生的识毒防毒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树立自尊、自律、自强、自信的意识。其次,人民法院审理毒品犯罪案件时,要通过组织群众旁听或者对典型的毒品犯罪案件进行巡回法庭审理、召开新闻发布会,适时公布重大毒品犯罪案件的审理结果来震慑犯罪,教育群众。最后,应深入到农村、城镇社区、城乡结合部等地,发挥司法宣传的导向作用,重点针对社会青年、流动人口、青少年及农村人口宣传法律知识,以案说法,让人们了解毒品的危害,教育人们积极参与到禁毒预防工作,不断扩大禁毒斗争的社会效果。

据调查,该县抓获的贩毒人员中,年龄在25岁以下的青少年占35%,因此,在青少年中开展禁毒宣传,是宣传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有专家指出,禁毒教育应从娃娃抓起。国家《禁毒法》已于2008年6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因此,学习宣传、组织实施、贯彻落实《禁毒法》是大事。要严格按照国家禁毒委员会的要求,把禁毒宣传教育作为解决毒品问题的治本之策。组织动员全社会的力量,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深入开展《禁毒法》宣传进家庭、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单位等一系列活动。充分利用“6.26国际禁毒日”进行禁毒宣传活动,提高

全民的禁毒意识,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二)加大禁毒执法力度

毒品,已成为危害人类社会的国际公害,努力消除毒品对各国、各民族经济、政治发展的危害,已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责任。中国人民在历史上曾深受毒品祸害,坚决禁毒是中国政府一贯坚持的立场,中国政府也始终非常重视禁毒工作,特别是80年代以来,针对过境贩毒直接引发毒品犯罪并日趋猖獗的严峻事实,中国加大了禁毒力度并取得了一定成绩。由于毒品犯罪日趋国际化,国际社会所面临的毒品形势十分严峻,因此需要大力开展国家级、地区级和国际级的禁毒合作.共同努力,减少毒品危害。近10年内,中国政府积极参与禁毒国际合作,以卓有成效的工作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由要实现禁毒目的,就要开展广泛的国际、区域合作,加强情报信息交流,区域禁毒司法协助及区域经济援助。这样能从根本上预防毒品犯罪的猖狂,防止毒贩进行跨区域毒品交易。

加大缉毒破案和禁吸戒毒力度,遏制毒品消费市场。应在全国禁毒工作一盘棋的指导思想下,规范并加强跨地区侦查破案的协作力度,深入开展毒情调研,从流出地和流入地多头调查,彻底摸清外流人员的流向及主要谋生手段,掌握其中涉毒人员的动态,从而有效监控和准确打击贩毒活动。同时各级公安机关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以“打团伙,摧网络,破大案,抓毒枭,缴毒资”为目标,充分利用各种公开和秘密手段,以打开路,堵截、打击、整治、管控多管齐下,加大对涉毒问题的严重地区和场所的整治力度,坚持不懈地严厉打击毒品犯罪活动,最大限度地减少毒品引发的社会治安问题。

(三)加强禁毒工作的综合治理

鉴于目前我国戒毒所五花八门,(有强制式戒毒所、自愿戒毒所、戒毒门诊)。管理松散,管制药品大量外流,不利于巩固戒毒成果。应以立法形式出台《戒毒所管理办法》。总之,毒品问题日趋严重,禁毒斗争比50年代的禁毒斗争更加复杂和更为艰巨。禁毒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要严格按照“四禁并举”的方针,下大力量遏制毒品发展的势头。为推动国际禁毒工作做出重要的贡献。

学习和借鉴成功经验,对毒品问题进行综合治理。毒品问题严重地区应该学习和借鉴成功经验,探索和创造适合本地特点的综合治理模式。大力开展创建无毒社区、无毒村、无毒县(市)的活动;针对吸毒人员的不同情况,建立由基层组织、所在单位、派出所、家庭和各界代表人士组成的“五位一体”的帮教组织,对吸毒人员、强戒出所人员、劳教释放人员落实帮教责任,通过签定帮教责任书和戒除毒瘾保证书等形式,将帮教任务落到实处,降低复吸率,巩固和提高戒毒效果。

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对涉毒高危人群的管理和帮教。打击和预防毒品犯罪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全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法院应加强涉毒案件被告人及家属的回访和帮教,积极配合公安、司法机关,加快推进对吸毒人员帮教、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社会化工作,将禁毒工作真正落实到社区、乡镇人民政府和其他单位部门,形成全员禁毒的合力。强化对吸毒者的社会帮教,从道义上挽救一个吸毒者,达到挽救一个家庭的目的。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参与禁毒

活动,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局面。应充分发挥群众组织、民族宗教团体在治理毒品违法犯罪中的特殊作用,如请清真寺阿訇、专管会人员利用各种宗教活动,向信教群众宣传毒品的危害性和禁毒的重要性,使禁毒工作深入人心,形成良好的禁毒氛围。

“发展是硬道理”,禁毒应与该县开发和脱贫致富相结合,毒品犯罪的本质是追求高额利润,贫困地区涉毒人群的外流贩毒,仅靠严厉打击和整治是不能奏效的,各级政府必须利用西部开发的机遇,大力发展经济,改善生存环境,扶持当地脱贫,从根本上改变西部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才能引导外流人口返乡,以劳动致富。同时建立对服刑人员的就业培训机制,建立完善的服刑人员的就业培训机制,引领服刑人员悔过自新,适应社会的正常生活,给与他们正当的谋职技能,不再走毒品犯罪的道路,更好的发挥政府的服务职能。

参考文献:

[1]任克勤.《新型毒品犯罪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中国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编.《中国禁毒报告(2009)》,2009年3月.

[3]崔敏.陈存仪主编.《毒品犯罪证据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高铭暄.马克昌.赵秉志主编:《刑法学》,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5]赵秉志.《毒品犯罪》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

[6]陈兴良.《刑法的格致》,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7]刘家深.《新刑法常用罪认定与处理》.人民法院出版社,1998年版.

[8]王政勋.《刑法的正当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毒品与其危害研究性学习报告

毒品及其危害研究性学习报告 组长: 指导老师: 一、课题说明 "毒品”这一名词相对我们来说并不十分陌生,自清末以来,中国便与"毒品” 结下了难以割舍的“不 解之怨”。而今,由于毒品所引发的“毒品交易” "毒品犯非但没有得以遏制,反而得以疯狂滋长,因而我们有权力和义务去揭示去除这一危害人体健康、妨害社会 进步的毒瘤,提醒更多的青少年以及已涉毒人群了解毒品,远离毒品。这也正是“毒品及其危害研究性学 习”的初衷之所在。 二、研究方法 1, 根据专题要求拟定可行的研究方案。 2, 以方案作为主轴,主要通过网络查询、搜集、摘录相关材料。 3, 对所选材料进一步加工,优化处理,合理有序的编排成电子文字形式 三、研究过程 有幸承担“毒品及其危害”这一研究任务,对我们每一位组员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挑战,我们感谢学校为 我们提供了这一自主学习研究的机会。欣喜的同时,我们也意识到,学校为我们搭建起这一优越的学习平 台,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完善它,推广它。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我们顺利地完成了初期研究方案:主要是 基于我们的人力、智力,对毒品与其危害的认识方向以及进一步拓展延伸作了具体而有效的分工部署。 由黄越旺担任组长,兼课题的负责人,张晨辉负责收集材料1,向耿明负责收集材 料2,余连杰负责询问有关人士.曾琪负责毒品的危害调查,罗俊杰负责报告电子稿形式,黄越旺负责写研 究报告在资源搜集过程中,我们主要通过网络搜寻、查 找来完成,在指导老师的推荐下,我们集体将目标锁定在“百度”网站上,并对上述四大板块作了进一步的讨 论研究以便效率更高的完成预期目标经过二个轮次的搜集,我们各组员表现得很出色,基本上完成了我们预期 目标。 诚然,在此过程,各组员也付出了许多艰辛的汗水,对于许多难以处理的技术问题,我们一方面开展组

有关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不良因素调查报告

关于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不良因素调查报告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担负着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目前,我国的青少年人数约为3.2亿人,占总人口数的23.89%。中发[2004]8号文件从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提出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把培养和教育好青少年,引导其健康成长,作为国家和民族的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其意义十分深远。 然而,目前社会上仍然存在着大量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不良因素,致使青少年健康指数呈下降趋势,十分值得相关部门的关注。我们大洼县教育局关工委特就此对我县部分青少年进行了抽样调查,现做调查报告如下: 一、调查目的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而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希望能够通过调查引起全社会对青少年健康的关注,为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制定相关政策。使广大青少年尽可能地避免不良因素的影响,从而正确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 二、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不良因素及其危害 (一)网吧与游戏厅的诱惑 网吧和游戏厅是家长和老师恨之入骨的社会毒瘤,是侵噬学生美好心灵的地狱。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在青少年中的影响越来越大。据调查,

在上网的学生中,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占10%,他们以玩“在线游戏”为主。中学生占25%,以“暴力游戏”或“聊天”为主。部分青少年长期沉溺于网络之中,表现出明显的网络痴症,严重影响了身心健康。个别青少年因迷恋上网,无心学习,荒废学业,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网上交友,亦是潜伏着极大的危险性。经调查了解到,我县有一名高中女生通过网络聊天,和网友见面后消失3天,在家长、亲戚、同学的四处打探之下,终于找到,尽管安然无恙,但着实让家长、亲人、老师虚惊一场,而且还耽误了自身的学习。 此外,游戏厅尽管数量大减但仍有屡禁不止或变相地出现现象。他们以每小时2角钱的价格,吸引了一些游手好闲、又来钱不易的少年儿童。不仅对青少年的视力、身心都有着严重的影响,而且让个别青少年痴迷于此,懒于劳动、学习,荒废了学业。 (二)吸烟成瘾 拒了解,青少年吸烟的比例不亚于青少年玩网络游戏与聊天的比例。大部分上网的青少年都有吸烟习惯。在吸烟的青少年中,不仅有男生,也有一部分女生。虽然女生在调查中所占比重并不大,但是依然应当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如果不采取一定的措施遏制,女生的吸烟人数比例仍然有上升的可能性。因为女生吸烟出乎家长的意料,往往容易“瞒天过海”。青少年初次吸烟年龄渐小,有的受访者在12岁就已经嗜烟成瘾。调查结果不禁另人汗颜。 吸烟的危害不只是青少年所了解的会引起肺部疾病,其实专家研究吸烟还会诱发心脏病、眼病以及妇科疾病等。另外,青少年因为吸

毒品及其危害研究性学习报告

毒品及其危害研究性学习报告

毒品及其危害研究性学习报告 组长: 指导老师: 一、课题说明 “毒品”这一名词相对我们来说并不十分陌生,自清末以来,中国便与“毒品”结下了难以割舍的“不解之怨”。而今,由于毒品所引发的“毒品交易”“毒品犯罪”非但没有得以遏制,反而得以疯狂滋长,因而我们有权力和义务去揭示去除这一危害人体健康、妨害社会进步的毒瘤,提醒更多的青少年以及已涉毒人群了解毒品,远离毒品。这也正是“毒品及其危害研究性学习”的初衷之所在。 二、研究方法 1,根据专题要求拟定可行的研究方案。 2,以方案作为主轴,主要通过网络查询、搜集、摘录相关材料。 3,对所选材料进一步加工,优化处理,合理有序的编排成电子文字形式 三、研究过程 有幸承担“毒品及其危害”这一研究任务,对我们每一位组员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挑战,我们感谢学校为我们提供了这一自主学习研究的机会。欣喜的同时,我们也意识到,学校为我们搭建起这一优越的学习平台,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完善它,推广它。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我们顺利地完成了初期研究方案:主要是基于我们的人力、智力,对毒品与其危害的认识方向以及进一步拓展延伸作了具体而有效的分工部署。 由黄越旺担任组长,兼课题的负责人,张晨辉负责收集材料1,向耿明负责收集材料2,余连杰负责询问有关人士.曾琪负责毒品的危害调查,罗俊杰负责报告电子稿形式,黄越旺负责写研究报告在资源搜集过程中,我们主要通过网络搜寻、查找来完成,在指导老师的推荐下,我们集体将目标锁定在“百度”网站上,并对上述四大板块作了进一步的讨论研究以便效率更高的完成预期目标经过二个轮次的搜集,我们各组员表现得很出色,基本上完成了我们预期目标。 诚然,在此过程,各组员也付出了许多艰辛的汗水,对于许多难以处理的技术问题,我们一方面开展组内研讨,各组员互相交流协作,尝试不同的方法以求解决问题,另一方面积极配合老师的指导,将那些难以解决的技术问题请教于我们的指

社会调查小报告——毒品

社会调查小报告——毒品 前言: 当今社会,毒品已经常常出现在各种大型的场所中,因毒品而走上犯罪之路的人数不胜数;因毒品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人不计其数;因毒品虚度青春年华,枉费生命的人数以万计。 目前,浙江的吸毒人员就达到了17万人次,最小的吸毒者年仅12岁,对社会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案例一杜海锋通过互联网学习掌握了通过麻黄素制作冰毒的方法,集结沈锦辉、潘家荣等多人,逐步形成了一个犯罪集团案例二李某今年24岁,两年前在广东打工时不慎染上毒瘾,和丰某、周某、黄某等人纠集在一起,贩卖毒品。 一、调查形式: 为了更快地得出调查结果,此次调查决定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通过多方面的角度考虑,从而更加了解人们对毒品的认识程度。 二、调查结果: (一)调查状况 本次调查一共发布问卷50份,对同德社区的居民住户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此次调查共收回问卷46份,有效回收率92%。其中,女性占46%,男性占54%,年轻人占35%,老年人占65%。

(二)问卷统计结果分析 1.毒品知识的认知程度。往往人们就是因为对毒品的认识程度不高,自我控制力不强,最终走上歧途。 从问卷调查获得的资料来看: (1)同德社区的居民不够了解毒品,真正了解的人占 13.5%,大概了解的人占16%,完全不了解的人占 70.5%。 (2)在完全不了解的人中,12%的人没有听过,30.2%的人毫不在意,28.3%的人没有时间了解。 2.毒品历史的了解 (1)了解的人占65%,不了解的人占35%。 (2)在了解的人群当中,32%的人通过年长的老人了解的,33%的人通过工作或其他方面了解的。 三、现存问题及原因分析 分析以上的调查结果,存在的问题较多,主要问题如下: 1.年轻一辈的人不了解毒品及毒品历史。年轻一辈的人不知 道毒品的危害,把这当成儿戏,忽略了毒品曾对中华民族 造成多大的威胁。 2.年长一辈的人了解毒品的曾经历史,却不了解毒品知识。 年长一辈人知道鸦片等老式毒品,年轻一辈人听过摇头丸 等新型毒品。 3.人们不相信毒品能对人的身心造成伤害,忽视给予的警

当前初中生预防毒品的调查报告

内容提要 (1) 关键词 (1) 一、对当前在校生的预防毒品意识的调查 (2) 二、对当前初中生的预防毒品教育的意义 (5) 三、对当前初中生的预防毒品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6) 1、学校的禁毒宣传融入与校园文化建设 (6) 2、学校的禁毒教育与社区沟通相结合 (7) 3、学校的禁毒教育延伸到家庭中去 (7) 4、学校的禁毒教育要引进警校共建机制 (7) 参考文献 (8) 附件 (9) 当前初中生预防毒品的调查报告 内容提要 针对当前学校的禁毒形势,笔者展开初中生的毒品预防情况的调查研究,分析了学校禁毒宣传和预防教育的现状,阐明了学校预防毒品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对在校学生预防毒品的行之有效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初中生预防毒品现状重要性对策 毒品祸害是当今世界性的严重社会问题。禁毒斗争的成败,不仅关系整个社会治安和三个文明建设,而且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一个关系我们民族盛衰和国家兴亡的重大问题。据有关资料,去年全国因吸毒引发的刑事、治安案件高达19万余起,可见吸毒与犯

罪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禁毒难,难就难在吸毒容易戒毒难,戒毒已成为一项世界性难题。一些有识之士指出:戒毒必须防患于未“染”,戒毒工作的关键在于预防。关于吸毒是否可预防的问题,是整个社会和家庭都十分关心的问题,也是所有禁毒工作者正在研究和实践的问题。在中国公安部发布《2006年中国禁毒报告》中指出,目前,全国现有海洛因吸食人员70万,占吸毒人员总数的78.3%。其中,35岁以下青少年占69.3%。滥用新型毒品问题正呈不断扩大蔓延之势,多个省份吸食新型毒品人数已超过传统毒品人数,滥用新型毒品种类增多,冰毒、摇头丸、氯胺酮及安钠咖、三唑仑等在部分地区均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消费市场。如果根据惯例按“每发现1例显性吸毒者,实际上就有10例隐性吸毒者”计算,数量更加惊人。进入2000年以来,青少年吸毒人数急剧增长的趋势已波及几乎全国所有的省、直辖市、自治区。据有关方面统计,我国有吸毒问题的县、市已占全国县、市的70%。从温州市的情况看,自1993年发现第一例吸毒人员后,至2005年7月底已查处的吸毒人员达3万多人次,其中51.29%系25岁以下的青少年;从瑞安来看,仅玉海街道在册吸毒人员就达800余人;前不久,本市又发现一例在校初中生的吸毒事件。因此,如何加强在校初中生的预防毒品意识和禁毒宣传更是摆在中学德育工作的重要位置。为了研究学校禁毒宣传和预防教育工作的可行性、有效性及实施的基本模式、有效途径、方法和措施,为此,笔者对当前学校的禁毒形势、问题、原因与对策建议开展调研。 一、对当前在校生的预防毒品意识的调查 为了进一步了解学校以及在校生的预防毒品情况,笔者就禁毒情况编制了一份调查问卷,对瑞安市区以及周边城郊若干学校进行抽样调查。旨在了解:当前学校禁毒教育的有效性和学生在预防毒品方面还存在着哪些方面问题,有哪些主要表现,其发生频率有多大。 结合相关材料,我们的调查问卷围绕着“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的‘四知道’”,即:知道什么是毒品;知道吸毒极易成瘾,难以戒断;知道毒品的危害;知道毒品违法犯罪要受到法律制裁等问题设计系列问卷,并组织调查、统计结果,最后召开座谈会共同研讨分析。具体情况如下: 1、问题的设计。我们编制的问卷内容涉及:什么是毒品;哪些行为是吸毒;吸毒为什么会成瘾;法律对吸毒行为的处罚;吸毒对个人的危害;吸毒对家庭的危害;吸毒对社会的危害;导致吸毒的原因主要有哪些;你怎样正确对待吸毒者;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戒毒有无特效资药等等,并采取定案型和半定案型相结合的模式设计相关问卷的问题。同时,针对市区及城郊等四所学校的不同年级的240名学生进行团体施测,减少了无关变量的干

禁毒调研报告

寒假禁毒调研报告 第二学期的学习生活就这样结束了,同时我也迎来了第二次社会的机会,但是回到家里却不是自己想的那样能到一线禁毒部门去实习,只能服从领导的安排,来到了基层派出所进行实习,但是我同样感到欣喜并珍惜这次基层实习的机会,并且在完成领导给布置的任务的同时我也借助公安内网和相关渠道积极的了解着与禁毒相关的情报与信息,并让自己更加不虚此行。 通过派出所的实习我了解到,派出所日常的工作中基本涉及不到毒品案件,大多是一些民事纠纷和治安案件,而我自己对禁毒工作和禁毒相关信息又懂之甚少,所以大多都需要自己通过网络来了解,下面就是我通过自己的理解和网络浏览来获取的一些对禁毒工作的相关报告。 禁毒局四处:《关于2012年11月份全国吸毒人员动态管控工作情况的通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禁毒委员会办公室,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禁毒委员会办公室:11月份全国公安机关查处和收戒治疗吸毒人员数均大幅提升,排查管控能力进一步加强,有力保障了十八大期间禁毒领域的安全稳定。全国发现登记有吸毒行为人员3.6万人次,其中新发现吸毒人员1.78万人次,占49.2%,复吸人员

1.86万人次,占50.8%。截止11月底,全国累计登记吸毒人员达206.9万名,其中滥用阿片类毒品人员126.3万名,占61.1%,滥用合成毒品人员77.8万名,占37.6%;纳入动态管控人员131.9万名,占63.8%。主要情况如下: 一、查获吸毒人员数环比上升7.8%。11月份,全国公安机关共查获吸毒人员33519人次,比上月增加2438人次,增幅为7.8%,全国查获吸毒人数占登记面吸毒人数的2.0%。从地区看,查获人数前十的是广东、广西、浙江、江苏、四川、湖北、云南、贵州、上海、湖南;查处率居前十位的是广西、西藏、宁夏、天津、黑龙江、广东、上海、河南、河北、内蒙古。从查处人员类型看,新发现人员15078人次,占45.0%;复吸人员18441人次,占55.0%。从查获来源看,通过巡逻盘查、群众举报、情报提供查获28167人次,占84%;通过预警信息查获5352人次,占16%,环比上升124.8%。从查获原因看,因吸毒行为被查获29501人次,占88%;因脱失被查获4018人次,占12%,环比上升147%。通过以上数据我可以看出2012年11月,一、份吸毒人员持续增长。二、是复吸率二是复吸率居高不下居高不下。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宣传教育工作亟待加强。多年来尽管做了大量的宣传教育工作,但主要偏重于在禁毒日等特定时段营造社会氛围,存在深度和广度不够、直观形象不够、震撼力不够的问题,群众对毒品的认知非常肤浅,宣传教育在预防毒品违法犯罪中的作用尚

最新青少年吸食毒品现实情况的调查报告

最新青少年吸食毒品现实情况的调查报告 众所皆知,毒品一直危害着人类的身心健康。因国际毒潮泛滥的影响,国内毒品问题不断发展蔓延,青少年已成为毒品的主要受害者,同时,毒品问题也已经成为引诱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直接原因之一。为了进一步了解我市青少年吸食毒品的现状、特点和规律,找寻减少和断绝青少年吸毒的渠道,笔者主要针对目前青少年犯罪情况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及特点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汕头市青年人吸毒情况呈递增和蔓延趋势。吸毒人员中大部分是无职业、辍学或社会上的一些闲散人员。据统计,吸毒者中青少年占到了70%,其中,吸食传统毒品的多为34岁以下,吸食毒品的多为25岁以下。如果根据惯例按“每发现1例显性吸毒者,实际上就有10例隐形吸毒者”计算,数量更加惊人。 (二)特点 1、吸毒者具有结伙成群的特征。 青少年吸毒人员已由过去单独隐蔽吸毒逐渐发展到结伙吸毒,并且选择一定的固定场所。汕头市上半年曾在某招待所一次抓获了正在吸毒的30多名青少年男女。结伙吸毒与个人吸毒相比,相互影响,危害性更大。 2、以贩养吸者较多。

由于吸食毒品需要花费较大的资金,一部分青少年通过以贩毒养吸毒,由单纯的吸毒者变为贩毒者,由毒品的被害者变为害人者,走上了毒品犯罪的道路。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在毒品犯罪人员中,有近半数以上是既贩毒又吸毒,相互交织,形成恶性循环。 3、吸毒者文化程度普遍偏低。 从各区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情况和我们对戒毒学员的调查看,文化水平普遍偏低。以初中、小学文化程度为最多,部分为文盲。如2001年全省强制戒毒2961人中,小学438人占14.8% 初中2405人占81.2%,文盲67人占2.26%,且通过测试实际上有50%的文化水平与统计的文化水平相差甚远。 4、复吸率居高不下。 据调查,吸毒的青少年,几乎每个人都想戒毒,并尝试戒毒,但由于毒品对吸毒者生理和心理的极大影响,一旦沾染,毒瘾便难以戒掉,极易形成吸毒——戒毒——复吸——劳教戒毒的现象。据强制戒毒所统计,我市吸毒人员戒毒后的综合复吸率为80%左右,其中一年复吸率为70%,两年复吸率为80%以上,三年复吸率为90%以上。 二、吸食毒品所造成的危害 1、损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各类毒品对人体都有严重危害,尤其是青少年,身心发育均未成熟,受到的摧残更加严重。吸毒不仅在生理上导致青少年的记忆力衰退、营养严重不足,抵抗力下降,诱发多种疾病,而且在心理上作用于人的神经系统,使吸毒者对毒品产生强烈的渴求,并逐渐摧毁其精

当前初中生预防毒品的调研报告

当前初中生预防毒品的调研报告 毒品祸害是当今世界性的严重社会问题。禁毒斗争的成败,不仅关系整个社会治安和三个文明建设,而且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一个关系我们民族盛衰和国家兴亡的重大问题。据有关资料,去年全国因吸毒引发的刑事、治安案件高达19万余起,可见吸毒与犯罪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禁毒难,难就难在吸毒容易戒毒难,戒毒已成为一项世界性难题。一些有识之士指出:戒毒必须防患于未“染”,戒毒工作的关键在于预防。关于吸毒是否可预防的问题,是整个社会和家庭都十分关心的问题,也是所有禁毒工作者正在研究和实践的问题。在中国公安部发布《2006年中国禁毒报告》中指出,目前,全国现有海洛因吸食人员70万,占吸毒人员总数的78.3%。其中,35岁以下青少年占69.3%。滥用新型毒品问题正呈不断扩大蔓延之势,多个省份吸食新型毒品人数已超过传统毒品人数,滥用新型毒品种类增多,冰毒、摇头丸、氯胺酮及安钠咖、三唑仑等在部分地区均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消费市场。如果根据惯例按“每发现1例显性吸毒者,实际上就有10例隐性吸毒者”计算,数量更加惊人。进入2000年以来,青少年吸毒人数急剧增长的趋势已波及几乎全国所有的省、直辖市、自治区。据有关方面统计,我国有吸毒问题的县、市已占全国县、市的70%。从温州市的情况看,自

1993年发现第一例吸毒人员后,至2005年7月底已查处的吸毒人员达3万多人次,其中51.29%系25岁以下的青少年;从瑞安来看,仅玉海街道在册吸毒人员就达800余人;前不久,本市又发现一例在校初中生的吸毒事件。因此,如何加强在校初中生的预防毒品意识和禁毒宣传更是摆在中学德 育工作的重要位置。为了研究学校禁毒宣传和预防教育工作的可行性、有效性及实施的基本模式、有效途径、方法和措施,为此,笔者对当前学校的禁毒形势、问题、原因与对策建议开展调研。 一、对当前在校生的预防毒品意识的调查 为了进一步了解学校以及在校生的预防毒品情况,笔者就禁毒情况编制了一份调查问卷,对瑞安市区以及周边城郊若干学校进行抽样调查。旨在了解:当前学校禁毒教育的有效性和学生在预防毒品方面还存在着哪些方面问题,有哪些主要表现,其发生频率有多大。 结合相关材料,我们的调查问卷围绕着“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的…四知道?”,即:知道什么是毒品;知道吸毒极易成瘾,难以戒断;知道毒品的危害;知道毒品违法犯罪要受到法律制裁等问题设计系列问卷,并组织调查、统计结果,最后召开座谈会共同研讨分析。具体情况如下:

青少年吸毒情况现状调查

青少年吸毒情况现状调查 沈阳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0805 0 石峰 调查主题:青少年吸毒 调查对象:本市部分中学学生、社会人员中的青少年、干警、法律工作者 调查时间:2011年7月底 调查地点:沈阳市 调查方式:电话、网聊、面谈、填写调查表 样本量:90 报告内容: 近年来受国际毒潮泛滥的影响,国内毒品问题不断发展蔓延,青少年已成为毒品的主要受害者,同时,毒品问题也已经成为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直接诱因之一。为了进一步了解我省青少年吸毒的现状、特点和规律,探求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新趋势及深层次原因,笔者主要针对目前青少年犯罪情况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特点和趋势 1、吸毒人数不断增加。 近年来,沈阳市青年人吸毒情况呈递增和蔓延趋势。吸毒人员中大部分是无职业、辍学或社会上的一些闲散人员。据统计,吸毒者中青少年占到了70%,其中,吸食传统毒品的多为34岁以下,吸食新型毒品的多为29岁以下。如果根据惯例按“每发现1例显性吸毒者,实际上就有10例隐形吸毒者”计算,数量更加惊人。 2、吸毒者文化程度普遍偏低。 从各区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情况和我们对戒毒学员的调查看,文化水平普遍偏低。以初中、小学文化程度为最多,部分为文盲。如2001年全省强制戒毒2961人中,小学438人占14.8% 初中2405人占81.2%,文盲67人占2.26%,且通过测试实际上有50%的文化水平与统计的文化水平相差甚远。 3、具有结伙吸毒特征。 青少年吸毒人员已由过去单独隐蔽吸毒逐渐发展到结伙吸毒,并且选择一定的固定场所。郑州市在二七区某招待所一次抓获了正在吸毒的30多名青少年男女。结伙吸毒与个人吸毒相比,相互影响,危害性更大。 4、以贩养吸者较多。 由于吸食毒品需要花费较大的资金,一部分青少年通过以贩毒养吸毒,由单纯的吸毒者变为贩毒者,由毒品的被害者变为害人者,走上了毒品犯罪的道路。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在毒品犯罪人员中,有近半数以上是既贩毒又吸毒,相互交织,形成恶性循环。 5、复吸率居高不下。 据调查,吸毒的青少年,几乎每个人都想戒毒,并尝试戒毒,但由于毒品对吸毒者生理和心理的极大影响,一旦沾染,毒瘾便难以戒掉,极易形成吸毒——戒毒——复吸——劳教戒毒的现象。据强制戒毒所统计,我市吸毒人员戒毒后的综合复吸率为80%左右,其中一年复吸率为70%,两年复吸率为80%以上,三年复吸率为90%以上。 二、造成的危害

中学生对毒品的认识与了解

中学生对毒品的认识与了解 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表 (2011)级(7)班 课题 名称 中学生对毒品的认识 开题 时间 2012年03月15日拟结题时间2012年04月10日 课题 组长 吴海啸指导教师张晓丽 课题 成员 吴海啸、尹祥丰、林茂青、许富来、陈克彩、桂卫丽、黄振丹、文业玉、谢东卫、王英金 主导 课程 相关课程 研究背景 “毒品”这一名词相对我们来说并不十分陌生,自清末以来,中国便与“毒品”结下了难以割舍的“不解之怨”。而今,由于毒品所引发的“毒品交易”“毒品犯罪”非但没有得以遏制,反而得以疯狂滋长,因而我们有权力和义务去揭示去除这一危害人体健康、妨害社会进步的毒瘤,提醒更多的青少年以及已涉毒人群了解毒品,远离毒品。这也正是“中学生对毒品的认识与了

解”的初衷之所在。 研究意义有幸承担“毒品及其危害”这一研究任务,对我们每一位组员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挑战,我们感谢学校为我们提供了这一自主学习研究的机会。欣喜的同时,我们也意识到,学校为我们搭建起这一优越的学习平台,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完善它,推广它。增强中学生对毒品的认识与了解 研究 内容范围主要调查高一、高二的同学对毒品的认识知多少?通过小组讨论研究得出结论,让现在的中学生提高对毒品的了解和防范。 方法 和措施(1)问卷调查(附1:调查问卷); (2)实地暗访和拍摄(附2:部分拍摄照片);(3)查阅资料 研究 所需 条件 指导老师:张晓丽,需要10人分工合作,才能使调查研究工作顺利进行计划 访问的专家校内:王英金. 谢东卫.校外:陈克彩. 黄振丹.

预期 的成果希望通过科学的调查研究得出准确的结论,让我们中学生对毒品能更进一步的了解,并能在这与时俱进的社会保护自己,才能更好的使我们青少年茁壮成长。 课题活动安排 活动时间活动内容活动方式 2012年03月23日在中学内对同学进行调查问卷调查 2012年03月29日在校内对同进行采访暗访

青少年吸毒行为和心理分析及防控对策

青少年吸毒行为和心理分析及防控对策 戒毒专家告诉我们:“想不受毒品的侵害,唯一的办法就是不要尝试毒品!”对于第一次尝试毒品的行为和心理因素展开研究,调查分析青少年的行为和心理,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寻求吸毒行为的主要原因和解决这些原因的方法,最终达到减少青少年涉毒的目的。 一、吸毒人员第一次尝试毒品的行为和心理因素调查分析 为了调查吸毒人员第一次尝试毒品的行为和心理因素,我们通过阅读大量的相关资料和平时的禁毒工作经验的积累,设计制作了吸毒人员第一次尝试毒品时行为和心理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年龄、学历、职业、家庭状况、婚姻等基本情况,对毒品、毒品的危害、吸毒违法性的认识,毒品、毒资的来源、尝试毒品的心态、场所、时间、种类,吸毒前后家庭的影响力调查等。调查对象主要分布为:广州潭岗劳教所、广州市戒毒劳教所、广州市第二劳教所中的强制戒毒人员2256人,广州市荔湾区帮教对象中的吸毒人员87人,医院自愿戒毒人员28人,共回收有效调查问卷2371份,对调查问卷进行了分类统计、分析,主要结果如下: (一)第一次尝试毒品时的基本情况调查: 吸毒人员第一次尝试毒品的调查:18-28岁的年龄段占了60%,18岁以下占了62%,青少年涉毒问题相当严重;低学历(初中以下)人员占了85%;吸毒人员中无业、待业、失业人员占了75%;单亲、离异、分居、父母双亡等不稳定家庭占了30%;未婚、离婚人员占了62%。所有这些迹象表明,走出校园、进入社会的18-28岁的人员是

高危人群,没有固定的工作和稳定的收入,有充裕的闲散时间,在管理上处于真空状态的人,极易遭受毒品的侵害。针对这部分人的管理教育,社区、家庭的教育就显得非常的重要。 (二)第一次尝试毒品前对毒品、毒品危害、吸毒违法性认识调查:通过调查,吸毒人员在第一次尝试毒品前,对毒品、毒品的危害、吸毒违法的认识,30%的人员表示不知道,42%以上的人员表示不是很了解,正是对毒品的无知和模糊的认识,导致了好奇心理的产生,也是导致主观上尝试毒品行为的发生。调查中显示:若事先知道毒品的危害性和违法性,81%的人员表示不会去尝试毒品,94%的人员表示尝试后想过摆脱,但摆脱不了。可见,对中小学生的禁毒预防教育工作作为基础工程和长远工程,长抓不懈,是减少青少年涉毒的最主要的渠道。 (三)第一次尝试毒品的心态、场所、毒品种类的调查: 通过调查,吸毒人员在第一次尝试毒品时原因是出奇的简单:好奇。82%人员就是抱着好奇的心理,认为只要尝试一下是不会上瘾的,79%的人用自己的钱购买毒品,67%的人自己主动找人或经人介绍购买毒品。对毒品危害的模糊认识或者无知及其对吸毒后的体验和作用的好奇是主动尝试的直接原因。“心情苦闷”引发吸毒行为的占了13%,这种人非常清楚毒品的危害和违法,为了躲避生活、工作中的苦闷、烦恼,主动从吸毒中寻找刺激和解脱苦恼,是一种自暴自弃的性格特征。“逞强好胜”性格引发的吸毒行为占了4%,这种人主要情感表现为不满、不服从的情绪,一般情感易冲动,自控能力差,精神

中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珍爱生命,拒绝毒品

中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珍爱生命,拒绝毒品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中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珍爱生命,拒绝毒品 初一(13)班 3月29日,我有幸随学校去了南沙群岛守礁部队。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空旷的大操场,操场两旁种了许多高大挺拔的椰子树,我们就在操场上集队等待,等待戒毒所所长为我们讲述毒品的危害。。。。。。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等待,一辆白色的警车徐徐驶来,戒毒所的所长来到我们面前,为我们讲毒品的危害,开始我非常不以为然,直到一位戒毒所的学员把他沾染毒品的过程娓娓道来: 他的几个朋友耸动他去尝试毒品,

他抱着侥幸的心理试了一点,就在这一刻他陷入了毒品的魔掌,成了毒品的奴隶,为了吸毒,他不惜威胁父母拿出家中仅有的一点钱财,当家中的钱财不够他挥霍时,他毫不犹豫地把目光放向社会,从偷窃,威胁,一直到抢劫年迈的老人,为了吸毒,他曾经几次因偷盗未遂被人打得半死,也有时因打毒品过度而晕倒在大街上,就算是这样,他仍然死不悔改,直到进了戒毒所。。。。。。 古语有云:“万恶毒为首”。身为祖国花朵的我们有责任担起抵制毒品的重任。 毒品其实是指国家依法管制的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和精神药品,能麻醉人体的神经中枢系统,大量吸食,会导致死亡。那么,毒品对我们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经过多方面的宣传,我们对毒品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陌生的是没有尝试过毒品的滋味。不错,正是因为这一种好奇心,不少人成为了如恶魔般的毒品的奴隶。作为祖国未来

栋梁的我们,不但要远离毒品,而且坚决抵制毒品。没有了毒品,自然就不会产生新一代的“瘾君子”,吸毒是个人的深渊、家庭的厄运、社会的毒瘤、人类的天敌。所以,我们要拒绝毒品。 根据报道,有一个家庭三死两疯,原因却是令人大吃一惊,只因一人吸毒。可想而知,毒品是多么可怕,多么恐怖,多么可恶,破坏力不亚于原子弹!!毒品不仅可以摧残吸毒者的身体,还可以毁掉人的前途,造成人体生理和心理上不同程度上的伤害。毒品的魔爪不仅仅是残害身体,抹杀灵魂,还会诱发各种疾病。某些吸毒者会使用针筒注射各种毒品,他们为了省钱和方便,往往会多人共同重复使用一支针筒,疾病就会在这样的环境下爆发。由于毒品会侵蚀人的身体,所以吸毒者往往会特别瘦弱,用针筒注射的更是满身都是被针扎过的痕迹。所以,我们更加要拒绝毒品。 在我国五千年灿烂悠远的文化史上,曾经有过一段轰轰烈烈的禁毒史

中小学生毒品预防专题教育就业调查与分析_调查研究.doc

中小学生毒品预防专题教育工作调查与分 析_调查研究 《中小学生毒品预防专题教育工作调查与分析》是一篇好的范文,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希望对网友有用。 XXX年以来,xxx市区及各区、县中小学校不同程度的开展了预防专题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有效的预防了学生涉毒,促进了中小学生的健康,但工作中也存在发展不平衡等诸多问题和有待改进的地方。 一、做法与成效: 一是禁毒、综治、教育行政部门、共青团组织重视中小学毒品预防教育工作,积极协作配合加强了对中小学生毒品预防教育工作的组织、指导、协调、督促;建立了各有关部门和学校负责人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不定期召集会议研究有关工作,形成了齐抓共管的中小学生毒品预防教育工作机制;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每年制定毒品预防教育,布置各学校毒品预防教育的任务和目标;各有关学校建立健全了学校禁毒教育领导小组,制定禁毒教育计划和制度,签定禁毒责任状,将禁毒与教育教学工作同时纳入学校的目标管理进行考核; 二是将禁毒教育纳入教学计划,确定负责毒品预防教育的骨干教师,对骨干教师进行禁毒业务培训,提高禁毒业务素质;在此基础上,让禁毒教育走进课堂,将禁毒预防知识纳入语文、政治、地理、历史课程教学之中,让教师以高度的责任心结合有关教材将什么是毒品,毒品的种类,毒品的产地,毒品对人类、家

庭、社会、民族和国家带来的危害及其严重后果,中国禁毒的光荣历史以及相关的禁毒法律、法规等内容有机的融于学科教学之中,从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正面宣传教育。将毒品知识作为学生必掌握的内容进行考试考核,确保了工作实效。 三是将毒品教育纳入课堂教学同时,利用第二课堂,开设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通俗易懂的毒品预防教育活动:将毒品教育纳入每周的主题队会、国旗下的讲话、班主任晨会等重要活动,做到警钟常鸣;设置毒品预防教育标语、警句、毒品预防教育宣传牌,举办专题专栏、墙报、黑板报、展板、广播、校园电视,营造良好的禁毒教育氛围;积极聘请禁毒委领导、法院领导为法制副校长,聘请禁毒民警、社区民警、派出所民警担任法制辅导员,每学期请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到校做法制专题报告,以案例分析形式对毒品专业知识进行详细讲解、学习,并当场回答师生提出的疑难问题,提高学生认知、预防毒品能力;举办模拟法庭活动,邀请公检法机关专家亲临现场指导,使广大师生在实践中增强法律知识、体会法律尊严,提高知法、守法的自觉性和能力;组织学生到强制戒毒所、少管所参观,请吸毒人员到学校现身说法,使学校师生受到现实教育;结合学校开设的“心理健康讲座”和“青春期专题讲座”引导学生通过查阅、展示资料,了解学生吸毒现状,分析吸毒对青少年的身心影响,讨论分析青少年吸毒的原因及其危害性,增强禁毒、拒毒意识。 四是在发挥学校教育主体作用的同时,与家函教育有机结合,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形式,组织家长接受禁毒教育,帮助家长掌握有关禁毒知识和教育子女拒绝毒品的方法,要求家长以其特殊而有效身份教育子女珍爱生命、远离毒品,让家庭教育成为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的基础阵地;在此基础上,将毒品预防

大学生毒品认知调查的报告

大学生毒品认知调查的报告 大家好,我是来自信控二班的李一凡。我的社会实践小组是由我们寝室四人所组成,我们所进行深入研究了解的是关于大学生毒品认识的相关报告。 毒品是什么?相信大家都不能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为了完成这个课题,我特意上网搜查了答案。在我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如果只是知道毒品是什么,那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的了解,不仅仅是它的组成部分,它的化学方程式,更需要我们知道的是它的危害,它令人们痛恨之处。 我们在以大学生为基点的人群中做了问卷调查。问卷列举了常见的15种毒品名称,根据问卷的结果,大学生平均了解8.5种毒品名称,平均知晓率为58.5%。正如正态分布的特点,大部分同学了解8到9种毒品名称。在这其中,鸦片、大麻、冰毒、可卡因、摇头丸、K份是知晓率相对较大毒品名称;而对于例如致幻剂、美沙酮、止咳水、麻果等知晓率较低。 接下来是对于毒品吸食方式的调查。问卷列举了常见的6种吸食方式:口服、鼻吸、肌肉注射、含服、毛孔吸收和静脉注射。结果表明,大学生平均知晓的吸食方式有3.17种,知道四中吸食方式的知晓率达到了77.6%。 第三项是对于毒品危害的认识。调查对象对毒品对人神经功能的损害、生理功能的损害以及艾滋病传播和成瘾性这四个方面有较好的认识,选择频数分别为171、109、143和165,这四个方面的危害选择率达到了82.8%以上;而对毒品会引发的犯罪率的上升这方面的认识还是相对少的,选择的频数为78,占总数的61.5%。可见,大学生更多的将吸毒看作是个人的行为,对吸毒和犯罪行为之间的认识还不够清楚。 结合以上的问卷调查,我还对周围的同学进行了一些访谈。发现大多数的同学都表现出了一副事不关己的态度,认为自己肯定不会与毒品沾染上任何的关系,然而我认为这样的态度阻断了很多大学生对于毒品的了解。这个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很多事情不是你不想做就不会发生在你的身上。正如毒品也是一样,你认为我肯定不会沾染上任何毒品,但是事实却完全不是这个样子,有些不法分子为了获得利益,会诱使大学生尝试一下毒品的感觉,他们会用例如止痛、减肥等诱惑性的理由让你沾染上一点毒,但是就是这一点毒品,可能就会毁了一个人的一辈子。大学生毒品易染得因素中既体现了和其他人群染毒相类似的原因;同时也体现出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即学业和自我认同这两方面的压力。 所以,要想有更强的防范意识,毒品的预防必不可少。一是,增加对防范毒品的宣传教育,当然我个人认为这一点已经做得比较到位了,自从懂事以来学校父母社会都会时不时的提醒我们要远离毒品,提防毒品。二来,是杜绝毒品的传播途径以及手段,没有了毒品来源,那么自然就没有人吸毒,断绝了毒品的传播方式,就不会让更多的无辜少年落入深渊。这不光是要靠大学生,更需要整个社会的帮助。社会养成了禁毒之风,大学生才能更好地去传承,去发扬。 在报告的最后,我诚挚的希望毒品能够远离我们的生活,远离我们的世界。有些路,永远不能走;有些错,永远不能犯。毒品这个错误,不是一句“每个人都有一次被原谅的机会”就能过去的。 101215231 城市轨道学院 李一凡

青少年与毒品调查报告

关于青少年与合成毒品的调查报告 内容摘要: 他们,曾经拥有一张青春活泼的面孔;他们,也曾经和正常孩子一样有着无数个幻想……可是,一夜之间,他们的梦破碎了,他们开始了一场与众不同的经历。而这一切都是因为这个害人的东西,将他们彻底改变——合成毒品。每年的6月26日是全国的禁毒日,而这一天对于戒毒所里的青春靓丽的他们,有着更加深刻的体会。 作为编导,我有幸参与了央视12套的平安365栏目的“626禁毒特辑”节目,跟随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童小军老师参与了这次关于青少年与合成毒品的调研。针对这次调研,我们走访了北京、上海、杭州及温州等毒品高发地的戒毒所,近距离接触了这些曾经弥足深陷的青少年,并对这一社会现象的产生及预防有着进一步的思考。 关键词; 合成毒品、青少年、未成年保护、戒毒所

调查目标 旨在通过对北京、上海、杭州、温州等地戒毒所的青少年戒毒人员的访问,了解他们第一次吸毒时的情境、感受,与此时此刻他们艰难处境进行对比,警示未成年人无论出于任何原因,都不要尝试去吸第一口毒品。并提出相关策略,预防这种社会现象的发生。 调查对象 1、本次调查的调查对象以北京、上海、温州、杭州四地的戒毒所所有在押吸毒人员为问 卷调查的调查对象。 2、从其中挑出23岁以下的吸毒人员为主要调查对象,进行面对面的访谈。 3、在各地戒毒所中随机访问干警,进行面对面访问。 最终进行面对面访问的对象有以下: 北京市戒毒中心干警3名,戒毒人员10人; 上海市女强制隔离戒毒所第三大队干警2名,戒毒人员10人; 上海市虹桥区禁毒办事处非在押戒毒人员(未满18岁)12人 温州市鹿城区五马街道禁毒办工作人员2人,志愿者6人; 浙江省杭州市强制隔离戒毒所干警1名,主任医师1名;戒毒人员10名; 调查目标 本次调查以实践调查(包括对拟定的调查对象进行面对面一对一的访问,对各地戒毒所在押人员的调查问卷)为主,了解25岁以下的涉毒青少年第一次的心理状态、情景、以及他们鲜为人知的背后故事,从中总结经验教训,更好地开展青少年的教育工作,预防更多青少年遭受合成毒品的危害。

关于益阳市吸毒人员情况调查报告

关于益阳市吸毒人员情况调查报告 调查人员:汪流红1208501-19 寻华盛1208501-27 一、前言: 1、为了让广大在校大学生了解毒品的真正危害、了解吸毒分子年龄分布、了解吸毒分 子的状况。故做此调查来让大学生提高对毒品的防范意识。 2、时间:2104年5月30日—2014年6月9日 3、地点:益阳市强制隔离戒毒所 4、对象:戒毒所内戒毒人员 5、调查内容如下: ①吸毒人员大部分是多大年纪 ②吸毒人员现实家庭状况 ③吸毒人员如何走入吸毒道路 ④吸毒人员强制戒毒后的生活状况 一、调查情况: 1、戒毒所中很多是不到二十或二十刚出头的强制学员。二十岁的年轻人防范意识不 强。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很重,而又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很容易走上吸毒犯罪的道 路。 2、吸毒人员的家庭普遍为单亲家庭或者由爷爷奶奶带大,自己没有多少文化。刚初中 毕业或高中毕业就外出打工。甚至是不务正业,逐渐走上吸毒犯罪道路。 3、吸毒人员走上吸毒道路一部分是因为在酒吧等不法分子聚集地等开始吃摇头丸、听 信他们说没有毒瘾,最后无法自拔。一部分是因为上当受骗。一些吸毒人员为集毒 资,拉拢熟人或者防范意识弱的人一起吸毒后与其交易,使这些人走上吸毒的深渊。 4、吸毒人员强制戒毒后的生活情况后是由论坛上一位曾在长沙新开铺强制戒毒所戒 过毒的人所发的文章中所得。他的原话是“因为毒品,我们一蹶不振、自暴自弃, 众叛亲离;也因为毒品,我们深陷反复无常的强制戒毒,也因为如此失去了多少人 向往的自由生活……最痛苦的还不止这些,而是当我们这个群体回到社会后所面临 的一些困境;现实的社会、现实的人们、现实的生活把我们一次次推向绝境,很多 人存在这样的想法:反正受歧视、回头也没有岸,那么只有重蹈覆辙,任其自然了,又重新走上了吸毒的道路,因此很多人会周而复始……”从他这些话我们可以得知 他们戒毒后在社会受到歧视。遭到很多人的唾弃,然后心里产生不正常的想法,最 后导致重新走上吸毒道路。所以社会在这种情况下有一定的责任。

未成年人吸毒的调查

调查报告 关于未成年人吸毒的调查 班级学号: 姓名组长 组员 年月

关于青少年吸食毒品的调查报告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他们,曾经拥有一张青春活泼的面孔;他们,也曾经和正常孩子一样有着无数个幻想。可是,一夜之间,他们的梦破碎了,他们开始了一场与众不同的经历。而这一切都是因为这个害人的东西,将他们彻底改变——合成毒品。 (二)研究内容 1、问卷设计:对运城市青少年吸毒的现实情况及特点、吸毒所造成的危害,吸毒的原因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 2、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 运城市部分中学学生,社会人员中的青少年、干警、法律工作者、记者及家长。 (2)研究方式: 本调查报告采用收集资料、电话、网聊、面谈、填写调查表、口头、问卷等方法进行调查。 二、关于青少年吸食毒品的调查报告的概述 近年来,运城市青少年人吸毒情况呈递增和蔓延趋势。吸毒人员中大部分是无职业、辍学或社会上的一些闲散人员,据统计,吸毒中青少年占到了 7%,其中吸食传统毒品多为 34 岁以上,吸食新型毒品多为 25 岁以下,如果根据惯例计算数量更加惊人。 (一)吸毒者具有结伙成群的特征青少年吸毒人员已由过去的单独隐蔽吸毒逐渐发展到结伙吸毒,并且选择一定的固定场所,结伙吸毒与个人吸毒相比,相互影响,危害性更大。 (二)以贩养吸者较多由于吸食毒品需要花费较大的资金,一部分青少年通过以贩毒养吸毒,由单纯的吸毒者变成贩毒者,由毒品的被害者变为害人者,走上毒品犯罪的道路,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在毒品犯罪人员中,有近半数以上是既贩毒又吸毒,相互交织,形成恶性循环。 (三)吸毒者文化程度普遍偏低从各县还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情况和我们对戒毒学员的调查看,文化水平普遍偏低,以初中、小学文化程度为最多,部分为文盲,如 2009年全省戒毒人员中小学占14.8%,初中占 72.3%,文盲占 5%且通过测试,实际上有 5%的文化水平与统计的文化水平相差甚远。(四)复吸率居高不下据调查,吸毒的青少年,几乎每个人都想戒毒,并尝试戒毒,但由于对毒品生理和心理的极大影响,一量沾染,毒瘾便难以戒掉。极易形成吸毒——戒毒——复吸——劳教戒毒的现象。据强制戒毒所统计,我市吸毒人员戒毒后的综合复吸率为 80%左右,其中一年复吸率为70%,两年复吸率为 80%以上,三年复吸率为 90%以上。 三、关于的青少年吸食毒品调查结果及其分析 (一)吸毒所造成的危害 : 1、损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各类毒品对人体都有严重的危害,尤其是青少年,身心发育均未成熟,受到摧残更加严重,吸毒不仅在生理上导致青少年的记忆力衰退,营养严重不足,抵抗力下降,诱发各种疾病,使吸毒者对毒品产生强烈渴求,并逐渐摧毁其精神和意志,使其堕落,道德沦丧,出现人格解体,心理变态。如一些吸毒成瘾却搞不到毒品的人,在毒瘾发作时,用切手指、砍胳膊、烟头烫等自残的方式来缓解毒瘾,甚至走上自杀的道路。 2、严重影响家庭生活据一调查个吸毒者每天所需毒资 100—— 1000元不等,因此,一人吸毒,往往会使全家的积蓄迅速耗光。当吸毒者毒瘾发作而又无争买毒时,吸毒者就会不顾一切变卖甚至偷拿家中的财产,使家庭变得一贫如洗,家庭的倾家荡产,必然导致家庭成员的不和,并最终造成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