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高考物理24题分析与探究

高考物理24题分析与探究

高考物理24题分析与探究
高考物理24题分析与探究

浅析2019年高考物理“第24题”与教材例

题的联系

高三物理备课组:赵黎晨

2019年高考已经落幕,回首2019年全国三卷理综物理部分不难发现,试题严格遵循考试大纲,聚焦学科主干知识,突出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加强了对考生逻辑推理、信息加工,模型构建等关键能力的考查,当然不乏一些试题源自于我们的教材。比如全国卷I I I第14题、22题、24题等以及全国I卷第16题均可以在教材中找到原型。下面就2019理科综合全国I I I卷第24题来阐述教材例题在高考备考中的作用与价值。

一、2019年高考24题

1、真题呈现

(2019全国I I I24题)如图,从离子源产生的甲、乙两种离子,由静止经加速电压U加速后在纸面内水平向右运动,自M点垂直于磁场边界射入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磁场左边界竖直。已知

v,并在磁场边界的N点射出;乙种甲种离子射入磁场的速度大小为

1

离子在MN的中点射出;MN长为l。不计重力影响和离子间的相互作用。求:

(1)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

(2)甲、乙两种离子的比荷之比。

2、命题立意分析

(1)、从课标、考标上看

本题主要考查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在匀强磁场中的匀速圆周运动及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考生灵活运用牛顿运动定律和动能定理等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属于复合场中质谱仪模型。

(2)、从题型上看

从题型上本题属于带电粒子在组合场中运动的问题。这类问题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已知电学量求几何量;第二类是已知几何量求电学量。根据本题所展现的情景“乙种离子在MN 的中点射出;MN 长为l ,求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可知本题属于第二类:已知几何量求电学量。

3、规范解答与分析

(1)解:设甲种离子所带电荷量为1q 、质量为1m , 在磁场中做匀速

圆周运动的半径为1r , 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 由动能定理有 21112

1v m U q =...........................................① 由洛伦兹力公式和牛顿第二定律有

1

21111r v m B v q =...........................................② 由几何关系知

l r =12..................................................③

由①②③式得

1

4lv U B =.................................................④ (2)解:设乙种离子所带电荷量为2q 、质量为2m , 射入磁场的速度

为2v , 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为2r 。同理有

22222

1v m U q =............................................⑤ 2

22222r v m B v q =...........................................⑥ 由题给条件有

2

22l r =.................................................⑦ 由①②③⑤⑥⑦式得,甲、乙两种离子的比荷之比为

4:1:2

211=m q m q ...........................................⑧ 评注:本题官方给出的参考答案逻辑严密、条例清楚所用的规律、知识、方法一目了然,然而深析可知其中包含的运算推理其实并没有直接给出,但这才是学生答题时最头疼的问题。比如①②③式解方程组后进生就很头疼。

二、教材例题

1、例题呈现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粒子从容器A 下

方小1S 飘入电势差为U 的加速电场,然后让粒子经过3S 沿着与磁场垂直的方向进入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

场中,最后打到底片D 上.

(1)粒子进入磁场时的速率.

(2)求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轨道半径.

2、命题立意分析

(1)、从课标、考标上看

本题来源于人教版教材选修3-1,100页的例题。考查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在匀强磁场中的匀速圆周运动及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考生灵活运用牛顿运动定律和动能定理等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2019真题一样属于复合场中质谱仪模型。

(2)、从题型上看

从题型上本题属于带电粒子在组合场中运动的问题。这类问题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已知电学量求几何量;第二类是已知几何量求电学量。根据本题所展现的情景“沿着与磁场垂直的方向进入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求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轨道半径”可知本题属于第一类:已知电学量求几何量。

3、课本中规范解答与分析

解析:(1)粒子进入磁场时的速率v等于它在电场中被加速而得到的

三、用课本例题的思想方法解决高考真题

基于前述高考真题中要解方程组对后进生困难较大的问题下面我们从课本例题的思路给出一种解法,陈述如下:

解:设甲种离子所带电荷量为1q 、质量为1m , 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

动的半径为1r , 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 由动能定理有 21112

1v m U q =...........................................(1)得粒子的比荷 U

v m q 22111=...............................................(2) 由洛伦兹力公式和牛顿第二定律有

1

21111r v m B v q =...........................................(3)得粒子的比荷 1

111Br v m q =...............................................(4) 由几何关系知

2

22222r v m B v q =...........................................(8) (7)(8)得2

2221q U m B r =...................................(9) 同理(1)(2)得:1

1121q U m B r =..............................(10) 由几何关系知212r r = (11)

则:2

2112221q U m B q U m B =得4:1:2211=m q m q (这里应用了课本例题中推导粒子轨迹半径的思路与方法应用了粒子轨迹半径表达式来表达本题中两种粒子的轨迹半径然后根据半径的大小关系求解避开了求解方程组的困难)

四、回首2019年高考题

以质谱仪为载体考查学生综合运用动能定理、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复合场问题在历年高考物理题中都有。比如2019年全国卷1的压轴小题第18题。

现代质谱仪可用来分析比质子重很多倍的离子,其示

意图如图所示,其中加速电压恒定。质子在入口处从静止

开始被加速电场加速,经匀强磁场偏转后从出口离开磁场。

若某种一价正离子在入口处从静止开始被同一加速电场加速,为使它经匀强磁场偏转后仍从同一出口离开磁场,需将磁感应强度增加到原来的12倍。此离子和质子的质量比约为( )

A.11B.12C.121D.144

解析:根据题意可以明确本题中两种不同粒子有相同的轨迹半径但置身于不同的磁场中,射质子的质量为

m、电量为1q;一价正离子的质

1

教材是命题者命题时主要的参考资料之一。通过对2019年、2019年两道高考真题的讨论以及他们和教材例题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教材作为我们平时教授物理知识、规律、方法的蓝本,在高考备考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价值。因为教材中的例题有着基础性、典型性、发散性。对教材中的典型例题应该深究其理、适当沿拓、加以尝试性改装以便应对新的设问方式。教学中力争给学生讲透、弄清并能记住,那么对于陌生的高考题学生就能很快的找到解题思路不至于走弯路。

高中物理力学试题(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如图,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有一斜劈,斜劈上一物块正在沿斜面以速度v 0匀速下滑,斜劈保持静止,则地面对斜劈的摩擦力 ( ) A .等于零 B .不为零,方向向右 C .不为零,方向向左 D .不为零,v 0较大时方向向左,v 0较小时方向向右 2.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弹簧,小球从弹簧正上方某一高处落下,从球接触弹簧到弹簧被压缩到最大的过程中,关于小球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加速度的大小先减小后增大 B .加速度的大小先增大后减小 C .速度大小不断增大 D .速度大小不断减小 3.如图所示,三根横截面完全相同的圆木材A 、B 、C 按图示方法放在水平面上,它们均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B 、 C 所受的合力大于A 受的合力 B .B 、 C 对A 的作用力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上 C .B 与C 之间一定存在弹力 D .如果水平面光滑,则它们仍有可能保持图示的平衡 4.如图所示,一物块静止在粗糙的斜面上。现用一水平向右的推力F 推物块,物块仍静止不动。则 A .斜面对物块的支持力一定变小 B .斜面对物块的支持力一定变大 C .斜面对物块的静摩擦力一定变小 D .斜面对物块的静摩擦力一定变大 5.如图所示,两木块的质量分别为1m 和2m ,两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1k 和2k ,上面C B A

木块压在上面的弹簧上(但不拴接),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缓慢向上提上面的木块,直到它刚离开上面弹簧。在这过程中下面木块移动的距离为 A .11k g m B .12k g m C .2 1k g m D .22k g m 6.目前,我市每个社区均已配备了公共体育健身器材.图示器材为一秋千,用两根等长轻 绳将一座椅悬挂在竖直支架上等高的两点.由于长期使用,导致两根支架向内发生了稍小倾斜,如图中虚线所示,但两悬挂点仍等高.座椅静止时用F 表示所受合力的大小,F 1表示单根轻绳对座椅拉力的大小,与倾斜前相比( ) A .F 不变,F 1变小 B .F 不变,F 1变大 C .F 变小,F 1变小 D .F 变大,F 1变大 7.如图所示,放在斜面上的物体受到垂直于斜面向上的力F 作用始终保持静止,当力F 逐渐减小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保持不变 B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增大 C .物体受到的合力减小 D .物体对斜面的压力逐渐减小 8.如图,在倾斜的天花板上用力F 垂直压住一木块,使它处于静止状态,则关于木块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可能只受两个力作用 B .可能只受三个力作用 C .必定受四个力作用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高中物理二十四种模型

高中物理二十四种模型 ⒈"质心"模型:质心(多种体育运动).集中典型运动规律.力能角度. ⒉"绳件.弹簧.杆件"三件模型:三件的异同点,直线与圆周运动中的动力学问题和功能问题. ⒊"挂件"模型:平衡问题.死结与活结问题,采用正交分解法,图解法,三角形法则和极值法. ⒋"追碰"模型:运动规律.碰撞规律.临界问题.数学法(函数极值法.图像法等)和物理方法(参照物变换法.守恒法)等. ⒌"运动关联"模型:一物体运动的同时性.独立性.等效性.多物体参与的独立性和时空联系. ⒍"皮带"模型:摩擦力.牛顿运动定律.功能及摩擦生热等问题. ⒎"斜面"模型:运动规律.三大定律.数理问题. ⒏"平抛"模型: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牛顿运动定律.动能定理(类平抛运动). ⒐"行星"模型:向心力(各种力).相关物理量.功能问题.数理问题(圆心.半径.临界问题). ⒑"全过程"模型:匀变速运动的整体性.保守力与耗散力.动量守恒定律.动能定理.全过程整体法. ⒒"人船"模型: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数理问题. ⒓"子弹打木块"模型:三大定律.摩擦生热.临界问题.数理问题. ⒔"爆炸"模型: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⒕"单摆"模型:简谐运动.圆周运动中的力和能问题.对称法.图象法. ⒖"限流与分压器"模型:电路设计.串并联电路规律及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电能.电功率.实际应用. ⒗"电路的动态变化"模型: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判断方法和变压器的三个制约问题. ⒘"磁流发电机"模型:平衡与偏转.力和能问题.

⒙"回旋加速器"模型:加速模型(力能规律).回旋模型(圆周运动).数理问题. ⒚"对称"模型:简谐运动(波动).电场.磁场.光学问题中的对称性.多解性.对称性. ⒛电磁场中的单杆模型:棒与电阻.棒与电容.棒与电感.棒与弹簧组合.平面导轨.竖直导轨等,处理角度为力电角度.电学角度.力能角度. 21.电磁场中的"双电源"模型:顺接与反接.力学中的三大定律.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电磁感应定律. 22.交流电有效值相关模型:图像法.焦耳定律.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能量问题. 23."能级"模型:能级图.跃迁规律.光电效应等光的本质综合问题. 24.远距离输电升压降压的变压器模型.

江苏新高考物理模拟试题

2008年江苏名校高三物理考前模拟试卷 命题人:如皋中学物理教研组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如图所示,直角形支架,垂直固定放置,竖直杆AC 光滑,水平杆OB 粗糙。另有质量相等的小球PQ 固定在轻杆两端并分别套在AO 、BO 杆上。当轻杆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时,处于静止状态,若θ减小些,但PQ 仍静止,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竖直杆受到P 的压力增大 B .水平杆受到的压力增大 C .小球P 受到轻杆的支持力增大 D .小球受到的摩擦力增大 2.如图所示,粗糙的斜面体M 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物块m 恰好能 在斜面体上沿斜面匀速下滑,斜面体静止不动,斜面体受地面的摩擦 力为F 1;若用平行力与斜面向下的力F 推动物块,使物块加速下滑, 斜面体仍静止不动,斜面体受地面的摩擦力为F 2;若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力F 推动物块,使物块减速下滑,斜面体还静止不动,斜面体受地面的摩擦力为F 3。则( ) A .F 2>F 3>F 1 B .F 3>F 2>F 1 C . F 1=F 2=F 3 D . F 2>F 1>F 3 3.某人从手中竖直向上抛出的小球与水平天花板碰撞后,又落回到手中,设竖直向上的方向为正方向,小球与天花板碰撞时间极短,若不计空气阻力和碰撞过程中动能损失,则下列图像中能够正确描述小球从抛出到落回手中的整个过程运动规律的是( ) 4. 如图 所示,图1、2分别表示门电路输入端A 、B 的电势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3是表示门电路输出端Y 的电势 随时间变化的 关系,则应选用 哪一个门电路 ( )

2015高考物理第24题 力学计算题专题 整理

1.(2013·江西南昌二模,24)有一个冰上木箱的游戏节目,规则是:选手们从起点开始用力推箱一段时间后,放手让箱向前滑动,若箱最后停在桌上有效区域内,视为成功;若箱最后未停在桌上有效区域内就视为失败.其简化模型如图所示,AC是长度为L1=7 m的水平冰面,选手们可将木箱放在A点,从A点开始用一恒定不变的水平推力推箱,BC为有效区域.已知BC长度L2=1 m,木箱的质量m=50 kg,木箱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某选手作用在木箱上的水平推力F=200 N,木箱沿AC做直线运动,若木箱可视为质点,g取10 m/s2.那么该选手要想游戏获得成功,试求: (1)推力作用在木箱上时的加速度大小; (2)推力作用在木箱上的时间满足什么条件? 解析:(1)设推力作用在木箱上时的加速度为a1,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得 F-μmg=ma1 解得a1=3 m/s2. (2)撤去推力后,木箱的加速度大小为a2,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得 μmg=ma2 解得a2=1 m/s2 推力作用在木箱上时间t内的位移为 x1=1 2a1t 2 撤去力F后木箱继续滑行的距离为 x2=(a1t)2 2a2 木箱停在有效区域内,要满足条件

L 1-L 2≤x 1+x 2≤L 1 解得1 s ≤t ≤ 76 s. 答案: (1)3 m/s 2 (2)1 s ≤t ≤ 76 s 1. 2010年第14题. (16分) 在游乐节目中,选手需要借助悬挂在高处的绳飞越到水面的浮台上,小明和小阳观看后对此进行了讨论。如图所示,他们将选手简化为质量m=60kg 的指点, 选手抓住绳由静止开始摆动,此事绳与竖直方向夹角α=30o ,绳的悬挂点O 距水面的高度为H=3m.不考虑空气阻力和绳的质量,浮台露出水面的高度不计,水足够深。取中立加速度2 10/g m s =, sin 530.8=o ,cos530.6=o o (1) 求选手摆到最低点时对绳拉力的大小F ; (2) 若绳长l=2m, 选手摆到最高点时松手落入手中。设水碓选 手的平均浮力1800f N =,平均阻力2700f N =,求选手 落入水中的深度d ; (3) 若选手摆到最低点时松手, 小明认为绳越长,在浮台上的 落点距岸边越远;小阳认为绳越短,落点距岸边越远,请通过推算说明你的观点。 1. 2010年第14题【解析】 (1)机械能守恒 mgl (1-cos α)= 1 2 mv 2 ① 圆周运动 F ′-mg =m 2 v l 解得 F ′=(3-2cos α)mg 人对绳的拉力 F =F ′ 则 F =1080N (2)动能定理 mg (H -l cos α+d )-(f 1+f 2)d =0 则d= 1 2(cos ) mg H l f f mg α-+- 解得 (3)选手从最低点开始做平抛运动 x=vt H-l= 212 gt 且有①式

历年高考物理真题全集(含答案)

2005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全集12套(二) 目录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江苏卷) (2) 2005年高考物理(江苏卷)物理试题参考答案 (7) 2005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Ⅰ(河北、河南、安徽、山西) (10) 2005年高考理科综合Ⅰ(河北、河南、安徽、山西)参考答案 (14) 2005年高考理综全国卷Ⅱ物理部分(黑龙江、吉林、广西等用) (16) 2005年高考理综全国卷Ⅱ物理部分(黑龙江、吉林、广西等用)参考答案 (18) 2005年高考理综物理部分Ⅲ(四川、陕西、贵州、云南、新疆、宁夏、甘肃、内蒙) (19) 2005年高考理综物理部分Ⅲ(四川、陕西、云南等)参考答案 (22)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 (24)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参考答案 (28)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理科综合 (30) 2005年高考理科综合试卷(天津卷)参考答案 (33)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物 理 (江苏卷) 第一卷(选择题共40分) 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下列核反应或核衰变方程中,符号“X ”表示中子的是 (A) X C He Be 1264294+→+ (B)X O He N +→+17842147 (C) X H Pt n Hg ++→+11202 7810204 802 (D)X Np U +→2399323992 2.为了强调物理学对当今社会的重要作用并纪念爱因斯坦,2004年联合国第58次大会把2005年定为国际物理年.爱因斯坦在100年前发表了5篇重要论文,内容涉及狭义相对论、量子论和统计物理学,对现代物理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某人学了有关的知识后,有如下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A)所谓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 (C)在光电效应的实验中,入射光强度增大,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之增大 (D)质能方程表明:物体具有的能量与它的质量有简单的正比关系 3.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图中虚线表示原子核所形成的电场的等势线,实线表示一个α粒子的运动轨迹.在α粒子从a 运动到b 、再运动到c 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B)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C)电场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总功等于零 (D)加速度先变小,后变大 4.某气体的摩尔质量为M ,摩尔体积为V ,密度为ρ,每个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分别为m 和Vo ,则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可表示为 (A)0V V N A = (B)m V N A ρ= (C) m M N A = (D)0V M N A ρ= 5.某人造卫星运动的轨道可近似看作是以地心为中心的圆.由于阻力作用,人造卫星到地心的距离从r 1慢慢变到r 2,用E Kl 、E K2分别表示卫星在这两个轨道上的动能,则 (A)r 1r 2,E K1Era (D)r 1>r 2,E K1>E K2 6.在中子衍射技术中,常利用热中子研究晶体的结构,因为热中子的德布罗意波长与晶体中原子间距相近.已知中子质量m=1.67x10 —27kg ,普朗克常量h=6.63x10—34J ·s ,可以估算德布罗意波长λ=1.82x10-10m

2020高考物理全国Ⅱ卷24题

微解题51 2020高考物理全国Ⅱ卷24题 24.(12分) 如图,在0≤x ≤h ,y -∞<<+∞区域中存在方向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 的大小可调,方向不变。一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q >0)的粒子以速度v 0从磁场区域左侧沿x 轴进入磁场,不计重力。 (1)若粒子经磁场偏转后穿过y 轴正半轴离开磁场,分析说明磁场的方向,并求在这种情况下磁感应强度的最小值B m ; (2)如果磁感应强度大小为m 2B ,粒子将通过虚线所示边界上的一点离开磁场。求粒子在该点的运动方向与x 轴正方向的夹角及该点到x 轴的距离。 【答案】(1)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qh mv B m 0=(2)6 πα=,h d )32(-= 解析:(1)由于粒子向上偏转,由左手定则可判断,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 粒子经磁场偏转后穿过y 轴正半轴离开磁场,其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圆心在y 轴上,当磁感应强度为B m 时,粒子的运动半径最大,此时轨迹圆与虚线边界相切。 R v m B qv m 200= 其中R=h 解得:qh mv B m 0= (2)若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m 2B ,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圆心仍在y 轴正半轴上,此时有:R v m B qv m ′ =2002 解得:R ′=2h 设粒子穿过图中P 点离开磁场,运动轨迹如图所示。设粒子在P 点的运动方向与x 轴正

方向的夹角为α, 由如图的几何关系有: h h α2sin = 解得:6 πα= 由如图的几何关系有,P 点与x 轴的距离: αh h d cos 2-2= 解得:h d )32(-=

高三物理高考第24题专练(一)教学提纲

高三物理高考第24题专练(一)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2 高三物理高考第24题专练(一) 1.(2013·山东卷)(15分)如图所示,一质量m =0.4kg 的小物块,以V 0=2m/s 的初速度,在与斜面成某一夹角的拉力F 作用下,沿斜面向上做匀加速运动,经t =2s 的时间物块由A 点运动到B 点,A 、B 之间的距离L =10m 。已知斜面倾角θ=30o ,物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 μ3 3 。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 (1)求物块加速度的大小及到达B 点时速度的大小。 (2)拉力F 与斜面的夹角多大时,拉力F 最小?拉力F 的最小值是多少? 2.(2013·四川卷)9.(15分) 近来,我国多个城市开始重点治理“中国式过马路”行为。每年全国由于行人不遵守交通规则而引发的交通事故上万起,死亡上千人。只有科学设置交通管制,人人遵守交通规则,才能保证行人的生命安全。 如下图2所示,停车线AB 与前方斑马线边界CD 间的距离为23m 。质量8t 、车长7m 的卡车以54km/h 的速度向北匀速行驶,当车前端刚驶过停车线AB ,该车前方的机动车交通信号灯由绿灯变黄灯。 (1)若此时前方C 处人行横道路边等待的行人就抢先过马路,卡车司机发现行人,立即制动,卡车受到的阻力为3×104N 。求卡车的制动距离; (2)若人人遵守交通规则,该车将不受影响地驶过前方斑马线边界CD 。为确保行人安全,D 处人行横道信号灯应该在南北向机动车信号灯变黄灯后至少多久变为绿灯? 1 2 3.(2013·大纲卷)24.(15分)一客运列车匀速行驶,其车轮在轨道间的接缝处会产生周期性的撞击。坐在该客车中的某旅客测得从第1次到第16次撞击声之间的时间间隔为10.0 s 。在相邻的平行车道上有一列货车,当该旅客经过货车车尾时,火车恰好从静止开始以恒定加速度沿客车行进方向运动。该旅客在此后的20.0 s 内,看到恰好有30节货车车厢被他连续超过。已知每根轨道的长度为25.0 m ,每节货车车厢的长度为16.0 m ,货车车厢间距忽略不计。求 (1)客车运行的速度大小; (2)货车运行加速度的大小。 4.(2013·新课标Ⅰ卷)24. (13分) 24. 水平桌面上有两个玩具车A 和B ,两者用一轻质细橡皮筋相连,在橡皮筋上有一红色标记R .在初始时橡皮筋处于拉直状态,A 、B 和R 分别位于直角坐标系中的(0,

高考物理说题(高考24题)

物理说体稿-----高考第24题 一、试题特点及考察的能力 1.实体特点:以生活实际为例,在运动过程中建立物理模型,运用物理知识处 理实际问题。充分体现物理学科思想。从生活到物理,再从物理到生活。理论和实践紧密集合的特点。 2.注重图像,数形结合,考查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本题是利用图像描述物理过程,利用图像分析解决问题,从图像可以得到运动图景。第一阶段:不受空气阻力,菲利克斯将做自由落体运动,运动位移 (39000-1500),重力加速度为10米每二次方秒。能很容易求出下落时间和 下落1.5米时的速度。第二阶段由于空气阻力的影响,菲利克斯将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随着速度的增大,空气阻力(f=kv2)将增加。由mg-f=ma可知,a越来越小。第三阶段,当a=0时,即速度达到最大值。此数值可由图像直接读出。v maxy≈360米每秒。此后菲利克斯做匀速直线运动,即mg=kv2.即 可估算出空气阻力你的数k约为0.008kg/m。 3.注意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考察 近年来,高考第24题的计算结果都比较繁琐。在本题第一步运算中t=50倍 根号3s。必须进一步化简。第二步中估算及保留一位有效数字。要求学生有深厚的数学知识底蕴,才能进行正确作答。 二、本体知识延伸 原题仅考察必修一中运动学部分(自由落体运动)和力学部分(物体的平衡条件)两部分内容。 拓展一: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利用图像读出某一速度值,根据f=kv2求出该时刻空气阻力。再根据mg-f=ma.求出此时加速度问题。 拓展二:利用动能定理解题。利用图像读出两个位置速度时,例如,从静止开始,刚好到达最大速度过程中,一直下落高度。利用动能定理求阻力做功。 mgh+W f=1/2mv max2,即可求出阻力做功。 三、反思感悟 1、欣赏13.12.11.10年高考第24题,均以生产生活体育运动等实例为背 景,设立高考题。连续五年均以必修一知识设立试题。这就要求高三复

高考物理24题专练(运动学问题)分析

运动学问题 一、运动图像类 1.甲、乙两质点在同一时刻、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质点甲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大小为a 1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质点乙做初速度为v 0,加速度大小为a 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至速度减为零后保持静止。甲、乙两质点在运动过程中的位置x ——速度v 图象如图所示,虚线与对应的坐标轴垂直。 (1)在x —v 图象中,图线a 表示哪个质点的运动?质点乙的初速度是多少? (2)求质点甲、乙的加速度大小a 1、a 2。 解:(1)设运动过程中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 1、v 2,根据速度与位移关系有: 21 112v a x = 得:2 111 2v x a = (1) 可知其图象应为抛物线,且开口向上,故图线a 表示质点甲的运动 (3分) 2202 222v v a x -= 得:22 02 22 2v v x a -= (2) 可知其图象应为抛物线,且开口向下,故图线b 表示质点乙的运动,且当v 2=v 0时,x 2=0,从图象可知: v 0=4m/s (3) (3分) (2)由图象交点可知,v 1=v 2时两质点的位移相同,且x=2m ,有: 2112v a x =,22 0222v v a x -=,解得: 20122()v a a x =+,a 1+a 2=4m/s 2 (4) (2分) 另据图象可知当v 1=6m/s ,v 2=2m/s 时,两质点的位移x ′相同,有: 2112v a x '=,220222v v a x '-=,解得:a 1=3a 2 (5) 联立(4)(5)可得:a 1=3m/s 2,a 2=1m/s 2 (6) 二、追击刹车模型 求解追及相遇问题的思路和技巧 (1)基本思路 (2)求解追及相遇问题的“三点技巧” 1.滑雪度假村某段雪地赛道可等效为长L=36m ,倾角为θ=37o 的斜坡。已知滑道的积雪与不同滑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不同,现假定甲先滑下时滑板与赛道的动摩擦因数μ1=0.5,乙后滑时滑板与赛道的动摩擦

(精编)2020届高考物理专题二十四热学精准培优专练

培优点二十四热学 一、选择题,每题有3个选项正确。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晶与多晶体一样具有各向同性 B.悬浮在液体中的颗粒越小,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剧烈 C.当分子间的引力与斥力相互平衡时,分子间分子势能最小 D.温度相等的两个物体接触,它们各自的内能不变且内能也相等 E.若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被压缩的同时放出热量,则气体内能可能减小 【答案】BCE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然界中符合能量守恒定律的宏观过程不一定都能自然发生 B.空中下落的雨滴呈球形是因为液体有表面张力 C.布朗运动是固体小颗粒分子的运动,能反应液体分子的热运动规律 D.一定量的100℃的水变成100℃的水蒸气需要加热,是由于要增大分子势能 E.空调机作为制热机使用时,将热量从温度较低的室外送到温度较高的室内,所以制热机的工作不遵循热量学第二定律 【答案】ABD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1为氧气分子在不同温度下的速率分布图象,由图可知状态①的温度比状态②的温度低 B.图2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状态变化的p-V图线,由图可知气体由状态A变化到B的过程中,气体分子平均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C.图3为分子间作用力的合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可知,当分子间的距离r > r0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的距离增大而减小 D.液体表面层中分子间的距离比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大;附着层内液体分子间的距离比

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小 E .能量耗散反映了与热现象有关的宏观自然过程具有不可逆性 【答案】ABE 4. 关于生活中的热学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 夏天和冬天相比,夏天的气温较高,水的饱和汽压较大,在相对湿度相同的情况下,夏天的绝对湿度较大 B. 民间常用“拔火罐”来治疗某些疾病,方法是用镊子夹一棉球,沾一些酒精,点燃,在罐内迅速旋转一下再抽出,迅速将火罐开口端紧压在皮肤上,火罐就会紧紧地被“吸”在皮肤上,其原因是,当火罐内的气体体积不变时,温度降低,压强增大 C. 盛有氧气的钢瓶,在27℃的室内测得其压强是9.0×106 Pa ,将其搬到-3℃的工地上时,测得瓶内氧气的压强变为7.2×106 Pa ,通过计算可判断出钢瓶漏气 D. 热量能够自发地从内能多的物体传递到内能少的物体 E. 一辆空载的卡车停在水平地面上,在缓慢装沙过程中,若车胎不漏气,胎内气体温度不变,若把车胎内气体看成理想气体,则胎内气体向外界放热 【答案】ACE 【解析】夏天和冬天相比,夏天的气温较高,水的饱和汽压较大,在相对湿度相同的情况下,夏天的绝对湿度较大,A 正确;把罐扣在皮肤上,罐内空气的体积等于火罐的容积,体积不变,气体经过热传递,温度不断降低,气体发生等容变化,由查理定律可知,气体压强减小,火罐内气体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大气压就将罐紧紧地压在皮肤上,B 错误;若不漏气,则气体做等容变化,由1212p p T T =,1221p T p T ==8.1×106Pa ,由于p 2 >7.2×106 Pa ,所以钢瓶在搬运过程中漏气,C 正确;热量只能自发地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到温度低的物体,而内能多的物体温度不一定高,故D 错误;汽车在缓慢装沙的过程中,压强增大,而气体温度不变,所以体积变小,外界对气体做功,内能不变,放出热量,E 正确。 二、计算题,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5. 如图所示,在长为l =57 cm 的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向上的竖直细玻璃管内,用5 cm 高的水银柱封闭着50 cm 长的理想气体,管内外气体的温度均为33℃。 (1)现将玻璃管缓慢倾斜至与水平面成53°角,此时管中气体的长度为多少?

2020年高考物理全国卷I第24题解法列举 新课标 人教版

2020年高考物理全国卷I 第24题解法列举 试题: 24.(19分)一水平的浅色长传送带上放置一煤块(可视为质点),煤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初始时,传送带与煤块都是静止的。现让传送带以恒定的加速度a 0开始运动,当其速度达到v 0后,便以此速度做匀速运动。经过一段时间,煤块在传送带上留下了一段黑色痕迹后,煤块相对于传送带不再滑动。求此黑色痕迹的长度。 解法一:(国标) 根据“传送带上有黑色痕迹”可知,煤块与传送带之间发生了相对运动,煤块的加速度a 小于传送带的加速度a 0。根据牛顿定律,可得 a g μ= (1) 设经历时间t 1,传送带由静止开始加速到速度等于v 0,煤块则由静止加速到v,有: v 0=a 0t 1 (2) v=at 1 (3) 由于a

解法二:(直接法) 设传送带加速到0v 的时间为1t 10 v t a = (1) 设煤块加速到0v 的时间为2t 2v t a = (2) [等效式:运用动量定理20mgt mv μ=] a g μ= (3) 皮带运动的总位移: S 1=01021()2v t v t t +- (4) [等效式:S 1=200210 ()2v v t t a +-] 煤块运动的位移: 2022v S g μ= (5) [等效式:0222v S t = 或运用动能定理0221 2 mgS mv μ= ] 黑色痕迹长度:12l S S =- (6) 由以上各式得: 2 000 () 2v a g l ga μμ-= (7) 解法三:(图像法) 煤块的加速度: a g μ= (1) 煤块加速到v 0 的时间:0 2v t a = (2) (以上两式的等效式:0 2v t g μ= ) 传送皮带加速到v 0 的时间:0 10 v t a = (3) 由此可得煤块与传送带运动过程的v —t v 煤块 t

2020年高考全国卷理综物理第24题学习训练指导配套练习 Word版

高考第24 题学习训练指导配套练习 学校:姓名: 班级:考号: 1.某段高速公路最大限速为30m/s 一辆汽车以25m/s 的速度在该路段紧急刹车,滑行距离为6 2.5m。(汽车刹车过程可认为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1)求该汽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 (2)若该汽车以最大限速在该路段行驶,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0.3s 求该汽车的安全距离。(安全距离即驾驶员从发现障碍物至车停止运动的距离) 2.我国自行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大型喷气式客机C919 首飞成功后,拉开了全面试验试飞的新征程,假设飞机在水平跑道上的滑跑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当位移x=1.6×103 m 时才能达到起飞所要求的速度v=80 m/s,已知飞机质量m=7.0×104 kg,滑跑时受到的阻力为自身重力的0.1 倍,重力加速度取g=10m/s2,求飞机滑跑过程中 (1)加速度a 的大小; (2)牵引力的平均功率P 3.小明以初速度v0=10m/s 竖直向上抛出一个质量m=0.1kg 的小皮球,最后在抛出点接住。假设小皮球在空气中所受阻力大小为重力的0.1 倍。求小皮球: (1)上升的最大高度; (2)上升和下降的时间。 4.一质量m = 0.6kg 的物体以v0=20m/s 的初速度从倾角α= 30 的斜坡底端沿斜坡向上运动,当物体向上滑到某一位置时,其动能减少了?E k = 18J ,机械能减少了?E = 3J 。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 =10m / s 2 ,求: (1)物体向上运动时加速度的大小; (2)物体返回斜坡底端时的动能。

2 5. 如图所示为某滑雪赛道。长直助滑道 AB 与弯曲滑道 BC 平滑衔接,滑道 BC 高 h = 10m ,C 是 半径 R = 30m 的圆弧的最低点,质量 m = 60kg 的运动员(含滑板)从 A 处沿直线由静止开始匀加速 下滑,加速度大小为 a = 4m/s 2 ,到达 B 点时速度v B = 20m/s 。取重力加速度 g = 10m/s . (1)求长直助滑道 AB 的长度 L ; (2)若不计 BC 段的阻力,求运动员在 C 点所受支持力的大小。 6.如图甲所示,一倾角为 37°的传送带以恒定速度运行.现将一质量 m =1 kg 的小物体抛上传送带, 物体相对地面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取沿传送带向上为正方向, g =10m / s 2 , sin 37?=0.6 , cos 37?=0.8 :求: (1)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2) 0~8 s 内物体机械能的增加量; 7.如图为“嫦娥三号”探测器在月球上着陆最后阶段的示意图.首先在发动机作用下,探测器受到 推力在距月面高度为 h 1 处悬停(速度为 0, h 1 远小于月球半径);接着推力改变,探测器开始竖直下降, 到达距月面高度为 h 2 处的速度为v ;此后发动机关闭,探测器仅受重力下落到月面.已知探测器总质量为 m (不包括燃料),地球和月球的半径比为 k 1 ,质量比为 k 2 ,地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为 g , 求:月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大小及探测器刚接触月面时的速度大小;

高考理综物理计算题24、25题冲刺训练

高考理综物理计算题24、25题冲刺训练 1.起跳摸高是学生常进行的一项活动,竖直起跳的时间和平均蹬地力的大小能够反映学生在起跳摸高中的素质。为了测定竖直起跳的时间和平均蹬地力的大 小,老师在地面上安装了一个压力传感器,通过它可以在计算机 上绘出平均压力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小亮同学身高1.72m,站立 时举手达到2.14m,他弯曲两腿,做好起跳的准备,再用力蹬地 竖直跳起,测得他对传感器的压力F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如图所 示。已知图中网格间距相等,不计空气阻力,取g = 10m/s2。求小亮同学起跳摸高的最大高度约为多少? 2.如图所示,一水平传送装置由轮半径均为R=1/πm的主动轮O1和从动轮O2及传送带等构成。两轮轴心相距8.0m,轮与传送带不打滑。现用此装置运送一袋面粉,已知这袋面粉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素为μ=0.4,这袋面粉中的面粉可不断的从袋中渗出。 (1)当传送带以4.0m/s的速度匀速运动时,将这袋面粉由左端O2正上方的A点轻放在传送带上后,这袋面粉由A端运送到O1正上方的B端所用的时间为多少? (2)要想尽快将这袋面粉由A端送到B端(设初速度仍为零),主动能O1的转速至少应为多大? (3)由于面粉的渗漏,在运送这袋面粉的过程中会在深色传送带上留下白色的面粉的痕迹, 这袋面粉在传送带上留下的痕迹最长能有 多长(设袋的初速度仍为零)?此时主动轮 的转速应满足何种条件? 3.如图所示,质量m=0.5kg的木块被一端连有砂桶的细线拉着由静止开始在水平粗糙桌面上运

动,桌面与木块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细线对木块拉力F=1.98N,砂桶离地高度h=0.50m,木块离滑轮距离L=1.20m。求: (1)木块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 (2)木块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滑动摩擦力做的功。 4.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A用一轻弹簧与下方地面上质量也为m的物体B相连,开始时A和B均处于静止状态,此时弹簧压缩量为x0,一条不可伸长的轻绳绕过轻滑轮,一端连接物体A、另一端C握在手中,各段绳刚好均处于伸直状态,A上方的一段绳沿竖直方向且足够长。现在C端施一水平恒力F而使A从静止开始向上运动(整个过程弹簧始终处在弹性限度以内). (1)如果在C端所施恒力大小为3mg,则在B物块刚要离开地面时A的速度为多大? (2)若将B的质量增加到2m,为了保证运动中B始终不离开地面,则F最大不超过多少? 5.如图所示,地球和某行星在同一轨道平面内同向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地球的轨道半径为R,运转周期为T。地球和太阳中心的连线与地球和行星的连线所夹的角叫地球对该行星的观察 视角(简称视角)。已知该行星的最大视角为 ,当行星处于 最大视角处时,是地球上的天文爱好者观察该行星的最佳时

高考物理24题分析与探究

浅析2019年高考物理“第24题”与教材例 题的联系 高三物理备课组:赵黎晨 2019年高考已经落幕,回首2019年全国三卷理综物理部分不难发现,试题严格遵循考试大纲,聚焦学科主干知识,突出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加强了对考生逻辑推理、信息加工,模型构建等关键能力的考查,当然不乏一些试题源自于我们的教材。比如全国卷I I I第14题、22题、24题等以及全国I卷第16题均可以在教材中找到原型。下面就2019理科综合全国I I I卷第24题来阐述教材例题在高考备考中的作用与价值。 一、2019年高考24题 1、真题呈现 (2019全国I I I24题)如图,从离子源产生的甲、乙两种离子,由静止经加速电压U加速后在纸面内水平向右运动,自M点垂直于磁场边界射入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磁场左边界竖直。已知 v,并在磁场边界的N点射出;乙种甲种离子射入磁场的速度大小为 1 离子在MN的中点射出;MN长为l。不计重力影响和离子间的相互作用。求: (1)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 (2)甲、乙两种离子的比荷之比。

2、命题立意分析 (1)、从课标、考标上看 本题主要考查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在匀强磁场中的匀速圆周运动及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考生灵活运用牛顿运动定律和动能定理等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属于复合场中质谱仪模型。 (2)、从题型上看 从题型上本题属于带电粒子在组合场中运动的问题。这类问题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已知电学量求几何量;第二类是已知几何量求电学量。根据本题所展现的情景“乙种离子在MN 的中点射出;MN 长为l ,求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可知本题属于第二类:已知几何量求电学量。 3、规范解答与分析 (1)解:设甲种离子所带电荷量为1q 、质量为1m , 在磁场中做匀速 圆周运动的半径为1r , 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 由动能定理有 21112 1v m U q =...........................................① 由洛伦兹力公式和牛顿第二定律有 1 21111r v m B v q =...........................................② 由几何关系知 l r =12..................................................③ 由①②③式得

2013年高考理综物理24题题型小结

高考物理24题题型小结 题型1:如图所示,传送带以v 为l0m /s 速度向左匀速运行,BC 段长L 为2m ,半径R 为1.8m 的光滑圆弧槽在B 点与水平传送带相切.质量m 为0.2kg 的小滑块与传 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g 取l0m /s 2 ,不计小滑块通过连接处的能量损失.求: (1) 小滑块从M 处无初速度滑下,到达底端B 时的速度; (2) 小滑块从M 处无初速度滑下后,在传送带上向右运动的最大距离及此过程产生的热量; (3) 将小滑块无初速度放在传送带C 端,要使小滑块能通过N 点,传送带BC 段至少为多长? 变式1: 如图所示,水平面AB 与斜面BC 相交于B 点,其中BC 段长x 1=5m ,AB 段长x 2=11m .一 质量为m 1的滑块P 从C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同时,另一质量为m2的滑块Q 从A 点以初速度v 0=6m /s 沿水平面开始向右运动,经过t=2.5s 两滑块在运动中相遇.不考虑滑块经过B 点时的机械能损失,已知θ=30°,两滑块与BC 段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1μ= 36 ,与AB 段的动摩擦因数均为2u ,取g=10m /s 2,求2μ的大小.

变式2:有一装置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以V0匀速运动,右侧竖直放置一光滑的半圆形轨道。现将一可视为质点的质量为m的小煤块轻放在传送带的左侧,已知煤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 因数为,重力加速度为g。求1煤块第一次达到与传送带相对静止所用的时间; (2)若小煤块恰好能够到达半圆形轨道的最高点,求小煤块 刚滑上圆轨道时对轨道的压力; (3)若小煤块和传送带达到相对静止时传送带突然停止运 动,煤块没有冲上圆轨道即停止运动。求整个过程中煤块在 传送带上划出的痕迹长度。

全国高考物理1卷 第24题集好东西

2009—2013年全国新课标全国卷Ⅰ-----物理第24题题集 (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24)水平桌面上有两个玩具车A和B,两者用一轻质细橡皮筋相连,在橡皮筋上有一红色标记R.在初始时橡皮筋处于拉直状态,A、B和R分别位于直角坐标系中的(0,2l)、(0,-l)和(0,0)点.已知A从静止开始沿y轴正向做加速度大小为a 的匀加速运动,B平行于x轴朝x轴正向匀速运动.在两车此后运动的过程中,标记R在某时刻通过点(l, l).假定橡皮筋的伸长是均匀的,求B运动速度的大小. (2011·新课标全国卷Ⅰ,24)甲乙两辆汽车都从静止出发做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一直不变。在第一段时间间隔内,两辆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是甲的两倍;在接下来的相同时间间隔内,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增加为原来的两倍,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减小为原来的一半。求甲乙两车各自在这两段时间间隔内走过的总路程之比。 (2010·新课标全国卷Ⅰ,24)短跑名将博尔特在北京奥运会上创造了100m和200m短跑项目的新世界纪录,他的成绩分别是9.69 s和l9.30 s。假定他在100 m比赛时从发令到起跑的反应时间是0.15 S,起跑后做匀加速运动,达到最大速率后做匀速运动。200 m比赛时,反应时间及起跑后加速阶段的加速度和加速时间与l00 m比赛时相同,但由于弯道和体力等因素的影响,以后的平均速率只有跑l00 m时最大速率的96%。求: (1)加速所用时间和达到的最大速率: (2)起跑后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 (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2009·新课标全国卷Ⅰ,24)冰壶比赛是在水平冰面上进行的体育项目,比赛场地示意如图。比赛时,运动员从起滑架处推着冰壶出发,在投掷线AB处放手让冰壶以一定的速度滑出,使冰壶的停止位置尽量靠近圆心。为使冰壶滑行得更远,运动员可以用毛刷擦冰壶运行前方的冰面,使冰壶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减小。设冰壶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008,用毛刷擦冰面后动摩擦因数减少至=0.004.在某次比赛中,运动员使冰壶C在投掷线中点处以

专题八 高考理综第24题(含答案详解)

专题8 高考理综第24题 8.1运动学问题 1.【2013·全国卷Ⅰ·T24·13分】水平桌面上有两个玩具车A和B,两者用一轻质细橡皮筋相连,在橡皮筋上有一红色标记R.在初 始时橡皮筋处于拉直状态,A、B和R分别位于直角坐标系中的(0,2l)、(0,-l)和(0,0)点.已知A从静止开始沿y轴正向做加速度大小为a的匀加速运动;B平行于x轴朝x轴正向匀速运动.在两车此后运动的过程中,标记R在某时刻通过点(l,l).假定橡皮筋的伸长是均匀的,求B运动速度的大小. 2.【2010·新课标全国卷·T24·14分】短跑名将博尔特在北京奥运会上创造了100 m和200 m短跑项目的新世界纪录,他的成绩分 别是9.69 s和19.30 s。假定他在100 m比赛时从发令到起跑的反应时间是0.15 s,起跑后做匀加速运动,达到最大速率后做匀速运动。200 m比赛时,反应时间及起跑后加速阶段的加速度和加速时间与100 m比赛时相同,但由于弯道和体力等因素的影响,以后的平均速率只有跑100 m时最大速率的96%。求: (1)加速所用时间和达到的最大速率; (2)起跑后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3.【2011·新课标全国卷·T24·13分】甲、乙两辆汽车都从静止出发做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一直不变.在第一段时间间隔内, 两辆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是甲的两倍;在接下来的相同时间间隔内,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增加为原来的两倍,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减小为原来的一半.求甲、乙两车各自在这两段时间间隔内走过的总路程之比. 4.【2010·全国卷Ⅰ·T24·12分】一辆汽车由静止开始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0~60 s内汽车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 (1)画出汽车在0~60 s内的v-t图线; (2)求在这60 s内汽车行驶的路程.

高三物理高考第24题专练(一)

高三物理高考第24题专练(一) 1.(2013·山东卷)(15分)如图所示,一质量m =0.4kg 的小物块,以V 0=2m/s 的初速度,在与斜面成某一夹角的拉力F 作用下,沿斜面向上做匀加速运动,经t =2s 的时间物块由A 点运动到B 点,A 、B 之间的距离L =10m 。 已知斜面倾角θ=30o ,物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 μ3 3 。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 (1)求物块加速度的大小及到达B 点时速度的大小。 (2)拉力F 与斜面的夹角多大时,拉力F 最小?拉力F 的最小值是多少? 2.(2013·四川卷)9.(15分) 近来,我国多个城市开始重点治理“中国式过马路”行为。每年全国由于行人不遵守交通规则而引发的交通事故上万起,死亡上千人。只有科学设置交通管制,人人遵守交通规则,才能保证行人的生命安全。 如下图2所示,停车线AB 与前方斑马线边界CD 间的距离为23m 。质量8t 、车长7m 的卡车以54km/h 的速度向北匀速行驶,当车前端刚驶过停车线AB ,该车前方的机动车交通信号灯由绿灯变黄灯。 (1)若此时前方C 处人行横道路边等待的行人就抢先过马路,卡车司机发现行人,立即制动,卡车受到的阻力为3×104N 。求卡车的制动距离; (2)若人人遵守交通规则,该车将不受影响地驶过前方斑马线边界CD 。为确保行人安全,D 处人行横道信号灯应该在南北向机动车信号灯变黄灯后至少多久变为绿灯? 1 2 3.(2013·大纲卷)24.(15分)一客运列车匀速行驶,其车轮在轨道间的接缝处会产生周期性的撞击。坐在该客车中的某旅客测得从第1次到第16次撞击声之间的时间间隔为10.0 s 。在相邻的平行车道上有一列货车,当该旅客经过货车车尾时,火车恰好从静止开始以恒定加速度沿客车行进方向运动。该旅客在此后的20.0 s 内,看到恰好有30节货车车厢被他连续超过。已知每根轨道的长度为25.0 m ,每节货车车厢的长度为16.0 m ,货车车厢间距忽略不计。求 (1)客车运行的速度大小; (2)货车运行加速度的大小。 4.(2013·新课标Ⅰ卷)24. (13分) 24. 水平桌面上有两个玩具车A 和B ,两者用一轻质细橡皮筋相连,在橡皮筋上有一红色标记R .在初始时橡皮筋处于拉直状态,A 、B 和R 分别位于直角坐标系中的(0,2l )、(0,-l )和(0,0)点.已知A 从静止开始沿y 轴正向做加速度大小为a 的匀加速运动;B 平行于x 轴朝x 轴正向匀速运动.在两车此后运动的过程中,标记R 在某时刻通过点(l ,l ).假定橡皮筋的伸长是均匀的,求B 运动速度的大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