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国道教与传统文化

中国道教与传统文化


中国道教与传统文化

摘 要:中国的传统文化与道教的联系非常密切,道教既是我国的传统宗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道教形成于东汉末期,在道教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它吸收融合了不少传统文化,使这些文化成为它思想来源的一部分。此外,道教对我国古代的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也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关键词:起源 道教 传统文化 关系 影响
首先道教与传统文化的密切联系表现在它的主要思想来源是古代宗教迷信和思想文化。道教将老子奉为自己的开教祖师,王阜写的《老子圣母碑》中说“老子者,道也。乃生于无形之先,起于太初之前”。 道教丰《道德经》为圣典,信仰追求长生。“自然无为”思想是道教奉行的的核心准则。
道教的形成是通过一点一滴地积累、汇集而来的,道教以正式形式出现是在东汉后期,但其孕育过程很长,难以确定能追溯到什么时候。它跟随着历史的脚步不断发展并调整,更新和演变,最终汇集成为丰富的道教文化,并产生了相当深刻和久远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便少不了道教在其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经书典籍和文献资料。虽然自清朝以后道教逐渐衰落,但这种宗教信仰已深入民心,所以至今道教仍有较大影响。道教在中国文化史中并不是像昙花那样,仅有一瞬间的光华,它与其他文化领域有着长期互动交融的关系,淡淡的散发着它的光辉。
一、道教教义来源于各派文化
道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宗教,在其创建和发展过程中吸收、融合了不少传统文化,使这些文化成为它思想源泉的一部分。道教与传统文化的密切关系,首先表现在它的思想来源上。主要表现在它对传统文化中古代原始自然崇拜、道家思想、儒家思想、黄老思想、佛教思想等的吸收融合。
(一)原始自然崇拜
在古时候,人们对于一些不能作出合理解释的奇异现象,认为有一种超越自然的力量在起作用,因而人们从心底萌生了对日月星辰、江河湖海和逝去的先祖的崇拜,并视之为神仙,并由此逐步形成了一个完备的的神灵系统。战国中期以后,神仙思想逐渐成熟,从官方到思想界到民间,影响越来越大。受这一潮流的影响神仙思想与道家思想开始交流,而且趋势越来越强。教道教吸收了这种鬼神思想,在此基础上三者再次进行揉合,并将这个系统中的许多神灵视为道教神灵中的一员。
(二)道家思想
道教作为宗教的一支,依附于老庄,虽然老庄中有一些宗教思想因素给道教以一定的支持,但老庄却不是道教的创始者。先秦和秦时,《老子》、《庄子》等

书是学术方面的著作,而不是宗教典籍。而从东汉后期开始,《老子》逐渐被神学化,发现道的人—老子便被尊为道教教主,民间巫术与神仙方术也逐渐依附于《老子》的学说。道家本来一般不管什么外丹和符录科教,甚至有点反对鬼神。以老子开始的道家,视道为超越一切有形事物的最高法则;道教则进一步突出了道的超越性,使道成为似乎有着无所不能的神的抽象形态。道家提倡清净无为,追求内心的安宁;道教更是发挥这种离俗超脱的精神,形成出世理论。至于《老子》书中提到的“谷神不死”、“长生久视之道”, 《庄子》书中所说的的神人“不食五谷,吸风饮露,御飞龙而游四海之外” ,这些思想道教更是直接吸收。道教原来只是各种世俗迷信的杂合,由于它善于吸收融合、改编道家理论,形成了一套自己独有而又十分完善的神学体系,才能一跃而起成为与儒、佛两家鼎足而立的大型宗教,也因为如此,道教一直拉拢与道家的关系,二者长期纠缠融合,难以分别。
(三)儒家思想。
儒家主要的思想之一:伦理纲常思想。其核心是“三纲五常”。这种思想被儒家视为维护封建社会秩序的有力武器,是不可变、不可违的“天道”,谁也不能违反。而这种伦理纲常思想,也为道教所吸收和发展。道教在提倡发扬这些伦理道德思想的时候,经常和它本身的长生不老,羽化成仙的思想结合起来,甚至其所起的实际效果比儒家更大。葛洪在《抱朴子内篇?对俗》中写道:“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务方术,皆不得长生也。”而且在道教的早期经典—《太平经》里,将“天地君父师”合为一体。当时的儒家经典中还未这样写,而这正是后来流传于社会上“天地君亲师”信仰的由来,其影响不可谓不深远。道教不仅吸收融合了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而且把它纳入了自己的思想体系,为封建社会秩序的维护发挥了更大的特殊作用。
(四)黄老思想
西汉初期,统治者用黄帝、老子的“清净无为”思想驾驭天下,黄老学说由此兴起。东汉顺帝时,张道陵依据《太平经》创立“五斗米道”。道教的宗教哲学是黄老之学,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以老子的“道”为本体论;二是以黄帝的“治国治身”为价值观。黄老思想中经常含有很多神秘主义因素,研究黄老之术中的许多神棍、方士,他们用长生不老思想和阴阳五行学说,对这些因素作出带宗教色彩的的解释,使黄老之学与神仙方术挂钩。至东汉,他们进一步将黄老神秘化,又有着重尊崇皇帝,继而尊崇被神化后的老子,逐步形成了崇奉老子为神明

黄老道,并与方士神仙之类逐步合流,成为道教产生的基础。
(五)佛教思想
佛教传入中国并逐渐中国化的过程与道教的建立和完善是交织在一起的。佛教传到中国的时候,道教正处在婴儿阶段。魏晋以来,由于佛教扩大流传范围,道教与佛教人士的见面、接触的机会增加,典籍的浏览也更加方便,他们就互相学习融合,像佛教的因果报应、六道轮回之说也能在道教的经典中找到借鉴的痕迹、此类情形表明,道教在不断筹备完善自己的理论过程中确实注意到洗嗽融合佛教的某些思想观念来丰富其文化体系。寇谦之以后,道教模仿佛教仪节,建立起祈祷、礼拜、诵经、斋醮等一套完整的科仪戒律。但佛教只是道教发展的重要外在因素,而不是生成之源泉。
通过以上诸例说明了道教的思想来源是多种多样的,它对于中国古代的许多传统文化都采取了吸收融合的态度。也因为这样,所以许多中国古代传统的文化思想,都在道教之中汇集,并由道教的经典得以留存下来,流传至今。
二、道教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道教与传统文化的密切关系,还表现在它问世以后,作为近两千年封建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直接产生着无法想象的、巨大的社会作用。它与儒教、佛教两家鼎足而立,互相融合,一起构成了中国封建文化的主体。
(一)丰富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
唐代司马承所著《作忘论》等篇融合了儒释思想,提出守静去欲理论。他运用儒家的正心诚意和佛教学说,阐述道教的思想,其中心就是守静去欲,物我皆忘。唐末宋初道学家陈抟吸收了我国古代数学成就,参照我国农历四季变化的规律,将后天八卦与“生数”、“成数”、“五方”、“五行”联系起来,运用天地、阴阳、奇偶等数学形式,以“九官”配以“五方”、“十二支”、“四季”、“八卦”等说明万物的生成与变化,并据此提出了宇宙生成论,这一理论成为理学的思想渊源之一。南宋著名理学大师朱熹,对道教经典也进行过许多收集整理和研读,他曾为《参同契》作注,自称“清夜眠斋宇,终朝读道书”。他融合了道教的宇宙生成论、守静去欲思想与儒家的纲常名教和佛家哲理,因而构建了他自己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
(二)对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有重要贡献
道教为了实现长生不死,从一开始便十分重视炼丹术。在道教长期发展过程中,通过修炼各种方术,在客观上为中国古代自然科学技术积累了许多有价值的材料与经验。炼丹术的发展,为近代实验化学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如《抱朴子?内篇?金丹》说:“凡草木烧之即烬,而丹砂烧之成银水,

积变又还成丹砂” 。 同时,许多道教的人往往兼通药物学和医学,为中国古代的医学和养生学作出了重要贡献。如葛洪、陶弘景、孙思邈等。孙思邈将道教方术与中医药学结合,在导引、服气、金丹、服饵、按摩、饮食起居等方面对养生学作出了重大贡献。总之,道教在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科技方面的宝贵遗产。
(三)对民间习俗的影响
道教对于中国古代民俗的影响尤为广泛、深刻,有些影响甚至延续至今。例如,对城隍、土地、灶君之崇拜和祭祀,几乎便及全国各个地区、各个民族乃至各家各户。中国的老百姓,不管信仰道教与否,对这些神灵大都很恭敬。每逢年末岁首,道教对于民俗的影响表现得更明显。春节是每个中国人心中最重要的节日,在这传统节日里,从喜庆娱乐到饮食、祭祀,集中体现了中国民间风俗和传统文化的特点,如贴门神、灶马,画桃符,十分热闹。这些习俗,有些甚至延续至今。其中门神、灶马、桃符等,均出自道教。
(四)道教对中华民族心理、民族性格的影响深远
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追求成仙,历史上许多道教徒为了得道求仙,自觉抛弃人世间的物质钱财和名利,甘于平淡而朴素的生活,安贫乐道,刻苦磨练,自愿忍受一般人难以忍受的痛苦和磨练。这种传统,通过具有民族风格的宗教形式,长期传播于社会,对形成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和民族性格起了重大作用。道教是以长生成仙为最终目的,因此它竭力倡导重生、贵生、热爱现实的人生。《抱朴子内篇》卷十八《黄白》篇引《老子》西升经称“我命在我,不属天地” 。鼓励人们积极征服自然,努力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这种思想经过道教的长期宣传,深入人心,不能不影响到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这种文化心理的发扬,形成了中华民族开阔的文化能够经久不衰,而且愈来愈繁荣昌盛。
总之,道教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非常密切。道教作为一种富于理想而又积极投入生活的宗教,根植于传统,既出世,又入世;既讲超越,又讲现实,深入于华夏民族的思想意识、民族情感、民族精神和生活习惯中。作为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不同于于佛教、基督教,是从中国古老的道家文化传统发展而来的,而老子的思想则是中国最古老最成熟的思想之一。在道教建立过程中,又吸收儒学、墨学、农学、阴阳学和各种方术;在发展过程中,儒学、医学、佛学又与之互相融合。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
参考文献:
《道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卿希泰 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0
《中国传统文化

丛书.道教文化》 孙亦平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 田季生、贺润坤 科学出版社 2009.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