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万历十五年》读书报告

《万历十五年》读书报告

“道德”牌中国社会结构面包的腐坏

——《万历十五年》读书报告

白荷菲

笔者写出这样一个题目,是借用了黄仁宇先生在其《<万历十五年>和我的大历史观》一文中所作的一个比喻。先生把中国传统社会晚期的结构比作“潜水艇夹肉面包”,上面一块大而无当的长面包是文官集团,下面的一块长面包则是成千上万松散

的农民。而笔者在通读《万历十五年》一书两遍后认为,黄仁宇先生所说的这样的面

包无疑是“道德”牌的。中国传统社会结构走向穷途末路也应当归因于道德替代法制

主宰了中国两千年,已经积弊难改,裹挟着社会上的所有构件和个体,大至皇帝这一

象征、首辅以及其所属的庞大文官系统、与文官对应的武将队伍、零散失序的财政制度、与外隔绝的农村体系,小至万历皇帝朱翊钧、大学士张居正、申时行、都御史海

瑞和抗倭名将戚继光这一个个个体,与之一同腐坏败落下去。

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一书看似以人物志的形式讲述了几个万历年间的重

点人物,实则内在逻辑严谨地突出了在1587年这个平淡无奇却暗藏波澜的时间点前后中国社会结构中彼此联系的重大问题。皇帝对帝国的统治必须合乎礼法受到文官的牵制,首辅对政事的处理无论是如张居正般果敢独断还是申时行般周旋调和都无法根本

解决道德至上带来的效率低下和官僚腐败,财政制度即使再凝固失效只要与文官制度

的统一协调不相冲突就可长期延续,国家边境安全的保障也绝不能威胁到文官体系的

地位,纵使思想上自由因素觉醒的哲学家李贽也无法克服其自身根源于儒家传统这一

矛盾而之落得悲剧性下场。下面笔者将就七个章节进行简单的内容上的概括和分析:第一章万历皇帝

从一件误传皇帝突然午朝的小事引起万历皇帝震怒着笔,插叙万历皇帝自登基以

来要面对的首要大事——礼仪,有详略地提及各项礼仪的时间、频率、服饰要求等等,以此凸显礼仪通过日复一日的重复在年幼的万历心中建立了何等重要的地位,而这是

无论皇帝还是大臣都无法规避的必须尊崇的高于一切的传统。

另一方面,万历皇帝生活的另一重心则是人事。作者以清晰扼要的笔法交待了万

历与几位重要人物间的关系。首先是皇帝的两位母亲及其所代表的后宫派系,因明朝

的特殊政治制度,皇室支系都被“放逐”至外地,旁系干政的威胁不足为惧,而母亲

对万历从小的管教可谓对其观念人格的形成影响颇深。另一重要人物则是张居正张先生,全书虽并无一章单独为之所设但却由他贯穿始终的重要人物,亦师亦臣的关系让

万历对张居正有特殊的尊重和敬畏。而因此张居正也获得了元辅的至高权力,丁忧事

件充分展现了张处于风口浪尖为文官系统的一部分人所不满的形势。当不满积聚到一

定程度,而又出现一些如高拱遗作等导火索,年轻的皇帝也成长到需要建立自己的威

信时,昔日的荣宠不再,张居正的宏图大志也就无处实施了。大伴冯保,他无疑是万

历对张居正的倚重的一个支撑点,与张居正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随着张的势力渐弱

首当其冲地被倒张大浪倾覆。在大伴冯保与张居正的关系背后是宦官系统和文官系统

的关系,明万历朝二者虽有所牵制然主导朝堂政局的仍是文官群体,而宦官群体即使

直接服务于皇帝一人在重大问题上也需屈从于文官系统。除此之外,作者以较少笔墨

却足够重视地提到了万历后宫中的郑氏,因为对万历的思想转变及决定她有着举足轻

重的影响力。

正当青壮年的万历在经历了导师张居正的清算后对自己统治下的国家和官僚系统

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同时对禁锢其自由的传统规范开始采取厌恶的态度,主政态度转

向消极。

第二章首辅申时行

黄仁宇先生对接任张居正担任首辅的申时行所给出的标签是“和事佬”,一个通

过科举制度名正言顺成为大学士,恪守礼仪,凡事追求中庸调和并且深谙调和“阴”“阳”之道的人臣。吸取张居正极端严厉的政策最终心血付诸东流的教训,申时行深

知文官群体的“双重性格”,即孔孟之道教导下的伟大精神与现实环境下的利益诉求,也即同时是“人民的公仆”和国家的实际主宰者,于是步步谨慎小心,尊重文官群体

并为之代言,同时担任册封郑氏的正史以及总揽皇帝陵寝工程等重任,取得了万历的

高度信任。然而他温和中庸的行政方式也遭到反对,被指一味妥协、缺乏原则,政治

风波也同样没有绕开他,张居正的余波不断将其牵涉其中。

而此时的万历已不再是听任文官摆布、甘于被礼仪所控制的皇帝了,对经筵的抵

触就是有力的例证,而这对申时行的执掌政事无疑增添了又一个难关。

本章对明朝中央集权体制下受科举制度影响塑造的文官系统内部矛盾作出了深入

的洞察,对文官群体的性格矛盾作出了一针见血的分析,“他确实看透了国家未解决

问题而设立文官,但国家的最大问题也就是文官”1,使全书的核心观点——道德主宰国家是一切问题的症结有了切实的依据和论述,因为文官毫无疑问掌握着道德的至高

话语权和解释权。

第三章世间已无张居正

第四章活着的祖宗

这两章对第一、二章的皇帝与官僚间的关系作出了进一步叙述,重点在于论证1、即使没有张居正这么一位大权在握的首辅禁锢万历的自由,庞大的文官集团依然会运

1黄仁宇著《万历十五年》第48页

用抽象的道德观念强迫皇帝摒弃个人意志;2、皇帝在一整套成熟的道德理论体系和运行经年的政治体制的下不过是权力形式上的代表,其个体的创造性不必理会。黄仁宇

先生通过几个重大的事件生动地让读者强烈感受到以上两点。其一是立储事件,最终

文官集团获胜,万历放弃立爱妃郑氏之子常洵为太子。其二是预筑皇帝的陵墓一事以

及随之的谒陵活动。“这项巨大的工程微妙地体现了把皇帝不当作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而把他当作一种机构的看法。”2

对这种必然的偶然反应则在万历身上有了个体的体现。万历对道德的束缚、官僚

系统的禁锢以及“精神上的活埋”3采取了无为而治的态度。尽管也曾试图励精图治,与文官集团相配合成一代明君,然而却因文官与东厂间的斗争等对皇帝步步紧逼的事

件而更加心灰意懒。立储问题一拖再拖甚而同时立三子为王以逃避问题,对预筑陵墓

则欣然接受,当谒陵计划受到阻挠时便也作罢,朱翊钧的消极是一种“报复”。作者

特意在此安排了万历的叔祖明正德皇帝的放任洒脱事迹与之相对比,对万历的选择作

出了历史背景及成长环境的解释,同时也证明了万历十五年前后无疑是道德凌驾于法

律甚至一切的情形到达顶峰的时候。

文官集团内部,则借由上面提及的事件争执不休,成党成派。作者也对文官心里

的物质欲望和嘴上的道德标准间的鸿沟作出了历史根源的解答,即财政制度的分散,

这一点在其后海瑞一章中会有更为详细的论述。针对第二章对申时行行首辅之权的内容,在第四章中作了更多的补充,如果在第二章中读者有可能理解为申时行不过是意

图混得左右逢源的妥协,那么通过本章中申时行任命潘季驯治理黄河及调停北方边防

侵扰事件避免战事的发生两个例子,读者大概会更多地考虑到“不肖者犹知忌惮,而

贤者有所依规”在妥协中的智慧及其在实际操作中达到了一定的效果。

第五章海瑞——古怪的模范官僚

海瑞是文官集团中的极端模范官僚,他用一生践行“四书”中的训示,在历史上

留下了一个执拗狂狷的道德捍卫者形象,却在为官时被许多文官视为迂腐。这一章在

通过叙述海瑞的为官生涯经历一波三折,表现其为官之道道德和法律的“融会贯通”,实则是中国古代政治的一大漏洞,即一切应当依法断的案子均倚靠官吏个人对道德伦

理的解读和判断,而这些熟读诗书的文人实际上不可能做到保障人权,司法制度也因

此僵化。文官集团内部的盘综错杂和阴暗弊病也借由海瑞这样一个极端人物反应出来,犹如“一块巨石投进了一池死水”4,政治措施与立法精神严重脱节,实际行事与嘴上道义完全是两码事,而这些都被当作惯例普遍接受。

2黄仁宇著《万历十五年》第118页

3黄仁宇著《万历十五年》第118页

4黄仁宇著《万历十五年》第147页

本章的另一重点内容是反映当时的财政制度与农村政策。财政制度看上去节省了

统一收归中央再行安排的运输费用,实则地方自给的方式缺乏弹性又缺乏组织,更加

加剧了中央对地方经济运行实情的不知情以及经济政策的迟滞与无效。中国传统社会

是以乡土社会为根基的,其农村政策是国家行政的基层体现。“俭朴本来就是一种美德,然而在这种条件下提倡俭朴,充其量不外是一种手段,意在使行政问题简化,以

适应政府本身的低能。”5这一句话一语道破道德表象下的行政弊端,在农村深入人心的“俭朴”实则是国家行政触角鞭长莫及的情况下用以管控农民生产生活的教化工具。黄仁宇先生通过对明朝币值、赋役制度和商业法律存在问题的具体阐述,更加深入地

揭示了在法律不完备的农村社会,以道德人情为纽带的契约才是维持农村经济的核心。

第六章戚继光——孤独的将领

作者行文及此,已对文官集团和围绕其运行的国家机器系统作出了充足的分析。

然而,要对一个时代的节点进行全面的解构,仅此是不够的。作者以此章内容,通过

对一代名将戚继光的记述,阐明明朝文武系统间的关系及军政的情况。

明朝自洪武起经过一百年文官集团便进入了成熟的阶段,而武官的社会地位则下

降到历史最低点。6这种畸形的文武系统间的关系具体表现为文官执掌地方大权,控制军队的军饷、补给和组织;退伍军官的待遇远不及退休文官;文官在精神上对武官加以轻视7。而军政内部更是存在着许多滞碍了军队发展和明朝边防安全的问题。其一是缺乏系统科学的军事教育,无论是技术还是战术都是稀缺之物。其二是军制的设置导

致兵源无法保证,军户与民户的区分因时过境迁而常常失效。其三是补给制度供应不

上补给执行全赖互不相属的下级机构,军事供应和政事参合为一元8,供给不足时常发生。其四是缺乏像科举制选拔文官一样的一条疏通有效的武将选拔途径,军官任命多

世袭,武生笔试考试却由文官主持导致高级将领缺乏谋略。

以上种种大概可以解释倭寇何以能在明朝东南沿海猖獗不衰。倭寇入侵的原因与

朝廷无法完全禁止民间海上贸易,走私贸易酝酿出海上权威的仲裁者有着紧密联系。

然而倭寇的横行无阻的确是上述弊端造成的。戚继光的新军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既有

的漏洞,编撰《纪效新书》科学系统传授军事技术,兵源来自农民志愿军,纪律严明,军队组织有机协调,改良兵器,而戚继光本人是难得的军事奇才。而这一切却触犯了

5黄仁宇著《万历十五年》第136页

6黄仁宇著《万历十五年》第154页

7黄仁宇著《万历十五年》第154页

8黄仁宇著《万历十五年》第156页

文官集团的意志,与平衡各地方势力,削弱武将实权的原则相违背。张居正的赏识重用成全了戚继光却也毁灭了戚继光,最终戚继光被革职。

戚继光的陨落无疑是万历十五年指向何方的一个重要向标,一位不能被强行安放

在传统道德框架内的复杂政治军事人物其苦心孤诣想要实现的募兵制度、集中补给等

军事理想却因与煌煌帝国的道德根基相违背而未能实现。

第七章李贽——自相冲突的哲学家

全书在对明朝上层建筑作了大笔墨论述后在最后一张落脚到思想根源,借由李贽

这位自我矛盾的哲学家写出了作者对中国传统社会涓涓思想不变与变的探究。

李贽是只属于那个时代的思想家。黄仁宇先生通过对李贽思想渊源的分析精要梳理了中国儒家思想自孔孟以降,至朱熹以成大体,儒学如何逐渐构建起一个致密的理

论系统规范了上至天家下至百姓。而李贽思想中又有心学的印子,在王阳明、王畿和

王艮三位思想家的影响下李贽的思想更为综合,既重视内心,追求至善,又看重现实,强调物质。揉杂了儒家千年功力的郑重,道家佛家的厌离以及那个时代商品经济发展

下已有的自由观念,李贽的确是一位自相冲突的哲学家。然而,他又顶多算得上思想

界的匠人,他未能创造出一种自成体系的理论,破大于立,与根基深厚的传统道德相

较他仅仅是一异端。李贽是那个时代思想的缩影,拖着沉重的包袱想要寻求自由的出路,能看见的却仅是前方几步之遥的未来。

笔者意图对全书七章再作精要的概括,却实感不如黄仁宇先生全书的最后一部分

来的精炼。故将其全部摘录于此,最后再谈笔者本人的补充看法。

“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宴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

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

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有的身败,有的名裂,还有的人则身败而兼名裂。

因此我们的故事只好在这里作悲剧性的结束。万历丁亥年的年鉴,是为历史上一

部失败的总记录。“9

是以,“道德牌”中国社会结构面包的腐坏是连带着其所有的构件和成分一同腐

坏的,而其最大症结都在于将“道德”这一名目无限放大、无限细致以至于无处不在、无孔不入。

以下是笔者补充的几点看法:

9黄仁宇著《万历十五年》第219页

1、每一年都是万历十五年。黄仁宇先生何以挑选四海升平,全年并无大事可叙,

平平淡淡的一年来写作专著呢?笔者认为这是想要传达这样的一个警示思想,

即短期历史上某个平淡无奇的时间点实际都酝酿着不凡,包含着无数可能的岔

路。有远见卓识的社会精英或者执政者若洞察这一点必定更为明白政治决定的

力量,而在做抉择、产生影响前思虑其对大历史发展的作用或在其中所处的位

置。有了这多一点的谨慎,这多一点的思虑,起码不会仅看到眼前作困兽斗犹

不知。

2、黄仁宇先生的这本著作兼有散文性的语言和学术著作的论证严谨,然而要想对

当时的中国社会结构、书中所提及的各个人物、中国变局的大历史观有更多的

认识,此书只能作为一个入门的引子。书常读常新,读《万历十五年》,笔者

对这几点有了更加强烈的感受:皇帝有其机构性和工具性;中国传统道德体系

的自我更新自我维护力量强大;成就事业很多时候适应环境认清现实的妥协求

变并不比至善至美的理想容易,而冲破罗网的决心同样可敬;道德固然重要,

但不能代替制度、技术和法律,道德应远大,但若事事归于远大则事事皆不成。

3、作者全书的立场站于以大历史观解读中国传统社会的大失败,因而论述有其重

点和倚重。书中更多地暴露中国传统的弱点,而没有论及中国传统思想、政治

制度、乡土社会等的积极一面,对于篇幅有限的一本书这可以理解,但作为读

书之人认识问题则断不能缺少这一方面,这也是笔者对自己的一点提醒。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历史著作《万历十五年》的优秀读后感范文3200字:“从技术的角度看历史” 是《万历十五年》的作者黄仁宇先生就这本书提出的大历史观。先生出生于1918年, 1936年考入南开大学机电工程系,抗战爆发后辍学参军,1940年中央军校毕业, 加入驻印远征军,后赴美求学,获美国密歇根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以历史学家、中国明史专家、大历史观的倡导者著称。多彩的人生经历,使得先生能够以广博的学识,娴熟的文字功底,在《万历十五年》这本书中,给我们展示了大明王朝的兴衰画卷。先生高屋建瓴,宏观的评价了这个王朝的兴衰历程。 经历了唐朝的藩镇割据后,统治者似乎觉得应该遏制武官权利,提倡文官精神。 万历皇帝当政时,大明王朝已经运行了一百年,整个朝代文官制度成熟,政治组织基本上为一元化。这个王朝在体制上实施中央集权,其精神支柱为道德,管理方法依靠文牍。为人君者的施政目标,是使人民丰年得以温饱,凶年免于死亡。政府的职能是选贤任能,提倡诚信与和谐。在这样的治国纲领下,明朝政府出现了很多让人啼笑皆非的现象,就今天看来,也是发人深思的

以文官制度为例,到万历当政时,文官制度已经形成体制,对整个朝廷具有绝对的控制能力,以至于万历皇帝曾经有28年不上朝,而国家行政凭借惯性也照常运行。 对明朝文官制度的分析,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 首先是官员的发迹。文官踏入仕途,无一例外都是通过科考,在考取功名之前, 都是饱读诗书、满腹经纶的人,在执行职务之前,已接受过道德伦理的熏陶,凭借道德教育中的善、恶作为为官处世的原则和标准,道德至高无上。文官的道德观念,不仅可以指导行政工作,而且可以代替行政,至于具体的技术问题,比如治水,修路,架桥,和周边国家的互市以及对边民的治理等等,则是各地巡抚的事情。因此所选巡抚如果德才兼备,当然会使地方受益,否则就只能寄希望于朝廷选派下来的官员能够在某一方面有专长,但是这种希望非常渺茫,因为朝廷用人的首选是关注道德优劣,并不是其他。 其次是官员的俸禄。明朝建国之初,经历了长期战乱,社会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从洪武皇帝开始,上至皇帝,下至黎明,都厉行节俭。当历史发展到万历年间,时间已经过去了一百年,但是官员的工资仍然极低,为了解决官员家庭的基本开支,朝廷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其实不算认真看完,只是快速浏览。里面很多故事已经有所了解,因此对我来说更重要的其实是书末的“《万历十五年》和我的‘大’历史观”。说白了就是,把明朝这段历史置于世界大背景下,然后再把时间长度拉长到数百年,如此可以看出很多在微观上无法看到的东西。 对于当时中国的日渐衰落,以及中国目前遇到的困境,其实都可以归结到一个问题,那就是上学时候学了无数遍的“生产关系不符合生产力的发展”。 具体点说,什么民主自由文明什么的,都是建立在一种东西之上,那就是“契约精神”,也就是“法治”的基础。这一点,有赖于商业的发展,翻过来又能促进商业的发展。这就是为什么目前国内都说“经济改革倒逼政治改革”。某种先进的生产关系在一开始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但到了瓶颈期,生产力的继续发展就会受到限制,而这时,就会产生促进生产关系改革的呼声。 黄仁宇还谈到了市民阶层的重要性。不知中央大力推进城镇化的时候,有没有这方面的考量,如果有,那真的是有壮士断腕的勇气。联想到前段时间广东发生的事件,可以看出,“契约精神”的要求在南方是高于北方的,这既是南方商业发达的结果,也反过来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要实现富强民主自由文明,首先得把北方的游牧气质和小农气质去掉,除了大力提倡发展经济外,如何改革上层管理模式也是今后面临的一大问题。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二》 万历皇帝自小受慈圣皇太后和首辅张居正严格教育儒家教育;熟读经史,敬重天道,效仿祖法。开始万历皇帝也想按着他受教育的努力去做好皇帝,严重旱灾时,甚至亲自步10里为百姓祈雨。但是经过一些事情,慢慢发现的人性和体制的复杂性。首先是自己非常信任的对他严格说教的导师张居正个人生活被揭发是如此腐败,而文官打倒张居正的文官的目的,显然又和他万历初想的并不一样。当他想自己能主导政治时,却发现想做任何的改变,就会受到非常大的阻力,这些以道德和祖法为工具的阻力让他难以对抗。黄老先生讲明朝是文官体系为统治的,不如直接讲以儒家意识形态为统治,任何文官甚至皇帝都很难对这种意识形态有任何的挑战。最后万历选择妥协,以道家无为来默默的发泄他的不满和进行抵抗。书中儒家意识形态根深蒂固,以及这种意识形态和人性的冲突矛盾。就行成了一些特殊的行为。 张居正政治上厉行改革,做为万历的老师,对皇帝严格要求。但他本人又口是心非,表面满口节俭,而私生活极其奢侈。厉行改革,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1000字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1000字历史本无所谓错与对,但人们在讨论历史的时候总爱如此评论:“如果当年韩信在汉中自立王……”,“假如元朝大军向日本进发不遇到海难……”,这些言论无法改变已过去的事实,有意义的在于总结经验,以改造未来。昆德拉所言“永远隆起的硬块”意亦如此。历史是欲望推动的,众多的欲望组成之合力是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的力量之源。人类开始住在树上,想到地面生活更好,就到了地面。先是打猎为生,后觉得植物也不错,于是开始了种植。当然,这其中固然有很多冲突和矛盾,比如在有的人想从树上跑下来的时候,其他的强烈反对,“野兽来了怎么办?”“在地上怎么睡啊?……,这些反对和赞成冲突融合,推动了人类的进步。最初的人类公社,是人类最团结的时刻,因为那时人常常挨饿,用马斯洛的理论来说,就是人的需求还处于最低层——生理需求。要吃饱饭这统一的欲望就是团结的基石,同一团队的人必须要相互配合才能猎取到食物。但通常这仅局限于内部,在部落与部落之间,如何获得更多的食物就不再是能靠协作解决的问题,资源争斗(抢地盘)则成了更能解决问题的手段,战争和掠夺由此而生。在生理需求得到满足之后,更高层次需求相应而生。得到尊重变成了理所当然的追求。由于得到尊重的主体必然是个人的,这种欲望彻底破坏了团结,成员之间相互冲突,出现了社会等级。等级制度的确立并没有彻底解决个人与个人之间的欲望的冲突,这种用暴力或者其他强制性力量对冲突进行缓冲,这种冲突急迫地需要解决,同时胜利者希望自己的地位能够长久保持,因而道德呼之而出。道德实际上就是对欲望的抑制,是对欲望冲突最有效的协调中和。道德是神秘主义的法律,法律则意味着工具性,这种神秘主义色彩和工具性相互矛盾的两大特性同存。神秘主义是人类思维的黑洞,是超越人类理性思维之外的东西,中间蕴涵着最强大的能量,这就是道德这个工具难以控制的根源。希特勒从这个黑洞里舀了一点能量出来便世界大乱,拉登沾了一点就能制造“9.11“。道德自然而然地成为抑制人的欲望的工具,道德本身的神秘主义特点就意味着对道德的理解的多样性。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对如何吃面包都做了严格的规定,这让今天的我们感到好笑;伊斯兰教的妇女们个个是蒙面大侠,让汉人望而生畏;纵欲主义和禁欲主义的争论今天依然激烈,这说明了道德由于其神秘主义特性,无力完成对欲望的彻底控制,道德只是神秘主义的法律,而不是单纯的法律,有时相反成了欲望冲突中的武器工具。事实上中华帝国从古到今,道德都成为了最美妙的工具,自大汉王朝开始,就以道德为根基建构社会制度,但德治始终是美丽的梦想,当管理体系中的大多数成员都把道德当成有效手段,整个社会呈两幅画面,一方面,道德追求是人人挂在口头的目标,然而私下大家都非常默契对追求自己的私欲。出了清官就是楷模——楷模本身就意味着稀有罕见,然后大家都怀着万分景仰的心态仰望海瑞,心中却想着自己的勾当,却谁也不肯去做海瑞,这就是中国政界的现状。这也是中国整个社会状况的缩影,绝大多数人都将仁义道德披上,穿上这件漂亮绚烂的衣服,以高尚的名义,行苟且之事。中国古代的德治,毕竟是种境界,全民景仰,只因无法实现而不去要求自己的生活,然而现在的情况是,以国家的名义公然撒谎,在大家都知道是谎言的情况下,搞政治教育,三个代表,事实上连统治者自己也知道是个谎言,公然推行与所言不符之政策,此实为世界奇观之最。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明万历十五年(公元1587年)实为平平淡淡的一年,但黄仁宇先生却以此命为书名并从这一年开始写起,以横向思维解剖当时著名人物的生平经历和悲惨结局,展现明代甚至是整个封建社会的问题,进而分析问题的原因所在。《万历十五年》这本书分为七章,通过对各种人物的经历和结局进行叙述和分析,作者得出“中国两千年来,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极,这就是一切问题的症结”这一结论。 第一章万历皇帝 一个执政达48年的皇帝——万历皇帝,自小受慈圣皇太后和首辅张居正严格教育和儒家教育,熟读经史,敬重天道,效仿祖法,加上冯宝经常向慈圣太后报告,万历皇帝逐渐担心自己遭受责罚,甚至失去皇位。开始万历皇帝按着他所受的教育,战战兢兢,勤勉诚恳地处理政务和待人接物,努力去做好皇帝,厉行节约,废止铺张浪费的项目。但只要封建等级社会存在,就必然存在相应的社会问题,收入分配不公平、权利的不公平、招权纳贿、以次充好、争权夺利等。他虽贵为天子,也不过是一种制度所需要的产物。经过这一系列些事情,万历皇帝慢慢发现体制的纷繁复杂性和人性的难以解读性。首先是一批官员参劾揭发张居正,进行反张运动,后来万历慢慢发现,他和他母亲曾误信忠诚保皇的张居正不过是玩弄阴谋与权术的卑鄙小人。然而这批文官打倒张居正的文官的目的,显然又和他万历初想的并不一样,他逐渐明白,除掉张居正,真正受益者并不是他自己。接着倒张人物分为两类:一类强硬拘泥,抑制万历的个性自由发展。当他想自己能主导政治时,却发现想做任何的改变,就会受到非常大的阻力,这些以道德和祖法为工具的阻力让他难以对抗。一类则进行新的一轮权力的争夺,在朝廷空出来的职位上,当仁不让地安排亲友。作者讲明朝的统治是文官体系,不如直接讲它是以儒家思想为统治的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根深蒂固,任何人甚至皇帝都很难对它有任何的挑战。最终万历厌倦了,他以道家无为来默默的发泄他的不满和进行抵抗。不得不说关于张居正住宅或卖或租的情况万历已有了微妙复杂的思考,同时我想这一问题真的是值得深思的。 第二章首辅申时行 作为张居正的继任者,他早已理解了作为皇帝顾问中的精微奥秘——在体制上实施中央集权的帝国,其精神上的支柱为道德,管理方法则依靠文牍。当时的帝国没有崇尚武功的趋向,也没有改变社会,提高生活程度的宏愿,它的宗旨只是在于使大批人民不为饥寒所窘迫,即在“四书”所谓“黎民不饥不寒”的低标准下以维持长久治安。朝廷的最大任务就是促进官员之间相互信任与和谐,申时行放弃了张居正的大刀阔斧式的改革,实行较为和缓地施政方针政策,提出自己的诚意,宁可被视为大和事佬,甚至被批评为牺牲原则的政客,但他坚持调剂折衷原则。无疑,从另一种角度说,他是一位成功的首辅,联系到其前几任首辅,或遭软禁,或遭刑处分,或死后遭追究,而能与善终者,寥寥无几,他是其中之一。而其之所以能够全终,无疑与其中庸之性有莫大关系,他见证了其前任首辅张居正如何从权力顶峰

《万历十五年》读书报告

《万历十五年》读书报告 ——善而非善 “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这大概是读完整本书印象最深的一句话了。我们一直在提道德、提道德,可是道德只能是锦上添花的装饰,而不能作为雪中送炭的干货。不然最终我们满口的善便也就最终成了我们非善的理由。 首先我们知道所谓口头上说说而已并不能代表什么,大部分人做到的只是站在了一个道德的制高点去审判别人的命运,而做不到以道德的高标准要求自己。就像万历幼年的老师张居正,满口的诗书礼易,以最高的圣人标准去要求万历,自己却依旧贪赃、铺张浪费、任人唯亲。其实我们都有着私欲,如果仅以道德为治国标准,最终也只能是造成大部分普通人在外满口的仁义道德,指正别人的不道德行为,却当自己有了操纵一定的权力时难以以要求别人的道德标准去自律。这也就是所谓善却非善了。 其次当道德作为唯一或者主要的评判社会、治国理政的标准时就会造成一种对人性的束缚。不管是申时行还是海瑞,其人生命运的可悲可叹可笑可怜之余,反映出来的更多的是当以一个圣人的标准去要求全体的普罗大众时,人们会一边压抑着自己的个性,一边又无法压抑自己本性的矛盾。或许人本就生而具有七宗罪,没有谁是个完完整整、从不犯错的圣人。所以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治国,强调所有人去接受一个严苛的道德的体系,最终只能是造成对人性的一种摧残和束缚。 再者,对道德的狂热追捧甚至会造成一定的混乱。就像在明朝,忠孝节义作为一种最基本的道德标准,由“忠”产生了变态的监察制度——厂卫制度,同时由“孝”和“节”从而产生了海瑞这样的狂热的道德卫道士,这些畸形病态的社会现象,或多或少的都是由于对道德的狂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与感悟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与感 悟 早就想写一篇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了,鉴于时间因素,一直 未能动笔,最近读了这本书,感触颇深,遂成夙愿!高中年代, 最怕最差的科目非历史莫属了,老师说要将历史学成一条线,而 我一直在点上打转。如何将点穿成线,想想都困难! 早就想写一篇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了,鉴于时间因素,一直 未能动笔,最近读了这本书,感触颇深,遂成夙愿!高中年代, 最怕最差的科目非历史莫属了,老师说要将历史学成一条线,而 我一直在点上打转。如何将点穿成线,想想都困难! 想来对历史的兴趣起源于工作后,在某毛的熏陶下,陆陆续 续看过些西方历史书籍,尤其是盐野七生关于罗马关于文艺复兴 方面。过程中,脑海里有个思绪不停地在飞:“当时的中国是怎 样一番场景呢?”。既然看西方了,为什么不去看看东方呢?上 下五千年的文明古国,该有怎样光辉灿烂的文明历史啊。于是找 来豆瓣评分高达8.9分黄仁宇的这本《万历十五年》。通本读完,感受不到一点豪情勃发,有的只是无处释放的压抑! 本书一共七章,通过对万历皇帝、申时行、张居正、海瑞、 戚继光和李贽等人物的描写,叙述了明朝中后期的政治体制、财 政经济、军事和思想文化!全文一条主线,即“文官制度”贯穿

始终,这也是一切悲剧的源泉! 我们的帝国在体制上实施中央集权,精神上的支柱为道德,管理的方法则依靠文牍,行政工具是文官制度,经过一两百年的发展,这种文官制度早已成熟,文官是人民的公仆,实际上成为权力的源泉,也是这一大帝国的实际主人。而本朝开国之初,各项制度的依据是“四书”上的教条,认为官员们应当过简单朴素的生活是万古不磨的真理,所以官员的俸禄极低,于是官员们在似合法又似非法之间取得一部分额外收入也就不可避免。从而导致文官的双重性格,即:虽称公仆,实系主人,有阳则有阴。是否能认清文官的这双重性格,也导致了各历史人物的成败。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与感悟 一项政策能否付诸实施,全看它与所有文官的共同习惯是否相安无扰,施政的要诀以道德为一切事业的根基。张居正看透了国家为解决问题而设立的文官,却忽略了国家最大的问题也是文官。他一心改弦更张,把文官集团当作行政工具,摆在他个人的严格监视之下,并且凭个人的标准加以升迁或罢黜,从而严重威胁了文官的安全感,开罪文人,使自己陷于孤立的地位!相比较而言,申时行这个和事佬没有忽略文官的双重性格。他知道若要恰如其分地处理此中矛盾,即要给予文官物质上的报酬使他们乐于效劳,也要动员他们的精神力量,使他们根据伦理道德的观念尽忠国事,于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不断地推行礼仪,讲解“四书”和其他经史。时势要求申时行充当和事佬,他就担任这样角

万历十五年的读书笔记

万历十五年的读书笔记 看完这本书,我对于其主要支干的思考完全是支离破碎的。 到是书里面有几个小地方,印象很是深刻。 一。 今天通用的“封建”一词,是日本学者在一百年前从FeudalSystem翻译过来的。其实,中国的官僚政治,与欧洲的FeudalSystem差别很大。当时译者对中国明清社会的详情并不了解,而欧洲的FeudalSystem也只是近三四十年来,经多数学者的苦心研究,才真相大白。本书的英文本论述明代社会,避免了FeudalSystem的字样,在中文本文中也不再用“封建”一词来概括明代的政治与经济。 我猜想,很多人都像我一样,原来会觉得中国的封建制度和欧洲的封建制度没有什么区别。而旁人要问我们理由,你我能给出的答案可能也就是因为两种制度都有“封建”二字。 很多时候,我们对于很多现象的认知,都有先入为主和一相情愿的情况。 而就像X-file里面男主角天天说的:TheTurthisourthere。 怀着怀疑一切,并且渴望寻找真相的我,又来到了书中

的另一个地方: 二。 1959年,我在密支根大学历史系读书,选定了“明代的漕运”作为博士论文的题目。这一研究过程花了5年。论文完成后,算是对明代的财政税收制度有了一知半解,然而遗留的问题依然不小。 我们怀疑一切,渴望寻找真相,所以要进行大量的思考和学习。 可是黄仁宇花了5年,才对诺大的一个明代中的那小小的一个税收有了个一知半解。 人生有多少个5年,就算我们不吃不喝,这精彩万分的大千世界还是有那么多的奇妙,我们永远无法了解,永远无法触及。 要是人生无限长,那就好了…… 写到这里,突然想起叔叔教育我的话: 人生要是无限长,那这场游戏就没有比赛下去的意义和意思,也就太没有技术含量了! 本书是由历史学家黄仁宇所著,作者以其“大历史”观的视角从明朝万历年间的人物入手,从而提出了明朝最终走向衰弱的原因是依靠道德而非法治,因而不能在数目上管理国家的观点。 数目上管理国家意味着用更精细和更有组织的方法去

万历十五年 读书笔记

读《万历十五年》有感 历史沧桑,到头来什么也剩不下,永生的愿望随同历史的波涛一起消逝在我们目光尽头。最近我终于拿起了备受推崇的《万历十五年》,翻开读到孤单的将军——戚继光,读到首辅张居正,读到万历皇帝。曾有人感叹道:“历史竟然可以这么写!”是的,在读本书时,我也有同感,这本书不是单纯的描述历史,而是生动的分析历史。风起于青萍之末,我想本书说到的末端小结也许正是某些重大的历史事件的征兆与开端。 《万历十五年》这本书的评价很高,作者是黄仁宇。本书的英文名字叫做15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万历十五年》是一部改变中国人阅读方式的经典,是美籍华裔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的成名之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看完《万历十五年》之后的感觉就是佩服作者对历史的所用观察视角。通常一般的作家,不管是哪类作家写历史总要从整个朝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来找这个朝代的衰落过程,然后再从这些研究结果来证明这个朝代的各式人物或成或败的原因。但是黄仁宇老先生却不同,他是反着来。他是从各式的人物命运的起落中梳理出当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脉络,是以是一种以小见大的研究方法。并且以历史上比较有名的各式人物(如张居正、戚继光、海瑞等)的悲剧结局来推导出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各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且里面引经据典,用的都是在史料中有真实记载的文献资料作为本书的大部分内容,这就保证了它的可靠性和学术性和来源。

《万历十五年》的英文名直译过来就是“1587,无关紧要的一年”,这正是这本书的独到所在,在本书的第一章,作者写道:“当年,在我国的朝廷上发生了若干位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时间。这些事件,表面上看起来虽似末段小节,但实质上确实从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其间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本书也正是紧紧围绕万历十五年发生的一些事一些人对从前和将来的发展展开详细,独到的诉述。一般来说,记载,研究历史的书籍都大凡枯燥乏味,但此书却不同,黄仁宇老先生的妙笔,读起来既又不枯燥也不乏味,反而读起来像侦探小说一样一气呵成,让人深入其中。我在读《万历十五年》时经常会因为看到某个句子或是某个例子会心一笑。本书中最有趣的莫过于那些例子,这些例子不但闻所未闻,而且完全颠覆了我们一般在影视作品或者文学作品当中所见到的历史。在这里历史总是很有趣甚至是幽默甚至是不可能,根本不像是真的历史,倒像是作者杜撰的小说。比如戚继光也会向张居正行贿,首辅申时行因为一时的妥协放过了剿灭皇太极的机会导致后来的明朝被皇太极所灭,万历皇帝和当时的朝臣是对立的两派,最惊讶的莫过于当时倭寇的入侵并非单纯的外敌入侵,而是由于万历皇帝关闭了当时的海关大门,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致使原来沿海经贸比较发达的对外贸易关系受到重创,农民不堪其苦便纷纷联合海盗里应外合反抗朝廷,万历皇帝的这一举措最严重的后果就是导致了本来已经产生的资本主义萌芽又被消灭了。这些都跟一般历史书上的记载和坊间流传的完全相反,但从作者对这些看似小说里才会出现的例子的中又可以让我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

历史无对错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 一直以来,我都没有太多关注明朝那一段历史,因为明朝出名的几位皇帝我都不喜欢,在我的印象里,明太祖朱元璋残杀开国功臣,建文帝朱允炆懦弱无能,永乐帝朱棣篡位并且残杀三千宫女,嘉靖皇帝昏庸无道等等,用易中天那句话来讲,明朝皇帝多混账而朝臣无大恶。所以,我对明朝一直都不太感冒,但是,读了这本书以后,我对明朝历史的态度改变了,甚至对自己看待历史的观念也改变了,我开始觉得,历史是没有对与错的。 初看书名,我还以为这本书写的是万历皇帝在位期间其中十五年的故事,万万没想到,作者如此独具匠心,居然仅仅以1587年也就是万历十五年这一年的故事为线索来展开的,以诸多名臣为章节向我们论述了这一年的重要性,经过仔细的阅读,我对万历皇帝以及万历皇帝在位期间的诸多名臣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相对于万历皇帝,我对一代名臣首辅张居正更感兴趣。因为早在看百家讲坛时我便对张居正有了一定的了解,当时年纪还小,只记得郦波对张居正的评价是那么的高,所以幼小的心里牢牢的记住了这位明朝的名臣。可是在读了这本书后,我发现,我知道的我了解的我听到的我所崇拜的英雄居然也会做贪污腐败、以权谋私等一些贪官才会做的事情!当我又查阅许多资料后,才发现我所认知的历史是那么的浅显,我一直对历史人物以及历史事件抱有太多的偏见,就像张居正的道德瑕疵,对得到理想的偏见一样,也行是我还不够了解明朝历史,可是当我认真思考这个问题时,我发现对于我那么了解的三国历史也存在很大的偏见,一旦认定了那件事情的好坏就认定了那个历史人物的好坏,但是,我却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他们只是生活在那个时代背景下的人,而我的幼稚的执着对于浩瀚的历史只是沧海一粟。因为,历史本身并无对错。 不仅仅是张居正,这本书后面的海瑞和戚继光也曾是我心目中的好人,可是他们不是一样也做过不好的事情吗,读着读着我开始迷茫,但是思考着思考着,我又开始明晰,是啊,我所看到的仅仅是历史本身,甚至有些根本就不是真正的历史,因为那些历史无法考证。但是对于历史,我们真的应该简单的分清好或者坏吗?冯保是一个很多人不喜欢的宦官,可是他帮助张居正这位贤臣登上了首辅之位,帮助万历也做了许多有益于百姓的事情;张居正是许多人夸赞的名臣,可是他的任人唯亲结党营私又该从何评议;海瑞道德水平如此之高,可是他的自身能力和性格却不好…这些仅仅是这本书中所看到的,但是那么多的历史人物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所以我们应该理性客观的看待历史,带了太多的主观意见,有时反倒看不清历史的真实面目了。 这本书带给我的不仅仅是万历十五年前后的历史知识,它让我意识到了我应该用更加客观的态度看待历史,我们但可煮酒论英雄,但是,历史本无对错,英雄依旧是英雄,而历史依然是历史。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3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3篇万历十五年读书心 得 最近我把《万历十五年》重看了一遍,当然还没看完。我就看了三章,可是这三章让我明白许多,也让我明白了黄仁宇先生在《万历十五年》里极力想说的观点。 1、道德与法律的位置,也就是儒与法的位置。 自从秦朝因重法而灭亡后,自西汉以来,各朝都开始任用儒生。但是治国不能光靠儒家的道德观念,还是需要法家的,于是明儒暗法这一治国之道诞生了。但是一直以来儒都是高于法的,也就是说道德是高于法律的。这一点到了明朝最为显著。明朝的官员遇到法律所不能包括的案件时,是在用道德观念来判定对错,而明朝的道德观念是被朱熹的四书概括的。海瑞的斟酌标准里就非常强有力地表现出这一点:凡讼之可疑者,与其屈兄,宁屈其弟;与其屈叔伯,宁屈其侄。与其屈贫民,宁屈富民;与其屈愚直,宁屈刁顽。事在争产业,与其屈小民,宁屈乡宦,以救弊也。事在争言貌,与其屈乡宦,宁屈小民,以存体也。 这样就算有一些事依靠道德观得以解决,可是法律上的漏洞一味去用道德观填补,没准有一些没有道德观的官员回去钻法律漏洞,以图私利。但是如果让法律高于一切,就会造成像秦朝的短亡。更何况,无论制定法律的人想得多么面面俱到,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法律肯定会有漏洞,这个时候

又没有道德观,社会将会更加腐败。只有让法律和道德齐头并进,社会才会和谐。可是自秦朝以来,各朝统治者怕蹈秦之覆辙,所以致使儒生目空一切。 2、文官集团的弊端。 由于天下所有的事情不可能都让皇帝过目,所以各朝统治者创建了文官集团,就是为了解决问题,可是久而久之,统治者们发现问题本身就是文官集团。但是这个时候要改是不可能的了,因为文官集团这个制度已被天下有学之士所接纳,如果彻底改变,天下人都会说统治者无道,局部改变又无济于事。文官集团的问题出现在哪里呢?科举制度。 如果想入朝为官、名扬天下,这缺不了祖父的生财致富、父母的辛苦养育、妻子的贤淑达惠、老师的辛勤培养、朋友的鼓励加油、考官的欣赏录取、上级的提拔教导等等等等,所以说一个人当官之后都要回报这些人,可是明朝官员的俸禄仅够温饱,与实际脱节,就算俸禄可以维持小康,但是不够回报帮助他的人。所以要收常例,有良心的人就收一点,没良心的就会造成苛政。这全看当政的人的品行。所以张居正想改革,最后措施全部作废;申时行和稀泥,最后虽然使明帝国苟且残喘,可还是阻止不了帝国的衰亡。 如果真的想改变这一状况,还是需要林达所提出的“平衡与制约”。 当然,《万历十五年》里对封建社会制度的看法远不止

《万历十五年》读书札记

《万历十五年》读书札记 前言 这几年自己对明朝历史的兴趣骤增,可能全赖一个盘旋于脑海良久的问题:如果想架空构建一个历史朝代,你最想选哪个真实朝代作为历史模本? 我的选择是明朝。 明朝作为汉民族创建、统治的最后一个王朝,其政治经济文化水平已达到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一个巅峰。然而巅峰之后就是低谷,明后期政治军事社会出现的各种问题,完全暴露了王朝各种社会经济制度与当时生产力水平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而结合当时的国际背景来看,明朝其实处在一个历史转折点,假如当时明朝的一些统治者能抓住机遇,采取一定的改革措施让这个庞大的帝国平稳过渡到一个更为文明先进的社会结构中,那么说不定几百年后,中华民族就不会以那样惨痛持久的方式完成早该完成的社会变革。因此,明朝不仅有许多传奇般的人物值得怀念,还给人留下无数“如果当初“这般让人感叹唏嘘的遐想。 然而惭愧的是,虽然自已有这种想法,但自从初中读完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之后,就再没看过一本关于明朝的书籍。直到今年八月,自己断断续续才读完这本极受明史爱好者推崇的《万历十五年》。 《明朝那些事儿》与《万历十五年》

在知乎上看到过关于《明朝那些事儿》与《万历十五年》孰好孰坏的讨论,结合自身阅读时的感受而言,个人认为这种比较其 实意义不大。因为这两本书对于不同层次的历史爱好者而言,都 大有裨益。 《明朝那些事儿》作为一本文笔生动有趣、且带有科普性质的历史通俗读物,其目的在于让普通人对明朝历史的发展流程有了 一个粗疏的认识。当年明月用人物串起了明朝将近三百年的历史,对明史的研究论述主要还停留在“某年某月某日,某人做了某事“这种层面上。这种层面当然说不上深刻,但确是研究的基础, 比起那些干涩难懂佶屈聱牙的原始史料,《明朝那些事儿》无疑是入门明史的不二选择。 然而,只知道人物的行为是不够的,因为对一个历史人物了 解越多,就会发现他身上的矛盾之处越多,也就越发不能理解这 种行为的怪异之处。举个例子,初读《明朝那些事儿》嘉靖朝的朝堂斗争时,我曾经很脸谱化地将朝臣分为好人坏人,或者君子小 人两个阵营,两个阵营的领头人物自然是徐阶和严嵩。然而多读 几遍之后发现,纵然徐阶是斗争的最终胜利者,也因自己的才干 获得了“名相“的称呼,然而在严党未倒前,他一些谨慎隐忍, 曲意逢迎的行为也不能算是君子该有的德行操守。虽然我能理解 人性的复杂,也知道对一个人不能只是非黑即白的两极化评价, 但确乎不能理解这种行为出现的原因。 只将目光集中在单个人物身上无法理解这种困惑,而恰逢其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读万历十五年 《万历十五年》这本书的评价很高,作者是黄仁宇。《本书的英文名字叫做15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万历十五年》是一部改变中国人阅读方式的经典,是美籍华裔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的成名之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这本书对当代中国人来说具有重要意义的一部经典之作。它的重要在于,这本书提供了一种对当时的中国人来说,具有颠覆意义的叙述历史的新方式。在此之前,国人的历史写作,是意识形态的一部分,是政治宣传的一部分。几乎所有的历史书都是一种模式,一种口吻,一种角度,只提供了一种画面。黄仁宇的这本书,简直是给我们开放了另一个世界,每一位阅读这本书的大陆人都会震惊,原来历史可以这样写,原来历史是如此的有趣、复杂、丰富,原来历史人物并不像我们的教科书上讲的那样单调、格式化。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本书就像一道匕首,撕开了由意识形态统治历史写作的铁幕。 谈到这本书先说说黄仁宇先生其人。黄仁宇,湖南长沙人,曾经学过工科,在报社工作过,当过兵,后来又在美国攻读历史。丰富的人生经历使他对历史有了自己独特的思考。他在自序中提到他与明史的联系,博士论文做的就是明代的漕运。为了写书、做论文,他用了两年半的时间读完了《明实录》133册,再加上写书的时间,一本不厚的书竟用了7年的时间!如此严谨的态度,坚持不懈的精神都是令人敬佩的。而正因为他的治学作风才有可能写出如此精彩,有影响力的巨著。 看完《万历十五年》之后的感觉就是佩服作者对历史的所用观察视角。通常一般的作家,不管是哪类作家写历史总要从整个朝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来找这个朝代的衰落过程,然后再从这些研究

结果来证明这个朝代的各式人物或成或败的原因。但是黄仁宇老先生却不同,他是反着来。他是从各式的人物命运的起落中梳理出当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脉络,是以是一种以小见大的研究方法。并且以历史上比较有名的各式人物(如张居正、戚继光、海瑞等)的悲剧结局来推导出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各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且里面引经据典,用的都是在史料中有真实记载的文献资料作为本书的大部分内容,这就保证了它的可靠性和学术性和来源。 《万历十五年》的英文名直译过来就是“1587,无关紧要的一年”,这正是这本书的独到所在,在本书的第一章,作者写道:“当年,在我国的朝廷上发生了若干位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时间。这些事件,表面上看起来虽似末段小节,但实质上确实从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其间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本书也正是紧紧围绕万历十五年发生的一些事一些人对从前和将来的发展展开详细,独到的诉述。一般来说,记载,研究历史的书籍都大凡枯燥乏味,但此书却不同,黄仁宇老先生的妙笔,读起来既又不枯燥也不乏味,反而读起来像侦探小说一样一气呵成,让人深入其中。我在读《万历十五年》时经常会因为看到某个句子或是某个例子会心一笑。本书中最有趣的莫过于那些例子,这些例子不但闻所未闻,而且完全颠覆了我们一般在影视作品或者文学作品当中所见到的历史。在这里历史总是很有趣甚至是幽默甚至是不可能,根本不像是真的历史,倒像是作者杜撰的小说。比如戚继光也会向张居正行贿,首辅申时行因为一时的妥协放过了剿灭皇太极的机会导致后来的明朝被皇太极所灭,万历皇帝和当时的朝臣是对立的两派,最惊讶的莫过于当时倭寇的入侵并非单纯的外敌入侵,而是由于万历皇帝关闭了当时的海关大门,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致使原来沿海经贸比较发达的对外贸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万历十五年(1584)读书笔记 个人主要看法和观点 读后主要困惑和问题 数年前,曾收到过一本母亲的朋友赠送的《万历十五年》,当时将它作为一本故事书囫囵读完,只觉文笔优美流畅,内容引人入胜,并没有太深的感受。如今,在作业要求的泛读书目中看到这本书,重新翻开,细细品读,感觉到的是蕴藉其中的是对于历史直切要害的剖析。 全书从五种人物的角度出发,以万历十五年,也就是公元1587年为点,来深度剖析当时的政治制度,试图从制度角度来说明明朝的衰亡,这种衰亡是可悲的,亦是咎由自取的。 张居正:生前身后两重天 万历十三年(即1582年),万历皇帝最为倚重的元辅张居正去世,这位半生力求改革、权倾朝野的首辅大臣不会想到,在他死后不到半年(1582年年底)他便被盖棺定论为结党营私、妄图把持朝廷大政,居心否则的佞臣,随后张家被抄,其亲属被夺官流放。 一个厉行改革的首辅大臣,曾一度掌管着举国的决策大权,却沦落至此,子孙都不得保全,不禁令人唏嘘。由于王朝制度的不健全,判人对错皆以道德和礼法代替法律和制度张居正提倡厉行节约,自身作风却不俭约,成为最后百官弹劾他的主要着眼点,以至于磨灭了他身前所有的功绩,而将其一生涂污。然而,事后张家追缴的家财相加总共仅十余万两白银之数,这对于一个众大臣所言的“欺君毒民、卖官鬻(yu)爵”的“大奸之臣”应有的家产出入甚大。这其中暴露出舆情的局限性与极端性,所谓“倒张”,声张者也仅仅是为自己的爵禄着想,而非出自对王朝的忠诚。 这是封建社会的毒瘤之一,每个人,无论官阶多高,只要衣食住行说中任何一点存在着

污点,他/她便可能成为其他人攻讦的对象。甚至于,哪怕你一生未走错过,只要有一群人足以形成强大的舆论氛围,也便可以使你“死无葬身之地”,开棺戮尸之举见诸史文。 中国人向来推崇的中庸之道,部分原因也自于此。“树大招风,风必折之”,统治者难以容忍有臣子的地位威胁到其地位,同僚也不会允许存在着一个时时刻刻能威胁到自身利益的官员的存在。以道德替代法律,也是这种恐慌的根源,一旦一个人位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其权力也相应的膨胀,其也愈加难以约束自身的欲望,吕不韦,王莽,鳌拜,都曾站上统治阶级的最高层,但最后都难得善终。跳出这些人所做所为的对错而看,有些“罪状”,是这些权倾朝野者所不可能避免的,或者说,有些事情是因为制度的局限性的必然结果。比如说,“任用私人”,这是最常见于描述所谓“奸人佞臣”的罪行的了,但是,我国传统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早已注定了这种情况是无法避免的。奸臣权臣需要靠“私人”稳固自己的权力,为自己牟利,忠臣能臣也需要靠“私人”来协助推行自己的政策方针,了解各地州郡实情。整套统治制度本就建立在通人情、讲道德的基础上,何谈以科学、客观的手段治国理政?况且,旧时交通不便,又有谁能考证这个县今年产了多少稻米,那个县水涝灾情究竟如何呢?这种条件下,那些在金字塔顶端的人也只有靠“自己人”来获取相对真实的情况。 而张居正所力行的改革,总体而言,对王朝利大于弊,比如,他一直力推的,重新丈量土地,严追各地应缴赋税等政策,但整个王朝积弊已深,又因为他的位高权重和锋芒毕露,威胁到其他文官的利益和升迁。于是,反张派必欲除之而后快,奈何,张对朝廷贡献之大,与万历皇帝关系之亲,让心怀不满者无处下手。只能等到世间再无张居正,才终于掀起一股倒张的浪潮,使其尸骨未寒,便遭受参劾,直至后人被抄家放逐。他生前所做的一切改革努力也随之而去,明朝也重回浑浑噩噩原地蹒跚的轨道。 万历十五年,前任首辅大臣张居正在朝堂中的影子渐渐淡去,继任者申时行战战兢兢地维系着皇帝与文官间脆弱的平衡,四万名身着锦袍的文臣在太和殿与文渊阁间形成了一条强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2000字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2000字 《万历十五年》这本书的英译名为“15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1587年,无关紧要的一年》),没翻开这本书之前,我以为书中所写是1587年中国历史上所发生之事。读完之后,才了解到,这一年,是万历皇帝登上天子宝座的第十五年,这一年,其实并无大事可述。 但看似平平淡淡的这一年,其实却发生了一些事情。表面看似都是些细枝末节的小事,实际上却是大事发生的前兆,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作者黄仁宇先生以一种“大历史观”的手法详细记叙了明朝从兴盛走向衰败的过程中发生的人和事,“大历史观”本质上就是通过客观的分析史料,究察社会现象其蝴蝶效应的源头。1587年看似一派太平的大明朝,已逐步走向衰落和灭亡。 作者把万历皇帝和五位著名的大臣作为书中主线,从多个横截面去叙述他们的生活,从中折射出明代中国社会的完整面貌。万历皇帝、首辅张居正、继任首辅申时行、文官海瑞、武将戚继光、哲学家李贽,各在其位,都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可在那个时代,上至天子,下至庶民,悲哀的命运无一人逃脱。不管是怠政的皇帝,还是独裁的张居正,调和的申时行,富于创造的戚继光,廉洁奉公的海瑞,思想进步的李贽,他们通通没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

万历八岁便坐上了皇帝的宝座,可这个年轻的皇帝,一生都没能在政治上发挥自己的个性和创造力,只能和文官集团做着消极对抗,充当一个活着的祖宗。 张居正在位时权倾朝野,可他自信过度,他把所有文官摆在他个人的严格监控之下,严厉过度,以致引起了文官集团的憎恨。一经逝世,便被群起而攻之,最后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 申时行坚持调济折衷的原则,他懂得为臣之道,也看透了国家最大的问题便是文官集团,但这个体制上存在的罅隙越来越大,找到一个折衷的办法也越来越困难,而与此同时皇帝励精图治的愿景也被消耗殆尽,他只能留下一纸离职书与一声叹息。 海瑞是彻彻底底把孔孟之道奉为内心准则并贯彻了自己一生的人,但文官集团虽以孔孟主义自居,但毕竟还是把这些视为利用工具,遵守与否,取决于与他们的利益是否相安无忧。 戚继光能在体制内适应环境以发挥他的才干,他善于在技术上调和各式各样的矛盾,可他推行的整套措施在事实上已经打破了文官集团所力图保持的平衡,为此,他付出了晚景凄凉的代价。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俗话说读史使人明智,之前对史书的接触并不多,偶然间得知《万历十五年》评价很高,便尝试着来阅读这本由美籍华人黄仁宇老先生所著的明史研究专著,对于不常读史书的我来说确实显得晦涩难啃,但却带给人对社会与人生两者间关系的深深思索。以下是个人对本书的浅悟: 本书虽然以《万历十五年》为题,但与其他平铺直叙的史书不同,黄仁宇老先生以独特的视角,以明朝晚年的公元1587年,即万历朝十五年,作为切入口,描述这一年看似歌舞升平,实则上通过许多事件又蕴含、预示着大明王朝已经走到尽头。万历十五年作为叙述的线索和落脚点,全面地展示了明代后期万历年间从皇帝到官员国家暗藏的症结,显示了在落后的制度里无论怎样的个人,身处在何等位置,做出怎样的努力,无论是他个人,还是他所想改变和摆脱的社会环境,都被沉重的制度牢牢禁锢着,让个人成为了这制度的牺牲品。既然个人凭一己之力已无法做出任何改变,这制度让明王朝离开了世界的中心,甚至无法跟上白山黑水边上一个小部落的节奏,明王朝已经到了沉没的边缘,落日沉沉,败落已经是无可奈何的事了。 黄仁宇老先生选择了几个独立的人物作为章节来撰写,他选择的这些人颇具代表性,总是把他们放在一个更大的社

会制度与背景中来叙述,他们看起来是个人,他们认识到了自己时代前进与滞后的碰撞中所出现的问题,也付出自己的努力,他们都是作者认为那个时代中的佼佼者,但无论是坚持道德的力量维持复古亦或是某种程度追求自由和变革,结果对于个人命运或者个人的社会追求来说都是失败的。因为单凭一己之力无法对抗制度,每个人都是制度链条中的一分子,当他想改变这链条时,他无疑会被链条上的其他人所残酷打压,维持守旧平衡的集体力量是强大的,而想阻挡时代的前进也是个人办不到的。因此即使某个人意识到了现实与社会制度的格格不入,他也无法把自己的想法付诸实际,只能感受着社会的暗流涌动而束手无策。 个人体会比较深刻的是前面几章所写的万历皇帝,万历皇帝在万历十五年时,已心灰意懒,多年没有上朝了。万历曾经也是一个野心勃勃,希望通过励精图治达到”万历中兴”的有为的皇帝。而文官集团只希望皇帝做一个象征,一个毫无主见的傀儡,在各种繁琐的近宗教式的仪式中扮演一种道德上的楷模,以之教化百姓、团结官僚集团。我过去以为皇帝无所不能,什么事都可以按自己的想法去办,但历史告诉我不是这样的。万历是一只囚禁笼内的鸟,而这只笼子是成熟的文官集团。万历在笼中失去有天性之爱的正常人的生活,母亲的感激不能慈爱地表达,妻子妃嫔对万历仅是畏惧,儿子在争储中疏远,连唯一有心灵交流的郑妃也无法使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5篇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5篇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1 《万历十五年》是由美籍华人学者黄仁宇写的一本好书,自1979年首次在美国出版后广受好评。近日,通过拜读此书,深受启发。 黄仁宇先生选取了1587年前后发生的几件小事,简单扼要的提出了“大历史观”。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其间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 全书共讲述了六个人物----一个皇帝(万历)、两任元辅大学士(张居正、申时行)、一个模范官僚(海瑞)、一个杰出孤独的将领(戚继光)、一个自相冲突的哲学家李贽。最后,从作者的大历史观得出结论:1587年,即万历十五年,表面上无事可记,然而四海升平的表面之下,千年帝国崩溃的隐患早已埋下。书中所述的人物都是悲剧性结局(皇帝也不例外),故万历十五年的历史,也是失败的历史!其著作主旨在书中末段提出:“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 万历年间,大明王朝歌舞升平,一切看起来欣欣向荣,然而,一切却显得十分无序,各种潜规则盛行。张居正的改革被完全废止,本人在死后也遭受株连,整个文官集团出于自身考虑完全不顾国家、人

民,绑架整个社会意志谋取集团利益,连戚继光这样的武将也为了自保而不得不接受潜规则。可以说,大明帝国精英群体身处在这种固若金汤的传统和潜规则之中,或如履薄冰,或飞蛾扑火,或大声疾呼,但无一幸免,全都败下阵来。其实,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何尝不是这样!清朝末期的中兴之臣,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们,虽聪慧过人,纵横捭阖,却也逃脱不了一样的失败命运。 历史也向今天的我们发出了一样的拷问:如何破除根深蒂固的潜规则?如何让身处其中的人不疲于应付?如何保证社会的良性发展?我的思考是,加强制度化建设,减少人为干预,才能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推动制度的制定和落实,其实质就是保证整个社会的公平正义!通过科学完善的制度,不仅能够破除各种潜规则,让政府的权利在阳光下运行,同时,也可以让政府在落实政策时,更有底气和自信。读后感-;我认为,更深远的意义在于,一旦形成思维的习惯化,这种公平和透明可以大大提高整个社会的运行效率,进而推动社会的文明和发展。 但是另外一方面,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书中张居正的改革就是最鲜明的例子。无论是改革,亦或是制度的制定和落实,都必须蹄疾步稳。在此过程中,遭受反复,遭到攻击,遭遇诘难,都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但只要坚定信心,一定可以走出《万历十五年》中的怪圈,走出一条康庄大道! 《万历十五年》这本书可以说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野,从简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第一章:万历皇帝 读完第一章“万历皇帝”章首从万历皇帝只是个八岁孩童就登上皇帝宝位到章末的万历皇帝成长到了中年期,纵览中国历史皇位的世袭就是中国历代发展局限和灭亡的根源。八岁就能能为国家君主,他根本还弄不清“皇帝”为何物,却要审理决定国家大事,虽然贵为天子,但实质上不过是某种制度所需要的产物,因此也就能理解他为何会受到服人郑氏、张四维倒张派的怂恿做出没有根据的断决。 第二章:首辅申时行 申时行在张四维死后当上了首辅,由于张居正的提拔得以稳住在翰林院的地位,却因为张居正死后被满朝文官抄家,陷于这种尴尬的身份。身为皇帝身边的一把手申时行明白必须让朝廷摆脱张居正模式的控制,他明白在这么一个实施中央集权制的国家,精神上支柱我道德,管理方法却为文牍。所以1必须处理好和文官的人事关系。2做皇帝和文官间的和事佬(皇帝和文官间相互猜疑)表现自己的诚意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认清文官的双重性格,让文官得到他们的需要发挥他们的情感。3以文官间的相互依赖和伦理道德作为治国的标准。4废除张居正时期的“考成法”(包括税收、政绩)。得到官员的赏识。5取得万历皇帝的信任,独揽建筑工程。 第三章:世间已无张居正 经过多年张居正模式已渐渐消灭,申时行也辞呈,万历孤立无助,虽然为天子却如同前面所说的只不过是某种制度的产物。待他看清楚这一些,却受于众文官的压制,只能以消极对待。张居正模式、可能不是长久之计,但却在短时间内发挥作用,就好比斯大林模式可能并不适合时代的长期,但却在短期内作用显著,申时行降低了标准也没达到目的,所以一个朝代终将走向灭亡。 第四章:或者的祖宗 活着的祖宗即为万历皇帝,皇帝职位并没有给其带来实际的权力,所以万历的生活受各种礼仪、道德、文官等压制。生活消极,生前就开始为自己死后建陵墓,实则没权,同时又收人尊敬,活生生一个“祖宗”。 第五章:古怪的模范官僚——海瑞 海瑞不信“道德”得以治国之说,相信法律得以治国。然而在一个全体官员控制的腐败朝政,不讲“情理”过分原则必将遭到排斥和必定是失败的,因此也就能理解海瑞坎坷的一生了。第六章:孤独的将领——戚继光 武官戚继光拥有惊人的军事才华也得到张居正、谭纶的支持和提拔,但在一个封闭的社会武官的势力达到一定程度威胁到文官的统治地位势必会得到文官的打击,所以在张居正死后被抄家,戚继光也逃脱不了被弹劾的命运。 第七章:自相冲突的哲学家——李贽 李贽的自我冲突体现在他片段式的言论中,没有创造出一种自成体系的理论。一半唯物,一半唯心。到了知天命年段削发为僧。为了逃脱氏族使命、朝政杂事,享受自由,但笔下的内容依然不能越出这一范畴。李贽的悲观并不属于个人也属于所属时代。 总的来说万历时期实为一段失败历史,但有了这样一个历史的大失败,就可以保证冲突即开,因此给中国留下了一个翻天覆地、彻底改造历史的机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