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魏氏祖传中医眼科简介.总结

魏氏祖传中医眼科简介.总结

魏氏祖传中医眼科简介.总结
魏氏祖传中医眼科简介.总结

魏氏祖传中医眼科

中医眼科学(Chinese Ophth lmology orTraditonal Ophthalmology in China )的概念尚待商榷。然而,中国人,尤其是眼科和视觉科学工作者数千年来对人类眼科和视觉科学的巨大贡献有目共睹,甲骨文上对目及目疾的描述、华佗对颅恼和眼科手术的成功实施、审视瑶函对诸多眼病诊治的精辟记载,等等,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眼科学夕日的无比灿烂辉煌!为我国人民的眼病防治和身心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8、19世纪和20世纪上半叶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落后所致中国眼科的沉沦亦是不挣的事实。自19世纪后起的百余年来,西方医学的理论和技术传入我国,包括各种抗菌素、维生素、激素、免疫抑制剂、细胞毒剂的应用,以及激光和准分子激光、角膜移植、玻璃体切除手术的开展,等等,为我国人民的防盲治盲发挥了、而且还将继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某些慢性免疫炎症,如视网膜葡萄膜炎、Eale?s病,特别是诸多退行性或变性疾病,如玻璃体混浊和视网膜变性(老年黄斑变性和视网膜色素变性)、屈光不正性视神经视网膜退行病变(Ametropic degenertivc neuro-retinopathy)、视神经炎症和退行性病变(Lebcr,shereditary optic neuropathy,LHON),高血压眼底病变,糖尿病眼底病变,缺血性视网膜视神经病变(Ischemic optic neuropathics),等这些眼疾治疗棘手,甚或无明确疗法。大量的事实表明,中医药学对上述疾病、患者显示良好的治疗作用。通过基础和临床研究,已明确的药理机制包括改善微循环、糖皮质激素样作用而无其毒副作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的作用;对免疫系统的增强、抑制、调节,或双向调节作用;延缓或阻止细胞凋亡,以及提高视敏度等,从而达到调节免疫、抑制炎症、促进眼内渗出和出血吸收,或称之为清热解毒、软坚化痰和平肝降火、补肾明目等作用。看来很可能,祖国医学在未来的眼科和视觉科学中将发挥西方医药学无可替代的、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博兴县魏氏中医眼科至今已有近两百年历史。前身为松菊堂。“松菊堂”坐落于山东省博兴县中辛安的“松菊堂”则是以医技见长。1887年(清光绪13年)魏儒正弃儒从医,创建“松菊堂”,对医学精益求精,通晓各科,专长眼科,善治各类疑难眼病,也有自制眼药十余种,远近求诊者络绎不绝,门庭若市。子魏纯纳,孙魏世臣均事其业,精医药,使“松菊堂”历经百年而不衰。进入21世纪。现有其第四代传人魏鸿旗、魏鸿友中医眼科仍领冠山东中医眼科界,五代传人也从医,堪称是医药世家。笔者毕业后有幸与魏世臣及其子魏鸿旗、魏鸿友同事几年,亲睹魏世臣老先生生前诊病遣药,其用方非常精炼 ,用量小,疗效的确很好,经方应用准确精到。品行高风亮节,实乃名医风范。其子现已退休,中西医结合治疗眼疾是其专长。魏儒正为魏氏眼科之祖,第二代魏儒正之子有魏纯讷继承;第三代魏纯讷之子魏世臣继承;第四代有魏世臣之子魏鸿友继承。魏氏眼科祖传四代,一脉相承,在医学上遵古而不泥古,继承中有发展,对中医眼科知识宝库及家传秘方.验方作了有益的探索,增添了新的内容:历代省市县文史资料都有记载,历代传人,医德清高,博济广施,悲天悯人,大有超然物外,敦厚淳朴之风,惠风所及,世人受益良深。

曾祖魏儒正字端溪(1847—1929),是魏氏中医眼科的创始人,终年八十二岁,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中辛安人。少年读私塾,中年在县城北关侯门教书。1891年仲秋,因其弟妹偶染目疾,四处求医治疗无效,变作旋螺(角膜穿孔,虹膜脱出),虽遍访名医,仍不能治愈。此事激发他立志学医,购置数种眼科书籍,刻苦攻读,逐渐精通眼科医术。为其弟妹治眼病,仅年余便痊愈。从此,他更加刻苦学习,认真研读,医学根底日渐深厚,近村邻舍前来求治眼病的也与日俱增。以致高苑、青城、桓台、长山、无棣、利津、滨县、蒲台等地来就诊者,络绎不绝。在他的遗作《眼科集要》中宁夏府通判截取县知事荆士峨为其写的序中曰:·······民国六年春,因病目往竭,至,则其门如市,男妇老幼纷列满堂,皆与我同病呼吁求救者也。

魏儒正行医40余年。花甲年后,开始总结其临床经验。花费五、六年的时间,著成《眼科集要》四卷和诊治杂病的《时疫三书》。(此书现未查清存处)。他的遗作为其后代继承眼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魏儒正不但擅长眼科,对杂病也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他高超的医术,颇受人们赞扬。山东省选授议员安徽县知事舒耀南为《眼科集要》写的序中曰:······“余少子天宫,年十二龄,肄业县城高等小学,患有目疾,辍学年余,医治罔效。辛酋携至济垣医院诊治,院中英人某老博士,须须毵毵年六十余,盖是眼科专家也。其曰是名睞粒,最普通而难治,欧美医学家研究有年而无良方治之,······因

携往见先生,蒙赠丸散各一剂,如法服之,旬余痊愈,后亦不再复发“

登州府教授李焯为《眼科集要》所作序中说:在乡晤端溪,问所业,以习眼科对。““是医学甚深,不止眼科也。”“盖平时萃群书之义深造,自得左右逢源,宜其应手奏效也。如邑侯王公符之夫人目患,吴公贻甫之痢疾,龙公紫珊之痰喘,谢公伯符之虚劳皆药到病除,余所亲见。是其专门眼科者所能为,即以眼科论,端溪已超上乘禅矣······。”

魏儒正治学严谨,从不掩过饰非。他不但把成功的经验公布于世,而且也把失败的教训告诉他人。晚年他总结出医有十弊:即经理不通,药性欠明,脉诀未晓,虚实不分,轮廓莫辨,药症不投,拘滞成方,昧于权度,翳障误认,补泄错施。给后人留下有益的鉴戒。

魏儒正不为名不为利,谦虚谨慎,对病人认真负责。不但自己如此,而且还劝勉同道都要这样做。他曾写了两首七言古体诗载入《眼科集要》,以此表达他的这种思想。

一.辞浮名

少年业儒中年医,

医学徒劳儒学弃。

浅见寡闻心自愧,

浮名尤恐达人知。

誉来未喜毁何戚,

可否经年七十时。

银海精微通粗理,

羞诓车马日云集。

二.劝勉同学

五轮八廓认得端,

脏腑经络尽包含。

落笔不清非小可,

灵光一失再明难。

医学多读眼界宽,

奥理无穷自细参。

效验须将阴骘种,

积功修德福绵绵。

其子魏纯讷(1880—1949)字子欲,自幼读私塾,17岁从父学医。由于父亲的身教言传,五、六年时间即掌握了诊治眼病的技能,并能把祖传验方灵活地运用到实践中,取得显著疗效,声誉渐高。

魏纯讷常说:“学贵博而能长,未有不博而能长者也。”他认为,眼虽是局部器官,但和五脏六腑紧密相关。眼科是在内科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打好内科基础,是学好眼科的根基。所以,他不但主攻眼科专著,而且精心研读《内经》、《伤寒》、《金匮》、《温病》等医著。因而眼科、内科俱佳。

魏纯讷20多岁独立应诊。每天来诊者门庭若市。他一丝不苟,治眼病既切脉又察舌,脉症合参,遣方用药准确,效如桴鼓。他不但全面继承了父亲的医术,且有发展和创新。经多年临床实践,他创制了专治沙眼性血管翳的“拨云丹”眼药。为了方便远道而来的病人,他还苦心研制了治疗内障眼病的“复明丸”和专治小儿眼的“鸡肝散”,临床效果均佳。

魏纯讷行医40余载,对中医眼科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为了继承和发扬祖国的医学遗产,把宝贵的临床经验留给后人,他将平时收集的200余例疑难病例整理成《眼科临症录》,对病因、病机、辩证论证、治则、方药等都做了详细记录。他为了自己的临床经验与父亲的经验融为一体,50余岁时,着手对《眼科集要》重新整理,暂定名《重定眼科集要》。手续未完,在日军扫荡中不幸失落。1949年春,魏纯讷因病与世长辞,终年69岁。

第三代传人魏世臣魏氏中医眼科字济卿(1923-1997)博兴县中医医院眼科专家教授(1923—1997)曾在滨州市博兴县人民医院工作。临症50余年他不但对中医眼科有较深的造诣,而且对中医内科.妇科.儿科也有一定的临床经验,所以在群众中有较高的声誉。任县历届政协常委,1—9届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两次出席省和地区召开的眼科学术交流会,曾被邀请去滨州卫校中医班进行中医眼科学讲座。一九八五年十月出席省政协召开的各界人士交流大会。魏世臣仅读过八年私塾,初学中医难度是很大的。况且那时的医书都是古文,医理深奥,难懂,弄通已感困难,付诸实践更非易事。但他牢记“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隋”。认为一个人要想在医学上有所成就一要靠勤,二要靠思,要勤于学而敏于思。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家父魏纯讷言传身教下,朝夕展诵医书《内经》.《本草纲目》.《银海精微》.《审视瑶函》等。对《审视瑶函》中的精髓“识病辩证详明金玉赋”融会贯通。

魏世臣靠勤奋,博采众长,古为今用,取其精华。五轮辩证,是中医眼科的传统辩证方法,但是,他认为这一辩证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他研读《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典著,运用其方法治疗眼病取得显著的疗效。为了继承和发扬祖辈的临床经验,1967-1969年利用三年时间将平时积累的经验撰写《中医眼科集腋》一书,流传于后。

第四代传人魏鸿友,大学学历,原滨州市博兴县中医院眼科医生,主治医师,现任魏氏中医眼科主任,从事眼科临床工作30四十余年,精通眼科中医理论,及西医诊断,通过运用西医临床诊断结合中医辨证施治的治疗方法,善治各种内外疑难眼病尤其对于像病毒性、真菌性、细菌性、角膜炎及角膜云翳、斑翳、巩膜炎、葡萄膜炎及视神经、视网膜等各种眼外、眼底病变的治疗,有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

魏鸿友1975年在县人民医院工作。根据卫生部《名老中医带高徒》文件精神,经本县卫生行政部门批准,1978年跟随家父魏世臣潜心学习中医四年。将魏氏中医眼科的历代秘方、验方.辩证技巧全部掌握。学习期满后,先后在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独立从事中医眼科临床四十余年。

四十多年来,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在医学上遵古而不泥古,继承中有发展,对中医眼科知识宝库及家传秘方.验方作了更加深入的探索,总结了深厚的治疗临床眼科疾病的经验。多年坚持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使用现代化检查手段运用中医中药的治疗优势作出明确的诊断和疗效显著的治疗措施。先后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

四十多年来通过熟练运用世家辩证方略为广大患者送去了光明,带来了希望。得到了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在家父魏世臣言传身教下,较好的将理、法、方、药融会贯通。受到了本地及周边省市广大患者的信任和好评。

书是我们时代的生命——别林斯基

书籍是巨大的力量——列宁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统——莎士比亚

书籍是人类思想的宝库——乌申斯基

书籍——举世之宝——梭罗

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别林斯基

书是唯一不死的东西——丘特

书籍使人们成为宇宙的主人——巴甫连柯

书中横卧着整个过去的灵魂——卡莱尔

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人离开了书,如同离开空气一样不能生活——科洛廖夫

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去和未来文化生活的源泉——库法耶夫

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雨果

眼科学考试重点总结-填空

眼底镜检查的“四右四左”原则 站在被检查者左(右)侧,用左(右)手持眼底镜,用左(右)眼观察被检查者的左(右)眼。 角膜的解剖分层:①上皮层:鳞状上皮,②前弹力层,③基质层:胶原纤维,④后弹力层:内皮细胞的基底膜,⑤内皮层。 眼外伤的急救原则:复合伤—救命保眼,化学伤—清水冲洗,开放伤—预防加重。 眼外伤的初期处理原则:①慎重去除组织,②分期处理破裂,③尽量不做眼摘,④及时合理用药。 结膜病 1.结膜炎症体征有结膜充血、水肿、渗出物、乳头增生、滤泡、伪膜和真膜、肉芽肿、假性上睑下垂,耳前淋巴结肿大等 2.结膜充血与睫状充血区别: 起源眼睑动脉弓睫状前动脉 颜色鲜红深红 部位近穹隆愈明显近角膜缘明显 移动性+ — 肾上腺素反应+ — 疾病结膜炎角膜炎虹膜炎 3.结膜炎急性者切忌包扎、禁止结膜下注射 4.急性或亚急性细菌性结膜炎又称“急性卡他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 特征——异物感、烧灼感、3-4d达高峰、结膜充血、大量粘液脓性 治疗——局部冲洗结膜囊(大量)、滴眼液点眼,涂眼膏 全身口服头孢类抗生素 预防隔离、消毒 5.眼表疾病的治疗原则:眼表重建 6.结膜炎治疗原则:针对病因治疗 局部为主滴眼液点眼、冲洗结膜囊 必要时辅以全身用药 7.结膜炎预防:提倡勤洗手、洗脸、不用手和衣袖擦眼 传染性结膜炎患者应隔离,患者用过的盥洗用具必须采取隔离并消毒处理。医务人员检查后要洗手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对人员集中场所进行卫生宣传、定期检查、加强管理 8.超急性细菌性结膜炎

是由奈瑟菌属细菌(淋球菌或脑膜炎球菌)引起。其特征为:潜伏期短,病情进展迅速,结膜充血水肿伴有大量脓性分泌物。约有15%~40%患者可迅速引起角膜混浊,浸润,周边或中央角膜溃疡,治疗不及时,几天后可发生角膜穿孔,严重威胁视力。 9.新生儿淋球菌性结膜炎潜伏期2~5天者多为产道感染,出生后7天发病者为产后感染。双眼常同时受累。有畏光、流泪,结膜高度水肿,重者突出于睑裂之外,可有假膜形成。分泌物由病初的浆液性很快转变为脓性,脓液量多,不断从睑裂流出,故又有“脓漏眼”之称。常有耳前淋巴结肿大和压痛。严重病例可并发角膜溃疡甚至眼内炎。 10.急性\亚急性细菌性结膜炎 俗称“红眼病”,常由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感染引起,春秋多见,散发或流行,潜伏期1-3天,传染性极强,两眼同时或先后发病,异物感、烧灼感,3-4d达高峰,结膜充血,大量粘液脓性。 治疗原则:1. 局部:冲洗结膜囊(大量)、滴眼液点眼,涂眼膏 2. 全身:口服头孢类抗生素 3. 预防:将患者隔离、消毒其接触物 11.沙眼:是由沙眼衣原体感染所致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结膜角膜炎,是导致盲的主要疾病之一。特征:乳头增生、上下穹窿部结膜满布滤泡、沙眼性角膜血管翳、Herbet小凹、Arlt线后遗症和并发症:睑内翻和倒睫、上睑下垂、睑球粘连、实质性角结膜干燥症、慢性泪囊炎、角膜混浊 12.流行性角结膜炎特征:腺病毒、水样分泌物、充血水肿、滤泡和结膜下出血、伪膜、角膜上皮下浸润、耳前淋巴结肿大和压痛 13.春季角结膜炎:持续性瘙痒、乳头呈铺路石样排列、愈合后不留瘢痕 1.维生素C为(酸)性物质,用于(碱)性烧伤。 4. 常见眼烧伤的强碱有(氢氧化钠),(生石灰),(氨水)。 5. 睫状体挫伤后,由于(睫状体)损伤和(睫状体)脱离,可引起低眼压。 6.前房出血的常见并发症(继发性青光眼),(角膜血染)。 7.挫伤性虹膜根部离断是虹膜根部和(睫状体)的离断。临床上可见到(“D”字)型瞳孔,如离断较大或在睑裂处,可有(单眼复视)出现,需手术治疗。 1.角膜水平径小于(10)mm为小角膜。 2.角膜的感觉神经由(睫状长神经)支配。 3.泪道由(上下泪点、上下泪小管、泪总管、泪囊、鼻泪管)组成。 4.视网膜神经上皮细胞分两种,锥细胞,集中在黄斑区,司(明视觉和色觉);另一种为杆细胞,分布于周边区,司(暗视觉和无色视觉),如功能发生障碍,则(夜盲)。5.眼感觉神经是(三叉神经),支配上睑提肌的是(动眼神经)。 6.眶上裂居于视神经孔外侧,通过此处的颅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三叉神经第一支)。 7.眼球的屈光间质(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1.眼内肌有睫状肌_,_瞳孔括约肌_,__瞳孔开大肌_.

中西医结合眼科学重点总结

1眼为视觉器官,右眼球、视路、和附属器组成。 2眼球壁:外层:角膜、巩膜(纤维膜)中层:红魔、睫状体、脉络膜;内层(视网膜)视锥、视杆细胞 3黄斑:在视网膜后极部,离视乳头颞部约3毫米处,有一浅漏斗状小凹区,含有丰富叶黄素 3屈光间质:防水、晶状体、玻璃体、角膜 4眼的附属器:1眼眶2眼睑3结膜4泪器,眼外肌 5五轮学说:血轮(两眦)属心;气轮(白睛)属肺;肉轮(胞睑)属脾;水轮(瞳神)属肾;风轮(黑睛)属肝 6视力:也称为是敏感度,指测量最小可分辨空间的大小,是眼睛对周围环境的敏感性的总和当眼球平行向前注视一固定点是,其所察觉到的全部空间范围,主要检查周边视网膜的功能 7生理盲点:是视盘在视野屏上的投影 8视功能的检查:1视力检查2视野3色觉4对比敏感度5立体感觉 9外障:指发生在胞睑两眦白睛黑睛的眼病,相当于西医的外眼病;内障:指发生在瞳神晶珠视衣目系的眼内组织(狭义内障指晶珠混浊,下归档与西医的白内障;广义的包括发生在瞳神及其后一切眼内组织的病变---内眼病)10白睛红赤:指位于白睛浅层起于周边,颜色鲜红呈树枝状推之可动,点用0.1%肾上腺素喉红赤小时—结膜充血 11抱轮红赤:位于白睛深层环绕黑睛周围发红,颜色紫暗呈毛刷状推之不动,经上处理红赤不消失—睫状充血 12白睛红赤:白睛红赤与抱轮红赤同时存在相当于西医学之混合充血 13翳:狭义的翳专指黑晶浑浊,广义的翳则指黑晶和晶珠混浊 14新翳:黑睛混浊表面粗糙境界模糊,有发展趋势,伴目赤疼痛流泪,相当于西医之角膜炎症性病变 15宿翳:黑睛混浊,表面光滑境界清楚无发展趋势,无目赤疼痛无流泪症状---角膜瘢痕 16退翳明目法:用具有退翳作用的方药,以消除角膜混浊的眼科独特方法,仅适用于黑睛生翳者 17滴眼剂使用方法:给药时座位卧位均可,令患者双目上视,拉开下睑将药水滴入穹窿,放松下睑,闭眼1-3分钟 18热疗法:温热能促使部分血管扩张,改善血循环,增加血流量,增强抗体和免疫力,促进炎性渗出和水肿的吸收,温热还可在细胞水平上提高组织的代谢能力特别是代谢的活力,有利于炎症的康复 19冷疗法:冷敷具有散热凉血,止血定痛之功,适用于眼睑外伤,24H内的皮下出血肿胀。可用于眼部红肿热痛 20睑腺炎:是细菌侵入眼睑腺体而导致的急性化脓性炎症(麦粒肿);症状:初期眼睑微痒不适,继则眼睑焮热疼痛,脓成溃破后诸症减轻消退,病情严重者可伴有全身发热恶寒;治疗原则:本病未化脓者内外合治已化脓者-排脓21睑板腺囊肿:是睑板腺的慢性肉芽肿性炎症。对比睑腺炎:囊肿:病危在眼睑皮下可触及圆形肿核,与皮肤不粘连不红不痛一般不化脓,病势缓;睑腺炎:病位多在近睑缘或睑内,有触痛之硬结红肿焮痛明显化脓溃破病势急22睑腺炎分类:鳞屑性睑腺炎、溃疡型睑腺炎、眦部睑腺炎 23上睑下垂:提上睑肌及Muller平滑肌功能不全导致上睑不能提起而呈下垂状态的眼病。病因:1先天禀赋不足,眼眦发育不全胞睑乏力所致2后天脾虚气弱青阳之气不生无力抬举胞睑3脾失健运聚湿生痰风痰阻络24慢性泪囊炎:是以常溢脓泪及冲洗泪道有粘液性分泌物反流为临床特征 25急性泪囊炎:是以泪囊及周围组织突发红肿热痛,多发生在慢性泪囊炎的基础上,与侵入细菌病毒力强机体抵抗力低有关。 26结膜炎临床表现:主要自觉症状是眼表的异物感,灼热或痒涩,如炎症累计角膜可有畏光流泪及疼痛,结膜充血 27睫状充血:血管起源与角膜深层血管网,呈深红色,越靠近角膜越明显,充血的血管不随结膜的移动而移动。讲0.1%的肾上腺素滴入结膜囊时,充血消失。治疗原则:首先要去除病因,以局部用药为主,必要时辅以全身治疗,局部治疗包括:点滴眼液、涂眼药膏、芥末囊冲洗 28沙眼:是一种有沙眼衣原体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结膜角膜炎,因睑表面粗糙不平形似沙粒,故称沙眼。 29临床表现:多发于儿童和少年时期,长双眼急性或亚急性发病,平均潜伏期5-14天;并发症和后遗症:睑内翻及倒睫、上睑下垂、实质性结膜干燥症、慢性泪囊炎、睑球粘连、角膜混浊溃疡 30体征:结膜乳头增生和滤泡形成,逐渐形成线状,网状瘢痕及角膜血管翳为特征 31角膜炎发展规律:致病因子侵袭角膜—局限性角膜侵润—角膜溃疡—角膜瘢痕—角膜穿孔—眼球萎缩则失明 32白内障:晶状体混浊称白内障。临床表现:视力障碍单眼复视或多视、近视、飞蚊症、虹视、夜盲昼盲色觉异常 33青光眼:是指与眼压升高有关的以视网膜视神经纤维萎缩,实盘凹陷和视野缺损为主要特征,为主要致盲眼病。 34眼内压:眼球内容物对眼球壁所施加的压力称为眼内压,正常压为10—21mmHg 35高眼压症:患者有持续高眼压,但实盘和视野检查均正常。 36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又称慢性单纯性青光眼,是一种由眼压升高而致视神经损害视野缺损最后导致失明的眼病。特点:眼压虽然升高,但防角宽而开放青风内障,检查可见双眼压实盘视野改变及瞳神对光反射的不对称性37原发性闭脚型青光眼:是一种周边虹膜堵塞小梁网或与小梁网产生久粘连,房水外流受阻,以引起眼压升高是功能损害为主要表现的青光眼。急性闭角型似绿风内障;慢性闭角型似黑风内障 38急性闭角性青光眼;分期:1临床前期2前驱期3急性发作期4间歇期5慢性期6绝对期 39急性闭角性青光眼/ 急性虹膜睫状体炎/急性结膜炎之间的比较:1眼痛:剧烈胀痛难忍/眼痛可忍,夜间痛/无2视力:剧降/明显下降/正常3分泌物:无/无/粘液脓性4虹视:有/无/无(如有,冲洗后无)5充血:混合充血/睫状充血或混合充血/结膜充血6角膜:水肿呈雾状混浊/透明,角膜后又沉着物7前房:浅/正常,房水混浊/正常8瞳孔:散大/缩小/正常9眼压:明显升高/正常或轻度升高/正常10呕恶:可有/无/无40葡萄膜炎:前葡萄膜炎中以虹膜睫状体炎最为常见,治疗时需首先散瞳 41交感性眼炎:是指眼穿通伤或内眼手术后出现栓眼肉芽肿性的全葡萄膜炎,受伤眼称为诱发眼,另眼为支感眼 42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早期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中医称为“消渴目病”。并发症:玻璃体脱落,牵拉性视网膜脱离,虹膜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其中后者最常见,也是致盲主要原因

中医眼科重点总结

萌芽时期:①《史记》中有“项羽亦重瞳子”之说,是世界上对于瞳孔异常最早的描记。 (南北朝前)②《春秋》中有“目不识五色之章为昧”,是世界上有关色盲的最早概念。 ③公元前4世纪的扁鹊已成为最早的五官科医生。 奠基时期:①唐代武德年间设立了太医署,太医署设九科,眼病、耳病与口齿病一并从内外(隋唐)科分出,组成耳目口齿科。 ②《龙眼树论》目前公认为我国第一部眼科专著。 ③隋代巢元方所著的《诸病源候论》,是有关夜盲的最早描述。 ④唐代孙思邈所著的《千金要方》中有用动物肝脏治疗夜盲症的方法。 ⑤唐代王焘编纂《外台秘要》中首载金针拔内障的方法,另有150余首眼病处方。 ⑥唐朝已能配制义眼 独立发展时期:①北宋年间眼科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发展。 (宋元)②宋代眼科领域出现五轮、八廓、内外障七十二症学说,反映了中医眼科独特理论的形成。 ③宋代已经开始使用眼镜。 兴盛时期:大量著作:明初倪维德所著《原机启微》,明末傅仁宇所著《审视瑶函》,明代王(明清)肯堂所著《证治准绳》,清代黄庭镜所著《目经大成》,清代顾锡所著《银海指南》。 眼球的解剖与生理 1、眼为视觉器官,包括眼球、视路、眼附属器。 2、成人眼球前后径约为24mm,垂直径23mm,横径(水平)约23.5mm。 3、眼球壁分为3层:外层纤维膜(前1/6为透明的角膜,后5/6为瓷白色的巩膜,二者相交区域为角 巩膜缘,共同构成完整封闭的眼球外壁,具有保护眼内组织和维持眼球形状的作用),中层葡萄膜,内层视网膜。 5、成人角膜横径为11.5-12mm,垂直径为10.5-11mm。 6、角膜的组织结构从外到内分为5层:①上皮细胞层(再生能力极强,炎症时多无分泌物)、②前弹力 层(抵抗力弱,极易损伤,不能再生,由结缔组织代替)、③基质层(最厚,占90%,不再生,由不透明瘢痕组织代替,分为角膜云翳、角膜斑翳、角膜白斑)、④后弹力层(可再生,富于弹性,抵抗力强)、⑤内皮细胞层(角膜-房水屏障功能,不再生)。角膜表面有一层泪膜,称角膜前泪膜。 7、角膜富含三叉神经末梢,感觉极其灵敏。角膜透明、无血管,营养代谢主要代谢主要来自房水、泪膜 和角膜缘血管网。重要的屈光介质之一,总屈光力为+43D. 8、巩膜呈乳白色,不透明,质地坚韧,有弹性,且坚固。表面组织富有血管、神经,发炎时疼痛较明显; 深层组织血管、神经少,代谢缓慢,病变时反应不剧烈,病程少较长。 9、角巩膜缘前界起于前弹力层止端,后缘为角膜后弹力层止端。角膜、巩膜和结膜三者在此处汇合。临 床部分眼内手术常用切口部位或重要标志。 10、葡萄膜分为:虹膜、睫状体、脉络膜。 11、虹膜内缘于中央形成瞳孔,其直径为2.5—4mm左右。虹膜具有丰富的血管和三叉神经纤维网,感觉特敏锐。炎症时,虹膜肿胀。纹理消失,伴剧烈的眼痛和大量渗出、甚至出血。 12、睫状体有丰富神经,富含血管,炎症时,眼痛和渗出明显。 13、脉络膜分为:脉络膜上腔、大血管层(血管网状条纹明显,豹纹眼底由来)、中血管层、毛细血管层、 玻璃膜。脉络膜血液主要来自睫状后短动脉,血管几多,血容量也大,有眼球血库之称,占眼球血总量65%,营养视网膜外层和玻璃体。毛落寞含丰富的色素,有遮光作用,使眼球成暗箱,确保成像清晰。不含感觉神经纤维、发炎时无疼痛感。 12、视网膜由外到内分为10层:①色素上皮层(血-视网膜外屏障)②视锥、视杆细胞层③外界膜④ 外核层⑤外丛状层⑥内核层⑦内丛状层⑧神经节细胞层⑨神经纤维层⑩内界膜。 视觉冲动由光感受器--→双极细胞--→神经节细胞三个神经元传递。 视网膜上有黄斑、视网膜的血管、视盘等。黄斑位于视盘颞侧约3mm处,呈横椭圆形凹陷区。正中为中心凹。视网膜的血管为视网膜中央动脉和中央静脉,分颞上、下支,鼻上、下支。

中医眼科复习总结

眼球大小: 成年时约为24mm。眼球壁:外层纤维膜,中层葡萄膜,内层视网膜。外层为纤维膜:角膜,巩膜,角巩膜缘。角膜的组织结构由前向后分为5层(1)上皮细胞层:再生能力强,损伤后可以修复,不遗留瘢痕(2)前弹力层:损伤后不能再生(3)基质层:无再生能力,为瘢痕组织代替(4)后弹力层:损伤后能再生(5)内皮细胞层:不能再生。角膜生理特点:1.透明,无血管2.有丰富的神经末梢。中层为葡萄膜: 葡萄膜又称血管膜,色素膜,富含色素和血管.由前向后为虹膜,睫状体,脉络膜。具有丰富的血管及色素,故分别称之为血管膜和色素膜,由于有丰富的血管和色素,所以具有供给眼球营养,遮光和暗室的作用。睫状体扁平部,是针拨白内障及晶状体,玻璃体等手术的理想部位。虹膜: 虹膜中央有瞳孔.瞳孔大小2.5-4mm。睫状体:睫状突分泌产生房水,睫状肌舒缩通过晶状体起调节作用。睫状上皮细胞分泌和睫状突超滤过,弥散形成房水。脉络膜: 有丰富的血管和色素细胞。介于视网膜与巩膜之间,作用为供应视网膜外层的营养、眼部温度调节的作用, 对眼球起遮光和暗房的作用。内层为视网膜:从外向内分为10层。视细胞层有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组成。视锥细胞为感光系统。视网膜上的重要组织有黄斑,视网膜的血管及视盘等。在黄斑区集中.视杆细胞在黄斑周边部.黄斑中心凹是视锥细胞最集中的地方。视盘: 是视网膜神经纤维汇集组成视神经,向视觉中枢走行.视盘中央呈漏斗状凹陷,称生理凹陷或视杯。瞳孔:是虹膜内缘于中央形成圆孔,称瞳孔。瞳孔可缩小,开大,调节进入眼内的光线。瞳孔周围有呈环形排列的瞳孔括约肌,受副交感神经支配,兴奋时瞳孔缩小;还有呈放射状排列的瞳孔开大肌,受交感神经支配,兴奋时具有扩大瞳孔的作用。 眼球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玻璃体,三者均为透明体。房水分前房,后房和房水。房水的主要功能:营养角膜,晶状体和玻璃体;维持,调节眼内压。循环途径:房水由睫状体产生后,由后房经过瞳孔进入前房,经前房角的小梁网进入巩膜静脉窦,再进入眼的静脉系统。眼附属器包括眼眶、眼睑、结膜、泪器、眼外肌。眼睑:于眼眶外面及眼球前面,分为上睑和下睑,组织学上眼睑从外到内分为5层:①眼睑皮肤②皮下组织③肌肉层(眼轮匝肌:面神经支配;提上睑肌:动眼神经支配,司眼睑开合④睑板⑤睑结膜。结膜:按解剖位置分为睑结膜、球结膜、穹窿结膜。泪器:包括分泌泪眼的泪腺和排泄泪液的泪道。泪道包括泪点、泪小管、泪总管、泪囊及鼻泪管。眼外肌:眼球的运动依赖6条眼外肌。每眼有四条直肌、两条斜肌。直肌是上、下、内、外直肌;斜肌是上、下斜肌。动眼神经支配:内、上、下直肌,下斜肌,提上睑肌;外展神经支配:外直肌;滑车神经支配:上斜肌。 名称对照表: 眼珠-眼球; 白睛-球结膜,球筋膜,前部巩膜; 黑睛-角膜; 黄仁-虹膜; 神水-房水; 瞳神-瞳孔; 晶珠-晶状体; 神膏-玻璃体; 视衣-视网膜; 睑弦-睑缘; 胞睑-眼睑; 五轮学说一.肉轮: 胞睑(含睑结膜),内应于脾.二.血轮: 两眦(含泪器,眦部结膜血管),内应于心三.气轮:白睛(含前部巩膜与球结膜),内应于肺. 四.风轮:黑睛(角膜),内应于肝五水轮:瞳神(含瞳孔及眼内组织),内应于肾远视力检查:视力表与被检者相距5m近视力检查:标准视力表置受检眼前30cm。视野:是指眼向前方固视时所见的空间范围,相对于视力的中心视锐度而言,它反映了周边视网膜的视力。距注视点30°以内的范围称为中心视野,30°以外的范围为周边视野。正常视野:正常人动态视野的平均值为:上方56°,下方74°,鼻侧65°,颞侧91°色觉检查:视网膜锥体细胞辨别颜色的能力称色觉。眼球突出度检查:我国正常人眼球突出度约为12—14mm,两眼差不超过2mm,眶距约为98mm。正常眼压为10—21mmHg视力检查: 视力=被检查者与视力表距离(m)/5M X 0.1 五轮辨证:运用五轮理论,通过观察各轮所显现的症状,去推断啊相应脏腑内蕴病变的方法,是眼科独特的辨证方法。五轮:指肉轮,血轮,气轮,风轮,水轮。辨黑睛生翳:古人将黑睛和晶珠的病变统称为翳。此翳指黑睛之翳,有新翳、宿翳之别①新翳:病初起,黑睛混浊,表面粗糙,轻浮脆嫩,基底不净,边缘模糊,具有向周围和纵深发展的趋势,荧光素溶液染色检查阳性,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目赤、碜涩疼痛、畏光流泪等症②宿翳:指黑睛混浊,表面光滑,边缘清晰,无发展趋势,荧光素溶液染色检查阴性,不伴有赤痛流泪等症状,为黑睛疾患痊愈后遗留下的瘢痕。根据宿翳的厚薄浓淡程度,可将其分为四类:冰瑕翳、云翳、厚翳、斑脂翳。宿翳对视力的影响程度,主要决定于翳的部位,而大小、厚薄次之。退翳明目法:指用具有消障退翳作用的方药,用于黑睛生翳,以促进翳障的消散,减少瘢痕形成的治疗方法。 针眼: 针眼是指胞睑边缘生疖,形似麦粒,红肿痒痛,易成脓溃破的眼病。相等于西医学的睑腺炎,又称麦粒肿。自觉症状:早期以微痛微痒为主,中期肿痛明显,脓成溃破后诸症减轻,红肿渐消。眼部检查: 胞睑局部肿胀,微红,按压疼痛,扪及形似麦粒的硬结,随之溃破.见患侧白睛红赤.外治法:1)滴眼药水:患眼滴0.5%熊胆眼药水或抗生素滴眼液,每日4~6次。2)外敷中药:三黄散(黄芩、黄柏、大黄)纱布隔垫外敷3)手术:脓已成者,应行麦粒肿切开引流排脓术。外麦粒肿在眼睑皮肤面切开,切口与睑缘平行,放置引流条,每日换药至愈;内麦粒肿则在睑结膜面切开,切口与睑缘垂直。禁忌:“过早手术”、“挤压排脓”为治疗的二大禁忌。症型:风热外袭:祛风散热,消肿散结-银翘散;热毒壅盛: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仙方活命饮;脾虚夹实-健脾益气,扶正祛邪-四君子汤 上胞下垂: 上胞下垂是指上胞升举乏力,或不能提举,以致睑裂变窄,掩盖部分或全部瞳神而影响视物的眼病。相当于西医学的上睑下垂。病机: 1.先天禀赋不足,命门火衰,心脾阳虚,胞睑不能升举2.脾阳虚,中气不足,清阳不升3.脾虚聚湿生痰,风邪客睑。自觉症状: 属于先天性者,患者自幼即双眼上胞下垂.属后天性者,慢性者晨起或休息后减轻,午后或劳累后加重, 重者可伴有重影.急骤者,多伴有眼珠歪斜.眼部检查:上胞遮盖眼睛2mm,甚至掩盖部分或全部瞳神;患者常仰头视物.皮下或肌肉注射甲基硫酸、新斯的明0.5mg,15-30分钟后,症状减轻或消失者,多为重症肌无力眼睑型.症型:先天不足:温肾健脾-右归饮;脾虚气弱:益气升阳-补中益气汤;风痰阻络:祛风化痰,舒经通络-正容汤。 椒疮:椒疮是指胞睑内面颗粒累累,色红而坚,状若花椒的眼病。本病的发生与环境卫生,个人卫生,生活条件等有关。多双眼发病,病程较长,可迁延数年,具有传染性。相当于西医学中的沙眼。病机:外感风热邪毒,内有脾胃积热,内外邪毒上壅胞睑,脉络阻滞,气血失和,与邪毒淤积而成。自觉症状:初期自觉眼部不适,或微有痒涩感,眵少而粘,或无明显异常感觉.病重者,睑内刺痒灼热,沙涩畏光,眵泪胶粘,视物模糊.眼部检查:(1)椒疮主症:初起可见上睑内面两眦处红赤,脉络模糊,有少量细小色红而坚的颗粒,或间有色黄而软如粟米样颗粒;重者上睑内红赤尤甚,颗粒满布,白睛红赤,赤脉下垂,黑睛星点翳膜,日久颗

完整版眼科学考试重点整理

一、选择题25 道填空题10 个(部分英文回答) 1、眼是视觉器官,包括:眼球、视路、眼附属器;眼球分为:眼球壁和眼内容物。眼球壁分为:外层为纤维膜(由角膜(cornea )和巩膜(sclera )构成);中层为葡萄膜(uvea),又称血管膜,由前到后为虹膜(iris )、睫状体(ciliary body )和脉络膜(choroid );内层为视网膜(retina )。 2、角膜5 层:上皮细胞层(可再生)、前弹力层、实质层、后弹力膜(可再生)、内皮细胞层。 3、眼球内容包括:眼内腔(前房、后房)、眼内容物(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 4、眼附属器5 大部分:眼睑、泪器、结膜、眼外肌、眼眶。 5、视力检查:近视力30cm查,远视力5m查,3m查0.1=0.06 (0.1*3/5 )。 6、视觉电生理包括(英文):眼电图(electrooculogram , EOG、视网膜电图(electroretinogram ,ERG、视觉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 ,VEP。 7、左眼(OL、右眼(OD、双眼(OU ,英文填空。 8、眼压检查三个方法,最准确的是Goldma nn眼压计测量法。 9、干眼诊断依据(选择题: 1 症状;2 泪膜不稳定;3 眼表面上皮细胞的损害; 4 泪液的渗透压增加。 10、结膜炎中最痒的是:春季角结膜炎(选择题。 11 、角膜接触镜有什么好处:不仅能矫正各种屈光不正,还能用于治疗某些角膜疾病、美容及一些特殊用途(美观、方便。 12、开青和闭青的最大区别(选择:房角是否关闭 13、葡萄膜炎、虹膜睫状体炎,根据体征知道是这个病。(选择题中的病例题 虹膜睫状体炎: 症状:起病急,畏光,流泪,疼痛,视力减退; 体征: 1 睫状充血或混合充血 2 房水混浊(Tyndall 现象,又称房水闪辉 3 角膜后沉着物(KP 4 虹膜改变:虹膜因充血水肿而色泽变暗,纹理不清 5 )瞳孔改变:瞳孔不规则缩小,光反射迟钝或消失

中医眼科学重点

第一章 1.萌芽时期(南北朝以前) 2.奠基时期(隋代~唐代) 3.独立发展时期(宋代~元代) 4.兴盛时期(明代~清朝鸦片战争之前) 5.衰落与复兴时期(清朝鸦片战争以后至今) 第二章 1.眼球壁的组成有哪些?角膜、视网膜的生理特点有哪些?黄斑及视乳头的解剖特点?2.眼屈光间质包括哪些?房水产生及循环?晶状体如何参加调节? 3.视路概念?包括哪些组成?典型的视交叉及视束损伤的表现是什么?为什么? 4.眼附属器由哪些组成?结膜几种充血为何?眼外肌支配的眼球运动情况? 5.视网膜内层及黄斑的血供为何?睫状神经节在手术中的作用? 第三章 1.眼与五脏的生理关系? 第四章 1.直接和间接与母系相连的经脉有哪些? 2.与目内、外眦发生联系的经脉有哪些? 第五章 1.六淫致病的特点及临床表现? 2.五脏病变对眼的影响? 第六章 1.什么是五轮学说,举例说明五轮学说的临床应用? 2.解释内障及外障眼病,说明他们的特点? 第七章 1.眼科的常用内治法有哪些及适应症? 2.眼科常用的外治法及特点? 3.掌握下列眼科常用方剂:加减四物汤、除湿汤、生蒲黄汤、石决明散、驻景丸加减方、新制柴连汤、驱风散热饮子、除风宜损汤。 第八章 1.简述针眼辨证分型、治法和代表方剂。 2.胞生痰核与针眼的鉴别要点是什么? 3.椒疮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是什么?并发症和后遗症有哪些? 4.简述睑弦赤烂辩证分型、治法和代表方剂。 5.试述上胞下垂的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 第九章 1.漏睛的临床特征是什么?常用外治法有哪些?

2.漏睛对目珠有何危害性? 3.流泪症、漏睛及漏睛疮怎样鉴别? 第十章 1.暴风客热诊断要点是什么? 2.试述天行赤眼的临床表现和预防隔离。 3.天行赤眼的辨证论治应注意什么? 4.暴风客热、天行赤眼暴翳三者鉴别要点为何? 5.暴风客热、天行赤眼及天行赤眼暴翳的病名含义及西医病名。 第十一章 1.聚星障的临床表现、诊断依据及中医辩证论治。 2.花翳的定义及临床表现。 3.凝脂翳的临床表现、辨证论治及西医治疗。 第十二章 1.瞳神紧小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辩证论治(包括理法方药)。2.绿风内障的临床表现和中西医治疗。 3.圆翳内障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手术治疗。 4.络阻暴盲的临床表现和中西医抢救方法。 5.络损暴盲的临床表现和中医辩证论治(包括理法方药)。 6.消渴目病的临床表现及中西医治疗。 7.视瞻有色的中医辩证论治及西医治疗特点。 8.何谓瞳神? 9.瞳神紧小、绿风内障急发及天行赤眼/暴风客热鉴别诊断。 10.消渴目病、络损暴盲鉴别诊断。 第十三章 1.名词解释:通睛、风牵偏视、弱视。 第十四章 1.名词解释:眉棱骨痛、突起睛高、鹘眼凝睛、珠突出眶、眼眶假瘤。 第十五章 1.撞击伤目的临床表现及中医辨证论治和外治法。 2.真睛破损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具体治疗方法。 3.化学性眼损伤的病因病机、致病特点及急救方法。 第十六章 1.名词解释:近视、远视、视疲劳。 第十七章(自学)

眼科中医特色疗法及操作规范

眼科中医特色疗法及操作规范 目录: 1.点眼法---治疗各种眼表疾病 2.洗眼法---治疗结膜、角膜异物及化学性眼外伤 3.熏眼法---角膜炎、巩膜炎、前葡萄膜炎 4.浸眼法---过敏性结膜炎、眼睑皮肤炎症、化学性眼外伤 5.眼部注射,穴位注射---治疗角膜深层疾患,神经视网膜疾病 6.针刺疗法---各种外眼炎症性疾病、麦粒肿 7.敷眼法---眼睑疖肿、角膜炎、巩膜炎、葡萄膜炎、眼外伤(钝挫伤) 8.穴位敷贴(冬病夏治)联合针灸科开展---治疗功能性溢泪 9.耳压---眼科慢性疾病,近视 10.拔罐法---儿童弱视,视疲劳 11.饲鼻法---结膜炎、角膜炎、巩膜炎、虹膜睫状体炎 12.发泡法---角膜炎、角膜翳等眼病 13.药枕法---慢性眼病伴睡眠不佳的病患 14.摩顶法---巩膜炎、急性虹膜睫状体炎、视力疲劳、眶上神经痛及眼病兼头昏沉重或头顶痛者 15.刮洗法---沙眼、结膜炎 1.点眼法 [简介]

本法是将药物直接点于眼部,多用以消红肿、去眵泪、止痛痒、除翳膜。适用于外障眼病及部分内障眼病。常用的有眼药水、眼药粉与眼药膏三种。 (一)滴眼药水 [适应症]外障眼病及部分内障眼病。 [禁忌症]无 [操作规范] 如患者为坐位,令头部稍微仰起,先在其下眼睑下方放置一块棉球;如患者为卧位,则令头微偏向患眼侧,先置棉球于小眦侧。令患者双目上视,医生用左手轻轻向下拉开下睑,右手持滴管或滴瓶,将药水滴人大眦角或白睛下方1—2滴。然后轻轻将上睑提起,并同时放松下睑,使药物充分均匀地分布于眼内,轻轻闭目数分钟即可。一般每日3—4次。遇急重眼病,次数可增加。[注意事项] 滴眼前要细心查对眼药瓶上的药名标签与所滴的眼别,滴管头部勿触及胞睑的皮肤与睫毛,以免污染滴管与药液;如滴人毒性药物,则滴后需用手指压迫睛明穴下方l一2分钟,以防药液通过泪窍流人鼻腔,引起中毒。(二)点眼药粉 [适应症]外障眼病及部分内障眼病。 [禁忌症]无 [操作规范] 将药物制成极为细腻的粉末后应用。用时以小玻璃棒头部沾湿生理盐水, 再蘸药粉约半粒到一粒芝麻大小,医生用手指轻轻分开胞睑,一般将药物轻轻放置于大眦角处,令患者闭目,以有凉爽感为度。点毕,患者以手按鱼尾穴数次,以助气血流行,闭目数分钟后,渐渐放开。每日3次。 [注意事项] 一次用药不可太多,否则容易引起刺激而带来不适,甚至可致红肿刺痛等反应。同时注意玻璃棒头部要光滑,点时不能触及黑睛,尤其是黑睛生翳者,更应慎重。

眼科学考试重点总结-大题

解剖结构 一、视觉器官包括眼球、眼眶及眼的附属器、视路以及眼部的相关血管和神经结构。 二、眼的组织解剖 (1)3层球壁:①外层(纤维膜):由前部透明的角膜(透明,无血管,富含神经末梢,上皮再生能力强)和后部乳白色的巩膜(乳白色,由致密而相互交错的胶原纤维组成,有动脉、静脉和神经通过,巩膜表面被眼球筋膜包裹,前面又被球结膜覆盖)共同构成眼球完整封闭的外壁。 ②中层(葡萄膜):又称血管膜、色素膜,富含黑色素和血管。此层由相互衔接的三部分组成,由前到后为虹膜(为一圆盘状膜,将眼球前部腔隙隔成前房与后房。虹膜由前面的基质层和后面的色素上皮层构成。瞳孔括约肌司缩瞳作用。瞳孔开大肌司散瞳作用)、睫状体(为位于虹膜根部与脉络膜之间的环状组织。锯齿缘,扁平部与脉络膜连接处呈锯齿状,为睫状体后界)和脉络膜(为葡萄膜的后部,前起锯齿缘,后止于视乳头周围,介于视网膜与巩膜之间,有丰富的血管和黑色素细胞,组成小叶状结构)。 ③内层(视网膜):神经外胚叶形成的视杯发育而来,分为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和视网膜神经感觉层。 (2)3种内容物:①房水:眼内透明液体,充满前房与后房。②晶状体:晶状体由晶状体囊和晶状体纤维组成。可滤去部分紫外线,对视网膜有保护作用。③玻璃体:为透明的胶质体,充满于玻璃体腔内,占眼球内容积的4/5。 (3)3个明腔:①前房:指角膜后面与虹膜和瞳孔区晶状体前面之间的眼球内腔。②后房:为虹膜后面、睫状体内侧、晶状体悬韧带前面和晶状体前侧面的环形间隙。③玻璃体腔。(4)3个暗腔:①睫状体脉络膜上腔:在巩膜突、巩膜导水管出口和视神经三个部位与巩膜牢固附着,其余处均为潜在腔隙,称睫状体脉络膜上腔。②视网膜外一层与内九层之间的腔③玻璃体上腔。 三、角膜的解剖分层:①上皮层:鳞状上皮,②前弹力层,③基质层:胶原纤维,④后弹力层:内皮细胞的基底膜,⑤内皮层。 四、视网膜分层 (1)最外层为视细胞层它包括两种视细胞,即锥状细胞和杆状细胞,它们构成视觉通路的第一级神经元。 (2)中间层为双极细胞层双极细胞可分为3种,即侏儒型、杆状型和扁平型双极细胞。双极细胞的两极有突起,一极与视细胞相连接,而另一极与神经节细胞相连接。因此,双极细胞是视觉通路的第二级神经元。在这个中间层内,除双极细胞外,靠近视细胞层还有少数水平细胞,它们的轴突在水平方向上伸展很远;靠近神经节细胞层则有无足细胞。这两种细胞在视觉通路横向上进行连接,形成复杂的神经网络。 (3)最内层靠近玻璃体为神经节细胞层神经节细胞可分为两种,即侏儒型和弥散型神经节细胞,它们是视觉通路的第三级神经元。神经节细胞的轴突组成视神经,穿过眼球壁进入脑内视觉中枢。神经节细胞的反应,是视网膜的唯一输出。 眼外伤 一、酸碱化学伤的急救和治疗 1.急救原则:①应立即就地彻底充分清水冲洗30分钟以上:争分夺秒。②来院后继续冲洗。 ③3%碳酸氢钠和3%硼酸溶液。 2.初步治疗:清除异物。可行前房穿刺。 后继治疗如下:(1)早期治疗:①抗生素:局部和全身应用,控制感染。②散瞳:每日点用1%阿托品。③抑制炎症:糖皮质激素全身及局部应用,但2周后停用。④维生素:抑制胶原酶,促进角膜胶原合成。可全身及局部应用,结膜下注射。⑤0.5% EDTA:用于石灰烧伤。

中医眼科学重点笔记

中医眼科学重点 第一章绪论 ●萌芽时期(南北朝以前):《黄帝内经》是现存最早医书,最早论述眼解剖、生理与病机等。 ●奠基时期(隋朝一唐朝):《外台秘要》论述眼产生辨色视物之功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一是“黑白分明,肝管无滞”,即眼的组织结构须正常; 二是“外托三光”,即须有光线照明;三是“内因神识”,即须大脑的整合。 ●独立发展时期(宋朝一元朝) ●兴盛时期(明朝一清朝鸦片战争以前):元末明初,倪维德著《原机启微》。明末傅仁宇撰成《审视瑶函》。 清代,黄庭镜著《目经大成》。清代还有顾锡著《银海指南》。 第二章眼的解剖与生理功能 第一节眼球的解剖与生理 1、眼为视觉器官,包括眼球、视路、眼附属器。 2、成人眼球前后径约为24mm,垂直径23mm,横径(水平)约23.5mm。眼球由眼球壁和眼球内容物两部分组成。 3、眼球壁分为3层:外层纤维膜,中层葡萄膜,内层视网膜。 4、外层纤维膜由纤维组织构成,前1/6为透明的角膜,后5/6为瓷白色的巩膜,二者相交区域为角巩膜缘,共同构成完整封闭的眼球外壁,具有保护眼内组织和维持眼球形状的作用。 5、成人角膜横径为11.5-12mm,垂直径为10.5-11mm。 6、角膜的组织结构从外到内分为5层:上皮细胞层、前弹力层、基质层、后弹力层、内皮细胞层。 7、胸膜表面有一层泪膜,称角膜前泪膜。泪膜分为3层:表面为脂质层,中间为水液层,底部为黏蛋白层。 8、组织学上巩膜由表层巩膜、巩膜实质层及棕黑板层构成。 9、角巩膜缘前界起于前弹力层止端,后缘为角膜后弹力层止端。角膜、巩膜和结膜三者在此处汇合。 10、葡萄膜具有丰富的血管和色素膜。角膜从前到后分为三部分:虹膜、睫状体、脉络膜。 11、虹膜内缘于中央形成圆孔,称瞳孔,其直径为2.5—4mm左右。 12、视网膜由外到内分为10层:①色素上皮层②视锥、视杆细胞层③外界膜④外核层 ⑤外丛状层⑥内核层⑦内丛状层⑧神经节细胞层⑨神经纤维层⑩内界膜。 13、眼球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玻璃体,三者均为透明体。房水、晶状体、玻璃体与角膜一并构成眼的屈光介质,又称屈光系统是光线进入眼内并到达视网膜的通路。 14、房水:由睫状突的上皮细胞产生,并充满后房、前房,主要功能是营养角膜、晶状体和玻璃体;维持眼内压。 15、房水流出的途径: 经瞳孔经前房角小梁网 睫状突上皮细胞——→后房——→前房————→巩膜静脉窦——→血循环 产生的房水↙↘眼静脉 少量脉络膜上腔吸收少部分虹膜吸收↑受阻、眼压增高致青光眼16、晶状体:位于虹膜后面、玻璃体前面;晶状体的直径约为9mm,厚度4—5mm。

眼科中医诊疗方案(圆翳内障)

圆翳内障(老年性白内障)中医诊疗方 案(2013年) 本病是指晶珠混浊,视力缓降,渐至失明的慢性眼病。因最终在瞳神之中出现圆形银白色或棕褐色的翳障,故《秘传眼科龙木论》称之为圆翳内障。本病多见于老年人。常两眼发病,但有先后发生或轻重程度不同之别。本病翳定障老时,经手术治疗可以恢复一定视力。相当于西医学之老年性白内障。 [病因病机] 年老体衰,肝肾两亏,精血不足,或脾虚失运,精气不能上荣于目所致。此外,肝经郁热或阴虚挟湿热上攻,也能引起本病。 [临床表现] 本病初起,眼无红肿疼痛,仅自觉视物微昏,检视瞳神,圆整无缺,展缩自如,昏朦日进,则渐至不辨人物,只见手动,甚至仅存光感。 一.诊断 (1)诊断依据: 中医诊断依据: 1. 年龄在50岁以上,视力渐降。 2.眼不红不痛,瞳神展缩如常。 3.晶珠不同形态、程度的混浊,甚至晶珠全混;双眼先后或同时发病,发展缓慢。 西医诊断依据: 1. 年龄在50岁以上,视力减退。 2.结膜无充血,角膜清,瞳孔圆、大小正常,对光反射正常。 3.晶状体不同形态、程度的混浊。 (2)鉴别诊断:

1.中医鉴别诊断:飞蚊症:患眼外观端好,自觉眼前有蚊蝇蛛丝或云雾样 漂浮物的眼病。 2.西医鉴别诊断:外伤性白内障:明确外伤史,查体可见晶体前囊破裂, 晶体混浊。 (3)分期:老年性白内障一般分为四期 1.初发期:周边部可见楔状混浊,逐渐向中央发展。 2.膨胀期:晶珠混浊加重,胀满,前房变浅。 3.成熟期:晶珠全部混浊,黄仁投影阴性,前房恢复正常。 4.过熟期:晶珠皮质混浊呈液化状乳白色,核下沉,前房加深。 (4)证候诊断: 1. 肝肾两亏 [主证]视物模糊,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舌淡脉细,或面白畏冷,小便清长,脉沉弱。 [证候分析]肝肾精血不足,目窍失养,晶珠渐混则视物模糊。脑髓、骨骼失养,故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血虚不充脉络,则舌淡脉细。若见面白畏冷,小便清长,脉沉弱,又属肾阳偏虚之象。 2.脾虚气弱 [主证]视物昏花,精神倦怠,肢体乏力,面色萎黄,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缓或细弱。 [证候分析]脾虚不运,脏腑精气不足,不能上贯于目,晶珠失养,渐变混浊,故视物昏花。脏腑精气不足以生神及充养周身,因而精神倦怠,面色萎黄,肢体乏力。脾虚运化不力,故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缓或细弱皆脾虚气弱之征。 3.肝热上扰 [主证]头痛目涩,眵泪旺躁,口苦咽干,脉弦。 [证候分析]眨躁,指目昏不爽之状。肝热循经上攻头目,故头痛目涩,眵泪旺躁。口苦咽干,脉弦亦由肝热所致。 4阴虚挟湿热 [主证]目涩视昏,烦热口臭,大便不畅,舌红苔黄腻。

眼科学考试重点整理

一、选择题25道填空题10个(部分英文回答) 1、眼是视觉器官,包括:眼球、视路、眼附属器;眼球分为:眼球壁和眼内容物。眼球壁分为:外层为纤维膜(由角膜(cornea)和巩膜(sclera)构成);中层为葡萄膜(uvea),又称血管膜,由前到后为虹膜(iris)、睫状体(ciliary body)和脉络膜(choroid);内层为视网膜(retina)。 2、角膜5层:上皮细胞层(可再生)、前弹力层、实质层、后弹力膜(可再生)、内皮细胞层。 3、眼球内容包括:眼内腔(前房、后房)、眼内容物(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 4、眼附属器5大部分:眼睑、泪器、结膜、眼外肌、眼眶。 5、视力检查:近视力30cm查,远视力5m查,3m查=(*3/5)。 6、视觉电生理包括(英文):眼电图(electrooculogram,EOG)、视网膜电图(electroretinogram,ERG)、视觉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VEP)。 7、左眼(OL)、右眼(OD)、双眼(OU),英文填空。 8、眼压检查三个方法,最准确的是Goldmann眼压计测量法。 9、干眼诊断依据(选择题):1)症状;2)泪膜不稳定;3)眼表面上皮细胞的损害;4)泪液的渗透压增加。 10、结膜炎中最痒的是:春季角结膜炎(选择题)。 11、角膜接触镜有什么好处:不仅能矫正各种屈光不正,还能用于治疗某些角膜疾病、美容及一些特殊用途(美观、方便)。 12、开青和闭青的最大区别(选择):房角是否关闭 13、葡萄膜炎、虹膜睫状体炎,根据体征知道是这个病。(选择题中的病例题) 虹膜睫状体炎: 症状:起病急,畏光,流泪,疼痛,视力减退; 体征:1)睫状充血或混合充血 2)房水混浊(Tyndall现象,又称房水闪辉) 3)角膜后沉着物(KP) 4)虹膜改变:虹膜因充血水肿而色泽变暗,纹理不清 5)瞳孔改变:瞳孔不规则缩小,光反射迟钝或消失 6)玻璃体混浊 7)炎症严重时,眼底可出现视网膜静脉充盈及黄斑水肿。 14、视网膜渗出软渗和硬渗区别(选择) 硬渗位于后极部,呈黄色颗粒状,在黄斑区与内丛状层走行一致,呈星芒状排列 软渗实质上并非渗出,是由于毛细血管闭塞致组织缺氧以及神经轴索断裂、肿胀而形成的似棉絮状白色斑。 15、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表现,哪一种属于增殖和非增值期(选择题):有无新生血管 16、视网膜脱离包括哪三种:孔源性、牵拉性、渗出性 17、眼的屈光系统包括: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 18、屈光不正包括(英文填空):近视(myopia)、远视(hyperopia)、散光(astigmatism)、屈光参差(anisometropia)。 19 低视力:low vision 低于至光感,或视野半径小于10°,但能够或又可能应用其视力去做或去准备做某项工作(WHO 标准较好眼的矫正视力<但≥)。 盲:blind,较好眼的最好矫正视力< 20、不能用磁共振检查的眼部异物:金属异物 21、胬肉最好的治疗方法:手术治疗 22、斜视角度判断:看角膜映光(瞳孔缘15度,角膜缘45度,中间是30-35度) 23、BUT干眼那一章节,正常值:一般认为BUT<10s为泪膜不稳定。 24、结膜最常见疾病:结膜炎(选择题) 25、眼部检查视力检查最有用的是:矫正视力。 名词解释5题(英文) 1、对比敏感度(contrast sensitivity,CS):除视力外,用于检测形觉功能的另一重要指标,评价人眼对各种点线与空白间明暗程度差别的分辨能力,有助于对病变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

中医眼科重点

眼球壁分为3层:外层纤维膜,中层葡萄膜,内层视网膜。外层是由致密的纤维组织构成,故称纤维膜。前1/6为透明的角膜,后5/6为白色的巩膜,二者移行处称角巩膜缘。视网膜分为色素上皮层,神经上皮层,视锥.视杆细胞层。。。内层为视网膜:从外向内分为10 层。1色素上皮层。2视锥,视杆细胞层【视锥细胞主要分布在黄斑及中心凹,感受明光,分辨颜色,具有明视觉和主管色觉的作用。】3外界膜4外核层5外丛状层6内核层7内丛状层8神经节细胞层9神经纤维层10内界膜。视觉的形成是视信息在视网膜内形成视觉神经冲动,由光感受器~双极细胞~神经节细胞这三个神经元传递,沿视路将信息传递到视中枢而形成角膜的组织结构从外到内分为5层:上皮细胞层、前弹力层、基质层、后弹力层、内皮细胞层1)上皮细胞层:是球结膜上皮的延续,由5—6层细胞组成,易与前弹力层分离,上皮再生能力强,损伤后在无感染的条件下,一般24小时可以修复,不遗留瘢痕。由于上皮层与球结膜上皮层相互连续,故病变时可以相互影响。(2)前弹力层:是一层均匀一致无结构的透明薄膜,终止于角膜边缘,损伤后不能再生。(3)基质层:占整个角膜厚度的9/10。约由200层纤维薄板组成,薄板又由纤维柬组成,与角膜表面平行,排列极为规则,具有同等屈光指数,周围延伸至巩膜组织中,故炎症时可相互影响。本层无再生能力,一旦伤,则为瘢痕组织代替。(4)后弹力层:为一透明的均质膜,由胶原纤维所组成,在前房角处分成细条,移行于小梁组织中,损伤后能再生。本层富有弹性,较为坚韧,角膜溃疡穿孔前常可见后弹力层膨出,甚至可持续数天之久。(5)内皮细胞层:为整齐的单层内皮细胞组成。本层与虹膜表层相连,具有角膜-房水屏障功能,正常情况下,房水不能透过此层渗入角膜组织中。内皮细胞损伤后易引起基质水肿。本层在成年后损伤不能再生,缺损区主要由邻近的内皮细胞扩展和移行来覆盖。葡萄膜前到后分为三部分:虹膜、睫状体、脉络膜眼球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玻璃体,三者均为透明体。房水、晶状体、玻璃体与角膜一并构成眼的屈光介质,又称屈光系统是光线进入眼内并到达视网膜的通路。房水主要功能是营养角膜、晶状体和玻璃体;维持眼内压。房水:由睫状突的上皮细胞产生,并充满后房、前房。房水排出途径:房水由睫状突上皮细胞产生后,由后房经过瞳孔进入前房,再经前房角的小梁网进入输淋氏管,通过房水静脉,最后流入巩膜表面睫状前静脉回到血液循环。有少部分房水由巩膜表面吸收和从脉络膜上腔排出↑受阻、眼压增高致青光眼 视路是视觉传导的通路。从视神经开始,经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视放射至视皮质。。 。大脑枕叶的神经传导径路。。眼附属器:眼眶,眼睑,泪器,结膜,眼外肌。眼睑的组织结构由外向内分为皮肤、皮下组织、肌肉、睑板、睑结膜五层。泪器包括分泌泪液的泪腺及排泄泪液的泪道两部分,泪道是排泄泪液的通道。由泪点、泪小管、泪总管,泪囊、鼻泪管组成。白睛包括结膜、球筋膜、巩膜组织黑睛~角膜神水~房水 五脏与眼关系五轮学说脾胃肉轮胞睑(眼睑);肺大肠气轮白睛(结膜和前部巩膜);心小肠血轮两眦(内外眦与泪器);肝胆风轮黑睛(角膜/虹膜);肾膀胱水轮瞳神(瞳孔及其眼内一切组织) 眼科常见的病因:外感六淫、疠气、内伤七情、饮食不节、劳倦、眼外伤、先天与衰老及其他因素1)风邪的致病特点:①风为阳邪,其性开泄②风性善行数变③易与他邪结合常见的眼部临床表现目痒、目涩、羞明、多泪、胞轮振跳、目劄,黑睛起翳、上胞下垂、风牵偏视、口眼喎斜等2)火邪的致病特点:①火性炎上②火热生眵③易伤津液④灼伤脉络火或迫血妄行火邪致病常见的眼部临床表现眼干,肿痛难忍,红赤掀痛,灼热刺痒、碜涩羞明、眵多黄稠、热泪频流、胞睑生疮、血脉怒张甚至紫赤,出血,黄液上冲、血灌瞳神,大眦脓漏、胬肉攀睛、火疳隆起、黑睛翳溃、眼珠灌脓以及眼部各种出血症等。3)湿邪的致病特点:①湿邪,重浊粘滞②内外湿邪,相互影响③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 湿邪致病常见的眼部临床表现胞睑湿烂,眵泪胶粘、白睛黄浊,黑睛生翳,灰白混浊,眼部组织水肿,渗出等。。胞睑浮肿、湿痒起泡、睑弦湿烂垢腻、白睛污红、黑睛翳呈灰白雾状混浊或黑睛边缘灰白溃陷如蚕蚀状等。检眼内,或见玻璃体混浊与眼底水肿、渗出等。 4)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目失温养,可致目昏冷泪,也可出现眼部或全身畏寒、喜热一类症状。(2)寒性凝滞(3)寒主收引眼部临床表现头目疼痛,目昏冷泪、胞睑紫暗硬胀,紧涩不舒,血脉紫滞或淡红等。。目珠紧涩、头目疼痛、、白睛血脉紫暗、眼底脉络瘀滞或口眼喎斜、目偏视等。5)1.暑邪致病的特点暑为阳邪,暑多夹湿。临床表现目赤视昏,眵泪粘稠、肿胀等。6)燥邪致病的特点燥胜则干,伤津耗液。津液亏竭,则目失濡养,干涩不明。眼部临床表现皮肤干燥,白睛红赤失泽,干涩不适,眼眵干结等,视物不爽、频频眨目眼科四诊是指在诊察眼病时所运用的望闻问切四种方法。视功能检查视力,视野,色觉检查,对比敏感度。视力=被检者与视力表距离(米)分数线5米乘以0.1 裂隙灯检查能放大10-16倍观察眼前部各组织的细微病变,通过调整焦点和光源宽窄还能看见角膜、晶状体以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