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论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

论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

论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
论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

论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

内容简要: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毛泽东对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战胜敌人的三件主要武器,即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的形象比喻;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毛泽东关于三大法宝的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领导人民革命的理论和策略,是毛泽东思想突出的创造性的贡献;不仅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具有指导意义,而且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仍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关键词:

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正文:

通过王刚老师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程让我学到了不少在高中没有好好学

到的历史知识。下面让我介绍三大法宝的由来,1939年10月, 毛泽东在党内刊物《共

产党人》写了一篇很有名的发刊词。他在这篇文章中回顾了党走过的18年革命历程,

他提出了一个关于中国革命制胜的著名论断。他说:“十八年的经验,已使我们懂得: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

三个主要的法宝。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成绩。”1949年6月,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

专政》中又指出:一个有纪律的,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武装的,采取自我批评方法的,

联系人民群众的党,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军队,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各革命阶级各

革命派别的统一战线。这三件是我们战胜敌人的主要武器。他还进一步论述了三者之

间的关系: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而党的组织,则是掌

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正确地理解了这三个问题及

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地理解了全部中国革命。现在我们正确的理解了三大法宝的

相互关系,也有助于我们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全面了解。

一、无产阶级必须建立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1.形成的原因:⑴人数少,力量单一。⑵敌人异常强大。⑶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其他的一些阶级、阶层和社会政治力量也具有某种革命的要求。

无产阶级之所以能建立起广泛的统一战线,最根本的还是取决于其他阶级的革命要求。无产阶级并不是把其他阶级和阶层骗来革命,而是联合他们的革命要求。中国革命以往正反两方面的经验都证明,必须唤起民众的力量共同斗争才能取得胜利。毛泽东在延安青年群众举行的五四运动20周年纪念会上,总结了包括辛亥革命在内的半个世纪的中国革命经验,指出五十多年来革命的经验教训根本就是“唤起民众”这一条道理。中国革命之所以干了几十年没有成功,就是因为全国人民没有没有充分地动员起来。

1.核心理念:在各种不同的情况下团结一切可能的革命的阶级和阶层,组织革命的统一

战线。

2.在统一战线中采取坚定而灵活的策略。

⑴在同资产阶级结成统一战线时,要保持物产阶级的独立性,即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

⑵坚持政治上又联合又斗争的的两手策略。

联合就是不拒绝与其建立统一战线,并尽可能保持这个统一战线。斗争就是在同资产阶级联合时,坚持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和平”的“不流血”的斗争;而在被迫着同资产阶级分裂时,就转变为武装斗争。要善于通过斗争达到团结,斗争是团结的手段,团结是斗争的目的。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退让求团结则团结亡。如果我们党不知道在一定时期中同资产阶级联合,党就不能前进,革命就不能发展。

⑶毛泽东关于“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思想,对于统一战线工作具有巨大指导意义。

二、武装斗争

中国革命斗争的主要形式。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等文章中,就提出了建立人民武装,开展武装斗争的思想。后来,他在《战争和战略问题》,《〈共产党人〉发刊词》等文章中,进一步阐述了武装斗争的理论。他指出,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内部没有民主制度,外部没有民族独立,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残酷统治和压迫。这就决定了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是中国革命的特点之一。武装斗争是我们党的政治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党的历史,可以说就是武装斗争的理论历史。在中国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无产阶级的地位,就没有革命的胜利。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正是坚持了武装斗争,才使革命取得了彻底的胜利。实践证明,毛泽东的这一理论是符合中国国情的。

三、关键是把党建设好

党的建设对中国革命具有决定性意义。毛泽东在《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一文中,初步提出了党的建设的理论。在《〈共产党人〉发刊词》等文章中,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经验,形成了系统的党的建设的理论。他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必须紧紧围绕着党的政治路线来进行。毛泽东的这些思想,不仅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建设,而且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中国共产党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必须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

1.党的思想建设。

①思想方面:观察问题的主观性和片面性。一方面是脱离物质生产的教条主义:只会背诵理论教条轻视实际的斗争经验,不能结合实际运用革命理论;另一方面是联系生产的经验主义:狭隘性、散漫性、孤立性和保守性。轻视理论指导,只按个人的狭隘经验办事。

②政治方面:“左右摇摆”。一方面希望革命马上取得胜利,以求根本改变自身处境,因而具有革命的狂热性。他们对于革命长期努力缺乏人耐心,热衷于“左”的革命词句和口号,表现出冒险主义。另一方面又容易在革命的困难时期表现悲观失望,产生右倾情绪和观点。

③组织生活方面:个人主义和宗派主义。这种倾向不是自我牺牲地为党和人民工作,而是利用党和人民的力量来达到个人和宗派的目的。

1.党的理论建设

党的思想建设和理论建设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果思想建设不提到理论的高度,不从理论上解决问题,思想建设就难以真正解决。

⑴确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

⑵确立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和风气基正确的学风,即确立一条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路线。

⑶形成马克思主义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理论成果并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1.党的政治建设

党的建设最根本的是政治建设,它规定着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党的政治建设主要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方面的建设。就是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

①性质: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②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

1.党的组织建设

⑴党的组织建设首先是要扩大党的组织。

⑵党的组织建的基本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⑶党的组织建设必须反对宗派主义。

⑷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是决定的因素。

1.党的作风建设

(1)思想作风。指党员的思想风貌,尤其是学风。就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2)工作作风。主要是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以及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的作风。

(3)生活作风。主要是艰苦朴素作风。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三大法宝有着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首先,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其次,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也发生了巨大的影响。它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从而大大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中国革命的胜利,大大激励了许多类似中国这样遭到剥削压迫的国家的人民,增强了他们斗争的信心和决心。最后,中国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胜利。自鸦片战争以来,无数志士仁人前赴后继为国家的独立和富强而奋斗,但都未能取得革命的成功。只有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指引下,中国人民才顺利地推翻了三座大山在旧中国的统治。

三大法宝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党的建设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总之三大法宝缺一不可,反之就会让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更加曲折。正是有了三大法宝辩证统一的关系才会有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顺利进行,同时对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仍然有着很大的指导作用。

中共党史:三大法宝的关系

三大法宝 三大法宝即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这是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是毛泽东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经验的基本总结。毛泽东关于三大法宝的思想还集中体现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历史由来 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总结了两次国内革命战争的经验教训,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客观规律。指出:“十八年的经验,已使我们懂得: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而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这就是三者的相互关系。正确地理解了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地领导了全部中国革命。 [1] 2民主专政 1949年6月,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对三大法宝的内容和意义作了更加完整的概括,指出:一个有纪律的,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武装的,采取自我批评方法的,联系人民群众的党;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军队;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各革命阶级各革命派别的统一战线;这三件是我们战胜敌人的主要武器。依靠这三件,使我们取得了基本的胜利。 3统一战线 毛泽东指出,无产阶级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阶级和阶层,组织革命的统一战线。他科学地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状况,指出农民是无产阶级的天然的和最可靠的同盟军,工农联盟是革命的主要依靠力量。农民以外的小资产阶级也是无产阶级的可靠的同盟者。中国资产阶级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依附于帝国主义的大资产阶级,另一部分是民族资产阶级。由于他们代表的生产关系不同,对革命所持有的态度也不同。 4民族资产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是具有两重性的阶级,一方面由于他们受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封建主义的束缚而赞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有一定的革命性;另一方面,由于他们在经济上和政治上软弱,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在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又具有妥协性。这

三大法宝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教学目的 1.基础知识方面 完整准确地理解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法宝。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党是掌握这两个武器以战胜敌人的英勇战士。2.思想教育方面 (1)通过回顾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各个时期的不同内容,让学生深刻领会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策略路线。 (2)全面阐述毛泽东党建思想有关内容,教育学生认识到应该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3.能力培养方面 通过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等重要内容的讲述,培养学生开掘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1)统一战线的政策和策略;在不同的革命阶段,中国革命统一战线具有不同的任务、内容和特点;统一战线的主要经验。 (2)党的建设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经验。 2.教学难点 (1)统一战线、武装斗争与党的建设这三大法宝之间的关系。 (2)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继承和发扬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课时分配 约用2课时间完成教学任务。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第一节统一战线 一、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1.必要性 在中国民主革命的过程中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是极其重要的。因为:一方面,中国革命所面临的敌人异常地强大和凶恶,有强大的封建势力和强大的帝国主义,还有勾结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并与人民为敌的买办大资产阶级。另一方面,中国无产阶级人数少、力量小,单凭自己一个阶级的力量,无法打倒比自己强大得多的敌人。因此,要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就必须在各种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阶级和阶层,特别是团结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还要团结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爱国人士,结成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孤立和打击主要敌人。 2.可能性 在中国民主革命的过程中建立革命统一战线也是可能的,因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条件下,中国人民长期处于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势力压迫的深重灾难之中;特别是帝国主义的侵略不仅导致了近代中国贫穷落后,而且使中华民族一直面临着极端严重的民族危机,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近代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这一状况和历史条件决定了我国的无产阶级在领导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中拥有极其广大的同盟者,可以把一切不甘心受外国帝国主义奴役和受封建主义压迫的人们团结在自己的周围,结成包括全中华民族绝大多数人在内的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二、实施革命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和原则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包含着两个联盟:一是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联盟,主要是无产阶级和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等劳动者的联盟;二是工人阶级同可以合作的非劳动人民的联盟,主要是指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也包含特定历史条件下,无产阶级和一部分地主阶级、带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联盟。两个联盟的理论和实践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考研政治: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

考研政治: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 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总结了中国革命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的经验教训,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三大法宝作为考研政治中重要知识点,需要各位考生认真学习,下面小编就带考生们一起学习一下。 一、精析知识点 ★统一战线 1.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第一,中国革命面对的敌人非常强大。第二,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在阶级构成上是一个“两头大,中间小”的社会,无产阶级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都只占人口的少数,而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中间阶级却占了人口的绝大多数。第三,近代中国经济政治发展和敌我力量对比的不平衡性,中国革命不可能在一个很短的时间里就能取得全国胜利。 2.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可能性 第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是近代世界矛盾的焦点,这种极复杂的中国社会政治局面,在客观上为中国共产党提供了利用矛盾建立和发展统一战线的可能性。 第二,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广大人民群众长期处于帝国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势力压迫的深重灾难之中,这就决定了无产阶级可以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3.实现革命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经验 第一,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毛泽东指出,要实现自己对于被领导的阶级、阶层、政党和人民团体的领导,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其一,率领同盟者向着共同敌人作坚决斗争,并取得胜利。 第二,坚持以工农联盟为基础,扩大非劳动人民的联盟。 第三,对资产阶级又联合又斗争的方针政策。 ★武装斗争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根本原则,是保持人民军队无产阶级性质和建军宗旨的根本前提,也是毛泽东建军思想的核心。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基本前提,也是人民军队一切行动的根本准则和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 ★党的建设 中国共产党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必须不管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一个农民主体的国家,无产阶级很少,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人数多,农民党员占多数。再加上长期农村游击战争,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特别是小资产阶级思想必然反映到党内来。党内无产阶级思想和非无产阶级思想之间的矛盾成为党内思想上的主要矛盾。 二、真题大放送 在98、02、05、06年的考研真题中,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均有设题。下面我们选择其中一道进行详细分析。 【2006年单选】9.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包含两个联盟。其中基本的、主要的联盟是( ) A.工人阶级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

曲折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

曲折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 党在成立之初,对革命形势判断的并不十分精准、对革命规律的认识也并不十分清晰,而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和经验来看,巴黎公社,十月革命,都是在城市中进行的,所以在革命初期党也自然地将工作重心放在了城市,并且很快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但以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失败为标志,第一次工运高潮很快又跌入谷底,在共产国际的促动下,党的三大决定与国民党合作。 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召开,促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党际合作实现后,党开始将主要的精力投向了开展民众运动。在城市中领导了广州沙面工人罢工、五卅运动等一系列规模浩大的工人运动,将大革命推向了高潮。关于农民问题,第一次国共合作初期,国民党也是比较重视,但是因为没有人愿意深入基层,国民党形成了对农民问题只有政策而无行动的局面。也正是由于国民党缺乏吃苦耐劳、深入基层、扎实工作的人才,使得下层民众运动方面工作就由中共党员承担。这样大革命时期党虽然把工作重心放在了城市,但是毛泽东、彭湃等人不畏艰险、深入乡村、开展农运,为日后将工作重心转向农村积累了经验。 在合作破裂后,全国掀起了白色恐怖的血雨腥风,在共产党员由六万锐减到一万人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在绝境中奋起,开始了探索革命新道路的艰难历程。在大革命悲惨失败之后的关键时刻,党做出了正确抉择,结束了陈独秀右倾中央的工作,发动了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的第一枪,开始了从进攻城市向农村进军的艰难转变。

1927年8月7日,党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八七会议)。毛泽东在发言中讲了领导权,农民和军事的三大问题,提出了争取农民支持、独立领导革命的思想,而具体的途径则是把民众运动和军事运动结合起来。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即“党的现实最主要的任务是有系统地、有计划地、尽可能地在广大区域内准备农民的总暴动。”在此精神指导下,党先后组织了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等百余次武装起义。在发起的起义的武装占领城市的探索中,各地起义夺取城市的目标几乎都没有实现。各地武装起义实践证明,攻打大城市的路走不通,一些起义部队开始转入农村,开展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开始从攻打城市到向农村进军的伟大转折。 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决定退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山区寻找落脚点。毛泽东又经过一番实地调查,了解到井冈山地区是一个比较理想的落脚点。经过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慢慢做通了袁文才,王佐二人的工作,毛泽东才将带领队伍上了井冈山。各地起义军撤到农村后,面临的当务之急是在农村怎么生存,怎么发展。为争取农民的支持,建设巩固的根据地,战胜敌人的围剿,毛泽东最初探索出了打土豪的简单办法来扫清革命障碍并鼓励农民起来革命。但土豪的存粮和资财也是有一个积累的周期,因此解决问题的关键还是要争取广大农民的支持,而要取得农民的支持就要用事实证明共产党是他们利益的代表。毛泽东抓住了土地这个核心问题,开始组织领导起了边界各县轰轰烈烈的分田高潮。分地也是个很复杂的事,丈量土地、统计人口、协调分配,都需要有人牵头,都需要组织来领导,这样在广大

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

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 摘要: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总结了中国革命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的经验教训,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正确地理解了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地领导了全部中国革命。 关键词:“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相互关系 三大法宝,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总结。1939年10月,毛泽东在为中共中央主办的党内刊物《共产党人》写创刊词中首次提出。毛泽东指出:“十八年的经验,已使我们懂得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还指出,这三个方面也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三个基本问题。正确地理解了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地领导了全部中国革命。 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毛泽东关于无产阶级政党为实现革命和建设任务同其他一切可以团结的阶级,阶层,政党和派别结成的联盟,包括国内的统一战线和国际的统一战线。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指出,中国人民已经取得的主要的和基本的经验,就是在国内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在国外联合一切平等待我的民族和各国人民,结成国际的统一战线。二是毛泽东关于无产阶级政党为实现革命和建设任务建立各阶级联盟的理论和政策。主要内容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和其他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的一个基本特点;中国革命的敌人异常强大,任务十分艰巨。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斗争的主要形式。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等文章中,就提出了建立人民武装,开展武装斗争的思想。后来,他在《战争和战略问题》,《〈共产党人〉发刊词》等文章中,进一步阐述了武装斗争的理论。武装斗争是我们党的政治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党的历史,可以说就是武装斗争的理论历史。在中国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无产阶级的地位,就没有革命的胜利。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正是坚持了武装斗争,才使革命取得了彻底的胜利。实践证明,毛泽东的这一理论是符合中国国情的。 党的建设是特指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毛泽东在《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一文中,初步提出了党的建设的理论。在《〈共产党人〉发刊词》等文章中,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经验,形成了系统的党的建设的理论。他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必须紧紧围绕着党的政治路线来进行。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的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毛泽东的这些思想,不仅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建设,而且对社会主

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

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正确地理解了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地领导了全部中国革命。 统一战线问题是无产阶级政党策略思想的重要内容。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首先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阶级状况所决定的。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力量,要战胜强大的反革命力量,就必须把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的中间阶级都团结在自己的周围,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其次,是由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残酷性及其发展的不平衡性所决定的。革命发展的不平衡性,使得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有必要采取正确的统一战线的策略,把一切可以团结和利用的力量尽可能团结在自己的周围,夺取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与资本主义国家不同,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总是凭借着反革命暴力对革命人民实行残暴的镇压。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革命人民只有武装起来,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 中国共产党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必须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是一个农民为主体

的国度,无产阶级人数很少,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占人口的大多数,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党员占多数。加之长期处于农村游击战争的环境,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特别是小资产阶级思想必然反映到党内来,党内无产阶级思想和非无产阶级思想之间的矛盾成为党内的主要矛盾。这种情况决定了要建设一个广大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也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三个法宝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农村包围城市是实行工农武装割据,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这是毛泽东研究中国国情,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一。首先讨论一下当时中国为什么采取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是由中国的国情以及当时中国所处的环境所决定的。(1)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而工人阶级人数很少,因而无产阶级必需深入农村,发动武装农民,建立农村革命政权,开展土地革命,建立起革命力量的深厚社会基础,最后夺取全国胜利。 (2)中国革命的敌人异常强大,并且长期占据着中心城市。(3)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城乡隔离的半殖民的

半封建大国。(4)国民革命政治影响的存在,为红色政权的生存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客观条件。(5)全国革命形势继续向前发展,是农村革命根据地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又一客观条件。(6)有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必要的主观条件。(7)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及其各级党组织的坚强有力,是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发展的前提和根本保证。 二,然后讨论一下中国革命道路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农村包围城市到现在,不是一个具体的论断,是一个涵义丰富的战略思维体系。毛泽东当年在中国革命中的实践不过是这一思想的具体实例,我们不能也无需真的从农村开始。中国革命之所以选择农村包围城市,它是受当时各种因素制约的必然选择。今天我们面临的环境、因素变了,不能死搬硬套。但我们可以深入的了解这一战略思想内涵,灵活的应用于今天的社会之中。中国革命的胜利,得

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之一:统一战线

Born To Win 人生也许就是要学会愚忠。选我所爱,爱我所选。 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之一: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之一。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总结了中国革命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的经验教训,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如下,跨考教育政治教研室王赛芬老师为大家详解之。 统一战线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党领导和建立统一战线的经验。党在领导建立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实践中,强调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保持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在统一战线中,存在着不同阶级、不同政治力量和不同派别,由于各个阶级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要求而表现出不同的政治态度。因此,在革命进程中,必须坚持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方针。对反共顽固派采取又团结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政策,利用矛盾,争取多数,反对少数,各个击破。在同顽固派进行斗争时,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 对于统一战线,毛泽东曾说过“要给事做,尊重他们。手掌手背都是肉,不能有厚薄。对他们要平等,不能莲花出水有高低。”而邓小平也说过“新时期统一战线,可以称为社会主义劳动者和爱国者的联盟。”可见对统一战线的重视。所以,不管是革命、建设年代,还是改革开放的今天,统一战线这个法宝都很重要。 5月18日至20日,习近平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会议上说的,“统一战线是做人的工作,搞统一战线是为了壮大共同奋斗的力量。”并且对统一战线提出了“新评价”和“新要求”具体内容如下:一是“新评价”。习近平表示,这些年来,在党中央领导下,统一战线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巩固和发展团结、奋进、开拓、活跃的局面,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祖国统一作出了重要贡献。二是“新要求”习近平强调,做好新形势下统战工作,必须掌握规律、坚持原则、讲究方法,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实行的政策、采取的措施都要有利于坚持和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做好新形势下统战工作,必须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关系,不断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同时要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包容差异,尽可能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找到最大公约数。做好新形势下统战工作,必须善于联谊交友,统一战线是做人的工作,搞统一战线是为了壮大共同奋斗的力量。 文章来源:跨考教育

论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

论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 内容简要: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毛泽东对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战胜敌人的三件主要武器,即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的形象比喻;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毛泽东关于三大法宝的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领导人民革命的理论和策略,是毛泽东思想突出的创造性的贡献;不仅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具有指导意义,而且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仍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关键词: 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正文: 通过王刚老师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程让我学到了不少在高中没有好好学 到的历史知识。下面让我介绍三大法宝的由来,1939年10月, 毛泽东在党内刊物《共 产党人》写了一篇很有名的发刊词。他在这篇文章中回顾了党走过的18年革命历程, 他提出了一个关于中国革命制胜的著名论断。他说:“十八年的经验,已使我们懂得: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 三个主要的法宝。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成绩。”1949年6月,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 专政》中又指出:一个有纪律的,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武装的,采取自我批评方法的, 联系人民群众的党,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军队,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各革命阶级各 革命派别的统一战线。这三件是我们战胜敌人的主要武器。他还进一步论述了三者之 间的关系: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而党的组织,则是掌 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正确地理解了这三个问题及 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地理解了全部中国革命。现在我们正确的理解了三大法宝的 相互关系,也有助于我们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全面了解。 一、无产阶级必须建立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1.形成的原因:⑴人数少,力量单一。⑵敌人异常强大。⑶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其他的一些阶级、阶层和社会政治力量也具有某种革命的要求。 无产阶级之所以能建立起广泛的统一战线,最根本的还是取决于其他阶级的革命要求。无产阶级并不是把其他阶级和阶层骗来革命,而是联合他们的革命要求。中国革命以往正反两方面的经验都证明,必须唤起民众的力量共同斗争才能取得胜利。毛泽东在延安青年群众举行的五四运动20周年纪念会上,总结了包括辛亥革命在内的半个世纪的中国革命经验,指出五十多年来革命的经验教训根本就是“唤起民众”这一条道理。中国革命之所以干了几十年没有成功,就是因为全国人民没有没有充分地动员起来。 1.核心理念:在各种不同的情况下团结一切可能的革命的阶级和阶层,组织革命的统一

党史讲堂: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形成分析

党史讲堂: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形成 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取得胜利的原因很多,但最基本一条是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关于这条革命道路,小平同志在1984年接见日本外宾时曾作过非常经典的概括。他说?中国人民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且坚持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道路,才使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他又说?中国共产党人……走自己的路,也就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把中国革命搞成功了。?怎么理解小平同志的这两个概括?他讲的是一条道路,还是两条道路呢?其实,小平同志这两个概括讲的都是中国特色革命道路:不过一个讲的是广义的革命道路,即新民主主义的革命道路,它包括革命的总战略(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以及实现总战略的方法(三大法宝)和途径(农村包围城市);第二个讲的是狭义的革命道路,即专指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道路。今天我与大家探讨的是后者,专门谈谈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是如何开辟出来的。我今天讲三个问题:一是党探索革命新道路的历史背景;二是党探索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曲折历程;三是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理论的内容及意义。 一、党探索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历史背景 中国共产党探索革命新道路的历史背景,从大的方面讲就是大革命的失败。下面我就简要地梳理一下大革命时期党探索革命规律的情况。 1962年召开了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毛泽东在会上发言时对党探索革命规律的情况作了总结,他说:?过去,特别是开始时期,我们只是一股劲要革命,至于怎么革法,革些什么,哪些先革,哪些后革,哪些要到下一个阶段才革,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没有弄清楚,或者说没有完全弄清楚。?由此可见,党在成立之初,对革命形势判断的并不十分精准、对革命规律的认识也并不十分清晰,而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和经验来看,巴黎公社,十月革命,都是在城市中进行的,所以在革命初期党也自然地将工作重心放在了城市,并且很快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但以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失败为标志,第一次工运高潮很快又跌入谷底,在共产国际的促动下,党的三大决定与国民党合作。

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

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 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党内刊物《共产党人》写了一篇很有名的发刊词。他在这篇文章中回顾了党走过的18年革命历程,他提出了一个关于中国革命制胜的著名论断。他说:“十八年的经验,已使我们懂得: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成绩。”正确地理解了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地理解了全部中国革命。 一、无产阶级必须建立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一>原因:(1)人数少,力量单一(2)敌人异常强大(3)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其他的一些阶级、阶层和社会政治力量也具有某种革命的要求。无产阶级之所以能建立起广泛的统一战线,最根本的还是取决于其他阶级的革命要求。无产阶级并不是把其他阶级和阶层骗来革命,而是联合他们的革命要求。 中国革命以往正反两方面的经验都证明,必须唤起民众的力量共同斗争才能取得胜利。毛泽东在延安青年群众举行的五四运动20周年纪念会上,总结了包括辛亥革命在内的半个世纪的中国革命经验,指出五十多年来革命的经验教训根本就是“唤起民众”这一条道理。中国革命之所以干了几十年没有成功,就是因为全国人民没有没有充分地动员起来。 <二>核心理念:在各种不同的情况下团结一切可能的革命的阶级和阶层,组织革命的统一战线。

<三>在统一战线中采取坚定而灵活的策略。 1、在同资产阶级结成统一战线时,要保持物产阶级的独立性,即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 2、坚持政治上又联合又斗争的的两手策略。 联合:就是不拒绝与其建立统一战线,并尽可能保持这个统一战线。 斗争:就是在同资产阶级联合时,坚持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和平”的“不流血”的斗争;而在被迫着同资产阶级分裂时,就转变为武装斗争。要善于通过斗争达到团结,斗争是团结的手段,团结是斗争的目的。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退让求团结则团结亡。如果我们党不知道在一定时期中同资产阶级联合,党就不能前进,革命就不能发展。 3、毛泽东关于“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思想,对于统一战线工作具有巨大指导意义。 它们是三位一体的:只有积极发展了进步势力,才能保证统一战线的革命性和先进性,才能有更大的主动权和筹码来争取中间势力;只有争取到了中间势力,才能真正孤立顽固势力。 “三位一体”的政策和策略中,争取中间势力是关键的一环。一方面进步势力与顽固势力势均力敌时,中间势力站在哪一边起决定作用。另一方面进步势力和顽固势力都在争取中间势力。 进步势力: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 中间势力:中等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地方实力派

第二讲: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

《党史知识大讲堂》第二讲: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 辟 主讲人:中央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刘宝东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取得胜利的原因很多,但最基本一条是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关于这条革命道路,小平同志在1984年接见日本外宾时曾作过非常经典的概括。他说“中国人民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且坚持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道路,才使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他又说“中国共产党人……走自己的路,也就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把中国革命搞成功了。”怎么理解小平同志的这两个概括?他讲的是一条道路,还是两条道路呢?其实,小平同志这两个概括讲的都是中国特色革命道路:不过一个讲的是广义的革命道路,即新民主主义的革命道路,它包括革命的总战略(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以及实现总战略的方法(三大法宝)和途径(农村包围城市);第二个讲的是狭义的革命道路,即专指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道路。今天我与大家探讨的是后者,专门谈谈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是如何开辟出来的。我今天讲三个问题:一是党探索革命新道路的历史背景;二是党探索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曲折历程;三是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理论的内容及意义。 一、党探索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历史背景 中国共产党探索革命新道路的历史背景,从大的方面讲就是大革命的失败。下面我就简要地梳理一下大革命时期党探索革命规律的情况。

1962年召开了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毛泽东在会上发言时对党探索革命规律的情况作了总结,他说:“过去,特别是开始时期,我们只是一股劲要革命,至于怎么革法,革些什么,哪些先革,哪些后革,哪些要到下一个阶段才革,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没有弄清楚,或者说没有完全弄清楚。”由此可见,党在成立之初,对革命形势判断的并不十分精准、对革命规律的认识也并不十分清晰,而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和经验来看,巴黎公社,十月革命,都是在城市中进行的,所以在革命初期党也自然地将工作重心放在了城市,并且很快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但以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失败为标志,第一次工运高潮很快又跌入谷底,在共产国际的促动下,党的三大决定与国民党合作。 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召开,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党际合作实现后,党主要干什么呢?事实上,党将主要的精力投向了开展民众运动。在城市中领导了广州沙面工人罢工、五卅运动等一系列规模浩大的工人运动,将大革命推向了高潮。关于农民问题,第一次国共合作初期,国民党也是比较重视,但是有个问题,国民党虽在政策上比较重视,但却是只有政策而无行动,因为没有人愿意深入基层。毛泽东在国民党一大上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随后他积极参与了国民党中央的领导工作,他看到了国民党浮于上层、少于深入基层的现实,1924年2月召开的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第四次会议讨论了十项提案,其中四项是毛泽东提出的,他在议案中提出了加强党员作用、重视基层群众工作等建议,如他说:“地方党务方在开始,中央及执行部事务必不甚多”,“宜以全力发展下级党部,不宜将党里人才尽聚在最高党部”,可惜毛泽东的建议不是“留案备核”,就是束之高阁。 其实对于国民党不能深入基层的原因,孙中山本人看的很清楚,也解释的很清楚,如他说:“迄今为止我和国民党还没有与农民进行接触。在国民运动中出现这一大的疏忽主要是由我的拥护者们的社会身份造成的。”“我本人是资产阶级出身,我的大部分拥护者属于大学生阶层、城市知识分子,有相当一部分属于商界。由此,我们没有合适的人去深入农村,在那里扎根。”也即国民党缺乏吃苦耐劳、深入基层、扎实工作的农运人才。毛泽东曾说:“孙中山这个人有个好处,到了没有办法的时候,他就找我们。”就来找我们共产党,而国民党的弱项

刘宝东: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

刘宝东: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 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取得胜利的原因很多,但最基本一条是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关于这条革命道路,小平同志在1984年接见日本外宾时曾作过非常经典的概括。他说“中国人民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且坚持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道路,才使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他又说“中国共产党人……走自己的路,也就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把中国革命搞成功了。”怎么理解小平同志的这两个概括?他讲的是一条道路,还是两条道路呢?其实,小平同志这两个概括讲的都是中国特色革命道路:不过一个讲的是广义的革命道路,即新民主主义的革命道路,它包括革命的总战略(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以及实现总战略的方法(三大法宝)和途径(农村包围城市);第二个讲的是狭义的革命道路,即专指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道路。今天我与大家探讨的是后者,专门谈谈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是如何开辟出来的。我今天讲三个问题:一是党探索革命新道路的历史背景;二是党探索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曲折历程;三是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理论的内容及意义。 一、党探索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历史背景 中国共产党探索革命新道路的历史背景,从大的方面讲就是大革命的失败。下面我就简要地梳理一下大革命时期党探索革命规律的情况。 1962年召开了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毛泽东在会上发言时对党探索革命规律的情况作了总结,他说:“过去,特别是开始时期,我们只是一股劲要革命,至于怎么革法,革些什么,哪些先革,哪些后革,哪些要到下一个阶段才革,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没有弄清楚,或者说没有完全弄清楚。”由此可见,党在成立之初,对革命形势判断的并不十分精准、对革命规律的认识也并不十分清晰,而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和经验来看,巴黎公社,十月革命,都是在城市中进行的,所以在革命初期党也自然地将工作重心放在了城市,并且很快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但以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失败为标志,第一次工运高潮很快又跌入谷底,在共产国际的促动下,党的三大决定与国民党合作。 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召开,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党际合作实现后,党主要干什么呢?事实上,党将主要的精力投向了开展民众运动。在城市中领导了广州沙面工人罢工、五卅运动等一系列规模浩大的工人运动,将大革命推向了高潮。关于农民问题,第一次国共合作初期,国民党也是比较重视,但是有个问题,国民党虽在政策上比较重视,但却是只有政策而无行动,因为没有人愿意深入基层。毛泽东在国民党一大上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随后他积极参与了国民党中央的领导工作,他看到了国民党浮于上层、少于深入基层的现实,1924年2月召开的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第四次会议讨论了十项提案,其中四项是毛泽东提出的,他在议案中提出了加强党员作用、重视基层群众工作等建议,如他说:“地方党务方在开始,中央及执行部事务必不甚多”,“宜以全力发展下级党部,不宜将党里人才尽聚在最高党部”,可惜毛泽东的建议不是“留案备核”,就是束之高阁。 其实对于国民党不能深入基层的原因,孙中山本人看的很清楚,也解释的很清楚,如他说:“迄今为止我和国民党还没有与农民进行接触。在国民运动中出现这一大的疏忽主要是由我的拥护者们的社会身份造成的。”“我本人是资产阶级出身,我的大部分拥护者属于大学生阶层、城市知识分子,有相当一部分属于商界。由此,我们没有合适的人去深入农村,在那里扎根。”也即国民党缺乏吃苦耐劳、深入基层、扎实工作的农运人才。毛泽东曾说:“孙中山这个人有个好处,到了没有办法的时候,他就找我们。”就来找我们共产党,而国民党的弱项正是我们共产党的强项,如早期农民运动重要领袖阮啸仙所说:“不要和国民党争无谓的风头和用不着的权力,吃苦的工作我们自己争来做,占小便宜的事情让给他们。”这导

新民主主义三大法宝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毛泽东指出:“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加上党本身的建设史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争敌人的三个主要法宝。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这三个法宝,是毛泽东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经验的基本总结,是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胜利的保证。 这三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而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无产阶级在同其他阶级尤其是同资产阶级结成统一战线时,就应该实行又团结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政策;在同资产阶级联合时,主要要防止右的倾向,警惕类似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的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和抗战初期王明右倾机会主义;在被迫同资产阶级,主要是同大资产阶级分裂时,要敢于并善于同大资产阶级进行坚决的斗争,必要时展开武装斗争,同时继续争取民族资产阶级的同情或中立。同时还要防止“左”倾错误的出现,避免类似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王明“左”倾错误。无产阶级应坚持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对共产党来说,这是实现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的前提和条件。为了坚持无产阶级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保持无产阶级和共产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独立性。因此,党必须加强自身建设,才能顺应这种要求。像延安时期,党实行抗日统一战线,实施“三三制”、参议会“普选制”等,团结了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党也适时积极开展“整风运动”,保证了党永葆先进性。 毛泽东关于三大法宝的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领导人民革命的理论和策略,是毛泽东思想突出的创造性的贡献,不仅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具有指导意义,而且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仍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统一战线,中国民主革命的全部经验证明,中国革命的统一战线不论在哪一个时期,也不论有没有资产阶级参加,都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统一战线必须有坚强的人民武装作为它的支柱,才能巩固和发展。 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斗争的主要形式。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内部没有民主制度,外部没有民族独立,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残酷统治和压迫。这就决定了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是中国革命的特点之一。武装斗争是我们党的政治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党的历史,可以说就是武装斗争的理论历史。在中国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无产阶级的地位,就没有革命的胜利。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正是坚持了武装斗争,才使革命取得了彻底的胜利。实践证明,毛泽东的这一理论是符合中国国情的。 三、党的建设是特指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必须紧紧围绕着党的政治路线来进行。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的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根据党的政治路线提出党的建设任务,在党内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干部。根据党的政治路线的需要,在全党开展学习运动,使全党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要加强党的民主集中制度,正确开展党内斗争,以加强党的团结和统一。加强对全体党员的思想教育,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等。毛泽东的

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理论的主要内容及伟大意义

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是因为: 第一,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内无民主,外无民族独立,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罢工的合法权利。在中国,主要的斗争形式是战争,是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主要的组织形式是军队。毛泽东指出:以农业为主要经济的中国革命,以军事发展暴动,是一种特征。 第二,中国革命的中心内容是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在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80%以上,农民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实际上农民革命,军队实际上穿起军装的农民。因此,无产阶级要夺取革命的胜利,就必须派遣自己的先锋队深入农村,发动农民和武装农民,领导农民开展土地革命,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这是夺取全国革命胜利的关键。 第三,由于中国革命的不平衡性、曲折性和长期性,强大的敌人总是长期地占据着中心城市,而广大农村则是他们统治薄弱的环节。因此,无产阶级为了避免在力量不足时与敌人决战,就必须把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把农村建成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的革命阵地,以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 它的现实意义是:第一,农村包围城市是中国革命唯一正确的道路,只有沿着这条路前进,革命才不会迷失方向。第二,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带有强烈的求实精神。第三,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是在仅对“左”和右的错误的斗争中产生的。第四,农村包围城市理论体现了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国情和中国社会的深入了解和深切体验。第五,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产生,发展和完善,在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历史上,开辟了共产主义运动的多元化的进程。 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理论价值 中国革命历史经验的基本总结。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异常丰富,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党历来十分重视历史经验,并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层次进行过多次总结。集中起来,最根本的就是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关于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第二个方面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

第四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第四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考纲要求 1、“了解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克敌制胜的三个主要法宝及其相互关系。” 2、“理解和掌握这三个法宝的基本理论观点及其在中国革命中的运用。”中华考试网 考纲分析 本章的中心任务是系统地阐述关系中国革命胜利的三个基本问题,即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三个基本问题。毛泽东把它们概括为克敌制胜的“三大法宝”。理解了这三个问题就理解了中国革命;解决好这三个问题,中国革命就能获得胜利。学习本章,应注意把握好以下问题: 首先,统一战线问题。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策略路线,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对于中国革命的重要性和可能性以及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 其次,武装斗争问题。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这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进行武装斗争必须建立人民军队,开展人民战争;这支军队必须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执行严格的纪律,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这支军队必须接受党的绝对领导,人民战争的主要作战形式是游击战和带游击性质的运动战,它以建立农村根据地为依托,采取有中国特点的符合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再次,党的建设。中国共产党是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的掌握者,加强党的建设至关重要。党的思想建设是党的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的基础,必须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思想建设的有效形式是开展党内整风,制定正确的政治路线是政治建设最根本的问题,“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是党内斗争的正确方针;组织建设的基本原则是民主集中制;作风建设包括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三大优良传统作风。 最后,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特别强调加强执政党建设的重要性,并具体指明了执政党建设的内容:(1)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用无产阶级世界观武装全党; (2)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保持党的优良作风; (3)接受党内和党外的双重监督,这是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的重要条件; (4)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严格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 (5)努力培养和造就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 一、选择题 1.中国革命的主要阵线是( A ) A.统一战线 B.武装斗争 C.土地革命 D.党的建设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中间派是( D )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小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3.标志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会议是( C ) A.西湖会议 B.中共二大 C.国民党一大 D.中共三大 4.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基础是( B ) A.三民主义 B.新三民主义 C.爱国主义 D.民主主义 5.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的地点是( B ) A.井冈山 B.江西瑞金 C.福建长汀 D.延安 6.无产阶级的天然和可靠的同盟军是(A ) A.农民 B.市民 C.学生 D.资产阶级 7.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突出的特点是( B ) A.广泛的民族性和复杂的阶级性 B.国共双方有政权有军队的合作 C.没有固定的正式的组织形式 D.没有共同的具体的政治纲领 8.在革命统一战线的两个联盟中,基本的主要的联盟是( A ) A.工农联盟 B.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联盟 C.劳动者同非劳动者的联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