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国人民大学622中西哲学史2016年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

中国人民大学622中西哲学史2016年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

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622中西哲学史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

第一部分中国哲学史

1.简述易经推天道以明人事的哲学内涵。

答:(1)天道

①《易传》哲学继承儒家的“修人道以证天道”与“明天道以弘人道”的传统,把天道与人道统一了起来。

②天地阴阳之气使万物得以生、成、长、养;人承接天地之气,继承“道”而参与、赞助天地万物,那就是善;成就天道的事业正是人的本性。

③《易》道即天地之道帮助、促进、贞定万物各自的本性,保存万物的存在,道义正是从这里出来的。在人性论上,这就寓含有人的善性源自天道,源自宇宙生生之德,同时又强调人的后天努力,效法天道、扩充其性的双重含义。

(2)从天道到人事

①三才之道是是顺着天道下贯而来的,是顺天、地、人的性命之理而来的。

②就人之道而言,是义理、是仁义。道是过程,理是其中的道理。

③人之本性也就是人所以为人之理,按《易传》的讲法,这是乾道下贯的结果。(3)总结

①《易传》的人性论既包含有天赋人性说,即“天命之性”是善的,具有一种超越意义、价值意义;又不排斥材质主义的“气命之性”,即人的材质也在灭地之气的流行中形成,气可以鼓动,气有力量。这就为尔后哲学史上的“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理”与“气”之争埋伏笔。

②《易传》认为,人性源自天地之性,人道赞助天地之道。君子效法天地,具有刚健自强、积极人世的精神,又有承受、宽容、协调、合作的能力,用深厚的德泽来化育人物。

③与天地的大生、广生之德相匹配,《易传》强调人在人事活动中崇德广业、进德修业。

a.推尊人的智慧、德性,发展社会人事的各项事业;讲求忠信,提高品德;修饰言辞,确立在诚实上,以诚信来处理事务。

b.用自然之物、事物之理来安顿自己,提高才德。除此之外,没有更重要的了。研究、体悟事物变化之道的神妙,理解其深刻的理据,是最高的智慧。

④《易传》肯定、促进人间的事业,强调顺应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把握契机,适时加以裁断,或修订、改变定制,使之合宜,加以会通,将这些政策与成果用在老百姓身上,这就是事业。《易传》强调“开创事业,成就天下的事务。充分表达了儒家努力提高智慧、品德,积极有为地开创有利于老百姓的事业的思想。

2.试述王阳明岩中花树故事反映什么哲学内涵。

答:(1)“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王守仁答之以“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时,他既承认“花”(亦即外界事物)独立于“吾心”而存在,也肯定“花”(亦即外界事物)的客观实在性。

(2)“此花颜色”之所以“一时明白起来”,有了意义与价值,是因为“你来看”,而“你来看”是受“你心”支配的,故“花”的价值和意义与“你心”不可分,实际上即“你心”之灵明所赋。

(3)因此,在王守仁看来,与“你心”无关的“花”因无法“明白起来”亦即无价值和意义。故与“汝心同归于寂”而能“明白起来”,亦即有价值和意义的“花”离不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