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多学科分工协作机制

多学科分工协作机制

多学科分工协作机制
多学科分工协作机制

荆门市康复医院产科与儿科麻醉科等

多学科分工协作机制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为提高围生保健水平,降低窒息、早产及其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婴儿死亡率及儿童死亡率,加强产科与儿科等多学科医生产前、产时及产后各时期的密切合作,特制定本制度。

1、高危孕产妇定期会诊制度:对高危孕产妇,当宫内条件不适宜胎儿生存,并威胁到孕妇生命安全时,根据医院现有技术力量,产科与儿科及妇科、内科等多学科共同协商,决定是否立即终止妊娠及其方式。

2、产儿科每周交班会:为了使新生儿医生掌握孕妇,尤其是高危孕妇情况,做好新生儿出生后的观察,产儿科的医生与护士长每周定期召开一次交班会,对重点的孕产妇情况进行通报,使儿科医生掌握即将出生的高危胎儿情况,做好相应的准备措施,同时将高危新生儿的情况及时与产科医生沟通。

3、所有高危孕产妇分娩时均有儿科和麻醉科医生到场,24h 随叫随到,做好复苏和抢救准备,并做好及时转运准备。

4、对有其他合并症的高危孕产妇应及时与其他相应学科会诊,选择正确的处理方式,对可能产后子宫收缩乏力等产后出血产妇应与麻醉科、妇科、外科、内科做好一切抢救准备。

5、对新生儿分娩后重点观察4小时,尤其是Apgar评分低,母有糖尿病,母亲产前曾有发热或有胎膜早破史等新生儿,避免母婴同室内新生儿急症的发生。儿科医生对母婴同室的婴儿进行每日的体检,定期巡视病房,定期培训母婴同室护理人员,并于产科医生及护理人员及时交流产妇及婴儿情况,共同管理。

6、儿科要配合产科做好产妇及家属沟通工作。对有产科合并症的婴儿酌情配合产科医生做好宣教工作,如产钳后皮肤损伤、血肿、轻度HIE等,儿科医生协助产科做好解释工作,尽量不给家属增加思想负担,甚至配合产科做好上门随访。

医务科

多学科分工协作机制修订稿

多学科分工协作机制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荆门市康复医院产科与儿科麻醉科等 多学科分工协作机制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为提高围生保健水平,降低窒息、早产及其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婴儿死亡率及儿童死亡率,加强产科与儿科等多学科医生产前、产时及产后各时期的密切合作,特制定本制度。 1、高危孕产妇定期会诊制度:对高危孕产妇,当宫内条件不适宜胎儿生存,并威胁到孕妇生命安全时,根据医院现有技术力量,产科与儿科及妇科、内科等多学科共同协商,决定是否立即终止妊娠及其方式。 2、产儿科每周交班会:为了使新生儿医生掌握孕妇,尤其是高危孕妇情况,做好新生儿出生后的观察,产儿科的医生与护士长每周定期召开一次交班会,对重点的孕产妇情况进行通报,使儿科医生掌握即将出生的高危胎儿情况,做好相应的准备措施,同时将高危新生儿的情况及时与产科医生沟通。 3、所有高危孕产妇分娩时均有儿科和麻醉科医生到场,24h随叫随到,做好复苏和抢救准备,并做好及时转运准备。 4、对有其他合并症的高危孕产妇应及时与其他相应学科会诊,选择正确的处理方式,对可能产后子宫收缩乏力等产

后出血产妇应与麻醉科、妇科、外科、内科做好一切抢救准备。 5、对新生儿分娩后重点观察4小时,尤其是Apgar评分低,母有糖尿病,母亲产前曾有发热或有胎膜早破史等新生儿,避免母婴同室内新生儿急症的发生。儿科医生对母婴同室的婴儿进行每日的体检,定期巡视病房,定期培训母婴同室护理人员,并于产科医生及护理人员及时交流产妇及婴儿情况,共同管理。 6、儿科要配合产科做好产妇及家属沟通工作。对有产科合并症的婴儿酌情配合产科医生做好宣教工作,如产钳后皮肤损伤、血肿、轻度HIE等,儿科医生协助产科做好解释工作,尽量不给家属增加思想负担,甚至配合产科做好上门随访。 医务科

县级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机制实施方案

县级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机制实施方案 为最大限度满足广大群众不断增长的医疗需求,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卫生资源利用率,推进我县公立医院改革,探索并建立县级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机制,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基本医疗服务,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的意义 建立县级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重要举措。县级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通过建立多种形式的分工协作,实施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医疗服务模式,达到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卫生资源利用率。加快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达到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目的。 二、指导原则 (一)功能定位原则。建立分工协作的医疗机构要明确各目的功能定位,合理界定职工分工,严格界定医疗机构诊疗范围,依法执业。 (二)因地制宜原则。以优化辖区医疗资源配置为基础,充分考虑医疗资源的区域分布、医疗机构之间的合作意愿和已经存在的业务关系,合理统筹城乡医疗服务网络。 (三)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原则。建立医疗机构之间分工协作机制,要充分调动广大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完善各项考核奖惩激励机制,加快卫生技术人才培养。 三、主要内容 (一)分工协作形式。一是开展县级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的协作。自治县人民医院、中医院按照区域划分,与乡镇卫生院及两个社区服务中心协作。实行基层医疗机构规范管理,盘活城乡医疗资源,形成医疗联合体,县级公立医院充分发挥技术优势,负责全县基层医疗机构的技术指导和培训,全面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水平。二是开展不同等级医疗机构间的合作。探索在不同等级医院之间、综合医院与专科医院之间、公立医院与民营医院之间建立分工协作关系。 (二)分工协作内容。乡镇卫生院功能定位不变,享受财政全额工资补贴不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等各项财政补助不减,保留法人代表和独立核算性质不变。但医疗技术业务由县级医院统一指导,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配,促进各类人才合理流动,人才管理趋向规

我院多学科协作和支持机制

医院多学科协作与支持机制 我院倡导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努力遵循中医思维模式,大胆改革传统疾病诊疗模式,积极搭建多学科诊疗平台,探索尝试一体化诊疗服务新模式。为了突出中医药特色优势,强化综合诊疗服务,提高临床疗效,在对患者的诊治过程中需要内外科多个科室通力协作这涉及全院消化内科、普外科、呼吸内科、肾内科、心血管内科等多个科室,为此我院实行多学科联合查房制度,成立多学科协作小组,针对患者疾病和病人的机体状况制定最合理的诊疗方案和最优化的治疗流程,并解决临床疑难病例的诊断与治疗问题。 一、多学科协作具体分组如下: (一)、呼吸系统多学科协作小组成员 内科组组长:大内科主任秘书:呼吸内科主任 外科组组长:大外科主任秘书:各普外科主任 组员:全院临床医生、医技科室主任。 (二)、循环系统多学科协作小组成员 内科组组长:大内科主任秘书:心内科主任 外科组组长:大外科主任秘书:普胸外科主任 组员:全院临床医生、医技科室主任。 (三)、消化系统多学科协作小组成员 内科组组长:大内科主任秘书:消化内科主任

组员:全院临床医生、医技科室主任。 (四)神经系统多学科协作小组成员 内科组组长:大内科主任秘书:神经内科主任外科组组长:大外科主任秘书:脑外科主任组员:全院临床医生、医技科室主任。 (五)运动系统多学科协作小组成员 内科组组长:大内科主任秘书:各内科主任外科组组长:大骨科主任秘书:各骨科主任组员:全院临床医生、医技科室主任。 (六)血液系统多学科协作小组成员 内科组组长:大内科主任秘书:血液内科主任 外科组组长:大外科主任秘书:各外科主任组员:全院临床医生、医技科室主任。(七)泌尿系统多学科协作小组成员 内科组组长:大内科主任秘书:各内科主任

医共体章程

信阳市浉河区区域医疗共同体章程 一、总则 第一条性质 本“医疗共同体”是区、乡、村一体化的新型组织与服务实现形式。以创新运行机制为核心,通过整合区乡医疗卫生服务资源、建立分工协作机制,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整体提高区域医疗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效率,促进区乡两级联动发展,同步提高区乡两级医疗服务能力,减少住院病人外流,逐步实现2020年力争区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的医改目标。 第二条宗旨 在深化医改背景下,积极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改革及区级公立医院改革,充分利用各种优势资源,发挥各自特长,避免重复投入和资源浪费,形成规模发展优势,提高区域内医疗服务水平,为辖区居民提供更好的优质医疗服务。 第三条成员 以**医院为牵头单位的医共体,成员单位*****,**各民营医院以自愿原则加入;同时成立以***第二中医院为牵头单位的浉河区中医医共体。 二、管理 第四条运行模式。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区级医院负责

制。由各成员单位共同协商组成理事会,统筹协调“医共体”的总体发展规划、资源配置、学科布局、人员培养等重大事项的决策管理。 理事长由区级医院的院长担任;副理事长若干名,原则上由区级医院院长和医共体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主要负责人担任;理事由医共体内各医机构遴选部分管理、业务专家担任。 理事会在区级医院下设办公室,负责理事会的日常工作。 第五条组织设立 医共体内各医疗机构成立领导小组,负责医共体运行中本院有关管理和协调工作,区级医院成立专门机构(3-5人组成),合理分工,负责医共体日常工作。各基层医疗机构实行医共体工作院长负责制,井确定专人负责落实。 第六条主要职责及分工 (一)制定战略目标和发展规划;(二)制定并推行统一标的运营管理制度和职责规范;(三)科学合理地确定各医疗机构的规模、布道断马局和功能;(四)建立医共体内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机制,制定在各医疗机构之间实现分级医疗、双向转诊、差异化服务、大型医疗设备共享和检査结果互认的具体制度和措施;(五)规范各种

团队分工协作的重要性

团队分工协作的重要性 一、分工协作 分工协作是指既要分工明确,又要互相沟通、协作,以达成共同的目标。(一)、分工协作的优势 1、可以发挥整体效能,提高工作效率。例如:流水线生产,就是将一个生产过程划分为很多环节,每个人各自负责其中的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完成后这个环节的人就可以接着开始下一轮生产,而不用等整个环节都完成再开始下一轮生产,大大的节约了时间。 2、能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特长优势。分工协作令每个人根据自己的专长去完成相应的工作,这样可以使每个部分的工作都能相对尽善尽美。 3、可以弥补个人的不足。很多工作是一个人所没有办法完成的,即使完成了也不能有很好的效果。《西游记》中虽然唐僧师徒四人每个人都有不足,但最终取经成功,正是分工协作弥补了这个不足。 4、团队精神和团队氛围会产生强大的动力。古语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个好的氛围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好的团队氛围可以使每个成员都心甘情愿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好工作,工作效率成倍增长。 (二)分工协作的劣势 1、某个人的工作效率会影响整体进程。就像工厂生产流水线,有一个环节断了,整个生产就会停止。 2、需要进行汇总整理。因为分工以后是散的,要使工作最终完成还要再合并每个人的工作。好比清洗风扇,把各个部分拆下来都清洗完了以后还要再重新装回去一样。 二、独立开发 有分工协作就有独立开发,所谓独立开发是指某一项工作从头到尾由一个人独自完成。 (一)独立开发的优势

1、观点明确。因为整个工作都是一个人自己的想法,其思考问题的思路和角度是相同的,观点就会相应是固定的,因而会比较明确。 2、以一抵十。一个人的工作完成就意味着整个工作的完成,不需要再汇总整理。同时一个人干了多个人的工作,节省了人力成本。 (二)独立开发的劣势 1、工作量太大,花费时间长。一项工作完成要经过好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只具有连续性而没有共性的地方,因而在每个阶段的思维方式和操作方法都是不同的,无法形成熟练度,所需时间就会更多。 2、会重复做无用功,效率低。由于每个阶段的思维方式和操作方法都不一样,一个阶段的工作完成后必须换另一种思维方式和方法,另外因为整个项目太大,在具体每个阶段时很容易走向局限性,工作结束后才发现存在不足的地方,又要回头重新修改,不断重复工作,致使效率过低。 3、对个人能力要求过高。一项工作的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的思维和方法,涉及知识面广,全局上需要有全面性,阶段上又需要有精通性,必须是综合型人才才能胜任。 三、分工协作与独立开发的比较 独立开发有它的优点,但相对分工协作而言,它的缺点更明显。独立开发是旧的观念,只考虑到一个人比较集中,不会太涣散,却忽略了一个人的能力有限和工作的复杂性。而现代社会更讲究分工协作,注重团队精神。分工协作可以明确分工到个人,再由每个人各自完成后再进行汇总整理,发挥每个人的特长,让1+1 大于2,使得整体效能变大,提高工作效率。因而组建团队的必要性越发明显,团队可以充分运用分工协作原理,让一项工作更好的被完成。 四、团队建设 团队建设是指有意识地在组织中努力开发有效的工作小组,每个小组由一组员工组成,通过自我管理的形式,负责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或其中一部分工作。(一)、团队建设的重要性

多学科协作诊疗管理规定(试行)

多学科协作诊治(MDT)管理制度(试行) 各科室、各部门: 为进一步加强交叉学科诊疗工作的协同管理,提高医务人员对多学科、多系统、多器官疑难及复杂病例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为患者提供最佳诊疗方案,按照《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年)》(国卫医发〔2017〕73号)有关工作安排,根据国家卫计委《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结合医院实际,制订多学科协作诊疗(multidisciplinary team,以下简称MDT)管理规定,现予以颁布,请遵照执行。 一、下列情况必须向医务科申请组织MDT讨论: 1.各类恶性实体肿瘤病例(肺癌、肝恶性肿瘤、消化道肿瘤、头颈部肿瘤、腹膜后肿瘤、垂体瘤等); 2.疑诊恶性肿瘤病例; 3.临床确诊困难或疗效不满意的疑难病例(疑难关节疾病、脉管性疾病、癫痫等); 4.新发现的疑似传染病病例; 5.出现严重并发症的病例; 6.其他临床科主任认为有必要进行MDT讨论的病例。 二、下列情况建议向门诊部申请组织MDT讨论: 1.糖尿病足病例; 2. 甲状腺结节病例; 3.椎间盘突出症病例; 4.其他有需要进行MDT讨论的病例。

三、MDT管理实行科主任负责制,科室必须保证随时能找到参与诊疗的人员。 四、参与MDT讨论的诊疗医师应由科室主任(副主任)或相应资质医师担任。科室主任因故不能参加的,可指派科室副主任、副高以上职称或高年资主治医生参与诊疗,不允许住院医师参与。 五、MDT诊疗方案的确定必须依据于国内最新诊疗指南或专家共识意见,如国内指南或专家共识意见未涉及的地方可参照国外最新指南或专家共识意见。 六、参与MDT相关学科应为病种相关的临床科室、相关医技科室(如医学影像科、病理科、超声科、临床药学、检验科等)及相关职能部门(医务、护理、质控、院感、精神心理科等)。 七、拟组织院内MDT讨论时,申请诊疗科室必须至少提前一天向医务科或门诊部递交《多学科协作诊疗申请表》并明确诊疗牵头人(牵头人须为科室主任、副主任或副高职称以上医师)。医务科或门诊部根据申请确定参与诊疗专家,将拟诊疗的患者基本情况和需要解决的问题等资料发给支持专家团队的专家,让专家们做好准备,同时将参与诊疗专家名单反馈给申请科室。 八、组织诊疗科室须提前做好诊疗前期各项准备;受邀诊疗专家需按时到达会诊地点,认真负责完成诊疗工作。会诊后,应及时书写《多学科协作诊疗病例讨论意见书》,并请专家签名保存。管床医师将诊疗意见以及执行情况在病程记录中详细记录。医务科全程参与并做记录。牵头人与管床医师(必要时医务科参与)共同将多学科诊疗意见反馈给患者及家属,征求意见。 九、监督管理 1.门诊患者MDT由门诊部负责审定,住院患者MDT由医务科负责审定。

多学科综合诊疗制度版

多学科联合诊疗制度(2018年修订) 为提高我院多学科联合诊疗水平,进一步规范多学科联合诊疗活动,加强对肿瘤、疑难复杂疾病、多系统多器官疾病等患者的管理,为患者制定最佳的住院诊疗方案,特制定本制度。 一、下列情况可申请医务科组织院内多学科联合诊疗: 1.临床确诊困难(一般入院后超过3天不能确诊)或疗效不满意的疑难、危重患者; 2.门诊患者中肿瘤、疑难复杂疾病、多系统多器官疾病等,需要三个或三个以上学科共同参与诊治; 3.为恶性肿瘤患者制定合理的诊疗方案和最佳优化治疗流程,并解决晚期和临床疑难病例的诊断与治疗问题; 4.拟邀请院外专家会诊或院内多科室会诊(超过3个专业)的病例; 5.出现严重并发症的病例; 6.已发生医疗纠纷、医疗投诉或可能出现纠纷的病例。 二、针对肿瘤、疑难复杂疾病、多系统多器官疾病等,开展多学科诊疗门诊,为患者提供“一站式”诊疗服务。针对住院患者,制定单病种多学科诊疗规范,开展单病种多学科病例讨论和联合查房,为住院患者提供多学科诊疗服务。将麻醉、医学检验、医学影像、病理、药学等专业技术人员纳入多学科诊疗团队,促进各专业协同协调发展,提升疾病综合诊疗水平和患者医疗服务舒适性。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

疗效,方便群众看病就医的中医综合治疗、多专业联合诊疗等模式。 三、多学科联合诊疗,会诊医师应由主任(副主任)医师或专科主治以上医师担任。实行科主任或医疗组长负责制,必须保证随时能找到会诊人员。 四、院内多学科联合诊疗时,除急、危重症患者以外,至少提前一天科室填写会诊申请单,科室主任签字或确认后送交医务科。同时要求提出会诊的病例必须已进行全科讨论,并拿出讨论意见。 1.会诊前:经治医师完成各种病程记录,完善相关辅助检查,收集影像学检查资料齐全,并附于病历中。 医务科收到申请后,组织邀请各相关科室专家医师参加会诊。被邀请专家不得推诿或拒绝(如确实有特殊情况不能参加者,自行联络本科室其他专家医师代为参加,并向医务科通知确认)。 为保证会诊意见,必要时被邀请专家在会诊前查看病人,了解其目前状况。 2.会诊时:医务科工作人员到达科室协调会诊,被邀请专家准时参加会诊,不得迟到。由申请会诊的科室主任主持会议;管床医师汇报病历,提出拟解决的问题,上级医师补充;被邀请的专家医师到病房查看病人,询问病史,行必要的体格检查后回到会诊室,提出专科诊治意见,管床医师详细记录,最后由主持人总结发言,归纳整体治疗方案。

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2016-2020届)

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2016-2020年) 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的通知》(国办发〔2015〕14号,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等规定,制定《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2016-2020年)》(以下简称《指导原则》)。地方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按照《指导原则》制定本行政区域《医疗机构设置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医疗机构设置要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进一步促进医疗卫生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城乡医疗服务体系协调发展,医疗服务能力全面增强,医疗服务公平性与可及性有效提升。 一、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含义 《规划》是以区域内居民实际医疗服务需求为依据,以合理配置、利用医疗卫生资源,公平、可及地向全体居民提供安全、有效的基本医疗服务为目的,将各级各类、不同隶

属关系、不同所有制形式的医疗机构统一规划、设置和布局。有利于引导医疗卫生资源合理配置,充分发挥有限资源的最大效率和效益,建立结构合理、覆盖城乡,适应我国国情、人口政策和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服务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二、医疗机构设置的基本原则 (一)公平可及原则。医疗机构服务半径适宜,交通便利,形成全覆盖医疗服务网络,布局合理。从实际医疗服务需求出发,面向城乡居民,注重科学性与协调性、公平与效率的统一,保障全体居民公平、可及地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二)统筹规划原则。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必须符合属地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和卫生资源配置标准,局部服从全局,提高医疗卫生资源整体效益。 (三)科学布局原则。明确和落实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功能和任务,实行“中心控制、周边发展”,即严格控制医疗资源丰富的中心城区的公立医院数量,新增医疗机构鼓励在中心

团队分工协作的重要性讲课稿

团队分工协作的重要 性

团队分工协作的重要性 一、分工协作 分工协作是指既要分工明确,又要互相沟通、协作,以达成共同的目标。(一)、分工协作的优势 1、可以发挥整体效能,提高工作效率。例如:流水线生产,就是将一个生产过程划分为很多环节,每个人各自负责其中的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完成后这个环节的人就可以接着开始下一轮生产,而不用等整个环节都完成再开始下一轮生产,大大的节约了时间。 2、能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特长优势。分工协作令每个人根据自己的专长去完成相应的工作,这样可以使每个部分的工作都能相对尽善尽美。 3、可以弥补个人的不足。很多工作是一个人所没有办法完成的,即使完成了也不能有很好的效果。《西游记》中虽然唐僧师徒四人每个人都有不足,但最终取经成功,正是分工协作弥补了这个不足。 4、团队精神和团队氛围会产生强大的动力。古语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个好的氛围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好的团队氛围可以使每个成员都心甘情愿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好工作,工作效率成倍增长。 (二)分工协作的劣势 1、某个人的工作效率会影响整体进程。就像工厂生产流水线,有一个环节断了,整个生产就会停止。

2、需要进行汇总整理。因为分工以后是散的,要使工作最终完成还要再合并每个人的工作。好比清洗风扇,把各个部分拆下来都清洗完了以后还要再重新装回去一样。 二、独立开发 有分工协作就有独立开发,所谓独立开发是指某一项工作从头到尾由一个人独自完成。 (一)独立开发的优势 1、观点明确。因为整个工作都是一个人自己的想法,其思考问题的思路和角度是相同的,观点就会相应是固定的,因而会比较明确。 2、以一抵十。一个人的工作完成就意味着整个工作的完成,不需要再汇总整理。同时一个人干了多个人的工作,节省了人力成本。 (二)独立开发的劣势 1、工作量太大,花费时间长。一项工作完成要经过好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只具有连续性而没有共性的地方,因而在每个阶段的思维方式和操作方法都是不同的,无法形成熟练度,所需时间就会更多。 2、会重复做无用功,效率低。由于每个阶段的思维方式和操作方法都不一样,一个阶段的工作完成后必须换另一种思维方式和方法,另外因为整个项目太大,在具体每个阶段时很容易走向局限性,工作结束后才发现存在不足的地方,又要回头重新修改,不断重复工作,致使效率过低。

临床救治多学科协作与支持机制

临床救治多学科协作与支持机制 为了提高我院急救水平,确保危重患者抢救成功,实现快速会诊,迅速转运和及时救治,保障患者安全,经院委会研究决定,建立临床救治的多学科分工协作机制,统筹协调相关业务科室,开展多学科写作,具体内容如下: 一、多学科协作具体分组: 临床救治多学科协作办公室设在医务科,负责协调全院急危重患者的救治、会诊、转运等工作。 (一)内科系统多学科协作小组成员 组长: 成员: (二)外科系统多学科协作小组成员 组长: 成员: (三)急诊系统多学科协作小组成员 组长: 成员: (四)妇产科系统多学科协作小组成员 组长: 成员: (五)儿科系统多学科协作小组成员 组长: 成员: (六)医技系统多学科协作小组成员 组长: 成员:

二、职责 (一)为实现提高临床疗效和方便患者为目的,从疾病临床诊疗的整体性出发,综合各相关科室人员,建立多学科参与的疾病诊疗团队。其根本要求是,由接诊医生负责指导患者在同一科室完成诊疗过程,改变以往患者往返于多个临床科室间进行不同类型治疗的状况。 (二)当院内患者出现疑难危急重症时,经管科室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向医务科提出需医院协助诊治的申请,由医务科指派相关学科小组参加联合查房,认真梳理研究疾病,充分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制订方法合理、疗效确切、程序最优的疾病诊疗路径和综合诊疗方案,专业组长对患者诊治方案有最终决定权。 (三)加大多学科协作的宣传力度,注重典型带动。通过召开现场会和进行先进小组经验交流等形式,进一步深化对开展多学科一体化诊疗服务的理解,提高认识,明确做法,争取广大医务人员的拥护,形成工作合力。 (四)病情危重、需要紧急救治的患者,启动急救绿色通道,院内急会诊医师10分钟内到达现场,必要时上报医务科,协调多学科协作小组共同抢救。 (五)与上级医院建立转诊机制。对不能处理的危重患者通过绿色通道及时转运至上级医院救治,首先与上级转诊医院沟通,由经治医师护送转诊;对病情危重、不能耐受转诊者,可实行就地、就近抢救的原则,必要时协调市级专家来院参与抢救。

医疗机构设置规划(2017—2020年)

XX自治区医疗机构设置规划(2017—2020年) 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的通知》(国办发〔2015〕14号)、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2016—2020年)》、《XX自治区卫生资源配置标准》和各盟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制定本规划。 一、规划背景 (一)发展现状。 1.社会经济发展状况。XX自治区辖12个盟市、103个旗县(市、区)。2015年,全区常住人口为2511.04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83%。其中,城镇人口为1514.16万人,乡村人口为996.88万人。全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为410万,占全区总人口的16.8%。全区常住人口较上年增加6.23万人,全年出生人口为19.36万人,出生率为7.72‰;死亡人口为13.34万人,死亡率为5.3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2.4‰。人口城镇化率60.3%。 2015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032.8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71903元,比上年增长7.4%。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64.4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290.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5%和10.6%。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310元,比上年增长8.5%。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7179

元,增长5.7%。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008.1万人,参加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人数1285万人。 2.医疗卫生资源现状。截止2015年,全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3885个。其中:医院702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2420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664个;卫生人员21.25万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6.23万人;编制床位1 3.39万张。全区每千常住人口卫生技术人员为6.46人,执业(助理)医师2.55人,注册护士2.44人。全区基本建立了由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等组成的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3.资源利用状况。2015年,全区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达10025.1万人次。其中,医院4408.8万人次,占43.9%;基层医疗卫生机构5270万人次,占52.6%;其他医疗机构8.6万人次,占0.1%。医疗卫生机构病床使用率66.6%,医院病床使用率73.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利用率41.23 %。医疗卫生机构出院者平均住院日为9.6天,医院出院者平均住院日为10.1天。2015年公立医院诊疗人次3955.9万人次,占医院总数的89.8%,民营医院450万人次,占医院总数的10.2%。 2015年与2010年相比,全区医疗卫生机构病床使用率由68.44%下降到66.6%,下降1.84个百分点;医院病床使用率由77.95%下降到73.2%,下降4.75个百分点;医

建立社会化协作与专业化分工的新机制

建立社会化协作与专业化分工的新机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模式不断与市场经济规律要求相适应,经济规模和竞争能力已有显著提高。特别是国际竞争能力已经影响到世界的各个角落,成为一股重要的经济力量。但是我们不难发现,全国范围内的经济发展还很不平衡,区域性发展水平差距的扩大影响国家的整体发展战略。因此,为了实现全国的均衡发展,提高综合竞争力,有必要大力推进社会化办作和专业化分工,并形成创新的运行机制,推进社会产品和服务的全面进步。 分工协作有两个方面的好处,一是提高效率,二是有利于竞争。社会化协作和专业化分工是创造经济竞争力的根本要求。缺乏协作意味着失去形成集群效应的条件,没有专业化分工不可能形成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研究国内外经济运行差异不难发现协作与分工的重要性。英国是老牌的市场经济国家,它的分工与协作已经达到非常精细的地步,简单举一个例子说明。在英国城市保洁工作的完成就是分工与协作的系统工程,地面垃圾收集、分类、清扫、橱窗清洗、水渍清除等部由专人负责,他们工作时段分配也相当明确。由于分工的精细使得专业工具的应用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仅橱窗保洁就使用了六种专用工具,从而确保了清洗的质量。这种分工与协作还充分体现在商品的生产、配送和销售链条;产品的原料、配件、总成供应链;餐饮品生产加工与配送等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确保厂英国经济的竞争力地位,特别在高新技术领域具有强大的竞争优势。在我国经过2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社会协作与分工逐步精细和完善,经济综合竞争能力逐步增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越来越深刻,已成为一股重要的竞争力量。通过研究不难发现,这种竞争力产生的源泉主要来自社会经济协作与分工的形成与完善以及相应机制的不断进步。 分析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其根本原因并不是通常所说的劳动力成本低下,政府补贴,出口返税等,而是在某些区域形成的相对集中的产品和产业开发区,在这些开发区中及其周围聚集着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企、业,产生集群效应。这些企业或企业群之间在市场体制和机制规律的作用厂自然形成相互协作的专业化分工。因此形成比较完善的产品形成供应链,降低了生产成本,分散了投资风险,而且有利于产品质量的提高。存这种产品形成机制的作用下,无形中提高了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研究我国东西部出口额度的巨大差异,其本质原因就是在内地还没有形成具有协作与分工功能的产业链条或者企业集群,缺乏形成完善的与产品生产相关联的供应链机制与体制。因此,中西地区的产品价格和质量均缺乏国际竞争力。如果不在这方面加强力度,赶超东部就成为空话。 推动社会化协作与专业化分工需要区域政府的强力支撑。我们知道,以协作为特征的大区域概念和以控制为目的的某一行政辖区的区城概念完全不同。前者强调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达到共赢的目的,但是行政能力较弱,在发生利益冲突时不具备可控性。—后者由于区域在同一政府领导下,区域内各地之间物质、能量、消息流动阻碍小;生产要素可按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区内调度并优化组合,形成最能发挥区域优势的产业结构,从而创造竞争优势。因此,区域政府可以充分运用行政权利,发挥政策效力,采用各种工具措施,创造有利于形成社会化协作与专

分级诊疗实施细则领导小组样本

XX医院分级诊疗 实施细则 为建立健全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机制, 构建合理有序的分级诊疗体系, 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 根据绥阳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关于印发XX县医疗机构分级诊疗实施方案的通知》( X医改组[ ]1号) 文件相关要求, 结合我院工作实际, 特制订本实施细则。 一、工作目标 经过开展分级诊疗服务, 建立健全我院与各级医疗机构之间长期稳定的分工协作机制, 加快形成”首诊在社区、小病进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新格局, 切实缓解广大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二、基本原则 ( 一) 自主选择原则。我院在引导患者上、下转诊时应当尊重患者的知情权, 认真介绍可转往的医院及其专科情况, 最终由患者或患者家属自主选择是否转诊及转往的医院。 ( 二) 分级管理原则。各科室应明确自身定位和职责, 根据双向转诊指征, 引导居民逐渐转变就医观念, 逐步由自然转诊转变为主动转诊、盲目转诊转变为合理转诊。 ( 三) 无缝对接原则。各科室应按要求应用信息化等有效手段建立起严密、实用、畅通的上下转诊渠道, 为患者提供整体性、持续性的医疗照护, 确保就医过程全程无缝、方便快捷。

( 四) 对口协作原则。指定专门科室和人员负责双向转诊管理工作, 制订合理的转诊流程和相关制度, 建立符合自身实际的可追踪、可调控、可监管的双向转诊平台。 ( 五) 慢病先行原则。对于纳入社区慢性病管理的, 如脑卒中、高血压、糖尿病等, 应充分发挥社区医生签约服务的作用, 首先开展基层首诊、双向转诊, 使用适宜技术, 合理检查, 优化医技科室服务流程, 控制无效住院日。 三、工作流程 ( 一) 患者上转 患者经医生诊治后, 确认有上转指征, 医生应根据患者意愿认真填写《XX县医疗机构双向转诊单》, 做好转诊登记, 并将患者的病历摘要、健康档案等有关资料一并转入上级医院。遇急危重症患者应做好病历文书交接, 同时联系上转医院做好接诊工作。对上转患者要做好跟踪服务工作, 在患者转出5天内进行追访, 及时了解和掌握转诊患者的诊断治疗情况。 我院建议上转参考标准: ( 1) 临床各科急危重症, 在我院难以实施有效救治的病例; ( 2) 疾病诊治超出本机构核准诊疗科目的病例; ( 3) 难以确诊的疑难复杂病例; ( 4) 需要到上一级医院进一步检查, 明确诊断的病例; ( 5) 重大伤亡事件中, 救治能力受限的病例; ( 6) 急性重症传染病患者及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例;

研发组织的分工与协作

研发组织的分工与协作 对于继续依赖内部技术发展的公司来说,怎样使产品成功地创新开发是个棘手的挑战。现在技术和市场变化之快,使产品的寿命越来越短,而研究开发项目又如此复杂和昂贵,如果公司把精力和资源过度集中在其自身的技术开发上,那么就会在市场上作茧自缚。本书的案例的研究阐明了佳能、索尼和丰田是如何学会向企业外部的技术源寻求新发明而自己则集中内部研究开发力量开发能使生产过程更有效率的具体技术,这样就能向市场推出新产品。为此,他们运用了独特的外部和内部网络: (1) 基于对合作伙伴的深刻了解 (know-who),他们极其高效地使用外部网络一一不仅和其他企业,同时也和大学、先进的科研中心以及类似的机构进行外部合作一一以取得隐含的和显见的知识资源。通过这种外部网络可以获取全球性技术和市场的信息动态,还可以取得充实自身技术的能力。它也解放了公司里的研究和开发部门的经理们,使他们集中精力满足产品创新的需要及成功地完成创新任务。 (2) 承认新产品的成功开发最主要的是研究开发、制造与市场三者的紧密结合。佳能、索尼和丰田把它们的技术和创新合作建立在成熟的内部网络基础上。这个内部网络达到了3个关键目标:·通过部门之间和业务单位之间有效的相互学习实现研究开发中技术的融合和公司间的协同合作。 ·保证研究开发活动符合市场的需要,而最重要的是使研究开发能贯穿于直到制成产品的全过程; ·在依赖内部技术发展的企业中,就经常发生研究开发效果与市场需要不协调而导致失败的情况,以及科研成功,但是生产不出产品的现象。 7.2 通过技术和创新管理激发合作协同作用 在第2章中已指出,只有把企业内部技术活动与产品开发结合起来,才能把一个发明转化为一种创新。在以下几节将分析促进这种结合的管理机制和原则,我们首先从考查案例公司实现共享研究开发资源并将其融合进自身的机制开始。 7.2.1 佳能:通过老伙伴关系网络及企业核心技术的协调,实现技术融合 不久之前佳能只是家照相机制造商,后来又进入了复印机和其他办公设备行业。这种扩张性的多种经营导致原来在一起工作,彼此熟悉的人们分散到全企业。其结果是关键人物之间保持着密切的私人联系,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佳能的业务组之间相对较缺乏有组织的联系方式。这样看来,佳能的技术融合主要靠的是私人关系,这种关系随着公司的发展和关键人物的升迁,跟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消失。 工程技术人手的稀缺是各业务组反对人才资源交流的主要论据。但也可以认为,他们作为公司成员的意识更多的是同他们的业务组拴在一起的,却不是把公司视作一个整体。看来,业务组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每个业务组就像一个独立的公司一样的工作。 在佳能内部组织协作的行动主体是各个总部,它们并不与其一特定的业务组捆缚在一起。产品技术开发总部保证了佳能不同核心技术间的组合,也为发现和创造技术的融合创造了可能。 许多不同的部门或运作能够集中在同一个任务组之内的事实,为某一单项能力或技术的纵向及横向组合创造了条件。这方面的一个例子是为个人复印机开发的暗箱技术,后来被用于激光打印机、传真机和显微摄影

浅谈分工与协作

浅谈分工与协作 分工与协作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管理人员必备的一种管理方式,而且事实也证明一个高效的管理团队,离不开科学的分工与高效的协作,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会存在一些问题,就此问题谈一些自己拙略的认识与大家分享; 一、分工是协作的前提,协作是更高形式的分工 分工是团队里每个人开展工作的职责与范围,这是一个组织或团队运行的基本规则,它是基于团队目标或职能而进行的一种责任分解;而协作是一种补位或基于一个共同的目标而进行的合作,它是基于一个共同的目标而进行一种活动。分工是合作的前提,合作是更高形式的分工。分工做好了,一个团队会有序的运行,协作做好了,一个团队会持续的生存下去;下面的小故事会给我们一些启发; 在广阔无垠的旷野上,一群狼踏着积雪寻找猎物。雪下得太厚了,为了能够保存体力,狼群通常采取这样一种进行方法即单列行进,也就是所有的狼一匹挨一匹地成线型,而由领头狼走在最前面作为开路先锋。 积雪很厚,为了从这些厚厚的积雪中趟出一条路,头狼往往要消耗巨大的体力。但是也正是由于头狼的努力,后面的狼群才得以在开辟好的道路上轻松前进,保存整个狼队的体力,为随时都可能要进行的捕猎活动做准备。 经过一段时间之后,领头狼很快就累了。这时候,它就会让到一边,紧跟在它身后的第二匹狼就会自动地补充上来,接替它的位置。退下来的狼可以跟在队尾,休息一下,养精蓄锐,迎接新的挑战。 就这样,狼群凭借着团队之间的合作,使得狼队的体力得以最大限度地保存,也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捕猎的成功。但是这种高效的合作也是以分工为基础的,每一只狼都知道自己在团队里扮演什么角色,履行什么职责。 二、分工是管理,协作是文化 分工是一种管理,因为分工的过程是资源合理配置,有效使用的过程,只有科学的分工,才能使企业最终摆脱对人才、技术、产品和企业家的依赖,达到无为而治的境界。只有科学的分工,才能降低企业对优秀人力资源和稀缺人才的需求,降低对管理者能力的要求。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一项重要的技术、工作或客户就是集中在少数几个人的手中,那么企业的资源很可能因为某一个人的离职而使企业遭受损失,但是如果把这些资源进行更细更科学的分工,培养专长而不是全才,那么结果又是另一种情况,所以企业要想长序的发展,必须重视科学的分工。但是一个组织要形成强有力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必须培养协作文化,形成协作的氛围,分工永远解决不了绝对的问题。下面的小故事会给我们一些启发; 天冷的出奇,年迈的富翁坐在炉火旁豪华的座椅上取暖,熊熊的火焰照亮了富翁肥胖的脸庞。富翁渐渐觉得身上发燥、脸上发烧,炉火太旺了。 富翁环顾四周,怎么4个佣人只来了3个?那3个佣人告诉富翁,另外一个佣人跟管家请假了。 富翁没有吭声。他想离开炉火,可别的地方实在是太冷了,只得继续坐在豪华的座椅上挨着炉火。要吃午饭了,富翁头晕得怎么也站不起来。医生赶来,富翁高烧达到39.4℃。医生说,这都是炉火温度过高造成的。 高烧引起的并发症非常严重。在富翁弥留之际,医生问富翁:‘这么多佣人为什么不把座椅往后挪一挪?离炉火远点?” 富翁艰难地告诉医生:“不能怪他们,他们都是有分工的,今天分管把椅子往后挪的佣人请假没来”医生无奈地看着奄奄一息的富翁,感慨万千----只有分工,没有协作的团队迟早是要瓦解的。 三、分工与协作要遵循规律 麻雀和香肠是好朋友,麻雀负责拣柴回来,香肠负责在家烧饭,两位配合默契,分工明确而合理。麻雀飞得高、看得远,勤劳愉快地拣回很多很多生活必备的柴;香肠烧饭时,身子在锅里滚几下,每天的饭香香的,极其好吃。这样的分工再合理不过了。但是,日子久了以后,麻雀觉得心里很不平衡,凭什么自己每天在外边奔忙,香肠却在家,就提出改变分工。香肠尽管不适合拣柴,但麻雀很坚持。无奈之下,只好答应了。没多久,香肠在野外拣柴时被狼闻到后吃掉了;麻雀也由于不适应在家烧饭这份工作,做饭时不慎被火烧死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分工必须对所分配的资源进行一个科学的评价与定位,把握一个

武警部队与地方医疗机构(医院)医疗保障协作机制

武警部队与地方医疗机构(医院)医疗保障 协作机制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和武警部队《关于二级以上医院与武警部队医疗机构开展对口支援工作的通知》(国卫医函〔2014〕233号)和《关于落实二级以上医院对口支援武警部队医院机构工作情况的通报》(武后〔2015〕17号)文件精神,制定此机制。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X大精神,落实国家、军队医疗体制改革和武警部队关于加强卫生建设的要求,通过推行警民医疗资源深度融合发展,以提升武警XX省总队基层卫生体系建设为主导,以地方医疗机构协作为依托,集中发挥警地医疗资源保障优势,提高部队医疗机构服务保障能力,有效解决武警XX省总队官兵看病就医问题。 二、工作目标 依托地方和部队医疗资源,建立学科建设帮扶、人才培养协作、就地医疗保障“三项机制”,加强以人才、技术、重点专科为核心的武警XX省总队卫生机构能力建设,形成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科学合理的对口支援工作格局。地方支援单位每年为武警XX省总队卫生机构帮带一项医疗急需

业务、培养一支人才技术团队、新增一个医疗服务项目,全面提高武警XX省总队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满足官兵医疗需求。 三、组织领导 省卫生健康委与武警XX省总队建立警地医疗保障协作机制,成立由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和武警XX省总队分管后勤工作的副司令员为组长,后勤部分管医疗工作的副部长为副组长,省卫生健康委医政处、基层卫生处、科教处、人事处、省属医院、武警XX省总队卫生处、武警XX省总队医院负责人为成员的警地医疗保障协作机制领导小组,全面统筹、指导和推进警地医疗保障协作工作;警地医疗保障协作机制领导小组办公室分别设在省卫生健康委医政处和武警XX省总队卫生处。 四、协作原则 (一)科学指导、分工协作。省卫生健康委和武警XX 省总队联合制定实施规范,提出工作目标和要求,对警地协作工作进行指导。武警支队、中队和各市、县卫健行政部门、医疗机构进行对口协商,分工协作实施。 (二)统筹规划、整体安排。各设区市卫生健康委与支队将项目实施与应急救援、对口支援、人才培养、就地医疗等工作结合起来,科学设计协作计划、内容,统一组织,统筹安排。

重症医学科多学科协作和支持机制

题目:重症医学科多学科协作和支持机制市三院—重症医学科工作制度—33 生效日期:2012年1月1日版本号:1.0 修改日期: 页码:1/1 重症医学科多学科协作和支持机制 入住重症医学科患者常常有多系统、多器官的病变,病情危重且错综复杂,需要多科室通力合作。为了能针对患者疾病和身体状况制定最合理的诊疗方案、最优化的治疗流程,以解决临床疑难病例的诊断和诊疗问题,特本制定协作和支持机制。 一、重症医学科患者由重症医学科医生负责管理,重症医学科医生应当与原发疾病的专科医生保持密 切联系与沟通。患者入科时应留下原发疾病专科医生的姓名和联系方式,以便及时联络和沟通。 二、重症医学科医师主要承担脏器功能监护和支持救治,患者原发疾病的相关专科情况,主要由原发 疾病的相关专科医师负责及时诊疗。 三、对高危患者、疑难病例,实行重症医学科医师与负责原发疾病诊疗相关医师联合查房并进行疑难 病例讨论。 四、凡遇疑难病例,或本专业范围以外的专科情况突出时,应及时申请“多学科协作会诊”: (一)科间会诊:由经治医师提出,上级医师同意填写会诊单。 1.非急诊会诊,会诊医师应在12小时内完成,并写会诊记录。 2.急诊会诊:被邀请的人员,应在10 分钟内到位进行会诊,并写会诊记录。 (二)院内多科会诊: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由经治医师提出,重症医学科主任批准,并向医务科提出需多学科协助诊治的申请。由医务科指派相关学科小组参加联合查房,认真梳理研究疾病,充分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制订方法合理、疗效确切、程序最优的疾病诊疗路径和综合诊疗方案。 会诊一般由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主持,必要时科主任主持,需要时应请医院相关职能科室参加会诊。 (三)重症医学科对患者诊治方案有最终决定权,并在病历中详细记录“多学科协作会诊”意见。 五、重症医学科患者病情需要如输血、化验、CT、B超等检查。各科室应积极协调配合,按“绿色通 道”办理。 六、加强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如遇急危重症患者,家属情绪激动,预期可能发生过激行为或医闹的, 立即口头或电话通知保卫科,必要时由保卫科通知公安部门介入处理。 七、如遇群体性事件或突发性事件,必须立即报告科主任,同时报告医务科或总值班。 八、及时回顾总结,认真研究解决活动开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断深化完善相关制度和措施。 九、定期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工作。

县级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机制实施方案

双辽市中医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机制实施方案 为最大限度满足广大群众不断增长的医疗需求,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卫生资源利用率,推进我县公立医院改革,探索并建立县级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机制,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基本医疗服务,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的意义 建立县级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重要举措。县级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通过建立多种形式的分工协作,实施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医疗服务模式,达到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卫生资源利用率。加快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达到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目的。 二、指导原则 (一)功能定位原则。建立分工协作的医疗机构要明确各目的功能定位,合理界定职工分工,严格界定医疗机构诊疗范围,依法执业。 (二)因地制宜原则。以优化辖区医疗资源配置为基础,充分考虑医疗资源的区域分布、医疗机构之间的合作意愿和已经存在的业务关系,合理统筹城乡医疗服务网络。 (三)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原则。建立医疗机构之间分工协作机制,要充分调动广大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完善各项考核奖惩激励机制,加快卫生技术人才培养。 三、主要内容 (一)分工协作形式。一是开展县级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的协作。自治县人民医院、中医院按照区域划分,与乡镇卫生院及两个社区服务中心协作。实行基层医疗机构规范管理,盘活城乡医疗资源,形成医疗联合体,县级公立医院充分发挥技术优势,负责全县基层医疗机构的技术指导和培训,全面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水平。二是开展不同等级医疗机构间的合作。探索在不同等级医院之间、综合医院与专科医院之间、公立医院与民营医院之间建立分工协作关系。 (二)分工协作内容。乡镇卫生院功能定位不变,享受财政全额工资补贴不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等各项财政补助不减,保留法人代表和独立核算性质不变。但医疗技术业务由县级医院统一指导,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配,促进各类人才合理流动,人才管理趋向规范和医疗设备的有效利用。一是业务管理。在业务上推行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医疗服务模式。基层医疗机构向协作的上级医院转诊门诊和住院病人,实行首诊医师负责制,对转诊患者实行连续性管理,追踪问效,并通过预约挂号,建立转诊“绿色通道”,享受优先诊疗和住院服务,实现无缝隙转诊。逐步形成“小病在乡镇卫生院,大病到县级医院,康复回乡镇卫生院”的有序医疗卫生服务格局。二是财务管理。基层财务实行专户管理,乡镇卫生院均实行账务封闭性运行,县级公立医院医疗业务指导或专家会诊相关费用由乡镇卫生院列支。三是人员管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盘活人力资源,能进能出。县级公立医院至少派驻1名中级以上技术职称医师或高年资住院医师到协作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坐诊,可定期分批轮换。同时选派基层人员到上级进修学习,优化组合医疗卫生服务团队,着力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四是设备共享。基层医疗机构现有医疗器械由县级协作医院统一调配,合理利用,提高医疗设备的使用率。五是功能定位。基层医疗机构功能定位向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功能转换,即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服务于一体。 四、保障措施 (一)试点工作与相关医疗管理工作有机结合。一是医疗机构间分工协作的试点工作可与“城市大医院对口支援县级医院工作”及“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有机结合,使分工协作各医疗机构内部既有对口帮扶机构,又有支援医疗机构。二是派驻医师到基层医疗机构工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