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术语“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包括广义和狭义两方面的含义。狭义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仅指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现时发布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系列,此类公告有别于理事会的前身——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所发布的国际会计准则系列。广义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则指一整套的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公告,包括由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以及理事会的前身——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批准的准则和解释公告。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曾经被称为国际会计准则,它由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在欧洲一些国家、中国、香港、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家应用。欧盟委员会在2002年要求所有的欧盟国家的公司到2005年都要采用国际会计准则。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是一系列以原则性为基础的准则,它只规定了宽泛的规则而不是约束到具体的业务处理。到2002年为止,大量的国际会计准则提供了多种可选的处理方法;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改进方案是尽量找到并减少同一业务的可选处理方案。

编辑本段

发布时间

国际会计准则(IAS)由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于1973年至2000年间发布。在2001年,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取代了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自此,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对部分国际会计准则作出了俢订,并提议对其他国际会计准则进行修订和以新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取代某些国际会计准则,对原国际会计准则未涵盖的议题则采纳或提议了新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通过核下的委员会,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均发布了准则的解释公告。只有当财务报表遵循了每一项适用的准则和相应解释公告的所有要求时,才能声称该财务报表遵循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编辑本段

财务报表框架

虽然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1](《框架》)并非一份准则,但其能够为解决准则中未直接涉及的会计事项提供指引。此外,在缺乏专门适用于某种交易的准则或解释公告时,国际会计准则第8号(IAS 8)规定实体必须运用判断来制定并应用一项会计政策,并使形成的信息相关及可靠。在作出此类判断时,IAS 8.11要求管理层应考虑《框架》中的资产、负债、收益和费用的定义、确认标准和计量概念。该《框架》由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于1989年批准,并于2001年4月被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采纳。

编辑本段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构架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前言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号(IFRS 1)——首次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2号(IFRS 2)——以股份为基础的支付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3号(IFRS 3)——企业合并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4号(IFRS 4)——保险合同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5号(IFRS 5)——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和终止经营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6号(IFRS 6)——矿产资源的勘查与评估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7号(IFRS 7)——金融工具:披露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8号(IFRS 8)——经营分部

编辑本段

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比较

1.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接轨。

(1)从形式上来说,中国新会计准则的格式、概念、术语都基本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一

致。

(2)在结构和内容方面,中国新会计准则体系也基本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体系上实现了趋同,新会计准则具体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基本准则,它涵盖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财务报表编制和列报的框架结构”的基本内容,在整个准则体系中起统驭作用;二是具体准则,除少数几个准则外,中国38项具体会计准则也基本涵盖了已发布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所涉及的内容。

(3)会计基本原则、会计要素计量和会计政策选择等方面,新会计准则体系也都借鉴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新基本准则中的会计基本原则,即真实性、有用性、重要性原则等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本一致;会计要素计量属性方面引入了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等;在会计政策选择中,也较多地借鉴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如存货准则借鉴《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2号》取消了后进先出法,更能真实反映存货流转等。

2.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差异。

新颁布的会计准则结合中国法律环境、市场经济环境以及会计实务的特点,经过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协商,在一些准则内容上保留了一些中国的特色。

(1)会计准则定位的差别。在中国,基本准则定位为部门规章,一项法律规范,除了充当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概念框架的作用,其作用更强。当出现新的业务,具体会计准则暂未涵盖时,应按基本准则所确立的原则进行会计处理,如果它仅仅作为制定会计准则的概念基础,不构成会计准则,那么在中国的法制环境下,难以实现其制定初衷,也难以得到社会公众、政府监管部门等的认可。

(2)在计量属性上,会计准则只是有限制的引入了公允价值。新准则体系中主要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等方面采用了公允价值。新准则体系对公允价值的运用较为谨慎。一方面,基于现行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状况,公允价值可靠性的取得难以确保;另一方面,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也并未完全否定历史成本计阶,因此,中国新准则在公允价值运用程度上慎重考虑也是必要的。

(3)具体准则内容上的差别。《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关联方披露》主要差异在于国有企业的处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原来对国有企业即政府所有的企业作为关联方是豁免披露的,但是后来把豁免取消了。中国的新《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第二章第6条规定,“仅仅同受国家控制而不存在其他关联方关系的企业,不构成关联方。”

在有关资产减值的规定方面,差异主要体现在资产减值能否转回的问题上。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AS36可以转回,中国新准则明确规定了“已经计提的减值准备不允许转回”。新会计准则《政府补助》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20号———政府补助的核算与政府援助的披露》相比,差异有三:一是范围不同。中国对政府补助范围的确定要比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范围小。二是分类不同。新会计准则与IAS20基本相同,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41号———农业》(IAS41)又对政府补助作了补充分类。三是对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方法不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对政府补助采用全面收益法,规定凡是政府给的无论是现金补助还是非现金补助,都应算作损益。而中国规定。对研发拨款等文件明确会计处理方法的,应从其规定(如将专项拨款、捐助和援助,视同国家投资计人资本公积),没有特殊规定的才计入收益。

参考资料

1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https://www.sodocs.net/doc/bd10120691.html,/standard/standard.asp

扩展阅读:

1

https://www.sodocs.net/doc/bd10120691.html,/IFRSs/

2

https://www.sodocs.net/doc/bd10120691.html,/standard/standard.asp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简介及内容

3

https://www.sodocs.net/doc/bd10120691.html,/ysbbs/viewthread.php?tid=25651&extra=page%3D2

国际财务报告的发展——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

随着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s)。2005年,欧盟25个成员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和俄罗斯等国约有15000家上市公司均遵循IFRS编制年度财务报表。美国约有15 000家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注册登记的公司,但采用的是美国公认会计原则(U.S.GAAP)。所以,世界上大多数大型企业是按这两套会计准则体系编制财务报表的。双方准则制定者都同意在确认和计量的规则上走向趋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主席认为,在2010年双方准则之间的主要差异将趋消失。

一、改组后的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结构

1972年在澳大利亚悉尼召开的第十次国际会计师大会上通过一项倡议,会后组建了会计职业界国际协调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ordination Committee for the Accounting Profession,简称ICCAP)。通过该组织主要成员国代表的协商,提出了筹建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的方案。1973年6月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英国伦敦成立。

根据1999年IASC战略工作组向IASC理事会递交的题为《关于重塑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未来的建议》(Recommendation on Shaping IASC for the Future)的报告,IASC基金会将重组为一个非盈利的法律实体,2001年2月在美国Delaware州成立,由基金会受托人负责监督。

基金会受托人由19名具有不同地域及功能背景的个人组成。为了保持地区间的平衡,首任成员有6名来自北美、6名来自欧洲、4名来自亚太地区、3名来自其他地区。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推荐19个席位中的5个。基金受托人除任命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常设解释委员会(Standing Interpretation Committee)及准则咨询委员会(Standard Advisory Council)成员外,还负责对IASB的效率进行监控、筹集资金、审批IASB预算以及负责修改章程。

IASB由14人组成,包括12名专职成员和2名兼职成员,14名成员中有7人负责联络英、美、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德、法、日等国家准则制定机构。2001年4月改组后的IASB制定的准则称为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

常设解释委员会2001年12月起更名为国际财务报告解释委员会(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Interpretation Committee,IFRIC),IFRIC由12名有表决权的成员和1名不具有表决权的主席组成,还有2名官方观察员(欧洲委员会和证券委员会国际组织(IOSCO))。

准则咨询委员会(SAC),2005年10月改组后的成员为40名,其中非洲2名,亚太地区9名,欧洲14名,拉丁美洲3名,中东1名,北美4名,国际组织代表7名,分别来自巴塞尔银行业监管委员会、国际保险监管协会、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证券委员会国际组织、联合国贸易和发展委员会以及世界银行。此外,还有3名观察员,分别来自欧洲委员会、日本金融服务机构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AC是向理事会和受托人提建议的正式渠道。

根据IASC基金会2002年7月修订后的章程,其基本目标是:

(一)本着公众的利益,制定一套高质量、易于理解且可实施的全球会计准则,这套准则要求财务报表和其他财务报告中的信息高质量、透明和可比,有助于世界各种资本市场的参与者和其他使用者进行经济决策;

(二)促使这些准则的使用和严格运用;

(三)促使国家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高质量解决方法的趋同。

迄今为止,IASB已公布的国际会计准则共41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7项(参见对照表),其中有效的IASs为30项,IFRSs为7项。

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与美国的SEC和FASB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虽然同时在1973年成立,但是直至上世纪90年代初,FASB才关注IASC。IOSCO为了跨国证券的上市交易,需要一套公认的核心准则,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在IOSCO中有重大的发言权,美国SEC认为:若以IAS替代美国GAAP,则国外公司在美国证券市场上市就不需要填写Form 20-F协调书,便于进入美国市场。所以,美国SEC就鼓励IASC与IOSCO建立关系,当1995年7月IASC重新开始了IOSCO所提出的40份核心准则(Core Standards)的工作任务时,1996年4月美国SEC就发布了一份“公告”表明:IAS只要满足以下三条,则其与IOSCO合作制定的准则,是可以接受的。

(一)它必须包括一套核心准则(Core Standards),构成会计的全面基础;

(二)准则必须是高质量的,使投资者能够在公司间和时间跨度上进行比较;

(三)准则必须进行严格解释和运用,否则就没有可比性和透明度。

1998年12月,IASC完成了核心准则计划,2000年5月IOSCO批准和推荐了其中30份准则。美国SEC在2000年发布了“概念公告”(Concept Release),就这套核心准则的可接受性进行了评论,比如它是否具有足够的遵从性(Compliance)和实施机制,以确保报表编制者能够一致地、严格地应用。SEC的“概念公告”发布5年来,收到许多评议信件,

SEC未作肯定明确的反应。在2000年时,SEC就乐于采用“趋同”(Convergence)概念,2003年12月FASB提议美国准则与IFRSs趋同,SEC公开表示欢迎。

FASB与IASB的关系逐步趋暖,FASB在20世纪90年代就参加IASB非正式会议,然后成立G4+1(即美、英、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IASC作为观察员),其中FASB是积极参与者。FASB与IASB在2002年10月签订了Norwalk协议书,其中提出了趋同规划,在许多项目中共同合作,包括企业合并、收入确认等。双方成立联合议事日程委员会(Joint Agenda Committee),目的是协调讨论同一议题的日程表,每年集会两次。但是,双方的合作并不是完美的,FASB是在特定国家法律框架下工作的,IASB就不是这样,虽然双方都讲“传统的”GAAP,但方法上的差异是由长期历史形成的,不容易消除。FASB有颁布详细准则的传统和明确的审计指南,这就容易达到控制和消除不确定性。安然事件后,由于规范准则的滥用,就更多地着重于解释目标的准则以及如何达到目标。但是,SEC观察到以原则为导向的准则,在单独运用原则时就减少了可比性,在美国诉讼环境中,许多公司和审计师不愿进入在不确定的条件下进行职业判断的领域。

三、IASB与欧洲委员会

法国、德国、荷兰和英国均是IASC的创立成员国。但是,欧洲委员会在1990年前未参与国际准则的制定,后来才成为IASB的观察员,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欧洲委员会有其自己的地区协调规则,1995年在其政策文件(Policy Paper)中正式向成员国推荐IAS的合并财务报表。作为建立单一欧洲金融市场的一部分,2000年6月欧洲委员会宣布要求在欧盟(EU)上市的公司从2005年开始采用IAS,IAS规则(IAS Regulation)在2002年6月得到欧洲部长委员会(European Council of Ministers)具体批准(最高EU决策行政管理机构),这样IFRS就列入EU成文法中(Statute Law)。

EU是通过一个正式渠道与IASB建立关系的,就是“欧洲财务报告咨询组”(European Financial Reporting Advisory Group,EPRAG),它是在2001年成立,汇集了欧洲代表组织(European Representative Organization),其中包括欧洲会计联合会(European Accounting Federation,FEE)和欧洲雇主组织(European Employer Organization,UNICE),然后形成一个小型“技术专家组”(Technical Expert Group,TEG),它对IASB建议书进行具体的评议,EFRAG在欧盟内,特别是各国准则制定机构对IASB建议书、讨论稿和征求意见稿广泛征询意见,反馈给IASB。当IASB发布定稿准则后,欧洲委员会就要求EFRAG提供关于有关该准则的报告,陈述该准则是否符合质量要求和欧洲公司法指令,然后,欧洲委员会询问会计法规委员会(Accounting Regulation Committee,ARC)是否能签署这份准则,ARC 中包含了EU成员国政府的永久代表。若这份准则符合EU法律的全面框架(Overall Framework of EU Law)就会签署,同时欧洲议会(European Parliament)有需要时,也有权进行评议。

EFRAG和ARC签署了IASB的现有准则,但不包括IAS 32号和IAS 39号准则,对金融工具的准则,颇有争议,特别是在银行界方面。其他如收入确认、业绩报告和保险合同等问题也引起了不少麻烦。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世界经济的发展,会计准则全球化的趋势是不可阻挡的。

欧盟各公司在运用IFRS后的影响是各不相同的。许多欧洲公司的网页(WebPages)显

示了转为IFRS后的复杂性和潜在的混乱状况。复杂性意味着成本。根据对1000多家欧洲公司的调查,英国公司平均遵从成本(Compliance Cost)为360 000英镑,其中最大500家公司则为446000英镑,市值(Market Capitalization Value)在10亿~20亿英镑的公司为625 000英镑,市值超过20亿英镑的公司则为1000000英镑。

实施IFRS遇到的困难,是会计原则的变动意味着利润表或资产负债表的变动,按2000年对欧盟公司的调查,三分之二的被调查对象表明采用IAS对他们的企业有中度和高度的影响。转为IFRS的另一影响就是对公司法律关系的反应,公司必须对股东作出适当的披露,对其变化的影响在附注中作出解释。注册会计师和律师也必须根据IFRS要求的附注披露进行复核。公司除了进行适当的披露外,还要重新审核对财务报告关键的法律关系,改变后的会计准则影响股东协议中的金融契约、筹资合同和其他交易文件。由于会计变动,在企业环境中,必须审查重大的逆向变化(Adverse Change),采用IFRS引起的对报告成果不能预计的变化,就可能对债务、权益和租赁融资协议进行重新调整等等。

四、IASB与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

2005年11月,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代表在北京聚会,讨论关于中国会计准则(CASs)向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s)的趋同问题。中方表示:趋同是中国准则制定规划的基本目标,在过去一年中,中方已颁布了21份准则征求意见稿(ED),还有2份准则征求意见稿也即将完成,并开始修订现有的16项会计准则,至此,中国会计准则将与IFRSs趋同。IASB代表表示:中国走向趋同IFRSs的工作已取得巨大进步,向IFRSs 趋同是需要时间的,至于如何趋同由中方决定。双方共同认为:未来应以特定方式相互帮助,由于中方的特定情况和环境,就有特殊的经验,其中包括:关联方交易和披露、公允价值计量、在同一控制(Common Control)下实体的合并等,IASB同意帮助中方复核和修订征求意见稿、现有准则和实施指南。

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虽是大势所趋,潮流所向,但尚有很多困难需要克服。特别是由外部的独立专家组所制定的准则,一个独立国家的管理当局要采纳它往往是难以容忍的。我国在会计准则的趋同中,应当采取积极慎重的态度,先试点,取得经验,再逐步推广。

21份准则征求意见稿是:基本准则、外币折算、分部报告、财务报表的列报、资产减值、企业合并、合并财务报表、生物资产、石油天然气开采、捐赠和补助、投资性房地产、保险合同、再保险合同、职工薪酬、企业年金、每股收益、所得税、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金融资产转移、套期保值、金融工具列报和披露。

IASB Insight Oct/Nov 2005。

因2006年1月4日才发布,所以不包含在文中所说的21份ED中。

https://www.sodocs.net/doc/bd10120691.html,/guanggao/ckxx/files/wsn1.htm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客观环境的变迁和时代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社会和经济变革对会计实践和会计思想有很大影响……迫使会计界采用新的会计方法和新的会计思

想。”财务报告使用者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传统的财务报告已越来越无法满足财务使用者的需求,本文针对现行财务报告体系所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借鉴国内国际研究成果,论述了现行财务报告体系的未来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以使会计披露得以更完善的发展。

财务报告会计环境发展趋势

一、财务报告的涵义

财务报告是企业正式对外揭示或表述财务的书面文件,它是企业管制披露的主要组成内容。财务报告是财务的传递手段和表达方式。财务是以货币形式的数据资料为主,结合其他资料,表明资金运动的状况及其特征的经济。随着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的发展,财务报告提供的内容与方式也在不断变化。

国务院2000年颁布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认为,财务会计报告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文件。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财务会计报告,由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组成。会计报表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相关附表。

在西方,财务的会计披露经过了以账簿披露为主体、以财务报表披露为主体和以财务报告披露为主体的三个时期,财务报告的产生及每一次发展变化无一不是会计环境变化的结果,当经济、法律、社会文化、政治、科学技术以及自然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同时也对财务报告的实质内容及形式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它们对财务报告的影响或早或晚、或多或少,使得财务报告在不断发展变化着,以更好地适应着财务使用者的需求。

二、会计环境的含义和内容

E.S.亨德里克森在《会计理论》一书中提到“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社会和经济变革对会计实践和会计思想有很大影响。二十世纪六十和七十年代曾发生很多环境变动,都直接和间接地影响了会计师的工作,迫使会计界采用新的会计方法和新的会计思想。”环境的不断变化使得会计的披露方式由十二世纪的复式簿记发展到的财务报告体系,而又是环境的变化使得现行的财务报告体系暴露出了很大的缺陷。

之所以财务报告在现实的应用中产生很明显的缺陷,是因为它不能够满足环境的变化。会计环境是指会计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各项条件的总和,它包括存在于会计主体内的会计内环境和存在于会计主体外的会计外环境。生产实践中与会计相关的内容称为会计外环境,而会计实践则称为会计内环境,会计环境是会计内环境与外环境的有机结合,内环境决定了会计本质、职能、程序和方法;外环境决定了会计目标、会计的质量特征、影响会计的程序和方法。

三、现行财务报告存在的局限性

现行财务报告偏重于揭示存货、机器设备等有形资产的财务,而对知识资本、人力资源、自创商誉等无形资产的财务揭示不足。随着以技术为动力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成为经

济发展的第一要素。在知识经济中,是很重要的资源,人类付出的脑力劳动将会创造越来越多的价值,企业产品价值构成中的技术成分也将占据很大的比例。无形资产的相关反映了企业未来的潜力、发展前景,非常有利于财务使用者的经营决策。如果不对这些进行充分披露,将会影响到会计的公允性和适当性。

现行财务报告披露偏重于财务的披露,而对非财务的披露不足。由于企业间竞争的加剧,诸如产品销售渠道、市场份额、用户满意程度、新产品开发和服务、企业经营业务、资产范围与内容、主要竞争对手以及企业发展目标、企业管理当局的分析评价、有关股东和主要管理人员的、企业管理能力、职员结构及主要职员素质等非财务显得越发重要。非财务不仅是企业管理者的有关政府部门了解企业,并加强对企业管理所需要的,也是投资人、债权人等其他利害相关者分析企业未来发展前景所必须的,缺少了这部分,他们对企业未来的盈利分析必然会受到影响,也就难以达到财务报告真实公允反映财务状况的目标,从而更无法对企业的经营活动作出全面揭示,所以,企业应该将相关的非财务作为我国财务报告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现行财务报告偏重于反映企业历史经济活动的财务,而对未来经济活动的披露不足,缺乏前瞻性财务对经营业务风险性和不确定性的反映。现行的财务报告主要提供以历史成本为主的财务,缺少有关企业在长期的经营过程中面临的重大风险与报酬机会以及种种不确定性的财务的披露,缺少能够对决策有用的、体现企业现在及未来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预测性的披露。这使得现行财务报告无法反映企业未来的经营成果及财务状况。由于估计和判断的客观存在,“不确定性”充斥着整个会计处理过程。如:FASB对资产的定义:某一特定的主体由于过去的交易和事项而获得和控制的可能的未来的经济利益。“可能”一词中就含有“不确定性”的意思。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日益发展和完善,不确定性比以前更多、更突出,投资者和潜在投资者需要的是企业的前瞻性财务和预测性财务,这些能够反映企业未来财务潜力的对会计使用者来说更为重要。

现行财务报告很少涉及社会责任方面的内容,不能全面反映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忽视了企业与周围自身环境的关系方面的,只侧重于反映企业自身的经营业绩。知识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必须兼顾经济的增长与社会责任的承担,要求企业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要对因自身原因造成的资源损耗、人员消耗、土地利用和环境污染等问题进行核算和计量,并对这些予以披露,而这样导致的管制成本足以影响企业日后长远的经营业绩,甚至导致企业破产,所以,企业财务报告中应加入经济责任观念。从会计角度来讲,较为系统地专门研究作为“可持续发展”问题核心之一的自然资源形成、开发、运用、存储、保护和再生产的经济效益核算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现行财务报告不能完全解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出现的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计量及报告问题。知识经济时代,大多数的衍生金融工具都是待执行的和约,一项和约的签定往往意味着将来的风险和收益,而这却不符合传统的财务报表的资产确认原则,又由于传统的财务报告是以历史成本计量,而衍生金融工具又不是在一个时点完成,公允价值是其唯一的计量属性,所以现行的财务报告体系无法全面反映重要的风险和收益,受传统会计理论的制约,现行财务报告体系不能完全解决它的确认和计量的问题。九十年代以前衍生金融工具虽然已被广泛作为避险或投资的工具,但未被确认为持有或发行企业的资产或负债,在财务报表中未予列报,仅在报表附注中加以说明。这种附注说明通常是比较粗糙的,这会带来两种后果:一是企业管理当局对企业运作衍生金融工具管理控制不足,给企业带来很大的经营风险,甚至招

致巨额损失。二是投资者、债权人、股东等外部利害关系人缺乏企业衍生金融交易的有关,无从了解企业的财务全貌,极不利于他们的决策。

四、财务报告的未来发展趋势

会计环境的变化导致财务报告使用者的需求变化,而财务报告的目标就是要满足财务报告使用者的财务需求,会计环境的变化诱致了新的会计需求,在这一需求的拉动下,会计披露得以发展。因此,会计披露发展的动因在于不断满足会计环境变化所导致的对会计的新需求。

AICPA发表于1994年的詹金斯报告对现行财务报告体系的改进提出了以下建议:推荐未来和预测的揭示,现行的公开揭示体系是以过去的为主体的,但是最近的企业环境越来越复杂化,对此企业的将来并不是过去事物发展的延伸,即预测企业的未来状况以及未来现金流量依靠过去的是十分不充分的,现行的公开揭示大大地远离顾客需求。可以说,这种认识是詹金斯报告书的根基。外部财务报告与内部财务报告谋求融合,过去的外部财务报告,明确区分财务会计提供的和管理会计提供的,但是对于投资者来说,作这样的区分不太有意义。为此,该报告要求揭示上级经营者实施经营之际所用的,不局限于财务,还要揭示与了解企业经营环境和竞争状况、以及行业发展动向相应的非财务。

扩大财务报告披露的内容和范围,增加对知识产权、人力资源、自创商誉等无形资产的财务的披露,使财务报告由揭示有形资产为主向揭示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并重转变。从现有的情况来看,无形资产在企业持续经营中的地位至少在目前还没有重要到可以完全取代有形资产的地步,因此,会计系统在揭示无形资产的同时不能忽视对有形资产的计量便显得十分必要。鉴于当前各方面条件尚未成熟,为解决使用者的燃眉之急,可以借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金融工具问题上的做法:首先着重解决相关的披露问题,暂时绕过确认与计量问题,待相关时机成熟之后,再研究确认与计量的实务操作。在未解决之前,可以遵循充分揭示原则,即凡是为达到公正表达企业经济事项所必须的,均应完整提供,使用户易于理解。对无形资产的披露可采用表内与表外结合的方式。表内披露主要是指编制通用格式的财务报表单独揭示相关的;表外披露主要是在财务报表附注部分揭示。可以把包括知识产权、人力资源、自创商誉、人力资本、风险资本等在内的无形资产与原先的无形资产分别加以列示,以便更好地反映知识资本的价值和获取收益的能力,突出人力资本为中心的知识资本的重要地位,从总资本保全角度报告会计,会计上能予以量化的无形资产应尽可能加以量化。

适当增加财务报表附注的量,提高非财务披露的质量及数量。现行财务报告仅对财务定量予以揭示,不能够完全分析出给企业长期价值创造带来影响的具体因素。现行财务报告体系在财务报告中揭示了大量包括定性在内的非财务,但并不是说财务会计报告披露了这些非财务,这只是借助非财务来辅助说明与解释财务,帮助使用者更准确地理解与运用财务,从而最终提升财务的价值。未来的会计应在拓展财务的深度与广度上下功夫,为增加财务的价值服务。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第5号概念公告中明确指出:“财务报表的附注或表上括号插入的,诸如重要的会计政策或资产的其他计量结果,是对财务报表上确认的进一步的阐述或解释等,它们是了解财务报表的组成部分。具体地说,财务报表附注的编制形式有以下五种:尾注说明,一般适用说明内容较多的项目;括弧说明,为财务报表主体提供补充;备抵与附加账户,能够为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更多有意义的;脚注说明,是指在报表下端进行的说明;补充说明,解释一些无法列入财务报表主体中的内容。

加强披露财务预测,可以增加预测性财务报告,使财务报告由揭示事后为主向揭示事后与前瞻性并重转变。现行财务报告模式下的财务报告或财务报表基本上是一张历史数据记录的汇总表,是一种向后看的会计报表。预测性财务报告是建立在对未来经济条件和行为方案进行假设的基础上,反映企业下一年度或未来期间的主要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变动的报表。目前,我国只要求上市公司在招股说明书和上市公告中公布盈利预测。另外,编制预测财务报告也只是企业内部管理的一种需要,预测虽然缺乏可靠的保证,但它毕竟能克服历史的不足,提供有助于经济决策的会计,以增加使用者决策和评价的相关性,应当成为披露的一个重要方面。可以借鉴西方许多企业编制并对外公布的“预测财务报告”,它是采用与传统财务报告相同的报表形式,这种做法无论从编制角度,还是从使用角度来讲都有极大的好处,特别是便于对比,从而进行差异分析,充分发挥预测性财务的作用。

重视企业全面业绩的披露,编制“全面收益表”,作为对利润表的补充。会计收益是指来自于企业报告期间交易的已实现收入和相应费用间的差额,其确认必须遵循实现原则。传统收益对那些由于市场价格或预期价格发生变化而引起的未实现收益不予确认,这使得收益表无法如实反映企业本期间的全部收益,而且将未实现增值摒弃在收益计算之外,使收益计算缺乏逻辑上的一致性,导致以后出售资产所获得的收益与相关成本进行了错误的配比。1980年12月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颁布了第3号概念公报《企业财务报表因素》,将全面收益列作财务报表的十大要素之一,并将其定义为:某一主体在某一期间与非业主的当事人进行交易或发生其他事项和情况所引起的业主权益的变动,包括这一期间除业主投资和业主派得以外的业主权益的变动。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1992年10月发布的《财务报告业绩》中明确规定,一个企业业绩由“收益表”和“全部已确认利得和损失表”组成,打破了只以“收益表”进行财务报告的局限。

重视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可以增加增值表和社会责任报告的编制。20世纪70年代,产生了一个新的会计分支——社会责任会计。社会责任会计是从整个社会利益而不是从企业或股东的角度来衡量其的经营成果,使会计服务对象由传统的为一个企业单位服务扩大到为整个国民经济服务。从1993年4月,英国开始征收增值税。1975年,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发表了《公司报告——关于年度财务报告》的讨件,建议在企业年度财务报告中应当包括增值表。1977年英国商业部《公司报告的未来》中要求英国所有的主要公司在年报中需要提供增值表。增值表是一张反映企业一定时期生产经营活动所创新增价值的构成及分配情况的报表。增值表的会计要素主要于利润表,只是增值表至今尚无公认的统一标准,缺乏规范性,因此影响到它的可比性和有用性。除此之外,企业对社会责任报告和环境财务报告的编制也显得日益重要起来,这是评价企业社会效益的重要指标。

可以增加衍生金融工具财务报告以解决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计量及报告问题。金融工具创新对财务报告的结构和编制方法两方面都带来一定的影响。按照资产负债现有的项目分类,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无法得到充分的体现。衍生金融工具不符合传统会计理论中资产、负债的定义,另外,传统财务报告揭示的是历史成本,衍生金融工具大多只是一种合约,它只产生相应的权利和义务,而交易尚未发生,因而无历史成本可循。对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与计量,可以采用表内与表外披露相结合的方式。在表内,可以揭示在产生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衍生金融工具交易中所交纳保证金和支付期权费的金额,合同的金额,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在报告日的公允价值,并且在每个报告日有必要用报告日的公允价值对其进行重新计量。附表在衍生金融工具的财务报表中占有重要位置,对于在报告日因衍生金融交易而持有

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企业,可编制一张“衍生金融工具明细表”,对于财务报表使用者了解衍生金融交易的情况及进行风险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此外,还应该加强现金流量的披露,可以改年报为月报;使财务报表的项目、结构进一步国际化,推广全球化战略财务报告,加强现行财务报告的会计国际可比性;在财务报表结构安排上,将核心业务和非核心业务分开反映,提供最能反映企业经营趋势的等等以加强会计的决策有用性,更好地为会计使用者服务。

论文关键词:会计主体;货币计量;无形资产;财务报告

论文摘要:阐述了会计主体边界的日益模糊给财务报告的编制带来的新问题;货币作为计量的标准具有的局限性;对无形资产应给予披露的必要性;何时编制财务报告最为恰当4个问题。提出对财务报告的改革措施。

我们正处在一个经济与技术飞跃发展的新时代,竞争、科学技术和经济全球化三股力量势不可当地汇合在一起,新的观念、新的发明和新的发现不断地改变着世界。财务报告作为立足企业、面向市场的一个重要的经济信息系统,当然也要迎接并适应经济和市场的变革,不断改变自己的内容和表述形式。现在的财务报告(最初只是财务报表)原是工业经济社会发展到20世纪30年代才在传统报表的基础上形成的。财务报告对市场所起的财务信息传递,帮助投资人进行投资决策和促进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的作用,是很独特的,也是不可替代的。但是,今天人类已跨进新经济社会,财务报告在许多方面显得越来越不适应了。因此,需要对它进行重大的改革与创新。以下分几点来阐述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一、主体边界的日益模糊给财务报告的编制带来的新问题

会计主体规定了财务会计所应处理的交易、事项的空间范围,从而规定了财务报告的内容与边界,即为谁报告、报告谁的经营、财务活动。明确了会计主体、企业向市场传递的财务信息,将严格以各企业(主体)为边界,不应涉及其他主体的财产和产权。这是保证财务报告正确性的最基本的条件。

在我国工业社会中,迄今为止,绝大多数企业(公司)都拥有大量的有形资产,能够长期持续经营,可以观察到企业的存在,因此我国资产负债表确认与计量的对象大多是实体企业,反映它们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这样的企业可称为“现实的企业或主体”,其特点是:易于识别且相对稳定。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正以飞快的速度前进。知识经济与网络经济的汇合促成了企业结构的空前变化。某些所谓企业或一连串企业或主体串,它们为了完成某种产品或作业的生产,将把全国甚至全世界某一些生产者、经营者、供应商、销售商通过互联网联结在一起,分工协作,共同分担利润和风险。一旦任务完成,该企业或企业串也就解散了,于是再捕捉其他机遇、资本、技术与人才,进行新的组合与分工,新的企业又诞生了,如此,再生再灭,这些虚拟的企业不易观察和区分其主体的边界,必将给确认、计量和报告带来新的问题。对于这种主体可以针对其特点,设置准则,规定编制特殊的财务报告,将整个主体串视为一个企业集团,进行披露。根据这种企业成立、解散时间的不确定性,把财务报告反映的时间段缩短。在这种情况下,报表使用者必须牢记财务报告反映的期间是短暂的。

二、货币作为计量的标准具有局限性

在我国目前的各种会计报表中,要素均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货币是价值唯一可以表现的、能够量化的形式。会计要反映价值的形成、耗费、收回及其循环周转,非依赖货币计量

不可。例如,对资产的定义即为: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在未来能为企业带来利益的经济资源。然而今天,在新经济体制下,由于人力资源和知识基础对财富与经济创造的贡献越来越大,无形资产将逐步取代有形资产而成为今后企业的最重要资源。一批高素质的专家、技术人员和职工队伍可能对企业财富、价值和盈利的创造贡献最大。又如看一个企业的发展前景不仅要预测其盈利水平、未来的现金净流量,而且要观察它的产品品牌、职工的服务态度、产品在市场上的占有率、未来经营的风险程度,等等。后几种信息也不是能够用货币计量的,那么问题就出现了。既然无法用货币计量,这些因素应该怎样在报表上披露呢?对这些无法用货币计量的因素,可以规定一个公认的标准。例如,对专家、技术人员的评估可以按专家、工程师的职称、专业水平(和熟练程度)以及他们的创造发明等特殊的标志为量度,在报告中给予披露。所以说货币作为主要的计量单位但不是唯一的计量单位,才可以全面、完整地揭示企业的财务状况。

三、对无形资产应给予披露

在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行业竞争、风险加剧以及高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会计信息的期望与要求不断演变。部分信息使用者认为,企业财务报告没能跟上时代快速变革的步伐,没能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会计信息正在失去相关性。现在会计报表模式仅把重点放在存货、厂房、机器设备等实物性资产上,极少关注知识产权、科学技术、人力资源等无形资产。而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未来现金流量和市场价值的动力所在正是这些传统会计报表上不曾露面的要素。以微软公司为例,据美国《商业周刊》I997年资料显示,微软公司的市场价值为1485,9亿美元,在全球1000家大公司中排名第五,称得上是一个实力雄厚的“航空母舰”,但其资产负债表上显示的资产总额只有143,87亿美元。按照表列数据,微软根本无法列入大型公司的行列,因其只相当于美国资产额最高的范尼梅公司资产总额(3510多亿美元)的1/25。为什么一个全球公认的大公司,其财务报表却无法显示它应有的实力与规模?原因很简单,微软公司最大的财富是它所拥有的大量高科技人才,在传统会计体制下,投资于人力方面的支出,不管金额多大,一律作为当期费用,从而导致微软公司真正的资产大大低估,而费用则大幅度提升。这个例子说明,今天,无形资产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资源应该被披露,否则,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报表使用者的决策。对于无形资产的确认与计量也是现在很多人讨论的热门话题。总结出来,即设置有关无形资产的账户,按照一定的标准评估其价值,对其进行系统的、分类的核算。

四、何时编制财务报告最为恰当

按传统做法,企业对外提供的财务报表一般需按年度基础编制,一年才公布一次。现今由于竞争加剧,科技进步和金融工具的日新月异,经济情况变化很快,用户对于企业的投资及信贷决策往往需要经过连续地分析与评估程序方能定夺,因此有必要对外提供较之一年一度更短期间的财务报表,才能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例如,我国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被要求编制季度财务报告,大大提高了信息传递速度,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使用者的要求。另外,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已为在网上发布适时的财务信息提供了可能。在这方面,我国网易公司的做法是值得提倡的。该公司在网上每季度公布一次财务报告,分别列示本季度主营业务收入,销售毛利率,注册用户数量等,以及这些指标与上个季度比较有何变化,使报告使用者在最短的时间,用最简单易行的方式获取到所需要的信息。

五、结束语

以上四点是目前我国在财务报告的编制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建议。总之,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提供高质量的财务会计信息,消除信息和使用者之间的障碍,帮助会计信息使用者正确决策,我国应对会计信息披露方式进行深入研究,改进财务报告。转贴于中国论文下载中心https://www.sodocs.net/doc/bd10120691.html,

陈文霞(富士施乐(中国)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

摘要:本文对现有财务会计报告的缺陷与不足进行了阐述,就财务会计报告的发展趋势谈谈自己的看法,以供大家一起来参考及借鉴。

关键词:企业财务报告存在问题改进建议

1 目前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存在的问题分析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的经济活动日益复杂化。现行的会计报告体系已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2001年1月1日实施的《企业会计制度》中规定,企业的财务会计报告由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组成。企业的财务会计报告遵循着特定的会计准则,采用规范、通用的格式进行编制,具有综合性、规范性等优点。但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表外业务和表外项目不断增加,现有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因滞后于环境的变化而越来越显示出了它的缺陷与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无法满足信息使用者的不同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复杂,企业组织形式及其在社会和市场竞争中的地位不断发生变化,除了直接投资者、债权人外,企业内外还出现了大量不同的会计信息使用者,包括政府部门、顾客、合作伙伴、社会部门等。企业财务环境的变化,致使信息使用者对财务报告提出了与传统工业经济条件下完全不同的新需求。传统工业经济下信息使用者注重的是财务信息,而在知识经济下不仅要获取财务信息,还要获取非财务信息;不仅要获取定量信息,还要更多地获取定性信息;不仅要获取确定的信息,还要更多地获取不确定的信息;不仅要获取历史信息,还要更多地获取预测信息;不仅要获取企业整体信息,还要获取分部信息。信息使用者要求拓展信息披露的内容,在信息的质量上强调信息的相关性、一致性与及时性。

1.2 无法满足信息的时效性需求信息的最大特点就在于时效性。及时有效的信息能为商家带来滚滚利润,而延迟滞后的信息则可能导致商家丧失商机。现行财务报告的披露无法达到会计信息质量的及时性,披露的周期、时限过长,如企业的年度财务报告要求在年度末个月内报出,而中期财务报告要求在中期结束后两个月内报出,这样长时间后报出的信息又有多少是有用的呢,能说明企业现在的何种价值?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两个月的时间企业的财务状况可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英国的巴林银行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1994年底其账面净资产为450亿~500亿美元,而到1995年2月底,该银行已进入破产境地,此时其1994年的财务报告还未完成。同时,较长的报告周期为企业进行各种幕后交易创造了时间条件,如在我国的上市公司中,资产重组、关联交易现象一般发生在年底编制报表前。依据过时的、经过调整的信息做决策,成功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

1.3 无法反映非货币信息互联网的出现,不仅改慢速、单向为高速、双向,而且能适应网上交易的需要,实现实时数据的直接输入输出。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企业愈来愈多地通过网络与业务伙伴进行经济信息的交换与从事各种商业活动,更多地利用Intranet (企业内部网)进行内部协同工作与信息管理。其结果是会计所需处理的各种数据越来越多地以电子形式直接存储于网络与计算机之中,这样将会计信息系统内化为Intranet的一部分对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实时地处理与反映,并利用Internet向企业外部相关的信息使用者发布,通过网络完成会计对内对外的目标成为了可能。

2 未来财务报告的目标与报告方式

2.1 未来财务报告目标关于会计目标,当前理论界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受

托责任观,认为反映经营者的受托经济责任是会计的基本目标;二是决策有用观,认为向投资者等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助于决策的会计信息是会计的主要目标。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财务环境的变化,会计的目标逐渐由受托责任观向决策有用观转变,同样未来财务报告目标也将继续锁定在为企业各利益相关者决策提供快捷灵敏的相关财务信息,在知识经济时代,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与完善,企业的股东结构日趋多元化,这就要求企业不仅要考虑现有投资者的信息需求,更要将企业推向潜在的投资者,吸引潜在投资者的注意。为做到这些,企业的财务会计报告要向使用者充分披露有关企业未来发展前景,盈利预测,现金流量的信息。充分利用网络优势随时向外提供信息,同时财务信息的质量特征仍然要坚持可靠性、相关性、及时性与可比性,尤其是在可靠性与相关性的权衡中更偏向于相关性。历史(事后)信息满足可靠性,同时也是相关性的基础;未来预测(事前)信息满足相关性,同时应强调对预测信息的规范,尽可能提高预测信息的可信度和可靠性。达到这样的境界之后,相关性与可靠性的矛盾就减缓了。两者的相互关系应该是相辅相成的。

2.2 未来财务报告方式未来财务报告在信息载体(存储介质)、传递方式与表述方式等方面都将与传统方式作不同程度的告别。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与提高,企业总有一天会取消纸质(书面、报纸)财务报告的印刷与传递,而是在网上发布信息;信息使用者也不必等待寄送或亲自去获取财务报告。在信息的表述方式上,不再仅限于文字与表格方式,而是更多地运用图形与音像方式恰如其分地表达信息内涵,做到图文并茂,音像俱全,使信息的表达更形象、直观、更易于被使用者接受和理解。因此,未来财务报告应是在网络上转输的、表式信息与音像化信息相结合的,更为简明易懂的一种实时报告。中国证监会在2000年1月1日发出通告,要求上市公司除在证监会指定的报刊杂志上登载年报摘要外,必须上网公告,而且对于在网上发布的年报信息要承担同样的责任。

3 未来财务报告模式展望

笔者认为未来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是一种以事项会计为基础的,可以向信息使用者充分披露有关企业未来发展前景,盈利预测,现金流量等财务信息的更为简明易懂的一种交互式的实时报告。这种财务报告模式借鉴与融合了现有的几种对未来财务报告的预测,它以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及全面收益报表(第四财务报表)为支柱。

首先,未来的财务报告由于信息量的不断扩大,会显得更加冗长,很可能出现信息混乱甚至污染,给会计信息使用者带来使用上的不便。事实上外部信息使用者总是试图索取更多的信息,源于他们不了解企业的内部经营状况,企业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黑匣子,而他们作为投资者或债权人却不得不与企业发生经济关系。因此他们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只能一味要求增加信息量,而面对铺天盖地的信息他们又显得束手无策。实际上他们真正需要的是走进黑匣子,随时获得自己所需的信息。因此,要完全满足他们的需要,我们可以借鉴交互式按需报告模式,打开企业这个黑匣子,让外部信息使用者有限进入企业内部,使之在规定的范围内与企业进行信息交流,从而改变用户被动接受会计信息的现状。同时通过双向的信息传递,使信息的提供者与使用者做到知己知彼,减轻信息的不对称现象,提高资本市场的效率。这种财务报告模式可以使信息使用者通过反馈系统参与报告的生成过程,能更好的满足他们对信息的不同需求。另外,通过交互式报告模式还可以将企业的财务信息置于使用者的监督之下,从而增强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其次,这种财务报告模式是一种实时报告系统,有效地解决了信息的时效性问题。它通过提供实时的财务信息,为经营决策者和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的判断服务。这里所讲的“实时”有相对实时和绝对实时之分。企业可以根据成本效益原则,视企业自身的情况而定,可以每发生一笔交易就报告一次,实施绝对的实时报告,也可以一天,十天,半个月,一个月报告一次,实施相对的实时报告。当然,实时财务报告系统对企业的IT技术有较高的要求,但它对于适时了解企业的财务信息,做出正确的决策具有重要的作用。

再次,这种财务报告模式通过增加全面收益报表,可以让报表使用者更清楚地得到有关一个企业财务业绩的全部信息,更好的满足信息使用者对企业财务信息特别是反映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预测信息的要求。

最后,未来财务会计报告在计价模式上将向多元计价模式发展,由历史成本计量到公允价值计量,同时考虑通货膨胀的因素;在披露信息的范围上将有很大的扩展,将多多反映非货币性的信息,像关于企业人力资源、无形资产、数字资产、金融衍生工具等方面的信息。

未来的财务报告包含大量的非财务信息,这些信息都由会计部门披露,必然会影响会计部门的工作效率。而非财务信息的可靠性至今未有一个有效的保障机制,把非财务信息纳入会计披露内容必然影响会计信息质量。为此,在未来的财务会计报告中,可以借鉴分部式报告的观点,可以考虑让相关部门参与非财务信息的披露。比如,有关人力资源方面的信息由会计信息系统进行确认、计量,同时可由人事部门协助披露人事政策及其变动方面的最新信息;有关销售协议方面的信息由销售部门披露;有关社会责任方面的信息由公关部门协助会计部门披露。在未来的财务报告中,披露部门从会计部门拓展到人事、销售、公关等部门。借鉴彩色报告的观点,把这些部门的信息分为核心与非核心信息。非核心信息作为公共产品具有及时使用性,不需保密,可以对外公开,核心信息只由财务部门、企业高层管理当局和董事会主要成员垄断使用,不对外公开。

4 几点建议

随着我国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资本市场必将获得充分的发展,广大的投资者将逐渐成为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重要的使用者之一。他们的经济决策越来越复杂,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从长远来看,我们需要将为投资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摆在核心和重要的位置上,相应的改变会计信息重可靠轻相关的现状,提高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充分性和及时性,更好的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服务。

不论将选择何种未来财务报告的模式,在推行之前,首先要完善它的外部环境:①制定相应的会计准则,为确认和计量提供依据。尤其是要根据我国市场经济的实际发展情况,适当拓展现行价值或公允价值运用的范围。②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相分离,为突破实现原则创造条件。从根本上说,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目的是不同的,如上所述,财务会计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要考虑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税务会计的目的则是保证国家能够公平、足额的征税,要考虑收益的实现性和确定性。鉴于现有财务报告的附注越来越长,企业在处理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冲突时能够有制度和法律可循。③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的审计作用,为真实可靠的提供财务报告提供外在的保证。规范注册会计师“市场经济守门员”的作用。④会计作为一门规范性很强的学科,拓展财务报告的模式,特别是大量表外信息的披露,必须在政府出台会计准则加以规范的前提下进行,同时独立审计工作也要随之改进,拓展审计范围,增加对前瞻性信息的审计,以防企业因提供不确定性的信息而陷入诉讼危机之中,也防止企业管理当局操纵会计信息。

5 结束语

知识经济的发展,在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对社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何面对挑战,适应环境的变化,找寻一种恰当的财务报告模式,是时代赋予会计人员的使命,以上我就财务报告的发展趋势谈了自己的看法,谨希望对会计报告的发展有所裨益。

陈彩兰(兰州飞天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甘肃兰州7300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环境、经济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现行财务报告

在财务报告假设、财务报告目标、财务报告内容等诸多方而存在缺陷,应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同时应注意处理好相关关系。

关键词:财务报告;缺陷;改进

中图分类号:F231. 5

现行财务报告,特别是其核心部分的财务报表仍是迄今捕捉并组织一个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的最好形式。从20世纪30年代算起,财务会计作为现代会计的一个分支,已经存在了70多年。财务会计与财务报告的发展与经济环境密切相关,如今,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财务报告的改进势在必行。

1现行财务报告的作用

1.1反映企业财务图像的载体

财务报告立足于企业、面向市场,主要向企业的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一个企业整体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现金流量的信息。由于它必须遵守公认会计原则(GAAP),如果GAAP是高质量的,又有审计准则来检查财务报告的质量,一般能向投资人和其他使用者提供可靠、相关、公允,并有透明度和可比性的信息,这对于提高决策的有用性,维护资本市场的顺利运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2使用者决策的主要信息来源

财务报告仍是上市公司面向市场,向财务会计信息的各类使用者,特别是向股东传递信息,促进其经济利益最大化决策的主要手段。另一方面,道德风险的防范也离不开以财务报告为主的信息披露。

1.3完善公司治理是增强透明度的关键

信息披露是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形成上市公司的持续责任。正确地履行这一责任,主要依靠真实、可靠和充分披露的财务报告,这是增强透明度的关键。

2现行财务会计与报告体系

现行财务会计与报告模式,如图1所示。

2.1财务报表表内表述的特点———表内确认图1现行财务会计与报告模式1)遵守GAAP;2)表述公允;3)文字和数字相结合;4)易于理解和使用;5)经过CPA的审核,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2.2财务报表附注的表述—表外披露1)法律、准则或制度的要求;2)企业管理当局的自愿。

2.3其他财务报告的表述—披露披露是由于财务报告的局限性所引起的。财务报告的编制,不仅包括财务报表,还包括其他传递信息的手段,其内容直接或间接地与会计信息系统提供的信息有关。

3现行财务会计与报告的主要缺陷

3.1提供的信息面向企业的过去,忽略了未来的经济活动

现行财务报告以过去的交易或事项为基础、以历史成本为重要计量属性,所提供的信息主要是面向过去的历史信息,从而导致信息的相关性较低,同时否定了作为会计对象的价值增值活动可以涵盖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时点。

3.2财务会计信息的及时性不足及时性是会计信息的灵魂。

现行会计与报告模式下披露的会计信息,由于会计处理程序和传递渠道的限制,正在经历着会计界的指责。由于会计信露的及时性不够,使得财务报告在正式公布之前,其信息内涵就已经几乎被“清空”,这是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也使得会计信息系统在与其他“信息源”的竞争中逐渐处于劣势。

为此,必须利用技术进步带来的便利,在符合成本效益原则的前提下,采取一些可能的措施来提高财务报告信息的及时性。

3.3财务会计信息内容的不完整

货币计量假设要求会计必须将所要揭示的信息予以货币的度量,而实际上影响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所有因素并非均可以用货币予以客观的计量。现行财务报告将难以货币化的因素排除在财务报表之外,如:人力资源、产品研发能力、管理才能、营销能力等,虽然它们很难用货币计量,但是不能否认它们对财务报告的影响,对信息使用者的影响。

3.4财务报告的技术性削弱

信息的有效性财务报表项目的分类、汇总与排列,本来是为了更有效地实现其沟通职能,让使用者能理解明白,然而它们逐渐演变成纯技术,以致只有精通会计知识的使用者才能理解报告所提供的信息。同时,许多会计数据正是在分类、汇总、确认和计量过程中丧失了其本身的含义,从而也会削弱财务报告信息的有用性。

3.5涉及的内容过多,有用的信息不足

近年来公司对外报告涉及的内容有不断膨胀的趋势,从最早的财务报表到现行的对外财务报告,从名称上就已经很明显的反映出了这种趋势。所看到的上市公司的年报中,非财务报告的内容远远超过财务报告的内容。如:安然公司2000年长达60页的年报中,包含的内容远远超出了财务信息的范围。

事实上,不同的使用者对信息的需求是不同的,对于一部分使用者来说,难免会带来信息超载的问题,反而会影响决策的效率和效果。

4对现行财务报告改进的建议与设想

4.1关于财务报告改进的建议

4. 1. 1ASSC关于财务报告改进的建议

ASSC的《公司报告》把财务信息的使用者分成7类,并列示了不同使用者的不同信息需求,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公司报告的基本目标是把报告主体的资源同与业绩的经济计量和与此有关的信息传递给具有正当权利取得此类信息,并对他们有用的使用者。为达到这些目标,《公司报告》认为,公司报告应具备以下7个质量特征:相关性、可理解性、可靠性、完整性、客观性、及时性和一致性,并建议所有主体的公司报告中都必须有辅助业绩指标和增加以下报表:增值表、雇员报告、与政府之间的货币往来报表、外币交易表、未来前景报表、公司目标报表。

《公司报告》建议采用现行价值会计。

4. 1. 2AICPA关于改进对外报告的建议

AICPA的《改进企业报告》以分析财务报告使用者及其信息需求为出发点,提出了一系列改进公司报告的建议并设计了一套企业报告的综合模型。

在企业报告的综合模型中包括了五大类信息,十个要素。

第一类:财务与非财务数据。

1)财务报表及相关的信息披露。

2)管理当局用以管理企业的高层次的经营数据和业绩指标。

第二类:管理当局对财务和非财务数据的分析。

3)财务、经营、业绩数据变化的原因以及关键趋势的特征、过去的影响。

第三类:前瞻性信息。

4)机会与风险,包括伴随关键趋势出现的机会与风险。

5)管理当局的计划,包括计划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6)实际业绩与以前披露的机会、风险以及管理当局的计划进行比较。

第四类:有关管理当局与股东的信息。

7)董事、管理人员、酬金、主要股东以及关联方之间关系和交易。

第五类;背景的信息。

8)广泛的目标与战略。

9)经营活动和财产的范围与内容。

10)产业结构对经济的影响。

4. 1. 3Wallman关于改进对外报告的建议

Wallman认为当前财务报告不能满足使用者的需要,如确认计量偏重于有形资产即硬资产,忽视对无形资产即软资产,如人力资源、知识产权价值的确认与计量。特别是作为财务报告核心的财务报表,它所包含的信息,必须是符合确认的基本标准,能够在报表中确认的信息。因此,传统的财务报表模式是以能否确认为基础,要么能确认,就可进入报表;要么不能确认,就不能进入报表。

Wallman把FASB第5号概念公告所确定的4条确认标准,一项一项地分别予以考虑,同时把相关性列为必不可少的有用属性,建立了他所说的分为5个层面的彩色报告模式。

1)在第1层面中,相关性、可靠性、可定义性和可计量性都符合要求。相当于财务报表的内容,可称之为核心信息层。

2)在第2层面中,相关性、可计量性和可定义性均符合标准,但可靠性有些问题,如“自创商誉”当作资产来计量就属于这一情况。

3)在第3层面中,相关性与可计量性符合要求,但可定义性和可靠性有问题,如“顾客满意程度”的计量,既不符合要素的定义,又比较不可靠。

4)在第4层面中,其他标准皆符合要求,但不符合可定义性,如关于风险的计量。

5)在第5层面中,除相关性外,其他标准均有问题,如一个企业的“持续经营价值”和“知识产权资本”的计量。

4.2对改进财务报告的设想

对财务报告的改进首先是从对财务报表的改进开始的,而财务报表的改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业绩报告的改进,二是财务报表结构的改进。另外,对财务报告可理解性地提高也提出了相关的改进建议。

4. 2. 1修正财务报表要素定义

在其他财务报告中增加面向未来的预测信息外,可考虑修正财务报表要素的流行定义—删除定义中关于“由于过去的交易和事项”这一说法,进而放宽确认标准。

4. 2. 2增加非财务信息的报告

要把各该企业影响经营成败的“关键性成功因素”突出的予以披露;要着重披露在经营战略中运用的计划和量度;要披露暂时难以在财务报表中确认的无形资产,尤其是对企业成功贡献最大的无形资产;既要披露好的消息,也要披露不好的信息。当然,这要以不影响企业的形象和竞争能力为转移;必须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把财务报告的信息披露技术向电子化传送报告转化。

4. 2. 3转化财务报告的编制基础

传统的财务报告以成本计量为基础,基本上未能反映企业的价值,包括价值的形成与增值,未来可能将财务报告的编制从以成本为基础转到以价值为基础上来,在报告中扩大虽不符合确认标准,但对决策有用的信息。

4. 2. 4提高财务报告的可理解性

会计信息的首要质量特征是决策有用性,信息要具备决策有用性,在用户层面上须具备可理解性,在决策层面上须具备可靠性和相关性。非专业人士理解年报的最大障碍是年报的专业性过强,会计术语过多。对此应考虑不同层次信息使用者的实际情况,对年报的专业性水平进行重新设计和调整。在提供财务报告的同时对其中的会计术语加以注释,也可以同时提供简化报告,另外也可以图示法等技术手段辅助报告使用者阅读报告。

参考文献:

[1]葛家澍.现代西方会计理论[M].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

[2]韩明园.浅谈我国的分部财务报告[ J].上海会计,2000(12).

[3]黄世忠,盂平.合并会计报表若干理论问题探索[J].会计研究, 2001(5).

[4]余恕莲,毛洪涛.合并报表会计方法的理论结构[J].会计研究, 2001(5).

[5]矫莹.我国企业财务报告改进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06(5).

[6]魏海丽.现行财务报告:缺陷及改进[J].财会通讯(学术版), 2005(12).

[7]刘永久,曲鸿,邢坤.略论财务报告的改进[J].经济研究导刊, 2009(26).

最新版《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变化

最新版《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变化 《取得共同经营中权益的会计处理》 《取得共同经营中权益的会计处理(对IFRS 11的修订)》于2014年5月发布。《国际财 务报告准则第11号——合营安排》规范了在合营企业和共同经营中权益的会计处理。该 修订针对取得构成业务的共同经营中权益的会计处理增加了新的指引。该修订澄清了此类收购交易的适当会计处理。该修订要求适用于自2016年1月1日或之后的年度期间发生的此类交易。允许提前采用。 《对可采用的折旧和摊销方法的澄清》 《对可采用的折旧和摊销方法的澄清(对IAS 16和IAS 38的修订)》于2014年5月发布。《国际会计准则第16号——不动产、厂场和设备》及《国际会计准则第38号——无形 资产》均规定了折旧和摊销的基本原则,以反映资产所包含未来经济利益预期被消耗的方式。该修订澄清,以使用一项资产的经营活动产生的收入为基础,对该资产进行折旧的方法并不适当,因为适用一项资产的活动所产生的收入,一般并未反映资产所包含未来经济利益预期被消耗的因素。它同时澄清,以使用一项无形资产的经营活动产生的收入为基础,对该无形资产进行摊销的方法一般并不适当。只有在有限的情况下,以收入为基础的摊销方法是适当的。该修订适用于2016年1月1日及之后开始的完整会计年度。允许提前采用。 《农业:生产性植物》 《农业:生产性植物(对IAS 16和IAS 41的修订》于2014年6月发布。在发布本修订之前,《国际会计准则第41号——农业》基于公允价值计量可以最好的反映生物资产的生 物转换的原则,要求所有与农业活动相关的生物资产均以公允价值减去销售费用计量。但是,有一类生物资产,即生产性植物,仅仅被用来在多个期间内培植产品。在其生产寿命结束后,他们通常被砍伐或当作废料出售。葡萄藤、橡胶树和棕榈树通常满足生产性植物的定义。生产性植物一旦长成,除了生产产品,其生物转换几乎不再产生重大的未来经济利益。其唯一的重大未来经济利益来源于其产生的农业产品。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决定,生产性植物应当采用与《国际会计准则第16号——不动产、厂场和设备》中的不动产、 厂场和设备相同的会计处理,因为它们的活动类似于制造活动。因此,该修订将生产性植物纳入《国际会计准则第16号》的范围,不再属于《国际会计准则第41号》的范围。 生产性植物产出的产品仍然属于《国际会计准则第41号》的范围。该修订自2016年1 月1日及以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允许提前采用。 《单独财务报表中的权益法》

ifrs6国际财务报告准则6号

IFRS6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6 Exploration for and Evalu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 In December2004the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IASB)issued IFRS6 Exploration for and Evalu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 Other IFRSs have made minor consequential amendments to IFRS6,including Improvement to IFRSs(issued April2009). ?IFRS Foundation A227

IFRS6 C ONTENTS from paragraph INTRODUCTION IN1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6 EXPLORATION FOR AND EVALU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 OBJECTIVE1 SCOPE3 RECOGNITION OF EXPLORATION AND EVALUATION ASSETS6 Temporary exemption from IAS8paragraphs11and126 MEASUREMENT OF EXPLORATION AND EVALUATION ASSETS8 Measurement at recognition8 Elements of cost of exploration and evaluation assets9 Measurement after recognition12 Changes in accounting policies13 PRESENTATION15 Classification of exploration and evaluation assets15 Reclassification of exploration and evaluation assets17 IMPAIRMENT18 Recognition and measurement18 Specifying the level at which exploration and evaluation assets are assessed for impairment21 DISCLOSURE23 EFFECTIVE DATE26 TRANSITIONAL PROVISIONS27 APPENDICES A Defined terms B Amendments to other IFRSs FOR THE ACCOMPANYING DOCUMENTS LISTED BELOW,SEE PART B OF THIS EDITION APPROVAL BY THE BOARD OF IFRS6ISSUED IN DECEMBER2004 APPROVAL BY THE BOARD OF AMENDMENTS TO IFRS1AND IFRS6 ISSUED IN JUNE2005 BASIS FOR CONCLUSIONS DISSENTING OPINIONS A228 ?IFRS Foundation

C14035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变动及其影响

一、单项选择题 1. 公允价值是对资产或负债在市场参与者之间()的估计。 A. 交易价格 B. 均衡价格 C. 交换价格 D. 非均衡价格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2. 运用估值技术对资产公允价值进行估值的原则有:()可观察的输入值,()不可观察的输入值。 A. 最大化;最小化 B. 最大化;最大化 C. 最小化;最小化 D. 最小化;最大化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二、多项选择题 3. 在评价主体是否对被投资方实施了控制时,应综合考虑的因素包括以下()几点。 A. 主体的权利是否给予其对“活动”进行决策的现时能力 B. 哪些是与控制“相关的活动”,以及关于这些“活动”的决策是如何做作出的 C. 主体是否享有或承担被投资方收益变动的权利或风险 D. 主体是否有能力运用其权力影响被投资方的收益 您的答案:A,D,C,B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4. 公允价值的估值技术方法有以下()几种。 A. 收入法 B. 生产法 C. 成本法 D. 市场法 您的答案:C,D,A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5. 现行的国际会计准则31号(IAS31)将合营分为()三类。 A. 共同控制经营 B. 共同控制资产 C. 共同控制主体 D. 合作经营 您的答案:B,C,A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6. 根据合营协议确定的权利和义务的性质和内容不同,合营的类型分为()。 A. 合营企业 B. 合作经营 C. 合资公司 D. 股份公司 您的答案:B,A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7. 在评价主体是否对被投资方实施了控制时,应考虑对其相关活动的决策权,具体包括以下()等 活动。 A. 确定经营和资本决策(如预算) B. 任命关键管理人员 C. 确定服务提供者 D. 确定关键管理人员薪酬 您的答案:D,B,C,A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三、判断题 8. 如果报告主体有权力决定其他主体的活动并从中获得收益,这表明报告主体对其他主体实施了控 制。() 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中小主体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及其实施

中小主体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及其实施 应唯 (2009年10月28日) 尊敬的各位来宾,早上好! 时值美丽的深秋时节,我们相聚在北京,召开2009年国际会计师联合会中小事务所论坛,共议中小事务所的发展,对于提升中小事务所影响力以及拓展中小事务所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很荣幸受国际会计师联合会、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和《中小主体国际财务报告准则》项目负责人Paul Pacter的委托,在此,就《中小主体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及其在中国以及更广泛实施的有关问题作一简要的论述。 一、《中小主体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基本情况 2009年7月9日,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发布了适用于中小主体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小主体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这是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首次开发的专门针对中小主体的会计准则。在金融危机还没有远离我们的时候,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发布适用于中小主体的财务报告准则,其重要意义在于为中小主体在国内和国际资本市场融资,以及继续发挥中小主体在全球经济复苏以及未来发展中的作用,提供了一条道路。关于《中小主体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主要介绍以下几个问题: (一)为什么要制定《中小主体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监管部门要求中小主体编制并对外提供财务报告,由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没有就中小主体制定相应的会计准则,各国家或地区监管部门或者准则制定机构要求其中小主体采用本国一般公认的会计准则,或者要求完全采纳完整版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或者制定本国有关中小主体会计准则,导致中小主体编制财务报告信息不可比,同时,中小主体反映采纳一般公认会计原则编制财务报告的成本远大于其效益。全球发达和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监管机构、准则制定机构、评级机构、中小主体和审计人员强烈要求,建立一套全球统一的、独立的、为满足中小主体需求的、高质量的财务报告准则,以减少中小主体运用一般公认会计原则或者运用完整版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成本,提高中小主体财务报告信息质量。为此,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开发了适用于中小主体的国际会计准

时代光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答案

1. 被合并方合并报表显示净资产为1000万元,个别财务报表显示净资产为700万元,合并方对被合并方的持股比例为70%,则其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成本应为:√ A 700万元 B 1000万元 C 490万元 D 300万元 正确答案:A 2.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的确定依据为:√ A被合并方个别财务报表 B被合并方合并财务报表 C合并方个别财务报表 D合并方合并财务报表 正确答案:B 3. 被合并企业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1000万元,合并方持有的份额为70%,如果合并方所支付的合并对价为950万元,那么商誉应为:√ A 700万元 B 300万元 C 250万元 D 150万元 正确答案:C 4. 在持股比例为()时,要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 A 0—20% B 10%—30% C 20%—50% D 60%—75% 正确答案:C 5. 投资性房地产包括建造或开发过程中拟用于出租的建筑物,若其公允价值无法可靠确定,但预期完工后的公允价值能持续可靠取得,应当先以()计量该在建投资性房地产。√A成本 B收益 C利润

D估值 正确答案:A 6. 或有对价指的是购买日当天所发生的一部分不能完全决定的成本,在实务当中主要是:√ A评估成本 B人力成本 C行政成本 D融合成本 正确答案:D 7. 在合并当天,购买方按照第20号会计准则“企业合并”的规定编制的合并报表称为:√A期初报表 B期中报表 C期间报表 D期末报表 正确答案:C 8. 某企业的实物资产账面价值为600万元,商誉为20万元,如果经测试企业的可收回金额为580万元,则此时其实物资产价值应为:√ A 620万元 B 600万元 C 580万元 D 560万元 正确答案:C 9. 国际财务报告(IFRS)第8号“分部信息的披露”规定,在确定分部的时候可以考虑按照业务编制分部报告,也可以考虑按照()编制分部报告。√ A规模 B收益 C归属 D地区 正确答案:D 10. 在实务中比较常见的混合工具是:√ A债务性融资债券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IFRS 10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10 合并财务报表 目标 【1】本准则的目标是当某一个实体控制一个或多个其他实体时,建立列示与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原则。 达成目标 【2】为了达到【1】所述的目标,本准则: (1)要求对其他一个或多个实体(子公司)实施控制的某一个实体(母公司)编制合并财务报表; (2)定义控制的原则,并将控制作为合并的基础; (3)制定应用原则以识别投资者是否控制了被投资者,进而必需合并被投资者;和 (4)制定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会计规定。 【3】本准则并不涉及业务合并以及合并的影响,包括因业务合并而产生的商誉(参见 IFRS 3 业务合并)。 范围 【4】母公司应当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本准则应用于所有实体,除非: (1)当满足以下所有条件时,母公司可以不编制合并财务报表: (i)母公司是全资子公司,或者是另一个主体的部分拥有的子公司,但其他所有者,包括那些没有表决权,已被告知且不反对母公司不编制合并财务报表; (ii)该母公司的债务或权益工具并未在公开市场(国内或国外证券交易市场或者当地或区域性的场外交易市场)进行交易; (iii)母公司没有以在公开市场上发行任何类别的工具为目的,而向证券委员会或其他监管机构递交或正在递交财务报表。 (iv)母公司的最终控制方或其他任何间接控股母公司遵循IFRS的规定编制了可供公开使用的的合并财务报表。 (2)雇员离职后设定受益计划或应用《IAS 19 雇员福利》的其他长期雇员受益计划; 控制 【5】作为投资者,无论涉入一家实体(被投资者)的性质如何,需要通过评估其是否控制了被投资者来确认其是否为母公司。

【6】投资方控制了被投资方是指当投资方通过对被投资者的涉入面临可变回报的风险或取得可变回 报的权利,并且通过主导被投资者的权力来影响投资者的回报金额。 【7】因此,当且仅当投资方具备以下所有条件时,投资方才控制了被投资方: (1)主导被投资者的权力; (2)通过对被投资者的涉入面临可变回报的风险或取得可变回报的权利;及 (3)利用对被投资者的权力影响投资者回报金额的能力。 【8】在评估投资方控制了被投资方时,投资方需要考虑所有的事实和环境因素。如果事实和环境导 致本准则【7】所列示的控制要素发生了变化(参见本准则 B80-B85),投资者应当重新评估其是否 控制了被投资方。 【9】当两方或多方需要同时行动才能直接主导相关的活动,则两方或多方共同控制了被投资方。在 此情形下,除非互相合作,没有任何一方投资者能够主导活动,即没有单一投资方能够控制被投资方。每个投资者应当遵循其他相关IFRSs的规定,例如《IFRS 11 合营安排》、《IAS 28 在联营与合营 中的投资》和《IFRS 9 金融工具》。 权力 【10】如果投资者拥有的现有权利使其在当前有能力主导对被投资者回报构成重大影响的活动,则存 在权力。 【11】权力来源于权利。有时评估权力是直接的,例如通过权益工具(如股票)赋与的表决权,可以 直接或唯一地获取主导被投资者的权力,并且可以通过对这些股份的投票权来评估权力。在其他的案 例中,评估权力可能相对复杂并且需要考虑一个或多个因素,例如当权力取决于一项或多项合同安排。 【12】如果投资方拥有主导相关活动的现时能力,则拥有权力,即使其主导权利尚未行使。投资方已 经主导相关活动的证据有助于确定投资方是否拥有权力。但是,这些证据本身不能得出是否投资者具 有主导被投资者的权力的结论。 【13】如果两个或多个投资方拥有现有权利,赋于各方单独主导不同相关活动的能力,则拥有现时能 力以主导最重大影响被投资回报的一方,拥有被投资方的权力。 【14】投资者拥有主导被投资者的权力即使其他方拥有的现有权力使其在当前有能力参与主导相关的 活动,例如,当其他方具有重大影响。然而,当投资方仅拥有保护性权利,则其没有主导被投资方的 权力(参见本准则 B26-B28),因而不能控制被投资方。 回报 【15】当投资方涉入被投资方的回报因被投资方的业绩而导致潜在的变动时,投资方承担了可变回报 的风险或取得可变回报的权利。投资方的回报可能是有利或不利或者同时存在有利与不利。 【16】尽管只有一个投资方能够控制被投资方,但是其他多方也能够享有被投资方的回报。例如,非 控制性权益持有者也能享有被投资方的利润或分配。 权力与回报的联系

时代光华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修订(答案)

时代光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最新修订(答案)

————————————————————————————————作者:————————————————————————————————日期: 2

1. 被合并方合并报表显示净资产为1000万元,个别财务报表显示净资产为700万元,合并方对被合并方的持股比例为70%,则其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成本应为:√ A 700万元 B 1000万元 C 490万元 D 300万元 正确答案:A 2.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的确定依据为:√ A被合并方个别财务报表 B被合并方合并财务报表 C合并方个别财务报表 D合并方合并财务报表 正确答案:B 3. 被合并企业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1000万元,合并方持有的份额为70%,如果合并方所支付的合并对价为950万元,那么商誉应为:√ A 700万元 B 300万元 C 250万元 D 150万元 正确答案:C 4. 在持股比例为()时,要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 A 0—20% B 10%—30% C 20%—50% D 60%—75% 正确答案:C 5. 投资性房地产包括建造或开发过程中拟用于出租的建筑物,若其公允价值无法可靠确定,但预期完工后的公允价值能持续可靠取得,应当先以()计量该在建投资性房地产。√A成本 B收益 C利润

D估值 正确答案:A 6. 或有对价指的是购买日当天所发生的一部分不能完全决定的成本,在实务当中主要是:√ A评估成本 B人力成本 C行政成本 D融合成本 正确答案:D 7. 在合并当天,购买方按照第20号会计准则“企业合并”的规定编制的合并报表称为:√A期初报表 B期中报表 C期间报表 D期末报表 正确答案:C 8. 某企业的实物资产账面价值为600万元,商誉为20万元,如果经测试企业的可收回金额为580万元,则此时其实物资产价值应为:√ A 620万元 B 600万元 C 580万元 D 560万元 正确答案:C 9. 国际财务报告(IFRS)第8号“分部信息的披露”规定,在确定分部的时候可以考虑按照业务编制分部报告,也可以考虑按照()编制分部报告。√ A规模 B收益 C归属 D地区 正确答案:D 10. 在实务中比较常见的混合工具是:√ A债务性融资债券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变动及其影响

1.合营的最基本特征是()。 A. 共同控制 B. 合营企业 C. 合作经营 D. 组建独立的主体 2. 以下不属于公允价值估值技术方法的是()。 A. 生产法 B. 收入法 C. 市场法 D. 成本法 二、多项选择题 3.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1号(IFRS11)将共同控制的类型分为()两类。 A. 共同控制经营 B. 共同控制资产 C. 合作经营 D. 合营企业 4. 国际财务合并报表准则对投资公司有豁免规定,对于投资公司的认定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 一般持有多项投资 B. 重要的交易仅仅是从事赚取资本利得和分配利息的多项投资

C. 暂时(被动)持有不同于投资目的的资产不影响将其认定为投资公司 D. 投资为了赚取资本利得 5. 针对不存在活跃交易市场的权益工具,采用市值法计量其公允价值的方法步骤包括()。 A. 对公允价值初始值进行适当的调整 B. 选择与评估被投资企业业绩最相关的指标,并选择最合适的乘数 C. 用合适的估值乘数乘以被投资企业的业绩指标得出被投资单位权益或者公司的公允价值初始值 D. 确认可比同行业上市公司 6. 在评价主体是否对被投资方实施了控制时,应综合考虑的因素包括以下()几点。 A. 哪些是与控制“相关的活动”,以及关于这些“活动”的决策是如何做作出的 B. 主体的权利是否给予其对“活动”进行决策的现时能力 C. 主体是否享有或承担被投资方收益变动的权利或风险 D. 主体是否有能力运用其权力影响被投资方的收益 7. 对被控制主体的收益具有重要影响的活动可能包括()等。 A. 管理金融资产 B. 确定筹资结构或筹集资金 C. 购买或处置资产 D. 商品或服务的销售或购买 三、判断题 8. 公允价值可以是资产清算价格或困境条件下的强制销售价格。()

中国会计规定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的比较

中国会计规定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的比较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各界正积极就新机遇和挑战作出准备。会计﹐有必要不断的更新以配合国内经济发展的步伐﹐但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又不可与国际惯例有重大偏离。为此﹐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以下简称“财政部”)不断就此方向作出努力﹐并取得了重大成果。 在1993年﹐财政部以世界银行的拨款﹐开始发展约30项适用于中国发展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会计准则﹐旨在使中国的会计及财务编报实务能与国际接轨。在1994年至1996年3年间﹐相关准则的征求意见稿已分批发出。在2000年发展约17项会计准则﹐当中主要是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正在处理的项目及一些特殊行业的会计准则。直至现时为止﹐共有16项《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具体准则”) 已经发出﹐而其它准则仍在制订中。

除了制定具体准则有长足进展外﹐在2000年底﹐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新制度”)﹐并自2001年1月1日起应用在所有股份有限公司上。新制度的施行使中国会计与国际惯例更具可比性﹐当中较为重要的是全面要求对发生减值的资产确认减值损失。于2002年1月1日起﹐新制度扩展至适用于所有外商投资企业。于2003年3月﹐财政部进一步扩展《企业会计制度》的涵盖范围﹐要求所有于2003年1月1日或以后成立的企业(小企业及金融机构除外)全面执行《企业会计制度》。长远而言﹐财政部拟将新制度应用于所有大、中型企业﹐将以往不同行业或不同类型企业各自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统一起来﹐以加强报表的可比性。 此外﹐财政部亦就金融企业及小企业的特点和需要﹐分别制定新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及《小企业会计制度》。新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于2002年1月1日起于所有上市及外商投资金融企业施行﹐并自2004年1月1日起扩展到非上市的非外商投资证券公司。而《小企业会计制度》将于2005年1月1日对指定的小企业生效。 一般而言(不包括金融企业及小企业)﹐《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的会计公告(一般名为“财会”的通知)构成现时中国会计的基础规定。当各公告间出现差异时﹐除特别注明外﹐一般均会以最新的公告要求为准。另外﹐《企业会计制度》已包含各具体《企业会计准则》(中期财务报告准则除外)的基本会计原则﹐但各具体《企业会计准则》有较详尽的阐释。 现时中国会计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HKFRS)亦有一定程度的差异﹐所以制定以下的会计比较表供有关人仕参考之用。但请留意下表只是以上市公司及采用《企业会计制度》的外商投资企业为对象﹐并就主要会计项目在会计核算上的比较﹐并不能视作一份完整的比较表﹐另外下表并没有对相关披露要求作出比较﹐亦不是为特殊行业(例如银行、保险等)、或小企业而设。 于2003年末及2004年初﹐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发出了多项新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及对多项国际会计准则(IAS)作出了修订。这些新修订和新发出的准则﹐除IFRS 3企业合并以及相关的对IAS 36和IAS 38的修订(参见附注3)之外﹐均将于2005年1月1日开始的会计年度生效。为了让读者能更全面了解及作好准备﹐因此下表除包括对现行国际会计准则的比较(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修订前)”一栏表示)﹐还包括对新发出及修订后的准则的比较(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修订后)”一栏表示)。 随着多国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香港会计师公会亦明确其全面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协调的准则制定目标。因此香港最近发出的新准则﹐均以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为蓝本﹐并将于2005年之后开始生效﹐而多项已发出的征求意见稿﹐亦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相符。由于新准则将会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修订后)”一栏的内容大致相同﹐因此下表“香港会计实务准则”一栏的内容只包括目前已经生效的准则﹐并未包括新发出的准则的内容﹐但为方便了解香港会计准则的发展情况﹐表内亦会列出准则进展的资料。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3号——公允价值计量.doc

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职工薪酬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本准则所称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或终止劳动合同关系而给予的各种形式的报酬。职工薪酬包括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和其他长期职工福利. 短期薪酬,是指企业在职工提供相关服务的年度报告期间结束后十二个月内需要全部予以支付的职工薪酬,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除外。短期薪酬具体包括: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医疗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带薪缺勤,利润分享计划,非货币性福利以及其他短期薪酬.其中,带薪缺勤,是指企业支付工资或提供补偿的职工缺勤,包括年休假、病假、短期伤残、婚嫁、产假、丧假、探亲假等;利润分享计划,是指企业与职工达成的基于利润或其他经营成果提供薪酬的协议. 离职后福利,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在职工退休或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后,提供的各种形式的报酬和福利,短期薪酬和辞退福利除外. 辞退福利,是指企业在职工劳动合同到期之前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合同关系,或者为鼓励职工自愿接受裁减而给予职工的补偿。

其他长期职工福利,是指除短期职工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之外所有的职工薪酬,包括长期带薪缺勤、长期残疾福利、长期利润分享计划等。 第三条本准则所称职工,是指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的所有人员,含全职、兼职和临时职工,也包括虽未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但由企业正式任命的人员。 未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或未由其正式任命,但向企业所提供服务与职工所提供服务类似的人员,也属于职工的范畴,包括通过与劳务中介公司签订用工合同而向企业提供服务的人员。 第四条下列各项适用其他相关会计准则: (一)企业年金基金,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0号—-企业年金基金》. (二)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 第二章短期薪酬 第五条企业应当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将实际发生的短期薪酬确认为负债,并计入当期损益,其他会计准则要求或允许计入资产成本的除外。 第六条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应当在实际发生时根据实际发生额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企业向职工提供非货币性福利的,应当按照公允计量。公允价值不能可靠取得的,可以采用成本计量.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一项修订准则:《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 两项新发布准则:《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4号——监管递延账户》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5号——源于客户合同的收入》; 修订多项准则:《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0号》、《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1号》、《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2号》、《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国际会计准则第16号》、《国际会计准则第27号》、《国际会计准则第28号》、《国际会计准则第38号》和《国际会计准则第41号》;以及一套年度改进。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建立了金融资产、金融负债和某些非金融项目买卖合同的确认和计量要求。《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替代了《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原计划以《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整体替代《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但是,为相应利益相关者对加速改进金融工具会计处理的要求,理事会将替代《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的项目拆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每完成一个阶段,即发布《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的部分章节,以替换《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

的相关规定。 XX年7月,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完成了该修订项目,并发布了完成版本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主要内容包括: (1)一套基于所持有金融资产的现金流量特征和业务模式的金融资产分类模型; (2)一套金融负债的分类模型,包括主体选择以公允价值对金融负债进行计量时,主体自身信用的恶化(或改善)产生的利得(或损失),应确认为其他综合收益而不是损益; (3)一套单一的、具有前瞻性的“预期损失”减值模型,对于除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以外的金融资产,要求主体在金融资产首次确认时对预期信用损失进行会计处理(新的减值模型同样适用于资产负债表外风险,例如贷款承诺和财务担保合同),并且,当信用风险在初始确认之后发生了显著上升时,确认全部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以及 (4)一套使会计处理和主体风险管理活动更好的连接的套期会计模型,并改进了风险管理活动相关的披露要求(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7号——金融工具:披露》中规范)。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于2018年1月1日及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允许提前采用。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4号——监管递延账户》于XX 年1月发布。它将监管递延账户余额定义为,根据其他准则

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连续全面趋同路线图(征求意见稿) 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是一个国家经济进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必定选择。自2005年以来,中国建成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质性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实现了新旧转换和平稳有效实施,并处于亚洲和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前列。本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二十国集团(G20)峰会、金融稳固理事会(FSB)倡议建立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将会计准则问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采取了系列重要举措,加速了各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步伐。在这一背景下,需要积极采取行动,以适应国际形势的最新变化。 一、响应G20峰会和FSB倡议,制定公布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连续全面趋同路线图 为应对本次国际金融危机,2008年11月15日,G20华盛顿峰会深刻分析和总结了金融危机的根源,提出了应对金融危机的计策,以及改进IASB的治理结构和建立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的目标。2009年4月,G20伦敦峰会要求各国积极配合做好相关工作。2009年6月26日至27日,金融稳固论坛(FSF)改组形成的FSB在瑞士巴塞尔举行成立大会,决定设立指导委员会以及脆弱性评估、监管合作和标准执行三个常设委员会,

中国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监会分别作为其成员,其中标准执行委员会的工作之一是促进各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 IASB依照G20和FSB的要求,积极研究金融危机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以及如何通过完善会计准则以配合监管机构加以解决,采取了以下行动:(1)2008年12月成立了金融危机咨询组,并于2009年7月公布了有关报告,系统提出了改进财务报告应对金融危机的建议。(2)2009年5月28日公布了公允价值计量征求意见稿,并打算于2010年上半年公布最终准则。(3)2009年7月14日公布了《降低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复杂性》综合性项目第一时期的征求意见稿——《金融工具的分类和计量》;针对顺周期性和贷款缺失预备问题,简化金融资产减值,将于10月公布第二时期征求意见稿;简化套期会计问题,打算12月公布第三时期征求意见稿。(4)提议与FSB合作,筹建金融机构财务报告咨询组,提升与各利益相关方的对话机制。 FSB将监督各成员国执行系列关键国际监管标准,其中包括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会计准则问题已成为具有公众受托责任和政府背景的重点工作,而不仅仅是会计专业领域的活动。为响应G20峰会和FSB倡议,需要结合本国实际,跟踪参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重大修改,公布《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连续全面趋同路线图》,为建立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而努力。 二、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已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现了实质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变动及其影响

合营的最基本特征是( A.共同控制 B.合营企业 C.合作经营 D.组建独立的主体 2.以下不属于公允价值估值技术方法的是() A.生产法 B.收入法 C.市场法 D.成本法 、多项选择题 3.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1号(IFRS11)将共同控制的类型分为()两类。 A.共同控制经营 B.共同控制资产 C.合作经营 D.合营企业 4.国际财务合并报表准则对投资公司有豁免规定,对于投资公司的认定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一般持有多项投资 B.重要的交易仅仅是从事赚取资本利得和分配利息的多项投资 C.暂时(被动)持有不同于投资目的的资产不影响将其认定为投资公司

D.投资为了赚取资本利得 5.针对不存在活跃交易市场的权益工具,采用市值法计量其公允价值的方法步骤包括()。 A.对公允价值初始值进行适当的调整 B.选择与评估被投资企业业绩最相关的指标,并选择最合适的乘数 C.用合适的估值乘数乘以被投资企业的业绩指标得出被投资单位权益或者公司的公允价值 初始值 D.确认可比同行业上市公司 6.在评价主体是否对被投资方实施了控制时,应综合考虑的因素包括以下()几点。 A.哪些是与控制“相关的活动”,以及关于这些“活动”的决策是如何做作出的 B.主体的权利是否给予其对“活动”进行决策的现时能力 C.主体是否享有或承担被投资方收益变动的权利或风险 D.主体是否有能力运用其权力影响被投资方的收益 7.对被控制主体的收益具有重要影响的活动可能包括()等。 A.管理金融资产 B.确定筹资结构或筹集资金 C.购买或处置资产 D.商品或服务的销售或购买 三、判断题 8.公允价值可以是资产清算价格或困境条件下的强制销售价格。( 正确错误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术语“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包括广义和狭义两方面的含义。狭义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仅指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现时发布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系列,此类公告有别于理事会的前身——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所发布的国际会计准则系列。广义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则指一整套的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公告,包括由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以及理事会的前身——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批准的准则和解释公告。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曾经被称为国际会计准则,它由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在欧洲一些国家、中国、香港、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家应用。欧盟委员会在2002年要求所有的欧盟国家的公司到2005年都要采用国际会计准则。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是一系列以原则性为基础的准则,它只规定了宽泛的规则而不是约束到具体的业务处理。到2002年为止,大量的国际会计准则提供了多种可选的处理方法;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改进方案是尽量找到并减少同一业务的可选处理方案。 编辑本段 发布时间 国际会计准则(IAS)由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于1973年至2000年间发布。在2001年,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取代了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自此,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对部分国际会计准则作出了俢订,并提议对其他国际会计准则进行修订和以新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取代某些国际会计准则,对原国际会计准则未涵盖的议题则采纳或提议了新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通过核下的委员会,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均发布了准则的解释公告。只有当财务报表遵循了每一项适用的准则和相应解释公告的所有要求时,才能声称该财务报表遵循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编辑本段 财务报表框架 虽然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1](《框架》)并非一份准则,但其能够为解决准则中未直接涉及的会计事项提供指引。此外,在缺乏专门适用于某种交易的准则或解释公告时,国际会计准则第8号(IAS 8)规定实体必须运用判断来制定并应用一项会计政策,并使形成的信息相关及可靠。在作出此类判断时,IAS 8.11要求管理层应考虑《框架》中的资产、负债、收益和费用的定义、确认标准和计量概念。该《框架》由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于1989年批准,并于2001年4月被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采纳。 编辑本段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构架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前言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号(IFRS 1)——首次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2号(IFRS 2)——以股份为基础的支付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3号(IFRS 3)——企业合并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4号(IFRS 4)——保险合同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5号(IFRS 5)——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和终止经营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6号(IFRS 6)——矿产资源的勘查与评估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7号(IFRS 7)——金融工具:披露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8号(IFRS 8)——经营分部 编辑本段 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比较 1.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接轨。 (1)从形式上来说,中国新会计准则的格式、概念、术语都基本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一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四号 IFRS4

IFRS 4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 4 Insurance Contracts This version includes amendments resulting from IFRSs issued up to 31 December 2010. IFRS 4 Insurance Contracts was issued by the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 (IASB) in March 2004. IFRS 4 and its accompanying documents have been amended by the following IFRSs:?IFRS7Financial Instruments: Disclosures (issued August 2005) ?Financial Guarantee Contracts (Amendments to IAS 39 and IFRS 4) (issued August 2005)?IFRS8Operating Segments (issued November 2006)* ?IAS1Presentation of Financial Statements (as revised in September 2007)* ?IFRS3Business Combinations (as revised in January 2008)? ?IAS27Consolidated and Separate Financial Statements (as amended in January 2008)??Improving Disclosures about Financial Instruments (Amendments to IFRS 7) (issued March 2009)* ?IFRS9 Financial Instruments (issued November 2009)§ ?IFRS9 Financial Instruments (issued October 2010).§ In December 2005 the IASB published revised guidance on implementing IFRS 4. The following Interpretation refers to IFRS 4: ?SIC-27 Evaluating the Substance of Transactions Involving the Legal Form of a Lease (as amended in 2004). *effective date 1 January 2009 ?effective date 1 July 2009 §effective date 1 January 2013 (earlier application permitted) ? IFRS Foundation A179

时代光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变革及分析(答案)

1. 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变革中,对会计要素的修订主要涉及:√ A收入和利润 B收入和负债 C资产和负债 D资产和利润 正确答案:C 2. 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变革中,将财务报告目标简化为“满足投资者和()的信息需要”。√ A债权人 B监管者 C受益人 D转让方 正确答案:A 3. 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变革中,重新界定应以()作为确定财务报告主体的标准。√A控制权 B所有权 C使用权 D监管权 正确答案:A 4. 财务报告的有效性应当满足四个条件,其中不包括:√ A高质量的会计准则 B严格的独立审核 C灵活、变通地应用会计准则 D有效的执行措施 正确答案:C 5. 持有待售资产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其中不包括:√ A期末核算时净残值与原账面价值应当一致 B已与受让方签署不可撤销的转让协议 C该转让准备在近期履行 D董事会或类似机构已对处置该资产做出不可撤销的决议 正确答案:A

6. 《小主体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不允许采用IFRS中某些会计政策选择,其中不包括:√A不允许使用金融工具选择权 B不允许对不动产和设备及无形资产的重估模型 C不允许对政府补助采用单一处理方法 D不允许对同一控制主体投资的比例合并法 正确答案:C 7. ()指利用估值技术将未来现金流量转化为现值并全部折现。√ A市场法 B转让法 C成本法 D收益法 正确答案:D 8. 公允价值计量分为三个层次,其中不包括:√ A当市场活跃过度时,按照同类产品的最低价格计量 B有活跃市场时,按照活跃市场的交易价格计量 C当市场不太活跃时,按照同类或类似的交易价格计量 D当没有活跃市场时,采用估值技术计量 正确答案:A 9. 为了弥补原有金融资产分类的不足,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在修订中将原有的四类压缩成了两类,即以公允价值计算的类别和:√ A以交易资产计量的类别 B以金融出售计量的类别 C以摊余成本计量的类别 D以到期投资计量的类别 正确答案:C 10. 2009年3月5日,IASB发布了《对<IFRS第7号—金融工具:披露>的修改—<改进金融工具的披露>》,要求披露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A对每一类金融工具单独披露 B披露金融工具公允价值确定方法的变更及其原因 C披露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使用的层级和层级间的转换 D取消对衍生金融负债到期情况分析的披露

(财务管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5号:持有以备出售的非流动资产和终止经营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5号:持有以备出售的非流动资产和终止经营 目标 1.本准则的目的是规范持有以备出售资产的会计处理,以及终止经营的列报和披露。特别是,本准则要求: (1)满足划分为持有以备出售标准的资产应按照账面金额与公允价值减去出售费用后的余额孰低计量,并且停止对这些资产计提折旧; (2)满足划分为持有以备出售标准的资产应在资产负债表中单独列示,终止经营的成果应在利润表中单独列示。 范围 2.本准则中的分类和列报要求适用于主体所有已确认的非流动资产和所有处置组。本准则中的计量要求适用于除第5段所列资产以外的所有已确认的非流动资产和处置组(如第4段所述),第5段中所列资产仍应按照相应所指出的准则计量。 3.根据《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财务报表的列报》(2003年修订)划归为非流动类的资产只有在满足了本准则有关划分为持有以备出售的标准时才能重新划归为流动资产。仅为了再售而取得的通常被划归为非流动类的资产,如果不符合本准则有关划分为持有以备出售的标准,不应作为流动资产。 1.投入必要的资源,先行发展法务会计教育。法务会计教育可以同时从学历教育与职业继续教育两个方向入手。就学历教育而言,我们一方面可以面向在校会计学专业的学生开设调查与法务会计的选修课,重点讲述欺诈调查的技术与方法、证据规则、诉讼支持的要领以及犯罪学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面向在校的法学专业的学生开设有关会计与审计方面的课程。我国目前会计学与法学专业都属热门专业,在校大学生数量庞大,从这些大学生中培养法务会计人才是快捷有效的途径。当然,在条件成熟之后,我们完全应该有法务会计方向的硕士、博士的培养。就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而言,我们应该主要面向注册会计师、审计师、律师、法官、检查官等在职人员进行法务会计的培训。培训的内容应紧密围绕经济犯罪以及白领犯罪的调查方法与技术,诉讼支持与损失计量等方面的内容展开。 2.在中国会计学会设立法务会计专业委员会,加大法务会计理论与实务研究。对法务会计的理论与实务的研究应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法务会计的学科特征与定位;法务会计的原则、职能、任务与内容体系;职务欺诈的调查研究;白领犯罪问题研究;欺诈的发现与预防;欺诈的成本计量与风险管理;计算机财务欺诈问题的研究;诉讼支持的内容与程序;专家证人制度的研究;专家证人的资格与选择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