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完整word版)上津镇中心小学关于全面推进“师生成长共同体”建设的实施意见

(完整word版)上津镇中心小学关于全面推进“师生成长共同体”建设的实施意见

(完整word版)上津镇中心小学关于全面推进“师生成长共同体”建设的实施意见
(完整word版)上津镇中心小学关于全面推进“师生成长共同体”建设的实施意见

上津镇中心小学关于

全面推进“师生成长共同体”建设的实施意见

为进一步深化自主教育改革,深入推进全员育人导师制,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着力打造“师生成长共同体”,依据《关于全面推进“师生成长共同体”建设的实施意见》[西教发〔2016〕79号]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组织领导

组长:祝河森全面负责

副组长:祝东升具体负责学生成长工程

姚玲具体负责师生共长工程

杜超具体负责教师成长工程

成员:柯勇章柏春张顺兰各班班主任

主要职责:

1、对“师生成长共同体”实施情况及时进行督导检查,建立“学生每周一读、每周一记,共同体每周一评,教师每周一批,学校每周一查”的五个一行动策略,对各班“师生成长共同体”建设推进情况进行考核评价。

2、班级“师生成长共同体”建设、构建全员育人导师制、落实“三声校园”建设、组织填写《学生成长周志》及师生考核结果运用等。

二、目标任务

“师生成长共同体”的构建要以班级学习小组为基本单位,以全员育人导师制为主要抓手,以抓实读书活动,创建“三声校园”等为有效载体,以《学生成长周志》为纽带,落实精细化管理,提升自主教育改革实效,全面提升师生的综合素养,最终实现师生同成长、共发展的发展目标。其目标具体为“八共八同”,即:

在学习上共研讨、同分享;在读书活动中共阅读、同进步;在初会实践中共劳动、同友爱;在体育活动中共锻炼、同健体;在第二课堂中共活动、同发展;在生活中共沟通、同和谐;在守纪上共自律、同提高;在小组合作中共欣赏、同分担。

1、学生成长工程。①小组合作②自我管理③学生互助。

2、教师成长工程。①教师论坛②教师读书③师生互动点评。

3、师生共长工程。①成长周志②师生互动③个别谈话及走访。

三、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9月5日至9月9日):学文件,定计划。利用暑假教师集训会,学习郧西县教育局《关于全面推进“师生成长共同体”建设的实施意见》[西教发〔2016〕79号]文件,让师生成长共同体深入到每位教师心里,营造氛围。

第二阶段(9月12日至9月23日):依校情,搭架子。在深入学习文件的基础上,学校依据校情,做好师生成长共同体与小组合作学习、育人导师制的对接工作,搭建师生成长共同体框架,为扎实推进师生成长共同工作做准备。

第三阶段(9月26日以后)严落实,强推进。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学校、班级要将师生成长共同体工作作为学校、班级管理的重点工作来抓,力争抓出成效,抓出特色,形成经验。

四、方法措施

(一)分组定人,构建“成长共同体”

(二)强化措施,促进师生共成长

1、重建学习机制。深入推行“小组合作+导学案”教学模式,拟定管理职位和职责。

2、创新德育模式。“成长共同体”导师要按照育人导师制要求,具体指导本共同体内事务,关爱每名孩子的成长,落实包导“八必谈”,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学习、思想和生活上的问题;加强学生、班主任与家长间的联系,发挥好桥梁作用,周周及时批改

所指导学生的《学生成长周志》,并做好关爱记载。

3、强化自主管理。共同体内日常工作实行组长负责制。(三)丰富载体,确保活动实效

1、制定目标规划。学校要结合实际制定“师生成长共同体”建设方案,细化工作目标任务,落实好“师生成长共同体”常规管理。

2、开展多彩活动。开展“三声”校园创建、文明习惯养成教育、“双读”教育、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中国梦”教育等活动。

3、记录成长轨迹。以《郧西县中小学师生成长共同体学生成长周志》为载体,对共同体成员的学习、纪律、安全、活动、卫生等方面情况进行详细记载和捆绑式评价,通过“学生每周一读和每周一记,共同体每周一评,家校间、师生间每周一互动,学校每周一检查登记”的“五个一”行动策略,日记周评月结,推进各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精细化。

四、工作要求

1.构建“师生成长共同体”管理体系。

教务处:对“师生成长共同体”建设总牵头;制定对“全员育人导师制”中的教师(导师)的考核细则并实施;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学生学习效能;督办落实各班小组建设;结合校情负责制定“共同体”学习方面的考核评估细则并组织实施;落实“三声校园建设”中的读书活动(含经典诵读活动);负责对“师生成长共同体”参与人员的考核与津贴发放。

工会(少先队):创新德育模式,提升教师师德修养和学生道德素养,负责制定“共同体”纪律、安全、活动、卫生、生活等方面的考核评估细则并督办落实;落实“三声校园”建设中的“歌声”和“笑声”建设;负责“师生成长共同体”建设的班级文化建设考核评价;负责制定对班主任(总导师)的考核细则并组织实施;负责对学生考核结果的运用;负责组织填写《学生成长

周志》并督办检查。

总务处:配齐配全功能室、实训室,为教育教学提供较好的后勤保障;规范学校课间餐管理;完善财物财产管理制度,认真做好校产管理工作,完善校产管理制度和固定资产台账,实施精细化管理,将班级财物财产分解到每个师生共同体,并进行考核评价。

班主任:共同体平台的搭建与实施;对每个学习、纪律、安全、活动、卫生等实行捆绑式评价;及时公布上报相关数据;组织实施考核评价;组织填写《学生成长周志》。

任课教师:积极参与“教学共同体”建设,落实三环六步教学流程,当堂对学生学习情况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积极参与“管理共同体”建设,担任3—5个“共同体”的导师,关注学生的思想、心理、教学、生活等,走近学生,了解学生,指导学生,在指导学生的同时提升自己,实现双赢、共同成长。积极参与“社团共同体”建设,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需要和个性特长承担社团指导老师的责任。

2.抓实考核环节。“师生成长共同体”实行以“共同体”为单元的集体评价机制,综合考察“共同体”学习、纪律、安全、习惯、活动等情况,将每个个体利益与“共同体”利益紧密结合。学校将“师生成长共同体”建设推进情况纳入对各教师的年度工作考核内容。

为推动工作,学校按每学期包联教师按每个共同体20元的标准对包联教师予以绩效考核,由教务处制定考核细则考核发放。学生的考核结果与及学生评模彰先相挂钩。

3.加大问责力度。对于在构建“师生成长共同体”改革实践中,学校推动不实的,追究校长和分管负责人的责任,思想懈怠、行动迟缓、工作不力的个人,实行责任追究制。对组织不力、推动不实的班级,在本年度的各种评先彰优中一票否决。对于班主任、包导教师工作被动应付,敷衍塞责的,当年师德考评和年度

考评降低等次,取消评优资格,若是所包导学生出现了重大责任事故的,班主任、包导教师在正常处分等级的基础上,加重一级处分。

上津镇中心小学

2016年9月1日

附:

一、师生成长共同体各方职责

二、师生成长共同体组内评价标准

三、师生成长共同体相关表册

附:

一、师生成长共同体小组内各方职责

1、班主任: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师生成长共同体建设的核心,在充分了解班级教师和学生的基础上,将班级课任教师和班内学生进行科学分组;负责日常班内所有事务的协调和管理;

2、班级导师: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审美观,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经常检查和督促学生的行为习惯。

负责学生的学业指导,指导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解决学业上的困难。

帮助学生解决生活、生理、心理上的困惑,做学生生理的长辈,心理上的医生,生活中的益友。

经常与学生家长沟通,全面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积极争取多方协作,共同育人。

3、小组长(小老师)职责:

按班级要求安排组内的活动;对组内常规进行检查(学习、卫生、礼仪、出勤、两操、各种活动);提醒组员各种注意事项;每周组织评价总结活动;根据班规提出对组内成员加罚分。

4、学科长职责:

清点作业收缴情况,并汇报科代表;检查每节课的课堂准备情况;按老师要求组织小组学习,包括:讨论、讲解、帮助、发言、练习等;课余时间组织同学帮助学习困难同学;按要求组织组内自习,检查作业完成情况并报告科代表。

5、组内其他成员职责可根据组内成员分式设置情况再自行确定。

二、师生成长共同体组内评价标准

上津镇中心小学“师生成长共同体”评分办法(试行稿)

一、“师生成长共同体”管理项目

①学习;②纪律;③安全;④活动;⑤卫生;⑥生活。

二、评分办法:

(一)学习

1、课堂表现

(1)1、2、3、4号发言、展示的,分别奖1、2、3、4分。能给其他组、同学作精彩点评、补充敢提出疑问和不同见解,并能进行正确的解答和评析的,奖2分。有创意生成难度较大的答案奖3分。

(2)课堂发言、展示时允许组内互助,为其发言、展示作进一步补充说明,但不允许出现组内相互提醒的现象,拒绝“打电话”。课堂问题发言超过3人仍旧没有答对,后答对者小组直接加1分。

2、学生作业(含导学案、背书)

(1)按等级给分:A等3分;B等2分;C等1分;D等0分。受到科任老师表扬,一次加1分。同一本作业中,连续得三个“优”或“A”加1分。

(2)每天未完成者每人次(包括没带、作业没做好,完成情况潦草;允许有少量不会的题目)扣1分。当天没有补完每人次再扣1分,如果第三天仍旧没有完成,则加倍扣分。抄袭作业者一次扣2分。小组全部完成,小组每人加1分,小组加2分。

(3)背书:背1课记2分,没背扣2分。各班可自行根据实际设分。

(4)完成《学生成长周志》中“读书摘要”和“成长反思”的,一次各记2分。

3、考试成绩

(1)考试成绩以上一次考试为准,“成长共同体”整体成绩每上升、下降1分奖、扣0.5分。凡遇考试,分数达97—100分别加3、4、5、6分。

(2)同步监测测试、期中、期末考试,“成长共同体”总分进入班级前3名的给每人次加3分,组长奖1分;倒数1-3名的“成长共同体”,每人扣3分,组长另加扣1分。

(3)课堂同步检测:当堂完成,每人奖2分。

(4)考试有舞弊者扣5分。

(二)纪律

1、课堂纪律(含晨读、午书):上课讲话、睡觉、看课外书籍、顶撞老师、无故下位、换位、上课起哄、迟到、早退、吃东西、传纸条等等情况,每次扣1分;旷课、甚至恶意顶撞教师班干部和学科长等一次扣2分。

2、课间纪律:两操、升旗、集会时,在队伍中间说笑、打闹者,自由散漫者,无故不参加集体活动者,一次扣1分。

3、其他纪律:偷窃他人财物、打架斗殴等每人次扣3分,知情不报者扣2分;在班内散布谣言等每次扣1分;班级自主管理包点职责履行到位,做了但没按时扣1分,没做扣2分。

4、语言文明礼貌,使用普通话,不说脏话、起(喊)绰号,否则1次扣1分;在校园内大声吼叫、起哄、围观者,每人/次扣1分;

5、在”两操两休三餐一活动”及大型集会中,不守时,不守纪,不服管,有损班级形象者,每人次扣3分,情节与态度恶劣者,每人次扣5分。

6、晨读、午书、集会、两操,不守时,不守纪,不服管,有损班级形象者,每人次扣2分,情节与态度恶劣者,每人次扣5分;受到少先队、值周领导或教师通报表彰者,每人次奖3分。其他有损班级、学校声誉的违纪行为,可酌情扣5—10分。

(三)安全

1、课间疯赶打闹1次扣1分;骂人说粗话1次扣1分;在楼梯间、阳台或教室做不安全游戏或动作1次扣1分;以大欺小、以强欺弱、以男欺女、打架斗殴,拉帮结派或勾结校外不三不四人员惹事生非,1次扣5-10分。

2、违规携带管制刀具、易燃易爆物品、违禁药品、过期食品、黄色音像书刊制品等,一人次扣5分。

3、上下楼梯、出入厕所不按规定疏散路线行走,疯狂推搡者,一人次扣10分。

4、放学遵守路队纪律,不推不挤不抢不跑,不站路队,不及时回家的,1次扣1分;

5、乘坐农用车、三轮车、超载超员车、无营运资质车辆、上学、放学回家骑自行车等,以及违犯“防溺水”“六不准”的,1人次扣3分。

6、不按要求完成生命安全教育课作业的,一人次扣2分。

7、违规使用学校电源充电,玩火玩炮,食用“三无食品”,破坏防雷设施,未履行假条批复签字手续擅离学校等行为,一人次扣5分。

(四)活动

1、积极参加学校、班级组织的文体活动,依据名次或表演效果,分别给予每人次2—5分奖励。

2、向广播室投稿,每篇奖2分。

3、好人好事(拾金不昧),查证属实,每人次奖2分。

4、积极参加学校社团组织,尤其是兴趣小组活动,注重全面发展的,1人次奖励2分。

5、不按要求完成心理健康课作业的,一人次扣3分。

6、不积极参加“健康促进校园”活动和晨午检,不参与卫生防疫,因个人原因导致传染病发病或传播的,一人次扣5分。

7、升旗仪式、大型集会等活动,要穿校服、佩戴红领巾,否则1次扣1分。

8、在“经典诵读”、“三声校园”创建、班级、学校“文化建设”活动中,节目或作品获得奖励的、得到展示的,1人1项奖3分。

(五)卫生

1、教室地板干净,课桌洁净、摆放整齐,窗台无灰尘,玻璃无灰渍,图书摆放整齐,劳动工具摆放有序,文化布置无破损,角落无蛛网,卫生无死角,不乱涂乱画,否则每人/次扣2分;

2、教室、清洁区打扫不及时,不彻底,卫生保持不稳定,被值周组或少先队通报批评者,一次扣2分。

4、不注重个人卫生和仪表,留长发,一次扣1分。。

5、将塑料袋、其他垃圾等丢在厕所便槽内的,一人次扣2分。

6、乱丢垃圾,以及见到垃圾跨过不捡的,一人次扣2分。

(六)生活

1、有意损坏公物(含花草树木、劳动工具、卫生工具、桌床椅凳、仪器设备、电脑图书、洗浴设施、门窗户扇等)者,除照价赔偿外,一人次扣5分。

2、不按时关门、窗、水、电、白板等每人次扣2分。造成损失者照价赔偿。

3、及时食用课间餐,不乱丢面包、牛奶盒,否则1人次扣2分。

说明:记分采取“竞争小组对计”的方法。

四、晋级办法

1、个人晋级:

为了便于统计各个小组的分数,采取星星、月亮、太阳的晋级办法,满40分换1个星星,满5个星星换一个月亮,满5个月亮换一个太阳,即1个星星=40分,1个月亮=5个星星=200分,1个太阳=5个月亮=1000分。

2、小组晋级:组积分取平均值,晋级办法同上。

3、说明:星星、月亮、太阳晋级为逢五进位,当大于一、不足五时,可以保留并进入下一次积分。小组从星级升为月亮,附加条件是组内每个人都是星级成员;小组从月亮升为太阳,附加条件是组内每个人都是月亮级成员。

三、师生成长共同体相关表册

我的成长档案

_____年_____月_____日至_____月_____日第一周

让师生共同成长

让师生共同成长 瞿晓聪 体育课程改革实验在上级教育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已进行了两年多,通过参加市、区组织的教师培训和教学观摩,并多次到外省市学习研讨,使笔者不断成熟。 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偏重于教师灌输知识,以学生获得运动技能为目标,忽略了学生学习过程、学习能力的培养。也就是说,忽视了教育学生如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造成学生离不开老师,不会自学。不会自学就无法实现学生在课余时间继续学习。出现了学生喜爱体育,而不喜爱体育课的现象。现在新课改的实行,由封闭走向民主,由教师统领课堂变为师生共同探讨、参与,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体育教学中,能巧妙地设置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非常有效的手段。笔者时刻用“童心、童行、童语”对学生进行导教导行,充分利用丰富的色彩和多变的图像创造出充满活泼情趣的“境”,让学生产生良好的感性认识。例如,在教学“各种姿势起动的自然跑”中,画场地时,先把起跑线涂成红色,其他标记使用各种鲜亮的色彩。这样做既增加了练习的活泼气氛,又给学生以美的感受和熏陶。学生们看到色彩鲜艳、设计新颖的场地,就围着笔者迫不及待地问:“老师,这堂课我们学习什么内容?”笔者故作神秘地说:“保密!”学生急不可待地想知道本节课学习内容,从而激起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深厚的兴趣中进行探索学习和锻炼。又如,在设计30米加速跑教学时,笔者设计了“开火车”去前方、冲过“敌人的地雷区”这一教学情境。“开火车”是在规定的路线上,由学生按自己设计的几路纵队,有节奏地前后摆臂,兴趣盎然地来到阵地,然后加速冲过“敌人的地雷区”完成30米加速跑。同时还将音乐引入课堂,在一曲激情豪迈、节奏感强的军歌《当兵的人》中很好地完成了这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在乐曲声中也感受军人那种豪情

学习共同体的构建

学习共同体的构建 1、何谓学习共同体? 张建伟博士认为,学习共同体(1earningcommunity)是指一个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等)共同构成的团体,他们彼此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因而在成员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联系。也就是说学习共同体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而构成的一个团体,在这个团体内部,大家拥有共同的目的、期望、知识、志趣和情感,并因这些共同的精神因素而将团体内的成员凝聚在一起,大家彼此相互依赖,平等相待,荣辱与共,最大程度地共享利益。 学习共同体具有两种基本功能:一是社会强化功能,二是信息交流功能。学习共同体的社会强化功能是指建立学习共同体能够满足学习者的自尊和归属的需要。在学习共同体中,学习者感到自己和其他学习者同属于一个团体,在进行共同的学习活动,遵守共同的规则,具有一致的价值取向和偏好。学习者对共同体的归属感、认同感以及从其他成员身上所得到的尊重感有利于增强学习者对共同体的参与程度,维持他们持续、努力的学习活动。学习共同体的信息交流功能是指学习者与辅导者进行交流,同时又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共同建构知识、分享知识。在沟通交流中,学习者可以看到不同的信息,看到理解问题的不同角度,而这又会促使他们进一步反思自己的想法,重新组织自己的理解和思路。 2.学校的课堂应该是一个学习共同体 众所周知,当今的学校教育正处于历史的转折点,所有国家都在进行学校教育的改革和实验。在亚洲,日本学者佐藤学教授通过自己二十多年的行动研究,在理论探索和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指出了“学校改革的中心在于课堂”,唯有从课堂教学层面的改革开始,才有可能取得学校改革的丰硕成果。他认为课堂改革的最重要的课题在于建构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文化。 课堂是一个微型社会。如果从课堂的人际关系出发考察的话,课堂这个微型社会可以分为三种形态:原始共同体社会、群集性社会、学习共同体。不同的课堂社会形态构成不同的课堂文化。第一种形态即原始共同体社会,是由对班集体的直接性归属意识与对课堂规范的无意识承认结合而形成的,其特征在于“集团内部的情绪性的强烈的一体感与对集团外部的排他性排斥意识。”第二种形态即群集性社会,是由课堂中权利义务的契约关系与制度性的角色关系构成的,其特征是集团内部每一个个人形成着走向自由的私的世界,而人与人的关系被地位、约束、角色所消解,共同体的性质被剥夺了。第三种形态是意识到上述两种人际关系并在加以变革的实践中所形成的学习共同体,是以知识与伦理的共同拥有为纽带所结成的自觉化的共同体,其特征是集团内部每一个个体在各自自主的个人

成长共同体,让师更有归属感

成长共同体,让教师更有归属感-校长管理论文 成长共同体,让教师更有归属感 郑文庆 谁都梦想站在中心,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只是任何事物只要存在中心,就会有与之相对应的边缘,且边缘的范围一定大于中心。但凡大家留心,就可观察并发现,在学校也存在着一类处在边缘的教师。其特点一般有四:一是这类教师年龄偏大;二是这类教师职称已聘;三是这类教师没有头衔;四是这类教师缺乏特长,等等。 记得萨特说过:位置与机会的稀少会使人的存在变形。有一类教师,如,特级教师、各地名师等,越老越吃香,处在边缘的教师则越老越艰难。越位居中心的教师,被授予荣誉的机会越多,而处于边缘的教师,似乎没人感觉他们的存在,何谈在评优评先中占有一席之地。有如映衬红花的绿叶,就像班级中的中等生。其实,他们不是不曾努力过,只是机会太少,不被重视,人微言轻;他们不乏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刻苦钻研的精神,仅仅由于不具备“表演”的才能。于是,他们的教学变得没有温度,没有激情;他们的成长变得没有意义,没有目标;他们的惰性变得越来越强,越来越浓。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好的更好”和“差的更差”。 “马太效应”是一把双刃剑,存在两面性,即“锦上添花”的正面效应和“破罐破摔”的负面效应,在教师专业发展中乃至学校内涵提升中的矛盾日益突出,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课题。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集体是教育的工具。”集体本身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可使个体产生不同于处在单独环境中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创造性地提出打造成长共同体、让教师更有归属感的新思路,

无疑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让梦想成为一种精神力量 环境固然重要,但不是决定因素。有很多教师,虽身在城市名牌学校,却抱怨多多、牢骚不断,终不能在教育舞台上一显身手;相反,有些教师,虽身居农村偏远学校,由于怀揣教育梦想,不断地磨砺自己、提升自己、鞭策自己,最终开辟了自己的教育天地。如,“2012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他们很多来自农村,或者曾经在农村学校呆过相当长的时间。正由于他们不懈怠、不退却、不满足,对教育痴迷,对孩子热爱,才“万绿丛中一点红”,成为我们的楷模。其实,作为一名教师,不管我们身居何处,只要内心强大,心中有梦,心系学生,一往无前,必定有一天会“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就是梦想的精神动力。 二、让文化成为一种有效引领 有句顺口溜说得好,“三流的学校做制度,二流的学校做品牌,一流的学校做文化”。台湾著名学者龙应台女士对“文化”一词作了精辟描述:“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丝,将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化用学者的观点,校园文化就是能够把散落在学校中的个体串成一个整体的那一根“柔弱又强韧的细丝”。这根细丝将学校的文化碎片提拎上升,成为学校的文化整体,积淀为我校“尚思小学”特有的文化底蕴:办学宗旨——为孩子的幸福人生莫基;办学目标——创建现代化、精品化、素质化省级名校;办学理念——以人为本、求实创新、全面发展;校训——尚德、笃学、思奋、创新;校风——尚行、尚学、尚思、尚进。这些文化理念外化为环境文化、行为文化、活动文化、细节文化、课程文化、运动文化,等等。你看,墙体文体——一楼的“七彩长廊”、二楼的“瓷艺长廊”、三楼的“科技长廊”、四楼的“书

佘家湾师生成长共同体建设的奖惩制度和方案

佘家湾中心小学 全面推进“师生成长共同体”建设的奖惩制度和方案 为进一步深化自主教育改革,深入推进全员育人导师制,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着力打造“师生成长共同体”,依据《关于全面推进“师生成长共同体”建设的实施意见》[西教发…2016?79号]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具体校情,特制定此方案。 一、目标任务 “师生成长共同体”的构建是以班级学习小组为基本单位,以全员育人导师制为主要抓手,以抓实读书活动,创建“三声校园”等为有效载体,以《学生成长周志》为纽带,落实精细化管理,提升自主教育改革实效,全面提升师生的综合素养,最终实现师生同成长、共发展的发展目标,具体为“八共八同”,即:在学习上共研讨、同分享;在读书活动中共阅读、同进步;在劳动中共劳动、同友爱;在体育活动中共锻炼、同健体;在第二课堂中共活动、同发展;在生活中共沟通、同和谐;在守纪上共自律、同提高;在小组合作中共欣赏、同分担。 二、组建领导小组: 组长:刘家福 副组长:莫海玲魏巍郭平何昌平李江娥 成员:全体教师 三、方法措施 (一)分组定人,构建“成长共同体” 分组定人就是确定师生成长共同体的最小单位——成长共同体小组。成长共同体小组由包导老师和小组内学生组成。

学期初,在政教处、教导处和年级组的统一组织下,根据学校教师配备情况,确定各班班主任。 2、定导师 教导处根据班主任配备情况将各任课教师分到班级作为该班的导师。 3、定学生 4、班主任综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情况、生活情况、家庭情况、学生的个性、思想状况)和课任教师思想状况和任教特点,在学生和教师间进行双向选择的基础上,经必要的调整后,给每位学生确定一名课任教师做该生的导师。 在定学生组建小组过程中,根据班情,每个小组可由4——6人组成,在构成上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组织能力、性格特点、学习成绩等因素,做到“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为互助学习奠定基础,而组间同质又为小组间交流、开展公开竞争创造了条件。为了便于管理,给每一名组员按学习成绩和能力水平,从高到低依次编号,最后由班主任和各科教师统一协调,根据每组成员的性别、性格、成绩、智力等方面的比例结构,进行组间平行微调,使同号的组员实力相当,组际之间的各科水平和综合水平基本平衡。 5、定职责 师生成长共同体其目的是要达到师生同成长、共发展,因而应充分发挥共同体小组内所有成员的主观能动性,根据小组内成员的特点和班级管理的需要,设置小组导师(教师担任)、小组长(或小老师)、学科长、卫生长、纪律长等,明确职责,让人人参与小组及班级事务之中,激发小组成员活力,达到师生共同成长的目的。

教学反思是促进师生共同成长的有效途径

教学反思是促进师生共同成长的有效途径 发表时间:2015-07-07T14:07:44.310Z 来源:《素质教育》2015年7月总第181期供稿作者:魏哲文于秋珍[导读] 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魏哲文于秋珍山东省昌邑奎聚街道李家埠小学261326 教学反思的目的在于科学的“扬弃”和提升水平。教学反思的过程实际上教师把自身作为研究的对象,研究自己的教学观念和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效果,通过反思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质量。教学与反思相结合,教学与研究相结合,不仅可以使自己真正在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提高教学工作的自觉性、目的性和创造性,而且还可以帮助教 师在劳动中获得理性的升华和情感上的欢悦,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和思维品质,使教师体会到自己工作的价值和意义。 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满足于获得的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他的教学水平的发展将大受限制,甚至会有所滑坡。” 为此,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该公式体现了教师的成长过程应该是一个总结经验、捕捉问题、反思研讨、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思维的过程。 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那种单纯完成授课任务的做法已经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教师需要挖掘教学中更深层次的内涵。新课程的价值追求是人的发展,教师和每一位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教学目标就是为了每一位学生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方面整体发展,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而且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新能力,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教学过程是个复杂的活动体系,由于教师面对的是有思想的人而不是静止的物,因而教学程式不可能一成不变,每一个过程都是一个动态、量变的过程。因此,为了达成一个又一个新的目标,教师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不断地探索、不断地改进和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每一次这样的思索和总结都是反思的过程,是调整趋优化的过程,是“再思考——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 教学反思需要从课堂教学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去进行思考分析,按照学科要求去进行反思。反思主要应围绕对教学设计的反思、对教学过程的反思、对自身教学行为的反思、对课堂教学群体行为的反思以及对教学效果的反思等方面进行。具体反思内容是: 一、设计是否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是否新颖、不落俗套,是否设计了开放、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内容是否突出重点,是否注重知识的衔接并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是否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和心理发展水平;各环节时间安排是否得当。 二、教学过程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别差异、做到因材施教,是否遵循了英语教学规律,是否注重学生“双基”的培养,是否将教学任务转化为学生的学习需要,是否注重培养学生做事情的能力;教学节奏把握是否得当,是否注意创设真实的语言情境,为学生开辟体验、参与、合作和交流的学习空间;是否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创新精神;是否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学习;是否注重学法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 三、是否关心、尊重、爱护、保护学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言行是否得当,教态仪表是否得体,是否起表率作用;是否准确地、灵活地、有效地传授了教学内容;是否注意加强与其他教师的沟通和协作,相互学习,互相促进。 四、是否注意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帮助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对学生的评价是否注入了人文关怀;是否注意挖掘学生的闪光点;是否做到教书育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五、是否发展了学生的心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否充分地调动起来了;是否实现了师生间、生生间交流的互动,实现全员参与活动的局面;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目标是否达成;学生是否学会了学习、学会了与人合作。 教学反思是一种需要认真思索和信息再加工的活动过程,具有针对性、探究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因此,要提高反思性教学实践的效率,必须讲究科学的方法。一是总结反思自己或他人教学实践活动中的经验与方法。教师平时要善于关注对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触动较大的事件,以便为事后总结反思提供原始的素材。二是针对教学实践中某个难以解决的问题,运用观察、谈话、测验、调查问卷和查阅读文献等多种手段,分析并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设计一个研究方案,以求得问题解决的方法。这种反思是在反思自己或他人经验与才识的基础上,确定自己所要研究的问题,围绕所要研究的问题广泛地收集与该问题有关的文献资料,在此基础上提出假设,制定解决问题的行动方案,根据行动方案展开研究活动,并根据研究的实际需要对研究方案做出必要的调整。 教学反思应从教学过程中的“得”、“失”两方面入手。“得”是针对课堂效果而言的,是指在落实英语学习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目标上的有效结果。“失”相对于“得”,是指在落实以上目标上的欠缺。通过反思“得”与“失”,保留“得”的经验,摒弃“失”的成分,再把整个过程进行加工完善,为下一个目标有效落实进行铺垫,使教有所长、学有所得。教师要养成勤于反思的好习惯,把反思当作一种钻研、一种追求。平时学习、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听课时要做有心人,将所想所感记录下来。要通过实践活动,在边学、边做、边研究、边反思中改变教与学的方式,不断调整完善课堂教学方法,以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在教学反思过程中,教师要有科学严谨的态度,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杜绝形式主义,杜绝空泛失真。只有这样,教学反思才会具有实效性,才能真正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三种形式三个层次成长共同体陪伴学生成长-最新文档(word文档良心出品)

种形式三个层次成长共同体陪伴学生成长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 年》 指出,要把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现今,大多数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因其缺少与小伙伴起活动的经验,所以合作意识薄弱、依赖性较强。让他们在团体生活中学习社会生活,让他们在学校的组织生活中学会自主生活,这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 基于此,近年来,山东省胶南市构建了小学生成长共同体,让小学生生活在各种社团组织之中,学会在集体中生活,学会团结与协作,学会过有组织的生活。成长共同体的构建为更好地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促其健康成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遵循发展规律,构建学生成长共同体 学生成长共同体,就是具有共同愿景的学生,在一定時间段 内,按照自愿、平等、互助、互补原则,在教师指导下,以合作、 探究为方式,为了健康快乐成长和全面发展的目的,通过有效互动而促进成员共同成长的人数有所限定的教育活动组织。其组织形式主要有以解决学习问题为主的班级内共同体,以发展特长为主的校内共同体和以实践活动为主的校外共同体三种。 二、精心组织实施,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一是以班级为单位,在课堂上构建起“小导师”引领下的合作小组学习成长共同体。学生在教师指导与协调下,选出若干 “小导师”,以“小导师”为中心,实现学生自愿组合,组成合作小组,成立学习共同体。 首先,要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原则。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合理调整教室内的座位,以“小导师” 为中心,辐射带动共同体进步。 其次,共同体成员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小导师”是组织合作学习的关键人物,全面负责共同体内的管理和学习。共同体根据成员特点设有记录员、发言人等。班级交流時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对发言的顺序提出明确的要求,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避免优势学生独霸课堂。

师生在和谐的课堂中共同成长

师生在和谐的课堂中共同成长 秦家屯中心小学校徐晓敏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一名教师要真正做到“传道有术、授业有方、解惑有法”,课堂教学就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从而尽可能充分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把握课堂教学艺术,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面带笑容进课堂 微笑是沟通的开始,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需要微笑作为调和剂。常言道:“出门观天色,进门看脸色。”作为小学老师,脸也像月亮一样,常有阴晴圆缺。学生从老师进门的那一刻起,便在察言观色中形成了对这节课的一种基本态度,而教师就是质疑基本态度形成的标尺。如果老师容光焕发,微露笑容地走进教室,这种热情愉快的情绪就会立即传递给学生,使学生产生一种轻松愉快、自然明朗的情感,造成积极地情绪和愉悦的心情,有利于教学信息的传授、加工和贮藏。如果教师脸拉得老长,摆出一幅冷若冰霜、不可冒犯的面孔,学生看到这种“晴转阴”的情况,不知要刮什么“风”,打什么“霜”,顿时情绪就会紧张起来,这样必然会造成学生的思维迟钝、呆板、给传授知识带来不良影响。所以,教师的微笑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可以使几倍甚至几十倍的人获得好的心情、好的开始。因此,我们做教师的应当知道微笑在课堂上的力量,所以要时时注意自己,要给学生一个明朗快乐的学习情绪。 二、丰富的肢体语言 并非丰富的肢体语言只适用于比较感性的课堂,任何课堂都需要师生之间的交流。肢体语言又为师生之间的交流提供了好的基础。肢体语言包括面部表情、手势语和姿势语。其中面部表情是最丰富、最具表现力的。教师的和蔼可亲、热情开朗能给学生鼓励和信心,与学生默契配合,增强课堂融洽的气氛,从而使学生保持注意力集中。如果教师上课时面色阴沉,表情呆板,就会给学生造成恐惧感、冷漠感,学生会渐渐地疏远教师。当然,严厉、严肃有时也很必要,但教师一定要把握好分寸,否则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手势语也是肢体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代替言语,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使讲课变得生动、形象。适当

学校共同体发展三年规划

朱里街道河滩小学、狮子行小学 教育发展共同体三年工作规划 (2014—2017) 为促进共同体各校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深化素质教育,更是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区教育局“进一步加强共同体建设,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意见”中的文件要求,推动我校共同体建设工作的开展,扩大校际之间的交流,互补互促,共同提高,使教育均衡发展。特制定朱里街道河滩小学小学共同体发展三年规划。 (一)总体发展目标 全面提高全体教师的专业素养,依托基地校共同体,通过组织协作校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教学研究、教师培训和科学研究等学习、交流、研讨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的全面提高。 一、工作目标 (一)共同体总体发展目标 坚持“一体打造,共同发展”的理念,逐步达成xx片教育特色化、师资队伍优秀化、教学优质化、学生发展全面化的均衡发展目标。确立“一个理念、三项原则、四个发展、五种机制”的共同体发展总体目标: 一个理念:文化引领、品牌立身、共享共赢、和谐发展 三项原则:资源共享原则、优势互补原则、深度整合原则 四个发展:均衡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谐发展 五种机制:共同体发展一体化、制度建设机制化、交流体验经常化、课堂研究内涵化、教育资源开放化

(二)共同体三年发展总体规划 针对共同体的基本现状,我们计划从以下三个方面工作切入:第一,经过专业引领,形成教师发展文化。第二,打造共同体专业名师团队,形成集群放射规模;第三,以“快乐教育”为载体,培养有品位、有内涵、有道德、有知识的少年儿童,并创建鲜明的办学特色。 (三)2014至2017年三年年度目标 力争通过不懈的努力,逐步实现具有梯次性的三年发展目标: 1.互动交流、联动年:(2014、1—2015、1)通过各校的领导、教师、学生交流和联动,放大优质教育资源的示范辐射作用,打造名师专业团队,探索一体化教育教学管理的实效模式,带动影响整体工作的全面优化发展。 2.强化引领,整合年:(2015、1—2016、1)推行一体化引领、一体化管理、一体化打造的机制,整合师资力量、整合学区特色、整合教育资源、促进学区一体发展。 3.彰显个性,特色年:(2016、1—2017、1)推行一体化的引领、管理,打造考核评价制度化的基础上,全力打造学区品牌,逐步形成办学理念、教师专业发展、教育教学质量等鲜明的学校特色,初步实现教育教学均衡化。 (四)具体目标 1.引导广大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促进广大教师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规范教育教学行为,以高尚的品格塑造人,渊博的学识培养人,向社会展示我校教师的良好形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2.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扩大名师的示范辐射作用。教师、领导交流每学年3-5人。核心学校统筹安排优秀教师资源,合理流动。

“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建设实施方案

大庆路小学 “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建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相传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曾问他的弟子:“一滴水怎样才能不干涸?”弟子们面面相觑,无法回答。释迦牟尼说:“把它放到大海里去。”是的,在当前经济迅猛发展,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我们如果只强调个人的力量,你表现得再完美,也很难创造很高的价值。“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山可以不靠山,但人一定要靠人。能聚人者以一当十,善管人者以一当百。团队的志向是共同的事业。只要团队成员,都能充分发挥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一心一意为 所在的团队而努力,相互之间都.会产生巨大的能量,促进教师专业快速成长。 二、组织领导 组长:王建华 副组长:许国堂 办公室:周海燕 三、组织形式 1、由校长室直接管理,教科室分管。 2、学校内:由学校牵头,在学校范围内,组建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组长由集体推荐、个人自荐,成员自行组合,每组3-5人,在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全面开展,每位教师可参加1-2组,采取多种形式,“师带徒”“青蓝”工程结合,创造性的开展工作。 四、职责任务 1、学校职责任务 (1)负责学校共同体的组建,建立共教师专业发展档案。 (2)负责共同体的管理:组织小组研制共同体的活动计划和学年目标,根据本学科特 点组织并督促各共同体按照计划要求开展活动,完成相关任务。 (3)组织对校共同体建设的考核与评价。每学期一次。 2、教师共同体职责 (1)制定、交流自我发展计划,确定发展目标,明确发展措施, (2)每学期至少有1节以上市、区级公开课,所有成员要执教1节校级公开课,承办1 次业务讲座。 (3)每学期至少发表2篇主流期刊文章,在三大杯论文竞赛中获奖不少于3 篇。 (4)共同体至少有一个市级以上课题研究任务。 (5)成员之间开展五个一活动:“同研一个课题、同读一本书、同上一节课,同写教学反思、同建教育博客”等共同研讨活动。 五、评价考核 每学期对我校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进行考核,设优秀团队奖、达标奖,并在教师专业评比上优先考虑。 2015 年9月7日 分组: 语文3组:任慧芳;周海燕;李惠。 数学2组:李玲;缪书园。 英语组:张凤 品德组:马莉 综合实践组,周海燕 科学组:王生军 艺体组:许国堂 综合组:王建华

创建师生共同成长的课堂教学

创建师生共同成长的课堂教学 两天的新课程集中培训学习,我收获颇多。我们学校虽然也常常组织教师进行教学活动,但在骨子里却很少有人真正理解《新课标》的内涵。通过本次学习,我改变了以往的传统观念,更新了自己的对《新课标》的认识。现将此次学习的收获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重新认识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明白了教师应处于什么样的角色 1、对于学生来说,有趣、有效、有用的学习才是真正意义的。同时,要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钥匙,并从学习上走向生活中。 2、教师并不只是把知识教给学生,同时还要关心和爱护学生。对于学生的错误应以宽容的态度去赏识,使错误成为学生成长的契机。 3、对于后进生或者说学困生,学生不能自暴自弃,老师更不能视之不见。要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帮学生树立自信心。 二、学生学习的好坏并不完全取决于其本身,教师的成长同样影响着学生的成长 1、怎样让学生喜欢老师的课,首先得让学生喜欢这位老师。作为老师,要像父母般去关爱每个学生,有宽容大度的胸怀,语

言风趣幽默,而不能像警察一样时时盯着学生不放。作为教师,其本身必须具有真才实学,做到为人师表。 2、教师应该先是课程工作者,然后才是教学工作者。教学不能只顾进度而忽视质量,学生没有掌握本节知识,就绝不前进教学。教师在上课时应具备课堂智慧、教学智慧、管理智慧及个人的人格魅力。 3、做为教师,要在学生中树立威信,威信并不是让学生怕你,而应该在对学生的宽容与关爱中,树立起来,让学生有感而发。 三、认识到建立师生共同发展的教学关系的重要性 教学关系不是静态的、固定的关系,而是动态的、变化的关系,从学生角度来说,整个教学过程就是一个“从教到学”的转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断转化为学生的学习能力;随着学生学习能力由小到大的增长,教师的作用在量上也就发生了相反的变化。最后是学生完全的独立,教师作用告终。从教师角度来说,教学过程就是一个自身专业化成长的过程。第斯多惠说得好:“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为教学生,教师必先教自己,以促进学生的学为落脚点,教师自身的教与学在教学中也是同步发展的。 四、教学的三维目标缺一不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的过程中应该是生成性的,而不是教师强加在学生身上的。

营造校园学习氛围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营造校园学习氛围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导读:本文营造校园学习氛围促进师生共同成长,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营造校园学习氛围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复旦科技园小学魏凤平 两年来,我校领导班子以“教师队伍优质、教学设施先进、育人环境和谐、教育质量优良”为目标,把构建学习型校园与学校发展联系在一起,与教师专业发展融合在一起,与学生成长结合在一起,力求在营造校园学习文化氛围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专业发展。 一、强化师生学习的意识,激发师生学习的热情 1、塑造“学习型教师”,激发教师学习的情感 学校以培养“学习型教师”为目标,通过阅读思考、观点争论、思想交流等形式,拓宽视野,提高学习能力和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形成“每天学习一点、研究一点、积累一点、记录一点”的浓厚学习氛围。每学期教师撰写的随笔,通过传阅、互写感言、再交流并整理印制了《心语集》。小小的册子在教师群体中引发了深刻的感悟。一位老师这么写道:“从这本小册子上,我看到了其它老师的经验与智慧。教育是艺术,想想每位学生身后那么多双充满期待的眼睛吧!做一名让家长满意、学生喜欢的老师真是很不容易!”还有老师说:“欣赏路灯下默默无闻的电话亭。在手机满天飞的今天,依然独自守候在静静的街角,凭着简简单单的一根细线,传递着世上永恒的主题——

爱,教师的爱——无声、不凡、永恒……我们要像电话亭那样坚守着我们的教育理想,传递我们无私的爱!” 透过教师们真情的话语,我们真切体味到教师们强烈的责任感,学习让教师们深深感悟到平凡师爱中的伟大。 2、增强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意识,唤起学生学习的激情 学校大力为师生营造“人文阅读”、“愉悦阅读”的环境氛围,高度重视图书馆建设。在图书馆低幼年级区的建设中,精心设计粉色系花园式造型,书籍排列使用封面向外的开架形式,座位呈弧形阶梯式,铺设趣味地毯,使学生获得自由的阅读感受,从而充分激发了学生阅读的情趣与欲望。 学校还举行了“为心爱的书绘制封面”、“我的童谣自己写”、“节约资源,图书共享”、“绿色图书角评比”、“图书跳蚤市场”爱心义卖等活动。同时,图书馆老师定时定点向学生推荐新书,组织学生为同伴推荐好书,建立“红领巾书屋”等等。 以上措施使学校拥有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浓厚的学习氛围,增强了学生主动学习、教师终身学习的意识,加速了师生的共同成长和精神风貌的改变。 二、搭建有效的学习平台,拓展师生学习的空间 1、开展人文主题教育,提升教师群体的文化素养 两年来,学校坚持有计划、有目的、有主题的开展学习活动。特别是学校组织的每月一次的“人文讲坛”,在请专家作报告的同时,还多次将讲坛的组织工作交付某一个教师群体去合作完成,构建了一

松江区义务教育学校发展共同体指导意见-松江教育信息网

松江区第二轮义务教育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实施意见 (征询意见稿) 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 为贯彻落实市、区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松江区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要求,完善松江区义务教育学校发展共同体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推进松江区义务教育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整体提升我区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公平、开放的办学水平。特制定《松江区第二轮义务教育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实施意见》,请各校遵照执行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创新工作思路。坚持以教育教学为中心,坚持以师生发展为根本,坚持以提高效能为方向。通过加强义务教育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整体推进松江区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 二、组织机构 为有效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成立第二轮松江区教育局义务教育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徐界生松江区教育局局长 副组长:钱秋萍松江区教师进修学院院长、教育局副局长 杨桂龙松江区教育局副局长 杨敏松江区教师进修学院副院长 组员:夏长来松江区教育局基教科科长 金文松江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副主任 袁洪斌松江区教育局计财科科长 姚文渊松江区教育局基教科副科长

黄蕾松江区教育局人事科副科长 顾静君松江区教师进修学院研训部主任 王洪明松江区教师进修学院科研部主任 闵志辉松江区教师进修学院信息部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教育局基教科。共同体成立管理委员会,明确分工,加强配合,协同做好共同体建设工作。共同体内各成员单位成立以校长为负责人的工作小组,负责具体实施共同体建设各个项目。 三、共同体成员单位 组建八个共同体,牵头单位分别是:上师大外附小、泗泾小学、中山小学、松江七中、松江四中、佘山学校、李塔汇学校、三新学校。 具体组成是: 1、上师大外附小:九亭小学、岳阳小学、新桥小学、实验小学、九亭四小(联络员:闵志辉)6 2、泗泾小学:第三实验小学、九亭第二小学、第二实验小学、九亭三小(联络员:陈春根)5 3、中山小学:中山永丰实验学校、方塔小学、泗泾第二小学、新闵小学(联络员:黄其明)5 4、松江七中:茸一中学、华实初中、二中初中、松江六中、立达中学(联络员:秦欢珍)6 5、松江四中: 九亭中学、新桥中学、九峰实验学校、洞泾学校(联络员:陈赣)5 6、佘山学校:民乐学校、叶榭学校、天马山学校、仓桥学校、东华附校(联络员:王洪明)6 7、李塔汇学校:泖港学校、古松学校、五厍学校、新浜学校(联络员:张忠山)5 8、三新学校:张泽学校、车墩学校、华阳桥学校、小昆山学校、上外松外(联络员:

教师成长共同体建设的思考与实践-精品教育文档

教师成长共同体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教师的专业发展应成为当前基础教育发展的主题,有一流的教师,才能创造一流的教育、培养一流的人才.教师专业发展是终生教育的需要、自身发展的需要、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对于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的专业发展可以通过专业引领、同伴互助和自我反思等途径来进行,而教师成长共同体可以集专业引领、同伴互助和自我反思为一体,有效地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1共同体成立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1.1共同体成立的必要性 专业发展共同体是让老师站在集体的肩膀上飞翔.目前,在一些学校,同事之间在教学上互相保守.专业发展共同体可以支持和帮助教师改进和完善自身的教学实践,帮助他们解决由于学校改革和变化而出现的危机感和不适应感,以使教师积极应对变化环境和新的挑战,从而为学校走向成功提供适宜的组织与教学 资源. 著名的管理学研究者德鲁克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组织是一只美妙的乐曲,不过它不是单个个人的音符的罗列,而是由人们之间的和声所谱成的. 1.2共同体建立的可能性

共同体的建立必须建立在自觉、自愿、积极主动的基础上.必须要有共同的愿景和理想.同时需要引领和榜样,领头人可以 来自组织内部,也可以从外面邀请.用中国教育学会物理专业委 员会常务副秘书长张宪魁教授的话说,一要有热心人带头;二要有追随者.组内建立共同体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共同的专业, 共同的需求,共同的时间,共同的资源. 2我们的做法 2009年9月12日至14日,海峡两岸第三次教育论坛在南 京师大附中召开,主题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我校张建波校长参加 了活动,他对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很感兴趣,这是我们共同体成立的外界条件.而内部条件是我和潘学俊老师都是破格晋升了高 级职称.还有25年左右的教学生涯应该如何度过,难道要像很多人一样平庸下去吗?我们积极思考准备成立青年教师成长共同 体,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和交流,2009年11月16日,当我们 把想法告诉组内四位老师时,立即得到积极响应,于是我们制定了学习计划(利用每周四下班之后的两个小时在校内观看全国教 学大赛的录像、观看教育类电影、论文选读、读书交流等活动),当天晚上我们就开展了第一次活动.并在之后不久建立了共同体 的博客(zpmjdz../).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我想,我们应该属于这种境界了.

夹河镇师生成长共同体实施计划方案

夹河镇中心小学 全面推进“师生成长共同体”建设方案 为进一步深化自主教育改革,深入推进全员育人导师制,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着力打造“师生成长共同体”,依据《关于全面推进“师生成长共同体”建设的实施意见》[西教发〔2016〕79号]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具体校情,特制定此方案。 一、目标任务 “师生成长共同体”的构建是以班级学习小组为基本单位,以全员育人导师制为主要抓手,以抓实读书活动,创建“三声校园”等为有效载体,以《学生成长周志》为纽带,落实精细化管理,提升自主教育改革实效,全面提升师生的综合素养,最终实现师生同成长、共发展的发展目标,具体为“八共八同”,即:在学习上共研讨、同分享;在读书活动中共阅读、同进步;在劳动中共劳动、同友爱;在体育活动中共锻炼、同健体;在第二课堂中共活动、同发展;在生活中共沟通、同和谐;在守纪上共自律、同提高;在小组合作中共欣赏、同分担。 二、组建领导小组: 组长:吉森 副组长:王顺波罗光侠 成员:全体教师 三、方法措施 (一)分组定人,构建“成长共同体” 分组定人就是确定师生成长共同体的最小单位——成长共同体小组。成长共同体小组由包导老师和小组学生组成。 1、定班级

学期初,在政教处、教导处和年级组的统一组织下,根据学校教师配备情况,确定各班班主任。 2、定导师 教导处根据班主任配备情况将各任课教师分到班级作为该班的导师。 3、定学生 班主任综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情况、生活情况、家庭情况、学生的个性、思想状况)和课任教师思想状况和任教特点,在学生和教师间进行双向选择的基础上,经必要的调整后,给每位学生确定一名课任教师做该生的导师。 在定学生组建小组过程中,根据班情,每个小组可由4——6人组成,在构成上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组织能力、性格特点、学习成绩等因素,做到“组异质、组间同质”。组异质为互助学习奠定基础,而组间同质又为小组间交流、开展公开竞争创造了条件。为了便于管理,给每一名组员按学习成绩和能力水平,从高到低依次编号,最后由班主任和各科教师统一协调,根据每组成员的性别、性格、成绩、智力等方面的比例结构,进行组间平行微调,使同号的组员实力相当,组际之间的各科水平和综合水平基本平衡。 4、定职责 师生成长共同体其目的是要达到师生同成长、共发展,因而应充分发挥共同体小组所有成员的主观能动性,根据小组成员的特点和班级管理的需要,设置小组导师(教师担任)、小组长(或小老师)、学科长、卫生长、纪律长等,明确职责,让人人参与小组及班级事务之中,激发小组成员活力,达到师生共同成长的目的。 5、定目标

坚持课堂教学改革 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收获 各位领导、专家、同志们: 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我校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构建了“6+1”教学模式,收到了良好效果。通过昨天的观摩,大家对“6+1”教学模式,已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我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借此机会,我想就几年来的教学改革谈三点体会。 一、课堂教学改革是薄弱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我当基层中学校长已有20个年头了,亲历了乡办中学办学的三大难:一是“穷”,办学条件简陋;二是“弱”,师资力量薄弱;三是“差”,学生基础不好。 2004年我刚到辛店中学时,学校只有一座三层教学楼,五间平房,围墙,大门,厕所,这就是学校全部的建筑。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教师第一学历都是中师,后取专科、本科文凭的教师多数也是专业文凭与所教学科不符,业务水平令人堪忧,看了一些老师的课堂,令人忧心如焚,甚至感觉在作孽,有一种负罪感,好不容易培养起一部分好老师,也留不住,他们想办法调走了。学校地处城郊,城内有4所县办中学巍然屹立,老师们说“辛店中学就像是大树底下的一棵小草,面黄肌瘦,营养不良,不死就是好造化。”学生大部分是基础极差,升学无望,进不了县办中学到辛店中学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农民子弟,省钱又省事,家长大都对孩子也没抱多大希望,学生来去自由,什么时间不想念书了,卷铺盖走人,谁也留不住,这样的教学环境能有个好质量?每年中

考上线人数都是个位数。上级不满意,家长埋怨多,学生留不住,恶性循环,学校濒临关门的处境。我们要生存,出路在哪里?我们校委会一班人认为,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课堂是提高质量的主阵地,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改革课堂教学。于是,从08年开始,一场轰轰烈烈、真真实实的课堂教学改革“硬仗”在辛店中学打响了。 实践证明,课堂教学改革使学校走出了困境,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过去那种让人看了心酸的课堂没有了。学生没有睡觉的,没有玩耍的,没打斗的,没画娃娃的,没看小说的,没有眼神默然呆坐的。可以说都投入到了读文本、问组员、讨论、展示、讲解的的活动中去了,学生们在课堂上都有表现自己、展示自己的欲望。师生角色彻底转变了,教师不再是拉动学生的纤夫,而是生命的牧者。 ——小组合作不再是形式,而是有效学习的共同体。在辛店中学课堂上,同学之间互相帮助,没有私心,没有怕超过自己的担心,有的是帮助别人后一脸的成就感。在辛店中学课堂上,没有嫌弃,没有孤独,没有争抢前后座位的现象,这里不养懒汉。这里是一个最阳光的集体,而且特别关注学困生。如果用这种方式把学生从小学培养到高中,不仅能学到知识,而且能培养孩子的组织、领导才能。 ——教学效果明显好起来了。过去随着年级的增高,中等学生滑向后进行列,后进学生滑向厌学、辍学行列,现在是学困生向中等学生发展,中等学生向优等学生发展。从期中、期末考试成绩看,学生整体成绩提高了,四十分以下的

推进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

推进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 促进东夏教育均衡发展 为推进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促进东夏教育均衡发展,东夏教管办落实市教育局提出的“关于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实施意见”,充分发挥各校优质资源作用,实现教育均衡化为目的的共同体建设,进一步推动城乡学校互助共同体工作的深入开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2010年东夏初中与职工子弟初中、东夏小学与职工子弟小学结对,2011年东夏初中与北关初中结对,东夏小学与西苑小学结对,今年东夏初中与开发区初中,苏屯初中与满族初中,东夏小学、苏埠屯小学与西苑小学结对,东夏小学副校长到店子小学兼任副校长,建立了东夏镇小学共同体。 自校际间共同体建立以来,由于校际间优势互补、互相促进,且活动组织灵活方便,便于进行深度交流。我镇从学校和教师的需要出发,以改进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提高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为核心内容,继续深化校校联动、共同参与的合作管理机制,加强固定合作研讨项目的深入开展,促进区域学校资源共享,共同发展,我们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主要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东夏镇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各发展共同体学校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明确分工,加强配合,协同做好共同体建设工作。学校有关科室切实加强共同体实施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管理,重视调查研究,及时发现并解决共同体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热点难主要点问题。

二是强化考核评价。学校制定学校发展共同体考核评价方案,对共同体学校实行全方位、捆绑式的一体化联动考核,实现共同体各成员学校“利益共享、荣辱共担、校兴共荣、校衰共耻”。每年6月份和12月份对各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的进展情况分别进行中期评估和终期评估,评估结果作为考核、奖励共同体的依据。对于工作成效特别突出的典型经验,教管办将适时通过现场会、经验交流会等多种形式进行推广。将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情况纳入创先争优等评选范畴。 三是狠抓过程管理。双方学校将加强对各发展共同体的过程性指导和监管,同时将组织有关专家成立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指导小组,对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情况进行跟踪指导、半年中期评估和年底终期评估等。 四是加强人文关怀。我镇对来我们东夏支教的指导教师提供无微不至的关怀,对到结对学校学习的教师给予每月200元的补助,在重大节日期间对支教教师和外出学习教师进行走访,在考核成绩相同的情况下,评优树先向外出学习教师倾斜。 五是东夏初中和苏屯初中互派副校长进行交流学习;并成立了东夏镇小学教科研一体化,派出副校长李广华到店子小学兼任副校长,定期在全镇小学范围内召开研讨会和选派骨干教师到共同体学校进行教研教改活动。 二、取得的成效 一是促进了学校管理水平的提升。共同体各方切实履行职责,毫无保留地将本校的管理思想、管理理念、管理策略和管理措施提供给对方,相互借鉴,相互学习,切实担负起帮助、指导、促进对方学校提高学校管理水平的责任和义务。利用暑假教育系统人事调整契机,从主体学校选派优秀管理干部,到对方学校担任学校管理工作。双方学校选派优秀教师到对方学校交流教学经验,确立了“全力打造均衡优质和谐的教育品牌,创建青州最亮丽学校”的办学目标,实行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