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增溶剂与助溶剂

增溶剂与助溶剂

增溶剂与助溶剂

辅料中国网站辅料学校课件

一、增溶剂的概念

增溶剂:药物由于表面活性剂形成胶团后,使其在溶剂中溶解度增大并形成单相缔合胶体溶液的过程,而加入的这种增溶作用的表面活性剂称为增溶剂。

增溶剂的增溶机理:主要基于表面活性剂具有形成胶团的基本特性。当达到CMC(crixical micell concexraxion)时,依据“相似者相溶”原理,即具增溶作用。

二、增溶剂的分类

分为阴离子型增溶剂和非离子型增溶剂两类

1.阴离子型增溶剂:主要用于外用制剂,包括肥皂类、硫酸化物、磺酸化物等。

2.非离子型增溶剂:可用于内服、外用、注射等途径。主要有聚氧乙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类(吐温类);聚氧乙烯脂肪酸酯类(卖泽类);聚氧乙烯脂肪醇醚类,如国产的平平加O、平平加A。

三、增溶剂的选用

1.增溶剂的选用应注意一下几点:

(1)应充分了解增溶剂的性质,作为增溶剂用的表面活性剂碳链增长,其增溶量一般增加。

(2)应根据增溶剂的亲水亲油平衡值(HLB)选择,其HLB 值在15~18作有增溶作用。

2. 应注意增溶剂的用量: 增溶剂的用量可以用增溶相图确定。

3. 应注意增溶剂的毒、副作用:不同的给用途经应选择不同的增溶剂,目前增溶剂多用在注射剂和液体药剂中,因此,必须特别注意其毒性、刺激性和溶血性等。其毒、副作用与表面活性剂的种类、性质、结构有关。

(1)毒性刺激性。阳离子型>阴离子型>非离子型;静注>口服>外用;含聚氧乙烯基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随聚氧二醇聚合度的增大,毒、副作用减小。

增溶剂与助溶剂

(2)溶血:阳离子、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有强溶血作用,不用于注射剂;非离子类溶血大小的顺序:聚氧乙烯烷基醚>聚氧乙烯烷芳基醚>聚氧乙烯脂肪酸酯>吐温类

4.应注意增溶剂的使用

一般先将增溶剂加溶质必要时加少量水混合,再加其他附加剂与余下的溶剂,这样可增大增溶量。也可加热升温增加溶解度,但升温必须在增溶剂的浊点(cloud point)以下。

四、助溶剂的概念

助溶剂:是为增加难溶药物的溶解度而加入的一类物质,它能使难溶性药物在某一溶剂(多为水)中溶解度增大。

助溶剂增加溶解度的四种途径:①络合②形成复合物③分子缔合④复分解反应形成可溶性盐

五、助溶剂的分类

根据助溶剂的化学结构可将其分为三类:

(1)有机酸及其盐,如苯甲酸。水杨酸及其钠盐、甘草酸等。

(2)酰胺或胺类化合物,如烟酰胺、乙酰胺等。

(3)其他,包括无机盐,多聚物、酯类、多元醇、丙二醇、甘油等。

六、助溶剂的选用

一般仅根据难溶性、药物的结构、性质进行选择。

试验证明,助溶剂的浓度(摩尔浓度)与所成的复合物的溶解度成正比。因此,选择助溶剂时,应考虑如下条

件:

①较低助溶剂浓度能使难溶性药物增大较大的溶解度;

②不降低药物的疗效和稳定性;

③无刺激性,无毒副作用。

七、参考文献

1、罗明生、高天慧、宋民宪. 中国药用辅料.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辅料中国网站辅料学校课件

了解更多辅料知识,请登陆辅料中国网站!

辅料中国网站https://www.sodocs.net/doc/bd4680722.html,

辅料中国数据库https://www.sodocs.net/doc/bd4680722.html,/fuliaodatabase.aspx 辅料中国学术论坛https://www.sodocs.net/doc/bd4680722.html,/bbs/default.asp

辅料中国辅料学校https://www.sodocs.net/doc/bd4680722.html,/StudyList.aspx

联系我们:fuliaochina@https://www.sodocs.net/doc/bd4680722.html,

增溶剂与助溶剂

药物制剂辅料与包装材料----考点指南增溶剂与助溶剂 一、增溶剂与助溶剂的区别 具有增溶作用的表面活性剂称为增溶剂; 助溶是指难溶性药物与加入的第三方物质在溶剂中形成可溶性络合物、复盐或缔合物等,促使药物在溶剂(主要是水)中的溶解度增大的现象。具有助溶作用的第三方物质称为助溶剂。 二、增溶剂与助溶剂的选用原则 1. 用量的选择。增溶剂的用量可以绘制三元相图来确定。 2. 根据增溶剂与药物的性质选择。增溶剂的效果与表面活性剂的类型有关,非离子型比离子型的强。另外,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值)越高,亲水性越强,对极性的药物增溶效果越好;HLB值越低,亲油性越强,对非极性的药物增溶效果越好。药物若为同系物,分子量越大,被增溶得越少。含有聚氧乙烯基团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增溶时,受到高温影响,会出现昙点,使被增溶得药物析出沉淀,从而溶液变得浑浊,降温后能够恢复澄清。增溶剂还需要注意与药物的配伍禁忌,如可能加速酯类药物的水解,降低酚类药物的杀菌作用。 3. 根据增溶剂的毒性和溶血性选择。毒性大小依次为阳离子型>阴离子型>非离子型;溶血性的大小依次是聚氧乙烯烷基醚类>聚氧乙烯芳基醚类>聚氧乙烯脂肪酸酯类>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类(吐温类)。作为溶血性最小的吐温类,品种之间任然存在差别,溶血性大小依次是吐温20>吐温60>吐温40 >吐温80。 (二)助溶剂选择时可遵循以下原则: 1. 根据助溶剂对药物溶解度提高的程度选择。一种难溶性药物可能不只一种助溶剂,优先选择量少就具有更好助溶效果的助溶剂。选量少有效的即可。 2. 根据助溶剂不降低药效和稳定性选择。助溶剂对难药物助溶反应若不可逆,即使助溶效果好,也失去使用的意义。 3. 根据助溶剂本身安全性选择。助溶剂优先选择毒性、刺激性、过敏性小的。

6种环氧活性稀释剂性能比较

稀释剂可分为活性与非活性稀释剂,通常的溶剂称为非活性稀释剂,它们不与环氧树脂、固化剂反应,纯属物理掺渗,随固化反应而挥发,因此会给树旨固化物留下孔隙,使收缩率增大,严重时将影响固化物的性能,因此不能用于较厚涂层。虽然也有使用高沸点的液体,-----增塑剂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磷酸三甲酯等物质,但存在迁移和渗出倾向,尤其在浸入液体和溶剂后抽出现象非常明显,而且较大的面张力会严重影响材料的流平性和表面较果。 2HELOXY 环氧改性剂的分类: 环氧活性稀释剂分为单环氧化物和多环氧化物,按其类型又分为脂肪族型和芳香族型 从理论上讲,单环氧化物会使热变型温度降低,而多环氧化物影响较小。脂肪族型比芳香族型稀释效果好,而芳香族型有更好的耐酸碱性。 3HELOXY 环氧改性剂命名: HELOXY 环氧改性剂名称通常是依据其化学分子式,比如H61常称为BGE,是因为它的化学名称为N-丁基缩水甘油醚。H63常称为PGE,是因为它的化学名称为苯基缩水甘油醚,这种命名方式分辨不同厂家的同类型产品是非常必要的,不同厂家的同类型产品主要区别在于:产品的纯度、游离环氧氯丙烷含量、残余醇含量、以及中间产物的含量,这些不同的物质对产品性能有非常重大的影响。 4HELOXY 环氧改性剂特性 通常我们在涂料运用中只需要一种环氧改性剂,因此如何有效根据需要选择一种适合的改性剂就非常必要,我们列出16种HELOXY 环氧改性剂与环氧树脂EPON 828 在相同添加比例(HELXY:828=20:80)和TETA(三乙烯四胺)固化的性能,包括粘度,机械性,耐酸碱性、热变型温度等11个项目 4.1 HELOXY 环氧改性剂降粘特性 通常来讲单环氧环氧活性改性剂稀释能力大于多环氧活性改性剂,而多环氧活性稀释剂对维持环氧产物性能较好 通过图表可以看也:H61、H7、H8这类脂肪族单环氧活性稀释剂的降粘能力尤其突出4.2HELOXY 环氧改性剂反应活性 HELOXY 环氧改性剂相对于未改性体系通常都会延长混和物的胶化时间,通常脂肪族环氧改性剂反应活性低,如H8可以非常显著地增加混和物的胶化时间,而芳香族对胶化

常用溶剂的性质

常用溶剂的性质 常用溶剂的性质 常用溶剂的极性顺序:水(最大) >甲酰胺>乙腈>甲醇>乙醇>丙醇>丙酮>二氧六环>四氢呋喃>甲乙酮>正丁醇>乙酸乙酯>乙醚>异丙醚>二氯甲烷>氯仿>溴乙烷>苯>四氯化碳>二硫化碳>环己烷>己烷>煤油(最小)。 甲酰胺 分子式HCONH 2 ,透明油状液体,略有氨臭,具有吸湿性,可燃。能与水和乙醇混溶,微溶于苯、三氯甲烷和乙醚。相对密度1.133(20/4℃)。沸点210℃。熔点2.55℃。闪点175℃。折射率nD(25℃)1.4468。燃点>500℃。粘度(20℃)2.926mPa?s。 毒性本品低毒。对皮肤和粘膜有暂时刺激性。小鼠经口LD50大于1000mg/kg。 乙腈;甲基氰 结构式CH 3 CN。分子量41.05。无色透明液体,有醚的气味。相对密度(20℃/4℃)1. 7822,凝固点-43.8℃,沸点81.6℃、闪点5.6℃。折射率1.3441.粘度(20℃)0.35mPa?s,表面张力(20℃)19.10×10-3N/m,临界温度274.7℃,临界压力4.83MPa。能与水、甲醇、醋酸甲酯、醋酸乙酯、丙酮、乙醚、氯仿、四氯化碳、氯乙烯以及各种不饱和烃相混溶。与水形成共沸混合物。易燃,爆炸极限3.0%-16%(vol)。有毒人LD503800mg/kg。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3mg/m3。贮存阴凉、通风、干燥的库房内,远离火种、热源,防止日光直射。 甲醇 结构式为CH 3 OH,分子量32.04。无色澄清易挥发液体,相对密度(20℃ /4℃)0.7914,凝固点-97.49℃,沸点64.5℃.闪点(开口)16℃,燃点470℃,折射率1.3285,表面张力22.55×10-3N/m,蒸气压(20 ℃)12.265kPa,蒸气相对密度1.11,粘度(20℃)0.5945mP a?s,溶解度参数δ=14.8,能与水、乙醇、乙醚、丙酮、苯、氯仿等有机溶剂混溶,甲醇对金属特别是黄铜有轻微的腐蚀性。易燃,燃烧时有无光的谈蓝色火焰。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混合物.爆炸极限6.0%-36.5%(vol)。纯品略带乙醇味,粗品刺鼻难闻。有毒。饮用7-8g可导致失明,饮用30-100g就会死亡。空气中甲酵蒸气最高容许浓度5mg/m3。 乙醇 结构式为C 2H 5 OH,分子量46.07。无色透明液体,有酒的醉香气味,也有刺激性 的辛辣昧。工业乙醇含量为95%,相对密度(20℃/4℃)0.793。凝固点-114℃,沸点78.32℃,闪点(开口)16℃,燃点390-430 ℃.折射率1.3614,粘度(20℃)1.41mPa?s,表面张力(20℃)22.27×10-3N/m,比热容 (20 ℃)2.42kJ/(kgK),蒸气压(20 ℃)5.732kPa,溶解度参数δ=12.7。溶于苯、甲苯。与水、甲醇、乙醚、醋酸、氯仿任意比例混溶。能溶解许多有机化合物和若干无机化合物。与铬酸、次氯酸钙、过氧化氢、硝酸、硝酸铂、过氮酸盐及氧化剂反应剧烈,爆炸极限4.3%-19.0%(vol)。具有吸湿性,与水形成共沸混合物。微毒,有麻醉性,饮入乙醇中毒剂量75-80g。致死剂量为250-500g。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1880mg/m3。

药剂学问答题(1)

1.增溶剂、助溶剂、潜溶剂的异同 潜溶剂:在混合溶剂中各溶剂在某一比例时,药物的溶解度比在各单纯溶剂中的溶解度大,而且出现极大值,这种现象称为潜溶,这种溶剂称为潜溶剂。潜溶剂能提高药物溶解度的机制一般认为是两种溶剂间发生氢键缔合,改变了混合溶剂的极性,即降低了溶剂的介电常数,从而有利于难溶性药物的溶解。 助溶剂:难溶性药物与加入的第三种物质在溶剂中形成可溶性络合物、复盐或缔合物等,以增加药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这第三种物质称为助溶剂。 增溶剂:指某些表面活性剂增大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的作用。具有增溶能力的表面活性剂称增溶剂。原理:表面活性剂在水中形成胶束的结果。 处方因素:pH值的影响、广义酸碱催化的影响、溶剂的影响、离子强度的影响、表面活性剂的影响、处方中基质或赋形剂的影响 外界因素:温度的影响、光线的影响、氧的影响、金属离子的影响、湿度和水分的影响、包装材料的影响 增加稳定性的方法:1.改变药物结构(1)、制成难溶性盐(2)、制成复合物(3)、制成前体药物2.制成固体制剂3.采用粉末直接压片或包衣工艺4.制成微囊、微球或包合物 4.片剂制备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裂片:处方因素和工艺因素导致片剂内部的压力分布不均匀 2.松片:片剂硬度不够 3.粘冲:干燥不够、 4.片重差异超限:物料的流动性差、物料中细分太多或粒度大小相差悬殊、料 斗内的物料时多时少、刮粉器与模孔吻合性差 5.崩解迟缓:压缩力过大、可溶性成分溶解、片剂的结合力过强、崩解剂的吸 水膨胀能力差或对结合力的瓦解能力差 6.溶出超限:片剂不崩解、颗粒过硬、药物的溶解度差 7.含量不均匀:片重差异超限 5.片剂的质量检查 外观性状;片重差异;硬度和脆碎度;崩解度;溶出度和释放度;含量均匀度

常用溶剂的溶度参数及溶剂对聚合物溶解能力的判定方法

常用溶剂的溶度参数及溶剂对聚合物溶解能力的判定方法 些溶剂的溶度参数[单位(cal/cm3)1/2] 溶剂溶度参数溶剂溶度参数 季戊烷 6.3 甲乙酮9.2 异丁烯 6.7 氯仿9.3 环己烷7.2 三氯乙烯9.3 正己烷7.3 氯苯9.5 正庚烷7.4 四氢萘9.5 二乙醚7.4 四氢呋喃9.5 正辛烷7.6 醋酸甲酯9.6 甲基环己烷7.8 卡必醇9.6 异丁酸乙酯7.9 氯甲烷9.7 二异丙基甲酮8.0 二氯甲烷9.7 戊基醋酸甲酯8.0 丙酮9.8 松节油8.1 1,2-二氯乙烷9.8 环己烷8.2 环己酮9.9 2,2-二氯丙烷8.2 乙二醇单乙醚9.9 醋酸异丁酯8.3 二氧六环9.9 醋酸戊酯8.3 二硫化碳10.0 醋酸异戊酯8.3 正辛醇10.3 甲基异丁基甲酮8.4 丁腈10.5 醋酸丁酯8.5 正己醇10.7 二戊烯8.5 异丁醇10.8 醋酸戊酯8.5 吡啶10.9 甲基异丙基甲酮8.5 二甲基乙酰胺11.1 四氯化碳8.6 硝基乙烷11.1 哌啶8.7 正丁醇11.4 二甲苯8.8 环己醇11.4 二甲醚8.8 异丙醇11.5 甲苯8.9 正丙醇11.9 乙二醇单丁醚8.9 二甲基甲酰胺12.1 1,2二氯丙烷9.0 乙酸12.6 异丙叉丙酮9.0 硝基甲烷12.7 醋酸乙酯9.1 二甲亚砜12.9 四氢呋喃9.2 乙醇12.9 二丙酮醇9.2 甲酚13.3 苯9.2 甲酸13.5 甲醇14.5 苯酚14.5 乙二醇16.3 甘油16.5

水23.4 溶剂对聚合物溶解能力的判定 (一)“极性相近”原则 极性大的溶质溶于极性大的溶剂;极性小的溶质溶于极性小的溶剂,溶质和溶剂的极性越相近,二者越易溶。 例如:未硫化的天然橡胶是非极性的,可溶于气油、苯、甲苯等非极性溶剂中;聚乙烯醇是极性的,可溶于水和乙醇中。 (二)“内聚能密度(CED)或溶度参数相近”原则 δ越接近,溶解过程越容易。 1、非极性的非晶态聚合物与非极性溶剂混合 聚合物与溶剂的ε或δ相近,易相互溶解; 2、非极性的结晶聚合物在非极性溶剂中的互溶性 必须在接近Tm温度,才能使用溶度参数相近原则。 例如:聚苯乙烯δ=8.9,可溶于甲苯(δ=8.9)、苯(δ=9.2)、甲乙酮(δ=9.2)、乙酸乙酯(δ=9.2)、氯仿(δ=9.2)、四氢呋喃(δ=9.2),但不溶于乙醇(δ=12.92和甲醇(δ=14.5)中以及脂肪烃(溶度参数较低)。 混合溶剂的溶度参数δ的计算: δ混=δ1Φ1+δ2Φ2 例如:丁苯橡胶(δ=8.10),戊烷(δ1=7.08)和乙酸乙酯(δ2=9.20) 用49.5%所戊烷与50.5%的乙酸乙酯组成混合溶剂 δ混为8.10,可作为丁苯橡胶的良溶剂。 但是当聚合物与溶剂之间有氢键形成时,用溶度参数预测结果很不准确,这是因为氢键对溶解度影响很大,此时需要三维溶度参数的概念。

涂料和油漆稀释剂配方

涂料和油漆稀释剂配方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涂料、油漆稀释剂配方 配方1涂料、油漆的无苯稀释剂 脂肪烃 40%~60% 脂肪醇 15%~20% 有机酸酯 25%~40% 脂肪酮 3%~6% 描述配方中的脂肪烃为200#溶剂汽油和沸点小于100℃的直馏汽油 [1:(4~],脂肪醇为丁醇和乙醇[1:(2~3)],有机酸酯为乙酸乙酯和乙酸丁酯[1:(3~6)],脂肪酮为丙酮。本配方的最佳配比为脂肪烃:脂肪醇:有机酸酯:脂肪酮=1:::。工艺流程:溶剂油(脂肪烃)一脂肪醇~搅拌一有机酸酯一脂肪醇~脂肪酮一搅拌一静止~成品。本剂毒性低,有利于劳动保护和环境保护,采用本剂的涂料在施工过程中具有良好的抗潮性能,涂膜光洁度较好。本剂的通用性好,能作各种溶剂型涂料(硝基、氨基、过氯乙烯、环 配方2香蕉水 甲苯 54份 丁醇 10份 乙酸杂酯 37份 描述本配方即60L稀释剂,为无色透明液体,有类似香蕉的气味,主要用作硝基清漆的溶剂、某些油漆的稀释剂或溶剂,还可用作某些电器具焊接前的表面清洁剂。配制时,将上述各组充分混匀即成。如作为产品出售,则酸值应≤g。配

方中的乙酸杂酯是酯类生产中的低沸物,但也可用下述方法制取:取戊醇低沸物(88~92℃)加乙酸静置酯化,弃去酸水即可。配比为低沸物15份,乙酸份。 配方3硝基漆稀释剂(一) 乙酸丁酯 20份 乙酸乙酯 20份 丁醇 16份 甲苯 44份 配方4硝基漆稀释剂(二) 乙酸丁酯 25份 乙酸乙酯 18份 丙酮 2份 丁醇 10份 甲苯 45份 配方5硝基静电喷漆稀释剂(一) 乙酸丁酯 30份 二丙酮醇 13份 二甲苯 20份 甲苯 8份 丁醇 27份 配方6硝基静电喷漆稀释剂(二) 乙酸乙酯 15g 乙酸丁酯 24g

常用溶剂参数表

常用溶剂参数表 产品溶剂系列首页> 产品溶剂系列

个体溶剂: (A)芳香族溶剂(A r o m a t i c S o l v e n t s) 甲苯(T O L U E N E) 油漆、清漆、黏合剂及油墨制造业及天那水配方用之稀释剂;树脂溶剂;化学及制药工业用之溶剂;尤以萃取及脱脂两工 序最为适用。另也为化学合成用之原料。 二甲苯(X Y L E N E) 脂肪、蜡、沥青及各天然与人工合成树脂之溶剂。也为油漆、清漆及亮漆制造用之溶剂及稀释剂。也用于油墨及粘合剂制 造业,也是杀虫药制剂最常用之溶剂。亦是化工合成用之中 间体。分异构级和溶剂级,涂料常用溶剂级,异构级比溶剂 级一般情况要贵一点。粗二甲苯臭、便宜。 三甲苯(S-100) 慢干漆油,树脂溶剂及高级印刷油配方用。粗三甲苯臭、便宜。 四甲苯(S-150) 慢干漆油,焗漆,杀虫药溶剂。 物理数据: 溶劑餾程℃比重15℃芳香族化相對揮發速閃

/15℃合物含量 (%)度(乙酸丁酯 =100) 點 ℃ 甲苯 110.3-110.90.87299.91537二甲 苯 138–1400.87199.77027 三甲 苯 165–1730.875981943 四甲 苯 190–2070.89599466 页顶 (B)酮类(K E T O N E S) 丙酮(A c e t o n e) 电子零件清洗剂,树脂溶剂,粘合剂,油漆,清漆和天拿水用溶剂;皮革及羊毛脱脂。 丁酮(M E K) 硝化纤维素及其衍生物、丙烯酸树脂、乙烯基树脂、苯酚树脂、环氧树脂、醇酸树脂等低沸点溶剂。普遍用于油漆制造及天拿水配方,并用于磁带涂层以溶解聚氨脂树脂及乙桸基脂,也用于人造皮革之表面处理。

溶剂的性能与用途

溶剂性能与用途 一、溶剂主要性能介绍 1、油漆中使用溶剂主要是为了降低沉膜物质的粘度(或稠度)便于施工,得到均匀而连续的保护涂层。沉膜物质中的溶剂,施工后应全部蒸发除去,而无残余。 油漆溶剂的重要性质有: (1)溶解力; (2)蒸发速度; (3)沸点和蒸馏范围; (4)闪点和易燃性; (5)毒性; 在使用中,每种溶剂的价格也是重点考虑的因数,挥发性慢的溶剂的价格高,挥发性快的溶剂的价格低。 2、溶剂的一些不同性质,可以用溶解度来举例: 把两种液体A和B放在一起时,A分子能自由地在B分子中间游动,两种液体才能互溶。如果A与A或B与B之间的吸引力大于A与B之间的吸引力时,A与B 就会分层,这两种液体就不互溶。 3、对于挥发性漆及含有稀释剂的混合溶剂油漆品种,所用的溶剂可分为三类: (1)真溶剂;就是具有溶解此类油漆所用高聚物能力的溶解。 (2)助溶剂(或叫潜溶剂);此溶剂本身不能溶解所用的高聚物,但在一定限制数量内,与真溶剂混合使用。可以提供一种程度的溶解能力,并可影响漆的其它性能,这种溶剂为助溶剂。 (3)稀释剂;此种溶剂不能溶解所用高聚物,也无助溶作用。但在一定限定数量内,可以和真溶剂及助溶剂混合使用。此种溶剂在这内油漆溶剂中,价格比所用真溶剂、助溶剂低,它只能起到稀释作用,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因之叫稀释剂。 4、真溶剂、助溶剂、稀释剂的划分; 酮类、酯类、醚类、酯醇类等有机溶剂为真溶剂;醇类为助溶剂;芳烃类为稀释剂。 5、溶剂的纯度检验一下两种: 纯溶剂在一定的气压下的沸点是固定的,可以用以检验纯度。但在工业用溶剂很少是纯的。 (1)用100毫升标准仪器蒸馏时,沸点一直上升,这个沸点的幅度就是溶剂蒸馏的范围。 (2)如果把一小块纯铜片放在蒸馏瓶中,蒸馏后,如铜片变黑,表示溶剂中含有硫化物质。 二、溶剂的使用注意事项 1、溶剂的平衡问题 油漆作为挥发成分的溶剂,有多方面的要求: (1)对于油漆溶解力 要求对油漆中所有不挥发的组分要有很好的溶解性和互溶性,具有较强的降低粘度能力。在挥发过程中,不应出现某一成膜物质不溶析出现象。

常见有机溶剂极性表

有机溶剂是能溶解一些不溶于水的物质的一类有机化合物,其特点是在常温常压下呈液态,具有较大的挥发性,在溶解过程中,溶质与溶剂的性质均无改变。 有机溶剂的种类较多,按其化学结构可分为10大类:①芳香烃类:苯、甲苯、二甲苯等; ②脂肪烃类:戊烷、己烷、辛烷等;③脂环烃类:环己烷、环己酮、甲苯环己酮等;④卤化烃类:氯苯、二氯苯、二氯甲烷等;⑤醇类:甲醇、乙醇、异丙醇等;⑥醚类:乙醚、环氧丙烷等;⑦酯类:醋酸甲酯、醋酸乙酯、醋酸丙酯等;⑧酮类:丙酮、甲基丁酮、甲基异丁酮等;⑨二醇衍生物:乙二醇单甲醚、乙二醇单乙醚、乙二醇单丁醚等;⑩其他:乙腈、吡啶、苯酚等。 有机溶剂具有脂溶性,因此除经呼吸道和消化道进入机体内外,尚可经完整的皮肤迅速吸收,有机溶剂吸收入人体后,将作用于富含脂类物质的神经、血液系统,以及肝肾等实质脏器,同时对皮肤和粘膜也有一定的刺激性。不同有机溶剂其作用的主要靶器官和作用的强弱也不同,这决定于每一种有机溶剂的化学结构、溶解度、接触浓度和时间,以及机体的敏感性。 常用溶剂的极性顺序: 水(极性最大) > 甲酰胺 > 乙腈 > 甲醇 > 乙醇 > 丙醇 > 丙酮 > 二氧六环 > 四氢呋喃 > 甲乙酮 > 正丁醇 > 醋酸乙酯 > 乙醚 > 异丙醚 > 二氯甲烷 > 氯仿 > 溴乙烷 > 苯 > 氯丙烷 > 甲苯 > 四氯化碳 > 二硫化碳 > 环己烷 > 己烷 > 庚 烷 > 煤油(极性最小) 有机溶剂的极性根据官能团和对称性可初步判断,具体的需参照极性参数,如下

表示有机溶剂的极性,关系到其物理化学性质、如介电常数、偶极矩或折射率。这种表示方法把所有的溶剂看作是连续作用的介质,而不是看作由各个分子组成的非连续统一体,并且未考虑到溶剂和溶质之间的特殊的相互作用。

药剂学考题

2006 药学专业职称考试药剂学试题 一、A型题(最佳选择题)共10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 中国药典制剂通则包括在下列哪一项中( C )。 A. 凡例 B. 正文 C. 附录 D. 前言 E. 具体品种的标准中 2. 下列关于剂型的表述错误的是( D )。 A. 剂型系指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 B. 同一种剂型可以有不同的药物 C. 同一药物也可制成多种剂型 D. 剂型系指某一药物的使用方法 E. 阿司匹林片,扑热息痛片,麦迪霉素片等均为片剂剂型 3. 下列分类方法与临床使用密切结合是( A )。 A. 按给药途径分类 B. 按分散系统分类 C. 按制法分类 D. 按形态分类 E. 按药物种类分类 4. 药剂学概念正确的表述是( B )。 A. 研究药物制剂的处方理论,制备工艺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B. 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C. 研究药物制剂的处方设计,基本理论和应用的技术科学 D. 研究药物制剂的处方设计,基本理论和应用的科学 E. 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5. 下列关于药典叙述错误的是( D )。 A. 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规格和标准的法典 B. 药典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编写 C. 药典由政府颁布施行,具有法律约束力 D. 药典中收载已经上市销售的全部药物和制剂 E. 一个国家药典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这个国家药品生产,医疗和科技水平 6. 关于剂型的分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 )。 A. 溶胶剂为液体剂型 B. 软膏剂为半固体剂型 C. 混悬液为液体剂型 D. 注射剂为液体剂型 E. 片剂为固体剂型 7.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最早的版本是(D) A、1949 年 B 、 1960 年 C 、 1957 年 D 、 1953 年 E 、 1955 年 8. 药物制成剂型的目的主要是:(A) A 安全,有效,稳定。 B 速效,长效,稳定。 C 无毒,有效,易服。

最全的常用有机溶剂参数表

溶剂危害性分类 一类溶剂:应避免 致癌物;备受怀疑的致癌物;环境危害物 二类溶剂:设定残余量,限量使用 非基因性动物致癌物;可能导致不可逆中毒,比如神经性中毒,畸形;可能导致其他可逆性中毒 三类溶剂: 低毒 对人体有潜在毒性,可以接触,但不超过50mg/day。 Solvent Other Names Structure Class Acetic acid Ethanoic acid CH3COOH三类溶剂 2-Propanone Acetone CH3COCH3三类溶剂 Propan-2-one Acetonitrile CH3CN二类溶剂 Anisole Methoxybenzene三类溶剂 Benzene Benzol一类溶剂 n-Butyl alcohol 1-Butanol CH3(CH2)3OH三类溶剂 Butan-1-ol sec-Butyl alcohol 2-Butanol CH3CH2CH(OH)CH3三类溶剂 Butan-2-ol Butyl acetate Acetic acid butyl ester CH3COO(CH2)3CH3三类溶剂 tert-Butylmethyl ether2-Methoxy-2-methyl- propane(CH3)3COCH3三类溶剂Carbon tetrachloride Tetrachloromethane CCl4一类溶剂 Chlorobenzene二类溶剂Chloroform Trichloromethane CHCl3二类溶剂 Isopropylbenzene Cumene 三类溶剂 (1-Methyl)ethylbenzene Cyclohexane Hexamethylene二类溶剂 1,2-Dichloroethane sym-Dichloroethane CH2ClCH2Cl一类溶剂

常见有机溶剂的性质大全

溶剂的定义 溶剂(solvent)这个词广义指在均匀的混合物中含有的一种过量存在的组分。狭义地说,在化学组成上不发生任何变化并能溶解其他物质(一般指固体)的液体,或者与固体发生化学反应并将固体溶解的液体。溶解生成的均匀混合物体系称为溶液。在溶液中过量的成分叫溶剂;量少的成分叫溶质。 溶剂也称为溶媒,即含有溶解溶质的媒质之意。但是在工业上所说的溶剂一般是指能够溶解油脂、蜡、树脂(这一类物质多数在水中不溶解)而形成均匀溶液的单一化合物或者两种以上组成的混合物。这类除水之外的溶剂称为非水溶剂或有机溶剂,水、液氨、液态金属、无机气体等则称为无机溶剂。 溶解现象 溶解本来表示固体或气体物质与液体物质相混合,同时以分子状态均匀分散的一种过程。事实上在多数情况下是描述液体状态的一些物质之间的混合,金与铜、铜与镍等许多金属以原子状态相混合的所谓合金也应看成是一种溶解现象。所以严格地说,只要是两种以上的物质相混合组成一个相的过程就可以称为溶解,生成的相称为溶液。一般在一个相中应呈均匀状态,其构成成分的物质可以以分子状态或原子状态相互混合。 溶解过程比较复杂,有的物质在溶剂中可以以任何比例进行溶解,有的部分溶解,有的则不溶。这些现象是怎样发生的,其影响的因素很多,一般认为与溶解过程有关的因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⑴相同分子或原子间的引力与不同分子或原子间的引力的相互关系(主要是范德华引力); ⑵分子的极性引起的分子缔合程度; ⑶分子复合物的生成; ⑷溶剂化作用; ⑸溶剂、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⑹溶解活性基团的种类和数目。 化学组成类似的物质相互容易溶解,极性溶剂容易溶解极性物质,非极性溶剂容易溶解非极性物质。例如,水、甲醇和乙醇彼此之间可以互溶;苯、甲苯和乙醚之间也容易互溶,但水与苯,甲醇与苯则不能自由混溶。而且在水或甲醇中易溶的物质难溶于苯或乙醚;反之在苯或乙醚中易溶的却难溶于水或甲醇。这些现象可以用分子的极性或者分子缔合程度大小进行判断。纤维素衍生物易溶于酮、有机酸、酯、醚类等溶剂,这是由于分子中的活性基团与这类溶剂中氧原子相互作用的结果。有的纤维素衍生物在纯溶剂中不溶,但可溶于混合溶剂。例如硝化纤维素能溶于醇、醚混合溶剂;三乙酸纤维素溶于二氯乙烷、甲醇混合溶剂。这可能是由于在溶剂之间,溶质与溶剂之间生成分子复合物,或者发生溶剂化作用的结果。总之,溶解过程能够发生,其物质分子间的内聚力应低于物质分子与溶剂分子之间的吸引力才有可能实现。 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溶质在溶剂中溶解的多少,彼此间存在着相对量的关系,通常用以下几种方法表示:⑴质量分数 即混合物中某一物质的质量与混合物的质量之比,符号为ω。 物质B的质量分数(ωB)=物质B的质量(mB)/溶液的质量(m) 例如:氯化钠的质量分数ω(NaCl)=15%,即表示100g该溶液中含有NaCl 15g。 ⑵体积分数 通常用于表示溶质为液体的溶液浓度(略) ⑶物质的量的浓度

增溶剂与助溶剂的区别

增溶剂与助溶剂的区别 增溶剂是指具有增溶能力的表面活性剂。增溶是指难溶性药物在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在溶剂中增加溶解度并形成溶液的过程。 增溶剂的性质、增溶质的性质、增溶剂HLB值、温度、增溶剂的用量等均是增溶效果的影响因素。 在存在表面活性剂胶体粒子的条件下,增大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并形成澄清溶液的过程称为增溶。用于增溶的表面活性剂称为增溶剂,如甲酚的溶解度在水中仅3%左右,但在肥皂溶液中却能增大50%(即甲酚皂溶液),此处的肥皂即是增溶剂。被增溶的物质称为增溶质。对于以水为溶剂的药物,增溶剂的最适HLB值为15 18。常用的增溶剂有聚山梨酯类和聚氧乙烯脂肪酸酯类等。 表面活性剂是指能明显降低表面张力(或界面张力)的化合物的总称。包括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两大类,是液体制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增溶、乳化和润湿等作用。增溶剂是表面活性剂的一种,其最适亲水疏水平衡值(HLB值)是l5~l8。因其可增加药物的溶解度,提高制剂中主药的含量,且吸收作用强大。从而可使药物以一定的浓度到达组织部位而起到治疗作用,也可避免因长期用药而发生毒副作用。随着合成的无毒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发展。用表面活性剂增大难溶性药物溶解度的方法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例如脂溶性维生素、激素、抗生素、挥发油及其他许多有机物的增溶。增溶剂不但可用于内服和外用制剂,而且还用于注射剂。 表面活性剂之所以能增大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一般认为是由于它能在水中形成胶团(胶束)的结果。胶团是由表面活性剂的亲油基团向内(形成一极小油滴,非极性中心区)、亲水基团向外(非离子型的亲水基团从油滴表面以波状向四周伸入水相中)而成的球状体。整个胶团内部是非极性的,外部是极性的。由于胶团是微小的胶体粒子。其分散体系属于胶体溶液,从而可使难溶性药物被包藏或吸附,增大溶解量。由于胶团的内部与周围溶剂的介电常数不同,难溶性药物根据自身的化学性质,以不同方式与胶团相互作用,使药物分子分散在胶团中。 用量对增溶剂的增溶作用很重要。用量不足,可能起不到增溶作用,或在贮存、稀释时药物会发生沉淀;用量太多,既浪费,又可能产生毒副作用。也影响胶团中药物的吸收。[3]为确保所选增溶剂的浓度适宜,可进行如下试验:在一定温度下,将一定量或体积的表面活性剂(增溶剂)加至含有相同量溶剂的一系列玻璃瓶中,以递增量的次序将增溶质加至各瓶中,振摇,放置,用肉眼或分光光度法观察溶液是否澄清,含溶质最多的澄清溶液浓度称最大添加物浓度(MAC)。以不同浓度的表面活性剂重复该试验,可得一组MAC数据。以MAC为纵坐标、表面活性剂浓度为横坐标作图,可求得临界胶团浓度(CMC),由图可以选择增溶任何量该增溶质所需的表面活性剂浓度。此外,为了选择合适的表面活性剂浓度,且使其稀释时也不析出沉淀,可通过试验制作增溶剂、增溶质和溶剂的三元相图。 增溶剂的性质:增溶剂的种类不同。其增溶量也不同,即便是同系物,其分子量的差异也会导致增溶效果的不同。如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增溶能力随着碳氢链增长而增加。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增溶能力随氧乙烯链减小而增大。虽然上述两类增溶剂分子结构的改变均能增大胶团,但增溶量的增加与此关系不大。增溶量的增加主要是由于表面活性剂的碳氢链增长,使其亲水性下降而降低了C C的缘故。

实验十一+药物的增溶与助溶

实验十一药物的增溶与助溶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增溶与助溶的基本原理与基本操作。 2. 了解影响药物增溶与助溶的因素。 3. 熟悉常见的增溶剂与助溶剂。 二、实验指导 增溶与助溶是药剂学中增加水中难溶性药物溶解度的常用方法。 增溶是指某些难溶性药物在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增大并形成澄明溶液的过程(因形成胶团而增溶)。具有增溶能力的表面活性剂称增溶剂,被增溶的物质称为增溶质。对于以水为溶剂的药物,增溶剂的最适HLB值为15~18。常用的增溶剂为聚山梨酯类和聚氧乙烯脂肪酸酯类。药物的增溶作用受诸多因素影响,如:增溶剂的性质、增溶质的性质、增溶温度、增溶质的加入顺序等。 助溶是指难溶性药物与加入的第三种物质在溶剂中形成可溶性络合物、复盐或缔合物,以增加药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的过程。这第三种物质称为助溶剂。助溶剂可溶于水,多为低分子化合物,形成的络合物多为大分子。常用的助溶剂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某些有机酸及其钠盐,如:苯甲酸钠,水杨酸钠,对氨基苯甲酸等;另一类是酰胺类化合物,如:尿素,菸酰胺、乙酰胺等。因助溶机理较复杂,许多机理至今尚不清楚,因此,关于助溶剂的选择尚无明确的规律可循,一般只能根据药物的性质选用与其能形成水溶性的分子间络合物、复盐或缔合物的物质。 布洛芬(CHO , M=206.28)为微白色结晶性粉末, 在乙醇、丙酮、氯仿或乙13182 醚中易溶,在水中几乎不溶。茶碱(CHNO?HO 198.18)为白色结晶性粉末, 在78422

乙醇或氯仿中微溶,在水中极微溶解,在乙醚中几乎不溶, 在氢氧化钾溶液或氨溶液中易溶。 OCH3CH3HCNH3N CHCHCHCOOH2NCHON3 3CH 布洛芬茶碱 51 沈阳药科大学实验十一药物的增溶与助溶药剂学专论实验 三、实验内容与操作 (一) 增溶剂对难溶性药物的增溶作用 I 聚山梨酯-80及其加入顺序对布洛芬增溶的影响 1. 操作 (1) 取蒸馏水50ml于100ml烧杯中,加布洛芬50mg, 反复搅拌,放置约 15min, 观察并记录布洛芬的溶解情况。 (2) 取蒸馏水50ml于100ml烧杯中, 加聚山梨酯-80 3~4ml, 搅拌均匀后, 加布洛芬50mg, 反复搅拌,放置约20min,观察并记录布洛芬的溶解情况,计算药物的溶解度。 (3) 取蒸馏水50ml于100ml烧杯中,加布洛芬50mg,混匀,加聚山梨酯-80 3~4ml滴, 反复搅拌,放置约20min,观察并记录布洛芬的溶解情况。 (4) 加布洛芬50mg于100ml烧杯中,加聚山梨酯-80 3~4ml,混匀,加蒸馏水10ml,反复搅拌,放置20min,观察并记录布洛芬的溶解情况。 2. 操作注意事项 (1) 操作中各项条件应尽可能保持一致,如:加药量、搅拌时间等。 (2) 增溶操作中,样品搅拌后应放置一段时间,以利于药物充分进入胶团。

常用溶剂的溶解度参数

溶剂选择的三条通用规律可以遵循。 1、极性相似原则。即极性相近的物质可以互溶。如汽车漆中极性比较高的氨基漆一般选择极性比较高的丁醇等做溶剂。 2、溶剂化原则。溶剂化是指溶剂分子对溶质分子产生的相互作用,当作用力大 于溶质分子的内聚力时,便使溶质分子彼此分开而溶于溶剂中。如极性分子和聚合物的极性基团相互吸引而产生溶剂化作用,使聚合物溶解。 3、溶解度参数原则。即如果溶剂的溶解度参数和聚合物的溶解度参数相近或相 等时,就能使这一聚合物溶解,应用此原则较易掌握,还可用于电子计算机进行选择。 溶剂化原则: 极性高分子溶解在极性溶剂中的过程,是极性溶剂分子(含亲电基团或亲核基团)和高分子的(亲核或亲电)极性基团相互吸引产生溶剂化作用,使高分子溶解。溶剂化作用是放热的。因而对于有这些基团的聚合物,要选择相反基团的溶剂。比如尼龙6是亲核的,要选择甲酸、间甲酚等带亲电基团的溶剂;相反聚氯乙烯是亲电的,要选择环己酮等带亲核基团的溶剂。 高分子和溶剂中常见的亲核或亲电基团,按其从强到弱顺序排列如下: 亲电基团:-SO3H,-COOH,-C6H4OH, =CHCN, =CHNO2,-CHCl2, =CHCl 亲核基团:-CH2NH2,-C6H4NH2,-CON(CH3)2,-CONH-,≡PO4,-CH2COCH2-, -CH2OCOCH2-,-CH2OCH2- 非极性高分子与溶剂的越接近,越易溶解。一般认为<1.7~2可以溶解。 主要可以用以下三种间接的方法求得: (1)黏度法,使高分子溶液有最大特性黏数的溶剂的对应于高分子的。 (2)溶胀度法,将高分子适度交联后,达到平衡溶胀时有最大溶胀度的为高分子 的

最新常用有机溶剂的物化性质

常用有机溶剂的物化 性质

推荐答案 2006-3-4 00:20 【中文名称】甲苯;甲基苯;苯基甲烷 【英文名称】toluene;toluol;methylbenzene 【结构或分子式】 【相对分子量或原子量】92.14 【密度】0.866 【熔点(℃)】-95 【沸点(℃)】110.8 【闪点(℃)】4.4(闭式) 【蒸气压(Pa)】907(0℃);2920(20℃);74194(100℃)【折射率】1.4967 【性状】 无色易挥发的液体,有芳香气味。 【溶解情况】

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和丙酮。 【用途】 用于制造糖精、染料、药物和炸药等,并用作溶剂。 【制备或来源】 由分馏煤焦油的轻油部分或由催化重整轻汽油馏分而制得。 【其他】 化学性质与苯相像。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为1.2~7.0%(体积)。 二甲苯分子量106.16。无色透明液体,芳香气味。有三种异构体:邻二甲苯(o-Xylene),相对密度(25℃/4℃)0.87599,凝固点-25.3℃,沸点144.4℃,折射率1.50295,闪点(闭口)17.4℃,燃点500℃,粘度(25℃)0.75mPa·s;间二甲苯(m-xy1ene),相对密度(25℃/4℃)0.8599,凝固点-47.87℃,沸点139.1℃,闪点(开口)25℃,燃点527.8℃。折射率1. 4946;对二甲苯(p=xy1ene),相对密度(25℃/4℃)0.8567,凝固点13.26℃,沸点138.35℃,闪点(闭口)25℃.折射率1.49325。 一般的二甲苯是混合二甲苯.为邻二甲苯(10%一15%)、间二甲苯(45%-70%)、对二甲苯(15%-25%)及少量乙苯的混合物,相对密度(20 ℃/4℃)约为0.86,溶解度参数δ=8.8-9.0。溶于乙醇、乙醚,不溶于水。易燃,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1. 09%-6.6%(vol)。有毒,毒性比苯和甲苯为小,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为100mg/m3。 二甲苯可用作溶剂和稀释剂。贮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内,远离火种、热源。 二甲苯根据来源和制法分为石油二甲苯和焦化二甲苯。石油二甲苯是石油轻馏分经予加氢精制,催化重整和分离所得;焦化二甲苯是粗苯经过洗涤、分馏所得。

药剂学

1·分析下列处方,并简述制备工艺(8分) 胃蛋白酶合剂 胃蛋白酶(1:30000) 209 单糖浆lOOml 稀盐酸 20ml 橙皮酊 20ml 5%尼泊金乙酯醇液lOml 蒸馏水适量共制成 l000ml 2·在乳剂制备中,选择乳化剂的原则是什么?(16分) 3·分析下列维生素C注射液处方,并简述制备工艺与注意事项。(11分) 处方:维生素C104g. 碳酸氢钠49g. 依地酸二钠0.05g. 亚硫酸氢钠2g 注射用水加至1000ml 4.简述混悬剂中稳定剂类型,在制剂中的作用以及常用的稳定剂。(15分) 5.分析下列处方,并简述制备工艺与注意事项(14分) 10%葡萄糖输液.注射用葡萄糖l00g 1%盐酸适量 注射用水至 1000ml 6.影响滴眼剂中药物吸收的主要因素是什么?(6分) 7.简述表面活性剂在药剂学中的应用。(13分) 8.维生素C分子中有烯二醇结构,容易氧化,试从处方设计与生产工艺两个方面说明解决维生素C氧化降解的措施。(14分) 、 9.增加难溶性药物溶解度常用的方法有哪些?请举例说明。(8分) 10.叙述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环境因素与稳定化措施。(12分) 11.分析下列处方,并简述制备工艺与注意事项。(11分) 10%葡萄糖输液

注射用葡萄糖 lOOg 1%盐酸适量 注射用水至 1000ml 12.分析下列处方,并简述制备工艺与注意事项。(12分)胃蛋白酶合剂 胃蛋白酶(1:80000) 20g 单糖浆 lOOml 稀盐酸 20ml 橙皮酊 20ml 5%尼泊金乙酯醇液 10ml 蒸馏水适量共制成 1000ml 四、简答题 1.处方分析:胃蛋白酶为主药,单糖浆为矫味剂、助悬荆,稀盐酸用于调节pH值约为2以保持胃蛋白酶的活力,橙皮酊为矫味剂,5%尼泊金乙酯醇液为防腐剂,蒸馏水为溶媒。制法:将稀盐酸、单糖浆加入约800ml蒸馏水中,搅匀,再将胃蛋白酶均匀撒布于液面上,使其白然膨胀、溶解。将橙皮酊缓缓加入溶液中。另取约lOOml蒸馏水溶解尼泊金乙酯醇液,将其缓缓加入上述溶解液中,再加入蒸馏水至全量,搅匀,即得。 2.(1)根据乳剂的给药途径选择 ①口服乳剂:可选用无毒、无刺激性的高分子溶液作乳化剂。选择表面活性剂作乳化剂时应注意其毒性,一般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无毒性或毒性很低,可使用。 ②外用乳剂:可选用无刺激性的表面活性剂作乳化剂,其表面活性适度,以避免表面活性太强而引起刺激性。外用乳剂可以是0/w型或w/o 型,一般不宜采用高分子溶液作乳化剂。 ③注射用乳剂:对于注射用乳剂、尤其是静脉注射用乳剂,作为乳化剂的物质应无毒、无刺激性(肌内、血管)、元致敏及无溶血性。目前用于静脉注射乳剂(为o/w型)的乳化剂仅有卵磷脂、泊洛沙姆和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三种。 (2)根据乳剂的类型选择

药剂简答题

1、简述增加难溶性药物溶解度常用方法? 答:(1)制成盐类某些不溶或难溶性有机物,若分子中具有酸性或碱性基团可分别将其制成盐,以增大在水中的溶解度,酸性药物,可用碱使器成盐,增大在水中的溶解度,有机碱一般可用酸使其成盐。(2)应用混合溶剂水中加入甘油、乙醇、丙二醇等水溶性有机溶剂,可增大某些难溶性有机药物的溶解度,如氯霉素在水中的溶解度仅为%,采用水中含有25%的乙醇和55%的甘油复合溶剂可制成%的氯霉素溶液。(3)加入助溶剂一些难溶性药物当加入第三种物质时能够增加其在水中的溶解度而不降低药物的生物活性,称此现象为助溶,加入的第三种物质为低分子化合物,称为助溶剂,助溶机理为:药物与助溶剂形成可溶性络盐,形成复合物或通过复分解反应生成可溶性复盐,例如难容于水的碘可以用碘化钾作助溶剂,与之形成络合物使碘在水中的浓度达5%。(4)用增溶剂表面活性剂可以作增溶剂,以增加难溶性药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增溶机理是具有疏水性中心区的胶束可包裹、插入与镶嵌极性不同的分子或基团,非极性药物可被包裹在胶束的疏水性中心区而被增溶,极性药物与增溶剂的亲水基具有亲和力被镶嵌于胶束的亲水性外壳而被增溶,同时具有极性基团的药物,分子的非极性部分插入胶束的疏水中心区,亲水部分嵌入胶束的亲水外壳内而被增溶。 2、全身作用的肛门栓剂应用是有那些特点? 答:(1)药物不受胃肠道PH值或酶的破坏而失去活性;(2)对胃有刺激的药物可用直肠给药;(3)可减少药物的肝脏首过效应,并减少药物对肝的毒副作用;(4)对不能口服或不愿吞服的患者及伴有呕吐的患者,腔道给药较为有效,适合儿童使用。 3、叙述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的环境因素与稳定化措施? 答:环境因素,包括温度、光线、空气、金属离子、湿度与水分、包装材料等稳定化措施:(1)温度的影响:温度越高,药物的降解反应越快,对易水解或易氧化的药物要注意控制温度,尤其是注射液,在保证完全灭菌的前提下,适当减低灭菌的温度或索道时间,避免不必要的长时间高温,以防止药物过快的水解或氧化;对热敏感的药物如某些生物制品、抗生素等,要根据药物性质,合理地设计处方,生产中可采取特殊工艺,如无菌操作、冷冻干燥、低温储存等,以确保制剂质量。(2)光线影响:对于因光线而易氧化变质的药物在生产过程和储存过程中,都应尽量避免光线的照射,有些应使用有色遮光容器保存。(3)空气(氧)的影响:采用惰性气体(如N2或CO2)驱除氧,以及加抗氧剂来消耗氧的方法。(4)金属离子的影响:为了避免金属离子的影响,除应选择纯度较高的原辅料,尽量不使用金属器具外,常在药液中加入金属离子络合剂,如依地酸盐、枸橼酸、酒石酸等,金属络合剂可与溶液中的金属离子生成稳定的水溶性络合物,避免金属离子的催化作用,(5)湿度与水分的影响:一般固体药物受水分影响的降解速度与相对湿度成正比,相对湿度越大,反应越快。所以在药物制剂的生产过程和储存过程中应多考虑湿度和水分影响,采用适当的包装材料。(6)包装材料的影响:在给产品选择包装材料时,必须以实验结果和实践经验为依据,经过“装样试验”,确定合适的包装材料。药物制剂最常用的容器材料是玻璃、金属、塑料、橡胶等。 4、简述缓释制剂中以减少扩散速度为原理的各种工艺方法? 答:利用扩散原理达到缓、控释作用的方法包括增加粘度以减少扩散系数,包衣,以及制成微囊、不溶性骨架片、植入剂、药树脂和乳剂等。(1)包衣:将药物小丸或片剂用适当材料包衣。可以一部分小丸不包衣,另部分小丸分别包厚度不等的衣层,包衣小丸的衣层崩解或溶解后,药物释放,结果延长药效。(2)制成骨架片剂:包括亲水凝胶骨架片、不溶性骨架片和溶蚀性骨架片三种类型。亲水性凝胶骨架片,主要以高粘度纤维素类为主,与水接触形成粘稠性的凝胶层,药物通过该层而扩散释放;不溶性骨架片,影响释药速度的主要因素为药物的溶解度、骨架的孔率、孔径和孔的弯曲程度。溶蚀性骨架片通常无孔隙或少空隙,它在胃肠道的释放药物是外层表面的磨蚀一分散一溶出过程。(3)制成微囊:使用微囊技术将药物制成微囊型缓释或控释制剂。在胃肠道中,水分可渗透进入囊内,溶解药物形成饱和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