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初二语文下册期中试卷

初二语文下册期中试卷

初二语文下册期中试卷
初二语文下册期中试卷

2011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题

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

(一)(二)

得分

评卷人得分

一、基础知识及语言运用部分。(19分)

★1.我们临沂正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请你为此写一句话,以表示对这一活动的支持。(2分)

★2.下列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项是()(3分)A.不逊(xùn)稽(qǐ)首形容憔(jiāo) 悴深恶(wù)痛疾

B.璀璨(càn)睥睨(nì)如法炮(páo) 制翻来覆(fù)去

C.家醅(pēi)挑衅(xùn) 相形见绌(chù)藏污纳垢(gòu)

D.尴(gān)尬颔(hán)首广袤(mào)无垠粗制滥(làn)造

★3.下列每组词语都有一个错别字,用横线标出并依次在后面的方格内改正。

(2分)

A B C D

A、抑扬顿挫合辙压韵龙吟风哕正襟危坐

B、诚皇诚恐不求甚解翻来覆去颔首低眉

C、慷慨大方不可名状引经剧典沧海桑田

D、盛气凌人黯然失色众目睽睽暝思遐想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两位阔别多年的老友意外在一条小巷里狭路相逢,两人又是握手又是拥抱,别提多高兴。

B.他几次为老人做好事的精神实在是无可置疑的C.“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言简意赅,寓意深远,在对比中把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体现得淋漓尽致。

D.听了这个幽默的故事,他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列夫?托尔斯泰》一文作者运用大量的比喻和夸张写出了自己心中伟人的平庸粗陋的一面。

B.《马说》中作者先从反面提出问题,“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再从正面展开议论,由千里马和伯乐的依赖关系归结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在于食马者“其真不知马也!”。

C.《雷电颂》想象瑰丽奇特,闪耀着革命浪漫主义的光辉,

运用象征手法,使作者难以言明的思想情感表达得更含蓄、深沉、凝练。

D.《小石潭记》先写所见景物,然后以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再写潭上景物和自己的感受,写

出了小石潭及其周围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

★6.根据提示填写古诗文原句(每题1分,共6分)

①《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此事古难全”里的“此事”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礁石无法阻挡江水滔滔东流的豪情,冬雪不能耽搁春天翩翩而至的脚步,同样,战争、瘟疫也一样不能阻止滚滚前进的历史车轮。正所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诗句填空)

③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身处漏雨茅屋,还存有忧国忧民的情思,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呼喊。

④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表明,他载着“浩荡离愁”辞官还乡,仍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描写雪后美景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李白在《行路难》中表明远大的志向和敢于胜利的信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卷人得分

二、文言文阅读(1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做7-11题

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

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击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7、《与朱元思书》是一篇写景的,作者__________是____(朝代)文学家。(3分)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3分)

(1)互相轩邈()(2)急湍甚箭()(3)猛浪若奔()(4)窥欲忘反()(5)负势竞上()(6)鸢飞戾天()★9、翻译句子(2分)

(1)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10、作者描绘异水时,抓住了的特点;描绘奇山时,紧扣的特征。

(用自己的语言概括)(3分)

1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一句流露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绪?(2分)

评卷人得分

三、现代文阅读(38分)

(一)阅读下面文段,做12-16题。(16分)

①人们常常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宣称要征服自然。殊不一知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正像一株小草只是她的普通一部分一样。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垦然这个水滴也能映照大海,但毕竟不是大海,可是,人们竟然[甲]地宣称要用这滴水来代替大海。

②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窃笑——就像母亲面对无知的孩子那样的笑。人类的作品飞上了太空,打开了一个个微观世界。于是人类[乙],以为揭开了大自然的秘

密。可是,在自然看来,人类上下翻飞的这片巨大空间,不过是咫尺之间而已,就如同鲲鹏看待斥安鸟一般,只是蓬蒿之间罢了。即使从人类自身智慧发展史的角度看,人类也没有理由[丙]:人类的知识与其祖先相比诚然有了极大的进步,似乎有嘲笑古人的资本;可是,殊不知对于后人而言我们也是古人,一万年以后的人们也同样会嘲笑今天的我们。也许在他们看来,我们的科学观念还幼稚得很,我们的航天器在他们眼中不过是个非常简单的儿童玩具。人类的认识史仿佛是纠错的历史。一代一代地纠正着前人的错误,于是当我们打开科学史的时候,就会发现科学史也是犯错误的历史。那么,________?

③人类发明了种种工具,挖掘出大自然用亿万年的时间积累下来的宝藏——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其他各种矿物,人类为自己取得这些成就而[丁],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④在宇宙中,一定存在着远比我们的智慧要高得多的生物,因为我们的太阳系只有40多亿年的历史,就演化出了有智慧的生物,而宇宙至少已有200亿年的历史了。可以推想,在那些比太阳系更古老的星系里,一定早就演化出了更高级的生物。这些生物的智慧也许是我们所无法比拟的。他们看我们,也许就像我们看蚂蚁一般,即使我们中间的那些伟大人物,在他们看来也不过尔尔。

12、按照文意,将下列4个词语分别填入甲、乙、丙、丁四处。(只填序号)(4分)

①沾沾自喜②喜形于色③过分自傲④不自量力

[甲]________[乙]________[丙]________[丁]________ 13、文章段②画线句子“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中“这种”指代什么?(2分)

14、文章段②中画线句“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窃笑一就像母亲面对无知的孩子那样的笑”,结合选文概括人类的“无知”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

15、文章段②的最后画横线处,需要增加一个总结性的反问句,请你试写一句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16、文章段④中画虚线的句子“在宇宙中,一定存在着远比我们的智慧要高得多的生物”,作者说这句话的理由是什么?(4分)

(二)阅读下文,做17-21题。(22分)

拔掉那颗蛀牙秦素衣

⑴她恨全家人

⑵她在家中的地位很尴尬。姐姐比她漂亮。因为想要儿子,父母坚持要生,结果生下她,还是女儿。后来,又生了弟弟,

弟弟显然是最得宠爱的。父母的理念就是,闺女是要嫁出去的,对这个家无关紧要,能养着就不错了!

⑶姐姐不吭气。她却嚷:“凭什么?要不就别生我!”结果挨了打。

⑷那时,她就发誓,她要报复所有人,她要让他们知道她的厉害。三个孩子中,她的学习是最好的,因为,没有别的地方突出,她就拼命地学习。小小的心,长满了恨,恨是一颗芽,日日夜夜地“茁壮”成长。

⑸她沉默寡言,经常一个人抱着书,把自己关在屋里。即使看书,母亲也要嚷,不要费电了。于是,她去邻居的窗下,借着光,可以看到半夜。她是个坚强的女孩儿,坚强到不会掉眼泪。全镇只有一个考上县里的高中的,那就是她。父母不想让她去读,读高中要住校,仅吃饭一个月就要花好几十块。她说:“我不吃学校的饭,我自己带饭,带几个馒头,可以吃一个星期。”

⑹终于去读了,竟然觉得无比自由。一周回家一次,带够一周吃的馒头。冬天还好,馒头不馊。夏天,有时馒头馊了,她舍不得扔,还要吃掉。吃到拉肚子,一趟趟跑厕所,可她从来不哭。整整三年,她始终是全年级里的第一名。

⑺高考成绩下来,她是市状元,去北大读书,整个县城都轰动了。所有人都说,看人家,吃了三年干馒头,照样上北大。

⑻去了北大之后,她仍然沉默寡言,打好几份工,为的是不

要家里一分钱。而且,她冰冷的内心拒绝温暖,怕别人算计自己。

⑼整整四年,她把自己交给了书本,又以学校最好的托福成绩考到美国公费留学。整个县城又轰动了~~这是那个小城中第一个到外国留学的呀。可是,她没有回家去,没有给父母撑那个虚荣的面子。现在,她是自己的了,与他们毫无关系。

⑽去美国之后,她还是一个人,无人交流,内心一片空白。没有亲情的感觉,不相信男人,她的世界里,只有她自己。她去看心理医生,医生说,你太自闭,而且内心充满了恨。有恨的人,必定不快乐。你应该学会去爱,只有爱,才能拔掉那颗蚀了你心灵的蛀牙。

⑾她呆了:是吗?有这么严重吗?一向是别人对不起她啊,所以,她一直拒绝和家人联系。半夜,她第一次拨通了家里的电话。母亲居然没有听出她的声音来。叫了一声“妈”之后,母亲哭了,哀号着,哭着骂着,叫着父亲的名字:“二妞来电话了,二妞来电话了──”父亲抢过电话,叫着:“妞妞,妞妞……”再也说不出话来。再接着,姐姐和弟弟都跑了过来。声音哽咽着,好像她恩赐了他们什么。放了电话,她发了一夜的呆。第二天,又发呆。她决定回国。

⑿是一刹那间决定的~~回国!多少年没有回家了!她带着大包小包──每个家人的礼物,下了飞机,直接乘出租车回

老家。一进门才发现:家,破旧了。两颗老枣树还在,正在开花,有淡淡

的芬芳。爱发脾气的母亲老了,正在树下择韭菜,满头白发;喜欢打人的父亲在脏兮兮的椅子上躺着。父母抬头看到她的时候,眼神里都是慌乱的,伸开两只手,不知要干什么说什么了,好像她是客人~~她太洋气了,与多年前那个瘦瘦黑黑的小丫头判若两人!甚至,母亲扑过来后,站在她面前,没敢抱她。

⒀不知沉默了多长时间,她终于叫了一声“妈!”。母亲哭着,抹着眼泪。她以为自己足够坚强,以为不会再流眼泪了,但当父亲过来抱住她说:“孩子,回来啦!”她的眼泪,到底还是泉涌般出来了。

⒁她把带回来的钱分给大家了,父母一份,姐姐一份,弟弟一份。父母养老,姐姐能买城里的房子了,弟弟要开个超市,这下,也有资金了。做完这些后,她突然觉得自己是那么幸福。

⒂拔掉了那颗恨的蛀牙,原来可以如此快乐。

17.联系全文说说标题《拔掉那颗蛀牙》有何深刻含义?(4分)

18.请根据故事情节──主人公的成长历程,仿照下面的例子在方框内填写恰当的内容。(字数在10字以内)(4分)

19.联系上下文,体味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回答括号内的问题。(6分)

(1)她恨全家人。(她具体“恨”什么?开篇独句成段,有何作用?)(2分)

(2)小小的心,长满了恨,恨是一颗芽,日日夜夜地“茁壮”成长。(“茁壮”为何加引号?有什么深刻含义?)(2分)(3)两颗老枣树还在,正在开花,有淡淡的芬芳。(此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2分)

20.第⑾自然段“她”打电话回来时,家人对她的反应可不可以删去?为什么?(3分)

21.选文是一篇寓意深刻的小说,并有一定的警示意义,试结合全文作简析。(5分)

评卷人得分

★四、作文(50分)

2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

你是花丛中的一只蜜蜂,因为有你的勤劳,花才显得特别鲜艳;你是高山上的一棵松柏,因为有你的挺拔,山才显得特别巍峨;你是大海里的一朵浪花,因为有你的衬托,海才显得特别宽广……因为有你,生活充满欢乐;因为有你,人生更有意义。

请以“因为有你”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②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③不少于600字。

初二(人教版)语文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4分) 1.选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2分) A. 震悚(shǒng)荒谬(miào)溃退 (guì) 锐不可当(dǎng) B. 要塞(sāi)瞥见(piē)惊骇 (gài) 歼灭(qiān) C.俨然(yān)幽咽(yàn)诘问(jí)差使(chà) D.阡陌(qiān)举箸(zhù)寒噤(jìn) 仄歪(zè) 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阻遏创疤鸿蠕穷愁撩倒 B.烦躁狼籍蹒栅缭绕不绝 C.琐屑皇急杀戮臭名昭著 D.簌簌颓唐案牍黄发垂髫 3、下列的字或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2分) A.业已:已经震悚:身体因恐惧或过度兴奋而颤动。 B.阡陌:田间小路。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C.丝竹:丝线和竹子。烽火:柴火 D.逾:越过。幽咽:形容低微、断续的哭声。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A.同学们以敬佩的眼光倾听着这位老红军作的报告。 B.考试能否取得好成绩,取决于平时是否努力。 C、中学生是学习的重要阶段。 D、我们要注意改正并找出作文中的错别字。 5、对下面的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②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③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A ①对偶②排比③拟人 B ①排比②夸张③拟人 C ①排比②对偶③反问 D ①夸张②对偶③反问6.下列有关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 杜甫的诗“三吏”“三别”,真实地反映了唐朝安史之乱时期,战乱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以及对社会造成的极大破坏,《石壕吏》便是其中一首。 B《阿长与〈山海经〉》的作者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本文选自小说集《呐喊》。 C《爱莲说》与《陋室铭》在写作方法上都是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情感,我们称这种写法为借物喻人。 D《石壕吏》中“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哭!”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形成强烈的反差,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矛盾。 7、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衔接最紧密的一句是()(2分) 学习知识要一点一滴,善于积累,;平凡的努力虽不惊人,却能攀登万仞高峰。 A、能铺出千里路的是细小的不显眼的石子。 B、细小的石子虽不显眼,却能铺出千里路。 C、不显眼的细小石子,却能铺出千里路。 D、千里路的铺成,是有了细小的不显眼的石子。 8、默写填空:(8分) (1),芳草萋萋鹦鹉洲。(1分)(2)自古逢秋悲寂寥,。(1分)(3)《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自然环境的美好的句子是 。(2分) (4)杜甫《春望》一诗中写战火连天,家书难觅的千古诗句是。(1分) 二、阅读理解(3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0—15题(14分) 借你一个微笑 ⑴李俊是个性格内向的学生,阅完的试卷一发下,我发现他眉头又锁到一起了,他只得了58分。 ⑵一个从来不及格的学生,自信心有多差就不用说了。 ⑶我合上教案面无表情地走出了教室,李俊跟了上来,他喉头动了一下,然后眼泪就要掉下来了。我站住,等他说话。同学们也围了上来,他的脸涨得通红。我静静地站着,希望他能开口,但他的嘴唇好像紧紧锁住了似的。 ⑷他递过一张纸条:老师,我的物理太差,您能不能每天放学后为我补一个小时的课? ⑸我可以马上答应他,但面对这样的一个学生我决定“迂回”一下。我牵着他的手到僻静处说:“老师答应你的要求,可这两天我太忙,你等等好不好?”他有些失望,但还是点点头。我知道他中计了,接着说,你必须先借一样东西给我!他着急起来,可还是说不出一句话。 ⑹“你每天借给我一个微笑,好不好?” ⑺这个要求太出乎他的意料,他很困惑地看着我。我耐心地等待着,他终于眼噙泪花艰难地咧开嘴笑了,尽管有些情不由衷。 ⑻第二天上课,我注意到李俊抬头注视我,我微笑着,但他把脸避开了,显然他还不习惯对我回应。我让全班一起朗读例题,然后再让他重读一遍。他没有感觉我为难他,大大方方地站起来读了。也许想起了昨天对我的承诺,读完后,很困难地对我笑了笑。见他这样,我心生一计,又给他设置了一道障碍。我说,你复述一下题目

语文初二试卷及答案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语句中加点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jìn)的笑容,就要绽(zhàn)放似的。 B.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cá)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kuānɡ)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 C.1997年5月16日,一代大家汪曾祺先生,遽(jù)然离开了我们。77岁的汪先生撒手人寰(huán),走得非常仓促,震惊了文坛,令千千万万热爱他作品的读者黯(àn)然神伤。 D.《背影》的开头以“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xiè)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作铺垫,到目睹父亲爬越铁道的动作笨拙(zhō)迟缓时把作者的怜悯和悔恨推到高潮。 2.下列语句中的文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生命象东流的一江春水,曲折地穿过悬岩峭璧,冲倒了层沙积土,挟卷着滚滚的沙石,快乐勇敢地流走,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 B.如果对方彬彬有礼,你也应该文雅、和气、谦逊;如果对方说话很直,不会拐弯抹角,你也应该坦诚、实在;如果对方情绪低落,不爱听也不想听,你就应该少说或者不说。 C.每到署假,国内一些名校便成了旅游团的热门“景点”,成群游客涌入校园,给学校秩序带来困绕。有些学校只好采取“限游”的方式来控制人数。 D.河南文科高考状元于成亮,说起考取高分“法宝”,首先归结为注重用错题本纠错。他说,如何不让错题再错,或尽量减少差错,是学习不断进步的绝窍之一。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雄伟的赵州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无与伦比。 B.初中至高中学制的相对缩短,势必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存在拔苗助长的倾向,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长远发展。 C.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 D.自邹恒甫微博发出涉及北京大学的内容之后,北大高度重视,纪委立即成立调查组,严肃认真调查核实,但邹恒甫未能提供任何证据,其言行前后矛盾、朝令夕改、表里不一。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6题

初中语文试卷分析

初中语文试卷分析 一、试卷结构及命题特点 全卷共分3大块25小题,考查了字词知识、古诗文的默写、仿写句子、成语的正确使用、病句的判断、作家作品的正确搭配、情景回答、综合性学习、课本文言文的阅读、诗歌的鉴赏、散文的阅读、命题或半命题的写作等知识。基本仿照中考试卷题型。能紧扣新大纲,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提倡并考查了学生的自主阅读、研究性阅读的能力,立足于课内,进行适当拓展延伸。这份试卷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语文实践能力作了一次有益的尝试,为今后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来实施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但有一些能力拓展题,让学生一筹莫展。 试卷第一部分为语言的积累及运用,共分,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积累和口语交际能力,涉及汉字字形、词语的理解、词语的感情色彩分析、语境填空成语的运用、歧义句的修改、古诗默写、写话几个方面。 第二部分为阅读理解,共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运用、分析、概括能力。文质兼美的文章,新颖的题型,特别是两段课外文章的阅读考查,更是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重视能力,注重过程方法,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新理念。 第三部分是作文,计分。文题《》,自拟题目,文体不限。题目本身极富挑战性,留给了学生一定的思维想象的空间。对于那些大而无当、平白无味的话题作文来说,更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要

求。对作文字数的要求为不少于600字。 二、考试情况分析 第一部分主要是考查学生对语言积累运用,得分率在68左右。学生对于识记没有多大问题,这部分失分率最高是第8小题,这是一道语言运用题(判断下列句子有无歧义,并修改非歧义句),得分率约为4%,因为这是一道超纲题,平时又没有作过相应练习,因此学 (让学生分析出字义生得分率较低。此外第3题得分率也仅为30%, 属于其基本义的一项) 第二部分的阅读分析题,学生的得分率总体约为63.4%。得分率高的是课内阅读,约为71.1%,课外阅读(二)诗和课内紧密联系,材料内容都是《纸船》,表现手法和思想感情相同,立足于课内,进行适当拓展延伸。现代文阅读文(三)是一篇寓言,让学生分析写法、总结寓意。 作文部分,得分率在76%左右。需要关注的问题是学生的书写,整体上不够工整美观,作文的构思组材方面不够重视,有新意的佳作还不多。 三、主客观题比例 我把语文试题里的选择题和出自课本识记内容的题目(答案不容变更)归为客观题,本次考试客观题共34分;主观题为理解作答题目(含作文)共为86分。除去作文分值50分,其他试题部分主客观题目分值基本持平。 四、难易程度

八年级期中测试语文试卷分析

八年级期中测试语文试卷分析 篇一:八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分析 八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分析 本次命题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针,注重学科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注重人文精神和新课改理念的渗透,强调语文学习的个性化和创造性的要求,较好地体现了教育部“语文应着重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的精神。 本试题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参加考试的总共有84人,其中最高分为 98分,最低分为 36分,平均分为68分。 本次试卷共包括三个部分:一、积累运用(24分);二、阅读(46分) 1、文言文阅读(15分), 2、现代文阅读(26分);三、作文(50分)。我们采取抽样的方法,对这次试卷的答题情况作了分析,以便准确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第一部分为积累运用,主要有两大板块:古诗词填空和名著填空。古诗文名句默写,这是近几年来考查的一个重要题型,学业考试中也是重点考查的,这种题型一般有三种类型:机械型默写,即给出上句,要求写出下句,或给出下句,要求填出上句;理解型默写,即给出有关诗句的理解,要求写出相关的诗句;运

用型默写,即给出一定的背景,按要求填出诗句。第一种类型是必考的题型. 第二大部分为阅读,这个题目共有两个板快,即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课内的选择的是文言文《陋室铭》和现代文《金属如何耐寒》,《3000斤的良心》。总体来说,学生答题情况较好,正确率达到了83%。但在答题的细节方面又显露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欠缺。 文言文阅读的问题是学生的文言文基础不扎实。个别的同学对“素琴”的解释不清楚。对两句文言句子的翻译解释不出来;对于课外的现代文阅读,总体上的感觉就是同学们在考场上阅读的程度还是不深、不细,这使答题的时候很不全面,或者大不到点子上。 语言表达能力欠缺。阅读理解综合分析能力差,这是阅读题失分多的重要原因。这不仅表现在第一部分考查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语言运用题的解答上,而且还表现在通过阅读材料,对文章的大意的把握,概括捕捉信息等阅读题的答案表述和作文的语言表达中。学生心中所想没有准确说出,言不达意,是不会得分的。尤其是问答题,突出考查学生阅读表达能力和独特的体验,同时注重到读书方法和探究意识的考查。试题分别从字词的认读,词句理解,信息筛选,文意概括,中心与材料的关系,句子的含义和作用,感受、体验、品味能力等角度考查。比如课内的现代文。

初二语文期中试卷

初二语文期中试卷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初二语文期中试卷 第一部分(1~6题,22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5分) (1)恣睢..____ ____ (2)惘.然_____(3)禅.师_____(4)瑟. 缩______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 A.易.主______ B.荼毒..生灵_______ C.孱弱..________ D.跻. 身________ 3.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有的人》是一首抒情诗,一韵到底,全诗写得质朴、明朗、凝重、洗练。 B .《故乡》以我回故乡的见闻为线索,全文突出地表现了一个“变”字。 C.《论雷锋塔的倒掉》采用了记叙为主,夹叙夹议的写法。 D.小说、诗歌甚至散文中的议论不是起辅助作用,往往有决定作用。 4.下面不是复句的一项是( )(2分) A. 这个胜利将冲破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具有伟大的国际意义。 B. 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C. 我们能够去掉不良作风,保持优良作风。 D .人民感谢我们,资产阶级也会来捧场。 5.填空:(3分) 《故乡》的作者是______,选自_______________,体裁_____________。 6.默写(6分) (1) 描绘千里马终身遭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说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为学》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7~24题,52分) 记叙文(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其后问题。 A.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 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B. 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C. 我在蒙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是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7.这三段全是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段描写_________景象,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9.加点字词“阴晦”、“横着”、“活气”可否依次换用“阴暗”、“躺着”、“生气”,为什么

初二语文试卷及答案 2

第一学期期中阶段性测试卷 八年级语文 2012.11 考生须知: 1.全卷共四个大题,24小题,满分为100分(含书写分3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各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蓝色字迹钢笔、签字笔或圆珠笔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1分) 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3分) 一首首诗,一段段合唱,一幕幕短歌剧,在两小时之内,将半个世纪前的残酷历史chéng(1)现在我们眼前。孩子们对未来的憧憬,对生命的喜悦,对死亡的恐惧,对亲人的呼唤,父母失子的哀伤和控诉,塞尔维亚人对暴力的反抗和对自由的执著——世世代代“人”的声音,在诗和音乐的韵律中,响彻云xiāo(2),响遍山谷。回音在倾xiè(3)的雨中缭绕不绝。天地亦与人同哀。 2.根据语境,依次填写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①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 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②他一手拿着布,一手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 ③我就陪父亲在门槛上休息一会儿,他那颗很倔的头颅在膝盖里半晌都没动。 A.缩攥埋 B.爬抓藏 C.抬捏塞 D.举拿靠 3. 选出下列横线上依次填入句子最恰当的一项()(2分) 一个人小时候喜欢的味道会“蛊惑”他的一生。最野蛮的要数夜来香了,白天倒温和,一到晚上,烈得近不可闻;梅花香得凛然,,即使是最豪奢的新贵站在她面前,也会受到威胁;柑橘花的香是潮湿的,,飞不远,让人觉得就在周围,觉得牢靠。(改编自素罗衣《初识一瓣香》) ①像酒精勾兑的假酒②像翅膀沾了雾气的虫子③像不肯俯就的没落贵族 A.③②① B.②①③ C.①③② D.②③① 4.古诗文名句默写。(5分) (1)黄沙百战穿金甲,。(王昌龄《从军行》) (2)?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3)气蒸云梦泽,。(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4)阳春布德泽,。(汉乐府《长歌行》) (5)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5.名著阅读(3分) (1)鲁迅在《五猖会》里回忆到,那时的人们认为他开蒙时所读的书比《千字文》《百家训》有用得多。这本书是() A.《弟子规》 B.《三字经》 C.《鉴略》 (2)祥子一生经历了“三起三落”,其中第一次“起”是() A. 来到北平当人力车夫,苦干三年,凑足一百块钱,买了辆新车。 B. 卖骆驼,拼命拉车,省吃俭用攒钱准备买新车。 C. 虎妞以低价给祥子买了邻居二强子的车,祥子又有车了。 (3)他协助晁盖等人智取了生辰纲,为躲避官府通缉而上梁山泊。他满腹经纶,通晓六韬三略,足智多谋,常以诸葛亮自比,人称“智多星”,他就是() A.宋江 B.吴用 C.林冲 6.综合性学习。(6分) 亲爱的同学们,“爱”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在《让世界充满爱》这次综合性学习中,你们一定会感受到爱心的可贵,你们的精神世界也会又一次得到升华。请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相关题目吧! 材料一:宝安福永有一个四世同堂之家。岳父去世后,80后女婿童定国挑起了家庭的担子。照顾花甲之年的岳母、年过九旬的外婆和牙牙学语的儿子,他义不容辞。不仅如此,童定国还经常带领全家参加义工活动,发动家人捐助贫困孩子读书。孝心和爱心让这个四世同堂之家充满着温馨与欢乐。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期中测考卷试卷分析

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一、整体情况 本试题满分为120分。我校参加考试的学生总共有170 人,其中最高分为100分,最低分为7 分。100分以上的只有 1 人,90分以上的有25 人。有75 人不及格。全级平均分为72.9 分。从这次成绩来看并不理想,高分的人数太少。这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二、试卷结构及得分情况本次考试注重学科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注重人文精神和新课改理念的渗透,强调语文学习的个性化和创造性的要求,试卷内容涵盖了八年级下册第一、二、三单元和部分上册的内容,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联系,全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体现出很强的人文精神,在考查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思想熏陶的人格魅力的培养,对今后的语文教学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本次统考考试的试卷共分为四个部分,即积累与运用、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和写作。下面就各部分试题完成情况作以分析: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共7 个小题,包括辨别字音、字形、修改病句、排序、古诗文的默写、小写作练习、名著阅读等。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灵活运用的能力。片段写作练习是新题型,重点考察了学生的动笔能力。名著阅读,考查《傅雷家书》。因为学生在假期里已经读过这本书,对书的内容有较详细的了解,所以这次本题做的较好。对于古诗文默写要求还不够严格,此题得满分的不多。今后要吸取教训,必须认真把关。

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一共两篇,一篇是课内阅读《社戏》节选,一篇说明文《小满》。针对小说《社戏》,共设计7个小题,全部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变相降低了试卷的难度。《小满》,这是一篇说明文。设置4个小题,分别考察了对文章概括能力、说明方法的分析、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以及综合表达能力。说明文在这册书中很突出,平时练习的比较有针对性。因此这道题学生做的还不错。第三部分:古诗文阅读。课内的文章《核舟记》。另一篇是古诗《《关雎》。分别考察了学生的文言字词积累、概括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和欣赏能力。由于平时都重视古诗文阅读这一块,所以学生整体得分率较高。 最后一个内容是作文,是半命题作文《原来春已在_________ 》。并限定了选词范围“枝头、街头、心头、田埂、山脚、河岸、校园、小院”具体的要求要用记叙文体,以叙事为主。由于平时注意训练学生写作文的技巧,所以这次作文内容都很好,但字实在是不值一提,还需加强练习。 从这次的试卷来看,学生的成绩并不是很理想。平时对学生语文能力系统性的训练并不到位,很多知识学生都是知道却不会用,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一定针对各种题型,对学生展开训练。使学生在做题中巩固所学知识,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考试能力。 针对此次考试出现的问题,今后的教学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更新教学理念,探求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语文教师一定要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法的指导者、促进者,一定要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语文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温馨提示:1.满分120分,完卷时间120分钟。 2.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共16分,每小题2分) 1.选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 A. 炽.热(chì)荒谬.(miù)甲胄. ( wèi) 殚.精竭力(dān) B. 要塞.(sāi)尴.尬(ɡān)惊骇. (hài) 歼.灭(qiān) C. 绝巘.(yǎn)诘.责(jié)轩邈(mǎo )猝.死(cuì) D.瞥.见(piē)屏.息(bǐng)锃.亮(zèng) 踌.躇(chóu) 2.下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锐不可挡抑扬顿挫待人接物经伦事务 B.张惶失措荡然无存不缀劳作纵横决荡 C.眼花缭乱名副其实粗制滥造广袤无垠 D.锲而不舍振耳欲聋丰功伟绩坦荡如砥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藤野先生没有民族偏见,对弱国好学的学生也一视同仁 ....,热情教育。 B.欧˙亨利的短篇小说情节起伏跌宕,抑扬顿挫 ....,吸引了各国的读者。 C.年轻的城市需要青春活力,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摧枯拉朽 ....的创造力,更需要不断超越的勇气。 D.那些对自己的事业有探索精神并乐此不疲 ....的人,最终都走向了成功。 4.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给自己一点时间,背上行囊,带上简单行李和旧相机,自己写字,自己拍照,走走停停。踏访古村落,;梦游江南,;游走大漠,;探访名山,;江南的烟雨客,独到塞北看寒雪……所有的一切,需要我们在路上! ①聆听佛语梵音,晨钟暮鼓②感受杏花春雨,听苏子吟唱,渔歌互答 ③入目的便是黄沙白草,长河落日④坐在老房子前发呆,阳光温柔抚摸

(完整)八年级语文试卷分析报告

八年级语文试卷分析报告 八年级语文组 一、试卷总评: 本试卷紧扣新教材,基本上涵盖了教材要求,在坚持《语文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兼顾不同层次学习水平和不同发展状态的学生,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着重加强了对能力的考查,符合八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是一份结构较为合理、难度适中的试卷。 二、试题特点: 1、试题结构合理,知识点考查全面。试题围绕初中语文课程的具体要求,从积累及运用、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三个方面,以选择题、填空题、理解简答题、语言表达题等的形式对八年级上学期所学的知识进行了考查。考查内容涉及字形、字音、成语运用、修改语句、文学常识、古诗词填空语言的运用,文言文对比阅读(五单元《爱莲说》、六单元的《答谢中书书》)、课内现代文阅读(《背影》第6段)、课外说明文阅读、课外散文阅读。知识点覆盖率比较高。同时,考查内容与平时的课堂教学内容并轨,难易适中,课内考典例,课外考能力,切合教材内容和八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 2、加强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考查。现代文、文言文阅读重在检测学生的整体认知能力,与知识迁移能力,也是近年来水平测试的重点。试题选材注重与课文的相关联,紧扣习题要点,考察目的相同,但形式灵活。能力考查分识记、理解、提炼、分析、运用几个层级,形成梯次,同时也提醒学生,注重课本学习和迁移。 3、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这次写作题目是“以关爱为话题”,给学生创设了广阔的选择余地和思维空间,有利于学生想象能力和个性特长的发挥,体现了新课标中“提倡自由作文,根据个人特点和兴趣写作,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使学生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有利于让学生用心感受生活、关注身边的人。” 三、出错的原因 根据学生的做题情况,对学生出错的原因作了一下分析,包括以下几方面:(一)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 字音、字形易出错,成语不会运用,古诗词掌握不牢固,不是写错字就是对错句。文学常识作家与作品对不起来。这些错误主要在第一大题出现。 (二)课文内容掌握不熟,有夹生饭 文言文阅读中的词语解释、句子翻译,课文课下注释都有,也要求学生背过,但能够全做对的却寥寥无几。这说明学生对这些内容掌握不好,存在侥幸心理。 (三)阅读理解能力较低,有待提高 课内阅读题,不会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例如9小题、10小题、11小题,这些问题上课时都讲过,只不过问法不一样,学生就不知道怎么回答了,这说明学生的理解能力较差,不会活学活用。 课外阅读出错很严重,如第15小题、19小题、21小题,这几个小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但学生没有理解好,因而出错多。这说明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有待提高。 (四)表达能力差 学生表达能力差,作文尤其明显,主要表现在①缺少典型事例,内容空洞②

初二语文期中试卷分析表

试卷分析表(样表) 学校邢家中学年级初二 学科语文任课教师姜嵩伊春梅穆萃明评价项目A B C D 试题质量01 命题规范,符合课标要求∨ 02 题量适当、覆盖面广∨ 03 难易程度∨ 04 综合性、设计性题目的水平∨ 05 命题建议: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注重基本能力的考查,加大对学生平时的积累的考查力度。 卷面分数分布06 100/90分以上9人占年级总人数比例: 5.52% 07 99/89--96/80分27人占年级总人数比例:16.56% 08 95/79--72/60分92人占年级总人数比例:56.44% 09 71/59--40分31人占年级总人数比例:19.02 % 10 40分以下4人占年级总人数比例: 2.45% 11 总计163人 统计12 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 108 23 82.20 22.09% 78.53%

试卷简 要分析13 典型错题主要原因 第一大题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一共8个小题。第1小题,考察书写,学生不够重视,平时要求不严,得满分的不多,以后在教学中加强书写训练。第2.注音题,没有出错的一项,有些同学审题不仔细,导致丢分。要求学生有扎实的语文基本功如书写、识记,同时要求学 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错的同学也不少,可见学生阅读和积累不足,平时写字没有注 意规范。老师的检查力度不够。第4题解释文言词语,一共3个,大部分同学能得满分。第5题有关成语题。A,C两项容易混淆,成语积累不够,不会灵活运用,不会结合语境分析。 这方面平时接触少,练习不够。7小题,文学常识题失分较大。8小题古诗文默写,写错字现象严重。学生眼高手低,不注重积累,书写。 第二大题文言文阅读,课内加课外。一共4个小题。课内:第3小题翻译句子,不论是对短文的领悟,还是对文言语句的较真或是对传统文人的感悟。全然不见了为文言而文言的刻板。学生一不留神,这里丢了分。第三小题文言理解题。回答不够完整,有些同学换个 问法就不会回答,不会灵活运用。课外文言文:不难理解,有些同学一看到文言文就害怕, 就觉得非常难,不愿动脑思考,课内文言文的积累不会灵活运用,导致失分较多。以后教学 中注重同学们文言知识的掌握与灵活运用。 第三大题为阅读板块,一个课内加一个课外阅读(一) 1—3题意图在于考查学生的积累,语文基本功。学生错误较少,平时教学中有所涉及,在语言的深度方面还要多下功夫。得分率比其他题高,大概能给学生带来些做阅读题的自信心。 4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熟识的生活感受让学生有跃跃欲试的感觉。可语言上的“贫血”和思想深度的不够,导致失分率较高。 课外阅读(二) 1题基础题,找成语,考查学生的语文基本功,很简单的题。 2题课文理解题,没有太多难度的,但学生失分较多。因为学生的概括能力一般都强于抽象思维。前面说了,学生只要找到阅读材料中与自己心灵共鸣的谐音。便应当寻到了感悟 之源。 3题,但不按要求回答,结合文中的细节,有些同学没有,导致丢分。 4小题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熟识的生活感受让学生有跃跃欲试的感觉。可语言上的“贫血”和思想深度的不够,导致失分率较高。平时练习不够,老师在这方面做的准备不够,没 有足够的重视, 第四大题为写作题。本次作文题为半话题作文,以行走在-------------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这个题目很能适合初中学生写,应该很有话说,可回忆亲身经历,也可发表自己对焦点问题的看 法。 存在问题: 1、有些学生叙事写得太具体,叙得太多,反而没有能表达出自己的思想认识,缺少点 睛之笔来升华文章的主旨。 2、部分学生已懂得通过叙事来说理,但说得很空泛,反来复去地说一个意思。 3、从语言角度看:大部分学生的语言比较平淡,缺乏文采,没能有效采用设问,反问, 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使语言亮丽起来。 4、从作文中可以看出学生阅读量不足,对生活的感悟不深。

八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及 答案

周林学校八年级下语文半期考试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注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蓦然(mù)絮叨(xù)斡旋(wō)大彻大悟 B.亢奋(kàng)震憾(hàn)闲逛(guàng)人情事故 C.踊跃(yǒng)踱步(dù)家眷(juàn)世外桃园 D.恬静(tián)蓬勃(péng)耳畔(pàn)大气磅礴 2. 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3分) A.两位阔别多年的老同学意外地在溆浦城萍水相逢 ....,别提有多高兴了。 B.同学们在操场上打球,不一会儿,大家都销声匿迹 ....了.。 C.老师的声音戛然而止 ....,而同学们还沉醉在老师美妙的故事中。 D垃圾的恶臭不是飘进房里,这里脏乱的环境令人叹为观止 ....。 3.下列选项中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灯笼》以散文的自由笔法,抒写了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作者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 B.《社戏》是鲁迅1922年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作者以自己的生活经历为依据,用第一人称叙写了迅哥儿少年时代在浙江绍兴的小村庄看社戏的故事,但文中的迅哥儿并非是鲁迅。 C.《小石潭记》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小石潭的景色,这些景色给人幽深冷寂、孤凄悲凉之感,直接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之情。 D.《核舟记》按照先中间后两边、先正面后背面的空间顺序介绍了核舟的形象,表现了作者对王叔远精湛技术的赞美,赞扬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学校应该建立完善的校园欺凌预防、干预和处理机制,保障每个孩子健康成长。 B.本期“文翁大讲堂”的听众,除成都教师外,还有资阳、攀枝花等外地教师也参与其中。 C.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市农村人口大幅减少,与十年前相比,几乎减少了一倍。 D. .大家去郊游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5.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命运,其实是公平的,它遵循一条鲜为人知的补偿原则,它青睐不断拼搏的强者, _________,收获也最多。 A. 强者在生活中失去太多 B. 强者尽管在生活中失去太多 C. 虽然生活让强者失去太多 D. 让在生活中失去了太多的强者 6.下列句子中说话得体的一项是( ) (3分) A.我是一个退休的先生,长期以来一直从事教育工作,深知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希望孩子们沐浴在祖国的阳光下快乐成长。 B.兹有我校高三(7)班李明同学,成绩优秀,善于交际,多次在国内外大赛中获得大奖,拟参加你校自主招生考试。 C.目前丢失身份证,蒙您及时送回,感激不尽,明天我将专程前来致谢,请在家恭候。 D.如果你们有学习需求,我们做老师的一定不吝赐教。 7.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2分) ①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 ②______________,在城阙兮。 (《诗经·子衿》) ③______________,端居耻圣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④________________,母亲延安换新衣。(《回延安》) ⑤茅飞渡江洒江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⑥《桃花源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色彩绚丽,突出了桃花林的绝美景色。 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与“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语句是“_______, _____”。 ⑧《关雎》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主人公长夜无眠、思绪万千以及难耐的相思之苦,形象深刻地表现出来。 二、阅读(50分) (一)一把寂寞的锄头 (1)这是一把寂寞的锄头,静静地倚靠在斑驳的墙壁上。木质的柄上布满腐朽的暗灰色,金属的头也长满黄色的锈迹,在皎洁如水的月光里,没有半点光泽。它像极一位深闺里常年等待归人的怨妇,头发蓬乱,一脸憔悴。几声从远处秋草间传来的虫鸣,如泣如诉,把一把锄头内心的全部忧伤与寂寞呈现得淋漓尽致。 (2)月光被无情的岁月割伤,父亲与这把锄头的那些逝去的遥远影像在我的心头慢慢变得清晰可及。 (3)扛着一把锄头,叼着一根香烟,飘进晨雾里,又扛着一把锄头,叼着一根香烟,从黄昏里归来,这几乎成为父亲每天必不可少的功课。晨雾与黄昏比我更懂父亲,它们能够感受父亲脸上的每一点苍老与沧桑,以及内心掠过的每一抹喜悦与忧伤,所以它们总是以最美丽的姿态迎送父亲。在晨雾与黄昏的更替中,也交织着父亲充沛的精力与疲惫的身躯,见证着父亲永不弯曲的脊梁。我常常坐在门前那棵不知年龄的香樟树下等待父亲从黄昏里归来;走到树下,父亲也偶尔会坐下来抽一根烟。青烟一圈圈漫过父亲的头顶,漫过高大的香樟树,飘向比天边更远的天边。青烟散了,黄昏却紧锁住父亲的眉头,年少的我一点也不懂父亲眉心间的惆怅。 (4)我八九岁时,父亲去铁匠铺给我打了一把小锄头。我永远无法忘记那天父亲给我讲的一句话,“吃果子,拜树头;吃米饭,敬锄头。”在父亲心里,锄头就是一切,能够创出生活里所有的希望。他也希望,我拾起这样的希望并把它延续下去。 (5)父亲的话就是箴言,我年少的心始终坚信着。 (6)可后来,父亲却先背叛了。 (7)父亲离家的前一夜,我听见了他的叹息与母亲的啜泣。那夜,月光也像今夜这样皎洁,父亲那把锄头被泥土打磨得锃光瓦亮。锄头似乎也察觉到了什么,躲在墙角,望着天上闪闪烁烁的星星发呆,一声不吭。 (8)“难道就没有其它办法了么?”母亲哽咽着说。 (9)父亲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要是有法子,谁愿意背井离乡呢?” (10)整个漫长的夜里都充斥着这样沉重而无奈的对话,少不更事的我,也从中体会到了一点辛酸,虽然我并不明白父亲为何不得不逃离村庄。次日清晨,深秋的薄雾把通往城市的路遮盖得严严实实,像是有意要留住父亲远行的脚步。墙脚的锄头上,也沾满了露珠,晶莹剔透,与母亲的眼泪一样,没有半点杂质。父亲背上大大的帆布包,摸了摸锄头,便一头扎进了迷雾中。这年,我十二岁,念小学六年级;妹妹六岁,刚念小学一年级。 (11)岁月如梭,光阴似箭,十年时光转瞬间就溜走了。 (12)十年前,父亲怎就狠下心来扔下这把锄头,毅然决然地从村庄逃往城市?其中的原因是复杂的,像一团凌乱的绒线交织在父亲心里,他不得不忍着巨大的悲痛逃离。在父亲心里,这把握了十多年的锄头早已成为他最亲密无间的朋友,怎能说背叛就背叛呢? (13)上有祖父、祖母要赡养,下有我和妹妹要供养,父亲似乎感到了这是一把锄头再也不能承受的重担。乡村与城市的巨大落差,不得不让始终坚信一把锄头可以在土地上开垦出无限希望的父亲的心头产生动摇。不仅父亲动摇了,村庄里一个又一个农人都动摇了,纷纷逃离他们热爱的土地,眷恋的锄头。锄头寂寞了,村庄也开始变得荒芜。 (14)但父亲终究没有逃离与背叛,在他的心里,始终有一把锄头挽就的心结,这里面栓着的全是爱,从未改变。我坚信,终有一天,父亲以及那些离开村庄的农人们都将全部回来,重新握起那把锈迹斑斑的锄头,书写村庄的富饶。 (15)一把寂寞的锄头,是村庄的忧伤,也是村庄的温度。 8.父亲对锄头的感情是复杂的。请结合全文内容,梳理出父亲对锄头的情感变化历程。 9.第(6)段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具体分析。 10.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一段所说的“村庄的忧伤”和“村庄的温度”? 11.请以你对题目“一把寂寞的锄头”的理解,选出不符合文义的一项是。() A.表面上写锄头,实际上是借锄头写农村的现实生活,写锄头就是写农村,一把锄头的命运就是农村命运的缩影。 B.用拟人手法,写锄头的寂寞,反映了少数农人逃离农村进城谋生,作者担心害怕农村变得寂寞荒芜的景况。C.借锄头的寂寞,写出作者对农村现状的思考,从而唤起人们对农村、农业、农民问的关注。 D.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把锄头比作怨妇。 (二)大洋中脊的特殊地质结构梁鑫峰 ①自古以来,人类就知道陆地上有山脉;其实海洋里也有山脉,这些山脉被称作大洋中脊。 ②人们意识到海底也有山脉,只不过100多年的时间。大洋中脊的发现,可以追溯到1872年英国“挑战者号”的全球调查。“挑战者”号上的科学家利用探测锤发现大西洋中部有一处高高隆起的地方。1925-1927年,在德国“流星”号考察期间,科学家利用声学回声测深法再次确认了这条山脉的存在。他们还发现这条位于大西洋底的山脉竟然通过好望角,延伸到了印度洋。 ③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间,印度洋中脊和东太平洋中脊也陆续被发现。二战后,船载声学设备的发展极大促进了人们对大洋中脊的研究。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地质学家已经知道地球上每个大洋的洋底都有山脉,并且这些山脉连成一个巨大的海底山脉系统。 ④大洋中脊的发现使得人类对地球的认识也向前迈出了一大步。正是因为大洋中脊的发现,让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开始得到重视,诞生了海底扩张学说,并进一步发展成现在被人们普遍接受的板块运动理论。 ⑤大洋中脊既是海洋深处的巨大山脉,又是新的海洋洋壳生成的地方。大洋中脊的中轴线上坐落着众多的“火山口”。在那里,灼热的岩浆由地幔向上涌,逐渐冷却,结合周围已软化的岩石,形成新的洋壳。新生成的洋壳挤压大洋中脊两边已有的地壳,不断向外扩张,并最终在板块的交界边缘俯冲回地幔去。因此,洋壳在大洋中脊出生,在板块与板块的撞击中消亡。在过去的几十亿年里,大洋洋壳就这样的循环往复、生 生不息。 ⑥研究发现,大洋中脊相对其中轴线几乎是对称的。从中轴线往外,水深逐渐增加。比如大西洋中脊的中轴线处水深大约为2500米,但其外沿的水深则有5000多米。究其原因,中轴线处的洋壳刚刚形成,温度最高,因此其密度较小,所以也就升得最高。在几百万年的地质时间尺度上,中轴线处的洋壳往外移动,其温度逐渐降低,密度增加,随之也就慢慢沉下去了。于是,这些高大的海底山脉就形成了。有时,这些山脉 还会露出海面形成岛屿,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冰岛。 ⑦虽然同为巨大的山脉,但是海底山脉和陆地山脉的生成机制不同。陆地山脉大多是由板块相互挤压形成的,大洋中脊则是新的海洋洋壳生成的地方。大多数大洋中脊的中轴线处存在一个被称为中央裂谷的特殊结构,形态类似山谷。大洋中脊就像是被从中轴线处劈开来一样。不过,不同的大洋中脊,其中央裂谷的形态也不同。比如,大西洋中脊的中央裂谷非常巨大,大概有25-30千米宽,且有1000-2000米深;而位于东太平洋中脊隆的中央裂谷只有不到1000米宽,深度也不到100米。这些差别主要是由于不同大洋中脊处新生成地壳的扩张速度不同。扩张速度快的(大于5厘米/年)大洋中脊会呈现出如东太平洋隆起样的结构,扩

初三中考语文试卷分析

2015年乐都区中考语文试卷分析 2015年初中毕业考试语文试卷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力求切合教学实际。值得一提的是,此命题在注重语基积累的同时加大了对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力度,强调语文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关注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展示了新课程改革的方向。总之,中考语文试卷颇为新颖且有创意,值得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思考与研究 一、试卷结构及难易情况分析 1、试卷结构简约合理,格式规范。共分五个板块,即口语表达、积累和运用、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题型安排以主观题为主,分为说话、填空、卡片、组文、解释、翻译、写作等题型,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 2、难度分布:试题按其难度分为容易题、稍难题和较难题,容易题约占60%;稍难题约占30%;较难题约占10%。 3、总体说来,试题全面考查了学生背诵、分析理解、归纳概括、语文实践活动、口语交际及语言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能较全面地反应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切合新课程所提出的崭新理念,符合语文教学规律。 二、试卷答题情况分析: (一)口语表达本次考试中,大部分学生的口语表达字体都比较工整,规范,既体现了语文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又反映了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因为贴近生活实际,学生有话可说,所以此题得分较高。只有极少数考生不注意题意要求,有的错别字较多;有的书写潦草,没有章法;有的卷面不够整洁,乱涂乱画。 (二)积累与运用部分:考查字音形义,涉及的知识难度不大,但极富容量,并能增强学生信心,颇具人文关怀。绝大多数考生都能准确答题。词语解读能力题,综合考查考生的语言素养,难度不大,但得分普遍较低。病句题要求学生能辨析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词义重复等常见语病。难度适中。个别题关注自然,关注人生,关注生活实际,灵活出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识记和默写能力。 (三)古诗文阅读部分:从景物描写、思想感情角度考查学生的诗词赏析能力,由于对词的概念理解不清,对诗词的阅读理解肤浅,大多数考生对内容

期中考试八年级语文试卷分析

2013年八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芦集中学金素荣 一、试卷基本内容分析 本张试卷不仅注重基本知识的积累与运用的检查,更加注重了对学生语文能力的考察。试题形式新颖灵活,发挥了对语文教学的检测与导向作用,尤其是课外阅读试题的命题设置,较好的体现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之间的整合,在考察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同时,测试了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态度和人生观等深层次的素质。 试卷的结构主要分为“语言积累与运用”、“阅读与理解”、和“作文”三大块,;从考查内容上看,语文学习中应掌握的重要的知识点在试卷中都有体现,且体现得较为灵活,以检测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知识的运用能力为主。注重了语文学科的思想性、生活性、艺术性,让课本与生活以及学生的人文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从总体上看,本次考试的试卷既有助于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健康发展,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也有助于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语文素养,更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大面积提高初中教育教学的质量,试卷的导向性较好。 二、考试基本情况分析 八年级共89人,全部参与考试,最高分80.5分,最低分25分,总体考试情况良好。但两极分化较大。 三、答题情况分析 1、“积累与运用”(22分)。学生的得分率不高,主要存在的问题在于部分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根据解释写词语和病句修改错误严重,古诗词默写失分较多,错字现象严重,综合性学习学生的概括问题的能力也较差,题量较多,分值较小。 2、阅读部分(33分)。得分率不高。课内的文言文阅读,大部分同学得分在8分以上(满分10分)。但是课外现代文阅读题,有一定的难度。很多同学答非所问,失分严重。有一些同学审题不够清楚,一些自由发挥题,不愿多写字,导致不能得满分。 3、作文部分(40分),这次作文是半命题作文,从学生写作情况看,出现的问题不少:①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很多学生都不能把握题目的含义。 ②叙写比较平淡,没有写出初中学生真实感受,泛泛而谈,没有表达初中学生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