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三苏祠对联

三苏祠对联

三苏祠对联

篇一:

三苏祠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之一,位于四川省眉山市。这里保存着大量文化遗产,其中包括许多精美的对联。以下是三苏祠中的一些著名对联:

1. 父子双学士,兄弟三先生。

这是赞美三苏父子的对联。苏轼和苏洵分别是北宋和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法家和政治家,而苏辙则是苏轼的弟弟,也是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此联形象地描绘了三苏家族的书香门第和文学造诣。

2. 识途老马犹爱草,报国雄心欲碎珠。

这是描写苏轼晚年心境的对联。苏轼在北宋中期经历了一系列政治迫害和贬谪,最终死于贬谪途中。此联表达了苏轼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和热爱,同时也表达了他在逆境中的坚定信念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3. 水可以载舟,亦可覆舟。

这是唐太宗李世民所作的一副对联。舟和水是一个比喻,表示人民是国家的基础和力量。唐太宗以此告诫官员们要时刻牢记百姓的利益,珍惜民力,以免国家灭亡。

4.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这是唐代文学家杜甫所作的一副对联。文章是千古之事,是人类智慧和文化的结晶。杜甫以此来表达自己对文学的崇敬和热爱,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在文学上的得失和独立思考。

5. 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吃碗茶去;

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拿壶酒来。

这是元代文学家白朴所作的一副对联。此联将人生概括为“忙”和“苦”,同时也提醒人们在忙碌和疲惫中要学会放松和享受生活。

以上是三苏祠中的一些著名对联,它们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深厚的文学、哲学和道德内涵,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篇二:

三苏祠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的故居,位于四川省眉山市。这里保存了大量的文化遗产,其中包括许多精美的对联。以下是三苏祠的一些对联:

1. 父子一门三学士,兄弟叔侄五翰林。

这句对联描述了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都是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而他们的兄弟和叔父们也都是翰林院士。这种家族传承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家族传承和家族荣誉的观念。

2.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这句对联借用了《陋室铭》中的名句,表达了陋室虽然简陋,却因为有仙人居住而闻名于世。它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品德、崇尚名士的观念。

3.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这句对联表达了写文章是一件千古流传的大事,而写作者的得失只能由自己来评判。它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文学、尊重写作者的观念。

4.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这句对联是苏轼的《赤壁怀古》中的名句,表达了长江东去的浩荡气势,以及历史上风流人物的辈出和消逝。它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历史、感叹岁月流逝的观念。

5. 架上图书皆汉魏,樽中酒液不肥羊。

这句对联展示了苏洵的读书环境和生活情趣。图书都是汉魏时期的经典文献,而樽中的酒却不似肥羊之肥腻,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崇尚简约、反对奢华的观念。

以上是三苏祠的一些对联,这些对联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许多重要的观念和价值观。拓展:

三苏祠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遗产,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家族传承、崇尚名士、感叹岁月流逝、以及追求简约的生活情趣等观念。此外,三苏祠也是中国文化中文学爱好者的圣地,因为苏洵、苏轼、苏辙父子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他们的文学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眉山三苏祠对联

眉山三苏祠对联 蜀中多才子; 三苏天下奇。 方毅题。三苏祠,位于城西南隅,是北宋文学家苏洵及其子苏轼、苏辙祀祠。原为苏氏故宅,明初改建为祠,清代屡有重建和修葺,现存主要建筑有大殿、启贤堂、木假山堂、启贤堂碑亭等 萃父子兄弟于一门,八家唐宋占三席; 悟骈散诗词之特征,千变纵横识共源。 郭绍虞题。八家唐宋:唐宋时期八位散文作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骈散:骈体文和散文 谁吹孤鹤南飞笛; 人唱大江东去词。 刘孟伉题。孤鹤南飞:苏轼《李委吹笛》诗“山头孤鹤向南飞,载我南游到九疑。下界何人也吹笛,可怜时复犯龟兹。”大江东去: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一门父子三词客; 千古文章四大家。 张鹏翮题大殿。四大家:指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轼。一说指欧阳修及三苏

江山故宅空文藻; 父子高名重古今。 大殿。江山句:出自杜甫《咏怀古迹》诗 拜堂堂父子,三君文章与北宋争传,中原雄视无他手; 看滚滚江流,一代人物是西川特出,山水英奇在此眉。 陈钟祥题大殿 地接锦江,看君君臣臣,有昭烈壮武西乡,一样大名垂千古; 文称苏海,叹父父子子,如蓬莱瀛洲方丈,三峰并峙是神仙。 陈逢元题大殿 是父生是子,家学一门,自昔名声弥宇宙; 难兄更难弟,象贤两弟,至今俎豆重乡邦。 蔡宗健题大殿 宦迹渺难寻,只博得三杰一门,前无古,后无今,器识文章,浩如江河行大地; 天心原有属,任凭它千磨百炼,扬不清,尘不浊,父子兄弟,依然风雨共名山。 杨庆远题大殿。宦迹:做官所留下的踪迹。天心:天意。扬不清,尘不浊:意为任何的人为都不可改变 似此兄弟父子,萃于一门,哪许忌才归造物; 能以经济文章,传之千载,何妨讲学让儒家。

【转载】(原创)“中国诗书城”的明珠“三苏祠”(上)

【转载】(原创)“中国诗书城”的明珠“三苏祠”(上) 【转载】(原创)“中国诗书城”的明珠“三苏祠”(上)眉山号称是“中国诗书城”,那么,三苏祠无疑就是诗书城里最灿烂的明珠。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这幅流传甚广的对联,挂在在三苏祠前厅的门枋上,是清康熙时进士张鹏翮所题。早在上中学的时候,我就从书上见到过这幅对联,而且从那时起,就向往着有朝一日去四川,一定要去拜访三苏祠。8月10日晨,经过约3个小时的长途奔驰,我终于踏上了眉山这片养育着一代三文豪的热土。 行程: 在网上,我查询了“百度地图”,发现眉山地图不支持公交查询,于是很茫然。有意思的是,我在查眉山贴吧时,看到了有关眉山公交现状的非常雷人、当然也是非常有创意的介绍:“眉山公交车的空间就像yue经,迟早都会来的”。带着这种印象,我准备好了,如果等公交车超过10分钟,就改乘出租车前往目的地。 实际路程:在绵阳永兴车站,乘绵阳至眉山的长途,65元。到达眉山汽车站(北站)后,出站就是8路公交车,无人售票,每人一元。由于车里开着空调,加收0.5元,每约10分钟发一班。可直接到达“三苏祠”西门。我们一行

三人,为节约时间,算计不如打车去,于是打车8元到达三苏祠西门。 门票:眉山市民,免票进入。我们三人中只有我不是眉山人,按门口的公告,购买门票:47元人民币/人。 苏祠位于四川省眉山市城西,纱縠行南段72号。是我国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的故乡,也是苏轼、苏辙的出生地。苏家故居原为5亩庭院,元代改宅为祠,明末毁于兵燹,清康熙六年(1665年)在原址模拟重建。经历代增修扩建,现成为占地百亩的古典园林。 三苏祠庭院红墙环抱,绿水萦绕,古木扶疏,翠竹掩映,形成三分水二分竹的岛居特色。楼台亭榭,古朴典雅,匾额对联,词意隽永。祠内有苏洵、苏轼、苏辙和程夫人、任彩莲、苏八娘(苏小妹),王弗、王闰之、王朝云、史夫人及苏家六公子等十余人的塑像。有木假山堂、古井、洗砚池等苏家遗迹。有启贤堂、来凤轩、云屿楼苏氏宗族、苏轼兄弟书房、苏词源流等陈列。有宋孝宗碑,蒋中正、刘湘护祠碑;有国内集苏轼手迹刻石最多的碑林。 三苏祠珍藏和陈列着五千余件有关三苏的文献和文物,是川渝地区最负盛名的人文景观。 下图:“三苏祠”正门外的仿古建筑街道:纱縠行南段(大门西侧)

名胜古迹对联

名胜古迹对联大全 岳坟前对: 千秋冤案莫须有 百战忠魂归去来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正邪自古同冰炭 毁誉于今辨伪真 史笔炳丹书真耶伪耶莫问那十二金牌七百年志士仁人更何等悲歌泣血墓门凄碧草似也非也看跪此一双顽铁亿万世奸臣贼妇受几多恶报阴诛 岳庙联: 遗迹镇栖霞洒泪重瞻新庙貌 大旗悬落日撼山愿学古军容 颐和园知春堂联: 七宝栏杆千岁古 十洲烟景四时花 颐和园涵远堂联: 西岭烟霞生袖底 东洲云海落樽前 颐和园戴日腾愉联: 松柏霭长春画图集庆 蓬莱依胜境结构灵光 颐和园澄爽斋联:

芝砌春光尘池夏气 菊含秋馥桂映冬荣 颐和园宜芸馆联: 绕阶苔痕初染碧 隔帘花气静闻香 云南黑龙潭联: 万树梅花一潭水 四时烟雨半山云 云南五华书院联(尹楚珍书): 鱼跃龙飞活泼泼地 日华云烂乱漫漫天 近华浦联: 曾经沧海难为水 欲上高楼且泊舟 荆门州当阳县玉泉山关帝庙联: 赤面秉赤心骑赤兔追风驰驱时无忘赤帝青灯观青史仗青龙偃月隐微处不愧青天 晋祠“别一洞天”联: 石磴登云原有路 洞门迎旭别开天 晋祠圣母殿联: 灵泉浩浩万顷琉璃穷地脉 圣水溶溶九涯珠玉荡天光

晋祠圣母殿联: 沛泽共汾川十里稻畦流碧玉 剪圭分参野千年桐荫普黎甿 晋祠圣母殿联: 溉汾西千顷田三分南七分北浩浩同流数十里淆之不浊出瓮山一片石冷于夏温于冬冽冽有本亿万年与世长清 济南趵突泉二联: 云雾润蒸华不注 波涛声震大明湖 空洞洞天、作飞飞响 活泼泼地、故源源来 济南历下亭二联: 有鹤松皆古 无花地亦香 有亭翼然,纤尘不染。 高山仰止,清光大来。 西湖冷泉亭飞来峰对(俞曲园撰): 泉自几时冷起 峰从何处飞来 西湖白公祠对(阮芸台集李白句): 但是人家有遗爱 曾将诗句结风流 西湖平湖秋月联:

三苏祠参观记作文500字

三苏祠参观记作文500字 导读:三苏祠参观记作文500字【篇一】 三苏祠是中国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的故居。原是一所面积约五亩的中式庭院,经过历年不断添修扩建,现已占地六十二亩。 挡眼即是南大门,门楣上悬挂黑底金字横匾,上镌清代大书法家何绍基所书“三苏祠”三字。门柱对联“北宋高文名父子,南州胜迹古祠堂。”走进三苏祠,只见祠内红墙环抱,绿水萦绕,古木扶疏,翠竹掩映。屋宇典雅,堂廊相接,匾额对联,缤纷耀彩。 远古的中式庭院,已截截枯槁,苏宅古井,绿苔丛生,黄荆树盘曲出枝,枯木逢春。现存的三苏祠建筑,大多数是清朝修建的。前厅为悬山式屋顶,抬梁式梁架,三楹四柱二室。前厅之后是一四合小庭院,穿庭院正中石权路,上三级垂带式台阶进入正殿。正殿又名飨殿,大殿内塑有三苏父子像,正中悬挂一匾“养气”。正殿前廊两侧,置放有铁铸钟一口,大鼓一架;殿两侧各有一方墙门道,西为“文渊”,东为“学薮”。 饶正殿后房廊,下三级踏道,顺石板路前行十余步即到启贤堂,启贤堂原是苏家供奉祖先,神位的祭堂,堂前有正殿,东厢房和快雨亭三间构成不规则的四合庭院,正值八月中秋时节,园内,金银月桂争艳吐蕊,香溢满园。启贤堂后为木假山堂,据说,苏询偶得木假三峰,购置于家中,并撰写《木假山记》,叹其:“不幸而为风之所拔,

漂沉汨没于湍沙之间,拖泥沙而远斧斤”之幸者。赞其“中峰魁岸踞肆,意气端重,若有以服其旁之二峰。二峰着,庄栗刻削,凛乎不可犯,虽其势服中峰,而岿然决无阿附意。”木假山峰昭示着不朽的道德精神和高风亮节。 整个祠堂并不大,而建筑颇不少,如抱月亭、木假山房、百坡亭、启贤堂等,但给人的感觉并无壅塞。因为已被古木竹石间隔包围,反倒显得古意盎然。 看过木假山堂、来凤轩,转向披风榭,此处有东坡石像。只见溪畔石上,苏东坡斜倚散坐,头带学士帽,胸前蓬蓬然长髯自然飘逸,神情悠远而略带沉思。 三苏祠参观记作文500字【篇二】 前不久,儿子和老婆都读了苏轼的传记,这一次从峨眉归来,我觉得是应该一起去访访三苏祠了。穿过一段又一段悠长悠长的林阴小街,透过浓密的行道树叶,远远地就能瞥见一角角朱檐灰瓦;街面上,铁青的石板早已被行人匆匆的脚步磨得幽光微现。 顺着那道翠竹掩映下的红墙信步而前,不知不觉地来到一道褐色的大宅门下。土漆斑驳的大宅门啊,她默默无言地伫立在古榕叶下,俨然一位日夜守候游子的苍苍慈母。跨进大门的那一刻,我顿时觉得思绪联翩,多到无穷,一会儿又延伸错杂,无法梳理,只得让它交错重叠,直到纷乱如麻。 我为什么就来了?我到底需要些什么?我又能够得到些什么?而这

郏县三苏园

郏县三苏园景 郏县介绍引出三苏园 三苏园景区位于郏县城西北23公里处的“小峨嵋”山下,此地宋代时属汝州、郏城钧台乡上瑞里,这里安葬着宋代大文学家苏轼、苏辙两兄弟的遗骨及其父苏洵的衣冠,1963年,三苏园被省政府定为第一批文物重点保护单位,1999年被省旅游局定为省级旅游景区(点),2006年晋升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三苏园是由广庆寺、三苏祠、东坡碑林、东坡中年布衣塑像、苏仲南夫妇墓及梁氏墓、三苏陵园和东坡湖七部分组成。 中州名刹——广庆寺。广庆寺是由“南天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东西厢房和钟、鼓楼组成。 寺门匾联是1997年所挂。“广庆寺”匾是当代全国书协副主席李铎所书,对联“大江东去思居士,花雨西来念法师”是由全国书协办公室主任于曙光书写。走进南天门,我们首先看到的是满眼碧绿的翠竹,在翠竹掩映下的天王殿为清代建筑,殿内有送子观世音菩萨和四大天王。南方增长天王,手持宝剑职“风”,东方持国天王,手拿琵琶,职“调”,北方多闻天王,手把混元珍珠伞,职“雨”,西方广目天王,手缠金龙,职“顺”,人们称之谓风、调、雨、顺。送子观音菩萨背后这位是韦驮菩萨,原是佛教护法天神,手中法器有驱魔的作用。大家都知道,竹子一般喜阴生长在南方,而在苏坟这个十年九旱,打井都不出水的地方,竹子长势这么好,这就是人们所谓的人杰地灵吧,苏东坡生前酷爱竹子,他曾写诗道:“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令人俗”,竹子也代表了苏东坡高风亮节的品格。这是钟鼓楼,始建于元代,1997年在原址上重修,这里的钟鼓被称为“好运钟,祈福鼓”,敲一下好运常在,敲两下一生平安,敲三下心想事成。大家不妨去敲一敲,祝愿大家好运常在,福寿满园。东西厢房内各有菩萨一尊。东厢房内供奉的是文殊菩萨,专司智慧、坐骑青狮,人称智慧菩萨,相传道场在山西五台山。西厢房内供奉的是普贤菩萨,专司理德,坐骑六牙大象,人称大行菩萨,相传道场在四川峨嵋山。 咱们的右前方有元、明、清三个朝代的碑额;左前方是碑座,碑文在兴修水利时给毁掉了。大家都知道,这块碑座叫屃赑,是龙的九太子,它是专门用来背功德碑的。功德碑为什么让他来背呢?据传屃赑力大好负重,在太古时它曾背负过漂浮在海上的仙山,功德碑让它来背意在暗示人们功德无量,无法用重量来计算。以前规定五品以上官员才有资格立这样的碑。大家走近仔细观看,会发现屃赑的头和鼻子是红色的,这就是人说的红头神龟,在全国来说是极少见的,这也许是当年石匠选材得当的缘故吧,但在三苏坟它却有着不同的含义,苏东坡一生聪明过人,却落的仕途坎坷,荣辱无定,他曾自嘲道“人皆养儿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唯愿吾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宫卿”。屃赑在此时间久了,感受了东坡的灵性,头和鼻子逐渐变红,这叫聪明透顶。 这座大殿叫大佛殿,也叫大雄宝殿,历代虽经多次修缮,但基本保持明代建筑风格。这里供奉着佛祖“释迦牟尼”和他的弟子迦叶和阿难,还有十八罗汉。“广庆寺”由宋仁宗敕修,宋高宗赐名,所以,历来被佛门弟子和崇拜三苏者所推崇。广庆寺一来其建筑结构与众不同,它汇集了元、明、清三个朝代的建筑特点,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一进三院,寺祠合一,这在全国是极为少见的。广庆寺寺小名气大,与苏东坡有着不解之缘,与三苏坟有着密切的联系,苏东坡一生坎坷,与佛家来往密切,对佛教深有研究,和僧人交谊颇深。他一生多次过往此地,每次经过便折道广庆寺院与僧人叙谈。传说有一次苏东坡途径此地,想折道寺内与僧人叙谈,当他来到寺前一看,山门虚掩,他就大声喊到,“秃驴何往?”僧人一听有人在叫,急忙来到山门前,打开一看,原来是大文豪苏东坡到了眼前,知道苏东坡在对自己开玩笑,便回敬一句,“东坡吃草”,两人见面哈哈大笑。到晚年,东坡给自己起了两个佛号叫“行脚僧”和“菩行僧”,这两个佛号在寺僧中代代流传,在民间,特别是在郏县,妇孺皆知。苏东坡死后,宋高宗为广庆寺赐名,寺院僧人四时守护坟院,每逢春秋大祭和苏轼兄弟

三苏祠对联

三苏祠对联 篇一: 三苏祠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之一,位于四川省眉山市。这里保存着大量文化遗产,其中包括许多精美的对联。以下是三苏祠中的一些著名对联: 1. 父子双学士,兄弟三先生。 这是赞美三苏父子的对联。苏轼和苏洵分别是北宋和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法家和政治家,而苏辙则是苏轼的弟弟,也是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此联形象地描绘了三苏家族的书香门第和文学造诣。 2. 识途老马犹爱草,报国雄心欲碎珠。 这是描写苏轼晚年心境的对联。苏轼在北宋中期经历了一系列政治迫害和贬谪,最终死于贬谪途中。此联表达了苏轼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和热爱,同时也表达了他在逆境中的坚定信念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3. 水可以载舟,亦可覆舟。 这是唐太宗李世民所作的一副对联。舟和水是一个比喻,表示人民是国家的基础和力量。唐太宗以此告诫官员们要时刻牢记百姓的利益,珍惜民力,以免国家灭亡。 4.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这是唐代文学家杜甫所作的一副对联。文章是千古之事,是人类智慧和文化的结晶。杜甫以此来表达自己对文学的崇敬和热爱,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在文学上的得失和独立思考。 5. 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吃碗茶去; 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拿壶酒来。

这是元代文学家白朴所作的一副对联。此联将人生概括为“忙”和“苦”,同时也提醒人们在忙碌和疲惫中要学会放松和享受生活。 以上是三苏祠中的一些著名对联,它们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深厚的文学、哲学和道德内涵,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篇二: 三苏祠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的故居,位于四川省眉山市。这里保存了大量的文化遗产,其中包括许多精美的对联。以下是三苏祠的一些对联: 1. 父子一门三学士,兄弟叔侄五翰林。 这句对联描述了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都是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而他们的兄弟和叔父们也都是翰林院士。这种家族传承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家族传承和家族荣誉的观念。 2.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这句对联借用了《陋室铭》中的名句,表达了陋室虽然简陋,却因为有仙人居住而闻名于世。它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品德、崇尚名士的观念。 3.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这句对联表达了写文章是一件千古流传的大事,而写作者的得失只能由自己来评判。它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文学、尊重写作者的观念。 4.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这句对联是苏轼的《赤壁怀古》中的名句,表达了长江东去的浩荡气势,以及历史上风流人物的辈出和消逝。它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历史、感叹岁月流逝的观念。

三苏祠导游词

眉山是苏东坡的故乡。"一间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苏东坡和他的父亲苏洵、兄弟苏辙都以文章修为名重一时,影响深远,为眉山县增添了灿烂的光辉。 三苏祠原是苏氏故宅,后人为了纪念他们,于明朝洪武年间在此建祠,明末毁于战火,清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在旧址重建大殿、启贤堂、木假山堂和瑞莲亭。嘉庆、光绪年间相继修建大厅、抱月亭、快雨亭、云屿楼、披风榭、洗砚池等。现在所见都是清代建筑,庭中两颗银杏树,大概330多岁了。三苏祠红墻环抱,绿水萦回,古木扶疏,翠竹掩映,构成古朴典雅的岛居特色,是一处最佳的旅游胜地。 三苏祠的大门,资料记载:建于民国十七年(1928)。门外是纱彀行,大门 为三檐歇山式屋顶,面阔三间13.11米,进深一间5.1米,房通高7.51米。素 面台基高0.4米,前饰三级垂带式踏道,后饰三级如意式踏道。筒瓦屋面,正脊 两端饰鸱吻,垂脊、戗脊饰龙头和卷草式图杂。门楣上悬挂朱底金字横匾,上镌 清代大书法家何绍基所书“三苏祠”三个金色大字。檐柱上对联为“克绍箕裘一 代文章三苏父子;堪称楷模千秋万代永馨香”,为辽东人姜书阁撰书。门柱支联 为“北宋高文名父子;南州胜迹古祠堂”,为已故川大国学院院长,著名教授向 楚撰文,四川省文史馆副馆长刘孟伉手书。 前厅上方悬挂"文献一家"巨匾,是对三苏父子在文学上巨大成就的肯定。上 联:"一间父子三词客",很好理解;下联"千古文章四大家",就有多种解释。一说, 苏氏三父子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其中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最为有名, 称为千古文章四大家;二说,四川历史上四大家,扬雄、司马相如、陈子昂、苏 轼;三说,苏轼、苏洵、苏辙和东坡的小儿子苏过,人称小坡,为四大家。哪种 说法对,请各位自己理解。 苏氏自称高阳氏的后代(屈原也自称高阳氏后代,《离骚》第一句"帝高阳之 苗裔今,朕皇考曰伯庸")。高阳氏生活在现今河北栾城一带,怎么来到眉山呢? 苏氏远祖在周朝曾任司寇,汉武帝时苏建抗击匈奴有功,封为平陵侯;先后几代 做官的都在中原,苏氏一脉本来定居在赵州(河北栾城)。苏氏祖上有个苏味道, 唐武则天时任凤阁侍郎和长史,后因获罪被贬眉州,子孙因之在眉山定居下来, 直到苏淘的父亲苏序,都没有大的成就。苏序有三个儿子苏澹、苏涣、苏洵。苏 涣于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 年)考上进士,对苏洵来说本来是一个上进动力和追 随的榜样。但是苏洵当时不好读书,喜欢游玩,二十七岁时,在天人程氏的劝导 鼓励下,才"从此闭门谢客,日夜攻读",表现出惊人的毅力和远大抱负。但两次 赴京应试,均名落孙山,又目睹朝政败坏,决心不再走科举进仕之途,愤然烧掉 过去数百篇文稿,集中精力研究诸子百家学说,探索历代兴亡原因,悉心教导苏 轼和苏辙,寄希望于后人。他的散文是我国文学宝库中一串璀璨夺目的明珠。他 的文章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言语锋利,《机策》、《权书》、《衡论》、《史 论》都是成名代表之作,《六国论》一文,仅用六百字总结了战国末年六国败亡

描写三苏祠的作文

描写三苏祠的作文 描写三苏祠的作文 眉山,虽不如桂林山水清秀美丽,也不如峨眉山雄伟壮观,却是个人杰地灵,风景优美的地方。因为它是大文豪三苏父子的故乡,是平原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三苏祠,去看看吧! 壮丽的三苏祠门外,有一棵高大的榕树,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烈阳高照,它都挺拔地站在那里,像是一位保卫三苏祠的军人,用它顽强的生命来呵护着三苏祠,不让它受到一点儿伤害。三苏祠的大门进去以后,两棵苍翠的银杏树以少女迷人的身材展现在眼前,再进去,就是正殿了,大门上刻着一副对联:千古文章四大家,一门父子三苏刻。正殿里还塑着三苏父子仪表堂堂的像。更给三苏祠添加了古老的文化气息。穿过正殿就是陈列室,再走就是腊像馆……最后面还有一条清澈的小溪,和一片茂盛的树林,一棵棵大树就像一把把绿绒大伞,有的挺拔苍翠,有的娥娜多姿。 三苏祠呀三苏祠,你是我们眉山的骄傲,也是我们中国的自豪。我作为,在心中赞美你,欣赏你独有的风采。 少时读苏轼的《眉山远景楼记》,每诵至最末一段,总要被诗人对故乡胜景的赞美和他决心“归老于故丘”的情愫所感染,猜测苏轼的故乡四川眉山,一定是个非常美丽的地方,以至于在我那颗小小的心灵里,常常萌发出去拜谒诗人故居的强烈愿望。 没有想到,四十多年之后,在一个鲜花盛开的日子,我竟真的同遥接峨眉山、依傍岷江水的眉山三苏祠聚首了。久久的夙愿得以实现,心中的欢悦,自不消说。要不,我怎么会在这高墙环抱、清

流围绕、古木参天、翠竹掩映、祠宇轩昂、堂廊相连的所在,整整盘桓了一天呢! 在三苏祠的陈列室里,有朱德同志雄劲浑厚的手迹:“一家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这里所说的三父子,就是苏轼和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九百多年前的北宋时,他们就在这里开始了自己的文学生涯,文学史写下了光彩照人的一页。您想知道他们成功的奥秘吗?入了祠门,沿围墙西行不远,有一个被栏杆围了起来的小潭,名曰洗砚池,相传苏轼、苏辙兄弟少年时刻苦读书,潜心写作,常常在此洗砚……是啊,没有耕耘,哪来收获?骤然之间,我感到自己对“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这样一句古训的理解,确实是加深了许多。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氏父子,早已是历史上的人物了。但是,千秋功罪,人民、还有历史,却自有评说。在三苏祠里,到处都能看到人民、看到历史对诗人的崇高评价和不尽思念。一入祠门,即有清人所植的银杏两株,高十余米,粗二十扌乍,顶天立地,直指长空。相传,人们种它,是为隐喻苏氏父子的诗文,就像这伟岸挺拔的银杏一样,能与天地见雄。祠内还有一株三百多岁的并蒂丹荔,也系清人所植。站在这株荔枝树前,人们自然就会想起。苏轼三十三岁离家时,亲友曾手植荔枝树待其归,但谁知他仕途多舛,一去不返。晚年的苏轼曾有诗“故人送我东来时,手栽荔子待我归。荔子已丹吾发白,犹作江南未归客”即指此事,想到这些,对生平坎坷、却多有建树的诗人,就愈发敬仰了。至于建于正殿左侧的百坡亭,就更是发人深思了。北宋元六年,苏东坡到颖州(今安徽阜阳)任太守,与友乘舟泛游时,他在晃动的水波上同时看到了许多自己的影子遂作《泛颖》诗记实,其中有

著名的风景名胜的对联大全

著名的风景名胜的对联大全 对联是中国历史上流传下来代表着没有祝愿的习俗,对于各族人民都有不一样的民族意义。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著名的风景名胜的对联大全,供大家参考。 风景名胜的对联1 香港风景名胜对联 香林法雨 瑞气祥光黄养辉题香港宝莲禅寺大佛像 法法何曾法 林林不是林香港离岛东涌法林 白云白鸟飞来去 青史青山自古今香港海月亭 到此已为无俗虑 上来自觉有天然香港离岛宝莲禅寺 三径未荒松竹茂 一阳初复雾云开香港三一园 三径有时缘客扫 一年无日不花香费天硕题香港三一园 十里松杉围古寺 百重云水绕青山香港青山禅院 心上有天可以焚香告夜 意中无我自然与物同春香港二郎庙//陕西:丹凤二郎庙 大雅琴书垂杨秀竹神仙府 富华院落之径高台帝子家香港九龙宋城 来到志莲岂可甘为门外汉 超生极乐何须来作世间人香港九龙志莲苑寺门 曲径三弓庾信有园难拓地 连蜷一本刘安入柑可留人香港三一园 远心潜志修齐治国平天下

东南尽美文物衣冠出杏坛香港远东书院 大宋汉山河气势长存威海外 富家王府第声名远播震城中香港九龙宋城 炉中香篆氤氲丹鼎尽腾龙虎气 峰外云横缥缈天风微度凤鸾声香港炉峰道院 三不朽曰立德立功立言偶曾尝试 一得闲便醉花醉诗醉酒聊共神游香港三一园 大地栽水陆草木之花足以怡情悦性 富家集商周唐宋异宝珍如拱璧连城香港九龙宋城 燹前楼阁未成灰犹剩得半折磬一卷经五更钟六月凉风三冬积雪 雨后园林无限好最爱是百本蕉千条柳万竿竹数声啼鸟几寸游鱼香港炉峰道院 拓地远尘嚣适吾居矣喜园林日永景物常新好领取柳底莺声松间鹤影 升堂多俊杰把手欣然想文酒风流琴棋继兴忽虚掉梅花时序荔子光阴香港九龙宋城 风景名胜的对联2 北京风景名胜对联 具神通力 生欢喜心故宫:乾隆题雨华阁,妃嫔供佛之地 流水今日 明月前身故宫:乾隆题竹香馆 白雪有古调 青山无俗缘故宫:翠云馆 宝篆长生箓 瑶屏集瑞图故宫:乾隆题寿安宫 保泰常钦若 调元益懋哉故宫:乾隆题东暖阁 澄心待万几 恭己奉三元故宫:淑芳斋

中国名胜古迹对联集锦

中国名胜古迹对联集锦 一副标准的楹联,它最本质的特征是“对仗”。当它用口头表达时,是语言对仗,当它写出来时,是文字对仗。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名胜古迹对联集锦 杭州西湖赵孟俯题 龙涧风回,万壑松涛连海气 鹫峰云敛,千年桂月映湖光 武昌黄鹤楼何绍基题 我从千里而来,看江上梅花,已开到红羊劫后 谁云一去不返,听楼中玉笛,又吹起黄鹤高飞 此去太匆匆,骑鹤仙人还送客 兹游良眷眷,落梅时节且登楼 长沙天心阁 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 心头无限事,齐上眉梢 天心数点梅花,能降冰雪 阁外一峰云麓,长郁风雷 长沙岳麓三闾大夫祠 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 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滕王阁 我辈复登临,目极湖山千里而外 奇文共欣赏,人在水天一色之中 湖南岳阳楼 四面湖山归眼底 万家忧乐到心头 岳阳楼何子贞撰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

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 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崖疆。渚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杭州岳飞墓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一姓秦之人题岳王墓前秦桧跪像 人从宋后少名桧 我到墓前愧姓秦 郭沫若书蒲松龄“聊斋”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 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四川新都宝光寺正殿 世外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 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郭沫若书杜甫草堂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江西滕王阁 兴废总关情,看落霞孤鹜,秋水长天,幸此地湖山无恙 古今才一瞬,问江上才人,阁中帝子,比当年风景何如 庐山绝顶 足下起祥云,到此者应带几分仙气 眼前无俗障,坐定后宜生一点禅心 庐山简寂观 天下名山僧占多,也该留一二奇峰栖吾道友 世间好话佛说尽,谁只得五千妙论出自先师 九江烟水亭 请看世事如棋,天演竞争,万国人情同剧里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一门父子三词客, 千古文章四大家。 一门父子三词客是:苏洵、苏轼、苏辙。 千古文章四大家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 此对联是四川眉山三苏祠的楹联,上下联都是颂扬三苏的。 上联言苏门父子三人均为填词名家,下联四大家是韩、柳、欧、苏四家,其中苏家包括苏洵、苏轼、苏辙,仍然是对苏门的盛赞;千古文章四大家,四家文章苏门占其一,四家非四人。另外在北宋文坛上,欧阳修堪称领袖,苏门为主力,是以四家里是没有王安石的,到唐宋八大家里才加上了曾巩和王安石。 苏轼与其父苏洵、弟苏辙,世人合称“三苏”。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云:“苏氏文章擅天下,目其文曰三苏。”洵为老苏,轼为大苏,辙为小苏。清人张鹏翮撰其三苏祠联曰:“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把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称为“四大家”。 放眼中国历史,没有那一家能像苏家一样,父子三人独霸文坛。无疑三苏是我国文学史上少有的例子。他们完成了宋代文学改革,使宋代文学成为继唐代文学之后的又一个高峰。 三苏父子在唐宋散文八大家中占据三个席位,父子三人都是文学大家,这在中国文学史上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三苏父子当年名震京师,宋仁宗曾感叹:天下好学之士多在眉山!并称苏轼兄弟是宰相之才。南宋期间,士人学子中有苏文生,吃菜羹;苏文熟,吃羊肉说。朱德对三苏的评价更为精当:一家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 三苏父子辉煌的文学成就,同登唐宋八大家之列,千古文章传唱古今。三苏在文学上的造诣,既同出一源又各有千秋,人们常说凝炼老泉,豪放东坡,冲雅颖滨。三苏父子光明磊落,关心国家命运,为

祠堂落成庆典对联

祠堂落成庆典对联 篇一:旁支祠堂对联大全 祠堂介绍: 祠堂是汉族人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祠堂有多种用途。除了崇宗祀祖之用外,各房子孙平时有办理婚、丧、寿、喜等事时,便利用这些宽广的祠堂以作为活动宗祠之用。另外,族哟商谈有时为了商议族内的重要事务,也利用祠堂作为会聚公共场所。宗祠祭典代表着汉族祖先信仰的民俗文化优秀文化形式,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历史实用价值。 家族祠堂对联大全: 神龛联 祖德流芳思木本,宗功浩大想水源。 树发千枝根共本,江水源同流万派。 祖德振千秋大业,宗功启百代文明。 敬恭明袖则成康其庆,昭穆列祖载锡之光。 休言别族与宗族,但道吾翁和若翁。二姓合龛对联 余庆堂联 余地有亨泰,庆盛多吉祥。 土产无价宝,地生有道才。 土能生万物,地可发千祥。 氏族联 百年树德,奕代流芳。绳其祖武,佑我后人。

昭假烈祖,佑启后人。蒸尝勿替,祀事孔明。 心诚则灵,意虔便安。奉先思孝,敦族言欢。 孰事有恪,明德维馨。春秋匪懈,继序不忘。 仁义礼智信,忠孝节德行。万叶荐余庆,千龄光本支。 衣冠陈俎豆,礼乐荐馨香。恭敬节让明礼,语默动静其诚。 富贵贵在创业,幸福福于劳动。本支百世不易,蒸尝万古如斯。 元吉光耀在上,福禄繁荣来成。宗功丕著钟麟趾,祖泽长绵起凤毛。一脉源流先世泽,满堂酝酿太和春。敬恭诚则笃其庆,昭格明戴赐 之光。泽及后裔典万古,姻怡乡党俎千秋。保民子而民欢乐,宁 尔裔则尔炽昌。聪听祖考之懿德,思贻父母以令名。惟籍葵忱修 俎豆,敢凭明德荐馨香。乃圣乃神监有赫,维宗维袒启无疆。匡 扶民物昭千古,燮理阴阳障一方。祖功宗德流芳远,子孝孙贤世泽长。雨顺风调八点无害,民安物阜一视同仁。必有丰年人耕禹甸,贻尔多福家戴尧天。祖则无私无为善长,宗能秉公师作神纹。是 训是行赞乃祖武,有典有则贻劂孙谋。礼以待人恭以致昌,优然见 位忾然闻声。有德可久有功可大,致悫则著致寂寞则存。风险保 障一方功昭禾麻菽麦,兴隆四序德遍动植飞潜。灵通本乎聪明山川 并寿,显应由于正直人物增辉。人至上圣贤书可耕可读,德为绳祖 宗恩当报当酬。 萃子孙于一堂序昭序穆,祀祖宗于百代报德报恩。燮理阴阳不 过替天行道,参赞化育无非代地施恩。百族重四民士农工商各归本业,一脉两房源一脉伯叔父子须念同胞。何须溯赵钱孙李周非一脉 正宗,实只求信于工农商学兵能五体同心。仲光滔华振志万承有元 堂世运,和平忠美瑞深开业老实人并共同行动传朝。高天厚地献奇 星斗图书山水画,光宗耀祖垂训衣冠礼乐圣贤言。宗祠对名山左青 龙右白虎祥瑞上腾万丈焰,环古水襟东江袖西洲彩练直涌百川雄。 祖遗王彬勤学长新礼乐诗书先哲燕冀须发扬光大,宗留家声勿替衣 冠文物后裔蝉联切勿要继往开来。尊祖敬宗岂专在黍稷馥郁最贵心

眉山三苏祠导游词

眉山三苏祠导游词 眉山三苏祠导游词1 从成都前往乐山的高速公路上,大约经80公里的行程路经一个名叫“眉山”的城市,这里曾是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大文豪苏洵、苏轼、苏辙的故居,即今天的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苏祠。三苏祠位于眉山市城西南隅的一条街巷中。不宽的街道却是来往不断的各种车辆,使这里的交通较为拥挤。这里的“三苏”故居,由明代洪武元年改宅为祠。占地约56800平方米,整座建筑红墙环抱,是一座富有四川特色的古典式园林庭院。 苏氏父子是北宋人,但他们家在眉山定居,却还要早上二三百年。据说唐代有名的诗人苏味道做眉州地方官时曾遗下子孙,传到苏氏父子时,已是眉山城里的世家了。不过三苏故居建成祠堂,则是直到明开国洪武年间才得以完成的。 三苏祠门口有大家熟知的门联“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__ 四大家”。联意气魄很大,但符合苏氏父子的文学地位,并不让人觉得是吹嘘不实之词。 三苏祠的大门,资料记载:建于民国十七年(1928)。门外是纱彀行,大门为三檐歇山式屋顶,面阔三间13.11米,进深一

间5.1米,房通高7.51米。素面台基高0.4米,前饰三级垂带式踏道,后饰三级如意式踏道。筒瓦屋面,正脊两端饰鸱吻,垂脊、戗脊饰龙头和卷草式图杂。门楣上悬挂朱底金字横匾,上镌清代大书法家何绍基所书“三苏祠”三个金色大字。檐柱上对联为“克绍箕裘一代__三苏父子;堪称楷模千秋万代永馨香”,为辽东人姜书阁撰书。门柱支联为“北宋高文名父子;南州胜迹古祠堂”,为已故川大国学院院长,著名教授向楚撰文,四川省文史馆副馆长刘孟伉手书。 走进三苏祠的大门,相继映入游客眼帘的是正殿堂、启贤堂、木假山堂、济美堂为中轴线荷花池岸亭阁徐徐向外展开,显得疏而不散,紧而不促,布局自然流畅。正殿有苏洵、苏轼、苏辙的塑像;启贤堂是苏氏父子的文物陈列室;木假山堂是游人们参观文物后极为理想的休憩场所。东侧有一方水池,池中池水清清,石山峻峭,游鱼飘忽。由池水将绿洲亭、抱月亭、云屿楼连成一组园林。亭小水阔,树密楼奇;西侧一泓池水为“百坡亭”廊桥横断,向北望,透过“披风榭”可见隐于竹林中的东坡卧塑像。 披风榭的建筑造型独特,飞檐冲天,座南朝北。一楼一底,重檐歇山式,四周置飞来椅,北面留7米宽门道。面阔、进深均为9米,房高10米。房面为筒瓦覆盖,正脊有寿字形宝顶饰物,有卷草式图案。据史料记载,诗人陆游来眉州,曾游环湖,登披风榭,瞻仰东坡遗像,写下了《眉州披风榭拜东坡遗像》的诗作。

眉山三苏祠对联 - 名胜古迹对联 -

眉山三苏祠对联- 名胜古迹对联- 三苏天下奇。 方毅题。三苏祠,位于城西南隅,是北宋文学家苏洵及其子苏轼、苏辙祀祠。原为苏氏故宅,明初改建为祠,清代屡有重建和修葺,现存主要建筑有大殿、启贤堂、木假山堂、启贤堂碑亭等 萃父子兄弟于一门,八家唐宋占三席; 悟骈散诗词之特征,千变纵横识共源。 郭绍虞题。八家唐宋:唐宋时期八位散文作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骈散:骈体文和散文 谁吹孤鹤南飞笛;

人唱大江东去词。 刘孟伉题。孤鹤南飞:苏轼《李委吹笛》诗山头孤鹤向南飞,载我南游到九疑。下界何人也吹笛,可怜时复犯龟兹。大江东去: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一门父子三词客; 千古文章四大家。 张鹏翮题大殿。四大家:指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轼。一说指欧阳修及三苏 江山故宅空文藻;

父子高名重古今。 大殿。江山句:出自杜甫《咏怀古迹》诗 拜堂堂父子,三君文章与北宋争传,中原雄视无他手; 看滚滚江流,一代人物是西川特出,山水英奇在此眉。 陈钟祥题大殿 地接锦江,看君君臣臣,有昭烈壮武西乡,一样大名垂千古;文称苏海,叹父父子子,如蓬莱瀛洲方丈,三峰并峙是神仙。

陈逢元题大殿 是父生是子,家学一门,自昔名声弥宇宙; 难兄更难弟,象贤两弟,至今俎豆重乡邦。 蔡宗健题大殿 宦迹渺难寻,只博得三杰一门,前无古,后无今,器识文章,浩如江河行大地; 天心原有属,任凭它千磨百炼,扬不清,尘不浊,父子兄弟,依然风雨共名山。 杨庆远题大殿。宦迹:做官所留下的踪迹。天心:天意。扬

不清,尘不浊:意为任何的人为都不可改变 似此兄弟父子,萃于一门,哪许忌才归造物; 能以经济文章,传之千载,何妨讲学让儒家。 樊榕题大殿 参谒觉殊迟,公昔辅宋摅忠,媲美韩欧,谨慕英风披大箸; 从戎嗟太早,我愿投戈讲艺,再携铅椠,来游此地拜先生。 陈国栋题大殿。摅忠:竭尽忠诚,摅,抒发。韩欧:唐代韩愈和宋代欧阳修。披大箸:披,披览;大箸,大著,指苏轼的作品,箸通著。铅椠:古人写字之具,铅指铅粉笔,椠指木质书板

描写风景的对联大全

描写风景的对联大全【滕王阁】 上联:依然极浦生秋水; 下联:终古寒流送夕阳。 【昆明西山】 上联:置身须向极高处; 下联:举首还多在上人。 【南京莫愁湖胜棋楼】 上联:世事如棋,一局争来千秋业; 下联:柔情似水,几时流尽六朝春。 【杭州观海亭】 上联:楼观沧海日; 下联:门对浙江潮。 【苏州沧浪亭】 上联:清风明月本无价; 下联:近水远山皆有情。 【林则徐福州鼓山】 上联:海到无边天作岸; 下联:山登绝顶我为峰。

【上海豫园得月楼】 上联:楼高但任云飞过; 下联:池小能将月送来。 【清顾复初题杜甫草堂】 上联: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蟠虎卧几诗客;下联: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邯郸吕祖庙】 上联:睡到二三更时,凡功名皆成幻境; 下联:想至一百年后,无少长都是古人。 【福州洪塘金山寺】 上联:日夜长浮,不用千篙争上水; 下联:乾坤屹立,独能一柱砥中流。 【厦门浪屿日光岩】 上联:浪击龙宫鼓; 下联:风敲梵刹钟。 【武夷山小桃源】 上联:喜无樵子复观奕; 下联:怕有渔郎来问津。 【漳州南山寺】

上联:石骨金身何处来,无始无终自在;下联:慈云法雨从空下,亘天亘地悠然。【浙江杭州西湖岳坟】 上联:青山有幸埋忠骨正邪自古同冰炭;下联:白铁无辜铸佞臣毁誉于今判伪真。【杭州西湖灵隐山】 上联:龙涧风迥,万壑松涛连海气; 下联:鹫峰云敛,千年桂月印湖光 【河南周口关帝庙石坊】 上联:做好人行好事; 下联:说好话读好书。 【乾隆题正阳门关帝庙】 上联:作镇统元居五岳之长; 下联:资生合撰妙万物而神。 【关帝庙戏台】 上联:匹马斩颜良河北英雄丧胆; 下联:单刀会鲁肃江南文武寒心。 【杭州西湖三潭印月】 上联:明月自来去绕廓荷花三十里;

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基础考点新题训练09 语言应用场景(基础训练)(原卷版)

专题09 语言应用场景:应用句子、应用文段、应用文章【基础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图是三苏祠楹联,上下联各缺两句,请依文意与对联组成原则,选出甲、乙、丙、丁依序最适合填入的选项:() 甲、器识文章浩若江河行大地乙、父子兄弟依然风雨共名山 丙、只恃得三杰一门前无古后无今丁、任凭他千磨百炼扬不清沉不浊 A.A B.B C.C D.D 2.下面是福州市“城市名片”对联征集活动的获奖作品。下联合适的词语是() 上联:商贸繁荣两塔擎天光禹城下联:________ 三山载福毓榕城 A.人杰地灵B.四季如春C.人文鼎盛D.海面明珠

3.下列对联所描述的人物分别是() ①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①唐代论诗人,李杜以外,帷有几篇新乐府;苏州刺史,湖山之曲,尚留三亩旧祠堂。 ①铜板铁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①谢宣城何许人?只凭江上五言诗要先生低首;韩荆州差解事,肯让阶前盈尺地容国士扬眉。 A.柳永王勃陆游杜甫B.李清照白居易辛弃疾李白 C.柳永王勃辛弃疾杜甫D.李清照白居易陆游李白 4.逸夫舞台装修,正在给台柱选配楹联,在审读文案时,应该排除的一项是()。 A.辨忠奸不外人情天理,思果报即在目见耳闻。 B.六礼未成转眼洞房花烛,五经不读霎时金榜题名。 C.怒骂笑啼皆学问,悲欢归去尽人情。 D.琴瑟春常在,芝兰德自馨。 5.下列选项与对联所涉及的人物对应恰当的一项是() ①定六艺于杏坛,绍虞夏商周之统;藏诸经于鲁壁,开关闽濂洛之传。 ①译书尚未成,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①刚正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幽愁发奋,著成信史照人寰。 ①笔诤时政,心在苍生,万户争传新乐府;堤建西湖,神归东洛,千秋永祀老诗翁。 A.孔子茅盾班固白居易B.屈原鲁迅班固苏轼 C.孔子鲁迅司马迁白居易D.屈原茅盾司马迁苏轼 6.下列标语符合张贴场所要求的是() A.争分夺秒,多拉快跑(某铁路道口) B.严禁吸烟(某卷烟厂厂区) C.失败是成功之母(某考场) D.陡坡,慢!(某盘山公路下山方向) 7.恰当地嵌入书名、地名、人名是写对联的技巧之一。孙伏园悼念鲁迅先生的挽联,就巧妙地嵌入了鲁迅先生的作品名称和主编的刊物名称,意中有意,感人至深。在下面对联的横线处,依次填写作品名称或刊物名称,与原联相符的一项是 踏_______,刈野草,热风奔流,一生_______; 痛_______,叹而已,十月噩耗,万众_______。

名胜古迹对联大全

名胜古迹对联大全岳坟前对: 千秋冤案莫须有 百战忠魂归去来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正邪自古同冰炭 毁誉于今辨伪真 史笔炳丹书真耶伪耶莫问那十二金牌七百年志士仁人更何等悲歌泣血墓门凄碧草似也非也看跪此一双顽铁亿万世奸臣贼妇受几多恶报阴诛 岳庙联: 遗迹镇栖霞洒泪重瞻新庙貌 大旗悬落日撼山愿学古军容 颐和园知春堂联: 七宝栏杆千岁古 十洲烟景四时花 颐和园涵远堂联: 西岭烟霞生袖底 东洲云海落樽前 颐和园戴日腾愉联:

松柏霭长春画图集庆 蓬莱依胜境结构灵光 颐和园澄爽斋联: 芝砌春光尘池夏气 菊含秋馥桂映冬荣 颐和园宜芸馆联: 绕阶苔痕初染碧 隔帘花气静闻香 云南黑龙潭联: 万树梅花一潭水 四时烟雨半山云 云南五华书院联(尹楚珍书):鱼跃龙飞活泼泼地 日华云烂乱漫漫天 近华浦联: 曾经沧海难为水 欲上高楼且泊舟 荆门州当阳县玉泉山关帝庙联:

赤面秉赤心骑赤兔追风驰驱时无忘赤帝 青灯观青史仗青龙偃月隐微处不愧青天 晋祠“别一洞天”联: 石磴登云原有路 洞门迎旭别开天 晋祠圣母殿联: 灵泉浩浩万顷琉璃穷地脉 圣水溶溶九涯珠玉荡天光 晋祠圣母殿联: 沛泽共汾川十里稻畦流碧玉 剪圭分参野千年桐荫普黎甿 晋祠圣母殿联: 溉汾西千顷田三分南七分北浩浩同流数十里淆之不浊出瓮山一片石冷于夏温于冬冽冽有本亿万年与世长清 济南趵突泉二联: 云雾润蒸华不注 波涛声震大明湖 空洞洞天、作飞飞响 活泼泼地、故源源来

济南历下亭二联: 有鹤松皆古 无花地亦香 有亭翼然,纤尘不染。 高山仰止,清光大来。 西湖冷泉亭飞来峰对(俞曲园撰): 泉自几时冷起 峰从何处飞来 西湖白公祠对(阮芸台集李白句): 但是人家有遗爱 曾将诗句结风流 西湖平湖秋月联: 万顷湖平长似镜 四时月好最宜秋 西湖天下景联: 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西湖楼外楼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