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长春市中心城区空间演变过程

长春市中心城区空间演变过程

长春市中心城区空间演变过程
长春市中心城区空间演变过程

长春市中心城区的空间发展

——以人口结构,经济发展为重点

10131711120 李春瑛

关键词:长春市,产业空间分布,人口分布

●长春市空间结构现状

长春市是在规划上发展起来的城市,基本形成了以南北中心轴线为构图中心,方格网兼放射状的组合格局,结构严谨并富于变化。目前,长春市的空间形态总体呈紧密团状,同时在近些年经济迅速发展和区域影响不断强化的作用下,城市形态开始呈现沿对外联系通道指状延蔓的趋势。

同时,长春市的单中心结构仍然非常明显,跟其他的大城市不同,长春市的主要城区都在西南地区的六区,长春市的城市空间发展,不管是交通还是人口迁移,产业上的发展都是西南到东北地区的迁移。这是总体的大趋势。这也对城市空间的健康发展带来很多问题;首先,单中心的吸引使城市向心交通特征明显,城市中心地区的道路路网面临越来越大的交通压力,局部地区已经出现较为严重的交通堵塞;其次,城市中心地区不断涌现的高层建筑逐渐开始破坏了用地的高效利用,还可能会严重浪费土地用地,对特色建筑和历史街道的保护越来越苦难;再者,由于中心区域一直保持着强大的吸引力,城市边缘地区公共设施的配建的动力不足,边缘地区土地价值很难提升,因此单中心的趋势不断强化。

长春市主要行政办公,文化和商业设施均分布在人民广场一带,城市中心区就业和居住人口高度密集,目前在中心地段28平方公里的范围内,集中了长春市31%的就业岗位和40%的居住人口。而且城市中心区仍呈现不断集聚的趋势。用地功能布局呈现较为明显的圈层式的特点。居住生活用地主要布局在建成区中部,工业用地相对集中地分布在城市外围。

●经济产业发展与分布

1.工业产业布局空间特点和演变特征

根据长春市中心城区的人口结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等,运用GIS空间分

析和计量统计等方法,来研究分析长春市中心城区的空间演变过程,特征和规律。

长春市,吉林省省会,著名的汽车城,东北地区重要城市,政府对此的扶持也很多。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中国城市发展主要依靠工业发展,长春也不例外,城市建设在生产性建设为主,以工业先导。城市就是典型的工业城市,虽然东北的工业后来衰退,但是也发展了以同心圆模式的工业规划区。

这一时期,城市空间形态形成了东部,北部,西部工业区,并城市结构形态分为三各等级,分别为工业规划区,工业规划片区,工业街坊。随着工业规模变大,城市规模也日趋壮大,城市功能也日趋完善。长春市的这三个规划区依靠国家优惠的税收政策,充分发展用地以及在管理体系方面的优势,快速推动长春工业发展,汽车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农产品加工产业为支柱的发展。1995年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增长量为3.24平方公里/年,年均增长率为2.7%。2003年城市建设用地增长两位10.65平方公里/年,年均增长率为5.8%。城市建设用地达到240.8平方公里,市区非农业人口达到250.30万人。

(1)在2003年以前工业用地的开发重点是东南方向,主要是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工业空间扩展的重点地区,2003年到2008年阶段,由于2005年长春汽车产业开发区的成立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行二次创业以来西南方向是开

发重点;2008年至2014年阶段,长春市工业用地重心呈现空间有较大的变化性,主要是从西南到东北偏移,长春市北部新城和开放开发先导区提出建设以及长吉一体化的推进。

(2)从长春市工业空间扩展模式来讲,综合以往研究成果,长春市的工业区主要是核心圈层,过渡圈层,近郊圈层和外围圈层,从圈层结构分析,长春市工业空间主要集中于核心圈层与过度圈层,二者所占比重远远大于近郊圈层和外围圈层;从扇面结构分析,长春市工业空间各象限面积比重表现出明显差异性,这些象限在离散程度上有典型的圈层式模式,直到2013年,虽然仍然是圈层式结构为主,但逐渐表现出“圈层式+扇形式”结构演化得趋势。

从上述分析得出,长春市工业空间的扩展呈现出由南向北的空间变化过程,总体空间特征呈现地块整体扩散,主导地域相对集中的趋势,同时其扩展特征变化情况一定程度上也体现出政府宏观调控作用。

2.长春市产业结构的区划分布特征

产业结构,就是指产业各部门,各要素,各环节在地域上的组合与分布;通

俗地说,就是一定地域范围内各产业部门地空间投影。这是一个地域综合概念,它包括一个地域的宏观格局与框架,区域的产业布局及产业的空间组合关系,各级经济中心与周围地域以及城市之间的关系,区域结构与网络关系等。概括来讲,就是可以把产业空间结构归结为核心,外围,网络这三者的地域组合关系。

长春市产业空间结构的发展背景:

①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全球化和区域

化开始相互促进,必然要求区域内,国家某些具体地区首先走向一体化,或者采取若干大城市或大区域联合成群的方式来带动周边小城市和小

区域的形成经济增长带;以中心城市中心区域为依托,以周边城市为外围,实施大都市圈发展战略,提升整个城市群体的综合竞争力。在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长春市要想获得迅速的发展,就必须尽快融入全球生产体系,参与国际分工,同国外企业开展各种方式的合作,因此长春市工业发展要打破旧的分工格局。在城市区域范围内实现经济资源整合,使技术,资本,劳动力在区域内自由流动,进而达到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切实形成大都市区综合优势和整体竞争力。只有这样才

能适应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要求,抓住机遇,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②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长期以来,中国贯彻梯度开发的区域发展战略,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各生产要素将逐渐由东部向西部地区转移,由南部向北部地区转移。国家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加快调整和改造,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的连续产业。又指出并进一步强调了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后背景下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意义。

东北老工业基地使新中国成立后形成的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党和国家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的方针,为老工业基地经济振兴提供了良好的契机。长春市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城市,

加强它的发展空间协调对于长春市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过程中发挥区域增长极作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产业空间结构的整合(按区域)

一,第一产业空间分布

根据长春市农业资源空间分布的特点和规律,第一产业空间布局的调整应以产业资源空间分布为基础,以中心城市辐射为动力,以中心城市国际化为纽带,不断提升第一产业空间形成演化的外向度,将长春市传统农业空间演化为现代生态农业空间;是以城乡统筹发展的布局来发展农工商,产销一体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发展过程中,长春市的都市化也随着经济发展,第一产业以空间地域分为三个圈层。

I.服务化产业圈层

都市生态农业产业区是长春市第一产业空间地域的核心圈层,是农业现代化,服务化,社会化等高层化过程的主要空间,是第一产业空间的服务化产业区,在这一圈层内,以中心城市生态空间消费需求为导向,以周末假日为产业发展的重点,比如旅游业,绿化工业等,在发展城市化的过程中发展产

业。

II.工业化生产圈层

这是长春市第一产业空间地域的中圈,是第一产业的工业化生产圈,主要包括市区向外一个小时距离的区域,包括农安县,德惠市和九台市等区域。在这一圈层内,主要充分利用外围现有的农业资源的优势,还有来自中心区域的资金,人力,技术等功能的优势,发展企业,科技创新,打造自己的品牌,实现集约化的经营,这有利于提高社会效率,实现传统农业地域的产业化大转变。

III.绿色农业圈层

这是长春市第一产业空间区域的外圈,主要是利用松花江干流和支流的水资

源的优势和平原地区地势平坦,黑土肥沃的优势来发展农业,同时对传统农业进行技术的改进,提高效率,大力发展绿色农产品,进行深加工业,加快推进传统农业的专业化发展。

二,第二产业空间分布

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化集团化为依托,以市场经济机制为动力,以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背景,以中心城市工业区域的布局为基础,对卫星城和新城空间建设大力改造,重组的方式培育新的工业增长点,形成中心城区为工业主中心和工业生产管理控制中心,而周边城镇是生产装配基地和劳动力供应地,具体来说长春市第二产业是“二心三带”的放射状空间格局。

i.中心城区的整合空间

中心城区是长春市城市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主体空间,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在第二产业空间地域重组过程,中心城区主要发挥工业中心和生产管理中心的双重作用。在城市化迅速发展时期,长春市中心城区依旧是处于工业生产要素高度集聚的阶段,工业中心区在未来比较长的一段时期会加强其功能和地位。这也能反映出长春市单中心的城市发展模式,工业主中

心长春市中心城区分布着整个市域范围的90%以上,是长春市市域经济发展的主体,形成了单一中心的环工业圈的产业经济空间格局,且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得到了延续。一方面,应该瓦解环状工业圈的空间格局;另一方面应该把中心城区有污染的,落后的工业产业进行向外的迁移,实行工业类型结构的空间组织优化。同时,长春市根据产业升级,中心城区的面积也越来越大,中心城区向东南部,西南部,南部继续扩大,构建现代工业产业园区。

ii.周边城镇区域的整合调控

长春市东北经济区的工业发展是按照长德五工业发展轴带延伸的,是吉林省经济发展轴带北部的主要部分。长德五工业发展轴带,是以德惠,五树为工业发展的主要增长点,主要发展农副产品的深加工工业,起联动作用,成为整个东北经济带的一种亮点。

市中心向九台市的发展轴也就是长九工业发展轴带是长吉一体化发展的基础,也是吉林省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性的区域,同时也使经济带东西延伸扩展,以九台市为中心辐射节点,以沿线各城镇为广阔辐射空间,要接受中心城市的工业外迁,工业在城市中的互补等,构建交通运输业比较发达的配套工业发展轴带。

长春市向西部区域发展就形成了长农(农安)工业发展轴带,这是吉林省西部地区崛起的关键。这是依托西部农业资源的优势,以农安县为工业主要增长点,以沿线各城镇为工业发展的节点,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适当发展农产品的深加工工业,构建长春市农业产业化初级加工工业发展轴带。

人口规模与人口迁移分布

长春市的人口增长速度一直处于较快的状态,一是因为长春城市等级高,是吉

林省的省会,在东北三省工业发展较快,吸引各地的人口迁移。根据《长春市统计年鉴》的数据,2008年,长春市三环以内户籍人口总数达368万,四环内实际居住人口总数超过500万;到2014年长春市户籍总人口达到了756万,三环以内市区人口363万,长春目前已经成为了一个人口集聚的大城市。

这是2007和2015年长春市各区域人口变化图,比起周围地区,市中心

的人口变化程度较大,人口的变化是城市空间变化的最明显的表现,这表明人口向市中心的方向变化,城市空间也渐渐向西南方向演变。人口变化有种种背景和因素。

(1)人口空间扩张因素

1.1历史因素

1860年,东北地区门户被资本主义列强强行打开,在各帝国主义国家向东北倾销工业品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促进了东北地区农牧产品地商品化,打击了原本脆弱地自然经济,同时小商品经济日益发展,殖民经济的发展,导致关内大量破产农民涌入,长春地区人口急剧增加,清政府于1889年将长春厅升级为长春府,成为清政府一级正式地方政权所在地,十九世纪初沙俄和日本相继在宽城附近建立街区并开辟商街,人口约15万。至此,北满铁路附属地,南满铁路附属地,由宽城和商街等构成了长春城市空间的雏形。

1.2产业因素

人口与经济的发展往往是同步的,一定时期内经济繁荣必将促使人口增长,当前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之一是产业集聚,产业集聚同时也伴随着人口迁入,集聚。

以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支柱的汽车产业位于长春市西南部,到2010年,汽车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0%以上,汽车产业作为典型的只是,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不仅可以增大经济总量,更可以带动上下游的第三产业服务业的发展,而作为长春市的主导产业生物与医药产业以及光电子产业则大部分位于长春市南部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以现代服务业,文化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的三点结合的产业体系发展下的同时,长春市增强了各个开发区的活力,也带动了服务业人口的流动,产业集聚效应使得长春市人口有向南部迁移并增长的趋势。

(2)长春市中心城区人口模型分析

长春市城市化进程随时间推移速度会比前几年缓慢,但在大体上是从市中心向外围地区扩展迁移的模式,从人口密度圈层分布来讲,人口密度大体也是从市中心向四周递减。中心城区的人口呈持续平稳增长,但增长率有降低趋势。中心城区十年间的人口增长率高于整个城市的人口增长率,同时更高于市域范围内中心城区外围市2%的增长率。说明中心城区人口变迁是影响长春市整个市区人口变迁的决定性因素。

一环路内用地面积16.42平方公里,至今实际居住人口达51.68万人,人口

密度为3.15万人/平方公里。

一二环路之间用地面积54.33平方公里,到至今,实际居住人口达75.12万人,人口密度1.38万人/平方公里。

二三环路之间用地面积为92.11平方公里,至今实际居住人口达85.76万人口,人口密度0.93万人/平方公里。

三环路以外用地面积606.40平方公里,至今,实际居住人口达55.21万人,人口密度0.09万人/平方公里。

以上是中西城区人口空间分布特征,老城区人口相对密集,外围人口相对疏松。但是近几年人口呈现由旧城中心持续向外迁移的趋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市更新速度的加快,城市交通更加便捷,很多居民打破了传统居住在拥挤的旧城中心区的习惯,逐步搬迁到地价相对较低,交通条件较好,居住环境优良,配套设施齐全的旧城中心区外围。根据长春市计划生育管理局的历年人口统计数据,中心城区46个街道中,在过去的十年间有明显增长的街道有16个,下降的共计有13个。同时,对比长春市各级环路内人口的变化情况,总结出可以看出对比:

一环路内,十年内减少5.02万人,增长率为-8.8%。

一二环路之间,十年内人口增加6.92万人,增长率为9.36%。

二三环路之间,十年内增长29.22万人,增长率68.27%。

三环路之外,十年内增长26.07万人,增长率为68.19%。

所以,近十年二环路以内总人口基本持平,而二环路以外增加了55万人,二环路以外是城市建设的主要热点,也是城市人口增长的主要承载地。

(3)人口密度空间分析

就市区人口密度来讲,老城区人口相对密集,外围人口相对疏松,根据调查,长春市中心城区39个街道十年间人口密度变化趋势可以,在1997年密度在5万人/平方公里的街道有4个,且均分布在旧城区。但是过了近十年后人口密度在5万人/平方公里的街道只剩下1个。十年间旧城区的密度从平均3.47万人/平方公里下降到3.15万人/平方公里。

与此相比,新城区人口密度逐渐升高,人口密度向南和西南地区增长较快。人口密度在城市南部和西南部增长较快,特别是西南部,增长比较明显。同时城市东南部和城市北部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在城市中心城区范围内边缘地带分布的乡镇人口密度比较低,人口密度大多介于300~1500人/平方公里的较低水平,表明这一地域城镇化水平不高,

人口密度提升空间较大。

总结

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是一项揭示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形态,演化机制,并探讨相应的调控理论,调控模式及调控措施的理论性,应用性相结合的基础研究。多角度探讨城市的空间结构的形成演变规律对发展我国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

以及空间形态的发展有积极影响。

长春市自建国以来城市空间演变有不同的发展阶段和特点,长春市空间结构经历了从单中心向多中心迁移和变化的过程,由同心圆扩展向轴向扩展相结合,由紧密型向放射状蔓延。其中本文是从工业发展,大型商城的分布和人口迁移分布规律来解释。

长春是工业产业空间大体上是经历了“东南方向-西南方向-东北方向”大

规模的迁移开发过程,长春市工业用地在部分近邻区域有集聚性,工业空间集聚程度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U”型趋势。其实,工业用地集聚大体呈现相对稳

定性的状态,西北地区,东北地区以及西南地区是长春市工业用地集聚地;工业用地的演化特征上,长春市工业空间呈现“主要地区集中-交通轴向扩展-

轴线间指状填充”的特点。

长春市城乡二元结构显著,区际协调性不强而且信息化没有得到及时的响应,因此产业空间分布南北差异过大,各类开发区分布零散,在市域范围内第一产业分布较为均衡,第二三产业高度集中于市区,市区内产业分布呈“圈层状”,并且以“摊大饼”的方式向外扩张。产业空间结构整体比较合理,中心区“退二进三”进程加快,开发区会成为南部新的经济中心,县域工业将进一步发展,“长吉整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中心城区的人口变迁是影响长春市市域人口变迁的决定性因素。长春市中心城区人口呈持续平稳增长,但增长趋势减缓。与之相反,由于中心城区强烈的吸附作用,使中心城区外围临近乡镇人口不断向中心城区集聚,造成这些乡镇人口的相对下降,这表示城市人口郊区化;从人口密度分析,长春市目前依然是一个单中心城市,其核心区仍然是城市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但人口从旧城区向新城区迁移,人口向外疏散。从人口重心来看,中心区人口总体上向西南迁移,这与城市的主要发展方向也一致,从人口迁移速度来看,相对缓慢,长春市中心城区建设发展总体相对均衡。

最新-简述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 精品

简述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 一、引言20世纪90年代初著名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通过发表的《收益递增和经济地理》开始了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 新经济地理学最大的闪光点就是在一般均衡中加入了空间要素。 在分析经济活动集聚、扩散的动力时,制度因素和运输成本得到重视①。 本文采用新经济地理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去探讨集聚和扩散的来源、城市的形成及演化非常有意义,研究将更具科学性并能提供更为现实的理论依据,帮助我们得出更现实的结论。 二、新经济地理学下的集聚扩散机制一分散力源于市场拥挤效应、城市拥挤效应和知识溢出经济空间内并不只存在集聚,如果一味集聚,那么经济活动将会集中在一点,这是不现实的。 因为大部分要素和市场所在地不同、土地的非移动性就会产生运输和贸易成本,拥挤效应和外部性会产生分散力。 第一,②的核心边缘理论模型认为产业扩散的推动力是市场拥挤和农业人口的非流动性。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就业市场供大于求,会降低名义工资。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中心城市的劳动力会向名义工资高的地区流入,产业在空间分布上趋于分散。 第二,③认为,产业集聚到一定程度会给集聚区带来以下负效应地价居高、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产业会向新的地区转移,形成产业扩散。 环境污染和交通拥堵等城市拥挤效应会增加企业的成本,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企业会转移到低成本的地区。 第三,知识溢出、技术溢出也是分散力的来源。 知识和技术在一定的区域内共享,降低其他企业的研发成本。 为避免竞争,一些科研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就会迁出聚集区,向企业少的区域扩散,形成分散力。 二集聚和扩散力量的拉锯战改变城市空间形态———二力博弈能够引起产业集聚的向心力得到新经济地理学和空间经济学的重视,而这种产业集聚能够引起经济活动和要素空间分布的差异,这种差异的存在造成产业集聚程度的不同。 离心力促使厂商在地理上扩散。

上海市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及预测

上海市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及预测 邓悦1 , 王铮1 ,2 , 熊云波1 , 王凌云1 , 吴健平1 , 宋秀坤1 (1.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动态过程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62 ; 2. 中国科学院政策与管理研究所,北京100080) 摘要:该文研究了浦东开发以来上海市中心城区空间结构的演变。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电 子地图、统计数据和遥感图象,对上海市的人口重心、商业重心进行计算,以考察上海市城市空 间结构的演变。并利用马尔可夫链和神经网络两种方法预测了上海市中心城区2002 年和2005 年的土地利用结构和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 关键词:上海市; 空间结构; 预测 引言 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的各要素在空间的分布形式[1 ] 。依据地理学的观点,可以按城市 的外部(p hysical) 形态和人文(human) 形态来考察[1 ] 。从外部形态来看,城市的空间结构主要表现为土地利用的结构和空间分布形态,这是城市空间结构领域内的研究热点[2 ] ,因为数据容易获得,容易描述。而城市的人文形态空间结构常常被忽视,包括城市人口分布的空间结构、城市经济的空间结构等,虽然偶尔有文献提到这方面,但是也仅仅是定性描述,缺乏定量计算[3 ] 。将城市空间结构的外部形态和内部形态联系起来,进行动态研究的文献就更少了,华楠,江景波对城市土地动态利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4 ] ,但是仅限于土地利用的数量结构,并未涉及空间分布。 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也是中国城市空间结构领域学者研究的重要客体。改革 开放以来上海发展迅速,城市的空间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土地利用上表现尤其明显, 预测这种变化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近来,吴建平,梅安新等利用航空遥感图像对上海市城市土地利用状况作了基础性研究[5 ] ,为深入探索提供了依据。吴志强(2000) [6 ]对上海市的城 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房国坤等(2000) [7 ]对城市扩张对环境的影响作了可喜的工作。这些文章对上海市土地空间结构的定量研究打开了良好的局面,但出发点大都限于土地利用。 有关上海城市人文形态空间结构的定量研究则少之又少,影响了上海市城市空间结构研究 的平衡发展,在这少量的研究中有张善余对上海市人口分布势态的定性研究。[8 ] 本文根据上海市土地利用遥感航片、商业数据和人口指标,研究了上海市城市空间结构的外部形态和人文形态。由于篇幅所限,本文有重点地研究了上海市人口重心和商业重心 的动态变化,并对城市中心区土地利用结构和分布状况进行了预测。本文之所以将这两个 题材联系起来,是因为考虑到两者都是城市空间结构领域内的重要问题。 本文结构如下:第1 节是上海市人口重心和商业重心位置的演变;第2 节对上海市土地 利用数量结构和空间结构进行预测。第3 节给出结论。 1 上海市人口重心和商业重心 1. 1 算法 首先需要说明重心和中心的区别,中心是指某要素占较大比例或某方面有重要地位的 地区;重心的概念来源于物理学,原指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合力作用点,引申为某地区某 要素的加权几何重心。形象而言,上海可以有若干个商业中心:南京路、淮海路、四川北路、徐家汇,但商业重心只有一个;同样的,人口中心也可以散落在各个区,但人口重心也只有一个。关于上海市人口中心和商业中心的文章较多,本节则讨论人口重心和商业重心问题。 本文利用丁金宏(1996) [9 ]发展的人口重心计算模型,并推广到商业重心的计算。数据 采用上海市统计年鉴的人口数据和商业数据,其中浦西的人口数据从1990 年开始至1998 年,商业数据从1995 年开始至1998 年;浦东的人口数据从1994 年到1998 年,商业数据只

区域空间结构演进理论研究综述

区域空间结构演进理论研究综述 赵国锋1,段禄峰2 (1.西京学院西安 710123;2.西安邮电学院产业经济研究所西安710061) 摘要:“空间”是人类进行社会经济活动的场所,是任何公共生活形式和权利动作的载体。 经济发展推动区域空间结构的演进与成长。通过对区域空间演进理论的梳理,了解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的规律、机制与手段,进而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促进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 发展。 关键词:区域;空间;理论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The Review to Evolution Theory of regional Space Structure ZHao Guofeng1, DUAN Lufeng2 (1. XiJing University, Xi’an, 710123 China; 2. Institution of Industrial Economics, Xi’an Institute of Post and Telecommunications, Xi’an, 710061 China) Abstract: Space is the place for social and economic activities, and also the carrier for any form of public life and right movement. Basing on the theory of regional space evolution, we can understand the rule, mechanism and method of regional space structure. The evolution and growth of regional space structure is promoted by economy development. We can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population, resource, environment by some effective measures. Key words: region; space; theory 收稿日期:2011-5-21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项目(11JK0053) 作者简介:赵国锋(1975—〕,男,陕西宝鸡人,西京学院思想政治教育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城市与区域经济管理,科学技术与经济。

南京近30年人口空间格局演变与机制研究_牟宇峰

第22卷第8期 2013年8月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 the Yangtze Basin Vol.22No.8 Aug.2013  南京近30年人口空间格局演变与机制研究 牟宇峰1,2,孙 伟1,袁 丰1 (1.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08;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摘 要:人口分布是人口发展过程在地理空间中的表现形式,研究人口空间布局的时空演变过程,揭示其中的规 律,确定影响因子,对引导人口合理布局,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指导作用。以南京市为研究 区域,1982年、1990年、2000年和2010年数据为依据,采用行政区划法、圈层方向法、空间插值法和热点分析法,从 四大区域、区县、乡镇街道和网格等不同层次分析了南京近30a人口空间格局演变过程;总结出人口格局演变的六 大特征;最后,从经济发展水平、自然地理条件、产业优化升级与布局调整、新城和开发区建设、交通便捷程度、公共 服务水平和设施配套、工作选择、居住空间选择、城市空间发展政策与城市规划等方面阐释了南京人口格局演变的 机理,并通过回归模型加以实证。 关键词:南京;人口格局;演变,机制 中图分类号:K90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227(2013)08-0979-10 收稿日期:2012-08-06;修回日期:2012-12-07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KZZD-EW-06-03) 作者简介:牟宇峰(1983~ ),男,辽宁省朝阳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城市发展与区域规划研究.E-mail:yfmou@niglas.ac.cn 作为人口发展过程在地理空间中的表现形式, 人口分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1],受到市场机制[2]、政策调控[3]、产业发展[4]、科技创新[5]等因素的影响;反过来,它也会推动经济发展、加速城市化进程[6]、改变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7]、优化城市发展空间[8]、提升产业结构[9];另外,还可能引发资源能源紧张[10]、生境破坏[11]等问题。因此,研究人口空间布局的时空演变过程,揭示其中的规律,确定影响因子,对引导人口合理布局,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 学者们对人口空间格局演变的研究比较丰富。高向东等[12]分别运用行政区划法、自然标识法、圈层距离法和方向距离法分析上海市1990~2000年人口变动情况,结果表明10a间城市中心人口骤减,郊区人口猛增,人口郊区化显著;黄荣清[13]和周尚意等[14]分别利用人口密度、集中指数和变异系数及沃尔克人口中心和洛伦兹曲线来刻画1980年以来北京城市化过程中人口的分布变化情况,指出北京人口正在由向心集聚向离心分散转变;姚华松等[15]运用区位熵方法系统分析了近30a广州流动人口分布的规律,认为流动人口具有近郊指向性,受教育水平较高的人主要分布于新区,以户籍为代表的集聚区已经显现;冯永玖等[16]应用分形理论,计算了人口分布的盒子维值、相关维值及其相关系数,结果表明,上海区县人口分布分形状况明显,不同圈层的人口分布分维值表现出不同的时间演化规律。 在机理研究方面,张善余[4]认为产业结构调整引导了上海人口的郊区化;U.S Department ofCommerce[17]和蒋达强[18]通过对人口与住宅的时空分析,得出了两者密切相关的结论;高向东等[19]的研究表明,城市交通发展和旧城改造加速了人口格局的改变;谢守红[20]把限制广州人口分布的主要影响因子总结为自然条件、行政区划和城市空间发展政策;齐晓娟[21]将影响人口分布变动的机制归因于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杨芸等[22]的研究表明,城市规划建设和土地有偿使用改变上海人口空间分布格局。 通过文献梳理,作者认为目前对城市人口布局的研究仍存在以下几方面不足:首先,在研究对象上,主要集中在特大城市,如北京[14]、上海[12]、广州[23],对南京等大中城市的人口空间分布研究相对较少;其次,在基本研究单元划分和研究方法上,主要以行政区为基本单元,如区、县[24]或街道、镇[25],对数据进行空间分析,缺少在栅格层面对人口分布的系统空间分析,难以表现行政区内部人口分布和变动状况;第三,在研究时间段选择上,选取的时间跨度短[26]或只研究某一时间节点上的人口格局[27],

我国产业政策演变

我国产业政策演变 摘要:产业政策(industrial policy)是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和社会目标而对产业的形成和发展进行干预的各种政策的总和。产业政策的主要功能是弥补市场缺陷,有效配置资源;保护幼小民族产业的成长;熨平经济震荡;发挥后发优势,增强适应能力。我国产业政策主要是在国内外经济发展大环境的基础上并根据国内区域的具体情况进行制定和实施。其沿着产业空间布局政策、产业结构政策和产业组织政策三方面进行演变和发展。 1.产业空间布局政策。即产业空间配置格局的政策。这一政策主要解决如何利用生产的相对集中所引起的“积聚效益”,尽可能缩小由于各区域间经济活动的密度和产业结构不同所引起的各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我国产业空间布局政策主要路径是“公平优先的均衡产业布局战略(即“逆梯度配置”)——效率优先的非均衡产业布局战略(即“顺梯度配置”)——区域协调发展的产业布局战略——未来包容性发展的产业布局战略(即“产业布局一体化”)。我国产业组织政策、产业结构政策,主要是在空间布局政策大背景下进行的。因此在产业空间布局背景下探讨探讨产业政策比较贴合实际。 1.1公平优先的均衡产业布局战略。 20世纪50年代初期到70年代后期。此时正值新中国成立不久,经济百废待兴,沿海地区相对与内地来说由于区位和历史原因经济发展相对较好。国家为了缩小内地与沿海的地区差距,加大了对内地的经济发展力度。由于我国工业基础薄弱此时国家采取的产业政策主要是配置重大工程项目来缩小与沿海地区的差距。“一五”(1953-1957年)、“二五”(1958-1962年)至“四五”计划时期(1970-1975年),在西部地区展开了大规模以重化工业优先增长为中心的工业开发。重点是优先发展钢铁、电力、煤炭、石油、有色金属和机械设备制造等产业初步形成了我国工业布局的骨架雏形。

2012-城市问题-中国城市空间格局的演变-

〔文章编号〕1002-2031(2012)07-0002-05 中国城市空间格局的演变 孙久文焦张义 〔摘要〕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始于建国初期,由于受到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影响,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以此为依据将 建国以来中国的城市化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研究了各阶段城市空间格局的变迁。研究发现,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之前,西部地区新增城市数量和城市化速度高于中东部地区,东部地区的城市化速度最慢;从改革开放之后到本世纪初,东部地区经历了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中国城市发展的总体格局呈现出东部快于中西部、南部快于北部的发展特征。 〔关键词〕城市空间格局;城市化;区域发展战略〔中图分类号〕F299.21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孙久文(1956—),男,汉族,北京市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城市经济;焦张义(1982—),男,汉族,河南安阳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0zd&023)———调整区域经济结构促进国土开发空间结构优化研究。〔收稿日期〕2012-02-12〔修回日期〕2012-03-21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开始于建国初, 1949年中国拥有城镇人口5765万人,农村人口48402万人,城镇化率为10.64%,城镇人口仅占全国总人口数量 的一成。经过60年的发展, 2009年中国的城镇人口达到62186万人,农村人口71288万人,城镇化水 平由10.64%提升到46.59%,城市人口数量增长了5.5亿。可以说,中国正在经历着世界城市化史上规模最大、背景最复杂、受益人群最多、不确定性也最大的城市化历程。 受国家区域发展政策的影响,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在改革开发之前,中国的城市化经历了1949-1957年的健康发展时期、1958-1960年的过度城市化时期、1961-1978年的城市化停滞时期三个阶段 [1]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城 市化进入了持续稳定的快速发展阶段, 1996年之后中国进入了城市化的中期阶段,农村人口的绝对数量开始减少,此后城市化率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导致中国城市空间格局的一系列变化,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大城市和超大城市不断涌现;二是新兴城市不断出现,城市数量急剧增加,集中表现为东南沿海三大城市群的出现以及东、中、西部地区城市数量比例与城市人口比例的剧烈变动。 一建国初期均衡发展战略下的城市空间格局 建国初期,出于政治、国家安全以及经济均衡发 总第204期 城市问题2012年第7期 DOI:10.13239/j.bjsshkxy.cswt.2012.07.010

焦作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

焦作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 焦作的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城市因矿而兴,城市沿道清铁路发展。1904年,英国福公司在焦作建矿,焦作作为煤炭城市得以建立,煤炭转运与盈利依赖于道清铁路,矿区城市的建设围绕着铁路站建设,并逐步沿铁路向东西向发展。 图1民国时期,道清铁路与焦作早期矿区城市的建设 图2建国初焦作城区扩大并沿东西向发展,中站、马村区沿铁路线建设 第二阶段:铁路运输网络逐步形成,城市继续东西向拓展。近代,焦作的煤炭产业达到繁盛,1970年代建设焦柳铁路,1980年代建设新月铁路,共同构成晋南豫北煤炭产区的铁路运输网络,这一时期,在中心城区以及市域,城市均沿铁路线发展。

图31980年代,中心城区向南发展跨越了焦柳线(原道清铁路线位),新月铁路及新的焦作站成 为影响城市格局的重要因素 图4建国初焦作城区扩大并沿东西向发展,中站、马村区沿铁路线建设 第三阶段:伴随煤炭资源枯竭,城市跳出东西向延展的模式,向南拓展。进入1990年代,煤炭开采濒临枯竭,焦作向综合型城市转型,并取得了显著成效,铁路和矿区对于城市发展的影响明显减弱,中心城区不再继续东西向延展的态势,而是开始跨月新月铁路向南发展。通过在城市南部建设焦作新区(原焦作高新区),引擎城市综合转型。

图5 1990年代,中心城区向南发展的态势出现 图62000年,随着高新区的建立,中心城区跨越新月铁路、向南发展的态势更为显著 纵观焦作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可以看出,从城市建立至1990年代,城市的主导产业以煤炭开采及加工为主,空间结构呈现出沿煤炭运输铁路线东西向拓展的特征,伴随煤炭资源的枯竭,城市开始向综合型城市转型,城市开始跳出既有格局,向南拓展,对接省会郑州。

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4长江口北岸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4 Land-Use Spatial Pattern Change and Driving Force Analysis of the North Branch of Yangtze River Estuary 区域尺度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是当前LUCC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主要研究内容是利用遥感和GIS技术监测土地利用动态过程,分析土地利用变化的各种驱动力,从而揭示土地利用变化机制。本章分别使用参数构造法和景观指数法,分析长江口北岸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过程,并进行了长江口北岸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4.1区域概况(General Situation) (1)积沙成陆史 启东全境系长江口不同时期河相、海相沉积平原。汉朝以前,这里还是江口海域;清代中叶前,长江口崇明北侧陆续涨出小沙洲,至清末连成一片。因成陆参差,因而曾分属三个县管辖。北部吕四地区,宋、元、明、清时属海门,1912-1942年间属南通县;中部原属海门县;南部原属崇明,称祟明外沙。1928年3月,北部、中部、南部三地合并分设启县,1989年11月启东撤县建市。因在江北大陆最东端,且沙洲还在向东接涨,乃有“启吾东疆”之意。(启东土地管理志,1999) 长江河口向海推进的模式与速度的变化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气候变化及其长江来水来沙量的变化、河口两侧淤积侵蚀强度的变化,以及沿江人类活动功效的变化,海平面及潮位与涨落潮流作用强度的变化等(杨达源,2006)。启东土地资源坍涨不定,沧桑变迁,除通吕水脊区成陆千年以上外,大部分是几百年间坍而复涨之地。但总的趋势是,长江以年平均32400立方米/秒流量入海,含沙量达4.5亿吨以上。到了江口,江面开阔,流速缓慢,泥沙易于沉积。遇上含有电解质的海水,生成大量胶态浮悬物质,又加速了凝结沉淀,海底逐渐升高。江口两侧经水力推动回旋形成沙嘴。沙嘴接涨沙洲,不断延伸,由此形成了江海平原。按成陆先后大体分为3块:倒岸河以北(通吕水脊区),为一千多年前的东布洲范围,14-18世纪,长江主泓道北移,经三次大规模坍削,江岸线退至倒岸河一线,这一块属长江古沙洲;倒岸河以南大片土地,是近二三百年坍而复涨之地。18世纪初,长江主泓道南迁,北岸涨出许多沙洲,逐渐成陆。沿海的东元(东部)、近海、向阳、东海镇等地,均属近海湾海积,是近百年来淤积成陆的。 (2)地理位置

银川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演变与发展研究

〔文章编号〕 1002-2031(2006)07-0041-04 银川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演变与发展研究 王晓燕 〔摘 要〕 城市空间形态的发展演变可以直观地反映出城市形成的渊源,并据此推测城市发展的未来。以我国西部城市银川市为例,对其发展各个时段的内部空间演变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而为城市空间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城市空间形态;演变机制;银川市〔中图分类号〕 T U984;F713 〔文献标识码〕 A 〔作者简介〕 王晓燕(1974—),女,汉族,山西运城人,宁夏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城市规划和区域规划。 〔收稿日期〕 2006-03-13〔修回日期〕 2006-06-26 一  银川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 1.古代为横向发展、均衡对称的矩形城廓银川自公元前119年始建。公元1033年李元昊称帝,建大夏国,定都兴庆府(今银川旧城),城市开始大规模发展,城市空间形态开始形成。 兴庆府城池位于淤积而成的高地上,四周湖沼星罗棋布。因受南北湖泊群的限制,只能横向发展,成为东西长、南北短的矩形城郭。城市平面具有均衡、对称的特点。至明代,城市规模扩大,但城市空间形态基本未变。 2.清乾隆年间形成新、旧双城空间格局 清雍正年间,设镇守总兵驻扎宁夏府,并于府城外东北五公里处筑“宁夏满营”。乾隆三年,宁夏遭遇八级大地震,府城、满城均遭毁灭性破坏。乾隆五到六年,修复府城,城市空间形态未发生大的变化。 满城移建于府城西15里,即“新城满营” (今银川新城)。至此,新旧双城空间格局形成,并延续至今。 3.计划经济时代“哑铃状”城市形态 1958年包兰铁路修建,火车站选址在新城西 侧。另外考虑到旧城所在地带为地震断裂带,周围均为灌溉良田;而城市以西的新城周围地区多为荒地,具有很大的用地潜力,所以在包兰铁路以西建设了“新市区”,开辟了城市发展的新空间,进一步强化了新、旧两片城区的空间格局。但是,由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城市整体功能比较弱,建设规模有限,因此城市基本上是在东西两片的基础上发展,是一种大范围的分散与小片区的集中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4.改革开放后的带状组团式城市空间结构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城市发展进入一个较快的阶段,城市形态上逐步走向带状组团结构。迈入新世纪后,银川市在国家和自治区的支持下,进行了行政区划大调整,撤销了原老城区、郊区、新城区,从东至西成立了兴庆区、金凤区、西夏区。银川市城市规  总第135期 城市问题2006年第7期

广州城市空间形态发展演变的历史特征

第23卷第3期 V o l .23N o .32002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学报Journal of Q ingdao Institute of A rch itecture and Engineering 广州城市空间形态发展演变的历史特征 Ξ 王媛1,王柬罡2,崔海鹰3(1.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广州510060;2.青岛市公路管理局,青岛266101;3.青岛市李沧区房产管理二处,青岛266100) 摘 要:就我国历史上的几个重要阶段,对广州市城市形态的形成、发展和演变特征进行探讨,总 结了广州城市形态发展的历史特征及演变规律,以利于今后城市总体发展规划中,吸取历史经验、 寻求规律、继承与发扬城市传统文化,体现岭南历史文化名城特色. 关键词:广州,城市,空间形态,发展 中图分类号:TU 2098.1 城市形态是城市总体的物质形状和文化内涵双方面特征和过程的综合表现.城市空间形态则是指各种物质要素在城市总体层次上的空间组合关系,它包括城市本身的空间布局、空间形式、空间规模等直观的物质环境表现,它的演变具有时间系列的动态过程.只有把握住城市空间形态的总体特征及其演变过程,揭示出城市内外部诸要素相互间的关系及其发展规律,才能为城市规划的发展提供指导和借鉴作用.1 秦汉时期城市空间形态 秦汉时期——最早的广州城. 公元前214年(秦33年),秦始皇在岭南设南海郡,广州(番禺)为南海郡治,任嚣任郡尉,建城郭番禺城.番禺就是最古老的广州城,从任嚣建城(公元前214年)至今已有2215年的历史了[1]. 秦至二世而亡,赵佗继任嚣自立南越国而称王,把任嚣城扩大到周长10km 的大城,俗称“越城”或“赵佗城”,南越都城的建设是广州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有规划的建设(见图1)[2]. 图1 南越国都城城址示意图汉平南越后,中央皇权加强了对岭南的统治,使岭南土著 民族在接受较高文化的影响中,而逐渐“汉化”和发展起来了. 东汉末年,广州虽亦遭战乱,但商业繁荣,居民富足.《南 齐书,州郡志上》有云:“广州,镇南海,滨际海隅,委输交部,虽 民户不多,而狸獠猥杂……卷握之资,富兼十世”.所以当时的 交州刺史步骘将其州治从苍梧郡广信(今梧州)搬到广州,重 修“越城”的西半部,并把城向北扩展,所以历史上也称步骘 城.而广州的正式定名应在三国孙吴时代. 2 隋唐南汉城市空间形态 隋唐南汉——广州城的开元盛世. 隋初经济一度发展,因而大兴土木,开运河、建造宫殿,沟 通南北交通,成为历史上不可磨灭的功绩[3]. 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一个高潮,出现了贞观、开元 盛世,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人口增加、城市的发展达到了一个Ξ收稿日期:2001-10-30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课标要求】 1.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的原因。 2.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模式的特征。 2.理解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因素。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会通过地图和材料来获取和评价地理信息。 2.掌握能够运用地理原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到问题的能力。 2.帮助初步树立正确的城市发展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 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形成及影响各功能区布局的因素。 【教学难点】 经济和环境因素在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形成中的作用。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比较法与案例分析法。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城市各功能区有了初步的了解。在城市内部,不同功能区的组合形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也是处于不断的发展和演变之中的。 一、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一)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阅读教材21、22页“阅读”部分内容,观察比较三种地域结构模式的形态有何不同、有什么共同点 【归纳小结】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1.概念: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与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称为城市地域结构。 模式城市内部结构模式的形成城市的内部结构形态特征示意图 同心圆模式城市各功能区经过不断侵入和迁移;呈同心圆状自 核心向外扩展,一般由5个同心圆组成 城市形态集中紧凑,城市的功能区围绕市 中心呈同心圆状分布 (图a) 扇形模式在小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影响下,城市各功能区出现 沿着交通线呈扇形或楔形向外扩展的趋势 城市各功能区呈扇状向外扩展(图b) 多核心模式随着城市不断向外扩展,范围越来越大,原有市中 心区由于地价高、交通和居住拥挤等原因,使得远 离中心的郊区也出现了新的核心,城市围绕不同的 点,发展形成多核心模式结构 城市并非依托单一核心发展,而是围绕着 几个核心形成中心商务区、商业区、住宅 区、工业区、相对独立的卫星城等多种功 能区,并由它们共同组成城市地域 (图c)

市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调整规划

市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 调整规划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前言 “十一五”时期(2006年—2010年)是首都抓住奥运会举办、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的战略机遇,充分发挥首都资源优势,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走高端产业发展之路,提升“四个服务”的水平和能力的关键时期。《北京市“十一五”时期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调整规划》提出了“十一五”时期首都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调整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提出了发展高端、高效、高辐射力产业的重点任务、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及若干特色产业集聚区的产业布局,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是首都“十一五”时期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调整优化的重要依据。 本规划的主要编制依据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务院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的批复。 一、回顾与展望 (一)发展回顾。

“十五”期间,北京市认真贯彻落实“十五”规划的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布局调整,经济总量显着增长,为“十一五”时期经济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经济总量显着增长。 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亿元,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457美元,突破5000美元。第三产业成为拉动首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增加值达到亿元。第二产业保持较快增长速度,工业成为首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2005年增加值达到亿元。第一产业进一步优化,成为首都经济发展的重要补充,2005年增加值为亿元。 2.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一、二、三”产业所占比重从2000年的%、%和%,变化为2005年的%、%和%。以金融保险、商贸物流、信息服务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已成为北京服务业发展的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在首都经济中的地位得到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软件、显示、集成电路等附加值较高的产业领域逐渐成为新的增长点。以现代制造业为基础、以都市型工业为重要补充的新型工业结构已初步形成。 3.重点产业加速发展。 以金融、商务服务、信息服务、软件、汽车等为代表的重点产业成长迅速,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一个多领域支撑的新型产业格局正逐步形成。按照2004年经济普查统计,金融业主营收入超过4100亿元,商务服务业主营收入实现1100亿元,信息服务业主营收入实现537亿元,软件业主营收入实现313亿元,汽车产业销售收入超过550亿元。

区域植被空间格局分布演变与

区域植被空间格局分布与成因分析 (以石河子玛纳斯县和乌鲁木齐昌吉为主) 石河子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刘章锋 1.1植被群落的演变 根据参考历史文献资料和图片资料的基础上可以认为玛纳斯河流域的植被类群:1、在未开垦以前冲积平原上灰漠土农田的原生植被可能是琵琶柴群落和梭梭群落2、山前带灰漠土(成土母质为黄土)的原生植被为博乐塔绢蒿---盐生草群落3、潮土农田的原生植被可能是琵琶柴群落、芨芨草群落和芦苇群落,依据地形部位确定其具体的群落类型4、、草甸土农田的原生植被可能为芨芨草5、群落风沙土农田原生植被是梭梭群落6、沼泽土农田原生植被是芦苇沼泽7、盐土农田的原生植被是盐生灌木群落8、绿洲边缘沙漠的原生植被为梭梭群落和白梭梭群落。 在荒漠地区,气候变化具有相对一致性,土壤的差异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荒漠植被景观具有较大的异质性,由于大规模的开垦,荒漠地区植被景观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尽管原生植被遭到破坏,但是土壤状况相对于开垦前几乎没有发生改变,可以利用未开垦地方保存下来的残遗植被,分析土壤和植被之间的指示关系并利用这种关系复原开垦前的原生植被。 首先,土壤类型和格局在近50年以来变化较小,在玛纳斯地区广泛分布的是灰漠土,这说明在开垦前研究区植被主要是荒漠植被,其他的沼泽土和草甸土也能反映原生植被,潮土作为一种人工土壤,是由沼泽土、草甸土以及灰漠土发育而成的;其次,研究区土壤类型的边界比较明确E,成土母质由黄土、风成土和冲积物质组成;最后,研究区的植物种类组成和群落结构都十分简单,据优势种可以很好地确定其植被类型。 1.2植被格局变化原因 玛纳斯绿洲在时空分布变化上表现为:1、20世纪50年代以前,湖岸、河谷平原、冲积平原、冲积扇型天然绿洲广布,主要有湖泊、草地、胡杨林、河谷林等类型;(2)50年代以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在石河子垦区进行“屯垦戍边”,致使区内耕地、园地、城镇居民点、水库等人工绿洲的面积扩大,草地、林地、湖泊、河流等天然绿洲面积缩小;(3)在水、土资源开发中,利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的平沙地,草灌丛沙堆、沙丘间洼地发展耕地、果园,在冲洪积扇上部戈壁沙滩上建设城镇、工矿,修筑安集海、蘑菇湖、大海子等平原水库引起库周地下水位升高,致使荒漠草地沼泽草地演替,从而使荒漠变为绿洲;(4)平原水库坝后和西岸大渠沿线的耕地,因地下水位上升发生沼泽盐渍化,而弃耕沦为

上海产业空间布局的演变和优化建议_于欢

业联盟内的研发机构,建立健全相应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再者,.鼓励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利用建立的研发平台对引进的技术或知识产权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企业高校科研人员合作技术攻关,加速企业人才建设,同时提升高校老师融入生产实践,从而具备从实践中发觉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大力推进合作攻关 产业示范区的高校、科研院所的数量及科研实力居安徽省首位,在科技成果及知识积累、人才储备、实验手段、信息来源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但科研与市场的结合还不够紧密,特别是与科教发达地区相比差距显著,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其次,产业示范区的企业虽然具备一定的资金基础、产业化实力和市场运作能力,但企业的研发能力还有待提高,借用外部创新资源的能力尚需加强。为此,政府部门应该积极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大力推进合作攻关。其次依托重大科研项目、重点学科和科研基地的建设项目、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项目,加大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力度,为企业培养定向人才。 三、结论 本文首先详细分析和总结了皖江承接产业示范区内高校与企业的发展现状及其特征,然后系统地展现了校企合作中企业合作和校方的合作动机、合作内涵和合作形态。进而,以此为基础,系统的阐述了皖江承接产业示范区内校企合作所可能采取的合作模式,如企业联盟形式的人才培养模式、企业员工素质提升联盟、联合研发机构的建设等,以期提高高校和企业的整体科技水平和竞争力,其分析可以为相关决策部门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2010-04].http://www.p https://www.sodocs.net/doc/bf12539928.html,/quyu/zbdq/201004/P020100401610126542934.pdf [2]王雪.国外成熟的合作教育模式对发展我国四年制高职教育的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02,23(13):65-67. [3]孟令权.我国高校产学研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91-92. [4]百里清风,李海鸥.部属高校产学研战略联盟运行机制对地方高校的启示[J].渤海大学学报,2012(1):127-130. [5]吴树山等.论论我校企合作的发展态势及其对策[J].科学进步与对策,1997(6):2-3 [6]付志荣.新建地方本科高校产学研合作现状及基于高校视角的策略分析[J].常州工学院学报,2012,30(2):102-105. [7]崔旭,邢莉.我国产学研合作模式与制约因素研究—— —基于政府、企业、高校三方视角[J]科技管理研究,2010(6):45-47. 作者简介:梁艳(1979.08-),女,安徽宿州人,安徽工程大学讲师,技术经济及管理硕士,研究方向为技术创新与工业工程,,,,,,,,,,,,,,,,,,,,,,,,,,,,,,,,,,,,,,,,,,,,,,,,,,,,,,,,,,,,,,,,,,,,,,,,,,,,,,,,,,,,,,,,,,,,,,,,,,,,,,,,,,,,,,,,,,,,,,,,,,,,,,,一、上海产业空间布局的演变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上海的产业布局和区域功能也逐步调整。上海开始出现近代工业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外商及华商企业大多设在黄浦江、苏州河沿江地区,形成杨树浦、南市、曹家渡、闸北4个工业地区。1930年,上述4个地区布局了工业企业1781家。在1934年时候,当时的上海市政府制定了《上海市工厂设厂地址暂行通则》,根据该通则,吴淞、闸北、南市、浦东等地区为可设企业的区域。到1949年上海解放的前夕,上海市工业企业达到10079家,其中布局在规定区域内的企业2263家,占全市工厂22.5%(马学新,2009)。1956、1957年,全市首次工业调整改组,在近郊形成漕河泾、北新泾、彭浦、五角场、高桥、庆宁寺、周家渡、长桥等8个有行业特点的工业区。1957年,中共上海市委、市人委决定开辟闵行、吴泾、安亭、嘉定、松江等5个卫星城,扩建、新建工业建设项目尽量安排在卫星城和市郊城镇。到1962年,5个卫星城基本建成。1971年,在金山县金山卫建上海石油化工总厂,1978年宝山县盛桥、月浦、石洞口一带建上海宝山钢铁总厂,分别形成上海第六、七个卫星城,成为全国石油化工和钢铁工业基地。1986年10月,国务院批准《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方案》。根据方案对调整工业布局的要求,加强卫星城市政建设,一批在市中心区的企业迁市郊。同时,20世纪80年代中期又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闵行经济开发区和漕河泾经济技术开发区。到1990年,市中心10区剩下工业企业5739家,占全市工业企业43.8%(林尚立,2009)。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浦东开发开放,建成闵行、虹桥和漕河泾3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外高桥保税区、张江高新区和金桥出口加工区等4个浦东新区国家级开发区。从1994年开始,市政府在原松江、南汇、嘉定3个县级工业区、2个县级工业小区基础上,批准建立松江工业区、康桥工业区、嘉定工业区、金山嘴工业区、崇明工业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区、青浦工业园区、奉浦工业区、宝山城市工业园区、莘庄工业区等市级开发区,建成45个县级工业区,接纳从市区迁入的工厂,引进三资项目。从90年代后期开始,上海产业布局呈现出两个清晰的思路:一是围绕“四个中心”和国际大都市建设,形成了CBD。2001年国务院批复《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同意把上海城市建设的目标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的国际大都市。二是围绕发展现代制造业,形成了“东南西北”四大产业基地。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上海的工业企业分布的基本格局上海产业空间布局的 演变和优化建议 ■于欢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研究所 区域经济 155

城市道路与空间格局演变研究 ——以西安市为例

Urbanization and Land Use 城镇化与集约用地, 2019, 7(3), 87-97 Published Online September 2019 in Hans. https://www.sodocs.net/doc/bf12539928.html,/journal/ulu https://https://www.sodocs.net/doc/bf12539928.html,/10.12677/ulu.2019.73010 Study on the Evolution of Urban Road and Spatial Pattern —A Case Study of Xi’an City Yang Sun1,2,3, Manping Xie1,2,3, Famei Shang1,2,3 1College of Tourism and Geography Science,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 2Key Laboratory of Plateau Lake Ecology & Global Change, Kunming Yunnan 3Yunnan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Geographical Process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 on the Plateau, Kunming Yunnan Received: Aug. 16th, 2019; accepted: Sep. 5th, 2019; published: Sep. 12th, 2019 Abstract The research on the mutual influence mechanism of urban road network structure and urban spa- tial pattern is of great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for exploring the traffic problems and rational layout of urban spatial pattern. Taking Xi’an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volution of road development and urban spatial pattern based on the statistics of 1996, 2006 and 2016.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 The impact of road construction and urban spatial pattern is mutually synergistic. Road construction affects the change of spatial pattern, and the spatial pattern also determines the direction of road construction; 2) The spatial pattern of Xi'an is developed in the form of “checkerboard” and “radial”,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oad is also distributed along with the pattern of spatial pattern, forming a “three-horizontal, three-vertical, three-ring and eight-radiation” pattern; 3) Due to the disorderly development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road construction cannot fully cover this area, showing a scattered spatial pattern. Keywords Development of Urban Road, Evolution of Urban Spatial Pattern, Xi’an City 城市道路与空间格局演变研究 ——以西安市为例 孙杨1,2,3,谢曼平1,2,3,尚发美1,2,3 1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云南昆明 2高原湖泊生态与全球变化重点实验室,云南昆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