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国的文化地起源——原始社会

中国的文化地起源——原始社会

中国的文化地起源——原始社会
中国的文化地起源——原始社会

实用文案

标准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起源——原始社会

绵延5000年之久的中华文化诞生在东亚大陆上。这里得天独

厚的自然地理环境,适合于人类生存和繁衍,因此,从数百万年以前,祖国大地上就已经留下了远古先民的足迹。继此之后,黄河上下,大江南北,东自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会合处,西至帕米尔高原,几乎无处不有原始人类的分布。他们在广袤的大地上,绵延的历史年代里创造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和风俗习惯等文明,为中华文化的起源铺垫了丰厚的基础。

第一节中国文化起源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模式一中国文化起源的自然地理环境

中国文化赖以产生的东亚大陆独特的地形、地貌和气候,规定了原始先民生活和创造文化的自然地理条件。

中国的地势,西部高而东部低。按落差可分为三个台阶:青藏高原为第一台阶,有“世界屋脊”的称号。这里一般高度在4000—5000米,有的山峰超过7000米,世界最高的喜马拉雅山高度在8800米以上。青藏高原巨大山脉之间的湖泊、沼泽与万古不化的积雪,涵育了祖国的母亲河长江和黄河,她们和澜沧江等都是亚洲最大的河流。高原东侧的横断山,由无数的高山峡谷组成。再往东、往北,从大兴安岭到太行山、伏牛山、雪峰山一带为第二台阶。第一、二台阶区既有神奇宏阔的盆地,如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吐鲁番盆地、四川盆地等,又有雄姿勃勃的西北和西南高原,如黄土高原、阿拉善高原、内蒙古高原、鄂尔多斯高原、云贵高原等,还有低于海平面155米的吐鲁番艾丁湖以及层出不穷的峻岭山梁、瀚海戈壁、丘陵、河谷、草地、绿洲等,地形极其复杂。东部地区是中国台地的第三阶梯,它除台湾岛以外,地势均在海拔200米以内,包括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及江南的丘陵、

盆地等。总的来看,崇山、高原、大型内陆盆地多在西部,而丘陵、平原、山地多在东部,东南沿海,则有宽阔的大陆架,像一只巨型的手臂,缓缓地伸入海下。

中国大部分地处北温带,三面环山,或是无垠的大漠戈壁,东南一带沿海,气候类型多,有暖温、湿润、干旱、高寒、阴湿等差别。由于受季风气候明显的影响,降水量随季节而有显著的变化。此外,由于中国处在世界最大的欧亚大陆地带,大陆性气候强,影响之下,冬夏温差大,降雨多,降雨性质也多不同于海洋性气候,温度和水分条件配合好,极有利于农作物的发育生长。

地理环境是人类生产、生活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中国处于地球中纬度的优越位置,东临太平洋,西南距印度洋也不远。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温和,降雨充沛。黄土高原及由黄土冲积形成的平原,土质疏松,适合于原始人用简单的工具进行生产。因此,从阴山山脉和辽河中游以南,青藏高原、横断山脉以东,就成了中国先民最理想、聚集人数最多的开发区。西南、西北、华北等地区,也留下先民活动的足迹。他们的物质和精神文明创造,直接开启了中国文化的源头。

二中国文化起源的模式

中国文化是以区域文化汇聚融合模式形成的。古人类学家的研究表明,中国是人类最早活动的地区之一。人类的历史距今已有四五百万年,在这个漫长过程中,人类早期各阶段的遗骸化石,在中国大地上均有发现;人类起源序列各主要环节,在中国古人类学的发现中没有缺环。云南元谋蝴蝶山腊玛古猿遗址,除发现大量原始石器和骨器外,还惊人地发掘出一块人的左股骨,据科学测定,这是400万年以前,也是迄今中国境内发现的最早人类遗骸,学术界称他为“蝴蝶人”。河北省阳源县小长梁文化的地质年代距今250万年。1965年,云南省元谋县还发现了距今170万年前人类的化石。山西芮城县匼河文化遗址附近西侯度遗址的地质年代也在170

万年以上。此外,1965年在陕西蓝田县发现的蓝田猿人文化,距今75万年。1929年在北京发现的北京猿人,距今约50万—60万年。中国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全国大多数省区均有发现。

中国已经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有7000余处。它如满天星斗,闪耀着祖国源远流长的古文化光彩,反映出中国文化起源的区域性特色。如辽河流域的查海文化、兴隆洼文化,山东泰沂地区的后李文化,关中的老官台文化,甘肃的大地湾文化、马家窑文化,河南的裴里岗文化、仰韶文化,河北的磁山文化,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河姆渡文化,长江中游的彭头山文化、城背溪文化和石皂文化等等。有学者用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学说,将中国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划分为几个特色不同的文化区:

1.黄河中下游文化区一是黄河中游以中原为中心,北达河套及长城沿线,南接鄂西北,东至豫东,西抵黄河上游甘、青接壤处的考古文化区。代表文化有磁山文化、裴里岗文化、大地湾下层文化、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和庙底沟类型等。二是以黄河下游的泰山为中心,南至淮河,东至大海,北至无棣即先秦时期的济水及海岱地区。代表文化有后李文化、青莲岗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和岳石文化等。

2.长江中下游2个文化区长江中游文化区,指以江汉平原为中心,南包洞庭湖,西尽三峡、渝东,北达豫南与黄河中游文化区相交错的自成体系的考古学文化区。代表文化有屈家岭文化、彭头山文化、城背溪文化和石皂文化等。长江下游文化区指以太湖平原为中心,南到杭州湾,北以宁镇地区为中心,包括苏皖接壤地的文化区。代表文化有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松泽文化、良渚文化等。

3.燕辽和黄河上游文化区指以燕山南北、长城地带和以甘、青为重心的北方文化区。包括辽东、辽西和燕山南北的新石器文化。代表文化有辽西的查海(在辽宁阜新)文化、兴隆洼(在内蒙敖汉

旗)文化、赵家沟文化、红山文化、富河文化等。辽东及旅大地区,则有新乐文化、小珠山下层文化等。黄河上游陇山以西的甘、青地区,以马家窑文化和齐家文化为代表。

4.华南文化区以鄱阳湖、珠江三角洲为中心,包括今两广、闽台、江西在内的东南沿海地区文化。早期的重要遗址有江西的仙人洞、广西的豹子头、广东的西樵山、台湾的大盆坑文化遗址等。晚期遗址有江西修水山背文化、广东石峡文化、福建昙石山文化、台湾凤头鼻文化、圆山文化、卑南文化等。云贵高原有云南白羊村文化。西藏昌都有卡若文化等。

5、方游牧与渔猎文化区指东北北部、蒙古高原、阿拉善

高原和塔里木

盆地东缘等地以细石器为代表的考古遗存。以黑龙江为例,其新石器文化可分为西部铜钵好赉文化、中部昂昂溪文化和东部新开流文化等。1

上述考古文化的区域划分反映了中国文化起源的基本模式,中国文化就是在这种多元区域性文化不平衡发展的基础上,汇聚、冲突、融合而成的。

第二节原始先民的物质文化

农业为人们提供了较为稳定的食物来源,是原始时代世界性的文明创建。中华农业自成体系,是中国先民自创的而不是向外域学来的生产技术。农业发明于原始采集业中人对自然的观察,但从新石器时代开始,中国先民就已经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创建了比较稳定的农业经济形式。考古发现证明,当时黄河流域盛行的是旱地农业,作物品种主要有黍、稷、麦、菽等。长江流域则主要是水田农业,作物以稻为主。先民使用的农业工具,主要有石刀、石斧、

1 参见陈连开:《论中华文明起源及其早期发展的基本特点》,《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0年5期。

木耒、石耜、石锥、石铲、石锛、蚌刀、石镰、蚌镰等。他们将遍地可见的石块和吃剩的兽骨,打碎、磨光、钻孔、安柄、制成砍树、翻土、耕耘、收割、磨面、打猎的工具。原始社会晚期的齐家文化遗址,如甘肃武威皇娘娘台,永靖大河庄、秦魏家,广河齐家坪等遗址,又发现了铜刀、铜斧、铜镰等,说明他们已进入金石并用时代。农业的起源与进步,是新石器时代最重要的文化成就。

饮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首要条件。古人对它的理解是:“食,殖也,所以自生殖也”。1稷(谷子,脱壳为小米)是黄河流域最主要的农作物。考古学家在河北磁山遗址发现的大约8000年前原始先民遗存的88个灰坑有稷的遗迹,据测原存可达10万斤以上。2黍(糜子,脱壳为黄米),陕西临潼姜寨遗址出土了整罐的黍类作物。3甘肃东乡林家遗址的一个窖穴内发现了堆积2立方米的黍类遗物,考古学家推测这是经过捆扎摆放整齐的带穗黍捆。4麦,包括大麦和小麦二种,大麦又称麰,小麦又称“来”。甘肃民乐东灰山遗址出土了5000年前大麦、小麦的炭化籽粒。5河姆渡遗址发现了大量稻类遗存。

麻籽也是当时人的食物。《诗经》中有许多关于麻的记载,《豳风·七月》云:“九月叔苴”,苴就是麻籽。仰韶文化半坡遗址发现芥菜和白菜籽遗存,河姆渡发现人工栽培的葫芦籽遗存。《国语·鲁语》记烈山氏子柱“能植百谷百蔬”。

火发明以前人们“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6当时所食动物,主要有野鹿、野猪、野牛、羚羊、狗、獾、狐狸、刺猬、野兔、鼠、青鱼、河蚌、蜗牛等。原始畜牧业是受到狩猎中对较小动物豢养的启发,从原始农业中分化出来的。它

1《释名·释饮食》。

2佟伟华:《磁山遗址的原始农业遗存及其相关问题》,农业考古1984年1期。

3参见《姜寨——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第543页。

4《甘肃东乡林家遗址发掘报告》,载《考古学集刊》1984年4集。

5《甘肃民乐县东灰山新石器遗址古农业遗存新发现》载《农业考古》1989年1期。

6《礼记·礼运》。

比农业的出现稍晚,至迟在金石并用时代和青铜时代早期就已经形成比较稳定的生产部门了。最早的畜牧业,所养牲畜应是多种多样的,在长期畜牧实践中,人们才将狗、猪、牛、羊等作为主要的畜牧品种。牧业的形成和长期保留,与其产业优点分不开。在祖国西部和北部高寒干旱地区和河谷地带,不适宜于农业生产,因此畜牧业是当地最佳的产业选择,而且在人口少,生产力低下的经济条件下,畜牧业不需要更多的生产工具,比农业更能利用大范围内的自然资源。

手工业也是关系人们生产生活的基础产业部门。围绕生产及人们的食、衣、住、交通,中国原始先民的成就有5个方面,内容相当丰富:

一是器具制造业,除前述生产工具外,还有石磨盘、石磨棒、鼎、鬲、盎、簋、豆、鬹(音guī)、甗(音yán),先民用精调的泥巴捏制或用轮制成杯、碗、壶、缸、缽(音bō)、瓶、盆、甑、瓮、盘、尊等红、黄、褐、橙、黑、灰、白陶或彩陶、印纹陶等陶器,以作日常的烹饪、取水、饮食、贮蓄等生活用具。龙山文化有一种釉面薄陶,薄如蛋壳,俗称蛋壳陶。甘肃齐家文化遗址中,还出土了铜器和铜渣,有斧、刀、匕首、镰、凿、钻头、镜、指环、铜饰等。其中有红铜也有青铜,制造技术有冷煅也有冶铸。种类繁多,形制复杂,花纹富有地方特色的陶、铜器具,是先民生产、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制陶、冶铜以外,还有传世已久的石器、骨器、木器、蚌器、玉器等制造业。

二是纺织、缝纫业。考古学家在贵州普定穿洞,辽宁海城红土洞旧石器遗址及新石器时代的北京山顶洞,甘肃大地湾、永靖大河庄等原始先民遗址中,都发现了骨针、骨锥、角锥、石纺轮、陶纺轮、麻布印迹等衣饰工具和材料,说明至迟到新石器时代,先民已掌握了纺织、缝纫技术。氏族成员的衣着就是用兽皮、毛布、麻布等裁缝而成。传世的许多陶器上有绳纹、布纹的印痕。甘肃永靖县

大河庄发现的布纹痕迹,粗的每平方厘米有经纬线11根,细的几乎与现代麻布一样了。

三是建筑业。房屋建筑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人类居止经历了构木为巢、地穴、半地穴、平地建筑、天然窑洞等,再到台基式居住环境。选择居址多是河流两岸的阶地或阳坡,取光好、土壤疏松肥沃、靠近水源、不低潮,又可防御野兽侵袭及水患。《礼记·礼运》云:“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橧(音zēng)巢”。1978年,考古工作者在甘肃秦安县大地湾新石器遗址中,清理出原始房址240多座,灰坑328个,窑址38个,墓葬79个。其形制与西安半坡的氏族村落相仿佛。大地湾先民已经掌握了房屋建筑技术,已发掘出的房址,除公共活动场所外,大多数是小型建筑,有的长方形,有的正方形,室内空间一般在20平方米左右,有居住面、墙壁、门道、灶坑、火洞等。最大的一座房址占地面积420平方米,居住面积131平方米。屋顶梁架结构,木骨泥墙,居住面上铺了一层抗压、防潮、保温的料礓石等造的粘土,质地坚硬,如同水泥。有的房壁上施有赤铁矿粉、涂料,用以彩饰美化居室。位于内蒙古敖汉旗的兴隆洼遗址,是一处环壕聚落遗址,已发掘的房屋有120多座,排列有序,居于中心的大房子,面积达140平方米。

与北方不同,南方水乡的房屋多是高出水平面的干栏式建筑。如河姆渡遗址即是架木为屋,用榫卯连结板柱而成。《孟子·万章上》有“象往入舜宫”的记载。宫是套间,说明当时人们住房的结构已趋复杂化。在燕辽文化区还有许多坛、庙、冢、城的建筑。近年山西襄汾县陶寺村出土了距今4000年前的古城,据考证是尧都平阳的遗迹,也是原始社会建筑业的一大创举。

四是舟车制造业。交通是适应人类摆脱自然条件的束缚,扩大活动空间范围,以获取远方资源、产品的需求而产生。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周口店山顶洞人就从百里以外的海滨携来了海蚶介壳,

磨制成串状装饰品。1河南许昌灵井地区的原始人,也从千里之外带来了牡蛎壳,2说明他们的活动区域已经相当大。到新石器时代,人类的交通范围更大了,连青海乐都柳湾遗址也发现了数千里以外才产的海贝。3《周易·系辞》有“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的记载。在这里,“引”是“拉”的意思,只是不知所“引”的“重”是不是用车装载?从新中国建立前还停留在原始社会阶段的东北鄂伦春鄂温克人用驯鹿引载的事实来看,《周易·系辞》所载的“引重”,至少可以理解为车运的前身,比如用牛、马牵引木料、猎物等。同文又记云:“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车之利,以济不通”。这是“五帝”时代有舟车的明确记载。独木舟的实物在广州、江西和江苏太仓等地都发现了。其制法,据考为将独根大木,用火烧焦,然后用石锛剜去焦烂部分而成。原始社会车的实物虽未发现,但我们从黄帝轩辕氏之姓“轩辕”,二字皆车旁,就可以佐证黄帝时代当已有车。

到了原始社会末期,交通工具不仅有舟、车,而且有橇、檋(音jú)等工具了。《史记·夏本纪》记载:禹与益、后稷等奉“帝命”治水时,“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檋……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就是当时已制作和使用多种交通工具的明证。

五是特技制作业。包括雕刻、乐器、玉器等。河北阳原县小长梁遗址出土的石器中,有“雕刻器”,良渚文化出土有成套的礼玉,辽宁阜新的查海文化遗址出土了10余件真玉制品,包括工具和装饰品。还发现了最早的龙纹图像,兴隆洼文化也有玉制品出土。查海、兴隆玉器是中国已知最早的自成系列的玉制品。在辽宁凌源县和建平县交界的牛河梁女神庙发现的陶人像,眼珠都是单另嵌入的。此

1 裴文中:《中国史前时期之研究》,商务印书馆,1950年版,第132页。

2 周国兴:《河南许昌灵井的石器时代遗存》,《考古》1974年2期。

3青海省文化管理处考古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青海柳湾——乐都柳湾原始社会墓地》,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

外,清人辑佚的《世本》中,有远古传说时代人物制作律吕、琴瑟、笙簧、竽、磬、钟、鼓、箫、冕、镜等的记载,它们都是特技制作行业的杰作。

在原始物质文化中,还要特别提到火的发明和弓箭的制造。元谋猿人、蓝田猿人、北京猿人生活过的遗址中,都发现了大量灰烬及火烧过的石块和兽骨。他们所使用的可能是天然火。到了距今二三十万年至五万年前的古人阶段,先民已熟练地掌握了人工取火技术,燧人氏“钻燧取火”的传说,正反映了这一事实。火的发明,使人类不仅获得了熟食、照明、取暖、防御野兽、支配自然力的新本领,增强了体质,扩大了活动范围,而且为原始人焚烧杂草,刀耕火种奠定了基础。恩格斯将火的发明看作人类社会“有决定意义的进步”,1因为摩擦生火第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终把人同动物界分开。

弓箭是中国先民在五万年以前进入新人(晚期智人)发展阶段后发明的。山西朔县峙峪村遗址中,发现有石镞,是当时已发明弓箭的证明。弓箭用背、弦、箭组成,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工具,能延长人的臂力,使人类在更大范围内获取猎物,因此,它是人类征服自然的一大进步。

第三节原始先民的精神文化

一天文历法

由于生产、生活的需要,原始先民很早就开始注意观测天象了。他们对日出日落、月盈月亏、暑往寒来、猎物出没、植物荣枯这些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自然现象兴趣极浓,坚持观察,年久代远,就逐渐积累起较多的天文学知识,并总结出以太阳出入为周期的“日”、以月亮圆缺为周期的“月”和以天气寒暑、草木荣枯、动物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514页。

出入、迁徙为周期,参之以星象观测1得出的“年”等时间单位,这些不同长度的时间单位组合到一起,就形成沿用至今的年、月、日概念。

据《尚书·尧典》记载,尧“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其做法是:“日中,星鸟,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宵中,星虚,以殷仲秋”,“日短,星昴,以正仲冬”。这是以观测鸟、火、虚、昴四恒星黄昏时在南中天的日子,来定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作为划分一年四季的依据。从这些记载中,学者推知当时已使用原始的圭表来厘定方位,否则就无从确定某星辰出现于南中天的问题。此外,从“日中”、“宵中”(指昼夜平分),“日永”、“日短”(分别指白昼最长、最短的日子)等说法,专家推测其时已应用了某种测量时间的器具。由观测一颗恒星发展到观测多颗,由观测恒星东升改为观测南中天,并已可能使用某些器具,说明此时“观象授时”已取得了巨大进步。《尧典》还记载,当时采用“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的初始历法,即以366日为一年,并置闰月来调整一年长度与一月长度不成整数倍的关系的问题,这是根据对恒星一年运行的周期测算的结果。2也是中国古代长期使用的阴阳历的最早记载。

二八卦文字

相传八卦是由伏羲创建的。伏羲是原始社会某一以龙(蛇)为图腾的氏族及其酋长的称号。从伏羲与女娲兄妹成婚的传说来看,伏羲氏生活的时代上限要早到原始社会族内群婚时代,其下限当延续到母系氏族时代。那是一段漫长的岁月,因此,这一传说若不是附托,则说明伏羲决不是某一个人的名字,而可能是对一个人群及其历世首领的称呼,是族名、职称和人名。伏羲对中国远古文化的

1《左传·襄公九年》记载,颛顼帝时已设“火正”,专管对大火星的观测,以黄昏大火星从东方地平线升起时,作为一年的开始,即一年春天的来临。这就是远古的观象授时。

2参阴法鲁许树安主编:《中国古代文化史》,第23章第1节,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下同),第101—102页。

贡献是多方面的,其中最大的功绩是他创立了八卦。《易·系辞下》云:“古者包牺氏(即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伏羲通过观察和取法天地万物包括自身的符号意义,作八卦以代表八物。又在八卦的基础上,演变出64卦(也有认为重卦者为神农、大禹或文王),进一步详细地概括、反映天地万物及其相互间的复杂关系。

伏羲创立八卦的目的,是“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即揭示天地化生的奥妙,类概万物的性情。以八卦作为一种哲学工具,用以观察、认识、预测和反映自然、社会现象,解释和排解人们的疑窦。据孔颖达《周易正义序》及《史记·太史公自序》、《汉书·艺文志》等记载,伏羲之后,神农、夏禹、文王,还有其后的周公、孔子等,都在八卦的解释、发展、完善等方面作出过贡献,使其成为我国古代最重要、影响最大的一部哲学著作和筮书,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它是中国观念文化的源头。

然而,八卦不仅具有朴素唯物主义的哲学意义,它还用抽象符号代表具体事物的方式,直接启导了文字的产生。汉人许慎《说文解字·叙》在叙述了庖羲氏(伏羲)始作八卦,“以垂宪象”后云:“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庶业其繁,饰伪萌生。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音háng,兽迹)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这就是说,从伏羲、神农到黄帝时的仓颉,文字的产生经历了三个阶段。首先是八卦象征文字,之后又有神农创立的“结绳为治”即结绳记事的办法。实行结果,其事需要记载者太多,“结绳为治”中出现了饰假为真的弊病,说明它已不能反映复杂的社会事象。于是到黄帝之史仓颉时,又沿着伏羲氏观物取象的路子,创制了我们至今能见到的早期图画式文字。当然文字并非仓颉一人所造,而是石器时代先民逐渐创造的,在这一过程中,伏羲、神农、仓颉都为早期文字的产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从这个意义上,说伏羲“始造

书契”1或仓颉“初造书契”,都是有一定道理的。

三艺术

这一时期先民的艺术创造主要表现在音乐、图画和装饰、造形等方面。清人辑佚的《世本》中,有伏羲造琴瑟,神农造琴,女娲造笙簧,随制竽、笙,无句等制磬,垂等制钟,巫咸等制鼓,舜制箫,夔制乐,伶伦制作律吕的记载。2甘肃玉门火烧沟新石器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埙,有一吹孔,两按音孔,可发4个乐音,构成4声音阶。山东潍坊市姚官庄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陶埙,有一吹孔,一按音孔,可发小三度音程的两个乐音。《尚书·虞书》记载有“夔曰:‘吁,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的音乐场面,夔所击的可能是一种石制打击乐器。

图画是人类形象地反映客观世界的一种形式。原始图画艺术主要反映在陶器上,如仰韶文化彩陶上鱼、鹿、鸟兽、植物、花叶和几何图案,纹样繁多,色彩鲜丽,至今可观。河南临汝县阎村发现的一只原始先民所作的夹砂红陶缸,腹部绘有一幅彩色的鹳鸟,嘴衔大鱼,旁有一柄石斧,构成一幅完整的图案。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一件新石器时代舞蹈纹陶盆内壁,画有三组舞人形象,每组五人,拉手而舞,动作整齐协调,极为生动。辽宁阜新县查海文化遗址的龙纹图像,广西花县、内蒙古阴山山麓、江苏东海县将军岩等地发现的原始先民所作大幅延续岩画,南方长江流域用陶模印成的铜器花纹和印陶纹,都有一定代表性。《世本》载黄帝的臣子史皇“善画,体象天地,功侔造化,写鱼龙龟鸟之形”,可见他是一位了不起的画家。

装饰造形艺术的代表作,有山顶洞遗址中涂上颜色的卵石、磨制的石珠、钻孔贝壳和兽齿,它们都是佩带在身上的装饰品。龙山文化被称作蛋壳陶的薄陶,辽宁牛河梁女神庙陶制女人裸体像、龙

1见司马贞:《补史记·三皇本纪》。

2转见刘蕙荪:《中国文化史稿》,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版(下同),第24—25页。

及鱼、鸟等玉雕,都是造形艺术的精品。

四信仰崇拜

信仰是指观念倾向,崇拜是指行为动作。原始信仰、崇拜的对象,包括自然、祖宗和图腾三大类。

原始人对于自然界的日月照临,风雨雷电等现象,只知与自己生产、生活关系密切,

而对其所以然不能理解,于是产生一种敬畏心理,希望避凶就吉。他们相信自然界的事物都有精灵,并与人一样是有感情的,人对它们的善意能换来它们对人的善意和福佑,自然物之强者,像天、雷、电等,还能够惩暴安良。于是产生了信仰崇奉的信念。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他们的许多信仰观念一直流传到今天。原始社会的人们在万物有灵的观念下,将日、月、星辰、雷、电、风、雨、山川、树木、禽兽等都作为信仰对象,神化而加以崇拜。而在所有崇拜对象中,又将尊日放在首位,如《礼记》以日为“百神之王”。同书《效特牲》云:“郊之祭也,迎长日之至也,大报天而主日”。这里讲的祭礼仪式,或是文明出现以后的现象,但“天之神,日为尊”的观念,当来自更早的原始时期。当然,原始人有的尊日,也有的仇日。《淮南子·本经训》云,尧使羿“上射十日”就是一个例子。

祖宗崇拜与灵魂观念分不开。原始人对睡梦,生死现象不能理解,误认为有梦乡——另一世界的存在,并由此产生了灵魂观念。认为人有灵魂,在人入睡或死后,它可以离开肉体,进入他乡,灵魂是不会死的。先人和伟人的灵魂与生时一样具有高超的本领。人们为了得到已死祖先灵魂的佑助,避免受到危害,便产生了祖先信仰观念和各种崇拜,主要是祭祀行为。山顶洞人将居住的洞穴分成上下室,上室住人,下室安放死者。他们在死者周围撒上赤铁矿粉,并摆上石器装饰品,这些行为就是灵魂观念的反映。新石器时代的西安半坡等地遗址发掘出的瓮棺上,都有一个小孔供灵魂出入。甘肃武威等地的齐家文化遗址中,还发现以牲畜为牺牲的祭祀场。甘

肃秦魏家等原始社会遗址,有以动物猪羊陪葬的痕迹。陕西临潼姜寨新石器时代遗址中,竟为一位少女随葬了8577件骨珠。显然,这是人们欲将生时的富有,随灵魂带到死后的世界去。

原始先民还普遍流行对图腾的崇拜。他们相信自己的氏族与某种事物有特殊的联系,便以之作为崇拜的对象,这就是图腾,如伏羲氏以龙为图腾,黄帝率熊、罴、貔、貅、豹、虎六兽与炎帝决斗,这六兽其实就是六个氏族部落的图腾。

原始人对信仰物崇拜的主要形式是祭祀。《国语·楚语》云:“颛顼之前,民神杂糅,人人祭神,家家有巫史”,颛顼“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是谓绝地天通”。《尚书》、《史记》、《山海经》等文献也有类似的记载,反映了原始社会人们举行崇拜仪式的普遍性。

第四节原始先民的婚姻和社会结构原始先民的制度文化主要反映在婚姻形式和社会组织结构两方面,这两方面是联系发展的。中国原始社会的婚姻形式和世界其它民族、地区一样,也经历了血亲杂交、血缘群婚、族外群婚、对偶婚和一夫一妻制诸阶段。血亲杂交是原始人群内部不分班辈的性交关系,与之相适应的人类社会组织形式是原始群团。在人类进化史上,这一时期还属于猿人阶段。随着人口的增加,原始群团出于生计,必须分成小集团,这就产生了血缘家族。血缘家族仍实行杂交,但它已是人类第一个“社会组织形式”。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都处于这一婚姻家庭和社会演进阶段。

到了距今二三十万年至五万年前,猿人体质发展有了显著的进步,如与猿人相比,颅顶高了,吻部后缩,脑量增加,平均寿命也有所提高。这即是人类学上的“古人”或早期智人。陕西大荔县发现的大荔人,山西襄汾县丁村发现的丁村人,山西阳高县许家窑村发现的许家窑人,都处于这一发展阶段。在婚姻形式上,早期智人

主要实行血缘群婚制,即血缘家族内同一班辈的男子与同一班辈的女子既是兄弟姊妹,又互为夫妻。《汉书·南蛮传》记载槃瓠的六子六女互为婚配。还有伏羲、女娲以兄妹为夫妇的传说,不必发生在他们两人(或两个氏族)之间,就像人们把发现原始农业和造书契的历史安到伏羲头上一样,人们有可能将更早的历史依托到较后古人的身上,但先民经过这一婚姻阶段却是没有问题的。同时,人们在自然选择的事实中,逐渐认识了血亲婚姻的危害,逐渐地开始排斥家族内兄弟姊妹间的婚姻关系。由于原始家庭经济的限制,血缘家族发展到一定规模就要发生分裂,血亲不能婚配的观念产生后,人们就到外族去找配偶,婚姻关系也就由族内婚转变成了族外婚,它分为族外群婚和对偶婚两种形式。

族外群婚是一个血缘家族的同辈兄弟,与另一家族的同辈女子互为夫妻。即这一家族的众兄弟,是另一家族同辈姊妹的共夫;另一家族的姊妹,是这一家族同辈兄弟的共妻。随着婚姻禁例的增加,人们逐渐排除了由近及远所有亲属间的婚配关系,甚至母方最远旁系亲属间的婚姻也被禁止,这样所生后代的体质和智力都更加强健。对偶婚在一个血缘家族同辈兄弟与另一家族同辈女子互为夫妻的基础上,每个男子在对方家族中又有一个主妻;对方家族的每位女子在这一家族的众兄弟间也有一个主夫。美国人类学家摩尔根把原始社会的历史划分为蒙昧时代和野蛮时代两个阶段,对偶婚就产生于蒙昧和野蛮时代交替的时期。

族外婚意味着氏族制度的产生。距今五万年前左右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我国原始先民从古人进化为新人(晚期智人)1后,就开始实行族外婚。由实行族外婚而形成的氏族制度的第一个阶段是母系氏族公社,它从旧石器时代晚期产生,贯穿于整个新石器时代。中

1 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山顶洞人;内蒙古伊克昭盟乌审旗萨拉乌苏河流域发现的河套人;山西朔县峙峪村发现的峙峪人;四川资阳发现的资阳人;广西柳江发现的柳江人;台湾台南左镇发现的左镇人;广西来宾麒麟山发现的麒麟山人;山东的泰安人;辽宁的建平人;云南的丽江人;吉林的榆树人;江苏泗洪下草湾人等,都是这一阶段新人的代表。

国远古传说中的女娲氏、伏羲氏、神农氏、有巢氏、燧人氏等,当是这一阶段几个著名氏族公社及其首领的名字。

母系氏族公社时代的社会组织结构,是在一个母系氏族公社下,包含了几个女儿氏族,女儿氏族人口繁衍增加到一定数量,又会分裂出几个孙女儿氏族。几个氏族构成一个胞族,几个胞族又组成一个部落,或由几个氏族直接结成部落。氏族部落都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连结起来的。氏族居止,多以一所面积约80—120平方米的大房子为中心,周围分布着一二十座中小型房屋。大房子是公共活动和供老人小孩居住的,中小型房子则是对偶婚制度下,成年男女居住和贮物的地方。在对偶婚时代的生产力条件下,不足以形成对偶夫妻间的个体独立经济单位。反映在丧葬习俗上,便是盛行单人葬或同性合葬,母子合葬,女子的配偶死后必须归葬到本氏族去,以显示对其母系氏族的血缘依附关系。

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增加为建立个体独立的经济单位提供了必要的条件。男子在农、牧、手工业中所起作用的增强,在社会财富的创造中,男子居于主导地位,而他们的子女则仍然只知其母,不知其父,他们创造的财富不能遗留给亲生子女。为了改变这一传统继承制度,男子便利用其在家族经济中的支配地位,宣布公社内部女性成员的子女应离开本氏族,转到他们父亲的氏族去,于是,父系氏族制度代替了母系氏族制。在父系氏族社会里,若干人在家长父权下组成具有独立性的经济单位——家长制家庭。其婚姻制度也由对偶婚向一夫一妻制或一夫多妻制过渡。当时,人们仍然生活在以集体共有为基础的原始生产制度下,氏族组织和成员仍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组合起来,氏族公社仍有同一父亲所生的几代人及其个体家庭,几个氏族公社组成一个部落,后来又发展成部落联盟。父系家族有族长,氏族有酋长,部落和部落联盟有首领。父系大家族下家长控制的个体家庭是当时社会的细胞,“它以缩影的形式包含了一切后来在社会及其国家中广泛

发展起来的对立”。1在我国历史上,父系氏族公社产生于距今5000年前左右,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五帝,就是我国父系氏族时代几个较大的氏族部落及其首领。在考古学上,他们应属于铜石并用时代,下距文明的曙光已经不远了。

思考题:

1.中国文化起源的地理自然条件是怎样的?

2.简述原始先民创造的主要物质和精神文化。

1 马克思:《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2页。

中国传统文化魅力作文

中国传统文化魅力作文 中国从古代以来就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中国的文化历史悠久。下面是整理的中国传统文化魅力作文,希望对你有关心。 中国传统文化魅力作文一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可真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啊!有端午节,中秋节,元宵节,劳动节,清明节,腊八节,元旦节……民间工艺也是多种多样,有微雕,刺绣,剪纸,泥塑,皮影,吹糖人,砖雕,瓷刻,木偶,蜡染,脸谱……其中,我最感兴趣的就是——除夕和春节,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阴历年)是我国最盛大,最喧闹的一个传统节日。在春节的前一天是除夕夜,传奇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狠异常。“年”常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人害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损害。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乡亲们一片匆忙恐慌景色,只有村东头一位夫人婆给了老人一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那老人笑到:“婆婆若让我在家带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夫人婆仍然劝讲,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天慢慢地黑了,“年”来到了村里,可大伙儿只听得“年”的一声喊叫,原来是因为那个乞丐身穿红色披袍,还把夫人婆的家装扮的烛火通明,还放着烟火和爆竹。因此“年”不敢靠近,只好逃走了。没过多久,这件事就广为流传了,大伙儿都效仿那个乞丐的做法,每到初夜那一天家家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果然,“年”再也没有出现过。更因此,到了春节家家户户也会张灯结彩,因此,过年才有了贴窗花,放爆竹的习俗。春节更有拜年的习俗,相互咨询候。还有吃年夜饭的传统美德。——一家人都在一起开快乐心的吃一顿晚餐……还有许多习俗。中国的习俗和传统我们都不应该不记得。鲁迅讲过:“惟有民魂是宝贵的,惟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确实有进步。”觉醒吧!我希望我们用全部的聪慧才智和生命热血来传承我们的优秀民族文化,来构建我们的祖国辉煌。请“弘扬中华美德,构建和谐社会”吧!中国传统文化魅力作文二我们明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辅相成,各自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与价值,一个都不可少。传统文化有其独特的优美。当砚台上的墨被研开,墨香顺着空气优雅地钻入鼻腔,我不得不被其儒雅的气息所沉醉;当沾上墨水的毛笔在纸上笔走龙蛇时,一个个汉字从笔下跳跃而出,显现在纸上,我不得不被优雅的字体所震撼;当捏糖人用那双灵巧的双手将一块块麦芽糖捏成一个个活灵活现的小动物时,我不得不被捏糖的趣味所吸引;当雕刻大师手执一把雕刻刀在石头上东刻西磨,一个逼确实物体慢慢出现在眼前,我不得不被其精湛的手艺所折服……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在纸上终究是诉讲不完的,它就像一杯老舅芳香四溢,回味无穷。非常明显,传统文化之美令人向往,但现代科技也有其不可或缺的价值。君不见在极具现代科技的机床上一瓶瓶墨水岁流水线上应运而生,其生产速度令人瞠目结舌;君不见手机、网络为我们传达信息提供方便的服务,其奇特的技术令人好奇不已;君不见原来只能通过手工制造的食品现现在都能够在机器上实现量产,解放了劳作的双手;君不见3D打印技术在几分钟内就能够打造了一个精巧又有用的物件……现在发达的科技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传统文化有传统文化的优点,现代科技有现代科技的优点。那两者相比较孰优孰劣呢?在我看来,两者都有其不可或缺的优势,两者相互交融才能最大化地发挥各自的优点,为我们人类文明增光添彩。墨水只靠手工研制,其生产速率就会怠慢下来,若只依靠机器生产,就体现不出墨香独特的气息。因此两者都需要保留下来,既保留传统工艺,又要依靠现代科技升华现代科技。就拿书写来讲,有些同学书写的字迹专门潦草,缘故非常可能是因为手机用久了;平常发消息只在手机上发,忽略了书写的重要性。出现这种情况,就得提醒这些同学多注意书写了。这绝不是在否认现代科技,只是在提醒我们要在学好传统文化的前提下才能够向现代科技看齐。当我们书写的字迹清楚,再在业余时刻用手机打发一下时刻,这未尝不可。而且如此也方便我们的生活,一个短信或一通电话就能够与千里之外的朋友、家人联系上,如此的便利不是非常有用吗。传统文化就像一只小船,而现代科技就像一双木桨。只拥有一只小船,没

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中华传统文化以儒家为内核,还有道教、佛教等文化形态。 介绍 中华传统文化首先应该包括思想、文字、语言,之后是六艺,也就是礼、乐、射、御、书、数,再后是生活富足之后衍生出来的书法、音乐、武术、曲艺、棋类、节日、民俗等。传统文化是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融入我们生活的,我们享受它而不自知的东西。 中华传统文化应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传统节日(均按农历)有: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新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清明节前后的寒食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日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腊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种民俗等;包括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的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起源 中华民族在神农时代以前的政治形态是部落政治,而部落的领袖是「巫」。这种说法与传统的认知差异很大,在历史上人们的认知中「巫」是迷信的,「巫」是装神弄鬼没有知识的。实际上在先民的原始时代「巫」是科学家,「巫」代表知识的权威。 原荒时代,先民知识未开,见大自然各种现象,如地面上的山川河流,气候变化的风雨雷电等等。因不了解,而心生疑、恐怖。对于这些疑惑要想获得答案,只有去向「巫」就教。巫对于这种现象,经过观察,思考,分析等过程后做出的结论是风有风神,雨有

雨神,雷有雷神,电有电神,其它日月星辰山河大地无不是各有一位神在主宰。神主宰论,现代人看来太不科学,太迷信了。但谁敢保证当代科学家对宇宙现象所做的解说,等千年以后,不会被推翻而指为迷信,反科学的呢? 另外,人类有两件事情无法自己处理,必须要求助于他人。一是生理的,人没有不生病的,人生了病必须要请医生诊治。二是心理的,人要做一件事情,事前总是患得患失,东想西想,犹豫不决,这时必须要请教他人提供意见作参考。现在的人当然知道,生了病要去医院诊疗。心中有犹豫不决的事,要请教至亲好友,或者向专家咨询。在原始时代,这两件事发生了,求助于同一人,就是「巫」。由古「医」字写作「医」,及卜筮的「筮」字可做证明。 (一)先谈一谈巫的治病,原始时代,先民所害的疾病是很简单的。多数是饮食不适合,所引发的肠胃病「腹泻」之类,和气候不适应所引起的「感冒发烧」等。当先民生病去求助巫的时候,巫最初也是用祈祷的方式求助于神。但是病是现实的,正在腹泻的病人靠祈祷是止不住的。聪明的巫便改换用食疗的方法,顺手采一些植物给病人吃。当然没有经过白老鼠、兔子、猴子做试验,直接做临床,是非常危险的事。所以病人吃的结果,有的病好了,有的没有影响,有的更严重了。巫又把它记录下来,什样的草治什么病,把植物的形状绘出来。到神农时候又把它整理归类汇编成「神农本草经」,所以传说的神农尝百草,就是指此事,绝对不会是用自己做试验。 (二)再关于问事:先民所问的事,以气象为主。主要是为了打猎。让我们回想一下,气象台具有最新的科学仪器,尚且无法预测气象的变化,巫又有什么本领可以确实预测呢?然后巫发现对于

中国传统文化剪纸的由来和剪纸的历史

中国传统文化剪纸的由来和剪纸的历史 说到剪纸,大家都知道,它是我国传统手工纸艺制作工艺,从古流传至今,经久不衰。在现代,每到逢年过节之时,许多人还是保留着贴剪纸的习俗,尤其是在北方地区。剪纸艺术意义深远,起源于中国,那么中国传统文化剪纸的由来和剪纸的历史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剪纸艺术是我国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据考古研究发现,它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六世纪以前。据说剪纸艺术的前身是在战国时期,但那时候纸还并没有出现,所以那时候的剪纸并不能算是真正的剪纸。那么中国传统文化剪纸的由来和剪纸的历史究竟是什么呢?下面通过小编的介绍你就能够了解了。 剪纸的由来 最新创意饰品大全!设计师量身打造!点击查看>> 关于剪纸的由来,其实很早以前就开始了。那时候的人尝试着用一些图形来记事和内容呈现,但那时纸张还并没有出现,人们只能将一些资料记载在青铜器、竹简、兽皮等载体

之上。而随着纸张的出现,这些创造性的图案便开始往纸张上转移。通过这样的前后对比,我们就能够看出,剪纸的由来就是来自于先民的图案记录方式。 剪纸的历史 1、中国传统文化剪纸艺术的历史有着它自身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通过镂空雕刻的技法在一些薄片材料上制作工艺品,这是早在纸张出现以前就开始流行起来的,虽不是纸张制作,但却如出一辙,这就为真正意义上的剪纸出现奠定了基础。据说我国最早的剪纸作品就可以为此证明。

2、而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剪纸的历史,即真正意义上的剪纸艺术,应该是纸张的出现才正式开始的。剪纸的主要制作材料就是纸,而汉代时期纸张的出现,这就促进了剪纸的出现、发展和普及。那时候的纸张易腐烂,所以人们不会珍藏起来,坏了还能重新再剪。

最新从中国传统文化看汉字的起源与发展(1)

从中国传统文化看汉字的起源与发展 刘晨 摘要: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中国汉字则以其独特的形体,悠久的历史。构成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在汉字的起源于发展的过程中,离不开中华文化的孕育,另一方面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表现载体反映着各个时代的文化与文明。 关键字:汉字的起源;汉字的发展;中国文化 汉字作为汉民族的文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其产生与发展,与中国这个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古国的文化休戚相关。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与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文化的消亡,只留下一些历史的印记相比,中华文化不仅传承下来,而且不断发展。伴随着文化的消亡的还有他们的文字。因为文化的断层他们的文字已经很难被解读,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而寄生于汉文化的汉字则以顽强的生命力延续并得到发展。即使中原地区几度被少数民族征服,在近代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汉字的性质与地位也几遭质疑。但汉字在今天依旧被我们使用。并且与世界接轨。汉字与汉文化一脉相承,息息相关。 汉文化之所以具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长达五千年而未曾断流,在世界文化史上都堪称一枝独秀。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即在于中华文化本身不好战,崇尚中庸之道。中华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中国文化的主体,“仁、义、礼、智、信、温、良、恭、让”,是儒家倡导的行为准则。《诗经》中说“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是古代仕者的审美准则。古巴比伦文明的消亡源于他们内部奢靡,古埃及则是其对外的战争。曾经辉煌一时的拜占庭帝国也因为十字军东征而导致其文化的式微。纵观中国历史,自秦始皇起对对外战争就没有表现出很大的热情。中国的统治者在乎的是国内的安定,四海升平的繁荣。即使好战的汉武帝对匈奴的战争也起于反击。中国的地理环境,东临大海,南有喜马拉雅山,西有帕米尔高原,最大的威胁来自北方,而在封建社会开始就修筑长城抵御北方蛮族入侵。因此中华文化是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孕育发展。这种环境造就了中国人保守严谨的性格,汉字的发明与发展与创制和使用正与这种性格息息相关。 关于汉字的起源问题,学术界至今尚未有定论。历史学家从出土原始时代器物上的符号认为是汉字的最初雏形,如在半坡遗址中的陶器上发现的一些符号“”,即认为是文字。而文字学家则根据文字的性质出发认为文字的产生以

中华文化的魅力

中华文化的魅力 苏轼曾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三国演义》中又有一句话:“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详端历史的长河,我们可以轻易地发现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光芒:顽强奋斗、隐忍、和谐…… 中华文化的魅力体现在“攻”与“守”的结合上。有“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和“大丈夫能屈能伸”的中华文化,灌铸出蔺相如的灵魂。在秦庭智商,他敢庭叱秦王,他敢玉石俱焚,他完璧归赵;在渑池之会上,他在谈笑间威胁秦王,护赵王于身旁,挽回了赵国的尊严,这是充满攻势的、凌厉的蔺相如。在面对廉颇的恶言相向时,他选择的是沉默,是退让,不与之争是因为不欲争,这是带着防卫、谦逊内敛的蔺相如。攻与守,两个极端,却因中华文化之力在蔺相如身上大放异彩。 中华文化的魅力体现在“德”与“智”的交汇中。唐太宗李世民重视:“德治”,注重民生,以德治国。他礼贤下士,用人不问出处,只要有德有才,都会予以重用,于是有了长传于世的“贞观之治”。他充满智慧,明白“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的道理,他重用魏征,虽然魏征的直谏常常令他龙颜大怒,但他都没有真正治过魏征的罪,还是一如既往地信任、重用魏征。李世民用“德”与“智”开创了“贞观之治”,而中华文化的“德”与“智”亦借李世民之手举世长传。 中华文化的魅力体现在“固”与“变”的灵动力。在“江山不移”的中华文化融汇了另一种人生态度“随遇而安”之后,又铸就了怎样一颗坚定的心呢?面对亡国的危机,勾践选择了自己携宫廷中人到吴国为奴,以换来越过不被吞并。他可以住在金碧辉煌的供电之后接受众人的朝拜,却也可以为了国家而做一名马夫,住在马厮之中;他心态平和,位高权重之时不自高自大,受人凌辱之时亦不气馁,他只是暗暗积累力量,卧薪藏胆。在吴国的为奴生涯没有磨灭掉他的意志,反而给了他力量,最终“三千越甲可吞吴”。“固”与“守”,是勾践的坚韧,是勾践的退让,同时,也是中华文化所蕴含的光彩。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既有固守的豪气与美德,又有变通的灵气与智慧;既有积极进取、勇敢执着的攻势,又有恬退隐忍、蓄势待发的守护……你,准备好领略她的魅力了吗?

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迄今世界上最久远、最稳定、最辉煌、最丰富、最发达的文化之一,有着不可抵挡的神奇魅力。 从定义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 但是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范畴来说,我们不能不感叹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因为它涵盖了中华民族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的衣食住行无一不体现出传统文化对我们的影响。 一、我所理解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在我看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神应该是我们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也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 我想,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核心取一个“和”字即足矣。 中国人身上的品质,中国人的价值观世界观都可以用这个“和”字来阐释。 这个“和”的精神中也有着浓重的哲学意味,自古以来诸子百家的理论都注重一个“和”,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是其根本都是“和”为最根本的目的。 中国传统文化中用阴阳五行、太极八卦来解释着世间万物的变化。 这是最朴素的世界观同时也是最朴素的人生观。 中国人思想中最为讲究的就是平衡,这种平衡是由内及外的,包括着自己内心的平衡、内心与身体的平衡乃至自己与世间万事万物的平衡。 虽然阴阳五行并无科学依据,但是确实很有道理。 阴阳五行相生相克此消彼长,它们之间能够保持“和”也就是一种相对的平衡状态时,世间万物也就能欣欣向荣,而当阴阳不和之时则万事不顺。 阴阳两个概念涉及了很多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中医、武术等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无不透露出阴阳的思想,中国人的传统世界观中也同样如此。 阴阳调和则是传统文化所追求的至高境界。 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追求的为人处世的最高境界是“中庸”,如同中国古代铜钱一般,外圆内方。 “中庸”最早见于《论语》。 孔子说: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论语?雍也》)中庸之道在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作一种人生和道德的至高境界和追求目标。 何谓“中庸”?据宋儒说,不偏不倚谓之中,恒常不易为之庸。 儒家文化的这种中庸之道塑造了中国人的中庸之德,使中国人形成了中庸的思维与行为方式,处事作风和人格境界。 我理解的中庸之道则是一种平和的态度,不挣扎亦不平庸,从容而淡定。 为人处世不偏激,同时有自己的原则、有所坚持。 这正是一种内心与外界的平衡,正所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也就是内心与外界的“和”。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生目标: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也体现出了“和”的思想,修身是自身内部的“和”,是一种对于“和”也就是内心平衡与个人能力平衡的不懈追求。

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

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 一、中国传统文化起源之学说 1、西来说: 2、中源说:正统学说:“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 譬如,世人说史,大多从盘古说起,即所谓“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 ①盘古: 中国传说系统中的领头雁,他的事功只是开天辟地,同人事并无多大关系。按《三五历记》所载,他的事功是:“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开天辟地,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 ②三皇五帝: A.“三皇” “三皇”所指何人,各种文献说法不一,归纳起来大致有两种:一是天皇、地皇、人皇,二是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以后者为主。也有文献以祝融、女娲或黄帝代替燧人氏,但伏羲氏和神农氏则是大多数文献的共识。 古人认为,历史按皇、帝、王、霸的顺序展开,三皇、五帝、夏商周王道、春秋战国的霸道,且一代不如一代。《管子·兵法》曰:“明一者皇,察道者帝,通德者王,谋得兵胜者霸。”《管子·禁藏》:“凡有天下者,以情伐者帝,以事伐者王,以政伐者霸。”《庄子·人世间》:“古者五帝贵德,三王用义,五霸任力。”《淮南子·本经训》:“帝者替太一,王者法阴阳,霸者则四时,君者用六律。” 三皇时代,人民生活并不幸福。《韩非子·五蠹》载:“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多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民食果瓜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以为王,号之燧人氏。”《吕氏春秋·恃君》曰:“昔太古无君矣。其民聚生群处,知母不知父;无亲戚、兄弟、夫妻、男女之别;无上下、长幼之道,无进退、揖让之礼,无衣服、履带、宫室、畜积之便;无器械、舟车、城郭、险阻之备。” 三皇给人民带来了福祉,但却没有“治国平天下”的伟业。 三皇的功业: 燧人氏的功业是“钻木取火,教民熟食,养人利性,避具去毒”; 伏羲氏的功业是“仰观象于天,俯察法于地。因夫妇,正五行,始定人道”; 神农氏的功业是“始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宜燥湿肥土尧高下,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 B.“五帝” 五帝所指何人,各家说法不一。 《国语》记展禽语:“黄帝能成命百物以明民共财。颛顼能修之。帝喾能序三辰以固民。尧能单均刑以仪民。舜勤民事而野死。”即以黄帝、颛顼、帝喾ku、尧、舜为五帝。《五帝德》、《帝系姓》、《五帝本纪》都依此说。 《吕氏春秋》以少白皋、太白皋、黄帝、炎帝、舜帝为五帝。

从中国传统文化看汉字的起源与发展(1)

从中国传统文化看汉字的起源与发展 晨 摘要: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中国汉字则以其独特的形体,悠久的历史。构成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在汉字的起源于发展的过程中,离不开中华文化的孕育,另一方面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表现载体反映着各个时代的文化与文明。 关键字:汉字的起源;汉字的发展;中国文化 汉字作为汉民族的文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其产生与发展,与中国这个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古国的文化休戚相关。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与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文化的消亡,只留下一些历史的印记相比,中华文化不仅传承下来,而且不断发展。伴随着文化的消亡的还有他们的文字。因为文化的断层他们的文字已经很难被解读,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而寄生于汉文化的汉字则以顽强的生命力延续并得到发展。即使中原地区几度被少数民族征服,在近代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汉字的性质与地位也几遭质疑。但汉字在今天依旧被我们使用。并且与世界接轨。汉字与汉文化一脉相承,息息相关。 汉文化之所以具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长达五千年而未曾断流,在世界文化史上都堪称一枝独秀。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即在于中华文化本身不好战,崇尚中庸之道。中华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中国文化的主体,“仁、义、礼、智、信、温、良、恭、让”,是儒家倡导的行为准则。《诗经》中说“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是古代仕者的审美准则。古巴比伦文明的消亡源于他们部奢靡,古埃及则是其对外的战争。曾经辉煌一时的拜占庭帝国也因为十字军东征而导致其文化的式微。纵观中国历史,自始皇起对对外战争就没有表现出很大的热情。中国的统治者在乎的是国的安定,四海升平的繁荣。即使好战的汉武帝对匈奴的战争也起于反击。中国的地理环境,东临大海,南有喜马拉雅山,西有帕米尔高原,最大的威胁来自北方,而在封建社会开始就修筑长城抵御北方蛮族入侵。因此中华文化是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孕育发展。这种环境造就了中国人保守严谨的性格,汉字的发明与发展与创制和使用正与这种性格息息相关。 关于汉字的起源问题,学术界至今尚未有定论。历史学家从出土原始时代器物上的符号认为是汉字的最初雏形,如在半坡遗址中的器上发现的一些符号“”,即认为是文字。而文字学家则根据文字的性质出发认为文字的产生以文字

浅析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中国大地上,从开始有人生存开始,我们的文化也开始萌芽。这块土地,这块土地上的中国人,就开始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从自己,到家族,到国家,到世界,到宇宙,到我们最难以琢磨思想。从人出发,最后在回到人,升华了思想。成就了文化悠远浩博的中国文化,从孕育发生到恢宏浩大,有一个有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发展过程。这一历程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日臻丰富的历程。也是“人不断解放自身”,走向文明演进高峰的历程。 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人化”或“人类化”。有了人,就开始有了历史,也开始有了文化。因此,中国文化的起源与中国人起源实质上是联系在一起的。在文化产生的过程中,最早出现的是工具。猿人最初是用的工具是天然和简单加工的石块,考古学上将这一时期称为旧时代时期。火的使用是旧石器时代先民的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化创造。 中国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四个时期:萌芽期、奠基期、繁荣期、总结期。 先秦时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萌芽期。 在中国神话传说中,取火技术的发明权有时记在“燧人氏”名下,有时记在“伏羲”名下,有时又归功于“皇帝”。这种歧说并存的现象,正反映了原始初民经过广泛的、多渠道的实践才发明取火技术的文化史的本来面目。火尽管不同于一般的工具,如石器、木器、骨器等,是一种化学反应现象,但是,作为猿人物质生活的重要手段,火的使用从本质上讲也属于工具的范围。就性质而言,工具无疑是一种物质产品,然而,制造工具的活动中已包含有意识性的内容,因此,在从猿到人的转化过程中产生出来的工具,不仅是人类物质文化的开端,而且直接标志着文化我起源。 与物质文化长足进步的同时,中国先民的观念文化亦日益丰富、深化。原始宗教与原始艺术便是其主要存在形态。中华先民原始崇拜的对象非常广泛,大致可分为自然崇拜、生殖——祖先崇拜和图腾崇拜三大类。 对大自然的崇拜(太阳、大地)是先民最原始的崇拜形式之一,在仰韶、屈家岭、马厂等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上,人们往往发现表现太阳图形的纹饰。江苏

对中华文明起源的认识只是分享

对中华文明起源的认 识

对中华文明起源的认识 现在人们普遍认为中华文明有多个源头,而不再持有中原一元说。即多个源头相互交融形成了一个拥有辽阔地域的文化共同体,那么这个共同体又是怎么形成的呢?新石器时代后期和西周时期是关键时期。新石器时代后期的文化交融和西周的封建礼乐制使得各地区的文化渐渐融合成为一个大的文化统一体,这样具有地域和族群意义的华夏文化就形成了。 在新石器时代,中国各地出现大量的考古文化遗址,如同满天星斗。分布于北方地区、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等许多地区,共有7000多处。随着它们的发展,地域上的差异性越来越强。其一是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北方地区,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发展的水平较高,具体表现为农业较为发达,器具较为精致,而东北、西北、华南等边远地区发展速度较缓慢,农业欠发达,渔猎采集非常重要,器具较为粗糙。其二是文化的差异性越来越明显,人们居住在不同的地方,在相对稳定的区域中年复一年地劳作,代代相传,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随着文化创造的增加(主要是器具的数量增多、精神文化的丰富),区域独特性越来越强。第一,器物的制作的喜好不同。比如黄河中游仰韶文化的小口尖底彩陶瓶,东北红山文化的“之”字形纹陶器,山东大汶口的“豆”等等。第二,崇拜的对象不同,黄河中游的仰韶文化普遍崇拜玫瑰花,红山文化人崇拜猪首龙身神兽,大汶口文化人崇拜太阳,良储文化人崇拜太阳鸟,等等。可见,当时各地区的文化有很大的差异,似乎看不出共同之处。那么,各地区的文化如何交汇在一起,实现初步统一呢? 首先是各地区的文化相互交流,之后在黄河中下游地区渐渐形成一个文化共同体,它汇聚了其它地区的文化,但是它又有一定的排斥性,排斥外部地区的文化渗入。位于黄河中下游的文化共同体,它是由各地区的文化汇聚在一起而渐渐形成的,其中较重要的是关中仰韶文化、东北辽宁红山文化、山东龙山文化这三大支,当然也有其他地区的文化的流入。具体来说,关中仰韶文化和东北辽宁红山文化这两大强势文化相互交融,前者的典型器物及特征就是尖底瓶、玫瑰花花纹,后者的是猪首龙身神兽。两者相互交流的证据是在大凌河上游的庙坛冢遗址中出现了上述两种文化因素的组合,玉雕猪笼在墓主人身上,玫瑰图案彩陶盆在积石冢周围。苏秉琦说这是花和龙的结合。之后,山东的大汶口—龙山文化和仰韶文化又有强烈的交汇。带有龙山文化特征的考古文化遍布黄河中下游,但是在这种同一性内部又有文化来源的差异性:即这些器物大多是灰黑陶,但是各地区的灰黑陶又有差异,如黄河中游的陶器常有篮纹、绳纹、方格纹,显示出黄河中游文化的特征,而黄河下游的龙山文化器物多为薄胎细质器,表面多为磨光或素面,显示出山东文化的特征。这说明龙山时代,黄河中游仰韶文化和下游的龙山文化有程度很深的交汇。同样到新石器时代后期,各地区考古文化在黄河中下游汇聚,其轴心就在晋南。因为晋南有陶寺古城遗址,古城遗址规模很大,不仅仅有军事功能,更引人注意的还有祭祀、天文观测、生产生活功能,和后世的君民同居的城邑毫无二致。这座古城可以反映当时存在一股强势文化,以晋南为中心,覆盖着黄河中游,该古城只是这一区域文化的缩影。从考古发现来看,陶寺遗址内的器物有仰韶文化的特征,即器物组合序列,有红山文化的特征,如猪龙,有良储文化的特征,如“∠”型石推刀。因此可以说,晋南地区汇集了各地区文化,形成了一个覆盖黄河中游,以晋南为核心的文化共同体。

重温经典 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

重温经典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 雁鸣湖学校马云青王玉明 国学经典是古代圣贤思想和智慧的结晶,积攒了几千年的优秀文化,博大而精深。它根植于中华文化土壤而破土萌发,已经深深地镌刻进了每一个中国人的灵魂基因之中。特别是随着近几年来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育界的有识之士们,越来越认识到诵读国学经典对孩子人格的养成和情操的熏陶有着任何其他手段所无法替代的作用,因此,小学语文教学要程度起弘扬民族文化,培养学生良好的修养品格,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担。 课标既指出:“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要深化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情感,体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进民族使命感和社会自豪感。”也强调了“在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由此可见,让国学经典堂堂正正地走进学校,在课堂教学中占有“一席之地”,应该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有效尝试。基于以上认识,我校以国家级课题《构建以传统文化为特色的综合实践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为契机,把国学经典语学校教育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使学生徜徉于经典的国学文化之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一、分段要求,营造浓重而持久的诵读氛围 国学经典犹如一座座取之不尽的宝藏,为了便于教师和学生操作,系统地掌握其精髓,从而雕琢孩子温文尔雅的气质,塑造孩子知书达礼的童年,奠基孩子德行高尚的一生。我校制定了一份国学诵读计划: 各年级渗透内容: 一、二年级::《三字经》三年级:《弟子规》四年级:《千字文》《中华上下五千年》五年级:《论语》、《笠翁对韵》四大名著六年级:《朱子家训》,《孟子》、《大学》《中庸》等经典文言文 除此之外,各年级还分别规定了背诵唐诗宋词的篇目。 措施与要求:

中国文化概论-第一章 中国文化起源

第一章中国文化起源 一、生命起源学说 ?1924年苏联生物学家奥巴林发表<<生命起源>>专著。 1929年英国遗传学家霍尔丹也提出类似观点。 1936年奥巴林专著再版,他提出的生命起源学说引起世界重视。 按照这个学说,生命是在长时期宇宙进化过程中发生的,是宇宙进化的某一阶段无生命的物质所发生的一个进化过程,而不是在现在条件下由非生命的有机物质突然产生的。 所以,生命起源大约发生在距今45—35亿年间。 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 在生物分类学中,人属于哺乳动物纲 (Mammalia)真兽亚纲(Eutheria)中的灵长 目(Primates)。 人科中现存的仅一属一种,即Homo sapiens。 从亲缘关系来看,人与类人猿科动物关系最近: 抗原—抗体试验表明,类人猿即猩猩、大猩猩、黑猩猩的血清蛋白与人类十分接近。 人与黑猩猩的血红蛋白氨基酸序列完全相同,而与大猩猩和猕猴分别有2和15个氨基酸不同。 人类起源于动物,是从动物进化而来的,即人来源于(古)猿。 原始人类的历史 ?1992至1995年在埃塞俄比亚阿法低地发现地猿(为始祖亚种),距今440万年前。 ?1998年在同地又发现地猿的另一个更为古老的亚种(为祖先亚种),距今520万至580万年。?2000年,在非洲肯尼亚的土根山区发现距今600万年前的原初人(土根种),因为发现于千年之交的2000年,故俗称为千禧人。 ?因此,人类的历史现已有600万年记录。 人类进化系统示意图 300万年—400万年前,人类从南猿到现代人的进化历程中包括南猿阶段,能人阶段,直立人阶段和智人阶段。 三、中国文化的起源 ?生命起源:45—35亿年人类文化史:600万年中国文化史:170万年(元谋人)?中国文明史:4100年(前21世纪夏王朝建立,前476年战国开始进入所谓的封建社会) 中国文化起源的模式 1、黄河中下游文化区:一是黄河中游以中原为中心,代表文化有磁山文化、裴里岗文化、 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等。二是以黄河下游的泰山为中心,代表文化有青莲岗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 第二节原始先民的物质文化 农业为人们提供了较为稳定的食物来源,是原始时代世界性的文明创建。 艺术 信仰崇拜 “图腾”是美洲印第安人的语言。在原始思维中,类比和联想式主要方法,原始人一般都相信自己的氏族于某种动物、植物货物生物之间有一种特殊的亲密联系,并以之作为氏族崇拜的对象。 原始先民的婚姻 ?血亲杂交血缘群婚族外群婚对偶婚一夫一妻制 发展轨迹:多偶婚---对偶婚---单偶婚

关于中国汉子文化的起源及发展

[键入公司名称] 关于中国汉子文化的起源及发展

摘要:汉字被称为“历史的活化石”,“中国文化的脊梁”,是一种具备文化学、哲学、美学意义的符号体 系。在汉字教育中,如果能充分挖掘其中的文化蕴涵,对于继承汉民族优良的品质,发扬民族传 统的认知智慧,培养良好的文化素养,实现我国的思想原创,意义极大。 关键词:汉字教育;传统文化;思想原创 甲骨文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三大文字系统之一。其中,古埃及的圣书字、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已经失传,仅有中国的汉字沿用至今。 传说中,汉字起源于仓颉造字。黄帝的史官仓颉根据日月形状、鸟兽足印创造了汉字。从历史角度来看,复杂的汉字系统不可能由一个人发明,仓颉应该是在汉字的搜集、整理、统一上做出了突出贡献,所以《荀子?解蔽》中记载“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一也”,而汉朝淮南子一书也描述仓颉的贡献为“天雨粟,鬼夜哭”:描述文字的发明有如天上降下五谷广披大众,使得资讯透过文字能传载给任何人;而仓颉之前已去逝的人(鬼)都痛哭没有办法享用到文字的好处 有观点认为《周易》中的八卦对汉字形成有较大影响,但支持者甚少。 原始文字 文字发明前的口头知识在传播和积累中有明显缺点,原始人类使用了结绳、刻契、图画的方法辅助记事,后来用特征图形来简化、取代图画。当图形符号简化到一定程度,并形成与语言的特定对应时,原始文字形成。 1994年,湖北杨家湾大溪文化遗址出土了大量陶器,其上170多种符号中,部分特征与甲骨文有较大类似之处。这一发现将原始汉字的形成过程推定到距今6000年以前。此外,山东大汶口出土的陶器上的象形符号,西安半坡彩陶上的几何符号,河南贾湖距今8000年前龟甲上的几何符号贾湖契刻符号等,都可能是原始文字形成中(或形成前)不同阶段的表现。 但是,商朝以后的汉字和这些几何符号是否一脉相承?这个问题还在争议中。许多学者提出,这些符号不一定是汉字的前身,甚至不能绝对肯定是文字符号。汉字的文化学意义人类社会的每一步前进,人类文明的每一个发展,甚至人类自身的每一点进化,无不是以思想原创为动力的。思想原创的实现,是建立在深厚的文明积淀和有容乃大的广采博纳基础之上的。具体地讲,要有自己的源头活水,要在深广的传统文化和文化精神的汩流中,汲取丰厚的营养,还要有海纳百川的气魄,广泛吸纳其他先进文化的精髓,惟其如此,才能实现思想的原创。中华民族的传统文明,有着不同形式的呈现,诸如文化典籍、语言文字,等等。文章仅就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心得体会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心得体会 中国传统文化,是古代先贤用自身的终身感悟沉积下来的精华。对人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数千年来沉淀下来的精华,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一方面可以增加对历史的了解,丰富自己的知识面,再者也可以培养民族自豪感和增加民族的凝聚力。 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和谐社会的创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新的需要,在这种背景下,传统文化教育既要传承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明成果,又要结合现代社会的客观情况。教师是社会上极其特殊的一个群体,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离不开教师的积极参与。传统文化的内容极其丰富,为此传统文化的教育了解的方式也必然是丰富的,复杂的,不断变化的。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教育人类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而作为教师群体,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就显得非常重要。在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过程中,要求教师具有先进的思想观念,不断地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以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我们的传统文化将“修身”与治国平天下联系在一起。传统文化经典著作中有“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必治其国,欲治其国,必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必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诚意,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家齐而后治国,国治而后平天下”。由此可见修身是为人、为事的根本,修

身不成则一事无成。为此教师应从平常小事做起,修身养性。 传统还注重人际关系,强调人与人的和谐相处。正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这个社会将是一个充满爱心的社会。 传统经典、路还很长。自认为作为一个中国人,从小到大也算接触到不少的古典文献著作,可是真的细究起来才发现,自己知之甚少。老师讲解时,时常会抛出一些问题来让我们回答,可是如果不是读过相关书籍的话,是很难解答的,平时要有很多的积累,通过长时间的琢磨才有可能求得一知半解,相比于班上一些有一定扎实的传统文化的知识素养的同学来讲,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经典著作并不应止步于你学习语文的那几年,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其实都可以找到属于不同阶段的中国文化经典来知道你的人生,而我们要做的是保持一颗进取的心,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尤其是以具有传承意义的儒家、道家为主。 从现代来看,中国文化在外国是很受欢迎的,很多外国学者都在研究,为此我是很有感触的,平时也有听过外国人很喜欢中国的一些文化经典阅读著作,但没有想象过,他们会付出相当大的精力来研究他们,即使文言文对他们来讲晦涩难懂,就是用英文翻译过的著作,很多词句都难以表达出其本身的文化含义,他们依旧乐此不疲的想要深入了解其中蕴含的哲学思想。可是,好多中国人却只是听说过它的名字而已。中国古人的智慧是无限的,而现代人却不愿意静下心来好好体味来自千百年前的且仍具有现实意义的经典文化。

全面展现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历程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c115904114.html, 全面展现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历程 作者:付华丽 来源:《语文建设·上半月》2019年第05期 李宽松、罗香萍所著的《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中山大学出版社2018年9月出版)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全面的解读和介绍,展现了我国源远流长、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魅力。全书共十三章,前四章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系统的概述,全面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基本精神、价值系统,以及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第5章到第11章,分别从教育、宗教、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科技七个方面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和丰富内涵。最后两章立足于民俗文化和地域文化,对我国传统服饰、饮食、节庆、婚俗进行了詳尽的阐释,同时简要介绍了我国的地域文化,如岭南文化、齐鲁文化、湖湘文化、巴蜀文化等。 该书具有较强的学术价值,构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框架和体系。一方面,坚持从宏观到微观。该书首先从整体上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概述,在绪论部分宏观性地介绍了文化的内涵、结构以及中国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等,又用了四个章节阐述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基本精神等,同时又深入我国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针对不同的领域作了微观上的详尽介绍。有繁有简,详略得当,有浅有深,深入浅出,引导读者体悟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另一方面,坚持从纵向到横向。该书在理论框架上具有鲜明的特色,在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整体性介绍时,既包含了历史纵向发展的说明,又包含了横向价值体系的说明,形成了横纵联合的理论结构,理论性和创新性都很强。同时该书还有很多颇有见识的观点,特别是对“美美与共”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的阐释,坚持了正确的价值观、历史观、国际观,跨越多个学科、多个领域,不仅是对我国现阶段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政策的回应,也是对国家“坚定文化自信”要求的反映,同时还是对文化理论的一次再梳理、再研究与再论述,有助于丰富我国传统文化理论体系。 该书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一方面,该书梳理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其中涵盖大量知识点,且语言平实通俗,简单易懂,便于读者阅读理解,对读者学习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和精髓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另一方面,该书在编排上采用简明的方式,用精美的图片展示了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图文并茂,案例丰富,趣味性强,使读者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气息,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的内容。 总之,该书内容丰富,结构合理,思想积极,观点创新,对指导读者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培养文化自信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第四章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8学时 一、教学目的 依照时代先后,介绍历代文化的发展历程,让学生从纵向上把握各个朝代文化的特征和成就。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来龙去脉。为学习中编内容各专题文化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重点 本章为上编的重点。每一节都有教学重点。(1)殷商西周时期,重点介绍文化从神本走向人本,周人的文化维新;(2)春秋战国时期重点介绍,诸子百家兴起的原因及其学派特征;(3)魏晋时期,重点介绍此时的多元文化(二学二教)及文化成就;(4)隋唐时代,重点介绍唐文化繁荣的背景及气魄,唐代在文学艺术方面取得的成就; 三、教学效果 1.紧密联系学生己掌握的有关历史、文化知识,加以提练和深化,合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有一个纵向的把握。 2.如有条件,可运用投影仪展示图片。 3.加强课堂提问,让学生回顾己学过的知识。 4.布置书面作业(论文) 第一节上古:中国文化的产生 上古(一般指夏商周)是指几百万年以前,至有文字记载以前的历史阶段。(殷商之前)在中国传统文化史上,我们可以把上古界定为:170万年前至殷商的4000多年前这段时期。在这个时间段内,人类的进化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即拉玛古猿、南方古猿、直立人(猿人)、早期智人(古人)和晚期智人(新人),这是世界人类学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一、中国人的起源: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化自然”,或叫“自然的人化”,因此有了人就有了文化。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文化史,中国文化的起源应该从中国人的起源说起。 (一)170万年前的元谋猿人 迄今为止,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人类是“元谋猿人”。经科学家研究,元谋人距今已有170万年。元谋人更象古猿。他们在密林中采摘果实,追猎野兽,还能蹒跚直立行走。 (二)五十万年前的北京猿人 1927年以来,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洞穴内陆续发现了不少猿人的牙齿、头盖骨、肢骨等化石,这种猿人被称作“北京猿人”。在距今四五十万年前,北京猿人为了抵御灾害和获取生活资料,不得不几十个人结成一个群体在一起生活,形成原始群。他们白天采摘果实猎取野兽,到晚上返回龙骨山的山洞里,边烤火边休息,边用简单的语言和手势交谈。 (三)1.8万年前的北京山顶洞人 1933年,在北京市周口店龙骨山顶部发现了距今1.8万年以前的人类遗骨化石。这种人被称为“山顶洞人”山顶洞人比北京猿人有了很大进步。山顶洞人的文化生活比较丰富,有了装饰品。 从猿到人是生命物质所实现的质的飞跃,而文化就是在这种转变中被创造出来的。70年代以来,人类各个发展阶段的丰富材料在我国相继发现,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在人类起源的各个环节中唯一没有缺环的国家。 根据人种学分类,中国人属蒙古人种,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具有典型的蒙古人的特征。从猿到人是生命物质所实现的质的飞跃,而文化就是在这种转变中被创造出来的。 在古代人们对人类的起源是缺乏研究的,于是就有了盘古开天地,女娲抟土造人的传说(《淮南子》、《山海经》)。 二、原始物质文化

浅谈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

浅谈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 【内容提要】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科学突飞猛进,市场化在为人类带来物质繁荣的同时,也为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生活和精神压力。为人立世,首先学会如何做人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优秀的品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取之不尽的资源,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乃至和谐世界的建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思想核心价值现实意义 “一杯清茶道汉唐,妙笔丹青画平安”,短短十四个字,道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也描绘出学习和应用中国传统文化的飘逸和洒脱。曾几何时,随着信息化的到来,文化的实用性正在一点一点排挤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地位,电视节目中传统文化的份额越来越少。但是,随着易中天在电视上开讲“三国”,一个濒临淘汰的栏目——“百家讲坛”迅速走进人们的视线;随着易中天评说《汉代风云人物》、阎崇年讲述《清十二帝疑案》和《大故宫》、于丹开讲《论语》心得、王立群讲解汉宋历史和纪连海讲评“清朝二十四臣”,“汇集百家学养,追慕大师风范,平和开放的胸襟,通向大众的桥梁”,“百家讲坛”一下子火了起来,同时,也让中国传统文化在电视节目上展示出了无穷的魅力。钱文忠一阵解读《三字经》《弟子规》,让传统经典《三字经》《弟子规》成为市场上教育孩子的畅销书。2009

年中央电视台又推出“开心学国学”节目,再次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推到了国人面前,引起中国人的思考: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到底有什么意义? 当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科学突飞猛进,市场化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在为人类带来物质繁荣的同时,也为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生活压力。当代中国,国人读书越来越少了,而仅有的文化学习也趋于功利性和消遣性。纵观全国畅销书排行榜,排在前面的,一类是以《哈利波特》《盗墓日记》为代表的消遣类小说,一类是以《求人不如求己》《细节决定成败》为代表的应用性书籍。在人人追求成功的大背景下,人们的内心越来越空虚,精神压力在日益加大,发达国家的自杀率和枪击案件发案率在急剧上升,体现出来的是人心浮躁、乱象纷呈,功利金钱美色充斥耳目,占满心间;芸芸众生争名夺利,随波逐流,烦恼丛生,睡眠不安,吃饭不香,给社会进步带来了难以想象的危害。我们不由得要反思,我们的社会怎么了?我们每一个人怎么了?反思之下,我们所能得出的结论是,经济发展了,文化却没有同步发展,我们的社会“病”了;追求物质的压力太大,我们每一个个体的人放弃了精神文化的需求,思想基础薄弱了,两手的不平衡让我们每一个人“病”了。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 1988年,74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召开会议,探讨和平、发展、环境、民族、宗教、信仰等一系列国际问题。物理学诺贝尔奖金得主、瑞典人汉内斯·阿尔文教授在发言中说:“人类要想在2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