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关于自闭症儿童家长心声的调查

关于自闭症儿童家长心声的调查

关于自闭症儿童家长心声的调查
关于自闭症儿童家长心声的调查

关于自闭症儿童家长心声的调查

实训主题:关于自闭症儿童家长心声的调查

实训时间:2011年8月6至8月21日

实训地点:深圳市龙岗区布吉街道办可园社区工作站

实训内容:了解自闭症儿童的现状,及其家长的心声,寻求更

利于此家庭的完善生活

调查方法:实况调查、访谈

实践人员:张小小

时间过得真快,三年的学习即将结束,毕业前必须参加社会工作实训而写调查报告,因为社会工作者将要面对的是社会大众。本着对弱示群体多一些的了解与认识,希望从中能学习对他们多一些的关爱与帮助,所以选择了调查关于自闭症儿童现状及其家长的心声路程。在社区里有自闭症儿童家庭,刚好社区在搞相关的调查活动,所以我选择了对有特殊家庭的调查。

8月6日至8月21日,在社区中心的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开始了我的调查工作。经过几天的调查发现,对这特殊家庭有更多的了解。

我接触的第一个小朋友,他叫瑞瑞(化名),六岁的小男孩,他家人在他三岁时发现有自闭症的。瑞瑞给人的第一感觉是长得那么白净的小男孩,怎么也不敢相信他有自闭症的儿童。因为比较少接触这样的小朋友,我都不知要怎样跟他沟通,心里就想着,不要让他怕我就

行。刚开始我就主动跟他说话,陪他玩一些他喜欢的东西,可是他不理我,我想起有一次去做义工时,听社工说这些小朋友的思维比较不一样,我们得有耐心跟他们沟通。瑞瑞妈妈说要是他觉得喜欢或行的时候就会朝妈妈看,有时还会笑着发出嗯嗯嗯的声音。我就拿我包包里的魔方出来,瑞瑞不像其他的小朋友,看到会立刻说也要玩什么之类的,就看了一眼,没什么其它动作。这时我就用教他的方式,在他面前一边玩一边说这玩具有多好玩,瑞瑞你要不要也跟我一起玩呀,给你玩,你一定会玩得比我还好哦。可能被我的真诚给感染了,瑞瑞朝他妈妈看了看,又朝魔方看了看,我就觉得他也想参于来一起玩,瑞瑞妈妈也开心的对瑞瑞说,你要想玩就跟阿姨说你想玩,谢谢阿姨。虽然只是简单的话语,都是瑞瑞妈妈讲的,瑞瑞一直没说话,可我知道这就是平时生活中家人能瑞瑞的一些与人沟通的启示,他们相信总有一天瑞瑞会自己说出这些话的。

在调查中,对被调查者家庭的详细情况我单独作了笔录,主要问题有几点:

1、何时发现孩子有异常,异常表现在哪些方面?

2、在求医过程中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希望医生怎样做?

3、确诊后的心态及行动,希望家人和朋友怎么做?

4、确诊时你对自闭症的认识有多少,希望有关专家给予怎样的帮助?

5、何时将孩子送进训练机构,是自己的意愿还是别的意见?

6、如何选择训练机构,需要得到哪些帮助?

7、将孩子送进机构后,在生活和学习上希望老师怎么做?

8、希望社会给予哪些帮助?

在面对自闭症儿童时,考虑到家长的需要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家长从一开始面对的是失望和调适的过程。报告中以自闭症儿童家长、特教老师为访谈对象,运用访谈法对其进行调查;并以家长面对自闭症儿童教育时所走的弯路为主线来研究,结合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旨在促进家长更全面充分地认识孩子,做出正确评估,适当的期望,促进孩子的康复。结果我发现,大部分家长无法以正确的心态面对自闭症孩子,不能给予其正确的教育与康复期望

家长要接受自己的孩子是自闭症是一个失望和调适的过程,他们的心路历程值得我们关注,以自闭症儿童家长访谈对象,了解了家长发现孩子异常到接受教育过程的心态及原因,并结合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一、家长走的弯路

1、发现的时间晚

通过谈话我们可以发现,家长大都在发现孩子没有语言或对父母的呼唤无反应时,才发觉孩子可能存在发育问题,才去医院做检查的。而这时候孩子的发育问题都已经显而易见了。且孩子也达到了一定年纪,无形中耽误了孩子接受治疗和训练的时间。

2、择校不明确

待意识到自闭症孩子是需要接受长期治疗和训练时,又匆匆忙忙地给孩子找机构,而面对形式各样的机构,又无从选择,因为他们对这些机构并不了解,更重要的是家长对自己孩子的能力也不清楚,没能给孩子一个正确的评估,这是一个值得家长深思的问题。

3、家长的支持不够

(1)家长参与时间少

在访谈的家长中,只有1位参与到孩子的康复中来。家长对孩子的了解比较少,容易与老师产生误会。如小孩子调皮是正常的,偶尔摔伤、擦破皮是可以理解的,而有些家长却因为孩子的一点点皮外伤就与老师大动干戈,怒目相对,如果家长太挑剔、太专横,可能迫使老师有意无意地孤立你的孩子,导致你的孩子失去了一个语言刺激的机会,少了一份关注,因为老师们都避您为恐不及,怕一不小心,又让你给告了。

(2)家长对自闭症方面的专业知识了解少

在访谈的家长中没有一位对自闭症知识全面了解的,他们所知道知识都是通过机构或老师了解的。这样对于孩子的家庭康复不利。

如果老师在康复过程中运用强化之类的行为矫正方法,家长可能会造成对老师的误解;或者老师在康复过程中出现错误,家长发现不了,可能耽误孩子的康复。

4、对自闭症的误解

自欺欺人的以为那是误诊,我的孩子除了暂时不会说话一切正常,说不定哪天他就突然回说了呢!把孩子关在屋里,与外界隔绝,怕被人耻笑

二、走弯路的原因

1、家长缺乏儿童发育常识

自闭症的早期诊断是相当困难的,而做为孩子的父母,早期发现应该并不困难。家长不具备一般儿童发育常识,不了解正常孩子的生长发育特点,没有记住孩子生长发育的每个关键期,当孩子出生后,忽略孩子的每一次细微变化,导致孩子的问题诊断延误。

2、家长求医目标不明确

在求医过程中,因为对孩子的认识不够,一般都为孩子做生理性检查,如听力检查等等,待证明孩子的这些方面都没有问题时。家长则更无助,只好带着孩子四处奔波,无形中又浪费了孩子接受治疗时间。

3、家长对待自闭症的态度

(1)无所谓,认为那只是生理性疾病的一种,可以治好的。

(2)极度紧张,主要是因为对自闭症的认识只停留在表面,缺乏全面的认识。

带孩子四处寻医问药,从西医到中医,从国内到国外,再后来求神拜佛,寻找祖传秘方,企图以医疗手段解决教育问题。浪费孩子宝贵的

时间。对家庭的正常生活产生极大的影响。

(3)逃避现实,不接受。

自欺欺人的以为那是误诊,我的孩子除了暂时不会说话一切正常,说不定哪天他就突然回说了呢!把孩子关在屋里,与外界隔绝,怕被人耻笑。

4、家长对康复的认同程度

(1)已经对孩子失去信心了绝望了,只希望孩子在机构里开心快乐,明天还愿意来,其他的别无所求了。对孩子是一种补偿的心理。(2)对孩子期望过高,希望孩子每天都要有进步,施以教师过大的压力,自行制定计划,一周内要会叫妈妈,一个月内会说话,一年后……

5、社会的支持力度不够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和医疗水平还有有待提高,具有高度专业知识的自闭症专家也不多,所以对自闭症发现主要来源于教师和家长。

三、针对以上问题给予的建议

1、家长要掌握儿童发育常识

自闭症的早期诊断是相当困难的,而做为孩子的父母,早期发现应该并不困难。只要具备一般儿童发育常识,多了解正常孩子的生长发育特点,记住孩子生长发育的每个关键期,当孩子出生后,关注孩子的

每一次细微变化,这里的每一次细微变化,不单指语言,还包括目光对视、态度、情绪、依恋、行为等

2、家长要积极行动

为自闭症孩子找一个专家进行专业评估,确认孩子的障碍程度并制定个别花教育计划。障碍程度包括:障碍发生的时间,障碍发生的时间越早,其后果就越严重,预后就越不乐观;障碍的原因:自闭症的致病因素是多种多样的,而某些因素引起的自闭症,如能及早发现和治疗,预后是相当可观的;幼儿期的智能及语言能力:5-6岁具备一定语言能力和智力活动能力的儿童有较好的发展基础。

3、正确的选择机构和老师

对自闭症儿童而言,选择一个好的训练机构很重要,但选择一个好老师更重要。由于孩子的特殊性,孩子和老师在一起的时间很长,老师对孩子的影响是相当大的,所以为您的孩子选择一个好老师显得尤为重要。

4、家长要对康复有正确的期待

一般认为,7岁以下落后正常儿童2年以下的自闭症儿童有希望上学;而7岁以上,落后正常儿童2—3年,则没有希望上学!这时候孩子的未来,家长应思考!对于没有希望上学的孩子,侧重培养孩子建立更高的生活自理能力,从事简单的生活技能,规范孩子的行为,还有对性问题的处理。

而对于有希望上学的孩子,首先要确定他能坐得住,眼睛的专注力能持续一段时间,培养孩子的写字能力,语言能力及良好的行为规范。而写字不只是体现在会写,会认上面,还要会应用。

5、家长要持有正确的心态和态度

确诊后,家长要做的是接受事实,争取时间,开始训练。以积极的态度和行动为孩子创造一个能促进他进步的环境。与其痛苦无奈,不如积极面对。同时,面对孩子是自闭症这一实事,家长更应具备爱心、细心、警觉心、责任心,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经历去关爱孩子。

6、家长应有意识对孩子进行行为规范

在对孩子进行训练时,应坚持持之以恒,坚持情景性,将训练贯穿于生活之中。积极的告诉孩子应该怎样做,而不是告诉他们不该怎么做,不要因为心存内疚,就一味觉宠溺,饭来张口,衣来伸手。

7、家长要掌握自闭症方面的专业知识

由于,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医疗水平和教育理论(训练)水平的局限,以及自闭症的康复训练还没有形成健全的体系,各种训练手段和知识理论也百家争鸣!为了寻找一套适合自己孩子的训练方法,我们认为家长更应该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了解自闭症的一般特点和自己孩子所具有的独特的特点,掌握自闭症训练的操作技巧和理论知识。定期为孩子做康复评估,时刻参与孩子的成长,为了孩子的未来,再学一门专业。

8、要加强家校合作

为了孩子的未来,家长,教师,机构三位一体加强合作。家长及时反馈孩子在家的表现,教师经常与家长交流沟通,根据孩子的变化及时进行评估并改变个别化教育计划。

9、社会要加大支持力度

就社会而言,自闭症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支持,自闭症家庭更需要社会的理解与参与。社会应该加强宣传力度,让更多人认识这一群“上帝的孩子”并以宽容的心去接纳并帮助他们,为构建和谐社会出一分力。着力培养一批具备专业素质的人才。立法保障自闭症儿童的权利。相信有你有我有大家的关心与帮助孤独症孩子将不再孤独!

总之,家长接受自闭症的过程中需要面临和调试的过程,更需要家庭、机构、社会等各方面的长期支持与帮助。

中国孤独症儿童的发展与现状报告

中国自闭症儿童发展状况报告 (概要) 意义: 这是一份汇聚国内外自闭症有关研究和发展状况的前沿信息报告,从自闭症最新的定义、诊断标准、权威的诊断工具、当前的病因研究、有关法律政策、科学教育服务、患儿家庭情况,到美国自闭症研究发展概况等,从各个方面展现了自闭症这个世界性难题的“难”之所在、“世纪之谜”的“谜”之所思,也提醒我们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社会各界对自闭症的认识、关注、支持和研究。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自闭症研究指导中心、五彩鹿儿童行为矫正中心以促进中国自闭症康复教育事业发展的高度责任感,以及五彩鹿积累了十年的行业实践经验,集合国内外专家,几经探讨和修改,最终促成这一报告的发行。作为这个行业中的拓荒者,我们期望此报告能对中国自闭症行业的发展起到回顾总结历史、分析思考现状和发展推动未来的作用。 谨借此次大会机遇,发布报告中的一些相关梗概,望业内的同行和专家批评指教: 第一章综述 一、自闭症概述 (一)自闭症的定义及核心症状 自闭症,也称孤独症,是一组起病于儿童发育早期,以社会交往障碍、沟通障碍和兴趣范围狭窄及重复刻板行为为主要特征的发育障

碍。2013年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第五版(简称DSM-Ⅴ),修订了自闭症的定义,统称为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简称ASD)。 (二)自闭症的研究与发展 国外自闭症的研究历史起源于1943年,美国霍布金斯医院的儿童精神病医生Leo Kanner发表世界上第一篇关于儿童自闭症案例的正式报告——《情感交流的自闭性障碍》。而我国自闭症的研究始于1982年南京儿童心理卫生研究所陶国泰教授发表的题为《婴儿自闭症的诊断和归属问题》的论文,其中报道了中国内地最早发现并确诊的自闭症儿童病例。 我国自闭症的研究目前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盛况,涌现出一大批自闭症研究的专家学者。而媒体的大量宣传,使自闭症进入公众关注的视野,但总体还是落后于西方。报告对国外和国内自闭症的研究发展史进行了简介。 (三)自闭症的发病率 自闭症的发病率一直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其原因还不能确定。 2014年,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最新统计自闭症谱系障碍的发病率为1/68,男孩患病率为1/54。 我国尚未开展针对自闭症的全国性流行病学调查,有部分省市和地区进行过此类调查:2004年北京抽样调查结果为1.53‰;2012年深圳报道18-24月龄婴幼儿自闭症患病率为2.76‰;2013年广州开

“自闭症”大爆发背后的真相

关爱“自闭症”儿童,让更多的孩子走出疾病的魔咒,让更多家庭回归幸福与平 和 这篇文章很长,是我数年研究的结论,迄今为止我国关于自闭症最全面、最客观的论述,不仅呈现了自闭症“大爆发”的真相,也为这些家长们指明了解决路径。本文主要容有如下12个方面,有不同意见者请必须以本文观点来讨论是非,凡不看文章、拿着自编的“论点论据”来说事的,一律拉黑。 1“自闭症”宣传中的水分及其悖论 2“自闭症”孩子怎么了? 3盲人摸象的医疗诊断及“贴标签”的危害 4“康复训练”是严重的二次伤害 5“自闭症”大爆发的背后推手 6世上是否真有“自闭症”这种病? 7教育工作者不是医生,有资格谈自闭症吗? 8如何解释同一个家庭的孩子,甚至是双胞胎,会出现有的患病有的健康? 9为什么男孩子“得病”的多? 10自闭症天才现象如何解释? 11到底要不要带孩子去医院诊断“自闭症”? 12如何看待联合国设立“国际自闭症日”?

现在有一种趋势,儿童出现某种心理问题或行为问题时,人们不再有耐心去思考孩子的个性差异或教育生态环境,而是直接把这些问题推给医疗,所以围绕孩子大脑和意识的疾病越来越多。 活泼亢奋的得了多动症,向孤僻的得了自闭症,迟迟不说话的得了语迟症,说话太多是威廉姆斯综合症,不好好吃饭是进食障碍症,吃得太多是嗜食症,动作不协调是感觉统合失调症,经常说脏话的得了秽语综合症,霸道或懦弱的孩子有社交障碍症,不敢和生人说话是选择性缄默症,上网太多的患了网瘾,玩具不离手则是患了恋物癖……疾病的会很长,几乎儿童成长中所有的情况——只要它不被成年人满意——最后都会进入医疗,成为一种需要医生和治疗干涉的病症。 尤其“多动症”和“自闭症”,因其事关儿童整体行为状态,涉及点多,目前成为最大的两支流行病。 关于“多动症”,我已在另一本书中探讨过这个问题。这几年以来,“多动症”在中国媒体上的宣传越来越少,在人们的概念中逐渐淡化。我相信它的生命周期本该这样,虚假的东西没有生命力。很多儿童不必因为淘气或注意力不集中而轻易被扣上“多动症”的帽子。他们虽然有缺点,却没有病。这一简单概念的确立,对他们的人生影响深远。 但这并不意味着孩子们能逃过“有病”的厄运,“多动症”之后,取而代之的是“自闭症”。此病的宣传、阐释、诊断及治疗等等,与“多动症”如出一辙,但较之“多动症”,更加来势汹汹。虽进入中

自闭症儿童家长必读

自闭症儿童家长必读 2018.07.19 1、家长怎么能及早发现孩子有孤独症倾向? (1)孩子到了六个月大的时候:没有灿烂的笑容或者是高兴的表情; (2)到了九个月大的时候:没有和周围人互动的声音、笑容或者是面部表情; (3)到了十二个月大的时候:对于别人叫自己的名字缺乏反应; (4)到了十二个月大的时候:没有婴儿语; (5)到了十二个月大的时候:没有和周围人姿势上的互动,比如:指东西、让别人看一个东西、伸手去拿东西或者是招手; (6)到了十六个月大的时候:没有语言; (7)到了二十四个月大的时候:没有有意义的两字短语(模仿别人或者是重复别人说话的不算); 作为家长,需要知道的是这些只是告诉你孩子有可能患有孤独症,如果孩子符合了这些早期征兆的话,我们应该尽早带孩子去找专业的医生给孩子做一个评估,然后及早开始相关的康复训练。但是也要注意,不是说有这个征兆,孩子就是孤独症了,这只是一个参考。

2、什么地方可以诊断孤独症? 一般来说,各地儿童医院、妇幼保健院、精神病院中的儿科及综合医院的儿科可以诊断孤独症。 公认的权威诊断机构包括: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中山大学第三医院、南宁益晨儿童自闭症研究中心等。 3、目前有哪些方法已被证实对孤独症儿童康复教育有效? 根据美国国家孤独症中心2009年公布的研究报告,目前有十一种治疗方法是科学实验证明对孤独症孩子有效的,包括:前因包(Antecedent Package)、行为包(Behavioral Package)、幼儿综合行为治疗(Comprehensive Behavior Treatment for Young Children)、联合注意干预( Joint Attention Intervention)、示范(Modeling)、自然教学(Naturalistic Teaching Strategies)、同伴训练 (Peer Training Package)、关键反应训练(Pivotal Response Treatment)、行事历(Schedules)、自我行为管理(Self-management)和以故事为基础的干预模式(Story-based Intervention Package)。简单地说,这些都是在应用行为分析(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 简称ABA)基础上所产生的康复教育方法。 一些国内家长比较熟知的方法,包括:图片交流方法(简称PECs)、孤独症儿童和沟通弱能儿童的治疗和教育(简称TEACCH)、地板时光(简称DIR)和感觉统合治疗等都不在这十一种方法里面,所以,我们建议家长在选择方法的时候,要分清主次。

自闭症儿童评估量表

孤独症(自闭症)儿童评定量表 “孤独症行为评定量表”又可简称为ABC量表。全部量表包括57个题目,每项选择依次从0~4分为五等,其中0分表示该事件不发生,4分则表示这个事件在该儿童身上表现特别明显,其余类推。当总分累加达到53分为临界,大于67分则可以诊断为孤独症。 序项目分组评记 1 喜欢长时间自身旋转 2 学会做一件简单的事,但很快就忘记。 3 经常没有接触环境或进行交往的要求。 4 往往不能接受简单的指令(如坐下、过来等) 5 不会玩玩具(如没完没了地转动、乱扔、揉等) 6 视觉辨别能力差(如对一种物体的特征、大小、颜色、位置等辨别能力差)。 7 无交往性微笑(即不会与人点头、招呼、微笑) 8 代词运用颠倒或混乱(你、我分不清) 9 长时间总拿着某种东西。 10 似乎不在听人说话,以至让人怀疑他有听力问题 11 说话不合音调、无节奏 12 长时间摇摆身体 13 要去拿什么东西,但又不是身体所能达到的地方(即对自身与物体的距离估计不足。

14 对环境和日常生活规律的改变产生强烈反应 15 当与其他人在一起时,呼唤他的名字,他没有反应 16 经常做出前冲、旋转、脚尖行走、手指轻掐轻弹等动作 17 对其他人的面部表情或感情没有反应 18 说话时很少用“是”或“我”等词 19 有某一方面的特殊能力,似乎与智力低下不相符合 20 不能执行简单的含有介词语句的指令(如把球放在盒子上或放在盒子里) 21 有时对很大的声音不产生吃惊反应(可能让人想到他是聋子) 22 经常拍打手 23 大发脾气或经常发点脾气 24 主动回避与别人的眼光接触 25 拒绝别人的接触或拥抱 26 有时对很痛苦的刺激如摔伤、割破或注射不引起反应 27 身体表现很僵硬、很难抱住 28 当抱看他时,感到他的肌肉松驰(即他不紧贴抱他的人) 29 以姿势、手势表示所渴望得到的东西(而不倾向于语言表示) 30 常用脚尖走路 31 用咬人、撞人、踢人等行为伤害他人 32 不断地重复短句 33 游戏时不模仿其他儿童 34 当强光直接照射眼睛时常常不眨眼 35 以撞头、咬手等行为自伤

家长如何护理自闭症儿童

家长如何护理自闭症儿童 父母最关心的问题莫过于孩子的健康,这健康除了身体上的,还 包括心理健康。现如今,越来越的孩子患上了自闭症,这对整个家庭 的影响都是极大的。那么,作为父母,该如何护理好患有自闭症的孩 子呢?专家推荐以下方法。 1.观察孩子的喜好 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长处和短处,所以自闭症的干预是个性化的,要以孩子的需求为基准。即使是自闭症的孩子,也会有自己喜欢做的 事情,家长应该仔细观察孩子的兴趣所在,一旦发现之后,家长能够 多陪孩子做一些他喜欢的事情,在陪他的过程中,和他耐心交流,关 心他,让他信任我们,喜欢跟我们在一起! 2.保持耐心 很多家长在对待自闭的孩子时,刚开始都能保持耐心,但是久而 久之,孩子依然没有改变,甚至他自闭的症状更加严重了,这时家长 就会变得失去耐心,觉得自己一直都是在做无用功,比如有些自闭症 的孩子白天总是瞌睡,但是到了晚上又很精神,这让家长在白天想陪 伴他变得非常吃力。但是这并不是孩子的错,家长应该从根本上解决 孩子的睡眠问题,然后再实行其他的训练。总来说之,这是一个漫长 的过程,家长要付出更多的耐心。 3.语言训练 自闭症的孩子主要症状就表现在不能与其他人正常交流,所以语 言训练对于自闭儿童的康复来说是很重要的,同时也是非常艰难的。 所以家长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要有恒心和决心,在训练过程中,可 能孩子会反复回到最初的状态,家长一定不要半途而废,只有持续的 坚持,孩子才会慢慢康复起来。 4.寓学于乐

自闭症的孩子在学习上会有一定的困难,他们无法像正常人一样更深入的学习,基本只能理解字面的意思,家长应该不要依赖词汇本身去定义其他的词汇,能给孩子举例子,让他们通过实践、现实生活来理解。用图画来学习也是一种好办法,孩子们往往对图画更敏感,也更容易通过图画掌握要学习的知识。总之,家长的教导要让孩子感兴趣,才能起到效果。

儿童期自闭症评定量表(CARS)

儿童期自闭症评定量表(CARS) CARS评定的可以利用不同的观察资料来源,诸如心理测验或教室活动等场合下中的观察,父母的报告,以及有关儿童病史纪录等。只要这些资料包含评定中所需要的信息,均可在进行评定时加以利用。在获取必要的观察资料时,可以在CARS纪录纸上简要纪录相关的行为。本书后面附有这一纪录表格,可用于` 组织各种相关信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只有充分完成相关资料的收集,才可进行相应评定。在进行观察前,评定者应熟悉所有15个项目的描述和记分标准。记录表的信息仅仅旨在提供某种提示线索,而不可替代以下关于项目描述和记分标准。 再进行观察时,应将自闭症儿童的行为与同龄正常儿童的行为加以比较。在观察到某位儿童的行为与其同龄儿童相比不正常时,应进一步考虑这些行为的特异性、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CARS的目的旨在评定行为,而不涉及因果解释。由于源于儿童期自闭症的一些行为,类似于因其他一些儿童期障碍所导致的行为,因此重要的是评定儿童行为偏离正常的程度,而不是评判该行为是否可由注入脑损伤或智力落后等障碍加以解释。总成绩和缺损模式,才可以将自闭症儿童与其他发展障碍儿童区分开来。 观察阶段一旦完成,评定者就可以利用记录表上的纪录帮助进行实际的CARS评定。实际的评定是在CARS记分纸上进行的。在决定成绩之前,评定者最好阅读每个项目的所有行为描述。CARS的记分中,每个项目有1~4等级。1分表示该儿童的行为在该年龄儿童中属于正常范围内;2分表示该儿童的行为与同龄正常儿童相比,轻微异常;3分表示行为中等异常;4分表示该儿童的行为严重异常。除了这四个等级外,在儿童的行为似乎处于两个等级范畴之间时,也用1.5、2.5、3.5加以表示。例如,如果某一行为是轻微至中等异常时,应记 为2.5。因此,某个项目有7个评定等级: 1 落入正常范围 1.5 非常轻微异常 2 轻微异常 2.5 轻微至中等异常 3 中等程度异常 3.5 中等至严重异常 4 严重异常 要记住,在确定异常程度时,评定者要考虑的不仅有儿童的实际年龄,而且还要考虑该行为的特异性、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某一儿童在这些维度上与正常儿童的差异程度越大,其行为越异常,得分将越高。 下面将对15个项目逐个加以界定。这包括关于所欲观察行为的描述,也包 括儿童可能做出反应的条件。在这些考虑之后是4个评定等级,以及各个等级评定的行为观察基础。 (Ⅰ)与他人的关系:孩子在各种环境怎样与人交往

孤独症5种使孩子走出自闭的措施

孤独症:5种使孩子走出自闭的措施 【案例】 晶晶,现为二年级学生。她刚到学校上学的时候,就给人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一声不响,不管你如何询问,她都漠不做声。上课从没见她举手回答问题,也不与其他同学交流、游戏。每天最多说两句话“老师早” “老师再见”,而这两句话还是在家长的督促下说的,声音极轻,而且语音不清楚。此外,晶晶胆子特别小,就算她明知你在旁边,轻轻地喊她一声,她都会惊得颤抖。 晓彤是位长得非常俊秀的男孩子,但他爱哭,怕见生人,性格固执、暴躁,常常自言自语、答非所问,难得有一分钟安宁,被诊断为“高功能孤独症”。但在老师的严格教导下,他的英语天赋被很好地发掘出来,有“英语小天才”之称。目前晓彤已进入小学三年级学习,其英语水平已达到六年级的要求。 现在一提起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大家马上会想到孤寡老人、聋哑儿童,却没有人注意到在弱势群体当中还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从小不会与人交往,孤独地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分析】 儿童孤独症也称自闭症,是在幼儿和儿童中较为突出的一种心理障碍,是一类以严重孤独、缺乏情感反应、语言发育障碍、刻板重复动作和对环境奇特的反应为特征的精神疾病。通常在三岁以前起病,主要特征:一是感觉异常。婴儿期就不喜欢让人抱,儿童期也不与他人交流,总是独自玩耍,但不怕陌生人。与父母亲似乎没有特别的情感,缺乏与父母亲之间的安全依恋关系。二是语言障碍。多数患儿在两三岁时仍然不会说话,或者出现语言倒退,“鹦鹉学舌”或自言自语的表现很常见。三是刻板行为。表现为爱转圈、来回奔走,一个人排列玩具和积木,独自看电视,但对动画片通常不感兴趣。在某一段时间有某几种刻板行为,并非一成不变。四是智力异常。这些孩子外表看和正常孩子没有不同,也并非全部智力低下,其中个别患者会在某一方面表现出超常的高智商。有的记忆力特别好,比如,有的两岁就能背几十首古诗词和各种各样的广告词等。五是行为怪异。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会变得好动,喜欢爬高,对任何事物都没有惧怕感。行为怪异,我行我素,比如走在马路上,他可能会突然扑向汽车。 对于孤独症儿童来说,到目前为止,科学家们仍然没有发现导致孤独症的真正病因,但大量的研究推测,其病因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饮食营养不良。研究表明,营养不良会造成神经系统的发育不良,造成很多脑部疾患,包括精神疾患。儿童孤独症不过是其中的一种。更确切地说,如果儿童缺乏某些特别的营养物,膳食的酸碱失去平衡,脂肪酸代谢和电解贡平衡极度紊乱,红细胞和白细胞的产生没有规律,矿物质平衡有明显改变等,这些都是造成病因的罪魁祸首。有孤独症的儿童一般不是什么也不吃,就是吃些怪的东西,包括不适合食用的东西。根据血液检验的异常情况,可以精媚地找出孤独症儿童体内缺少哪些营养因素。

残疾儿童家长心理援助项目计划书--自闭症儿童家长课堂(修正版

自闭症儿童家长心理援助项目 —家长课堂 项 目 计 划 书 策划:柯丽华 制作时间:二0一三年十月一日

目录 一项目总体描述 (3) 二项目具体描述 (4) 项目理念 (4) 项目必要性 (5) 成员介绍 (5) 三理论架构 (5) 四目标及目的 (6) 五项目受益群体 (7) 六.项目服务费 (7) 七机构介绍 (8) 八项目服务结构图 (8) 九活动实施计划范例 (8) 服务对象 (8) 小组特征 (9) 招募方法 (9) 活动计划 (9) 活动内容 (9) 课程排表 (10) 时间安排 (11) 所需资源 (11) 工作日程 (11) 应变计划 (12) 评估方法 (12) 跟踪服务 (13) 附加说明 (14) 项目名称:残疾儿童家庭教育项目策划 项目地点: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中心? 实施单位:深圳市心之海残友心理援助中心 执行时间:为期一年()

联系方式: 小组成员:苏丽萍柯丽华江彩文李晓燕唐勇 一、项目总体描述 本项目以关注自闭症儿童家长心理援助以及家庭教育的社区服务问题为出发点,拥有丰厚的专业底蕴,是实事与专业相结合的产物,它的服务对象为城市社区残疾儿童和残疾家庭群体,服务的项目为自闭症儿童家属的社区、职康、康复训练中心工作。目的是通过改善自闭症儿童其家属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心理健康标准,解决心理压力,为家属提供自救训练服务平台,协助家长充分挖掘自闭症儿童潜能,提高家属社区参与程度和社区归属感,使他们更好地融入社区生活,能够感受到幸福家庭快乐感。 残疾儿童家长心理健康与家庭教育是残疾儿童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帮助孩子更好更快的康复训练与进步和成长,它不仅需要残疾儿童的家长付出努力,还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扶。本项目从我市义务段残疾儿童的家庭教育情况和社会支持情况入手,找出解决方法,为自闭症儿童的家庭教育提供专业的帮助。解决自闭症儿童家庭教育主要从其父母入手,为此我们专门成立“残疾儿童家长俱乐部”。给自闭症儿童家长提供专门的交流学习平台,不定期的和我们心之海的“家长交流中心”的家长交叉交流和学习,让两个不同群体的家长在相互交流中获得自信和支持,给家长们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掌握恰当的教育方法和专业训练技术,同时不断加强社会支持的范围和力度,两者结合,建立持久而良好的家庭教育。 二、项目具体描述

自闭症儿童评定量表-ABC量表

自闭症儿童ABC量表 儿童ABC量表 序项目分组评记 1 喜欢长时间自身旋转4 2 学会做一件简单的事,但很快就忘记。2 3 经常没有接触环境或进行交往的要求。4 4 往往不能接受简单的指令(如坐下、过来等)1 5 不会玩玩具(如没完没了地转动、乱扔、揉等)2 6 视觉辨别能力差(如对一种物体的特征、大小、颜色、位置等辨别能力差)。2 7 无交往性微笑(即不会与人点头、招呼、微笑)2 8 代词运用颠倒或混乱(你、我分不清)3 9 长时间总拿着某种东西。3 10 似乎不在听人说话,以至让人怀疑他有听力问题3 11 说话不合音调、无节奏4 12 长时间摇摆身体4 13 要去拿什么东西,但又不是身体所能达到的地方(即对自身与物体的距离估计不足。2 14 对环境和日常生活规律的改变产生强烈反应3 15 当与其他人在一起时,呼唤他的名字,他没有反应2 16 经常做出前冲、旋转、脚尖行走、手指轻掐轻弹等动作4 17 对其他人的面部表情没有反应3 18 说话时很少用“是”或“我”等词2 19 有某一方面的特殊能力,似乎与智力低下不相符合4 20 不能执行简单的含有介词语句的指令(如把球放在盒子上或放在盒子里)1 21 有时对很大的声音不产生吃惊反应(可能让人想到他是聋子)3 22 经常拍打手4 23 大发脾气或经常发点脾气3 24 主动回避与别人的眼光接触4 25 拒绝别人的接触或拥抱4 26 有时对很痛苦的刺激如摔伤、割破或注射不引起反应3 27 身体表现很僵硬、很难抱住3 28 当抱看他时,感到他的肌肉松驰(即使他不紧贴抱他的人)2 29 以姿势、手势表示所渴望得到的东西(而不倾向于语言表示)2 30 常用脚尖走路2 31 用咬人、撞人、踢人等行为伤害他人2 32 不断地重复短句3 33 游戏时不模仿其他儿童3 34 当强光直接照射眼睛时常常不眨眼1 35 以撞头、咬手等行为自伤2 36 想要什么东西不能等待(一想要什么,就马上要得到)2

关于自闭症儿童的实践调查报告 (4500字)

关于自闭症儿童的调查报告 前言: 参与者:10电子班全体 主题:自闭症儿童 时间:2012.8.31 地点:常州市武进区蓝精灵儿童康复中心 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自闭症的认识 临床上首次描述自闭症是在20世纪40年代。1943年,美国医生kanner报道了11例患者,并命名为“早期婴儿自闭症”(early infantile autism)。他当时描述这个类群的患者特征如下:严重缺乏与他人的情感接触;怪异的、重复性的仪式性行为;缄默或语言显著异常;高水平的视觉——空间技巧或机械记忆能力与在其他方面学习困难形成对比;聪明、机敏且具有吸引力的外貌表现。最初,kanner报道的这类患者被认为是儿童精神分裂症的一个亚型而未受重视。在20世纪40~60年代,又有数人描述了与kanner报道相似的病例,并冠以各种各样的名称。当时的国际及美国精神病分类与诊断标准将这类患者归入“儿童分裂样反应”类别中。对于自闭症的病因学,当时普遍认为是父母养育方式不当造成了自闭症的发生。kanner将孤独症患儿的父母描述成一群高学历的、事业心很强但又冷漠无情的人,这一观点在当时似乎很少有异议。 20世纪60~70年代,rutter的研究指出,自闭症的行为如果被认为是从出生到童年早期的发育障碍所致则更为合情合理。由此,逐渐把自闭症看作为是一种躯体性的、与父母抚育方式无任何关联的发育障碍。在此时期,lotter发表了新的自闭症诊断标准,强调把社会交互作用、言语与交流和重复性活动三个方面作为基本标准,并舍弃了kanner诊断标准中关于“特殊技能和吸引人的外貌”等两项。以后,在lotter标准的基础上,开展了广泛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现在所普遍接受的“自闭症发病率4~5/万”是当时最重要的研究成果。 20世纪80年代,关于自闭症的研究进入全新阶段。人们开始抛弃所谓“父母抚养方式不当”的病因假说,从生物学领域探索自闭症的病因,并在临床症状的识别和临床诊断方面将自闭症与精神分裂症彻底分开。kolvin的研究表明,自闭症同成年精神病性障碍,尤其是成年精神分裂症没有关系。1980年出版的《dsm-ⅲ》首次将童年自闭症视为~种广泛性发育障碍。之后,随着对自闭症研究的深入,逐步认识到自闭症是一种在一定遗传因素作用下,受多种环境因子刺激导致的弥漫性中枢神经系统发育障碍性疾病。在此认识的基础上,开展了从分子遗传到神经免疫、功能影像、神经解剖和神经化学等多方面的研究,人们试图从这些研究中找到自闭症的致病原因。但直至目前,仍没有任何一种假说能从根本上完美地解释自闭症的病因。 二.实践活动过程 2012年8月31日早上八点钟大家准时从学校出发,在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公交之旅后大家到达我们此行的目的地——常州市武进区蓝精灵儿童康复中心。大家分成两排有序进入中心内,康复中心的老师热情接待了我们,并给我们各自分派服务对象。我被分派的是一个叫顾鹏辉的小男孩。他从外表看起来与普通小孩无异,只是说话发音不太清楚以及有时候过于兴奋会不顾场合大声喊叫,他还有一个很不好的习惯,就是喜欢把任何东西放在嘴里,一不小心像小纸团、小盒子、小钥匙以及其他小玩意就出现在他的嘴里,康复中心的老师也特别提醒一定要注意他的嘴,当发现嘴里有东西的时候要心平气和的跟他要,他愿意给就拿过来,不愿意给也不能跟他抢。在陪同他的这一天里,他上午表现的很好,在体能活动课上自己一个人可以在那里玩的很开心,我教他怎么搭积木,他学的很认真,虽然最终没完全学会,但是表现的还是非常好,在音频课上,他会坐在那边认认真真听音乐,有时还会拿给我听,我

特殊孩子自闭症的案例分析

特殊孩子自闭症的案例分析 自闭症是近几年才被人们正视的一个病种,过去就有,但统计的发病率越 来越高。对自闭症的定义有很多种,自闭症也叫孤独症,即人为地自我封闭于 一个相对固定与狭小和环境中,由于隔绝了人的交往而产生的迟到是障碍的症 候群,社交困难,缺乏与他人的情感交流,对外界刺激无动于衷。语言发育迟缓。在社会交往中很少使用言语,即使使用也多为模仿言语、刻板言语、言语的可 懂性差。 一、个案资料 本班有一名叫小王的男孩,7岁,患有自闭症。刚来校时,整天呆坐在位置上,不和旁边的小朋友交流,全然一副与身边同伴井水不犯河水的模样。与他 交流比较吃力,要放慢速度,用简短 一、两个字进行对话。集体活动时,总漠然的呆在一边,不会主动参与,老师用很多种方法引导他参与集体活动,他都是不予理睬。即便是排队洗手等简单的活动,都需要老师走过去手把手的拉,更有的时候,即使老师带领他到活动场地,他也是旁若无人的定格在那里,什么也不动。很少讲话,即使讲话声音也很小,很低,经常自言自语重复一些单调的话:“来吧?要吃。做了。”等 二、调查与分析 小王的自闭症是天生就有的。我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小王的语言发 展能力迟缓,语言表达能力弱,就不能和小朋友正常的交往,久而久之,小王 就产生自卑心理,不喜欢和人交往,不喜欢和小朋友接触,慢慢的演化成当旁 边一切事物不存在,活在自己一个人的世界里,不主动找小朋友玩,别人找他 玩时表现躲避,对呼唤没有反应,总喜欢自己单独活动,自己玩,例如:嘴经 常地发出怪声;在教室、走廊、操场乱跑;手中总爱玩弄一些物品,如铅笔、 橡皮、笔袋等。对周围的事不关心,似乎是听而不闻,视而不见,自己愿意怎 样做就怎样做,毫无顾忌,旁若无人,周围发生什么事似乎都与他无关,很难 引起他的兴趣和注意,目光经常变化,不易停留在别人要求他注意的事情上面,似乎生活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而且生活不能自理,整天不去厕所,有时大小便 解在裤子上。针对他的这些行为,我决定在他身上实施训练,以帮助它缓解一 些较严重的症状,并努力改掉一些不好的习惯。

关注自闭症儿童家长代表发言(定)

关注自闭症儿童“奉献爱--‘六·一’圆梦星星的孩子”家长代表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孩子们: 大家上午好! 我是星之路儿童康复中心的孩子家长。今天,作为一名孩子家长,在这里,我由衷的感谢各位领导,以及所有关爱自闭症儿童的社会爱心人士,感谢你们一直以来的关心、关爱和帮助。 作为自闭症儿童的家长,我们一直承受着常人难以体会的痛苦。看着聪明伶俐的孩子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我们曾经十分的无助与绝望,就像乌云永远遮蔽了天空一样。就在我们彷徨不知所措的时候,党、政府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给我们带来了希望的曙光。他们开展的各项公益活动,不但在物资方面给予了我们很多贴心的帮助,更在精神上给予了巨大的关怀,让我们感受到了大家的关爱,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给了我们好好生活的勇气。正是社会各界的爱心救助,坚定了我们克服疾病战胜困难的决心,让我们能够更加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与困苦。在这里我想对党、政府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说:“谢谢你们”。是你们一直以来的不离不弃,给予了我们温暖,激励我们勇敢前行。 我衷心希望像我一样的自闭症儿童家长,都能树立生活的信心,更加自尊、自信、自强、自立,为孩子们做一个好榜样。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引领孩子走出自我封闭的世界,搭建一座“星

星”与“地球”的桥梁。同时,希望社会各界更多的关注自闭症群体,用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去接纳自闭症儿童,积极主动地帮助他们融入社会,用爱去温暖他们的内心。最后,请允许我再一次代表所有的自闭症儿童家长向一直以来关心和关爱自闭症儿 童的各位领导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表示最最崇高的敬意和最最 真挚的感谢。 祝各位领导、各位朋友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关爱自闭症儿童个人感悟讲解学习

关爱自闭症儿童个人 感悟

关爱自闭症儿童个人感悟以前只是听过有关自闭症儿童的信息,但从未跟他们有过接触。大家把这些患自闭症的孩子们叫作“星星的孩子”,犹如天上的星星,一人一世界,独自闪烁。不盲,却视而不见;不聋,却充耳不闻;有语言却很难与你交流;有行为却总是与你的愿望相违。这次志愿活动给了我一次直接接触这群孩子的机会,让我亲身感受到了自闭症儿童的世界。 第一天,第一次,他们就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开始时还担心自己会和他们相处不来,怕吓着他们,接触了才发现,其实他们也只是个孩子,有着孩童的猎奇心理,有着孩童的纯真顽皮。看着他们那可爱的脸,我不禁有些心疼。其实他们跟普通的孩子一样有着爱玩的特性,但他们却只将所有的欢乐和苦楚锁在自己的心中,他们为自己构筑了一堵冷漠的墙,外人走不进,他们亦走不出。原本美好灿烂的孩提时光因为自闭症而失了色。 很多孩子都是由家长陪伴来的,有个小女孩,只要我们一接近,她就立刻跑开,完全抗拒外人。还有个小男孩的妈妈气急了,打了他一巴掌。但他并未像其他孩子一样嚎啕大哭,尽管眼泪湿了眼眶,他也只是轻轻抹去,继续玩耍。其实这样的孩子自尊心更强,他虽然不肯与人交流,但也有着自己的倔强和坚持。 在与孩子们一同学习、玩耍的这段时间里,我发现他们具有一个共同的特质——注意力不易集中,亦或是一旦注意力集中在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上就对外界一切不予理睬。有的小朋友上课不停地看看这里看看那里,有时候也可以一直盯着一个小圆孔长时间不动。我第一次深刻体会到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

只读圣贤书”的境界。他们不善于跟别人沟通,缺乏与其他小朋友的情感接触,因此,往往是每个人自己玩自己的,但他们却能和睦相处,孩子们之间的关系就这样既矛盾又统一的发展着。 我还发现,有的孩子会非常渴望更多的人陪她玩,比如我认识的小朋友依依,她很喜欢跳舞,而且喜欢大家和她一起跳舞,很多次当我在陪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时,她会把我和其他志愿者拉过去陪她一起跳舞。我深深的感觉到他们这些特殊的群体需要更多的关爱。 同时我也感觉到他们的父母真的是非常伟大,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能够被社会所接受,家长们从早到晚,天天陪孩子来做治疗,这样的康复训练不知道一直要持续到孩子几岁才能结束。更重要的是自闭症是一种无法彻底治愈的疾病,孩子未来的路还很长,没有人知道他们以后的生活会怎样艰难,而家长又不可能陪孩子一生,家长们的痛苦可想而知。他们花费大量的时间,耗费极大的精力,付出全部的爱,来引导和陪伴他们成长,忍受着别人异样的眼光,依然不辞劳苦地坚持。我坚信他们的付出一定会有回报。 这次志愿活动让我感触很深,我为他们心疼的同时,也在思考是什么造就他们的自闭?答案有很多,但我觉得父母为创设的环境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在对自闭症儿童教育的同时,更应开设对父母的教育课。只有两者同心协力才能让他们走出自己的小世界,融入到大环境中来。 同时通过调查问卷结果我们发现,绝大部分人不了解自闭症,不了解自闭症儿童,但是他们真的需要更多人的关爱,无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物质上需要爱心人士资助给他们提供良好的恢复训练场地,精神上需要关爱,鼓励,耐心和强大的师资力量。

儿童自闭症常用筛查、诊断量表(abc量表、CARS评定量表、行为量表CABS)

1)孤独症行为量表(Autism Behavior Checklist,ABC):共57 个项目,每个项目4 级评分,总分≥31分提示存在可疑孤独症样症状,总分≥67 分提示存在孤独症样症状,适用于8个月~28岁的人群。 2)克氏孤独症行为量表(Clancy Autism Behavior Scale,CABS):共14个项目,每个项目采用2级或3级评分。2级评分总分≥7分或3级评分总分≥14分,提示存在可疑孤独症问题。该量表针对2~15岁的人群,适用于儿保门诊、幼儿园、学校等对儿童进行快速筛查。 当上述筛查量表结果异常时,应及时将儿童转介到专业机构进一步确诊。 (2)常用诊断量表。 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是常用的诊断工具。该量表共15个项目,每个项目4级评分。总分<30分为非孤独症,总分30~36分为轻至中度孤独症,总分≥36分为重度孤独症。该量表适用于2岁以上的人群。 附件: 自闭症儿童行为量表(ABC量表) 我们曾在自闭症诊断治疗成功实例一文中提到过,如果家长等怀疑小孩是否得了自闭症,可自己先用国际上常用的 ABC量表,以较为简单地自我检查患儿,以便尽量早期发现,尽早治疗。

今特介绍孤独症(自闭症)行为量表(ABC量表),简称ABC量表如下: 孤独症(自闭症)行为量表(ABC量表)是一具有诊断价值的量表,由学者Krug于1978年所编制。ABC量表共有57个项目,包括了感觉、情绪、语言、行为等方面的异常表现,归纳为感觉(S)、交往(R)、躯体运动(B)、语言(L)及生活自理(S) 5个因子。ABC量表简便易行、稳定良好。 (回答为是或不是2种。是得题后分数,不是得0分,例如第一题如答是得4分,如答不是得0分,余类推。把所有分加起来得总分。总分57分为筛查分、67分为诊断分。) 1 喜欢长时间自身旋转4 2 学会做一件简单的事,但很快就忘记。2 3 经常没有接触环境或进行交往的要求。4 4 往往不能接受简单的指令(如坐下、过来等)1 5 不会玩玩具(如没完没了地转动、乱扔、揉等)2 6 视觉辨别能力差(如对一种物体的特征、大小、颜色、位置等辨别能力差)。2 7 无交往性微笑(即不会与人点头、招呼、微笑)2 8 代词运用颠倒或混乱(你、我分不清)3 9 长时间总拿着某种东西。3 10 似乎不在听人说话,以至让人怀疑他有听力问题3 11 说话不合音调、无节奏4 12 长时间摇摆身体4 13 要去拿什么东西,但又不是身体所能达到的地方(即对自身与物体的距离估计不足。2 14 对环境和日常生活规律的改变产生强烈反应3 15 当与其他人在一起时,呼唤他的名字,他没有反应2 16 经常做出前冲、旋转、脚尖行走、手指轻掐轻弹等动作4 17 对其他人的面部表情没有反应3 18 说话时很少用“是”或“我”等词2 19 有某一方面的特殊能力,似乎与智力低下不相符合4 20 不能执行简单的含有介词语句的指令(如把球放在盒子上或放在盒子里)1 21 有时对很大的声音不产生吃惊反应(可能让人想到他是聋子)3 22 经常拍打手4 23 大发脾气或经常发点脾气3 24 主动回避与别人的眼光接触4 25 拒绝别人的接触或拥抱4 26 有时对很痛苦的刺激如摔伤、割破或注射不引起反应3 27 身体表现很僵硬、很难抱住3 28 当抱看他时,感到他的肌肉松驰(即使他不紧贴抱他的人)2 29 以姿势、手势表示所渴望得到的东西(而不倾向于语言表示)2 30 常用脚尖走路2 31 用咬人、撞人、踢人等行为伤害他人2 32 不断地重复短句3 33 游戏时不模仿其他儿童3 34 当强光直接照射眼睛时常常不眨眼1 35 以撞头、咬手等行为自伤2

关爱自闭症儿童项目策划书

关爱自闭症儿童策划书

宣传活动:每两周一次 陪护活动:每周一次(一周一次可能太频繁了,可能也会影响大家作息时间,可以2-3周开展一次就可以,这是我的意思,你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哈) 五、活动内容 ㈠团队建设: 全校性选拔志愿者,通过后进行专业培训;(培训分为三期:第一期为专业老师进行系统培训,第二期为自闭症机构老师带领志愿者们接触儿童,第三期为志愿者们与儿童建立联系。) 通过骨干志愿者带动最终实现“二对一”计划;(志愿者与自闭症儿童结成二对一形式,建立长期陪护关系,与儿童形成相互信任友好局面,二人可机动安排时间。) ㈡常规活动: 1、宣传活动: 观看相关自闭症的电影; 开展关于自闭症的论坛会; 户外宣传活动,如公园派发传单,海报、广播宣传,横幅祝愿等。 2、陪护活动: ①联系自闭症儿童机构相关负责人,征得许可后,协商本次活动的长期合作关系及具体内容。 ②每次出发前可为孩子准备小礼物,比如玩具,糖果,连环画等。待志愿者们熟悉自闭症儿童喜好后可自行作出调整。 ③到达后志愿者们跟随指导老师与自闭症儿童交流,并尝试与他们游戏,带他们户外玩耍。待自闭症儿童存在依赖感后志愿者可单独与之相处,并从生活上到心理上给予帮助。 ④每次活动后可根据实际情况组织交流会,志愿者可互相交流与自闭症儿童相处心得,总结经验。 六、活动工作安排:(这里要说具体一些,如:活动前应该怎么准备、活动过程中的安

ABC儿童孤独症家长评定量表(ABC)

儿童孤独症家长评定量表(ABC) 孤独症行为检核表(autism behavior checklist;ABC)。本量表由Krug(1978)编制,共列出孤独症儿童的行为症状表现57项,每项选择是与否的回答,对"是"的回答,按各项负荷分别给予1、2、3、4的评分。原作者研究提出筛查界限分为53分,而诊断分为67分以上,其阳性符合可达85%,两位评分者间一致性相关系数0.94,同一评分者先后评定的一致性为0.95,本表由家长或抚养人使用。 儿童孤独症家长评定量表(ABC) 1.喜欢长时间的自身旋转 2.学会做一件简单的事,但是很快就"忘记" 3.经常没有接触环境或进行交往的要求 4.往往不能接受简单的指令(如坐下、来这儿等) 5.不会玩玩具等(如没完没了地转动或乱扔、揉等) 6.视觉辨别能力差(如对一种物体的特征--大小、颜色或位臵等的辨别能力差等) 7.无交往性微笑(无社交性微笑,即不会与人点头、招呼、微笑) 8.代词运用的颠倒或混乱(如把"你"说成"我"等等) 9.长时间的总拿着某件东西 10.似乎不在听人说话,以致怀疑他/她有听力问题 11.说话无抑扬顿挫,无节奏 12.长时间的摇摆身体 13.要去拿什么东西,但又不是身体所能达到的地方(即自身与物体距离估计不足) 14.对环境和日常生活规律的改变产生强烈反应 15.当他和其他人在一起时,对呼唤他的名字无反应 16.经常做出前冲、旋转、脚尖行走、手指轻掐轻弹等动作 17.对其他人的面部表情或情感没有反应 18.说话时很少用"是"或"我"等词 19.有某一方面的特殊能力,似乎与智力低下不相符合 20.不能执行简单的含有介词语句的指令(如把球放在盒子上或把球放在盒子里) 21.有时对很大的声音不产生吃惊的反应(可能让人想到儿童是聋子) 22.经常拍打手 23.发大脾气或经常发点脾气 24.主动回避与别人进行眼光接触 25.拒绝别人接触或拥抱 26.有时对很痛苦的刺激如摔伤、割破或注射不引起反应 27.身体表现很僵硬很难抱住(如打挺) 28.当抱着他时、感到他肌肉松弛(即他不紧贴着抱他的人) 29.以姿势、手势表示所渴望得到的东西(而不倾向用语言表示) 30.常用脚尖走路 31.用咬人、撞人、踢人等来伤害他人 32.不断地重复短句 33.游戏时不模仿其他儿童

【免费下载】中国自闭症儿童现状的报告

中国自闭症儿童现状的报告 (2012-04-12 09:23:37) 自闭症简介:儿童孤独症(又称“自闭症”)是一种儿童广泛性地发育障碍性疾病。他们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孤独地闪着微弱的光芒,因此被称作星星的孩子!往往在3岁以前起病,主要表现为在语言、社会互动、沟通交流以及兴趣行为等多方面的缺陷。在4到5岁时症状最为明显,男女发病比例约为5:1。大约3/4的患儿合并有精神发育迟滞,半数左右的患儿在青春期可能合并癫痫发作。由于患儿在社会交往、沟通,尤其是行为方面存在严重的障碍,父母往往只能在手足无措之余,添加对孩子未来命运的担忧。 我国对自闭症儿童关注现状: 2006年我国将自闭症列为精神残疾,自闭症者被纳入相关的保障体系。目前我国自闭症人数保守估计已经超过150万。现状1:起步晚。我国对儿童孤独症的认识比先进国家晚了将近40年。1938年,Leo Kanner 教授(美国)在国际上最早提出儿童孤独症概念并做出系统研究,我国直到1982年才由南京的陶国泰教授首次报告提出。国外早在60年代就已经对“行为与教育途径的干预(以下称‘干预’)”这一措施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并持科学研究的态度做出系统性报告;而我国仅仅在90年代中期以来才开始经验式地摸索与模仿。认识的落后,绝不仅仅限于对其医学知识方面的知之甚少,而是对整个体系性质的认识模糊,也就是说对孤独症的干预缺乏深度的理论理解与循证层面上的操作经验。现状2:患病率上升,对干预需求的呼声越来越大。不管是相关的专业人员,还是普通老百姓,亦或是媒体,孤独症越来越成为一个公共的话题。其患病率由最初的极为罕见,到万分之几,到而今的千分之几,虽然从来没有一个比较稳定而公信的数据,但是患病率的一路走高确实是不争的事实。多数结论认为,ASD (孤独症普系障碍)在新生儿中的比例达 3/1000,典型孤独症不低于1/1000,以此推算,国内ASD (孤独症普系障碍)将不低于400万,典型孤独症不低于100万。虽然良莠不齐的训练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却仍然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 现状3:患儿回归主流社会困难大。治疗自闭症的黄金阶段是1-3岁,错过了这个阶段,恢复健康的困难就很大,病情还极有可能反弹,如果不能及时的进行康复训练,一旦他们失去父母的依靠,将很难在社会上生存下去。那些攻击意识强烈的患者,还可能造成社会危害。 、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敷设技术,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