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物理新课标解读1

物理新课标解读1

物理新课标解读

新课标的整体变化

1、评价课程与检查教学的标准的变化,从大纲到课标,更加强调了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更加关注了全体学生的学习需求。

2、物理教材的变化,基于课标编写的初中物理教材,更加重视三维课程目标的落实,更加关注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教材内容更加注重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空间。

3、教学方式的变化,越来越多的老师对探究式与传授式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并能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内容等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

4、考试评价的变化,在注重终结性评价的同时,过程性评价也受到了关注。中考的形式与内容也在逐步发生变化,实验操作的考试引导了师生对物理实验教学的关注,命题质量的提升促进了三维课程目标的落实。

5、是教师专业成长平台拓展了,与专家面对面交流以及便捷的新课程远程研修,使教师既能走出去学习,也能引进来研讨,还能通过网络平台便捷灵活地学习。

整“实施建议”,仔细推敲文字表述等。

课标修订的具体内容

本次课标修订坚持了实验稿课标提出的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培养目标,注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全面提升,关注了学生应对未来社会挑战的需求,突出了课程的基础性、时代性及实践性等。同时,还继承了实验稿课标的整体框架结构和核心内容。在本次修订中,进一步增强了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的指导性、规范性、操作性与评价性等,适当调整了“科学内容”,完善了“实施建议”等。

一、关于前言、课程目标的修订

《课标》第一部分为前言,含引子、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标准设计等内容。在引子中更简洁、明确地叙述了物理学是什么,物理学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作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在提升公民科学素养方面的作用等。在课程性质中,更加明确了初中物理的课程性质,删去了与课程目标重叠的内容。在课程基本理念中,将“注重学生发展,改变学科本位”调整为“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将“构建新的评价体系”调整为“注重评价改革导向,促进学生不断发展”,而其它内容仅做文字小调整。

《课标》第二部分为课程目标,含总目标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分维度目标。对总目标,从知识、能力、情感、科学技术社会等方面进行了梳理与微调;对“知识与技能”分目标,将行为动词“初步认识”统一为“认识”,其它仅做文字推敲;对“过程与方法”分目标,从观察能力、信息收集能力、分析概括能力、交流能力、自学能力达成及研究方法应用等方面进行了重新梳理;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分目标,仅做了文字推敲。

二、关于内容标准中科学内容的修订

本次修订的重点主要集中于对“科学内容”的修订,实验稿标准中“科学内容”含3个一级主题、14个二级主题,每个二级主题下又有若干三级主题。这次保留了原课标中的一级、二级主题,主要从以下方面针对三级主题内容进行了修改。

(一)调整了内容,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1、小学科学课程中已学习的物理知识,初中又没有进一步提升的内容,则没有必要进行简单地重复。例如;删去了“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

2、知识内容尽管不做调整,但通过降低教学要求的层次,达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目的。例如;关于“机械效率”的要求,原来是“理解”,修订后下调为“知道”;关于“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修订后只要求“列举”,不再强调“说出特点”

原有“内容标准” 68条,修订后有“内容要求”63 条。

(二)、明确了要求,使教学心中有底

1.认知领域中只设立了解、认识、理解三个层次,不再使用“初步认识”、“大致了解”等介于两者之间的说法,其行为要求更清楚了。

2.对教学中不太容易把握的内容,物理课程标准通过一定的行为动词结合概念、规律、

为促进物理实验教学的发展,加强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本次修订中增加了对物理实验的要求。如,增加“测量密度”、“测量速度”、“探究液体压强”、“观察静电现象”等等。同时,不仅在三级主题中增加了实验条目,而且在附录中补充了学生必做实验,共20个。这些实验,不仅注重了内容结构的合理,而且注重了能力结构的协调。在本次修订中强调了进行探究式实验,鼓励有条件的学校不仅让学生完成列出的必做实验,而且应充分利用已有的实验器材,努力开发适合本校情况的实验课程资源,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动手做实验。这一做法,不仅消除了教师的疑虑,也明确了实验要求。

三、微调条目,优化三维目标

1、适当增加条目,弥补个别遗漏。

如增加了“通过实验,观察摩擦起电现象,探究并了解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因调查得知,此条目在小学科学、高中物理皆未明确要求;此内容与生产生活联系密切;此内容对后续学习有一定影响;中学生掌握该概念不难。

2、适当增加个别条目,以便明确要求。

如增加了“了解串、并联电路电流和电压的特点。”进一步明确串、并联中仅要求了电流、电压,未要求电阻,避免老师盲目拔高。

3、适当增加一些强调探究过程、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落实的条目。

如“通过实验,探究液体压强与那些因素有关”,“能在个人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所作为”等等。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标准》进一步强化了物理知识了跟生产、生活的联系,更加关注知识的实践应用。增加了以下内容

1、了解电磁感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说明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3、知道大气压强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4、了解提高机械效率的途径和意义;

5、用焦耳定律说明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问题:《课程标准》删去了“了解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和“了解测量大气压强

的方法”条目,为什么要删去?

删去这两条文字,是为了使行文的含义准确,避免重复陈述,并没有删去这两方面的内容要求。

问题:压强、欧姆定律、电功和电功率等内容在修订时,删去了“能进行简单计算”这句话,是否不要求计算?机械效率的要求下调为了解层次,是否不要求计算?

理解和了解,是解决问题时的心智技能水平;计算,是解决问题的形式。这两者之间没有刻板的必然联系。理解的内容,当然要求会计算;了解的,也可以计算。

四、科学探究,用实例消除困惑

1.正认识确科学探究的目的

《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在科学探究中,教师不仅应关注让学生通过探究发现某些规律,而且应注重在探究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提高探索兴趣,增进对探究本质的理解,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学生的科学探究跟科学工作者的科学探究在目的上有不同的地方,这就是学生的科学探究把提高能力作为重要目的,而不完全是探究的结果。

2.处理好课堂中科学探究教学中的两个矛盾

在课堂中实施科学探究教学,通常会遇到两对矛盾:一是学生自主探究和教师进行指导的矛盾;二是丰富的探究过程和有限的探究时间的矛盾。这两对矛盾常常造成教师的困

惑。虽然提倡学生自主探究,但学生在课堂中根据问题完全独立地自主地探究,将会遇到很多困难,有时探究难以进行下去,需要教师的指导,而教师过多、过细地进行指导,又会削弱学生的自主程度,影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所以产生了“学生自主”和“教师指导”这一对矛盾。

科学探究具有从提出问题到交流合作等七个要素,有很丰富的探究过程。学生要自主完成这七个要素的行为,需要大量的时间,然而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课堂中除了科学探究活动之外,还有其他的教学任务需要完成,因此又构成了丰富的探究过程和有限的探究时间之间的矛盾。新课程实施多年来发现,诸多教师仍然对此两对矛盾困惑不已,究其原因,是缺乏具体实例的说明和引导。修订后的物理课程标准设计了三个科学探究实例,两个是课内的,一个是课外的

3.《标准》用实例消除教师困惑

《标准》原有科学探究实例两个,在当时情况下,实例的的编写目的,是增强对科学探究要素的认识。修订时,只保留了其中一个作为课外探究的实例;重新撰写了两个,作为课堂内的实例,引导教师认识:课内的探究和课外的探究有什么区别?案例是怎样处理上面所说两对矛盾的?

四、科学探究,用实例消除困惑

修订后的物理课程标准在每个科学探究实例后面都添加了一段“评析”,帮助教师理解实例所说明的问题,使实例能起到更好的示范、指导作用,用实例消除教师的困惑

原课标的两个科学探究案例,其类型相近。修订时删去了其中一个案例,补充了两个。修订后的三个案例具有比较合理的内容结构:既有课内探究,也有课外探究;既有完整探究过程,也有部分探究要素的强调;既有按教材设计的探究内容,也有自选课题的探究内容。探究案例的选择和设计,充分考虑了调查中教师所反映的对科学探究案例类型的需求。另外,在每一个案例后,增写了一段“评析”,旨在分析本案例的特点以及所实现的具体目标,对该科学探究案例的设计、实施进行解读。

此次课标修订对“教学建议”进行了重点修改,除保留了原来“重视科学探究式教学”和“加强物理学与生活、社会的联系”两个主题以外,新设立了关于“实验教学”和“科学内容教学”两个方面的主题,强化对新课程下“实验教学”和“科学内容教学”的指导。修改后的“教学建议”,更加关注教师教学中的疑难问题,更加切合教师的教学实践,更加注重多维课程目标的落实。特别值得提及的是关于对“科学内容教学”的指导。在科学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很容易把教学设计的目光集中在知识上,一心一意思考如何使学生获得知识的结论,因而忽视了“过程”和“情感”两个维度的目标。再加上不少教师误以为物理问题主要是靠物理知识解决的,没有意识到“能力”和“态度”往往是解决问题更关键的因素,因而在科学内容教学中忽视了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

观”目标的设计。

六、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对《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的“评价建议”也进行了重点修改。修改后的“评价建议”,从指导思想、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四个方面,全面渗透着“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主题。

“评价建议”强调,学习评价应改变以往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做法,应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为此,必须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功能和激励功能。通过学习活动,诊断学生在发展中的优势与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通过评价,激发学生内在发展的动力,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展自己的潜能。

2023新版物理课程标准解读

2023新版物理课程标准解读======================= 简介 ---- 本文档旨在解读2023年新版物理课程标准,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新标准。 一、课程目标 -------- 新版物理课程标准旨在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促进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 -------- 物理课程内容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1. 热力学与能量:探讨热力学基本概念,如热能和温度的关系,热传导和热辐射等。了解各种能量形式及其转化方式。 2. 运动与力学:研究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与力学定律,包括加 速度、动量和力的概念。探讨牛顿三定律及其应用。 3. 电磁学:了解电荷和电场的基本性质,研究电路和电流的相 关知识。研究磁场与电动力学的基本原理。 4. 光学与波动:探索光的传播与折射规律,研究波动现象和电 磁波的性质,了解光的波粒二象性。 5. 原子与核物理:研究原子和核的结构与性质,了解放射性衰 变及其应用。探索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 三、教学方法 -------- 为了达到课程目标,教师应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实验与实际问题的探索,巩固理论知识。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进行实践操作。 2. 合作研究:倡导学生间的合作研究,促进交流与合作,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多元化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实验报告等,全面了解学生的研究情况和能力发展。 四、教材建议 -------- 为了适应新标准,建议教师选用与新课程内容相符合的教材,提供丰富的实验和应用例子,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物理知识。 五、教学资源 --------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解读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2023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解读初中物理新课程标 准2023 引言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指导文件,旨在规范学科教学,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生需求的变化,2023年发布了新的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本文对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进行解读,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新的教学要求。 1. 课程目标 新的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明确了课程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和科学素养。通过研究物理知识和技能,学生将能够运用物理原理解决问题,并理解物理在社会科学和技术发展中的作用。此外,新标准还强调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他们的科学研究和探究能力。 2. 课程内容 新的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对课程内容进行了调整和优化,以适应学生的认知发展和现实需求。主要的课程内容包括力学、光学、电

磁学和能源与材料等。各个内容模块之间有机结合,强调知识的互 通和应用能力的培养。这些内容将通过实践活动和实验课程来引导 学生的研究,培养他们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教学方法 新的初中物理课程标准要求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案例 教学、实验教学和探究式研究等。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和研究动力。此外,教师还应注重培养 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和科学实验,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4. 评价方式 新的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明确了评价方式,鼓励教师采用多元化 的评价方法,综合评价学生的研究情况和能力发展。除了传统的笔 试和实验报告,还可以采用口头答辩、小组合作项目和科学展示等 方式进行评价。这样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研究情况和能力发展,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结论

初中物理新课标的解读完整版

初中物理新课标的解读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物理是一门十分重要的文化基础课,初中物理新课标从教学理念到教学内容与旧教学大纲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了适应新的社会形式和新课标准的要求,我们初中物理教师的教学理念和行为也要随之发生变化,那么,如何才能更有效地进行初中物理教育教学呢? 1.突破学科本位的思想,注重学生的发展 我们过去考虑物理课程时,往往从物理学科本身出发,首先想到物理学中有哪些内容,想到物理学的学科体系和逻辑结构,也就是想到哪些知识是所谓的主干知识、哪些知识是初中学生应该学习的、哪些能力是应该训练的等。在这样的思维模式下设计我们的物理课程。而《标准》考虑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问题的出发点与此不同,它不以物理学本身的内容、结构为出发点,而是首先考虑公民科学素质的提高,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有些在物理学中是十分重要的知识,在初中物理课程中可能并不强调;有些并不属于物理学的内容,在课程中却又安排在十分显眼的地位;有些在物理学中通常认为很重要的能力,例如演绎的能力,《标准》并不强调。这样做的原因在于《标准》是以物理学的内容作为素材,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兴趣、习惯及一定的学习能力,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而不是向学生全面地介绍物理学。 《标准》非常强调义务教育中的物理课程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作用。它在“课程目标”中有一节专门给出了这方面的详细而具体要求,例如: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对大自然有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用品或新器件中的物理学原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不迷信权威,具有判断大众传媒是否符合科学规律的初步意识。《标准》的这些要求,在我们进行物理时,要时刻记在心上。 2.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贴近学生的生活) 例:用脉搏、步长测时间和距离;学读汽车速度表;用两个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制作望远镜;了解微波炉的基本原理等。不过分追求逻辑体系的完整性和知识的严密性,标准不规定教学和教材的先后顺序。 3.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

教师2023物理课程标准解读

教师2023物理课程标准解读 引言 本文旨在解读教师2023年物理课程标准,以便教师能够更好地理解并实施该标准,并提供指导和支持学生的研究。 课程目标 教师2023物理课程标准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观察、推理和实验能力,以及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标准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并培养他们在科学领域中发展自己的创新思维。 标准要点解读 知识要点 教师2023物理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对物理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学生需要掌握力学、热学、电磁学和光学等领域的基本知识,并能够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和工作中。此外,学生还应理解物理学和其他科学学科之间的关系,并能够将物理概念与数学知识相结合。

实验要求 标准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实验机会,以培养他们的观察、推理和实验能力。通过设计和进行实验,学生能够应用科学方法,收集和分析数据,并得出科学结论。教师需要提供相关的实验指导和安全指导,确保学生的实验过程安全和有效。 理解与应用 教师2023物理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理解与应用能力培养。学生需要能够将物理概念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案例分析和问题解决,学生能够应用物理知识解释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并能够评估解决方案的有效性和局限性。 创新思维 标准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学生需要能够独立思考和提出问题,并能够运用物理概念和方法解决新问题。教师应该提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和任务,以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并鼓励他们发展自己的研究和实验课题。 教学指导

教师在实施教师2023物理课程标准时,可以参考以下教学指导: 1. 确保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重点讲解和澄清物理学的基本概念,确保学生对核心概念的理解。 2. 强调实践应用:尽可能提供实际案例和问题,让学生将物理概念应用于实际问题中,培养他们的应用能力。 3. 设计实验: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验机会,让他们亲自动手进行实验,培养他们的观察、推理和实验能力。 4. 鼓励创新思维:组织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和任务,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思考解决方案,并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5. 提供支持和辅导:教师应当密切关注学生的研究进展,及时提供支持和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取得良好的研究成果。 结论

新版《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解读

新版《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解读 一、修订背景 1、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与学业质量标准。 ,源于2023年教育部得文件《关于全面深化课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得意见》,文件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对正在修订得《高中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要把学科核心素养贯穿始终。 2、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开发特色课程。 ,2023年国务院审议通过得《国家中长期教育与发展规划纲要》(20232023年),刚要中提出要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开发特色课程,本次修订也贯彻了该刚要得精神。 3.课改实验十余年得成果与经验积累。 04开始,宁夏等四省区率先开始新课程,之后全国其她省市相继进入课改,到17年经历了十余年得实践,新得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已深入人心,这一轮得课改积累了大量得成功经验,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对这些问题有了新得、科学得认识,对新课标得修订给出依据。 4.国际科学教育得最新发展(学习进阶、核心概念、STEM教育……) 1997年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率先提出核心素养,引发世界范围内得广泛关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欧盟、美国等进行了研究,我国也就是同样,这次修订可以说就是与世界同步。 本次修订物理课标内容与变化有哪些?→▲▲二、物理课标得修订得主要内容与变化(一)关于课程方案

1、进一步明确了普通高中教育得定位。 普通高中得培养目标就是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2、进一步优化了课程结构。 (1)将课程类别调整为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2)进一步明确了各类课程得功能定位,与高考综合相衔接。(二)关于学科课程标准1、学科核心素养贯穿始终 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进行了整合。围绕着核心素养得落实,精选、重组了课程内容,明确内容要求,指导教学设计,提出考试评价与教材编写建议。 2、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 明确了学生完成本学科学习任务后,学科核心素养应该达到得水平,各水平得关键表现构成评价学业质量得标准。引导教学更加关注育人目得,更加注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关于培养目标、课程理念、课程目标与03年对比→▲▲ (四)课程结构 明年秋季开始,高中物理要分三六九等了:要想拿到高中毕业证,必须参加学业水平考试,物理学科要学习必修模块共三本书;如果参加高考时打算选考物理,要增加选择性必修三本书,这样必修加选择性必修共六本书;如果想继续发展兴趣特长或参加自 主招生考试得,还有三本选修教材。也就就是说,高中整个学段共有九本书,九九归一才达到高中物理学习得最高境界。 下面就是新修订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整理得高中物理课程结构:→▲▲

(完整版)初中物理新课标解读

(完整版)初中物理新课标解读初中物理新课标解读(完整版) 引言 本文对于初中物理新课标进行了全面解读,旨在帮助学生和教师更好地理解新课标内容,为研究和教学提供指导。 一、新课标概述 新课标是指国家教育部发布的最新一套教学大纲,旨在推动教育教学的发展和变革。物理新课标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依据和指导,对学生和教师都有重要意义。 二、新课标变化点 1. 知识内容更加系统全面:物理新课标结构更加严谨,内容更加系统全面。包括力、能量、运动、电磁学等方面的知识。 2. 学科交叉强调:新课标将物理与数学、化学、生物等学科的交叉应用纳入考查范围。 3. 实践能力的提升:新课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

4. 研究方法的重要性:新课标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研究方法, 引导学生掌握合理的研究策略和自主研究能力。 三、新课标解读 1. 知识点解读: - 力与运动:通过研究,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力的作用、力的计算、物体的力学性质等。 - 能量与能量转化:重点教学能量的概念、能量的转化与守恒、能量损失与利用等知识点。 - 电磁学:包括电流与电路、静电与电磁现象、电磁感应和电 磁波等内容。 2. 学科交叉解读: - 数学:物理中的力的计算、运动的描述等需要运用数学知识。 - 化学:电磁学中的化学电池、电解质溶液等需要了解化学知识。 - 生物:物理中的科学实验、物体运动与生命运动等有联系。 3. 实践能力解读: - 学生需要参与实验、观察、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培养实践 操作能力。

- 学生需要掌握实验方法、实验数据处理和装置操作等实践技能。 4. 研究方法解读: -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惯,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 引导学生自主研究,进行问题思考和解决,提高研究效果。 四、研究建议 1. 多角度研究:通过课本、参考书等多种资源进行物理知识的 研究。 2. 实践操作:积极参与实验课程,亲自动手进行实验,并熟练 掌握实验方法。 3. 注重数学基础:物理与数学紧密相关,注重数学基础的研究 和巩固。 4. 多种研究方法:根据个人特点和学科要求,采取多种研究方法,如笔记、讨论、小组合作研究等。 5. 自主研究:结合研究方法和学科特点,培养自主研究的能力,提高研究效果。 结论

初中物理新课标全面解析

初中物理新课标全面解析 前言 本文档旨在全面解析我国初中物理新课标,帮助教师、学生和 家长更好地理解与适用新课标的要求。本文档将分几个部分进行详 细解读,包括新课标的背景、主要变化、核心素养、教学建议等方面。 一、新课标的背景 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适应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国启动了基 础教育课程改革。 2. 物理课程的重要性:物理课程是自然科学领域的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新课标的主要变化

1. 课程结构调整:新课标将课程内容分为“物质世界”“能量与 运动”“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三个部分,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注重学科知识的应用。 2. 核心素养导向: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包括 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 3. 增加跨学科学习:新课标鼓励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4. 强化实践性学习:新课标强调学生的实践性学习,通过实验、探究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核心素养 1. 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使学生能 够积极、主动地参与物理学习。 2. 科学方法:使学生掌握物理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如观察、 实验、推理等。

3. 科学思维:培养学生运用物理概念、规律等进行逻辑推理、 批判性思考的能力。 4. 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分析结果等。 四、教学建议 1.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和 需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 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应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 氛围,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讨论。 3. 重视实验教学: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手段,教师应充分利 用实验资源,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 融入科技元素:教师可适当引入科技前沿成果,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和科技创新意识。

(完整版)初中物理新课标解读

(完整版)初中物理新课标解读初中物理新课标解读 1. 引言 本文将对初中物理新课标进行详细解读,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新课标内容。初中物理作为一门基础科学课程,对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2. 新课标概述 初中物理新课标是根据学科发展和学生需要而制定的最新的教育标准。其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关注学科内容的系统性和连续性。 新课标内容的设计以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研究为出发点,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它不仅重视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概念的掌握,还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3. 新课标主要特点 新课标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 知识系统性:新课标将物理知识进行了系统分类和整合,帮 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框架。 - 融合思维能力培养:新课标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鼓励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 强调实践探究:新课标将实践操作和科学探究纳入学科教学,使学生更加活跃地参与研究过程。 - 赋予个性化研究:新课标强调学生的个性化研究需求,并提 供相关教育资源和策略。 4. 新课标的组织结构 新课标按照物理学科的基本知识和能力要求进行了分章节的组织:

- 第一章:物理学概述,介绍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 第二章:运动与力学,涉及运动和力学的基本概念以及牛顿运动定律等内容。 - 第三章:能量与功率,介绍能量和功率的基本概念以及相关定律。 - 第四章:物质与波动,讲解物质和波动的基本特性和相关现象。 - 第五章:热学与热能传递,介绍热学和热能传递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 第六章:电学与电路,涉及电学和电路的基本知识,包括电流、电压和电阻等内容。 - 第七章:光学与镜像,讲解光学和镜像的基本原理和现象。

物理新课标解读

物理新课标解读 一、课程标准修订解读 (一)课标修订背景 (二)课标修订指导思想 1.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 2.反映时代特征,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义务教育课程体系。 3.聚焦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课标修订原则

1.坚持目标导向。育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融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传统文化、安全与健康教育于课程,增强思想性。 2.坚持问题导向。梳理课改困难与问题,注重对实际问题的有效回应;精选课程内容,注重学生终身发展,减负提质;细化育人目标与要求,增强课程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3.坚持创新导向。继承与借鉴相结合深化课程改革,强化综合与实践着力发展核心素养,坚持与时俱进,更新课程内容,体现课程时代性。 二、物理课程标准主要修订内容 (一)课程标准结构 针对“内容要求”提出“学业要求”“教学提示”,细化了评价与考试命题建议,注重实现“教-学-评一致性,增加了

教学、评价案例,不仅明确了“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而且强化了“怎么教”的具体指导,做到能用、好用、管用。 (二)课程理念(与2011年版对比) 1.义务教育物理课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提升全体学生核心素养为宗旨,为每个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机会。注重落实物理课程的育人价值,培养学生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2.遵循初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贴近学生生活,关注学习生长点, 以具体事实、鲜活案例、生活经验和基本概念等引导学生进行理性思考。注重时代性,加强与生产生活、社会发展及科技进步的联系,凸显我国科技成就,引导学生增强文化自信,树立科技强国的远大理想。

2022物理新课标变化解读

2022物理新课标变化解读 目录整体变化对比 一、课程性质变化 强调了“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课程,与小学科学和高中物理课程相衔接,与化学、生物学等课程相关联,具有基础性、实践性等特点。” 二、课程理念变化 1.2011年版《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2022年版《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核心素养内容与2017版《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核心素养一致,内涵包含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 2.以主题为线索,构建课程结构:依据物理学内涵,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明确物理研究主题。主题内分级呈现,层层递进;主题间相互关联,各有侧重。注重“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体现物理课程基础性、实践性等特点。 三、课程目标变化 目标要求在2011年版《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基础上优化后,旨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和发展,引导学生学会研究、学会合作、学会生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四、课程内容变化 (一)内容结构变化 从2011版书明号123的物质、运动与交互、能量三大主题,到2022版书明号123的物质、运动与交互、能量、实验探究、跨学科实践五大主题。每个主题由内容要求、学术要求和教学提示组成,比原著更加具体和详细。 (二)具体内容变化 1.前三个主题内容基本没有变化,只有“物质”主题的“新材料及其应用”编入“跨学科实践”中了。 2.2022版的《书名号123》增加了“实验探究”和“跨学科实践”两个新主题。 (1)“实验探究”包含测量类和探究类学生必做实验。这两类学生必做实验相互关联,各有侧重。测量类学生必做实验包含9个,探究类学生必做实验包含12个。这些必做实验,涉及的器材多与实验室或生活中的器材有关。 (2)“跨学科实践”包含“物理学与日常生活”“物理学与工程实践”“物理学与社会发展”三个二级主题,具有跨学科性和实践性特点,与日常生活、工程实践及社会热点问题密切相关。 3.各主题下的三级主题均有举例说明,所举事例大部分是与现在日常生活、工程实践和社会热点相关的,还有一部分是

初中物理《新课标》解读

初中物理《新课标》解读 1. 前言 根据我国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本解读文档旨在为广大初中物理教师、学生及家长提供对课程标准的详细解读,以便更好地理解与实施课程。 2. 课程理念 《新课标》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科学探究与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程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初中物理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物理素养。 - 过程与方法:注重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 课程目标 《新课标》提出了初中物理课程的总体目标和学段目标,分别为: - 总体目标:使学生了解物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 学段目标:根据学生认知发展特点,将课程目标分为三个学段,分别为初中一年级、初中二年级和初中三年级。 4. 课程内容 《新课标》将初中物理课程内容分为五个一级主题,分别为: 1. 物质的性质与相互作用 2.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3. 简单的机械运动 4. 声与光的现象

5. 电与磁的现象 每个一级主题下又分为若干个二级主题,共计22个二级主题。 5. 课程实施建议 《新课标》针对课程的实施提出了以下建议: - 教学建议: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评价建议:建立多元化、过程性的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全 面发展。 - 教材建议:选用符合《新课标》精神的教材,注重教材的实 用性和针对性。 - 教学资源建议: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6. 课程标准的特点 - 强调科学探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引导 学生参与科学探究过程。

初中物理新课标解读

初中物理新课标解读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的修订解决了哪些教学实践问题: 一、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1、删去了与物理学关联不强、要求比较宽泛的条目,以减少课程内容。 删去条目“能从生活或社会应用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修订后的《标准》对此不再单独列入,对生活和社会的关注,将在其它条目中予以重视。 2. 初中学生普遍感到有一定难度的知识,他们进入高中后将会进一步学习这些知识,删去后并不影响初中知识结构的系统和完整,这些内容也都可以删去。●“比较色光混合与颜料混的不同现象”,修订时删去了“颜料混合”的内容; ●“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改为“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 3. 小学科学课程中已学习的物理知识,初中又没有进一步提升的内容,则没有必要进行简单地重复。 ●删去了“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 4. 知识内容尽管不做调整,但通过降低教学要求的层次,达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目的。 ●关于“机械效率”的要求,原来是“理解”,修订后下调为“知道”; ●关于“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修订后只要求“列举”,不再强调“说出特点”。 原有“内容标准” 68条,修订后有“内容要求”63 条。 二、明确了要求,使教学心中有底 1. 认知领域中只设立了解、认识、理解三个层次,不再使用“初步认识”、“大致了解”等介于两者之间的说法。 2. 通过一定的行为动词结合概念、规律、现象的具体表述,使教学要求进一步

3、明确提出了学生实验具体项目。 ●《标准》对具体实验项目的要求有31条,哪些应该作为学生实验,过去不明确。 ●本次修改明确提出了20个实验项目作为学生实验。 (1)基本操作类:7项 ●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表测量时间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 ●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 ●用电流表测量电流 ●用电压表测量电压 ●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2)测定性实验:4项 ●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测量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 ●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3)探究性实验:9项 ●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 ●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问题: 为什么不把“伏安法测电阻”列入必做学生实验? 说明: (1)从实验能力看,“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结构、仪器操作、所测数据都和“20.测量小灯泡功率”实验相同;

2022版物理新课标解读

2022版物理新课标解读 ——培养物理学科素养指南 一、介绍 2022版物理新课标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是教育部最新发布的物理学科教学标准之一,主要针对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教育进行规范和指导。该标准旨在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物理知识的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物理基础。 二、解读 该标准中的重点和难点主要包括: 1.概念: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物理概念,如速度、力、能量、电、光等。 2.原理: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物理原理,如牛顿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欧姆 定律等。 3.方法: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物理方法,如实验设计、数学推导、模拟实验 等。 4.应用: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物理应用,如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科技领域的 应用等。 学习该标准的意义在于,让学生明确物理学科的学习目标,掌握物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学会运用物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了解物理学科在生活和科技领域的应用。 学习方法 针对该标准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包括: 1.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通过课堂听讲、阅读教材、做练习等方式,牢固掌 握基本物理概念和原理。 2.理解物理方法:通过实验、观察、模拟实验等方式,深入理解物理方法, 掌握其实施步骤和要领。 3.应用物理知识:通过生活实例、科技论文、解决实际问题等方式,将所学 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4.不断复习:通过不断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物理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案例分析 通过以下具体案例分析,展示该标准对学生学习物理的影响和帮助: 案例一:学生通过学习速度的概念和原理,可以理解物体运动的基本特征,掌握速度的计算方法,了解速度在生活和科技领域的应用,如汽车的速度、飞机的航速等。

高中物理《新课标》讲解

高中物理《新课标》讲解 前言 《高中物理新课标》是为了适应新时代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需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而制定的。它对高中物理的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本 文将为您详细解读新课标下的高中物理教学。 一、教学目标 1.1 知识与技能 学生需要掌握物理基本概念、原理、定律和公式,能运用所学 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2 过程与方法 学生应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如观察、实验、假设、推理、验 证等,能在研究性学习中运用这些方法。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应树立正确的自然观,认识物理在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作用,培养对物理的兴趣和好奇心,养成勤奋学习、勇于探究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 新课标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内容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 和原子物理等五个部分。 2.1 力学 力学部分包括质点、牛顿运动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动量守恒 定律等。学生需要掌握这些基本概念和定律,并能运用它们解决实 际问题。 2.2 热学

热学部分包括温度、热量、内能、热力学定律等。学生需要了解热现象的本质,掌握热力学的基本原理。 2.3 电磁学 电磁学部分包括电荷、电场、电流、磁场、电磁感应等。学生需要了解电磁现象的内在联系,掌握电磁场的基本规律。 2.4 光学 光学部分包括光的传播、反射、折射、衍射、干涉等。学生需要了解光现象的本质,掌握光学的基本原理。 2.5 原子物理 原子物理部分包括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核物理等。学生需要了解原子核的结构,掌握核反应的基本规律。 三、教学方法

新课标强调教学方法的多样性,鼓励教师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 实践能力。 四、评价体系 新课标下的高中物理评价体系以过程性评价为主,注重学生的 全面发展。评价内容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 值观等方面。 结语 新课标下的高中物理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 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教师应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学生 应积极参与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全面提高自己的物理素养。

新课标人教版必修1 物理课程标准(人教版)

全日制高级中学 物理课程标准

目录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三、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课程总目标··································· 二、课程具体目标································· 第三部分内容标准································· 一、科学探究与物理实验能力要求···················· 二、必修课程模块A1、A2、A3························ 三、选修课程模块B、C1、C2、D1、D2、D3、F、E········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二、学生学习评价建议······························· 三、教科书编写建议···································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第一部分前言 物理学是探究物质结构、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 数百年来,物理学的发展不仅极大地扩展和深化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也带动了其他自然科学学科、技术、文化、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经典物理学为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20世纪初以来,在以相对论、量子论为标志的物理学革命的推动下,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生物技术迅速发展,导致世界经济、社会乃至人类文化的巨大变化。 高中物理课程应体现物理学自身及其与经济、文化和社会互动发展的时代性要求,肩负起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任。为了适应科学技术进步和可持续发展需求,培养高素质人才,必须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高中物理课程。 一、课程性质 高中物理课程是普通高中基础课程中科学学习领域内的一门课程,它与九年义务教育物理或科学课程相衔接,注重进一步提升全体高中学生的科学素养。 高中物理课程有助于学生继续学习基本的物理知识与技能;帮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了解科学的研究方法;有利于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探索自然、理解自然的兴趣与激情;帮助学生认识物理学对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形成科学世界观和科学价值观奠定基础。

新课标沪科版初中物理第一、二章教材分析

新课标沪科版初中物理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教材分析《物理课程标准》中的课程基本理念 1.注重学生的发展,改革学科本位的观念。 2.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3.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 4.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 5.构建新的评价体系。 课程总目标 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发展对科学的探索兴趣,在了解和认识自然过程中有满足感和兴奋感。 学习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在解决问题或作决定时能尝试运用科学原理和科学研究方法。 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具有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乐于参与和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活动,在实践中有依靠自己的科学素养提高工作效率的意识。 具有创新意识,能独立思考,勇于有根据地怀疑,养成尊重事实、大胆想像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关心科学发展前沿,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树立正确的科学观,有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全章概述 在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如何在教材中体现《标准》中的课程基本理念、培养目标以及具体要求等,是课程改革能否成功

的关键之一。 第一章相当于义务教育阶段物理教材的绪论,其地位特殊,肩负了为教材培养目的定位,构建教材框架和栏目,体现教材特色等任务。 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启蒙课,第一章则是启蒙课的开篇。向孩子们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展示五彩缤纷、充满神奇的物理世界,让孩子们了解物理学发展的大致历程,以及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发挥课程的功能,让孩子们初步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物理学家的高尚情操以及物理学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重大作用等,以便使孩子们对物理世界有一种新奇感、求知欲,产生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 本章有三节:走进神奇、探索之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当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展示在孩子们面前的是神奇的物理世界的图景,这些神奇来自自然,非凡而震撼人心;这些神奇来自生活,平凡而充满智慧! 面对这些神奇,古人早已开始探索,但是由于条件所限,古人的思索还停留在对经验的总结上。而后来的物理学家们通过一系列的实验以及对那些神奇现象的理性思考,才使物理学逐步有了令人惊叹的发展。 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物理学家们不仅为人们留下了物理知识,而且还为人们留下了科学探究方法以及不朽的科学精神。 本章内容结构图:

新版《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解读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解读 一、修订背景 1.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 ——源于2014年教育部的文件《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文件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对正在修订的《高中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要把学科核心素养贯穿始终。 2.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开发特色课程。 ——2010年国务院审议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刚要中提出要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开发特色课程,本次修订也贯彻了该刚要的精神。 3.课改实验十余年的成果和经验积累。 04开始,宁夏等四省区率先开始新课程改革,之后全国其他省市相继进入课改,到17年经历了十余年的实践,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已深入人心,这一轮的课改积累了大量的成功经验,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对这些问题有了新的、科学的认识,对新课标的修订给出依据。 4.国际科学教育的最新发展(学习进阶、核心概念、STEM教育……) 1997年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率先提出核心素养,引发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欧盟、美国等进行了研究,我国也是同样,这次修订可以说是与世界同步。 本次修订物理课标内容和变化有哪些?→▲▲ 二、物理课标的修订的主要内容和变化 (一)关于课程方案 1.进一步明确了普通高中教育的定位。 普通高中的培养目标是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 2.进一步优化了课程结构。 (1)将课程类别调整为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2)进一步明确了各类课程的功能定位,与高考综合改革相衔接。 (二)关于学科课程标准 1.学科核心素养贯穿始终

2022版物理新课标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版)解读学习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版)解读 21世纪初,我国启动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在2001年由教育部首次颁布。经过多年实践后,在2003年和2007年两次大规模调研的基础上,教育部部署了对实验稿的修改,并于2011年底颁布《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2011年版课标”)。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研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等要求。在教育部的统一部署下,2019年,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修订组(以下简称“修订组”)正式启动对2011年版课标的修订,最终于2022年形成了《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本文从修订背景、修订思路和主要变化、实施重点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修订背景 迄今,2011年版课标实施已有11年。为了使其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修订组在课标修订前做了国际比较、实施调研等基础研究,如初中阶段物理(科学)课程的国际比较、教材国际比较以及经合组织(OECD)统领下的课程内容图谱分析(CCM)比较等。 (一)国际比较 2019 年初,修订组对英国、法国、德国、芬兰、瑞典、俄罗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国家(或地区)的物理(科学)课程标准进行比较研究。[1]经比较研究可知,以上国家(或地区)皆强调物理(科学)课程在促进学生科学素养提升上的作用,强调加强科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以及让学生了解科学本质、学会动手操作、提升问题解决能力等。多数国家(或地区)的物理(科学)课程目标都涵盖对物理自然观、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感等方面的培养,重视对物质、运动与相互作用、能量等物理内容的要求,重视对问题、证据、解释、交流及质疑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对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总体看,我国2011年版课标在上述方面与国际物理(科学)课程的要求是一致的,但特别强调物理课程与生产生活的联系,提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是我国物理课标的特点。此外,我国2011年版课标重视核心概念的要求,在内容难度和广度方面也都比较适中。国际比较的结果为本次的修订提供了参考。

高中物理新课标解读

高中物理新课标解读 1.在课程目标上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 高中物理课程的教育目标是提高全体高中学生的科学素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培养学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使其今后能应对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的挑战奠定基础。在知识与技能方面,重点让学生学习物理学核心概念,掌握物理学研究的基本技能,了解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主要成就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注重物理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以及物理学的应用等;在过程与方法方面,重点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水平、自主学习水平、实践水平以及解决问题的水平;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参加科技活动的热情,实事求是、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环境保护和可不断发展的意识以及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等。 2.在课程结构上注重共同基础,体现课程的选择性 高中物理课程结构重视对课程的基础性的体现,考虑到全体高中学生的学习需求,确定了基本的必修课程。同时还应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潜能和今后的职业需求构建不同类型的选修课程,为学生提供选择的空间,促动学生自主地、富有个性地发展,培养学生的人生规划水平。 高中物理课程共包含12个模块,其中物理1与物理2为共同必修模块;选修系列1包含两个模块,突出物理学的人文特色;选修系列2包含三个模块,侧重从技术应用的角度展示物理学;选修系列3包含五个模块,侧重让学生较全面地学习物理学的内容。由于必修需要达到6学分,因而全体学生在学完两个共同必修模块后,还需要在三个选修系列中至少选择一个模块实行学习。 3.在课程内容上体现课程的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 高中物理课程内容需要加强与学生生活、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的联系,而且还应反映科技进步带来的如环保、可不断发展等社会热点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和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另外,还应注重让学生学习对其终身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学习基本的研究方法和科学思想,养成一定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同时,在课程内容上,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让其选择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物理内容。 4.在课程实施上注重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 高中物理课程在实施上应让学生较独立地实行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自主学习、自己解决问题的水平。课堂教学应该是多种教学方式的结合,注意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具有一定的科学探究水平,养成一定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 5.在课程评价上强调更新观点,促动学生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