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浅谈中西方价值观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浅谈中西方价值观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浅谈中西方价值观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浅谈中西方价值观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浅谈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浅谈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摘要】跨文化交际是指在特定的交际情景中,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交际者使用同一种语言或非语言进行思想、感情、信息等交流的过程。本文分别从中西方行为方式的差异、人际交往关系及模式的差异和合作及处事方式的差异三个方面解析了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跨文化交际影响

随着国际间经济、文化交流的日渐频繁,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合作往来也与日俱增,从而出现了国际间的交际,即“跨文化交际”。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交际者常常会因为文化背景不同引起语言交融及文化整合等交际活动的短路,所以了解中西方基本的文化差异以及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尤为重要。

一、对行为方式的影响

中国人向来推崇做事“三思而后行”,考虑问题一定要周全,要做到彬彬有礼、温文尔雅,谦虚知礼,不可有野心。交际时要替对方着想,选择恰当而委婉的言语表述观点。而在强调个人至上的西方国家却表现出直接、果断和有野心。美国人从小就被教育要自信、独立、做事干净利落,缺乏自信心或进攻性的人是很难被社会接受的。比如若有人赞扬:“你工作做的很好!”西方人的反应必定是:“Thank you very much。”而中国人的反应就是:“哪里!哪里!”西方人希望自己的个性和能力得到社会的承认,而中国人即使对别人的称赞心里美滋滋的,但是口头上却不敢流露,生怕被冠以自满的帽子。此外,中西方时间观的差异也会导致行为方面的差异。西方人认为,中方计划性差,对待时间太随意。一般来说,西方人惜时如金,计划性强,重视时间表安排,一旦和自己原来的计划有冲突,就会推辞掉临时安排的工作;而中国人对待时间则迥然不同,通常会认为西方人安排工作太死板、不灵活,不合情理。对待时间的这种态度会微妙地、潜在地影响着我们和周围人的关系,造成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交流往往会感到困惑。譬如一位要离开美国的中国教授邀请美国教授共进晚餐作为告别,没想到这位美国教授当面回绝,并解释说自己已有安排。这样的例子自然让我们觉得美国人太绝情,实际上正是由于时间观的不同产生了这样的看法。

二、对人际交往关系及模式的影响

人际关系是通过交际实现和完成的,但实现某种关系的交际方式会因各地文化不同而有所区别,用中国文化的交友方式来与美国人交朋友显然是行不通的。中西方在人际关系方面的主要差异在于中国社会的人际关系偏向于感情型,而西方社会的人际关系则偏向于理性型。中国人受孔子思想影响,在人际交往方面注重仁礼一体,和对方交往时要考虑“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在处理问题中往往公私不分,把个人情感关系和公共关系混淆,感情用事,常常把人情当作交易

的手段;东方人偏向于采取他人取向的交际方式,即当交际一方认为自己的所言所为于对方有益时,有时不管对方是否愿意,都会强加于对方,以示自己的诚意,对方也并不会感到不快。而西方人受历史背景和经济环境的影响形成了独立、自由、有冒险精神、崇尚平等的民族性格。在人际关系中,尊崇人人平等,父母和子女都是平等的,可以直呼其名,可以相互竞争,通常采取自主取向的交际方式,即在交际中主要表现为双方的自主权都不会受到侵害,交际一方不会把自己所言所为强加于人,以示对别人的尊重,同时也不愿让别人的所言所为强加在自己身上,希望自己受到尊重。否则的话,他们往往不受对方意愿驱使,会按自己意愿行事。在人际交往中,他们很少顾及人情、面子,他们常常是公事公办,不讲情面。在资源或物质分配方面他们常以公平交易为准则。但这并不是说西方人一点不讲人情,他们也广交朋友,对人热情周到,只是没有东方人那样感情用事。

三、对合作及处事方式的影响

中西方在人生观和价值观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中国人由于采取整体优先与和谐至上的思维方式,因而更认同集体主义,每个人既依赖和顺从于集体,同时又从集体中获得安全与关照。中国的很多谚语都体现了这种价值取向:“枪打出头鸟”,“人怕出名猪怕壮”,“出头的椽子先烂”等等。人们不愿意发表不同的意见,维护融洽、避免分歧,凡做事前都要考虑别人的看法,要求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复兴,甚至可以牺牲个人自由来保障社会的利益。这在西方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西方人注重独立自主,强调个体与集体的对立和不协调,他们更注重个人的存在,个人价值的实现,认为个人利益至高无上,崇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实现个人利益,强调“自我”,在跨文化交际中表现出强烈的肯定和突出自我的色彩,这种肯定的突出自我的思想意识体现在行动上就是敢于标榜和突出自我,敢说敢为,敢于表现自己,表现出强烈的自我奋斗和自我实现的进取精神。在美国人看来,中国人不习惯公开个人观点,是因为中国人分不清“对事”与“对人”的区别。西方人发表个人见解是“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争议双方心里都清楚,在会上争得面红耳赤,会后可能还是一对好朋友。此外,中国人私事观念不强也主要是传统群体生活中不分彼此留下的遗迹。在西方人眼里视为“隐私”的事情,在中国人眼里却是关心他人的具体体现。如询问别人的年龄、职业、收入、婚姻状况、体重等都属于很正常的事。而在西方对年龄、婚姻状况、收入、宗教信仰等隐私的种种禁忌,在很大程度上也都因他们身体力行个体主义,个体化意识根深蒂固的缘故。

在跨文化交际中,这种文化的差异总是潜在地影响着我们的交际趋向、交际风格及交际策略。在实际的跨文化交往中,我们必须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对待各种不同的问题,彼此尊重各自的文化习俗,相互了解中西方基本的文化差异,取长补短,以宽容的精神和求同存异的态度处理好不同文化背景之间的交往与合作问题,增强我们跨文化交际时的敏感性,提高我们的交际策略能力,从而使交流

沟通更为有效,更为得体。

参考文献:

1.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提高涉外交流能力的学问》

2.韦芝兰:《中西思维模式差异与跨文化交际》

浅谈中西方文化差异

浅谈中西方文化差异 摘要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中西方文化各有各的特点,也在社会礼仪、社会关系、社会风俗、价值观等方面存在差异。关键词文化中国文化西方文化差异 一、关于中西方文化 1、文化的定义 著名人类学学者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这样给文化定义:“文化或者文明就是由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包括知识、信念、艺术、道德法则、法律、风俗以及其他能力和习惯的复杂整体。”这个定义已经比较权威。在此,我们将文化定义为人和环境互动而产生的精神、物质成果的总和。这个总和中可以包括生活方式、价值观、知识、技术成果,以及一切经过人的改造和理解而别具人文特色的物质对象。 2、中国文化定义 中国文化一般指中国传统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是中国各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汉族是中华民族的主干民族,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其他少数民族也对中国文化做出过不可抹杀的贡献。 3、西方文化定义 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一样,源远流长,气象万千。一般是指发源于古希腊、罗马时期,浸染了中世纪的基督教传统,兴盛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经启蒙运动而最终确立,并且近几百年来大盛于西欧北美的文化系统。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 1、社会礼仪的差异 中国人见面喜欢问对方姓名、年龄、单位及收入等。而西方人很讨厌人家问及年龄与收入等个人私事。对于别人的赞扬,中国人通常表示谦虚,并有一套谦虚之词,像“惭愧”、“哪里”、“寒舍”、“拙文”等。而西方人总是高兴地回答“thank you(谢谢)”以表接受。中国人用“谢谢”的场合较西方人少,尤其是非常亲近的朋友和家庭成员之间不常说“谢谢。”而西方人整天把“thank you”挂在嘴边,即使是亲朋好友和家庭成员之间也常如此。中国人收到礼物时往往放在一边,看也不看(生怕人家说贪心)。而西方人收到礼物时要当着客人的面马上打开并连声称好。中国人殷勤好客,一杯杯地斟酒,一遍遍地上菜,客人不吃不行,不喝也不行,使西方人觉得难以对付。而西方人的习惯是:Help yourself,Please(请随便用)!中国人送客人时,主人与客人常说:“慢走!”“小心点!”“再见,走好啊!”“你们进去吧!”“请留步”等。而西方人只说:“Bye bye(再见)!”“See you next time(下次见)!”“Good night(晚安)!” 2、社会关系的差异 (1) 等级观念 中国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早已深入人心。无论是在社会上, 还是在家庭里, 等级意识的氛围都十分浓厚。“上下有等、亲疏有间、长幼有序、男女有别贫富有差”就是等级观念的具体表现。虽然封建制度早已被废除, 但等级观念仍在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在中国,年轻人很少被委以重任, 他的经验是遭到质疑的首要原因。在西方, 大多数国家都提倡平等, 尤其是在美国, 机会面前, 人人平等, 只要努力, 牛仔也能当总统。西方人平等意识较强, 无论贫富、贵贱, 都不允许别人侵犯并充分尊重他人。在家里, 西方人也不讲究等级, 子女甚至可直呼父母的名字; 在中国, 这恐怕要被看作大逆不道了。

中美两国国民消费习惯差异调查分析报告

中美两国国民消费习惯差异调查分析报告任何一种消费者行为的产生都是与其外部环境及内部环境息息相关的。而中美之间的内、外部环境有很大的差异,因此中美两国的居民消费者行为特征自然会有很大的不同。2010年中国超过日本成为GDP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国家,从表面上来看应该说是一件喜事,但是其实际意义不大,而且我们中国政府对此反应也相当低调。中美两国作为对全球局势走向起着举足轻重的两个大国强国,但两个国家国民的消费习惯却有着巨大的差异。为此,我展开了调查。一、调查目的 了解中美两国国民消费习惯之间的差异,指导人们更加合理地消费。 二、调查方式 由于可用资源有限,主要采取了问卷调查法和资料调查法。三、调查结果 中国人不习惯于超前消费,而是喜欢存钱,而美国人习惯于超前消费,甚至把明后两天的钱都花没了。 四、结果分析 首先,文化习俗方面。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并且其文明从发源以来至今从未中断过,其他三个国家是没有过的。灿烂的文明使我们为之自豪。五千年来悠久文明使得中国人就形成了一种以“勤劳节约光荣,铺张浪费耻辱”的意识。有很多诗歌谚语之类的文化作品都能反映出来,例如古代诗歌《悯农》的“谁知盘中餐,粒粒

皆辛苦”就清晰地描绘出了古人那种节约意识。并且以儒家文化为代表,教育的是人们怎么修身养性。中国消费者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个人的物质欲望往往受到压抑。如中国传统观念主张“谦、良、恭、俭、让”,在其影响下,勤俭消费成为大多数中国人所奉行的消费观念,这一观念虽然在现在受到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冲击,但它依然是中国消费者所普遍持有和坚持的观念。在勤俭节约的观念的影响和支配下,消费者的需求,特别是高档奢侈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及其增长会相对受到限制,消费者在购买中也会更多地重视产品和服务的实际效用和价值,反对盲目攀比和铺张浪费。而美国人不是这样,至少美国人敢花钱,他们崇尚消费,他们的历史文化积淀使得美国人向众多西方人那样有着勇敢和冒险的鲜明特点(这并不是说我们中国人就不勇敢)。他们受之前的中世纪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巨大影响。美国消费者具有很强的自我观念,信奉的是为自己而活,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生活得更好。因此,美国人挣钱的动力是为了享受生活,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质量,美国国民的观念中并不存在勤俭这一意识。因此美国国民的收入大部分都是用于消费,储存的比例小,消费倾向高,甚至有时通过借贷提前消费,花将来的钱来满足现在的消费需要和欲望。 其次,历史发展方面。我以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骄傲的同时也为有着两千多年的封建史而遗憾。为什么这样说呢?封建君主统治者为了更好地统治老百姓,采取各种手段禁锢人们的思想。例如,秦朝的焚书坑儒和康雍乾三代时期的文字狱。人们长期以来被地主阶

2020年中西方文化差异与价值观多元化分析

中西方文化差异与价值观多元化分析 【提要】“生活的最高成就,是想象力的成就。”(王开岭 《精神明亮的人》)伊格诺贝尔奖的目的正是西方鼓励各种有些并不 符合实际生活需要的奇思妙想。反观中国的科技奖励,多是经世致用,为现世社会做出直接贡献的发明。由此可以看出中西方对待想象力和 创造精神有不同的标准。这归根到底是中西方文化存在的差异导致的,本文将对中西方文化差异(心态文化与行为文化)进行对比,分析产 生差异的原因,并引导高中生树立正确的中西文化价值观。 一、综艺节目折射出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一)中国奇葩说与美国艾伦脱口秀的异同 《奇葩说》由马东主持,开播以来邀请到蔡康永、金星、罗振宇、张泉灵、高晓松担任导师。寻找华人华语世界中,观点独特、口 才出众的“最会说话的人”,辩论生活中的热点问题以及备受争议的 话题,通过辩论给观众带来一定的思考。《艾伦秀》是美国由CBS电

视台推出的一档热门脱口秀,主持人艾伦以其轻松诙谐的主持风格备 受青睐,2003年9月3日首播,自开播以来,该节目结合了趣闻、名人、音乐嘉宾和人情故事,已获得33个日间艾美奖,成就显著。两档 节目都以轻松幽默作为节目的特点。下面从两档节目内容形式、主持 风格等几个方面进行异同点的对比,从此探索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之处。首先是两档节目的相同点:1.内容形式。从内容上艾伦脱口秀和奇葩 说多选用趣闻、名人、音乐嘉宾和人情故事作为节目内容。艾伦脱口 秀邀请奥普拉?温弗瑞、贾斯汀和帕丽斯?希尔顿等名人。《奇葩说》 同样邀请在媒体领域比较有名的人物作为节目导师。《艾伦脱口秀》 和《奇葩说》每期的话题多是贴近生活,是当下热点,也是广大群众 所关心的问题,如“没钱要不要生孩子”“小朋友被欺负了是应该鼓 励打回去还是告老师”“伴侣的钱是不是我的钱”等,这些话题很容 易拉近节目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将观众的真实生活以节目的方式呈现 并进行探讨,给观众一种很近的感觉,能抓住观众的心。摆脱了以往 节目以道理说教模式。而不是趾高气扬地在大谈阔谈在很高端的东西,开启说教模式。2.主持风格。主持人以其轻松诙谐的主持风格备受青睐,《艾伦秀》里的笑话和明星采访,几乎都是节目组的原创,加入 艾伦的个人生活。 《奇葩说》也一向因幽默而深受观众喜爱。这两个节目都把生 活中的问题拿到台面上辩论,是在幽默愉悦且大胆的辩论中将观点说出,从而起到道德引导等作用。3.商业宣传。《艾伦秀》,艾伦会在 节目中大篇幅做广告,但做得不叫人反感。艾伦不仅明目张胆地跟全 世界人做广告,而且她做得大家都想看。这无疑体现了西方的开放。 这与中国许多植入广告就有明显不同。在广告植入这一块奇葩 说也比其他节目做得好,为中国节目的广告植入开辟了一个先河,应

中西方价值观差异

中西方价值观差异 摘要:随着不同国家或民族的产生和发展,价值观的形成主要有两大原因:历史发展(development of history)和思维方式(thinking pattern)。受这两种因素的影响,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观一旦形成,就会牢牢扎根于人们的心中,支配人的行为。中西方国家在发展中随着各自文化的形成产生了价值观的差异,这些差异在诸多方面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关键字:价值观,价值观与文化,价值观差异,差异形成,差异体现 正文: 一、价值观的定义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价值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个人的价值观一旦确立,便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就社会和群体而言,由于人员更替和环境的变化,社会或群体的价值观念又是不断变化着的。传统价值观念会不断地受到新价值观的挑战。对诸事物的看法和评价在心目中的主次、轻重的排列次序,构成了价值观体系。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 二、价值观与文化

文化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多维概念。“文化无所不在, 具有多维性、复杂性和普遍渗透性”。文化包括物质生活、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三大领域,通常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能力和创造的成果。童之侠认为,文化是一个人群的成员赖以区别于另一个人群成员的共同思维方式。文化包括价值体系,价值观是文化的基石。文化可以分为很多层,最外表的一层是象征物,如服装、语言、建筑物等等,能够很容易看见。第二层是英雄人物性格在一种文化里,人们所崇拜的英雄的性格代表了这个文化中的大多数人的性格。了解英雄的性格也就能了解英雄所在文化的民族性格。第三层是礼仪。礼仪是每种文化中对待人和自然的独特表达方式。第四层是价值观,指人们相信什么是真、善、美的抽象观念,也是文化中最深邃、最难理解的部分,而且时时刻刻指导和控制着人们的行为。价值观是民族文化的精神本质,决定着文化的特征和风范。 三、中西方价值观的形成 随着不同国家或民族的产生和发展,价值观的形成主要有两大原因:历史发展(development of history)和思维方式(thinking pattern)。受这两种因素的影响,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观一旦形成,就会牢牢扎根于人们的心中,支配人的行为。 1、历史发展 中国历史悠久,包括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这种意识直接影响着现代人价值观的形成。现代中国人依然较顺从权威,尊重长辈,重视个人的身份,强调安分守己。相比之下,早在17 世纪,英国的

中西方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中西方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关于“中西方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这个问题,讲起来实在困难。作为一个理科生,不得不有些投机地抓住“哪些”这个词来论述个人认为很重要的一个方面——饮食。 首先不得不强调一下,饮食确实是“主要表现”之一。所谓民以食为天。饮食作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反映了中西方文化之间的某些差异,或者说中西方文化的绝大多数差异,通过饮食的取材、制作方式、口味偏好等等形式体现出来。有三种艺术是不分国界所共通的——音乐、美术,另一个就是美食。作为一种不分国界的艺术,饮食又是怎么体现出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别的呢? 首先从食物的取材上来说,西方国家秉承着游牧民族、航海民族的文化传统,以渔猎、养殖为生,认为菜肴是充饥的,所以传统饮食习俗以动物性食料为主,专吃大块肉、整块鸡等“硬菜”。而中国人的传统饮食习俗是以植物性食料为主。主食是五谷,辅食是蔬菜,外加少量肉食。形成这一习俗的主要原因是中原地区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中国的菜肴是“吃味”的,所以中国烹调在用料上也显出极大的随意性:许多西方人视为弃物的东西,在中国都是极好的原料,外国厨师无法处理的东西,一到中国厨师手里,就可以化腐朽为神奇。 还有就是厨具,或者说食物的制作过程上。走进一个传统的中式厨房,总是这么一把刀,一口锅,一个灶。而对于一个西式厨房,这是远远不够的,就刀具而言就至少有八把之数,每一把刀都有它独特的用处。其实这就反映了中西方人在遇到问题时的不同态度。遇到问题时,西方人总是倾向于发明创造新的工具——更多的刀具,厨具……而中国人,却倾向于改变自身,对自己稍加改变,来适应问题,以求解决。所以中国人只用着一把刀,变化出各色各样的刀法技巧。表现到文化上,就如同老师讲的,西方人总是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而中国人则更倾向于一种“天人合一”的生活方式。在制作上不难发现,中国厨师总是说这样的词“盐适量”,而在翻阅外国厨师的书著时总是用到这样的词语“盐3克”。西方人总是精细准确地计划操作每一部分,而中国总是感受需要的多少,适时地做出改变。 在饮食观念和准则上。西方人也总是精确地计算着热量和各种营养成分,以营养作为评价食物好坏的第一标准。对于有营养的食品,即使味道并不太好,西方人也总是试图甚至乐于食用。而中国则是美食至上,尽管我们讲究食疗、食补、食养,重视以饮食来养生强身,但我们的烹调术却以追求美味为第一性要求,致使许多营养成分损失于加工过程中。民间有句俗话:“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人们内心之于“色、香、味”,而没有提及营养组合,从来都是“味”字“挂帅”的。 饮食上虽说折射了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但同时饮食也是全球化背景下,传承弘扬传统中国文化的有力武器。 电影《饮食男女》让导演李安在国际上打响了知名度,也让世界认识了传统的中国饮食。如今中国食物可以说是享誉国际。国外大大小小的中餐馆层出不穷,中国菜受到全球各地食客的追捧,甚至不少外国游客,不远万里,慕名前来品尝美食。借助这一优势,以饮食作为媒介传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首先,我们要坚持传统中国菜的烹饪技法,不能轻易向占据主流地位的西方屈服。 其次就饮食本身,我们不得不做出一些改变。虽说中国菜极受各地食客追捧,毕竟它片面追求美味的准则与现如今追求营养健康的大潮是格格不入的。不必如西方人一样精确计算,但至少我们应该更多的关注中国文化中有关“养生”的部分。以味动人之余,也要以营养服人。 此外,在向世界推销中国食物的同时,也应该以食物为媒介,介绍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为人知的部分

从文化层面分析中美消费观的差异毕业论文

从文化层面分析中美消费观的差异毕业论文 Contents Abstract ............................................................. I 摘要................................................................ II 1 Introduction (1) 1.1 Significance and Aim of the Paper (1) 1.2 Organization of the Paper (1) 2 Literature Review (2) 2.1 The Definition of Consumption Conception (2) 2.2 Related Researches Abroad and at Home (2) 3 The Comparison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Consumption Conception (3) 3.1 Conservatism and Adventurism (3) 3.2 Future Consumption and Excessive Consumption (4) 3.3 Frugality and Enjoyment (5) 3.4 Practicability and Form (5) 3.5 Collectivity and Individuality (6) 4 The Influences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Cultures on Consumption Conception (6) 4.1 The Influences of Geography on Consumption Conception (7) 4.2 The Influences of Social Development on Consumption Conception (7) 4.3 The Influences of Values on Consumption Conception (8) 4.4 The Influences of Traditional Family Education on Consumption Conception (9) 4.5 The Influences of Entertainments on Consumption Conception (10) 5 Some Inspirations for Establishing a Correct Concept of Consumption 10 5.1 Living within Our Means and Moderate Consumption (10) 5.2 Avoiding Blind Obedience and Rational Consumption (10) 5.3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 and Green Consumption (11) 6 Conclusion (12)

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方价值观差异对比研究.

2009年第4期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No.4 2009 (总第111期 Journal of Fujian Institute of Financial Administrators Serial No.111 教育教学 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方价值观差异对比研究 许佳佳1,成东2 (1.福州外语外贸职业技术学院,福建福州 350007;2.福建金融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福州 350007 摘要:中西方由于自然环境、历史条件和思维方式的哲学基础等差异使得不同的社会群落形成了不同的价值观。研究价值观在不同民族所体现出来的差异性,帮助英语学习者增强文化的差异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关键词:价值观;哲学基础;语言 中图分类号:H31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768(200904-0060-04 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的研究自1958年美国学者Eugene Burdick和William Lederer合编的《丑陋的美国人》(The Ugly American和次年同样是来自美国的著名学者Edward Hal 的《无声的语言》(The Silent Language分别出版后,受到学术界各大领域的广泛关注。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文化人类学家、社会心理学家、民族交际学家及社会语言学家,乃至哲学家都分别从各自的学科视角对跨文化交际逐步开展研究,使跨文化交际学成为一门综合多领域的人文科学。跨文化交际学以各国文化及其交际习惯为主要研究对象,而任何语言都是一定文化的反映,同时都会折射出一定的价值观念,表现出价值观念和语言文化的密切相关。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常常会因为两种文化的价值观取向不同或是文化休克(culture shock而引起交际活动的短路,所以熟悉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对于培养、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价值观的涵义

中美大学生消费行为差异调查研究

SRT 中美大学生消费行为差异调查研究 院(系) 统计学院 专业经济分析 辅导老师马立平 组长孟昊 成员唐潇鹤王睿钱伊乔

目录 摘要 (3) 关键字 (3) 引言 (3) 一、中美大学生消费行为差异调查整体分析 (3) 1、中美大学生消费行为差异调查目的 (3) 2、中美大学生消费行为差异调查意义 (4) 二、中美两国大学生消费行为特点对比 (4) 1、大学生在上大学前后对于商品的舒适度,个性,价格,品牌的 关注程度变化: (4) 2、大学生购物去向以及对网络的利用程度: (7) 3、大学生信用卡使用率: (10) 4、父母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影响: (11) 5、大学生的经济来源: (11) 6、大学生在各项消费上的投入比例: (12) 三、从消费行为学角度分析中美大学生消费行为 (13) 1、消费行为学概述 (13) 2、从消费心理对比中美大学生消费行为 (15) 3、对比中美大学生消费行为特点 (15) 参考文献 (17)

中美大学生消费行为差异调查研究 摘要:本文主要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运用描述统计分析、多项应变量分析等方法,了解被调查对象的消费行为。针对当代中美大学生消费心理及行为特点的现状进行分析,着重探讨在教育全球化的潮流下中美两国消费行为差异,有助于帮助赴美留学生更好地融入当地的文化圈子。 关键字:中美大学生消费经济来源消费心理消费行为特点 引言:近些年来,随着教育的全球化发展,中国越来越多的研究生,本科生,甚至中学生倾向于出国留学深造。尤其是美国,作为科技、经济强国,多数学生愿意到美国发展,然而,由于出国留学的门槛降低,许多赴美留学生没有做好准备,也由于中美国家的政治文化差异,导致一些华人在美国这样的移民国家里不入流,缺乏对当地人当地文化的沟通和了解。正出于此,我小组在中美大学生消费行为差异上立项调查,希望借此反映出当下两国大学生的消费欲望,消费能力与来源,及消费取向上的异同。 一、中美大学生消费行为差异调查整体分析 1、中美大学生消费行为差异调查目的 近年来,在国内留学生中有一股“留学热”的风潮,越来越多的人在毕业时都希望到国外继续深造,美国是中国留学生输出的留学大国,它以优良的教育背景和实力成为留学生的首选之地,而在留学过程中我们无可避免的要面临消费,所以在这里,我们选择美国大学进

浅谈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英文论文

O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Values 浅谈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 [Abstract] values are the essence of the spirit of national culture. 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values according to the value mainstreams, personal-based, Heaven concept, knowledge, and communication and so on.With the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we can avoid the mistakes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摘要]价值观是民族文化的精神本质。本文从价值主流、个人本位、天人观、知识观、交际观等几个方面析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有了对中西方文化更深刻的理解,才能避免跨文化交际失误。 [Key words] China; West; culture; values; differences [关键词]中国;西方;文化;价值观;差异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ountries in values, makes the ways of thinking or behavior of people are different in every country.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these differences are easy to cause the misunderstandings between the two sides.Values are the differences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is article will analyz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values, With the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we can avoid the mistakes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中西方文化价值观的比较

第一章: 第一节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选择第二节文化—文明,一对术语的探源第三节 “文化” 释义第四节文化的性质与特征第五节跨文化比较方法论第六节我们的比较观 一、什么是文化? 广而言之,文化可以包容人类有史以来所创造的全部文明成果,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文化一般有三种定义。首先是“理想的”文化定义。根据这个定义,就某些绝对或普遍价值而言,文化是人类完善的一种状态或过程……其次是“文献式”文化定义,根据这个定义,文化是知性和想像作品的整体,这些作品以不同的方式详细记录了人类的经验。最后是文化的“社会”定义,根据这个定义,文化是对一种特殊生活方式的描述,这种描述不仅表现艺术和学问中某些价值和意义,而且也表示制度和日常行为中的某些意义和价值。 二、“文化”释义? 1.把文化看作一个包含多层次、多方面内容的综合体,用它来概括人类创造和积累起来的全部物质与精神财富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2.把文化理解为人类精神现象或观念形态的总和。3.强调文化作为人的社会行为与习俗的意义。4.还有一种较为普遍的认识,即把文化主要视作人类的艺术活动及富有仪式性的民俗活动的概括。5.一部分学者尤其是历史哲学家十分重视文化的历史传承性质,他们倾向于把文化理解为一个社会的传统行为形式或全部社会遗产。6.从功能和价值层面来认识文化的意义是文化概念探讨的又一思路。7.强调文化对人的思想行为的潜在指导和规范作用是另一类文化阐释的核心。 三、文化的性质与特征? 首先,我们赞成把文化看作具有多层次结构的有机系统。其次,我们把民族性和地域性看作文化的重要特征。其三,文化还具有规则性。其四,文化是历史承继的,它能够通过代代相传的不断积累,形成特定的文化传统。第五,尽管我们已承认每一种特定的文化都具有维护其持续性与稳定性的内在力量,但我们还是要指出:一定民族的文化形态是可以变迁的。 第二章:寻根 第一节河的赐于与海的磨砺第二节农耕文明与商业文明第三节家国与城邦

中西方文化差异

《西方文化概论》课程论文 ----论中西方文化差异 学院: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本论文根据结课论文评分标准,应得分值 课程论文的成绩评定采用五级记分制,即优秀(90-100分)、良好(80-90分)、中等(70-79分)、及格(60-69分)、不及格(60分以下)。 1、优秀(90-100分) 能熟练地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内容丰富,立论正确,分析严密,结论合理;论文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水平较高论文条理清楚,论述充分,文字通顺,符号统一,编号齐全,书写工整,格式规范。 2. 良好(80-90分) 按期完成论文的各项工作,能较好地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内容较丰富,立论正确,分析正确,结论合理;论文有一定的水平。论文条理清楚,论述充分,文字通顺,符合学术用语要求,书写工整,格式规范。 3. 中等(70-79分) 在运用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上基本正确,但在非主要内容上有欠缺和不足;立论正确,分析基本正确;有一定的独立工作能力;论文水平一般。论文文理通顺,但论述有个别错误或表达不清楚,书写不够工整,格式不够规范。 4. 及格(60-69分) 在运用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上没有大的原则性错误;论点、论据基本成立,分析基本正确,内容欠丰富;论文达到基本要求。论文文理通顺,但论述不够恰当和清晰;书写欠工整,格式欠规范。 5. 不及格(60分以下) 在运用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上出现不应有的原则性错误;在分析等工作中独立工作能力差;内容比较少,论文未达到基本要求。论文文理不通,书写潦草,格式不规范。 说明: (1)未写题目扣2分。(2)错别字1个扣1分,至多扣3分。(3)标点错误多,酌情扣1—2分。(4)文面不整洁,酌情扣1—2分;文面整洁美观,酌情加1—2分。

从文化层面分析中美消费观念的差异

从文化层面分析中美消费观念的差异 摘要 中美社会历史背景、价值观念、道德观念、以及家庭教育背景的差异,引起了两国人们消费观念的不同。论文从文化的角度,主要论述了中美两国人们在存钱、旅游、以及追求新潮时尚等方面消费观念的差异。论文重点研究了文化与消费观念的关系,以及文化对消费观念的影响,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不同文化背景蕴含不同的消费观念,并能正确、理性地看待本国文化与本国人们的消费观念,打破对其他国家人们不同消费观念持有的偏见,理解、尊重并借鉴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消费观念。 关键词:中美文化;文化差异;消费观念差异

On the Differences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Consumption Concept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e ABSTRACT Owing to the geography differences, society development differences, cultural value differences, ethic differences, family education differences, Chinese and American nations’ consumption conceptions differ from each other in three aspects: difference in depositing conception, difference in traveling consuming, and difference in catching fashion. This study mainly elaborate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ulture and consumption, emphasizing the cultures’ influence on consumption concep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e. The aim of this thesis includes three aspects: firstly, making people view their own culture and consumption conception correctly and rationally; secondly, breaking people’s prejudice towards other nation’s consumption conception; finally, making people understand, and respect people’s consumption conception under different cultures. Key words:Chinese-American culture; culture difference; consumption conception difference

中西方文化价值观对比教学提纲

中西方文化价值观对 比

中美价值观念对比分析 1.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Oneness vs. Dividedness between Man and Nature) 中国传统的宇宙观或对自然的态度是天人合一,而西方则主张天人相分。天人合一是指人对自然规律的顺从和对自然的崇拜,人们将自然中日夜交替、季节变换与人们的生活和活动周期相一致起来,一切都处在不断循环往复之中,并与自然和谐统一。实际上,自古代几千年以来,人们在各个生活侧面都力求与自然统一,达到顺其自然的境界 无论是政治、思想、情感、理智和实践等方面都是如此。人们做事情讲究“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追求天时、地利、人和。 在中国天人合一的思想指导和影响下,在思想意识、思维方式和言语观方面都倾向于求整体、求笼统、求综合和知觉上重直觉,迥异于美国人或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和言语观。 西方人,从古至今倾向于把宇宙分成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天人相分,二者对立。西方的哲学家从古代起就开始认为世界上的万物都是对立的,一分为二:人与自然,物质与精神,社会与自然等,一切

二分对立。因此人与自然相分对立,而人处在支配和改造自然的位置。在生活中如果一个人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或地位,他们相信这并不是天命,顺从命运的人会遭到唾弃。这就是为什么西方人把自己比作一部机器或一个独立存在的原子的缘故。 天人相分决定了美国人一分为二,对待事物习惯分析的思想方式和重逻辑的思维方式,以及求“准确”的言语观。 总之“天人合一”和“天人相分”这两种不同的宇宙观构造东西方人色思维方式、民族性格方面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西方东方 宇宙观:天人相分天人合一 思维方式:抽象思维具象思维 重分析、逻辑、客观重直觉、综合、主观 演绎式归纳式 线性圆周式 言语观:法制语言人制语言 重形合重意合

中美消费者购车行为差异分析 - 国家信息中心

中美消费者购车行为差异分析 国家信息中心杜金玲郭凯李金锦 引子 中国汽车销量突飞猛进,连续几年保持高增速,截至到2013年底,我国汽车保有量已达1.37亿辆,目前已成为全球汽车厂商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市场。中国作为千年文明古国,传统文化根深蒂固,受到这种文化和价值观的影响,中国消费者在购车的时候也展现出了不同于国外消费者的购车行为。本文以中美两国为例,试图阐述中美消费者在购车行为上的差异性,以及两国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是如何来影响这种购车行为的。 正文 “消费者行为学”认为,“即使最简单的购买也会受到更宽泛的信念影响”,信念和价值观的不同,会直接影响到人们作为购买个体的购买行为。因此,想要研究消费行为,首先要从这个国家的文化入手,通过了解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来更深刻的理解人们所呈现出来的不同的消费理念和消费行为。 中美两国,一个东方的发展中国家,一个西方的发达国家,文化和价值观差距巨大,这种文化和价值观是否会对消费者购车产生影响,具体影响又有哪些。本文将从以下七个方面展开论述。 购车原因——面子消费 VS 现实需求 中国消费者买车主要出于以下三个原因;第一,出于结婚生子、接送孩子、上下班代步、外出购物和休闲旅游等方面的家庭需要,第二,出于开公司、接送客户、跑业务等方面的业务需要;第三,为了证实自己实力、或者不甘于居后的“面子需要”。现实需求无需多言,中国人的“面子”需求却不容小觑,在中国,身份消费行为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社会现象,中国消费者通常具有更强的身份意识,维系身份是他们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此外,当前中国也处于以物质拥有来判断个人价值的阶段,拥有高价值、高品质的产品能够给人们带来的社会认同感、方便度高于其拥有物质本身。因此,很多人会因为别人买车了而去购买一辆车,因为这样会比较有面子,会“显得自己有实力”,这种现象在刚刚普及乘用车的三线城市和县域城市尤为常见。事实上,在这些城市里,有些消费者根本没有用车需求,居住地和工作单位相距几公里,上下班无需开车,平时购物、走亲访友的外出需要,利用自行车甚至步行的出行方式也能很方便的解决,但是很多人就是为了“面子”上的需求去购买一辆车,购买之后,车辆的利用率很低,很多人的车都是周末开一次,甚至每个月才开1-2次。 而美国消费者一般是典型的实用主义,他们的消费基本上都是从自身需求出发,他们的

透视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

透视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 赵燕霞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广播电影电视管理干部学院,山西太原030013) [摘要]价值观是民族文化的精神本质。本文从价值主流、个人本位、天人观、知识观、交际观等几个方面分 析中西方价值观的差异,以期对中西方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避免跨文化交际失误。 [关键词]中国;西方;文化;价值观;差异 [中图分类号]G0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285(2008)11-0020-03各国价值观差异,造成各国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的不同。在跨文化交际中,这些差异很容易导致交际双方的误解。跨文化交际差异现象背后的本质是价值观。本文将分析中西价值观的差异,以期对中西方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避免跨文化交际失误。 一、价值观与文化 文化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多维概念。“文化无所不在,具有多维性、复杂性和普遍渗透性”。文化包括物质生活、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三大领域,通常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能力和创造的成果[1]。童之侠认为,文化是一个人群的成员赖以区别于另一个人群成员的共同思维方式[2]。文化包括价值体系,价值观是文化的基石。文化可以分为很多层,最外表的一层是象征物,如服装、语言、建筑物等等,能够很容易看见。第二层是英雄人物性格在一种文化里,人们所崇拜的英雄的性格代表了这个文化中的大多数人的性格。了解英雄的性格也就能了解英雄所在文化的民族性格。第三层是礼仪。礼仪是每种文化中对待人和自然的独特表达方式。第四层是价值观,指人们相信什么是真、善、美的抽象观念,也是文化中最深邃、最难理解的部分,而且时时刻刻指导和控制着人们的行为。价值观是民族文化的精神本质,决定着文化的特征和风范。 二、中西价值观差异的主要表现 1.价值主流。西方文化价值观的主流是为自我满足而奋斗的精神。西方文化张扬个性,强调维护个人利益,注重独立自主发挥个人潜力,强化个人权利意识。个人主义是一切行为的准则,自我实现是人生的最高需求和目的,独立是实现自我的最有效手段,人权神圣不可侵犯,是实现自我的保障。中国主流文化价值观是和合精神。中华民族自古就注重和谐。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崇尚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强调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在国家之间的关系上,主张亲仁善邻,协和万邦。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与人为 善的民族。 2.价值取向一元化与多元化。中国人受儒家思想影响根深蒂固。认为人生的价值就是在现世的作为之中,一个人在社会越有作为,他的生命就越有意义。在专制社会中权力就是一切,因此,人的作为最大者莫过于实现从政的抱负,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伟理想统治着千百万中国文人碌碌无为的一生。受这种一元化的人生价值的影响,多数人不愿问津自然科学,致使科学被困于萌芽状态。另外,人的智慧才能都集中到了政治权术上,创造了一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变幻莫测而实质又超稳固的政治文化模式。在这种特殊的模式中,产生了中国独有的历史现象:当官不成求当圣人;报国不得则退做隐士,或吟诗饮酒自得风浪。于是道教、佛教随之兴起,贪生的自去修道,厌世的不妨念佛。而西方文化中人生价值呈多元化,从政也是人生价值的实现,经商也被认为相当有价值,西方人眼中最好的职业莫过于律师、医生。 3.个人本位与群体本位。西方文化特点是强调 个人价值,即主张个人独立,强调个人主动性、个人行为与个人兴趣,勇于进取,珍视个人权利。个人主义是西方文化的核心。个人主义具有多重性和复杂性,他们相信自己能够拯救自己;寻求自我表达,强调个人尊严,注重个人隐私,个人的权利不可剥夺;人的力量无限,崇尚竞争,适者生存。在西方社会,人们普遍将个人自由和个人权利视为实现自我价值的积极表现,“个人主

中美消费观比较

中美消费观比较 有这样一个故事讲到中美两国人在消费观念上的不同,说是一个中国老太太和一个美国老太太在天堂相遇,谈起了在人间的一生。美国老太太说:“我辛苦了三十年,终于把住房贷款都还清了。”中国老太太说:“我辛苦了三十年,终于攒够了买房的钱。”美国老太太在自己买的房子里住了三十年,后半生都在还款;而中国老太太后半生一直在存款攒钱,刚攒够了买房的钱,却去了天堂,无福享受自己买的新房。 中美消费观念的主要差异就在于美国人没钱借钱消费,而中国人使劲攒钱不敢消费。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这主要得从两个国家不同的体制和观念等深层次的问题 进行分析! 首先,体制的不同。 美国奉行的是民主的自由的资本主义制度,一切都实行私有化,实行的是自由的市场经济,倡导的是人的自我存在价值。 而中国,实行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推行的是不完全的市场经济,目前中国的经济体制仍处于由过去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之中。特征是既要打破过去的经济体制,而又暂时未建立起来完善的新体制,所以时下出现了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实际问题。中国的市场经济并不是完全由市场自己决定,更多的包括了政府的宏观调控成分。!由于经济体制的不同,引发了两国人民消费观念的不同! 其次,两国人民价值观念的差异。 在美国,人人都重视自我意识,过度享受生活,超前消费意识深入到美国社会的各个阶层。美国作为一个发达国家,经济实力世界首位,在全球经济中有绝对的话语权。正是依靠这些独特的优势,美国社会里人人都想过上富足的生活。在美国财富也是比较集中的掌握在少数的大亨手中,美国的绝对穷人也属于少数!而中产阶级占了大多数,这也是美国社会近百年以来始终保持社会稳定的一个主要原因!与此同时,美国本身的强大使它有足够的能力来完成对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减震器使它多次避免了出现在亚洲、非洲等国家的由于经济危机而带来的社会震荡的局面,从某个角度来说消灭了社会不稳定的来源。美国的穷人不怕挨饿,因为有强大的社会保障系统保证他们不会被饿死,这和亚非国家不同!相反还会得到不错的救济待遇。 而中国,由于传统的价值观念和不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造成人们偏爱储蓄而不敢消费。中国的住房、医疗、教育、失业保险、养老等等都需要我们自己花钱承担!孩子的接受高等教育的庞大开支、将来的成家立业也都需要父母的全力支持!尤其是住房、教育、医疗这三座大山就得耗尽大部分人的一生积蓄。!在经济转轨下的今天,一切相关上述费用皆由个人承担,而个人的实际收入又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速度,所以使得国人不堪重负,普遍感觉经济压力空前巨大!因此大多数的中国人就得被迫拼命的攒钱,为的是用于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开支。从而这就限制了花在汽车、高档家具、家用电器、居家餐饮、日用生活品、文化保健方面的开支。这也是中美消费观差异的重要原因。

中西方电影文化差异比较

中西方电影文化差异比较姓名:陈家梅 院系:教育与音乐学院 班级:艺术管理 学号:20111062417

摘要中西文化差异,究其根源主要与自然环境、民族传统、思维模式、处世态度、宗教信仰、价值观等有关。本文通过对中西方电影的比较分析,可以透视中西文化的差异。 关键词:中西文化中西电影差异 电影是特定文化的产物,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自然反映在他们的电影当中。因此,分析电影是了解不同国家文化差异的很好途径。中西电影中的文化差异究其根源,主要与自然环境、民族传统、思维模式、处世态度、宗教信仰、价值观等有关。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分析中西电影中的文化差异。 一中西电影中的宗教差异 基督教是世界最大的宗教之一,公元4世纪时成为罗马帝国的主要教派,中世纪时期欧洲大部分人都成为了基督教徒,同时,基督教也在中东、北非和印度部分地区成为了少数教派。紧接着地理大发现之后,经过传教士的不断传播和殖民扩张,基督教传至美洲、澳洲,而后遍布世界各地。因此,基督教对西方文明的成型有着重大影响作用。 佛教起源于印度,约在公元1世纪开始从古印度经丝绸之路传至中国,并得到了皇室的重视,许多佛经被引入中国,许多印度高僧来华讲道。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佛教又衍发出许多流派。这些流派大多融入了儒家思想、道家思想或其它一些哲学思想,渐渐地中国佛教摒弃了那些不适合中国社会的规则与条例,融入了一些新的教义,成为了中华文明的一部分,并带有自己的特色。佛教对中国人的思想起着重要作用,影响着我们的美学、政治、文学、哲学和医药等方面,当然也影响着我们的电影。 1 基督教对西方电影的影响 基督教三大教义分别是三位一体、原罪与救赎。三位一体就是圣父、圣子与圣灵是上帝的三个不同表现。原罪是人类堕落的结果,人类始祖偷吃禁果的行为通常被认为是原罪的起因,只有上帝的恩赐可以解救堕落的人类。救赎就是上帝和其他一些更高的力量,通过赐予人类永恒的生命或来生,来拯救人类精神上的死亡与终身诅咒。基督教认为人类需要从现状中解脱出来,然而,从长远角度来看,人类要完全得到救赎是不可能的。救赎在基督教中是一个核心教义,意思是只要人们心中有上帝,也终将被上帝所救。 救赎的理念代表着基督教的思想。这种思想无疑也影响着西方电影,不仅反映在宗教电影中,如《约翰福音》、《马太福音》、《最后的诱惑》等,也反映在其它一些电影当中,如《肖申克的救赎》。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在信仰缺失的年代里有关救赎的故事,救赎的是信仰,被救赎是希望。救赎是一场战斗,希望对绝望,自由对监禁。这也是人类尊严与人性的斗争。安迪救赎了他的狱友,因为他坚定的信仰是对邪恶与绝望最好的武器。不同于其它的宗教电影,《肖》中的救世主不是上帝,而是希望,被救赎的是自由。在安迪入狱之前,肖申克监狱的条件非常恶劣,犯人毫无人权可言。典狱长是个彻头彻尾的伪基督,把犯人当作廉价劳动力。安迪入狱之后,这位不满现状的银行家虽无力改变,但他的出现至少给犯人们带来了希望和生命之光。至于安迪,他就是现代版的耶稣。他的受难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