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浅谈对幼儿情感教育的探索

浅谈对幼儿情感教育的探索

浅谈对幼儿情感教育的探索
浅谈对幼儿情感教育的探索

序言

幼儿教育是人类一个永恒的话题,教育内容不完整,教育方法不当,教育主题不明确,是当前我国幼儿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加强和改进幼儿教育发展,对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道德修养和情感教育具有重大的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当前的幼儿园教育愈来愈受到家长们的重视,但由于人们认识的片面性,很多家长普遍存在重智轻德、倚技弱情的错误观点。同时有很多不负责任的幼儿园为了追求利益和迎合家长口味,在教育过程中随意进行珠心算、早期识字及双语等违背幼儿发展规律的教育活动,造成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超前教育现象严重存在。因此作为幼儿教育者,应积极转变观念,注重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和健康心理,才能使有幼儿教育得到健康和谐发展。

目录

序言

一、当前幼儿情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家长对情感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足

(二)、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超前教育现象严重存在(三)、幼儿园开展情感教育的效果参差不齐

二、转变观念,注重幼儿的情感教育

(一)教师的真诚和挚爱是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的基础(二)培养孩子的是非观念是进行情感教育的前提

(三)利用各种生活资源随机向幼儿渗透情感教育

(四)巧用多种趣味形式激发幼儿情感共鸣

1、利用童话故事培养幼儿的情感。

2、在游戏过程中培养幼儿的情感。

3、利用电影和动画片中正面而具体的人物形象,影响幼儿。(五)家园一致是巩固幼儿情感教育成果的重要环节

三、结论

浅谈对幼儿情感教育的探究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当前的幼儿园教育愈来愈受到家长们的重视。但由于人们认识的片面性,很多家长普遍存在重智轻德、倚技弱情的错误观点。同时有很多不负责任的幼儿园为了追求利益和迎合家长口味,在教育过程中随意进行珠心算、早期识字及双语等违背幼儿发展规律的教育活动,造成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超前教育现象严重存在。如果这些做法长期坚持下去,势必会影响到幼儿的身心健康,甚至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幼儿教育最根本的目标和任务就是培养身心健全的人,培养具有良好情感素质的人。因此作为幼儿教育者,应积极转变观念,注重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和健康心理,才能使幼儿教育得到健康和谐发展。关键词:幼儿情感教育探究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教育内容与要求中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从而可以看出,情感教育是首位的。国家教育部在世纪之交启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程,也将学生的情感目标放在了综合评价的第一位,从此更不难看出情感培养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占据的主导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当前的幼儿园教育愈来愈受到家长们的重视,可综观当前幼儿园的教育现状,不难发现,在教育过程中与现代儿童观、教育观背道而驰,重智轻德、倚技弱情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于是就有了很多不负责任的幼儿园为了追求利益和迎合家长口味,在教育过程中随意进行珠心算、早期识字及双语等违背幼儿发展规律的教育活动,造成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超前教育现象严重存在。如果这些做法长期坚持下去,势必会影响到幼儿的身心健康,甚至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幼儿教育最根本的目标和任务就是培养身心健全的人,培养具有良好情感素质的人。因此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积极转变观念,注重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和健康心理,只有这样,我们的幼儿教育才是负责任的教育。

一、当前幼儿情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家长对情感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足

近年来,虽然幼儿教育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社会上仍有相当一部分人对幼儿教育存在错误的理解和认识,特别在很多中小城市、广大农村,家长仍旧过多的注重孩子认知能力的发展,早早的把孩子送到各种辅导班,对孩子进行着知识的灌输,以为自己的孩子在学前就能认几千个字,能算加减法,英语说得朗朗

上口就是聪明有为的表现。如果与这些家长沟通一下便不难发觉,家长都有一套自以为颇有道理的冠冕堂皇的理由,比如:父母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上不了好中学、好大学,找不到好工作;怕别人都学,自己的孩子不学就落后;怕社会竞争激烈,孩子长大后没有立足之地等等,同时与日益激烈化的社会竞争、家庭教育观念偏斜、措施失当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望子成龙乃人之常情,我们也都可以理解,但是以孩子认多少字、会算多少加减法、会多少英语单词为荣耀的做法我们却着实不能认同。幼儿教育应该适当,应该符合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这样把超出孩子接受能力的知识强加给他们,剥夺他们快乐的童年,真的就能塑造一个我们想要的人才吗?

(二)、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超前教育现象严重存在

虽然,我国幼儿情感教育方面的理论研究已取得丰硕成果,但是,幼儿园在情感教育的具体开展上仍然存在很多压力和问题,一是幼儿园为迎合家长口味或进行市场炒作,随意进行的珠心算、早期识字及双语等违背幼儿发展规律的教育活动。如今走在大街上,我们经常能看到带有“双语”、“艺术”、“实验”等字样的幼儿园招牌,甚至有的幼儿园在学前班使用了小学教材。二是在行为规范上“吹毛求疵”:把对小学生的行为规范要求往幼儿头上套,要求幼儿象小学生一样遵规守纪,少动少玩;对老师绝对服从,不顶嘴,不辩解,不得没礼貌;上课要专心听讲,不做小动作,不说话,坐姿要端正,精神要集中,回答问题要举手;课间不许追逐打闹,不许跳跃奔跑,不许高声喊叫。三是在学习知识上揠苗助长:要求幼儿象小学生一样以学为主,以学“知识”为主。然而,如果我们能蹲下来问一问那里的孩子:“你快乐吗?”得出的结果往往令我们心痛。这些幼儿园的超前教育,也许能教会孩子唱歌、跳舞、画画,也许能使孩子们学会不少知识和技能,但他们却无法给孩子们良好的习惯、感知美的眼睛、充满爱的心灵以及快乐的心态。已有调查显示,接受过“超前教育”的幼儿因为在入小学前就掌握了小学的知识,造成他们对小学的重复学习不感兴趣,上课时老师讲的课根本听不进去,常常开小差、做小动作。这些不良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一旦形成,对其以后的学习和将来的发展肯定会带来不利的影响。关于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弊端和危害,论述颇多,此不赘述。学前教育不仅是一个纯理论的命题,更多的时候是一个现实问题、一个现实难题。站在新世纪民族振兴和国家强盛的历史高度上,以教育事

业和人的科学发展为参照,考察当下的学前教育,理性剖析和深刻检讨其种种弊端和问题,我们认为,学前教育亟需回归教育的价值本位,重构科学的育人环境。所以,学前教育首先注重的应该是孩子全面和谐的发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发展其社会适应力。当前这些幼儿园忽视孩子情感、社会性以及长远发展的做法,肯定是得不偿失的。

(三)、幼儿园开展情感教育的效果参差不齐

对幼儿园来说,幼儿的情感教育始终是实施贯彻的教育理念,但教育的效果却是参差不齐,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肯定有幼儿年龄小、认知有限、不容易理解接受的因素,但更多的应该是教师自身的差距。解决这些问题,应当根据《教师资格条例》,严格实行幼儿园园长、教师、保育员资格准入制度,坚持持证上岗;要逐步按照“一教两保”的要求配备保育员,以突出保育工作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要建立和完善促进幼儿教师、保育员专业水平不断提高的机制,加强师德建设和教师继续教育,不断提高其职业能力和素养;要加强园本教研,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和引导教师立足实践,立足本职本岗,向专业化、高水平方向不断迈进;要开展经常性的园本教研活动,要鼓励并提供必要条件,帮助保教人员在职进修,提高学历和专业素质,提高幼儿保教质量。然而目前教师的状况却不能令人满意。

曾有研究对部分幼儿园的教师作了这样一次专项调查,要求教师对实例进行分析。提供的实例是:某幼儿园小班的一位家长向带班教师反映说,孩子在幼儿园吃饭(午餐)没吃饱。教师听到反映后不高兴,便在以后进餐时故意给这个孩子盛超过其饭量的饭菜,并要求孩子必须吃完,请分析这位教师的行为。调查结果一致认为这位教师的行为是错误的,在说明其错误时包含有这样几种观点:①使幼儿消化不良,影响幼儿身体健康;②影响情绪,使幼儿对教师或幼儿园产生逆反心理;③产生不良社会效果,影响幼儿园声誉;④影响教师的自身形象和发展前途等。上述不良后果提出的人数顺序是:①③②④。从强调早期情感教育这一高度出发,这个分析排列的顺序是欠妥的,它反映了目前教师在加强情感教育这一问题上存在的差距。首先是教师缺乏情感教育意识。由于教师没有把情感教育提到应有的高度给予重视,因而在对实例中教师错误行为的分析时,便更多看重对生理上的直接影响,而忽略了错误行为给幼儿情感上造成的伤害。其次是缺

乏实施情感教育的方法。不了解早期情感教育的特点,因而忽略了日常生活活动在情感教育中的作用。最后还反映出教师本身情感素质较差。实例中的孩子由吃不饱到吃不了这是一种明显的变化,如果说前者是教师无意的,那么后者则是教师存心的,这是职业道德所不允许的。而这一点在调查分析中没有反映出来。在实际观察中,我们身边也可以发现有实例中类似的情况。例如家长反映孩子在幼儿园不常喝水,于是在个别教师中就会出现给孩子倒满一大杯水,“让你喝个够”的现象,结果是孩子受委屈。上述问题既反映在调查中,也反映在实际工作中,这样肯定不利于幼儿园情感教育的实施,即使勉强在开展,效果也可想而知。二、转变观念,注重幼儿的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主要是育人之情的教育。幼儿到四、五岁时,脑会长至成人的2/3,其精密的演化是一生中最快的阶段,最重要的学习能力,尤其是情感学习能力,也在这个时期得到最大发展,6岁以后的情感经验对人的一生具有恒久的影响。一个儿童此时无法集中注意力,性格急燥,猜疑、易怒、悲观,具有破坏性,孤独、焦虑,有各种恐惧的幻想,对自己不满意等,以后面对人生的各种挑战将很难把握机会,发挥潜力,可以说他这时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所以,在幼儿阶段进行正规系统的情感教育十分必要,这是奠定人生成败的基础,是情感教育的黄金期,发展幼儿的情感,培养他们的社会行为,对于提高其社会化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充分理解了情感教育的意义以后,要改变目前情感教育中出现的这种种现状,最根本的解决途径就是通过家庭和幼儿园的共同努力,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幼儿的情感发展。

(一)教师的真诚和挚爱是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的基础

高尔基说:“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爱学生是教师之本,没有真诚的爱,就不会有真正的教育。《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也指出:“教师的态度和管理方式应有助于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因此,可以说,无论教育水平多高、教育理论多深的幼儿教师,都不可能离开这一个“爱”字而孤身试教。尤其是对于小班的幼儿,由于他们年龄小,认知有限,对成人的依赖更加强烈,离开父母和熟悉的家庭环境来到幼儿园时,内心都会产生一种不安全感,表现为恐惧、哭闹等排斥现象。这时,老师就成了他们唯一的依靠,能够得到老师的关爱,是每个幼儿最起码的心理需求。尽管他

们可能不会作更多的分析,但是却能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怀程度。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将直接影响他们对幼儿园的情感体验。因此,热爱幼儿是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的基础,教师要先去温暖孩子的心田,打动他们幼小的心灵,引导孩子的情感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然后才能要求他们学会去关爱别人。

要真正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首先从认识、情感、行为等方面走进孩子的心灵,分析他们的语言行动,满足他们的精神需要,使他们得到精神上的满足,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爱就是用心灵去体会别人最细微的精神需要”。如:孩子刚入园时,老师面带微笑地去迎接、拥抱每一个孩子,并主动向孩子们问好,当班里小朋友因病请假时,主动打电话或家访了解其病情……这些生活中看似可有可无、微不足道的小事,却是幼儿最直接的心理需要。但是,爱绝不等于溺爱、迁就和纵容。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爱”、有“度”,绝不能感情用事,失去理智,或者忽松忽紧,要前后一贯,始终如一。这样才能培养孩子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使孩子的情感朝着稳定的方向发展。

(二)培养孩子的是非观念是进行情感教育的前提

对于幼儿园的孩子,尤其是小班幼儿,他们刚刚迈出从家庭生活走向社会生活的第一步,从熟悉、自由、宽松的家庭生活来到陌生的幼儿园环境,要适应陌生的同伴和老师以及具有约束力的集体生活,这些对于任性、一切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3岁左右的孩子来说都是比较困难的。因此,要对幼儿进行育人之情的情感教育,必须首先让幼儿明辨是非,培养孩子善良的意识,知道如何做是对的?如何做是错的?为什么?在提出教育要求的同时要让幼儿懂得这样做的好处,即对于幼儿的积极表现要给予及时的肯定评价,哪怕是极其微弱的闪光点,而对于幼儿的不良行为则要及时地批评纠正。以求通过这样的正负强化,让幼儿逐渐形成是非标准,增强战胜缺点的信心和勇气,促使幼儿的道德认识转化为行动,逐渐学会懂得关心别人、帮助别人、同情别人,最终生成健康的情感,形成孩子健全的人格和优秀的品质。

(三)利用各种生活资源随机向幼儿渗透情感教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强调:“幼儿教育应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可见,生活既是教育的内容,又是教育的途径。作为幼儿学习的引领者,教师要学会观察幼儿的需要,切实根据

孩子的需要,在生活中选取活动资源,从生活中创编教育活动,引导孩子的情感积极、健康的发展。

具体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一方面,在情感目标思想指导下,举办一些以情感教育为目的的日常常规性活动,进行有计划的培养。例如:举办幼儿自愿报名,主动参与的歌唱表演活动以培养幼儿的主动性和自我肯定意识;定时开启共同探索的“小问号”信箱活动培养幼儿的探索意识等等。另一方面可结合偶发事件,加强情感的随机培养。比如:刚入园时大部分小班幼儿的自理能力比较差,但其中有个别能力强一点的幼儿主动帮助了能力弱的幼儿穿脱衣服,扣纽扣、系鞋带;游戏时有幼儿将玩具或头饰主动让给了别人;有的幼儿偶尔说出了一些礼貌的话语等等,抓住这些事例进行及时的表扬和鼓励便是最好的随即培养。而对于那些抢别人东西,动辄打骂的孩子则随时用建议的方式引导、教育,以使幼儿养成明辨是非的好习惯,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净化孩子的心灵。另外,节日是幼儿生活的一部分,我们可以利用“五一”劳动节、“六一”儿童节、母亲节、教师节等节日,让幼儿通过绘画、歌曲、游戏等活动,送上祝福来表达幼儿热爱和感恩的情感;还可以鼓励幼儿帮助父母长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如:收拾玩具、摆放碗筷、扫地、洗碗等,培养幼儿以自己能做到的任何方式去关心他人的情感。

(四)巧用多种趣味形式激发幼儿情感共鸣

学前期的儿童在认识上具有具体形象化的特点,他们的认识活动对行动具有直接依赖性,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多种趣味形式,生动、形象的对孩子进行情感教育。

1、利用童话故事培养幼儿的情感。幼儿时期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喜欢拟人,把小猫、小狗甚至小瓶子、小凳子等都想象成“人”;二是“真假不分”,对虚幻与真实缺乏分析。这两个特点正是童话故事中经常出现的。另外,童话故事还有口语多,篇幅小,角色少,主题简单明了,好坏分明,易于幼儿接受和模仿的特点,所以学前期的孩子总是特别喜欢听童话故事。在听故事时,故事中的情景、角色会在他们的头脑中栩栩如生,此时幼儿的情感也最鲜明,对一些遭遇到不幸的人物和小动物,容易产生同情心。因此,我们若能注意选择一些适合幼儿年龄、心理特点的故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给他们听,利用童话故事中角色的

情感去打动他们的心灵,让他们懂得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什么是勤劳,什么是懒惰,什么是善良,什么是邪恶,应该学什么,不应该学什么,往往可以收到特殊的教育效果。记得,有一次我给我们班小朋友讲了《天堂与地狱》的故事。到第二天早在教室活动时,我发现我们班的小朋友笑声多了、合作也多了,没了以前那种自私自利、唯我独尊的霸气。

2、在游戏过程中培养幼儿的情感。我国著名学前教育专家陈鹤琴先生说:“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学前期儿童对于模仿成人活动、反映他(她)熟悉的周围生活的浓厚兴趣,使游戏成为了他们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所以,游戏也完全可以是学前期情感教育重要的教育手段,通过课上和课间的游戏活动,可以让幼儿的好奇心得到满足,发展幼儿的感知、思维和创造等能力,还可以培养幼儿细心、耐心、独立性、坚持性、与伙伴合作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比如:我们用歌表演的形式来演绎《好朋友》,让孩子们相互结伴边唱边给对方梳梳头、扣扣纽扣等等;为《迷路的小花鸭》、《对不起,没关系》等创设友爱情境,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融入角色,从而引起情感上的共鸣。

3、利用电影和动画片中正面而具体的人物形象,影响幼儿。模仿是儿童的天性,孩子的世界是模仿的世界。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模仿是他们最初认识世界的手段,也是他们掌握实际生活知识的基本形式。正是在模仿成人的行为过程中,儿童才从“生物人”发展成为“社会人”。因为年龄和认知的关系,他们尤其喜欢模仿电影和动画片中的英雄形象。比如:在课堂上,我们可以经常给孩子讲雷锋、葫芦娃、孙悟空等英雄人物的故事,观看有关的电影、电视,向幼儿展示他们的事迹,激发孩子向他们学习的愿望,从而学会自觉地关心他人、富有正义感等优秀品质。

(五)家园一致是巩固幼儿情感教育成果的重要环节

《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幼儿绝大多数的时间是和家人一起度过的,家庭环境和家人的态度对幼儿道德认识的巩固有直接的影响作用,幼儿良好、成功的情感教育,是知、情、意、行的统一。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假如儿童在家里没有受到情感教育,他就

不可能用心灵认识世界和接受老师的话,他所了解的是他听到和谈到东西的逻辑意义,而情感上、心灵上的潜台词他是不会明白的。”可见,家庭教育在孩子启蒙教育活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只有相互配合,相互补充,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反之就会事倍功半。

1、开展主题活动时,邀请家长一同前来进行亲子活动,将我们的情感教育默默地渗透到家庭,为家园配合,协调一致地培养和巩固幼儿的情感做好铺垫。

2、充分利用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家长开放日、“家园联系册” 、“家长园地”、等,向家长宣传关于家庭对幼儿情感形成的重要性,并有选择地介绍一些基本的家教知识,从而使得大部分家长能主动地与教师相互配合,互相探讨教育方法,充分发挥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各自的优势,使情感教育真正获得成效。

3、开展家长助教活动。通过教师与家长的直接沟通将我们的情感教育理念渗透给家长,让家长了解幼儿教育的规律,有机会充分的实践了自己的教育理念,了解相关行业知识,也使孩子们了解爸爸妈妈工作辛苦的同时,激发了孩子们热爱劳动者及尊重劳动成果的良好情感。幼儿教育最根本的目标和任务就是培养身心健全的人,培养具有良好情感素质的人。只要我们做有心人,用爱作为纽带连接我们和幼儿、与家长多沟通、多协调,注重在共同的教育目标指引下,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和健康心理,肯定就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三、结论

我们不是生活在真空里,儿童的世界也不完全是一片净土,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心理压力不可避免。但是,我们可以尽量减少孩子所面临的心理压力,提早察觉孩子是否正承受着心理压力;一旦孩子已经处于压力之中,我们还可以尽量帮助他们摆脱心理压力。为了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我们必须规范教育行为,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这不仅有利于激发幼儿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且有助于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相反则有可能给孩子的心里留下阴影,使孩子向着不正确的方向发展。我认为教师在一日活动中,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给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使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是以真诚关怀理解尊重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幼儿使他们形成安全感。要教育儿童,首先必须理解儿童。我们在与孩子的交往中要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幼儿大胆探索与表达。教师和孩子的关系,

首先是爱的关系,只有透过爱,教师才能以真诚关怀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幼儿,耐心细致地观察、分析、了解幼儿的内心世界,接受并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将自己爱的情感传递给幼儿,与幼儿的情感紧紧联系在一起,幼儿就会逐渐对教师产生亲切感、安全感、信任感,进而热爱、信任老师,与老师心心相印,相融无间。教师的爱心应当是理智的爱。由于先天素质和家庭环境的具体差异,每个幼儿都有着不同的智能和性格,我们应了解其产生的根源,平等地对他们亲切、关怀,并提出严格的要求。不管孩子们的性格、长相、能力、背景如何,我们都应一视同仁、公平地关爱每个幼儿,把爱撒向每一个孩子,让他们在爱的雨露下健康成长。例如,要从生活照料入手,向所有幼儿传递爱的信息,要给安全感受到威胁的幼儿以特殊的关怀,要以冷静、宽容的态度对待幼儿的挑衅和不服从行为等等。师幼之间只有建立了和谐、亲切、友好尊重、充满社会情感的关系,才能使幼儿乐意接受教师的要求和指导,敞开心扉地自然表达心理动态和全部智能,并且扩展为良好的同伴关系。

二是用规范的教育行为创设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师的态度和管理方式应有助于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言行举止应成为幼儿学习的良好榜样。” 我们要不断改善自己的个性品质和心理健康状况,千万不要把个人的不良情绪带进幼儿园。同时,还要规范自己的教育行为,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甚至是一贯认为正确的做法都应该作深刻的反思,极力避免不经意中使幼儿稚嫩的心灵受到创伤。

三是用积极的评价发展幼儿的自尊感。教师在儿童的心目中都占有重要地位,都希望教师关注与称赞自己,要求教师关心与重视他。我们要用赞赏的目光期待孩子,不吝惜对孩子的表扬和鼓励。注意避免用单一的标准评价不同的幼儿,在幼儿面前慎用?向比较。教师在活动中要随时注意幼儿的表现,发现闪光点及时表扬。总之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把握教育的时机,引导幼儿快乐积极地活动。教师在与幼儿的接触中,要通过积极的带鼓励性的语言,对幼儿的注视、微笑、点头、肯定性手势以及身体接触,使幼儿有一种充分的被重视和接纳感,沐浴在温馨和谐的气氛里。

参考文献:

1.杨爱华.《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

2.华爱华.《幼儿游戏理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3.史静寰,周采.《学前比较教育》.辽宁: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03

4.冯晓霞.《幼儿园课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0

5.曹能秀,王凌.《外国儿童心理发展和教育的理论》.云南:云南民族出版社,2000.5

【幼儿教育论文】幼儿情感情绪的表现及教师回应策略的研究开题报告.pdf

幼儿情感情绪的表现及教师回应策略的研究开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情绪情感的良好健康发展是人一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科学家的研究证明:在幼儿教育中,通过对幼儿进行重复不断的情绪情感的控制,有利于幼儿大脑的前额叶的发展与成熟,从而形成与完善幼儿的情绪情感控制机制的形成与完善。在幼儿阶段,情绪情感的表现是幼儿与外界进行交往的重要“语言系统”,和人的认知活动相比,情绪情感的原始作用更早、动力性更强。如果教师忽视了幼儿情绪情感的内在动因的培养与引导,就会让幼儿逐渐形成不良的心理和情感倾向。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幼儿的保教活动中,要特别注重幼儿的情绪情感表现,并对幼儿的情绪情感表现做出积极的回应。在幼儿良好情绪情感的形成过程中,教师的作用非常重要,如果教师能够对幼儿的情绪情感表现及时进行观测、诊断、引导就能培养幼儿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情绪情感。因此,研究幼儿的情绪情感表现,并对其进行积极有效回应有利于幼儿健康成长。 (二)研究的价值 理论意义:由于早期的幼儿情绪情感调控策略对幼儿今后的心理和社会性发展有着非常明显的影响,然而目前对幼儿的情绪表面和教师积极的回应策略的理论研究还比较少,切实可行而又有效的研究成果更少。进行幼儿情感情绪的表现及教师回应策略的研究,对提高幼儿教育质量水平,丰富幼儿教育心理教育理论,培养情绪情感良好心理健康的幼儿提供理论指导和参考。 实践意义:本课题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与访谈法、观察法等多种方法,对幼儿情感情绪的表现进行观察研究,从对

幼儿情感情绪的表现的实际观察中分析、找出幼儿积极和消极 的情绪情感表现形式,找出影响幼儿情绪情感行为的生理与心 理因素,为有效研究幼儿的情感发展的有效回应策略奠定基 础,从而为教师在教学中对幼儿实施正确科学的回应与调控措 施提供实践操作的依据。 (三)核心概念的界定 1、幼儿 广义上,幼儿是指0--6岁的儿童,本课题所指的幼儿是3--6岁的儿童。在幼儿期,儿童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容易受外界环 境和事物的影响。幼儿期对其日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 用。 2、情绪情感表现 情绪情感表现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及相应的心理、生理和行为反应。本课题中幼儿的情绪情感表现是指幼儿 对客观世界的态度的体验和相应的生理反应和行为反应。这些 表现形式主要有:哭哭啼啼、随心所欲、碰不得、亲亲我、帮 帮我、管闲事等类型。情绪情感作为人们生活中一种常见的心 理现象和社会现象。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情绪情感研究逐 渐成为一个富有活力的研究领域。总的来说,从国内外的研究 来看对情绪情感的解释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强调从情 绪的起因来理解情绪,认为情绪是个体适应特定环境或情境需 求的产物。在这方面人们主要探讨情绪“是什么”的问题,侧重于对情绪的结构和环节的研究;二是强调情绪的现实功或作 用,认为情绪是对生存和适应过程中具体问题的解决或应对策 略。相关的研究认为,情绪是一种关系性的存在,产生于个体 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因而在个体的生存和发展中具有特定 的功能和作用;三是强调情绪是一个多因素协调的整体系统, 情绪是有机体的生理、认知、行为等方面的协作反应。相关研 究认为,首先情绪是一个整体的过程,其次情绪是一个动态的

浅谈幼儿积极情绪情感的培养

浅谈幼儿积极情绪情感的培养 幼儿的情绪情感正处在不稳定的初级时期,对情绪情感的调节能力较弱,培养幼儿积极向上的情绪情感,对幼儿的发育成长有积极的意义。 一、积极情绪情感对幼儿发展的作用 情绪情感在幼儿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中,在幼儿的心理发展中,更有其重要的作用。 1、积极的情绪情感能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专门的研究表明:情绪的体验是由皮下中枢的神经兴奋和在植物性神经系统中所产生的生理过程决定的。皮下中枢对大脑两半球皮层也发生积极的影响,它是大脑两半球力量的源泉。情绪过程在人的有机体中能引起呼吸器官、消化器官、心脏———血管活动的一系列变化,因此积极的情绪情感的体验不仅对人的健康状况会发生良好的影响,也有利于暂时神经系统的形成和完善。 2、积极的情绪能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 积极的情绪情感不但能促进幼儿身体健康的发展,还能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心理学家哈洛克曾用实验证明:“对学生来说,由于受到表扬而引起喜悦、快乐、得意等积极情绪,可促进其智力发展。”在幼儿园里,幼儿因情绪变化而影响其求知欲、智力的情况更是时有发生。我们对一些参加过音乐、舞蹈、电子琴、小提琴、美术等兴趣班的幼儿进行学习效果调查分析,结果发现,凡在各兴趣班中学习效果好、学习成绩优秀的幼儿均为课堂中受教师表扬鼓励最多的幼儿。由此可见,积极的情绪情感的确是幼儿发展的催化剂。 3、积极的情绪情感能促进幼儿个性的发展 幼儿期特别是学前期,幼儿的情绪情感的发展开始进入系统化阶段:情绪情感中社会性交往成份不断增加,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强,社会性情感不断发展,初步萌发了道德、美感、理智感等高级情感。学前儿童对情绪情感的调节能力也有所提高。加之幼儿总是受着特定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这些影响经常作为系统化的刺激作用于幼儿,幼儿也就逐渐形成了系统化的稳定的情绪,反映出情绪情感的特征。因而,积极的情绪情感对幼儿良好个性发展和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作用是巨大的。 二、情绪情感的表现形式 既然积极的情绪情感对幼儿身心、智力、个性等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就应该格外重视对幼儿积极情绪情感的培养。首先我们要了解幼儿情绪情感的表现形式。人们一般将喜悦、愉快等情绪称之为积极情感,而将焦虑、漠然等情绪称之为消极情绪情感。 在幼儿期消极情绪情感的主要表现形式有:

幼儿园教师的情感教育

幼儿园教师的情感教育 何丽艳 一、分析背景: 我们都在谈素质教育,在谈精英教育,在让我们的孩子学各种兴趣班,总怕我们的孩子落在起跑线上,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我们是希望我们的孩子先成人还是先成才。只有做好了人才可以做好才吧。 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力度的进一步加大,素质教育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然而从另一方面看来,无论是学生的厌学、教学中一味地追求高智商,亦或是德育工作的不灵验都表露出眼下的教育正走上了一条“唯理性主义教育”的歧路。而随着21世纪的到来,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世界的信息化都向我们显示了教育的世界趋势:情感教育。 因此我们呼吁我们的教育首先要关注我们的孩子在人格、心理上的健康,快乐。作为基础教育的启蒙之一,我们幼儿园教师更应该明确这一点,关注这一点,因此我们要说的是幼儿园教师中对孩子的情感教育问题。 二、关键词:情感、共情、真心、关爱。 何谓情感教育呢?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以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即情感教育是使学生身心感到愉快的教育。 情感教育的相对概念是“唯理智教育”,也就是“唯理智教育倾向”。这种教育倾向的具体表现就是:没有把情感发展列入教育目标系列之中,知识获得或智力训练的目标占据教育目标系列的中心位置;在教育过程中漠视、扭曲和阻碍学生的情感发展,师生之间缺乏正常的情感交流;为了达到纯粹的理智训练的目的,或者为了维护教育者本人的权威,随意侮辱学生的人格尊严,根本不把学生当成是一个有感情的人;缺乏评价学生情感发展的一整套措施或标准。 我认为所谓的情感教育是指教师在任何的活动中都有以孩子的情感需要为出发点,时刻要考虑到教学活动对孩子心灵情感的冲击,努力使我们的教育做到让孩子的心灵得到健康快乐的教育,使我们的教育让孩子的情感不受伤害。幼儿在成长过程中,情感发展与认知发展是互相参与并伴随发生的。幼儿期的情感教育对形成儿童最初个体特点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是情感教育的关键。实施幼儿情感教育主要靠幼儿日常生活中周围所有成人的正确引导,其中主要是父母和幼儿教师的引导教育 本文就是本着想和大家一起交流探讨态度,本着一切为了孩子的想法,希望我们的教育能开出更多五彩缤纷的花朵来。 三:正文 1、母爱教育,铸师之魂。 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教师对学生的爱称为“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即“师魂”。我们很多教师都会有过这样的经历:对自己的孩子总有那么几个自己比较喜欢的,而这么几个孩子往往是班上表现较好的学生,聪明、活泼、可爱。可是,我们的教师也知道其实每一个孩子在他们父母的

幼教《幼儿园绘本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实践研究》

幼儿园绘本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实践研究 摘要:幼儿期是情感发展的关键期,幼儿园和家庭应重视早期的情感教育,为其一生打下良好的情感基础。“绘本”贴近幼儿生活,适合幼儿的年龄特征,能唤起幼儿阅读的欲望,对幼儿“情感、态度、价值观、纯洁心灵”的成长有着独特和不可替代的教育价值。本文主要阐述如何在绘本教学实践中渗透情感教育,通过探索有效的绘本教学策略、开展各种形式的绘本教学延伸活动,注重对幼儿情感的熏陶,帮助幼儿去感受爱、学习爱,并向他人表达爱,让幼儿成为一个有着丰富情感的人,同时为幼儿园绘本教学的开展及情感教育的培养提供了实践经验。 关键词: 绘本教学渗透情感教育 一、问题提出 苏霍姆林斯基说“爱的情感是良好行为的肥沃土壤”,一个良好的情感素质是幼儿健全人格的体现。马卡连柯说:“没有爱,所培养出来的人,往往是有缺陷的人。”幼儿期是“爱”的情感发展的关键期,幼儿园和家庭应重视孩子早期的情感培养,为孩子打下一个良好的情感基础。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孩子只爱自己,不会爱别人,父母含辛茹苦的把他养大,他们却不珍惜这些爱,把父母无微不至的爱当作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该享受的,有的甚至还认为,父母爱自己是应该的,自己根本不需要付出爱,长此以往,就容易形成自私的性格。因此让孩子懂得父母的爱,懂得如何爱别人,如何与人交往、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如何去理解别人的感受等就显得由为重要。 著名作家、儿童文学理论家彭懿先生说:“绘本是最适合幼儿阅读的图书,绘本才是真正的儿童书。”“绘本”具有贴近孩子生活,具有艺术性、文学性、文字和图画和谐共处等特点,它适合孩子的年龄特征,能唤起幼儿阅读的欲望,对幼儿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纯洁心灵”的成长有着独特和不可替代的教育价值。因此,教师在开展绘本教学活动时,准确把握作品的审美价值与情感价值,处理好显性教育与隐性渗透的关系,引导幼儿在欣赏绘本美的意境、语言的基础上,去揣摩、体会作品中主人公行为背后的积极情感,感悟角色之间的美好关系,萌生对主人公的喜爱之情以及迁移、仿效的愿望,达到了审美体验与情感熏陶的较好统一。 我们结合本园绘本教学实践,探讨如何在绘本教学实践中渗透情感教育,探索有效的绘本教学策略、开展各种绘本教学延伸活动,注重对幼儿情感的熏陶,帮助幼儿去感受爱、学习爱,并向他人表达爱,让幼儿成为一个有着丰富情感的人。同时为幼儿园绘本教学的开展及情感教育的培养提供实践经验。 二、概念界定

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1、情绪与情感的关系 联系:一方面情绪要受情感的制约和调节,另一方面情 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形成的,同时又通过情绪表现出来。情绪是情感的外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 区别:(1)从发生的过程看,情绪发生较早; (2)情绪有情境性和暂时性特点,情感有稳定性和深刻 性的特点; (3)情绪具有明显的外部表现,情感更多的是内心的体验。 2、情绪和情感的作用: ⑴动机作用; ⑵对认知发展的作用; ⑶是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 ⑷对儿童个性形成的作用。 3、人类表情的种类: ⑴面部表情; ⑵体势表情; ⑶言语表情。 4、婴儿啼哭的模式: ⑴饥饿的啼哭; ⑵发怒的啼哭; ⑶疼痛的啼哭; ⑷恐惧和惊吓的啼哭; ⑸不称心的啼哭; ⑹吸引别人注意的啼哭。

5、如何正确对待婴儿的哭: 善于观察,分辨啼哭原因,根据不同情况,给予适当处理。 6、笑的发展: ⑴第三周的新生儿开始出现清醒时间的诱发笑; ⑵两三个月婴儿开始出现“社会性微笑”; ⑶4个月左右婴儿出现有分辨的微笑。 7、恐惧的发展: ⑴最初的恐惧由巨大的响声或身体失重状态引起; ⑵4个月左右出现与知觉发展相联系的恐惧; ⑶六七个月的婴儿开始怕生; ⑷2岁左右的婴儿开始出现与想象相联系的恐惧情绪。 8、焦虑: ⑴陌生人焦虑:六七个月开始,8-10个月最为严重,一周岁后逐渐减弱。 作用:具有重要的社会适应价值。 ⑵分离焦虑:六七个月开始,通常经历反抗、失望、超脱三阶段。 原因与孩子的不安全感有关,具有特殊的适应意义。 9、幼儿情绪和情感发展的趋势和特点: ⑴情绪和情感的社会化; ⑵情绪和情感的丰富和深刻化; ⑶情绪和情感的自我调节化。

古诗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古诗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阿付 一、活动目标: 1、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的教育。 2、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环境观的教育。 二、活动准备: 1、确定活动主题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从中华文化传统的古诗古诗中接受教育。 2、时间安排:15天。 其中收集资料10天,整理资料3天,准备恰当的汇报形式1天,成果展示1天。(主要利用课余时间,成果展示为课内两课时。) 3、教师提供一些相关资料或查阅途径,为学生采集信息提供方便。 4、师生协商,制定活动与评价方案。 三、活动实施: 1、制定活动计划。小组长(可4—8人一组)组织本组成员讨论,拟定小组活动计划,明确各自职责,并确定资料搜集的方式,安排好活动时间。教师对各组的活动计划予以及时指导,如有明显不当之处,即与学生一起商讨更正。 2、搜集资料,采集信息。各组按照活动内容,多方面获取第一手资料。 3、处理资料,整合信息。学生将积累的资料分组集中,进行归类筛选。教师应帮助学生分析、研究资料的价值,考察其对学生的适宜度。 4、准备汇报材料,确立汇报形式。各学习小组根据本组所取得的成果,自主设计成果交流的形式。首先,在教师的指导下,推选出主持人。然后由各小组长组织本组成员讨论决定成果汇报形式(如情景表演、演讲、解说、朗诵、展出等,不拘一格)。 5、成果展示交流。主持人准备好台词,编排好展示程序,各组进行成果交流。教师予以点评、小结。 四、成果展示实录: 1、教师导入: 同学们,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不仅历史悠久,作者众多,而且作品丰富,题材广泛,技巧高超,在世界文学史上堪称一绝。古诗以意境清新,含义深刻,语言生动,韵律优美而著称,是中华文化传统教育的一座宝库。古诗自然成为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学们经过两个星期的努力,搜集了大量资料,收获了不少成果。今天,我们将把这个成果展示出来,愿大家在这次交流展示中,获得更多的知识。 2、主持人: 爱国主义情感维系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民族团结和经久不衰,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为浓郁,最为强烈的部分。爱国主义情感教育一直是学校德育的主旋律。首先,大家欢迎第一、二、三组的同学为我们展示有关热爱祖国、家乡、劳动人民方面的古诗名句。 (1)第一组展示:

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作业题)

第三章作业题 一、选择题: 1.情绪体验的分类是()【多选】 A.积极 B.愉快 C.消极 D.悲伤 2.人类的表情主要有()【多选】 A.面部表情 B.体势表情 C.动作表情 D.言语表情3.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趋势表现在()【多选】A.社会化 B.丰富化和深刻化 C.情景化 D.自我调节化 4.幼儿的高级情感包括( ) 【多选】 A.道德感 B.美感 C.理智感 D.幸福感5.新生儿有三种基本情绪,它们是() A.怕怒爱 B.痛苦厌恶微笑 C.怕怒喜 D.痛苦悲伤兴趣 6. 幼儿最基本的消极情绪表现() A.哭恐惧 B.哭焦虑 C.焦虑恐惧 D.焦虑害怕

7. 婴儿产生陌生人焦虑的时间是() 、7个月后个月后C.一岁左右个月后 8. 婴儿出现分辨的微笑的时间是() 个月个月个月个月 9.幼儿情绪调控的手段除了回避策略和破坏策略,还包括 () A.建构性策略 B.求助策略 C.行为策略 D.破坏策略 二、判断题: 10.情绪具有情境性和暂时性,情感具有稳定性和深刻性。 () 11.情绪直接驱动儿童、促使儿童去做出某种行为,或抑制 某种行为。() 12.幼儿情绪情感的深刻化首先与其认知发展水平有关。()13.家庭是幼儿获得情绪掩蔽能力的第一渠道。() 14.情绪比情感发生得晚。() 15.情感有明显的外部表现,而情绪比较内隐。()16. 幼儿的情绪诱因开始以生理性为主,逐渐转化为以社会性为主。( )

17 . 幼儿的分离焦虑与依恋有关。( ) 18. 幼儿运用表情的能力比理解情绪的能力强。() 三、概念解释 19.情绪(情感) 20.表情 21.情绪动因 22.情绪调控 23.情绪掩蔽 四、问答题 1. 影响幼儿情绪调控的因素。 2. 情绪和情感的作用。 3. 情绪和情感的关系。

大班教育随笔记录《情感教育》

大班教育随笔记录《情感教育》 一、引言:情感教育的含义 情感教育即情感领域的教育,它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教育教学要求,通过相应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儿童的情感领域发生积极变化,产生新的情感,形成新的情感品质的过程。情感不仅仅是成人的专利,幼儿也不例外,我们应该让幼儿懂得人与人、与环境、与动植物和大地间的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与情感。 关爱是人的一种基本道德,是我们要着力培养的一种良好品德。教育、引导幼儿学会关爱,是当今幼儿教育中的一个重大课题。《指南》对培养幼儿“关爱”品德做出了具体的描述,幼儿期是情感培养的重要时期,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幼儿,知识经验贫乏,思维具体形象,情感的感染作用大,可塑性较强。如果我们能利用幼儿的这些特点,不失时机地有目的有意识地对幼儿进行关爱情感的培养,就会使幼儿形成比较稳定的良好的情感品质。在二期课改的背景下,孩子的学习内容以主题的形式呈现。老师对幼儿进行关爱情感的培养,应该充分挖掘主题中的隐性教育内容,培养幼儿关爱的情感。 二、在主题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关爱情感 幼儿的情感教育的内容是丰富的,我不是将他们割裂开

来,而是有机的将其整合,将情感教育融入到主题活动之中。本学期我班就以“爱,从这里开始”,为主线,对孩子们进行爱的情感教育。这条主线将不同的主题活动中的情感教育都串联起来,并还在继续延续,通过为幼儿创设视觉环境、心理环境,打造爱的环境氛围,为幼儿搭建平台,丰富他们爱的情感。让幼儿在欢快的节日中,学会感恩——感激他人、关心他人、热爱生命,让爱的情感在幼儿心中升华。 (一) 爱同伴、爱幼儿园、关心周围的变化 今年暑期我园大修,幼儿园的面貌焕然一新,开学的第一天,家长、孩子都对新校舍赞叹不已,我们抓住契机,生成了二级主题“幼儿园的新变化”,老师引导并带领孩子们一起寻找观察幼儿园里的细小变化,并结合我园的教育早期阅读特色,鼓励幼儿把自己看到的幼儿园新变化用绘画及图夹文等各种形式表现出来布置教育环境。让孩子们从细微之处感受“我爱幼儿园”的情感。 作为大班的哥哥姐姐,开学的第一天,园级主题“关爱他人,成长快乐”活动也拉开了序幕。由大班哥哥姐姐戴上红帽子组成的“红帽子礼仪队”开始行动了。从礼仪接待到大班哥哥姐姐带小班弟弟妹妹,“红帽子”随时出现在孩子们周围,帮助有需要的孩子。通过担当“小向导”、“小主人”的角色,体验自我意识;通过活动,激发幼儿爱的情感,增进幼儿与同伴的交往。

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目前我们使用九年义务教育初中阶段教材的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特别强调了一项教学任务——情感教育。怎样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情感教育呢?这里我谈谈个人的体会。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英语教学与情感教育的关系十分密切,英语教学富含情感教育,而情感教育又是英语教学的先导。 ①所谓英语情感教学就是教师在教学中“以人为本”,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有意识地激发和调动学生有利于英语学习的积极情感因素,培养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机、自信心、主动性和目的性,提高英语教学效果,从而实现教学中的师生共同参与并和谐发展,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发展。在教学实践中,为实施情感教育,一些老师就搞成了刻意的去寻求“情感点”,效果是适得其反。我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情感教育的强调很有意义,也很有必要。那么作为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该如何做好“情感”教育呢? 首先,我认为不应该把“情感”教育作为刻意追求的一种教学手段或一个教学过程,而应该是作为一种潜移默化的学习方式。 ②谈到教师作为课堂上的语言输入和教学组织者,不仅是知识和智慧的传播者,也是学生的榜样,其情感的力量有时比知识本身的传播更能影响学生。记得在原来的教材中,初三年级Have a good time 这部分的教学中,讲到了我们国家的第二大岛海南岛作为著名的旅游圣地,它的民族、人口、名胜、景观等各方面的内容。在制作课件的时候,我专门上网找到了海瑞、东山岭、万泉河、海南的少数民族等方面的图片,让我们那些几乎没有去过海南的学生大开了眼界,有了一个比较直观的认识。可是我总觉得还是不够,应该再给学生拓展更高层次的认识着眼点,我找来一幅中国地图,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到海南岛。学生不经意间,很自然的,我的情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目标达到了。我们的教学重点之一——宾语从句也再次呈现。 再者,我认为情感教育在现行的教材中几乎每个单元每个话题都隐含着相应的教育内容,教师应充分挖掘并利用教材中积极健康的思想情感因素,有目的、有意识地与英语教学结合起来。在每节课上,随时展开情感教育。让学生在学习和掌握英语的同时受到思想感情的熏陶。其实,情感教育的内容就是一句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话语。但就是那画龙点睛的一句话,会令那些情商越来越低的学生在眼花缭乱的课堂表演过后有更深的情感体会。因为情感因素除了对学习过程产生直接影响,也是影响学习效果和成功程度的重要因素。 ③情感教学原则体系中的核心原则就是寓教于乐。这条原则的基本涵义是使学生在快乐兴趣的情绪状态中学习。教师让学生在“乐中学”到“学中乐”的情感转化体验中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比如这学期我们学八年级(下)Unit 3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UFO arrived?许多男孩子对科幻很着迷的,我让他们下去查

幼儿情感教育

长期以来,幼儿情感教育缺乏明确的可操作的目标体系,致使情感教育的实践方向朦胧,内容片面不全,影响了教育效果。近年来,我们借鉴国内外情感教育的研究成果,再结合幼儿教育的特点,逐步形成了建构幼儿情感教育目标的思路和方法,具体如下: 一、多维度地分析情感因素,整体把握幼儿情感教育目标的结构 情感是一个多成份、多维度、多种类、多水平整合的复合结构。从情感心理活动的成份来讲,它是情感和意志的整合;从情感的对象来讲,它应涵盖道德的、理智的、审美的等多方面内容;从情感表现形式来讲,它既有不同的心理状态,又有自然感性的、幻化想象性的、社会理性的、悟性超越性的等不同的感受体验形式;从情感的功能来讲,它包含了知觉感受、理解体验、恰当表达、反应调控、移情等情感能力。因此,建构幼儿园情感教育目标时,要从内容、形式、功能三个维度整体地思考。据此,我们建构的情感教育总目标分为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三大方面: 1.反映情感对象内容的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这一维度的目标主要是依据社会的价值取向,培养幼儿对人、对事、对己、对物有较为稳定的、积极的情绪性反应。 2.反映情感形式的积极情绪状态和丰富的情绪感受。这一维度的目标又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引导幼儿能经常性地处于积极、向上的情绪状态之中;二是在情感体验的形式上要从感性形式逐步向理性形式发展。 3.反映情感功能的情感能力。情感能力的概念与当前一些心理学家所讲的情绪智力或情商(EQ)的涵义很接近,它是个体智慧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导情感方向、强度、作用力,促使情感发挥更大功能效用的能力。 二、全面地寻找出幼儿与世界的基本关系,系列地建构幼儿情感教育的分解目标 情感伴随着儿童的所有活动,伴随着儿童活动的全过程,因此建构情感教育分解目标时,必须把幼儿全部生活中,与他人、与自己、与活动、与社会的各种基本关系梳理清楚。方方面面的关系理清了,那么附着于这些关系上的情感培养要求的线索也就清晰了。由此,我们确立的三维度情感教育分解目标是: 1.情感态度方面:依据幼儿对自己、对他人、对学习、对社会、对他物五大基本关系,我们提出培养幼儿信赖感、自信感、合群感、求知感、责任感、求美感、爱惜感等七种情感。 2.情感形式方面:(1)培养幼儿经常保持心情愉快的能力,能积极、热情地参加各项活动;(2)结合幼儿思维的特点,发展他们直觉形象性、记忆表象性、联想想象性和理解思维性等多种类型的情绪感受形式。 3.情感能力方面:依据情感态度的内容,相应的情感能力培养要求是:情绪觉察感受能力、情绪表达调控能力、自我激励能力、合群能力、移情能力、专注能力、审美能力。 三、依据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规律,建构幼儿情感教育的层次目标 在情感教育分解目标的基础上,必须按照时相建构法的原理,依据时间轨迹和儿童情绪情感发展趋势的轨迹,制定出各年龄段幼儿的情感教育层次目标。我们在制定层次目标时,基本策略有二: 1.依据心理学研究结论及幼儿情感发展的现状调查结论,确立制定层次目标的基本思路。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与基本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情感带有一定先天性,因此这一类情感现象,如依恋感、归属感、自尊感、好奇感、质朴的美感在3~6岁儿童中,已有一定程度的发展。我们对本区500名幼儿情感发展状况的调查同样表明:无论是小班、中班,或是大班幼儿,他们的信赖感、自信感、合群感、求知感、求美感等基本情感和情绪觉察、情感表达、移情等初步的情感能力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因此制定层次目标的基本思想是:不同年龄段幼儿,情感教育目标的基本条目相同,都是信赖、自信等七类情感和觉察、调控等七类情感能力,但是具体要求不相同,小班、中班、大班由低至高呈螺旋形上升。 2.依据幼儿“需要”发展的规律,确定各年龄段幼儿情感教育的侧重目标。国内关于“幼儿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正式)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克勒沟学区新地小学--朱艳敏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没有情感, 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 只能培养出伪君子”。《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以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为出发点,把对情感态度的培养作为教学的总体目标之一提出来了,这就告诫我们广大的教师在教学中除了要考虑认知因素,还要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它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用“心”施教,要积极创设条件,使学生的情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陶冶,从而进一步努力使数学教学实现认知与情感的和谐统一。下面结合教育实践,谈谈我个人的几点浅显的看法。 一、实施情感教育的意义 情感,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是人们复杂心理括动的一种反应。情感教育,是在教学情镜中教育者依据一定的教育教学要求,通过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促使学生的情感领域发生积极的变化,产生新的情感,形成新的情感领域的过程。正如人文心理学家罗杰斯所指出:学习本身就包括认识和情感两个方面。作为学生(学习的主体)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其智力因素担负着信息加工的任务,即对信息进行感知、加工、识记、保持和应用。它可以使人类积累的经验转化成个体的知识结构,属于主体的操作系统。而非智力因素担负着信息选择的任务,即对信息进行鉴别、筛选,当认为是有趣的、有价值时,主体便主动而有效地吸收,否则反之。这就是为什么有的教师一味加大知识信息量而不能真正进入学生头脑的原因。因此非智力因素对操作系统起着始动、定向、维持和调节的作用,它属于主体的动力系统。我们的教学如果只注重操作系统的过程,即认知过程,而忽略动力系统的过程,即情感过程,因此数学教学必须努力实现学生的认知与情感、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培养的和谐统一,在充满活力的教学过程中追求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情感教育在数学教学中的现状

浅谈幼儿园科学情感教育目标的实现

浅谈幼儿园科学情感教育目标的实现 导读:幼儿天生就是好奇、好问的,但这并不是说,幼儿对科学的情感可以天然生成。幼儿对科学本身的探究与欲望从何而来?来自于教师的引导与培养。 幼儿园科学情感教育是对幼儿进行完整科学教育过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促使幼儿对科学本身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引导幼儿自主进行科学探索活动。 一、幼儿园科学情感教育目标实现过程中的问题与阻力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提出,幼儿园应萌发幼儿爱科学的情感、培养有益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它反映了幼儿园教育理念的转变、教学目标与内容的扩充。虽然情感教育目标还未单独提出,只是作为德育、智育教育目标里的附加目标,但在《规程》精神的强有力影响下、对幼儿进行科学情感教育已被提到历史上从未有的高度,幼儿园已经开始注重科学情感教育目标的确立,但由于以下两方面的原因,幼儿园的科学情感教育很难落到实处。

(一)幼儿园科学情感教育目标难以明确、具体化 《规程》中对幼儿园科学情感教育的目标提得较笼统、不易 操作,不像知识、技能目标那样明确、具体,加之情绪、情 感本身特有的情景性、善变性、隐秘性、随机性,使得构建 清晰的幼儿园科学情感教育目标体系、评价幼儿园科学情感 教育的效果难以顺利进行,目标常常变成教师教案中的摆设,难以真正落到实处。 (二)幼儿教师教育观念滞后 一方面,受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思维方式的影响,在我们这 个社会中,崇尚科学之风没有必要的心理积淀,人们对社会 与人的兴趣胜过对自然界的兴趣,因此在幼儿教育领域,有 知识热、艺术热,但科学热尚未升温。

另一方面,受应试教育的消极影响,一度曾片面强调科学教 育的工具价值,从而将幼儿对科学的认知兴趣与情感倾向引 向功利主义的需要,表现为对幼儿进行科学活动过程中的内 心情感生活缺乏深切的关注,突出幼儿科学教育中的认知目标,或者只把情感教育作为促进幼儿认知发展的手段和工具,使忽视幼儿园科学情感教育目标构建的现象屡见不鲜。致使 幼儿对科学的兴趣与情感丧失,使科学情感教育受到扭曲而 沦落为科学知识教育的附庸,这不利于幼儿科学情感目标的 顺利实现,反映出幼儿教师在对科学情感教育认识上的滞后 问题。 二、幼儿园实施情感教育目标的必要性 注重科学情感教育的目标就是关注科学本身的人文价值,使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高度统一。科学情感教育目标的提出与 实施能促进幼儿对科学本身的兴趣与需要,有助于幼儿科学 情感的培养,防止和克服教育目标中教育价值取向的失重现象,给予科学情感教育与科学认知教育以同等重要的地位。

幼儿园阶段情感教育的方式方法

幼儿园阶段情感教育的方式方法 情感教育主要是育人之情的教育,“快乐”、“愉悦”等正面的、积极地情感为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提供了保障,能更好的促进个体的成长与发展。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句夸奖、一个抚摸都会给孩子带来无比的满足和温暖,促进幼儿积极情感的形成,因此,幼儿园教师在教学中应时刻关 1 “幼儿园像我家,老师爱我我爱她……”这首儿歌是每个初入幼儿园的孩子都会学到的。正如儿歌所说,幼儿教师就是孩子的妈妈,我们对孩子的点滴关怀都能消除他们的紧张不安的情绪,使幼儿较快的融入集体生活中来。然而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给与孩子的是纯粹的爱、科学的爱、理智的爱。唯有这样才能使孩子终生受益。爱的河流是双向流动的,幼儿一旦感受到教师的爱与期待,就会激起对教师的亲近感, 2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性格、品质、情感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幼儿。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成为幼儿模仿的对象。往往我们要求孩子做到的某些意志品质,其实在潜移默化中我们已传达给他了。例如,老师温柔的语气,宽松

的班级氛围,都会促进幼儿间友好、融洽的相处。教师的坏脾气是会传染到孩子的!教师要做幼儿的榜样,作幼儿行为 3 幼儿的情感心理倾向具有不稳定性,教师应该和幼儿建立良好合作伙伴关系。作为教师要及时引导幼儿在团体中学会与人相处,与同伴建立友好关系,学会分享与合作!例如我们设计的许多教育活动“同心协力过独木桥”、“扶‘盲人’走路”、“大孩子带小孩子”等都能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让孩子们体会到“我需要别人、别人需要我!”同时一日生活皆课堂,教师应抓住每一个教育契机,适时的给与幼儿帮助, 4 家庭氛围和谐的幼儿表现得总是积极主动,乐于参加集体活动,显得朝气蓬勃。而一些“单亲家庭”或种种原因“被忽视的幼儿”总是表现为:独自安静的玩、听从教师指挥;不招惹是非;依赖于成人;离群、徘徊、观望、想发出社交信号又犹豫不决;对同伴很少友好,也很少不友好,总是死气沉沉。这样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少关爱,会在其一生的发展中隐伏很大的后遗症。我们强调教育要面对全体,强调个体。针对“离群”幼儿,我们更要倍加关注,我们要让他们体会到爱与关怀!

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

第九章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 学习目标 ?认识情绪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掌握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生和发展的一般趋势及特点。 ?了解幼儿基本情绪的发展和高级情感的发展,掌握幼儿依恋的特点。 基础知识 1、情绪和情感: 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和行为反应(态度)和(相应的行为反应)。如幼儿见到妈妈高兴,见到医生恐惧。 2、情绪与情感的区别: (1)情绪为(人和动物)所共有,而情感只有(人类)才有。 (2)情绪是(外现的、暂时的) 如:快乐、愤怒、恐惧、悲哀等。 情感是(内隐的、稳定的)。 如: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 二、情绪情感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一)情绪对学前儿童心理活动的动机作用-----情绪是儿童心理活动的激发者。 ?如:情绪愉快,儿童愿意学习。 情绪是儿童认知和行为的唤起者与组织者,也就是说情绪对婴幼儿心理活动和行为具有非常明显的动机和激发作用。婴幼儿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情绪色彩非常浓厚。情绪直接指导、调控着儿童的行为。 ?(二)情绪对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作用-----推动幼儿的认知活动。 ?情绪是随着认知的发展而分化和发展。情绪对儿童的认知活动及其发展起着激发、 促进作用,或抑制、延缓作用。 如:幼儿喜欢猴子,不喜欢河马。喜欢观察猴子。 不同情绪状态对智力操作的影响(孟昭兰,1984,1985): ?1情绪状态对婴幼儿智力操作有不同的影响. ?2在外界新异刺激作用下,婴幼儿的情绪可以在兴趣与惧怕之间浮动。愉快情绪有 利于婴幼儿的智力操作及效果,而痛苦、惧怕等对婴幼儿智力操作不利。 ?3愉快情绪强度差异与操作效果间呈倒U字相关,即适中的愉快情绪能使智力操作 达到最优。 ? 4 痛苦、惧怕情绪强度差异与操作效果间呈直线相关,即痛苦、惧怕强度越大,操 作效果越差. ? 5 强烈的激情状态或淡漠无情,都不利于儿童的智力探究活动,兴趣和愉快的交替,是 智力活动的最佳情绪背景,惧怕和痛苦对儿童智力发展不利. (三)情绪对意识产生的作用----情绪促进了意识的产生、发展和复杂组织的形成。 ?婴儿最初的情绪体验就是最初的意识。 (四)情绪对儿童交往发展的作用----是儿童交往的重要手段。如:用表情(情绪的外部表现)与人交往。 ?情绪的外部表现,即表情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工具之一,特别是在婴幼儿与人的交往 中占特殊、重要的地位。 ?婴幼儿掌握语言之后,表情仍然是婴幼儿重要的交流工具,它与语言一起共同实现 着儿童的人际交往。 (五)情绪对学前儿童个性的作用--------影响个性的形成。

浅谈幼儿教师对孩子的爱

浅谈幼儿教师对孩子的 爱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浅谈幼儿教师对孩子的爱 万宁市后安镇中心幼儿园(571525)文波霞 摘要:在《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以及各项活动之中。”爱是一种情感交流,爱是一种行动体验,爱更是一种理解和尊重。体现了教师对幼儿的爱,为幼儿创建一个充满爱的环境,使幼儿也能爱上幼儿园,热爱幼儿园的生活和伙伴,主动参与到教师的教育中,从而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快乐成长。 关键词:幼儿;爱;交流; 幼儿教育的对象都是3-6岁的孩子,他们像刚出土的嫩苗,需要“园丁”的呵护和培养,这时就需要教师用爱去滋润、熏陶,这对正处于个性和道德品质形成的幼儿来说,是进行品德教育的最佳途径。由此看来对幼儿的品德教育应该让幼儿在生活和各项活动中时时感受爱,认识爱,学会爱。因此,我认为幼儿的品德教育。爱,是永恒的主题。 一、老师的爱是深沉的、理智的、真挚的,是面向全体幼儿的爱。 俗话说:世间上的爱有许多种,有师生之间、亲子之间、朋友之间、夫妻之间等的爱,但是老师的爱是一种含有友情又高于友情,含有父母般的慈爱又高于这种慈爱的爱,老师的爱是深沉的、理智的、真挚的,是面向全体幼儿的爱。在现实生活中,不同的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在相貌、性格、行为习惯、个性、能力都存在着不同之处。尽管这样,孩子总是天真、可爱、心灵总是那么的纯真,在他们身上都存在着不同的优点及缺点。在工作中,我体会到教师的爱会给予孩子产生积极、自豪的情绪,尤其是对那些胆小、表现不出众的孩子,老师更应该倾注全部的爱,用爱去温暖孩子的心田。在我的班中,徐子鸿是一个比较散漫的孩子,平时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回答问题的时候总是把头垂得低低的,小朋友们都不喜欢和他玩,但是他平时在游戏中能

幼儿早期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早期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莫愁幼儿园金萍一、当前幼儿情感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近年来,虽然幼儿教育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社会上仍有相当一部分人对幼儿教育存在错误的理解和认识,特别在很多中小城市,家长仍旧过多的注重孩子认知能力的发展,早早的把孩子送到各种辅导班,对孩子进行着知识的灌输,以为自己的孩子在学前就能认几千个字,能算加减法,英语说得朗朗上口就是聪明有为的表现。如果与这些家长沟通一下便不难发觉,家长都有一套自以为颇有道理的冠冕堂皇的理由,比如:父母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上不了好中学、好大学,找不到好工作;怕别人都学,自己的孩子不学就落后;怕社会竞争激烈,孩子长大后没有立足之地等等。望子成龙乃人之常情,我们也都可以理解,但是以孩子认多少字、会算多少加减法、会多少英语单词为荣耀的做法我们却着实不能认同。幼儿教育应该适当,应该符合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这样把超出孩子接受能力的知识强加给他们,剥夺他们快乐的童年,真的就能塑造一个我们想要的人才吗?不可置否,我国幼儿情感教育方面的理论研究已取得丰硕成果,但是,幼儿园在情感教育的具体开展上仍然存在很多压力和问题,最主要的,便是幼儿园为迎合家长口味或进行市场炒作,随意进行的珠心算、早期识字及双语等违背幼儿发展规律的教育活动。如今走在大街上,我们经常能看到带有“双语”、“艺术”、“实验”等字样的幼儿园招牌,仿佛见证了当前幼儿园的高水平办学和超前的质量意识。然而,如果我们能蹲下来问一问那里的孩子:“你快乐吗?”得出的结果往往令我们心痛。这些幼儿园的超前教育,也许能教会孩子唱歌、跳舞、画画,也许能使孩子们学会不少知识和技能,但他们却无法给孩子们良好的习惯、感知美的眼睛、充满爱的心灵以及快乐的心态。已有调查显示,接受过“超前教育”的幼儿因为在入小学前就掌握了小学的知识,造成他们对小学的重复学习不感兴趣,上课时老师讲的课根本听不进去,常常开小差、做小动作。这些不良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一旦形成,对其以后的学习和将来的发展肯定会带来不利的影响。所以,学前教育首先注重的应该是孩子全面和谐的发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发展其社会适应力。当前这些幼儿园忽视孩子情感、社会性以及长远发展的做法,肯定是得不偿失的。

浅谈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浅谈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西安市第八十九中学 电影的精彩绝伦、惊心动魄,文章的哀感顽艳、荡气回肠,音乐的如痴如醉、如梦如幻,绘画的传神达意、气势恢弘,给人以难以磨灭的印象,虽时过境迁,但其景其情其声仍历历在目、言犹在耳,让人记忆犹新,甚至刻骨铭心。为何它们如此引人入胜、扣人心弦?究其原委,其中,始终倾注和贯穿着的是永恒的主题:情。产生吸引,引起共鸣,深刻的感悟,强烈的震撼,无不拔动着心灵的心弦,无不由情而入,无不由情而引,无不为情所动,无不为之动情,无不由情生情。由此可见,情最能感动人,情最能激发人,情最能鼓舞人,情最能激励人。如此而言,我们的教学也应如电影如文章如音乐如绘画。 教学是具有共性和个性的师生间复杂的互动与律动过程,是沟通和交流的过程,其内在本质为情动的过程,也就是师生双方围绕着千丝万缕的“情”的展开和延伸。如果在此过程中,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必定会产生融洽、默契、互敬、互爱的良好的师生之情。这样的师生关系、师生之情势必为学生健康的成长、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培养、情感态度的塑造和价值观的形成创造出了各种积极的因素和有利的环境氛围,这会促使师生双方在教学过程中走终南捷径,取得事半而功倍的效果,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我们应该在教学中千方百计融入更多、更广泛、更深刻的情。 一、爱是教育的基点,教育的本质是爱 爱是情的最高境界和表达形式。由爱生情,情真意切,教师用殷殷之情去点燃、去激发、去感染同学们充满热情和希望的心灵。 (一)热爱学生 马卡连柯说:“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厌恶学生见到的全是不顺眼、不如意,讨厌学生只能看见他的缺点和污点,爱学生就能发现他的优点和闪光点。教师应 有博大和包容的胸怀去热爱所有的学生。爱他们的活泼和顽皮,爱他们的天真和烂漫,爱他们的聪慧和伶俐,爱他们的诚实和灵动,爱他们的优点,同样爱他们的缺点,爱好学生是自然的,爱差学生是可贵的。在爱的环境和氛围中,同学们会倍感温暖和关爱、快乐和舒适,充满自信,追求上进,学习兴趣浓,集体观念强,并从中体验着人生的乐趣和存在的价值·教师之爱点燃了同学们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热爱人生的激情。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同学们也将会热爱之情回馈亲爱的老师,师生间互敬互爱,水乳交融。爱屋及乌,学生不仅喜爱老师,也喜爱其所授之课,喜爱之情已经内化为学习的不竭动力。同学间互助友爱,团结一致,有浓浓的爱意,充满了仁爱之心。 (二)尊重学生 不讽刺挖苦,尊重学生的人格:不打击信心,尊重学生的个性;不伤自尊,尊重学生的思想;不泼冷水,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不轻视,尊重学生的观点。尤其要尊重学生的别具一格和独具匠心。大力支持和发展他们的特长,认真培养他们的兴趣和爱好,重视他们对问

浅谈幼儿园主题活动中的情感教育

浅谈幼儿园主题活动中的情感教育 一、引言:情感教育的含义 情感教育即情感领域的教育,它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教育教学要求,通过相应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儿童的情感领域发生积极变化,产生新的情感,形成新的情感品质的过程。情感不仅仅是成人的专利,幼儿也不例外,我们应该让幼儿懂得人与人、与环境、与动植物和大地间的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与情感。 关爱是人的一种基本道德,是我们要着力培养的一种良好品德。教育、引导幼儿学会关爱,是当今幼儿教育中的一个重大课题。《指南》对培养幼儿“关爱”品德做出了具体的描述,幼儿期是情感培养的重要时期,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幼儿,知识经验贫乏,思维具体形象,情感的感染作用大,可塑性较强。如果我们能利用幼儿的这些特点,不失时机地有目的有意识地对幼儿进行关爱情感的培养,就会使幼儿形成比较稳定的良好的情感品质。在二期课改的背景下,孩子的学习内容以主题的形式呈现。老师对幼儿进行关爱情感的培养,应该充分挖掘主题中的隐性教育内容,培养幼儿关爱的情感。 二、在主题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关爱情感 幼儿的情感教育的内容是丰富的,我不是将他们割裂开来,而是有机的将其整合,将情感教育融入到主题活动之中。本学期我班就以

“爱,从这里开始”,为主线,对孩子们进行爱的情感教育。这条主线将不同的主题活动中的情感教育都串联起来,并还在继续延续,通过为幼儿创设视觉环境、心理环境,打造爱的环境氛围,为幼儿搭建平台,丰富他们爱的情感。让幼儿在欢快的节日中,学会感恩——感激他人、关心他人、热爱生命,让爱的情感在幼儿心中升华。 (一)爱同伴、爱幼儿园、关心周围的变化 今年暑期我园大修,幼儿园的面貌焕然一新,开学的第一天,家长、孩子都对新校舍赞叹不已,我们抓住契机,生成了二级主题“幼儿园的新变化”,老师引导并带领孩子们一起寻找观察幼儿园里的细小变化,并结合我园的教育早期阅读特色,鼓励幼儿把自己看到的幼儿园新变化用绘画及图夹文等各种形式表现出来布置教育环境。让孩子们从细微之处感受“我爱幼儿园”的情感。 作为大班的哥哥姐姐,开学的第一天,园级主题“关爱他人,成长快乐”活动也拉开了序幕。由大班哥哥姐姐戴上红帽子组成的“红帽子礼仪队”开始行动了。从礼仪接待到大班哥哥姐姐带小班弟弟妹妹,“红帽子”随时出现在孩子们周围,帮助有需要的孩子。通过担当“小向导”、“小主人”的角色,体验自我意识;通过活动,激发幼儿爱的情感,增进幼儿与同伴的交往。 (二)爱家人、爱老师,关爱弱势群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