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1998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1998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1998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1998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1998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1998年中国气候异常,长江、松花江、珠江、闽江等主要江河发生了大洪水。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广大军民顽强拼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抗洪、抢险、救灾的全面胜利。1998年全国属丰水年,降雨量比常年偏丰,地表水资源量比常年增加,地下水储存和水库蓄水总量有所增加,黄河下游断流比1997年有所缓和,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水环境状况局部有所改善。工业和城市生活用水略有增长,全国供水基本上满足国民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需求。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灾后重建、整治江湖、兴修水利的若干意见》,对水利建设作了总体部署。

但是,中国面临的水资源形势依然严峻。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环境恶化等水的问题比较突出。黄河下游断流情况依然严重,重要江河的水污染还未得到有效控制,以城市为中心的地下水超采情况仍很严重,工农业用水浪费没有得到遏制。现将1998年水资源情况公告如下:

一、水资源量

降水量 1998年全国平均降水量713毫米,折合降水总量67631亿立方米,比常年(多年平均,下同)偏多11.3%,属丰水年。按九大流域片分析,松辽河片降水量616毫米,比常年多20.6%;海河片降水量551毫米,比常年多0.8%;黄河片降水量463毫米,比常年多1.5%;淮河片降水量1005毫米,比常年多18.8%;长江片降水量1216毫米,比常年多11.5%;珠江片降水量1560毫米,比常年多0.4%;东南诸河片降水量1875毫米,比常年多13.5%;西南诸河片降水量1212毫米,比常年多14.4%;内陆河片降水量193毫米,比常年多17.6%。各省级行政区1998年降水量与常年相比,偏多的有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京、鄂、皖、藏、豫、苏、渝、赣、新、内蒙古偏多15%~35%;偏少的只有6个省,其中甘肃和海南分别偏少9.5%和12%。

地表水资源量指地表水体的动态水量,即天然河川径流量。1998年全国地表水资源量32726亿立方米,折合年径流深345毫米,比常年多24.0%。各流域片地表水资源量与常年相比,松辽河片多49.9%,海河片少25.8%,黄河片少15.8%,淮河片多47.5%,长江片多34.3%,珠江片多9.2%,东南诸河片多

29.5%,西南诸河片多15.0%,内陆河片多12.7%。各省级行政区1998年地表水资源量与常年相比,偏多的有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浙、黑、桂、豫、闽、鲁、渝、鄂、湘、皖、苏、赣偏多20%~65%,内蒙古偏多172%;偏少的只有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琼、甘、冀、晋偏少20%~40%。

1998年,从国外流入国内的水量为294亿立方米,比上年减少15亿立方米;从国内流出国境及流入国际界河的水量共8236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1658亿立方米;入海水量为21321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3959亿立方米。

地下水资源量指降水和地表水体入渗补给地下含水层的动态水量。扣除水面和矿化度大于2克/升咸水的面积后,全国地下水计算面积为944万平方公里,1998年地下水资源量9400亿立方米。北方五大流域片平原区地下水总补给量与上年相比,松辽河片增加18.0%,海河片增加50.5%,黄河片增加17.0%,淮河片增加61.7%,内陆河片增加7.8%。北方17个省级行政区1998年平原区地下水总补给量与上年比较,增加的有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晋、冀、鲁、京、豫、皖、吉增加35%以上;只有黑龙江和甘肃两省分别减少3%和4%。

水资源总量指评价区内当地降水形成的地表、地下产水量,不包括区外来水量;由地表水资源量与地下水资源量相加,扣除两者之间互相转化的重复量而得。1998年全国水资源总量34017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22.0%。全国产水总量占降水总量的50.2%,平均每平方公里产水量为35.8万立方米。

各流域片1998年水资源总量情况是:松辽河片2881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71.2%;海河片354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66.9%;黄河片677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40.6%;淮河片1403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124.4%;长江片13127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41.5%;珠江片5155亿立方米,比上年减少20.4%;东南诸河片2581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6.1%;西南诸河片6287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17.4%;内陆河片1552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18.4%。各省级行政区1998年水资源总量与上年比较,增加的有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冀、辽、渝、京、吉、鄂、苏增加50%~95%,陕、皖、鲁、豫、内蒙古、津增加1倍以上;减少的只有桂、黔、粤、琼4省,其中广东、海南分别减少32%和39%。

二、蓄水动态

大中型水库蓄水动态对全国2903座水库(大型401座)统计,1998年末蓄水总量1805亿立方米,比上年末增加10亿立方米;北方5片共增加165亿立方米,南方4片共减少155亿立方米。各省级行政区蓄水量增减情况是:增加的有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增加蓄水量229亿立方米,其中吉、青、鄂、辽、豫、陕增加较多,分别增加51、42、30、18、18、14亿立方米;减少的有12个省、自治区,共减少蓄水量219亿立方米,其中粤、湘、赣、浙、琼、闽、桂减少较多,分别减少50、44、32、28、18、17、16亿立方米。

北方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动态对北方各平原开采区总面积65.8万平方公里调查分析,1998年末浅层地下水位与上年末相比,约有四分之三面积的水位上升,地下水储存量共增加80亿立方米。上升区(水位上升0.5米以上)面积占31.4%,储存量增加100亿立方米;下降区(水位下降0.5米以上)面积占11.4%,储存量减少46亿立方米;相对稳定区(水位正负0.5米以内)面积占57.2%,储存量增加26亿立方米。各省级行政区储存量变化情况是:增加的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豫、吉、甘分别增加26、19、14亿立方米,内蒙古和辽宁各增加10亿立方米,皖、鲁、陕各增加约6亿立方米;减少的有冀、晋、苏、新等4个省、自治区,分别减少11、4、3和2.5亿立方米。

平原区地下水位降落漏斗根据21个省级行政区对81个漏斗调查统计,1998年末与上年末相比,漏斗要素变化情况是:在45个浅层漏斗中,漏斗中心水位上升的有30个,下降的为15个;漏斗面积减少的有35个,增加的为10个。在36个深层漏斗中,漏斗中心水位上升的只有14个,下降的为22个;漏斗面积减少的只有14个,增加的为22个。

三、供用水量

供水量指各种水源工程为用户提供的包括输水损失在内的毛供水量。1998年全国总供水量5470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占80.8%,地下水源供水量占18.8%,其他水源供水量(污水处理回用和雨水利用)占0.4%。另外,海水直接利用量为95亿立方米。流域间主要的水量调配情况是:海河流域引黄河水51.1亿立方米,淮河流域从长江、黄河分别引水10.7和20.2亿立方米,山东半岛从黄河引水13.5亿立方米。

按流域片统计,松辽河片、海河片、黄河片、淮河片的供水量分别为624、424、398、569亿立方米,其中地下水源供水量分别占45.4%、61.8%、32.1%、31.0%;长江片、珠江片、东南诸河片、西南诸河片的供水量分别为1679、842、306、82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都占95%以上;内陆河片供水量546亿立方米,地表水占89%。在各省级行政区中,地表水源供水量占总供水量90%以上的有沪、闽、贵、渝、浙、苏、桂、粤、藏、滇、鄂、湘、川、宁、赣、新、琼、皖等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地下水源供水量占40%以上的有冀、京、晋、豫、辽、黑、鲁、陕等8个省、直辖市。

用水量指分配给用户的包括输水损失在内的毛用水量。1998年全国总用水量5435亿立方米,其中农田灌溉用水占64.3%,林牧渔用水占5.0%,工业用水占20.7%,城镇生活用水占4.7%,农村生活用水占5.3%。与上年比较,全国总用水量减少131亿立方米,农业用水减少154亿立方米,工业用水增加5亿立方米,生活用水增加18亿立方米。

各流域片用水情况是:松辽河片用水量624亿立方米,农业占72.4%;海河片用水量424亿立方米,农业占72.5%;黄河片用水量395亿立方米,农业占77.9%;淮河片用水量567亿立方米,农业占72.2%;长江片用水量1663亿立方米,农业占58.5%;珠江片用水量837亿立方米,农业占65.0%;东南诸河片用水量308亿立方米,农业占65.3%;西南诸河片用水量82亿立方米,农业占78.9%;内陆河片用水量536亿立方米,农业占94.6%。在各省级行政区中,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75%以上的省、自治区有新、宁、内蒙古、藏、琼、甘、青、冀等8个;工业用水占总用水量25%以上的省、直辖市有沪、渝、苏、鄂、津、粤、京、贵等8个。

用水消耗量指在输水、用水过程中,通过蒸腾蒸发、土壤吸收、产品带走、居民和牲畜饮用等各种形式消耗掉,而不能回归到地表水体或地下含水层的水量。1998年全国用水消耗总量3062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56.3%。各类用户的需水特性和用水方式不同,其耗水率(消耗量占用水量的比例)差别较大,全国平均农业耗水率为65.5%,工业耗水率为24.7%,城镇生活耗水率为26.1%,农村生活耗水率为87.7%。由于各流域片的地理位置、气候因素、水源条件、用水组成及管理水平的不同,其综合耗水率有所差别:松辽河片为59%,海河片

为66%,黄河片为56%,淮河片为61%,长江片为50%,珠江片为45%,东南诸河片为55%,西南诸河片为70%,内陆河片为76%。

四、水资源利用简析

全国水量平衡分析 1998年,全国水量的收入项为水资源总量(34017亿立方米)、入国境水量(294亿立方米);支出项为入海水量(21321亿立方米)、出国境水量(8236 亿立方米)、用水消耗量(3062亿立方米)和非用水消耗量;调蓄项为水库蓄水变量(+10亿立方米)和地下水储存变量(+80亿立方米)。通过水量平衡分析,估计全国1998年非用水消耗量约1600亿立方米。

非用水消耗量指河道、湖泊、水库、沼泽等地表水体的蒸发量(含水面蒸发与土壤浸润蒸发)和地下水的潜水蒸发量。在南方湿润地区,降水量大于蒸发能力,水资源量主要消耗于用水,非用水消耗量很小;在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蒸发能力为降水量的3倍以上,非用水消耗量是水量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按流域片进行分析结果:海河片非用水消耗量约70亿立方米,为用水消耗量的25%;黄河片非用水消耗量约210亿立方米,为用水消耗量的95%;内陆河片非用水消耗量约960亿立方米,为用水消耗量的2.4倍。非用水消耗量并非全是无效蒸发,其中一部分为生态环境所必需。

水资源利用程度分析考虑跨流域调水、水库蓄水变量和地下水储存变量等因素的影响,对各流域片1998年的地表水控制利用率(地表水供水量占地表水资源量的百分比)、水资源总量利用消耗率(用水消耗量占水资源总量的百分比)进行估算结果:海河片和黄河片的利用程度最高,地表水控制利用率分别为61.8%和73.7%,水资源总量利用消耗率分别为70.2%和44.5%;其次是内陆河片、淮河片和松辽河片,地表水控制利用率分别为34.2%、34.9%和16.6%,水资源总量利用消耗率分别为26.9%、24.7%和15.4%;珠江片、长江片、东南诸河片和西南诸河片的利用程度低,地表水控制利用率分别为14.0%、12.1%、9.9%和1.3%,水资源总量利用消耗率分别为6.6%、6.3%、5.6%和0.9%。松辽河片中的辽河流域利用程度较高,地表水控制利用率为39.8%,水资源总量利用消耗率为33.5%。

用水指标 1998年全国平均用水指标值如下:人均用水量为435立方米;万元国内生产总值(当年价)用水量为683立方米;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为488立方米;万元工业产值(当年价)用水量,含火电为94立方米,不含火电为71

立方米;人均生活用水量,城镇为每人每日222升,农村为每人每日87升(含牲畜用水)。与上年比较,除城镇和农村人均生活用水量略有增加外,其他用水指标值均略有减少。

因受气候、人口密度、经济结构、作物组成、节水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各省级行政区的用水指标值差别很大。从人均用水量看,大于600立方米的有新、宁、黑、沪、内蒙古、藏、琼、粤、桂等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新疆、宁夏分别为2500和1800立方米;小于300立方米的有渝、晋、陕、津、贵、川、豫、皖、鲁9个省、直辖市,其中山西、重庆不足200立方米。从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看,大于1000立方米的有宁、新、藏、甘、桂、内蒙古、青、黑、赣、琼、贵等11个省、自治区,其中宁夏、新疆为4000立方米左右;小于400立方米的有津、京、沪、鲁、晋、渝、辽7个省、直辖市,其中天津、北京分别为161和201立方米。从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看,大于800立方米的有宁、琼、桂、闽、粤等5个省、自治区,小于300立方米的有晋、津、渝、豫、鲁、冀等6个省、直辖市。

五、水污染概况

废污水排放量 1998年全国废污水排放总量共593亿吨(不包括火电直流冷却水);其中工业废水占69%,生活污水占31%。按流域片统计,长江片189亿吨,珠江片155亿吨,松辽河片71亿吨,海河片55亿吨,淮河片47亿吨,黄河片32亿吨,东南诸河片28亿吨,内陆河片9亿吨,西南诸河片7亿吨。废污水年排放量大于20亿吨的有12个省、自治区。

河流水质根据1998年水质监测资料,对全国109700公里河长进行评价的结果,Ⅰ类水河长占5.4%,Ⅱ类水河长占24.4%,Ⅲ类水河长占33.0%,Ⅳ类水河长占13.7%,Ⅴ类水河长占6.6%,超Ⅴ类水河长占16.9%。由于1998年全国大部分地区水量偏丰,水质总体状况有所好转,全国污染河长(Ⅳ、Ⅴ类和超Ⅴ类河长,下同)占评价河长的百分数比上年减少了 6.4%。各流域片的水质状况是:内陆河片、西南诸河片和长江片水质良好,污染河长分别为9.9%、13.6%和14.7%;珠江片和东南诸河片水质尚可,污染河长分别为17.4%和21.9%;黄河片、松辽河片、海河片、淮河片水质较差,污染河长分别为62.7%、64.4%、74.8%、76.6%。

湖泊水库水质 1998年评价湖泊16个,水质达到Ⅰ、Ⅱ类水标准的湖泊有6个,4个湖泊的部分水体受到污染,6个湖泊水污染严重。国家重点治理的三个湖泊中,太湖水质介于Ⅳ类~超Ⅴ类之间,全湖处于中富营养状态,其中五里湖、梅梁湖富营养化严重;滇池草海水质为超Ⅴ类,外海水质为Ⅴ类,水体富营养化严重时有腥膻气味;巢湖水质为Ⅳ类~超Ⅴ类之间,西半湖污染重于东半湖,以重富营养化水体为主,局部水域向极富营养化发展。

1998年,对103座水库的水质进行评价的结果:有83座水库水质良好,达到Ⅱ、Ⅲ类水质标准;在受污染的水库中,超Ⅴ类水质水库有吉林太平池水库、黑龙江东方红水库、河南宿鸭湖水库和贵州乌江渡水库等4座。从富营养化程度看,大部分水库处于中营养状况。

注:《公报》中涉及的全国性数据,均未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省和澳门地区。

2003年黄河水资源公报

2003年黄河水资源公报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 前言 《黄河水资源公报》(以下简称《公报》)的发布,旨在定期向各级领导、有关部门和社会团体发布黄河流域水资源情势,以不断提高公众的节水、惜水意识,促进黄河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 本《公报》是按年度反映黄河水资源情势的综合性年报,内容主要包括水情概况、蓄水动态、水资源开发利用、水资源量分析、水质调查评价、泥沙状况及重要水事等。 《公报》的资料来源以黄河水利委员会和沿黄各省(区)的实测数据和水利统计资料为主,并收集了气象、城建、环保、统计等部门的有关资料。《公报》中有关资料的多年平均值分为21年(1980~2000年均值)和45年(1956~2000年均值)两种。 《公报》编制过程中,得到了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省(区)水利厅的大力支持。水利部水资源司、《中国水资源公报》编辑部给予了热情指导和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一、综述 黄河流域(包括黄河内流区,下同)总面积79.5万km2,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九省(区)。全河划分为龙羊峡以上、龙羊峡至兰州、兰州至头道拐、头道拐至龙门、龙门至三门峡、三门峡至花园口、花园口以下、黄河内流区(分别简称为龙以上、龙~兰、兰~头、头~龙、龙~三、三~花、花以下和内流区,下同)等流域分区。黄河流域行政和流域分区面积示意图分别见图1和图2。

2003年黄河流域降水明显偏多,平均降水量为555.6mm,折合降水总量4417.0亿m3。从降水量的地区分布看,三门峡至花园口区间最大。汛期降水量增加尤为明显,全流域汛期降水在持续6年(1997~2002年)偏少后,转为多雨年。汛期流域总降水量全部为正距平。除兰州以上偏多1.3成外,其余地区偏多都在3成以上。其中泾渭洛河和三花区间汛期降水总量超过了1958年,为历史同期第一位。从汛期各月降水变化来看,月降水量偏多的程度(指距平值)呈递增的趋势,以8、9月份偏多最为突出,流域各分区月降水量偏多均在4成到1.5倍。 2003年黄河花园口站以上地区水资源总量为684.06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575.42亿m3,与地表水不重复的地下水资源量108.64亿m3。分别比上年水资源总量和与地表水不重复的地下水资源量增大69.7%和5.7%,比1980~2000年均值偏多14.9%和23.3%,比1956~2000年均值偏多10.2%和23.2%。 2003年黄河流域共有大、中型水库148座,其中大型水库22座。大、中型水库年蓄水变量为144.13亿m3,其中大型水库年蓄水变量为139.87亿m3。 2003年黄河流域各平原(盆地)区浅层地下水位上升者居多,仅有宁夏的银川(包括银南、银北)平原、内蒙古巴盟河套平原、三门峡河谷平原地下水位略有下降,其他平原(盆地)区地下水位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2003年黄河总取水量为429.12亿m3(含跨流域调出的地表水量),其中地表水取水量296.04亿m3,地下水取水量133.08亿m3。黄河总耗水量为336.45亿m3,其中地表水耗水量243.57亿m3,,地下水耗水量92.88亿m3。 2003年黄河流域废污水排放量为41.46亿t,其中城镇居民生活废污水排放量为9.46亿t,第二产业为29.33 亿t,第三产业为2.67亿t,火电厂直流式冷却水排放量和矿坑排水量为2.18亿t。

中国水资源公报2009

2009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2012-04-26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2009年,我国气候异常,一些地区降雨之多、台风之强、旱情之重为历史 罕见。旱情来得早、去得晚、范围广、影响大,特别是冬麦主产区年初的冬春连旱,东北西部、华北北部和西北东部的夏伏旱,江南大部、华南大部和西南局部的秋冬连旱,对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全年有9个台风在我国沿海登陆,发生强风、暴雨、高潮同时出现的最不利形势。受多次大范围、高强度降雨过程影响,全国有210多条河流相继发生超警戒水位以上洪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水利部门坚持以人为本,超前部署,科学决策,精心调度,各级地方党委、政府全力以赴,广大军民奋力抗灾救灾,最大程度地减轻了洪涝干旱台风灾害损失。 2009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利工作,国家把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 设作为应对金融危机、扩大国内需求的重要领域。各级水利部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决贯彻落实中央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各项决策部署,保持了水利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劲势头。扩大内需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强力推进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三大任务,涉及民生的水利问题加快解决;为应对我国水资源短缺、用水效率不高、水污染严重的突出问题,明确提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节水型社会建设全面推进;一大批重点水利工程开工建设,创近年来新开工大型水利工程数量历史新高;水利法制建设稳步

推进,依法治水、科学管水能力不断提升。水利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水资源量 降水量 2009年,全国平均年降水量591.1mm,折合降水总量为55965.5亿m3,比常年值偏少8.0%。从水资源分区看,松花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西北诸河6个水资源一级区(以下简称北方6区)面平均降水量为315.7mm,比常年值偏少3.8%;长江(含太湖)、东南诸河、珠江、西南诸河4个水资源一级区(以下简称南方4区)面平均降水量为1079.7mm,比常年值偏少10.0%。在31个省级行政区中,降水量比常年值偏多的有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海南和青海偏多程度约30%;降水量比常年值偏少的有22个省(自治区),其中北京和云南偏少约25%。 地表水资源量 2009年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3125.2亿m3,折合年径流深244.2mm,比常年值偏少13.4%。从水资源分区看,北方6区地表水资源量比常年值偏少13.1%;南方4区比常年值偏少13.5%。在31个省级行政区中,地表水资源量比常年值偏多的有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比常年值偏少的有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黑龙江、上海、青海、海南偏多程度在23%~56%之间,江西、吉林、云南、河南、福建、内蒙古、宁夏偏少程度在25%~37%之间,山西、辽宁、河北、北京偏少程度在45%~62%之间。 2009年,从国境外流入我国境内的水量为154.9亿m3,从我国流出国境的水量为5193.3亿m3,从我国流入国际边界河流的水量为1090.7亿m3,全国入海水量为13960.9亿m3。

中国水资源现状

中国水资源现状作者姓名:胡竣彰 班号:核技术2班 专业:核工程与核技术

中国水资源现状 摘要:水是维系生命与健康的基本需求,地球虽然有70.8%的面积为水所覆盖,但是淡水资源却极其有限。在全部水资源中,97.47%是无法饮用的咸水。在余下的2.53%的淡水中,有87%是人类难以利用的两极冰盖、高山冰川和永冻地带的冰雪。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是江河湖泊以及地下水中的一部分,仅占地球总水量的0.26%,而且分布不均。因此,世界上有超过十亿的儿童、妇女及男人无法获取足量而且安全的水来维持他们的基本需求。在许多层面,水资源和健康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所做的每项决策事实上都和水、以及水对健康所造成的影响有关,我国是贫水国家之一,保护我们的水资源是我们的责任。 1近十年水资源及其利用状况简析 水资源量 1997~2006年(简称近10年),全国年平均降水量为635.4mm,比常年值偏少1.1%,其中北方六区偏少3.4%,而南方四区则偏多0.3%;全国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26722亿立方米,比常年值偏多0.1%,其中北方六区偏少5.4%,而南方四区则偏多1.2%;全国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8302亿立方米,比1980~2000年多年平均值偏多2.9%。全国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7786亿立方米,比常年值仅偏多0.3%,其中北方六区偏少4.0%,而南方四区则偏多1.3%。按省级行政区统计,近10年平均水资源总量比常年值偏多程度较大的有上海(29.6%),偏多20%~10%的有江苏、新疆和湖南;比常年值偏少程度较大的有天津(49.4%)、北京(42.8%)、河北(36.6%),偏少30%~20%的有辽宁、山西、甘肃和陕西。水资源开发利用近10年,全国平均总供水量5560亿立方米,约占近10年平均水资源总量的20.0%。其中,地表水供水量平均占总供水量的80.7%,地下水供水量基本维持在1050亿立方米左右,平均

中国水利年鉴2004_地方水利-江西省-基本建设

镇供水站349座(处),解决35.56万人、22.87万头 牲畜饮水困难。(刘茂福) 【水政】2003年,《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修订草案完成并报江西省政府。开展水利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和《江西省长江河道采砂管理办法》出台的有关工作。《江西省赣江水资源保护条例》、《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等列入了立法规划。以“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宣传为契机,大力开展水法律法规宣传。配合省委农工部开展了全省水费价格等专项调研。进一步加强水行政执法,重点开展了河道采砂专项执法整顿和涉河违章建筑整治,积极调处水事纠纷。加大长江河道采砂秩序整顿,开展了大规模“清江”行动和联合执法,加快了长江河道采砂开禁的各项准备工作。进一步加强赣江等5条江河干流及鄱阳湖采砂管理工作,编制了《赣江中下游河道采砂应急规划》。《江西省河道采砂权拍卖管理办法》、《江西省河道采砂收费管理暂行办法》草拟完成报省政府和有关部门。加大了对河道采砂开采权拍卖的组织和指导,建立了河道巡查制度,严格河道执法。据不完全统计,2003年,全省共发生水事违法案件702件,查处687件,发生水事纠纷368起,调处365起,审批水土保持方案1758个,查处水土保持违法案件257起,维护了正常的水事秩序和社会稳定。(刘茂福) 【水资源】2003年,江西省加强了取水许可管理、取水计量设施安装、水资源综合规划等水资源管理基础工作。新余市在全省率先全部安装了取水计量设施。对贵溪电厂二期、星火有机硅厂扩建等15个建设项目进行了水资源论证报告审查;2003年全省有效取水许可证11260套,批准取水量786亿m3。在萍乡市湘东区首次划定地下水禁采区,标志着地下水管理与保护迈出了重要一步。编制了江西省工业及城市生活用水定额,并对两个用水定额地方标准进行了审查。编制完成了2002年《江西省水资源公报》。全省10个20万人 口以上的重点城市全部开展了主要供水水源地水质旬报,组织发布《江西省水资源质量公报》。萍乡市以水务一体化管理为契机,高度重视水资源的开发保护和统一管理,采取组建城市供水公司等一系列有效措施,使城市供水状况、城市水环境得到了较大的改善,水务一体化开始显现出巨大的优势。(刘茂福) 【水利规划】2003年,江西省鄱阳湖区二期防洪工程第5个单项可研报告通过水利部审查和中咨公司的评估。编制完成了《峡江水利枢纽项目建议书》,与江西省计委共同进行了预审查。伦潭水利枢纽工程项目建议书已经国家发改委审批,可研报告已通过水利部审查;山口岩及浯溪口水利枢纽工程项目建议书已报国家发改委。完成滨田等36座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初步设计的审批或复核。全省64座中型、144座重点小(1)型病险水库列入全国第二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规划。启动了未列入水利部规划的143座重点小(1)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全省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工作进展顺利,完成了水资源调查评价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调查评价。完成了《江西省水库建设规划》和《长江重要支流和湖泊建设规划》以及0.3~2万h m2灌区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刘茂福) 【基本建设】2003年,江西省鄱阳湖区二期4个单项防洪工程扫尾和竣工验收工作进展顺利,全年完成投资1.8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5.8亿元。其中永修郭东圩、余干古埠圩加固整治工程通过了竣工初验。赣抚大堤加固工程全年完成投资8322.5万元,累计完成投资5.7亿元,占下达计划任务的80.1%。平垸行洪、退田 还湖、移民建镇巩固工程建设完成178座双退圩堤、189座单退圩堤的平退任务。河湖疏浚完成清淤量899万m3,完成18个分部工程和5个单位工程的验收,累计完成投资7864万元。2003年,新开工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18座,累计完成投资2.89亿元。《江西省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实施意见》经省政府常务会议审定印发实施。城市防洪工程建设进展良好。完成6城市日元贷款防洪项目初步设计报告的审批,其中九江、上饶两市4个土建工程开标。(刘茂福) 【防汛抗旱】2003年,江西省天气异常,前洪涝后大旱。4月上中旬、5月中旬、6月下旬先后遭遇了3次局部洪涝灾害,汛情来得早,来得猛,全省五大江河流域均发生了超警戒水位洪水。7月~11月上旬,全省又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大旱,旱情发生早、来势猛,持续时间长、范围广,经济损失严重。 4月1日~8月31日,全省平均降雨量863mm,比多年均值偏少15%。由于时空分布极为不均,汛期前洪后旱,前汛期暴雨次数多,强度大,范围集中;后汛期副热带高压稳定少动,降雨明显偏少,持续晴热高温少雨,发生百年不遇旱灾。 4~6月,全省降雨量总体与多年同期均值基本持平,全省平均降雨量718mm,但由于时空分布不均,4月上中旬、5月中旬、6月下旬先后发生的3次大范围集中强降雨过程,九江、景德镇、上饶、南昌、宜春五市平均降雨量为894mm,多年同期均值769mm,较多年同期多两成,局部多五~八成,南昌附近县市3个月降雨量为1000~1400mm,多年同期平均降雨700~790mm。尤其是6月下旬,江西省北部平均降雨306mm,多年同期均值仅为112mm,是多年同期均值的2.7倍。南昌市城区降雨量达444mm,为多年同期均值的4.1倍。景德镇、新建、奉新、安义、永修、高安等市县降雨均超过多年同期均值的4倍,但其间的6月上中旬江西省降雨明显偏少,全省平均降雨仅有

2007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2007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2008-10-13 2007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各级水利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着力解决水利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水利事业保持了投资加大、建设加快,基础增强、管理加强,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 2007年,我国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水旱灾害呈现先旱后涝、旱涝急转和旱涝并发的局面。淮河发生新中国成立以来仅次于1954年的流域性大洪水,台风前少后多强度大,山洪灾害频发,城市暴雨内涝严重。北方大部及南方一些地区发生冬春连旱,江南、华南等地发生严重夏伏旱,旱情主要发生在粮食主产区和作物生长关键期,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影响程度深。面对严重的水旱灾情,党中央高度重视,国务院有关部门周密部署,受灾地区干部齐心合力,军民团结一致,夺取了防汛抗旱工作的全面胜利。 一、水资源量 降水量 2007年全国平均降水量610.0mm,折合降水总量为57763亿m3,比常年值(多年平均值,下同)偏少5.1%。从水资源分区看,松花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西北诸河六个水资源一级区(简称北方六区,下同)面平均降水量317.9mm,比常年值偏少3.1%;长江(含太湖)、东南诸河、珠江、西南诸河四个水资源一级区(简称南方四区,下同)面平均降水量1128.4mm,比常年值偏少6.0%。在31个省级行政区中,降水量比常年值偏多的有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山东和甘肃分别偏多13.8%和11.5%;降水量比常年值偏少的有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内蒙古、江西、黑龙江的偏少程度超过20%,北京、广西、河北、湖南、广东、天津偏少15%~10%。

中国水资源公报2002

水利部二○○二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2002年,新时期治水思路进一步得到丰富和完善,水利事业发展取得新进展。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颁布施行,标志着我国依法治水、依法管水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工程历史性地由规划阶段转入实施阶段,长江干堤加固工程基本完工,三峡工程导流明渠截流成功,标志着防洪减灾和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农村饮水解困、大型灌区节水改造、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水土保持取得新成绩,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水价改革等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水的管理体制改革逐步深化并取得成效,水资源统一调度、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水功能区划、生态环境补水以及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等工作,将进一步推进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合理配置、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 2002年,我国南方和西北内陆河地区降水量比常年偏多,北方地区降水量比常年偏少。海河、辽河、黄河来水遭遇特枯。南四湖几近干涸,京杭运河济宁段断航50天,辽河干流断流158天。现将2002年的水资源量、蓄水动态、供用水量及江河湖库水质等情况公告如下: 一、水资源量 2002年全国平均年降水量660毫米,折合降水总量62610亿立方米,比常年(多年平均)多3.2%。北方五个流域片(松辽河、海河、黄河、淮河、内陆河)降水量比常年少4.8%(其中海河片比常年偏少26.0%),南方四个流域片(长江、珠江、东南诸河、西南诸河)降水量比常年多7.2%。在各省级行政区中,降水量比常年偏少的有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偏少20%以上的有山东、天津、北京、河北、辽宁;比常年偏多的有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偏多20%以上的有新疆、湖南、上海、江西。 2002年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7243亿立方米,折合年径流深287毫米,比常年多4.2%。北方五个流域片地表水资源量比常年偏少27.5%(其中海河片比常年偏少72.4%),南方四个流域片则偏多10.8%。在各省级行政区中,地表水资源量比常年偏少的有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偏少50%以上的有天津、山东、河北、北京、辽宁、山西;比常年偏多的有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偏多50%以上的是上海和湖南。2002年从国外流入我国境内的水量为278亿立方米,从国内流出国境及流入国际界河的水量共6705亿立方米,入海水量为17693亿立方米。 2002年全国地下水资源量8697亿立方米,大部分与地表水资源量重复,不重复的只有1012亿立方米。将地表水资源量与地下水资源量中的不重复量相加,全国水资源总量为28255亿立方米,比常年多2.9%,其中北方五个流域片水资源总量4158亿立方米,比常年少22.4%,南方四个流域片24097亿立方米,比常年多9.0%。全国产水总量占降水总量的45%,平均每平方公里产水量29.8万立方米。 二、蓄水动态 大中型水库蓄水动态对全国3093座大中型水库统计,2002年水库年末蓄水总量1970亿立方米,比年初蓄水量增加41亿立方米。在九大流域片中,黄河片、海河片和松辽河片分别减少77亿、17亿和16亿立方米,长江片、淮河片和东南诸河片分别增加83亿、46

2001年水利统计公报

2001年水利统计公报 页面功能【字体:大中小】【推荐】【打印】【关闭】 (2002.10.07)

2001年水利主要指标表 一.水利基本建设 2001年水利基本建设继续加强以大江大河重要干支流堤防和控制性水利枢纽建设为重点的防洪工程建设,突出做好重点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加强重点蓄滞洪区和重点防洪城市的防洪安全建设。在进一步建设和完善防洪安全体系的同时,大力发展节水灌溉,以人饮解困为重点,不断提高城乡供水能力;进一步发展水电事业,加快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围绕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2001年全国水利基本建设完成投资560亿元,其中:防洪工程投资308亿元,占55%;灌溉工程投资70亿元,占13%;供水工程投资80亿元,占14%;水土保持工程投资17亿元,占3%。 水利基本建设在调整投资结构、优化资金配置的同时,突出重点,确保大中型项目、续建项目、投产项目以及防汛等应急项目建设,保证水利投资效益的充分发挥。2001年中央水利投资完成275亿元,占全部完成投资的49%;大中型水利基建项目完成投资340亿元,占全部完成投资的62%,一批大中型项目相继建成投产。 水利基本建设投资来源仍以国家投资为主。2001年水利基本建设完成投资中,国家预算内拨款89亿元,占16 %;国家预算内专项资金193亿元,占34 %;贷款32亿元,占6 %;外资27亿元,占5 %;地方自筹投资174亿元,占31 %;水利建设基金21亿元,占4 %。 中央水利投资在近几年维持高水平的基础上又有大幅度增加。2001年中央水利投资总规模401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其中,国债投资302亿元,在去年178亿元的基础上,又增加了124亿元。中央投资中防洪工程投资289亿元,占72%,主要加强了对长江中下游、黄河下游等重要堤防加固工程的投入,重点安排了重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防洪控制性枢纽等项目建设;水资源工程投资74.6亿元,占18.6%,重点安排了农村人饮、重点水源工程、节水灌溉、大型灌区更新改造及续建配套等工程建设;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投资24亿元,占6%,重点安排了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生态建设和塔里木河、黑河生态和首都水资源综合治理等工程建设。 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政策的积极推动下,西部地区水利基建投资速度明显加快。2001年西部地区共完成水利基建投资131亿元,比上年完成投资增长28%,中央水利投资继续向西部地区倾斜,安排投资111亿元,是2000年的2.2倍。中央投资重点安排了一批江河治理工程、水资源工程和生态修复工程。黑河、塔里木河等生态治理项目相继启动,尼尔基、百色、紫坪铺、沙坡头等水利枢纽工程陆续开工,都江堰灌区、河套灌区等大型灌区改造项目,以及一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水土保持项目相继实施。 2001年水利工程建设成效显著,当年在建项目投资总规模为5243亿元,在建水利基建项目投产率为25%,固定资产形成率为59%。水利基建当年新增和恢复库容111亿立方米,

中国缺水情况

中国缺水情况 中国缺水数字 ?中国是全球公认的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有资料表明,目前中国淡水资源总量约为28000亿立方米,居世界第4位,但人均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位列世界第121位。如果扣除那些难以利用的洪水泾流和散布在偏远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后,中国现实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仅为11000亿立方米左右,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约为900立方米。 目前全国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而在几大淡水河流域,包括淮河、长江、松花江、珠江、黄河以及多数淡水湖,都存在严重的污染情形。 以北京为例,这个“资源性重度缺水”城市现在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300立方米,仅为全球的1/32,远远低于1000立方米的国际公认缺水线,50多年以来,由于年降水量逐年下降,北京地下水深度也跟着逐年下降。北京一份地质规划称,随着地下水开采量的增加,北京市平原区地面沉降面积已达1800 平方公里,形成了东郊大郊亭、朝阳来广营、昌平沙河至东三旗、顺义平各庄、大兴庞各庄等多个地面沉降中心区,中心区最大累积沉降量已近800毫米。 其他地方的情形也好不到哪里去,统计资料说,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缺水城市达110个,全国城市缺水总量为60亿立方米。 即便是降水充沛、风景宜人的城市杭州,现在也面临缺水局面。3月20日,杭州市林业水利局总工程师胡洪志承认该市“是一个相对缺水的城市”,该局的资料称,从2003年到2005年,杭州连续三年进入枯水年份,人均水资源最低

占有量为1308立方米,已达到“中度缺水”。 除了水资源匮乏,其他原因也加剧了中国水资源的紧张,知名环保组织“自然之友”认为,洪涝灾害、水污染、水土流失、水生态破坏、水浪费,也是中国水资源缺乏加剧的重要原因。 水利部一项预测说,到2030年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预计用水总量为7000亿至8000亿立方米,但届时人均水资源量仅有1750立方米,在充分考虑节水情况下,全国实际可利用水资源量接近合理利用水量上限,水资源开发难度极大。 中国有多少人缺水: ?6月5日上午10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记者招待会,邀请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发 布《2002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并答记者问。记者招待会由国新办副主任王国庆主持。 ????今天是世界环境日,因此,此次记者招待会围绕环境保护问题展开。 ????在回答“中国到底有多少人缺水”这个问题时,解局长说,中国北方有很多地方缺水,平均的用水量达不到世界的平均水平,因此,中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 ????他说,现在在一些地方,水本身就短缺,再加上水污染比较严重,因此,水资源的保护问题已被提到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上。今年,我国要以保证人民喝上干净的水为重点,开展环境保护的专项行动。 ????解局长谈及北京市水资源的情况时说,北京市是个缺水的城市,为了保护地下水,北京市政府已经禁止开采地下水,而当前的主要任务是要采取节水的措施。他指出,北京市节水的潜力还是相当大的,从长远的角度和发展的角度来看,现在国家正在开始南水北调的工程,最终能解决华北地区用水的问题。 ????解局长告诉记者:中国在节约用水、调整产业结构、工业结构、农业结构等方面的潜力相当大,在污水处理或者回用方面的潜力也相当大。“不过”,他强调,“不管是在南方还是在北方,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都是一个长期的任务”。 ????中国网2003年6月5日 中国水资源总量为 2.8 亿立方米,居世界第 6 位。我国人均占有水资源量,按1995 年的人口计算为2238.6 立方来,相当于世界人均数的1/4,也是美国的1/5,前苏联的1/7,为世界第109 位。 中国是世界人均水资源极少的13 个贫水国之一。

2010中国水资源公报

2010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2012-04-26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2010年,我国西南五省区发生历史罕见的特大干旱,长江上游、鄱阳湖水系、松花江等流域发生特大洪水,甘肃舟曲发生特大滑坡泥石流灾害,海南、四川两省遭遇历史罕见的强降雨过程,全国有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遭遇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和水利部超前部署、科学防控,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广大军民顽强拼搏、团结奋战,成功抗御了西南地区特大干旱,有效应对了严重的洪涝灾害,最大程度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减轻了灾害损失。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利工作,明确提出要下决心加快推进水利建设,进一步明确了新形势下水利的战略地位,以及水利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广大水利干部职工迎难而上,顽强拼搏,为水利科学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继续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建设,解决了大量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如期完成专项规划内的大中型和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加快实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水利发展成果惠及亿万人民群众。着力推进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节水型社

会建设试点工作取得成效,水资源调度工作得到进一步强化。《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太湖流域水功能区划》获得国务院批复,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公布,水利事业快速发展。 一、水资源量 降水量 2010年,全国平均年降水量695.4mm,折合降水总量为65849.6亿m3,比常年值(多年平均值,下同)偏多8.2%。从水资源分区看,松花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西北诸河6个水资源一级区(简称北方6区,下同)面平均降水量为365.8mm,比常年值偏多11.5%;长江(含太湖)、东南诸河、珠江、西南诸河4个水资源一级区(简称南方4区,下同)面平均降水量为1280.2mm,比常年值偏多6.7%。在31个省级行政区中,降水量比常年值偏多的有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新疆、辽宁和吉林等3省(自治区)偏多程度大于30%;降水量比常年值偏少的有11个省(自治区),其中天津、北京和重庆分别偏少18.2%、12.6%和10.6%。 地表水资源量 2010年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9797.6亿m3,折合年径流深314.7mm,比常年值偏多11.6%。从水资源分区看,北方6区地表水资源量比常年值偏多16.1%;南方4区比常年值偏多10.7%。在31个省级行政区中,地表水资源量比常年值偏多的有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辽宁和吉林偏多程度大于80%,海南、浙江、江西、福建、河南、安徽和新疆偏多程度在30%~60%之间;比常年值偏少的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北京、河北、天津、山西和内蒙古偏少程度在30%~60%之间。

2011年《辽宁省水资源公报》

2011年《辽宁省水资源公报》 2011年全省平均降水量、河川径流量、地下水资源量和水资源总量均低于多年平均值。与上年相比水库蓄水量有所减少,地下水位略有下降,水资源质量没有明显变化。 一、水资源量 (一)降水量 2011年全省总降水量为868.69亿m3,平均降水深597.0mm,比多年平均值少12.0%,比上年少39.3%,时空分布差异较大。 年内分配 2011年,全省降水量主要集中在7-8月,7-8月降水量为339.5mm,占全年降水量的56.9%,比同期多年平均值少3.2%;1-6月降水量为185.2mm,占全年降水量的31.0%,比同期多年平均值少8.8%;9-12月降水量为72.3mm,占全年降水量的12.1%,比同期多年平均值少41.8%。 地区分布从流域分布看,全省各流域三级区降水量均比多年平均值少。其中,东辽河比多年平均值少28.4%;比多年平均值少20%以上的流域还有第二松花江丰满以上和浑河;比多年平均值少15%-20%的流域有辽河柳河口以上、西辽河和滦河山区;比多年平均值少10%-15%的流域是沿渤海西部诸河;比多年平均值少10%以下的流域有太子河及大辽河干流、辽河柳河口以下和沿黄渤海东部诸河。 从行政区分布看,除大连市的降水量比多年平均值略多外,其它各市的降水量均比多年平均值少。大连市降水量为732.7mm,比多年平均值多 4.6%。盘锦市和营口市的降水量为599.9mm和663.7mm,分别比多年平均值少2.2%和4.3%。辽阳市、鞍山市、沈阳市和朝阳市降水量分别为673.2mm、711.8mm、540.7mm和435.7mm,依次比多年平均值少7.2%、8.0%、9.7%和9.8%。本溪市、丹东市和锦州市降水量分别为769.4mm、898.3mm和485.9mm,比多年平均值少10.1%、12.8%和13.8%。阜新市和葫芦岛市降水量分别为396.2mm和494.4mm,分别比多年平均值少17.7%和17.8%。抚顺市和铁岭市降水量为607.5mm和500.5 mm ,比多年平均值分别少22.2%和24.5%。 (二)地表水资源 地表水资源量地表水资源量是指地表水体的动态水量,用天然河川径流量表示。2011年全省地表水资源量260.52亿m3,折合径流深179.0mm,比多年平均值少13.9%,比上年少53.0%。全省流域三级分区,除辽河柳河口以下和太子河及大辽河干流比多年平均值多以外,其它各流域地表水资源量均比多年平均值少。与多年平均值相比偏少最多的流域是东辽河和滦河山区,分别比多年平均值少57.4%和57.0%;其次是辽河柳河口以上,比多年平均值少40.0%;第二松花江丰满以上和沿渤海西部诸河分别比多年平均值少37.0%和33.4%;西辽河比多年平均值少26.3%;浑河和沿黄渤海东部诸河比多年平均值少12.4%和5.6%。 按行政分区分析,全省有4个行政市的地表水资源量比多年平均值多,有10个行政市的地表水资源量比多年平均值少。地表水资源量比多年平均值多的城市有盘锦市、辽阳市、大连市和营口市,分别比多年平均值多35.0%、24.9% 、11.7%和5.5%。与多年平均值相比地表水资源量偏少最多的是铁岭市,比多年平均值少42.7%;比多年平均值少30%-40%的城市有朝阳市、阜新市和葫芦岛市;比多年平均值少20%-30%的是抚顺市;比多年平均值少10%-20%的有3个城市:锦州市、丹东市和本溪市;比多年平均值少10%以下的是沈阳市和鞍山市。 出入境水量流入我省境内的河流主要有内蒙古、吉林的西辽河、东辽河、柳河、浑江、大凌河支流。2011年全省入境水量27.43亿m3,比多年平均值少27.17亿m3。其中,浑江口以上入境水量20.98亿m3,比多年平均值少13.85亿m3;辽河干流柳河口以上入境水量6.14亿m3,比多年平均值少11.80亿m3;沿渤海西部诸河入境水量0.31亿m3,比多年平

中国水利年鉴2002_江河治理与开发-海河流域-前期工作

次协商,6月份,从山西省长治市5座水库向下游河南、河北两省沿漳河地区有偿调水3000余万m3。这次 跨省调水,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一方面,长治市水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供水单位增加 了经济收入;另一方面,缓解了河南、河北两省有关市、县的旱情,大幅度增加了农民收入,并解决了数十万人 用水困难,从而缓解了沿漳有关地区的用水矛盾,体现 了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的作用。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 批示:“运用行政、经济手段,实行漳河流域水资源的 统一调度和优化配置,有效地缓解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成功地解决了地区之间长期存在的水事纠纷。这件事办得好,要认真总结经验。”(何兰超李红有) 【水资源】 一、水资源保护 1.水质监测2001年,海河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 及下属漳卫南运河管理局、引滦工程管理局两个分中 心对流域内32条跨省界河流的30多个断面进行了4 次监测,并发布了4期《海河流域省界水体水环境质量 状况通报》。此外,还完成了海河流域水资源公报水质 部分的编制工作,主持召开了流域水环境监测工作 会议。 2.重点引水工程水资源保护工作 (1)引滦济津。2001年,海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编制完成了《引滦水源地潘家口、大黑汀水库水质保护方案(初稿)》,针对潘家口、大黑汀水库及上游承德地区的水污染现状提出了治理措施。同时,加强引滦水资源保护管理工作,对滦河上游水污染现状进行调研,发布了4期《引滦水质简报》。 (2)引黄济津。2001年初,为了保证引黄济津供水安全,海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组织开展了引黄济津应急调水的水质监测、质量控制、监督管理及协调等多项工作,并整编了引黄济津水质资料等。 3.基础工作2001年,根据水利部水资源司的要求,海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编制完成了《海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十五”行动计划》,提出了“十五”期间流域 水资源保护目标及保护项目,并制定了行动计划和经费预算,上报水利部水资源司。同时,海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与美国共同完成了天津市水源地的12个监测断面及周边地区的现场监测和调查工作,获得数据6000多个。在此基础上,编制了《于桥水库富营养化研究实施方案》和《潘家口、大黑汀水库水质分析报告》。 此外,还参与协调处理了漳卫南运河、沧浪渠水污染纠纷事件。(张增阁李红有) 二、水资源管理 2001年8月,海委编制完成了《海河流域水资源规划(送审稿)》以及9个专题报告。9月12~13日,水利部在北京召开了《海河流域水资源规划》审查会。会上,专家一致认为该规划基础资料翔实、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内容全面、重点突出、措施可行,达到了《海河流域水资源规划任务书》的要求,并有所创新。 编制发布了2000年海河流域水资源公报。本期公 报主要反映了2000年全流域降水、水资源量、蓄水、供 用水、水污染等情况。 开展了海委授权管辖范围内取水户的取水许可证的2000年度审验工作,重点对各取水单位的取水资格、取水能力、年度取水量等进行检查核对并登记在案,完成了海委发放的142套取水许可证的年审工作。 编制并上报了《省际边界娘子关泉区域水量分配方案项目勘测设计任务书》、《海委系统水政监察建设项目建议书》、《水政水资源管理业务经费测算报告》。 (何兰超 李红有) 【前期工作】 1.勘测2001年,水利部天津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天津院)完成的勘测工作量为:地质106310工日,钻探18281.63m/12684.96标准米,竖井895/485.63标准米,坑槽10029标准立方米,测量434.8标准平方千米,物探3006 2.53标准点,平硐233m/256.72标准米。 2.规划设计 (1)规划。2001年,海委编制完成了《海河流域防洪规划》、《海河流域近期防洪建设的若干意见》、《南水北调东线(黄河以北)治污规划》、《海河流域海河口、永定新河口、独流减河口综合整治规划(修订)》和《海委系统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专项规划》等;提交了《海河流域水资源规划》、《海河流域水利发展“十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南水北调东线(东平湖至天津)工程规划(修订)》、《海河流域水资源保护规划》。 (2)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2001年,海委编制完成了《官厅、密云水库上游水土保持监测系统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等。 (3)设计。2001年,海委编制完成了《官厅、密云水库上游水土保持监测系统一期工程初步设计报告》、《2001年海河口和独流减河口清淤及排泥场工程设计》、《2002年海河口排泥场工程设计》等。 (4)规划设计审查。2001年,海委审查批复和鉴定的主要项目有:海河流域海河口、永定新河口、独流减河口综合整治规划;漳卫南运河2001年度汛应急工程,漳河跃进渠渠首枢纽拦河坝应急加固工程,潘家口水库坝头护坡应急处理工程,大黑汀水库主坝闸墩裂缝处理工程,天津市蓄滞洪区2001年安全建设工程设计;2002年蓟运河二期险工治理工程,永定新河2001年应急度汛清淤工程,永定新河右堤应急加固工程,天津市饮用水资源保护工程,河北省宽城县潘家口峪西

2016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2016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一、水资源量 降水量2016年,全国年平均降水量730.0mm,比多年平均偏多13.6%,比2015年增加10.5%。 地表水资源量2016年,全国地表水资源量31273.9亿m3,折合年径流深330.3mm,比多年平均偏多17.1%,比2015年增加16.3%。2016年,从国境外流入我国境内的水量179.9亿m3,从我国流出国境的水量6083.6亿m3,流入界河的水量1124.6亿m3;全国入海水量20825.5亿m3。 地下水资源量2016年,全国地下水资源量(矿化度≤2g/L)8854.8亿m3,比多年平均偏多9.8%。其中,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1928.1亿m3,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7252.4亿m3,平原区与山丘区之间的重复计算量325.7亿m3。全国平原浅层地下水总补给量2008.8亿m3。 水资源总量2016年,全国水资源总量为32466.4亿m3,比多年平均偏多17.1%,比2015年增加16.1%。其中,地表水资源量31273.9亿m3,地下水资源量8854.8亿m3,地下水与地表水资源不重复量为1192.5亿m3。全国水资源总量占降水总量47.3%,平均单位面积产水量为34.3万m3/km2。 二、蓄水动态 大中型水库蓄水动态2016年,对全国639座大型水库和3410座中型水库进行统计,水库年末蓄水总量3953.7亿m3,比年初蓄

水总量减少40.7亿m3。 湖泊蓄水动态2016年,对29个水面面积在100km2及以上的湖泊进行统计,湖泊年末蓄水总量1301.1亿m3,比年初蓄水总量增加11.0亿m3。其中,青海湖、南四湖、洪泽湖分别增加14.5亿m3、8.0亿m3和7.6亿m3;鄱阳湖和太湖分别减少17.3亿m3和3.0亿m3。 地下水动态2016年,北方16个省级行政区对74万km2平原地下水开采区进行了统计分析,年末与年初相比,浅层地下水蓄变量67.0亿m3。 三、水资源开发利用 供水量2016年,全国供水总量6040.2亿m3,占当年水资源总量的18.6%。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4912.4亿m3,占供水总量的81.3%;地下水源供水量1057.0亿m3,占供水总量的17.5%;其他水源供水量70.8亿m3,占供水总量的1.2%。与2015年相比,地表水源供水量减少57.1亿m3,地下水源供水量减少12.2亿m3,其他水源供水量增加6.3亿m3。 全国海水直接利用量887.1亿m3,主要作为火(核)电的冷却用水。海水直接利用量较多的为广东、浙江、福建、辽宁、山东和江苏,分别为317.0亿m3、189.6亿m3、127.1亿m3、71.7亿m3、59.6亿m3和52.2亿m3,其余沿海省份大都也有一定数量的海水直接利用量。 用水量2016年,全国用水总量6040.2亿m3。其中,生活用水821.6亿m3,占用水总量的13.6%;工业用水1308.0亿m3,占用水总量的21.6%;农业用水3768.0亿m3,占用水总量的62.4%;

中国缺水情况.doc

中国缺水情况 中国缺水数字 中国是全球公认的 13 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有资料表明,目前中国淡水资源总量约为 28000 亿立方米,居世界第 4 位,但人均只有2300 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1/4 ,位列世界第 121 位。如果扣除那些难以利用的洪水泾流和散布在偏远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后, 中国现实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仅为 11000 亿立方米左右,人均可利用水资 源量约为 900 立方米。 目前全国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而在几大淡水河流域,包括淮河、长江、松花江、珠江、黄河以及多 数淡水湖,都存在严重的污染情形。 以北京为例,这个“资源性重度缺水”城市现在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 足 300 立方米,仅为全球的 1/32,远远低于 1000 立方米的国际公认缺水线,50 多年以来,由于年降水量逐年下降,北京地下水深度也跟着逐年 下降。北京一份地质规划称,随着地下水开采量的增加,北京市平原 区地面沉降面积已达 1800 平方公里,形成了东郊大郊亭、朝阳来广营、昌平沙河至东三旗、顺义平各庄、大兴庞各庄等多个地面沉降中心区, 中心区最大累积沉降量已近 800 毫米。 其他地方的情形也好不到哪里去,统计资料说,全国600 多个城市中有 400 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缺水城市达110 个,全国城市缺水总量为60 亿立方米。 即便是降水充沛、风景宜人的城市杭州,现在也面临缺水局面。 3

月 20 日,杭州市林业水利局总工程师胡洪志承认该市“是一个相对缺水的城市”,该局的资料称,从 2003 年到 2005 年,杭州连续三年进入枯水年份,人均水资源最低占有量为 1308 立方米,已达到“中度缺水”。 除了水资源匮乏,其他原因也加剧了中国水资源的紧张,知名环保组织“自然之友”认为,洪涝灾害、水污染、水土流失、水生态破坏、水浪费,也是中国水资源缺乏加剧的重要原因。 水利部一项预测说,到 2030 年中国人口将达到 16 亿,预计用水总 量为 7000 亿至 8000 亿立方米,但届时人均水资源量仅有1750 立方米, 在充分考虑节水情况下,全国实际可利用水资源量接近合理利用水量上限,水资源开发难度极大。 中国有多少人缺水: 6 月5 日上午10 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记者招待会,邀请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发 布《 2002 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并答记者问。记者招待会由国新办副主任王国庆主持。 今天是世界环境日,因此,此次记者招待会围绕环境保护问题展开。 在回答“中国到底有多少人缺水”这个问题时,解局长说,中国北方有很多地方 缺水,平均的用水量达不到世界的平均水平,因此,中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 他说,现在在一些地方,水本身就短缺,再加上水污染比较严重,因此,水资源 的保护问题已被提到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上。今年,我国要以保证人民喝上干净的水为重 点,开展环境保护的专项行动。 解局长谈及北京市水资源的情况时说,北京市是个缺水的城市,为了保护地下水,北京市政府已经禁止开采地下水,而当前的主要任务是要采取节水的措施。他指出,北京 市节水的潜力还是相当大的,从长远的角度和发展的角度来看,现在国家正在开始南水北 调的工程,最终能解决华北地区用水的问题。 解局长告诉记者:中国在节约用水、调整产业结构、工业结构、农业结构等方面 的潜力相当大,在污水处理或者回用方面的潜力也相当大。“不过”,他强调,“不管是 在南方还是在北方,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都是一个长期的任务”。 中国网 2003年6月5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