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青少年校园欺凌行为研究

青少年校园欺凌行为研究

青少年校园欺凌行为研究
青少年校园欺凌行为研究

青少年校园欺凌行为研究

发表时间:2019-01-22T13:59:06.360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3月下作者:郭怡帆

[导读] 校园欺凌是一种有意的,有规律性的,对他人造成生理,心理或情感上伤害的行为。欺凌现象作为校园问题的一个突出方面在各个国家都一直存在,欺凌对于校园环境和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都有很大危害。

(陕西师范大学,陕西西安 710062)

一.问题提出

校园欺凌是一种有意的,有规律性的,对他人造成生理,心理或情感上伤害的行为。欺凌现象作为校园问题的一个突出方面在各个国家都一直存在,欺凌对于校园环境和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都有很大危害。随着近几年国内一些校园欺凌事件的曝光,舆论和教育研究者都对校园欺凌给予了更多的重视,但是由于法律法规不完善,校方与家长沟通不到位,相关教育不够深入全面等多方面原因,社会对于校园欺凌的认识及干预仍存在不足。在欺凌事件中,我们应该更多关注当事人出现问题的深层心理原因,让整个社会认识到欺凌的发生并非偶然,欺凌事件的双方都有其家庭心理根源,也会对其成长发展造成长期负面影响,常常欺负别人的儿童会受到同伴的排斥,同伴地位降低,导致人际交往的困难;而经常受到欺负的儿童常常会产生抑郁、注意力分散、成绩下滑等现象[1]。所以,除了对“被欺负者”给予同情帮助外,也应对“欺负者”进行更多矫治关爱。本研究拟结合家庭教养方式和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欺凌现象,旨在探讨欺凌者和被欺凌者的心理健康及父母态度的关系,丰富校园欺凌的理论知识,有助于更好地把握欺凌的发生特点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对欺凌做出预测与干预。

二.文献综述

校园欺凌存在相对稳定性,可能与学生的人格倾向相关。谷传华等人的研究表明,小学儿童欺负他人、受欺负的发生频率与神经质水平、外向和自尊水平均存在显著相关 ,同时欺负他人的发生频率和精神质水平相关显著[2]。赵平平在小学生欺负行为与其人格、交往归因的关系研究中发现,欺负儿童、被欺负儿童、未参与儿童除了在内外向上差异不显著,其余维度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卷入欺负儿童在精神质、神经质维度上得分高于未卷入儿童,欺负儿童与未参与儿童差异显著。同时,被欺负儿童在精神质上得分要高于欺负儿童。欺负发生频率与精神质、神经质显著正相关,与掩饰性显著负相关。受欺负发生频率与神经质显著正相关[3]。同时,也有很多相关研究表明,欺凌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家庭教养方式、同伴关系是较为重要的几方面。父母拒绝、父母过度保护与初中生受欺负呈显著正相关,父母情感温暖与初中生受欺负呈显著负相关[4]。王令在教师访谈、文献综述和国外量表的改编基础上,对学生欺负发生状况与自我概念水平间的相关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不同自我概念组别对学生的欺负行为的发生有影响;较多受到欺负的学生自我概念低于正常水平,较多参与到欺负他人的学生自我概念处于正常范围;自我概念和欺负现象之间存在着交互作用[5]。

已有研究表明,在青少年人格和社会适应性与父母教养方式均有着显著关系。王中会等人发现,父母教养方式的各因素与青少年人格各因素之间的相关系数较多达到显著性水平。经回归分析表明,父母的情感温暖和理解对青少年的外倾性、宜人性、责任心有积极作用;父亲的惩罚和母亲的拒绝否认对青少年的宜人性、人际关系有消极作用[6]。刘文婧等热播的研究证明,不同父母教养类型的青少年在社会适应、人格五因素各维度上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7]。据此可以推论,父母教养方式对于校园欺凌存在显著相关。这在之前学者研究中已经证明。傅成仕对四川省三所初中807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父母教养方式与欺负行为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母亲、父亲的教养方式对男孩、女孩存在一致性。无论对男孩,还是对女孩,母亲、父亲都把情感温暖作为主要的教育方式[8]。尹建军在对延吉市的700名小学生调查发现,父母教养方式与欺负行为存在密切的关系。在欺负组与被欺负组小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因子中,父亲情感温暖理解因子、父亲惩罚严厉因子、父亲拒绝否认因子有显著差异;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因子、母亲惩罚严厉因子、母亲过分干涉过度保护因子有显著差异[9]。王雪凌通过对上海市初中生的调查,发现母亲教养方式各因子对学生欺负行为影响较大,而父亲教养方式只是部分因子有影响[10]。之前的研究对传统校园欺凌关注较多,而在现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日益普及的情况下,网络欺凌也越来越普遍,本研究拟结合父母教养方式的体罚,心理控制,行为控制和父母情感温暖因子调查父亲和母亲的教养方式和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系,并考察它们与传统校园欺凌和网络欺凌的关系,进一步探讨校园欺凌的相关因素及干预方法。

三.方法

3.1 研究对象

选取西安两所普通全日制高中的高一、高二年级和一所中职院校的17级和16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共回收问卷733份,有效问卷716,有效回收率97.7%。

3.2 研究程序

本研究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开展研究。利用自习课时间向被试发放纸质调查问卷,调查问卷主要包含了四部分,第一部分为人口统计和被试基本信息,第二部分为青少年共情和精神病态问卷,第三部分为欺凌相关量表,包括校园欺凌、网络欺凌和网络欺凌旁观者态度,第四部分为父母量表,包括父母支持温暖、体罚、心理控制和行为控制。

3.3 研究工具

3.3.1 青少年心理健康量表(包括人际反应量表共情分量表和青少年精神病态特质问卷)

3.3.2 欺凌量表(包括校园欺凌量表,网络欺凌量表,网络欺凌中旁观者行为问卷)3.3.3父母量表(包括体罚,父母支持温暖,心理控制,行为控制量表)

3.4 数据处理和统计

本研究所得数据使用IBM SPSS Statistics 22.0进行分析处理,数据处理过程中使用的统计方法,主要有描述统计、相关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因子分析等。

四.研究结果

4.1 中学生欺凌行为调查结果

对欺凌行为的性别差异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在躯体欺负,躯体受欺负,关系欺负,网络受欺负维度上,男生平均值明显

预防和应对校园欺凌的建议以及预防措施

预防和应对校园欺凌的建议以及预防措施在校园中,校园欺凌事件时常发生,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在威胁与暴力来临之际,首先告诉自己不要害怕。要相信邪不压正,本文是预防和应对校园欺凌的建议以及预防措施,让我们一起预防校园欺凌,共创和谐校园吧! 一、校园欺凌事件存在的原因 1.家庭防线的失守。很多农村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一些人许多年才回家一次,孩子的教育无人过问。郑州市九十九中学是一所主要招收行为偏常的“问题学生”的学校。目前学校有400多名学生,30多名教职工。从学校情况来看,出现问题的孩子超过80%来自单亲或类似单亲的家庭。一方面,家庭结构失能,使得孩子在成长中缺少关爱和教导,另一方面,一些家庭虽然看起来美满,家长对孩子也充满关爱,但由于教育理念和方法存在问题,也给孩子的成长带来消极影响。一些家长这种明显走偏的观念,不仅使孩子遇到问题时倾向于用暴力方式解决,同时也让校园里一些原本稀松平常的“磕磕碰碰”,被上升到不可调和的程度。 2.学校教育的缺位。在校园欺凌背后,学校法制教育和德育的缺失不容忽视。教育部门对法制教育有专门的规定,要求做到进课

堂、进教材,教师落实,课时落实,但现在看来做得还不够。一方面,学校没有法律教师人才储备,讲课的基本上都是政治、思想品德教师;另一方面,法律知识被分散在多本教材中,既不系统,也不深入,加上学校出于升学率的考量,并不重视普法,使得法制教育效果十分有限。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治理机制”课题组2014年曾开展过一项专门调查。调查中,65%的调查对象在回答“此次犯罪的原因”时选择“不懂法律”;64.7%的选择了“不知道自己的行为触犯了法律”;60.5%的调查对象表示,如果知道犯罪的沉重代价,就不会实施违法行为。法制教育缺失,加上学校和社会缺乏相应的惩戒手段,难以对校园欺凌行为形成警示和震慑作用。而本应对欺凌行为发挥重要预防作用的德育,其现状也十分堪忧。 3.社会不良风气侵蚀渗透。现在的社会上,经常能够看到相互偶尔触碰就会引爆无休无止的争吵,甚至为一点小事就大打出手。目前市面、网络上的大量小说、游戏都包含色情、暴力情节,处于青春期的学生非常容易受到影响。甚至连一些热门幼儿动画片里也开始出现“暴力美学”,这些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和行为,导致他们极易因盲目模仿、追求刺激而产生暴力冲动。十多岁的孩子正是表现欲和模仿能力最强的时期,如果不加以限制,很

校园欺凌行为的成因及其危害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c49560197.html, 校园欺凌行为的成因及其危害 作者:宋迎春 来源:《甘肃教育》2018年第17期 【关键词】校园欺凌;校园暴力;因素;危害 【中图分类号】 G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17—0030—01 近年来校园欺凌现象不断发生,并有愈演愈烈之势,“校园暴力”俨然成为中学校园的高频词汇。校园暴力频发不利于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开展,给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引起校园暴力行为发生的因素有很多,对其进行详细分析和研究,能够提高人们对于校园暴力的认识,并可据此采取相关措施,有效扼制此类行为的发生。对于校园欺凌问题亟待相关部门和教育工作者的思考和解决。本文以静宁县城区学校为例,对校园欺凌行为的形成原因及其危害进行探讨分析,以期能对学校和教育部门的矫治提供理论支撑。 一、校园暴力形成的主要原因 1.家庭因素。校园暴力虽然主要发生在学校,但与学生的成长环境息息相关。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与人相处的能力较差,容易产生隔阂而又不懂化解,长此以往就会演变成矛盾,而家长对孩子的错误管教,抑或是暴力压制,也可能会演变成校园暴力行为。一个不能忽视的客观事实是,部分家长长期外出打工,农村多是留守老人和儿童,长期缺少父母关爱的生活使得部分孩子存在性格缺陷,从而为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埋下隐患。另外,家长的受教育水平、思想素质、家庭关系的和谐与否,都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2.学校因素。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与学校的管理不无关系。部分学校过于注重成绩,单纯以成绩高低作为衡量学生好坏的尺度,动辄占用学生的休息时间补课,造成学生身心疲惫,一些后进学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和逆反心理,校园欺凌的施凌行为就经常发生在这类学生身上。另外,学校忽视对学生的德育,不注重疏导学生的暴力情绪,长期累积得不到发泄,终会酿成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 3.个体因素。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从生理上讲,他们精力旺盛、发育迅速,但心智发展尚未成熟,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缺乏基本的理想信念。二是学生法制观念淡薄。遇到突发事件往往易冲动却不考虑后果,从而产生不理智的行为。三是心理素质差,承受能力低。在遇到压力或竞争的时候,很容易产生负面情绪。四是早恋的影响。经常用极端的手段解决在恋爱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给他人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

校园欺凌行为安全教育

校园欺凌行为安全教育 石灰窑小学 2017年6月20日

校园欺凌行为安全教育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讲话的主题是:“反对欺凌、构建和谐平安校园”。希望同学们认真听讲,并能用听讲所学到的知识,结合到实际生活、学习中,以此来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增强自我防范的能力。同时形成在校园中积蓄关爱他人、自我保护的正能量,并积极参与到“反校园欺凌”的行动中来,营造和谐友善、平安的校园氛围。 所谓“校园欺凌”就是在校内、校外的以大欺小、以多欺少、以强凌弱的,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的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校园学生的欺凌事件。校园欺凌行为以暴力攻击为主要特征,以欺压、侮辱方式侵害他人人身权益,轻者严重违反校规校纪,重者构成违法犯罪。 老师们、同学们刚才我就“校园欺凌”的概念、欺凌行为的主要特征和方式作了讲解,想必大家对校园欺凌行为现象有了较深层次的认识,那么如何预防校园欺凌呢?有这么四点大家要记住: 1.学会宽容:同学间要友善相处,如果和同学发生了矛盾,要懂得宽容。 2.寻求帮助:如果看到或遇到校园欺凌行为,要及时地找师长帮助。 3.言语规劝:向施暴者说明他这种行为的不良后果,是严重的违法行为,让对方主动放弃。 4.机智沉着:如果遇到欺凌危险不要慌,在保证自己安全的情况

下,寻找机会拨打110报警。 老师们、同学们,文明和秩序是任何一个社会,任何一个学校所必不可少的,让我们大家积极地参与到“反校园欺凌”行为的行动中来,不做欺凌之事,不当欺凌之人,坚决与欺凌的人和事作斗争,做一个讲文明、守纪律的、宽容友善的人,共同构建我们和谐平安的石小校园。

反校园欺凌行为安全教育讲话稿

反校园欺凌行为安全教 育讲话稿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周一升旗时,要不你给讲讲,我有两节课团结路小学校校园“反欺凌”行为安全教育讲话稿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 开学已经是第三周了,师生们共同努力,克服了办公室、教师腾挪安置等诸多问题,学校各项工作逐步走向正规,今天,我想就看到的和听到的一些问题,和大家谈谈反对校园欺凌、确保校园安全的问题,希望同学生认真听讲,结合到实际生活、学习中,一是来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增强自我防范的能力,远离校园伤害,同时也希望每位同学自觉积蓄关爱他人、自我保护的正能量,营造和谐友善、平安的校园氛围,携手共同进步成长! 什么是校园欺凌呢所谓“校园欺凌”就是在校内、校外的以大欺小、以多欺少、以强凌弱的,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的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校园学生的欺凌事件。校园欺凌行为以暴力攻击为主要特征,以欺压、侮辱方式侵害他人人身权益,轻者严重违反校规校纪,重者构成违法犯罪。 在我们的校园里,有时课间时间,有的同学就会报告反映:某某大同学过来抢住我们的球就跑,有的是几个同学不由分说,拿起来别人的玩具,不打招呼,自己乐呵呵开玩起来,有的是,看见别的同学在一起,过去拿眼睛瞪人家,一副凶巴巴的样子,有的甚至把人家吃的东西夺过来就张嘴享受,甚至还出现过胁迫别的同学带钱

‘带物,并且威胁不能报告老师、家长等等,其实这就是校园欺凌的边缘现象,我们必须高度警惕,应该尽快杜绝这些行为。(有些时候,我们班干部管理时有动手动脚的现象,这也是不允许的)那么如何预防校园欺凌呢有这么四点大家要记住: 1.学会宽容:同学间要友善相处,如果和同学发生了矛盾,要懂得宽容。《弟子规》中的“言语忍,忿自泯”,讲“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勿谄富,勿骄贫”,告诉他切忌瞧不起别人,以免惹来杀身之祸。 2.寻求帮助:如果看到或遇到校园欺凌行为,要及时地找师长帮助。 3.言语规劝:向施暴者说明他这种行为的不良后果,是严重的违法行为,让对方主动放弃。 4.机智沉着:如果遇到欺凌危险不要慌,在保证自己安全的情况下,寻找机会报告老师、家人或者是110报警。有个男孩在人烟稀少的草原遇到狼,呼救时他不喊“狼来了”,而抓住人们爱瞧热闹的心理大喊“耍猴的来啦”,这个逆向思维使男孩最终获救。我告诉孩子,如果真遇到欺凌情况,要急中生智,跳出常规思维。不喊“打架了”,而要大声多喊“杀人了”。一旦听到有人高喊“杀人了”,欺凌情况就会很快结束。

校园欺凌措施

康庄镇中心幼儿园 预防和应对校园欺凌的措施 在校园中,校园欺凌事件时常发生,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在威胁与暴 力来临之际,首先告诉自己不要害怕。要相信邪不压正,本文是预防和应对校园欺凌的建议以及预防措施,让我们一起预防校园欺凌,共创和谐校园 吧! 一、校园欺凌事件存在的原因 1、家庭防线的失守。很多农村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一些人许多年才回家一次, 孩子的教育无人过问。郑州市九十九中学是一所主要招收行为偏常的“问 题学生”的学校。目前学校有100多名学生,30多名教职工。从学校情况来看,出现问题的孩子超过80%来自单亲或类似单亲的家庭。一方面,家庭结构失能,使得孩子在成长中缺少关爱和教导,另一方面,一些家庭虽 然看起来美满,家长对孩子也充满关爱,但由于教育理念和方法存在问题,也给孩子的成长带来消极影响。一些家长这种明显走偏的观念,不仅使孩 子遇到问题时倾向于用暴力方式解决,同时也让校园里一些原本稀松平常 的“磕磕碰碰”,被上升到不可调和的程度。 2、学校教育的缺位。在校园欺凌背后,学校法制教育和德育的缺失不容忽视。 教育部门对法制教育有专门的规定,要求做到进课堂、进教材,教师落实,课时落实,但现在看来做得还不够。一方面,学校没有法律教师人才储备,讲课的基本上都是政治、思想品德教师;另一方面,法律知识被分散在多 本教材中,既不系统,也不深入,加上学校出于升学率的考量,并不重视 普法,使得法制教育效果十分有限。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未成年人违法 犯罪的治理机制”课题组2014年曾开展过一项专门调查。调查中,65% 的调查对象在回答“此次犯罪的原因”时选择“不懂法律”;64.7%的选 择了“不知道自己的行为触犯了法律”;60.5%的调查对象表示,如果知 道犯罪的沉重代价,就不会实施违法行为。法制教育缺失,加上学校和社 会缺乏相应的惩戒手段,难以对校园欺凌行为形成警示和震慑作用。而本 应对欺凌行为发挥重要预防作用的德育,其现状也十分堪忧。 3、社会不良风气侵蚀渗透。现在的社会上,经常能够看到相互偶尔触碰就会引 爆无休无止的争吵,甚至为一点小事就大打出手。目前市面、网络上的大

校园欺凌

教育目的: 1.通过本次主题班会,使学生懂得什么是校园欺凌以及校园欺凌的危害。 2.使学生掌握面对校园欺凌时应该采取的措施,教育学生遵纪守法,互帮互助,共建平安校园。 教学重点: 使学生懂得什么是校园欺凌以及校园欺凌的危害,学会正确面对校园欺凌,保护自己。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主题 同学们都知道校园是一个供我们读书和掌握知识的地方,这里承载着我们的梦想,但是,如果这片圣洁的土地上因充斥着暴力而失去生命,将是何等的悲哀啊!“暴力”,它不但可以摧残你的肉体;还可以使一颗纯净的心灵走向弯曲;更能使人的精神受到痛苦的折磨,严重时,能威胁你身边的人的生命安全。今天我们班会的主题就是“反校园欺凌,建平安校园”。 二、有关校园欺凌的事例 近些年来我们国家发生了多起校园欺凌引发的惨案,一桩桩、一件件发生在学生身上的事例让人触目惊心,也让我们更加关注校园安全。 1.女生太邋遢引公愤遭群殴 重庆荣昌区法院审理了一起健康权纠纷案件,一初中女生兰兰在住校期间太邋遢,引起宿舍其他女生的“公愤”,5名女生对兰兰打耳光,想要“教育”兰兰,不料竟将其打成10级伤残。 2.多人围殴女生事件 11月23日下午,QQ空间、微信朋友圈热传一则视频,视频中一个中学生模样的女学生被两名同学轮番掌掴,视频画面之外,不时传来阵阵狂笑。视频画面中,一名穿校服的女孩站在路边上,被几名年纪相仿、身穿同样校服的女学生轮番掌掴。记者细数了下,在短短的6分多钟视频里,被打女生遭38次掌掴。据了解,这个视频发生在张掖市山丹县第二中学校外,而打人者与被打者均为该校学生。 3.福建南安两初中女生暴力3分钟小学女生被扇25巴掌 6月29日,福建南安水头,一小学女生被打视频流出,父亲认出女儿后报警。视频中,这段流出的视频,时长共3分40秒。视频显示,女生扎着长长的马尾辫,白衣黑裙,被10多个学生围着,两名女生断断续续,前后共朝前脸部扇了25巴掌。通过视频声音可知,其中一名女孩,一边动手扇巴掌,嘴里还振振有词地质问:“你不是说见我一次打我一次吗?” 4. 福建永泰初三男生遭围殴脾被切除此前被同学欺凌4年

如何应对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

如何应对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 校园欺凌与校园暴力之间只存在量的差异,没有质的区别。校园欺凌主要表现是欺负弱小的同学,令受害者在心灵及肉体上感到痛苦。校园欺凌通常都是重复发生,而不是单一的偶发事件。 不管是暴力还是欺凌,都会对受害者造成伤害,构成心理问题,影响健康,甚至影响人格发展。如:恐惧、消沉抑郁、创伤后遗症、忧虑、胃痛、吸毒、酗酒、自残.... 其他影响(常常逃学、对老师不恭敬、寻求黑社会报复等)。 一份对15个省市中小学的抽样调查显示,36%的在校学生被抢劫伤害等暴力犯罪侵害过。而说起“有没有被人欺负的经历”时,则约有70-80%的学生均受过同学的欺负,大多数是受过身体上的侵犯。有的是被别人故意撞倒,有的被同学用铅笔戳过眼睛,有个子小的同学曾经被个子大的同学一把抱起来,然后突然放手摔到地上等等,形式很多。 还有些就是物品的侵犯,铅笔被人拿走,书包被同学藏起来等。被冷落也被看成是受欺负的一种形式。如此的高发率其实与青少年身心特点有关,青少年身心发展中呈现的一些特点,使他们易成为校园暴力的高危人群: 1、易冲动,判断事物不客观,处理问题带情绪,自控能力差,易受情境影响。 2、独立意识建立,期望别人把自己看成大人;爱出风头,喜欢逞强,希望充当伙伴崇拜的“老大”。在该心理驱使下,易以暴力挑衅来获得成就感,满足虚荣心。 另一些青少年则相反,心理脆弱,自我防护能力差,受暴力侵害时选择忍气吞声,“受点皮肉之苦可消灾”,助长校园暴力行为的滋生蔓延。 3、自我意识刚刚形成,易出现自我同一性和社会角色的矛盾冲突。此时青少年最需要的是精神支持,能使自己看到希望。然而,他们从小到大,无时无刻不处于有形/无形竞争压力下;加上其他方面的困扰,压力日积月累,精神得不到松弛调整,思想苦闷,易把压力转向对他人和社会实施攻击。 4、有强烈的伙伴集团倾向。这些集团容易在不良头目带领下发展成反社会团伙,“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为朋友两肋插刀”,发展帮派成员,为扩大地盘打群架,成为团伙暴力的根源。 5、不良人际交往的负面影响大。青少年特别关注人际关系;交往中扮演好自身角色,有助于建立良好、稳定的人际关系;缺乏交往技能,则难以和别人沟通,不能愉快相处,易出现孤独、彷徨等情绪问题。此时出现暴力倾向的可能性很

校园欺凌主题班会设计

校园欺凌主题班会设计 时间:XX年6月17日 班级:五(2)班教室 内容:校园欺凌专项治理主题班会 校园暴力:主要是指在校学生之间、学生与社会其他人员之间、师生之间发生在校园内及校园周边的具有敌意的欺凌、体罚、伤害等性质的暴力行为。由于校园暴力行为的施暴者和受害者多数是青少年在校学生,并且暴力行为发生在校园内或校园周边,因此大家习惯称其为校园暴力。 对在校园里悄然“滋长”的校园暴力,我们该如何抵制呢? 【原创】校园欺凌专项治理主题班会方案及小结 一、抵制校园暴力,辨别是前提: 一些同学在遭遇校园暴力、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时却全然不知,以为校园暴力仅仅是不礼貌行为;另一些同学在目睹校园暴力时也无动于衷,以为只是同学间的“嬉闹”。要抵制校园暴力,首先要具备对校园暴力的识别能力。 校园暴力包括行为暴力、语言暴力和心理暴力。行为暴力在校园暴力现象中最为普遍。 行为暴力主要指包括打架斗殴、敲诈勒索、抢劫财物等一系列对人身及精神达到某种严重程度的侵害行为。

二、向校园暴力说“不” 频频发生的校园暴力打破了校园里原本属于我们的宁静与和谐,为了不让校园这方净土成为另一个“江湖”,为了不让我们的“花季”变成“花祭”,我们要坚决向校园暴力说“不”! ①不崇拜暴力文化,要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②不参与校园暴力。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坚决不充当校园暴力行为中的帮凶。 ③注重心理的健康发展。要保持乐观的心态,主动与他人沟通,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 ④加强自身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施暴者法律意识淡薄,对法律无知,这是校园暴力产生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我们要学法、懂法、守法。既要以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也要以法律来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三、保护自己,关注他人 (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校园暴力的发生通常有两个原因:一是同学间因口舌之争或其他原因的肢体冲突。二是为了满足自身的私欲而引起的争执、事端。预防争执和事端应做好以下两点: ①与同学友好相处。有的同学遇到矛盾时,不愿意吃亏,认为忍让就是没了面子失了尊严,最终只能使得矛盾不断升级,不断激化。我们应该宽宏豁达,不应为一丁点儿小事僵

校园欺凌专项治理主题班会

校园欺凌专项治理主题班会 (三一班) 一、导入 什么是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是指同学间欺负弱小的行为,校园欺凌多发生在中小学,由于很多国家实行多是九年制的义务教育制度,受害者会长期受到欺凌。欺凌过程,蕴藏著一个复杂的互动状态,欺负同学会对同学构成心理问题,影响健康,甚至影响人格发展。二、老师引导学生进行交流 (1)说说你所在的班级有没有“小霸王”呢?说说他们的“恶行” 横行校园“小霸王 很多学校都有“小霸王”欺凌弱小的现象。 他们凭借身体或人数众多的优势殴打同学、辱骂、戏弄、讽刺、孤立同学,甚至敲诈勒索、抢夺同学物品等,给身边人带来极大的身心伤害。 (2)交流 被同学欺负了怎么办? 三、引导学生学习自我防护的知识 小学生该如何防止校园欺凌呢?

(1)当受到欺凌时,最好不要表现出害怕或哭泣,这会让欺负你的人觉得你很好欺负而继续欺负你。 (2)你要勇敢、坚定而且明确地告诉欺凌者停止他们的行为,然后走开。 (3)为了避开欺凌者最好和他人一起行动,及时向老师、家长及警察求助。 (4)当看见别的同学受到欺负时,也要向老师报告,不要视而不见,成为冷漠的旁观者。 学会善待他人 通过欺凌他人来寻开心,或者通过欺负弱小显示自己的强大,不仅给他人带来很大的伤害,也无法让你得到真正的友谊和尊重。 人人都是平等的,我们要学会善待他人。关心、帮助、宽容他人才可以得到真正的快乐,这份快乐是从欺负他人的过程中体验不到的。 四、老师总结 在本次活动中,学生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对关系到自身安全的各个问题进行了交流,并有了更进一步的重视。学生们对安全的理解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也对如何保护好自身的安全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并掌握了一些保护自身安全的小知识。相信只要把安全的观今深入到每个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一定会创造出一个更好学习生活环境。

防校园欺凌主题班会设计方案

防校园欺凌主题班会设计方案 如何设计防校园欺凌主题班会?那么,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防校园欺凌主题班会设计方案,供大家阅读参考。 防校园欺凌主题班会设计方案1 活动目的及意义: 活动准备: 1、每人准备说一件有关校园欺凌的事情。 2、播放几则校园欺凌记实录像片。 3、由电脑高手制作smart课件。 4、准备一句反欺凌口号。 活动过程: 1、开场白。 2、下面请每个同学都来说一说你对校园欺凌最深的一件事情。(略) 3、大家说了很多欺凌事件,下面我们来看看一些真实的校园欺凌事件。(播放校园欺凌记实片) 5、我们将怎样用实际行动来反欺凌?,请大家说说想法。 6、请胡悦悦同学带领大家读口号。 7、活动结束,请班主任老师讲话。 班会效果: 鼓励学校对校园欺凌采取全校范围的干预措施,如制定课堂规则,对学生行为进行限制,组建教师职业发展小组,与学生开展有关同辈关系与行为的班会活动,为欺凌者、受害者及其家长提供心理咨询等。挪威于2002年通过了一个宣言,号召国家、地方政府以及家长和教师团体加入到尽快根除校园欺凌现象的行动中。 防校园欺凌主题班会设计方案2 一、主题:预防校园暴力

二、时间:周一班会课(4月21日) 三、程序: 1、准备工作: ①、收集校园暴力案例。 ②、整理我校现实情况。 2、主持人发言(分析校园暴力的存在及发生的原因。) 3、学习小组相互交流各自班级是否存在校园暴力安全隐患。 4、部分学生上台汇报小组讨论情况。 6、主持人请班主任讲话。 (1、校园暴力分类:软暴力和硬暴力;2、巧对软暴力,抵制硬暴力。) 友情提醒:附: 校园暴力产生的社会原因分析 当今社会的功利主义和享乐主义风气较重,伦理道德被轻视,社会生活中出现以暴力解决问题的行为方式,青少年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染。学校周边地区存在一些不健康的'娱乐场所,不良风气聚集,学生在离校后、到家暂时处于无人监护状态,很容易进入这些场所而受到腐蚀和影响。同时,大众传播媒体有意无意地渲染暴力,过度或过细地再现犯罪分子的作案经过和具体情节,极有可能被青少年不当模仿。而且,目前社会上流传的“江湖文化”“流氓文化”等亚文化也是校园暴力产生的社会原因之一。 附: 班会总结: 一、抵制校园暴力,辨别是前提 一些同学在遭遇校园暴力、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时却全然不知,以为校园暴力仅仅是不礼貌行为;另一些同学在目睹校园暴力时也无动于衷,以为只是同学间的“嬉闹”。要抵制校园暴力,首先要具备对校园暴力的识别能力。 校园暴力包括行为暴力、语言暴力和心理暴力。行为暴力在校园暴力现象中最为普遍。

校园欺凌

“反校园欺凌”国旗下讲话稿 老师们、同学们: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反对欺凌,构建友善和谐校园》。本周是第二次“反校园欺凌”宣传教育周,所谓“校园欺凌”,就是以大欺小,以多欺少,以强凌弱,像这样的事例在我们的校园内外时有发生,让我的心情不免沉重。它不但会伤害你的身体;还会使一颗纯净的心灵走向弯曲,使人精神受到痛苦折磨,严重时,还会威胁你身边人的生命安全。这不仅违背了中华几千年来的传统美德——友善,而且不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重要的是极其容易伤害到同学们的身体心理以及家庭。在这里我首先给大家讲个小故事。 小主人的眼睛近视了,要去配一副眼镜。配完眼镜回来的路上,鼻子和耳朵不情愿地说:“眼睛近视了,应该戴眼镜,但眼镜为什么要卡在我们身上呢?”于是,他们俩就决定戏弄一下眼睛。一天,小主人弯下腰捡东西时,鼻子和耳朵使劲一晃,眼镜“叭”的一下掉到了地上,碎了。小主人眼前一片模糊,只能看见东西的轮廓。他向前走时,一不小心摔了一跤,把鼻子和耳朵磕破了。小主人只好再去配一副眼镜,也去了一趟医院,花了好多钱呢!这时,嘴巴说话了,“要是你们不捣乱,小主人能摔跤吗?能花那么多钱?”听了嘴巴的话,鼻子和耳朵再不敢捣乱了,也乖乖地听话了,而且也很友善地对待眼睛,他们齐心协力支撑起眼镜,小主人能看清楚了,也常常夸它们是自己的好助手呢。 是的呀,“友善”是人际交往中必须具备的道德规范,如果人们都能以“与人友善”的态度去处理日常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我们的生活都会充满阳光。如果你想做一个愉快的孩子,让自己的身边都充满欢乐,就用你一颗友善的心去对待他人。那么,在和别人打交道时,如何做到“与人为善”呢?首先,要学会宽容。宽容就是人与人之间相处时能充分的理解他人、体谅他人,拥有宽阔的胸怀。同学们生活在一起,产生一点摩擦是正常的。在平时生活中,应该学会说:“对不起”。你可别小看这三个字,它的作用可大了,在处理同学关系时有着出奇的效果。但是矛盾发生后,应该学会忍、包容、体谅他人,不能斤斤计较,应该让矛盾迅速化解,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退一步海阔天空”。所以,我们应该学会友善待人,使自己的周围充满欢乐。但是宽容友善不是无原则的饶恕和纵容,当你发现别人或自己受到欺凌时,应该及时寻求家长、老师甚至校园110的帮助。让友善的微笑常挂你的脸上,做一个人见人爱的小天使! 当你穿过车水马龙的街道时,当你置身于人山人海的广场时,当你安安全全地穿过人行横道时,当你自觉地捡起校园的一片纸屑,当你不慌不忙在窗口买到饭菜时,这都是每个人自觉遵守秩序给我们带来的美好生活环境。我们不要打破这些秩序,我们要共同来维护它,共同来建设我们自己的美好生活环境。 同学们,文明和秩序是任何一个社会,任何一个学校所必不可少的。让我们大家都做一个讲文明、守纪律的宽容友善之人,共建我们友善和谐的校园!

校园欺凌的预防和处理制度、措施[校园资料]

校园欺凌的预防和处理制度、措施 校园欺凌是个伴随学校存在的问题,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一现象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它已经不再是单一或偶尔发生的情况,而演变成了教育领域所重视的课题。许多研究也显示,校园欺凌现象增加未成年人的犯罪行为,阻碍学生正常人格的发展及学习,持续或严重的欺凌会引起一些即时的心理问题,如抑郁、失眠、逃学、精神不集中等,长久的心理问题则包括永久性的焦虑、缺乏自信或导致学习障碍等。 欺凌现象的成因 第一,欺凌现象与孩子的社交心理情况有直接的关系,社交心理情况越差,欺凌的情况就越明显。社交心理情况包括孩子的生活是否开心,情绪是否经常波动,与身边的家人、朋友和老师相处是否愉快,父母如何对待孩子及孩子在学校的学业成绩,这些因素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和社交关系。当被访问者的社交心理越正面,即在日常生活中很开心,情绪较稳定,在校内有很多朋友,受到同学们的欢迎,对自己的成绩感到满意,与校内的老师有较为良好的关系并且和家人相处融洽,父母很少使用打骂方式管教自己,也不曾受到兄弟姐妹的欺负,拥有这种社交心理的孩子欺凌别人或者被欺凌的次数少;相反,社交心理情况越负面,欺凌别人或被欺凌的次数愈多。

第二,这一现象与孩子接触的暴力影响有十分直接的关系,现代社会媒介带给孩子极大影响,他们看暴力书籍、影片或者玩暴力游戏,时间一长,会接受以暴治暴的观点,在不知不觉中模仿欺凌或者暴力行为。研究表明,欺凌者对于支配和控制他人有较强的欲望,而这种欲望的根源则来自于一些媒介对于欺凌行为的负面宣传。当被访问者越少看暴力漫画书籍,或者不喜欢看武打片,欺凌别人或者被欺凌的次数越少;相反,接触暴力媒介越多的被访问者,欺凌别人或者被欺凌的次数也越多。 第三,学校校园氛围在这一现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校园中是否有关心学生的老师,师生相处是否愉快,学校是否提供多元化的课外活动,课堂气氛是否轻松愉快,校园环境是否提供足够的活动设施。调查表明,被访问者对和谐校园感觉越好,其欺凌别人或者被欺凌的次数越少。所谓和谐校园就是指在校园中有一群关心学生的老师,有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供学生选择,课堂上师生关系融洽。另外拥挤的校园环境和教学设备的不足也是引发校园欺凌的因素之一。 欺凌现象的防治 第一,有研究表明,学生对于欺凌现象并没有明确的认识,尤其是欺凌者,他们对于欺凌现象造成的后果及严重性都一无所知,而其他旁观角色的学生也对此没有意识,所以在某些情况下,使得欺凌现象自然地发生。因此,教师有必要将这一现象的定义、

校园欺凌行为安全教育讲话稿

校园欺凌行为安全教育讲话稿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讲话的主题是:“反对欺凌、构建和谐平安校园”。希望同学生认真听讲,并能用听讲所学到的知识,结合到实际生活、学习中,以此来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增强自我防范的能力。同时形成在校园中积蓄关爱他人、自我保护的正能量,并积极参与到“反校园欺凌”的行动中来,营造和谐友善、平安的校园氛围。 所谓“校园欺凌”就是在校内、校外的以大欺小、以多欺少、以强凌弱的,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的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校园学生的欺凌事件。校园欺凌行为以暴力攻击为主要特征,以欺压、侮辱方式侵害他人人身权益,轻者严重违反校规校纪,重者构成违法犯罪。 老师们、同学们刚才我就“校园欺凌”的概念、欺凌行为的主要特征和方式作了讲解,想必大家对校园欺凌行为现象有了较深层次的认识,那么如何预防校园欺凌呢?有这么四点大家要记住: 1.学会宽容:同学间要友善相处,如果和同学发生了矛盾,要懂得宽容。 2.寻求帮助:如果看到或遇到校园欺凌行为,要及时地找师长帮助。 3.言语规劝:向施暴者说明他这种行为的不良后果,是严重的违法行为,让对方主动放弃。 4.机智沉着:如果遇到欺凌危险不要慌,在保证自己安 全的情况下,寻找机会拨打110报警。 老师们、同学们,文明和秩序是任何一个社会,任何一个学校所必不可少的,让我们大家积极地参与到“反校园欺凌”行为的行动中来,不做欺凌之事,不当欺凌之人,坚决与欺凌的人和事作斗争,做一个讲文明、守纪律的、宽容友善的人,共同构建我们和谐平安的实小校园。 接下来希望各班利用这节班会课,进行“反校园欺凌” 行为

2016年实小反校园欺凌行为安全教育讲话稿

酉阳县实验小学校反校园欺凌行为安全教育讲话稿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讲话的主题是:“反对欺凌、构建和谐平安校园”。希望同学生认真听讲,并能用听讲所学到的知识,结合到实际生活、学习中,以此来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增强自我防范的能力。同时形成在校园中积蓄关爱他人、自我保护的正能量,并积极参与到“反校园欺凌”的行动中来,营造和谐友善、平安的校园氛围。 所谓“校园欺凌”就是在校内、校外的以大欺小、以多欺少、以强凌弱的,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的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校园学生的欺凌事件。校园欺凌行为以暴力攻击为主要特征,以欺压、侮辱方式侵害他人人身权益,轻者严重违反校规校纪,重者构成违法犯罪。 老师们、同学们刚才我就“校园欺凌”的概念、欺凌行为的主要特征和方式作了讲解,想必大家对校园欺凌行为现象有了较深层次的认识,那么如何预防校园欺凌呢?有这么四点大家要记住: 1.学会宽容:同学间要友善相处,如果和同学发生了矛盾,要懂得宽容。 2.寻求帮助:如果看到或遇到校园欺凌行为,要及时地找师长帮助。 3.言语规劝:向施暴者说明他这种行为的不良后果,是严重的违法行为,让对方主动放弃。 4.机智沉着:如果遇到欺凌危险不要慌,在保证自己安全的情况下,寻找机会拨打110报警。 老师们、同学们,文明和秩序是任何一个社会,任何一个学校所必不可少的,让我们大家积极地参与到“反校园欺凌”行为的行动中来,不做欺凌之事,不当欺凌之人,坚决与欺凌的人和事作斗争,做一个讲文明、守纪律的、宽容友善的人,共同构建我们和谐平安的实小校园。 接下来希望各班利用这节班会课,进行“反校园欺凌”行为的班级班会主题教育。并把学校下发的“关于加强校园欺凌行为应急防范教育的办法”进行认真传达教育,强调学习完后将本办法张贴在班级公示栏内,供学生平时学习,让学生入脑入心。确保师生安全。我的讲话结束。谢谢大家! 酉阳实验小学校安全办公室 2016年6月6日

青少年校园欺凌行为研究

青少年校园欺凌行为研究 发表时间:2019-01-22T13:59:06.360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3月下作者:郭怡帆 [导读] 校园欺凌是一种有意的,有规律性的,对他人造成生理,心理或情感上伤害的行为。欺凌现象作为校园问题的一个突出方面在各个国家都一直存在,欺凌对于校园环境和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都有很大危害。 (陕西师范大学,陕西西安 710062) 一.问题提出 校园欺凌是一种有意的,有规律性的,对他人造成生理,心理或情感上伤害的行为。欺凌现象作为校园问题的一个突出方面在各个国家都一直存在,欺凌对于校园环境和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都有很大危害。随着近几年国内一些校园欺凌事件的曝光,舆论和教育研究者都对校园欺凌给予了更多的重视,但是由于法律法规不完善,校方与家长沟通不到位,相关教育不够深入全面等多方面原因,社会对于校园欺凌的认识及干预仍存在不足。在欺凌事件中,我们应该更多关注当事人出现问题的深层心理原因,让整个社会认识到欺凌的发生并非偶然,欺凌事件的双方都有其家庭心理根源,也会对其成长发展造成长期负面影响,常常欺负别人的儿童会受到同伴的排斥,同伴地位降低,导致人际交往的困难;而经常受到欺负的儿童常常会产生抑郁、注意力分散、成绩下滑等现象[1]。所以,除了对“被欺负者”给予同情帮助外,也应对“欺负者”进行更多矫治关爱。本研究拟结合家庭教养方式和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欺凌现象,旨在探讨欺凌者和被欺凌者的心理健康及父母态度的关系,丰富校园欺凌的理论知识,有助于更好地把握欺凌的发生特点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对欺凌做出预测与干预。 二.文献综述 校园欺凌存在相对稳定性,可能与学生的人格倾向相关。谷传华等人的研究表明,小学儿童欺负他人、受欺负的发生频率与神经质水平、外向和自尊水平均存在显著相关 ,同时欺负他人的发生频率和精神质水平相关显著[2]。赵平平在小学生欺负行为与其人格、交往归因的关系研究中发现,欺负儿童、被欺负儿童、未参与儿童除了在内外向上差异不显著,其余维度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卷入欺负儿童在精神质、神经质维度上得分高于未卷入儿童,欺负儿童与未参与儿童差异显著。同时,被欺负儿童在精神质上得分要高于欺负儿童。欺负发生频率与精神质、神经质显著正相关,与掩饰性显著负相关。受欺负发生频率与神经质显著正相关[3]。同时,也有很多相关研究表明,欺凌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家庭教养方式、同伴关系是较为重要的几方面。父母拒绝、父母过度保护与初中生受欺负呈显著正相关,父母情感温暖与初中生受欺负呈显著负相关[4]。王令在教师访谈、文献综述和国外量表的改编基础上,对学生欺负发生状况与自我概念水平间的相关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不同自我概念组别对学生的欺负行为的发生有影响;较多受到欺负的学生自我概念低于正常水平,较多参与到欺负他人的学生自我概念处于正常范围;自我概念和欺负现象之间存在着交互作用[5]。 已有研究表明,在青少年人格和社会适应性与父母教养方式均有着显著关系。王中会等人发现,父母教养方式的各因素与青少年人格各因素之间的相关系数较多达到显著性水平。经回归分析表明,父母的情感温暖和理解对青少年的外倾性、宜人性、责任心有积极作用;父亲的惩罚和母亲的拒绝否认对青少年的宜人性、人际关系有消极作用[6]。刘文婧等热播的研究证明,不同父母教养类型的青少年在社会适应、人格五因素各维度上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7]。据此可以推论,父母教养方式对于校园欺凌存在显著相关。这在之前学者研究中已经证明。傅成仕对四川省三所初中807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父母教养方式与欺负行为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母亲、父亲的教养方式对男孩、女孩存在一致性。无论对男孩,还是对女孩,母亲、父亲都把情感温暖作为主要的教育方式[8]。尹建军在对延吉市的700名小学生调查发现,父母教养方式与欺负行为存在密切的关系。在欺负组与被欺负组小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因子中,父亲情感温暖理解因子、父亲惩罚严厉因子、父亲拒绝否认因子有显著差异;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因子、母亲惩罚严厉因子、母亲过分干涉过度保护因子有显著差异[9]。王雪凌通过对上海市初中生的调查,发现母亲教养方式各因子对学生欺负行为影响较大,而父亲教养方式只是部分因子有影响[10]。之前的研究对传统校园欺凌关注较多,而在现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日益普及的情况下,网络欺凌也越来越普遍,本研究拟结合父母教养方式的体罚,心理控制,行为控制和父母情感温暖因子调查父亲和母亲的教养方式和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系,并考察它们与传统校园欺凌和网络欺凌的关系,进一步探讨校园欺凌的相关因素及干预方法。 三.方法 3.1 研究对象 选取西安两所普通全日制高中的高一、高二年级和一所中职院校的17级和16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共回收问卷733份,有效问卷716,有效回收率97.7%。 3.2 研究程序 本研究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开展研究。利用自习课时间向被试发放纸质调查问卷,调查问卷主要包含了四部分,第一部分为人口统计和被试基本信息,第二部分为青少年共情和精神病态问卷,第三部分为欺凌相关量表,包括校园欺凌、网络欺凌和网络欺凌旁观者态度,第四部分为父母量表,包括父母支持温暖、体罚、心理控制和行为控制。 3.3 研究工具 3.3.1 青少年心理健康量表(包括人际反应量表共情分量表和青少年精神病态特质问卷) 3.3.2 欺凌量表(包括校园欺凌量表,网络欺凌量表,网络欺凌中旁观者行为问卷)3.3.3父母量表(包括体罚,父母支持温暖,心理控制,行为控制量表) 3.4 数据处理和统计 本研究所得数据使用IBM SPSS Statistics 22.0进行分析处理,数据处理过程中使用的统计方法,主要有描述统计、相关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因子分析等。 四.研究结果 4.1 中学生欺凌行为调查结果 对欺凌行为的性别差异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在躯体欺负,躯体受欺负,关系欺负,网络受欺负维度上,男生平均值明显

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行为的特征、原因与预防对策研究 李明达 甘肃省兰州市皋兰县第一中学邮编:730299 摘要:当前,频频发生校园欺凌事件,有的简直让人触目惊心,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因此分析与思考校园欺凌的特征、原因,在调查、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应对之策,以预防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是一名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关键词:校园欺凌;特征;原因;预防对策 当前,频频发生校园欺凌事件,不仅影响学生的心理与生理健康,影响人格发展,冲击社会道德底线,甚至会夺去一个学生的生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近期校园欺凌频发行为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校园应是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因此作为一名教师,一位分管教、科研的副校长,分析与思考校园欺凌行为的特征、原因,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应对之策是极具实践意义的重要课题,旨在得出校园欺凌存在的真实原因,并提出合理的解决办法,避免悲剧的再次发生!让全社会行动起来,不断关注学生的尊严与生命,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是一名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校园欺凌指的是发生在学校校园内外,蓄意滥用语言、躯体力量、网络、器械等,针对学生的生理、心理、名誉、权利、财产等实施的达到某种程度的侵害行为。从尤里·布朗芬布伦纳的社会生态学理论来看,环境包括微环境、中间环境、外层系统和宏观系统,其认为个人的行为与环境结合在一起。鉴于此,中小学生欺凌行为的解决应该考虑到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的沟通,多管齐下,进行联动教育,才能得到完满的解决。 一、通过校园欺凌的问卷调查,总结校园欺凌行为的特征 2016年6至7月份,我们运用调查分析法,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在兰州地区一所小学、一所初中、一所高中每校两个班共六个班318个学生中进行了与校园欺凌有关问题的调查,我们的调查问卷共设计了10个问题,其结果如下: 1、假如你受到过伤害,你受到的是哪种侵害?备选答案七项,其中(1)污辱占16.7%;(2)谩骂占31.7%;(3)殴打占20.3%;(4)劫持占4.8%;(5)强行索要钱物占4.7%;(6)强迫答应其无理要求占6%;(7)其它占15.8%。 2、伤害你的人是谁(或哪些)?备选答案四项,其中(1)同学占64%;(2)社会青年占16%;(3)教师占5%;(4)家长15%。 3、在学校或校园附近,你是否遇到过如殴打、威胁、辱骂、强行索要钱物等身心受到伤害的事情发生?备选答案两项,其中(1)受到过占21%;(2)没有占79%。 4、你是否受到过多此伤害?备选答案两项,其中(1)受到过占35%;(2)没有占65%。 5、假如你受到过伤害,伤害你的人是哪种情况?备选答案三项,其中(1)同年级的学生占11%;(2)高年级的学生几个人的小团伙占22%;(3)几个人的小团伙占45%;(4)个人出头,后有团伙指使占22%。 6、假如你受到过伤害,被家长获老师发现过吗?其中(1)有占21%;(2)没有79%。 7、假如你受到过伤害,发生在什么地方?备选答案六项,其中(1)班级占16.5%;(2)校园占15.1%;(3)学校附近29.5%;(4)上下学路上占12.3%;(5)网吧占1.2%;(6)其它地方占25.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