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云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完整版

云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完整版

云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完整版
云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完整版

《云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

中共云南省委

云南省人民政府

2014年4月13日

云发〔2014〕8号

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

的通知

各州、市、县党委和人民政府,省委和省级国家机关各部委办厅局,各人民团体:

现将《云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规划》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云南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深入推进云南新型城镇化进程,是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迫切需要,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制定实施《规划》,努力走出一条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云南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对深入实施“两强一堡”战略、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云南篇章,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进一步提高对新型城镇化的认识,全面准确把握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大意义、发展思路和目标任务,切实加强对城镇化工作的指导,着重解决好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共享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城镇建设管理、产业发展支撑、城乡发展一体化等问题,推进云南新型城镇化沿着正确方向发展。各地区各部门要科学规划实施,坚持因地制宜,推进试点示范,既要积极,又要稳妥,更要扎实,确保《规划》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中共云南省委

云南省人民政府

2014年4月13日

目录

前言

第一篇规划背景

第一章发展基础和存在问题

第一节发展基础

第二节存在问题

第二章面临形势

第二篇发展思路与目标

第三章发展思路

第四章基本原则

第五章发展目标

第三篇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

第六章提升城镇群的主体作用

第一节重点发展滇中城市群

第二节积极发展滇西和滇东南城镇群

第三节培育构建滇西南、滇西北、滇东北城镇群第七章促进各级城镇协调发展

第一节增强昆明城市辐射带动功能

第二节加快区域中心城市发展

第三节促进州(市)域中心城市发展

第四节加快县域中心城镇发展

第五节推进省级重点镇发展

第六节促进发展镇多样化发展

第八章创新城镇发展模式

第一节创新城镇发展形态

第二节促进重点城镇功能升级

第三节创新口岸型城镇发展模式

第四篇深入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第九章推进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

第一节健全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制度

第二节实施差别化落户政策

第三节积极引导就近就地城镇化

第十章推进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基本公共服务保障体系第一节完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

第二节拓宽住房保障渠道

第三节保障随迁子女平等享受教育权利

第四节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

第五节改善基本医疗卫生条件

第十一章建立健全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

第一节建立财政转移支付与农业转移人口挂钩机制

第二节建立城镇建设用地指标与农业转移人口挂钩机制第三节建立成本分担机制

第四节合理确定各级政府职责

第五节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实施机制

第六节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信息平台建设

第七节建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工作监督考核机制

第五篇强化城镇建设空间管控

第十二章提高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

第一节合理划分城镇空间

第二节科学选择山地城镇用地

第三节严格规范城镇新区与产业园区建设第四节集约利用建设用地

第十三章严格保护坝区耕地资源

第十四章加强生态空间保护与建设

第一节优化生态格局

第二节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空间

第三节构筑环境安全体系

第四节优化城镇生态系统

第五节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

第六节加大“五采区”生态恢复建设力度第六篇积极推进产城融合发展

第十五章产业升级带动就业

第一节优化区域产业布局

第二节优化城镇产业结构

第三节优化提升城镇第二产业发展层次第四节加快城镇第三产业发展步伐

第十六章增强城镇产业承载能力

第一节优化城镇产业发展空间

第二节增强城镇产业承载与服务能力

第三节增强城市的创新能力

第十七章科学推进产业园区建设

第一节推动产业向园区聚集

第二节促进产业园区城市功能提升

第三节创新理顺园区管理体制

第十八章积极引导产镇融合发展

第一节引导产业向小城镇延伸

第二节利用小城镇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第三节突出重点引导产镇融合

第七篇提高城镇规划建设与治理水平

第十九章强化规划统筹提高建设水平

第一节强化规划的引领作用

第二节完善规划体系

第三节加强规划管理和实施工作

第四节严格建筑质量管理

第二十章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第一节强化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支撑

第二节加强区域水利保障体系建设

第三节增强区域能源保障能力

第四节提高城乡通信保障能力

第五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第二十一章提升城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第一节加快发展城镇公共交通

第二节加强市政公用设施建设

第三节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第二十二章提升城乡人居环境

第一节提升中心城区功能

第二节加强城乡接合部环境整治

第三节推进小城镇环境整治

第四节优化提升旧城功能

第五节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第二十三章推进城镇绿色发展

第一节大力推进节能减排

第二节推动循环经济和低碳发展

第三节建设绿色低碳城镇

第四节切实加强环境保护

第二十四章加强和创新城镇社会治理

第一节完善城镇治理结构

第二节强化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

第三节全力打造无缝隙管理平台

第四节创新社会治安综合管理

第五节健全防灾减灾体制

第八篇强化特色城镇建设

第二十五章科学推进山地城镇建设

第一节加快推进山地城镇建设进程

第二节创新山地城镇空间布局

第三节营造山地特色城镇风貌

第四节推动山地建筑发展

第二十六章持续推进特色小城镇发展

第二十七章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与发展第一节构建历史文化名城(镇村街)保护体系

第二节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第三节加强历史文化遗产挖掘

第四节推进历史文化名城名镇的发展

第二十八章积极推进沿边和少数民族城镇村寨发展第二十九章加强城镇特色建设

第一节彰显城镇自然山水特色

第二节保护与传承城镇文脉

第三节突出地域民族文化

第九篇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第三十章推进城乡要素市场和建设一体化

第一节推进城乡要素市场一体化

第二节统筹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

第三节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

第四节推动城乡规划一体化

第三十一章发展现代农业提升支撑能力

第一节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

第二节加快推进高原特色农业发展

第三节提升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

第四节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

第三十二章持续推进新农村建设

第一节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第二节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

第三节提升村庄规划管理水平

第四节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第十篇改革完善体制机制保障规划实施

第三十三章改革完善体制机制

第一节推进人口管理制度改革

第二节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第三节创新城镇化资金保障机制

第四节健全城镇住房制度

第五节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第三十四章开展试点示范

第三十五章规划实施

第一节加强组织协调

第二节强化政策统筹

第三节加强社会参与

第四节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

第五节推动任务落实

第六节加强监测考核

附图

附图1:云南省2020年城镇等级规模规划图附图2:云南省各州市2020年城镇化率规划图附图3:云南省各州市2020年城镇人口密度图附图4:云南省城镇化空间布局图

附图5:云南省城镇等级结构图

附图6:云南省生态安全战略格局图

附图7:云南省禁止开发区域分布图

附图8:云南省产业布局规划图

附图9:云南省2020年及中长期综合交通规划示意图

附图10:云南省2020年及中长期铁路规划示意图

附图11:云南省2020年及中长期公路规划示意图

附图12:云南省2020年及中长期机场规划示意图

附图13:云南省2020年及中长期航线规划示意图

附图14:云南省2020年及中长期内河航运规划示意图

附图15:云南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分布图

前言

城镇化是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依托。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和省第九次党代会、省委九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深入推进云南新型城镇化进程,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的云南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是实现云南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迫切需要,是解决云南省“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对于深入实施“两强一堡”战略、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谱写中国梦云南篇章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本规划依据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和中国共产党云南省第九次代表大会报告、《中共云南省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意见》、《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云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云南省城镇体系规划(2014-2030)》制定,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云南省城镇化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是编制相关规划、制定相关政策、布局重大项目的重要依据。规划期限为2014年到2020年。

云南省新型城镇化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人为核心,不断优化城镇发展空间,不断提升城镇公共服务能力,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更加注重集约节约,重视城乡统筹,重视生态环境保护,重视地方优秀民族文化、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注重体制机制创新的具有云南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第一篇规划背景

云南省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时期,也处于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准确认识全省城镇化推进的基础条件,牢牢把握城镇化蕴育的巨大机遇,妥善应对城镇化发展面临的各种问题。第一章发展基础和存在问题我省提出走具有云

南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以来,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但我省城镇化水平还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化的质量和速度仍需进一步提高,尤其是大中城市发育程度低带动力弱、小城镇发展滞后、城乡公共服务差距大等问题亟待解决。如何在云南省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文化背景基础上,促进全省城镇化建设的健康、高质,是目前我省城镇化“量”“质”并重发展阶段的关键问题。

第一节发展基础

一、城镇人口迅速增加,城镇化率大幅提高

围绕“守住红线、统筹城乡、城镇上山、农民进城”的云南特色城镇化发展新思路,我省“十二五”期间城镇化增速明显。

2001—2010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2336%增加到347%,提高1134个百分点,年平均提髙113个百分点;全省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从1623%上升到1656%,提高033个百分点,年均上升003个百分点。

2011—2013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368%上升到4048%,年均上升1

23个百分点;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从165%上升到272%,年均上升535个百分点。

2013年底,全省常住人口达46866万人,其中常住城镇人口为18971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4048%;全省户籍总人口4604万人,其中城镇户籍人口达到1254万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2724%。

二、城镇群的主体形态作用初步显现

我省初步形成了以滇中城市群为首的六大城市(镇)群。滇中城市群作为全省的核心城市群,引领带动全省的城镇化进程,群内城镇规模相对较大、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是全省城镇化率最高的区域。滇西、滇东南、滇西南、滇西北、滇东北五个城镇群正处在培育和发展阶段。

三、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持续增强

就业、住房、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公共服

务能力显著增强。2013年,全省建成区面积达1620平方公里,城市人均道路面积达11

8平方米,供水普及率达到935%,燃气普及率达60%,城镇绿化覆盖率和绿地率分别达到335%和294%,污水和垃圾处理率达到81%,建成和在建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126 5万套。

四、农民进城工作稳步推进

省第九次党代会作出加快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的战略决策,放宽城镇户籍管理,让转户进城人口“兼有两个身份,同享城乡待遇,享有五项保留,提供五项保障”,

全省农民进城工作稳步推进。2011至2013年,全省转户总数已达496万人(其中:2012年转户286万人,2013年转户210万人),是“农民进城”战略实施前4年累计转户51 7万人的96倍。从分布情况看,在全省已转户的496万人中,建制镇转户428万人,占转户总数的86%;县城和县级市转户437万人,占转户总数的8%;州(市)政府所在地转户47万人,占转户总数的09%(其中,昆明主城区转户6512人,仅占转户总数的01%)。转户工作基本实现就近就地城镇化。

五、城镇上山全面启动

全省129个县(市、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近期建设规划、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三规”联合会审工作全面完成,城镇上山试点工作稳步开展。通过转变建设用地方式,调整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坝区周边宜建山地、低丘缓坡土地优先纳入规划,引导城镇、村庄、产业项目向宜建山地发展,各类建设用地上山比例明显提高。

第二节存在问题

在我省城镇化进程加快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必须高度重视并着力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一、城镇化整体发展水平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

2013年,云南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04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373%)13 25个百分点,户籍城镇化率(2724%)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57%)85个百分点。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同时重视城镇化质量的提高,是今后一段时期我省城镇化发展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二、农业转移人口难以享有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

2013年我省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低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1324个百分点。大量的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城中村居民、失地农民等尚未在教育、就业、医疗卫生、养老、保障性住房等方面享受城镇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

三、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

2001年至2012年全省城镇建成区面积增长134%,而城镇人口增长为68%,土地城镇化速度明显快于人口城镇化的速度,建设用地粗放低效。一些城镇“摊大饼”式扩张明显,城镇建成区快速增长,而集聚的人口则明显滞后;一些地方过度依赖土地出让收入和土地抵押融资推进城镇建设,加剧了土地粗放利用,浪费了大量耕地资源。

四、城镇规模结构不合理

我省城镇体系结构长期存在大中城市数量少、规模小的问题。全省有1个特大城市、1个大城市、7个中等城市、11个小城市、105个县城、1175个小城镇。建制市20个,在

西部12个省区市中仅比西藏、青海、贵州、宁夏多。城镇总体发展水平不高,聚集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不足。

五、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城镇建设中普遍存在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重城市建设、轻管理服务等问题,主要表现为交通拥堵问题日趋突出,城镇污水和垃圾处理能力不足,环境污染问题加剧,城市管理运行效率不高,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不足,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外来人口聚集区人居环境差等。同时,在城镇特色建设方面引导不够,我省良好生态环境、多民族、沿边的特色未能完全体现。

六、城镇产业发展支撑能力不足

全省大部分城镇普遍存在产业支撑能力弱的问题,尤其是有利于增加财税收入和扩大城镇就业的二、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导致城镇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不强。园区建设相对缓慢,企业规模偏小,布局分散,产业集聚效应发挥不够,产城互动较弱。

七、配套体制机制不完善

现行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土地管理、社会保障制度,以及财税金融、行政管理等制度,固化了已经形成的城乡利益失衡格局,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城乡一体化形成制约,阻碍了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第二章面临形势

未来我省城镇化发展将面临更趋复杂的外部环境变化。从国际上看,全球经济正缓慢复苏,新兴的经济体发展势头普遍好于发达国家,但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仍在持续,表现为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强,消费需求不旺,各国宏观经济政策取向不一致,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增大。围绕市场、资源、技术的争夺加剧,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制高点更加激烈。从国内看,今后一段时期是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增长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加快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期,是经济向稳定增长转变的关键时期。

一、面临良好发展机遇

目前,我省城镇化发展面临难得机遇,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为我省建设大通道、大窗口、大平台、大基地,打造具有内陆特点的开放型经济,大开放促大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国家实施新10年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中国长江新经济支撑带的建设,为云南加快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建设、特色优势产业培育、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一步改善民生等提供了重大机遇。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加强,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的不断推进,为我省承接产业转移和促进生产要素重组提供了有利条件。国家继续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为全省加快结构调整,推进工业化、城镇化提供了难

得机遇。国家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扶持力度,更加重视边远、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发展,为全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提供了难得契机。

二、内在转型要求迫切

我省处于全国发展的较低水平,随着农业富余劳动力减少和人口老龄化程度提高,主要依靠劳动力廉价供给推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模式不可持续;随着资源环境制约日益加剧,依靠土地等资源粗放消耗推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模式不可持续;随着户籍人口和外来人口公共服务差距造成的城市内部二元结构矛盾日益凸显,主要依靠非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支撑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不可持续。存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不同步,城乡区域差距过大,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我省城镇化由注重发展速度向“量”“质”并重发展转型势在必行。

三、转型条件日趋成熟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省经济快速增长,在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城镇化空间布局等方面的基础条件日趋成熟,城镇建设向“群”“带”发展,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化进入量质并重的转型发展期。全省着力推动的特色城镇化战略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创造了较好条件。交通运输网络的不断完善,节能环保等新技术的突破应用,以及信息化的快速推进,为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和形态、推动城镇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全省各地在城镇化方面的改革探索,为创新机制积累了经验。

第二篇发展思路与目标

云南省城镇化是在“山区、民族、边疆、贫困”四位一体的基本省情下推进的,全省“特色城镇化”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整体发展仍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决定了必须从我省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出发,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走云南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第三章发展思路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和省第九次党代会、省委九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建设“两强一堡”战略目标,继续坚持“守住红线、统筹城乡、城镇上山、农民进城”的总体要求,按照“建设山地城镇、突出中小城镇、实现组团发展、推进城乡一体”的发展模式,坚持“人本、集约、智慧、绿色、特色”的理念,以人为核心,以人口城镇化为重点,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就地落户城镇,稳步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以城镇群为主体形态,优化城镇化布局,促进各级城镇协调发展;积极推进产城融合,注重产业支撑和增加就业,不断增强城镇综合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水平;坚持生态文明,强化城镇建设空间管控,提升城市人居环境,注重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突出山水、沿边、多民族特色,强化特色城镇建设;创新城镇化的体制机制,释

放发展潜力,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的云南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第四章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幸福和谐。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促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全面提高城乡居民的生存质量和水平,传承民族文化,塑造时代精神,促进社会和谐,使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城镇化发展成果。

改革创新、转型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城乡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着力破解制约城镇化发展的制度障碍,促进城镇化从追求规模速度向提升质量转变,城乡从二元结构向一体化转变。

产城融合、互促共进。充分发挥产业对城镇建设的支撑作用,增强城镇对产业发展的承载能力,以产兴城、以城促产、协调推进、增加就业,促进城镇化与产业化良性互动、与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

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强化生态文明理念,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坚持城镇上山,建设紧凑型城镇,强化耕地和生态保护,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城镇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统筹城乡、协调推进。完善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推进城乡规划、基础设施、生产力布局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互动的发展局面。

科学有序、因地制宜。坚持从云南基本省情出发,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顺应生产力发展水平,强化规划引领作用,因势利导,实事求是,不急于求成,不大拆大建,突出地方特色,促进多样发展。

第五章发展目标

立足我省基本省情,充分发挥独特的区位与资源优势,以山地城镇、沿边少数民族城镇等为特色,构建以人为核心、六大城市(镇)群为主体、大中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发展新格局。

——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速,2020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38%左右。户籍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缩小12个百分点左右,再新增500万以上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

——城镇化布局进一步优化。“一区、一带、五群、七廊”的云南省城镇化战略格局基本形成,六大城市(镇)群聚集经济、人口能力明显增强,滇中城市群一体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明显提高,滇西、滇东南城镇群成为我省区域发展的新的重要增长极;全省城镇

规模结构更加完善,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更加突出,中小城市数量增加,小城镇服务功能增强,七个层次的城镇实现协调发展,城镇体系结构进一步优化,城镇承载能力和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

——城镇化质量显著提升。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明显加快,产业支撑能力明显增强,产城融合发展态势良好,吸纳就业能力显著增强,城镇住房供应体系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持续提高,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合法权益切实得到保障,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有效满足,新型社会管理机制基本建立,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城镇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显著改善,城乡居民生活品质和文明水平显著提高,城镇服务能力和保障能力不断增强,防灾减灾能力进一步提高;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有效进展,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改善,绿色环保产业发展迅速;山地城镇建设成效显著,城镇建设集约紧凑,城镇特色进一步突出。

——城乡一体化成效显著。统筹城乡经济社会成效显著,以城带乡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城乡产业、生态保护融合联动,公共服务差距显著缩小,人才、技术、信息交流密切。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城乡一体的户籍、就业、社保、土地、投资和公共服务体制基本确立。

——城镇文化特色浓郁。各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以及传统村落规划编制全部完成,城乡文化特色得到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得到继承与发扬,避免千城一面,城镇个性鲜明、形象突出、文化特色浓郁。

——城镇化体制机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建立健全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户籍管理、土地管理、社会保障、住房保障、财税金融、就业创业、行政管理、生态环境等制度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注: 1 . 本表引自《云南省城镇体系规划 ( 2 0 1 4 — 2 0 3 0年)》( 报批稿) 。

2 . 表中地名均指各地中心城区范围,不包括整个行政辖区。

第三篇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

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推动区域发展,优化开发承载能力减弱的区域,集约高效开发重点开发区域,做好限制开发区域的点状开发、面上保护。并遵循我省“强区、富带、兴群、促廊”的城镇空间发展战略,加快建设滇中城市聚集区、沿边开放城镇带、五个区域性城镇群和七条对内对外开放经济走廊城镇带,形成以“一区、一带、五群、七廊”即“1157”为主体构架的点线面相结合的全省城镇化空间布局。把城镇群作为云南城镇化的主体形态,

通过规划引导和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加快推进城镇群发展。有序推进各级城市(镇)发展,做强昆明特大城市,做大区域中心城市,做优州(市)域中心城市,做精县域中心城镇,做特省级重点镇、其他发展镇,促进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和广大农村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协同发展。

云南省城镇化空间布局:“一区”即滇中城市集聚区(滇中城市群);“一带”即沿边开放城镇带;“五群”即滇西城镇群、滇东南城镇群,滇东北城镇群、滇西南城镇群、滇西北城镇群;“七廊”即四条对外经济走廊(昆明—皎漂、昆明—曼谷、昆明—河内、昆明—腾冲—密支那)和三条对内经济走廊(昆明—昭通—成渝—长三角、昆明—文山—广西北部湾—珠三角、昆明—丽江—香格里拉—西藏)形成的城镇带。

第六章提升城镇群的主体作用

积极推进各城镇群规划建设,使城镇群成为拉动我省经济快速增长和参与区域经济合作与竞争的主要平台。构建城镇群区域统筹规划体系、产业统筹布局体系、设施统筹建设体系和市场共建体系,促进区域产业发展互补、基础设施共建、生态网络相联、资源信息同享,使之成为推进云南新型城镇化的主要方向和着力点。

第一节重点发展滇中城市群

充分发挥滇中城市群的龙头作用,提升对全省经济社会的辐射带动力,成为云南省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核心城市群。

一、分布区域

昆明、曲靖、玉溪和楚雄4州(市)。

二、区域定位

全省加快发展的引擎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点,我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核心区域和连接东南亚、南亚国家的陆路交通枢纽,西部区域性经济中心,支撑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全国新型城镇化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人口聚集、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核心城市群。

三、发展目标

城镇人口1150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0%,建设用地规模1150平方公里。

四、城镇空间结构

形成“一核三极一环一轴”的空间结构。即以昆明都市区为主,构成滇中发展的核心区域;以曲靖、玉溪和楚雄中心城市及其周边紧密发展的都市区范围,形成滇中次级中心;以昆明都市区绕城线为重点建设滇中城市群的内环公路,通过半小时交通圈的建立,逐步

最新全国新型城镇化十大经典范例

“全国新型城镇化十大经典范例” 十大经典案例目录 1.辽宁省铁岭市:以人为本绿色低碳——凡河新城引领未来城市发展方向 案例1 以人为本绿色低碳 凡河新城引领未来城市发展方向 铁岭市人民政府 凡河新城 推进新型城镇化,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重要发展战略,是铁岭未来发展的最大潜力和机遇。近年来,铁岭市委、市政府以凡河新城建设为突破口,不断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在建设理念、体制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尤其是创造性地开展了单户城镇化,走出了一条以人为本、绿色低碳、三位一体、良性循环的新型城镇化之路。 一、背景与起因

第一,规划建设凡河新城,是贯彻落实辽宁省委省政府重要指示精神、做大做强铁岭中心城区的需要。2005年初,时任辽宁省委书记李克强到铁岭调研时指出,铁岭30万人口的城市太小了,要向大城市发展,建设自己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推动以城带乡。按照区域经济和城市发展规律,一个地区中心城市的人口和经济总量应该占全地区的30%左右,打造成区域经济增长极,才能起到辐射和带动作用。而当时,铁岭中心城区的人口和经济总量均只占全市的10%左右,对区域经济的辐射拉动作用不强。在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过程中,铁岭市委、市政府多次组织国内外知名规划专家,对城市规划、空间布局以及产业发展进行了广泛调研、充分论证,提出通过建设凡河新城来做大做强中心城区。规划建设凡河新城,正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重要指示精神、做大做强铁岭中心城区的具体举措。 第二,规划建设凡河新城,是主动融入沈阳经济区、实现沈铁同城化发展的需要。铁岭南部地区与东北中心城市沈阳毗邻,可以充分接受沈阳的辐射。尤其是沈阳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铁岭作为沈阳经济区八个成员市之一,规划建设凡河新城,城市向南发展、向沈阳靠拢,是实施沈阳经济区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沈铁一体化、实现沈铁同城化的必然选择。 第三,规划建设凡河新城,是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让更多农民过上城里人生活的需要。城镇化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引擎,将更多的农民转化为市民,是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根本性措施。2005年,铁岭的城镇化率只有30%左右,是制约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市区东部受山地限制,加之高速公路、输油管线分割零乱,发展空间十分有限。西部由于靠近辽河,地势低洼,城市防洪、排污问题很难解决。北部受交通干线、河流和城市防洪的制约,发展空间非常狭窄。如果按照传统“摊大饼”式的发展思路,势必重蹈交叉污染、交通拥堵等弊端。我们秉承组团式的先进发展理念,规划建设凡河新城,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实践证明,正是由于规划建设了凡河新城,极大地推进了全市的城镇化进程,预计到今年年底,全市城镇化率可提高到52%。 第四,规划建设凡河新城,是为沈铁工业走廊提供城市支撑、实现产城互动的需要。2003年开始,我市顺应沈阳经济区一体化的趋势,主动承接沈阳等大城市的产业转移,沿京哈高速公路、102国道等交通大动脉,规划建设了南起沈阳与铁岭交界、北到吉林省界、总面积3313平方公里的沈铁工业走廊。目前,沈铁工业走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发展到837家,产业工人发展到15.1万人,成为铁岭最大、最靓的一张经济名片,被写入辽宁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沈铁工业走廊特别是铁岭南部先导区的快速崛起,迫切需要有一个新的城市作为支撑,以实现产城互动、一体发展。规划建设的凡河新城,正处在沈铁工业走廊先导区核心地带,区域位置适中,能够为沈铁工业走廊先导区发展提供城市支撑与配套,有利于产业与城市互动发展。 第五,凡河新城选址在凡河镇,具有优越的区位和生态优势,有利于打造特色城市。一是交通便捷。京哈铁路、哈大高速公路、102国道、哈大高速铁路和沈环高速公路纵贯境内。同时,与老城区距离适中,有利于组团式发展。二是环境优美。北有莲花湖湿地,东有蟠龙山森林公园,辽河从西侧环绕,凡河从镇区穿过,山水特色突出,生态环境优良。三是水资源丰富。上游有榛子岭水库,下游是辽河,无论是地表水还是地下水都十分丰富,有利于打造“中国北方水城”。 二、做法与经过 2006年初,铁岭市在“十一五”规划时,提出了建设凡河新城的构想。2007年1月16日,铁岭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凡河新城总体规划,使凡河新城规划建设上升为全市人民的共同意志。凡河新城总体规划由同济大学规划院、复旦大学共同编制完成;控制性详细规划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景观规划由清华大学规划院完成;城市设计由美国RRM建筑事务所等4家著名规划设计机构完成。2007年1月,辽宁省政府正式批准了包括凡河新城在内的《铁岭市城市总体规划》,从此拉开了凡河新城建设的序幕。主要在以下6个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和尝试: 第一,创造性地开展了单户城镇化。所谓单户城镇化,就是鼓励有条件、有能力的农户以户为单位,在完全自愿的前提下,保留原有耕地承包经营权,用农村住宅和宅基地置换凡河新城的楼房,同时,通过就业、社保、教育、医疗等制度创新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进城农民真正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让他们进得来、住得下、留得住、生活得更好,避免农民“被上楼”。做到“五个相结合”:1、政府引导和群众自愿相结合,制定好规划、政策和标准,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坚持以人为本,立足于百姓得实惠,充分让利于民,使农民真正变为市民。2、产城一体、城乡一体、建管一体相结合,实现统筹规划、协调推进。3、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结合,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方式,加快土地流转,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进城的农民不再从事农业生产,留下来的农民实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4、单户城镇化和整村、整屯城镇化相结合,按照单户为主、整村优先的原则,强化制度设计,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和优惠政策。5、期房和现房安置相结合,通过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启动期房建设,同时组织现有房源,为农民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2013年9月25日,在铁岭县3个乡镇率先启动了单户城镇化试点工作,得到了广大农民的真心欢迎。10月14日,市委、市政府决定在铁岭县全域14个乡镇范围内启动单户城镇化试点工作。目前,已经有6257户农户报名,1588

河南新型城镇化发展问题思考

河南新型城镇化发展问题思考 砖托板 [提要] 河南新型城镇化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实现“三化”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选择。河南省城镇化的科学发展,必须摈弃旧的发展思路和模式,创新路径选择。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意义;路径选择 收录日期:2014年10月15日 一、河南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大意义 1、它是河南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十八大将科学发展观确立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就要求各地必须进一步提升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水平,必须进一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利益,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它表现为让现代城市发展带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惠及全体人民,尤其是让农村居民也能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2、它是实现“三化”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新型城镇化建设能为“三化”协调发展提供新的动力来源,为“三化”协调发展创造新的条件组合,为“三化”协调发展带来新的发展空间。 3、它是积极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选择。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确保河南与全国同步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全省上下一致地不懈努力。目前,尽管河南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上已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河南 发展水平与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目标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有利于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

二、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选择 要实现河南省城镇化的科学发展,必须摈弃旧的发展思路和模式,创新路径选择。 1、坚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农村城镇化。从二元经济结构向一元经济结构转变的关键在于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工业部门,走城镇化的道路。目前,河南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面临的困难主要是:(1)农业人口差距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多达4,300多万;(2)城市工业和其他非农产业所能提供的就业空间有限。而且,由于农业劳动力的文化素质较低,在非农领域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尤其是当今河南处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刻,市场压力大,就业形势严峻,农业劳动力转移难度进一步增大。这使河南的城市化面临很多社会和经济问题。河南省要在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上取得平衡,必须制定符合经济规律的城镇化发展战略。河南的城镇化应该贯彻: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兼顾的原则。尽管大城市的经济效益优于中小城市,但是小城市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这一社会效益方面占有优势。因此,河南省的新型城镇化应走农村城镇化道路,通过发展农村城镇化,使农村小城市成为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和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带动农村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促使二元经济结构向一元经济结构转变。 2、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发展新型城镇化的切入点。河南省农村人口多,城镇化水平低。到2013年底,拥有1亿多人口的河南,城镇化率仅为44.3%,低于全国水平11个百分点。怎样探索一条新的途径,既能有效推进城镇化进程又能把农村社会激活,是河南省推进现代化建设面临的重大课题。传统城镇体系包括大城市、中等城市、县城和镇四个层次,但把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农村排除在外。要建设“让居民望得 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新型城镇化,就必须走出一条符合河南省实际、绿色环保、低碳节能、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之路,就必须把新型农村社区纳入

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改进和完善城乡规划工作的意见

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改进和完善城乡规划工 作的意见 【法规类别】城市规划与开发建设 【发文字号】鲁发[2015]7号 【发布部门】中国共产党山东省委员会山东省政府 【发布日期】2015.07.08 【实施日期】2015.07.08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改进和完善城乡规划工作的意见 (鲁发〔2015〕7号2015年7月8日)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改进和完善城乡规划工作,促进我省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1.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公共服务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基本服务全覆盖,改善居民生产生活环境。坚持优化布局,科学规划城乡空间格局,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优化城镇功能分区和用地布局。坚持绿色发展,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推广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推进绿色建筑、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坚持文化传承,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推动城乡建设更好地体现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时代风

貌。坚持依法规划,依据规范标准编制规划,按照法定程序审批规划,依照法律法规实施规划。 2.工作目标。到2020年,全面完成新一轮市、县(市)城市总体规划和镇总体规划修编,市、县(市)和镇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率达到100%,基本完成乡、村庄规划编制;城乡规划实施符合率达到90%以上,市、县(市)总体规划遥感监测覆盖率达到100%,实现城乡规划集中统一管理,全面建立科学编制、依法实施、严格监管的现代化城乡规划体系。 二、科学编制规划 3.提高规划前瞻性。市、县(市)城市总体规划和镇总体规划应根据自然禀赋、人文积淀、区位条件、经济社会发展前景等,合理确定城镇规模,科学定位城镇职能,划定发展边界,并按照城镇化发展到成熟期的城镇人口数量,对城镇远景规模、空间布局等长远发展作出预测性、前瞻性的安排。城镇内部功能分区应符合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总体要求。引导小城镇集中紧凑发展,促进大城市组团式发展。优化用地布局,降低工业用地比例,提高居住用地、生态用地比例。生活居住用地可与一类工业用地、一类物流仓储用地等适度混合,促进居民就近就地就业。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合理确定各类用地容积率管控指标,适当降低居住用地开发强度,实行容积率上限管理;提高工业、商业用地开发强度,实行容积率下限管理。加强各类规划的衔接协调,推进城乡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主体功能区建设、国土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规划“多规合一”,做好试点工作。 4.增强规划时效性。根据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及时做好各类城乡规划的编制和审批工作。尽快启动新一轮市、县(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规划远期年限统一至2030年。结合“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同步编制近期建设规划,对近期重点开发建设区域、项目和时序作出安排,促进成片开发、集中建设。推进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

2017年城镇化建设资金(新型城镇化试点资金)绩效评价报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立项背景及实施目的 为进一步推动城镇化发展,国务院相继发布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发〔2016〕8号)等文件。2014年山东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山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2020年)》(鲁发〔2014〕16号)。 山东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意见》(鲁发〔2014〕9号)要求,加大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创新力度,探索具有山东特色城镇化的有效途径和模式。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11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的通知》(鲁建办字〔2014〕18号),部署开展了国家和省级新型城镇化试点申报工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专家评审,提出省级试点名单建议,并报省城镇化领导小组审议,最终确定试点地区。省财政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印发《关于下达2017年省级城镇化建设专项资金(第一批)的通知》,对纳入国家和省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的18个市、县(市、区)补助。 (二)项目内容和预算支出情况 2017年山东省新型城镇化试点资金15600万元,涉及6个国家级新型城镇 化综合试点市,6个国家级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县(区),6个省级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县,共计114个项目。 (三)项目实施情况 2017年山东省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资金共安排专项资金15600万元,共用 于114个项目,其中修建道路17条,供气供热项目4个,污水垃圾处理项目7个,编制各类城镇规划46个及其他各类城镇发展项目40个。 城镇道路交通类的项目,主要用于各试点地区城区及乡镇道路的修建,优化城区路网结构,缓解了周边交通压力,方便群众出行,提高了居民幸福指数,对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规划编制类项目提高了城市建设水平,从整体平面和立体空间上统筹城市建筑布局、塑造城市风貌特色,优化城市形态,创造宜居公共空间。从社会效益来说可以更科学的指导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城乡建设;从环境效益来说,可以

对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看法与观点1.

对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看法与观点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不断发展,发展的现状要求我们不断推进我国城镇化建设。我国城镇化建设不是简单的单一发展路径,它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本着以人为本的发展原则,以科学发展观引领的一条新型的发展路径。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历史意义 我认为简介一下城镇化的基本涵义有助于对它的理解。所谓城镇化就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表现为人口向城市的集中以及城市的数量的地曾加,规模的扩大和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提高,是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并获得巨大发展的空间表现。简言之,城镇化就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第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城镇化的本质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农村人口在空间上的转换;第二,非农产业向城镇聚集;第三,农业劳力向非农业劳动力转移。城镇化的本质特征反映出城镇化的核心是人口的就业结构,经济产业结构的转化过程和城乡空间社区结构的变迁过程。 新型城镇化是指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文化繁荣,社会和谐,城乡互促共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个性鲜明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事关中国现代化建设全局,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国内需求的战略重点,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与人们日常生活中单纯从字面理解的意思不同,城镇化,就是指涉及社会方方面面、关系到大至都市,小到农户的产销、合作、互动、和谐的新型社会关系。 胡锦涛总书记在我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科学发展,我国农村人口多,地域辽阔的实际情况。决定了中国不能照搬国外模式,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走自己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实现城乡科学协调可持续发展,其关键在于资源节约和城乡协调可持续发展。 那城镇化建设是怎么提出的呢?城镇化是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历史性潮流。想要了解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首先要了解它的提出过程,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在我国实施城镇化战略,党的十七大提出“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

潍坊新型城镇化说明书(提纲)

说明: 1)每章6000-10000字 2)撰写要点结合幻灯进行扩展,每个要点一定要讲透,不可浮皮潦草。幻 灯明天发给大家,可以先着手开始。 3)正文、图表格式统一(见格式模板) 4)所有数据一致统一到2011年,2012年数据不出现,待新数据出版后集 中更新。 5)图文对应,幻灯中的完整清晰图插入正文 6)细化提纲不定之初,尽快沟通 7)8月2日晚之前把说明书和调整后的ppt发送给我!

第一篇规划基础篇第一章区域概况(朱孟晓) 一、胶济咽喉 二、地形多样 三、资源丰富 四、文化厚重 五、基础雄厚 六、改革前沿 七、空间广阔 第二章规划编制背景(范玉波) 一、国际背景 二、国内背景 三、省内背景 四、潍坊市背景 第三章规划框架(范玉波) 一、规划原则 二、规划依据 三、规划范围 四、规划期限

五、编制框架 第二篇发展条件篇 第四章潍坊市城镇化发展历程与现状(刘爱梅) 一、城乡居民点变迁 1、城市发展历程 2、小城镇发展历程 3、农村发展历程 二、建国后城镇化发展历程 阶段划分、各阶段发展特征、动力机制变迁等 三、潍坊市城镇化发展现状(朱孟晓协助) 1、优势条件 (1)5、6条左右 2、劣势条件(整合成最核心、最深层次的5-6条) (1)城镇化进程滞后 (1)城镇化发展不均衡 (1)城镇化质量不高 (1)户籍城镇化率高于人口城镇化率 (1)城镇化的推进机制尚不稳健 (1)城镇化动力不足 (1)城乡差距显著

(1)城镇体系不健全(以上为面上的问题,以下为点上的问题)(1)中心城市不强 (1)中心城市发展束缚大 (1)县级城市发展不均衡 (1)小城镇带动能力不足 (1)农村社区服务能力有限 第五章潍坊市城镇化发展条件(朱孟晓、范玉波) 一、潍坊市经济社会基础 1、经济总量位居全省前列,但结构性矛盾突出 表达这样几层意思: 经济总量位居全省前列,已形成良好的产业基础,市场体制不断健全,但是面临一系列结构问题: 巩固提升的压力较大 人均占有水平相对较低,亟需提升发展质量和水平 传统要素仍是经济的基本支撑 产业结构调整需加快推进

贵州乡村旅游发展历程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美丽乡村建设

“贵州乡村旅游发展历程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美丽乡村建设”学术 汇报笔记 主讲:王茂强乡村旅游特指在乡村地区开展的,以特有的乡村人居环境、乡村民俗(民族)文化、乡村民俗(民族)文化、乡村田园风光、农业生产及其自然环境为基础的旅游活动,即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客体为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属于环境旅游范畴,以具有乡村性的人文客体为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属于文化旅游范畴。所以,乡村旅游包括了乡村性的环境旅游和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在某一乡村地区开展乡村旅游活动,活动内容究竟是以环境旅游为主, 还是以文化旅游为主,取决于该地区的本质特征。 乡村旅游始于法国,其最初的发展是欧美度假旅游发展的一种空间选择。乡村秀丽的田园风光,与城市截然不同的悠闲、自在的生活方式和宁静祥和的生活氛围是城市旅游者参加乡村旅游的主要动机之一。也就是说,乡村性和地方性是乡村旅游的核心吸引力,也是发展的重要资源。所以,依托优美的乡村自然环境、挖掘浓郁的地方特色(包括乡土文化和民族文化)、展现真实的乡村生活,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基本条件,也是发展乡村旅游、开发乡村旅游产品的基本要求。 近年来,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贵州旅游从无到有、从不发展到发展,逐步深人的体验性活动内容;逐步深人的学习型活动内容;接受环境教育、开展生态环境补偿方面的活动内容。旅游内容进一步得到充实和丰富。贵州蕴藏着丰富悠久的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价值,且拥有秀丽的自然景色、特的环境特征和自然特征的乡村地区,是开展乡村旅游活动的理想之地。当前,中国政府大力倡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国上下正以饱满的热情,精准扶贫,久久为功。因此,加快贵州的新农村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对于贵州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贵州由于自然环境的局限性,旅游发展相对滞后,因此,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改善贵州旅游条件对于促进经济改善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乡村旅游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旅游市场发展业已成熟,旅游需求已经表现为多极化发展,乡村旅游动机同时包括了“观光(感知)、度假(享受)、专题(认知)”三方面的因素, 其内容是“观光一休闲一专项”旅游的复合体,即乡村旅游具有田园风光观光、休闲度假、自然生态和民俗文化专项旅游的综合功能。贵州省多山,高原山地和丘陵占全省总面积的92.5%,是我国惟一一个没有平原支撑的省,是一座山奇水秀的“绿色喀斯特王国”,分布在奇山秀水中的农村自然村寨中, 数民族村寨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这些众多的民族村寨因地处偏远、山水相隔, 塞成就了保留,造就了丰厚的、原生态的多民族文化,成为贵州历史文化积淀最为厚重的地方之一。在这些民族村寨中,处于原生状态的文化遗产与原生状态的乡村自然环境往往相辅相成,对游客充满了神秘感和吸引力。在这些区域开展旅游活动,可以客提供高质量的、内容丰富的乡村旅游产品。根据贵州省乡村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的特点,乡村旅游的开发与建设应着重一下几点: 第一,依托城市的城郊型农家乐产品系列。深人挖掘乡村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保持其乡土气息的浓郁性和真实性,打造农家乐精品。 第二,依托大型景区的乡村观光与体验型系列产品。要依托成熟景区的知名度,精精心设计文化旅游内容,将文化旅游活动和环境旅游活动紧密结合。

关于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

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 关于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 (鲁发[2009]21号,2009年10月31日) 一、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总体要求 二、科学构建城镇体系 三、大力增强城市经济实力 四、全面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五、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 六、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七、不断创新城乡建设管理体制机制 八、切实加强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的组织领导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省九次党代会精神,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总体要求 1.深刻认识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大意义。2001年以来,我省城镇化水平年均递增1.18个百分点,2008年达到47.6%,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梯次明显、层级合理的城镇体系初步形成。但从总体上看,我省城镇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发展,与沿海先进省份相比有较大差距。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提升发展质量,是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是优化经济、社会和城乡结构的必由之路,是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是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有力保证,是缩小城乡差别、改善人居环

境的迫切需要,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具有重要作用。要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充分认识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准确把握其内涵,切实抓紧抓好。 2.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省九次党代会精神,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主题,按照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要求,坚持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协调推进,推动全省城镇化由偏重数量规模增加向注重质量内涵提升转变、由偏重经济发展向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转变、由偏重城市发展向注重城乡一体化发展转变,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文化繁荣、社会和谐,以城市群为主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科学布局,城乡互促共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3.指导原则。坚持城乡统筹,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关系、城乡关系,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路子;坚持生态优先,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等各种资源,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路子;坚持深化改革,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体制机制,走制度创新的路子;坚持因地制宜,科学确定城镇发展规模和城镇化速度,走城镇化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路子;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城镇化进程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走和谐发展的路子;坚持突出特色,保护弘扬地方文化,走文化兴市的路子。 4.发展目标。到2012年,全省城镇化水平达到50%以上,山东半岛城市群达到60%以上;每年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00万人以上,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聚的能力明显提高;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城镇面貌明显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更加配套完善,综合承载能力明显增强;城乡体制障碍逐步消除,发展差距逐步缩小;形成城市群一体化快速发展新格局,基本构建起支撑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的城镇体系。到2020年,全省城镇化水平达到60%以上,山东半岛城市群达到70%以上。

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

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 一、新型城镇化概念 城镇化概念 城镇化是指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过程。这个过程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城镇数目的增多,二是各城市内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城镇化伴随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渐下降、非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步上升,以及人口从农村向城市逐渐转移这一结构性变动。城镇化也包括既有城市经济社会的进一步社会化、现代化和集约化。城镇化的每一步都凝聚了人的智慧和劳动。城市的形成、扩张和形态塑造,人的活动始终贯穿其中。另一方面,城市从它开始形成的那一刻起,就对人进行了重新塑造,深刻地改变人类社会的组织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新型城镇化概念 所谓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新型城镇化的“新”就是要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改变为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真正使我们的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适宜人居之所。城镇化的核心是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完成农民到市民的转变,而不是建高楼、建广场。农村人口转移不出来,不仅农业的规模效益出不来,扩大内需也无法实现。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二、新型城镇化“新”在哪里?(简列) 1,以人为核心 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的最大不同,在于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注重保护农民利益,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新型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规模扩张,而是强调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实现城乡统筹和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人的无差别发展”。 2,新的观念、体制、技术下的新型产业模式 著名城市生态专家、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如松院士:李克强总理曾经指出,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面积扩张,而是要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新型城镇化的“新”,是指观念更新、体制革新、技术创新和文化复新,是新型工业化、区域城镇化、社会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生态发育过程。“型”指转型,包括产业经济、城市交通、建设用地等方面的转型,环境保护也要从末端治理向“污染防治—清洁生产—生态产业—生态基础设施—生态政区”五同步的生态文明建设转型。 集约、智能、绿色、低碳,应该贯彻到城镇化的生态文明过程与行动上,首先要改变的是人的观念、体制和行为。强化城市和区域生态规划,处理好城市建设中眼前和长远、局部和整体、效率与公平、分割与整合的生态关系,强化和完善生态物业管理、生态占用补偿、生态绩效问责、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生态控制性详规等法规政策。 推进产业生态的转型。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将农民变成产业工人,这需要以城市带农村、工业融农业、公司带农户、生产促生态。要在弄清资源和市场、机会和风险的前提下策划、规划、孵化新兴园区、新兴产业、新型社区和新型城镇,将传统的招商引资模式改变为招贤

山东省省级住房和城镇化建设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山东省省级住房和城镇化建设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住房和城镇化建设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补齐城市建设管理短板,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发〔2016〕8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1〕45号)、《山东省绿色建筑促进办法》(山东省人民政府令第323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国办发〔2011〕45号文件进一步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意见》(鲁政办发〔2012〕35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东省创建特色小镇实施方案的通知》(鲁政办字〔2016〕149号)等规定,结合《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省级预算管理改革的意见》(鲁政发〔2019〕1号)要求和我省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省级住房和城镇化建设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是由省级财政预算安排,主要用于实施保障性住房建设、城镇和困难工矿区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奖补政策,支持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品质提升工程,推动各地装配式建筑和绿色建筑发展等住房和城镇化方面的资金。 第三条专项资金管理遵循以下原则:

(一)优化权责配置。坚持放管结合、权责对等的原则,财政部门聚焦预算编制,放开预算执行;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聚焦资金分配,对支出进度、使用绩效以及专项资金安全性、规范性负责。 (二)保障重点支出。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配置资金,防止资金使用分散化、碎片化。 (三)改进管理方式。坚持资金分配与项目监管并重的原则,实施任务清单管理模式,任务清单与预算指标同步下达,确保完成预算执行和任务清单中的约束性指标。 (四)注重资金绩效。坚持花钱必问效的原则,强化结果导向和投入产出分析,推进全过程绩效管理。 第四条专项资金由省财政厅和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按照职责分工进行管理。省财政厅负责预算编制,对支出政策进行审核,牵头预算绩效管理,下达拨付资金等。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是专项资金的业务主管部门,负责专项资金预算编制和具体执行,研究制定专项资金分配使用方案和任务清单,对支出进度、使用绩效以及专项资金安全性、规范性负责。 第二章预算编制 第五条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按照省级预算编制有关要求,研

《山东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2016-2030年)》

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 规划 (2016-2030年)

前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省能源需求持续增长,能源资源约束日益加剧,生态环境问题日渐突出,保障能源安全、转变能源发展方式、调整优化能源结构的压力进一步加大,必须认真贯彻总书记“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战略思想,自觉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大力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资源类型多、区域分布广、开发潜力大、环境友好、可永续利用等特点。必须把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作为我省统筹能源保障与生态保护的重要途径。 我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起步较早。“十二五”以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成就显著,产业实力不断提升,技术研发能力明显增强,推广应用规模和围显著扩大,成为我省能源行业发展的突出亮点。今后一个时期,是我省调整优化能源结构、推进能源转型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编制实施好《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2016-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对于大力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能源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引导、

支撑作用。 《规划》涵盖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水能和核能等重点领域,阐述了我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发展任务、重点工程以及保障措施,是我省“十三五”乃至更长一段时期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要依据。规划基准年2015年,规划期限2016-2030年,近期2020年,远期2030年。 规划编制主要依据 《中华人民国可再生能源法(修正案)》 《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能源行业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 《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 《风电发展“十三五”规划》 《太阳能发展“十三五”规划》 《生物质能发展“十三五”规划》 《水电发展“十三五”规划》 《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省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 《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

贵州新型城镇化研究

截至2018年底,贵州省GDP 增速连续8年居全国前三位,农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均居全国第一位。但按总量来看,2018年贵州省GDP 仅为14,806.45亿元,在全国31个省市排名25位,全省人均GDP 只有41,244元,在全国排名29位,经济总量仍然偏小,人均产值依然偏低。同时,GDP 地区分布不平衡,2018年贵阳市GDP 总量为3,798.45亿元、遵义市GDP 总量为3,000.23亿元,合计几乎占全省GDP 的半壁江山。GDP 构成不均衡,按支出法计算投资占GDP 总量的70%, 一枝独大。全省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必须充分发挥新型城镇化在贵州经济发展提级换档中的重要引擎作用。首先,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是转变贵州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新型城镇化,将劳动力从生产率较低的第一产业转向生产率较高的第二、第三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产出效率的提高,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另外,农业劳动力市民化,不断地扩大消费群体,消费观念、方式,消费品质也出现大幅度提高,带动消费规模实现大幅度增长。其次,走新型城镇化 贵州新型城镇化研究 □文/蒋正龙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城市经济研究所贵州·贵阳) [提要]通过分析贵州新型城镇化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机会、威胁等,运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相应的结论方法,为加速推动贵州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贵州;新型城镇化;SWOT 分析;对策建议中图分类号:F292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9年8月8日 经济/产业 No.10x 2019《合作经济与科技》 对现实,调整政策,协作制定新章程,共同打造统一、开放、共享的市场体系。形成在招商引资、创新发展、人才培养等方面的良好环境。 4、建立合理的区域补偿机制。跨区域发展遇到的一切困难,原因可以归结于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分配问题,因此建立区域间利益分享和补偿机制至关重要。目前,北京、天津和河北的地位极其不对等,直接影响是各地只顾自己的发展,不考虑与其他主体进行合作,造成发展不平衡的结果。京津冀三地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与差异,在产业整合的过程中必须要优势互补,实现优胜劣汰。将京津地区的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选择性的转移到河北人口较多的城市,而本地则保留一些具备竞争性的高科技产业,对于区域总体而言,不仅增加了市场产出,还推动了产业的优化布局。基于利益分配不均衡的角度出发,产业优势地区要应该给不具有优势的地区相应的补偿,以推动区域整体的合作收益。多方的互利共赢是京津冀利益协调的表现,也是区域合作规则建设的关键。由于长期的历史因素导致的地方之间的实力差距较大,在利益协调工作上会面临巨大的压力,中央政府在区域利益分享和补偿机制的监理方面可以运用强制性权力进行宏观干预,利用财政补贴或者转移支付等工具发挥作用。 一套良好的发展机制和程序可以为区域发展提供规范,既能够减少交易成本和不确定性,也能更好地保证建设质量,为成员提供激励。京津冀区域应重点采用产业发展举措,在实施 就地城市化战略、优化区域空间发展格局方面,切实推动区域产业集聚、经济协作、资源共享、要素流动等的有机结合与良性互动,加深区域一体化的程度。主要参考文献: [1]张衔春,吕斌,许顺才,龙迪,陈鹏.长株潭城市群多中心网络治理机制研究[J ].城市发展研究,2015.22(1). [2]崔冬初,宋之杰.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纵横,2012(5). [3]孙虎,乔标.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问题与建议[J ].中国软科学,2015(7). [4]孙久文,丁鸿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研究[J ].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7). [5]刘雪芹,张贵.京津冀产业协同创新路径与策略[J ].中国流通经济,2015.29(9). [6]汤凯,白易彬.京津冀区域政府协作治理测度及政策建议[J ].领导科学,2017(17). [7]边晓慧.跨区域治理的制度困境与突破策略:公共管理的视角[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14.35(1). [8]何磊.京津冀跨区域治理的模式选择与机制设计[J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5(6). [9]吴群刚,杨开忠.关于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思考[J].城市问题,2010(1). 7--

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题目

一、单选 1、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 A关键期 B 攻关期 C机遇期 D决胜期 答案:B 2、各市要结合区域产业特点,按照《方案》和《规划》要求,在“十强”产业发展中找准定位,明确()。 A发展目标和发展理念 B发展策略和发展方向 C发展重点和发展策略 D发展重点和发展方向 答案:D 3、积极培育(),催生释放新动能。 A企业集聚区 B中小规模企业 C科技创新产业 D新业态新模式 答案:D

4、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强化( ) 建设管理,高水平建设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区。 A半岛经济区 B创新示区 C高新区 D新兴产业区 答案:C 5、引导各类()向企业集聚,让企业成为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攻关、成果转化的主体。 A生产要素 B创新要素 C劳动要素 D创新人才 答案:B 6、加快()企业培育,开展中小微企业创新竞技行动,大力培育“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A科技型 B创新型 C环保型 D中小型 答案:A

7、全面释放创新创业活力,积极创建国家“双创”示基地、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完善()生态,优化创新创业发展环境。 A环保创业 B科技创业 C创新创业 D创新科技 答案:C 8、全面落实我省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有关政策规定,深入实施以( )为导向的分配政策。 A提高获得感 B提高积极性 C增加科技含量 D增加知识价值 答案:D 9、积极开展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投贷联动试点,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和风险投资,搭建()大平台,构建覆盖创新链全过程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A自主创新服务 B科技成果转化 C创新创业生态 D科技金融协作

新型城镇化调研之贵州遵义实践团调研感想

新型城镇化调研之贵州遵义实践团调研感想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并且有幸能得到跟遵义市政府交流学习的机会,我十分珍惜。尽管时间短暂,但感想很多,收获颇丰。通过两个星期的社会实践,我明白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是提升思想,修身养性,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的有效途径。同时,我也更有机会了解社会,见到社会真实的一面。实践中遇到的困难,现在还在我脑海中回旋。社会实践给身处象牙塔的我们上了宝贵的一课,使我们受益匪浅,让我们在今后的岁月里可以更好的发展。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短暂而又充实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对我以后走向社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它像一座桥梁连接知识孤岛和社会大陆。使学过的知识可以得以应用发展,同时使我们感受到社会的存在,做到'学以致用'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增强了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次社会实践,我们来到遵义市进行交流学习,也到了遵义师范学院感受不一样的校园文化,也期待着我们能将友校先进的一面带回并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给大家。除了完成日常紧锣密鼓的政府会议之外,对于社会实践的任务也是丝毫不敢懈怠。来到遵义面临的第一道难关就是语言上的沟通问题,身处他乡,跨出第一步往往是最艰难的,幸运的是,

我们是一个团队,身边是一起奋斗的伙伴们,我们保持着轻松愉悦的心情,勇敢打破语言难关,走访了许多遵义市民和乡镇的农民,发放调查问卷,介绍我们的团队,反复与他们交流沟通,仔细记录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倾听他们在乡镇建设中所面临的困境,与队友们交流心得……从社会福利,城市发展的大环境,以及对新型城镇化的了解等方面进行具体细致的调查,,切身实际的的形式服务基层群众。每天的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我们的积极性也在不断提高,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开拓人生视野的同时,我们也对这个团队产生了深深的归属感。 具体到新型城镇化建设上来,结合遵义市城镇化发展基础和现状,我们有了一些心得体会。 新型城镇化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以和谐社会为方向,以全面、协调、和谐、可持续发展为特征,推动城镇现代化、城镇集群化、城镇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镇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路子。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城镇化水平太低,必然制约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因此,新形势下抓住城镇这一城乡经济的结合部和交汇点,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努力推动新型工

山东省城市化领导小组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的通知

山东省城市化领导小组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的通知 【法规类别】村镇集镇建设 【发布部门】山东省城市化领导小组 【发布日期】2011.03.02 【实施日期】2011.03.02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山东省城市化领导小组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的通知 各市、县(市)人民政府: 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城镇化工作,把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作为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城镇化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的必由之路。2009年全省城镇化工作会议以来,各市高度重视城镇化工作,结合实际制定了推进城镇化的政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全省城镇化发展迈出了新的步伐,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但是,必须看到,我省城镇化发展与东部发达省份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明显的问题突出,小城镇和农村地区发展滞后,制约城镇化的快速健康发展。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确定我省十二五全省城镇化发展目标为,城镇化水平达到55%以上,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每年从农村转移出120万人口,任务十分艰巨。为推进全

省城镇化快速健康发展,必须加大工作力度,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加强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和规划编制。各市要加强城镇化发展的重大课题研究,明确城镇化发展战略,编制十二五城镇化发展规划,确立城镇化发展目标、重点和政策措施。要及时研究解决城镇化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对城乡统筹、低碳生态城市、城乡管理、小城镇发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等问题进行专题调研,探索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模式与机制。各地在推进城镇化中,既要积极稳妥、统筹兼顾,又要分类指导、大胆创新。东中西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地区,要实行差异化的城镇化发展策略。东部地区要坚持区域统筹,突出以城市群为主体,实行集群发展、组团发展,优化城镇网络,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中部地区要坚持整体推进,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进一步完善城镇体系;西部地区要坚持多元多极的发展思路,在强化区域中心城市的同时,加快发展县域中心城市,重点培植一批经济强镇,增强城镇承载能力,吸引农民就地就近转移。 二、进一步完善城镇体系。把城市群作为战略重点,积极推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构建合理的城镇体系,增强对城镇化的承载能力。做好新一轮《山东省城镇体系规划》修编工作,结合全省重点战略的实施,以“一群一圈一区一带”为主体,进一步优化城镇体系格局。大力推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加快培育青岛-潍坊-日照、烟台-威海、东营-滨州等城镇群,推动山东半岛城市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