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解读杂文的文体特点

解读杂文的文体特点

解读杂文的文体特点
解读杂文的文体特点

解读杂文的文体特点把握杂文的思想内涵

——人教版高中第二册第二单元导学

江苏省盐城市明达中学朱庆和

现代散文中,凡侧重于议论说理而又具有形象生动、精悍灵活、风趣幽默特点的,统称为杂文。杂文是文艺性的议论文,杂文的文艺性、社会现实性以及论说性决定了它并非单一的文体。正因为“杂”,所以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但是,杂文正是凭借着其形象化说理为多姿多彩的文学苑增添了亮丽的一笔。只要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明确它的体材特征,理清作者的思路,联系时代背景,揣摩语言,就能够正确分析文章的思想内容。学习杂文,要学会品味其形象性的妙处,品味其形象化的语言背后的深刻含义。下面具体来说明本文学习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解读杂文的文体特点

杂文“古已有之”,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中就有不少“议论而兼叙述”的“杂说”文字。如《战国策》里的《邹忌讽齐王纳谏》、荀子的《劝学》、韩非的《说难》等,为杂文的先驱。此后历代作家的专集和笔记中,这类文章很多。杂文的特征如下:

1、战斗性与愉悦性的和谐统一。

杂文最突出的特点是形象化说理。鲁迅先生曾说:杂文是匕首,是投枪,但杂文也可以给人以愉快和休息。正因如此,杂文才被喻为“嘻笑怒骂皆成文章”的文体。在不同作家笔下,杂文的形象性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如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就巧妙的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手法,把深奥的道理讲得深入浅出,形象生动;《剃光头发微》运用丰富的联想,作者在道古论今中揭示出深刻的社会问题。

2、论辩性与形象性的有机结合。

杂文的本质是论辩的,它有“论”的色彩。它以逻辑力量制服论敌,作者的最终目的是论是非,辨正误,揭示真理。然而,杂文的论辩是形象性的论辩。杂文的形象性,最主要的是“砭锢弊常取类型”。例如,《庄周买水》就是针对八十年代当时席卷中国大地的下海经商的大潮的冲击,许多官员下海,许多文人也下了海的社会现象,从而虚构了庄周弃文从商的寓言故事,借古喻今。

3、幽默、讽刺与文采的巧妙运用。

幽默,是通过影射、讽喻、双关等修辞手法,在善意的微笑中,揭露生活中乖讹和不合情理之处。例如,鲁迅先生针对当时一些资产阶级买办文人,以及革命阵营中一些同志在如何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上,存在着种种错误思潮和观念,写了《拿来主义》这篇杂文。杂文笔法,就是以讽刺、幽默为主的笔法。杂文语言还要有文采,精练、别致,往往庄谐并用,骈散结合,妙趣横生,令人叫绝。此外,杂文还有一个特征:短小精悍。“一粒沙子看世界,半爿花瓣说人情”,体现了杂文于平凡的事物中蕴蓄着无穷的哲理特征。如《剃光头发微》,就是从生活中的小事引发了大道理。

鉴赏杂文,首先要把握杂文的文体特点,从杂文的特点出发,容易理解、欣赏杂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杂文本质上是说理的,可以运用逻辑思维去阅读杂文;杂文又是形象地说理的,因此又要运用形象思维去阅读杂文。一般来说,鉴赏杂文,要熟悉杂文的时代背景。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杂文的实质性内容。(以上参照了人教社《教师教学用书》)

二、把握杂文的思想内涵

1、《拿来主义》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的原理和方法,提出了实行“拿

来主义”的主张。

(1)了解写作背景

这是利用“作家创作还原法”来熟悉作家创作的意图。本文写于1934年6月4日,正是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我国东北三省之后,妄图进一步占领华北地

区,中华民族面临严重危机,而国民党反动政府顽固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卖国反共政策,对外出卖国家领土,对内实行反革命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

一些资产阶级买办文人,甘作“洋奴”,极力鼓吹“全盘西化”,完全否定我国的文化传统,以此对抗革命文化。革命阵营中一些同志在如何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上,存在着种种错误思潮和观念。为了揭露和打击敌人,澄清认识,鲁迅先生写下杂文《拿来主义》。

(2)整体感知课文

作者要论说的是“拿来主义”,但是,为什么课文前半部分写“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作者要论说的是“拿来主义”,但它是针对历史和现实存在的问题提出来的,近代的“闭关主义”必然导致“现在”的“送去主义”。“送去主义”是一种有往无来的卖国行径,必然导致国势日弱,被动挨打,从长远看,将造成亡国灭种。因此,采取与“送去主义”针锋相对的“拿来主义”就刻不容缓。“闭关主义”、“送去主义”是“拿来主义”的对立面,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正好与“拿来主义”形成鲜明对照。这样论证“立”中有“破”,“破”在“立”中。

2、《我若为王》论证说明“王权”是建立在“奴才”的地基之上的,而“奴才”正是王权思想赖以生长存在的温床,二者互为条件,互相依存。

(1)作者为什么以假设为题?作者首先由一部电影片的名字作引子,假设“我若为王”以后的种种情景,指出“我”将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没有任何过错,听不到任何反对的声音。然而接着“我”却突然悟到:“我生活在这些奴才的中间”所以“我自己也不过是一个奴才的首领而已。这就隐藏着这样一个观点——皇权和奴才是一对双胞胎,后者是前者生存的基础。正如“我将变成一个暴君,或者正是明君:我将把我的臣民一齐杀死,连同尊长和师友不准一个奴种留在人间。我将没有一个臣民,我将不再是奴才们的君主。”这里,由对皇权意识的形象化批判转入对奴才思想的抨击,最后作者直抒胸臆指出世界上没有了奴才,“我”终于不能为奴才们的首领,那么“我”和所有的人都变成了“真的人们”了。因此,文章先假设条件,构成了对“王权”不可辩驳的批判力量。这样写逻辑性强,思想性更显得尖锐、深刻,不同凡响。

(2)本文运用的何种论证方法?文章先描写“我若为王”的假定事实:从妻子到儿子到女儿,再到自身,把“势”蓄得很足。作者在文中先把“我”推向虚幻的顶峰,然后一把拉下来,示其本相,加以批判,所谓“抬得越高,摔得越重。”这就叫“欲擒故纵法”。

3、《庄周买水》通过虚构了庄周弃文从商的寓言故事,揭示了下海经商的大潮冲击下倒买倒卖的“官倒”弊端。

(1)文章写拥有售水权的东海管理人员海若,转手将水倒卖给河伯,河伯又倒手将“水”权,“下放”到濠梁。两次倒水将水价由原先第一次倒得的十倍变成了五十倍。但水最终却要到东海去领取。这一事实说明了什么?《史记》上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倒买倒卖的背后,不就是一个“利”字吗?作品也正是着眼于这种“弄权有道”与“谋私有方”的现实,用“故事新编”的方式,达到借古讽今的目的。

(2)文章结尾一段,写甘霖欲降和庄周敲桶而歌,对深化主题有什么作用?其一,革命的风暴到来,腐败分子将受到惩罚。其二,这是一种浪漫主义的笔法,表现出庄周在经历一段腐败、黑暗现实的磨难后,对清明政治的渴望与欢呼。其三,渴望人与人之间少欺骗,多层性的社会到来。针砭时弊,露出亮点。

4、《剃光头发微》,作者由“剃光头”这件小事而“发微”“弄权”,这就是本文的文眼。抓住理发师不给“乡下佬”剃平头的小事,挖掘了国人“有权就要为所欲为”“恃强欺弱”的劣根性。那么,“剃光头”竟然和“弄权”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品味理发师竟然可以拒绝给“乡下佬”剃平头,说明剃头权问题。作者用了对比的手法,目的就是为了衬托现在的理发师权力之大。由古代的一种刑法“髡”、现在许多国家给罪犯

剃光头这两个材料我们可以得知:“剃光头”是犯人的“特权”。而我们的理发师却认为“乡下佬”只配剃光头,把“乡下佬”当作犯人来对待了,作者在这里用了类比的手法。由此可见,作者由发而讲到剃头权,不仅仅是为了说明理发师手中所谓的“权”,真正目的在于嘲讽那些滥用职权者,玩弄权术,以权欺人,为所欲为的党内掌权者的丑恶现象。

因此,本文在立意选材上善于以小见大,从平凡的生活现象,谈到重大的社会问题,举重若轻;行文善用联想,结构杂而不乱,漫而有序;平易而又不乏幽默讽刺意味的语言以及那浓浓的文化气息更是让人爱不释卷。

三、揣摩杂文的语言特色

《拿来主义》,鲁迅论证关于继承民族文化遗产问题时,运用了大量的比喻。例如,作者用“一座大宅子”比喻对待文化遗产和外国的东西三种错误态度:一种是对待文化遗产盲目怀疑,不敢接触,鲁迅把这种人斥之为“孱头”;另一种是犯“左”倾幼稚病,对文化遗产采取虚无主义态度,全盘否定,鲁迅骂这种人是“昏蛋”;还有一种是右倾投降主义,对文化遗产不分精华与糟粕,全盘继承,鲁迅斥之为“废物”。怎样对待文化遗产?鲁迅又以如何区别对待大宅子里遗留下来的东西作比喻。用“鱼翅”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用“鸦片”、“烟枪”、“烟灯”、“姨太太”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糟粕,但是,要区别对待。例如,鸦片也有某些有用的成分。这样,运用生动、新鲜的比喻,讲清了对待文化遗产应该采取的各种不同态度,给人的印象分外鲜明。

《我若为王》语言隽永幽默、机敏便捷、辛辣深刻。例如,“我将变成一个暴君,或者反而正是明君:我将把我的臣民一齐杀死,连同尊长和师友,不准一个奴种留在人间。”作者对于王权和奴才这一对“孪生子”表示了深深的憎恶和愤慨。“生活在奴才们中间,作奴才们的首领,我将引为生平的最大的耻辱,最大的悲哀。”作者在这里又翻出一层意思,认为奴才比王权更可怕,它是王权思想赖以生存的温床,因而要“不准一个奴种留在人间。”斩钉截铁地表示铲除一切奴种的强烈愿望,体现了作者语言的犀利和思想的深刻。

《庄周买水》,幽默讽刺的语言体现于作者叙述性的语言和人物的个性化语言。本文没有板起面孔说教,而是运用了很多形象化的手法。例如,作者化用了《庄子》中的典故,从“濠梁观鱼”和“涸辙之鲋”里生发出新意。作者运用语言描写、刻画细节,曾经“梦为蝴蝶、视金钱如粪土、视权贵如腐鼠”的庄周,如今却迫于潮流,去挖塘养鱼;而在买水过程中,庄周连连碰壁,像皮球一样在衙门口被踢来踢去。此种悲哀与无奈,使作品形象更加生动传神,入木三分。再如:通告上的字体;办事员的西装笔挺;女秘书的洋腔洋调和吴主任经久不息的笑容及圆滑应对等细节描写不仅勾勒出人物的个性化特征,使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语言幽默峭拔,现实感和讽刺性强。

《剃光头发微》,体现了语言讽刺与幽默。例如,(1)“‘乡下佬’是不是只配剃光头,以及什么模样的人才配剃平头,这问题是够深奥的,我答不上来。”这不是问题的“深奥”,作者故意这样说,表示对不让“乡下佬”剃平头的不满。(2)“……但要我‘小心求证’却求不到。这很抱歉,胡适博士的考据方法只能学到一半。”简单的剃头实在挖掘不出什么新意来,作者借自谦之辞讽刺了那些手握剃头刀随意决定剃与不剃的人。(3)“如果有权就想弄权,就想顺着自己的意思胡来,那么,至少要在‘读者来信’栏里让他亮亮相,直到像剃光头那样地把他剃下去,这才叫做‘试看剃头者,人亦剃其头’。”幽默、形象地表达了对这种滥用职权、随意弄权的人的奚落、不满与指斥。辛辣嘲讽,爱憎分明。

(发表于《考试》)

最新文艺随笔的特点

文艺随笔的特点 文艺随笔的特点【第一篇】:文艺随笔特点 著名文艺理论家刘锡庆在《散文新思维?“随笔”随谈》中认为“随笔”和散文有明显的区别: “随笔”主“理”,是说理的,呈“讲谈”色彩,较为冷静;而散文主“情”,是抒情的,呈“自白”色彩,较为热烈。 “随笔”面向人生,咀嚼人生况味,重哲理感悟;而散文面向内心,剖露人性奥秘,重生命体验。 “随笔”讲求文化品位,读之能增人智慧,令人玩味不尽;而散文崇尚“人性”深度,读之能开启性灵,使人净化灵魂。 随笔按题材与内容可分为文艺随笔、思想随笔、国际随笔等,其中文艺随笔与思想随笔最为常见。文艺随笔是一种以文学艺术领域的某些现象、观念、理论为写作对象,或展示作者对作品的独到感受,或表达某种新的见解,或谈论某种独特的美学价值,或阐明某种思想意义的随笔。现在也有些文艺随笔重在描述对文学的印象感受,并不注重对知识的阐述,其可读性强。另外,文化随笔是文艺随笔中的常见类型。人们常说的文艺随笔,往往指的就是文化随笔。这类随笔往往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旁征博引,注重知识的丰富性 文艺随笔往往是针对文学艺术领域中的某些现象、观念等发表的感受、见解、体会等。它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擅长旁征博引,注重知识的丰富性。虽说文艺随笔也阐明道理,但它并不像规范

的议论文那样,特别注重逻辑和理论论证,而是更多地关注所选材料的丰富性与趣味性,在旁征博引与娓娓而谈中自然地引出对某种观点和哲理的议论,或阐明某种知识与道理等。例如《咬文嚼字》一文在阐述“咬文嚼字”的好处时,就列举了郭沫若修改“你是”为“你这”、《史记》李广射虎一段中的三个“石”字用得好、贾岛“推敲”的实例等,可谓旁征博引,材料丰富。 2、笔调轻松,注重行文的理趣性 文艺随笔往往语言庄谐皆具,笔调轻松活泼,常在生动的述说、形象的描绘或巧妙的比喻中营造富有诗意的境界,从而寓抽象的道理于具体可感的图画之中,进而避免行文中枯燥的说理和严谨的论证,使文章在轻松诙谐之中不失理趣。例如林庚的《说“木叶”》,作者为了阐述“木叶”的意象,就在引用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树叶”和“木叶”,指出“树叶”给人枝繁叶茂、浓阴匝地的感觉;而“木叶”则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甚至还仿佛让人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落木”,则比“木叶”更显空阔,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来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其中道理的阐述,毫不做作与牵强,在优美诗句引用的基础上作对比启发,一路带领读者体味其中蕴涵着的细微差别与耐人寻味的理趣。 3、思想深刻,注重见解的独特性 随笔大多是作者在阅读中确有所感、实有所得而信手写的文字。因此,这类文章往往蕴涵了作者独特的见解与深刻的思想。

鲁迅的杂文的特点

鲁迅的杂文的特点 鲁迅的杂文是有极强烈的战斗性的,这种战斗性借助于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强烈的艺术魅力而表现出来,它是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通过具体材料的和谐统一。鲁迅说,杂文必须“生动,泼辣,有益,而且也能移人情。”①又说:杂文必须“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但自然,它也能给人愉快和休息”②。鲁迅总是在首先强调杂文的思想性、战斗性的同时,也强调它的艺术感染力,强调它必须通过生活的形象和语言的魅力给读者以艺术的享受。自然,它给人的愉快和休息,决不是抚慰和麻痹,而“是休养,是劳作和战斗之前的准备”,它是统一于战斗也是为了战斗的。所以这跟艺术至上主义者强调的所谓艺术,存在着根本的区别。鲁迅对杂文提出了卓越的观点,这是他长期的创作实践的概括,他的全部杂文完美地体现了这些观点。下面,我们将着重分析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色和表现方法。杂文是政论的一种艺术的表现,它要求一种逻辑力量。但鲁迅的杂文却具有高度的说服力,长篇的论证严密,短篇的一针见血,都能在有限的篇幅里,把道理说得清楚、充分、深刻。这是因为它总是在最要害的地方揭示问题的本质,表现出鲜明、肯定、无可反驳的逻辑力量。这是鲁迅杂文的一个首要的特征。鲁迅杂文的论辩的过程,它的达到结论的过程,常常是集中力量揭露事物本身的内在矛盾,使问题得到异常彻底的解决。毛泽东同志说:“分析的方法就是辩证的方法。所谓分析,就是分析事物的矛盾。”①鲁迅正是擅长这种分析的高手,因此他的论辩就能制强敌于死命。如梁实秋曾经狡称自己不知道“主子是谁”,说他不是资本家的走狗。鲁迅从阶级论的思想出发,深刻地认识走狗行为的实质,是为整个阶级效劳的,而不是为个别的资本家,所以梁实秋不知“主子是谁”的哀鸣,正是一个可以抓取的要害。他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正是…资本家的走狗?的活写真。凡走狗,虽或为一个资本家所豢养,其实是属于所有的资本家的,所以他遇见所有的阔人都驯良,遇见所有的穷人都狂吠。……即使无人豢养,饿得精瘦,……但还是遇见所有的阔人都驯良,遇见所有的穷人都狂吠的,不过这时他就愈不明白谁是主子了。”梁实秋既然不知道“主子是谁”,那是属于“丧家的”“资本家的走狗”了。鲁迅思想的深刻性,还在于他发现梁实秋这条“文艺”走狗,在论战中已经理屈词穷,只能借国民党的反动暴力,以济其“文艺批评”之穷,所以,“就还得在…走狗?之上,加上一个形容字:…乏?。”②又如,有人曾比较“这一个学生或是那一个学生”和“此生或彼生”两个句子,证明文言简明“省力”,优于白话。鲁迅即以同一例子反驳说:此生或彼生“至少还可以有两种解释:一,这一个秀才或是那一个秀才(生员);二,这一世或是未来的别一世。”因此白话虽然用字较多,但意思准确,一看就清楚,“其省力为何如?”①事物的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有时它就是一种生活现象,为人们所耳闻目见,但不为人们所重视。鲁迅善于捕捉这种现象,加以点染、剖析,使它格外鲜明,引人注意。比方,有这么一种人,天天口里说着白话,运用自如,并不觉得鄙俗可笑,现在却以“白话鄙俚浅陋,不值识者一晒”为理由,来反对白话文。这本来就是一种矛盾的现象,鲁迅把它写出来,加以描绘,提高,立刻显出这种人的真面目:“现在的屠杀者”。因为他们不要现在,却抱住僵尸呻吟。有些人对国民党的不抵抗主义不置一词,却拼命在少年刊物上宣传岳飞、文天祥的故事。鲁迅抓住这个矛盾,尖锐地指出,这两位对于少年未免迂远一点,因为大敌正当头。“我疑心那些故事,原是为办给大人老爷们看的刊物而作的文字,不知怎么一来,却错登在少年读物上面了”②。并以“登错的文章”作为题目,有力地讽刺了这种现象。矛盾的社会现象,有时并不集中在一个事物上,而是以分散的形式表现出来,很容易为人们所忽视,这就特别需要作家的集中和概括。鲁迅善于发现这种现象,从它们的对照中来揭露社会生活的矛盾。在《不知肉味和不知水味》里,他概括了两种对立的现象。一方面是统治者在宣扬孔教,演奏孔子听了“三月不知肉味”的韶乐,

三种文体(文章文体)的学习(精选.)

三种文体(文章文体)的学习 一记叙文 定义:记叙文是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形式。 知识点: 1.记叙文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记叙文的人称:第一人称(真实可信)、第二人称(更加亲切)和第三人称(更加广泛)。 3.记叙文的线索:1.人线2.物线3.情线4.事线5.时线6.地线 4.记叙文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分叙(平叙)。 5.记叙文的划分按事件的发展过程、空间转换、内容变化、人物、场景变化、感情变化、表达方式的变换来划分。 6.记叙文的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环境等或正面,侧面、细节)、议论、抒情、说明等。 7.记叙文的语言的特点:形象,生动,具体。 8.记叙文的表现手法:描写、衬托、渲染、对比、伏笔、铺垫、象征、比喻、以小见大、欲扬先抑、借景抒情、卒章显志、托物言志等。 二说明文 定义: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体裁。它通过对实体事物科学地解说,对客观事物做出说明或对抽象事理的阐释,使人们对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种类、成因、功能、关系或对事理的概念、特点、来源、演变、异同等能有科学的认识,从而获得有关的知识。 知识点:1。说明文分类 2.说明文顺序: 3.说明文语言特点 4.说明文说明方法:

举例子:使文章更加具体,更有说服力,更客观地说明了事物。使比较抽象,复杂的事情或事物变得通俗使之浅显易懂,让人信服。举例子必须让人觉得有真实感。 打比方: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形状特点,增强说明 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说明文中的打比方,同修辞方法中的比喻是一致的。用这个方法,可以把抽象复杂的事物说得浅显易懂,具体生动。不同的是,比喻修辞有明喻、暗喻、和借喻,而说明多用明喻和暗喻,借喻则不宜使用。(打了……比方,体现了事物的……特点) 下定义: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叫下定义。从而更科学、 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下定义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是科技说明文常用的方法。甲是乙,乙是甲。使读者对概念有确切的了解。 画图表:为了把复杂的事物说清楚,还可以采用画图表的方法,来弥补单用文字表达的缺欠,对有些事物解说更直接、更具体。使读者直观,一目了然地了解事物的特征。 作诠释:诠释法又称作诠释。从一个侧面,就事物的某一个特点做些解释,这种方法叫作诠释。(具体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便于读者理解。) 作比较1、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 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2、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形状特点。 摹状貌:为了使被说明对象更具体、生动,可以进行状貌摹写,这种说明方法叫摹状貌。 引用说明:有力说明,并引资料说明。引资料的范围很广,可以是经典著作、名家名言、 公式定律、典故谚语、文献、诗词、歌谣、传说等进行说明。引资料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 分类别:将被说明的对象,有序地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这种说明方法,叫分类别。帮助读者掌握特征,头绪分明。

文体特点

文体特点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叙事性文学体裁。 塑造人物形象、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是小说的基本特征,被称为小说三要素。 考点透析 ?根据《考纲》规定,文学类文本阅读从三个不同的能力层级考查学生,考点分三大类,共八个考点。 ?高考命题人设题问题离不开小说“三要素”,考生需要知道的是,环境、情节常常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塑造人物形象又是为了表达主题的。 1.分析综合 C (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分析文章的结构就是弄清文章的段落层次、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问题,把握行文思路。概括作品主题考查的是对具体内容的概括能力。 ?小说的三要素,文体特征是阅读解题必须思考的因素。 ?《考纲》所说的表现手法是指还包括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在内的艺术手法,主要考查其表达效果。 2.鉴赏评价 D (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2)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3)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16) “重要语句”通常指:①结构比较复杂,对理解文章有影响的语句;②即人们常说的“文眼”、中心句、总结句、过渡句等;③内涵较为丰富的语句。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就是分析这一类语句的修辞作用。(20、22、25、27) 欣赏形象通常指通过什么手法刻画了什么形象,通过什么形象抒发了什么情感。作品的内涵,通常是指作品中表现出来的观点、思想感情倾向。 3.探究 F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2)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文学经典往往是时代精神的折射,民族精神的体现,甚至通向全人类的普遍文化心理。文学形象具有包孕性,这就使得文学作品呈现出多层次的丰富意蕴,读者视角在历史、哲学和审美三个层面的转换,往往可以发现新意蕴。 ?个性化阅读就是要求考生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探究文学作品的丰富意蕴。 ? 第一遍通读文本 何人?主人公是谁? 何事?情节 何理?反映了怎样的社会问题。 人物形象(3、4、8、14、16、20、27、31、32) ?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刻画人物、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

广告的文体特点及其翻译

广告的文体特点及其翻译 摘要:英汉广告在遣词造句以及修辞上既表现出相似性又存在着差别,因此,在翻译广告时,应根据具体广告的不同特点,采用灵活的译法,译成符合目的语读者审美习惯和审美需要的广告,以促进产品的销售。 关键词:广告;文体特点;翻译 Abstract :There ar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advertisement in English and that in Chinese concerning their language and rhetorical devices. Therefore ,in t ranslating advertisement ,we have to choose anappropriate approach to make the t ranslation suitable for the target language readership and promote theselling of product . Key words :advertisement ;stylistic features ;t ranslation 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和进出口贸易的日益兴盛,中英文广告的翻译显得越来越重要。广告翻译不仅同产品信誉、销售规模和经济效益息息相关,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素质[1 ] (P26) 本文拟从广告的文体特点着手,从文化的角度探讨如何在广告翻译中实现在功能对等的基础上的等效。 一、遣词造句简洁典雅 一般来说,英文广告词的句子比较简短,讲求利落有力,大量使用省略句、祈使句及破折句,忌讳用结构复杂的长句,行文口语化强。英语广告用词多具有通俗语体色彩,且词语多含有积极意义,行文构句多使用单音节词(monosyllables) 和合成词, [2 ] (P41) 如have , see , buy , come , get , make , give ,keep ,great ,rich ,f resh ,new ,crisp ,top - quality ,economy - size ,brand - new ,home - made ,f resh- tasting ,first - class , record - breaking 等。除此之外, 一些创新词、杜撰词( coinages) 和外来词(foreign loans) 也颇为常见,如sunkissed ,eggsactly ,timex , kleenex ,playtex , kash , karry 等。另外, 为了让读者对所宣传的产品有一个良好的印象, 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最高级也常常在广告语篇中出现,如 best ,better ,milder ,hottest ,plushest , softest 等。这些词语简单易识,新奇醒目,构成了广告语言的主体。 汉语广告习惯上则偏重使用“四字格“词组, 包括成语与非成语,来达到精练语言( refined language) 的目的。另外汉语广告常常选择顶级词语作为自己的语言材料。事实上,现代汉语广告已拥有了一套几乎是自己专用的顶级语汇系统。这个系统除了包括直接表示“第一”、“极至”意义的“最”、“更”、“超”、“大”、“新”、“独”、“全”、“王”、“霸”等词语外,还有隐含“第一”与“极致”意义的其他词语被大量收编,如品质超群、领袖风范、卓越不凡、无出其右、空调专家、搬运权威、销售冠军、精心杰作、聚天地精华、唯一推荐、领先潮流、超值享受、尽显风流等等。这些丰富的语汇材料, 使汉语的广告语言区别于任何文体,显示出独特的夸饰风格。当然汉语广告相对于英文广告来说,主要特点是更显典雅简洁,文质气重。“四字格”(four - character phrase - ology) 词组是汉语特有的表达法,上面所列举的顶级词汇中,有许多都是“四字格”词组,

鲁迅杂文的特点

鲁迅杂文的特点 鲁迅的杂文是有极强烈的战斗性的,这种战斗性借助于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强烈的艺术魅力而表现出来,它是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通过具体材料的和谐统一。鲁迅说,杂文必须“生动,泼辣,有益,而且也能移人情。”①又说:杂文必须“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但自然,它也能给人愉快和休息”②。鲁迅总是在首先强调杂文的思想性、战斗性的同时,也强调它的艺术感染力,强调它必须通过生活的形象和语言的魅力给读者以艺术的享受。自然,它给人的愉快和休息,决不是抚慰和麻痹,而“是休养,是劳作和战斗之前的准备”,它是统一于战斗也是为了战斗的。所以这跟艺术至上主义者强调的所谓艺术,存在着根本的区别。鲁迅对杂文提出了卓越的观点,这是他长期的创作实践的概括,他的全部杂文完美地体现了这些观点。下面,我们将着重分析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色和表现方法。 杂文是政论的一种艺术的表现,它要求一种逻辑力量。但鲁迅的杂文却具有高度的说服力,长篇的论证严密,短篇的一针见血,都能在有限的篇幅里,把道理说得清楚、充分、深刻。这是因为它总是在最要害的地方揭示问题的本质,表现出鲜明、肯定、无可反驳的逻辑力量。这是鲁迅杂文的一个首要的特征。 鲁迅杂文的论辩的过程,它的达到结论的过程,常常是集中力量揭露事物本身的内在矛盾,使问题得到异常彻底的解决。毛泽东同志说:“分析的方法就是辩证的方法。所谓分析,就是分析事物的矛盾。”①鲁迅正是擅长这种分析的高手,因此他的论辩就能制强敌于死命。如梁实秋曾经狡称自己不知道“主子是谁”,说他不是资本家的走狗。鲁迅从阶级论的思想出发,深刻地认识走狗行为的实质,是为整个阶级效劳的,而不是为个别的资本家,所以梁实秋不知“主子是谁”的哀鸣,正是一个可以抓取的要害。他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正是…资本家的走狗?的活写真。凡走狗,虽或为一个资本家所豢养,其实是属于所有的资本家的,所以他遇见所有的阔人都驯良,遇见所有的穷人都狂吠。……即使无人豢养,饿得精瘦,……但还是遇见所有的阔人都驯良,遇见所有的穷人都狂吠的,不过这时他就愈不明白谁是主子了。”梁实秋既然不知道“主子是谁”,那是属于“丧家的”“资本家的走狗”了。鲁迅思想的深刻性,还在于他发现梁实秋这条“文艺”走狗,在论战中已经理屈词穷,只能借国民党的反动暴力,以济其“文艺批评”之穷,所以,“就还得在…走狗?之上,加上一个形容字:…乏?。”②又如,有人曾比较“这一个学生或是那一个学生”和“此生或彼生”两个句子,证明文言简明“省力”,优于白话。鲁迅即以同一例子反驳说:此生或彼生“至少还可以有两种解释:一,这一个秀才或是那一个秀才(生员);二,这一世或是未来的别一世。”因此白话虽然用字较多,但意思准确,一看就清楚,“其省力为何如?”① 事物的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有时它就是一种生活现象,为人们所耳闻目见,但不为人们所重视。鲁迅善于捕捉这种现象,加以点染、剖析,使它格外鲜明,引人注意。比方,有这么一种人,天天口里说着白话,运用自如,并不觉得鄙俗可笑,现在却以“白话鄙俚浅陋,不值识者一晒”为理由,来反对白话文。这本来就是一种矛盾的现象,鲁迅把它写出来,加以描绘,提高,立刻显出这种人的真面目:“现在的屠杀者”。因为他们不要现在,却抱住僵尸呻吟。有些人对国民党的不抵抗主义不置一词,却拼命在少年刊物上宣传岳飞、文天祥的故事。鲁迅抓住这个矛盾,尖锐地指出,这两位对于少年未免迂远一点,因为大敌正当头。“我疑心那些故事,原是为办给大人老爷们看的刊物而作的文字,不知怎么一来,却错登在少年读物上面了”②。并以“登错的文章”作为题目,有力地讽刺了这种现象。矛盾的社会现象,有时并不集中在一个事物上,而是以分散的形式表现出来,很容易为人们所忽视,这就特别需要作家的集中和概括。鲁迅善于发现这种现象,从它们的对照中来揭露社会生活的矛盾。在《不知肉味和不知水味》里,他概括了两种对立的现象。一方面是统治者在宣扬孔教,

文言文常见的文体及其特点

文言文常见的文体及其特点 文体,指文章的体裁、类别。文体划分的标准主要是从文章的语言形式、文章的内容、文章的应用范围等三方面考虑的。就语言形式而言,古代文体可以分为韵文、骈文、散文三个大类。 押韵的:韵文,如《诗经》《楚辞》各各代诗歌 古代文体骈文(四六文):讲平仄、对仗,句式一般四六对仗《朱元思书》 不押韵:广义的:可分史传文、议论文、杂记文、应用文 散文 狭义的:指文学体裁的一种 韵文和骈文、散文的区别在于押韵不押韵,韵文是押韵的,如《诗经》、《楚辞》以及各个时代的诗歌。另外,用于规戒的箴铭一类文章也押韵,属韵文,如刘禹锡的《陋室铭》。骈文和散文是不押韵的,两者的区分是前者讲求平仄、对仗,在句式上一般都是四六对仗(所以骈文也叫“四六”文),如吴均的《与朱元思书》就是骈文,散文没有这些规定。散文这个概念很广泛,凡韵文、骈文以外的文章,都可以称之为散文。唐宋人把骈文叫做“时文”,把散文叫做“古文”。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倡导的古文运动,从文体而言,就是反对骈文而提倡散文。散文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散文是指一般非韵文的作品,狭义的散文是指文学体裁的一种。我们讲古代散文用的是广义散文这一概念。古代散文可分为史传文、议论文、杂记文、应用文等四类。下面分别介绍这四类散文的特点。 一史传文 史传文也叫历史散文。 按内容跨度分:通史、断代史 按编写体例分:主要有三种。 (一)编年体 这种体裁的历史散文的主要特点是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相关的历史事件。编年体历史散文以《左传》(《春秋》第一部,《左传》第一部词详备)和《资治通鉴》(全书294卷,约300多万字)影响最大。我们学过的《殽之战》《赤壁之战》就是这种文体,但对人物生平、典章制度、历史事件,难详其原委。(二)纪传体 这种体裁的历史散文的主要特点是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纪传体的创始人是司马迁,他的《史记》就是以本纪、世家、列传为主要内容的。我们通常所说的二十四史都是这种体裁。《汉书》120卷,80万字。我们学过的《鸿门宴》《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海瑞传》都是这种体裁。上面说的二十四史是官修的国史,还有私人写的人物传纪也属于这种体裁,例如我们学过的《左忠毅公逸事》。但同一事件,散在数篇,阅读困难。 纪传体史传文对小说、故事等文学形式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如六朝的志怪小说、唐宋传奇以及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等深受《史记》的影响。我们学过的《柳毅传》《促织》就是这种文学作品。 (三)纪事本末体 这种体裁首创于南宋时期的袁枢。弥补不足,类章回小说,更易流行。袁枢根据《资治通鉴》所提供的材料(喜读《资》,“苦其浩博”,将其1360余年事,按历史年代顺序编为239个专题),写了一部《通鉴纪事本末》,把1300多年的历史,归纳为230多个专题。它的特点是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如“三家分晋”、“秦并六国”、“高帝灭楚”、“匈奴和亲”等。 (四)国别休:《国语》《战国策》按国记述。 二论说文 论说文是阐明事物道理的文章。它要求有明确的论点,有可信的论据,有严密的论证。政论、文论、史论、学术论文等都属于论说文。 春秋战国时期,论说文已经发展到了相当完备的阶段。所谓“诸子百家”都属于论说文的范围。当时的论说散文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语录,如《论语》、《孟子》主要是记录孔子、孟子平常的言论。这种论说文基本上没有完整的篇章结构,每篇的题目并不等于论题,与文章的内容没有什么内在的联系。如《论语》第一篇“学而”即取第一句话“子曰:‘学而时习之’”中的“学而”两个字,与全篇内容无关。另一种是论文集,如《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我们学过这些集子里的文章,这些文章都有正式的题目,每一篇文章有明确的主题,文章的结构、层次、开头结尾都很讲究。

初中常见四种文体

初中常见四种文体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初中常见四种文体 (一)、记叙文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二)1、记叙文的分类 (三)(1)从内容及表达方式分: (四)①简单记叙文 (五)②复杂记叙文 (六)(2)从写作对象的不同分: (七)①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 (八)②以叙事为主的记叙文 (九)③以写景为主的记叙文: (十)④以状物为主的记叙文 (十一)(二)、说明文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介绍或解释事物的状态、性质、构造、功能、制作方法、发展过程和事理的成因、功过的一种文体。 (十二)1、说明文的分类 (十三)从说明对象(内容)分 (十四)①实体 (十五)② (十六)③ (十七)从语言表达方式分 (十八)①平实说明文 (十九)②文艺性说明文 (二十)2、说明文的特点 (二十一)(1)内容上具有高度的科学性

(二十二)(2)结构上具有清晰的条理性 (二十三)(3)语言上具有严密的准确性 (二十四)(三)议论文以议论为主要方式,通过事实、摆道理,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 (二十五)(1)、议论文的分类 (二十六)按内容目的分:①一般性政论文 ②评论 ③杂文(随笔、杂谈、笔记) ④读后感 按分:①立论文 ② (四)小说以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为中心,叙述具体的故事情节为线索,描叙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为依托,揭示人物思想性格,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体。 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 主要了解各部分的基本内容及理解、分析小说情节的方法、技巧。 开端交代背景,铺垫下文。 发展刻画人物,反映性格。 高潮表现冲突,揭示主题。 结局深化主题,留下思考。 (五)散文是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深入挖掘其中的内涵、哲理,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的一种文体。 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1、取材自由:写人,记事,绘景,状物 2、表现手法灵活多样:象征、衬托、对比、 3、表达方式不拘一格:往往以抒情为主,把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融为一炉。 神聚:主题集中鲜明 散文的分类 (1)抒情散文(2)记叙散文(3)议论散文 常见的艺术表现手法 象征衬托对比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咏物寄情托物言志寓理于事融情于事先抑后扬以小见大

公文文体翻译特点

一、公文的文体特点及翻译 (一)公文的文体特点 公文主要包括政府发布的各种公告、宣言、声明、规章法令、通告、启示和各类法律文件。其文体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措词准确。发布公文的目的一般在于解释或阐明公文发布者的立场、观点或政策、措施,因此公文在措词上必须准确明晰,切忌模棱两可或含糊晦涩。 2)用词正式,且多古体词。公文作为政府或职能部门所发布的文章,需具有其权威性、规范性。因此在用词上一般较为正式,并且不排除使用一些较为古雅的词(如hereinafter, hereof, herewith等等)。 3)普通词多有特定意义。许多普通的词在公文体中常常具有其特定的意义。如allowance一词通常指"允许"、"津贴",而在经贸合同中则多指"折扣"。 4)长句、复杂句较多。公文体为使其逻辑严谨,表意准确,在句法上常常叠床架屋,以至使得句式有时显得臃肿迟滞,同时句子的长度也大为增加。 (二)公文的翻译 翻译公文首先要注意公文特有的形式,包括格式、体例等。对已模式化、程式化的格式译者决不应随便更改。其次,译者应透彻理解原文,特别是要正确把握原文词义,认清一些common words在公文中特有的含义。再次,在措词上必须使译文的语体与原文相适应。一般说来,英语公文翻译通常应使用正式书面语体,并酌情使用某些文言连词或虚词。最后,公文翻译中要注意长句的处理。要在理清句意和各部分之间逻辑关系的前提下恰当使用切分法或语序调整法,以使译文通畅、自然、地道。 二、商贸函电的文体特点及翻译 (一)商贸函电的文体特点 商贸函电指经济贸易活动中的各类信函、电报、电传等。其文体特征主要有: 1)措词简洁明了。为使表达明晰,商贸函电在措词上力求简明扼要,不太讲究修饰。 2)用语正式庄重。正式庄重的语言常常显得诚恳、自然、有礼貌,因此常用于商贸函电中。

小度写范文杂文属于] 杂文属于什么性散文-杂文属于叙事性散文吗模板

杂文属于[] 杂文属于什么性散文|杂文属于叙事性散文吗 杂文属于什么瓜告小优介于j沂间与小说之。 -IJ,仁归限到底)威于小说;妆文诗介干收文与诗歌之问,但归们刮底嫣丁”Z\勺范畴。 杂文介于。 坟文与议论文之问,它属于什么呢?一个时朋以来,人们几乎无一问外地把杂文看作文学作品———-敝文,认为“现代敞义巾,凡侧呕于议论说棋而又吠n8{R生动门6悍灵活,或具有风趣幽默特点的,统称;片杂文”①叫玫义的种类就其表现形式来说,可以分作抒灼、沦说、叙述三类,而这三类之中又包含了多种多柞的具体样式,其巾占煞比较突出地位的是小R;文、杂文、报告文学付1传记义学”③。 但是,朵文是文艺件的让会沦文,这是人们所公认的定义,既然有“沦文”这个占卫要地位灼因素,怎能让它上属于文学呢?于足又1””二L了一些“。 -卜rJ”的提法,说杂文“兼有改沦、文艺两种因素,双。 ‘J以归入议沦文,又叶加入文学作兄的行列”③。 又有人说,“杂文的实质兄议论,。 卜亡它又属于文学作品”④。 但是,杂文们佩干什么? 杂文属于叙事性散文吗杂文(essay)杂体文章。 狭义的杂文指现代散文中以议论和批评为主而又具有文学意味的一种文体。 是随感录、短评、杂说、闲话、漫谈、讽刺小品、幽默小品、知识小品、文艺政论等文体的总称。中国现代杂文产生于五四文学革命中,最初以“随感录”的名称出现在《新青年》杂志上。 20年代已有可观的成就,进而在30、40年代风靡文坛。 在这以后时起时落,80年代又兴盛起来。 杂文以广泛的社会批评、文明批评为基本内容,带有强烈的理性批判精神和思想启蒙色彩。 在艺术上普遍追求说理的形象化和抒情化,一般有较鲜明的讽刺、幽默的喜剧色彩和机智、论辩的哲理品格,有着警世、审丑、益智、移情的多重功能。 鲁迅是中国杰出的杂文作家,他把杂文推到高度成熟的境地。 此外,周作人、林语堂、瞿秋白、郭沫若、茅盾、徐懋庸、唐弢、聂绀弩、夏衍、巴人、邓拓、林放等人,是中国各个时期较有代表性的杂文作家。 杂文是短小的文艺性社会评论。 它既是说理的,又具有文学的因素。 它短小精悍,以幽默、讽刺的文笔,鞭挞丑恶,针砭时弊,求索真理,剖析人生。 好的杂文,被誉为“匕首”或“投枪”。 阅读杂文,要联系时代背景,领悟形象的阐述中所蕴涵的道理,品味言外之意,感受寓庄于谐的情趣,还要细心揣摩生动、诙谐、犀利的语言。 杂文的由来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提出“杂文”这个概念,并把它当作一种独立的文体的人,是南朝(梁)文艺理论家刘勰。 他在《文心雕龙》中专门写了题名“杂文”的一章。 他一方面总结前人的杂文创作情况,并总括其名为“杂文”,另一方面又历述秦汉以来杂文有三类,以泉玉的《答楚王问》、枚乘的《七发》、扬雄的《连珠》等为最早的代表作。 但事实上早在先秦散文兴起之时,杂文也已随之出现。 秦诸子百家的文章,实际上就是杂文。 后来,杂文又有新的发展。 唐代韩愈的《杂说》、柳宗元的《桐叶封弟辨》、晚唐皮日休、陆龟蒙、罗隐等的杂文,明代刘基

从《夏三虫》浅析鲁迅杂文的形象性

从《夏三虫》浅析鲁迅杂文的形象性 作为鲁迅文学创作的重要部分,其杂文凭借着高度的说服力,严密的论证,一针见血的观点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有限的篇幅里,鲁迅成功地将道理说得清楚、充分、深刻。《夏三虫》作为鲁迅《华盖集》之中收录一篇杂文,鲜明地体现出了鲁迅杂文创作后半期的艺术特色,其形象性特征更是成为了此篇文章的重要特点。 相比于同时期的杂文不同,鲁迅杂文更加偏重于逻辑说理,通过形象化手法将原本苦涩的逻辑道理变得盎然有趣,更让不少读者在短小精干的文章之中品位出了杂文的精髓所在。具体而言,鲁迅杂文的形象性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为语言的形象化,其次为鲜明的形象塑造,在《夏三虫》之中体现的尤为明显. 一、语言的形象化 鲁迅杂文的形象性,跟其形象化的语言无法分开。相比于一般的文章,鲁迅的杂文在更加短小的篇幅之中融入了更多的道理,因此形象化的语言是鲁迅杂文能够顺利传达其内涵含义的关键所在。通览《夏三虫》不论是字、词、短语、单句、叠句,以至整段文字乃至整篇文章,都使用了形象化的语言。为了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出蚤、蚊、蝇的特征,从而表达其所代表的三类人的丑恶嘴脸,鲁迅用形象化的语言,让人们一读便懂,一读便能够清晰地了解其文字背后的嘲讽含义。这样的例子在《夏三虫》的文章之中,可谓是触目皆是。如,“跳蚤的来吮血,虽然可恶,而一声不响地就是一口,何等直截爽快。”“蚊子便不然了,一针叮进皮肤,自然还可以算得有点彻底的,但当未叮之前,要哼哼地发一篇大议论,却使人觉得讨厌。”这样具有着拟人、比喻等手法在内的形象化语言描写,让人们仿佛看见一个个资产阶级帮闲派和帝国主义分子化身成为了一只只丑陋而又全然不自知的虫子。也唯有这种形象化的语言才能够使得使读者读文字,如见其人,如睹其物,如临其景,让人们通过品读跳蚤喝血时的样子,来联想帝国主义分子那毫无掩饰的丑恶行径,以及资产阶级帮闲派的虚伪嘴脸,而这也正是鲁迅杂文的魅力所在。 由于鲁迅的杂文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哲理,这些晦涩难懂的哲理如果直接以语言的形式来呈现则不仅读者了了,同时也无法将这种哲理背后的深意表达清晰。在《夏三虫》之中,鲁迅所想要表达的“一些丑恶之人,画皮在身,乖张做怪,

文体特点

文体特点

文体特点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叙事性文学体裁。 塑造人物形象、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是小说的基本特征,被称为小说三要素。 考点透析 ?根据《考纲》规定,文学类文本阅读从三个 不同的能力层级考查学生,考点分三大类, 共八个考点。 ?高考命题人设题问题离不开小说“三要素”, 考生需要知道的是,环境、情节常常是为塑 造人物服务的,塑造人物形象又是为了表达 主题的。 1.分析综合 C (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分析文章的结构就是弄清文章的段落层次、 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问题,把握行文思路。 概括作品主题考查的是对具体内容的概括 能力。

?小说的三要素,文体特征是阅读解题必须思 考的因素。 ?《考纲》所说的表现手法是指还包括修辞手 法、表达方式在内的艺术手法,主要考查其 表达效果。 2.鉴赏评价 D (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2)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3)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16) ?“重要语句”通常指:①结构比较复杂,对理 解文章有影响的语句;②即人们常说的“文 眼”、中心句、总结句、过渡句等;③内涵 较为丰富的语句。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就是分析这一类语句的修辞作用。(20、22、 25、27) ?欣赏形象通常指通过什么手法刻画了什么 形象,通过什么形象抒发了什么情感。作品 的内涵,通常是指作品中表现出来的观点、 思想感情倾向。

3.探究 F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2)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文学经典往往是时代精神的折射,民族精神 的体现,甚至通向全人类的普遍文化心理。 文学形象具有包孕性,这就使得文学作品呈 现出多层次的丰富意蕴,读者视角在历史、 哲学和审美三个层面的转换,往往可以发现 新意蕴。 ?个性化阅读就是要求考生充分调动自己的 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探究文学作品的丰富 意蕴。 ? 第一遍通读文本 何人?主人公是谁? 何事?情节 何理?反映了怎样的社会问题。 人物形象(3、4、8、14、16、20、27、31、32)?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刻画人物、塑造典

广告文体的特点与翻译解析

广告文体的特点与翻译 All you can eat rest stop. Special Poster for "Oldtimer", a big Austrian chain for motorway rest stops. 奥地利的连锁高速公路饭馆 在当今信息时代,广告几乎无处不有无所不在。事实上,广告已成为现代生活的重要信息来源,成为人们生活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了成功地实现广告功能,即传播信息功能,劝说功能,塑造形象功能,刺激消费功能,广告作者总是特别注意修辞,总是狠下功夫巧妙地运用各种修辞手段(rhetorical devices),创造出精辟独到、生动形象、效果非凡的广告词,尤其是广告标语。 广告的功能与作用 ?吸引力(attractive --- catch the reader’s attention) ?创造力(creative --- project an image) ?说服力(persuasive --- urge the reader to act) ?影响力(impressive --- produce an impact) 一、广告的词汇特点 1.形容词及其比较级、最高级的使用More Use of Adjectives ?Example 1: ?For the first time, there’s a remarkable gel that can give your hair any look you want --- sleeker, fuller, straighter, curlier, more natural, even wet --- without a drop of alcohol or oil. ?一种前所未有、不同寻常的发乳问世了。它可以使您的头发随心所愿—更光滑,更丰茂,更平直,更卷曲,更自然,甚至保持湿度—却不含一滴酒精或油脂。 2. 创造新词、怪词以引起新奇感Originality in Spelling Example 2: ?TWOGETHER The ultimate all inclusive one price sunkissed holiday. 两人共度一个阳光灿烂的假日,一切费用均包括在单人价格之内。 3. 使用缩略词和复合词(以节省广告篇幅)Frequent Use of Abbreviations and Compounds ?Example 4: ?Where to leave your troubles when you fly JAL. 坐日航班机,一路无烦恼。

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色_杂文

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色_杂文 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色 下面是有关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色的内容: 鲁迅的杂文,无疑是他无与伦比的独创的思想天才和艺术天才的结晶。关于鲁迅杂文的思维特点,是鲁迅研究专家早就注意了的问题。徐懋庸和毛泽东曾分别指出唯物辩证法在鲁迅杂文中的出色运用;冯雪峰认为鲁迅杂文是诗与政论的结合。唐弢认为鲁迅杂文是逻辑和形象思维与具体材料和统一。我们认为更确切的说法是,鲁迅杂文是辩证的理论思维和情感形象的审美思维的完美统一。杂文精选那么鲁迅式的辩证的理论思维有些特点: 1、微观和宏观的统一。鲁迅杂文内容是极其广泛深刻的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大到整个社会,整个文明作批评对象,小到寻常的社会现象,但又以小见大,借一斑而略窥全豹,以一目而尽传精神。这种分析和综合相结合,鲁迅曾在《准风月谈•后记》中,有很好的说明:我的杂文,所写的常是一鼻、一嘴、一毛,但合起来,已几乎是或一形象的全体。 2、微观和宏观的统一。在鲁迅杂文中,有单纯的历史考察和单纯的现实解剖的出色篇章,鲁迅杂文但大多数是历史的反思和现实剖析相统一的,这是鲁迅杂文辩证的理论思维的重要特征。鲁迅这类杂文,善于从历史和现实的联系中勾画出事物发 展的历史过程,揭示出事物发展的历史规律,鲁迅的杂文,包容我们民族的整部历史,充满丰厚有历史感和深刻的历史预见性。 3、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统一。鲁迅的博识是无与伦比的。他精通自然科学中的生物学、医学、地质学,也有丰富的文学、绘、历史、哲学、宗教、道德、法律、民俗、考证等。使他的杂文在进行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时,总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地调动有关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知识。

4、破坏与建设的统一。鲁迅的杂文,是不留情面,坚忍不拔地暴露和攻打旧 社会和旧文明的匕首和投枪,充满着批判和战斗的激情。别林斯基说过:任何否定,如果要成为生动的,诗意的,廉政杂文都应当是为了理想而否定的。杂文家的鲁迅,既是尖锐的社会批评家,又是伟大的社会改革家,既是清醒的现实主义者,又是热烈的理想主义者,他杂文中的任何否定都是为了理想而否定的。因此,鲁迅的杂文是以议论为主的文学散文,是辩证的理论思维和情感形象的审美思维的互相统一和有机的融合,这一思维的根本特定,决定了鲁迅杂文带有鲜明的艺术特质:即集中表现了议论的形象化、议论的理趣化和议论的抒情化。 1、议论的形象化。鲁迅曾对自己杂文的艺术手法有一个基本的说明:我的坏处,是论时事不留面子,砭锢弊常取类型,因此,他的杂文并不局限于描写这一个具体的人与事,而使它具有历史的概括性和普通性,成为这一类人和事的图象和标本,王小波杂文这就是鲁迅所说的常取类型。这也是要求作家杂文创作时,议论要形象化。而 议论形象化的途径和方法很多,首先是借助想象、联想创造出那些带有比喻和象征性的形象和意象,如落水狗、叭儿狗、夏三虫、二丑等形象,创造的意象如黑色的染缸,小摆设等。单就叭儿狗类型形象的创造,就让人拍案叫绝,不仅在早期杂文《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一文中得到充分的刻划。而且鲁迅与形形色色的叭儿狗长期战斗中,不断地画出了其种种变幻,如每一个破衣服人走过就叫起来,其实并非都是狗主人的意旨或使嗾,比它的主人更严厉的‘叭儿狗’;即使无人豢养,饿得精疲,且介亭杂文《而已集•小杂感》变成了野狗了,但还是遇见所有的阔人都驯良,遇见所有的穷人都狂吠的丧家犬,曾经是激烈的狼,现已被驯服,失去了野性的狗,地位虽在主人之下,但总在别的统治者之上的。殖民地上的洋大人的宠犬,岌岌不可终日,《二心集•民族主义文学的任务和命运》,一有变化,它们就另换一付面目的不忠实的狗等等。《二心集•上海文

各种文章的文体特点

各种文章的文体特点,还会影响到考试的命题。一般说来,写人叙事类记叙文,往往具有写人讲究生动传神,记事追求完整波澜的特点,命题时就会主要围绕人物的刻画和实践的记叙及文章的写作特色和语言特点等方面来展开;写景状物类记叙文,往往具有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特点,命题者往往会关注文章描写的对象及其特征,所用的象征、联想、想象等表现手法和形象生动、饱含感情、富蕴哲理的语言。议论文则主要从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及重要词句的含义来命题。说明文则主要从说明的对象及其特征、说明方法、顺序、语言等方面来考查。 中考所选记叙文一般都是表现人性中的真善美,关注的都是人的精神、品质。 一、做题要领:整体把握,抓住关键语句,在文中找答案。 1、整体把握: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思想和主旨,即什么人做了什么事,作者通过这些人和事表达一种怎样的思想。 2、抓住键的语句:注意标题、开头、结尾、过渡、抒情、议论以及反复出现的句子或词。 3、文中找答案:审清题意,回读原文,确定答题范围,找出关键文字,归纳整理。(尽可 能利用原文中的关键性文字答题) 二、题型及技巧 1、题目的理解:起到线索的作用(《六个馒头》);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南通《抽打心中的 樱桃花》,概括了全文的主要内容,由物及人,形象地揭示了全文的主旨。);对文章主旨 的揭示(六个馒头凝聚了同学之间丰厚的友谊,使文章主题得以表现);有的蕴含作者的某 种情感;有的具有某种象征意义(洁白的木槿花象征了廖医生的善良与无私,象征着母亲的 善良与伟大),有的新颖别致具有吸引读者的作用(驿路梨花处处开,引用诗句,富有诗意,能吸引读者)。“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形象的点明了文章的主旨。暗喻了在逆境中顽强奋 斗的人。)眉山《拔掉那颗蛀牙》深刻含义:“蛀牙”比喻她对父母对家人的“恨”,以及自己 的自闭、沉默寡言和畸形的性格发展,警示人们无论在什么时候,对什么人,都要爱,才 能健康快乐。(题目是比喻的要还原,同时揭示出文章主旨) 2、文章内容、情节(作者的思路)的概括,作者态度、观点、情感的体会。 内容:人事(结果,注意不能写出思想感情) 事例:(注意有时还要概括出原因或特定的时间) 情节:(注意结合题目、线索、事件发展过程,《女教师的47个吻》《让铺》“我”在心里想 换铺———小女孩儿哭闹要换铺——老爷爷主动要换铺——中年军人主动让铺) 中心思想:(注意结合题目、中心句即开头、结尾、抒情和议论句)本文通过记叙(描写)…… 表达(抒发)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或赞美、歌颂了(人的某种品质、某种好的社会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