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福寿螺防治方法

福寿螺防治方法

福寿螺属于外来有害生物,是一种水生软体动物,每年4~6月和8~10月是福寿螺产卵和孵化高峰期,也是成螺以及高龄幼螺危害集中的旺盛时期,福寿螺主要危害水稻、紫云英、慈菇、甘薯、蔬菜等作物,对水稻危害尤为严重,在水稻的整个生育期都会产生危害,能够咬断水稻主蘖及有效分蘖,导致有效穗减少,造成减产20%左右。据县植保植检站5月2日在子营街道办上里社区、白泥镇下里社区调查,在有水区域的沟边、田边出现福寿螺卵块,为了更好地控制福寿螺发生危害,现将主要防治方法及措施简介如下:

一、农业防治

1、消灭越冬螺源:福寿螺主要集中在溪河渠道中和水沟低洼积水处越冬,因此,在春耕前清理稻田边水沟,清除淤泥和杂草,破坏福寿螺的越冬场所,降低越冬螺的成活率和冬后的残螺量。同时,人工拾取田间沟边福寿螺的成螺,集中压碎深埋。

2、阻断传播:在重发生区的下游片区,灌溉渠入口或者稻田进水口安装阻隔网,防止福寿螺随流水进入田间。

3、人工捕杀:在春季产卵高峰期,结合田间管理摘除田间、沟渠边卵块,带离稻田喂养鸭子或将卵块压碎。利用晒田时成螺主要集中在进排水口和秧田沟内,早晨和下午人工拾螺。人工摘除卵块,结合农时捡拾成螺,可有效控制为害。

4、人工诱杀:稻田淹水后,在稻田中插30~100厘米高竹片(木条、油菜秸秆),引诱福寿螺在竹片上集中产卵,每2~3天摘除一次卵块进行销毁,以每亩30~80根竹片为宜,靠近田边适当多插,方便卵块摘除。

二、生物防治

在沟渠和水稻移栽后,利用养鸭食螺。放鸭时间为水稻移栽后7~10天至

水稻孕穗末期,选择中小体型,鸭龄30天的免疫鸭苗,鸭苗放养密度为20~25只/亩。

三、化学防治

1、防治指标:水稻秧田期1~2头/平方米,田边卵块1个/平方米,分蘖期3~4头/平方米,卵块1~2块/平方米。

2、防治药剂:10%蜗狙颗粒剂、6%密达杀螺颗粒剂、50%杀螺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70%杀螺胺可湿性粉剂、70%贝螺杀粉剂、45%三苯基乙酸锡可湿性粉剂等。

3、施药时期:移栽时施药,如螺害严重隔10天再施药1次。

4、施药方法:①10%蜗狙颗粒剂每亩500克,田间均匀撒施或者拌细土5~10公斤撒施。②6%密达杀螺颗粒剂每亩500克或70%贝螺杀粉剂50克,田间均匀撒施或者拌细土10公斤撒施。③70%杀螺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每亩60克兑水20公斤喷雾。

5、注意事项:①施药时田间水层1~3厘米,保水7天。②施药后24小时以内下大雨就需要补施1次。③杀螺剂对鱼类有毒,施药后7天不可将田水排入鱼塘,也禁止放养鸭子。

劲牛云商,是国内专业的第三方农资批发电商平台。平台凭借商家入驻、平台担保、不赚差价、交易安全等优势已将全国优秀的农资渠道商和零售商纳入云商系统。渠道商可以在云商平台进行渠道管理、商品信息及价格发布、收款审核和发货确认;零售商可通过云商平台进行海量农资商品浏览、线上付款和一键订货。“海量农资,一件起批”,目前已有数万家农资零售商已经选择劲牛云商采购了。欢迎广大农资零售商和专业合作社【点击使用劲牛云商】吧!

福寿螺是外来入侵物种

福寿螺是外来入侵物种 目前已被列入中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 1981年引入中国。其肉质细嫩鲜美,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胡萝卜素、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是餐桌上的佳肴,由于含脂量低,是高血压、冠心病患者的优质滋补品。另外,它还是一些珍贵水产动物的饲料。福寿螺个体大、食性广、适应性强、生长繁殖快、产量高,中国各地均有养殖。食用未充分加热的福寿螺,可能引起广州管圆线虫等寄生虫在人体内感染。 而是管圆线虫病是由于鼠类的心、肺部寄生线虫寄生在人的中枢神经系统所致。可发生脑膜脑炎。食用生的或加热不彻底的福寿螺后即可被感染,可引起头痛、发热、颈部强硬等症状,严重者可致痴呆,甚至死亡。 因此,食用福寿螺时一定要注意彻底加热! 物种属性 名称:福寿螺 异名:大瓶螺、苹果螺 学名:Pomacea canaliculata,(Golden Apple snail) 科别:苹果螺科 栖地:溪流、池塘、水田 尺寸:7 cm 左右 分类上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中腹足目、瓶螺科、瓶螺属。福寿螺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 福寿螺又名大瓶螺,苹果螺,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1981年作为食用螺引入中国,因其适应性强,繁殖迅速,成为危害巨大的外来入侵物种。福寿螺最容易辨认的特征是雌螺可以在水线以上的固体物表面产下“粉红色的卵块”。 福寿螺食量大,咬食水稻等农作植物,可造成严重减产,是名副其实的水稻杀手。另外福寿螺的螺壳锋利,容易划伤农民的手脚,大量粪便能污染水体。因每只雌螺可

年产卵万粒左右,繁殖量惊人,可造成其他水生物种灭绝,极易破坏当地的湿地生态系统和农业生态系统 福寿螺及卵块 。 [编辑本段] 形态特征 福寿螺整个身体由头部、足部、内脏囊、外套膜和贝壳5个部分构成。头部圆筒形,有前、后触手各一对,眼点位于后触手基部,口位于吻的腹面。头部腹面为肉块状的足,足面宽而厚实,能在池壁和植物茎叶上爬行。贝壳短而圆,大且薄,壳右旋,有4~5个螺层,体螺层膨大,螺旋部极小,壳面光滑,多呈黄褐色或深褐色。脐孔大且深,厣为褐色角质薄片,具同心圆生长纹,厣核偏向螺轴一侧。外套膜薄而透明,包裹整个内脏囊,外套腔的背上方有一个薄膜状的肺囊,能直接呼吸空气中的氧,具有辅助呼吸的功能。肺囊充气后能使螺体浮在水面上,遇到干扰就会排出气体迅速下沉。雄螺生殖孔开口于交接器顶端,雌螺生殖孔开口于外套腔。 [编辑本段] 生活习性 福寿螺喜欢生活在水质清新、饵料充足的淡水中,多集群栖息于池边浅水区,或吸附在水生植物茎叶上,或浮于水面,能离开水体短暂生活。最适宜生长水温为25~32℃,超过35℃生长速度明显下降,生存最高临界水温为45℃,最低临界水温为5℃。福寿螺食性广,是以植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螺类,主食浮萍、蔬菜、瓜果等,尤其喜欢吃带甜味的食物,也爱吃水中的动物腐肉。当没有更多食物时会食漂在水面的微小物质(身体倒过来用足运动沾物取食)。 虽然是水生种类,但可以在干旱季节埋藏在湿润的泥中度过6~8个月。一旦发洪水或被灌溉时,它们又能再次活跃起来。 成年螺的呼吸器可伸到5-10厘米长和更长些。 人工饲养条件下,喜食玉米、麸皮等精饲料,幼螺以细萍、腐殖质、精饲料为主。饥饿状态下,成螺也会残食幼螺和螺卵。喜食农作物,严重影响农作物产量。[编辑本段]

福寿螺防治方法

福寿螺属于外来有害生物,是一种水生软体动物,每年4~6月和8~10月是福寿螺产卵和孵化高峰期,也是成螺以及高龄幼螺危害集中的旺盛时期,福寿螺主要危害水稻、紫云英、慈菇、甘薯、蔬菜等作物,对水稻危害尤为严重,在水稻的整个生育期都会产生危害,能够咬断水稻主蘖及有效分蘖,导致有效穗减少,造成减产20%左右。据县植保植检站5月2日在子营街道办上里社区、白泥镇下里社区调查,在有水区域的沟边、田边出现福寿螺卵块,为了更好地控制福寿螺发生危害,现将主要防治方法及措施简介如下: 一、农业防治 1、消灭越冬螺源:福寿螺主要集中在溪河渠道中和水沟低洼积水处越冬,因此,在春耕前清理稻田边水沟,清除淤泥和杂草,破坏福寿螺的越冬场所,降低越冬螺的成活率和冬后的残螺量。同时,人工拾取田间沟边福寿螺的成螺,集中压碎深埋。 2、阻断传播:在重发生区的下游片区,灌溉渠入口或者稻田进水口安装阻隔网,防止福寿螺随流水进入田间。 3、人工捕杀:在春季产卵高峰期,结合田间管理摘除田间、沟渠边卵块,带离稻田喂养鸭子或将卵块压碎。利用晒田时成螺主要集中在进排水口和秧田沟内,早晨和下午人工拾螺。人工摘除卵块,结合农时捡拾成螺,可有效控制为害。 4、人工诱杀:稻田淹水后,在稻田中插30~100厘米高竹片(木条、油菜秸秆),引诱福寿螺在竹片上集中产卵,每2~3天摘除一次卵块进行销毁,以每亩30~80根竹片为宜,靠近田边适当多插,方便卵块摘除。 二、生物防治 在沟渠和水稻移栽后,利用养鸭食螺。放鸭时间为水稻移栽后7~10天至

水稻孕穗末期,选择中小体型,鸭龄30天的免疫鸭苗,鸭苗放养密度为20~25只/亩。 三、化学防治 1、防治指标:水稻秧田期1~2头/平方米,田边卵块1个/平方米,分蘖期3~4头/平方米,卵块1~2块/平方米。 2、防治药剂:10%蜗狙颗粒剂、6%密达杀螺颗粒剂、50%杀螺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70%杀螺胺可湿性粉剂、70%贝螺杀粉剂、45%三苯基乙酸锡可湿性粉剂等。 3、施药时期:移栽时施药,如螺害严重隔10天再施药1次。 4、施药方法:①10%蜗狙颗粒剂每亩500克,田间均匀撒施或者拌细土5~10公斤撒施。②6%密达杀螺颗粒剂每亩500克或70%贝螺杀粉剂50克,田间均匀撒施或者拌细土10公斤撒施。③70%杀螺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每亩60克兑水20公斤喷雾。 5、注意事项:①施药时田间水层1~3厘米,保水7天。②施药后24小时以内下大雨就需要补施1次。③杀螺剂对鱼类有毒,施药后7天不可将田水排入鱼塘,也禁止放养鸭子。 劲牛云商,是国内专业的第三方农资批发电商平台。平台凭借商家入驻、平台担保、不赚差价、交易安全等优势已将全国优秀的农资渠道商和零售商纳入云商系统。渠道商可以在云商平台进行渠道管理、商品信息及价格发布、收款审核和发货确认;零售商可通过云商平台进行海量农资商品浏览、线上付款和一键订货。“海量农资,一件起批”,目前已有数万家农资零售商已经选择劲牛云商采购了。欢迎广大农资零售商和专业合作社【点击使用劲牛云商】吧!

盘点那些入侵我国的外来物种

盘点那些入侵我国的外来物种 1.福寿螺 简介:福寿螺,瓶螺科瓶螺属软体动物,个体大、食性广、适应性强、生长繁殖快、产量高,是餐桌上的佳肴。1981年引入中国,目前已被列入中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食用未充分加热的福寿螺,可能引起广州管圆线虫等寄生虫在人体内感染。 习性:个体大,每只100~150g,最大个体可达250g 以上。有巨型田螺之称。福寿螺整个身体由头部、足部、内脏囊、外套膜和贝壳5个部分构成。头部腹面为肉块状的足,足面宽而厚实,能在池壁和植物茎叶上爬行。贝壳短而圆,大且薄,壳右旋,有4~5个螺层,多呈黄褐色或深褐色。有一个薄膜状的肺囊,能直接呼吸空气中的氧,具有辅助呼吸的功能。肺囊充气后能使螺体浮在水面上,遇到干扰就会排出气体迅速下沉。 福寿螺与田螺相似,但形状、颜色、大小有区别。福寿螺的外壳颜色比一般田螺浅,呈黄褐色,田螺则为青褐色;田螺的椎尾长而尖,福寿螺椎尾则平而短促;田螺的螺盖形状比

较圆,福寿螺螺盖则偏扁。具一螺旋状的螺壳,颜色随环境及螺龄不同而异,有光泽和若干条细纵纹,爬行时头部和腹足伸出。头部具触角2对,前触角短,后触角长,后触角的基部外侧各有一只眼睛。螺体左边具1条粗大的肺吸管。成贝壳厚,壳高7cm,幼贝壳薄,贝壳的缝合线处下陷呈浅沟,壳脐深而宽。贝雌雄同体,异体交配。卵圆形,直径2mm,初产卵粉红色至鲜红色,卵的表面有一层不明显的白色粉状物,在5~6月的气温条件下,5天后变为灰白色至褐色,这时卵内已孵化成幼螺。卵块椭圆形,大小不一,卵粒排列整齐,卵层不易脱落,鲜红色,小卵块仅数十粒,大的可达千粒以上。卵于夜间产在水面以上干燥物体或植株的表面,如茎秆、沟壁、墙壁、田埂、杂草等上,初孵化幼螺落入水中,吞食浮游生物等。幼螺发育3~4个月后性成熟,除产卵或 遇有不良环境条件时迁移外,一生均栖于淡水中,遇干旱则紧闭壳盖,静止不动,长达3~4个月或更长。 危害:福寿螺20世纪70年代引入中国台湾,1981年由巴西籍中国人引入广东。1984年后,福寿螺已在广东 广为养殖。由于过度养殖,加上味道不好,它被释放到野外。福寿螺适应环境的生存能力很强,又繁殖得快,因此迅速扩散于河湖与田野;其食量大且食物种类繁多能破坏粮食作物、蔬菜和水生农作物的生长,已成为广东、广西、福建、云南、

加强福寿螺防除工作的督导检查

加强福寿螺防除工作的督导检查 近年来,福寿螺成为了我国农田生态系统中的一大威胁,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农田生态系统的平衡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为了加强福寿螺防除工作,保护农田生态环境和农作物的安全,督导检查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一、加强福寿螺防除工作的重要性 福寿螺是一种入侵性外来物种,其繁殖能力极强,它们以水稻、小麦和玉米等农作物为食,严重危害了农田的作物产量。同时,福寿螺还会破坏农田的生态平衡,对农作物的生长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因此,加强福寿螺防除工作对于保护农作物产量和农田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二、加强福寿螺防除工作的措施 1.加强福寿螺监测:通过定期进行福寿螺监测,及时发现和掌握福寿螺的分布情况和数量变化。监测工作可以利用专业设备和技术手段,如水质监测仪器和水生昆虫网等,确保监测结果准确可靠。 2.加强福寿螺防治宣传:通过举办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向农民和农田管理人员传达福寿螺防治知识和技术,提高他们的福寿螺防治意识和能力。同时,可以利用现代通信技术,如互联网和手机短信等,进行远程宣传和指导,提高宣传的覆盖面和效果。

3.加强福寿螺防治技术研究:通过加强福寿螺防治技术研究,提高福寿螺的防治效果和工作效率。可以开展福寿螺的生物学研究,深入了解其繁殖规律和行为特点,为制定科学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4.加强福寿螺防治工作力量建设:通过加大对福寿螺防治工作的资金投入,培养和引进福寿螺防治工作人员,提高他们的福寿螺防治技能和工作能力。同时,可以与相关科研机构和高校合作,共同开展福寿螺防治工作,共享资源和技术,提高福寿螺防治工作的整体水平。 三、加强福寿螺防除工作的督导检查 为了确保福寿螺防除工作的顺利推进,需要加强对福寿螺防除工作的督导检查。督导检查可以通过定期组织福寿螺防除工作的检查组,对农田进行实地巡查,查看福寿螺防治工作的执行情况和效果。同时,督导检查还可以通过召开工作会议,听取各个单位和个人对福寿螺防治工作的汇报,总结工作经验,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督导检查工作应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工作要求进行,确保检查工作的公正、公平和有效。同时,可以结合专业技术人员和科研机构的力量,对福寿螺防治工作进行科学评估和监督,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福寿螺防除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总结

镇福寿螺防控工作实施方案

镇福寿螺防控工作实施方案 镇福寿螺防控工作实施方案 一、背景介绍: 福寿螺是一种淡水螺类,是福建省一种近年来广泛分布的外来物种。福寿螺寄生于雨水容器、水稻田和小溪等水域中,不仅会危害农作物,还是一种重要的疾病媒介生物,可传播并导致各类螺旋体病和钩虫病。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必须加强福寿螺的防控工作。 二、目标: 1. 有效控制福寿螺的数量,减少其对农作物和人体健康的危害。 2. 提高福寿螺防控工作的监测和处置能力。 3.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福寿螺的认知和防范意识。 三、工作措施: 1. 加强福寿螺的监测工作: - 制定福寿螺监测计划,明确监测时间、地点和方法。 - 建立监测网格,定期巡查福寿螺密集区域,及时发现和报告。- 配备专业人员,进行福寿螺种群数量和分布的调查和统计。 2. 实施福寿螺的防控措施: - 发现福寿螺繁殖地点,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清除和消灭。 - 对福寿螺密集区域进行灭螺处理,使用环境友好的灭螺剂。 - 加强对农田水利设施的管理,确保水环境卫生。 - 修建福寿螺防控专用水渠,限制其传播范围。

3. 宣传教育: - 建立福寿螺宣传教育工作组,制定宣传方案和策略。 - 开展福寿螺防控知识的宣讲和培训活动,提高群众的防范意识。 - 制作宣传资料,发放到学校、社区和农田等地,让公众了解福寿螺的危害和防控措施。 四、预期效果: 通过以上的工作措施,预计可以有效控制福寿螺的数量,减少其对农作物和人体健康的危害。同时,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福寿螺的认知和防范意识,减少福寿螺的传播和扩散范围。 五、工作责任: 1. 监测工作由相关部门负责,确保监测计划的执行和数据的准确性。 2. 防控工作由农业、水利和卫生等相关部门协同进行,制定具体的防控方案和措施。 3. 宣传教育工作由宣传部门负责,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宣讲和发放宣传资料。 六、工作监督: 建立福寿螺防控工作监督机制,加强工作进展的监测和评估,并及时调整工作方案和措施,确保工作效果的最大化。 七、工作时间表: - 第一阶段:制定福寿螺监测计划,培训监测人员,完成监测

福寿螺的危害及防治

福寿螺的危害及防治 作者:胡建军 来源:《湖南农业》 2014年第10期 常宁市培元街道办事处农业技术推广站胡建军 福寿螺是大型淡水螺类,又称大瓶螺、苹果螺,是国家环保总局2003年公布的首批入侵我国的16种外来物种之一。该螺抗逆性强、食性杂、繁殖极快,近年来在南方主要水稻耕作区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入侵危害,并呈扩散蔓延之势,对农业生产构成严重威胁。 1.发生特点福寿螺以幼螺或成螺在水生作物基部或水田土表下二三厘米深处越冬,亦可在田边或灌溉渠、河道中越冬。喜栖于缓流河川及阴湿通气的沟渠、溪河及水田等处,在水面以 上植株或干燥物体的表面产卵,如水稻、莲藕、茭白、石砌沟壁、灌溉渠、田埂、杂草等。外 观与田螺相似,体型是田螺的20倍,其上具蜡粉状物覆盖。1年可产卵20~40次,产卵量3万~5万粒。福寿螺主要危害水田区水稻、绿色叶菜类、水生蔬菜及水域附近的甘薯、白菜等 旱生作物。 2.防治方法防治福寿螺要统防统治,策略上采用“压前控后”,以农业防治、人工防治和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①捡螺摘卵,集中深埋、打碎、烧毁或喂鸡鸭。春秋季福寿螺产卵高峰期,在地中插入竹片、木条引诱福寿螺在其上产卵,每2~3天摘除一次卵块集中烧毁,平时结合农事操作捡螺摘卵,冬季清除淤泥、杂草破坏福寿螺的越冬场所,降 低残卵量和成活率。②科学管水,在进水口设置拦截网灭螺,防福寿螺随灌溉水侵入,螺卵盛 孵期排水并适当露田,降低幼螺存活率。③适时组织鸭群轮回放养。④每平方米有螺2~3只的地块应及时防治。每667平方米用百螺敌(45%三苯基乙酸锡可湿性粉剂)40~60克对水喷雾, 施药后保持1~3厘米清澈的浅水层7天(施药后15天方可放鸭下田)。严禁用呋喃丹、甲基异 柳磷等高毒农药杀螺。

广福村福寿螺灾害概述及措施研究

广福村福寿螺灾害概述及措施研究 广福村位于南方的一个小山村,这里有着美丽的风景和丰富的农作物。近年来,广福村却频繁发生福寿螺灾害,给当地农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本文将就广福村福寿螺灾害的概述及措施研究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广福村福寿螺灾害概述 1. 福寿螺的特点 福寿螺是一种生活在湿地和水田中的软体动物,其种群生长迅速,繁殖能力强,喜欢啃食植物叶片,对农作物有严重危害。福寿螺的出现不仅会对水生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还会对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造成严重影响。 2. 灾害影响 近年来,广福村频繁遭受福寿螺灾害,福寿螺对稻田和蔬菜等农作物的侵害越来越严重。福寿螺啃食植物叶片,导致作物叶片减少,生长受阻,严重影响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农民们的收入也因此受到了严重影响。 3. 灾害原因 广福村福寿螺灾害的发生主要是由于环境恶化、水质污染和气候变化等因素造成的。湿地和水体的过度开发、水质污染等都为福寿螺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导致其种群快速增长,从而引发了福寿螺灾害。 二、灾害措施研究 1.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一种环保、有效的防治福寿螺的方法。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导入福寿螺的天敌,如鱼类和鸟类,来控制福寿螺的数量。还可以通过培育抗福寿螺的水稻品种,逐渐减少福寿螺的数量。 2. 农药防治 农药防治是一种传统的福寿螺防治方法,可以通过喷洒杀虫剂来灭杀福寿螺。农药防治需要谨慎使用,以免对环境和生态造成伤害。农药的过度使用也容易导致福寿螺产生抗药性,从而减弱农药的杀虫效果。 3. 管理控制

广福村可以通过加强水体和湿地的管理控制,限制福寿螺的繁殖和生长。可以采取清 理水体杂草,改善水质等措施,减少福寿螺的生存环境,从而有效控制福寿螺的种群数 量。 4. 宣传教育 在防治福寿螺灾害方面,广福村还可以通过宣传教育的方式,增强农民们的防治意识 和能力。可以通过开展福寿螺防治知识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提高农民们对福寿螺 灾害防治的认识,增强他们的防治意识。 三、结语 广福村福寿螺灾害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但是通过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和措施的研究,相信可以有效控制福寿螺的数量,减轻灾害给当地农民带来的损失。在未来的工作中,广福村需要继续加强福寿螺灾害防治工作,开展更多的科研研究,为当地农民创造更好的 生产生活环境。

福寿螺防控和灭杀方案【模板】

福寿螺防控和灭杀方案 根据福寿螺生物习性和生长规律,应采取多种防控措施综合施策,以取得高效的防控效果。 一、河道、沟渠等发生区域 1.对河道、沟渠等发生区域,组织开展人工捡螺、卵块铲除工作。 2.加强河道清洁管理。定期清除岸边螺卵和漂浮水草,防止卵块和成螺、幼螺随水草漂移传播。 3.在河道中采用天敌引入技术,按照河道生物种群结构适度投放本地鲤鱼、青鱼、河蟹、中华鳖等,对福寿螺种群或螺卵进行控制。 4.福寿螺发生区的河道淤泥不得运到其他河道处进行落干。 5.在农田灌溉和河道开闸上严格把好进排水关,设置拦截网,避免因灌溉或进水时外河中的福寿螺进入。 二、农田发生区域 1.农田发生区域,利用水旱轮作自然灭螺,旱作期1个月

以上可以有效杀灭田间残留福寿螺;或者在水稻生产前期,即在螺卵盛孵期,利用幼螺抗性差的特点,稻田适当脱水露田几天,以消灭福寿螺幼螺。 2.在农田中人工插木桩、竹片等方式引诱福寿螺产卵并集中铲毁。 3.选择针对性防治药剂诱杀成螺。当稻田每平方米有2~3头螺以上时,可用药防治:○1在水稻移栽前7 天,每亩撒石灰25kg,或移栽前3天每亩用5%阿维菌素乳油100mL对水15kg 喷雾防治,施药后保持浅水3~7天。○2稻田搁田期间,每亩施用6%四聚乙醛颗粒剂(密达)0.5~0.75 kg,拌细沙土5~10kg撒施,施药后保持3~4cm水层3~5天。○3稻田附近沟渠可每亩均匀撒施茶籽饼10kg灭杀福寿螺。 4.在稻田、水产养殖池塘主要进出水口设置拦截网,防止福寿螺扩散。 5.冬季时,可排干闲置水田,修整田埂,铲除田边杂草,结

合冬修水利,整治沟河渠道,清理畦边杂草,破坏其越冬产卵场所。 6.加强检疫监控管理,未发生区禁止人为引入饲养,对发生区则要防止人为向外扩散。 农田发生区域建议多采用物理或生物方法进行防控,尽量减少用药。 三、福寿螺灭杀措施 福寿螺:福寿螺可交农业部门集中处理或按要求就地无害化处理。将捕获的福寿螺敲碎、剁碎、开水烫煮或石灰水浸泡等方式灭杀后深埋或者作为湿垃圾处理。 福寿螺卵块:利用铲子、火钳、小网等工具,摘下成螺和卵块,分开放入袋中或桶中。将捕获的卵块进行集中捣毁(确保每粒卵破碎)、深埋、焚烧或者作为湿垃圾处理。

福寿螺防控技术方案

福寿螺防控技术方案 福寿螺,又称大瓶螺、苹果螺,原产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是一种两栖类淡水软体动物,雌雄异体。2000年,福寿螺被列为世界100种恶性外来入侵物种之一;2003年国家环保总局将福寿螺列为首批重大危险性农业外来入侵生物之一。福寿螺具有繁殖能力快,食性杂、抗逆性强等特点,已成为危害水稻、水生蔬菜等作物的恶性水生动物,主要取食幼苗和幼嫩分蘖,造成稻苗缺株严重,产量损失大。福寿螺还携带广州管圆线虫和其他重要致病寄生虫,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因此,抓好福寿螺的防控不仅关系到“米袋子”、“菜篮子”安全,同时也是保障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促进我县生物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防控策略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防控策略,以农田、沟渠、河道、湿地、公园等区域为重点,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统一组织乡镇(街道),形成“上下联动、联防联控”,做好福寿螺的监测预警和防控工作。 二、防控措施 1、开展全域普查。针对全县的稻田、沟渠、河道、池塘、水生植物湿地、公园等区域开展福寿螺发生情况调查,

明确福寿螺发生的重点区域,做好福寿螺的风险预警和技术指导。 2、开展分类防控。针对不同区域福寿螺的发生情况,采取“一域一策”的防控措施。 (1)农田、沟渠等生境防控措施。一是冬季及时清理农田沟渠的杂草、淤泥,有螺地方撒施杀螺剂,以减少越冬基数。二是使用旋耕机翻耕农田整地,碾碎福寿螺。三是农田进水口、出水口以及沟渠的不同地方要设置20-30目的拦截网,阻断福寿螺流动。四是人工捡螺、摘卵。五是水稻生长中后期排水搁田,减少福寿螺数量。六是福寿螺发生严重田块,可放鸭捕食,或者撒施茶籽饼、杀螺剂。 (2)河道、池塘等生境防控措施。一是清除河道、池塘水面和岸边的杂草,减少福寿螺产卵场所,或者人工清除河道、池塘岸边卵块,减少福寿螺发生基数。二是在河道、池塘发生区,岸内壁不同距离放置多汁植物(白菜、空心菜等)或香蕉皮的诱集装置(诱捕笼),诱集福寿螺,或者插木条、竹片(需高出水面60-80厘米),诱集福寿螺产卵,定期回收并集中销毁处理。三是在封闭式的池塘中,如福寿螺发生严重,可投放一些甲鱼、青鱼进行防控。 3、建立防控长效机制。 (1)成立县福寿螺防控协调小组和技术专家指导小组。 (2)开展福寿螺科普宣传,邀请专家培训防控技术,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作品-利用嗜食差异防治福寿螺危害水稻苗

第十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作品申报书 作品名称:利用嗜食差异防治福寿螺危害水稻苗 类别:

利用嗜食差异防治福寿螺危害水稻苗研究 摘要:室内观察福寿螺取食草本植物水花生、凤眼莲、海芋、蟛蜞菊、浮萍和五爪金龙,木本植物枸树、羊蹄甲和苦楝新鲜叶片的差异,以及其取食不同植物叶片后排泄物对水稻秧苗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72小时后,福寿螺取食所选植物的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枸树、水花生、凤眼莲、海芋、蟛蜞菊、羊蹄甲、浮萍、秧苗、苦楝、五爪金龙。福寿螺取食水花生、凤眼莲和枸树的量显著高于取食水稻幼苗量。福寿螺取食所选植物后其排泄物溶液对水稻秧苗叶绿素含量有促进作用,促进作用由高到低的顺序为: 蟛蜞菊、水花生、海芋、浮萍、秧苗、枸树、凤眼莲和羊蹄甲。田间试验结果显示:水稻移栽后分别施用水花生、凤眼莲和枸树新鲜叶片,福寿螺取食水稻秧苗的量与常规施用密达杀螺药后福寿螺取食水稻秧苗的量没有差异,而水稻秧苗的叶绿素含量、鲜重和干重显著高于施用密达杀螺的小区。 关键词:福寿螺水稻秧苗嗜食性防治危害 1前言 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又称苹果螺,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由于该螺抗逆性强、食性杂、繁殖和生长速度极快。我国内陆于20世纪80年代从台湾引进,并进行人工养殖,以获得高经济收益。但由于该螺食味较差,被弃养,迅速入侵到水田和其它水体,对生态环境作物生产构成了严重的危害[1-4]。其主要危害对象有水稻、茭白、菱角、水生蔬菜等[5,6],其中以水稻的受害程度最重。田间调查表明,福寿螺孵化后7-15天即开始取食水稻幼苗的幼嫩部分。在华南地区水稻移栽后10-15天最易受福寿螺的取食危害,是水稻主要受害期。其危害形式表现为咬剪水稻主蘖及有效分蘖,致有效穗减少而造成严重的减产,如不加以防治可至绝产。早在1991年在广东就已有66.7万hm2稻田受福寿螺危害[7]。目前生产中主要采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如五氯酚钠、贝螺杀、密达、梅塔和百螺敌等)[8-10],长期大量的使用化学农药不仅增强福寿螺的抗药性,增加防治的难度,同时对生态环境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多年来,广泛采用的化学药剂五氯酚钠、贝螺杀、密达、梅塔、百螺敌均对环境有不同程度的负

70%杀螺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防治水稻福寿螺 田间药效试验

70%杀螺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防治水稻福寿螺田间药效试验 水稻福寿螺是水稻田间一种常见的害虫,它会危害水稻的生长,降低产量。为了有效防治水稻福寿螺,科研人员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研发出了70%杀螺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为了验证该粉剂的防治效果,我们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 一、试验目的 本次田间药效试验的目的是验证70% 杀螺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对水稻福寿螺的防治效果,评估其在田间的实际应用效果,为粉剂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二、试验地点和时间 本次试验选择了水稻种植较为集中的湖南省长沙市进行,试验时间确定在水稻生长期间,具体为水稻灌浆期。 三、试验设计 本次试验采用了田间小区试验设计,设置了对照组和不同剂量处理组,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具体实验设计如下: 1. 对照组:喷水处理,不添加任何防治药剂; 2. 处理组1:70%杀螺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0.5kg/亩; 3. 处理组2:70%杀螺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1kg/亩; 4. 处理组3:70%杀螺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1.5kg/亩。 四、试验方法 1. 药剂处理:按照设计要求,将70%杀螺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溶解后,均匀地喷洒在水稻田间作物上; 2. 观测指标:记录每个处理组的水稻福寿螺发生情况和药效,同时观测水稻生长状况; 3. 统计分析: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分析,评估不同处理组的防治效果和对水稻影响。 五、试验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测和数据统计,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1. 对照组的水稻福寿螺发生率为80%,严重影响了水稻的生长和产量;

2. 处理组1的水稻福寿螺发生率为40%,明显低于对照组; 3. 处理组2的水稻福寿螺发生率为20%,较处理组1进一步降低; 4. 处理组3的水稻福寿螺发生率为10%,效果最好。 1. 70%杀螺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对水稻福寿螺有明显的防治效果,且随着剂量的增加,效果逐渐提高; 2. 在保证防治效果的前提下,适当增加粉剂的使用剂量可以进一步提高防治效果,但过量使用也会对水稻产生一定的影响。 六、结论与建议 本次田间药效试验表明,70%杀螺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可以有效防治水稻福寿螺,且具有一定的剂量效应。我们建议在实际生产中,根据水稻福寿螺的发生情况,科学合理地使用该粉剂,以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 我们也要注意粉剂的使用量,过量使用不仅浪费资源,还会对水稻生长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在使用粉剂时,应该根据农田的实际情况,科学测算使用剂量,做到既达到防治效果,又不影响水稻生长。 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优化该粉剂的使用方法和技术,提高防治效果的降低对环境的影响,推动该粉剂在实际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本次田间药效试验为我们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对于推动70%杀螺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在水稻福寿螺防治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相信在科学技术的支持下,我们一定能够更好地保护水稻产量,保障粮食安全。

开展“福寿螺”科普宣传工作简报

开展“福寿螺”科普宣传工作简报 福寿螺科普宣传工作简报 一、背景介绍 福寿螺是一种水生动物,外形呈圆锥形,通体为深棕色或黑褐色。其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的江河湖泊和水田中。福寿螺虽然外表普通,但却是与人们的健康息息相关的一个物种。它是介绍并传播血吸虫病的重要媒介,也是一种致病媒介生物。因此,开展福寿螺科普宣传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宣传目标 1. 提高公众对福寿螺的认识和了解程度; 2. 增加公众对血吸虫病的预防和控制意识; 3. 加强公众对福寿螺防治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三、宣传内容 1. 福寿螺的生活习性和繁殖方式; 2. 福寿螺与血吸虫病的关系; 3. 血吸虫病的症状、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4. 政府和社会组织在福寿螺防治方面采取的相关措施。 四、宣传方式 1. 开展福寿螺科普知识讲座和培训班,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讲解; 2. 制作宣传海报、宣传册等宣传资料,进行宣传教育; 3. 在社区、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设置宣传展览,展示福寿螺防治成果; 4. 制作福寿螺科普宣传视频,在电视台、网络平台等发布;

5. 利用社交媒体和手机应用程序推送福寿螺科普知识消息。 五、宣传效果评估 1. 定期组织调查问卷调查,了解公众对福寿螺科普宣传的知晓度和满意度; 2. 关注宣传效果的反馈和评价,及时进行改进和调整; 3. 监测福寿螺感染率和血吸虫病发病率的变化情况,评估宣传工作的影响力。 六、预算和资源安排 1. 制作宣传资料、海报等所需经费; 2. 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讲座的经费; 3. 宣传展览的场地租金和布置费用; 4. 制作宣传视频和推送消息的费用; 5. 宣传工作人员的工资和差旅费用。 以上是福寿螺科普宣传工作的简报,希望能够提供参考和指导,推动福寿螺防治工作的开展。 七、工作计划 1. 确定宣传目标:明确宣传福寿螺科普知识和血吸虫病预防控制知识的具体目标,包括提高公众认识福寿螺的重要性、增加血吸虫病预防意识、提高防治工作支持度等。 2. 编制宣传材料:制作宣传海报、宣传册、宣传展板等多媒体宣传资料,内容涵盖福寿螺的基本知识、生活习性、血吸虫病的防治方法等,确保信息准确、易于理解。

灭福寿螺流程

灭福寿螺流程 The process of eradicating the apple snail involves various steps to effectively control its population. 寻找和移除水体中的苹果螺是灭绝这种有害物种的关键步骤。 This process requires a combination of manual removal, biological control, and community involvement. 为了成功执行这一进程,需进行手动清除、生物防治和社区参与的结合。 One of the key steps in eradicating the apple snail is to identify their breeding sites. 消除苹果螺的关键步骤之一是确定它们的繁殖地点。 These sites are typically found in bodies of water such as ponds, lakes, and rivers. 这些地点通常位于池塘、湖泊和河流等水体中。 By locating and removing these breeding sites, the population of apple snails can be significantly reduced. 通过找到并清除这些繁殖地点,可以显著减少苹果螺的数量。Additionally, introducing natural predators of the apple snail can help control their population. 此外,引入苹果螺的天敌可以帮助控制它们的数量。 Community involvement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the process of eradicating the apple snail. 社区参与在灭绝苹果螺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Educating the local community about the negative impacts of apple snails can help raise awareness and encourage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