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近十年外宣翻译研究热点与前沿——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近十年外宣翻译研究热点与前沿——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近十年外宣翻译研究热点与前沿——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近十年外宣翻译研究热点与前沿——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catti20198最新翻译材料——韩刚和外宣材料01

CATTI三级全国翻译资格考试 英语翻译必背语料 《韩刚译点通9天通关语料》 2019.8 中国蒸蒸日上的电影市场着实令外界垂涎,但要进入这个令众人觊觎的市场又谈何容易。 China’s booming film market is tantalizing but hard to crack. 中国的电影市场正处于急速发展期,美国的电影制作公司开始按捺不住,纷纷寻求获批在华发行影片。 American film studios are desperate to win approval for releases in china because its film market is rocketing. 华纳兄弟影片公司于九月宣布与中国本土的一家投资公司合资制作符合中国口味的电影。 In September Warner Brothers announced a joint venture with a local investment firm to produce movies palatable to china tastes. 中国电影的口味也在迅速变化,年轻消费群体和二线城市现在成为支撑票房的的主力军。 Tastes in china are also rapidly evolving, with younger consumers and those living in secondary cities now dominating ticket sales.

在我们看来,人工智能是让机器感知、理解和行动并自主或被动学习来增强人类活动的各种技术的统称。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s we see it, is a collection of multiple technologies that enable machines to sense, comprehend and act—and learn, either on their own or otherwise to augment human activities. The cultural heritage of West China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中国西部文化是中华文化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 Historically, West China is where the civilization of east and west met. 历史上,东西方文明在中国西部交汇融合。 China and Britain are both great nations of profound culture and history.We are important representative of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civilization. 中英两国都是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伟大国家,都是东西方文明的重要代表。 There is never a superior civilization. There is never a better civilization. There are only different civilization with their respective and unique cultural and geographical features. 从没有更高级的文明,也从没有更好的文明,只有各具文化和地理特色的不同文明。(纵观世界,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别)

简介类外宣翻译应遵循的原则

简介类外宣翻译应遵循的原则 作者:朱荣兰吴红英 来源:《现代交际》2010年第09期 [摘要]吉林省对外宣传材料英译文不尽人意,很难达到让世界了解中国的目的。遵循外宣翻译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是简介类外宣翻译成败的关键。 [关键词]外宣翻译吉林省简介“三贴近”原则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9-0029-02 引言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省份意识到利用各种大型国际活动宣传自己的必要性。近些年,中国吉林举办的国际电影节、农博会、汽博会、运动会等活动为宣传吉林搭建了平台,在全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吉林省会长春举办的第六届亚冬会对世界进一步了解吉林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然而,亚冬会宣传材料的英文版却存在诸多不利于树立吉林人形象的诸多因素,英译文和汉语亦步亦趋,看似忠实原文,实则为字对字的机械翻译,没有考虑国外读者在信息需求、语言习惯、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违反了对外宣传“三贴近”的原则,给人留下不小的遗憾。本文以“吉林省简介”的英译文为例,指出材料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为今后吉林省的对外宣传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外宣翻译的原则和特点 衡量译文的标准和原则问题自古以来就是翻译界争论的焦点。20世纪70年代我国翻译联合国文件时曾制定统一的标准:准确和通顺,而更多的译者一直推崇严复的三字经“信、达、雅”。中国外文局副局长、中国译协副会长黄有义(2oo5)指出,根据目前我国对外宣传的实际情况,除去所有翻译工作都需要遵循的“信、达、雅”标准之外,外宣翻译更需要翻译工作者熟知并运用外宣“三贴近”的原则。 外宣翻译“三贴近”是指“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黄友义,2004),这是对外宣传翻译中最需要注意的原则。对外宣传翻译主要是把有关中国的各种信息从中文翻译成外文,通过图书、期刊、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以及国际会议对外发表和传播。外宣翻译一般来说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它的受众也是特定的群体,这些特殊性都决定了它在翻译原则、翻译方法等诸多方面有别于其他的翻译文本。

中国外宣翻译中存在的问题-最新文档

中国外宣翻译中存在的问题 一、外宣翻译的相关理论 1、外宣翻译和对外宣传 外宣翻译,顾名思义,是要完成对外宣传材料的翻译任务。在我国,外宣翻译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将中文译成英文,或者是其他外文,向世界传播来自中国的声音。在做外宣翻译的时候,既要从宏观的角度把握好“宣”的问题,也要从微观的角度上做好“翻”的功课。 2、外宣翻译的特点 外宣翻译不同于一般的翻译,强调“内外有别”,即“内宣”和“外宣”有着很大的不同:宣传目的不同,宣传对象不同,宣传策略不同……而“对象”不同是最大的不同。外宣有着特殊的受众群体——外国人及旅居海外的华侨和港澳台同胞。 二、外宣翻译中存在的问题 (一)冗余现象频现 1. 名词范畴词频现 Joan Pinkham 在《中式英语之鉴》(The Translator’s Guide to Chinglish)中指出:这类名词(名词范畴词)应得到特别关注,因为这是中式英语中最常见并且是最无用的一类词汇。这类名词就是为了介绍接下来将会出现的名词的范畴:在“a serious mistake in the work of planning.”一句中,

“planning”归属于“work”的范畴。与“工作”类似的范畴词在汉语中还有很多,例如“步伐pace”、“进程process”、“问题problem”等。 例如:中文:提出到2020年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和政策措施,制定实施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 英文:We formulated policies,measures and national objectives for controlling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by 2020 and drew up a comprehensive work plan for conserving energy and reducing emissions. 该例中,work是范畴词,就是为了说明plan,可以直接译为a comprehensive plan for… 2. 修饰语冗长 Pinkham 在《中式英语之鉴》中还指出,修饰语过于冗长也是英汉表达的不同之一。 Pinkham 称,从汉语翻译过来的文本中有很多形容词和副词在英语表达中是多余的。在英语翻译中加入这些形容词和副词毫无意义,就是一种重复。 例如:中文: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努力造就规模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大力加强文化建设,推动文化改革发展实现新跨越,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大力发展体育事业。 英文:In order to meet the demands of modernization,we will strengthen personnel training and strive to develop

译文对比分析

话说宝玉在林黛玉房中说"耗子精",宝钗撞来,讽刺宝玉元宵不知"绿蜡"之典,三人正在房中互相讥刺取笑。 杨宪益:Pao-yu,as we saw, was in Tai-yu?s room telling her the story about the rat spirits when Pao-chai burst in and teased him for forgetting the “green wax” allusion on the night of the Feast of Lanterns. 霍克斯: We have shown how Bao-yu was in Dai-yu?s room telling her the story of the magic mice; how Bao-Chai burst in on them and twitted Bao-yu with his failure to remember the …green wax? allusion on the night of the Lantern Festival; and how the three of them sat teasing each other with good-humored banter. 对比分析:杨宪益和霍克斯在翻译“耗子精”采用来了不同的处理方法,前者使用了异化”rat spirits”,后者用的是归化法”magic mice”,使用归化法更受英美读者的亲乃。但是二者同时采用了增译法,增添了the story,原文并没有。在翻译“宝玉不知绿烛之典”的“不知”,英文1用的是“forgetting”,而译文2用的是“with failure to ”,显然译文2更符合英美的表达习惯。 那宝玉正恐黛玉饭后贪眠,一时存了食,或夜间走了困,皆非保养身体之法。幸而宝钗走来,大家谈笑,那林黛玉方不欲睡,自己才放了心。 杨宪益:Pao-yu felt relieved as they laughed and made fun of each other, for he had feared that sleeping after lunch might give Tai-yu indigestion or insomnia that night, and so injure her health. Luckily Pao-chai?s arrival and the lively conversation that followed it had woken Tai-yu up. 霍克斯: Bao-yu had been afraid that by sleeping after her meal Dai-yu would give herself indigestion or suffer from insomnia through being insufficiently tired when she went to bed at night, but Bao-chai?s arrival and the lively conversation that followed it banished all Dai-yu?s desire to sleep and enabled him to lay aside his anxiety on her behalf. 对比分析:译文一对原文语序进行了调整,先说了“放心”,再说“担心”,但并不如不调整顺序的逻辑强。译文二只是用了一个“but”就把原文意思分层了两层,逻辑更加清晰,符合西方人注重逻辑的习惯。原文中的“谈笑”是动词,而两个译文版本都是译的“the lively conversation”,是名词,体现了汉语重动态,英文重静态的特点。 忽听他房中嚷起来,大家侧耳听了一听,林黛玉先笑道:"这是你妈妈和袭人叫嚷呢。那袭人也罢了,你妈妈再要认真排场她,可见老背晦了。" 杨宪益:Just then, a commotion broke out in Pao-yu?s apartments and three of th em pricked up their ears. “It?s your nanny scolding Hai-jen,” announced Tai-yu. “There?s nothing wrong with Hai-jen, yet your nanny is for ever nagging at her. Old age has befuddled her.”

试析外宣翻译的特点及其翻译策略

[导读] 外宣翻译是为了传递信息和促进交流,让外国人更好地了解中国的过去和现在以及未来发展 朱云翠 摘要:外宣翻译是为了传递信息和促进交流,让外国人更好地了解中国的过去和现在以及未来发展。为了更好地发挥对外宣传在我国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国际交流有效的开展,本文浅析了外宣翻译的特点,并结合外宣翻译的受众效果,提出了相关建设性的翻译策略和要求。 关键词:外宣翻译;文化;翻译策略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对外经济和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对外宣传工作的重要性愈显突出,而这些“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的对外宣传活动无法离开翻译这一媒介。因此,“翻译工作是对外宣传的一部分”。(沈苏儒,1992)外宣翻译是“把大量有关中国的各种信息从中文翻译成外文,通过图书、期刊、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以及国际会议,对外发表和传播。”(黄友义,2004) 为了更好地发挥对外宣传在我国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国际交流有效的开展,本文浅析了外宣翻译的特点,并结合外宣翻译的受众效果,提出了相关建设性的翻译策略和要求。 一、外宣翻译的特点 外宣翻译(C-E translation of Publicity Materials)可以从广义和狭义的角度去理解。 广义的外宣翻译包罗万象,几乎涵盖所有的翻译活动,包括各行各业、各级部门从事对外宣传有关的翻译活动,即人们常说的“大外宣”的翻译概念。 狭义的外宣翻译包括各种媒体报道、政治、文献、政府文件公告、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的介绍、公示语、信息资料等实用文体的翻译。 外宣翻译是翻译的一种特殊形式,有其自身的特点: (一)外宣翻译基本上都是中译外 外宣翻译,顾名思义,是要完成那些对外宣传材料的翻译任务,所以“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即基本上都是中译外。”(黄友义,2004)外宣翻译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把大量有关中国的信息翻译成外文,并通过各种媒介,对外发表和传播,让外国读者准确地理解译文所传递的信息,从而更好的了解中国。 在我国,外宣翻译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将中文译成英文,或者是其他外文,向世界传播来自中国的声音。凡是同外国人有来往、有接触, 影响到外国人在中国的吃住行等方方面面的翻译都可称为外宣翻译。外宣翻译是一种具有鲜明文化特性的(Culture specific)交际现象,译者在翻译外宣材料的时候,其实就是在进行跨文化的交流工作。 (二)外宣翻译的目标读者(target reader)是“外国人,不是中国人” 外宣翻译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外宣翻译的目标读者是“外国人,不是中国人”。所以外宣翻译工作者只有充分认识和牢记其目标读者

译有所为译者何为——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外宣翻译及其译者研究

2008年5月第35卷第3期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Shanxi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Edition) May,2008 V01.35No.3译有‘所为,译者何为? ——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外宣翻译及其译者研究 刘雅峰 (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部,上海200083) 摘要: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以“翻译适应选择论”为视角,外宣翻译的实质应坚持“译有所为”的原则,在传播中国文化的同时推动社会进步,促进人类文明发展。译者只有不断增强全球意识和主体意识、文化自觉意识、翻译的功能目的意识、正确的读者意识以及技能意识等,才能做到最佳适应和优化选择,真正实现外宣翻译的“译有所为”。 关键词:文化全球化;外宣翻译;译有所为;官方语言 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957(2008)03-0140-03 一、文化全球化背景下的外宣翻译 古语云:“酒香不怕巷子深”,意即好的酒其香味自然能飘到很远的地方,引起人们的注意和购买欲。但是;在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对外宣以及外宣翻译而言,这句古语似乎已经失去了效力。外宣的准确含义应是向外国人介绍中国,解疑释惑。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如果不积极有效地向外传播,就不会得到世界的认同和理解,甚至遭到敌国的恶意歪曲和攻击,造成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误解。刘建明在《新闻发布概论》j书中谈到“美国记者对中国的了解比以往有所改进,但是美国报纸更多报道的事件缺乏足够的社会背景,往往忽略报道重要的社会趋势。因此,中国的整体形象是被扭曲的,报纸所传播的讯息是消极的。……徐小鸽1994年对美国报纸报道的调查发现,美国报道中国总是持批评态度,并以负面报道居多”[1](P446)。从这种意义而言,外宣及外宣翻译意义重大,不容忽视。 文化全球化日益突出了外宣翻译的重要地位,无疑为促进外宣翻译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但也给外宣翻译提出了新的挑战。在世界多元文化的 激烈竞争中中国要走向世界,要生存,就必须加强外宣翻译,让世界了解中国。只有这样,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才能被全球各国认同,才具有全球化的性质。创造这种文化的国家会作为一个对全球化具有贡献的国家而存在着,但是这种被认同的文化已经属于全球各国所有,不再具有国别性[2](P47)。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常常会使译者陷入困境,那么,文化全球化背景下的外宣翻译的实质是什么?译者在其中处于何种地位与作用呢7 .文化全球化背景下的外宣翻译绝不是将外宣内容的文本简单地进行语言转换的过程,其实质是以“译者为中心”的“适应”与“选择”的过程,是“译有所为”。外宣翻译的“译有所为”至少体现在:翻译目的的针对性与时效性——积极主动地针对不同地区和国家、不同层面的译入语受众以及不同的时间,把中国文化的精华翻译介绍到世界各国,让全世界能够全面、及时、准确、真实地了解中国,共同分享中国的博大精深。胡庚申教授的“以译者为中心的翻译适应选择论”是一套系统的翻译理论,确立了译者的中心地位和译者的主导作用。其翻译方法,可简略地概括为“三维”转换,即在“多维度适应与适 收稿日期:20084)2-20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6BYY015);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科研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刘雅峰(1966一),女,辽宁咯左人,湖州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现为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部博士生。?-?——140?-——

rr从翻译目的论看企业外宣资料汉英翻译原则

第19卷第4期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l.19No.4 2005年8月J OURNAL OF HEFEI UNIVERSIT Y OF TECHNOLOGY(S ocial Sciences)Aug.2005 从翻译目的论看企业外宣资料汉英翻译原则 陶全胜 (安徽理工大学外语系,安徽淮南 232001) 摘 要:文章运用翻译目的论的有关原理,并通过译例分析,提出企业外宣资料汉英翻译应遵循“传译主要信息、语用等效、概念术语的译名统一”的原则。贯彻这三条原则有助于达到译界所公认的“以传达信息为目的,同时考虑信息的传递效果”的应用文体翻译标准。 关键词:企业外宣资料;主要信息;语用等效;概念术语的译名统一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634(2005)04-0124-06 Exploring principles o f translating econom ic literature of enterprises from Chinese to English based on Skopo stheory T AO Quan-sheng (Departm ent of Foreign Languages,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 d T echnology,Huainan232001,China) Abstract:Based o n Skopo stheo ry and w ith ex amples analy sis,the author puts forw ard the v iew that major pr inciples o f tr anslating economies literature should be convey ing the main information, achiev ing pr agmatic equivalence,and reaching co nsistency o f translating concepts and ter ms.By adhering to the thr ee principles,the version of translation can m eet the well-accepted practical translatio n standard w hich stresses conveying information and considering the effect of translating. Key words:eco no mic literature of enterprises;m ain info rmation;pragm atic equivalence;consistency of translating concepts and terms 一、引 言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交往越来越密切。企业作为经济活动中最主要的主体,要走向世界市场,融合于世界经济,不仅需要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而且还应有过硬的宣传推销措施,以便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求得自身的生存空间。企业外宣资料的翻译是企业向国外拓展市场的前提,良好的对外宣传资料有助于企业产品顺利地进入国际市场。但目前一些企业外宣资料的汉英翻译,过分拘泥于“忠实”与“等值”,在译文中出现了中式英语的倾向,不利于企业对外交流。还有一些企业对外宣传工作没有体现“内外有别”,把对国内使用的资料直接翻译出来对外使用,影响了企业的对外宣传效果。许建忠教授提出的“得作者之志,为读者所接受”的实用文体的翻译收稿日期:2004-05-12;修回日期:2004-09-27 作者简介:陶全胜(1964-),男,安徽枞阳人,安徽理工大学外语系讲师,硕士.

企业外宣翻译国内外研究现状 外宣翻译

企业外宣翻译国内外研究现状外宣翻译 精品文档,仅供参考

企业外宣翻译国内外研究现状外宣翻译 外宣翻译,顾名思义,是要完成那些对外宣传材料的翻译任务。在我国,外宣翻译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将中文译成英文,或者是其他外文,向世界传播来自中国的声音。以下是本站分享的企业外宣翻译国内外研究现状 [外宣翻译研究现状及成因分析],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企业外宣翻译国内外研究现状 [外宣翻译研究现状及成因分析] 摘要我国外宣翻译研究体系不够完善,存在术语、译名不统一,缺乏系统性研究理论和定位不准确等问题,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要充分认识外宣翻译的特点,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翻译的教学研究。 关键词:外宣翻译翻译理论现状成因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要想世界了解真实的中国,能够在国际舞台上塑造国家形象,准确地传达观点,对外宣传一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在全球化背景下,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扩大,能促进中国和世界相互理解的外宣翻译的作用日渐凸显。翻译工作是对外宣传的一部分(沈苏儒,1992:59),提高对外传播能力,越来越显得重要而紧迫。我国目前的现状是,对外影响力与国际地位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比差距较

大,对外文化交流和文化传播严重入超、文化赤字很大。在全球化背景下,作为强势语言的英语和逐渐具有世界性的汉语之间的转换尤其成为当今中国译界面临的一大挑战。国际译联主席毕德说:翻译标识中出现的任何错误,都会很快地引起媒体的关注。传播学家费利克斯格林(Felix Green)说:我坦率地说,你们的对外翻译是失败的,你们的对外宣传没有说服力,有的反而会引起外国人的误解。(刘洪潮,2005:66)。我国外宣翻译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直接影响到我国的对外形象。外宣翻译研究在近二十年间获得了较快的发展。然而,相对于文学翻译研究,外宣翻译研究的历史比较短暂,体系不够完善,多数研究仍停留在随感式、经验性总结,缺乏宏观理论视野、微观剖析论证(周锰珍、曾利沙,2006:23)。因此,需要清晰地认识外宣翻译研究的现状,思考其中的问题。 二外宣翻译研究相对滞后的现状分析 1 术语和译名的不统一 外宣翻译是翻译的一种特殊形式。与外文中译的繁荣景象形成鲜明对比,中文外译一直显得势单力薄。相对于我国经济实力和发展现状而言,外宣翻译研究还十分落后。国内有关对外宣传的书籍屈指可数。对对外宣传的提法也有很多,如:汉英翻译、中译英、汉译外、实用翻译、外事汉英翻译、对外宣传、对外报道等,却未能统一提法。没有固定统一的

翻译文本对比分析的描写翻译学方法

翻译文本对比分析的描写翻译学方法 欧阳苹果 (湘南学院大学外语教学部,湖南郴州412008) 摘要:在众说纷纭的关于翻译标准的讨论中,描写翻译学从宏观的角度研究翻译,给各种各样的翻译方 法论以正确的定义。本文认为,在进行文本对比分析时,描写翻译学以开放性视角看待源语和译语之间信息、功能及文体诸方面的关系,从而促进翻译的优化,推动翻译研究的新发展。 关键词:翻译标准;描写翻译学;信息;功能;文体中图分类号:H 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012(2008)06-0111-03 收稿日期:2008-01-10 作者简介:欧阳苹果(1952-),女,湖南郴州人,湘南学院大学外语教学部副教授。 约翰·麦克法兰在杜伦大学学报(Durhram Uni versity Journal )上发表论文“翻译的模式”(John Mac Farlane ,1953)。麦克法兰指出,我们决不可以认为有唯一的翻译,由于原文有不同的意义,不可避免地会从中产生出不同的翻译,这些翻译也许都是翻译,但没有一个翻译是理想的或真实的翻译。 一描写翻译学方法 描写翻译学是相对于规定性翻译学而言的,它先对翻译文本语料进行实验的研究,然后才试图确定在某一具体文化中的某一历史时期有哪一些规范和限制在文本的生产中起了作用。换句话说,描写翻译学的目的不是规定翻译应该怎么去做,而是观察翻译是如何实际完成的。描写翻译学侧重实现了的对等(actualized equivalence), 而不是理想过程中的对等(equivalence in the idealized process),其采用的是回顾视角(retrospective stance),而不是前瞻视角(prospective stance)。麦克法兰认为,意义既然如此复杂、如此不可琢磨,我们便不可能从中得出准确翻译的绝对标准。他认为:“我们倒是需要一种与此不同的研究翻译的方法。这种方法接受现有的翻译,而不去理会我们理想中的那种翻译,这种方法从研究翻译的性质中获得灵感,而不是让翻译从事它办不到的事情。”这里所说的方法即描写翻译学方法(许 余龙,1992)。 描写学派的功劳在于给予各种各样的翻译以正确的定位,避免了由于规范性的翻译标准而造成的概念上的困惑以及无谓而又无止无休的争论。描写翻译学十分宽容,只要你说得出理由,也不管这种理由以传统的眼光看过去是多么地“荒唐”,某个文本就可以被认为是翻译。描写翻译学派的兴趣不在语言上,它试图探讨翻译的起因以及翻译在社会上所发挥的作用。 二描写翻译学文本对比特征 1.文本对比的目的 “自有语言研究以来就有语言之间的比较,不同语言之间的比较与语言研究可以说是同时开始的”。 [2] 翻译本身就是一个语言对比分析过程,翻译离不 开文本对比。翻译理论家Wilss 认为,翻译是在对源语在句法、语义、文体和语篇语用等理解的基础上引导书面的源语文本到最佳对等的目的语文本的过程。[3]由于文化上的差异,一种语言的表达在另一种语言中找到完全对等的语言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没有绝对的标准来评定文本对比中翻译转换的对与错。描写翻译学文本对比以开放性视角来看待翻译转换,确认翻译转换不是为了要判断译文与原文是否完全对等或对应,而是作为一种描写机制来确定 语言研究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haoya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 第7卷第6期 2008年12月 Vol.7No.6Dec.2008 111

从文本类型角度看企业外宣材料的翻译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The Exploration of Black Female Characters in Toni Morrison’s Novels 2 唐诗意象英译中的文化障碍和策略 3 浅析礼貌原则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体现 4 Translation of Chinese Dish Names 5 Motivation’s Cultivation and Maintenance in English Learning 6 试论英语学习中的动机 7 王尔德童话对传统童话的颠覆 8 论《亚瑟王之死》中的骑士精神 9 粤菜翻译之“信达雅” 10 中外酒文化差异分析 11 The Improvement of English Learning Skills Through Nursery Rhymes 12 电影片名的翻译研究 13 从伊登和盖茨比之死探析美国梦破灭的必然性 14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原创Q 175 567 12 48 15 浅谈中西方非言语交际中身势语差异 16 浅谈如何培养初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17 Rhetoric and Translation of English News Headline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ceptors 18 勃莱特.阿什利--《太阳照常升起》中的新女性 19 构建和谐社会——以美籍黑人的种族歧视为例 20 中英谚语的文化差异与翻译 21 宗教枷锁下的人性挣扎——《红字》中丁梅斯代尔形象解读 22 论《蝇王》中戈尔丁对人性之恶的解析 23 影视英文在初中口语教学中的运用性研究 24 英汉色彩词的对比研究 25 论海明威小说《老人与海》中对生活的反思 26 中西社交礼仪差异的历史文化原因探析 27 探析《奥赛罗》的三大悲剧起因 28 英语体育新闻标题的特点及翻译对策 29 对《最蓝的眼睛》黑人的悲剧命运的分析 30 英汉谚语的文化对比分析 31 英语阅读有效教学活动设计研究 32 论嘻哈文化及其在美国社会的影响 33 臻于完美的人物魅力——对简?奥斯丁《劝导》中的女主人公的分析 34 从华裔女性文学看东西方女性主义的发展与融合——以华裔女作家林湄及其作品《天望》为例 35 中英植物词语隐喻的文化对比 36 论英语称谓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37 简?奥斯汀《曼斯菲尔德庄园》中女性角色的地位分析 38 The Features of Commercial Advertisement English 39 对《宠儿》中黑奴母亲塞丝形象的探讨 40 A Research on the Translation of the Chinese Dish Names 41 英语委婉语的认知分析

中美俚语翻译对比研究

中美俚语翻译对比研究 定义:《现代英语高级学习字典》给俚语作出如下定义:俚语是一般用于谈话,但不适用于严谨的写作形式或正式场合的词语,尤其是指某一阶层人士的惯用语。《朗文当代英语词典》对俚语的解释是:俚语通常不用于严肃场合的言语或写作,被认为是很不正式或很不礼貌的且用于某些阶层人士之中的语言。在汉语中,《说文解字》定义是“俚,聊也,从人,里声”。 《辞源》定义“俚,方言俗语”。 一、历史背景对中美俚语的影响 中国:俚语与其他语汇并没有绝对界限,它与其他语汇共同发展和演变。封建社会时期官员具有绝对的权威,因此好多人都把考状元,走仕途看作是唯一的出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也是状元、当官等等,由此俚语体现了浓厚的 1.官场文化(就封建统治而言),形成的俚语如“走后门”、“带高帽”、“拍马屁”、“乌纱帽”等官场特点。 与封建统治相抗衡的一种 2.民间势力,一种神秘独特的领域,是中国历史上一种极为重要而特殊的社会现象,即江湖。它包括隐居场所、绿林好汉、方术之士、游客侠盗、金兰结义、宗教帮会、江湖骗子等。在江湖中的俚语大多的表现形式就是隐语,因社会环境变化好多弃之不用,有些也在生活中流传开来,如“二进宫”、“韩信乱点兵”、“摆龙门阵”、“鸿门宴”、“戳一顿”等等。中华民族的 3.宗教文化主要是佛教、道教以及带有学术色彩的儒教,即所谓儒释道三教。俚语中与宗教有关的如“逃不出佛手心”、“烧高香”、“佛手”、“普渡”、“抱着贼秃叫‘菩萨’”、“衣钵”等充满宗教色彩,也反映了人们把希望寄托于宗教,以寻求某种心理安慰。汉民族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形成了封建宗族制度和 4.“三纲五常”等封建伦理观念,建立了以学院关系为基础的宗族制度,因此“重名分,论人伦”的伦理观念深入人心,直至今天仍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如果表达自己的愤怒,粗俗俚语就与亲属扯上关系,亵渎祖先和亲人,如“妈的”、“娘”、“奶奶”、“祖宗”、“孙子”、“祖宗十八代”等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而在西方文化中这很少见。另外中国封建社会也是 5.小农经济的社会,俚语与日常生活有关,如“鸡蛋碰碾子”、“败家子”、“拆东墙补西墙”、“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吃醋”、“双簧”等。还有人们的风俗习惯的宠物习俗,“狗”一般被形容和比喻坏人坏事等,如“奴狗”、“狗腿子”、“丧家犬”、“狗仗人势”等等,与西方的习语截然不同。 美国:美国历史仅有几百年时间,但是汇集了世界不同民族的人们,其文化也融合了不同民族的文化,语言亦是如此。19世纪美洲大陆的“西进运动”中,许多美国人向西部移民,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使各个地区的方言和各阶层的行话、黑话碰撞融合。“大熔炉”的美国使俚语不断融合新的词汇并丰富和发展。当代俚语进入20 世纪后飞速发展, 1.(20世纪初)吸纳社会、经济、生活文化的新现象。一些俚语的主要来源是无业游民、大兵、水手、警察、吸毒者、赌徒、牛仔、各层次的学生、娱乐从业人员、爵士乐和乐迷, 运动人员及其崇拜者、铁路和运输人员、移民等。 例:cop 源于警察制服上的铜纽扣copper button ;由意大利商人用的“coppo”所加强; cop a heel 指逃避警察。再如,jazz 指爵士音乐,这种音乐的节拍根源于部分非洲歌曲,奴隶们的野外歌曲等,后来很快在游乐区的沙龙酒店流行。这个时期两次世界大战、越南战争、朝鲜战争等,又产生了大量俚语,如,grease (牛油) 。 2.(20 世纪八十年代),摇滚、布鲁斯、城市黑人等通俗音乐使俚语方兴未艾。。3、九十年代,经济和科技飞速发展,计算机俚语、医学俚语等异军突起。如,hacker (黑客) , ankle bicer (跛

外宣翻译课程教学大纲

外宣翻译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基本信息(Course Information) 课程代码(Course Code)EN447 *学时 (Credit Hours) 32 *学分 (Credits) 2 *课程名称(Course Name) (中文)外宣翻译 (英文)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of Official Documents for Media and Press 课程性质 (Course Type) 选修 授课对象 (Audience) 所有英语专业学生授课语言 (Language of Instruction) 英语 *开课院系 (School) 外国语学院翻译系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先修课程 (Prerequisite) 授课教师(Instructor)陈明明、徐亚男、徐明强 课程网址 (Course Webpage) *课程简介(Description)本课程是面向翻译系本科生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拟从应用翻译学、对外传播学、跨文化交际学的视角出发,集中讲授外宣翻译的主要特点、基本原理和翻译策略。本课程对外宣翻译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并结合实例提出相应对策,进而更新传播理念,归纳出可供参考的外宣翻译策略。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外宣工作概览”、“外宣翻译特点”、“外宣译者的素质要求”、“外宣误译透视”、“外宣翻译策略”、“外宣翻译个案分析”等6个大板块。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具备对外宣翻译的基本认知,了解外宣翻译的特点,掌握外宣翻译的翻译技巧和总体策略,为将来的语言翻译工作打下牢固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课程简介(Description)This course is a foundation course oriented to undergraduates of the Translation Department. It is designed to convey to students the main features, fundamentals and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publicity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pplied Translation Studies,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s. This course analyzes some problems in publicity translation, and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with the analysis of examples, in an effort to update communication ideas and summarize publicity translation strategies for further reference. This course includes six sections: Overview of Publicity, Features of Publicity Translation, Qualities Required for Publicity Translators, Penetration into Mistranslations in Publicity, Publicity Translation Strategies, Case Studies in Publicity

外宣翻译作业_共2页

1.K大学前身是1942年诞生于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战邮干训班,是我党、我军早期系统培 养通信人才的学校之一。1958年经国务院批准改建为K学院,2005年4月更为现名。 学校秉承“勤奋、求实、进取、创新”的校风,践行“厚德、弘毅、求是、笃行”的校训,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工学为主体,以信息学科为特色,理、工、经、管、文、教、艺、法等多学科相互交融,博士、硕士、本科等多层次教育协调发展的格局。 学校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南京,现有仙林、三牌楼、锁金村、江宁四个校区。 2.XX教授最大特点他始终站在学科的前沿,把握学术发展的方向。他无论在通信理论还 是信号处理这两个信息处理领域最重要的方面都有比较深的理论造诣,XX教授对学科对教学都是孜孜不倦的。他的老本行语音信号处理方面有很多的成果。尤其在语音隐藏的研究方向当中,他培养的学生得到了全国性的大奖。听了X老师给我们上的语音编码的课,X老师的课程果然很生动,他比较关心我们的日常生活,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的点点滴滴,他优秀的人格魅力赢得了我们学生的一致的尊敬和爱戴。 3.今天,是K大学70周年校庆日,我很高兴和K几万名师生共同庆祝这个节日。K大学 不仅有悠久的历史,她更是用她在信息通信领域的成就和影响力,成为了国际电联的首批学术成员单位。国际电联与中国的联系日益密切,我惊喜地发现K大学总是不断地给大家带来意想不到的好消息,国际电联期待与K大学更加紧密地合作,期待K大学更积极地参与解决电信业界的新难题。我衷心祝愿K大学用年轻人的朝气去扑捉信息时代的精灵,让我们通过你们的努力享受更加美好的生活。 4.XXX 公司是一家拥有生产、贸易与研发的综合企业。我们主要经营药材、食品与饲料 添加剂等,产品主要出口欧洲、美国、澳大利亚、中东、非洲等国。我们尤其擅长研制与出口维他命与抗生素的原材料。我们的维他命以及相关产品的出口量达到1500 公吨,能够确保根据市场以及客户的需求来按时安排订单、运输。另外,我们的市场研发中心能给客户提供信息资讯服务、告知客户国内产品与市场的现状,以便客户能够更多了解中国国情、出做出更准确的判断与决策。我们将以卓越的标准以及完善的服务帮助我们的客户在市场上获得最强的竞争力。我们希望能够与来自国内外的新老朋友一起携手共创美好的未来。

中英文翻译之比较研究

中英文翻译之比较研究 一.前言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英语越来越广泛地使用在国际社会中。但由于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英语在世界各国的应用有着微妙的差异,单独就英语与各国语言的互相翻译而言就有所不同。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语言文字也历史悠长,作为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两大语系,中英文之间的互译是十分有趣的。 我研究小组通过对一系列中英文翻译的对比研究,得到了以下结果。 二.主体 1.中英文电影名翻译及其比较 电影是一门世界各国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在全球化大潮的影响下,电影也越来越走向国际化。中国的电影走出去,外国的电影在走进来。因此电影翻译也成为翻译园地中愈来愈重要的领域。电影作为一种有声形像艺术,有别于其他门类的艺术作品,它无法像书籍、报纸一样,读者可以迅速浏览即可获知大意,进而被故事情节所吸引。而电影只能靠其片名吸引观众。所以影片名好比电影的门楣,它既要反映影片的中心内容,还要简短、新奇,以将观众引入门内;影片名又像商品的商标,应起到宣传、推销产品的作用。因此片名的翻译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间,英汉两个语种的电影译制工作对中西影视文化的交流起着至关重要的桥梁作用,而首当其冲的则是片名的英汉互译问题。电影名的英汉译例,举不胜举。下面将从几个方面对电影中英名进行对比和赏析,从而找出其文化差异和中英文语言表达的差异。 a.中英文电影名的不同是中西价值观差异的反映。英文电影以主人公的名字命名的为数不少,而中国电影以主人公的名字命名却很少,即使以人名命名也大多是为纪念英雄或伟人的。如《林则徐》LinZexu,《周恩来》ZhouEnlai,《毛泽东》MaoZetong。这种差异体现了中西文化及其价值观念上的差异。基于这种文化差异,以人物名字命名的电影大部分都按其内容进行了转义。如Rebecca《蝴蝶梦》(本为人名吕蓓卡),Annatasia《真假公主》(本为人名安娜塔西亚),Cleopatra《埃及艳后》(本为人名克丽奥佩特),StellaDallas《慈母心》(史泰拉.达拉斯)。 b.英文电影名翻译成汉语后多以四个字表达为主。四字习语是汉语的特色,特别具有感染力。在翻译外国片名中充分发挥汉语的这一优势,能增添一些原文字里行间所没有完全表达出来的意境和音韵美及感染力,在传达影片主旨信息的同时,充分满足中国人的审美心理。《Twins》龙兄鼠弟《Bean》憨豆先生《Speed》生死时速《Paycheck》记忆裂痕《Torque》急速酷客《Radio》真情电波《TheAlamo》围城13天《Envy》终极贱靶《Deathwatch》勾魂战役《Bandits》终极土匪《ThePact》徇情疑云《Snatch》偷拐抢骗《Quicksand》警魂海岸《Signs》灵异象限 c.单字英文电影名的汉译。许多英文影片的原名为一单字,而中文电影和译名中却很少有以单字为名。如《GonewiththeWind》,原著译名《飘》简洁又贴切,极具文学色彩,给人以美的享受;公映时,为更好地发挥片名的导视功能和突出影片的主题又改译为《乱世佳人》。《LegendoftheFall》--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