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第二章 表面张力和三个公式

第二章 表面张力和三个公式

最新各种图形面积计算公式

各种图形面积计算公式 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 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a= a 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 7、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8、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 9、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 10、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πr 11、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12、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V =abh 13、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S =6a 14、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 a 15、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圆的周长×高S=ch 16、圆柱的表面积=上下底面面积+侧面积 S=2πr +2πrh=2π(d÷2) +2π(d÷2)h=2π(C÷2÷π) +Ch 17、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V=Sh V=πr h=π(d÷2) h=π(C÷2÷π) h

18、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3 V=Sh÷3=πr h÷3=π(d÷2) h÷3=π(C÷2÷π) h÷3 19、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V=Sh 各种图形体积计算公式 平面图形 名称符号周长C和面积S 1、正方形a—边长C=4a S=a2 2、长方形a和b-边长C=2(a+b) S=ab 3、三角形a,b,c-三边长 h-a边上的高 s-周长的一半 A,B,C-内角 其中s=(a+b+c)/2 S=ah/2 =ab/2·sinC =[s(s-a)(s-b)(s-c)]1/2 =a2sinBsinC/(2sinA) 4、四边形d,D-对角线长 α-对角线夹角S=dD/2·sinα 5、平行四边形a,b-边长 h-a边的高 α-两边夹角S=ah =absinα 6、菱形a-边长 α-夹角 D-长对角线长 d-短对角线长S=Dd/2 =a2sinα 7、梯形a和b-上、下底长 h-高 m-中位线长S=(a+b)h/2 =mh

张力放线布线计算公式

第一步:按下列公式制作放线模板 f=kl2+4*(kl2)3/(3l2) ⑴ k=G/(0.816H) ⑵ 式中:f -弛度,m;l -档距,m;k -模板模数;G -导线(或牵引绳)单位长度重量,kg/m;H -预选张力,N。 ①施工前,按既定的G值,预选不同的H值,分别制出不同k值的模板, ②制作模板的比例,应和线路断面图的比例相同。 第二步:选定张力 山地放线段,可在用放线模板选出的H i值得基础上,再按公式⑶分别计算出与相对应的张力机出线张力T Hi,以其中最大值作为选定的张力机出线张力。 T Hi= H i/εi- ﹝(aG*Σh i)/i﹞*﹝(εi-1)/(εi-εi-1)﹞⑶ 式中:H i -用模板选定的第i档的放线张力,N; T Hi -与H i相对应的张力机出线张力,N; i –由张力机到预选张力档前档的档数,张力机至邻塔也算一档; h1、h2……h i -由张力机到预选张力档为顺序的各档悬挂点间高差(张力机到邻塔悬挂点间高差为h1),牵引侧悬挂点高者取正值,低者取负值,m; Σh i -由张力机出线口到预选张力档悬挂点间高差; Σh i= h1+h2……+h i,m;

ε -放线滑车综合摩擦系数。 第三步:展放牵引绳或导线时,应分别验算导引绳、导线是否上扬,以使采取相应的防止上扬的措施 验算上扬的计算公式 l S= (l1/cosφ1+ l2/cosφ2)/2+T H(h1/l1+h2/l2)/(aG) ⑷ 式中l S -被验算杆塔的垂直档距,m; l1、l2 -被验算杆塔的前、后档距,m; h1、h2 -被验算杆塔的前、后档悬挂点高差(邻塔悬挂点低时取正值,高时取负值),m; φ1、φ 2 -被验算杆塔的前、后档悬挂点高差角φ=tg-1(h i/ 1i) ; T H -验算上扬时的架空线张力(N),验算导引绳时取T H=T QZ,验算牵引绳时取T H=T zd,验算导线时取T H=T dz G -被验算架空线的单位长度重量,kg/m; 当被验算杆塔的垂直档距l S≥0时,该塔不发生上扬,l S<0时,则该塔将发生上扬。

表面张力的测量方法

表面张力的测量方法 英才学院 1236305 张雍淋 6121810519 液体表面张力测量在化学、医药、生物工程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液体表面张力的大小可以确定表面活性并计算表面活性剂在溶液表面的吸附量;在合金液体体系中,借助于表面张力还可以评价金相组织及孕育效果等重要参数。目前,测量液体表面张力系数有毛细上升法、最大气泡压力法、液滴法等。 1. 毛细上升法 这个方法,研究的比较早,在理论和实际上都比较成熟。如图 1所示,干净的毛细管浸入液体内部时,如果液体间的分子力小于液体与管壁间的附着力,则液体表面呈凹形。此时表面张力产生的附加力为向上的拉力,并使毛细管内的液面上升, 直到液柱的重力与表面张 力相平衡。 图 1 212cos ()g r r gh πσθπρρ=- 1()2cos g ghr ρρσθ-=

其中:σ—液体的表面张力;r-毛细管的内径;θ-接触角; ρ 1ρ-液体和气体的密度;h-液柱的高度;g-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在 和 g 实际应用中一般用透明的玻璃管,如果玻璃被液体完全润湿,可以近似的认为θ= 0。 毛细上升法是测定表面张力最准确的一种方法,国际上也一直用此方法测得的数据作为标准。应用此方法时,要注意选择管径均匀, 透明干净的毛细管,并对毛细管直径进行仔细的标定;毛细管要经过仔细彻底的清洗,毛细管浸入液体时要与液面垂直。 2.最大气泡压力法 如图 2 所示,向插入液体的毛细管轻轻的吹入惰性气体(如 N 2等)。如果选用的毛细管半径很小,在管口形成的气泡基本上是球形的。并且当气泡为半球时,球的半径最小等于毛细管半径 r ;在其前后曲率半径都比r大,如图2 所示。当气泡为半球时,泡内的压力最大,管内外最大压差可由差压计测量得到。 图2

最大泡压法测定液体表面张力实验数据处理

最大泡压法测定液体表面张力实验数据处理 1.安装Origin 7.0软件并双击打开; 2.在A[X]和B[Y]数据列分别输入正丁醇浓度和相对应的最大压力差; 3.在空白处点击鼠标右键,点击“Add New Column(增加新列)”增加新的数据列C[Y]; 4.右键单击C[Y]数据列,点击“Set Column Values(设置列值)”,在对话框中输入计算程序计算正丁醇的表面张力:“(0.0728/566)*col(B)”,输入完毕之后点击“OK”,这时在C[Y]中就得到了不同正丁醇溶液的表面张力。 注意在“(0.0728/566)/col(B)”公式中,“”0.0728“为实验温度下水的表面张力,各组的数据可能不同,”566“为测定的水的最大压力差,各组也是不同的,输入你组测定的数据进行计算即可。 5.选中C[Y]数据列,点击“Analysis(分析)→Non-linear Curve Fit(非线性曲线拟合)→Advanced Fitting Tool (高级拟合工具)”,出现数据拟合对话框。 6.点击对话框中的”Function(函数)→New(新建)”,建立新的拟合函数。

7.在“Example(样本)“框内输入你指定的拟合函数:”y=p1-p2*ln(1+p3*x)“,并将”Number of Parameters(参数数量)“设为3,将”Form(形状)“设为”Equations(方程式)“,点击“Save(保存)”保存,这时我们的拟合函数设定完毕 8.点击“Action(执行)→Dataset(数据列)”,出现参数指定对话框。”点击在对话框顶部的列表框内单击y 变量,然后在“Available Datasets(可用数据列)”列表框中单击“Data1 -c”; 单击“Assign(赋值)”命令按钮。即y 变量对应于Data1-C 数列。同样可指定x 变量对应于Data1-A 数列. 9.点击”Action(执行)→Fit(拟合)“,出现曲线拟合对话框。将“P1、P2、P3 ”初始值均设为“1”。点击“100 Iter”按钮2 ~5 次,直至参数值不变即可。同时拟合出的曲线将出现在绘图框中。点击“Done(完成)”,在曲线对话框出现了拟合参数值(也可见曲线下面的数据框,给出了P1、P2、P3的数值,带入y=p1-p2*ln(1+p3*x),得到拟合的函数,其中y为表面张力,x为浓度),代入自定义的函数式中,即为由数据拟合的函数表达式,绘图框中的曲线即为拟合曲线。 10.求算曲线各点对应斜率dγ/ dc。按上述方法得到拟合曲线后,鼠标右键点击绘图框“1”,出现快捷菜单,点

什么是液体的表面张力

什么是液体的表面张力 在研究物体的浮沉条件时,有个同学无意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把一塑料尺子竖放(或侧放)在水面时,发现尺子迅速下沉了;而当他把尺子平放在水面时,即可发现尺子漂在水面上。 竖放(或侧放)尺子在水面上时,尺子下沉,是由于尺子所受的浮力小于它自身的重力而引起的;那又为什么在平放尺子时,它却是漂浮在水面上,若按物体的浮沉条件,物体漂浮时浮力可是等于重力的呀。这两者岂不自相矛盾了吗?问题症结在哪里呢? 在高中物理教材第一册“固体和液体的性质”一章中,有一个小实验:要求学生用棉纸把缝衣针垫起放在水面上,当棉纸被水浸湿下沉后,观察现象并说明原因,很多同学认为缝衣针浮在水面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作用的原因,以为针受重力、浮力和液体表面张力三者相平衡而使针能漂在水表面上。 那么就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液体表面张力吧。 什么是液体的表面张力呢? 液体表面附近的分子由平衡位置向外运动时,因为外部空气和蒸气分子对它的斥力很小。不起显著作用。它只受到内部分子的吸引力,因此使它恢复到平衡位置的作用力就没有在液体内部时大,使得表面层里的分子振动的振幅要比液

体内部分子的振幅大,一些动能大的分予就可能冲出吸力范围,成为蒸气分子,结果形成表面层里的分子分布比液体内部的分子分布稀疏,分子之间的距离就比较大(rr0)、正是由于液面分子分布较内部稀疏,分子间距rr0,分子间引力占优势而产生了液体表面张力,由此可知,液体表面的张力实质是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合力,它指向液体内部,可见托起硬币的力不可能是液体表面张力。那么让我们再来看看浮力吧。 先让我们先做一个实验:在一盛有水的烧杯的水面平放一张滤纸,把一枚面值一角的硬币平放在滤纸上,待滤纸被浸湿而下沉后,发现硬币仍漂在水面上。注意观察硬币周围会发现水面向下凹陷,而硬币并未浸入水中,只是漂在水表面上。由此可见,此时硬币并未受到浮力作用。那是什么力与重力相平衡而使硬币漂在水面上呢? 由上一实验现象可知,水面向下凹陷,发生了形变,从而产生了一个与形变方向相反的弹力——支持力,这就如在一个吹气的气球上放上一个物体,由于物体的重力而使气球形变(向下凹陷),而产生了竖直向上的支持力一样。是这个与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支持力使硬币漂在水表面上。(上面几个实验中的塑料尺子、缝衣针漂在水面上与此相同)

活套张力计算

热连轧活套张力计算1.1.1活套控制基本力矩 活套的几何结构图如下所示: 图2.9 活套几何结构图 图2.10 活套本体结构图

其中: 02sin H D LL H -+ *=θ θθcos arctan 1*+=LL A H θθcos arctan 2*-=LL B H 活套高度和张力控制根据L2设定值自动执行。本系统有三种控制理论用于活套控制,包括:传统控制,交叉解耦控制,传统控制+ILQ 控制(具体参见活套控制模型部分)。 这三种控制方式,都离不开基本力矩的计算,参见图4-2和图4-3,其计算过程如下: B S G m T T T T T +++=σ 其中 m T :电机输出力矩[Nm] G T :活套重力矩[Nm] S T :带钢重力矩[Nm] σT :带钢张力矩[Nm] B T :带钢弯曲力矩[Nm] ()()[]LL h W T *1sin 2sin θθθθσσ--+***=

LL L h W T S *cos *2θρ ***= LL E L h H W T B *cos *163 θ*??? ??***= )cos(***P G P g GE T θθ-= 其中 W :带钢宽度[mm] h :带钢出口厚度设定值[mm] σ :带钢张力设定值[KG/mm 2] ρ :带钢密度[KG/m 3] E :带钢杨氏模量 [KG/mm 2 ] g :重力加速度,9.807m/s 2 1.1.2 带钢张力计算 单位张力值计算为活套电机力矩减去带钢重力矩、弯曲力矩、离心力矩、活套辊重力矩四个量得到的。与基本力矩相比,它多了一个带钢离心力矩。 ()()[]LL h W T T T T T E B S G m ***--++---= 1sin 2sin θθθθσ ()LL g V W h T E *cos 212θρθθ**+***= 其中: E T :带钢离心力矩[Nm] V :上游机架速度[m/s]

(整理)实验讲义-液体表面张力-.9.

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量 表面现象广泛见诸于钢铁生产,焊接,印刷,复合材料的制备等过程中。液体表面张力系数是表征液体性质的一个重要参数。测量液体表面张力系数有多种方法,如最大泡压法,毛细管法,拉脱法。 许多现象表明液体表面具有收缩到尽可能小的趋势,这是液体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的宏观表现。从微观角度看,液体表面具有厚度为分子吸引力有效半径的表面层,处于表面层内的分子比液体内部的分子少了一部分能与之吸引的分子,因此出现了一个指向液体内部的吸引力,使得这些分子具有向液体内部收缩的趋势。而从能度看,任何内部分子欲进入表面层就要克服这个吸引力而做功。显见,表面层有着比液体内部更大的势能(表面能),且液体表面积越大,表面能也越大。而任何体系总以势能最小的状态最为稳定,所以液体要处于稳定状态,液面就必须缩小,以使其表面能尽可能小,宏观上就表现为液体表面层内的表面张力。 我们想象在液体表面画一条直线,表面张力就表现为线段两边的液面以一定的拉力α相互作用,而力的方向与线段垂直,力的大小与该段直线的长度L成正比,即f L =(1) a 其中,比例系数α称为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单位为N/m。当液体表面与其蒸汽或空气相接触时,表面张力仅与液体本身的性质及其温度有关。一般情况下,密度小、容易蒸发的液体,其α较小;而熔融金属的α则很大。对于同种液体,温度越高,其α越小。当液体与固体相接触时,不仅取决于液体自身的内聚力,而且取决于液体分子与其接触的固体分子之间的吸引力(称为附着力)。当这个附着力大于内聚力时,液体就会沿固体表面扩展,这种现象称为润湿。当这个附着力小于内聚力时,液体就不会在固体表面扩展,称为不润湿。润湿与不润湿取决于液体、固体的性质,如纯水能完全润湿干净的玻璃,但不能润湿石蜡;水银不能润湿玻璃,却能润湿干净的铜、铁等。润

最大泡压法测定溶液的表面张力

最大泡压法测定溶液的表面张力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最大泡压法测定表面张力的原理,了解影响表面张力测定的因素。 2、了解弯曲液面下产生附加压力的本质,熟悉拉普拉斯方程,吉布斯吸附等温式,了解兰格缪尔单分子层吸附公式的应用。 3、测定不同浓度正丁醇溶液的表面张力,计算饱和吸附量, 由表面张力的实验数据求正丁醇分子的截面积及吸附层的厚度。 二、实验原理 1、表面张力的产生 液体表面层的分子一方面受到液体内层的邻近分子的吸引,另一方面受到液面外部气体分子的吸引,由于前者的作用要比后者大, 因此在液体表面层中,每个分子都受到垂直 于液面并指向液体内部的不平衡力,如图所 示,这种吸引力使表面上的分子自发向内挤 促成液体的最小面积。 在温度、压力、组成恒定时,每增加单位 表面积,体系的表面自由能的增值称为单位表面的表面能(J·m-2)。若看作是垂直作用在单位长度相界面上的力,即表面张力(N·m-1)。事实上不仅在气液界面存在表面张力,在任何两相界面都存在表面张力。表面张力的方向是与界面相切,垂直作用于某一边界,方向指向是表面积缩小的一侧。 液体的表面张力与液体的纯度有关。在纯净的液体(溶剂)中如果掺进杂质(溶质),表面张力就要发生变化,其变化的大小决定于溶质的本性和加入量的多少。 由于表面张力的存在,产生很多特殊界面现象。

2、弯曲液面下的附加压力 静止液体的表面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是一个弯曲表面。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弯曲表面下的液体或气体与在平面下情况不同,前者受到附加的压力。 弯曲液体表面平衡时表面张力将产生一合力P s ,而使弯曲液面下的液体所受实际压力与外压力不同。当液面为凹形时,合力指向液体外部,液面下的液体受到的实际压力为: P ' = P o - P s ;当液面为凸形时,合力指向液体内部,液面下的液体受到的实际压力为: P ' = P o + P s 。这一合力P S ,即为弯曲表面受到的附加压力,附加压力的方向总是指向曲率 中心。 附加压力与表面张力的关系用拉普拉斯方程表示:(式中σ为表面张力,R 为弯曲表面的曲率半径,该公式是拉普拉斯方程的特殊式,适用于当弯曲表面刚好为半球形的情况)。 3、毛细现象 毛细现象则是弯曲液面下具有附加压力的直接结果。假设溶液在毛细管表面完全润湿,且液面为半球形,则由拉普拉斯方程以及毛细管中升高(或降低)的液柱高度所产生的压力 P=gh ,通过测量液柱高度即可求出液体的表面张力。这就是毛细管上升法测定溶液表面 张力的原理。 此方法要求管壁能被液体完全润湿,且液面呈半球形。 4、最大泡压法测定溶液的表面张力 实际上,最大泡压法测定溶液的表面张力是毛细管上升法的一个逆过程。其装置图如所示,将待测表面张力的液体装于表面张力仪中,使毛细管的端面与液面相切,由于毛细现象液面即沿毛细管上升,打开抽气瓶的活塞缓缓抽气,系统减压,毛细管内液面上受到一个比表面张力仪瓶中液面上(即系统)大的压力,当此压力差——附加压力(Δp = p 大气 - p 系统 ) 在毛细管端面上产生的作用力稍大于毛细管口液体的表面张力时,气泡就从毛细管口脱 出,此附加压力与表面张力成正比,与气泡的曲率半径成反比,其关系式为拉普拉斯公式:R p σ2=?. P s = 2σ R

用拉脱法测定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物理实验报告

用拉脱法测定液体表面张力系数 液体表层厚度约m 10 10 -内的分子所处的条件与液体内部不同,液体内部每一分子被周 围其它分子所包围,分子所受的作用力合力为零。由于液体表面上方接触的气体分子,其密 度远小于液体分子密度,因此液面每一分子受到向外的引力比向内的引力要小得多,也就是说所受的合力不为零,力的方向是垂直与液面并指向液体内部,该力使液体表面收缩,直至达到动态平衡。因此,在宏观上,液体具有尽量缩小其表面积的趋势,液体表面好象一张拉紧了的橡皮膜。这种沿着液体表面的、收缩表面的力称为表面张力。表面张力能说明液体的许多现象,例如润湿现象、毛细管现象及泡沫的形成等。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常常要涉及到液体特有的性质和现象。比如化工生产中液体的传输过程、药物制备过程及生物工程研究领域中关于动、植物体内液体的运动与平衡等问题。因此,了解液体表面性质和现象,掌握测定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方法是具有重要实际意义的。测定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方法通常有:拉脱法、毛细管升高法和液滴测重法等。本实验仅介绍拉脱法。拉脱法是一种直接测定法。 【实验目的】 1.了解326FB 型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测定仪的基本结构,掌握用标准砝码对测量仪进行 定标的方法,计算该传感器的灵敏度。 2.观察拉脱法测液体表面张力的物理过程和物理现象,并用物理学基本概念和定律进行分析和研究,加深对物理规律的认识。 3.掌握用拉脱法测定纯水的表面张力系数及用逐差法处理数据。 【实验原理】 如果将一洁净的圆筒形吊环浸入液体中,然后缓慢地提起吊环,圆筒形吊环将带起一 层液膜。使液面收缩的表面张力f 沿液面的切线方向,角?称为湿润角(或接触角)。当继续提起圆筒形吊环时,?角逐渐变小而接近为零,这时所拉出的液膜的里、外两个表面的张力f 均垂直向下,设拉起液膜破 裂时的拉力为F ,则有 f g m m F 2)(0++= (1) 式中,m 为粘附在吊环上的液体的质量,0m 为吊环质量,因表面张力的大小与接触面周边界长度成正比,则有 απ?+=)(2外内D D f (2) 比例系数α称为表面张力系数,单位是m N /。α在数值上等于单位长度上的表面张力。式中l 为圆筒形吊环内、外圆环的周长之和。 ) ()(0外内D D g m m F ++-= πα (3) 由于金属膜很薄,被拉起的液膜也很薄,m 很小可以忽略,于是公式简化为:

液体表面张力的测量预习报告

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量实验 液体沿表面总是存在着使液面紧张且向液体内收缩的力称为表面张力。液体的许多现象,如毛细管现象、湿润现象、泡沫的形成等,都与表面张力有关。表面张力系数是液体表面的重要力学性质:对于不同种类的液体,其表面张力不同,而对于同一种液体,其表面张力系数随着温度及其所含杂志的改变而增大或减小。这些性质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如浮法选矿、液体的传输技术、化工生产线的设计等等都要对液体的表面张力进行研究。 测定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拉脱法和毛细管升高法。本次实验介绍用拉脱法测定液体表面张力系数。 一、实验目的 1.用砝码对硅压阻力敏传感器进行定标,计算该传感器的灵敏度,学习传感器的定标方法; 2.观察拉脱法测量表面张力的过程,并用物理学基本概念进行分析,加深对物理规律的认识; 3.测量纯水和其它液体(如:甘油)的表面张力系数。 二、实验仪器 实验仪器主要由液体表面张力系数测量实验仪主机以及实验装置以及镊子、砝码组成。应用电脑采集测量时需要壹根串口转USB 连接线、电脑和采集软件,仪器装置见下图。 三、实验原理 一个金属环固定在传感器上,将该环浸没于液体中,并渐渐拉起圆环,当它从液面拉脱瞬间传感器受到的拉力差值f 为 απ)(21D D f += (1) 式中: 1D 、2D 分别为圆环外径和内径,α为液体表面张力系数,g 为重力加速度,所以液体表面张力系数为:

)](/[21D D f +=πα (2) 实验中,液体表面张力可以由下式得到: B U U f /)(21-= (3) B 为力敏传感器灵敏度,单位V/N 。1U ,2U 分别为即将拉断水柱时数字电压表读数以及拉 断时数字电压表的读数。 四、实验步骤 1.连接硅压阻力敏传感器,并开机预热15~20分钟。测量吊环内外直径,然后清洗玻璃器皿(盛装待测液体)和吊环,给实验装置加水(注意加水量不可过多,可以参考装置外壁加水刻度线); 2.将吊环挂在力敏传感器的钩上,将力敏传感器转至水容器外部,这样取放砝码比较方便。待吊环晃动较小时,对仪器进行调零,然后用镊子安放砝码对传感器进行定标,取放砝码时应尽量轻; 3.将待测液体倒入玻璃器皿后,再将盛有待测液体的玻璃器皿小心地放入空的塑料容器,并一起放入实验圆筒内;将力敏传感器转至容器内,并轻轻挂上吊环,可以轻触吊环,让其晃动 说明:之所以不将测量液体直接倒入塑料容器内进行测量,是防止某些待测液体与塑料容器发生化学反应而影响测量结果。 4.关闭橡皮球阀门,反复挤压橡皮球使装置内部液体液面上升,当吊环下沿部分均浸入待测液体中时,及时松开橡皮球的阀门,这时液面缓慢下降,观察环浸入液体中及从液体中拉起时的物理过程和现象。特别应注意吊环即将拉断液柱前一瞬间数字电压表读数值为U 1,拉断后数字电压表读数为U 2。记下这两个数值。 5.用计算机采集时,在环接触液面开始下降时点开始采集按钮,可以通过软件实时采集传感器输出电压值的变化过程,通过鼠标移动测量拉脱瞬间的电压值以及拉断后的电压值,计算测量液体的表面张力,并与手动测量的结果进行比较。 五、注意事项 1.实验前,吊环须严格处理干净:可用NaOH 溶液洗净油污或杂质后,用纯水冲洗干净,并用热吹风烘干;

混合液张力公式

1 混合液张力公式 混合液张力=溶质产生的张力混合液的体积(或总量)=高渗液的体积×张力系 数混合液的体积 2 公式运用 (1)张力是指溶液溶质的微粒对水的吸引力,溶液的浓度越大,对水的吸引力越大。判断某溶液的张力是以它的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正常值(280~320mmol/L)相比所得的比值。溶液渗透压=(百分比浓度×10×1000×每个分子所能解离的离子数/分子量)。如0.9%NaCl溶液的渗透压为0.9×10×1000× 2/58.5=308mmol/L。该渗透压与血浆相比比值为1,故该溶液张力为1,即为等张液。又如5%NaHCO3溶液渗透压为5×10×1000×2/84=1190.4,其张力为1190.4/300≈4。同样,10%NaCl溶液张力约等于10。故临床上常把1ml0.9%NaCl产生的张力看成1,那么1ml10%NaCl产生的张力约为10;同样把1ml1.4% NaHCO3产生的张力看成1,那么1ml5% NaHCO3产生的张力约为4。其换算方法:高渗液的张力=高渗液的体积×换算系数。例如10%的NaCl 10ml溶液产生的张力为10×10=100张力。临床上常用的几种高渗液与等渗液间的换算系数见表1。 (2)上述公式中溶质产生的张力是指混合液中各电解质所产生的张力之和。 (3)为了计算方便,加入的电解质不计入混合液的总量,临床上常用的混合液的成分及张力见表2。 表1 高渗液与等渗液间张力的换算系数(略) 表2 临床常见溶液成分及张力(略)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以下规律: ①上述混合液(含盐和碱)中,盐∶碱=2∶1 ②混合液张力=盐+碱盐+碱+糖 举例说明: 例1:在200ml5%Glucose中加入10ml10% NaCl,该混合液的张力为多少? 该溶液的张力=10(高渗液的体积)×10(张力系数)/200=1/2。 例2:如何用5%葡萄糖、5% NaHCO3及10 %NaCl配制2∶1等张含钠液M ml? 根据张力公式则有: 盐产生张力+碱产生张力 M=1 因为盐∶碱=2∶1,则盐产生张力为2/3M,碱产生张力为1/3M,那么2/3M张力需要10%NaCl为2/3M ×1/10,即M/15ml;1/3M张力需要5% NaHCO3为1/3M×1/4,即M/12ml。即配制2∶1等张含钠液M ml 则需10%NaCl M/15ml、5% NaHCO3 M/12ml。上例公式可作为配制2∶1等张含钠液简化公式,类推:配制2∶1等张含钠液300ml,则需10%NaCl为300/15=20ml,5% NaHCO3为300/12=25ml。该混合液张力为(20×10+25×4)/300 = 1。同理可得出配制3∶2∶1溶液M ml的简化公式为需10%NaCl M/30ml、5% NaHCO3 M/24ml。 例3:如何配制3∶2∶1溶液300ml? 首先该溶液张力为2+1/3+2+1=1/2,又根据张力公式:该混合溶液张力(1/2)=盐生产张力+碱产生张力体积(300ml),则盐和碱产生张力之和为150,其中盐∶碱=2∶1,则盐产生张力为2/3×150=100;碱产生张力为1/3×150=50,故需要10% NaCl为100×1/10=10ml,5% NaHCO3为50×1/4=12.5ml。也可以这样计算:300ml溶液中0.9%NaCl占2/6,即100ml可产生100个张力,若用10%NaCl只需 100/10=10ml;同样:300ml溶液中1.4% NaHCO3占1/6,即50ml可产生50个张力,若用5% NaHCO3只需50/4=12.5ml。也可直接代入例2的简化公式得出10% NaCl为300/30=10ml,5% NaHCO3为300/24=12.5ml

溶液表面张力的测定(精)

溶液表面张力的测定-最大气泡法 Determination of Surface Tension Using Maxinum Bubble Pressure Method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掌握最大气泡法测定表面张力的原理和技术。 2. 学会以镜面法作切线,并利用吉布斯吸附公式计算不同浓度下正丁醇溶液的表面吸附量。 3. 求正丁醇分子截面积和饱和吸附分子层厚度。 二、实验原理 在液体的内部任何分子周围的吸引力是平衡的。可是在液体表面层的分子却不相同。因为表面层的分子,一方面受到液体内层的邻近分子的吸引,另一方面受到液面外部气体分子的吸引,而且前者的作用要比后者大。因此在液体表面层中,每个分子都受到垂直于液面并指向液体内部的不平衡力(如图1所示)。 这种吸引力使表面上的分子向内挤促成液体的最小面积。要使液体的表面积增大就必须要反抗分子的内向力而作功增加分子的位能。所以说分子在表面层比在液体内部有较大的位能,这位能就是表面自由能。通常把增大一平方米表面所需的最大功A或增大一平方米所引起的表面自由能的变化值 图1 分子间作用力示意图 ΔG称为单位表面的表面能其单位为J.m-3。而把液体限制其表面及力图使它收缩的单位直线长度上所作用的力,称为表面张力,其单位是N.m-1。 液体单位表面的表面能和它的表面张力在数值上是相等的。欲使液体表面积加△S时,所消耗的可逆功A为: 液体的表面张力与温度有关,温度愈高,表面张力愈小。到达临界温度时,液体与气体不分,表面张力趋近于零。液体的表面张力也与液体的纯度有关。在纯净的液体(溶剂)中如果掺进杂质(溶质),表面张力就要发生变化,其变化的大小决 定于溶质的本性和加入量的多少。当加入溶质后,溶剂的表面张力要发生变化,。根据能量最低原理,若溶液质能降低溶剂的表面张力,则表面层溶质的浓度应比溶液内部的

华科物理实验液体表面张力实验报告

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量 许多涉及液体的物理现象都与液体的表面性质有关,液体表面的主要性质就是表面张力。例如液体与固体接触时的浸润与不浸润现象、毛细现象、液体泡沫的形成等,工业生产中使用的浮选技术,动植物体内液体的运动,土壤中水的运动等都是液体表面张力的表现。 液体表面在宏观上就好像一张绷紧的橡皮膜,存在沿着表面并使表面趋于收缩的应力,这种力称为表面张力,用表面张力系数σ来描述。因此,对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可以为分析液体表面的分子分布及结构提供帮助。 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σ与液体的性质、杂质情况、温度等有关。当液面与其蒸汽相接触时,表面张力仅与液体性质及温度有关。一般来讲,密度小,易挥发液体σ小;温度愈高, σ愈小。测量液体表面张力系数有多种方法,如拉脱法,毛细管法,平板法,最大泡压法等。本实验是用拉脱法和毛细管法测定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 【实验目的】 1.用拉脱法测量室温下液体(水)的表面张力系数; 2. 用毛细管法测量室温下液体(水)的表面张力系数; 3.学习力敏传感器的使用和定标。 【实验原理】 一、拉脱法 测量一个已知周长L 的金属片从待测液体表面脱离时需要的力,求得该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实验方法称为拉脱法.若金属片为环状吊片时,考虑一级近似,可以认为脱离力为表面张力系数乘上脱离表面的周长,即 122()F L D D σσπ=?=?+ (1) 式中,F 为脱离力,D 1,D 2分别为圆环的外径和内径, σ为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脱离力的测量应该为即将脱离液面测力计的读数F 1减去吊环本身的重力mg 。吊环本身的重力即为脱离后测力计的读数F 2。所以表面张力系数为: ) ()(2121211D D F F D D mg F +-=+-=ππσ (2) 硅压阻式力敏传感器由弹性梁和贴在梁上的传感器芯片组成,其中芯片由四个硅扩散电阻集成一个非平衡电桥,当外界压力作用于金属梁时,在压力作用下,电桥失去平衡,此时将有电压信号输出,输出电压大小与所加外力成正此,即 ΔΔU K F = (3) 式中,?U F 为外力的大小,K 为硅压阻式力敏传感器的灵敏度,?U 为传感器输出电压

最大气泡法测表面张力实验报告

最大气泡法测定溶液的表面张力 【实验目的】 1、掌握最大泡压法测定表面张力的原理,了解影响表面张力测定的因素。 2、了解弯曲液面下产生附加压力的本质,熟悉拉普拉斯方程,吉布斯吸附等温式,了解兰格缪尔单分子层吸附公式的应用。 3、测定不同浓度正丁醇溶液的表面张力,计算饱和吸附量, 由表面张力的实验数据求正丁醇分子的截面积及吸附层的厚度。 【实验原理】 1、表面张力的产生 纯液体和其蒸气组成的体系体相分子:自由移动不消耗功。表面分子:液体有自动收缩表面而呈球形的趋势。要使液体表面积增大就必须要反抗分子的内向力而作功以增加分子位能。所以分子在表面层比在液体内部有较大的位能,这位能就是表面自由能。 W=A σ-?g 如果ΔA 为1m 2,则-W ′=σ是在恒温恒压下形成1m 2新表面所需的可逆功,所以σ称 为比表面吉布斯自由能,其单位为J·m -2。也可将σ看作为作用在界面上每单位长度边缘上的力,称为表面张力,其单位是N·m -1。液体单位表面的表面能和它的表面张力在数值上是相等的。 2、弯曲液面下的附加压力 (1)在任何两相界面处都存在表面张力。表面张力的方向是与界面相切,垂直作用于某一边界,方向指向使表面积缩小的一侧。 (2)液体的表面张力与温度有关,温度愈高,表面张力愈小。到达临界温度时,液体与气体不分,表面张力趋近于零。 (3)液体的表面张力与液体的纯度有关。在纯净的液体(溶剂)中如果掺进杂质(溶质),表面张力就要发生变化,其变化的大小决定于溶质的本性和加入量的多少。 (4)由于表面张力的存在,产生很多特殊界面现象。 3、毛细现象 (1)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弯曲表面下的液体或气体与在平面下情况不同,前者受到附加的压力。

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报告记录模板

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报告记录模板

————————————————————————————————作者:————————————————————————————————日期:

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实验报告模板 【实验目的】 1.了解水的表面性质,用拉脱法测定室温下水的表面张力系数。 2.学会使用焦利氏秤测量微小力的原理和方法。 【实验仪器】 焦利秤,砝码,烧杯,温度计,镊子,水,游标卡尺等。 【实验原理】液体具有尽量缩小其表面的趋势,好像液体表面是一张拉紧了的橡皮膜一样。这种沿着表面的、收缩液面的力称之为表面张力。测量表面张力系数的常用方法:拉脱法、毛细管升高法和液滴测重法等。此试验中采用了拉脱法。拉脱法是直接测定法,通常采用物体的弹性形变(伸长或扭转)来量度力的大小。液体表面层内的分子所处的环境跟液体内部的分子不同。液体内部的每一个分子四周都被同类的其他分子所包围,他所受到的周围分子合力为零。由于液体上方的气象层的分子很少,表层内每一个分子受到的向上的引力比向下的引力小,合力不为零。这个力垂直于液面并指向液体内部。所以分子有从液面挤入液体内部的倾向,并使得液体表面自然收缩,直到处于动态平衡。 表面张力 f 与线段长度 L 成正比。即有: f = αL (1) 比例系数α称为液体表面张力系数,其单位为Nm-1。 将一表面洁净的长为 L、宽为 d 的矩形金属片(或金属丝)竖直浸入水中,然后慢慢提起一张水膜,当金属片将要脱离液面,即拉起的水膜刚好要破裂时,则有 F = mg + f (2) 式中 F 为把金属片拉出液面时所用的力;mg 为金属片和带起的水膜的总重量; f 为表面张力。此时, f 与接触面的周围边界 2(L+ d ),代入(2)式中可得α = F ? mg2( L + d ) 本实验用金属圆环代替金属片,则有 α= F ? mg π (d1 + d2 ) 式中 d1、d2 分别为圆环的内外直径。

最大气泡法测定表面张力

【目的要求】 1. 了解表面自由能、表面张力的意义及表面张力与吸附的关系。 2. 掌握最大气泡法测定表面张力的原理和技术。 3. 通过测定不同浓度乙醇水溶液的表面张力,计算吉布斯表面吸附量和乙醇分子的横载面积。 4. 学会以镜面法作切线,并利用吉布斯吸附公式计算不同浓度下正丁醇溶液的表面吸附量。 5. 求正丁醇分子截面积和饱和吸附分子层厚度。 【基本原理】 在液体的内部任何分子周围的吸引力是平衡的。可 是在液体表面层的分子却不相同。因为表面层的分子, 一方面受到液体内层的邻近分子的吸引,另一方面受到 液面外部气体分子的吸弓I,而且前者的作用要比后者大。 因此在液体表面层中,每个分子都受到垂直于液面并指 向液体内部的不平衡力(如图1所示)。 这种吸引力使表面上的分子向内挤促成液 体的最小面积。要使液体的表面积增大就必须要 图1分子间作用力示意图 反抗分子的内向力而作功增加分子的位能。所以 说分子在表面层比在液体内部有较大的位能,这位能就是表面自由能。通常把增大一平方米表面所需的最大功A或增大一平方米所引起的表面自由能的变化值ΔG称为单位表面的表面能其单位为J. m-3。而把液体限制其表面及力图使它收缩的单位直线长度上所作用的力,称为表面张力, 其单位是N.m-1。 液体单位表面的表面能和它的表面张力在数值上是相等的。欲使液体表面积加△S时,所消耗 的可逆功A为: -A= ΔG= σΔS 液体的表面张力与温度有关,温度愈高,表面张力愈小。到达临界温度时,液体与气体 不分,表面张力趋近于零。液体的表面张力也与液体的纯度有关。在纯净的液体(溶剂)中如果掺进杂质(溶质),表面张力就要发生变化,其变化的大小决定于溶质的本性和加入量的多少。当加入溶质后,溶剂的表面张力要发生变化,。根据能量最低原理,若溶液质能降 低溶剂的表面张力,则表面层溶质的浓度应比溶液内部的浓度大;如果所加溶质能使溶剂的 表面张力增加,那么,表面层溶液质的浓度应比内部低。这种现象为溶液的表面吸附。用吉布斯公式(GibbS)表示: ⑴式 式中,Γ为表面吸附量(mol.m-2); σ为表面张力(J.m-2); T为绝对温度(K) ;C为溶液浓度(mol/L ); 表示在一定温度下表面张力随浓度的改变率。

基本平面图形基础知识点

北师大版初一数学上册第四章基本的平面图形基础知识点 一、直线、射线、线段 (1)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方法 ①直线: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如:直线l,或用两个大写字母(直线上的)表示,如直线AB. ②射线:是直线的一部分,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如:射线l;用两个大写字母表示,端点在前,如:射线OA.注意:用两个字母表示时,端点的字母放在前边. ③线段: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如线段a;用两个表示端点的字母表示,如:线段AB(或线段BA). (2)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①点经过直线,说明点在直线上; ②点不经过直线,说明点在直线外. (3)直线公理: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简称: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4)经过一点的直线有无数条,过两点就唯一确定,过三点就不一定了.

二、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线段公理两点的所有连线中,可以有无数种连法,如折线、曲线、线段等,这些所有的线中,线段最短.简单说成: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1)两点间的距离: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两点间的距离. (2)平面上任意两点间都有一定距离,它指的是连接这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学习此概念时,注意强调最后的两个字“长度”,也就是说,它是一个量,有大小,区别于线段,线段是图形.线段的长度才是两点的距离.可以说画线段,但不能说画距离. 三、比较线段的长短 (1)比较两条线段长短的方法有两种:度量比较法、重合比较法. 就结果而言有三种结果:AB >CD 、AB=CD 、AB <CD . (2)线段的中点:把一条线段分成两条相等的线段的点. (3)线段的和、差、倍、分及计算 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可以通过度量的方法,先量出已知线段的长度,再利用刻度尺画条等于这个长度的线段,也可以利用圆规在射线上截取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如图,AB=AC+BC; AC=BC ,C 为AB 中点,AC= 21AB ,AB=2AC ,D 为CB 中点,则CD=DB=21, CB= 41AB ,AB=4CD ,这就是线段的和、差、倍、分. 四、作图—尺规作图的定义 (1)尺规作图是指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作图.只使用圆规和直尺,并且只准许使用有限次,来解决不同的平面几何作图题. (2)基本要求 它使用的直尺和圆规带有想像性质,跟现实中的并非完全相同.

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报告模板

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实验报告模板 【实验目的】 1.了解水的表面性质,用拉脱法测定室温下水的表面张力系数。 2.学会使用焦利氏秤测量微小力的原理和方法。 【实验仪器】 焦利秤,砝码,烧杯,温度计,镊子,水,游标卡尺等。 【实验原理】液体具有尽量缩小其表面的趋势,好像液体表面是一张拉紧了的橡皮膜一样。这种沿着表面的、收缩液面的力称之为表面张力。测量表面张力系数的常用方法:拉脱法、毛细管升高法和液滴测重法等。此试验中采用了拉脱法。拉脱法是直接测定法,通常采用物体的弹性形变(伸长或扭转)来量度力的大小。液体表面层内的分子所处的环境跟液体内部的分子不同。液体内部的每一个分子四周都被同类的其他分子所包围,他所受到的周围分子合力为零。由于液体上方的气象层的分子很少,表层内每一个分子受到的向上的引力比向下的引力小,合力不为零。这个力垂直于液面并指向液体内部。所以分子有从液面挤入液体内部的倾向,并使得液体表面自然收缩,直到处于动态平衡。 表面张力 f 与线段长度 L 成正比。即有: f = αL (1) 比例系数α称为液体表面张力系数,其单位为Nm-1。 将一表面洁净的长为 L、宽为 d 的矩形金属片(或金属丝)竖直浸入水中,然后慢慢提起一张水膜,当金属片将要脱离液面,即拉起的水膜刚好要破裂时,则有 F = mg + f (2) 式中 F 为把金属片拉出液面时所用的力;mg 为金属片和带起的水膜的总重量; f 为表面张力。此时, f 与接触面的周围边界 2(L+ d ),代入(2)式中可得α = F ? mg2( L + d ) 本实验用金属圆环代替金属片,则有 α= F ? mg π (d1 + d2 ) 式中 d1、d2 分别为圆环的内外直径。

液体张力简单计算

液体张力简单计算 液体疗法的目的是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以恢复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补 液方案应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分析水和电解质紊乱的程度、性质而定。首先确定补液的总量、组成、步骤和速度。补液总量包括补充累积损失量、继续损失量及供给生理需要量三个方面。 1.补充累积损失量指补充发病后至补液时所损失的水和电解质量。 (1)补液量:根据脱水严重程度而定。原则上轻度脱水补50ml/kg,中度脱水补50~ 100ml/kg,重度脱水补100~120ml/kg。实际应用时一般先按上述量的2/3量给予。(2)补液成分:根据脱水性质而定。一般而论,低渗性脱水补充高渗溶液,等渗性 脱水补充等张溶液,高渗性脱水补充低渗溶液。若临床判断脱水性质有困难,可先按等 渗性脱水处理。有条件者最好测血钠含量,以确定脱水性质。 (3)补液速度:累积损失量应在开始输液的8~12小时内补足,重度脱水或有循环 衰竭者,应首先静脉推注或快速静脉滴入以扩充血容量,改善血液循环及肾功能,一般 用 2:1等张含钠液(2份生理盐水加1份1. 4%碳酸氢钠)20ml/kg,总量不超过300ml,于30~60分钟内静脉推注或快速滴入。 2.补充继续损失量指补液开始后,因呕吐腹泻等继续损失的液体量。应按实际损 失量补充,但腹泻患儿的大便量较难准确计算,一般根据次数和量的多少大致估计,适 当增减。补充继续损失量的液体种类,一般用l/3张~1/2张含钠液,于24小时内静脉 缓慢滴入。 3.供给生理需要量小儿每日生理需水量约为60~80ml/kg,钠、钾、氯各需1~ 2mmol/kg。这部分液体应尽量口服补充,口服有困难者,给予生理维持液(1/5张含钠 液十0.15%氯化钾),于24小时内均匀滴入。 在实际补液中,要对上述三方面需要综合分析,混合使用。对腹泻等丢失液体引起 脱水的补液量:一般轻度脱水约90-120ml/kg;中度脱水约120~150ml/kg;重度脱水 约 150-180ml/kg。补液成分:等渗性脱水补1/2张含钠液;低渗性脱水补2/3张合钠液;高渗性脱水补1/3张含钠液,并补充钾,再根据治疗反应,随时进行适当调整。 累积损失量的补充[2] (一)补液量根据脱水程度决定。轻度脱水应补50ml/kg;中度脱水50~100ml/kg;重度脱水100~120ml/kg。 (二)补液种类所用输液的种类取决于脱水的性质。一般而论,低渗性脱水补2/3张含钠液,等渗性脱水补1/2张含钠液,高渗性脱水补1/3~1/4张含钠液。这是因为细胞外液中的钠除因腹泻通过消化道丢失以外,还有一部分钠因细胞内液丢失钾后而进入细胞内,补钾后,进入细胞内液中的钠又可返回到细胞外液中,故补液成分中含钠量可稍减少。 补充累积损失量[3] 1.补液量根据脱水程度决定。轻度脱水约50ml/kg,中度脱水50~100ml/kg,重度脱水100~120ml/kg。一般按上述的2/3量给予。这是因为细胞外液的钠不仅通过消化道等途径丢失,而且由于细胞同时失钾,有一部分钠进入细胞内液进行代偿(细胞内液钾缺乏,钠过剩);当补钾时,随着细胞内液钾的逐渐恢复,其过剩的钠又返回细胞外液,故补充的含钠液量可稍减,以免细胞外液过度扩张。 2.溶液种类根据脱水性质决定。 (1)等渗性脱水用等张含钠液。 (2)低渗性脱水用高张含钠液,相当于纠正体液低渗(低钠血症)所需钠量加纠正等渗脱水所需等张含钠液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