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舞蹈课课程设置及方法

舞蹈课课程设置及方法

【摘要】通过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课程设置及授课方法的改革,使学生掌握基础训练、民族民间舞蹈及幼儿舞蹈授课及创编的基本能力,具备从事幼儿教育工作中针对幼儿舞蹈教育必备的知识技能和运用到工作中的实践能力,具备幼儿舞蹈教育和研究的基本能力。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课程设置及授课方法改革的研究对学前教育专业艺术课程的改革具有理论的指导意义及实践的促进作用,以及对整个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都产生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课程设置;基训;民间舞蹈;教学实践;舞蹈创编

作为培养学前教育舞蹈师资的舞蹈教学,属于学前艺术教育的舞蹈技能课它既不同于舞蹈专业院校舞蹈教学,也不同于普通中学的舞蹈美育课,而是以培养幼儿园师资为主要对象。要求舞蹈师资具备表演、创作、编导、教学的综合能力,它要求学生不仅能较为规范的示范、教授舞蹈基本训练方法和几大民间舞蹈,还要掌握舞蹈教学及创编舞蹈的基本原则及方法。这样的要求对于幼儿师范类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为此,如何采用好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前教育舞蹈课程的教学质量,打破固有的教学模式,摸索一条最适合高等学前舞蹈教学的思路,一直以来是很多舞蹈教育者思考的问题。

一、舞蹈课课程设置的原则及内容

(一)明确教学目的与要求

学前教育舞蹈专业中的舞蹈教学其目的不是培养演员,是为了让学生今后从事学前儿童教学时,能够运用舞蹈这一手段对幼儿进行美育及舞蹈特长的启蒙与培训。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具有适应舞蹈需要的正确身姿、完整、流畅、正确、优美地表演各种风格的舞蹈,掌握舞蹈的基本理论,具有创编幼儿舞蹈、组织幼儿舞蹈教学的能力。也可以说,要求学生毕业时要具备会跳、会教、会编的能力,要扮演几种角色,演员、教师、编导,甚至是幼儿心理专家。

(二)舞蹈课课程设置内容

根据培养目标,课程内容的设置要改变以往教学中比照舞蹈专业院校的错误倾向,幼师舞蹈教学曾长期将舞蹈动作技能作为基础的认识,将专业动作技能和表演性组合删减作为舞蹈教学内容。而通过我们的教学实践证明,上述要求和幼师学生的实际要求差距太远,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是完不成这些基础的,更何况我们培养的不是专业演员,而是幼儿教师。因此,课程内容的设置要求有明确的目的性,要体现培养目标的要求。舞蹈课程内容和课程结构设计上应以“舞蹈基础、舞蹈教学和舞蹈创编”三个层面的内容作

为课程基础,以此来构建符合幼儿舞蹈教育发展需要的教学课程结构。在具体的教学安排上,应为:

1.基础训练课:包括芭蕾基训与古典舞基训。对学生进行规范的舞蹈基本训练,使其掌握基本技能、专业素质、基本技术技巧,同时还要了解有关肌肉的训练意义和各部位身体训练的运动路线,为将来对幼儿的舞蹈形体训练打好基础。将古典舞身韵融入基础训练课,使学生掌握古典身韵的基本规律和要求,把握好古典身韵的六大元素提、沉、冲、靠、含、腆、旁移极其特性,外在形象,内在意象,做到神形兼备,为以后的中国舞学习打下基础。

2.民族民间舞课: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由于生活、历史和自然条件的不同,也产生了风格各异的舞蹈种类,民族民间舞蹈的学习一方面提高学生自身的舞蹈表演水平,同时又为学生今后的舞蹈创编积累素材。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内容主要是我国的几大民族民间舞,如:藏族、东北秧歌、蒙族、维族、傣族舞蹈等。除此之外,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补充教材的教学,如、胶州秧歌、海洋秧歌、朝鲜族舞蹈等。民族民间舞实行渐进式的组合教学,也就是说各舞种之间前后顺序的开设,本身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有明显的层级之分,同时各舞蹈内部也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动作到元素到组合,难度逐渐升级,环环相扣。

3.幼儿舞蹈教学实践课:课堂教学不仅要强调动作技能的实践练习,更要注意培养学生对舞蹈知识技能运用的实践意识,在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下,鼓励学生创造性学习,给学生自主创作的空间,一是让学生自己设计动作,设计情绪,大胆而且富于新意,二是让他们设计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将关注的焦点投放到实践的情景中,营造丰富多样,生动有趣的实践教学活动。教学实践课的内容可以以北京舞蹈学院的中国舞考级1-3级为教材,在学习教材的同时让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课堂教学实践并且对教材内容进行简单的动作及队形改编,为以后的幼儿舞蹈课教学与幼儿舞蹈创编打基础。

4.幼儿舞蹈创编课:幼师的培养目标是未来的幼儿园教师,因而,舞蹈教学要以舞蹈知识技能与实践应用的高度统一为终极目标。通过舞蹈教学使学生不仅学到舞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同时还通过知识技能联系实践的学习。舞蹈编排能力的培养是学前教育舞蹈专业基础教育的基础。由于学生今后面对的舞蹈对象年龄偏小,要克服和避免舞蹈创作中的“成人化”“、专业化”的倾向。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这意味着舞蹈更加要注重培养幼儿的想像力和创造力,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独立编创舞蹈的能力。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也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

二、不同舞蹈课的授课方法

教学,是一切学校工作的中心,没有教学,就不能成其为教育。教学将教师与学生紧密的连为一体,教学成果的好坏,所体现的仍是教师与学生的双向成果,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因此我们不能忽略在教育中的这对主体,它们应该是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舞蹈艺术专业的特点决定了舞蹈教育所采取的教学方法与其他专业有着根本性的不同。舞蹈是一种人体动态艺术,具有“立象尽意”“、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特性“,口传身教”的教学方法历来为舞蹈教育的主要教学方式,要求教师有较强的示范能力,能按规范、准确的示范动作及讲解进行授课,学生对每一动作的准确模仿、领会及掌握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对于民间的舞蹈中的风格韵味、古典身韵及一些技术技巧的授课,都只能以“以身授法”的方式进行,学生必须从教师的一招一式,基础动作开始学习,而对这些技能技巧方法的掌握,需要学生们大量的训练量的积累方能获得。

(一)基础训练课

注重身体基本能力训练,以芭蕾基训为基础。以古典舞基训与身韵为辅助。芭蕾基训包括身体软开度练习、跳跃练习、芭蕾手位等基本训练;古典舞身韵注重元素训练及气息训练,训练学生的舞蹈感觉。授课方式以示范、教授为主,让学生不仅自己要会做动作,还要知道如何教,如何教幼儿。每节课学完新动作后,让几个学生边讲要领边示范,其余学生针对示范学生的错误表述和动作予以纠正,教师最后进行总结,这样让学生在复习动作的过程中不仅学会做,还学会了教。

(二)民族民间舞课

民间舞训练的精粹,在于让学生轻易而准确的掌握风格,她首先应该是“节拍”,然后是舞蹈的律动。在民间舞教学中,我们常用“心理节奏”、“呼吸节奏”的术语,这二者是指什么呢?实际上心理节奏的指向,一方面是说对其具体节拍的感应,另一方面即是指舞蹈风格的体现。而要把握、表现风格的最关键一步是“心态的体验”。而心态体验在课堂训练中最直接的熏染便是节奏的把握过程。而“呼吸节奏”则是人体对这一个心理节奏把握后使动作构成这一个舞蹈律动体现的主要传导方法。针对民间舞的这一特点我们进行民间舞教学首先要创设民间舞的学习环境,音乐和服装道具是首要的,有条件还可以给学生看一些民间舞的教学演出光盘。进入到学习过程,以组合教学为主,如体态动律组合,风格组合,表演性组合等,学生有了组合的基础才能为以后的成品舞学习打下基础或是为舞蹈创编积累素材。民间舞的学习要让学生多想多练,才能真正掌握民间舞的不同风格。

(三)幼儿舞蹈教学实践课

在教学方式上,采用以示范学习方式与合作、探究、综合学习相结合的多种方式进行。以小组为单位,让大家模拟幼儿舞蹈课教学。同学之间互相学习,互相提出意见,教师做总结性发言,让每一个学生在回课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教师经常给学生用多媒体观看一些优质课录像,学校也应与幼儿园合作,定期组织学生去幼儿园进行优质课观摩学习与实习,提高学生的实践教学能力。

(四)幼儿舞蹈创编课

创编课教学主要采用回课模式,针对每节课学习都有课下作业,第二节课回课。比如队形回课,舞段回课,成品舞回课等,以渐进的回课方式,逐步让学生掌握幼儿舞蹈的创编步骤和技巧,同时在上课与回课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以下几个常见的问题。首先,我们应培养学生独立编创舞蹈的兴趣。兴趣是人们力求知识、探求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当学生对舞蹈创编产生浓厚的兴趣时,她会有高度的学习积极性,就会有坚强的毅力和忘我的学习精神。因此,激发兴趣是培养学生舞蹈创编能力的前提。其次,我们应鼓励学生大胆的去创作。曾有位国际著名的舞蹈编导曾说“要想编好一个好作品,你必须先编一百个糟糕的作品”。在我们最大限度的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大胆尝试的同时,实际上也是在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避免了学生在创作时过于程式化,我们也才能培养出“脑子灵活”的学生来。只有学生的思维活,才有可能去创编出好的舞蹈作品并且引导幼儿大胆的想像和创造。

舞蹈教育应该是在一个平和的、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充满热情的教学氛围中进行。因此,严格要求与诱导、启发、鼓励和赞扬的教学态度,将是调动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的最好方法。学生只有在尊重和爱戴老师的基础上,才会自觉的投入到艰苦的学习训练中,愿意和敢于与老师们进行交流、探讨,积极、努力去配合老师的教学,只有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形成一个很好的教学环境,使学生们充分施展才华、各显其能。因此,舞蹈的课程设置、内容的安排及授课方法的选择应该始终坚持科学性原则、指导性原则、实用性原则,淡化技术难度,强化概念意识,在基本训练、教学实践与舞蹈创编中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丰富的想象力和无限的创造力,鼓励学生与教师一起不断探索幼师舞蹈教学改革的新路子,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真正发挥出自己的才能。

参考文献:

[1]林长瑛.舞蹈基本功与技巧[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5.

[2]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8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