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儿童教育新理念

儿童教育新理念


由孩子不堪重负“断绝母子关系”,浅谈中国教育新理念

小学5年级的孩子,在妈妈的重压下,竟然要“签字画押”断绝母子关系!这一丝黑色闹剧,无疑刺痛了无数家长们的心,也敲响了教育问题的警钟。


小小的年纪敢于唱反调,扬言要“断绝母子关系”,透露的不仅是孩子的不负重压、做父母亲的无奈和苦楚,更是一个耐人发醒的社会教育问题。一个拥有近7000名成员网络讨论小组的惊悚名字,取名“父母皆祸害”,可见代沟之间的时代对峙倒置了僵硬的双方关系,这也导致了“家长焦虑症”成为一种难以言说的伤,也即是标准的“中国式父母”对孩子的“包办人生”。显然,这“以爱之名”的高压培养模式下,最终也造就了孩子的叛逆和不安,这些,我们这些做父母的考虑过了吗?替孩子“包办人生”的传统做法必然导致厌倦心态的滋生和繁殖。中国的父母应该学会从传统的观念中走出来,中西合璧,更多发掘孩子的兴趣爱好,在坚持孩子个性独立的同时,以可接受的教育方式,适当地加以素质拓展和提升。

暑假是放假的日子,是学习还是休息国家已经通过放假做出了明确批示。适当的学习并非不可,可你非得送儿子去校外培优班学习英语补数理化等科目不可,而孩子却又“厌烦”这些科类,这就有些“强捺牯牛喝水”,假期强硬孩子课外学习已经与国家法规相抵触,何况在这炎天酷暑,本该是孩子“自由活动”的日子,就该分清主次,学会适量,记住物极必反的道理。

在当今这个时代,你养育孩子为了什么,如此的急功近利,不就是为了他们能够生活的快乐、幸福吗,可现在的局面,这份僵局你如何去破解?中国传统的教育束缚了孩子,制约了他们的正常生活、健康成长、自由潜力的发展,一句“代沟”,根本就解决不了实际性问题,把孩子的教育归于学校、归于家长都不正确,归于孩子本身更是错上加错,根在哪?国家教育的本身,国家明文规定每年7月份放暑假,9月份开学,谁更有权利做更改变动,又有谁来制约?这是一个纲常问题。待教育孩子出了问题,宣传教育又大呼小叫的,惊诧什么,如此的教育必然有此后果,中国的教育者如此聪明,颇有前瞻性,这些问题他们能考虑不到吗?但教规与执行力度存在着差异,是互相协调又是相互制约,造成更多地难作为

哪个父母不想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龙、成凤,其结果呢,在我们的大爱之下,我们是不是教育出了许多被人称谓“垃圾”、“饭桶”、“人渣”的叛逆者,但这些所谓的垃圾、饭桶、人渣,他们

真的就是无用之徒吗,你认同吗?否!他们只是暂时迷失了方向,暂时没有按着我们的传统模式复制而已,他们确实是“叛逆者”,是我们当今生社会所不容,但也许就是这些被称为“垃圾”、“饭桶”、“人渣”的叛逆者却正是我们未来的栋梁,国家的基石,振兴民族事业的领跑者。

下面你来听听孩子与母亲的一段谈判,你认为这样的孩子不可爱吗?你能怀疑他的智力吗?

此时此刻,当儿子与母亲翻脸后,气愤的王丽戗儿子:“你脱光了我给买的衣服才能离开这房子,还要赔我在你身上花的钱。”——这简直就是在“做生意”。再来看王丽的儿子,他多少也对其妈妈的这种“言传身教”有些“耳濡目染”,甭看这孩子才上小学,但他还是蛮“讲契约”的——欲断母子关系,他要妈妈签字画押,只不过表现得有些“急”;同时,这小子也是蛮有商业头脑的——面对母亲的“算总账”,他反驳:“你是自己愿意投资的,亏损了就得自己承担。”

这样的孩子、这样的辩论在父母那个年代,你对他的评价应该是什么?他算不算智者?所以,在孩子的教育上我们一定要打破常规,不能把教育职责一味地推给学校、家庭,更不能责怪与社会,教育虽是国家大计,而国家的教育也显然并没有什么大错,只是执行者在执行过程中出了问题,这就象一种叫“猫、鼠、大象”的游戏,互相推诿根本解决不了实际性问题。各负其责、各司其职,互相共融,协调发展,共同担负教育之大任。另外我们也不妨看一看国外的教育,尤其是日本、美国、印度等国家,中西合璧,也未必是件坏事。

但是怎么才能教育好孩子,首先,尊重孩子当为第一位,如果你爱孩子你就要尊重孩子,就要更多地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有一个故事:一位妈妈带着自己的孩子去购物,当她看到货架上、橱柜里满眼都是玲琅的衣物及孩子喜欢的儿童玩具时她高兴地为孩子讲解,本以为孩子会和她一样高兴,但孩子却哭得很伤心,她不解,就蹲下来哄孩子,当她蹲下的刹那她才明白,原来以孩子的高度他根本就看不到那令他欣羡的玩具及动人的场景。不同的境地会有不同的见地,这无可厚非。而你的孩子现在成绩不好是不是将来就一定成绩不好,他现在“厌烦英语”是不是将来就一定“厌烦英语”,没有定论,这就是一个未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也许现在的歪树就是你未来的栋梁,成为你的骄傲。

第二,正确引导孩子,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至关紧要的一环

“教育”一词的汉字解释:“教”,意为“老师全职授业”,强调全日制和专职性

质,这是从“孝”的本义引申和转义而来的。“孝”本指子女为了全天照顾病危老人而彻底放弃田产和耕作,转义为全脱产授课业,从而有了“老师全天专职教授”的意思,并进一步发展出“像侍奉父母那样尊崇老师”的含义。“育”字从云从肉,“肉”指“人体”;“云”本义为“旋转聚合”,如天空中四散的雾气通过旋转聚合过程而同化成大云团的一分子,转义为“同化”,所以“育”是指对已经存在于世的人(即“肉”)进行同化工作,即对未成年人灌输社会主流价值观,使之能顺利进入主流社会,成长为社会有用的人;对野蛮人,则采取“一帮一”即一个文明人与一个野蛮人结对帮扶的方式促使其放弃落后的思想观念和习俗,转而尊崇和接受先进的中华文明理念和习俗,成为中华文明圈的一分子。简而言之,“教”是指老师全身心授业,“育”指同化未成年人和蛮族人士,使这两种人成为中华文明社会的合格成员。

所谓教育,应当是作为对社会文化的传授、传播,而社会是由人组成的,所以社会的文化也就是人的文化。它提供了社会中人的感受、记忆、联想、想象、推理等完整的思维功能,使人的意识能够相互影响并得以传播。而教育一般当在婴幼儿开始,咿呀学语是幼儿教育的开始,幼儿教育主要指的是对3~6岁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幼儿教育是学前教育或说早期教育的后半阶段,前面与o~3岁的婴儿教育衔接,后面与初等教育衔接,是一个人教育与发展的重要而特殊的阶段。“重要”指的是它是一个人发展的奠基时期,许多重要能力、个性品质在这个时期形成基本特点;“特殊”指的是这个阶段是儿童身心发展从最初的不定型到基本定型,转而可以开始按社会需求来学习并获得发展的过渡时期。而这个时期这些孩子的主要教育者是谁,其祖父母,间代教育。父母尚有代沟,何况祖父母与孙子女之间。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好父母决定孩子一生。”这是时下最受人们推崇的至理名言,但我想试问一下,现在的孩子又有几个愿意和父母玩在一起、愿意听从父母的言传身教?不愿玩在一起又怎能更好的在一起交流、沟通呢,而父母引以为荣的教育方针,即所谓的经验又如何肯为孩子所接受呢?又有几个父母真的懂你的孩子呢?

每一个做父母的都有自己年轻、年少的时候,你有没有发现同龄人在一起他们之间更容易交流与沟通,同样的年龄、同样的环境、同样的教育、同样的文化与需求,使他们拥有更多的共同语言;而且你有没有发现一般的孩子更愿意与自己年龄稍大一点的孩子玩在一起,也

更愿意听他们的“教诲”,这里为什么我用了教诲,而且是使用引号引的,这就源于我们的生活,你有没有发现年龄稍小的孩子为了能跟大哥哥、大姐姐在一起,他或她们是要承诺大哥哥、大姐姐们一些条件的,比如不许闹、不许哭、不许耍小孩子脾气等等,而这些条件往往是如果换了自己的父母他们是不愿承诺和遵守的,而这时却不得不遵守,原因:就是为了能和大哥哥、大姐姐们玩在一起,而大哥哥大姐姐们的话,就是金科玉律、金玉良言,就像圣旨,是要遵守的,这就是我要说的同龄人之间或近龄人之间的交流远比与父母之间的交流要容易得多、好接受得多。很好理解:他们之间没有代沟,因为他们之间年龄相差无几,有共同的爱好和追求,那么我们可不可以设想,把大人们视为头疼的事让他们的哥哥姐姐去完成呢,这样的教育是不是会事半功倍,而小弟弟小妹妹们更愿意接受呢?

假如这种设想成立的话,跟着一个重要的问题出现了,他们的哥哥姐姐谁来教育,他们如何优秀起来呢,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他们的哥哥姐姐不优秀,就很难把适合社会、适合青少年生长发育的正确理念传输出去,就达不到教育弟弟妹妹的良好效果。如此,一个新的问题就将应运而生,把教育哥哥们的问题还是要交与社会、学校,一个民族、国家的付出,但谁又为哥哥姐姐呢?一般按年龄算,最小的1岁,大于一岁的为哥哥姐姐,三岁为两岁孩子的哥哥姐姐,四岁为三岁孩子的哥哥姐姐,五岁为四岁孩子的哥哥姐姐,五岁也可作三岁、二岁的孩子的哥哥姐姐,以此类推,十岁的孩子为十岁以下的孩子的哥哥姐姐,十五岁为十五岁一下孩子的哥哥姐姐,那么以大学毕业年龄25岁为限,那25岁的大学毕业生是不是就是25岁以下孩子的大哥哥大姐姐呢,而25岁的学生多还是25岁以下的孩子多,那当然是25岁以下的孩子多,那就很明了,把教育重点暂时更多一点地放到25岁这些学生身上,并选出一部分优秀的学生让他们带着社会的责任去教育他们的弟弟妹妹,他们的弟弟妹妹同样的再去教育他们的弟弟妹妹,如此一个良好的循环开始了,国家只需重点教育好一部分哥哥姐姐然后让他们去融入社会、家庭,帮那些大人们做他们不易做、也不愿做的事情,顺情顺理,花很少的力气去解决,如此社会的教育是不是要缓轻了,那些家长们是不是会拥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做自己的事情,没有孩子的教育顾虑,他们的生活质量是不是会提高,精力会不会更充沛,家庭关系是不是会少了因孩子教育而引起的争执。
所以我这里推出一种教育叫做“近龄教育”或称

“亲龄教育”,不同于“亲子教育”,“亲龄教育”就是让年龄相仿的哥哥姐姐们直接去教育他们的弟弟妹妹们,这样的教育方法是不是更容易被社会所认可,即为社会、家庭减少了负荷,又为这些哥哥姐姐们的责任心增加了砝码,于个人、于家庭乃至于社会都是一种促进、认识的提高、社会责任的提升,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情,我们大家是不是也会感到一种责任与时间的紧迫感呢?

发明大多是懒人的专利,比如相传电视遥控器的发明人就是为了让自己懒得有理由、懒得有道理,因为他不能“勤快”地去开关电视,所以他要发明一种东西,这种东西能够堂而皇之取代他的懒惰。一个教育家往往是在教育上吃过亏的人,他们在总结教训、反复揣摩终于发现了教育的真谛;一个夸夸其谈发家史的人也许当初他曾一分不值、一文没有,而一个婚姻的说客也许当初就是一个婚姻的弃儿(曾离了几次婚的人),因有了确实的感受而感慨万千。所以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与其拼死拼活给孩子挣财富,不如把孩子培养成财富!不懂得孩子 ,就培养不好孩子!爱孩子是一种本连老母鸡都会做!但是如何去爱,却是一门伟大的学问!

如何去爱,爱没有错,爱是人的天性,是上天赋予我们人类的本能,但如何去爱,这就是一个度,何为度,度即尺,爱孩子要有分寸,恰到火候才能教育的好,这跟炒菜一个道理,不然那就成了母鸡都会做的事情。中国的教育:家庭式教育、家庭式学校,化整为零,将学校分成组,小的分校,一个学校几十人,家庭式,私塾式,男女生分校:男生培养起阳刚,女生温柔、贤淑,这都是社会教育的前景与探索。

孩子们都有梦想,可老师、家长的梦想与孩子们的梦想一样吗?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梦想,我们应当鼓励孩子们大胆放飞梦想,让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梦,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去实现这个梦……

孩子成长是当今教育一大重责,包括孩子与孩子之间、孩子与老师之间,孩子与父母、长辈之间,如何相处,如何让孩子能够健康地成长,这是一个社会问题、民族的大事情。所以,我们一定要下决心锻造一批“优秀的青少年”,他们的责任就是担负起影响下一代及兄弟姐妹们的近龄教育。让他们沿着社会所共同期待的方向前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