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佛家与弘一法师

佛家与弘一法师

佛教与弘一法师

1结合本课程学习,谈谈你选择本课程的原始目的及学习后的收获与感受。

原始目的:1李叔同既是才气横溢的艺术教育家,也是一代高僧。“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在多个领域,开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他将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推向了极至,“朴拙圆满,浑若天成”,鲁迅、郭沫若等现代文化名人以得到大师一幅字为无尚荣耀。他是第一个向中国传播西方音乐的先驱者,所创作的《送别歌》,历经几十年传唱经久不衰,成为经典名曲。同时,他也是中国第一个开创裸体写生的教师。卓越的艺术造诣,先后培养出了名画家丰子恺、音乐家刘质平等一些文化名人。他苦心向佛,过午不食,精研律学,弘扬佛法,普渡众生出苦海,被佛门弟子奉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他为世人留下了咀嚼不尽的精神财富,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是中国绚丽至极归于平淡的典型人物。太虚大师曾为赠偈:以教印心,以律严身,内外清净,菩提之因。

2在这个充满功利和世俗的社会,特别是物欲横流诚信缺失的现代文明下,学习本门课程,想回归自己的本心与本性,以大师为榜样,做一个真实的人,有道德的人,通过和古人对话,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

学习后的收获与感受:

1一、弘一法师对生命的反省.

弘一法师一生求道,演绎了多种角色,做一行,象一行,如何坚持做好自己?不与世浮沉?探讨体现自我价值的生命之学,就是以先哲为良师益友,以冰霜之操自励,坚守正道,利益人间世界的必修功课。

在弘一法师的生命学问里,饱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把做人摆在第一位。真诚、仁义、谦虚、严谨、心怀天下,是一切的基础,把生活享乐减到最少,剔除文化结构外层的物质文化,再剔除第二层的制度文化,进入文化结构的内核——生命的学问、身心的精神境界。

弘一法师出家后认为“弹指生安养,阎浮不可留”,生命是不停地运动,每个人只能截取一段,立足一点,不能太多贪恋,不要太多牵挂,更不需做停留和定居之想。人与人关系是互相转换的,物与物关系是互相交替的,这才是运动变化的完整生命之学

二、弘一法师对生命之学的拓展

关于生命的学问虽是个庞大的体系,然而归根结底还是一个“道”字。

自然与生命是人类文明史的开端,一切学问都从此处出发,同时也可以说,人类文明的成果就是解决生命这个问题的总和。由于民族和群体生活环境之差异,形成了各式各异的生命解读。就中国文明以来,儒、释、道三家互立互补,“道”之同异相间,有时我注六经,有时六经注我。“道”之学术纷呈,不同的生死观、苦乐观、世界观构成了不同的学说系统。

然而,在华夏的土地上,民族生命的存在,滋养了中国文化的生命之学,历史价值观的认同,长期积淀为中国传统的文化精神,因此形成了一种无形的制约

和强大的向心力。弘一法师以自己“无所依”的道德典范,力图重现千百年来被曲解的佛教本意,把末法时代的世风衰颓,用完整的人格重新树立起来,弘一法师依靠的就是生命的“心法”。

2试举例弘一法师最吸引你的方面及其你的认识。

最吸引我的部分:弘一法师一生求道,演绎了多种角色,做一行,像一行,永远坚持自己内心的选择,归于本心,造于本心,不与世浮沉。作为“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天才,前半生做李叔同,他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金石等多种天赋于一身。在多个领域,开文艺先河。他是首创裸体写生的教师,是中国话剧的鼻祖,是传播西方音乐的先驱者,他创作的《送别歌》历经几十年传唱经久不衰:“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斛浊酒尽馀欢,今宵别梦寒。”后半生做弘一,他的意志坚定如一,为正法久驻世间发愿:“南山律学,已八百年湮没无传,何幸遗编犹存东土;晋水僧园,有十余众承习不绝,能令正法再住世间。”他把万有集于近道,弥留之际,写下了“悲欣交集”四字。

我的认识:关于李叔同遁入空门的原因众说纷纭,其中当推丰子恺的“人生三层楼”之说,与其人格本性最为吻合:“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物质生活就是衣食,精神生活就是学术文艺,灵魂生活就是宗教。”李叔同是个“人生欲”非常强烈的人,在满足了“物质欲”和“精神欲”之后,还“必须探求人生的究竟”,“于是爬上三层楼去,做和尚,修净土,研戒律,这是当然的事,毫不足怪的。”

不管是生命的哪一个层次,李叔同都能够在生命的阶段中找到信仰与人生支柱,让生命达到饱满而富足。从人的一生的追求来看,李叔同可谓接近止于至善。记得有位学者是这么评价李叔同的:他的一生不仅会玩有,而且还会玩无,而且玩有和无都是那么的精通在行。

他不惜从荣华富贵中抽身而去,决然挣脱名利情感的桎梏,甘愿埋首青灯黄卷之中。在那电光火石般的转念之间,尘世的一切嘈杂欲念渐渐灰飞烟灭,剩下的是那无色无欲的永恒时空。从此,古刹的晨钟暮鼓经声佛号,成了他心中最美妙的音色旋律。从繁华的声色情场到清苦的古寺青灯,在许多人眼里,这不啻是有天壤之别的两道风景。人们惊愕李叔同这种超越世俗价值观的悲壮之举,他对此却是安之若素。从情欲艺术家到空灵宗教家,从文人李叔同到高僧弘一法师。他是混沌蒙昧尘世之中的智者,是孤独的清醒者和痛苦的思考者。

大师为人、为师、为僧,皆为百世之楷模,临终手书“悲欣交集见观经”,道尽的不仅是自己的一生,也留下给的我们是深沉的人生思考。

3如何看待弘一法师出家前后的变化。

出家前积极入世,出家后积极出世。这种的变化实际上是三种思想在李叔同身上的体现:出家前受西方新学和中国的儒家思想影响,出家后受佛教思想和道教思

想影响,前后的变化其实是人生阶段对人生境界的不同诠释。不管是哪种人生境界,都以自我的真实性为前提,可以看出入世和出世都在归于本心。

以李叔同的书法为例:

有我之境到无我之境的变化

法师从少年时期便开始学习书法,受名师指导,打下扎实的书法基础,真草隶篆诸书皆通,“功底深厚,早年学黄山谷,中年专研北碑,得力于《张猛龙碑》尤多”,年轻时代的弘一(李叔同),堪称风流公子,才华横溢,风流倜傥,少年得志,神采飞扬,表现在其书法作品上,则大多气韵十足,神彩飞扬,虽也有不小的声誉,但影响不大。这一阶段的书法更多的是有我之境,即西方的张扬个性和儒家的积极入世。

与出家前的书法不同,法师出家后,尤其是后期的作品,一改以前的气势与神采,向质朴童真的方向发展,用笔全用藏锋,功力内敛,锋芒尽收,看不到任何的棱角,一笔一画,一丝不偶,不求奇险,不弄技巧,正如一个正在打坐的得道高僧,安静、祥和、朴实、,但处处显露出智慧和圆满。构字古朴,看似笨拙,实则沉稳内秀,充满童真童趣,有一种大智若愚的境界;布局看似单一呆板,全无变化,但仔细琢磨,实则静中有动,内含玄机,以不变而应万变。这一书法的特点其实也是佛教无我境界的体现。

纵观前后书法唯一相同的是:文艺思想的前后一致。弘一法师抛舍其在俗时的艺术名望,隐没其多才多艺的才华而出家,在其心灵轨迹上,可说是由绚烂归于平淡;而出家后的写字动机,基本上,是以宗教关怀为出发,以艺术手法为表现。弘一法师尽其形寿,于净土戒律华严三方面投入研究与修行,故其修行上的体验与心得对其书写结缘之作,必不无影响。

“我自己在少年时代曾提出「以出世精神做入世事业」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这个理想的形成当然不止一个原因,弘一法师潜我写的《华严经》对我也是一种启发。佛终生说法,都是为救济众生,他正是以出世精神做人世事业的。人世事业在分工制下可以有多种,弘一法师从文化思想这个根本上着眼。他持律那样谨严,一生清风亮节会永远严顽立懦,为民族精神文化树立了丰碑。”一生最景仰弘一法师的朱光潜先生,在一篇纪念弘一法师的曾经讲到。其实不管是入世也好,出世也罢,弘一法师都身体力行,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化着世间众生的心灵,让我们安静的去倾听大师的声音。

4如何看待佛教的出家与大乘佛教积极救世精神之间的关系。

如何看待佛教大乘佛法与积极救世之间的关系

二者的的关系其实正是积极入世与出世之间的关系。即迷时有世间可出,悟时无世间可出。出即是入,入即是出,出不异入,入不异出。

一方面,出家是为了了脱生死,跳出轮回,得到彻底的解脱;而佛说的三乘只是方便说法,实际上只有一乘,就是大乘,而声闻缘觉只是不究竟的智慧,是有漏的,是不能得到彻底解脱的,想要得到无漏的般若智慧,必须发心大乘,自利利他,行菩萨道,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皆以无漏为体,大悲为用,云何大悲为用-----利乐众生,就是积极入世,救度众生。正是: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逃离这个人世间去寻找无漏的般若智慧,就

像是去找一只头上长角的兔子那么糊涂啊。另一方面,就是上面提到的,从根本上来说,一切法从心生,应缘而显,如梦幻泡影,哪有什么世间不世间的?更不要说是出还是入了。

弘一法师在阐述《佛法大意》时,特别强调了“佛法以大菩提心為主”的观点,指出:大菩提心,就是利益眾生之心。因此,信仰佛法的人,必须常抱积极之大悲心,发救济一切眾生之大愿,努力作利益眾生之种种慈善事业,这样才不愧為“佛教徒”这个名称。

“菩提”二字是印度的梵语,即“觉”,也就是成佛的意思。弘一法师指出,佛教强调要发菩提心者,就是要发起成佛的心。佛教之所以提倡成佛,就為了利益一切眾生的缘故。但是,要想成佛,就得广修一切善行。而要真正实现广修一切善行以利益一切眾生,就必须不著我相,也就是不能从自我立场或利益出发。不著我相即无我,是佛教的一种甚深智慧,也可以说是最重要的智慧。无我,就是要空。修一切善行以利益眾生,就是要不空。佛法就是空与不空,即悲与智,这也就是大菩提心。正如弘一法师所说,发大菩提心,就是具有悲、智二义。悲就是不空,即行一切善而利益眾生;智就是空,“即是以无我之伟大精神,而做种种之利生事业”。

“我自己在少年时代曾提出「以出世精神做入世事业」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这个理想的形成当然不止一个原因,弘一法师潜我写的《华严经》对我也是一种启发。佛终生说法,都是为救济众生,他正是以出世精神做人世事业的。人世事业在分工制下可以有多种,弘一法师从文化思想这个根本上着眼。他持律那样谨严,一生清风亮节会永远严顽立懦,为民族精神文化树立了丰碑。”一生最景仰弘一法师的朱光潜先生,在一篇纪念弘一法师的曾经讲到。

5如何看待弘一法师的精神文化遗产。

弘一法师留给我们的精神文化遗产实际上是他一生的人格魅力感化着我们。弘一法师的一生,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他丰富多彩的一生中,几乎处处凝结和体现着其特有的人格色彩。概要说来,至少应包括以下一些内容:

首先,是他追求真理“虽九死而犹未悔”的执著精神。早岁,他即有一腔报国情怀,写下不少激昂慷慨的爱国诗篇。如“二十文章惊海内,毕竟空谈何有?听匣底苍龙狂吼。长夜凄风眠不得,度群生哪惜心肝剖?是祖国,忍孤负!”(2)其后,戊戌变法事起,他对维新图强心向往之,不顾环境险恶,用“南海康君是吾师”一印表达了自己的心声。他的壮岁离俗,无论是初始的绝食体验,还是深思熟虑后正式披剃,都体现了追求理想精神生活时的毅然抉择。从文化名人的色彩绚烂,到息心修持的平淡孤寂,其间强烈而巨大的反差,非经一番脱胎换骨式的锻炼断难成就。法师后来时常书写先贤语录就有“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一句,笔者以为不妨视为过来人心迹的自我流露。至于法师发愿弘律,潜心著述,膏油继晷,殚精竭虑,数次沉疴缠身,有时几至不起,依然痴心不改,真所谓以身事佛者。抗战时期,他倡导“念佛不忘救国,救国必须念佛”,并解释道:“佛者,觉也。觉了真理,乃能誓舍身命、牺牲一切、勇猛精进救护国家。是故救国必须念佛。”(3)日寇攻陷厦门时,他谢绝弟子请求不往内地,坚持在

闽南漳州一带弘法。他的《为红菊花说偈》“亭亭菊一枝,高标矗劲节。云何色殷红,殉教应流血”(4)清晰地剖露了他的爱国情怀。

其二,是他为实践矢志的事业,全身心投入的认真精神。认真之于法师一生是一以贯之的。他在浙师任教,无论是教授音乐还是美术,都是学生甚为敬服的。既因为他的杰出才赋和丰富知识,更因为他诲人不倦的师德和凡事认真的做人风格。刘质平、丰子恺等日后能事业有成,并且最终成为法师的弟子,与他的做人做事、人格魅力关系甚大。他披剃之后,做人做事更为认真。他书写佛经,一幅一行、一字一款、一笔一划、一章一印,都凝神静气,恭敬认真以求,把人们引入了中国佛经书写史册的崭新篇章。为了弘法方便,他发愿与弟子丰子恺制作《护生画集》。从总体策划到一画一诗的内容选择和书写,都斟酌再三,谨慎从事。甚至锌版因用时过长字迹笔画变粗,他同样不肯依样由之,而是不惜时间与心力一一重新书写。创作《清凉歌词》的情形也极为相似,每一首歌词的构思写作、谱曲及其涵义的阐释,他都极为精心地创作,极为细微地指导。法师的墨宝、诗词,所以人见人爱,历久不磨,他全身心以赴、认真过细地进行创作,终使“字如其人”,当是重要的成功原因。

其三,是他“士先器识而后文艺”的人品、文艺观。居俗时尽管他早以文化名人、文艺大家名世并深刻影响着时人,但他却常常教诲学生,不仅要认真学习各学科的知识,更要重视修身养性、砥砺品行。他说,“应使文艺以人传,不可人以文艺传”。(5)他每每翻阅的明代陈宗周的《人谱》,便是先贤关于修身的书籍。丰子恺等见到其间多有他亲手圈点的痕迹,还听到他用其中道理和格言教诲学生做人。可见他是首先以之律己,付诸实践的。这种观念可以说伴其终生。出家后,他修身自律更加严格,也更加认真地实践“士先器识而后文艺”思想观念。法师的书法是大众极为敬仰的,他便以此申明自己的观点:“须知出家人不懂得佛法,只会写字,那是可耻的。”“如果对于佛法没有研究,而且没有道德,纵能写得很好的字,这种人在佛教中是无足轻重的了。他的人本来是不足传的,即能‘人以字传’,这是一桩可耻的事,就是在家人也是很可耻的。”(6)他在当众说法时这样说,在书信中也是这样讲,认定这一观念,毕生身体力行。

其四,是他以超乎常人的严格标准要求自己,甘用苦行去追求和实践宗教理想的自律精神。他归依佛门,起点就高。几番被拒仍真诚恭拜一代高僧印光为师,并最终如愿。他亲近印光毕恭毕敬,侍奉学修点滴入微,终使向不轻下赞语的印光法师对他深为首肯。他学修和实践的是以持戒严格著称而又几至衰微的律宗,并以弘扬光大律宗为己任,呕心沥血,生死以之。他以数年心血研究撰述并精工小楷书写巨著《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记》即是其学修与实践的一个典范,期间几经病痛折损,依然矢志不移。经一番病苦,便有一分长进,就是他的信念。他自律甚严,弟子和友人供养的衣物、纸墨及其它用品,他都格外节省分毫不肯浪费。“坐享檀施岂易,自忖己德何如”,这幅自书联语准确地反映出他作为僧人受人供养的心境。他曾这样谈及生活费用:“朽人居瓯饭食之资,悉承周群铮居士布施,其他杂用等,每月约一二元,多至三元。出家人费用无多。其善能俭约者,每年所用不过二元。”他曾谆谆教诲青年学佛者,要十分注意惜福、习劳、自尊和守戒,尤其常把印光大师的惜福和习劳事迹讲给大家。实际上,他自己正是这方面的杰出奉行者:“诸位请看我脚上穿的一双黄鞋子,还是民国九年在杭州的时候,一位打念佛七的出家人送给我的。又诸位有空,可以到我房间里来看看,我的棉被面子,还是出家以前用的;又有一把洋伞,也是民国初年买的。这些东西,即使有破烂的地方,请人用针线缝缝,仍旧同新的一样了。简直可尽我形寿

受用着哩!……又如吃东西,只生病时候吃一些好的,除此以外,从不敢随便乱买好的东西吃。”

其五,是他谦逊守拙、不务虚名的古君子之风。他是经历了大繁华、大悲喜而达于真平淡、真寂静的人,所谓“绚烂之极,归于平淡”。居俗之时的绚烂多姿名噪艺坛已成历史,披剃之后他言谈举止温润谦恭,时时向先贤看齐、处处以古德为师。他的友人和弟子都说他是做什么事都极认真的人,无论做什么都做得很像、做得很好:当教师是艺文卓荦而又温文谦恭的良师,做僧人是深研佛法谨严修持矢志弘律的高僧。离俗之后,他深入经藏并如法修持,很快进入角色。他不求名闻利养,不蓄徒众,不当住持,不开大座,处处脚踏实地,不事虚浮,“行将以著述之业终其身耳”。(他钩沉律籍、著述弘律,身心以之,备受各方尊重,却仍以“冒充善知识,实在是太为佛门丢脸”而自责。他听人劝告以书艺方便弘法,助益众人善道,随缘书赠墨宝成百上千而不惮病痛劳苦,却仍以“一事无成”“不堪回首”而“惭愧万分”,“我对我自己,绝对不能够原谅”。他说法开示,常常深刻解剖自己,并告诫大众要“虚心、慎独、宽厚、吃亏、寡言、不说人过、不文己过、不覆己过、闻谤不辩、不嗔”。尽管他的特立独行高标于世,为世人所景仰,但他自视甚轻,自号为“一事无成人渐老,一钱不值何消说”的“二一老人”。

应该说,法师的人格魅力是多方面的,他传奇般的身世本身就是一种人格魅力。以上所述,仅仅是着重思想、观念、毅力、道德、品行等几个侧面的约略分析。简要说来,他追求真理、热爱祖国的执著精神,为了理想事业全身心投入的认真精神,重视修身和人品“士先器识而后文艺”的人品、文艺观,以极高极严的标准律己、用言行一致的身教示人的自律精神,谦逊质朴、不务虚名的处世态度,就是笔者所理解的弘一法师独特人格魅力的主要方面。显然,法师留给人们的这些宝贵精神财富,至今仍闪烁着真理的光辉,体现着哲人的力量。

6如何看待弘一法师对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弘扬及现代意义。

他“士先器识而后文艺”的人品、文艺观。居俗时尽管他早以文化名人、文艺大家名世并深刻影响着时人,但他却常常教诲学生,不仅要认真学习各学科的知识,更要重视修身养性、砥砺品行。他说,“应使文艺以人传,不可人以文艺传”。他每每翻阅的明代陈宗周的《人谱》,便是先贤关于修身的书籍。丰子恺等见到其间多有他亲手圈点的痕迹,还听到他用其中道理和格言教诲学生做人。可见他是首先以之律己,付诸实践的。这种观念可以说伴其终生。出家后,他修身自律更加严格,也更加认真地实践“士先器识而后文艺”思想观念。法师的书法是大众极为敬仰的,他便以此申明自己的观点:“须知出家人不懂得佛法,只会写字,那是可耻的。”“如果对于佛法没有研究,而且没有道德,纵能写得很好的字,这种人在佛教中是无足轻重的了。他的人本来是不足传的,即能‘人以字传’,这是一桩可耻的事,就是在家人也是很可耻的。”他在当众说法时这样说,在书信中也是这样讲,认定这一观念,毕生身体力行。

绝代才华绝代姿,一生身世一篇诗;朱门年少空门老,艺术宗师禅法师。”(1)这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弘一法师辞世时,时人写下的一首诗。以其前半生集艺术家、教育家于一身的才华横溢文化名人,到后半生刻苦自励地修持、呕心沥血地弘律成为各界敬仰的一代高僧,弘一法师的身世确实堪称一首诗,虽历时久远犹能萦人心怀、发人深省、给人启迪。时至今日人们提起他仍会油然生发一种肃然

敬仰之情。对于一位文化名人或是高僧,人们敬佩他、景仰他,自然是各有各的视角、各有各的理由。但是,敬重法师的高尚人格却是共识。换言之,这位高僧的特立独行至今仍然活在人们心中、他的种种遗著至今仍然为人们珍视、处处遗迹至今仍然为人们瞻仰,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应该是缘于他的人格魅力。

我们今天满可以运用弘一法师人格魅力这笔宝贵精神遗产。换言之,法师的人格魅力直可说是浮躁热恼之中的清凉剂!在建立比较规范的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我国将作为WTO成员而接受更多市场游戏规则的约束,这就需要提高公民整体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在国内实施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要富而思源、富而思进,西部要艰苦创业、摆脱落后,社会同样需要积极健康昂扬向上的文化氛围和价值取向。这些都是文化、道德领域乃至整个精神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议题、重要工作,而充分发挥民族文化精华的教化、融摄与凝聚功能,又是其中颇具积极意义的举措。我们不讳言弘一法师是个宗教职业者,但更认为他首先是个血肉丰满言行可触的人,进而又认为他是继承融摄了中华民族文化儒、佛、道等各家优良传统的哲人、伟人。因而,是完全可以为我们所师法的。对于广大群众而言,可以从他的道德与文化形象、他的高尚人格上受到教益和启迪。譬如,进行自我教育,学会追求高尚的理想和生活,在艰苦创业中或已经富裕时都注意陶冶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逐步提升文化素质和欣赏水平,近高雅素朴而远猥琐低俗。又如,注重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是非和荣辱观念,做事要符合法律和公德,谨记先贤“君子慎其独也”格言,懂得约束自身行为,言行有度不放纵,违法违纪的事不做,有悖伦理道德的事也不做,做一个守法的公民,做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对于人民群众中的僧团和佛教信众来说,法师人格魅力的影响会更为直接,因而他们还可以给自己提出进一步的要求。作为信教群众,就应当树立正信,脱离迷信,不涉邪见,要做清醒的信仰者;谨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心”,要如法学修,努力使自己的行为在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而僧尼作为宗教职业者,以法师人格为取向,应该有更高一些更严一些的标准。法师的训示“要晓得我们出家人,就所谓‘僧宝’,在俗家人之上,地位是很高的。所以品行道德,也要在俗家人之上才行!”(15)应该成为僧人们的座右铭。从佛家来说,僧人担荷弘扬佛法重任,为人天导师,非同寻常。当今之世,商品法则几乎到处亨通,也浸染到一些宗教领域。直面现实,僧团似应在认真学修、以戒为师,整饬道风、出泥不染,方便说法、化导人群等方面着力,“当勤精进,慎勿放逸”。这个话题,学诚法师、陈兵先生等善知识早有深刻精辟论述,在下俗衣不敢饶舌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