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PPT间接言语行为理论

PPT间接言语行为理论

IV.间接言语行为理论Indirect Speech Acts

Pragmatics-Teaching Plan (5) IV. Indirect Speech Acts 4.1 Primary and Secondary Illocutionary Acts 4.2 Inferential Process of Indirect Speech Acts 4.3 Searle’s Researches on Indirect Directives 4.3.1 Six Groups of Indirect Directives 4.3.2 Basic Ideas about Indirect Directives 4.3.2.1 Idiomatic, but not Idioms 4.3.2.2 Coexistence of the Indirect Directive Act and the Literal Illocutionary Act 4.3.3 Interpretation of Indirect Directives in terms of Speech Acts Theory 4.4 Some Problems in Searle’s Pattern of Indirect Speech Analysis 4.5 An Extended Analysis of Indirect Commissives Readings: Searle, J. R. Indirect speech acts [A]. P. Cole & J. Morgan (eds.) Syntax and Semantics 3: Speech Acts. New York : Academic Press, 1975. Searle, J. R. Expression and Meaning: Studies in the Theory of Speech Acts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9. Huang Yan. 2009: 4.6 Indirect Speech Acts He Zhaoxiong, 2011: 3.3 Indirect Speech Acts 涂靖. Irony言语行为的研究[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4, (4). 丁风. 汉语请求言语行为中的性别差异[J]. 西外学报, 2002, (1): 46-50. 朱晓姝. 中美学生抱怨言语行为的差异研究[J]. 西外学报, 2008, (1): 51-55. 黄永红. 对言语行为“道歉”的跨文化研究[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1, (5): 33-36. 吴淑琼et al. 英汉批评言语行为策略对比研究[J]. 外语教学, 2004, (2): 22-25. 周启强, 白解红. 原型范畴与间接指令[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4, (12): 1-4. 刘森林. 语用策略与言语行为[J]. 外语教学, 2003, (5): 10-15. 赵英玲,李洁芳. 虚假邀请(ostensible invitation)言语行为的语用研究[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4, (7).. Isaac, E. A. Ostensible Invitation [J]. Language in Society, 1999, (19) Song Yuan. On the Probing Speech Act in English Talk Shows —A Case Study of Oprah Show [D]. 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Ethnic Communities, 2010. (英语脱口秀中的打探言语行为研究—以欧普拉脱口秀为个案)

浅论言语行为意义观对“意义即用法”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浅论言语行为意义观对“意义即用法”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于少东 2013232009 外国哲学 【摘要】后期维特根斯坦在“语言游戏”说的基础上提出“意义即用法”思想,指出语言的意义不在于其指称而在于语言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语言用法的不同决定了不同的语言意义。日常语言学派代表人物奥斯汀在继承维氏思想基础上提出了言语行为理论,通过细致分析不同言语行为来探讨语言的意义问题,后经塞尔的发展完善最终确立起具有更强解释力的言语行为意义观。 【关键词】维特根斯坦意义即用法言语行为语言意义 后期维特根斯坦一改其前期注重理想语言的做法,转而寻求语言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强调语言的使用对于确定语言意义的重要性,由此提出了“意义即用法”的思想。该思想后被日常语言学派的奥斯汀继承并发展,言语行为理论诞生。这一偏重语用研究的理论经过塞尔的补充与完善,逐渐发展成为当下语言哲学及语用学研究讨论的热点。本文将通过对“意义即用法”思想与言语行为理论的梳理,细致分析后者对前者的发展与继承概况,并对二者之间的内在一致性进行相关探讨。 一、维特根斯坦:“意义即用法”思想的提出 语言意义问题一直以来都是语言哲学研究的重点。前期维特根斯坦提出“语言图像论”,认为语言是由命题组成的,是所有命题的总汇,语言的意义就是命题所描述的事实。然而,由于“理想语言具有内涵静止性、封闭性特征,它不能表达不同语境的语义变异与引申问题,无法对发展中的语言活动做出能动阐释。”[1](P92)因此,后期维特根斯坦便放弃了这种通过构筑理想语言而建立起来的指称论的意义观,转而寻求语言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希望通过对日常语言的细致分析来确定语言的意义。 后期维特根斯坦“对日常语言的回归主要体现在两个重要概念上:语言游戏论和意义即使用论”。[1](P92)“语言游戏”是后期维特根斯坦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在其后期哲学中占据核心地位。由于后期维特根斯坦坚持反本质主义立场,因此他并没有为语言游戏这一概念下一个准确的定义,而是通过采用大量的例子来对语言游戏进行说明。通过列举大量有关“语言游戏”的例子,他指出,“我将把这些游戏称之为‘语言游戏’并且有时将把原始语言说成是语言游戏。”[2](§7)由此看来,尽管维特根斯坦没有为“语言游戏”作出一个明晰的定义而仅仅是给出了一些不太严密的界说,但是这并不妨碍人们去理解“语言游戏”。当前学

言语行为理论论文

语用学中言语行为理论研究综述摘要:20世纪初,西方传统哲学开始向语言学转向,形成了语言哲学研究的热潮。日常分析哲学家奥斯汀提出了言语行为说,他的学生同为哲学家的塞尔对该理论进行了修正和补充,并进一步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引起了语言学界、哲学界的普遮关注。言语行为理论因此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与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言语行为理论也暴露了其不足与缺陷。为了进一步完善言语行为理论,这些问题还亟待语言学家、哲学家共同解决。 一、引言 很久以来,哲学家(或逻辑实证主义者)所持的一种假设是:陈述之言的作用或是描述事物的状态,或是陈述某一事实,两者必居其一,别无他用,而陈述之言所作的描述或陈述只能是真实或者是谬误。哲学家历来关心的只限于陈述的可验证性,即如何验证某一陈述是真实的或是谬误的,以及如何规定某一个真实的陈述必须满足的条件等。语言学家奥斯汀则认为有时没有必要也无从区分语句的“真”或“假”,因为有些句子一说出来就是一种行为,而行为只有适当不适当之分,没有真假之分。由此他提出了言语行为理论。奥斯汀的理论第一次在西方学术界把言外之意正式提上了议事日程,在学术界引起了较大的反应。 二、言语行为理论 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就把人类语言区分为“语言”和“言语”。到20世纪5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又进一步把人类语言区分为“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二者的理论所涉及的内容虽然有所不同,但无论是索绪尔还是乔姆斯基实际上都认为人类的语言活动涉及语言的体系和语言的使用两个方面。但真正对语言使用进行认真研究并将其上升到理论高度、提出言语行为理论的是英国牛津大学教授约翰·兰索·奥斯汀提出的言语行为理论是语用学的重要理论之一。他在1962年发表的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 (《论言有所为》)被认为是言语行为理论的奠基著作和核论。奥斯汀在探讨语言与行为之间的关系时,首先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人说出话语不仅是提供信息,而且是完成许多其他行为。换言之,语言不仅是描述和陈述客观世界的工具,而且是一种行为,即言语行为。奥斯汀针对实证主义的真值条件语义论提出了了著名的“言语行为三分说”。他认为,一个人在说话时,在大多数情况下同时实施着三种言语行为,即以言指事或表述性言语行为、以言行事或施为性言语行为和以言成事或成事性言语行为。继奥斯汀之后,其弟子—美国著名哲学家塞尔在继承和批判他的日常语言哲学分析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实施以言行事行为的必要和充分条件,发展了言语行为理论,将言语行为系统化、严格化,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 言语行为理论认为语言是传达信息的手段,人们是在以言行事,一切语言交流都包括言语行为。语言是人类交际的手段,但人类交际的基本单位不仅仅是符号、词、句子或者这些符号、词、句子的标型,而是完成一定的行为,比如:陈述、请求、命令、提问、道歉、祝贺等。不同的行为可以通过同一种言语来表达,同一行为也可以通过不同的言语得以实现。言语行为理论强调说话人所表达的是话语的意思而不是语言本身的意思;对于一种结构的研究往往是对意义、语言的使用以及言外之意功能的预设。 三、言语行为理论的不足之处

彬彬有礼和谐交际_间接言语行为在礼貌原则中的应用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8年外国语言文学与文化www1xuebao1net199  彬彬有礼 和谐交际 ———间接言语行为在礼貌原则中的应用 木艳娟 [摘要]礼貌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和处世方式,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起着“调节和润滑”人际关系 的作用,使人与人的交流实现和谐的交流。间接言语行为在言语中十分常见,以一种言语行为来间接 地实施另一种言外行为,成为礼貌原则良好的实现手段。促进了人际沟通,达到了更好的人际交往效 果。 [关键词]间接言语行为;礼貌原则;人际交往 中图分类号:H3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26(2008)S1—0199—03  作者简介:木艳娟,西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法语语言文学硕士。四川成都 610041 礼貌原则是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它既体现了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也反映这一个人的交际技巧和应变能力,充分展示了这个人的良好教养和优雅风度。礼貌也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礼貌让人们互相打招呼,在公共场合行为举止得体,与亲人、朋友、同事、上级等建立和谐的关系。而礼貌同时涉及到语言和非语言交际规范。非语言交际规范主要指态度、动作、手势、表情等;而在语言方面,出于礼貌,人们往往会在交际中含蓄的表达自己,而间接言语(indirect s peech)就是通常被用以含蓄表达自己的礼貌的语言。 言语行为理论认为人们以言行事,直接通过话语的字面意义来实现其交际意图的是直接言语行为(direct s peech act);通过话语行为取得了话语本身之外的效果的是间接言语行为(indirect s peech act)。在一定语境条件下,话语意义常常不是词汇意义的简单相加。说话人的话语意义(ut2 terance meaning)和语句意义(sentence meaning)会以多种方式分离。我们要讨论的间接言语行为就会使这两种意义分离,即通过一种别的行为而间接实施的以言行事行为。 间接言语行为在话语交际中的表达方式有许多种,其影响制约因素也很多,本文着重从礼貌的角度来分析间接言语行为。 一、间接言语行为及其解释 间接言语行为的理论基础是言语行为理论,最早由英国哲学家Austin(1962)提出,他先是区分了述事(constative)话语和行事(perf or mative)话语。述事话语指陈述、描写事情的过程或状态,它可以用真假值来分析;行事话语指说话本身已构成了行事的某些环节,行事话语所表达的活动无法用真假值来分析,但有意义,说话人可以以言行事。两种句子的基本形式可能一样,因此结构形式不是表述句和施为句的区别性特征。例如:“I p r om ise t o give her ten dollars.”,这是行事话语,但“He p r om ised t o give her ten dollars.”是述事话语,因为该句只是描述一件事。后来,Austin又把语言行为分为“以言指事”(l ocuti on)、“以言行事”(il2 l ocuti on)、“以言成事”(perl ocuti on)三类。他最感兴趣的是以言行事,以至后来以言行事几乎成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的代名词。 继Austin之后,Searle(1975)提出了适切条件(felicity conditi ons)和间接言语行为(indirect s peech)。适切条件指一个言语行为为实现其目的而必须达到的标准,它包括“准备条件”,“诚实条件”和“本质条件”。如“准备条件”(p reparative conditi ons)是指某人是否有资格完成某种言语行为。不符合这些条件的话语被认为是不恰当的(infelicit ous)。间接言语行为就是指其语言形式不直接反映交际目的,而是通过一种言外行为来间接地实施另一种言外行为的现象。他的间接言语行为基于以下假设: (1)显性施为句或明显的以言行事可通过施为动词获知说话人的语用意义;

[浅谈,通过,言语,其他论文文档]浅谈通过言语行为理论透析奥斯汀和塞尔的语言哲学观

浅谈通过言语行为理论透析奥斯汀和塞尔的语言哲学观 ” 〔论文关键词」言语行为理论间接言语行为理论语言哲学 塞尔((J. R. Searle)是奥斯汀的学生,他同意奥斯汀的观点,即语言交流的最小单位不 是符号、词或句子,而是被完成了的某种言语行为。不过,他对“言语行为本身夕,与“用以完成言语行为而说出的话语”这两个概念进行了区分,认为两者不是完全对等的关系,不能混为一谈。塞尔系统地发展了奥斯汀的言语行为思想,阐述了言语行为的原则和分类标准,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这一特殊的言语行为类型。奥斯汀和塞尔都是语言哲学家,他们对语言的研究都是在哲学轨道上进行的。“言语行为理论”的提出改变了人们对语言本质的认识,为我们全面理解语言的现象和本质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口 一、奥斯汀对言语行为理论的贡献 言语行为理论的创始人是英国的语言哲学家奥斯汀。奥斯汀把“言有所述”的句子称为述谓句(constatives),如句子“中国在亚洲”和“天在下雨”,这两句话有真假值,即对 这两句话,我们可以问:“这句话是真的吗?”另一方面,他把“言有所为”的句子称为“施事句”C performatives ),如老师对一个学生说:“我要求你认真听讲。”起初,奥斯汀把他的主要力集中在对“述谓句”和“施事句”的区分上。不过,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人,他发现述谓句和施事句的区分是站不住脚的。因为,根据他的观点,施事句的典型句式为“我+施事动词(现在时直陈式主动语态)(+其他成分)”,诸如“我命令……”,“我宣布……”,“我请求……”等等。然而述谓句也可以用这种句式,如“我宣布我是一位歌星”,说者一方面在做宣布,是一种行为,另一方面也在做陈述。所以,他发现述谓句与施事句两个概念之间其实并无实质的区别。 摒弃了述谓句与施事句的区分,标志着奥斯汀在言语行为理论的探索上有了新的飞跃。他认识到,归根结蒂,我们所要阐释的唯一现象就是在完整的言语环境中所做的完整的言语行为。这时他提出了著名的“言语行为三分说”,即一个人说话时,在大多数情况下,同时实施了三种行为—说话行为(locutionary act)、施事行为(illocutionaryact)和取效 行为(perlocutionary act)。通俗地说,说话行为指说出合乎语言习惯的、有意义的话语,为说者所为;施事行为指在特定的语境中赋予有意义的话语一种“言语行为力量”(illocu tionary force),即语力,为说者所为;取效行为指说话行为或施事行为在听者身上所产 生的某种效果,为说者与听者共同而为。 奥斯汀首先提出了现代哲学意义上的言语行为概念,但他还没来得及进一步发展他的言语行为理论就过早地去世了。不过,这一理论提出后很快便在哲学界和语言学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因为这一理论把客观世界、人的思维以及语言三者有机地联系在了一起,使得人们对语言的认识上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的高度。 二、塞尔对言语行为理论的发展:间接言语行为理论正式出场

浅谈言语行为理论的诞生和发展——从奥斯汀到塞尔

浅谈言语行为理论的诞生和发展 ——从奥斯汀到塞尔 论文关键词:施为句陈述句言外行为言语行为的分类间接言语行为 论文摘要:言语行为理论阐述了“言”与“行”之间的关系。本文回顾了言语行为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涵盖了奥斯汀的施为句和陈述句理论,塞尔对奥斯汀言外行为理论的批判与发展,塞尔对奥斯汀言语行为分类的修正与发展,以及塞尔提出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 一、施为句与陈述句 奥斯汀的研究属于分析哲学中的日常语言哲学派,认为人们日常用的自然语言是很完善的,通过对日常语言的仔细分析,可以解释许多概念模糊的语言现象。与执着于传统哲学中真假值问题的逻辑实证主义不同,奥斯汀认为很多句子抛开真假值的问题,在现实中也很有意义。奥斯汀通过对施为句的研究,拉开了反对传统哲学的帷幕。

奥斯汀对施为句的研究是从“许诺”开始的。他注意到,当人们说“I promise”的 时候,虽然和其他的说话行为一样,发出声音并使听话者听懂了意思,但实际上完成了另一个动作一“许诺”。他把‘`I promise”以及类似的词语归人“程式用语”的范畴m。比如,当一个未婚男子与一个未婚女人在一起,在没有违反任何禁忌的情况下,面对神甫说出“Ido"时,这对男女就结成了夫妇; 当你拥有某样东西的时候,说“I give", 你就把这东西给了别人;当你掌握权力的时候,你说“I order",你就发布了一个命令。在1955年,奥斯汀受邀到哈佛做讲座时,用“施为句”这个概念取代了“程式用语”,并提出了其对立体一一“陈述句”。他这样概括施为句:它们不“描述”或“报道”或断言任何东西,不存在真假;说出这 样的一句话,就是实施一种行为,或实施了一种行为的一部分日。他列举了三个施为句的例子:(1)I name this ship the Queen Elizabeth. (2)I giveand bequeath my watch to my brother. (3)I bet you

言语行为理论

言语行为的应用 语言作为一种行为存在于我们的日常交际中,被人们广泛的使用,对言语行为的关注有助于提高我们语言使用的语用意识。在此,我对“请求”、“拒绝”和“撒谎”的言语行为进行一个讨论。 2.1“请求”言语行为 “请求”是一种使役性的言语行为,它的使用涉及到面子的威胁也就是礼貌及其程度问题。因此,人们在运用表示请求的言语时为了顾全面子,通常都不会直截了当的发出请求,而是借助一定的辅助性话语和间接性话语,以降低请求所产生的使役性,或减少该行为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例如: (1) 嗨,小张,我的自行车坏了,可不可以借用一下你的?我明天一定还你。 例(1)是一个请求借用自行车的言语行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此类的话语随处可见。例(1)这一长串话语所表达的中心就是“借一下你的自行车”这一中心行为,其他部分都是服务于该中心的附加性话语,其中“嗨,小张”是一种称呼语,用于打招呼,表示友好,引起对方注意;“我的自行车坏了”是一个信息的陈述,是提供请求原因的辅助性话语,为之后所实施的请求的言语行为创造条件;“可不可以…?”是人们实施请求行为时采用的委婉形式,有助于降低请求产生的驱使性;“我明天一定还你”则是实施请求的后置辅助性话语,它可以推动促成该行为的顺利实施。由此可见,言语行为在具体运用于请求时,根据语境添加大量的附加性话语请求功能的顺利完成。 2.2“拒绝”言语行为 “拒绝”言语行为是针对对方的请求、邀请或建议之后,说话人做出的一种“不合作性”选择,有时候也就是我们汉语所指的“婉言谢绝”、“断然拒绝”、“一口回绝”等说法,拒绝言语行为广泛存在于言语交际,而且形式多种多样。例如, (2)女儿:妈妈,我去逛街了 母亲:不可以,写作业! (3)小王:小明,你把橡皮擦借我用下吧 小明:上次你都不借我 (4)甲:明天下午去打球吧! 乙:我明天有课 (5)甲:请问考试是在什么时间啊?

间接言语行为理论综合评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ce10322014.html, 间接言语行为理论综合评述 作者:李星星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12期 摘要:英国哲学家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是研究语言使用问题的基本理论,美国语言哲 学家塞尔在继承和批判奥斯汀理论的基础上发展了并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本文主要对Searle提出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进行了概述,并分析探讨了其表现方式、目的与动机。 关键词:间接言语行为;表现方式;目的;动机 作者简介:李星星,女,生于1987年9月,山西临汾人,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 H03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12--02 一、间接言语行为理论概述 间接言语行为(Indirect Speech Acts )这一概念是Searle在Austin 的间接施为句的基础上提出的(John Searl,1969,1975)。塞尔指出,要想理解间接言语行为,首先要明白“字面用意”(literal force ),在此基础上再推断出其间接用意,即“ 言外之力”(illocutionary force)。例如:(l ) Could you open the window for me ?这句话的字面用意是“询问”,但并不是简简单单地询问听话人是否有能力为说话人打开窗户,听话人需要通过“询问”这个字面用意,推断出说话人要表达的“请求”这个间接用意,即言外之力。 Searle的间接言语行为基于以下的假设: a .显性施为句可以根据施为动词判断出来; b.传统的三大句子类型:陈述句、疑问句和祈使句分别表示“陈述”、“ 询问”和“ 命令”,它们都有各自的功能,这实际上就是它们的施为用意; c.在传统意义上这些用意被看做是字面用意, 并不是间接的施为用意。听话人需要通过推理得出说话人真正要表达的施为用意; d. 间接言 语行为可分为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Conventional indirect speech acts )与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Unconventional indirect speech acts )。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是指对字面用意作一般性推理而得出的言外间接用意;而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较复杂,它主要依靠说话双方所处的语境和共同的语言信息来推断。 二、间接言语行为的表现方式 (一)通过逻辑语义表现言语行为 陈述句表示“陈述”,疑问句表示“询问”,祈使句表示“命令”。例如:

浅谈简述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

浅谈简述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 论文关键词:言语行为意义理论间接行为 论文摘要:言语行为理论是由英国哲学家奥斯汀于20世纪50年代末所提出的,美国语言哲学家塞尔在批判奥斯汀理论的基拙上发展了言语行为理论,并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看塞尔言语行为理论的发展:对奥斯汀行为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对意义理论的发展,间接行为理论的提出。 一、引言 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引起了广泛的注意,并产生了大量的哲学著述,其中尤以塞尔的著作影响最大。他同意奥斯汀的观点,即认为语言交流的最小单位不是符号、词或句子,而是被完成了的某种言语行为。不过他又进一步指出,说话者通过说一句话或若干句话来执行一个或若干个言语行为,可是言语行为本身与用以完成言语行为而说出的话语不能混为一谈。塞尔系统地发展了奥斯汀的言语行为思想,揭示了实现言语行为的各种有效条件,阐明了言语行为的分类和标准,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问题,并探讨了言语行为的形式化。 二、塞尔对言语理论的发展 如果说奥斯汀把言语行为理论看作是孤立的话语的意义的研究,那么塞尔则把这一理论提高为一种解释人类语言交际的理论。正如塞尔在“什么是语言”一文中所说:“言语行为也被称为语言行为或语言性的行为,通过这个引言,我也许能够说明为什么我认为言语行为在语言哲学中具有重大意义。我认为在任何语言交际的模式中都必须包含一个语言行为。语言交际的单位不是通常人们认为的符号、词语或语句,甚至也不是符号、语词或语句的标记,构成语言交际的单位是在完成言语行为中给出标

记。更确切地说,在一定条件下给出语句标记就是以言行事的行为,以言行事的行为是语言交际的最小单位。”在塞尔看来,讲一种语言就是完成一系列的语言活动,如陈述、命令、询问、允诺等。语言理论实际上就是一种行为理论,说话是一种受规则约束的实施行为方式。奥斯汀曾提出过实施言语行为的三个恰当条件,即(1)说话人必须是具备实施某一行为条件的人;共3页: 上一页123下一页 三、塞尔对意义理论的发展 塞尔认为要把意义理论和言语行为理论结合起来考察。在他看来,言语行为是通过一些声音或画出一些符号来完成的。但是发出声音或画出符号与完成言语行为是有区别的。重要的区别在于为完成一定言语行为所发出的声音或画出的符号必须具有一定的意义,不具有任何意义的声音或符号是不能完成任何言语行为的。为了回答为何某些声音或符号具有意义这个问题,塞尔引用了英国哲学家格赖斯的观点,并加以修正和补充。格赖斯在“意义”一文中区分了自然的意义和非自然的意义,指出这两种意义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与意向性无关,后者则涉及到意向性问题。如:“那些斑点意味着麻疹”,这句话包含的是自然的意义,与人的意向无关;而“那三声铃响意味着‘车满了”,这句话包含的则是非自然的意义,它与人的意向有关。格赖斯着重研究非自然的意义,并把“意义”与“意向”这两个概念联系起来考察。塞尔进一步发展了这个思想,更加强调意义、意图及惯例这三者之间的密切关系。他无意去推翻格

关于奥斯汀与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

关于奥斯汀与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言语行为理论 目录言语行为理论的提出 言语行为理论的发展 言语行为理论的评价 言语行为理论的不足与问题 言语行为理论英文介绍 言语行为理论的提出 言语行为理论的发展 言语行为理论的评价 言语行为理论的不足与问题 言语行为理论英文介绍

展开 本段言语行为理论的提出 言语行为理论Speech act theory 言语行为理论是语言语用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它最初是由英国哲学家约翰.奥斯汀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根据言语行为理论,我们说话的同时是在实施某种行为。根据言语行为理论,说话者说话时可能同时实施三种行为: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言内行为是说出词、短语和分句的行为,它是通过句法、词汇和音位来表达字面意义的行为。言外行为是表达说话者的意图的行为,它是在说某些话时所实施的行为。言后行为是通过某些话所实施的行为,或讲某些话所导致的行为,它是话语所产生的后果或所引起的变化,它是通过讲某些话所完成的行为。本段言语行为理论的发展 美国的哲学语言学家约翰.舍尔(Searle)对言语行为有了深入的探讨,参考实施言外行为的恰当条件(准备条件、诚意条件、命题内容条件、根本条件)对言语行为间接指令进行分类。对实施间接指令的各种方式即“指令”这一行为所涉及的几个因素出发考虑:说话人

(发出指令者)、听话人(指令对象)和说话人想要听话人去做的动作。例如,在餐桌上请别人递一下盐瓶,可以有以下各种间接的形式。 以说话人为出发点: a)陈述愿望 I would like you to pass me the salt. b)询问愿望 * Would I like you to pass me the salt? 听话人为出发点: 1a)陈述能力 You can pass me the salt. 1b)询问能力 Can you pass me the salt? 2a)陈述意愿 You want to pass me the salt. 2b)询问意愿 Would you mind passing me the salt? 3a)陈述将来的动作 You will pass me the salt. 3b)询问将来的动作 Will you pass me the salt? 以动作为出发点: a)陈述理由 The soup is not salty enough. b)询问理由 Wouldn't it be a good idea if we add some salt to the soup? 他把言外行为分为五类,每一类行为都有一个共同的、普遍的目的。这五大类是:阐述类:陈述或描述说话者认为是真实的情况; 指令类:试图使听话者做某些事情;

奥斯汀与言语行为理论

奥斯汀与他的言语行为理论 一,关于《如何以言行事》 奥斯汀(John Langshaw Austin, 1911-1960,英国哲学家,牛津大学教授),1955年在哈佛大学作了题为《论言有所为》(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的系列演讲(共12讲)。在此之前,他每年在牛津大学以“词语与行为”为题讲课,所涉及的围与在威廉詹姆斯讲座的围差不多。他去世后,其学生把他的这些讲课笔记整理出版,形成此书。该书体现了奥斯汀的思想精髓。 二,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 1,“描述”谬误 在奥斯汀看来,哲学家们一直假定,述的作用主要是描述某种事态,或述某种事实,而且这种描述或述必须是真的或假的。当述的意义就在于被证实这种观点出现以来,人们发现有些述是无法被证实的,即无所谓真假,因而是虚假的述,而非真正的述。于是,我们会很自然地想到:“许多明显虚假的述世实际上是不是表现为‘述’”(1978,p.2).他认为,并非所有真或假的述都是描述,因此,他不用“描述”这个词,而用“记述式”这个词。 e.g. There’s a spider in your hair.→ warning. I’ve got a gun. →threatening You’re an idiot. →insulting

I need the salt. →requesting 我愿意(娶这个女人做我的合法妻子)→履行婚姻仪式。 我命名这船为伊丽莎白女王号→为船命名 From the above examples, these utterances are doing far more than simply asserting. This is not to say that assertion is not involved in these utterances, but rather that there is a more basic purpose behind them. Austin wanted to counter a commonly held view by philosopher and semanticists that the sole purpose of making assertions is to describe some state of affairs. 奥斯汀的“以言行事”理论“着手推翻认为真值条件(truth conditions)是语言理解的中心这一语言观点”(Levinson,1983:228)。归根到底,我们要阐述的唯一实际现象是在完整的言语环境中的完整的言语行为”(1975:148)。 2,奥斯汀的初期理论:施为句(performatives)和表述句(constatives) 奥斯汀理论的第一步是认为句子有两类:施为句和表述句。 如下面的句子并不是用来描述事物的,没有真假,说出这些句子是(或者部分是)实施某种行为,称为施为句: 1) I promise I’ll be there. 2) I admit I was foolish.

语言学 间接言语行为分析与应用

An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 of Indirect Speech Acts Sun He 孙和 Class 2, Grade 2012 No. 312045108012 The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 A Paper for General Linguistics Dec., 2012

An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 of Indirect Speech Acts Abstract: Searle’s most important contribution to speech acts theory is that he is the first one who puts forward indirect acts theory(ISA). This paper mainly focuses on that indirect speech acts can present the mutual social distance, show the evasion of some subtle problems and indirect speech acts are some linguistic skills which can reach certain purposes in communication. At the end of this paper, I will talk about the enlightenment of indirect speech acts in English teaching and talk about what we should do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Key Words: pragmatic function, indirect speech acts, utterance, English teaching 1.Introduction Speech act is a technical term in linguistics and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 The contemporary use of the term goes back to J. L. Austin's discovery of performative utterances and his theory of locutionary, illocutionary, and perlocutionary acts. Speech acts are commonly taken to include such acts as promising, ordering, greeting, warning, inviting and congratulating. Among the speech acts there are direct and indirect acts. The indirect acts is a roundabout way of talking. That is to say, people do not express their thoughts in a direct way but through indirect or euphemistic ways to fulfill their purpose in communication. The indirect of language appears when there is an inconformity between the literal meaning and the implication message. Speech act theorist Searle puts up indirect speech act theory to express the indirective of language based on the speech act theory itself. And he defines an indirect speech act is a speech act performed indirectly by performing another speech act. Searle has divided the indirect speech act into indirect speech acts and non-conventional indirect speech act. The former is implicit content according to the sentence syntactic form, word itself with the conventional meaning to decide. According to the habit can immediately infer indirect " illocutionary force "

简述英汉请求言语行为的策略类型的异同

摘要: 尽管请求言语行为的基本结构具有普遍特征,由于文化价值观存在,不同语言之间请求策略和请求修饰语的选择不尽相同,言语行为形成了不同的交际风格。本文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对比了英汉请求言语行为的策略类型的异同,旨在通过跨文化语用学的角度来探讨造成其差异的这一文化内因。 关键词: 文化; 请求言语行为; 请求策略; 对比分析 一、引言 言语行为理论是语用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它是六、七十年代由语言学家Austin提出的,语言不仅是对客观世界进行描述的工具,而且本身就是一种行为,即言语行为。后来语言学家Searle把这一理论提高为解释人类语言交际的理论,认为语言交际的最小单位就是言语行为。他系统地发展了语言学家Austin的言语行为学说,为言语行为提供了语言哲学的理论基础,阐明了言语行为分类的原则和标准,并进一步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 请求言语行为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的各种情景中,比如在吃饭时叫人家递盐,或在我们睡觉时叫他人把电视机关小一点。从Lyons(1977), Searle(1979), Leech(1983), Searle & Vanderveken(1985),Tsui(2000)对请求言语行为的研究及我国国内众多学者的研究结果,我们似乎可以就请求言语行为得出这样的理解:交际中说话人试图让听话人做或停止做某事,同时听话人有权拒绝合作。 跨文化研究表明,个人主义—集体主义,低语境—高语境是有关文化多样性的两个广泛的维度,很大程度上控制着跨文化的交际。文化丁允珠(Ting-Toomey)就认为低语境社会(如美国中)的人更倾向于采取对立和直接冲突的态度,而高语境社会(如中国中)的人更愿意采取非对立和非直接冲突的交际态度。这种态度偏向是否会导致中国人在提出请求时采用更为潜隐、间接的策略,而美国人则可能采取更为直截了当的一些方式呢?如果不是,是何种文化价值观导致了这样的结果呢?本文将概述调查结果并从跨文化语用学的角度探讨造成其差异的这一文化内因。 二、受试与研究方法 1.受试 该研究共有两组受试参加了调查(合计100人);他们分别是美语组(美国人),共40人,其中16为男性,24位女性;汉语组(中国人),共60人,30位男性,30为女性。 因为受试的选择将会影响到调查结果。本调查在选择受试时考虑到如下几点: (1)参加此次调查的受试全部为在校大学生,即所有受试者有相似的教育程度; (2)参加此次调查的受试者年龄在18-21岁之间; (3)其中汉语组的受试为母语是汉语的非外语专业学生,美语组的受试为母语是英语的非外语学生。 2.研究方法 Blum - Kulka (1989)等一批学者实施了一项国际间的合作研究计划,称作“跨文化言语行为表现方式计划”。这项研究的目的是调查研究不同语言文化中言语行为表现方式的异同,主要涉及请求行为和道歉行为研究。研究方法是“语篇补全测试”DTC(Discourse Completion Test)。该测试模式是由Levension(1975)首先提出来的。正如Kasper &Dahl(1991)所言,会话完形在言语行为语用研究中享有不可取代的普通适用性。为了调查的有效性,该研究利用语篇补全测试这个工具来从受试中获取他们表达请求能力的有关信息。我们根据以往研究的情境模式选择了12个,这些情境包括了现实交际中的各种社会关系,如朋友之间、陌生人之间、同学之间等。但为了使受试不受所设计内容的影响,能完全按个人经验自由回答问题,我们删除了会话完形测试中情景之后的一轮对话。问卷的形式是,先详细地描述出行为所发生的情景并提出问题,然后让受试根据情景做出回答。 虽然所有材料源于西方学者,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西方文化的偏爱。然而这12个情境在我们的日常生

塞尔言语行为理论浅析

塞尔言语行为理论浅析 摘要:言语行为理论是由奥斯汀于20世纪50年代末所提出的,美国分析哲学家塞尔使之进一步“系统化”和“严密化”。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探讨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 经典言语行为理论,意义理论,间接行为理论。最后,指出塞尔言语行为理论的哲学意义。 关键词:言语行为理论意义理论间接言语行为理论 约翰·塞尔是当代美国著名的分析哲学家,他系统地发展了奥斯汀的言语行为思想,揭示了实现言语行为的各种有效条件,阐明了言语行为的分类和标准,提 出了间接言语行为问题。 一.塞尔的经典言语行为理论——对奥斯汀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塞尔在继承和批判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的基础上,使之进一步“系统化”和“严密化”,从而提出了一套完整的言语行为理论。如果说奥斯汀把言语行为理论看作是孤立的话语的意义的研究,那么塞尔则把这一理论提高为一种解释人类语言交际的理论。塞尔在1969年出版的《言语行为:语言哲学》一书中对这一理论进行了全面阐释,建构了他独特的言语行为理论框架。此书的出版标志着Searle言语行为理论的形成,即我们所称的经典言语行为理论。 (一) 和奥斯汀一样, 塞尔也认为说出某种语言就是在实施言语行为,如做 出陈述、发出命令、提出问题、做出承诺等;说话即在行事,意义等于某种行为,所以它声称语言研究是行为理论的一部分。提出“语言交流的最小单位不是通常所认为的符号、词语和句子,或者是这些符号、词语和句子的标记,而是在执行言语行为时这些符号、词语和句子的产生。”[1] (二) 塞尔言语行为理论的建构体现在他对语言学哲学与语言哲学这两个概念的区分上。他认为语言学哲学是试图通过关注个别语言中具体语词或其他成分的日常用法来解决具体的哲学问题,而语言哲学是试图对语言的某些普遍特征,如所指、真理、意义和必然性,从哲学上给以明晰的描写。在他看来,语言学哲学可以看作某种方法的代名词,而语言哲学可以看作某一学科的代名词。他

浅谈言语行为理论对翻译实践的启示

论文关键词:言语行为理论言外之力语用等效 论文摘要:言语行为理论是语用学领域的一个重大贡献,它时翻译实践也有着重要的启示。在言语行为的三分说中,语言使用者的意图和语言接受者的反应是语言交际功能的核心,因此言外之力的翻译成为翻译的重点。在正确理解原文作者的意图和判断原文对原文读者可能产生的效果的基础上,译者应当以语用等效原则为指导,灵活使用各种翻译手段,使译文读者能够得到与原文读者相似的感受和影响。 作为语用学领域中重大贡献的言语行为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末由牛津哲学家John L. Austin提出的,后又经过Searle的修正和发展。Austin认为语言研究的对象不应当是词和句子,而是通过词和句子所完成的行为。他认为人们谈话时不仅是“言有所述”,而且是“言有所为”。也就是说,语言交际是由一系列的言语行为构成的,所有的话语除了有意义之外,事实上还有着作为交际中动态成分的交际用意。Austin探讨了在何种意义上说话就是行事,并区分了说话即行事的三种基本意义,也就是人们说话时同时发出的三种行为:以言表意行为(locutionary act)、以言施事行为(illocutionary act)和以言取效行为((perlocutionary act) 。 以言表意行为是产生有意义的语言表达的行为;以言施事行为是人们在说话的时候所实施的行为,如命令、提议、许诺、威胁、感谢等;以言取效行为是对听者施加影响的行为。实际上话语的表意是它的字面意义;话语的施事是话语发出者的交际意图;话语的取效是表意对话语接受者产生的相应影响。以言表意行为与以言施事行为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通过说出句子表达了字面意义,而后者通过以言表意行为表达了说话者的意图。一旦意图被识别或得到满足,就会在听者身上产生一些变化或结果,也就是言语行为的取效。 言语行为理论的实质是句子不仅传递信息,而且完成行为;人们不仅发出有一定意义的语言单位,而且还暗示发出这些语言单位的目的以及期待这些语言单位以何种方式被理解。换言之,以言施事行为有着某种效力,即言外之力(illocutionaryforce)。言外之力是语言使用者想让他的行为产生的交际价值或这个行为意欲产生的功能。相同的言外之力可以由许多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例如“不要到那里去”和“如果我是你,我就不到那里去”表达了同样的言外之力,虽然前者是直接的劝阻而后者是间接的建议。因此,解释话语字面含义的以言表意行为应当服从于言外之力。在言语行为理论中,言外之力是被最广泛讨论的,因为它表现了话语的交际用意,与语言使用者的意图相一致。事实上,“言语行为”这个术语通常在狭义上仅仅被理解为话语的言外之力。 言语行为理论为我们重塑语言及其运作方式的观念提供了一个新视角,而“言语行为的语用分析从…说话?和…行事?与意义和效力的双重功能上看待所有的话语”。言语行为反映了说话者在发出话语时的交际意图,并且可以被看作语义意义和语用意义的结合。言语行为理论不仅局限于口头言语,而且对于书面言语也有很强的解释力,从而对翻译有着有效的指导作用。 Robinson说:“洞悉翻译和语言的一个有效方式是译者翻译的不是词语,他们翻译人们用词语做了些什么”。既然意图是意义的一部分,对意义的理解必须要将意图考虑在内。交际不仅仅是通过命题内容达到的,而且还要借助言外之力。因此,在翻译中仅仅停留在命题层次是不够的,因为说话人木但要发出表意行为,而且常常还要传递其施事行为并期望产生一定的取效行为。在这种情况下,译者必须确保译文的言外之力和取效结果与原文的相一致,必要的时候抛弃表意意义,这就是翻译中的语用等效。仅有形式翻译或语义翻译不能执行给译文读者传递言外之力的功能,译者有必要掌握原文作者的意图并将它以适当的方式传递给译文读者。虽然在许多情况下言语行为在翻译中可以不言自明,但有时“不同的文化会在不同的程度上使用言语行为”。再加上认知环境及语言习惯的不同,译者难以完全转换原语的文化语境并将其在目的语中再现,但通过体会原文的以言施事行为,也就是原语作者的意图,译者应该能够使其译作对译文读者产生的影响和效果等同或类似于原文给原语读者带来的影响和感受,从而在目的语文化中充分再现原语的文化语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