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浅谈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d461969.html,

浅谈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姚慧霞

来源:《速读·中旬》2014年第10期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定位是积极创造有利于师生身心和谐健康发展的环境、培养

出具有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德育品质和身心健康的一代新人,教育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学会合作、学会创造、学会做人,塑造学生美好心灵,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本文对于如何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素质,在学科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培养和锻炼,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行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学科;心理健康教育;教学

心理健康教育从一开始实施,即以独立的形式开展,与学科之间的联系脱节,学科教学并不承担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要对中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素质教育,增强学生心理品质。这个阶段是学生身体发育和心理发育最为关键的时期,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应成为每一门课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值得每一门科任教师的重视和探索。

一、充分发掘和利用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赞可夫在其《教学与发展》一书中明确表明:教学与心理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学生的心理发展要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进行,学生的心理水平提高了,又能更有效地掌握知识。现行的各学科教材中都蕴含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以实现新课标要求达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目标。而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受应试教育只重视知识教学的影响,我们往往忽视了对过程和方法因素特别是对情感、态度、价值观即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教育因素的发掘和利用。从而造成“高分低能”、“价值观偏离”等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不得不引起学科教学的重视。

教师在备课时要把握心理健康教育因素的四个方面:科学性因素主要是影响学生的世界观、科学态度和分析判断的价值标准与科学标准。情感性因素是渗透在知识因素之中,能够引起学生肯定或否定情感体验的因素。哲理性因素是指教材中有关待人处事的原则和方法方面的内容。这些因素对学生的态度、价值观的影响巨大。示范性因素是教材中对学生有示范性影响、可以引起学生模仿的人物和事件。把心理健康教育列入课堂教学目标,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有关心理健康的教育因素,并把这些因素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

二、营造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课堂教学心理环境

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既是认知性学习,又是情感性学习。结合情感因素的教学,积极营造和谐愉悦、丰富新颖的课堂心理环境,让学生在思品课堂上轻松愉悦地学习,在

相关主题